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接纳培养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 第五章 接纳———尊重孩子的独特性
    第五章接纳———尊重孩子的独特性

    在我儿子希恩12岁那年,他参加了一个棒球队。在赛季开始前一个星期,我想到一个主意,怎样向儿子和他的队友们显示我们的接纳。在当地的一家餐厅,我买了12张冰激凌优惠券,送给他们的教练。

    “教练,这些优惠券是给孩子们的。”我说。“好啊!”教练满脸堆笑:“这太好了!真希望更多的父亲能像你一样对小孩子的比赛感兴趣!等赢了第一场球,我就带他们去庆祝!”“不,教练,”我赶快纠正他:“我想让你在他们输了球后带他们去吃冰激凌。”教练望着我,满脸疑惑不解。因为我所说的不符合他的逻辑,在他的概念中,比赛有输赢,赢了才要庆祝,赢得精彩才有奖赏。于是我进一步向他解释:

    “教练,我不管你是怎么想的,我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一贯认为他们的成功就是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我不认为他们的努力能胜过上帝对他们的创造。我相信我的儿子是按着上帝的形象创造的,他有无可限量的价值和尊严,这一切跟他打不打棒球没有关系。哪怕他一生中从来没有打过一场球,我还照样爱他、接纳他。”

    希恩的教练若有所思地凝视了我许久。最后,他鼓足勇气说:“好吧,我答应你。可你这种想法挺离奇的。”

    赛季开始后,希恩的球队赢了开始的几场球,输了后面的几场。他们教练兑现了他的承诺,给每个队员一张冰激凌优惠券,然后他和全体队员一起出去为他们的输球“庆祝”了一番。

    为此,希恩至少谢了我五次。之后的两个星期中,他的三个队员到我家感谢我给他们的特殊待遇。我特别记得有一个男孩名叫杰西,他说:“麦道卫先生,非常感谢您的冰激凌!哇!其实你并不在乎我们输了还是赢了,不管怎样您都爱我们!”

    没有什么能比听到这话更令我欣慰的了。我想让希恩和他的队友知道:他们的价值并不在于他们打棒球的能力,在于他们每个人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造的,具有无限的价值和尊严。这对于12岁的孩子来说是不是太深奥了?显然不是!非常感谢您的冰激凌点时更是如此!

    50亿人中你独一无二

    我还想让希恩和其他的孩子都明白:上帝不但按照他自己的形象创造了我们,而且还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独特性。想想看:地球上有50亿人,可没有一个人和你一模一样!同样也没有一个人和你的孩子一模一样。

    我时常会这样问我的学生:“在50亿个人中只有一个你,那你为什么还想跟世界上的其他人一样呢?”

    然而,许多人想成为别人。他们的一生充满了对别人的艳羡别人的体形、别人的头发、别人的肤色、别人的才干、别人的能力……培养健康的自我形象的起点要本着这样一个事实上帝创造了你的独一性!用一句老话来解释,就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对孩子的独一性作了最佳描述的就是出自大家都熟知的所罗门王的箴言:“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倘若你想得心应手地射中每一个目标,那么,每个弓箭手必须自己制作弓箭,还要熟知这只弓的独特性能。

    同样,父母们都需要了解家中每个孩子的独一品性。培养每个孩子“走自己的路”,但并不是让你去放纵孩子,让他们为所欲为。家长对孩子的教导必须要考虑到孩子的独特性和兴趣,并且要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保持一致。

    正如弓箭手要熟悉他的弓的独特性能一样,你也一定要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尽管家长本能地知道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可是在教养孩子上,还是经常犯一个严重错误,就是想用同样的方法管教所有的孩子。或许是出于对所有的孩子都有同样的期待吧!我赞成所有家庭都需要有一个标准来遵行,但不能用一个标准套用在所有的孩子身上,因为每个孩子对事物都会有不同的反应。事实上:

    “一刀切教育”是扼杀孩子最有效的方法

    为什么孩子的早期至关重要

    在子女教育的这些观点上,迪克和他的妻子夏洛蒂对我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次我学习子女教育心理就是看他们是怎么带孩子的,此后在我和妻子抚养孩子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运用这些原则。

    按照人类发展学泰斗兼心理学家艾力克·埃里克森(ErikErikson)的理论,所有的人在一生中会经历八个阶段。出生后的头两年,孩子正在经历“信赖”的阶段,因为父母满足了他最简单的基本需求。这个阶段就是为孩子的自我形象和安全感打下基础。

    其次,孩子开始进入到“自主”阶段,两岁孩子的自我意识最为突出,其典型的表现是:什么都是“我!我的!”。这时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再是某个人的延伸。这时家长就要开始认识到孩子的独特性,并要开始培养他“走自己的路”。换言之,要开始意识到孩子独一无二的个性,并以此来教导和培养他。

