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普世基督教大会报告——
我们在第八章看到了复原教各宗派间的合一运动,在第九章看到了东正教会,安立甘教会,和旧天主教会间的合一运动,在本章要看到普世基督教运动。
“普世”在现代基督教世界成了新颖而令人兴奋的一辞。这一辞在英文为“ecumenical”,源出希腊字oikoumene,意即有人居住的世界。此希腊字由古代教会应用,而有普世教会或普世基督教之义。所以教会历来用此字冠于古代未**教会的会议和信经上。教会如今用此字在“普世基督教运动”(“TheEoumenicalMovement”)一成语中,大概是从以后所要提到的一个组织,即世界基督教生活和事工协会(TheUniversalChristianCouncilforLifeandWork)开始的。这组织的英文名译成法文为ConseilOecumenigueduChristianismePratigue,译成德文为OekumenischerRatfurPraktischesChristentum。从这些译文此字便转用到英文,而成为惯用字了。
现代普世基督教运动原先是从教会的宣教方面,信礼方面,及生活和事工方面分道扬镳,各不相涉的;后来教会领袖发觉这三方面非但是不能孤立的,而且是互相联系的,殊途同归的。于是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二日有普世基督教会协会(TheWorldCouncilofChurches)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诞生了。
普世基督教运动虽然尚未达到普世教会合一的目标,但是教会已经深觉有此需要,而且朝着这一目标前进。途程中阻碍很多,步步维艰,进展迟慢,何日能达目的地,谁也不能预料。但若大家以基督的心为心,仰赖主恩,并且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终有一日,必达目的;因为“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满足的时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弗1:10)。
我们讲现代普世基督教运动,必须先从宣教方面说起。宣教是普世基督教运动的先驱,乃是理所当然,事有必至的。因为宣教事业使先进教会彼此接近,互相合作,一则可免混乱,浪费,和争竞,二则可一致对外,传扬福音,推进教会共同事工。又因为传教区由各宗派所建立的后起教会,彼此间很少宗派歧视,或已成立合一教会,或在谋求教会合一,并且要求先进教会也彼此合一,所以对普世基督教运动给予了不少的激励和贡献。更因为第一次世界宣教会议使各教会想到既在宣教上能联合,各教会本身也当趋于合一。
世界宣教会议已经举行了三次。第一次为一九一○年的爱丁堡会议,第二次为一九二八年的耶路撒冷会议,第三次为一九三八年的马德拉斯会议。下面我们要将耶路撒冷会议加以申述。
第二次国际宣教会议在一九二八年三月二十四日至四月八日在耶路撒冷召开。会议地点其所以定在耶路撒冷,一方面是因其为基督受死并复活的所在,和基督教的发祥地,另一方面是因其为东正教会最老主教长区之一。宣教运动的领袖们前此与东正教会很少接触,故图藉此次会议与之增进交谊。会议时期其所以定在是时,为的是可以逢到圣棕枝日,受苦节,和复活节。在此圣地,逢此圣期,开此重大会议,不仅对基督教的宣教事业,而且对普世基督教的合一运动,是不能不发生伟大影响的。会议在受苦节所举行的联合圣餐,使会议达到了最高峰。
这次会议是由一九二一年成立的国际基督教宣教协会(TheInternationalMissionaryCouncil)召集的,而其主动人物仍是第一次在爱丁堡所**议的主动人物,即有世界公民之称的穆德博士(Dr.JohnR.Mott)。但在代表方面,这次会议与第一次会议有显然的异点。在爱丁堡会议中只有百分之一的代表是来自后起教会,而这些代表并非是由本身教会所派,而是隶属于差会代表团的。在耶路撒冷会议中后起教会代表占了全体代表百分之二十五以上,而且十足表现后起教会已达成熟之期,并能以与先进教会一同负起宣教的重大使命。
耶路撒冷会议贡献殊多,但最大的贡献无疑是它所发表的国际基督教宣教协会耶路撒冷会议宣言(MessageoftheInternationalMissionaryCouncil,Jerusalem)。
现在我们要从信礼方面去看普世基督教运动。信礼方面的普世基督教运动可以说是在一九一○年爱丁堡世界宣教会议播种,在同年美国圣公会会议(GeneralConventionoftheProtestantEpiscopalChurchintheUnitedStates)发芽,在一九二七年洛桑世界信礼大会(WorldConferenceonFaithandOrder,Lausanne)开始生长。
一九一○年爱丁堡世界宣教会议原来是集合各宗派的宣教团体,限于商讨宣教的策略和方法,绝口不谈教会的信礼问题,以免发生**。但会中有一小部分人,由美国圣公会驻菲律宾主教布仁特(CharlesH.Brent)领导,认为不谈信礼问题,乃是不对的。于是,召集特别会议,专讨论信礼问题,以求促进普世教会合一的思想种子,便播在他们心中了。
美国圣公会会议在一九一○年十月**时,布仁特已从爱丁堡世界宣教会议归来参加。他向会议提出他在爱丁堡所得的思想种子。会议通过议案,要依照世界宣教会议的一般方法,促开全世界凡以耶稣基督为上帝和救主的基督教团体的代表会议,以商讨教会的信礼问题。该会议指派了一个委员会,以审查此议案。委员会的报告认为召集信礼会议,以资研究讨论,而不规定议决,乃是朝向合一的次一步骤。信礼运动从美国圣公会会议此一行动便具备了它的基础,方法,和目的。因为信礼运动的基础是信仰耶稣基督为上帝和救主,换言之,即是接受尼西亚信经的三位一体信仰。它的方法是集合凡自愿接受此基础的教会,举行会议,交换意见,共同发表会商结果,但不令任何教会牺牲其信念。它的目的是逐渐使普世基督教会合一。所以信礼运动便从此一圣公会会议发芽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这信礼运动的幼芽无法生长,但这幼芽在未直接遭战争蹂躏的美国的圣公会和其他各大宗派的关怀下,还是存活着。战后,美国圣公会在一九一九年派遣访问团,访问东正教,和西欧的复原教团体,邀请它们合作,得到了非常圆满的结果。旧天主教也表示乐意应邀。至于天主教,既一向自以为是惟一的真教会,而非教会中之一,并且认为教会合一之道,在其他教会都来归天主教,服从教皇,所以谢绝邀请,仅由教皇表示善意而已。(可惜以后的教皇通谕mortaliumanimos禁止天主**参加世界信礼大会及其他类似会议。)
第一次世界信礼大会于一九二○年在日内瓦举行预备会议之后,于一九二七年八月三日至二十一日正式举行。大会会址是瑞士的洛桑。大会主席为布仁特。参加代表总数约五百人,不仅来自安立甘宗,和复原教其他各大宗派,而且来自几个东正教会,和两个旧天主教会。于是信礼运动便开始生长起来了。
这是普世基督教会第一次最广大的会议,因为前此从未曾将文化,种族,地域,和神学背景如此歧异的教会代表集于一堂,以谋教会合一的。这次会议的记录大大增加了我们对教会合一问题的知识和了解。大会最重要的结果是其所作的报告。这报告的结晶乃是大会转达各教会公文(DocumentsReceivedbytheConferenceforTransmissiontotheChurches)。
洛桑大会曾成立连续委办会,以监督大会报告的发行,送达给各教会,并接受其答复。该委办会又受委托促进基督教的合一,并规定下次大会召开日期,且加以筹备。
连续委办会经过十年的努力,在一七三七年八月二日完成工作。翌晨第二次世界信礼大会在爱丁堡揭幕,延至十八日闭幕。大会会场在苏格兰教会大议会场,即一九一○年的爱丁堡世界宣教会议场。大会主席即自一九二九年布仁特死后继任连续委办会主席的约克(York)大主教汤朴威廉。大会书记是哈逊(LeonardHodgson)。与会代表三四四人来自四十四国,一百二十三个宗会。德国福音教会(GermanEvangelicalChurch)代表既因纳粹政府阻碍而未能参加月前在牛津所举行的教会生活和事工大会,所以也不能参加此一大会。另有塞尔维亚正统教会(SerbianOrthodoxChurch)也不能参加。天主教虽无正式代表,但有非正式的观察者。他们对大会的进行甚感兴趣。大会有早祷晚祷,由各国各宗派代表主领,作为大会每日工作的起结。月前牛津大会照英国国教仪式举行圣餐,如今此一大会照苏格兰教会仪式举行圣餐。前一大会业已建议成立普世基督教会协会,此一大会除数票反对外也全体批准预先由三十五人委员会所作建议,与前一大会同向各教会提出组织普世基督教会协会事。但本届大会本身的大事就是它所作的报告。
第三次世界信礼大会于一九五二年八月十五日至二十八日在瑞典的伦得(Lund)举行,因无重要进步可述,故从略。
普世基督教运动的第三方面是从生活和事工方面加以推动。它是导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九一四年教会促进国际友谊世界同盟(TheWorldAllianceforInternationalFriendshipthroughtheChurches)成立,以求联合教会,阻止战争发生。到了一九一六年其中有些人感觉教会也应当关心现代其他问题。瑞典大主教瑟得布伦(NathanS?derblom)倡导举行世界基督教大会,以对付此种问题。一九二五年第一次世界生活和事工大会在斯德哥尔摩(Stockholm)开幕。此大会不谈信礼问题,而以集合各教会对现代问题加以商讨,共同发表意见,并求按福音的教训解决社会及国际问题为宗旨。
第二次世界生活和事工大会较第一次为重要。它是于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二日至二十六日在牛津召开的。此次大会除天主教未参加外(但天主教若干思想家和学者曾在大会的预备工作上予以合作),堪称普世基督教大会。复原教各大宗派均有代表参加,只是德国福音派教会已如前所云,未能派代表参加。东正教有其领袖主教长,主教,学者为代表,不过俄罗斯正统教会没有代表,而只有流亡在外的领袖参加。旧天主教也派有代表。全体代表总共为四二五人(其中三百人为教会所选派),来自一一八个宗会,四十五个国家,以英美两国代表为最多,此外有欧陆、英联邦、中、日、印、非洲、和南美的代表。此次大会不仅集合教会的领袖和神学家,而且搜罗了在经济,社会,政治上有学识和经验的平信徒。值得特别提及的,就是那对大会的成功贡献最大的何德汉(J.H.Oldham)便是一位平信徒。他原是国际基督教宣教协会的一个干事,而由该会借给生活和事工运动了。
牛津大会有六位主席,即坎特布里大主教兰格(Lang),推雅推喇大主教革尔曼阿斯(Cermanos),乌布撒拉(Upsala)大主教爱登(Eidem),南印度,多拿迦勒(Dornakal)主教欧尚礼(Azariah),美国北长老会布朗博士(Dr.W.AdamsBrown),和法国复原教协会(ProtestantFederationofFrance)主席波格内牧师(PastorMarcBoegner)。
大会的总题是:教会,社会,与国家。大会分为五组,每组设主席一人。第一组为教会与社会,主席为伦敦的莫柏里爵士(SirWalterMoberly)。第二组为教会与国家,主席为区利赫(Zürich)的胡伯尔教授(ProfessorMaxHuber)。第三组为教会,社会,与国家对经济秩序的关系,主席为牛津大学的摩得先生(Mr.JohnMaud)。第四组为教会,社会,与国家对教育的关系,主席为纽约协和神学院院长高勋(PresidentHenrySloaneCoffin)。第五组为普世教会与国际关系,主席为普林斯顿神学院院长马开(PresidentJohnMackay)。
大会中有几件值得特别提及的事。正如第一次大会在瑞典举行,便照其国教(信义宗)仪式举行圣餐,如今照英国国教(安立甘宗)仪式举行圣餐。另一大事乃是大会议决与即将在爱丁堡开幕的第二次世界信礼大会商谈成立普世基督教会协会事。但关于大会本身最重要,最值得记念的大事,便是它的报告。而其中的牛津大会达各教会书(AMessageFromtheOxfordConferencetotheChristianChurches),乃是我们所要特别注意的。
历届教会的世界会议与中国教会的关系是很大的。这些会议使中国教会渐多感觉到本身是普世基督教的一分子,并且在普世基督教运动上负起了责任,取得了地位。当一九一○年爱丁堡世界宣教会议召开时,会中虽有诚静怡作了七分钟的演讲,一鸣惊人,传为佳话,但他是隶属于差会代表团,而并非中国教会代表。一九二五年斯德哥尔摩第一次世界生活和事工大会,以及一九二七年洛桑第一次世界信礼大会,也都只有一个中国代表参加。到了一九二八年耶路撒冷第二次世界宣教大会召开时,来自中国的代表则有二十人。在一九三七年第二次世界生活和事工大会,以及第二次世界信礼大会举行时,中国教会派遣代表团参加,并且人数较之这两种大会的第一次会议时,都大大增加了。但到了一九三八年马德拉斯宣教会议,中国代表团非但是人数很多,而且是最优秀代表团之一。除以上所述贡献外,教会的这些世界会议对中国教会的进展也大有裨益。一九一○年爱丁堡世界教会议的连续委办会,在穆德的领导下,促进了中国教会的合作运动,而使之终于有中华基督教协进会的产生。再者历届世界大会的报告大大增加了中国教会对普世基督教在宣教事业,信礼,生活和事工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指示了它以后努力的方向,并激励了它对普世基督教合一运动所怀的热望。中国教会与普世教会会议所已发生的关系,是决不会因政治的影响而被消灭的。
以上是从宣教方面,信礼方面,生活和事工方面总览普世基督教合一运动,而特别提说了宣教方面的耶路撒冷会议,信礼方面的洛桑大会和爱丁堡大会,以及生活和事工方面的牛津大会。以下要将这些会议的报告照时期的先后,分节予以介绍。
参考书
马泰士:穆德传,二一四,二七九面。
贾立言:基督教史纲,四一三至四一七面。
Bate,FaithandOrder,Lausanne,1927,pp.ⅶ-xii,408,508-530.
Bell,DocumentsonChristianUnity,ThirdSeries,p.1.
Brown,TowardaUnitedChurch,pp.53-132.
ChinaChristianYearBook,1938-39,pp.131-139,145-148.
TheChristianCentury,March31,1954,p.397.
Hodgson,FaithandOrder,Edinburgh,1937,pp.3-4,13-14,194,220-221,270-274,281-288.
Hodgson,TheEcumenicalMovement,pp.5-31.
TheInternationalReviewofMissions,Oct.,1953,pp.484-486.
Keller,FiveMinutestoTwelve,ASpiritualInterpretationoftheOxfordandEdinburghConferences,127pp.
Latourette,AHistoryofChristianMissionsinChina,pp.669-672.
Latourette,AHistoryoftheExpansionofChristianity,Vol.Ⅶ,pp.27,29-32,94,190,192.
Latourette,theEmergenceofaWorldChristianCommunity,pp.46-49.
Macfarland,ChristianUnityinPracticeandProphecy,pp.111-118,150-152.
Oldham,TheOxfordConference,pp.ⅶ–xvi,1-9,38-40,275-282.
Schaff,op.cit.,Vol.Ⅰ,p.12,footnote.
Slosser,ChristianUnity,p.294.
