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保守派神学
今天至少有三个名词可以用来鉴别合乎圣经的基督教:保守派(conservative)、福音派(evangelical)、基要派(fundamentalist)。无可否认,这些名词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保守派是一个统称,指反对自由派基督教,却持守基督教信仰传统教义的人或组织。其他两个名词,则需要更加详尽的解释。
福音主义(Evangelicalism)
福音派(evangelical)是一个圣经用语,是由希腊文euangerlion而来,意思是「好消息」。所谓福音派人士(anevangelical),是指宣扬耶稣基督好消息的人。我们必须明白,这个字眼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意思。在欧洲,福音派不一定代表持守保守教义,因为这名词与基督教是同一意义。不过,在美国,这个名词是指持守传统信仰教义的人。福音派一词,较基要派(fundamentalist)受欢迎,因为福音派是一个较平和的字眼,而基要派则常被人看为是分离主义和律法主义。七十和八十年代,虽有五千万美国人称为福音派的,但自称是基要主义的,不超过十分之一。
福音主义的历史发展
福音主义在教会历史上,是与各个改革运动相连的,特别是宗教改革,和十八世纪的福音觉醒(evangelicalawakenings)。十九及二十世纪,福音主义在自由主义的猛击下,曾经退却;但近年间,福音主义又透过本身的大学和神学院、著作及大众传媒,而广为人知。
马斯登(GeorgeMarsden)指出,福音主义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187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在这段时期,自由派神学在福音信仰的宗派崛起。圣洁——五旬节宗(Holiness-pentecostal)团体,也在这段时期崛起;此外,也有复兴派和强调末世论的前千禧年派。第二阶段是由1919至1926年,现代主义在大宗派中备受抨击。这段时期的福音派是基督教的主流。第三阶段是1926至1940年代,当时福音派(基要派)被视为分离派,他们主要是在主流宗派以外,透过独立的学校及宣教团体去工作。福音派在这段时期,由美国的北部迁移到南部。第四阶段是由1940年代到现在,新福音主义(newevangelicalism)在原本的基要派传统中崛起。当时出现两个新运动:福音主义及分离的基要主义。这两个群体中,以福音派的人数较多,他们不想被视为基要派,但他们在神学上,也是保守的。
后有几个重要团体冒起,作为福音主义的代表。1941年成立了全国福音派协会(NationalAssociationofEvangelicals),保卫正统信仰,对抗自由主义;但他们不想被人当作消极及反动,象另一个基要信仰团体——全美基督教会协会(AmericanCouncilofChristianChurches)——一样。1949年,福音派神学协会(EvangelicalTheologicalSociety)在福音信仰圈子中成立,推广学术;而把他们连系在一起的,只有一个教义,就是圣经无谬误。
福音主义的教义观点
福音主义的基要教义是圣经无谬误,这就如福音派神学协会的教义宣言所说:「只有圣经,就是全本圣经,是由神的话语写成;在原稿上是没有错误的。」福音派一般坚持完全字句默示论(太五18),而不是概念默示,或机械默示。
福音派相信神的至高主权;相信三位一体,是以圣父、圣子及圣灵的身分并存。当然,子的神性及圣灵的格性,都是确定的。
福音派也教导,人原初被造是无罪的(西三10),但因为亚当的过犯,罪进入了整个人类,世世代代延续下去(罗五12)。人的堕落,使人全然败坏、全然腐化,需要神的恩典施行救赎。耶稣基督为全人类付出了赎价,这是完全的代替(太二十28;林后五21;提前二6)。透过基督的赎罪代死,基督满足了神圣洁的、公义的要求,使人与神和好(林后五19)。为了完成救赎,基督以肉身从坟墓里复活了(太二十八6),让信徒可以跟随他(林前十二20至23)。基督又以肉身升天(徒一9),并且将会再来(徒一11)。