    到了孩子学龄前的时段,他们在幼儿园或学前班里开始和别的孩子有交往了,这个阶段称作“主动期”。这个阶段之前的幼儿,已经表现出“平行玩耍”的现象,即他们虽然在别的小朋友身边,但还是独自地玩,并不是真的大家一起玩。从幼儿期进入学龄前(3至5岁),孩子开始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这时孩子才有一些主动性和合作性,能够参与别的小朋友的游戏。

    这三个阶段都是孩子自我形象的基础。我们经常听说孩子的前三五年是一生中相当关键的时期。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就忽视通过各种渠道发现每个孩子的独到之处,觉得没有必要用无条件的接纳来培养孩子的独特性。

    没有一个人和你的孩子一样

    发现每个孩子的性情,并按此来培养孩子这项工作任重道远。在我们家,培养这个孩子的方法和培养另一个孩子的方法截然不同。举个例子,如果我要管教女儿凯莉,让她坐在屋子中央半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那简直是徒劳。她对此根本不在乎,她可以坐在那儿,满脑子地想象自己创新的游戏,自得其乐。

    但坐在屋子中间,哪怕只有20分钟,对希恩来说就是“可怕的刑罚”。希恩喜欢和人相处,一点也不能离开人群独自呆着,哪怕一小会儿也不行。要求希恩一个人坐着,不和别人说话又无所事事,对他的管教就会立竿见影。对于海伦和凯蒂,我们要采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管教她们。

    这只是我家的一个简单例子。如果你开始分析自己的孩子,就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各种不同的特质。你一定要用积极的方式向孩子表达他的独特性,要表示你的赞誉和惊叹。即使是纠正孩子的错误,也尽量使用积极的语气,千万不要贬低孩子。

    接纳自己的独特性非常重要,上帝创造你是独一无二的,你要为此感到自豪,不要总想试图成为别人。有一个大学生听了这个主题的演讲后,写了一首诗,题为“我”:

    我的一生都试图取悦别人,

    我的一生都在扮演别人,

    我再也不会这样了!

    如果我尽其一生做别人,

    那么谁会花时间来做我?

    为了树立孩子的自我形象,接纳他们的特质,父母应不断地提醒他们:“既然没有一个人和你一样,那么,为什么不做独一无二的你,就像当初上帝造你时的样子?你就是你,永远都是!”

    接纳凯莉,以及吉姆·贝克

    (译者注:吉姆·贝克是美国家喻户晓的电视人和基督教宣教士,制作了许多电视福音节目。几年前因经济问题和绯闻入狱,在他服刑期间,他的妻子和他离婚了。)

    在我女儿凯莉13岁的时候,她给了我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向她表明:我爱她是因为她是我的女儿,不是因为她做了什么,或是没做什么。

    有一天我在校门口等她放学。在我们往停车场的路上,她问道:“爸爸,你对吉姆·贝克有什么看法?”

    最近吉姆·贝克和妻子泰蜜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但我没想到他们会成为初中生探讨的话题。每当我被孩子问及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时,我通常先问自己:他们为什么问这样的问题?这会帮助我更深入地思考,同时为回答孩子的问题争取了思考的时间。

    “你怎么想到问这个?”我回答道。

    “噢,在课堂上我们花了整整1小时来谈论吉姆·贝克以及他和杰希卡·哈恩的事儿,还有许多……我想知道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我的脑海里闪现出各种各样的回答。我想到大多数基督徒家长,还有许多非基督徒家长可能都会这么说:“噢,我觉得很可怕,这种事太恶心了。他们应该被赶出教会……也许他根本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

    我已经不止一次听到有些牧师对他们的会众讲过类似的话了,从他们的愤愤不平中,我觉察出一些其他的东西。任何一个牧师在讲论这件事情的时候,对吉姆·贝克这样的评论其实是在给年轻人一个暗示:“作为你的牧师,如果你保持纯洁的话,我会爱你并接纳你;可一旦你未婚先孕,我就会谴责你。”

    假如基督徒家长对吉姆·贝克有这样负面的评价,那么他们向孩子们表达的意思其实再清楚不过:“我们会爱你并接纳你,但那只是在你不吸毒、不酗酒、不怀孕的情况下。”

    所以,我该怎么回答呢?我怎样能够对我13岁的女儿讲明白我对罪恶的看法,又不谴责有罪恶的人呢?我咬着嘴唇,斟酌着我的措辞,然后对女儿说:“宝贝儿,吉姆·贝克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那是罪恶。”