第七十二节洛桑世界信礼大会转达各教会公文
一九二七年在洛桑所举行的世界信礼大会很坦白地正视着使教会**的各点――教会的信仰,遗传,性质,牧职,和圣礼。大会程序规定研讨的题目有七个:一是合一的呼召;二是教会传给世界的信息――福音;三是教会的性质;四是教会信仰的共同宣认;五是教会的牧职;六是圣礼;七是基督教的合一与现有各教会的关系。除第一题无组外,其他各题都由一组加以研讨,作成报告,交付大会表决,然后转达各有关教会,故此有大会转达各教会公文产生了。
大会转达各教会公文共分三部,即序言,报告,和结语。序言和第一题的主要起草人为大会主席布仁特。二者均由大体全体一致采纳。结语是由大会请主席起草而成。兹将第二组至第七组的报告分述如下。
第二组的报告是由著名的戴斯曼教授(Prof.AdolfDeissmann)主持的一组所作成。本组的题目本是涉及最足以引起分歧的信仰问题,而且报告本身事实上是一种信仰宣言。可是这报告竟由大会全体起立表示接受了,这十足表示各教会虽有许多异点,但在根本信仰上却是相同的。然而以后的报告却都表现着有分歧存在。
第三组的报告所表现的分歧,大概有两点。一点是论教会的性质,另一点是论教会分离的意义。对第一点有些代表认为教会有形的表现是由基督自己规定的,所以是不变的;另有些代表认为教会在圣灵引领下,可以用各种形状表达本身。对第二点有些代表认为教会分离,乃是圣灵恩赐和对真理了解不同的必然结果;另有些代表却着重所有基督徒在一个教会里的有形合一,而以分离为罪恶。
第四组的报告涉及教会历史上常易引起争辩的信经,可是结果大家竟接受大公教会的信经——尼西亚信经和使徒信经——为教会信仰的共同宣认!不过该报告注明东正教只用无“和子”一辞的尼西亚信经,且认为使徒信经只是与东正教训相符合,而非其信经之一。该报告又注明有些教会把遗传与圣经并列,有些教会看信经次于圣经,又有些教会不用信经,并注明各教会本身有权规定是否应用以上所举的信经,且有权保存本身的特殊信条。这样此一报告被大会全体接受,无人反对,可说是一个大成功。
第五组的报告表明该组对于牧职一题最难获致同意,乃只得将代表们对牧职的性质,授牧职的意义乃其所赋予的恩赐,和使徒统绪的意义所持的不同意见,加以分析记录。然而大家都同意主教制,长老制,和公理制,在将来的合一教会中,当各有其地位。
第六组的报告也表现该组对于圣礼一题最难获致同意,因为代表对于圣礼的数目,尤其对举行圣洗和圣餐的方式,意义,价值,和效力所持的观点大相分歧。
第七组的报告是由著名的瑞士大主教瑟得布伦主持的一组负责。他热心使洛桑大会在基督教的合一程途上向前跨进一步,所以他在其组所作成的报告中建议了若干步骤,以期在大会后安步实行出来。不幸这一报告提交大会时,被美国圣公会中的安立甘大公会派(AmericanAnglo-Catholics)小部分人误解其中所提成立教会同盟的建议,是代替教会合一理想的一种企图,而坚决予以反对。因大会规定乃是,每一报告必须无人加以反对,才算被大会接受了,又因是在大会最后一个下午,故不便多有辩论;于是大会主席布仁特建议不将此报告付表决,但将它交付一小委员会,加以研究修订,然后转达各教会。所以第七组的报告内容当时没有包括在大会转达各教会公文里面。
从上可见教会对外时,能在信仰上站在一条线上,但对内时,便在信礼上,尤其是在礼上,彼此不免分歧。甚至有东正教的代表二十一人,签名发表一个宣言,表示他们只对教会传给世界的信息一报告予以无保留的接受,并认为其他报告你是基于妥协的立场上作成的,而他们却只站在古代未**教会七个大公会议的见证上(参本书第三十三节)。
大会转达各教会公文虽然表现教会间尚有许多异点存在,但是也表现彼此间业已出人意外地获致了许多同点。更且它表现大家在异点上能够开诚布公,互相尊重地加以争辩,非但不必彼此仇视,抹煞对方,而且还可共同追求真理,寻求合一之道。
参考书
Bate,FaithandOrder,Lausanne,1927,pp.40-42,379-380,382-387,397-403,431-434,459-475.
Brown,TowardaUnitedChurch,pp.101-110.
Latourette,TheEmerenceofaWorldChistianCommunity,pp.47-48.
Soper,Lausanne:TheWilltoUnderstand,156pp.
洛桑世界信礼大会转达各教会公文
序言
一九二七年八月二十日由全体大会一致采纳
我们全世界许多基督教教会的代表们,既然共同宣认相信上帝的儿子,我们的救主和主宰耶稣基督,并相信上帝的灵与我们同在,所以聚首一堂来互相考查我们的同点和异点。如今我们接受以下各项报告,作为我们各教会共同寻求合一所当研讨的资料。
这会议是为考查信礼事项而召开。它决不是企图规定将来复合的条件。它的目的是在记录会议内显然的根本同点和尚存的严重异点;也是在建议若干思想路线,以供将来达到更多的同点。
程序上每个题目首先经全体大会讨论,然后交付由大会分成,而各有百余人之议组负责。报告由一组之内的小组透彻讨论之后,由该组全体或大多数票予以采纳;然后再经两次提交大会全体会议讨论,而成现在的形式,以转达于各教会。
虽然我们承认各报告既不完备,又不能使每个会员对各细节都满意,可是我们还是要把它们提交各教会详细审查,这种审查是我们在议事会短促时期内所不能办到的。我们为所达成的同点感谢上帝,并且欢喜;我们在同点上从事建立。凡报告中所记的异点,我们邀请基督教世界诚恳地重新审查如今仍旧彼此冲突的意见,并力求达到上帝心意中的真理;惟有这真理才是教会合一的基础。
第一组合一的呼召
一九二七年八月二十日由全体大会一致采纳
上帝要我们合一。我们参加此次会议,便足以见证我们愿意服从祂的旨意。不拘我们多么能以证明**的起始为是,我们要为继续**而悲哀,今后必须用忏悔和信仰来建立起我们破裂的墙垣。
上帝的灵业已住在我们中间。那呼召我们来到这里的是祂。祂的临在业已彰显在我们的崇拜,思考和整个团契里。祂业已使我们彼此认识。祂业已放开我们的眼界,加增我们的理解,鼓舞我们的希望。我们业已勇为,而上帝也业已证明我们的勇为是对的。我们决不能依然故我。我们为求表达深刻的感恩心,必须努力与我们本地那些小团体分享那在这里所赐予我们的远象。
一半以上的世界正在等候着福音。各国的悲苦群众,因着教会团结的脆弱,而在困惑中离开教会。因此,后起教会把合一看为必需,但母会把它看为奢侈。国外布道区业已不耐烦地反叛西方教会的分门别户,而自行勇敢地冒险去求合一。我们参加这会议的教会不能落在我们属灵的儿女背后。我们和他们必须努力前赴,上帝业已大大赐福起头,我们还要并驾齐驱,直到抵达我们的共同目标。
我们当中作合一事业先驱的有些业已老迈了。我们期望青年来继起高举火炬。我们男人许多年来单独负荷太多。今后妇女应分担责任。这样全教会便能做到那为任何一部分所不能希冀做到的。
那我们召集的乃是上帝清楚的召呼。我们带着上帝在这里的引导所激起的信仰,勇往直前。
第二组的报告
一九二七年八月十九日由全体大会接受,无人反对教会传给世界的信息——福音
教会传给世界的信息,乃是而且必须永远是耶稣基督的福音。
福音是今生来世救赎的喜信,是上帝在耶稣基督里给与罪人的恩赐。
世界是藉着上帝的灵在全人类中的活动,尤其藉着祂在旧约中的启示,而对基督来临有了准备;当时候满足,上帝永恒之道便成为肉身,成为人耶稣基督,上帝的儿子和人子,满有恩典和真理。
基督藉着祂的生平和教训,悔改的呼召,上帝的国和审判来临的宣讲,受苦受死,复活和升到父的右边,并藉着圣灵的工作,已将赦罪带给我们,并已将活上帝的全貌和祂对我们的无限慈爱启示出来。祂用十字架所表明完全的爱,吸引我们去度那相信,舍己,并服事祂和人群的新生命。
耶稣基督是被钉死而又永远活着的,是救主和主宰,也是使徒和教会的普世福音的中心、。因为祂自己就是福音,这福音就是教会对世界所传的信息。它不仅是哲学理论,神学系统,或物质生活的改良计划。福音乃是上帝将一个新世界赐给这罪恶和死亡的老世界;更是战胜罪恶和死亡;并启示基督里的永生,这位基督已经使天上地上各家都相通联结,一同服务,祈祷,颂赞。
福音是叫罪人转向上帝先知般的呼召,是信基督的人称义和成圣的喜信。它是受苦者的安慰;它对被掳的是上帝儿子们享荣耀的自由之保证。福音将平安喜乐带给人,在人心里产生克己,服务,和仁爱。它将最高的目标给予青年人,将力量给予劳苦者,将安息给予困乏者,将生命的冠冕给予殉道士。
福音是社会更生的原动力。它宣示惟一的道路,使人类能以逃避那如今摧毁社会的阶级和种族的仇恨,而享受民族的幸福以及国际的友谊与和平。它也慈爱地邀请东西非基督教世界,来接受活上帝的喜乐。
教会既同情于这世代的伤痛,及其为理智诚恳,社会正义,和心灵感悟而有的渴望,就用永恒的福音去付现代的需要,并实现上帝给予的抱负。所以,正如过去一般,现在福音也是施拯救的惟一道路。这样,活着的基督藉着祂的教会还是对人说:“到我这里来!……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行,必要得着生命之光。”
第三组的报告
一九二七年八月十九日由全体大会一致接受
教会的性质
那为拯救世界而将福音赐给我们的上帝,业已指派祂教会用言行去见证福音的救赎权能。活上帝的教会是由祂自己的旨意而组成,并非由个人或社会的意志或同意或信仰而组成――虽然祂用人的意志作为工具。这教会的头是耶稣基督,其绵延的生命是圣灵。
新约是以教会为信奉耶稣基督者的团契,新约的子民,基督的身体,上帝的殿,是建立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耶稣基督自己为头块房角石。
教会是上帝所拣选的工具,藉此基督用圣灵使人因信与上帝和好,服从祂的统治;又藉施恩的工具使他们成圣,在爱和服务中联合起来作祂的见证人和同工,在地上扩张祂的统治,直到祂的国在荣耀中临到。
既然只有一位基督,只有一个在祂里面的生命,并且只有一位领到一切真理的圣灵,所以只能有一个教会,是圣而公的,由使徒所传下的。
地上的教会有若干可以被人辨识的特性。自从使徒时代以来,这些特性至少是:
一,它必须持有并承认上帝的道,就是在圣经里所赐与,并由圣灵向教会和个人所解释的(注一)。
二,它必须宣认信仰在基督里成为肉身,将自己启示出来的上帝。
三,它必须接受基督的委托去传福音给万人。
四,它必须遵守圣礼。
五,它必须有那为牧养,宣道,施圣礼的职分。
六,它必须共同祈祷,崇拜,使用恩典诸般工具,追求圣洁,并服务人群。
论到我们这样描写的教会在如今各教会里到底表现了多少,我们持见不同。主要的不同点乃是涉及:
一,有形和无形教会的性质,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包含每种中的人数(注二)。
二,古今**的含意(注三)。
不管我们对这几点的看法如何,我们确信,将一个身体的一个生命向世人表彰出来,乃是基督的旨意。若要将福音介绍给那怀疑,有罪,和困惑的人,我们的见证就必须是一致的。因此我们极其诚恳地敦促一切基督徒,为求实现我们救主要门徒合而为一的祈祷,要重新把自己奉献给上帝。以便基督的身体靠祂的灵可以建立起来,它的肢体可以在信和爱中合一,而那使他们在基督里的合一不能表彰的现存阻碍也可以撤去;好叫世人可以信父差遣了祂。
我们一同祈求时候快到,万人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上帝。
(注一)有些人认为这种解释是藉着教会的遗传而给与;另有些人认为是藉着圣灵向信徒的心和良心的直接见证而给与;又有些人认为是藉着二者而给与。
(注二)例如一,有人认为无形的教会是整个在天上;另有人将地上一切真信徒,不拘是否在任何团体里面,都包含在内。二,有人认为教会的有形表现是已由基督自己规定,因此是不能改变的;另有人认为教会在圣灵指导下,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三,有人认为现存的此一教会或彼一教会是惟一的真教会;另有人认为如我们所描写的教会,是在现存某些教会或诸教会的总合中找着的。四,有人虽承认其他基督徒团体为教会,但确信上帝的旨意和历史的教训都已表明,为求教会最高的幸福,必须有一种特殊的牧职;另有人主张并无一种组织是本来优异的;还有人主张组织并不是必须的。
(注三)有一个观点看基督教世界**的发生从来不是没有罪的。另有一个观点看**是圣灵恩赐不同,和对真理了解各异难免的结果。在这两者之间,有一种观点,存着忏悔和忧愁的心情,回首看过去的**,同时活泼地感觉到上帝的慈悲,认为上帝不顾这些**的存在,甚至藉着这些**,在世界已经推进了祂的目的。
第四组的报告
一九二七年八月十九日由全体大会一致接受
教会的共同信条
我们为着基督徒的合一来自世界各地的信礼大会的会员,深深感谢上帝,已经发现我们自己在共同的祈祷里,天父上帝和祂的儿子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里,以及圣灵的团契联合起来了。
虽然我们中间的教理不同,可是我们在基督教共同信仰里联合一致,这信仰是为圣经所宣布的,为普世教会的尼西亚信经和使徒信经所见证并保卫的,又是为基督教会的属灵经验所继续证实的。