福音派对末世事情,各有不同的看法。前千禧年派(premillennialists)相信基督会按字面解释的,在地上建立国度一千年;而无千禧年派(amillennialists)则相信,基督再来就开始永世。
得救是在乎凭信心的恩典,而不在乎行为,这是福音信仰一个极重要的教义(弗二8至9)。只有凭着信心,信徒才得以称为义人(罗五1),与神复和(林后五19)。由于福音二字具有「好消息」的含义,所以福音派确实相信福音的传扬,相信宣讲靠恩典得救的信息是必须的(太二十八18至20;路二十四47;徒一8)。
福音主义的评价
透过福音信仰组织,及福音信仰机构,如学院及神学院等,福音派的神学学术地位日渐提高,领导地位日增。它在传统基督教信仰的地位,也更得以确定。
基要主义(Fundamentalism)
「基要主义」(fundamentalism)这个字,最早是罗斯(CurtisLeeLaws)在1920年使用的,他是属于浸信会《守望观察者》(Watchman-Examiner)的编辑。这名词是指稳守基督教信仰传统教义,以相对于现代宗教的自由主义而说的。现代的自由主义否定圣经的默示,否定基督的神性,及神迹的真实性。
马斯登(Marsden)为基要主义所下的定义是:「(Ⅰ)福音信仰的基督教;(Ⅱ)反现代主义者,即肯定超自然、基督教合乎圣经的基本传统教义;(Ⅲ)反对现代主义和世俗化形式的战士。可以说,基要主义是一个作战的反现代主义福音派。」
基要主义的历史发展
从历史上说,基要主义是指持守1910年,在美国由长老宗教会大会(TheGeneralAssemblyofthePresbyterianChurch)所订立的五项基本信条。这五项基本信条是:基督的神迹、基督由童女所生、基督代替性的赎罪、基督的复活,和圣经的默示。基要主义是代表基督教传统的基本立场,特别是由《基要信仰》(TheFundamentals)所发展出来的。《基要信仰》最初是由妥锐(R.A.Torrey)和狄克逊(A.C.Dixon)所编订的十二本小册,印行超过三百万本,分送给牧者及其他人。这一系列的小册,是要回应自由主义的高等批评学;驳斥进化论;确定摩西是五经的作者;坚持以赛亚书的统一性;保卫默示、童女生子、神性、基督的赎罪,及其他种种信仰。作者还有当时保守派信仰的名人:多马土(W.H.GriffithThomas)、俄尔(J.Orr)、加伯连(A.C.Gaebelein)、华菲德(BB.Warfield)、司可福(C.IScofield)、慕勒(H.C.GMoule)、彼尔信(A.T.Pierson)、爱得曼(C.R.Erdman)及其他人。
基要主义早期的支持者,大力和热烈地为传统基督教信仰的教义争论。这可从《基要信仰》和由麦根(J.GreshamMachen,1881至1937年)所写的《基督教和自由主义》(ChristianityandLiberalism)及《现世的基督教信仰》(TheChristianFaithintheModernWorld)看出。麦根是基要主义早期的领袖,他曾带领一群原术任教于普林斯顿神学院(PrincetonSeminary)的教授,组成韦斯敏德神学院(WestminsterTheologicalSeminary),那是1929年的事。韦斯敏德被视为一间保守派神学院,是普林斯顿的对手,因为普林斯顿摒弃了传统的保守立场。1936年,麦根和麦英泰(CarlMclntyre)、巴士威尔(j.OliverBuswell)等人,成立了美国长老教会(PresbyterianChurchofAmerica)。麦根及其他人,都曾因为独自成立使团,而被原有宗派逐出。后来,讲道者麦卡尼(ClarenceMacartney)也加入了麦根的团体。稍后麦卡尼又成立了圣经长老教会(BiblePresbyterianChurch)和信心神学院(FaithTheologicalSeminary)。1930年,美国独立基要信仰教会(IndependentFundamentalChurchesofAmerica,是一个独立教会的联会)也成立了。
