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大段 列祖的历史(12-50章)Ⅰ亚伯拉罕(1 七、信心历程之七--亚伯拉罕的信心高峰(21:1-25:18)
    1.以撒的出生(21:1-34)

    在15-18章的经文中,神一再应许亚伯拉罕和撒拉将要生一个儿子,并要给他起名叫以撒(17:19)。"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路1:37),神的应许,一句也不会落空,时候到了,句句应验,一一成全。因为我们的神是信实的,在他没有难成的事。

    ①以撒出生(21:1-8)

    "耶和华按着先前的话"(1)

    指15-18章中,神应许亚伯拉罕要生一个儿子的事(17:19,参民23:19)。

    "到神所说的日期"(2)指18:14的话(参17:24-25;21:5)。

    "起名叫以撒"(3)

    这是神预先给亚伯拉罕的儿子所起的名字(17:19,参赛7:14;太1:20-21;路1:13)。

    "第八日……行了割礼"(4),

    这是遵照神的吩咐而行的。男孩生下第八日必须受割礼,这是神对以色列男子的命令,旧约时成为以色列人世代相传的通例(17:12;参利12:3;路1:59;2:21)。

    "亚伯拉罕年一百岁"(5)

    这时以实玛利年十四岁(参16:16;17:24-25)。

    6-8节记载亚伯拉罕与撒拉这对人类历史上最晚育的夫妇对神的感激之情与喜庆活动。"从一个仿佛已死的人就生出子孙"(来11:12),洗刷了撒拉不育的耻辱与自卑,神使她"喜笑"了(6)。一条新生命的诞生,打破了这个垂暮家庭的沉闷空气,贺客盈门,欢声笑语不绝,大家齐声赞颂至高至圣至爱的神。

    亚伯拉罕百岁得子的奇事,使我们看到:神是信实的(提后2:13),神是全能的(17:1),神是满有恩惠慈爱的(诗103:8),神是幸福的源头!

    ②夏甲母子被逐(21:9-21)

    本段经文贯穿着两件事:神许可撒拉把夏甲母子赶出家门(12-13);神恩佑夏甲母子,使他们绝处逢生(16-19)。

    A.夏甲的"戏笑"与遭殃(9-16)

    夏甲戏笑(含有讥笑、逼迫、藐视之意)以撒,这是她再一次犯错误。她忘记了先前因小看主母出逃的惨痛教训,结果遭受到比上次更不幸的遭遇,这是她自食其果。但不管怎样,戏笑本是无关紧要的事,何以招致她与她的儿子被扫地出门的祸患。究其根这是属血气的与属灵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的表现,它有着更为复杂的深层原因。

    使徒保罗入木三分地剖析了这段经文(见加4:21-31),指出撒拉与以撒及夏甲与以实玛利乃信徒的两种灵性、两种追求导致的两种不同的享受。以撒是"凭着应许生的",所以,是承受全部产业的后嗣。以实玛利是"按着血气生的",因此不能和"自主妇人"所生的儿子同受产业。以实玛利代表在西乃山为奴的人,以撒代表在神的应许中享受恩典的人。把夏甲母子赶出去是神的旨意。

    基督徒与以撒具有同等的地位(加4:28),我们"既属乎基督,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加3:29)。神一再应许亚伯拉罕的子孙多如"天上的星,海边的沙"的预言,已经随着福音的广传而应验了。

    B.神的怜悯与慈爱(17-21)

    当夏甲怀着沉重的心情,拖着沉重的脚步,背着沉重的水袋,携着年幼的儿子,带着被逐的耻辱再次被命运抛入旷野时,她在想些什么?是懊悔自己的无知,还是咒诅主人与主母的无情?恼羞交加中,水袋瘪了,路迷了,绝望中她瘫坐在地涕泗滂沱。在死亡面前,母亲也变得自私狠毒起来,意欲撇下亲子不管又不忍心……就在这时,神用慈爱的双手止住他们绝望的泪水,涌出生命的活水,为他们预备生存发展的道路,使以实玛利在巴兰的旷野得以"渐长"(20-21),"使他的后裔成为大国。"(18)

