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卷 十六、属灵之父在哪里?
    在二十世纪最后的二十多年,两位举世闻名的道家对在大型聚会中回应他们所传的福音,并且注册为归信主的人进行了一番详细的分析。举办这样大型的道会需要许多的义工和大笔经费进行组织、预备,此外还要加上过后对归信主的人的跟进工作。可以说是不遗余力,或不遗余费用了。然而,他们分析的结果很令人难过。一位布道家总结说,他所带领信主的人百分之五才真正成为委身的基督徒,而另一位布道家只有百分之三。

    让我强调一下,这些数目不是由一些世俗组织得来的,这两个普查都分别由这两位道家自己的组织展开的。我也应当强调,我不是在批评这两位布道家,他们都是久经考验的诚实的男人,我把他们看成主内德高望重的弟兄。

    然而,我们的确需要问一问,如果世俗世界中任何一个经营,如果只有百分之五或更少的回报会是怎么样的情形呢。这样的经营几乎可以肯定是会以倒闭而告终的。我们是不是可以公平地下结论说,以这两个统计数目为代表,当代教会在属灵上是已经倒闭了呢?

    缺乏长久的果效不能归疚于布道信息有任何缺陷,既然布道信息一段都强调新生的必要性,也包括清楚道出救恩到来的方式。也许有一点这样的信息没能达到新约模式的标准,就是相对较少强调神对罪的审判。但它本身并不能解释缺乏永久性果子的缘故。

    这样失望的结果的主要缘因,我相信是在于当今教会的总情况。一度我在做牧师的时候,我注册作我所在地区布道**新信徒的辅导员,他们声称有很惊人的果效。我们作辅导员的责任在于,不仅与会中慕道的人交谈,而且与我们辅导的人保持长久的联络—借电话、书信或邀请来家做客等。

    我本人辅导了二十二位,我都一一记录下来了。最后在我尽了一切可能的跟进方式之后,我总结只有两位真正成为了委身的基督徒。这两位都成了我教会的成员,多年之后我一直跟进他们,两位都成了稳固结果子的基督徒。

    这两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当然不是因为我是一间大教会的牧师。当时我教会的成员不到五十人!最终我总结到其中关键的因素是,我为他们两位提供了一定属灵之父的职份,尽管可能不尽完全。

    至于那其余的二十位我辅导过的人,我相信他们没能成熟为委身的基督徒在于以下或一或二的原因:不是他们从来就没有与一个教会相连,就是他们与教会相连了,但那教会却没有给他们提供属灵之父的关系。就当时的这种情况,一位宗教评论家说:“把一个活生生的小鸡放在死的笼里是没有道理的!”

    基督教还是教堂之教?

    从耶稣发命差派他第一批使徒到今天已二十个世纪之久了。在那一段时间内,基督教世界有一大改变发生了,大部分都没有引起人的注意。我们以教堂之教取代了基督教。教堂之教产生教会成员,基督教产生门徒。教堂之教强求遵奉,基督教要求委身。今天大部分自称为基督徒的人甚至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远离了福音原有的模式和标准。他们只是以观察现代教会编织自己对基督教的概念。

    当耶稣差派那首批的使徒时,他的教导很清楚: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马太福音二十八19

    之前,他也明确地定义了作他的门徒意味著什么:

    “有极多的人和耶稣同行。他转过来对他们说,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爱我胜过爱”原文作“恨”);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路加福音十四25-27

    那段经文明确地对比了两类人:一方面是极多的人,他们是和耶稣同行,另一方面是一个“跟从我”的人。教堂之教满足于极多的人与耶稣同行。基督教主要专注每一个人跟从耶稣。它注重不是产生同行人,而是委身的跟随者。

    正如我以上所描绘的,从我个人的辅导经历中,以及其它类似的情况中,我终于看到只有属灵上为父的尽责,才能使新信徒成为委身的基督徒。极少的信徒会升到比他或她参与的教会更高一层的属灵境界。没有有效的属灵之父尽责,大部分新信徒会仍然作属灵上的孤儿,从来不能成熟,成为神家中结果子的成员。

    在第十二章中,我们谈到“失职的父亲”,我描写到没有真正得到父亲关怀、指教的年轻人中普遍的情况:缺乏管教、缺乏明确的焦点,易受撒旦势力的诱惑和欺骗。现代教会的情形在许多方面是与世界上的情形并列的。许多年轻人虽说他们已得救了,但却表现出与世界同辈的人同样缺乏焦点,受每一个时尚变化的影响,包括言语、衣著、娱乐、敬拜方式上面的变化。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敬拜是一种宗教的自我表达。很少他们把敬拜看作是一个人与圣洁可畏的神相遇。他们大部分人的生命缺少两样东西。稳定性和明确界定的目标。

