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哉,中国式家长》
我身边有很多家长,自己任劳任怨,忍辱负重,省吃俭用,带大了孩子又带孙子,生怕孩子受苦。其实,不让孩子吃苦,很可能是最坏的教育方式。
主耶稣一生都在受苦,漂泊流浪,最后更是受尽苦难折磨。他的门徒也是一样。“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然,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苦难是学校,苦难是良药,苦难是生命境界的楼梯。苦难越多,生命越深厚,越刚强。越是条件好,越不能忽略了吃苦教育。这是今天我们的后代必须补上的一课。
我曾建议一个家长放暑假带孩子到农村去,住在基督徒姐妹家里,和农村的孩子同吃同住同下地劳动,自己摘果子摘菜,享受劳动的快乐,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孩子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加体谅家长的不易。当这个家长征求孩子意见的时候,孩子不愿意了,说其他同学都是追求高大上,去北上广甚至出国,你却让我下乡去。最终,快乐的乡村之行打了水漂。
如今大部分的孩子都生活在蜜罐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这已经成为一种惯性,一种模式。这样的结果,会让孩子认为,你理所当然应该为他预备最好的条件,而衡量“好”的标准就是钱。人家的妈妈花一万块钱给孩子上英语培训班,你没有,就是你不爱他。将来人家的孩子出国,你的孩子没有,他就会怪你,恨你。难怪有人说:倾家荡产几乎成了中国式教育的代名词。悲哀啊!
不让他受苦,只让他坐享其成,那么,你就自己吃苦吧,不要怪孩子。孩子是白纸,你是画家,怎么画都是你自己的作品。孩子是土地,你是播种者,种什么你就收什么。
圣经上说: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现在的孩子哪里还会忍耐?稍不满意就大发脾气,像是家长欠了他似的。不会吃苦哪来忍耐?不会忍耐哪来老练?没有老练哪来盼望?
一个朋友为了带孙子,大把花钱不说了,还累出一身病,孩子还不领情不满意。我说那你何苦呢?她说不带怎么办?孩子要上班。我说你当初带孩子不是也要上班吗?不是也没人帮你吗?不是也把孩子带大了吗?我们这一拨人什么苦没吃过?我们的爸爸妈妈怎么教育我们的?现在我们却不会带孩子了。
爱和溺爱是截然不同的。爱包括让他吃苦和受委屈,包括挫折和磨难。而溺爱包括的是无德无能和更大的苦难。以爱为名的保护,实际上是一种剥夺,剥夺了孩子经历磨难加速成长的生命过程,剥夺了孩子选择和扩展的机会,剥夺了孩子的挫折感、满足感和成就感(这三感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绝对不可缺失的),剥夺了孩子自我创造、自由意志的权利……难怪有人说,中国式家长,正在用过度的付出毁掉下一代。
其实孩子的快乐,并不一定非用钱来买。我们小时候的游戏,没有多少是需要钱的,却非常快乐。现在的孩子,离不了手机电脑游戏,游乐场,高价培训班,高价旅游……却未必有我们小时候快乐。我们的父母没有为我们花那么多钱,却培养出了许多能吃苦,能忍耐,有担当,有本事的人。高尚不是用钱买得来的。优秀也不是钱能换来的。钱能办到的事都不是难事。
包办不是爱,而是害,过度的牺牲也不是爱,而是糊涂。是你自己让孩子觉得你愿意,觉得你理所当然的应该这样为他付出,而不需要给你回报。因为你从来没有培养过他为别人付出,没有教育过他为别人牺牲。
孝敬父母,愿意为父母付出,这是作人最起码的品格,也是圣经一贯的教导。这个品格却在中国迅速消失。当代家长,难咎其责。
牺牲,替罪羊,这些耶稣身上的品格,或许你是具备了,却没有传给孩子、孙子们,这是耶稣喜悦的基督徒吗?
不要让你过于的付出和牺牲,毁掉你的后代。耶稣留下的大使命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