    比较神与人、主与妾、母与子的关系,再一次使我们看到神的慈爱是普世的。

    ③亚伯拉罕与亚比米勒立约(21:22-34)

    据史料记载,亚伯拉罕时代的非利士人非常"排他",但身为非利士王的亚比米勒却主动向寄居于他的领地的亚伯拉罕提出缔结互不侵犯的盟约。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亚比米勒清楚地看到凡是亚伯拉罕"所行的事都有神的保佑"(22),亚伯拉罕人力物力的迅猛发展构成了对亚比米勒的威胁(23);二是亚伯拉罕与撒拉重演兄妹相称的"双簧戏"丢尽脸面后,痛改前非,发愤图强,博得亚比米勒的尊敬,亚比米勒以为与这位神所祝福的伟人成为盟友是一件美事。这件事既反映了人类寻求和平的愿望,也显示出亚伯拉罕这"爱的吸引石"的魅力(参歌1:4)。

    面对亚比米勒的屈尊求和,亚伯拉罕并未受宠若惊,而是不卑不亢,有理有节有力地与之达成和约,表现了一个出色的外交家的风范。

    一开始,亚伯拉罕态度鲜明地表示"我情愿起誓"(24),为谈判制造亲切友好的气氛。接着他不失时机地指责"亚比米勒的仆人霸占了一口水井"(25),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当亚比米勒以谨慎的措词答复后(26),亚伯拉罕并未穷追不舍,而是明智、大度、雷厉风行地献上牛羊与之"彼此立约"(27)。此外,特意赠送"七只母羊羔",作为挖井的"证据"。亚比米勒立过约就走了,而亚伯拉罕却在别是巴("盟誓的井"之意)又是栽柳又是求告耶和华的名,表明了他守约的诚意与决心。亚伯拉罕不仅追求与神和好,而且"追求与众人和睦"(来12:14),这实在也是"十字架"救恩带给我们的启示——"竖",表示人与神之间的和好;"横",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和睦。

    2.亚伯拉罕献以撒(22:1-24)

    亚伯拉罕献独生子以撒,这是他走信心道路的高峰。

    ①神的指示(22:1-2)

    "这些事"(1上)指12:1-21:34所发生的错综复杂的事件。大浪淘沙,亚伯拉罕的信心在岁月的长河中去伪存真,净炼为熠熠发光的纯金。

    这时,"神要试验亚伯拉罕"(1中),要他献上独生子以撒作为燔祭(2)。神为何试验亚伯拉罕?试验是甄别亚伯拉罕是真金还是杂石的试金石;试验是对亚伯拉罕的信心极其严峻的考验;试验是为了使亚伯拉罕当之无愧地得"信心之父"的美称。只有蒙神大爱的人才配得大试验!

    神吩咐亚伯拉罕献以撒,只不过是试验试验而已,没有动真格的,即使如此,整本圣经除此之外再无他例。早在摩西时代,耶和华神就告诫以色列民:"不可使你的儿女经火归与摩洛"(利18:21)。摩洛是迦南人信奉的假神,当时,有将儿童作为火祭献给摩洛的祭祀。这就是耶和华神与异教神祗的根本区别。

    但是现代一些异端邪说流派妄称神的名,蛊惑蒙昧的人效法亚伯拉罕献子,这是残暴的凶杀,当以命偿命。新约时代,自神差遣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道成肉身钉死在十字架后,"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来10:12),神摒除了旧约时代人以各种实物为祭的"献祭"仪式,神所悦纳的是"以颂赞为祭献给神"(来13:15)。

    摩利亚山:"神的拣选"及"神的看见"之意。此山非同一般,它是至高神的祭司麦基洗德在撒冷的所在地(14:17-18),原为耶布斯人之地(10:15-16)。据说所罗门王的圣殿即建于此地(代下3:1)。

    ②亚伯拉罕的顺服(22:3-10)

