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鸿书及哈巴谷书
那鸿书
那鸿的个人背景我们难以追寻,只知他的名字是「受耶和华安慰」的意思。他的预言是在他所提及的两件事件之间:六六三年,亚述巴尼帕带领亚述军攻陷埃及的底比斯城(三8—10):六一二年,尼尼微城被毁(一1,二8[MT9],三7)。整本书的语调,似乎表示时间是很接近首都陷落的年代:可能约是六一五年,那年巴比伦、米甸,及西古提人(?)开始联手对付尼尼微城。
经超过一个世纪的考古研究,尼尼微出土的资料显示,亚述帝国这个首都,在西拿基立(约七○五至六八一)、以撒哈顿(约六八—至六六九),及亚述巴尼帕(约六六九至六三三)的辉煌年代,曾经盛极一时。出土的有:西拿基立建造的巩固城墙,围城足有八哩长:他的水利工程(包括一条最古老的引水道):他的王宫:亚述巴尼帕的王宫:他的皇家图书馆,藏有二万块以上的泥版,包括创世记神话(EnumaElish)及洪水历史(Gilgamesh)史诗。
巴比伦王拿布波拉撒由六一六至六○九年的功绩,精确地记录在巴比伦年志之内,这年志亦包括了尼尼微城陷落的事件,并把亚述覆亡的背景颇清楚地记录下来。起初,拿布波拉撒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直到玛代王Cyaxares的军队参与攻打亚述的行动,才能获得胜利。他们合力围城两个月,当时流过尼尼微城的河流泛滥了,形势显然对入侵者有利:
河闸开放
宫殿冲没(二6)
亚述虽不是立刻败亡,但坚固的首都倾倒了,支持她的省份亦失去了,亚述已到了灭亡的边缘。埃及法老尼哥二世,与亚述联手对抗玛代及巴比伦,但亚述已经返魂无术。终于在六○九年之后不久亡国。
文学性质。就文学技巧而言,旧约没有诗词能超过那鸿书,相若的也只有数卷。整本书都充满了戏剧性:例如,第一军模拟法院的情景,神作法官,轮流向犹大(一12、13、15[MT2:1]二2[MT3〕)及亚述(一9一11、14,二1[MT2])陈词。犹大遭亚述压制个多世纪,现在快可松一口气了(一9—11、14)。那鸿用了戏剧手法,把题旨清楚地说出来一一神分别向两个对象说话:向亚述宣报审判的信息:向犹大则宣告救恩的信息。我们不甚清楚这是礼仪格式抑或单单是戏剧技巧。部份学者认为,本书作于六一二年,当时尼尼微刚刚倾倒,而写作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在秋季的新年节期中使用。
我们不知那鸿是看见异像抑或单凭想象,总之他写起来如同目击者那般生动一一尼尼微的军队企图阻止入侵者攻城,但却是徒劳无功、只能坐以待毙:
鞭声响亮,车轮轰轰
马匹踢跳,车辆奔腾
马兵争先,刀剑发亮
枪矛闪烁
被杀的甚多
尸首成了大堆
尸骸无数
人碰着而跌倒(三2、3;参二3、4)
那鸿竟能靠他先知的洞察力,如此清晰地记录了这事件,那真是无双之作。而且,他还以诗人的天聪,加入守卫尼尼微的行列,向守城的军队发号司令,巧妙地做出反讽的效果:
你要看守保障
谨防道路
使腰强壮
大大勉力(二1)
更有力的是:
你要打水预备受困
要坚固你的保障
踹土和泥
修补砖窖(三14)
除了戏剧手法之外,那鸿还运用了圣经文学优美夺目的意象。他以一首颂歌,歌颂神庄严地临驾列国、施行审判(与士五4、5神显现的场面相似:参诗十八7—15[MT8—16]:哈三3—15):
他乘旋风和暴风而来,
云彩为他脚下的尘土。(一3)
