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教育的秘密 “重复”是学习的第一步
    日本人把做学问称作“勉强”,意为强制性地激励自己,避免产生懒惰的情绪,并努力习得一技之长。反过来说,日本人容易在中途产生厌烦情绪和放弃的念头。在做学问上,日本人也需要激励和强制这些手段。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私塾,日本人孩子每天的学习生活都是“痛苦的”。“勉强”这个词反映了日本人对自己的不自信。

    和日本人的“勉强”相对,犹太人把学习称作“重复”。从字面上看,它的意思是亲自

    读﹑说﹑听,多遍地练习,最终将文章全部内容记住。这种韧性在犹太人当中是普遍存在的。

    这种韧性可不是先天就具有的品质,而是在犹太人的生活方式中养成的。年复一年,犹太人在自己的节日到来之际,整整一周时间都会吃一种无味的面包,体味辛劳的感觉。饭后,他们还要诵读经文,感谢上帝的恩赐。这种传统在犹太人漫长的历史中一直被遵守着。

    在这种环境中培养出的犹太子女,即使不聪明,也会不断地通过练习和复习来达到对某事物的理解。正是这种努力进取的热情使犹太人比别的民族明显高出一筹。发明家爱迪生说:“天才就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大多数的犹太学生的成绩比一般人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于他们在中途遇到挫折也不言败的精神。

    犹太人对教育的热情早就是人所共知了。在希伯来语中,教育是“hinukh”,有服务﹑奉献之意。就是说,教育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培养能为上帝和社会做贡献的人才。

    “世界的基础是信仰﹑知识和慈善。”信仰是人和上帝连结的最直接的纽带;慈善是人和人之间相互扶持的纽带;知识是人类走向纵向和横向的无限空间,取得真理的纽带。没有教育和科学研究,世界将失去平衡,导致瓦解。

    人死之后的灵魂在到天国大门的时候,会被最先问道:“你每天都拿出时间来学习《圣经》吗?”希腊人热爱知识,喜欢透彻地理解事物,而犹太人喜欢探索,敬畏事物背后隐藏的神秘。犹太人关心的问题不是人类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拥有了多深的造诣和洞察力。

    犹太人在教育方面最大的特点应该是贯彻完全的幼儿教育和一生学习的生涯教育吧。对我们日本人来说,“勉强”是一种苦行僧式的生活,所以,人们一旦从学校毕业就不再学习。但是,对于犹太人,学习是一生的课题。

    七十多年前,有一个基督**想在街上雇一辆马车。他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排犹太人的马车。走近一看,马正在吃草,却找不到车夫。他就问在路上玩耍的小孩:“车夫哪去了?”小孩回答说:“在车夫俱乐部吧。”于是,这个基督**就来到街道深处的车夫俱乐部,看到在狭窄的屋子里面,车夫们都在学习

    《塔木德经》。虽然是车夫,但他们一有时间就学习圣书。这就是传统犹太人的写照。

    不过现在,这种犹太人的身影只有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威利阿姆斯才能看到。但是,各种成人讲座依然很受欢迎。在以色列的各个大学,有很多成年人在毕业后重返学校给自己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