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周天作之合,何去何从
婚盟的目标
婚盟──不只是亲亲密密
以弗所书第五章二十一至三十三节,很奇特地用一个命令来开始讨论基督徒夫妇间的关系:「又当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顺服」,然后才讨论夫妇间那牺牲的爱、互相支持。所以,你若只能想象夫妇间互相支持、爱顾的图画,就忽略了这教导的核心──存敬畏基督的心(特别基督爱教会的心),彼此顺服。
耶稣洗门徒的脚,是一个命令(不单用来作为榜样),呼召门徒一起去服事他人。祂并不把目标放在建立亲密的团契关系,而是强调祂所建立的,乃是一个服事的群体,把基督在地上的事工延续下去。祂应许与我们同在时,并不应许同在花前月下,共喝美酒,而是要我们负祂的轭,负起自己的十字架(太十一:29;可八:34)。
耶稣把自己和使命交给教会,以致教会能「使天上执政的,掌权的,现在得知神百般的智能」(弗三:10)。耶稣服事教会和爱教会,不是要叫教会沉醉在与神交往的美境中,而是去服事他人,这就是婚盟的模范。
在创世记的记述中,婚盟从开始就是一个满有使命的单位。神要夫妇们共享生育众多和治理神所创造世界的职事。婚姻不单是满足彼此的需要,而是一个共为伙伴,出去服事的呼召。
百基拉和亚居拉──伙伴关系的模范
百基拉和亚居拉这对夫妇是保罗传道生涯中的重要人物。他曾六次提及他们的名字,奇怪的是其中三次把百基拉(妻子)的名字排列在前面(使十八:18、26;罗十六:3-4),因为当时是习惯以丈夫的名字来称呼一对夫妇,更不用说不会把妻子的名字排在前头。
保罗与他们有相当深交。他们是被政府强迫从罗马迁徙到哥林多的犹太人。就在那里遇上了保罗,并接待他居住自己的家中,共织帐棚为生(使十八:3)。保罗把百基拉的名字排在前面,表示了百基拉不单是「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或只是同工中可有可无的角色,而是与他们(男人)同等,而且她对哥林多众教会的意义是非常重大。
当百基拉与亚居拉到了以弗所,就遇到了亚波罗,他正在会堂中勇敢地讲解基督的道理。亚波罗并非无知无闻之辈:「他生在亚力山大,是有学问,最能讲解圣经,这人已经在主的道上受了教训,心里火热,将耶稣的事详细讲论教训人,只是他单晓得约翰的浸礼。」(使十八:24-25)
他们看到亚波罗的不足,于是接待他到家中(像接待保罗一样),「将神的道给他讲解得更加详细」,因而造就了另一个传道者。保罗在另一段圣经中称这对夫妇为「同工」──「问百基拉和亚居拉安,他们在基督耶稣里与我同工,也为我的命,将自己的颈项置之度外,不但我感谢他们,就是外邦的众教会,也感谢他们。」(罗十六:3-4)
从以上所见,他们的生活,不单是为了满足对方的需要、使对方快乐,或扩展自己的事业,而是开放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家,在自己的家成立了以弗所教会,后来甚至成为一个差传基地,因此外邦的教会,也「感谢他们」。
婚盟目标的均衡
去完成神对夫妇二人共同的呼召并不抹煞留意伴侣的需要。保罗肯定了夫妇们要互相「保养顾惜」(弗五:29)。满足共同的需要,发展甜蜜的关系是很重要,然而却不是最重要的事。
耶稣把祂对教会的爱和服事全然放在完成神的心意之下,并因此呼召教会成为伙伴,共同完成神的心意;祂认定两者并不相违。
群体关系的均衡
均衡是一个重要的圣经原则。在群体内(就像婚姻成长小组),最好能把需要与完成目标作一均衡。组员一方面需要发展友谊,分享感受和应付冲突。另一方面,亦要共同达致小组成立的目标。