我们相信圣灵在引导教会进入一切真理时,一面能使它遵守这些信经的见证(我们从古代教会继承的共同遗产),另一面能使它随着时代所发生的新问题,用其他方式去表达启示的真理。
最后,我们要记录我们严肃而一致的见证:即是内心若不亲自经验着那在基督里与上帝的联合,而光有外表和成文的标准,乃是不够的。
注明,一,我们必须指出,东正教会只能接受未经插入“和子”一辞的尼西亚信经;而使徒信经在这教会的信条中虽无地位,却是符合它的教训的。二,我们又必须指出,参加此次会议的有些教会,将遗传与圣经并列,有些教会明明以信经次于圣经,有些教会以本身的特殊信条为首要,有些教会不用信经。三,大家都了解,使用这些信经与否乃是由每一教会的当局加以决定的,而且各教会将继续使用它们所固有的信条。
第五组的报告
一九二七年八月二十日由全体大会一致接受
教会的牧职
我们信礼大会的会员满有喜乐来报告大家已同意下列五项建议:
一,牧职是上帝藉基督所给予教会的恩赐,是为教会的生存和幸福所必须的。
二、牧职是由基督和祂灵继续委任的,产生效力的。
三,牧职的目的是在藉牧师的服务,福音的宣讲,和圣礼的施行,使人在因信基督里得救成圣。
四,牧职是受委任以执行全部或部分的教会行政和法规。
五,有担任牧职才干,蒙圣灵选召,并由教会接受的人,受委任以执行牧职,乃是藉着祈祷和按手的授职礼。
基督教世界在历史演进中**成为许多教会,其中所有不同形式的牧职是随着各教会的情形,以及它们对基督的心意和新约的指导之信仰而产生了。显然照着上帝的安排这些教会已多多受圣灵使用,光照世界,使罪人归正,并使圣徒成全。但是对这些不同形式的牧职应有的权威和功能所发生的歧异,乃是过去和现在许多疑惑,问难,和误会的缘由。
这些歧异涉及牧职的性质(包含一个等经还是数个等级),授职礼的性质,和藉它所颁赐恩典的性质,主教们的职务和权威,以及使徒统绪的性质。我们相信,战胜这些困难的第一步,乃在坦白承认有这些困难存在,并明白界说它们的性质。所以我们将这样一个文告附录在此报告上,以供我们教会仔细考查。
宗派间因着这些虔异而更难交换圣餐,以致使信徒的心灵为之忧伤,而当传教区教会执行其首务去传福音给万人时,后起教会就发现了教会缺乏合一,乃是推广福音最大的障碍。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有一种为各教会所公认的牧职。
本会议对牧职的各种分歧意见,没有时间细心忍耐地考查,以达到完全的同意。对合一教会组成的提议亦然。我们对可能的教会组织已经提出若干建议,转达给各教会,渴望教友们共同研究这些问题。
既然(一)主教团体,长老会议,和信徒会众,各在初期教会的组织中有其地位,(二)主教的,长老的,和公理的治理制度在今日和历世各为基督教世界的大派所接受,并且(三)主教的,长老的,和公理的制度各为许多人相信是教会的良好秩序所必须的,所以我们承认这几个要素,在仍需加以研究的条件下,都必须在复合教会的体系中有其相当地位;当每一宗派回忆上帝在过去所惠赐的丰富福分时,应欣然将其属灵宝藏贡献给合一教会共同的生活。
若以上建议得蒙接受并执行,那么,当我们接受某一种授职礼,作为将来受任教会牧职的法规时,就必须承认这既不是对某一种论教会中任何职分之源起,性质,或功能的学说,加以接受;也不是对任何未曾使用这种法规,却自以为持守了使徒传下和有效的圣职之教会授职礼的效力,加以否认,又不是对那过去和现在被上帝的灵所使用,所赐福,以传讲圣道并施行圣礼的牧职,加以否认或非难。
我们也承认,圣灵既赐与每一信徒,而每一信徒藉着耶稣基督可以直接觐见上帝,并且圣灵的特别恩赐如教导,讲道,和属灵的忠告,既是教会和个人的宝藏,因此教会必须更完全地利用这些恩赐,去发展它合体的属灵生活,并扩张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国。
尤其我们都怀抱在这会议中再三表示的信念,那就是在等候解决尚未获致同意的信礼问题时,不仅我们个人,而且教会都能在基督业已委托门徒的服务事工上合一。所以我们的教会应该审查可以立刻实行的步骤,使我们在服务中现有的一致,更有效地表现出来。
末了,我们感谢全能的上帝,因为近年以来教会在彼此接近上大有进步,又因为我们深知,我们必须具信仰和勇敢前进,确信蒙上帝赐福,将来定能解决当前的问题。
(注一)正统教会代表给我们写出该教会的观点如下。
“正统教会既然看牧职是基督自己在教会中设立的,又是那由于特别恩赐而成为教会传播圣礼一类的恩典工具的媒介,并且既然相信主教,长老,和执事三重牧职,只能建立在未间断的使徒统绪上,所以关于牧职一事,它因不能与此次会议中许多教会达到多少同意为憾;但它祈求上帝,甚至在这意见不合的难点上用圣灵引导我们合一。”
二,在西方的宗派间也有显著的歧异。
一种典型的观点包括以下各点:(一)牧职一向各有其不同的等级,各有其功能。(二)授职礼是神所设立的圣礼,因此它是不可少的,它将个别的恩赐给与个别的牧职;(三)那从使徒统绪接受职分的主教们,乃是必须的授职者;(四)这种使徒统绪为是为牧职的权威,教会的有形合一,和圣礼的有效所必须的。
在另一方面,此会中许多教会认为:(一)根本上只有一牧职,即传讲圣道,施行圣礼的牧职;(二)这些教会现有的各等牧职是与新约相符的,是为它们的果实所证明了,是在教会中有适当权威的,并且那由它们所施行的圣礼是有效的;(三)我们不宜以接受某种特殊牧职为信仰所必须的;(四)那使人适合充当牧职的恩典,乃是由上帝直接授与的,是由授职礼认可,而非由它授与的。
我们要进而记录介乎二者之间的诸观点。例如有些遵守主教制的人,并不认上述使徒统绪为主教职位的必要成分,或竟对之全盘加以拒绝。又有人不以历史的主教职位为必要。那些遵守长老制的人,相信使徒的职分是可以由那为求治理教会而合法组合的长老们传授,而且业已传授了。那些遵守公理制的人,看他们的牧职是按照新约的前例和榜样业已传授,并继续传授了。
第六组的报告
一九二七年八月二十日由全体会议一致接受
圣礼
我们为求达到此会议的目的起见,深信对圣礼——有人称之为“神秘”——不应详加究讨。所以这一陈述的宗旨乃是要表明那些在概念和解释上分歧的人,还是可以对圣礼有共同的体会。
我们证实基督教世界确是表现更多意识到圣礼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也相信这一运动是值得培植并指导的,以求受使各教会的生活和经验深刻化。我们承认圣礼与教会的团体生活特别有关,并承认由圣礼而来的恩典乃是由圣灵藉信仰将基督的事运行于人的心灵而赐给的。
我们同意圣礼是神所指定的,教会当用感谢的心遵行它们为神的恩赐。
我们主张圣礼中有外表的记号和内在的恩典;圣礼是恩典的工具,藉此上帝在我们里面无形地作工。我们也承认上帝所施的恩典,是并不为祂的圣礼限制的。
正统教会及若干教会主张有七个圣礼,并且主张为求它们有效的施行,必须有正当的形式,正当的实质,和正当的牧职。其他教会只能以洗礼和圣餐为圣礼。还有教会虽以圣礼的原则为有高尚的价值,但并不用圣礼的形式,却主张一切属灵的惠益,是因我们藉着圣灵直接与上帝接触而领受的。在这会议中我们着重洗礼和主晚餐两种圣礼,因为它们是会员一致公认的圣礼。
我们相信在奉父,子,圣灵的名用水施洗,使罪得赦时,我们都是从一个灵受洗,归于一个身体。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要忽略存在于我们中间的不同概念,解释,和方式。
我们相信在圣餐里我们有主的临在,有在上帝的儿子我们活着的主耶稣基督里——祂是我们的一个饼,为世人的生命赐的,维持祂众子民的生命——与父上帝的相交,并有信徒彼此的团契。我们同意圣餐是教会崇拜最神圣的动作,藉此记念并宣扬主赎罪的死,又是赞美和感谢的祭,以及自我神圣的供奉。
我们中间的意见有分歧,尤其是关于:(一)我们的主怎样临在的问题;(二)记念和献祭的概念;(三)饼酒与所赐恩典的关系;(四)举行圣餐的牧师与此礼仪之效力的关系。我们感觉神在此圣礼中的临在和恩赐之实在性,是不能为人的思想完全了解的。或用人的言语说明的。
末了,我们祈求上帝除去如今那阻止圣餐完全相通的歧异。
第七组的报告
基督教世界的合一与各教会的关系
此报告于一九二七年八月二十日由全体大会接受,以转达于连续委员会,而由后者另指派一委员会,负责审查关于此题目的全盘情形,而报告于事务委员会。
这些指示现在是按照执行出来。
结语
由大会请主席起草
我们业已完成目前的工作。自始至终我们能具友爱互尊的精神,用有建设性的字句去陈述并接受同点和异点。它们是一班诚恳愿意并力求受圣灵引导之人的产品。我们将人的缺憾搀杂于其间,这是要祈求上帝饶恕的。我们将我们的工作奉献给祂,不过是将祂所已赐给我们的归还祂。我们祈求祂接受并赐福这奉献。
然而,我们尚未完成全部工作。我们不过在一长途上跨进了一步。这会议只是一个新出发点。除非在洛桑的代表们将他们自己对诸报告所负起的研究责任带回给他们各自的教会,那么我们已作成的将要烟消云散。如果我们要完全获得那已有进步的利益,就当在我们全体基督教每一大会,和每一堂会中重复此次会议。我们既参加了洛桑大会及其活动,便已严肃地应许了要在本地重复表现世界信礼大会的精神和方法。“你们要意志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有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你们当以基督的心为心。”(摩法特Moffatt译腓立比书本2:2—5)。
我们这些有福分共同工作的人,是在自由愉快中进行了工作。我们视自由为常事,却切不要忘记若干基督徒弟兄正在遭受着痛苦。他们的自由被剥夺,他们处于四面楚歌之中,他们的呼声从他们殉道之家上达于上帝。我们用祈祷包围他们,用同情向他们伸出亲爱的膀臂。
最后,我们将基督的各教会,不拘是否参加了这次大会的,都交在天父的引导和保佑中,诚恳地盼望着上帝完美的心意掌管人类万事的日子临到。
第七十三节耶路撒冷国际基督教宣教协会宣言
耶路撒冷国际基督教宣教协会在一九二八年召开,是在其前身爱丁堡世界宣教会议以后十八年,在斯德哥尔摩世界生活和事工大会以后三年,在洛桑世界信礼大会以后只有一年。所以本届会议较其前是多注意到社会问题,并将俗世主义列为宣教运动所必须对付的“宗教”之一。它又多注意到教会的信礼问题,因它发现教会的信礼与宣教事业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又因会中后起教会极力主张进发本身必须趋于合一,才与她所传的福音相称,才能一致对世界,并传福音给世界。
耶路撒冷国际基督教宣教协会宣言无疑地是本届会议的结晶品。此宣言是由一个委员会起草而成。委员会的主要人物是曼彻斯特的主教汤朴威廉,和美国的北长老会国外布道部总干事施彼尔(RobertE.Speer)。
这著名宣言起始有“使万民作门徒”,随后有“我们所传的信息”,“传教的动机”,“我们努力的精神”,和“对世界的呼召”,末尾有“结论”。
“我们所传的信息”一段将洛桑信礼大会第二组“教会传给世界的信息——福音”一报告完全采用,作为本身的信息。在后本宣言便申述这信息对那与基督教不相容的现状有何意义。
这宣言的全文为全体会议所采纳。这就表明了教会之间虽有许多歧见,但有一个根本相同的信仰,并能发表一个共同的宣言,作为宣教事业的基础。
除此著名宣言之外,耶路撒冷会议发行了八册文件:一是基督教的生活和信息对非基督教的思想和生活系统的关系;二是宗教教育;三是后起教会与先进教会的关系;四是种族冲突中的宣教事业;五是宣教事业对工业问题的关系;六是宣教事业对农村问题的关系;七是国际宣教事业的合作;八是论各题讲辞。以上所提不在本节范围之内,故不赘述了。
参考书
彭彼得,基督教思想史,第三三○至三三三面。
Bown,TowardaUnitedChurch,pp.120-124,128.
JerusalemConference(1928)Volumes:Ⅰ.TheChristianLifeandMessageinRelationtoNon-ChristianSystemsofThoughtandLife,424pp.2.ReligiousEducation,225pp3.TheRelationBetweenYoungerandOlderChurches,305pp.4.TheChristianMissionintheLightofRaceConflict,208pp.5,TheChristianMissioninRelationtlIndustrialProblems,167PP.6.TheChristianMissioninRelationtoRuralProblems,272pp.7.InternationalMissionaryCooperation,126pp.8.AddressesonGeneralSubjects,180pp.
Latourette,AHistoryoftheExpansionofChristanity,VoI.Ⅶ,pp.33-34.
Macfarland,ChristianUnityinPracticeandProphecy,pp.329-341.