他用了很多明喻和暗喻,简单而又恰当——「宫女捶胸,哀呜如鸽」(二7):把亚述城堡比作满挂熟果的无花果树:「若一摇撼,就落在想吃之人的口中」(三12)。那鸿书最少有两个延伸性的修词手法:(1)将尼尼微比作兽穴,母狮和幼狮安住其中,等候狮子带猎物归来(二11、12),代表亚述人每年南征北伐,以维持他们生活所需。(2)把尼尼微比作美貌的**,以姿色诱惑列国,现在却暴露于日光之下,赤身露体,经过的人,都把渣滓废物倾在她身上,并不屑一顾(三4一7)。
然而,那鸿书文采虽然丰美,但却因为主题所限,缺少了旧约伟大作品的神韵。预言敌人首都倾覆,比起人神关系的高尚主题(如约伯记、哈巴谷书,及以赛亚书[尤其四十章]所讨论的),委实相去甚远。但圣经各卷是互相补足的,阿摩司道出神那普及万有的权能;那鸿则道出神对犹大特殊的眷顾,两者同样有独特的贡献和价值。
神学上的重要性。那鸿的预言,完全注目于以色列的古老敌人如何毁灭衰亡,这却引发了一些神学问题。例如,为何他对以色列人的罪,与悔改的需要,只字不提呢?真正的先知言论,必牵涉属灵和道德的改革,只有那鸿书和俄巴底亚书没有这个中心信息。话说回头,这两位先知虽然对犹大忠心耿耿,但他绝不是那些偏狭的民族主义者。尤其是那鸿,他对很多受害国的创伤是非常敏感的。正如阿摩司(第一章)及哈巴谷(第一章)一样,他对不人道的事情会毫不留情地攻击。如果我们不理会他这个主题,而一定要他指摘犹大的罪,那不单削弱了他对尼尼微的评击,而且也损害了信息的统一性。而且,那鸿书成书日期正好与约西亚改革时期相同(王下二十二8至二十三25):对于约西亚,部份先知是寄以厚望的。
此外,那鸿的「报仇」,怎能与何西阿和约拿书协调呢?又怎能与基督的教训并存(如太五43、44)?这是旧约一个更普及的难题——圣经里咒诅和求祸的部份,究竟扮演什么角色?诗篇和先知书内,都有一些经文无情地要求神审判敌人。这种报复的情绪,是希伯来人(及一般闪族人)对以限还眼——惩罚与罪行相符这律法的看重。
那鸿这些呼求报复的预言背后,是先知对神公义的坚信不疑。卷首中那鸿已描述了神的性情,以及审判的行动,那鸿讲词内的灭亡信息,肯定是源自对神的这些信念。
亚述人的凶残是人所熟知的事实:他们掳走战败国的群众,残忍地命令他们走上漫长的杀人旅程:他们有计划地屠杀受害国,令他们不得不发动革命。只有灵魂凋萎的人,才会同情这个**的国家。鲁益师曾有力地指出犹太人之所以咒诅敌人,是因为他们对是非黑白的态度认真。这不单是亚述的邪恶,他们的征讨也冒犯了神的义:如果神确是神,他就不会容让邪恶无限制地滋生发旺。亚述只是神所雇用的工具(赛七20),他尽情地攻打邻国,包括以色列和犹大,但现在却要被神毁减:神用来审判的工具,自己也逃不过神的审判。
西番雅和那鸿似乎对他们古代的敌人恨之入骨,原因是以色列人的苦难确实是太沉重了。他们对惩罚敌人的热情,也许不为礼节所容(其实,他们也知道爱邻舍的律法,利十九17、18),但他们仍未认识基督的教训。况且,在另一方面,旧约与基督徒的启示是一脉相承的一一爱也有严谨的一面:它像火焰,能使人温暖,也能使人烙伤:
「一个对宗教热诚和真诚的人,常常是一个『忿怒』的人。因为他爱神爱人,他憎恶和鄙视罪恶和残忍的行为。每一个善良的人,有时都会像那鸿一样激愤。」
所有以血腥和暴力为最终依靠的国家,必遭到与尼尼微相似的命运。军事能力不能取代正义公平的责任。尼尼微曾自高自大,现在却成为废墟,这事提醒我们,只有那些坚决依靠神的国家,才能看见「有报好信传平安之人的脚登山」,说出和平的喜讯(一15[MT2:1]),因为唯有神才是和平的真正始源。
哈巴谷书