    面对神的试验亚伯拉罕怎么办?他二话没说,"清早起来"(3上),瞒着撒拉,带着仆人、儿子与柴禾,骑着毛驴,"起身往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3下)十几年前,亚伯拉罕已经遵循神的旨意,把庶出的儿子赶走了,现在又要将唯一的神所应许的儿子献为燔祭,这对一位年迈的父亲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可是他没有眼泪,没有悲伤,没有迟疑,甚至没有问一声"为什么"就走向信心的道路。什么是信心?信心不问为什么,但信心是行走在神的旨意中的。

    从亚伯拉罕的住处到摩利亚山要整整走上三天(4)。神使他有足够的时间反复思考、权衡、定夺,让他在神与儿子中间自由选择,但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神。他清楚地知道以撒是从神的应许生的而不是从他的生育机能生的,"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伯1:21);他知道爱神必须胜过爱儿女(太10:37;路18:29-30)。

    当摩利亚山遥遥在望的时候,他以不可推却的"去拜一拜"的理由,留下随行的三个仆人(5中),这是排除障碍,直达神面前的聪明之举。临别,他对仆人说"就回到你们这里来。"(5下)他坚信选择了神,即使儿子死了,神也会使他从死里复活;若选择了儿子,说不定哪天会因疾病或其他防不胜防的事故而永远地失去儿子。"燔祭的羊羔在哪里呢?"(7下)面对儿子的疑惑与提问,亚伯拉罕的"神必自己预备"(8中)的回答成了千古名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软弱、动摇、小信的人倚靠与仰赖神。

    父子背着柴禾,徒步走完最后一段路。"筑坛,把柴摆好,捆绑他的儿子以撒,放在坛的柴上"(9),这一连串的动作都得亚伯拉罕亲自去做,但他的手没有发颤,没有下垂。

    ③神的预备与应许(22:11-19)

    在他举刀向儿子砍去的千钧一发之际,耶和华的使者制止了他,给了他最高的嘉奖——"你是敬畏神的"(12),并为他预备献祭的公羊,"代替他的儿子。"(13)亚伯拉罕以羊代替儿子献祭之举为以后摩西设立牛羊为燔祭及赎罪祭奠定了基础,更是基督作世人的赎罪祭的预表(西2:17;来9:11-22;10:1)。

    最好的献上,完全的献上,这是亚伯拉罕信靠顺服登峰造极的表现,他是后世"因信称义"的楷模。正因如此,"耶和华以勒"(即"在耶和华的山上必有预备"之意)是超过亚伯拉罕所求所想的。亚伯拉罕想的是儿子会死而复活,但神却不让他看见儿子惨死在自己刀下的血腥场面;亚伯拉罕献上的是一个儿子,神赐给他的子孙却"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17中)。

    神应许"必赐大福"给亚伯拉罕,"大福"不仅是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疆域广阔,更重要的是让亚伯拉罕的名字记在耶稣基督的羔羊册子上,成为永恒的记念。从某种角度说,他是写在耶稣基督前面的,这从《马太福音》第1章的家谱中可看到。神还应许亚伯拉罕"你子孙必得着仇敌的城门"(17下),神的这一应许最早应验在约书亚率领以色列民攻打耶利哥城的时候。神的子民无须动刀动枪,只须一天绕城一圈,第七天绕城七圈,吹号并呼喊,固若金汤的城池不攻自破(书6:3-20)。

    ④拿鹤的家庭(22:20-24)

    这段经文记载的是亚伯拉罕兄弟拿鹤的家谱。当年亚伯拉罕的父亲率领一家离开哈兰时,拿鹤没有与他同行,这可从24:4的经文得到证实,亚伯拉罕吩咐他的仆人说:"你要往我本地本族去,为我的儿子以撒娶一个妻子。"圣经记念拿鹤一族是因为他的孙女利百加后来成了亚伯拉罕的媳妇。

    利百加:"美丽"、"喜爱"之意,她是杰出的女子,是选民第二代的祖母。

    ⑤以撒——基督的预表

    以撒是亚伯拉罕的独生子——基督是神的独生儿子(约3:16);

