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救赎的实施 第八章 坚忍
    对于称为「圣徒的坚忍」(ThePerseveranceoftheSaints)的教义,经验、观察、圣经历史及某些圣经章节似乎提出非常充分的证据。圣经的记载及教会历史不是充满例证,论明那些在信心上如同船破坏了般的人吗?又我们岂不读到有关「论到那些已经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又于圣灵有分,并尝过神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若是离弃道理,就不能叫他们从新懊悔了」(来6:4-6)?我们的主岂不曾这样说:「我是真葡萄树,我父是栽培的人。凡属我不结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人若不常在我里面,就像树枝丢在外面枯干」(约15:1、2、6)?是的,面对历史的事实及上述引证的经文,我们必须说:搜集圣经对这问题的解释并不是一件适合懒惰人的工作。「离道反教」(apostasy)的意思是什么?圣经所说的「偏离」(fallingaway)是什么意思?

    要恰当地说明「坚忍」教义的意义,先要认识这不结作什么。每一个承认相信基督、又在圣徒的团契中被接纳为信徒的人,就有永生的确据,可尝神赐他永恒的救恩。主在肉身活着的时候,亲自警告他的跟随者,他对相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8:31、32)他定下一个辨别真门徒准则,就是「继续持守耶稣的话」。在别处找到主说相同的话:「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10:22)这准则也见诸希伯来书作者所说的话:「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分了」。(来3:14)约翰福音15章是耶稣教训有关葡萄树与枝子的比喻,其重点也是相同的要旨。「人若不常在我里面,就像枝子丢在外面枯干,人拾起来,扔在火里烧了」。(约15:6)真信心的重要考验就是忍耐到底、常在基督里和恒久持守他的道。

    圣经对此着重点有两方面的教训:

    (1)这提供有关「偏离」、「离道反教」的解释:人可以有所有相信和跟随基督的外在表现,有一段的时间作美好的蒙恩见证,又对基督及其国度大发热心,然后失却所有兴趣、对基督及其国度的应许若非敌视,就是漠不关心。这是种子撒在石头地上的教训——种子发苗、生长、但当日头出来一照,就枯干了,结不出完全的果子来(比较可4:5、6、16、17)。当然,这类人也有相当大的差距。有些似已悔改归正,他们片刻极度热心,然后却突然冷淡下去,从圣徒的团契中消失了。另一些并无同样热心的表现,他们对基督的信仰从不郑重其事;经年累月,信仰变得不稳定而贫弱,最后全然断绝,他们不再在义路上行走了。

    (2)有一事必须辨明,即一种暂时的信心可使其拥有者踏步千里。这一点可从撒种的比喻略知一二。比较那撒在石头地上的种子,这些人是乐于接受神的话语,并在一段时期内保持快乐的经验。就共通点而论,二者同长出叶子,间或有穗子;二者不但有萌芽,也有生长。惟一的缺点是穗子从不长满果实。希伯来书的语调把这意思解释得较具体,该处说那些人是「已经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又于圣灵有分,并尝过神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来6:4、5)。如此辞句的形容,应用于那曾偏离正道者,令人难以置信。但这些却劝导一事:即有关在神国度运作的诸势力,其影响会落在那些至终证实不改变和不得救的人。彼得在彼得后书2:20—22节所解释的,是同样有关离弃真道的事实及其类似的经验。毫无疑问,彼得是谈论那些有主及救主耶稣基督的知识的人,他们认识公义之路,也因而脱离世界的污染。但却重被污染缠绕,转离所赐给他们神圣的命令,正如「俗语说得真不错,狗所吐的他转过来又吃,猪洗净了又回到泥里去辊,这话在他们身上正合式」。因此,圣经本身带出一个结论,就是有关福音的能力和真理。人可以有非常鼓舞、高超、革新和与夺的经验,与神恩典国度的超然力量发生如此密切关系,至按着肉眼的观察,这些力量在人身上产生的功效与神重生和成圣恩典所产生的能力没有分别。但是人却仍未有分于基督,也不是永生的后嗣。「坚忍」的教义若不说明这样的可能性,及其在某些情况下的真实性,就是一个曲解的教义,又会导致近乎与坚忍教义相反的放纵(laxity)。这样的教义的确完全不是坚忍的教义。