我们的婚姻与现在参加的婚姻成长小组,很多方面都不相同,其中最重要的分别是成长小组必须在时间上加以限制、要订立明确的目标,而婚姻却是一生之久的历程,而且那目标也不是那么明确。若婚姻的目标只是满足双方的需要,而不能演化进深,就不能支撑一生之久,关系就会停滞不前。
个人成长的均衡
艾力逊(ErikErikson)认为个人的成长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不过成长并不是随着年日自然而生的,而是必须完成一个阶段后才能开始下一个阶段。在「成人」阶段的开始,主要的成长目标是要去与人发展亲密的关系;这阶段也是多数人结婚的时候。所以,发展婚姻中的亲密光景,确能帮助我们继续个人成长。
不过,发展与人亲密的关系只是人生成长中的一个阶段。接下来的是「发挥」阶段,重点在贡献自己,使世界和别人得益。这是个超越自我的阶段,亦通常是养育子女的时候。不经过「亲密」的阶段,就不能踏上「发挥」的阶段。「亲密」不是终点,只是踏上另一个成长阶段的途径。
若我们揉合人际关系和个人发展来理解,就会肯定婚姻的功能并不局限于彼此亲密。当个人发展至超越自我中心的成长阶段时,也要转移婚姻中的重点。没有亲密的关系,就不能满足彼此间的需要,也不能踏上服事他人的阶段,不过婚姻却是肯定不会在亲密阶段而止步。
婚姻里的均衡
伴侣们一定能分享自己最深入的伤害、渴望和梦想,所以必须学习与伴侣沟通。沟通不单是交谈,而是分享感受并知道对方能明白我们所说的,体谅我们的感受。
亲密的最深层就是能与伴侣沟通自己心底中对彼此关系的感受。好象因伴侣的表现而欣赏、关注或是愤怒。这同时亦是最炽热的沟通,因为我们真实地告诉伴侣,自己亦同样有需要。
伴侣们必然要发展出「你──我」的沟通(而不只是对其它事物感受的沟通),这才能发展出亲密关系。若他们不能向伴侣沟通自己的爱、恐惧与愤怒,亦同样不能解决彼此间的纷争,更遑论能共同刻意地改进彼此间的关系。
不过,那些因「你──我」式沟通而来的感受及亲密感通常都很快消失。「你──我」的沟通是婚姻中的一个高潮。高潮过后,又是平淡的日子。不过很多夫妇却因自己不能把这感觉持续下去而感到迷茫和惧怕。他们不能忍受那高潮间的低迷时刻。
伴侣们需要那些「你──我」的交谈,不过他们亦必须讨论儿女,工作及日常生活的琐事。那些在低谷工作的心情和其它事情,虽然不甚「剌激」,但亦是同样重要,因为高潮是由低谷开始。
婚姻中的三角关系
基督徒的婚姻从开始就是一个三角关系。神居最高的地位,当我们与神愈接近,彼此间的距离就愈短。这图画叫伴侣们明白他们的关系是一个双重的关系。不单承认祷告、读经的重要,也强调彼此间关系的重要。
这三角关系的图象,也使我们明白神不单邀请我们与祂相近,让我们更跟从祂的使命。我们不单着眼于对方,也着眼于神给我们的事奉。同样,不少研究家庭的学者在近年开始倡议一个「三重的焦点」。夫妇们不单需要讨论彼此间的关系,亦要把眼光放在第三者(可能是小孩、父母、朋友、或是旅行计划、工作)的身上,使夫妻们不致因太着眼于彼此的关系上,而至终把自己困死在闷局里。有时服事第三者,反而把伴侣间的问题解决。
当然,我们需要知道,那个第三者可能帮倒忙,甚或破坏了彼此间的关系。例如,当伴侣争吵时,把祖母拉进来,可以是极具相当的破坏力(若她偏帮某一方)。不过,若他们把她拉进来,是要帮助他们冷静,客观地重温所发生的事情,则可能是帮助他们解决冲突。
简而言之,无论现代的家庭理论和个人的成长理论,皆令我们知道,夫妻间的关系需要发展超越二人世界的焦距。作为基督徒,我们更知道神才是我们需要集中的地方。
为何结婚?