    在我们当今的文化中,年轻人有普遍的三大特色,不论是在教会中或在世界上都一样。

    迷悯

    首先,他很迷悯,对社会的现状,世界上的情况、社会上的不义以及对社会上贫弱之人缺乏供应都很迷悯。他们觉得前几代没有对得起他们,给他们遗留下一些他们看不到解答的问题。

    作为前一代人,我必须承认,年轻人至少在这一方面是对的。我们给下一代带来的文化和社会现状多是我们自己犯罪的恶果—贪婪、自私、对软弱和无助的人无动于衷。尽管我们许多人自称是基督徒,我们没能尽“清洁没有**的虔诚”所要求的第一大责任,“看顾孤儿寡妇”。如果我们要求正在兴起的一代持守基督教信仰,他们会理所当然地回应说:“先实践你自己所传的话,然后我们就会听你要跟我们说的话。”

    寻求纯金

    当今年轻人的第二个记号是,他们在寻求何为真。如果我们给他们金子,他们会拿一把刀,深表层下去,看看是不是里外都是金,还是只是外表镀金而已。

    启示录第二、三章中描绘的七间教会中,也许有一个最接近当代西方教会,那就是老底嘉教会。你可以回忆耶稣是在对这个教会说:“我劝你向我买火炼的金子”(启示录三18)当代教会中许多金子都还没有经过火炼。我们讲顺口的讲章,夸口说很多大话,但时常当一经火炼时,那金子就经不住考验了。

    激进的回应

    当今年轻人的第三个记号是,他们很激进。他们所寻找的不是简单的、外表上的答案。他们对已既定的秩序或长久的传统不感兴趣。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任何事对他们是神圣的。如果一棵树只结坏果子,或不结果子,他们的回应单单是:“把它砍了”!(他们会积极回应施洗约翰传讲的道!)他们的现状是迫切地默默地呼求属灵之父真实地存在。

    从弱中坚强

    这里,我可能听到有人回应说:“但你描写的属灵之父的标准这么高!我永远也不能成为亚伯拉罕或保罗。”

    的确,神的标准很高。他也从来不降低标准。但另有一件事也同样真实:神的恩典足够你用的。神每赋于你一项任务,他也给你恩典去贯彻执行。

    圣经中立下亚伯拉罕和保罗,不是叫我们达到他们的标准,而是叫我们跟随他们的榜样。在罗马书四12中,保罗说如果我们跟随亚伯拉罕信的踪迹去行,亚伯拉罕就是我们的父。换句话说,亚伯拉罕已经开出了一条信心之路,我们所有信的人都要去跟从。

    我们已经留意到保罗的劝勉说:“你们该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哥林多前书十一1)。如果神的恩典可以这样大大改变扫罗,这个**基督徒的首魁,使他成为效仿基督的人,那么神的恩典是能够改变你成为效仿保罗的人。使徒在提摩太前书一16中说,那正是他得救的目的:“耶稣基督要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他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样。”。

    以简单的话来说,保罗是在说:“如果神能改变我,他就能改变任何人了!”

    同时也当记住,亚伯拉罕和保罗两人都有他们自己软弱的时候。亚伯拉罕犯了一些很严重的错误。一度他那么迫切想要从妻子撒拉得儿子作继承人,他从撒拉的使女生了一个儿子。后来,为了保护他自己的性命,他对基拉耳王亚比米勒说撒拉是他的妹妹,允许她被带进亚比米勒王的后宫。只有神超自然的介入救了撒拉成为亚比米勒的一个妻子(参见创世纪二十章)。

    然而,神从来没有放弃亚伯拉罕。于是,借着神的恩典,他终于成为了神宣告他要成为的样式。

    保罗也同样有他软弱的时候。哥林多后书一8-9中保罗论到他自己和同伴说:

    “我们从前在亚细亚遭遇苦难,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自己心里也断定是必死的,叫我们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复活的神”。

    神允许保罗来到一个完全软弱的地步,使他再也不要相信自己,而是相信那位甚至能使死人复活的主。

    后来,在同一篇书信中,保罗论到他怎样学会在人的软弱上,神的能力就显得完全。最后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哥林多后书十二10

    的确,亚伯拉罕和保罗都立下了属灵之父的榜样,但他们都是在到了自己能力的尽头,开始倚靠神超自然恩典的时候才成为属灵之父的。那在今天仍然真切。人只有在他们来到自己资源的尽头,开始倚靠神超自然的能力时,才能成为属灵之父。

    在马太福音四19中耶稣对彼得和安得烈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这同样的原则在今天也一样适用。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自己是什么人,而在于如果我们跟随耶稣,他能使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看到周围的年轻人在不稳定、无定向的生活中发出无言的求助声吗?你有没有意识到他们所需要的是属灵之父呢?你渴望帮助他们吗?那么你应当明白是神自己把这个愿望放在你心中的,他想使你成为一名属灵之父。

    一旦你意识到神对你的这个计划,那么你自己本人就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旦你把自己完全交付给他时,神使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以你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言语单单告诉他你愿意把自己交给他使用。他就会成全其余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