    以上的解释使人更了解「圣徒的坚忍」一名称的合宜性和富表达性。这教义若改名为「信徒的稳妥」(TheSecurityoftheBelievers)是不合其意的,不是因为后者本身是错的,而是因为前者在结构上更细心和根据。「信徒的坚忍」本身的示意谨防任何保证「信徒是稳妥的」的意思或提示。换言之,稳妥是指其永远的救恩,与其可能犯罪的程度和转离信仰圣洁之途没有关连。这也谨防任何解释信徒的身份(status)的说法,因为如此阐明教义是有害和不正当的。信徒不可以任意犯罪痛弃信仰而仍属稳妥的。为何这是不对的?原因是这造成了一个不可能的结合。不错,信徒会犯罪,他可能犯极重的罪、又长期跌倒。但另一事却同是真的,就是信徒不可能自暴自弃地犯罪、不可能让罪作王、也不可能在某些背弃信仰的罪上有分。因此,若说一个信徒的稳妥是不计及他日后犯罪和背信的生活是极之错误的。真实的乃是耶稣基督的信心是常常关系到生活上的圣洁和忠贞。所以,「一个信徒」的意义不可能脱离其信心和圣洁的果子。若说一个信徒不论相信后如何沉迷罪中仍属稳妥,就是夺去基督的信仰的基本意义,又导致一过失,即把神的恩典变作放纵。坚忍的教义是有关信徒坚忍的教义,这圣徒的坚忍的教义不是太极端的。那就是说:圣徒,即透过圣父有效地呼召和圣灵的内住而与基督联合的人,会至终坚忍。若他们坚忍,他们也忍耐、也持续。这里完全不是说他们将来的拯救是与其坚忍持续无关,而是指他们将确实地坚忍。所以,那属于他们的稳妥与他们的坚忍是不能分开的。这岂不是耶稣所说的吗?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10:22)

    同样地,彼得叙述一个活泼的盼望,是「不能朽坏、不能**、不能衰残、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彼前1:4)。他们是那些「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得着所预备,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彼前1:5)。有三件事是特别值得注意的:

    (1)他们是蒙保守的。

    (2)他们是藉着信心蒙保守。

    (3)他们蒙神保守直至末后的结局,就是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

    这保守不是短暂的,而是至末了的;这保守也不是不靠信心,却是藉着信心蒙保守。故此我们不要相信经滥用的「信徒的稳妥」的教义而间懒度日或放纵情欲,却要认识{圣徒的坚忍}的教义,认定人要至终持守信心圣洁,才可保持在基督里的稳妥。保罗写以下的话时,所想到的亦正是复活得生命和荣耀的目标。「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干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3:13、14)

    「圣徒的坚忍」的教义非常强烈地提醒一事,即惟有那些坚忍到底的,才是真正的圣徒。我们并不自动地获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头召我们来得的奖赏。坚忍的意义就是把自己最强烈和最专一地奉献给神,用在神所命定的途径上,成就救赎的目的。圣经的坚忍教义,与福音派圈子里盛行的寂静主义(quietism)和非律主义(antinomianism)并无相同之处。

    只有那些坚忍的人才是圣徒,这话不错,但问题仍存在:即圣徒会坚忍吗?神是否命定和预备了那些真心相信基督的人才至终坚忍?这问题的答案确实是肯定的。这里否定亚美尼亚主义(Arminiantenet),即相信圣徒会「从恩典中堕落」,又对抗非律主义之推理和证据。二者的否定是同等重要的。