我们缺乏哈巴谷个人的背景资料,所以,历来对他的时代和信息,都有不少揣测。日期由七○○至三○○年都曾被人提出过。经文提到的敌人,有学者认为是西拿基立的步兵,有学者认为是亚历山大的方阵。然而,近代学者多把先知视为七世纪的人物,大概是与西番雅、耶利米、那鸿(也许还有约珥)同期。最有力的线索,是他提到迦勒底人(巴比伦人)即将入侵犹大(一6)。最早的日期可能是六二五年,那年拿布波拉撒夺了巴比伦帚位,触发新巴比伦帝国的兴起:而最迟的日期可到五九八年,那年约雅敬叛变(约六○九、五九八),尼布甲尼撒攻打犹大作为报复。而对尼布甲尼撒大军于迦基米施大败埃及,这一役充份表现了他们的军事强势。
信息。哈巴谷如哈该及撒迦利亚,被冠以「先知」这个专有名号,表明他拥有一个圣职职位,又可能单代表他的作品有价值而成为正典中先知书的一卷。本书的先知异象与口传信息之间,关系紧密:一1:「神言人哈巴谷在异象中所见的,神托他说」(吕振中译本),意思是先知们把神所揭示的说出来。
(1)问题:神没有审判犹大的恶(一2—4)。哈巴谷首先指摘的,不是以色列人民,而是神!犹大罪大恶极,神不审判,对神的公义与名声,岂不有所损害吗?哈巴谷这种投诉,塑造了整本书的风格,也总括了他与神的对话。他要求的审判有两方面:惩戒罪恶、申张公义。
经文提到的暴力、压制、不法之事等背景,似乎是与耶利米亦曾为他的暴政而深感难过的约雅敬时期相似(耶二十二13一23)。哈巴谷是一个神学家和先知,对着看似延迟的审判十分沮丧;而约西亚改革所带来的生命力,亦因领袖的腐败而日渐磨灭。
(2)神的回答:巴比伦人会审判犹大(一5一11)。哈巴谷不用等待神的回应太久。代名词「你们」表示神说话的对象不只先知,而是群众。神的回应是令人惊讶的:一般而言,对投诉的回应,是拯救的应许(救恩性的讲词),但这里的「拯救」竟是巴比伦军(迦勒底人,6节)。经文描写到尼布甲尼撒军队的速度、暴戾和能力,反映出他们对受害者的威胁有多大。没有城堡能抗拒他们的撞槌,攻城板和地道,尼尼微就是一例:没有一个王能施妙计令亚述战败,正如尼哥在迦基米施无计可施一样。神要利用这个不洁的邦国,借用她的技巧和残暴,作为审判犹大的工具。
(3)问题:神能否用邪恶的人去惩戒较为公义的人(一12一17)?神所作的回应,引起更激动的投诉:
你眼目清洁不看邪僻,不看奸恶,
行诡诈的,你为何不理呢?
恶人吞灭比自己公义的,你为何静默不语?(一13)
哈巴谷十分了解犹大之罪,但无论用那一个标准,邪恶的巴比伦都比不上他的同胞,尤其比不上国内那些忠义之士。哈巴谷当然知道被巴比伦攻打的国家有什么下场,所以想起犹大和耶路撒冷的前景,不免难受。—14一17以连贯的修辞,把巴比伦比喻为无心钓鱼,却以杀鱼为乐的渔夫,并以感人的笔触,求问神为何不顾借受害的人。哈巴谷不怀疑神的主权,但这更使问题尖锐化——为何公义的神不插手阻拦呢?
(4)神的回答(第二章)。哈巴谷求问的动机,不是无聊的好奇心,也不是有心干预属天的事。他是一个真诚求问真相的人,所以神看重他的追问。他的「守望所」(二1)很可能是他独处的地方,让他可以全神贯注聆听神的声音,他委实是神那些守望者中的一个(参赛二十一8:结三十三7—9)。
神的回答首先以异象作引言(二2、3),令先知对审判的恐惧消失:公义的余民必被保存(4节)。这几节精确的意义并不明显,但基本思想却清晰易见一一尖锐地对比忠义之士与骄傲残暴的巴比伦人。双方的行为决定了他们各自的命运:巴比伦灭亡:义人必活下去。第四节的「信心」希伯来文muna)有信实可靠的含意。义人依靠耶和华,同样耶和华也信赖他们。
神的回答进一步以嘲弄的诗歌,藉受害者的口嘲笑压逼者(6一19节)。五个「祸哉」仿、9、12、15、19节)为此急切的信息注下五个感叹号:巴比伦定必灭亡。经文尤其强调神偿还的规条:巴比伦必须一物还一物(6一8、15、17节:种什么收什么(加六7),巴比伦也不例外。这里的诗歌明显地使用了嘲讽手法,特别是用来讽刺敌人的偶像:
对木偶说,醒起,
对哑巴石像说,起来,
那人有祸了,这个还能教训人么?