浸信会的基要派,也在美国北部和自由主义斗争。结果是成立了一些团体:有1932年成立的纯正浸信会总联会(GeneralAssociationofRegularBaptists),及1947年的美国保守浸礼协进会(ConservativeBaptistAssociationofAmerica)。1919年,理来(WilliamBRiley)在明尼阿波利斯成立西北学院(NorthwesternCollege),又协助成立了世界基督教基要信仰组织(World’sChristianFundamentalsAssociation),强调前千禧年观点及基督的再来。同时,拿大多伦多市贾维斯街浸信会(JarvisStreetBaptistChurch)的牧师萧尔得斯(T.T.Shields),也成立了多伦多浸信会神学院(TorontoBaptistSeminary)。在南部的沃思堡(FortWorth),第一浸信会(FirstBaptistChurch)的牧师诺立斯(J.FrankNorris),亦成立浸信会圣经神学院(BaptistBibleSeminary)。这些人也一起成立了圣经浸信会联会(BibleBaptistUnion),以「鼓励个别浸信会教会从母会宗派独立,组成一个独立的联会,以对抗美国北部浸信会大会(NorthernBaptistConvention)」。
基要主义的教义观点
基要主义的教义,虽然可以更详细地加以论述,但它们是以五项基本信仰为中心的。基要主义确定圣经的完全字句默示论,及圣经的无谬误(提后三16;彼后一21)。它否定了以下各个论点:摩西五经的底本说,以赛亚书二分或三分问题、但以理书的日期延后问题、高等批评学,及其他更多近期发展的问题。基要主义也强调,相信基督是童贞女所生是必须的(赛七14;太一18至25;路一35)。
基要派也相信圣经对基督神迹的确认:他在水面上行走(不是在沙洲上);他平静风暴;他驱逐恶鬼;他使瞎子看见,使死人复活。基督的工作应该按字面了解。
基要派重要的教义,是基督代替性的赎罪(可十45;加三13)。基督的死不单是典范,也不单是殉道,而是代替性的,以义者代替罪人(林后五21;彼前二24)。
同样重要的,基要派教义强调基督以肉身从死里复活。基督复活不单是他的灵性复活,也不单是他思想教训的长存,更是他以肉身从坟墓里复活,这由他可以吃食物(约二十一9至12),可以被人触摸(约二十27至28),可以被看见(路二十四34;林前十五3至8;约壹一1)等得以确定。基要派亦相信,基督按字面意义从天上再来(撒十四4;太二十五31)。
在五项基要教义里,也包括了基督的神性。这是基要主义的核心教义(约一1;西二9;来一8至10)。
论及人的起源问题,基要派确定神是直接创造了所有不同种类的生物,包括人类(创一12、24等)。同时,也反对任何形式的进化论。
基要派教导:地狱是按字面意义解释的(路十六19至31),撒但与鬼魔也是实在的。透过相信福音,人需要灵性的救赎(徒十六31);社会福音是无济于事的。他们不单与罪恶及世俗分离,也与自由主义和其他否定基督教基本信仰的人分离。
基要主义的评价
本世纪初,基要主义在保卫正统信仰方面,留下了良好纪录。正统派的学术钷子,及当代著名的传道人,都支持传统基督教信仰,这些领袖维护数百年来忠心的基督徒所持信的教义。二十世纪后期,强调点逐渐偏移,分离变成了基要主义的重要教义。基要主义的苛刻精神,并不能配合基督的福音,虽然道理可能是正确,但他们所表现的态度并不获得赞许,特别是对那些相同信仰者所发表的负面声明。
新福音主义(Neo-Evangelicalism)
新福音主义的历史发展
「新福音派」(neo-evangelical)这名词是由波士顿花园街公理会(ParkStreetCongregationalChurch)的牧师奥根格(Dr.HaroldJohnOckenga)所创的。1948年,他在加州福乐神学院(FullerTheologicalSeminary)发表演讲,解释新福音主义的立场:
新福音主义是从三个运动分离出来的。新福音主义首先与新正统主义(neo-orthodoxy)分离,因为它(福音主义)接受圣经的权威……它(福音派〕也与现代主义(modernism)有所分别……因它怀抱正统教义的整个系统,反对现代主义所接受的。它也与基要主义分离,因为它相信圣经的教导、教义及伦理,一定能应用在社会环境中,能对社会产生作用,正如可以应用在个人身上一样。
新福音主义是一股新崛起的回应力量,尤其对基要主义的表达方式表示不满。当代主要的福音派神学家亨利卡尔(Carl.F.H.Henry,生于1913年),也是《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Today)的创办人,就曾提出基要主义「已由一个作为神学派系的基要主义,变成一种好象消极反动精神的基要主义」。亨利相信,基要主义错误地表达圣经的基督教,他们思想狭窄,局限于圣经信息的某些部分;表达方式欠缺学术性,只顾打击现代主义;也表现出一种苛刻、好辩、缺乏爱心的精神。亨利强调需要承担社会的责任。