    以撒背柴往摩利亚山去——基督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往各各他山上去(约19:17);

    以撒没有反抗父亲的命令甘心顺服——基督甘心顺服父神的旨意(可14:36下);

    以撒作为燔祭献给神——基督为我们献上了一切,甚至自己的宝贵生命;

    以撒被献后,亚伯拉罕得着神的大福——基督在十字架上被挂起来以后,万人因他而得救(约12:32);

    神预备一只公羊代替以撒——基督成为世人赎罪的羔羊(约1:29);

    以撒行了三天路程后从"死"里得生——基督死后三天复活(林前15:4)。

    ⑥亚伯拉罕的三次"清早起来"(19:27-29;21:14;22:3)。

    清晨,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不无道理。以色列民出埃及过红海,四十年的旷野途中,神要他的百姓清早起来支取他的灵粮,领取他从天上降下的吗哪。这种食物"日头一发热,就消化了"(出16:21),懒惰的人是无法得到的。

    圣经中三次记载亚伯拉罕"清早起来":

    第一次清早起来——亚伯拉罕站在神面前向神祷告(19:27-29),这是面对面朝见神,与神交通;

    第二次清早起来——亚伯拉罕打发用人意娶的夏甲和用情欲生的以实玛利离开应许之地(21:14,参加4:21-31),这是割断邪情而成圣;

    第三次清早起来——亚伯拉罕回应神的呼召,将自己百岁所生的儿子以撒献给神(22:3-18),这是完全的奉献。

    亚伯拉罕的"清早起来",是基督徒效法的榜样。

    3.撒拉的逝世与墓地的得来(23:1-20)

    圣经用整整一章的篇幅记载撒拉的死,可见她在圣经中地位之重要。撒拉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她的一生是守真道的一生,是努力奔跑属灵道路的一生,是争战得胜的一生。她虽然有过软弱,但她每次得胜软弱,就更加刚强。因此,神特别恩待她,使她在九十岁高龄时喜得贵子,享受了三十七年母子的天伦之乐。

    撒拉一生最杰出的表现是与亚伯拉罕配合默契,甘将独生子以撒献给神。亚伯拉罕献子之事没向撒拉透露,或许是担心她会拼死相阻吧。但撒拉若存心寻索是有办法的,三天的路程,派一帮年轻力壮的仆人轻骑疾追,是一定会赶上的。但撒拉没有这样做,因为她相信丈夫所做的都是讨神喜悦的事。

    ①撒拉的去世(23:1-2)

    "撒拉享寿一百二十七岁"(1),这既指撒拉在世的实际年数,又表明她是死在神所定规的时间中的。撒拉是圣经中唯一记载卒年的妇女。

    "撒拉死在迦南地的基利亚巴,就是希伯仑"(2上)。

    从前两章经文中知道,亚伯拉罕献以撒前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都在非利士人之地别示巴"寄居"(21:32-34;22:19)。虽然圣经没有记载亚伯拉罕一家何时迁往希伯仑,但圣经明确地记载撒拉死在神的应许之地迦南。撒拉生在神的旨意中,长在神的旨意中,行走在神的道路上,到死时还单单仰望神,不愿死在拜偶像的异邦他乡。正因如此,"亚伯拉罕为她哀恸哭号。"(2下)

    ②亚伯拉罕为撒拉购墓地(23:3-18)

    撒拉是亚伯拉罕患难与共的忠心伴侣,亚伯拉罕的成功是离不开她的。她终生无怨无悔地随夫飘流四方,过着"寄居"的生活,现在撒拉死了,亚伯拉罕不愿再看到她的尸骨"寄葬"在别人的土地上,他渴望有一小块所有权属于自己的墓地,这样才能使她的爱妻得到安息。但亚伯拉罕当时所在的地方为赫人的集居地,他们是不准外人拥有土地的。所以当亚伯拉罕与第一个赫人商议时,这个赫人鉴于亚伯拉罕在当地的威望(6上),装作很慷慨的样子说:"只管在我们最好的坟地里埋葬你的死人"(6中),言外之意是:土地是我的,借用可以,卖断不行。

