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先知书 五、按组释义 - 约拿书
5.约拿书作者:约拿。日期:755B.C.(耶罗波安二世王朝「782-753B.C.」时期)。地点:尼尼微。目的:指出神的慈爱远及万恶不赦的外邦尼尼微,旨在教训以色列人排外之偏见,及在「使万国得福的使命」上失败。主旨:尼尼微的悔改。历史背景:约拿(意:鸽子)乃北国加利利省之南的西布伦人。他的身世无人知晓,可是他确是一位伟大的先知。主耶稣引证他的史实(太12:38-41),列王纪作者也引述他的事奉年日(王下14:25)。他是北国耶罗波安二世在位时的先知。他曾在耶罗波安首年(782B.C.)预言以色列收回从哈马到亚拉巴海之国界,日后果真应验,而本书所记则是约拿生平中某段之轶事(其他轶事失传了或没记下来)。当约拿事奉时,亚述已盛兴数代,历代王朝皆以尼尼微大城为首都,是当时残酷着名之邦国。据亚述史记,亚述国在约拿时代曾有二次大瘟疫(765,759B.C.),死伤无数;及有一次日蚀(763B.C.),他们认为此乃「天神」降灾之故,举国上下民心动摇,近于悔改归神之边缘;可能神以此事迹预备他们之心,使约拿之传道得「惊人」及迅速之效果。据此可推理,约拿在尼尼微传道之时为759B.C.(第二次瘟疫)及753B.C.(耶罗波安最后一年)中之时(约755B.C.);此时也是亚述王「亚述但三世」(Ashur-danIII,772-755B.C.)在位时,此王为较为正直及尊崇一神之君,也许各事就绪(参加4:4),神就差遣约拿到尼尼微传道去(有说那是亚述国道中落时,故人心倾向神,但此点还需待证)。大纲:一、约拿第一次蒙召(1-2)A.约拿的违命=1B.约拿的受罚=2二、约拿第二次蒙召(3-4)A.约拿的顺命=3B.约拿的受责=4图析:第一次蒙召第二次蒙召1-23-4违命受罚顺命受责使命违命逃命丧命求命赦命先之知悔约改拿尼之尼忿微怒城约怒拿之忿真怒神之忿1(1)1(2)1(3)1(4)2上2下3上3下4上4下1234人的心神的心摘要:约拿书之史实性为许多学者们所否认,他们认为约拿书为(1)神话(Myth);(2)宗教故事(ReligiousFiction);(3)喻道故事(Parable);(4)象征故事(SymbolicFiction);或(5)寓言(Allegory);其实对约拿书史据之辩证一非本概论之范围,二也不必多费笔墨。本书以约拿蒙召的经验为分段界线,结构明显,内容相对,可分二段:(1)第一次蒙召(1-2章),此段记约拿的违命(1章)及他的受罚(2章);(2)第二次蒙召(3-4章),此段记约拿的顺命(3章)及他的受责(4章)。一、第一次蒙召(1-2章)此段之故事可以“命”字为中心;A.使命(1:1-2)本书开启记约拿为北国的先知,但神呼召他往亚述首都尼尼微去传审判性之信息,故他是圣经中第一位往外宣道的传教士。B.违命(1:3上)约拿听到他的使命立即知道此「预言」是条件性的,虽是以审判和刑罚为中心,然悔改即可改变一切;而亚述为着名残暴不仁之国家,自己的祖国正活在他们阴影下,他怎能让这些万恶的仇敌逃离全心全意审判的劫运。他违命的原因不是因他胆怯或贪爱世界(参1:12-14),而是被当时一种极激烈及狭窄的爱国主义所操纵,所以他不肯顺服神那「不可思议」的命令,他宁愿违命,也不愿仇敌兴盛,祖国灭亡。按人常情看来,他是对的,然而他却不明神的心。神看以色列是人,外邦也是人,神爱以色列也爱外邦国。神要以色列蒙恩,也要外邦人得福。约拿不肯顺命因他误会了神的心。C.逃命(1:3下-14)约拿到处躲避神的呼召,他以为逃到尼尼微相反方向的他施去(他施是当时认为最远的地方),便可逃离神的要求。「躲避耶和华」(1:3)在他圣经内的用意即「放弃事奉神」之意,他逃避神命即是放弃作先知的身分,但神是无所不在,不能逃避的神〔注38〕。D.丧命(1:15-17)约拿在往他施的船上遭神安排风浪击打,他看出这是出于神管教他之缘故(1:12),故自愿被抛入海中牺牲自己,拯救全船;结果在海中他被神所安排的一条怪鱼所吞噬。E.求命(2:1-9)在鱼腹中神使约拿苏醒片刻,他在绝望中认罪祷告,呼求神的拯救。F.赦命(2:10)当约拿承认「救恩是出于神」(2:9),神的心被打动了,因那正是他要拯救尼尼微之中心,故便赦了约拿的命,使大鱼吐他于旱地上。二、第二次蒙召(3-4章)此段论神第二次呼召约拿及以后的事迹。这段的中心再度揭露神爱世人的心。A.约拿的顺服(3:1-4)约拿在大鱼腹中悔改后,当神第二次呼召他时,他对往尼尼微传道的度也「悔改」(改变)了;如今他顺服神旨,到亚述之京城宣告神审判速临之信息。B.尼尼微的悔改(3:5-10)尼尼微全城的人听到约拿的信息,无论大小均集体悔改转向神;这惊人及突然这效果使许多圣经批评学者诧异不已。其实,在历史的背后,神早已安排人心转向他(参上文「历史背景」)。C.约拿的忿怒(4:1-4)第4章是全书的高潮,也是中心信息的所在。这章是一个爱心狭窄的传道人与神辩论的过程。约拿想不到尼尼微全城立时悔改,神也把要降的灾收回,他那狭窄的爱国主义诚然冲昏他的头脑,于是大大发怒,宁死也不愿活,因他爱自己的体面及祖国多于爱别人。D.神的忿怒(4:5-11)亚述不能成为信神之邦国是因为没有人传神的话给他们,约拿不肯传,传了以后又后悔,因是由于看轻外邦人不配得救的心理。先前约拿象是「浪子故事」的浪子,现今却象浪子的哥哥一样(注39)。在大失所望之余他便到城外搭了一座棚,要看看神何时改变心意降下天灾灭了这城。他的心巴不得全城死亡,却不晓得神的心巴不得全地悔改(全城已悔改)。他爱神养活之蓖麻树,却不爱神养活的外邦人(4:10-11),所以他还摸不到神的心。******约拿书的结语突兀仓猝,好象故事还没有完结,然而这正是作者的本意,他故意把读者带到一个光景下使他们能自省自悟;作者以自己固执狭窄错误的见证和脾气反映以色列国对外邦人的态度。以色列原是传神给万民认识的邦国,但是在历史与事实一,他们徒受神恩,不但没有完成使命,反而违神命转向偶像假神,辜负神的心;这正是全书的钥旨,以色列离开了神最高的心意:“难道神只作犹太人的神不作外邦人的神么?”(罗3:29)约拿书对现代的信徒来极严肃的责备,我们很多时候还不够完全,不够澈底的摸到神的心,而致违背神命,徒受神恩,白占地土,只顾自己的舒服享受,自怨自艾,甚至求死,也不肯传福音给万民。我们骂约拿不中用,难道我们比他更好吗?其实约拿书的信息正是我们的需要,约拿其人正是我们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