耶路撒冷国际基督教宣教协会宣言
基督教的信息
使万民作门徒
普世呈不安定之感。科学和商业的发展使人思潮改变,使古老宗教发生动摇,且在若干地区趋于解体。一些久被尊仰的制度,或是被废弃,或是遭问难;稳固的道德标准受到人们的批评;而号称为基督教的国家也感到压力,正如亚洲和非洲的人民一般。人皆怀疑是可有绝对的真理或善良存在。一种新的相对论力图统制人类的思想。
同时普世有苦痛,一部分在对诸般较高价值的绝望中表现出来,一部分在对生命和思想的新基础所有悲痛和诚恳的追求中,在勃兴民族的产难中,并在对种族和阶级的**更敏锐之感觉中表现出来。
我们在普遍麻木不仁和沉淀于物质的当中,到处——尤其在世界的青年中——找着一种伟大的渴慕,时而用高贵的形式表现出来,又时而用放纵或奢侈表现出来,以求达到人格完满的无拘束的表现,心灵上的引导和权威,宗教的实在,社会的正义,人类的友爱,和国际的和平。
耶稣基督在这困惑摸索出路的世界,已空前地吸引起人类对祂自己的注意和崇拜。祂站在人前显然比西方文明,和世人所知道的基督教为大。许多人虽尚未为教会所罗致,却认祂为他们的英雄和理想人物。而在祂教会之内普遍有一种愿望,要以祂为中心,以求达到合一。
我们所传的信息
我们必须依据这些背景,宣布我们所传的信息。
我们所传的信息乃是耶稣基督。祂启示上帝是怎样的,和人藉祂可能变成怎样的。在祂里面我们与宇宙的最后实在面对面;祂叫我们知道上帝是我们的父,是完全的,无限慈爱公义的,因为祂是道成肉身的上帝,是我们赖以生活,动作,存留的上帝最后和永远开展的启示。
我们认定上帝藉着光暗中所发生的一切,继续祂的工作发治理,和支配。耶稣基督的一生以及祂的死和复活已向我们显明了父——最高的实在——是全能的爱,藉着十字架叫世人与自己和好,在人对罪恶和邪恶的斗争中与人一同受苦,与人同负而且代人负起罪恶的担子,又当他们自己肯饶恕人,用悔改和信仰来归向祂时,祂便赦免他们,并且重新改造人类使他们有继续增长和永恒的生命。
我们在基督徒里对上帝的远象也带来并加深对罪恶和罪债的意识。我们不配得祂的爱;我们由于自己的过犯已违背祂圣善的旨意。可是,只要我们用信仰自愿服从基督的灵,好让祂赎罪的爱可以使我们与上帝和好,那么,那带来罪债意识的远象,也要带来得赦的确据。
我们重复申言,耶稣基督所启示的上帝命令祂的众儿女在一切情形、时间,和人类关系之中,要为求荣耀祂而生活在爱和公义里面。上帝藉基督的复活和圣灵的恩赐将祂自己的能力赐给人,好叫他们与祂同工,并激励他们去度冒险和自我牺牲的生活,以准备祂的国完全来到。
我们不另外提出关于基督教信息的任何公式,因为我们记得晚近于一九二七年八月在洛桑所召集的世界信礼大会对这个题目已发表了一个为全体所接受的文告。我们欣然以这文告作为我们自己的(以下从略。请参第十章第七十二节第二组的报告)。
传教的动机
假若这是我们的信息,那么传教的动机便是显明的。福音是对世界最大需要所给的答案。它并不是我们的发现或成就,而是上帝的动作。它根本乃是“好消息。”它宣布荣耀的真理。它的本质禁止我们说,它对若干人可能是合适的信仰,但对其他的人则不然。它必须对万人皆真,否则它全不真。
但是人们对传教的动机普遍地提出了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由于近一代人类思想的习惯发生了改变,故此需要重新经过考验。
所以,我们要表白那驱使我们到外邦传教的动机。我们承认,为求使我们的运动和自己的心灵健全起见,我们要有一番无情的,严厉的自我批评。
我们检讨那驱使我们的动机时,要毅然决然立刻排斥若干动机,这些动机有些人认为似乎是在这运动的历史中与较纯洁的动机相搀杂了。我们排斥商界或政府公开地或秘密地利用传教事业以促进他们的企图。我们的福音由于它的本质,又由于它宣布人格的神圣,是反对人对人的剥削的,因此我们不能容忍有意和无意地想利用此运动以图将经济,政治,或社会的束缚加于任何人民。
更且,我们也要排斥宗教的帝国主义,绝不意图将信仰和习俗强加于别人,藉口谋求他们的利益,而操纵他们的心灵。我们服从那尊重我们意志的上帝,我们也要尊种别人的意志。
我们也无意用那从西方教会经验所得来的固定教会形式去束缚福音。我们的目的倒是应当将我们总合和历史的经验提供于普世后起教会。我们相信那种遗产很多是真实的,并且是值得与人分享的。但我们热忱愿望后起教会用它们本身的天才和适合于它们种族遗产的方式去表扬福音。统制别人私自或团体的信仰之愿望,是决不可有的。
那驱策我们的真正动机,乃出于我们所事奉的上帝之本性。祂既是爱,祂的本性便是分享。基督是父的永恒自舍在时间中表现。我们与基督相交,便在自己里面找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冲动,要与人分享祂。基督的爱和祂最后的吩咐激励我们。祂自己曾说:“我来了是要叫他们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而且我们的经验证实这话。祂已成为我们的生命。我们要与人分享那生命。
我们确知基督带来生命给个人,社会,和国家。我们相信在祂里面,人所有道德上的邪恶和罪债的桎梏,都被解除了,而人自己也得以享自由,又相信这种个人的自由是社会从邪风恶俗,和政治的桎梏中得解放的基础,好叫一切人们,社会和民族都可在基督里站起来自由而完整。
我们在基督里,尤其在祂的十字架和复活里,找着能力的无尽源头,叫我们在无希望时,仍有希望。我们相信那生活丧失了道德勇敢的人们,社会,和民族要藉此复生。
至于那生命应当是如何的,我们心目中已经有了一个式样。我们相信要有一个像基督的世界。我们不知道有比这更好的;我们不能满意那比这低下的。我们到那些称为非基督教的国家去,并不因它们是世界上最坏的,也不因为惟独它们有需要;我们去,因为它们是世界的一部分,并且与我们有相同的需要——有从自己和罪恶得救赎的需要,有得完全的,丰盛的生命的需要,并有照着基督的样式而得重造的需要。我们要有一个不将基督钉死,却由祂的灵掌权的世界。
我们相信人是为基督而受造,所以人不能离开祂而实在生活。我们的祖先以人死而无基督为可怕——我们同有此感;我们也以人活着而无基督为可怕。
基督徒的动机便在于此;它是简单的。我们不能生活而无基督,也不忍想着人生活而无基督。我们不能满意于生活在不像基督的世界。当祂对祂弟兄的渴望心未满足的时候,我们不能闲懒。
既然基督是动机,那么基督教传教的目的便适合于那动机。它的目的无非是要藉着对活的救主基督的信仰和交往,并藉着在神的社会中团体生活的分享,在个人,社会,和国家里产生像基督的品格。
基督是我们的动机,基督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所给的必须不少于此,也不能多于此。
我们努力的精神
我们必须用谦卑,忏悔,和爱心从事工作;用谦卑,因为我们带来的信息不是我们自己的,而是上帝的,并且如果我们在传报信息时自诩,便会糟蹋它,阻碍人接受它;用忏悔,因为我们的祖先和我们自己对信仰中的许多含意竟然盲目;用爱心,因为我们的信息是上帝之爱的福音,惟有在我们用爱心对人说话时,才能使人知道爱的权能或真性质。
我们特别要承认先进教会在传福音给普天下的责任上有怠慢;我们也要承认我们忽略了使人们的生活与基督的精神符合。教会未坚决而有效地反对种族的,社会的仇恨,嫉妒,和蔑视,以及种族的,国家的,社会的骄傲,与贪财,剥削,和欺压。我们相信,福音“宣告使人类逃避阶级和种族仇恨的不二法门”。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说法是需要加以证实的,而基督教世界的成绩尚未充分证实这一点。它也未充分寻出非基督教信仰美好和高贵的成分,以便与那些宗教信徒发生更密切的往来,而更有效地吸引他们来到活基督面前。我们知道,当人效忠于他们所有的最好光亮时,虽不明知基督,还能从那折磨世界的许多邪恶中得着若干真正的救拔;这种事实应当更鼓励我们去帮助他们在基督里找着充足的光明和能力。
但当我们记录这些失败时,我们也要用感谢心记录基督教会在这方面的成就。圣保罗所知道的欧洲与但丁,路德,卫斯理所知道的欧洲,其间的区别是人所易见的。地球每一角落都见证基督使妇女得了解放。自从工业革命所造成的浩大变迁为人们体会以来,每一国家都有基督教社会运动,一九二五年在斯德哥尔摩(Stockholm)所开的普世生活和事工大会(UniversalConferenceonLifeandWork)显明这些运动是多么普遍,而且有影响。固然,我们的努力尚未足副世界的需要或基督的命令;但我们所既已成就的和企图的,已经使我们对将来大为兴奋。特别对于战争及引起战争的情形,良心是更加敏感了。我们因基督之灵在基督徒中间更加掌权的表现而感谢上帝。我们呼召一切基督徒,要为基督的名准备和行动上作先锋。教会对新真理,或新事业,屡是只在那随之而来的危险已成过去时,才加以采纳。固然鲁莽是冒险;但也可能过于小心,以致人们因为教会不前,而把那当属于基督的新真理或新事业的荣耀不归于祂了。
向世界的呼召
我们既然深信耶稣基督真是世界的救主,并且既然感觉我们自己和全世界急切需要那惟独祂才能供给的,所以我们呼召同道和众人都重新归向祂,以求获得赦免和能力。
一,我们向基督的众教会呼召;它们要坚立在基督教信念的磐石上,并全心接受传教的责任;它们要用圣灵所赐的能力和自由向基督尽忠,向前发现并宣扬祂那不能测度的丰富的宝藏,这宝藏就是每一教会有权利和责任去为普世教会所获得的;它们要努力使基督和基督教的令名,不为任何邪恶或不义所连累。
凡宣扬基督信息的人,必须用自身和所拥护的社会制度作证。若在人中间实行基督,便最能在人前高举基督。凡要作基督的见证人的必须表现以爱报恨,以善胜恶的精神。他们也必须竭其所能,使那为他们工作场所的社会,国际,种族间的关系,都服从并表现祂的精神。若是有一非基督教国家,觉得那些所谓基督教国家在对它的关系上是不合道德的,不健全的,违反基督原则的,那么这便特别是对传教事业的一个严重阻碍,教会便必须努力牺牲,以求除去凡是该当被定罪的。
我们当前的使命不是我们能胜任的。这使命惟有靠圣灵方能成就,而圣灵的能力,我们惟有在基督徒团契里方能完全接受。我们呼召凡跟从基督的,要完全负起那作祂身体——教会——之肢体的责任;我们不应因对它的组织,或遗传,或失败有所不满,而不加入教会;孤立基督徒的灵命是贫乏的,其行动是无力的;我们内在和外表的力量是在活的团契里。但我们处于现今急促动荡的日子,也是更需要定期撇开世界及其需要,独自与上帝相交,以求加深我们的灵命。我们又要呼召人,要多多彼此代祷。全教会当诚恳迫切祷告,彼此代求,并大家为教会的合一,并为普世尊上帝的名为圣一事而祈求。
更且,我们呼召各国受了科学,艺术,或哲学训练的基督徒,奉献他们的才干,去造成基督教的人生观和宇宙观,这是使我们避免不稳,困惑,和过激所急需的。
最后,我们敦促教会采取各种可能的步骤,实现福音的团契。西方教会现在派遣传教师到非洲和亚洲的教会。我们相信时候已到。我们若邀请后起教会派遣人到欧美的教会,将他们的宝藏供给西方人灵命的需要,大家便都要获益。
二,我们也要向非基督徒呼召。我们存欢喜的心想到,正是因为那照亮每一个人的光在耶稣基督里发出了完满的光辉,所以在那不知道祂甚或拒绝祂的地方,也找得着那光的一些光线。我们欢迎非基督教个人或系统里面的每一高贵品质,看它们是多一层证实了那差遣祂儿子到世界的父,是无处不为自己留下见证的。
因此只为求举例以明之,而不企图估计其他宗教在心灵上对其信徒的价值如何,我们要承认那为同一真理之一部分的,有那在回教中令人注目的,对上帝的尊严之感,并与之俱来的虔诚崇拜;有那在佛教核心的,对世界的忧苦所深表的同情,以及向逃遁之门无我的寻求;有那在印度教中为人所共晓的,力求与心目中认为属灵的最后实在发生接触的渴望;有那在孔教中所谆谆教诲的,对宇宙道德秩序的信念以及与之俱来的,对道德行为的坚持;有那在提倡俗世文明却不接受基督为主宰和救主的人们中所常找着的,对真理和人类福利无私的追求。
我们特别要向犹太人呼召,他们的圣经已成为我们的,并且“按肉体说,基督是从他们出来的,”但愿他们开启心门,回到那使他们民族的希望,先知的信息,和追求圣洁的热忱,得以实现的主。我们又呼召各国同道去向犹太人表示慈爱,这慈爱向他们表示得真是太少了。
我们向其他宗教信徒呼召,他们应与我们共同研究圣经中的耶稣基督,及祂在世人生命中的地位,和祂使人心得满足的能力;他们当此世界物质主义猖獗时,应坚持着对看不见和永恒的世界的信仰;他们应与我们合作,反对俗世主义的邪恶;他们应尊重良心的自由,叫人可以信认基督而不致被亲友隔绝;他们应辨识人所想到的善,都在基督里实现了,获得了。
基督教不是西方的宗教,也尚未被西方全体充分接受。基督属于非洲人和亚洲人,正如祂属于欧洲人或美洲人。我们呼召万人在祂里面享平等的团契。但到祂面前来,总是自我投降。我们决不可带着对民族遗产或宗教遗传的骄傲而来;虽然在上帝国里有那为人们所渴望神圣的,谐和的诸般宝藏,但凡要取得的,必须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正因基督是独一上帝的本身启示,所以人类的渴望都指向着祂,可是祂不是仅仅持续人类的遗传而已。祂是万国所渴望的;但祂总是超于他们在知道祂以前所曾渴望的。
但是我们要坚持,当上帝爱的福音带着能力进入人心时,它向每一个人说话,不是因他是回**或佛**,或任何系统的信奉者,而只是因他是人。我们固然要研究其他的宗教,以求明智地与人接近,可是到底我们是人对人说话,邀请他们分享我们在基督里所已找着的赦免和生命。
三,我们向凡承受俗世文明的利益,并且使之进步的人呼召。我们把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工作归于基督。我们承认他们在驱除愚昧,迷信,和粗陋上服务了基督。我们也欣赏民族运动和爱国主义所有的高尚成分,以及由爱国所激起的忠心,奉献,和理想。但这些若未献于基督,它们也足以引起斗争,恶毒,和偏见;万国在祂普及世界的爱的国度里都是行省,并且它们惟有服务祂才能实现它们的真命运。当爱国主义和科学未经奉献时,它们常是流为自炫,剥削,贪婪。诚然,世界各国当今的大患乃由于开发自然富源的能力大为发展。这种能力供给谋利的机会,并藉交通工具空前地供给自由交往的机会。但这能力发展已逸出我们心灵和道德的控制。
福音在工业冲突当中呼召人们共同工作如兄如弟,为人类一家供给良好生活经济上的基础。福音当社会有憎恶和排挤时,坚持大家都是一家人,并且我们的天父愿人人有均等机会,获得完全的发展,并贡献个人所长,使全家生活富足。基督徒面对那时常藐视基督爱的律法之国际关系,都负有神圣的使命,要为一新世界秩序不断努力,在这新秩序中要为万民取得公理,而将引起战争的原因除去。
这种改变,惟有藉着对基督爱的道路不留余地的接受,并藉着这种接受所要求的勇敢和牺牲的生活,方能达到。“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的呼召,还在我们耳中响着。
结语
我们在会议中更清楚地看见了福音的完满和能力,以及我们自己对基督之拯救的需要。这一代的不断增广的思想,发现福音和救主比前人所发现的更为丰富,更为伟大。
然而,我们确信福音的全备性和普世性还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找着宣扬福音更有效的方法,以便不仅向思想系统,而且向人,即向基督代为受死的男女去传。基督教必须有最透彻,最使人信服,合理智的说明,但这种说明还是不够的。我们也必须用朴质和爱心去表达福音,并且要用言行和生命,公义和慈爱,正直,同情和怜悯,以及对人类和世界的服务,去向人传福音。
我们各国的基督徒共同审察了世界和人类的需要,确信急需在各国大大增加基督教的人才,以及教会间更大的合作,以便将世界和人类生活中一切尚未归主的场合,都更迅速地归主。
我们相信我们和众基督徒都必须更勇敢地实践福音。我们今日的自满和怠慢决不能信实地表现基督的心意,也不能在现代世界的不义,缺乏,和罪恶之中信实地表现祂那十字架和复活的意义。我们在这橄榄山**,髑髅地在望,一想到基督付托教会的使命,我们自己便要背起基督的十字架,也要呼召我们本地的同道与我们一同背起基督的十字架,和十字架所代表的,向世界前去活着,与祂同受苦难,倚靠祂复活的大能,盼望祂荣耀的国度。
第七十四节牛津世界生活和事工大会达各教会书
牛津世界生活和事工大会当社会和国家充满了不安和冲突,极权的纳粹主义,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共产主义广阔横行,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的时候,集合不同的,甚至互相敌对的文化和国家的代表于一堂,企图使各教会在社会和政治领域内的见证和行动达到更清楚,更一致的心意,其意义的重大是不言可喻的。
大会的总题“教会,社会,与国家,”十足反映大会对以上所述背景的关切。大会会员分为教会与社会,教会与国家,教会与经济秩序,教会与教育,以及普世教会与国际(附基督徒对战争的态度一小组)五组。每组作了一个报告,交全体大会讨论后,退交各组作最后修订。此后大会对这些报告不再负责,不过接受它们,并将它们介绍给各教会。这些报告代表普世大部分基督徒对现代各种问题的立场。虽然个人有时不免持见不同,但是大家对那危害人类,违反基督教的思想,制度,现象,即如仇恨,暴乱,自私,不义,极权,种族歧视,战争等一致加以声讨。这些报告确认上帝是惟一的实在,人惟有在基督里才能认识上帝,把握着那惟一的实在;所以它们是建立在相信基督教是惟一的道路,真理,和生命上。但它们不在本题范围之内,兹不多述。
大会本身的直接工作限于以下三件事。一件事是对普世基督教会协会成立的计划下一个决定。结果是除三人外,全体通过此计划。另一件事是向受苦的基督徒表示同情,例如致书德国福音教会。这封书信表示了大会的性质,和普世教会的精神。
此外大会还有一件事,就是发表了本节所要特别提出的牛津大会达各教会书。它是由一个有代表性的委员会起草而成。该委员会的主席是约克的大主教汤朴威廉。此书将牛津大会与其前身斯德哥尔摩大会的不同处表现了出来。此次大会看清了教会的生活和事工是与教义分不开的,所以此书同以上所述报告都以神学为根据。再者此次大会将中心地位给予教会。查斯德哥尔摩大会的着重点是基督徒个人对生活和事工的责任,本届大会的着重点却是教会的责任;所以此书表现大会对教会所面临的社会和政治局势业已深刻了解,并表现大会对教会在这种局势下所应作的见证,所应有的行动,业已获致同意。
参考书
Bell,TheStockholmConference,1925,p.714.
Brown,TowardaUnitedChurch,pp.93-94.
ChinaChristianYearBook,1938-39,p.135.
Hodgson,TheEcumenicalMovement,pp.14-15.
Latourette,TheEmergenceofaWorldChristianCommunity,p.49.
TheMessageandDecisionsofOxfordonChurch,CommunityandState,passim.
Oldham,TheOxfordConference,OfficialReport,pp.ⅶ-xv,45-52,259-267.