    亚伯拉罕转向第二班赫人,请他们在他与另一个名叫以弗仑的赫人之间作保(8-9),好让他买下以弗仑田头的麦比拉洞("羊圈"之意),作为撒拉的坟地。以弗仑当着众多有身份的赫人的面,信口开河地说什么愿意连田地带洞都无偿赠送(11)。当亚伯拉罕很认真地向所有在场的人"下拜",要求以现金兑付时(12-13),以弗仑用满不在乎的口气报出这块地"值四百舍客勒银子"(15)的天价。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因为后来大卫只用这八分之一的价格就买下一个禾场与牛(撒下24:24)。也许以弗仑只是要吓唬吓唬亚伯拉罕——这样奇贵的土地,白白送你,你消受得了吗;照价买卖,你舍得吗?不想弄假成真,亚伯拉罕在许多证人面前,按着买卖的规矩,分文不少地买下了这块四围带有树木与洞的田地(16-18)。

    "属灵的人能看透万事,却没有一人能看透了他"(林前2:15),亚伯拉罕不愧是有高瞻远瞩的伟人,他不惜重金买下迦南地的第一块土地,这是神"应许给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之地"(50:24),这里不仅成了撒拉的安息地,而且成了亚伯拉罕与他后裔的祖坟。亚伯拉罕、以撒、利百加、雅各与利亚等人身后都在这里与撒拉长眠相伴,甚至连死在埃及的约瑟,临终之前也吩咐他的弟兄们将他的骸骨搬到这里(50:24-25)。

    赫人:"恐怖"之意,为迦南次子的后裔(参10:15),后成为迦南地七大强族之一(参15:19-21;申7:1),这七族都是敌挡神的。

    4.以撒娶妻(24:1-67)

    以撒出生时,母亲撒拉九十岁(17:17、24),父亲亚伯拉罕一百岁(21:5),同父异母的兄长以实玛利十四岁(17:25,参21:5);以撒三十七岁丧母(23:1),四十岁结婚(25:20),六十岁得孪生子以扫与雅各(25:26);以撒一百二十三岁时以实玛利去世(25:17,参17:24-25);以撒享寿一百八十岁(35:28-29)。本章经文专叙以撒娶妻的经过。虽然全章经文没有直接记载神的话语与神迹,甚至也没有复述神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但自始至终可见隐藏着的神的引领。

    ①亚伯拉罕差遣老仆人为以撒娶妻(24:1-9)

    亚伯拉罕毕生跟随神,神便使他事事亨通(1),在择媳的事上再一次赐福给亚伯拉罕。亚伯拉罕蒙福,不仅仅是因为神与他立过约,更重要的是亚伯拉罕本身有蒙神喜悦的品格。

    A.亚伯拉罕为何竭力反对儿子娶迦南地的女子为妻(3),坚持要在"本地本族"(4)中为儿子娶妻呢?这是因为:

    迦南人是被咒诅之民(9:25);

    迦南人是拜偶像的(申7:3-4);

    迦南人是有恶俗的(26:34-35;27:46;利18:3;代下13:9;拉9:1-2)。

    总之是为了保持血统和信仰的纯正。

    B.亚伯拉罕为何两次强调"不要带我的儿子回那里去"(6、8)?这是因为——

    a.信心的交托

    亚伯拉罕把儿子的婚事完全交托给神,不容儿子自己作主,这是因为亚伯拉罕相信:神所预备的婚姻是最神圣最美满的,如果由以撒自己择偶,则是出于人意而不是出于神的旨意的;神是鉴察人心肺腑的,人是看表面的;神的能力高过诸天的,人的智商是有限的。

    b.奉献的彻底

    亚伯拉罕既然蒙召离开哈兰,如果再把儿子带回去,就意味着收回蒙召时的奉献。亚伯拉罕相信神将迦南地赐给他的应许是不会落空的。

    C."耶和华天地的主"(3)和"耶和华天上的主"(7)