人们为什么结婚?大多数人的回复可能是:不能想象没有伴侣,这如何活下去。除了个人的理由外,其实我们的社会亦对婚姻有某些期望,影响了我们对婚姻的看法。
工作和婚姻──过去和现在不同的意念
说到生命的目标,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伴侣无关的工作,或自己的事业。
十九世纪以前,家庭与工作根本就是一体,不能分割。人们在家中工作,夫妇基本是事业上的伙伴,丈夫耕种,妻子则承担织布、做饭等工作。虽则夫妻各有不同的责任,却是互相倚赖。他们除了情绪上需要与伴侣发展亲密的关系,实际生活上亦需要伴侣来共同努力,才可以生存下去。
在箴言的记述中,理想的妻子就是帮助家庭经济的重要成员。她为家人提供食物、监督工作、买卖田地、纺织及卖布(箴三十一:15-19,24)。
不过,工业革命以后,家庭与工作就朝着分割的方向进发。男人到工厂工作,妇女们留在家打理家务,渐变为正常的事情。婚姻和家庭渐渐变成了只是分享情感的地方。妻子在家中的工作也变成与家庭经济无关,因为家庭不再是从事生产的地方,只有出外工作所赚取的才是实在的金钱。家庭的主要生产只余下与经济无关的生育和照顾儿女。不过,今天的家庭亦渐把照顾儿女的时间缩短了,把这个责任委托家庭佣工。事实上,现代的社会学者发现家庭的功能只集中在两样东西上:第一,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变成了消费单元。婚姻和家庭成为社会上最基本的消费者。他们要决定如何使用共同的金钱,如买房子、车子等。
无可置疑,金钱成了夫妇间重大的共同目标和冲突之源(他们储钱,目的是买电视机、旅游、买楼或租楼等等)。作为顾客,婚姻慢慢就变成了嗜好(空闲时才一同游玩、浪漫,远离世界),伴侣变成了彼此共同游玩时的伙伴,而不是生命目标的伙伴。
家庭的第二个功能就是满足彼此亲密的需要,渴望能在婚姻中坦诚表白自己的感受和受到爱顾。不过,过于着重这功能,结果反而使不少家庭分离。因为在过去婚姻的重点是互相支持(在工作上),几乎是生存的基础,而亲密和关顾,似乎只不过是赠品而已。现在,当赠品成了主要的目标(甚至有时是惟一的的重点),没有了共同的目标,个人的需要和感受就变得过于尖锐,因而使婚姻里的空间缩少,情绪上的抗争亦变得更为激烈。
总结
婚姻需要双重的焦距,在亲密和满足共同的需要外,还需要一个两人以外的目标。现代的社会把家庭与工作分割,因亦而使彼此的目标分割,再不强调共同的目标。
大部分的夫妇多集中在应付和建立共同的需要:爱、亲密和友谊。不过,这些并不能使婚姻成长。若要共同成长,他们就需要订立二人世界以外的目标。这目标在过去,是无从选择,由环境决定;但是现在却要伴侣们自己来订立。
制订婚姻中的目标
婚姻成长小组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把伴侣间不同的梦想拿出来讨论,以达致一个共同的目标。
1.每一段婚盟中的目标和工作,都是独特的,应由伴侣们自己制订
没有人能为我们制订目标和吩咐我们该如何响应神的呼召。其它人只可以帮助我们澄清含糊的地方。重点是伴侣们共同参与,顺服于神的心意之下。
2.共同的目标必须与伴侣们所着重的生活模式有关连
有些夫妇会为「你们从神领受了什么旨意和使命?」或相近的问题而感到困惑,因为他们自觉不够「属灵」。不过,若我们问:「你们共同的时间多数用来做什么?」,「是什么使你仍委身伴侣?」等问题来发掘他们婚姻的强处,并从这些长处来服事他人(近似发掘属灵恩赐和鼓励运用)。可能要某些夫妇面对这些问题是个很痛苦的历程,不过,当他们能面对神的挑战,生命就会得到改变,这不正是他们参加成长小组的目标吗?