牛津世界生活和事工大会达各教会书
一九三七年七月十二日至廿六日在牛津所召开讨论教会,社会与国家的世界大会代表,将慎思明辨的结果,致书于普世基督教会。
我们奉基督的名问你们安。
我们**是正当人类受困惑和恐惧的**时,人类为几乎不能负担的邪恶,和似乎不能解决的问题所重压。甚至在享受和平的国家里,失业和营养不良也摧残人们身,心,灵的力量。在其他国家里战争施行“魔鬼的工作,”并且威胁要将我们大家淹没在无穷大祸中。
可是,我们不是居于各国不知所措求问是否有解决问题之法的公民地位,而是居于受了“上帝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的“和好的道”付托的基督徒地位,去负起使命的。
教会的首务及其对世人的最大服务,是在作真实的教会――宣认真信仰,尽力遵行惟一元首基督的旨意,并在祂里面用爱心和服务彼此合而为一。
我们不呼召世界来学像我们,因为我们已经太像世界了。惟有当我们自己个人和团体悔改时,教会才能呼召别人悔改。我们呼召自己和世界归向基督。
我们虽然不忠心,上帝却藉祂的教会已经行了大事。其中最大的一件乃是:虽然我们呈**,并在许多要事上呈言论不能一致的悲惨局面,可是我们有一种实际的普世团契存在着。我们在基督里的合一并不是用以激励人的一个题目,而是经验中的一种事实。我们能够大胆谈论它,因为我们的大会便是合一的实例。我们来自许多民族,来自许多不同宗派,并来自有若干世纪历史的先进教会和只有数十年历史的后起教会;但我们在基督里都合而为一。
这个团契的合一不是如同联邦一般由其组成部分而建立的。它是在于它独一主宰的至高权柄和救赎作为。合一的源头不是在于人的赞同,乃是在于耶稣基督,祂的一个生命流贯全身,并使许多意志服从祂的意志。
基督徒认为种族不同,乃由于上帝要将不同的才能赐予人类,使生命更为丰富。教会对种族的骄傲或敌对,应嫉恶如仇,以之为背叛上帝。尤其在教会本身的生活和崇拜中,不能容许有种族或肤色的歧视。同样,基督徒认为民族各异,乃由于上帝要使人生更丰富而不单调。每一个人都受了上帝的呼召去服务同一社会的人。但民族的唯我主义趋于压制其他民族或少数民族,干犯万民万族的创造者,乃是并不亚于个人的唯我主义的。尊民族,种族,阶级,或政治与文化的理想为神,乃是偶像崇拜,且只足以增加**和祸患。
我们到处都看见人寻求互相倚赖的团契生活。但因为他们在错误基础上寻求,所以强烈的寻求反倒产生了冲突和崩溃。教会这样一个世界奉了召要使本身成为那使人共同倚赖上帝,超越一切社会地位,和种族或国家障碍的团契。
教会为符合它真社群的性质,要呼召各国调整其生活,成为上帝家里的一分子。普世教会既已在世界各国成立,立下根基,就必须无条件无限度地斥责战争。战争之起无非是罪恶的结果和表现。这一真理,并不因人们提出一个国家在参战和自以为是背弃正义之间应何适何从的问题,也不因人们提出一个基督徒公民值国家作战时应何适何从的问题,而有丝毫改变,教会还是要斥责战争,也还是有责任去使人类脱离战争对物质,身体,道德和心灵的蹂躏。若战争爆发,教会的首务是表彰其为教会;各国虽然互相敌对,教会却仍应彼此联合为基础的一体,决意共同祈求上帝的名被尊为圣,祂的国降临,祂的旨意行在交战国双方和一切交战国。这种祈祷的团契是必须不计一切代价维持着的。教会也必须使那些对于基督徒战时的责任问题持不同意见的教友维系属灵的团契。
斥责战争还不够。许多情势把冲突事实隐藏在外表和平的烟幕下。基督徒必须竭力在国际间促进正义,和平的合作,以及对变换情形所提和平的调整的方法。在较幸运国家里面的基督徒尤其应当为较不幸的国家主持正义。主持正义就要削减各国的主权,都要不再独断独行。
我们承认国家在其本身范围内有至高的权威。它在那范围内有上帝所给与的目的,去维持法律和秩序,并服务人民。但一切权威既出自上帝,国家便处于祂的审判下。上帝自己是正义的源头,国家不是正义的主人,而是正义的仆役。基督徒在上帝外不能承认另有最后权威;他对国家的忠心,只是他对上帝忠心的一部分,这忠心决不可僭窃那首先,惟一,绝对的忠心而代之。
教会有上帝所托付的责任,必须不计代价予以履行,其主要责任是宣扬上帝的话,使人作门徒,并靠寓于其内之圣灵的能力处理本身生活。因为这是它的责任,不拘国家赞同与否,它必须实行这责任;而国家也应承认教会所有的责任,并保证教会在实行上完全的自由。但教会惟有也关怀别人的权利和自由,才能为本身要求这种自由。
教会在经济经范围内第一个责任乃是要坚持经济活动,一如人类生活的其他部门,必须处于基督的审判之下。经济阶级之存在是人类团契的障碍,这是基督徒良心所不能容的。教育,闲暇,和健康上的机会仍是不均等,这也是难以辩护的。经济制度都趋于提高人的贪心,并对经济和社会的成功树立一种虚假的标准。许多男女只能找着某种职业,或找不着职业,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上感觉不到基督徒的使命。
我们看见五花八门的运动为反对这些邪恶应运而起。它们一面争取社会正义,一面排斥一切宗教信仰。教会察觉罪恶的实在性,深知对生活的外表加以改变是并不能排除社会的邪恶的。因此,教会不能附和这些运动对乌托邦的期望,而且必须明明拒绝它们的无神主义;但当教会如此行时,必须承认基督徒看不见经济制度昭彰的邪恶,是应对这些运动的反宗教性负一部分责任的。
基督徒有一双重责任――在现存经济制度中给他们的信仰作见证,也要用他们对上帝旨意所了解的去考验一切经济制度。基督徒所对抗的恶势力,不仅是在个人心里找着,而且它们已进入并沾染社会的组织。所以基督徒也必须在那里对抗恶势力。教会的责任是坚持心灵与经济彼此实在有关系。人活着不能无食物,也不能单靠食物。我们人的财富是在于与上帝相交,并在祂里面与弟兄有团契。整个经济制度必须是有助于此团契的。
那最使大会注意的问题,在实行上是惟有平信徒才能有效地加以处理的。那些每日负着工业,行政,和公共生活责任的人,在具体情势的无穷变迁中必须自己去发现那正确的决定。他们若要得着所需的帮助去作负责任的基督徒的决定,教会便必须发展新式的牧职。
今日教会若要完成它的使命,便多有赖于青年。各种声音向青年大声疾呼,要他们献身于政治和社会的理想,以致使他们常常难得听见耶稣基督向他们呼召,要他们去作永恒国度的仆人。但是有许多青年却常不顾嘲笑,甚至不计逼迫去归向祂,各自奉献自己,并在基督徒青年运动中奉献自己,去更新教会的生命,并以言行宣扬基督的好消息。我们因他们勇敢的见证而欢乐。
教会在青年教育上负有双重使命。第一,它必须热心使每个公民获得最能发展上帝所赋恩赐的机会。教会尤其必须咎责教育机会的不均等,是达到社群生活完满团契的一种主要障碍。
教会不但要如此关怀一般教育,也要特别在人生与上帝的关系上负责实现自身所了解的教育意义和目的。上帝在教育上,如在别的场合上,若不是被承认,便是被忽视。教会必须要求有自由向其儿童施行基督教的教育。在世界许多地方,基督教信仰与非基督教人生观的冲突,即教会与那自认为是人类每一活动的源头和目标的统治主义的冲突,乃是在教育领域内最为尖锐。这一冲突是对一切有利害关系的,因此教会必须枕戈待旦。
我们瞻望将来,盼望并祈求上帝的灵使新生命从许多中心自行发动,产生由基督徒男女联合在小团体里面的许多“小组”,去发现那服务上帝和人群的新方法。
我们深以若干教会未参加本会为憾事。我们想到俄国教会所受的苦难,心里充满悲痛。我们以对德国的基督徒弟兄表示同情和感谢;我们因他们对基督作的坚决见证受了感动,要有更活泼的信靠,要祈求主赐我们恩典为祂作同样清楚的见证。
自十二年前的斯德哥尔摩会议以来,我们得了许多鼓励。全世界教会合一的意识与年俱进。我们相信普世基督教会协会将使这意识更加增进,这次大会已经建议建立此协会,并向各教会提出。
我们这些日子在牛津并不存着幻想来观察世界的混乱和崩溃,社会制度的不公,与战争的威胁和恐怖。世界充满烦惑,痛苦,和惧怕。我们感到不安,但不绝望。我们的希望是系于永生的上帝。在基督里面,在那由基督产生的人与上帝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联合里面,生命甚至在这些邪恶当前时,还是有意义的。我们大家既服事上帝,并在祂里面彼此服务,就决心去宣扬上帝救赎的消息,度日作祂的儿女,并对抗不公,残忍和仇恨。教会能以放心;它听见它的主说:“我已经胜了世界。”
第七十五节爱丁堡世界信礼大会报告
洛桑世界信礼大会连续委办会参照各教会对大会报告所作的回答,和大会中的讨论,早就决定了下届大会的题目为“上帝旨意中的教会”(“TheChurchinthePurposeofGod”)。在格罗斯特的主教赫德兰(BishopHeadlamofGloucester)主持之下,若干国际神学委员会对恩典,牧职,和圣礼的教理进行研究。当委办会在一九三四年**时,它发现问题比原来所知道的复杂多了。拢统说来,欧陆的教会认为合一的主要障碍是在于对上帝的话和惟独恩典一类题目教理上的歧异;安立甘宗最关心圣职的问题;美国的教会则指出信礼相同的教会,却因历史,文化,和心理不同而**。以上各集团各要求其所注意的问题,在下届大会程序中居主要地位。翌年委办会开会,规定于一九三七年夏在爱丁堡开第二次世界信礼大会,并规定其程序应当包含以上各方面的着重点。
爱丁堡世界信礼大会在八月三日至十八日举行。大会分为四组:第一组负责“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恩典”;第二组负责“基督的教会与上帝的话”;第三组负责“牧职与圣礼”;第四组负责“教会在生活和崇拜中的合一”。
各组参照从前研究委员会对该题所作的报告,作成本身的报告。全体大会在八月十三日和翌日早分别审查各组报告,加以讨论,批评,和建议,然后交付那由约克的大主教任主席的起草委员会。起草委员会总集所有批评和建议,加以取舍,而联成为一个报告,在十六日早提交大会,再经大会一度讨论,批评,和建议。起草委员会在该日晚又开会商讨这报告。大会主席在十七日和十八日将这报告一页一页地提交大会,并由书记将起草委员会的修订处加以说明,然后再经大会讨论并修改。最后由大会将报告一章一章地,继着整个地予以批准。所以这报告是经过大会三度讨论,批评,并修改,才予以批准的。因此它的重要性是可以想见了。
爱丁堡世界信礼大会报告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至第六章为以上所举大会所研讨题目的结果。
现在我们要将此届大会比其前身洛桑大会有进步的所在指出。此届大会如洛桑大会一般不仅证实在友善空气中坦白商谈争点不会破坏团契,而且证实这种精神有时可以产生料想不到的同意。这是可以从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报告看得出来的。第一组论恩典,申言大家现在认为从前使教会**的两个对立,即预定与自由的对立,以及称义与成圣的对立,已不再是使教会**的理由了。第二组论上帝的话,在规定圣经对遗传的关系上,有了确实的进步,并且在这足以引起争辩的领域内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谅解,令人可以希望将来完全获致同意。可惜第三组论牧职与圣礼,那存在于代表间的异点,如在洛桑大会时一样,仍是合一不能胜过的障碍。然而那与此相联的第四组论教会在生活和崇拜中的合一,却达到了显著的进步。我们在第七十二节看到了洛桑大会对于各教会组成同盟的建议抱畏缩的态度。如今爱丁堡大会竟正式承认各教会合作是合一的一种合法形式,并向各教会建议若干共同事工――包括普世基督教会协会的成立――作为达到更完全合一的最可靠方法,而以此结束大会的报告。
大会另外发表了一个文件,也值得在此特别提出。这文件称为在效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上合一的肯定(AffirmationofunioninallegiancetoourLordJesusChrist)。大会早已预料它的报告除包含所达到的同点外,也必包含尚未能克服的异点,但大会希望在闭幕前大家能够共同宣言效忠独一的主耶稣基督。所以大会于八月三日早开幕时,便指派一个以亚斯沃博士(Dr.R.A.Ashworth)为主席的委员会,负责起草此项宣言。此委员会开会数次,在大会最后一日(八月十八日)早由其主席提交宣言,经大会若干代表予以批评,并修改若干点后,由大会主席付表决。除数人外,全体起立投票通过。
在效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上合一的肯定宣称大会因未达到合一而惋惜,但大家能异口同声,一心一意,相信主耶稣基督是成了肉身的上帝;承认祂是教会的头,藉圣灵住在教会之内;并接受祂为至上,为世界惟一的救主。
大会在闭幕崇拜中唱圣哉三一歌后,当全体肃立时,由大会主席领导,同声念诵此肯定。大会至此便达到了最高峰。
参考书
BrownTowardaUnitedChurch,pp.111-117,220-221.
ChinaChristianYearBook,1938-39,pp.137-138.
Hodgson,TheEcumenicalMovement,pp.20-21.
Hodgson,FaithandOrder,Edinburgh,1937,pp.35-36,116,205-207,213,220-276,306.
Latourette,TheEmergeneofaWorldChristianCommunity,p.49.
Leiper,WorldChaosorWorldChristianity,APopularInterpretationofOxfordandEdinburgh1937,pp.96-156.