    这是圣经中首次记载人对神的两种称呼,是亚伯拉罕对神的权能和圣德的新认识——耶和华是统管宇宙万物和洞察一切的伟大无比,崇高无极的神。

    D.手放在大腿底下的含义

    这是当时一种极为神圣的起誓方法,有服在权能之下的意思(启19:16)。一般是晚辈把手放在长辈大腿下,仆人把手放在主人大腿下。

    ②老仆人为以撒求婚(24:10-61)

    有人认为这位成功地为亚伯拉罕物色媳妇的老仆人,就是亚伯拉罕原先打算让他承受家业的"大马色人以利以谢"(15:2)。现在他带着主人的重托,带着"各样的财物"(10),任劳负轭,千里迢迢地到米所波大米(意为"两河之间",在伯拉大河的上游,距迦南约800公里),为取代他继承权的以撒求婚。他的忠心与尽责是蒙神记念的,圣经中褒扬仆人的无出其右。

    A.老仆人成功的秘诀

    a.靠神

    老仆人为以撒求婚的整个过程是祷告称颂神的过程:

    一到拿鹤城(即原哈兰城)就"站在井旁……"祷告(12-13);

    与利百加对话后"低头……"祷告(26);

    利百加的父亲与兄长允准婚事后"俯伏在地……"祷告(52)。

    他还慷慨激昂地向拉班和彼土利诉说神赐福给亚伯拉罕,"使他昌大"(35),使他"道路通达"(40)的种种奇恩妙爱(35-48)。

    b.谨慎

    启程前老仆人明白无误地了解主人的择媳要求(5);见到利百加后仔细观察她的一举一动(17-20);尽管利百加是无可挑剔的,但老仆人"定睛看她,一句话也不说"(21上),把决定权交给神(21下)。

    c.尽责

    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老仆人一路风餐露宿历尽艰辛,现在进了拉班的家,面对诱人的晚餐,他不是先狼吞虎咽地饱食一顿,而是要先把事情说明白了再吃(33)。求婚成功之后,老仆人不顾长途跋涉的疲惫,仅"住了一夜"(54),执意马上把利百加带走(54-56)。正因如此,神使老仆人"所行的道路通达"(42),使他顺利地完成为他主人的儿子挑选妻子的重大使命。

    B.神所拣选的利百加

    亚伯拉罕择媳的唯一标准是"本地本族"的女子,但神为他预备的媳妇却是尽善尽美的。利百加不仅出自本家本族——是亚伯拉罕兄弟拿鹤的孙女(15);而且全家信主(31、50、60),家道殷实——"家里足有粮草,也有住宿的地方"(25),利百加的家庭与以撒的家庭可谓是门当户对的。更可喜的是利百加本身具有极高的素质:

    纯美——"容貌极其俊美,还是**"(16);

    勤劳——不仅打水给老仆人喝,还"为所有的骆驼打上水来"(20);

    敬神——利百加收下聘礼仅一夜,还没来得及准备嫁妆,还没来得及与家人依依话别,就面临着"速去"与"暂留"的考验,但利百加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我去"(58),遵从神的旨意高过顺从亲人的感情。

    贤惠——对以撒百依百顺,未进洞房,先进婆婆的帐棚,表明她愿意继承婆婆的美德。

    C.拉班全家对婚事的态度

    从以后雅各二十年的经历中可知,拉班是个纠缠不清的诡诈、势利的人。可是,他对妹妹利百加的婚事却表现出难得的通情达理与爽快。老仆人从求婚到带走利百加不过是昼夜之间的事,这固然是神的工作,但也与拉班的开绿灯分不开的,因为在这椿婚事上他是个关键人物。圣经中他的名字列于其父彼土利之前,这是很反常的,因为以色列人很讲究名次的先后,按惯例,父子次序是不可颠倒的。对此,解经家一般认为有三个可能:一是父亲彼土利年纪老迈,一切事务均由长子拉班主管;二是当时女子的婚嫁是由兄弟作主的(24:55;34:13、16;士21:22);三是拉班快人快语好办事。拉班一见到老仆人就热情地把他请进门,并为之收拾房屋,为骆驼预备地方(31)。当然,这热情是建立在看见"金环"与"金镯在他妹子手上"的基础上的。但神正是利用了拉班见财眼开的特点,促使婚事顺利地进行,使他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尽早兑现。