    随后我花了许多时间向凯莉解释为什么那是罪,吉姆·贝克和杰希卡·哈恩在酒店的房间里碰面究竟指的是什么意思。我继续说道:

    “可是凯莉,有些事儿你要明白。你和班上的同学都要明白:上帝爱吉姆·贝克就像他爱你我一样。每个人都必须清楚:耶稣基督为我们的过犯受死,同样他也为吉姆·贝克受死。如果上帝不能够饶恕吉姆·贝克,那么上帝同样也不会饶恕你和我。”

    正当我们穿过停车场,朝我们的车走去时,凯莉沉默了片刻。一路上我都在斟酌,怎么才能把我真正的内心活动向她坦白:我不会因为你是个纯洁的**,我就爱你。即使你怀孕了,你还是可以跟爸爸讲,因为就像我用上帝的恩典对待吉姆·贝克一样,我也会用上帝的恩典对待你我的女儿。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拉住女儿,把她的脸转向我,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宝贝儿,让我们更加实际地看待这个问题。如果你怀孕了,你能想到爸爸会怎么样吗?我会很心痛。我们教会一半儿的人会因此对我不理不睬,全国的基督徒领袖、杂志社编辑、记者和传道人都会看我的笑话。”

    凯莉看着我,她清澈的蓝眼睛充满了关切:“我知道,爸爸。”

    “但是宝贝儿,我还想让你明白一件事。“我继续道:“假如你真的怀孕了,我根本不会在意教会的人会怎么说,也不会在意那些传道人、牧师、基督徒领袖、杂志社编辑或是任何人对我的看法。我会对这些毫不理会,但我永远不会不理睬你。我会展开双臂拥抱你,然后我们一起面对这一切。”

    此时此刻,我13岁的女儿丢下手中捧着的书,当街哭了起来,她双手抱着我,欢呼道:“我知道你会的,爸爸!”“嘿嘿,”我会心地笑道:“我会提醒你的。”我心里思忖着,其实我是在提醒我自己:我必须记住今天亲口所说的话。

    这件事发生在几年前。自打凯莉和我第一次就这样的问题有了内心的交流,我就特别注意利用各种机会提醒她:我接纳她、信任她,无论发生什么,我都爱她。或许有人认为我这样做太冒险了,有可能凯莉会因此而胆大妄为,她也可能会掉以轻心,觉得:“不要紧,反正爸爸怎么着都会爱我的。”但我不担心,因为我信任她,而且我知道我们的关系非常坚固。

    一旦我的女儿凯莉、凯蒂和海伦真的未婚先孕了呢?无疑这会令我震惊,但到了那个时候,我也只能祷告,上帝会赐给我作为父亲该给孩子的恩典和宽恕。我坚信他会赐给我力量和爱,让我展开双臂拥抱我的孩子,并和她们一起去面对。”

    接纳汀克·贝尔和她的灰尘小精灵

    如果孩子闯了大祸,比如“妈,我怀孕了。”此时接纳孩子与否,取决于平日在孩子成长的一些平凡琐事上你是否友善地接纳他们。在第一章中,我曾经提到我在遇到我妻子的父母时,我对他们的印象有多深。他们向多蒂表达接纳的方式层出不穷,我立刻意识到他们并不是特地做给我看的。

    特别是多蒂的母亲,她哄孩子开心很有绝招。她不仅能用言语表达对孩子们的喜爱,还能够用她的肢体语言,总之她很有办法。她能够进入孩子的世界,以孩子的视角看待生活。她有本事跳入孩子的思维中,明白他们的心思。

    比如有一次,那时多蒂只有7岁,她最喜欢的故事是皮特·潘的故事。她沉浸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想象自己是皮特·潘故事里的各种人物。一天,妈妈在屋子的另一头干家务,多蒂溜到地下室,发现了一大箱圣诞节用的人造雪花。雪花在多蒂的指尖滑动时,她便幻想这些是故事里的人物汀克·贝尔用的灰尘小精灵。

    “我就是汀克·贝尔,到处撒我的灰尘小精灵!”7岁的多蒂幻想着。她在地下室四处溜达,把手里的雪花抛向空中,不一会儿地下室到处都是“灰尘小精灵”了。可不久多蒂就从沉醉的幻想中回到了现实。她四处望着满地的雪花,突然意识到她惹了多大的麻烦,把地下室弄得一团糟。“我的天哪!”她心里忐忑不安。不久妈妈就发现了。看到这样的情景,忙碌了一整天的妈妈大发雷霆并不足为怪。可多蒂清楚地记得当时发生的事情:

    “妈**反应和别人大相径庭。她进入到我的世界,明白我当时是把自己当成汀克·贝尔,到处抛洒我的灰尘小精灵。她蹲下抱着我,和我一起讲故事里的皮特·潘和他的奇遇记。她进入了我的梦,让我重新体验当时的感觉。我们一边笑灰尘小精灵到处都是,一边把地下室收拾干净。”

    我很喜欢多蒂和她的灰尘小精灵的故事,因为这段经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接纳的真谛。事实上,多蒂的母亲也讨厌地上被弄得乱七八糟的,所以她让多蒂知道地上很脏,应该尽快收拾干净。同时,她没有破坏多蒂神奇的幻想。她非但没有责骂多蒂,反而和女儿重温了美妙的感觉。而这对于女儿来说非常重要。

    这次闯祸只是一个小例子,在多蒂的记忆中,妈妈这样向她表达接纳和愉悦的经历数不胜数。母亲没有纵容他们,但同时又让孩子们尽情玩耍。她能让孩子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然而她总是把接纳放在前面。

    多蒂记得母亲一直说的那句话:“做妈妈是我做过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没有什么能比作你的母亲更好的了。”

    没有被接纳的孩子生活在畏惧中

    在我和多蒂谈恋爱后,我即刻注意到多蒂是一个富有安全感的人。在我听了不少类似“灰尘小精灵”的故事后,我才弄明白个中原由。父母充满爱的接纳在她内心建立了安全感。在我俩婚后孩子们相继出生时,我时常惊异于多蒂对孩子们的接纳。她是我的榜样,我从她身上学到了怎样接纳我们的孩子。

    我们因着接纳孩子而尝到的甜头真是数不清,对于父母来说,没什么能比学习无条件的接纳,并付诸行动更重要的了。你知道吗,如果你的孩子不能感受到你无条件的接纳,那么他就不会有安全感,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很少会不设防,也不会向你敞开心扉。这就是说,放学回家后他不会愿意跟你讲学校的事,他的同学说了什么、他们做了些什么都不会和你说。如果一个孩子感到自己没有被接纳、没有安全感,那么这个孩子就生活在畏惧中他感到害怕,可能会这么想:“我会挨骂的,我最好还是什么都不说最保险。”

    这就是为什么接纳是与孩子建立关系的第一步。你越向孩子表达无条件的接纳,他们就越愿意向你敞开,告诉你他们的生活,和你分享他们的思想。

    正如我刚才所言,若想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并非易事。恕我直言,我们能如此行的可能性甚小。只有上帝才能做到完全无条件地接纳。作为凡人,我自认做不到,但我相信我会持之以恒地向上帝的完美努力。

    有时候当我的孩子做错了事,我不得不咬住嘴唇,深吸一口气,甚至出去走一圈,强忍怒气。

    因为我总有一种倾向,对他们管教得过于严厉,特别想磨炼他们。出去平息一下怒气,过后我会回来,减轻对他们的处罚并向他们道歉。可在我具体贯彻无条件接纳时,我还有许多做不到的地方和不足,这很大程度上只有上帝才能给我无穷的力量,而这样的力量或许连我自己都不知道。

    让我们重温一下前面的内容:规矩若不是建立在良好的关系上,就会导致反抗。但是,当你在接纳孩子的基础上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时,你就不会面临反抗。相反,你会得到孩子积极的响应,孩子可能不会像你喜欢的那样一直很乖,很听话,但这样的响应是出于彼此间的信任,没有惧怕,因为你的孩子很明白:无论发生什么,你都会爱他们。

    这般执著的爱必须以你的接纳为基础。上帝对我们的爱就是如此。上帝接纳我们,并不是因为他必须这么做,而是因为他想这么做。接纳永远是一个选择。在下一章中,迪克·戴依将与你们分享他是如何在远离家乡几千公里以外的一个小国家学到这个真理的,就因为这个真理,改变了他和家人的一生。

    问题默想、讨论及应用:

    本章节以一个故事开头,讲的是作者约瑟在他儿子的棒球队输了第一场球以后,请队员们吃冰激凌作为奖赏。你有没有为孩子的一场小球赛的失败,或是考试中的一些失误而特意庆祝?为什么不试试,看看到底怎么样?

    你用什么方式发掘孩子的特质他的个性、爱好和才干?和你的配偶一起探讨“一刀切教育”的潜在危害,即为什么不能以同一种方式对待不同的孩子。看看家里哪个孩子需要个别对待,为什么?夫妻互相鼓励,按照你们讨论的内容执行。

    假使你的女儿怀孕了,或是你儿子的女友“有麻烦了”,该怎么办?他们有没有胆量当面告诉你真相,不怕遭到你的斥责?你有没有这样告诉过他们?

    想一想下星期,你想对孩子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告诉他们:“你永远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