二十五、内心的争战
上帝阿,求你发出你的亮光和真实,好引导我。(诗篇四十三篇第三节)
我们又一次在日军垂手可及的刹那间走脱。“上帝永不抛弃你们。”蒙兴纽好几次这样说。马山事后报告,蒙兴组早就猜透我们定是日军要抓捕的人物,他本人已秘密加入游击队,自愿冒险相助。我们向他们夫妇买了一些白米、地瓜、鸡和鸡蛋。
这时我们的经济已是山穷水尽。莉莉自告奋勇,要陪她的姨母罗大姊入城,向我们的亲友借钱。罗大姊又因日夜思念她的丈夫,甘心放下女儿美艺,再一次去探狱,何曾想到这一次分离之后,所将遭遇到的艰危会严重到何种程度!
罗大姊和莉莉去后,山里有了一个短时间的安静。我们和蒙兴纽一家也有一小段彼此联络感情的机会。一个早晨,蒙兴纽肩荷长枪,摇摇摆摆进入大木屋,拿出一个纸烟匣,匣外印有麦克阿瑟元帅“我必回来”的签字式。“游击队常到我这里来。他们是我的朋友,不用怕什么事。”他说着,一边把烟匣长枪收藏在大木屋的一边。
我们虽活在生死难分的交叉点,但有了几天安静,证明蒙兴纽田在比希望之营安全得多。
“你能在附近找一间房子,给我们的朋友亚瑾洛太太一家住吗?”我问蒙兴纽。
“办得到。”他登时答应。“邻近都是我的朋友,他们肯出力帮忙。”
世炳和我的意见一致,决定邀请亚瑾洛太太和全家来和我什住在一道。登时派马山透过秘密山径往希望之营去和亚瑾洛太大接洽。
“她们一时不能决定,要等候一下,看情势怎样发展再说。”马山回来如此报告,大家咸感失望。
小马大奋勇独自偕同蒙兴纽的长子华冷乘牛车冒险奔往希望之营,当天带同她的弟弟小西拉宾到田在来。亚瑾洛太太对于关系她们全家人命运的问题,虽不能决定,却让十六岁的长子来参加我们的行列。小马大怎样说服她的母亲办到这件事?她不说。
我们也不深问。
没曾料到只在小马大归来的隔天,亚瑾洛太太偕美枝跑到蒙兴纽田庄来。“我们已给你们预备了住的房子。”我很快意的告诉亚瑾洛太太。最初,我以为她和全家人已决定接受我们的建议,迁来蒙兴纽田庄。不料又是一次失望,她们还是不能决定。她和美奇只是来看看钟鼎伟夫妇和小西拉宾。我力劝亚瑾洛太太迅即迁来蒙兴纽田庄和我们共在一处,勿再拖延。她关心倾听,但不表示可否。”“我回去希望之营再和大家讨论。”亚瑾洛太太婉言结束这番对答。
亚瑾洛太太和美校离去之前,答允再来。这一天是新年前夕,母女匆匆赶返希望之营度年。
当夜我们照常聚会祷告迎年,在元旦前几分钟,大家各自祷告后取得一句《圣经》应许。我得到下面这一段:
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但我的慈爱必不离开你。我平安的约也不迁移,这是怜恤你的耶和华说的。(以赛亚书五十四章第十节)
这时候,我未曾领悟这段《圣经》启示是何等确切。快来的伊保山区大战,飞机轰炸,炮火燃烧,山岳震动,树木尽毁,寸草不留。
当时我们只觉得《圣经》启示我们,危险正在前头,上帝还是一样怜悯我们。
我们也不曾预料再几天所将遭遇日本兵的突击,对本身安全来说,也将如山岳震动那么紧张。
过几天,亚瑾洛太太偕女佣戈银燕,不怕路上日兵骚扰,携羊腿羊肉来田庄送给我们。她们宰了亚奇所养的小羊,要和我们分享。甚至也要我们分享她们所存的十余袋白米。她和希望之营全家的人已决定不来蒙兴纽田庄这一边,反而坚请我们转口希望之营那一边去。
“照所得报告,”她说,“大战将在你们这一边展开。我已经替你们和蒙河礼商量。蒙河礼决意帮忙,保证尽所能使大家获得安全。”她进一步又说:“我们存有十五袋粟,最低限度生活还可维持下去。我们从希望之营那一边随时可向大青山撤退。你们必须速来,切勿错过时机。”
亚瑾洛太太更进一步说明这十五袋粟,是藏在蒙河礼家附近丛草间,此时日兵到处搜寻食物,若被发现,马上抢去,无法从那边越过公路运到我们这一边来。
一旦美军由西北面平原进攻伊保山区日军阵地,大战必先在我们这一边触发,我们势必首当其冲,这是亚瑾洛太太和她们全家的人,坚持留在东面接近大青山一边的最大理由。
我静思良久,不作一语。
关系生死存亡的转回希望之营问题,又伸出头来。我要负责解决:随亚瑾洛太太到东边去,走高战火前线,依赖蒙河礼的帮助与十五袋粟的供给呢?抑是坚决遵循上帝启示,站定在我们这一边,盼望能够继续向西走下平原呢?
莉莉回城借钱,消息渺茫,也许途中被捕。即幸安全入城,能否携款穿过日军防线回山,也很难说。我的心情异常沉重,对亚瑾洛太太的主张,不能马上答复。“让我们求问上帝。”我请亚瑾洛太太倾心沥诚,共作祷告。
这真是一个最严重的时刻,不但关系我本身,而且是关系我的妻子和跟我在一起的同伴的生死存亡。这是一个必须采取决定的最紧急时刻,是一个倚赖信心最迫切的时刻。
上帝使我胜过本身软弱,胜过环境的挑战,放胆坦直告诉亚瑾洛太太:“你的爱心令人万分感激,但我坚信必须遵守上帝的启示,留在这一边。”面对此时情况,不接受亚瑾洛太太向东走的好意,并非容易。
亚瑾洛太太既怕我们这一边会首当大战之冲,同时我对莉莉能否成功回山,将来生活如何维持,也无把握,因此不敢勉强她们到我们这一边来。悲哉,我的小信。
“小西拉宾、小马大和钟鼎伟呢?我们愿意留他们在这一边,不过,如果你认为他们和你在那一边比较安全,尽可叫他们顺从你的决定。”我真诚地告诉亚瑾洛太太。
“我晓得上帝和你们同在,”她绝不犹豫的回答。“我放他们在这边托你看顾。”
可怜的好妇人!她把这一对子女的命运,完全交给上帝。
分别之际,我最后对亚瑾洛太太说:“在这样险恶紧张阶段,人是过一分钟算一分钟地活着,情势变化不定,我们从此一别,不知何时能再相见。我们也不知下一步将是何时何地,也许无法预先通知你们。你的子女,仍是你的子女。”
“无论你的决定怎样,小西拉宾、小马大和钟鼎伟,都要顺从,你不必再通知我。”亚瑾洛太太肯定的口答。
亚瑾洛太太临别依依不舍,与小西拉宾讲了很长的话。“你要做一个大丈夫,不可固执,不可骄矜,保持勇敢。”这一番训话,当时在小西拉宾看来,是母亲的遗嘱。小西拉宾看他的母亲徐徐步出蒙兴纽田庄,一次又一次,回头向儿子挥手,直至步入树林中人影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