    拉班和父亲彼土利听了老仆人的一席话后,无条件地顺服神——"这事乃出于耶和华"(50),可见拉班一家也是尊神为大的。当年,尽管拉班的爷爷拿鹤没有与他的兄弟亚伯拉罕一起离开富庶的哈兰到神所指示的迦南,没有在信心的道路上直跑,但不管怎样,他们信奉耶和华神是有根有基的,这个信仰也对利百加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便是亚伯拉罕舍近就远,坚持要在本地本族娶媳妇的缘由。

    最后,拉班和他的母亲对利百加的匆匆远嫁也表示迁就(54-61),他们非但不强留,还欣然让利百加带走贴心的乳母,为利百加祝福。

    ③以撒娶利百加为妻(24:62-67)

    这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述说神所设立的幸福美满的婚姻。

    傍晚,以撒正在田间凝神默想着什么。他的目光是那样的坚定,那样的笃信,那样的充满期盼。此时他的父亲年纪老迈,母亲去世三年,他也已到了不惑之年,他肩负着使以色列民族生息繁衍,子孙遍满全地的神圣使命,可是他的佳偶在哪里?他坚信,神的应许不问为什么,就如他的出生不问为什么一样;他坚信,父亲重托的老仆人会给他带来佳音……忽然,一支骆驼队从绵亘的山丘中缓缓走来,他的目光与远处灿如明星的眸子碰在一起,他的心一震,大踏步地朝前迎去。

    利百加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美丽可爱,她挥泪告别父老弟兄,踏上一条充满憧憬的神秘道路。一路上她时而骑在高高的骆驼上观赏着神手指所造的天地的奇景异色,时而下去向老仆人提出一个个好奇的问题。新家越近,心跳得越快。这时,她远远看见一个威武英俊的的年轻人神情肃穆地默祷后向她走来。莫非就是他?"就急忙下了骆驼"(64)询问老仆人,果然不错!她羞涩地蒙上了帕子(65)。这洁白的纱巾是贞操的标志、少女的骄傲,她要把这圣洁的帕子留给新郎亲手揭开。

    以撒牵着利百加的手走进他母亲的帐棚,告诉她一个伟大的母亲不平凡的一生。利百加依偎着他,静静地听着,轻轻地点头,牢牢地记取。她的美丽温柔,她的聪明贤淑给了他莫大的安慰,驱尽了他丧母三年的积郁。他们相亲相爱,白头偕老。以撒终生只娶利百加,这在一夫多妻的社会是难能可贵的。

    5.亚伯拉罕的晚年(25:1-18)

    亚伯拉罕少年随父亲从迦勒底的吾珥前往哈兰(11:31),七十五岁蒙神呼召,又从哈兰迁居迦南地(12:4-5);后因遭遇饥荒下埃及(12:11),这是他灵性上的大失败,因他与撒拉以兄妹相称,遭到埃及法老的驱逐;八十六岁时听从妻子撒拉的话,娶了使女夏甲,生了以实玛利(16:16),这是他灵性上的"下埃及";九十九岁受割礼(17:24,这时以实玛利十三岁,参17:25),一百岁生以撒(21:5);他曾回应神的呼召,将独生儿子以撒献给神为燔祭而享受耶和华以勒(22:1-19);一百三十七岁丧妻(23:1,参17:17,这时以撒三十七岁),一百四十岁时儿子以撒结婚(25:20);亚伯拉罕终年一百七十五岁。亚伯拉罕一生走的是信心的道路,虽然经历过挫折,有过软弱,但从未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他对神的绝对信靠与顺服,使他享受与神同在的属天福分。本段经文共分五个部分。