爱丁堡世界信礼大会报告
第一章导论(从略)
第二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恩典
我们深深感谢上帝将合一的精神赐给我们。这精神领导了我们对这题目的一切讨论。现在我们同意以下的陈述,并承认教会之间对这题目并无仍旧**的理由存在了。
一,恩典的意义
我们一说到上帝的恩典,便想到在祂儿子耶稣基督里启示出来的上帝本身。上帝恩典的真谛,惟有那些知道上帝是爱,并知道祂所行的都是在爱中实现祂公义目的的人,方能知道。祂创造我们,保养我们,将今世各样的福分赐给我们,祂尤其是因耶稣基督的生,死,和复活救赎我们,并将赋生命的圣灵,教会的团契,以及圣经和圣礼赐给我们,――这一切把祂的恩典表彰出来了。
人的拯救和幸福仅根源于上帝,祂向人发恩慈,不是由于人的任何功德,而只是由于祂白赐的爱。
二,称义与成圣
上帝在祂白赐的爱中,藉基督使我们称义成圣;祂这样彰显的恩典是用信心领受的,而这信心本身也是上帝的恩赐。
称义与成圣是上帝以恩慈待罪人不可彼此分离的两方面。
称义是上帝赦免我们的罪,叫我们与祂相交的动作,祂在耶稣基督里,并藉基督十字架上的死,已经定了人的罪,并向罪人彰显了祂的爱,使世人与祂自己和好。
成圣是上帝的工作,祂在这工作里藉圣灵继续更新我们和全教会,拯救我们脱离罪恶的权势,使我们在圣洁中有长进,并使我们因与祂儿子同死同活而渐渐像祂。这种更新,激励我们去作心灵不绝的活动,和对罪恶的奋斗。它始终是上帝的恩赐。不拘我们在圣洁中有怎样的长进,我们与上帝的交往总是根据上帝赦罪的恩典。
信仰不只是理智对那在耶稣基督里的启示加以接受,而且是全心信靠上帝及其应许,又是投靠于耶稣基督,以祂为救主和主宰。
三,上帝无上之权与人的感应
在论到上帝的恩典与人的自由之关系上我们大家都同意,只从圣经和基督徒经验的立场说,上帝无上之权乃是至高的。我们所谓上帝无上之权,乃是指祂在耶稣基督里给个人和全人类所启示那管理并怀抱万有的旨意和目的。我们愿意进而主张,这永恒的目的表现了上帝慈爱的和圣洁的本性。所以我们得救是全靠祂恩慈的旨意。但在另一方面,上帝的旨意是要人运用意志,自动取用祂的恩典,并且要人负起以下这种决心的责任。
许多神学家曾企图循着哲学路线调和上帝无上之权和人的责任中间似乎存在着的对立,但这类学说不是基督教信仰的一部分。
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来报告,在这件困难的事上我们已经能够异口同声发言,所以我们已发现这里应无**的理由仍旧存留在教会之间。
四,教会与恩典
我们同认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天上地上圣徒相通蒙福的团体。教会是上帝在创造和救赎里恩慈目的之实现,又是上帝藉着那作教会遍布的生命并常使其各部成圣的圣灵在基督里继续施恩的机关。
教会的职务是在它的生活和崇拜中荣耀上帝,传福音给万民听,并在圣灵的团契和生活中建立各民各族中的信徒。为此上帝在教会中藉祂的话和圣礼,及圣灵的同在,施恩给教友。
五,恩典,圣经,与圣礼
我们同意,圣经与圣礼是上帝为求拯救人类藉耶稣基督向教会所施的恩赐。上帝在基督里的恩典是藉二者表达并施与的,是用信仰领受的;这恩典是一个,不可分的。
圣经是上帝将恩典启示给人指定的工具,它呼召人悔改,担保人得赦免,吸引人顺服,并建立人在信和爱的团契里。
我们不当只从圣礼的本身去看圣礼,而总要以它们是那作基督身体之教会的圣礼去看它们。圣礼在那作教会的生命圣灵的不断工作中有它们的重要性。上帝藉圣礼在一切教友里面发展一种在教会团契里永远相通的生活,如此便使他们能以在世上的生活中表示祂的旨意;但我们不要想上帝的慈爱限于圣礼。
在我们所代表的教会中间或教会里面,对于圣经和圣礼的着重点虽有不同,但我们同意,这种不同毋须阻碍合一。
六,惟独因恩典的说法
惟独因恩典的说法,有些教会看为有重大价值,有些教会却避而不用。这说法是常引起争辩的题目,但我们都能同意以下的话:我们得救乃是由于上帝的恩赐和恩典。这不是由于人的功德,而是根源于上帝向被祂接纳的罪人施恩赦罪,并使之成圣。然而,我们不主张神的恩典废止了人的自由和责任;反倒,我们主张人惟有用信仰回答神恩,才达到真自由。人拒绝上帝所施舍的爱,并非是自由,而是束缚;完全的自由仅在人完全遵守上帝善良和纯全可喜悦的旨意时才能找得。
第三章基督的教会与上帝的话
一,上帝的话
我们共同主张上帝的话,是永远活泼的,有力的,是与上帝的活动不分的。“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上帝向我们启示自己,是藉着祂所行的,藉着祂用以救赎人们,使之与自己恢复团契的作为。
祂选召并训练祂的选民,传话给祂的先知和使徒,并向他们讲解祂作为的意义。时候满足,道,上帝永恒的儿子,便表彰在作我们的主,成肉身之道的基督里,并在祂救赎的工作里,即在祂的言行,生活,性格,受苦,受死,和复活里,而卒成于圣灵的恩赐,和祂向祂的身体教会所赐的生命里。
神的这启示是向整个的人宣布的,并且是用信仰领会的。
我们一致主张在基督里之启示是独特的,至尊的,惟独因着祂的名,才有救恩赐给世人。但当我们提起我们藉着其他和局部的启示能否认识上帝一问题时,我们便有歧见,尚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我们当中无人主张在基督以外另有启示能与在基督里的启示同列。然而,有些人会承认,不仅在希伯来宗教里,也在其他宗教里有为福音作预备的,并相信上帝在自然和历史中启示自己,同时其他的人主张教会所能知道,并应见证的惟一启示,乃是在耶稣基督里的启示,即包含在新约和旧约中的启示。
二,圣经与遗传
“言语”的见证,是由神安排以供“道”说出启示的。这见证记载在圣经里。这样,圣经是教会的教训,崇拜,和生活的主要标准。我们在圣经的灵感和主耶稣基督成肉身的道之间看见一种平等(虽然是一种不完全的平行)。在这二者里面各有一种由圣灵使属神的与属人的结合,并且这二者各为着上帝施拯救的目的而接受属人的限制。“我们有这宝贝在瓦器里。”我们都确信,这种启示的概念是不能被科学的圣经研究动摇的。但若这种研究知道它的真性质,那么只要它在工作上所需要的自由不被剥夺,它能在按正意分解圣经上大大服务教会。
再者,关于教会遗传的问题及其与圣经的关系,还有尚待充分讨论的事项。所谓遗传是指教会生命的活流。这样东正教――但不单是它――虽然承认有些流行的意见,因违反圣经不能看为具有遗传的真权威,但是它并不将那虽不明显根据圣经,却不违反圣经的信仰,排除于遗传之外。
我们一致承认,教会蒙圣灵光照,作了形成圣经的工具。但我们中间有些人主张,这便表明教会在圣灵引导之下接受了权威,去说明,解释,并完成(συμπληρουυ)圣经的教训,并且看教会用遗传所作的见证,是与圣经的权威相等的。可是,其他的人相信教会既已承认圣经为上帝启示之话的不可或缺的记载,便当专以圣经为信仰和生活的惟一准则;他们虽接受遗传的相对权威,但只当它建立在圣经上时,才如此看待它。
我们都同意,基督教会是由上帝永恒的,在基督里成为人的道而成的,是常由祂的圣灵增添活力的。在另一方面上,上帝赐给教会的使命乃是叫它用讲道,崇拜,和整个生命在全世界宣扬并见证这道。
三,教会:我们共同的信仰
我们一致宣认相信圣而公之教会。我们承认,藉着耶稣基督,尤其藉着祂的复活,藉着将祂的门徒集合在被钉,复活,和得胜之主的周围,又藉着圣灵的临到,上帝全能的旨意在地上组成了教会。
教会是新约的子民,它实现并胜过以色列人在旧约之下所预示的一切。它是上帝的家,是得上帝儿子名分的人去实现上帝为父和人皆兄弟的家。它是基督的身体,而其肢体乃是从这一个活的头得生命并合而为一的;这样,它若离开祂,便不能存在,却是祂凡事上靠赖上帝所付托祂儿子的拯救权能。
复活的主临在于祂的身体教会中,是由圣灵的权能使然,这圣灵将复活主的恩赐传给整个团契,按己意分给个人,领导这团契进入一切的真理,并将上帝一切的丰盛充充足足地赐给它。
我们都承认,基督藉着圣灵临在于祂的教会中作先知,祭司,和君王。祂作先知,向教会启示神的旨意和目的;作祭司,永远活着为我们代求,并藉祂一次在髑髅地为我们献上永远的祭,继续引领祂的百姓,来到至高者面前;作君王,掌管祂的教会,并不断地建立推广祂的国。
基督自从教会建立以来便临在于其中。祂藉着宣道,信实地施行圣礼,奉祂的名祷告,并藉着祂用以使信徒为祂作见证的新生命,使祂的临在发生效力,显明出来。虽然人屡是不信实的,但基督对祂临在的应许老是信实的,并且祂必如此直到万物的终结。
人对这信仰的理解,着重方向各有不同。有些人多着重基督永久临在于祂的身体和子民身上,有些人多着重基督只临在于那些真实宣扬祂的道,并用信仰接受祂的道的地方。
有一点尚须待研究的,就是基督徒为要使自己确知与基督有密切的接触,他所要依赖的到底是牧职与圣礼,还是教会里上帝的话,还是圣灵在内心的见证或还是这一切,并且他要依赖它们各到什么程度。
四,教会:同意和歧见
教会便是上帝所召来给祂的恩典和真理作见证之人的团体。这有形的团体在主降生以前建立在以色列族中,如今它是建立在受了和好职分的新以色列族中。新约中“教会”一辞通常是指这有形的团体说的,并且它是上帝所呼召的。它是救赎范围。人在教会之外不能正常地获得关于上帝的全备知识,也不能真正地崇拜祂。
不同的教会对“教会”一辞有不同的用法。有些教会用它不仅指得了救赎,和救赎人的有形团体,而且指完全得了救赎的无形群众;因为只当我们如此用这一辞时,才能说:“教会之外无拯救”(“extraecclesiamnullasalus”)。但无形的教会,并非柏拉图的理想社会,与地上有形的教会迥异的。无形的教会和有形的教会虽是不完全接界,但是不可分离地相联系。还有些教会认为用“教会”一辞来指那仅为上帝所知道的一群真基督徒,乃是令人易于误会的,不合圣经的。以这无形的团体为真教会的说法乃是传达一种有害的印象,以为真教会毋须有形,而有形的教会毋须为真。然而,我们都承认,那些由上帝给予圣灵里的新生和喜乐,又亲自对上帝赦罪之爱感应之人的数目,是为人所不能见,而只有为上帝所知道的。
不同的教会对人做教友的资格持见各异。有些教会认为凡受过洗。并在言行上未离经叛道的人,便属于教会,且以教友看待。其他的教会认为惟独那些公然宣认信仰基督,并在生活中多少表现有基督之灵的人才是教友。
关于教会的意义,还有其他重要的歧见存在,若干歧见将要在此报告的别章中加以讨论。
五,教会和上帝的国
耶稣基督的福音见证教会和上帝的国乃是实在的。
教会认为人何时服从上帝的旨意,上帝的国便何时临在,而因此欢喜。但是教会总是抱着愉快的期望,等待上帝的国将来完全临到,因为那藉着圣灵现在教会中临格并活动的君王基督,尚待将来在荣耀中显现。上帝的国如今乃是隐约的,直到上帝住在众人之内,将它完全显现出来。
我们在这信仰上已经同意,但关于(1)教会和上帝的国之关系,(2)上帝的国在今世所启示的广度,则尚未同意。
有些人着重教会和上帝的国之联系,有些人着重它们中间的区别。有些人着重上帝的国实在临于教会,并且着重两者间的连贯,主张从教会在今世的进步,并从信徒,甚或全世界怀善意的人们所作之工,可以看见上帝的国临到。有些人着重上帝的国将来在荣耀中临到;还有人想上帝的国乃是上帝在耶稣基督里所表彰的公义和慈爱,在生命每一角落里继续扩展掌权。
再者,有些人主张上帝国的进步能在此世看到;另有些人主张教会只能靠信仰认识上帝的国,因为基督的胜利还向世界隐藏着,并且要继续隐藏着,直到世界的末了。
有些教会认为这些不同的概念关系重大,足以阻碍完满的团契,而其他教会却认为不然,反倒把它们兼收并蓄。
六,教会的职务
教会的职务是用崇拜和牺牲的服务荣耀上帝,并为上帝向世界作传教师。她在她团体生活中要见证上帝在耶稣基督里救赎的恩典,向万人传福音,使万民作祂的门徒,将基督的命令传给社会和个人。论到那些属于她或受她影响的人,教会的职务乃是藉着宣道与施行圣礼,并藉着基督教教育,使他们成为坚强的基督徒,觉得拯救的确实性。个人心灵的需要要求有牧养,以及在属圣灵之事里的团契,藉此教友们用真实的友谊,用互助互慰,用有爱心的训导来彼此勉励行善,并且行事为人与他们蒙召的身分相称。教会要为一切教友,尤其为那因信仰而受苦的教友,并为全人类代求。
教会必须宣扬上帝在耶稣基督里所启示的义,去鼓励并引导教友在万人间和整个生活里促进公理,和平,和善意。这样教会是蒙了召去反对一切恶势力,并在凡事上使上帝得荣耀,盼望祂的国大有权能地临到。
七,说预言的恩赐和宣道
我们同意圣灵的临在和灵感,今日仍然赐给那些为祂所拣选的器皿,特别赐给那些蒙召传上帝之道的。圣灵不仅来住在教会的团体生活和教训里面,也按照各人的才干和身分住在每个教友里面。如果没有受灵感的人,在每一时代将那在主基督里所赐给我们的一切完全的,长存的启示,记载并传扬下来,它就无疑地早已从世上消灭了。这启示不仅属于过去;它也是上帝时常藉以向倾听的人直接说话的道。
再者,一切圣灵的表现,都是上帝的运行的表现。如是预言在教会团体生活中便有它的地位。上帝全部救赎目的之真理都充充满满地包含在基督里,但每一世代有它本身的问题和困难,而圣灵在每一世代的工作便是将启示在基督里面的独一真理应用于当时的情形。更且,正如过去的经验所表明的,这些新的应用使教会对它们所根据的真理有新的了解。圣灵可以藉着任何被祂拣选的人说话。那给福音作见证并宣布上帝旨意的召命,不只临到受职的教牧;教会大大需要,且应当期望并欢迎男女平信徒,去运用说预言和施教的恩赐。当先知的恩赐出现时,教会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或藐视预言,但要察验这些预言是否符合所交付它的永恒真理,并要持守一切善良的。
八,“独一神圣的教会”与我们的**
新约论教会的教训,都先假定它根本是合一的。但当我们宣认相信一教会时,便感觉到那信和现状间的鸿沟。
我们承认凡接受耶稣基督为上帝的儿子,又为他们的主宰和救主,并且知道他们是依赖那启示在基督里面上帝慈悲的人,有一种超自然的联合,这种联合,不拘教会对主的神秘所下的定义何其分歧,却是仍然存在着。我们欢喜,因为这种亲密的意识如今正在吸引基督徒彼此更加接近,又因为已**的宗派如今正部分地寻求而且预先尝到那完满团契的滋味。
可是,我们相信每一国度内基督教的**,妨害了基督身体合一的表现。我们为此满心悲叹;我们请会议呼召各教会的教友忏悔,这样,不仅教会的领袖,而且听他们讲道的普通男女都可以知道,基督徒的合一显然是圣经的教训,并且基督徒的良心应把它看为是从上帝来的紧急呼召。
第四章圣徒相通
“我们既有这许多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途的路程,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来12:1,2)。