尽管所有在这运动(新福音主义)中的成员,观点未必完全相同,但都倾向于容忍自由派。他们称自由派为「边陲的朋友」(fringefriends);而基要主义则称自由派为异端。
新福音主义的支持者有:奥根格、亨利卡尔、卡内尔(E.J.Carnell)、葛培理(BillyGraham)及兰姆(BernardRamm)。福乐神学院(FullerTheologicalSeminary)是这运动的大本营,而《今日基督教》则是这运动的出版喉舌。
新福音主义的教义观点
社会责任:新福音派相信,基要派忽略了福音对社会的意义,所以新福音派着重回应社会的问题。他们谴责基要派,只一味着重个人赎罪救恩,只传讲人的罪及基督即将再临。新福音派「不是鼓吹社会福音。个人重生对个人救恩是必须的。福音在社会方面的应用,正是他们所关切的」。
分离:至于分离的问题,要回到普林斯顿神学院的事件去。那时麦根因为自由主义问题,离开了普林斯顿神学院和美国长老教会,去建立韦斯敏德神学院。麦根可说是分离分子的代表。新福音派批评麦根,和其他因自由主义而离开教会、宗派及宣教团体的人。卡内尔批评麦根最为激烈,他指责他的分离行动,是对教会教义的不尊重表现。
拿述(RonaldH.Nash)也争辩分离主义问题,因为它:(Ⅰ)「在正统信仰中孕育**的心态」;(Ⅱ)「高举次要的教义,以之为相交的测试标准」;(Ⅲ)「未能或拒绝与那些不同意见的人沟通」。
无谬娱:新福音派在无谬误及批判方法学上,是意见分歧的。夸比狄奥斯(RichardQuebedeaux)指新福音主义是建基于历史批判学上,这是因为新福音主义认为,圣经不单是神的作品,也是人的作品。圣经亦带有文化制约的标志。「真确性及无误性这些古老概念,受到再度诠释。一些福音派学者甚至说,圣经的教训(指信仰与生活的实践)才是没有错误的,无谬误不是指经文本身。」但必须知道的是,虽然有一些新福音派否定圣经无谬误,也有一些是支持的。奥根格就是其中之一。
科学:基要主义和新福音派对圣经与现代科学的关系,有不同看法。有关创世记的记载,基要派的传统持守间隔论(gaptheory),这理论可容纳科学或现代创造论对创造年期所提出的解释。新福音派对科学的观点,在兰姆(BernardRamm,生于1916年)的《基督教对科学与圣经的观点》(TheChristianViewofScienceandScriprure)一书中,有最佳的说明。兰姆提出圣经与现代科学的和谐,他将字宙年期定为四十至五十亿年。兰姆称自己为渐进创造论者(progressivecreationist),他认为进化论不是反基督教的。他指出一些基督**和天主**也相信进化,「这证明进化论在形而上学概念上,并非跟基督教不能相容。」卡内尔也认为「神原本所创造的万物种类,有很大的转变」,这称为「开端进化论」(thresholdevolution)。
新福音主义的评价
社会责任:新福音主义虽然强调社会责任,但值得注意的是,圣经很少谈及基督徒对不信者的社会责任。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加拉太书六章10节是常被引用的一节经文。「当然,有些人引用先知的社会问题观点,作为根据;但这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以色列是个神权主义(theocratic)国家。」
分离:新福音主义倾向于忽视圣经里关于分离的教导。圣经就这个主题有很多讲论(罗十二2,十六17;林后六14至18;多三10;雅四4;约贰9至11)。虽然应用这些经文并不容易,意见十分分歧,但至少,基督徒应该问,我们可否与那些否定基要教义,如基督神性或代替性赎罪的人,在宗教上合作。
无谬误:批判方法学的争论,仍十分激烈。不少保守派提出疑问,究竟历史批判学、资源批判学、形式批判学及校订批判学,是否可以运用,而不必牺牲无谬误教义,或神圣默示。对于未经证实的批判方法假设,似乎过多了。新福音主义也将默示和无谬误分别开来。拿述(Nash)争论有关原稿无谬误的问题,他说这只是一个假设。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因为如果圣经是神所「呼气」的(提后三16),它又怎能够有错误?