3.婚姻的目标会随时间而改变
生命不断改变,同样婚姻中的目标亦会因时间和面对不同的事情而有所改变。
4.制订婚姻中的目标就是掌握我们的未来
要知道自己婚姻的未来并不为环境所控制,而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制订目标,切实去行。
刻意建立的婚盟
所有婚姻都有自己的目标(可能是由环境所控制、由无言的期望和不曾意识的需要所局限,亦可以是自主制订的),可是,不是所有婚姻都是刻意建立而成的,所有的婚姻都会结出果子,并改变了这个世界(后果可能是好,亦可能是坏)。
基督徒的成长是要刻意建立才有结果──要把自己的生命环绕神的旨意里。婚盟亦需要伴侣们刻意建立,跟随神的心意,而不是限制了神的感动。当然有时一个人会忘却神的道路,但在婚盟中,二人互相扶持下,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加倍。
教案建议
(一)组前预备
1.在咭纸上写下制订婚姻目标的四个原则。
2.把黑板分作两边,左边写下:伴侣友谊、性的表达、财政需要、社会期望、渴望有孩子。
3.复印第四周工作纸2(可能有些组员忘记带回)及第五周工作纸1、2。
4.把座位安排为半圆形。
5.找出教会和社区需要夫妇参与的事奉(如探老人院、医院布道、儿童主日学,主日学、开设家庭查经班等),并用咭纸记下。
6.为组员祷告。
7.预备一些白纸。
(二)开始小组
藉活动建立气氛
1.请每个组员在白纸上写下自己最喜爱的:花、颜色、季节和食物,组长收集后,逐一抽出,大声宣读,并请组员们猜猜是谁人写的。
开始
1.请每位组员重温第四周工作纸2,并说出他们夫妇的特质。
引言
1.请组员思想:
「什么是呼召?」
「是否每一个信徒都有独特的呼召?」
意见调查
1.请每个组员在黑板上所写各项考虑结婚因素,按自己考虑结婚时的重要性以1、2……排序。
2.收集并统计他们的意见。
3.简述现在家庭的两个功能(参组长本第五周「工作和婚姻──过去和现在不同的意念」)。
伴侣各自分享
1.请伴侣们分享组员本第五周习作(D)来发掘他们沟通的长处与弱点。
讲授
1.简述夫妇间不单需要「亲密」,亦需要「发挥」(参组长本第五周提及各种均衡的关系)。
2.在黑板上划出一个三角形,在最上方写上「神」,然后简述婚姻中的三角关系(参组长本第五周资料)。
讨论
1.派发第五周工作纸1,完成后互相讨论答案。
讲授
1.展示那写着制订婚姻目标的四个原则的咭纸。
2.简述这四点原则。
共同分享
1.以夫妇为单位,分享组员本第五周习作(L)和(N)。
实践
1.强调夫妇必须在两人世界外找得目标。
2.展示那写着教会和社区需要夫妻参与事奉(如探老人院、医院布道、儿童主日学,主日学、开设家庭查经班等)的咭纸,请他们共同考虑,并思想如何实践。
前瞻
1.表达下周讨论共同发展日常活中的拍档关系。
2.派发第五周工作纸2,请组员们在家完成后,下次带回来。
第五周天作之合,何去何从工作纸1
题目:圣经中共同服事的模范
1.创一28-27
合作人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神所赐的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
2.创十七:15-19,二十一:1-5
合作人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神所赐的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一:18-25
合作人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神所赐的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样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
4.徒十八:1-3、19、24-26
合作人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神所赐的工作: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周天作之合,何去何从工作纸2
题目:彼此拍档的比率
在左下旁已列出你与伴侣的日常工作。若你认为这些工作彼此都是同等付出或同样履行责任,请在「我」及「伴侣」那处填上50%(即平均付出)。然而,若不等同,可按你的看法来填写比率(例如:某项目「我」占20%、伴侣占80%)。
项目
拍档比率
我
伴侣
1.照顾儿女
2.家务
3.管理钱财
4.维修或购买
5.灵命成长
6.参与教会
7.工作
8.运用余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