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课     童子受咒诅
    (经文:王下二11,23-25)

    列王纪下二章二十三至二十五节确实难以理解(彼后三16),但研读神的话语遇上困难是合乎情理的。人那有限的头脑怎能完全理解无限的神那思想智慧结晶的记录呢?假若我们那贫乏有限的头脑真能透彻理解的话,圣经怎能称为神的启示呢?承认圣经中存有问题,可又决不贬低其价值;我们必须记得,纵然我们不能理解箇中意义,事实终归是事实。当我们研读这段圣经时,让我们看一下神要我们学习的功课。

    (一)请思想一下这些「童子」是什么样的人。

    我们的圣经钦定英译本(AuthorisedVersion)说:那些嘲弄以利沙的人是「小孩子」,指的是十岁以下的孩童,但新国际译本(NewInternationalVersion)称呼他们为「青年」,指的是大约二十岁以下男孩。究竟他们有多大?

    (1)在创世记四十四章二十节,便雅悯被描绘成「一个他老年所生的一个小孩子」──但当时便雅悯其实至少已是二十岁的小伙子了。

    (2)在撒母耳记上十六章十一节,大卫被称为耶西的众多「儿子」中「小的」,而希伯来文的「最年轻」及「孩童」的两个语词,即是列王纪下二章二十三节中翻译成「童子」的字词。当时大卫有多大?在撒母耳记上十六章十八节,我们得知他是「一个大有勇敢的战士,说话合宜,容貌俊美……」,意味着他必定已有二十岁或三十岁。

    (3)在列王记上三章七节,所罗门说到自己:「我是幼童」──再次是那两个希伯来文的词语──但所罗门已是二十岁!

    因此,那些嘲弄以利沙的「童子」该在十六岁与三十岁之间;他们已到了应为自己行为负责的年龄,已经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因此,那些攻击神先知的人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注意那些冒犯者居住的地方。

    他们住在伯特利,耶罗波安在那里竖立了金牛犊(王上十二28-33)──原是敬拜偶像的据点及背信叛道的中心。他们是一个亵渎神名字之邪恶运动的代表,因此他们对以利沙的攻击,并非出自突然产生的念头,而是借以表述他们坚决的态度。

    (三)请细察这些冒犯者的行动。

    他们嘲笑以利沙说:「秃头的上去吧!秃头的上去吧!」(二十三节)以利沙是神的先知。这些年青人是其假神的代表,而以利沙却是真神的代表──因此,攻击以利沙相当于攻击神,正如当扫罗逼迫早期的基督徒时,他确实正在逼迫主耶稣(徒九4)。但是,这些讥笑的话语有什么意义呢?事前,以利沙陪伴着以利亚,路经伯特利前往耶利哥;而以利亚被接升天后,以利沙正要独自返回伯特利。在回程中,以利沙遇上了那些年青人,他们明知他是神所指派的先知,但却讥笑他说:「秃头的上去了!」在东方,「秃头的」这措辞无异是毁谤──严重的侮辱。为什么他们说:「秃头的上去了!……」呢?是否因为他们知道以利亚刚升上天去,所以实际上他们正在对其继任者说:「也上去罢,去你所属之处吧!」?若果真如此,他们确实在针对以利沙,犹如今天某些不敬畏神的人发言反对主的仆人。

    (四)现在请思考以利亚的行动。

    请读第二十四节。他是否做错了事?他是否处事太草率了呢?他没有行差踏错,因为神支持了他的做法,他迅速地对这些冒犯他名的仇敌判以严酷的刑罚。神施予的审判是在以利沙事奉开始时降临──若与使徒行传五章一至十一节作一比较,便可发现在使徒事奉开始时也是如此。

    (五)请看神的审判如何临到这些讥讽者。

    第二十四节没有告诉我们有四十二个人被杀,但有些人可能真的被杀,更有些人终身留下伤痕。可是,这审判不是过份严厉吗?──请参阅历代志下三十六章十六节。

    (六)综上所述,请留意从这事件中可学到的功课。

    (1)我们必须防範,免得对神产生一个扭曲、片面的观点──请参阅马可福音十六章十六节;罗六章二十三节;十一章二十二节。

    (2)不论老幼,神不能被藐视违抗而不施以惩罚──请参阅箴言二十九章一节;加拉太书六章七至八节。

    「我们毋须对这个事件的记录表示歉意,似乎心中惭愧不已,我们倒应该完全接受这圣经的警告,认识到神是不能被藐视违抗而不施以惩罚的,正如在旧约中所显示的,可作为我们现时的警告,虽然神在现世未必施行审判,但永远的审判却是不可置疑的。」(吉尔博[H.E.Guillebaud])

    (3)逼迫神的子民是非常危险的──请参阅诗篇一百零五篇十五节;撒迦利亚书二章八节。

    (4)父母若疏忽或毒害其子女,也必受苦。这些「子女」深受偶像崇拜的影响,因而他们和其父母也必身受其害。

    (5)虽然这主题难以理解,但让我们切记:全地的审判者永远行事公平正直──请参阅创世记十八章二十五节。

    这确实是严重的事件,但在结束这课程之前,让我们在神面前屈膝祷告,并诵读帖撒罗尼迦后书一章六至十节。当荣耀之主再来之时,世上不信的人所要面对的审判是何等可怕!

    结束反思:彼得后书三章九至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