我们说“圣徒相通”,意思是凡“在基督里”的人都藉着圣灵联合在一个团契里。这种常在圣经中找着的概念,出现在使徒信经中而为一句成语,并替一切基督徒表达一个宝贵的真理。有些人认为这成语与“圣而公之教会”是同义的。有些人认为它表达教会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只在教友分享上帝所赐的一切福分时才得以实现。有些人认为它是对那些蒙恩者生活品性之描写。圣徒相通的范围不必被认为与教会的范围相同。正统教及其他一些教会和信徒认为它不仅是指着与活着和死去的基督徒,而且是指着与圣天使,并且就一种很特别的意义说,是指着与蒙福的童女马利亚有团契。
关于这一层,我们已考虑到应当怎样去了解“万代要称我有福”一语。我们对这题目没有达到什么同意,而需另加研究。
“圣徒相通”(kolvwvlatwvaylwv)数字将一些基督教的福音和教会的教理表达出来了。
新约用“圣徒”来指一切受了洗的人。此辞也用以指旧约时代的族长,先知,或殉道者,以及那些相信基督,在未能受洗以前,为祂牺牲了性命的人。这一切圣徒都是奉献给上帝的人,他们使自己作为祂至高旨意的工具。他们是圣徒,不是因着自己的功德,而是因着上帝赦罪的恩和爱。
有些教会主张相通并不是存在于任何个人的中间,而是存在于那些在上帝的教会中蒙恩成圣之人的中间。他们的一致不只是许多个人的总和,而是一种属灵的团结,这团结只因他们在基督里,且因此在祂教会里,才是真实的。
还有人把“圣徒”(aylwv)一辞讲解为中性的和男性的。他们认为这成语乃指分享圣物,即恩典工具。他们着重于与圣物发生正当关系乃为信徒圣洁的主要标记。
还有人看上帝的话和圣灵为圣徒相通的惟一源头,同时着重公义和圣洁。他们也着重个人人格的神圣和价值。可是他们也坚持着在基督里团契的团体性,以求防备偏重个人主义的邪恶。“圣徒”一辞在圣经中既然差不多总是复数,所以他们相信在圣徒的社群之外没有真圣徒。
我们同意,圣徒相通必定包含着今世一切基督徒互相分享属灵和属世的福分。我们相信这分享应当具备客西马尼园和十字架的精神,超脱一切种族,政治,社会,和宗派的藩篱。例如,那些在基督教任何真实普世运动中联合的人的团契便是如此。我们在其中经验了一种虽不完全,却很真实的圣徒相通。在其中我们谦卑地相信我们是经验着圣灵的临在和能力。
任何把圣徒相通限于地上教会的概念都是有缺点的。许多人进而认为圣徒相通也是一种在活人和那在基督里已故之人中间不断的相通。他们相信自己与已故之人相通,并在他们的崇拜中将这看法表明出来。他们愉快地想到基督徒渐渐得以感觉与那些在不可见世界里的得赎者相近,而不相信死能断绝地上的人与那些已故之人的相通。
有些人认为把他们的已故者交给上帝,藉基督与他们相关连便够了。又有人认为替已故者祷告,乃是基督徒的特权和本分。还有人既感觉着圣徒的同在,保护,和帮助,便求他们在上帝面前代祷。
我们都同意,我们应当存感谢的心,记念那些跟从基督的人,在他们的日子和世代作了美好的见证,并因此为基督和祂的国得了胜利。
我们要明白表示“圣徒与基督相通丝毫不使他们分享祂神格的本质,或在任何方面与基督平等。”此一教理不得在任何情形之下掩蔽耶稣基督我们的主宰和救赎者独一和充足的中保职分。这种对圣徒的尊敬,也不可流于迷信或弊端。
对圣徒相通的教理正确的了解要帮助我们更亲切地体会我们在今生是互相为肢体,并且体会。
“我们乃是来到锡安山,永生上帝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那里有千万的天使,有名录在天上诸长子之会所共聚的总会,有审判众人的上帝,和被成全之义人的灵魂,并新约的中保耶稣”(来12:22-24)。
第五章基督的教会:牧职与圣礼
一,圣礼所根据的权威
1.我们同意,在一切属圣礼的教理和施行上,最高的权威乃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自己。
2.各教会认为它们所接受的圣礼,照着新约的证据看来,是由基督自己设立的,而以此为它们圣礼之教理和礼仪的根据。我们同认圣洗和圣餐在教会共同生活里从起初便占中心地位,并且根源于耶稣在世的生平和言行。因此,圣礼的教训和施行确实建立在新约的记载上。
3.圣礼是基督给祂教会的恩赐,这教会不是一静止的教会,而是一活泼,生长的有机体和团契,由圣灵引起一切的真理。
4.圣灵使教会因信复活的主而能解释圣经以表达上帝对每一世代活泼的道,并使它能保管关于圣礼的遗传。
5.教会对圣礼所有的遗传都是应受圣经管制并考验的。
二,圣礼的性质
1.圣礼是基督赐给教会,作为祂无形恩典外表的,有形的标记。它们不是空虚的象征,而是恩典的保证和印记,以及接受恩典的工具。
2.恩典是基督亲自在教会的团契内,用圣礼赐给信徒的。所以接受恩典必须有信仰。
3.上帝的恩慈并不限制在圣礼中。
4.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藉着圣灵施行圣礼,而教牧的动作不过的工具罢了。
5.圣礼由教牧举行,不是因他本人有什么权利,而是因他是教会所委任的教士。
6.关于领受圣礼的本分,以及它们是不是,并怎样才是得救所必须的诸问题,我们中间的教理是有差异的。为求完全合一,我们认为在这些点上尚须进一步的互相了解和同意。
三,圣礼的数目
正统教会,(亚述的)东方教会,(科普替的)埃及正统教会,叙利亚正统教会,亚米尼亚教会,诸旧天主教会,和许多信徒个人,以及罗马天主教会,都相信圣礼有七个,但复原教会只接受两个——圣洗和圣餐。安立甘教会从未严格规定圣礼的数目,但以圣洗和圣餐有优先地位,是惟独为“得救通常所必须的。”
朋友会和救世军,按圣礼一辞通常的意义而言,不用圣礼。
圣礼的数目大都是根据各教会给“圣礼”所下的定义而规定。在大部分复原教中,有些严肃的宗教动作是多少与罗马天主教,正统教,旧天主教,以及别的教会所教训的其他五个圣礼中的一部或全部相同的。这些宗教动作虽不得称为“圣礼”,但它们却是“上帝所设立的工具”,正如第二纥里微提信条所说的。
我们大都同意,当我们努力谋求达到合一的教会时,这个圣礼数目的问题是不应被看为不能越过的分界线的。
一方面有朋友会和救世军,另一方面有其他教会对圣礼所持意见分道扬镳,这真是表现出严重的困难,但我们相信圣灵甚至在这里也要将祂的旨意指示我们。
四,功效
1.我们同意,任何一教会若相信本身是遵行着基督所指定给祂教会的圣礼,那么圣礼对那些用信心领受的人便是恩典的工具。
2.“有效”(“valid”)一辞的使用,有以下两个意义,以致有时引起混乱。
(1)这一辞有时与“生效的”(“efficacious”)作同义字用,所以“无效”(“invalid”)一辞便是指一圣礼无属灵的价值,并且不是恩典的工具。
(2)这一辞有时用以指圣礼是正确地举行了。
基督徒既然由于向基督和祂的教会尽忠,不得不判断其他基督徒所守的圣礼为无效,或效力可疑,那么为着基督教的真理和爱心起见,就当竭力使人明了他们判断的确切意义,以及使他们不得不如此判断的理由。
我们当中有许多人相信,并且愿意把我们所相信的记录下来:虽然一个教会要尽责使圣礼依法规而举行,但是它不当否认任何其他教会所行圣礼的“功效”,只要后者相信本身所遵守的乃是基督指派给祂教会的圣礼。
论到合一,有一个起源于教理大相悬殊的特别困难,是不容低估的。凡牢守大公会议时期至改教时期教理的教会,认为除洗礼(有时婚礼)以外,任何圣礼有效的一个条件,乃是它必须为一位有效受了圣职的教牧所施行的。因此,他们看圣职有效,是其他圣礼有效的一个必须条件。在另一方面,有些基督徒不以授圣职为基督所设立的圣礼,但以受了圣职的教牧为圣餐适当的举行者。另有基督徒认为授圣职是圣礼,但不认为其他圣礼必须是由一位有效受了圣职的长老或主教去举行,才算为有效的。
3.我们相信每一圣礼的举行,应使大家识别这是替普世教会而行的。
4.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个为大家所公认的圣识,替普世教会施行圣礼。
注。——正统教会代表提供以下陈述。
功效。——关于圣礼的功效,正统教会代表只愿提出以下陈述:照着正统教的教理,有效的圣礼限于那些(1)由合法受了圣职的教牧施行的,(2)按照教会所定圣礼的仪式合法举行的。
因此他们认为毋须接受会议论此事所提出的任何文件。
五,圣洗
圣洗是上帝对教会所予救赎之爱的恩赐;奉父,子,圣灵的名用水施洗,是遵主的吩咐作基督门徒的记号和印证。大家公认合一的教会必要规定有形教会的教友都用洗礼接纳。
我们在讨论圣洗的信仰和实行上,还有歧见存在。因受时间的限制我们无法从长讨论洗礼能否使人重生,未受洗者可否领受圣餐,以及坚振礼与洗礼有何关系诸点,所以它们对成立合一教会的建议会发生多少障碍,我们不能发表什么意见。
六,我们都相信基督真是临在圣餐中,虽然,我们对那临在怎样显明,怎样实现,意见各有分歧。每一个对临在所下的严格定义终不免是有限制的,而且这样下定义,并强加于教会恰是过去引起**的原因。要紧的乃是我们举行圣餐时,不得缺饼酒,祷告,和设立圣餐的话,并同意它根本和属灵的意义。
假如“献祭”是照着我们的主和跟从者以及初期教会所了解的,那么它不仅包括祂的死,而且包括祂在地上对使命的顺从,和祂复活升天的生活,在这生活中祂仍遵行祂父的旨意,并永远活着为我们代求。这样一个献祭是决不能重复的,不过,当我们在圣餐里靠基督来到上帝面前时,它是在全教会圣餐的动作中被宣布表现出来。我们认为,参与那献祭的秘诀是在于对上帝的崇拜和服事;这是团体的,因为我们与基督联系,并在祂里面彼此联系(林前10:17);这也是个人的,因为我们每人将团体的奉献作为本人的奉献;这不仅是仪式的,而且是极其伦理的,因为一切献祭的主调是“看阿!上帝,我来为的是要遵行你的旨意。”我们也相信圣餐是祷告的最好时辰,因为主在每次圣餐中是给我们举行圣餐者,并且因为我们参与祂那向上帝祈求赐恩并为我们大家代求的祷告。按照新约论设立圣餐的记载,祂的祷告是感恩;因此主晚餐既是神恩有形的道,又是上帝子民至高的感谢(祝谢餐)。我们自始至终是处于灵的领域中。福分和恩赐是藉圣灵给予的。那不能为我们用定义去限制的临在,是一种属灵的临在。我们从那由于圣灵的能力而有道成肉身的历史事实出发,现在已经前进到主的来临和天国生活的完全属灵的实在。
七,牧职
(一)
我们考虑这题目,是从第三委员会论牧职和圣礼所预备的报告书出发的。
以下的陈述大体上就是从那报告书得来的,由会议接纳,作为共同了解牧职的性质和功能的广泛基础:
1.牧职是由教会的头耶稣基督设立的,“为要成全圣徒……建立基督的身体,”又是上帝使教会得以宣讲真道,施行圣礼的恩赐。
2.这牧职并不排除而反假定“君尊的祭司职”,此职是凡蒙耶稣基督救赎的基督徒都蒙召承受了的。
3.授圣职礼,按照新约的教训,和教会在历史上的惯例,是用祈祷和按手举行的。
4.一个合一教会必须有大家公认的牧职。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甚至这些陈述也有不同的解释。
例如,虽然大家同意牧职导源于耶稣基督,是上帝对教会的恩赐,但是对牧职是由我们的主“设立”的一意义,则有分歧意见存在。
再者,那些赞同以按手为授圣职的形式的人,对此礼仪的意义,或由谁举行的意见,也有分歧。
还有由解释使徒统绪教理而起的根本分歧。圣公宗教会看使徒统绪是基督教世界首要主教区的主教统绪,以传流并保存使徒的教理,又是用按手礼而来的统绪。从初期教会以来,这双重的统绪受了付托以保管圣礼,并且若干教会认为它是圣礼的恩典和正确的教理惟一和真实的保证。这观点由洛桑会议中正统教会代表的陈述表达出来了。(这陈述已载于第七十二节第五组的报告注一故此处从略)
下面是旧天主教代表的陈述与上述观点大体相同:
“旧天主**主张主教制溯源于使徒,并且是教会所固有的本质。教会本身是任圣职者。教士只靠教会的委任而行动。圣职乃是按照使徒们传授给教会的意义和样式而被接受,行使,并传授的。使徒统绪乃指教会与圣职是不可分离的,又指两者都是连续的。”
其他东方教会和若干安立甘会人士愿意赞同上面两个陈述之一。
其他安立甘会人士用较普通的意义来解释统绪,以之为监督教士和平信徒代代相传的权威,并以之为合一的象征和连结。
长老宗和改革宗认为真使徒的统绪是在那合法成立的和行使监督职权的长老部所授圣职的统绪中,又是在那负牧养教会责任的长老的统绪中。它们特别注重真实的宣道和圣礼合法的举行。因此,长老会代表提出了以下的陈述:
“长老会代表愿意人注意,他们教会的教职概念乃是建立在新约以‘主教’和‘长老’为同一职分的上面;授职不是由长老个人,也不是由长老团体,而仅是由那些在执行监督职权的宗教法院里‘合法联合着的长老们’去举行的;长老圣职的统绪是一向维持着而从未中断过的;而在新约中执事职不仅是由那些称为执事的,也多少是由平信徒长老去行使的。这平信徒长老职,除在教会诸法院中分担教会的治理和训导责任外,并襄助布施,拜访,以及分发圣餐饼酒的责任。”
其他宗派虽不惯应用“使徒统绪”一辞,却愿意接受它是根本地,甚至专门地指着用福音真实的宣讲,圣餐合法的举行,和在基督徒团体中基督徒生活的持续,以绵延使徒的见证。
诸教会都以它们所相信的使徒统绪为宝贵。
(二)
本会议对将来合一教会可能采取的牧职所作的简短审查,是以洛桑会议报告的下列款式为出发点(参第七十二节第五组的报告中“既然(一)主教团体……将其属灵宝藏带给合一教会的共同生活”一段,此处从略)。
人若接受“历史上的主教制”,便是接受了主教,长老,和执事的三重职。许多人认为这种接受并不要人对论圣职的教义作任何武断的决定,而有些人却认为这是势所必然的。但那些看重“历史上的主教职”的人,都认为我们不应离开它历史上的职务去解释它。
在合一教会中长老全体与主教,以及平信徒与以上二者对教会共同的治理,是应当加以保存或恢复的。这样,主教制便会是立宪的,也是代表全教会的。
假如合一教会的牧职足够包括着主教制,长老制,公理制的个别成分,那么,现在奉行这些制度的人,都会承认彼此在上帝教会中的地位,也都会在合一教会中找着一个属灵的家,而使徒统绪的教理在一个信仰的共同基础上,便会因其是指道,牧职和圣礼,以及基督徒的团体生活说的,而达到它应有的地位。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本会议中有人不相信上帝的旨意是要藉某一种教会组织去表达合一教会共同的心灵生活。他们要为组织不同的教会找着彼此为邻的地位,并要在较为正式组织的团体之中或其侧,包括贵格会和救世军一类较为自由的团体。
我们提出以上建议,明知它们在现阶段中包含着一些为合一运动两翼中若干教会所不能接纳的成分,但我们确信,只要合一的意志存在,圣灵便要使诸教会在未来的年代中能以改进并发展这些首先和暂时的建议。
我们都蒙了上帝呼召去一面祈祷,一面用各种方法努力促进这个共同目的;同时我们承认合一教会所采取的未来或最后的形式,不仅是有赖过去的经验,尤其是有赖圣灵不断的引导。
第六章教会在生活和崇拜上的合一
一,我们的前提和目标
我们将那已存在的,增进的属灵合一,即由基督徒所经验的彼此相爱,了解,和尊重,作为我们的发见和建议之前提。我们相信,除在这属灵合一的基础上,我们不能达到为上帝和祂子民所悦纳的有形合一。我们相信,我们所经验过的属灵合一,是从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因此在原则和理想上是合而为一的这种基要信仰而来。我们的目标,并非是求创造新的;而是求在圣灵引导之下,发现上帝在基督里所创造之教会的完满性质。