    ①亚伯拉罕娶基土拉为妻(25:1-4)

    基土拉:"芳香"之意,身世与籍贯不详。亚伯拉罕为什么要在晚年娶基土拉为妻?一种解释为撒拉去世后,亚伯拉罕为排遣孤独而娶之。但一个真正与神相交的人是没有时间寂寞的,况且,他有孝顺的儿子与媳妇陪伴他,有忠心的仆人服侍,按理他的晚年生活是很美满的,可是他未经祷告又续弦生子。另一种解释认为基土拉是在撒拉还健在的时候亚伯拉罕纳的妾,因为第6节称基土拉所生的儿子为"庶出的众子"。如果是撒拉死后亚伯拉罕再婚所生下的儿子,就不称为"庶出"了。后面的经文也提到"亚伯拉罕的妾基土拉所生的儿子,就是……"(代上1:32)。

    17:17节及18:12记载亚伯拉罕已经衰老,失去生育能力,而这里却记载他娶基土拉,生了六个儿子,这是怎么回事?一种解释是,当他一百岁时,神赐给他重新生育的能力,且使这能力持续了许多年,使他与基土拉又生了另外六个儿子(心兰、约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书亚),这六个儿子后来成为阿拉伯不同种族的祖先。另一种解释是,这同神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有关,因圣经上说"多国从你而立",如果亚伯拉罕没有另外六个儿子,就称不上"多国之父"了。

    ②亚伯拉罕的最后安排(25:5-6)

    亚伯拉罕在晚年恰如其分地分配了财产,快刀斩乱麻地处理好复杂的家庭关系,再一次闪烁出伟人睿智的光辉。他既保护了凭应许所生的儿子以撒拥有一切财产的权益(5),又使基土拉的六个儿子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亚伯拉罕"趁着自己还在世的时候"(6),打发基土拉的儿子们离开,就如以前叫以实玛利离开一样,排除了隐患。因为这六个儿子都很野蛮,而且人数众多,若不把他们打发到遥远的东方,日后势必对以撒构成威胁。

    基土拉的儿子们这一去就杳无音信了,他们既没有得到神的应许,也没有得到亚伯拉罕的祝福,只是得到有限的一点财产后被遣往遥远的东方。他们不像以实玛利以儿子的身份参加父亲的葬礼(9),并记载在世的年月(17上),死后"归到他列祖那里"(17下),可见他们的地位远不如以实玛利。

    不管基土拉是亚伯拉罕晚年的妻还是妾,她所生下的六个儿子最终又被亚伯拉罕亲手赶走了。神对此事自始至终不发一言,说明这是神的任凭旨意。但神知道久经考验的亚伯拉罕在事实面前会醒悟的,所以给了他独立处理的权利。

    ③亚伯拉罕去世(25:7-10)

    亚伯拉罕寿终正寝,享年一百七十五岁。

    "归到他列祖那里"(8下),应验了15:15经文中神对亚伯拉罕的祝福。"他的两个儿子以撒、以实玛利,把他埋葬在……"(9),17章中亚伯拉罕已经把以实玛利赶走了,这里又出现以撒与以实玛利一起为亚伯拉罕送葬的动人场面,可见他们已经在神的恩典中重归于好。但圣经坚持把以撒的名字排在以实玛利之前,最后确定了以撒长子的名分。

    ④以撒居福地(25:11)

    神赐以撒居住在"靠近庇耳拉海莱"(11)的地方,这是一个特别蒙神记念的地,它既是夏甲祷告神,得神拯救的地方(16:14);又是以撒默想,迎来他的心上人的地方。显而易见,庇耳拉海莱是个蒙神拯救的地方、是等候神的祝福的地方、是祷告的地方。

    ⑤以实玛利的后裔(25:12-18)

    以实玛利生有十二个儿子,他们分布在"从哈腓拉直到埃及前的书珥"(位于埃及与别示巴之间)。以实玛利的后裔与以色列民世代为敌,应验了16:12中神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