科学:调解圣经及科学之争时,所遇到的问题就是科学本身是常变的。数十年前人们相信是真确的科学发现,今天可能已被**。那些曾经尝试调解圣经与科学之争的人,可能日后都会感到尴尬。进一步说,圣经经常被人从科学的角度,去加以解释,这好象在说,具有权威的是科学,而不是圣经。某些渐进创造论(progressivecreationism)者或本土洪水论者,确是如此看法。莫礼士(HenryM.Morris)等人写过不少作品,从科学观点和圣经观点,驳斥进化论。
新基要主义(Neo-Fundamentalism)
新基要主义的历史发展
过了多年,基要主义的气候改变了。今天已引发出一个现代的基要派运动,称为「新基要主义」(neo-fundamentalism)。传统基要主义强调,要从异端分离,而后来的基要主义更强调「次等分离」(secondaryseparation)——回避与自由派联系的保守分子。
新基要主义的教义观点
这些基要主义者甚至回避葛培理,不是因为他是自由派,而是因为他与自由派对话。他们指摘葛培理在群众福音工作中的「包容精神」(spiritofinclusivism)。
将新福音派的人、学校或机构加以标志,就等于与之分离。新基要主义因此拒绝参与葛培理的布道运动,反对《今日基督教》这份刊物,且严厉责备慕迪神学院(MoodyBibleInstitute),和达拉斯神学院(DallasTheologicalSeminary),因他们邀请了某些福音派的讲者。
另有一些作者,也将弗尔威尔(JerryFalwell)、黎曦庭(TimLaHaye)、林西(HalLindsey)及罗拨臣(PatRobertson)等基要派领袖确认为新基要主义运动的人物。这些领袖曾公开的说:
为美国严重的社会、经济、道德及宗教危机提供答案。他们指出,有一个新的及更具扩散力的敌人兴起了,就是世俗的人文主义。他们认为这种主义要为侵蚀教会、学校、大学、政府及家庭负责任。他们攻击每个他们认为是世俗人文主义遗裔的敌人——进化论、政治上及神学上的自由主义、松懈的个人道德观、性腐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及任何可削弱圣经的绝对、无谬误权威的观点。
道德主流(TheMoralMajority)及它的政治行动,也是新基要主义另一种表现方式。
新基要主义的评价
新基要主义可被视为一个现代的运动。一方面,它坚持圣经传统的基要教义;另一方面,它又演变成一个有不同重点及看法的运动。新基要主义保留基督教传统信仰教义,在教室中及讲台上,维护这些教义。然而,虽然传统的基要主义曾经招架不少学术界钷子,如威尔信(RobertDickWilson)、多马士(W.H.GriffithThomas)、来尔(J.C.Ryle)、麦根(J.GreshamMachen)及其他人的抨击,但新基要主义的倾向是反知识的,也抗拒神学训练。
反智慧主义(anti-intellectualism)的结果,令正统主义走向偏差,特别是「唯英皇钦定本」(KingJamesonly)运动。早期的基要派相信圣经原稿的默示,但新基要主义竟有一些人甚至鼓吹英皇钦定术的默示;他们将这点也放进教义声明中。
新基要主义也进一步走向律法主义。他们在教义声明以外,增订一些有关行为的明文声明。
此外,新基要主义也鼓吹次等分离(secondaryseparation),回避其他不随从同样僵硬标准的基督徒。这种态度令新基要主义趋于**,令教会分化,促成真基督徒之间的敌意。对那些坚持正确教义的人,这也许是一个苛刻的批评,但健全的教义应该能彰显令生活改变的行为,而表达方式就是爱(约十三34至35;约壹二10至11,三14)。爱是基督徒的责任,即使在与异端和不洁者的斗争中,也应表现爱。圣经重视爱心,这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那些妥协并非关乎信仰核心的教义。
总体观察
总结本章,在今天的真教会中,信徒相交的情况实在欠佳。但有两项正面的观察是需要强调的。首先,福音派及基要派都相信、教导及护卫圣经中基督教的传统教义。本书「第2部分:系统神学」,就是从福音信仰立场写的,指导读者从保守的立场去表达某些教义。
第二,福音派与基要派都有不少感人的工作发展:例如宗派与个别独立团体之中,存着强烈的使命感;布道运动的兴起(最显著的是葛培理的工作);圣经学院、基督教大学和神学院的增长;以及福音信仰出版物的美好前景。这些带来的结果是,单单在美国就有五千万人宣称自己重生;而基督荣耀的福音,也得到大众的接纳、尊重及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