我们的目标是要实现教会的理想,使之成为一个活的团体,在基督里崇拜并服事上帝,以实现主和我们的祷告。
二,教会合一的几种概念
1.合作行动
我们所寻求的合一,可以看为是各教会为着合作行动而有的联盟或同盟。
这种行动在有共同目的和事工的领域中,是业已广阔地可能,而不违反任何人的良心。教会各种“协会”是这样合一最普通的表现,又是一条达到彼此了解和亲密关系最有希望之路。我们相信,如此加以解释的协会,是达到更完全的合一很有希望的一条进路。常有人对这种“协会”表示恐惧,以为它会阻挡更完全的合一。我们并不同具这种恐惧。许多地区教地的经验都证明这种恐惧是与事实相反的。
我们承认,那为求合作行动而产生的协会,不应被看为“合众教会”的例子。本会议中有些会员相信“合众教会”,不仅是我们能以达到的极点,而且是我们应当希翼的极点。他们要将此意记录下来。
我们公认,那些不能达到圣餐交换,或不能期望具体合一,并且因受良心驱使而仍旧**的教会彼此间的合作行动,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因为合作行动的本身并不够向世界表明教会是在信仰,崇拜,和服务上合一的团体。
2.圣餐交换
教会合一的第二种方式平常是用“圣餐交换”一辞来指明。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会互相承认的最完全表现。这种承认,不只在圣餐上,也在会友和牧养的交换上表现出来。
我们认为圣餐交换是教会任何满意的合一所必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教会的这种交换是指明它们彼此承认都是真教会,或是一教会的真肢体。
我们应当指出,“圣餐交换”一辞如今有几个不同的含义。它最完满的含意是指圣餐在两个或两以上的教会中随时都可由彼此的教友领受。这是与一个教会的圣餐向其他教会的教友“开放”,却不完全互认,更与一个教会对其他教会的教友只是临时加以欢迎,但是向例加以摒除,都有区别。我们相信交换的完满意义包括“恒常”和“互相”。当“圣餐交换”一辞用于讨论教会合一时,它的意义是应当加以界说的。
我们也必须指出,有时基督徒为着共同事业而聚集,一教会照其所用礼仪曾邀请其他教会的教友领受圣餐。这在本年的牛津和爱丁堡大会期中便是如此举行了。这与“圣餐交换”和“开放的圣餐”,以及一九二八年在耶路撒冷所举行的“联合圣餐”,都是有区别的。
3.教会合一
那用以表达我们运动的最后目标的第三种方式,是最难加以界说的。这种方式普通用“教会合一”或“有机合一”一类术语来表达。
许多人惧怕用这些术语,以为它们暗示一种在行政上刻板划一的理想。但我们并无此意,也无人希望这种划一。反之,我们所希望的乃是一活泼有机体的合一,具备一健康身体各部分所必有的不同特性。
“教会合一”的观念必是大多数基督徒的理想。在这样合一的教会里,每个教友根本是向全体,而非向它的任何一部效忠。教友可以自由地从一部迁到别部,并自由地分享教友的每种特权。圣礼是被认为全体教会的圣礼。牧职是被大家接受为全体教会的牧职。
我们的使命乃是要在上帝里面找着祂所赐的合一,这种合一能把祂在我们分离时所赐给我们的一切不同属灵恩赐兼收并蓄于一个蒙爱的社群里。这样一个活泼的社群如同一切活物,是不能为建筑物的;生命只能由生命而来;基督身体的有形合一,只能从活上帝藉赐生命之灵的工作而产生。
虽然我们并不看那从上帝所求的“教会合一”,为在行政上一种严密的一致,可是,若在同一地区里面教会之间没有若干组织上的合一,我们便很难想像有什么合一,并且,若准各教会有自主权,而忽略“合众的”原则,我们也很难想像有什么教会合一。
尤其,鉴于世界现局,我们不相信一个合一的教会可以不要某种会商的永久机构,――不管那机构的权威为何,――而能成为一个有效的国际团体。
三,各种为教会合一基础的一致
1.信仰或信条的一致为合一的基础
信仰或信条的一致不是合作行动所必须的,但是我们发现,在信仰或信条上根本的一致乃是为完满的圣餐交换和教会合一所必需的基础。
参加本届会议的许多教会认为这种在信仰上根本的一致充分表达于以下的陈述中:
“我们接受那包含在新旧约圣经内并总结在耶稣基督里的上帝之启示是信仰的最高标准。
“我们承认使徒信经和尼西亚信经都见证并保障那为教会及教友的属灵生活所继续证实的信仰――但我们要记着,这些文件是基督教信仰的神圣标记和见证,而非律法式的准则。
“我们进而肯定,上帝圣灵的引导并未随着圣经正典的完成,或随上述信经的形成而止息,反倒,教会从始至今都有从上帝所赐活基督的临在感觉。(注:在正教中称为‘神圣遗传’。)”
“最后,我们借用一个不要信经之教会的典型说法,确信上帝对一个谦卑和等候的教会‘还有亮光从祂的圣道照射出来。’因此,我们现代的基督徒面临着混乱的时代,应当寻找活上帝圣灵继续的引导。”
有些参加会议的教会主张圣经不仅是基督教信仰最高的,而且是惟一的标准和源头;它们拒绝以圣经和遗传为平等的,并拒绝默认古教会信经有对圣经信仰的充分解释。有些教会看若干较晚的信条是至少与古教会信经有同等重要和权威的。
(注:此处我们提到洛桑大会第四组报告中以下的话“大家都了解,使用这些信经与否乃是由每一教会的当局去决定的,而且各教会将继续使用它们所固有的信条。”)
正统教会和若干其他教会只能接受未插入“和子”的尼西亚信经,这些教会和别的教会主张必须把“神圣遗传”作为加添于(虽是完全符合于)圣经启示之上信仰的一种标准和源头。
2.无圣礼之崇拜的一致
无圣礼之崇拜的一致,不是为合作行动所必须的。
我们大家同意在对父,子,圣灵上帝无圣礼的崇拜上是很少有维持现今**的余地的,并且在这一方面已有了达到更进一步合一的共同基础。
我们大家在这种崇拜中都用同一本圣经,我们也都一样用出声和静默的公共祈祷,或用基督教文学,艺术和音乐的神圣宝藏。在这种崇拜中我们都站在上帝面前,尊仰祂的庄严,把我们自己和别人的需要带到祂面前。我们等候祂赦罪的恩典,并藉我们与祂重新相通使我们的心灵复兴,而我们也献上自己去服事祂和全人类。
3.在圣礼的信仰和举行上的一致
(1)合作行动并不要求在圣礼的教理和举行上一致。
(2)圣餐交换。
(i)我们当中有些人主张,那些遵守福音中两个圣礼的教会能以互相自由容许彼此的教友领受圣餐。
(ii)有些人主张,除非他们的教会已经彼此同意这些圣礼的举行对他们是有效的,便不能有这种圣餐交换。
(3)若要达到教会合一,便必须将教会的差异,即有些教会坚持圣礼有两个或七个或完全不要圣礼的差异予以调和。
圣餐是教会最神圣的崇拜。若要在圣礼的崇拜上一致,就必须在圣礼的信仰和举行上根本一致。
朋友会在静默中聚会,不用有形的圣礼来寻求那受死人类得生命之主的实在临格。
关于这一层我们可以大为鼓舞,因为:(i)欧洲大陆和别处非礼仪的教会现在有多用礼仪的倾向;(ii)那些使用传统礼仪的教会渐多容许静默和自发的机会。在这件事上礼仪和非礼仪的崇拜之分逐渐减少使教会**的原由。
4.教职一致为合一的基础
(1)缺少教职的一致,不是合作的阻碍。
我们为求(2)圣餐完全交换,和(3)教会合一,就必须协调教会间以下的各种差异:即(i)主张主教,教士,和执事三重牧职是由基督在教会中所设立的;(ii)主张有历史的主教职是为教会合一所必要的;(iii)主张在基督所设立的牧职中那与长老有别的主教是不必要的;(iv)教会一概念并不要求任何受按立的牧职。
5.组织法一致为合一的基础
(1)组织法一致不是为合作所必要的。
(2)论及教会合一,我们大都赞成洛桑大会第五组报告以下的陈述:(注:其中关于主教制所云,不为大部分自由教会所接受。)
“既然(一)主教团体,长老会议,和信徒会众,各在初期教会的组成中有其地位,(二)主教的,长老的,和公理的治理制度在今日和历世各为基督教世界的大宗派所接受,并且(三)主教的,长老的,和公理的制度各为许多人相信是教会的良好秩序所必须的,所以我们承认这几个要素,在仍需加以研究的条件下,都必须在复合教会的体系中有其相当地位。”
我们按照以上陈述可见对于信仰,信条,崇拜,和组织法已有了,或在理论上获得了相当大的一致。
我们又要注意,当我们查考圣礼和教职时,无论是在现有的实行上,或在互相竞争的教理上,都有显著的不一致存在。
四,教会合一的障碍
1.限于“信”和“礼”的障碍
最难克服的困难是在于将“礼”与“信”并合起来,即如将某种教会行政或崇拜看为信仰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我们获得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在对教会合一问题所有陈述的背后深深地隐伏着论教会的各种分歧的概念。我们因无更准确的名词,姑将这种分歧描写为“权威的”和“个人的”教会类型间的对立。
一方面有人坚持上帝的给与是在圣经,教职,信经,崇拜中。
另一方面有人同样极力坚持个人对上帝恩典的经验,是“集合的”教会之主要原则;这些人认为在教会中,自由是一种供人享受的宗教权利,又是一种吩咐人遵守的宗教义务。
我们知道在这两极端间有许多变异,表现于教理,组织,崇拜,和各种虔诚生活中,这些变异是由我们所已提到的两种教会类型的各种组合而来。
我们不低估这两种教会类型对我们的运动所加的困难,我们也不愿认它们大都是由误解或罪恶而来。
我们希望并祈求,藉着圣灵的引导,按照上帝的时候,至终可以将它们克服。
同时我们的责任乃是想藉着研究而更同情于别人的经验,而且“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
我们认为这两种教会类型的全面对立,是决不被主教职和非主教职的对立概括无余的。
这种对立可以用许多其他术语来表明。圣经权威和其解释方法的问题是最好的例子。
2.不限于“信”和“礼”的障碍
(1)有些障碍部分是由神学或教会而来,部分是由社会或政治而来
这种障碍是为一个国家教会所遭遇到的。这种教会影响一个民族的一般生活,同时也有暴露于排外主义的危险或有受属世政府辖制的危险。
在这会议中常有人证明,传教区的教会在努力解决这类问题上,因着母会未能解决这类问题而大遭阻挠。
(2)历史为主因的障碍
西方基督教有许多**,是由欧洲**的历史而产生的。
近东和中东有若干孤立宗教社群的显著例子,它们孤立的主因是在效忠于一种古代遗传,这种遗传是溯源于基督教的初期,并常起源于距离它们现今之存在地很远的地方。
(3)起源于“文化的”障碍
不同的教会虽在信礼上已大体同意,而且在两种对立教会类型中都作同一类型的代表,但彼此合一的希望也并不明显或确定。
这些教会并不是因为有互相排斥的教理而感觉任何障碍,使它们不能达到这种合一。它们乃是因为国家的,种族的,阶级的,和一般文化的障碍,尤其是因为怠惰的自满和自足,而仍旧分离。
五,我们怎样行才能推进所寻求的合一呢?
我们所寻求的合一不是简单的,而是复杂的。它有两方面:(a)仅为上帝完全知道的内在心灵的合一;(b)从相互承认,合作行动,和合一机构表达出来的外表的合一。以下所提具体建议,是今后实现各教会所求合一的步骤。有些步骤是有关个别宗派的,有些步骤是有关若干国家或地区内的各宗派的,还有些步骤是有关普世教会的。
按建议共有十七项,各项大意为(1)促进关于合一的更广博和更通俗的知识;(2)使神学教育在课程上和神学院间学生的联谊上注重推进合一;(3)用一般基督教教育来培养合一的精神;(4)组织研究合一问题的会社;(5)规定特别为合一祈祷的时期,并在举行圣餐的祈祷和讲道中使受餐者觉得与普世基督徒联合;(6)援助受苦和软弱的教会;(7)联合举行祈祷,布道,并从事道德及社会福利运动,为合一作属灵的准备;(8)遵守那已由经验证明为有利于合作的原则;(9)成立合一的团契;(10)举行各种地区会议;(11)推进各种基督教青年运动;(12)鼓励教友,讲道,和圣餐的交换;(13)商讨并筹划合一;(14)共同供应由人口变动所产生特别地区的需要;(15)组成全国性的合一教会;(16)协调先进教会和后起教会的关系;(17)组织以道成肉身教理为本的普世基督教会协会(这建议在一九四九年的阿姆斯特丹会议AmsterdamConference已经成就了)。
在效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上合一的肯定
第二届世界信礼大会于一九三七年在爱丁堡举行,聚集四十三个国家里的一百二十二个宗派所委派的四百一十四位代表。诸代表聚会共同讨论使宗派分离的原因,并使它们在基督徒团契里合一的事宜。会议认可以下的陈述而并无人反对:
我们一致信仰主耶稣基督,上帝成肉身的道。我们一致效忠于祂为教会的头,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我们一致承认这种忠心是在其他向我们所要求的忠心之上居首先地位的。
这种一致并不是在于我们的心智相同,或意志相合。它是建立在耶稣基督本身上。祂曾活着,受死,复活,把我们带到父面前,又藉着圣灵住在祂的教会中。我们是一体,因为我们都是上帝恩爱的对象,并蒙祂选召在全世界为祂荣耀的福音作见证。
我们的一致是心与灵的一致。我们是在基督里生活的外表形式上分离,因为我们关于祂对教会的旨意了解各有不同。然而,我们相信一种更深切的了解,将要使我们对在耶稣里的真理有一致的领会。
我们谦卑地承认分离是违反基督的旨意的,我们祈求上帝发慈悲,缩短分离的日子,并用圣灵引导我们达到完全的合一。
我们为近年以来的彼此接近而感恩;成见业已克服,误会业已化除,并且在求达同一心智的目标上业已有了真实虽是有限的进步。
我们可以存感恩的心说,上帝的灵业已在这会议中使我们愿意彼此学习,业已使我们看见更多的真理,并增加了我们属灵的经验。
我们同心合意地祈祷了;我们唱了一样的圣诗;我们读了同一圣经。我们越过了**的障碍,认识彼此有共同基督徒的见地和价值的标准。所以我们确知有比分离更强的合一。
我们确信这种精神和目的的合一必需具体化,使它能以向世界表彰出来,不过我们尚未看清楚它所应采取的外表形式是什么。
我们相信,在上帝的国之事工上,每一诚恳的合作企图,都拉拢分离的教会,使之增加相互的了解和善意。我们请所有宗派的基督徒同人实行这种合作,耐心查考**的原由,以便将它们克服,准备从那些与他们分歧的人学习,力求撤去那些由于我们的分离,以致使福音在非基督教世界不能传开的障碍;并且时常为主要祂教会所具备的合一而祈祷。
我们也要向天下万人宣告,当此混乱**的世界,我们确信基督是联合的惟一希望。我们知道,我们所作的见证因我们的**而被削弱。然而,我们在基督里和祂灵的团契里是一体的。在这**烦惑的世界,我们愿望到处有人归向那使**的我们趋于合一的主耶稣基督;我们愿望祂使那些被世上许多势力范围所**的人们联合起来;我们愿望世界可以至终在祂里面找着和平与联合;愿荣耀归于祂,世世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