看哪,是包里金银的,
其中毫无气息。(二19)
巴比伦的灭亡,不单因为她邪恶,也因为她的神无能无力。反之,以色列的主却治理全地,在圣殿吸引全地的人在他面前肃敬静默(二20)。也许这节安慰也鞭策了哈巴谷:他个人面对宇宙之主而得安慰:但这位「抗议的先知」,也是万民中的一个,他也得受神的管治。
(5)哈巴谷的回应(第三章)。神在威严中驾临,揭示了他的计划:神必保留余民,也必惩戒恶者,于是抗议的声音静下来了。如约伯一样,哈巴谷以祷告和认信来回应神。他开始便宣告对神的信心,直接求神再兴起出埃及时的救赎大工。
耶和华阿,我听见你的名声就惧怕
耶和华阿,求你在这些年间复兴你的作为
在这些年间显明出来
在发怒的时候,以怜悯为念(三2)
先知似乎是站在两个时代当中——回顾出埃及的历史,前瞻在前面的「耶和华的日子」。但是,无论过去与将来,都不能缓和当前的情况:他渴望神在现况中彰显他的能力。这个祷告引进一个想像丰富的「神的显现」场面(神大能的作为:参诗七十七16—20[MT17一21],七十八19—16)。这篇诗章运用了很多修辞技巧,包括夸张法(6节),嘲讽(8节),拟人法(10节),及明喻(14节)。这首诗歌把各事件累积,高度形格化,并把神的救赎活动赋予情绪上的描绘,有点像摄影中混合相。内容涉及历史故事一一神在西乃半岛的旅程(3、4节),天灾(5节),旷野事迹(6节),过红海和约但河(8—10节),约书亚的日子(11节)——出埃及入迦南的往事,又重现先知眼前。
哈巴谷因看见过去而得到鼓励。这时,他正等待敌人犯境,但却以新的角度看神的救赎,从而激起勇气:虽然入侵必带来破坏。但哈巴谷信心坚定不移。一如保罗,他学习到,在任何景况都在神里面知足常乐(腓四11),因为神是活的神。起初,他向神求怜悯(三2);最后,他看见「神现」的异象,激发了热诚的信心,表明他必信靠那位立约之神:
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
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
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
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
因救我的神喜乐
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三17—19)
神学洞见。
(1)信靠神之人的生命。神告诉哈巴谷,犹大人所遭受的审判虽然严厉,却不会令人绝望。他重新肯定,必有余民存活,继续肩负救赎的使命,在复兴了的国家作中流砥柱。哈巴谷国义人的遭遇而失望(一13),神便应许他们可「因信得生」,渡过那可怕的日子(二4)。他们存活的基础,是他们全然的信心和信实。
这个原则成为保罗「因信称义」教义的骨干。保罗从他个人的悔改经验重新解释旧约,令他集中在两段经文上:创十五6及哈二4。把希伯来文mitna「信实」,译为希腊文pistis「信心」或「信实」,形成了一条桥梁,连接哈巴谷的「因信得生」与保罗的教义。哈巴谷领会到「因信得生」是神在巴比伦入侵时代的行事原则:保罗受默示,亦看见这原则是神普世性的拯救原则。从这个角度看,哈巴谷的信息正是为新约福音作好了准备(参罗一17:加三11;来十38、39)。
(2)透过诚实的怀疑而得的了解。约伯的经验指明真诚的疑惑,比较起肤浅的信心,可能是对信仰更真确的态度。约伯和哈巴谷都没有用他们的问题来推却自己的道德责任,也没有藉此否定神在他们身上的主权。哈巴谷是真正感到迷惘的,他不明白神的旨意为何如此难以理喻。他之所以投诉,其实是因为他经常想念神,他渴望看见神的公义得到申明。神的自我启示,驱散了哈巴谷的疑团,为他建立起更巩固的信心;救赎之神把他的问题变成施恩的媒介,吸引先知更走近自己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