    诚然,「从恩典中堕落」的形容出现于圣经(加5:4)。但保罗在此不是讲讨论们信徒会否不得神的喜爱而至终灭亡的问题,而是针对「靠恩典称义」这单纯教义的偏差,即「因行律法称义」。保罗在此的话是要表明一理:若人在任何方法或程度上寻求「靠行律法称义」,那就是放弃或完全偏离了「靠恩典称义」。称义不可能有恩典和功德的混合。只可或有其一。人若在任何程度上加插功德,使放弃了恩典,也欠了行整个律法的债(比较加5:3)。这个保罗的教训对整个坚忍的问题有密切关系。人单独靠恩典和单独透过信心称义,没有比这信条对发起坚忍的教义更重要。但保罗在这里不是论及那些从神恩典中堕落的信徒,若如此便与他在书信别处的清楚教训不一贯。的确,我们可以看先后保罗自己的教训引证「圣徒的坚忍」的立场。

    新约圣经的「圣徒」(saints)是谁呢?就是指那些被呼召作圣徒的,即耶稣基督所呼召的(罗1:6、7)。有一事颇不可能,就是分开新约有关「圣徒身份」(sainthood)的意义和呼召罪人得与基督耶稣相交这有效呼召(林前1:9)。现在我们需发问:在保罗的教训中,这使人成为圣徒的呼召的关系是什么?保罗在罗马书8:28-30节把答案告诉我们。这里有一连串不可分割的事件,始自神预知、预定的永恒旨意,而终于神的子民进入荣耀。把呼召从这排列中抽出来是不可能的。被召的人是按着意旨被召(28节);意旨是在呼召之前。这就是保罗在29及30节透过预知和预定去申述神的意旨的意义——「他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预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们来」。再者,正如呼召之前必先有预知和预定,呼召的结果就必然是称义和得荣耀——「所召来的人,又称他们为义;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30节)这段经文对解释上述的问题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现今论到的是圣徒,即在耶稣基督里被召的人,他们因信耶稣基督被称义。一个真正基督徒的定义最低限度必须是一个被呼召和得称义的人。问题因此是:一个被呼召和被称义的人可不可能偏离正道及在永恒救恩上有亏欠?保罗的答复是「不可能的!」——那些被呼召和被称义的人必会得荣耀。同样地,若从另一角度看这问题,也会得到相同结论。被呼召的人是那些预定要效法神儿子模样的人(29节)。人可能相信神预定的旨意不生效吗?连亚美尼亚主义者也否定此说,因为他相信神预定了永恒救恩,要赐给他所预知的人,就是坚忍到底和得救的人。

    我们需要辨别这争论所关系的事。如果圣徒可能偏离正道而至终失丧,那末被称义的人也会偏离正道而失丧。但那正是这得默示的使徒说不会、也不可能发生的事。因为神所呼召的,他也称之为义和赐予荣耀;得荣耀一点不下于与神自己的儿子的模样一致。这一点恰好是保罗说以下的话的意思,即神要「将我们这卑贱的身体改变形状,和他(基督)自己荣耀的身体相似」(腓3:21);又他在罗马书8:23节称之为「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也是此意。否认圣徒的坚忍,就是废掉了使徒教训的明显要义。

    这一段经文可以作为坚忍教义的论据。然而圣经还有印证的经文。我们值得记着那无人像他那样说话者的话,他是天上来的,要遵行那差他来的旨意,好叫凡从神所赐给他的,他一个也不失落,在末日要叫他们复活(约6:39)。诚然,没有人否定圣徒在新约圣经的定义是相信基督的人。圣徒就是信徒。主耶稣论到信徒怎么说呢?「因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见子而信的人得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他复活」。(约6:40)我们是否应存至少的质疑,以为神的这旨意会失败呢?耶稣在此保证这是不会的,因他解释了那一连串要发生的事。他说:父神的旨意不但要凡相信他的人有永生,更「在末**要叫他复活」。为了使人不怀疑这末日复活的性质,他在前节说明「末日的复活」是对照「他所赐给我的,叫我一个也不失落」。换言之,耶稣在此所说末日的复活是相连于「他所赐给我的,叫我一个也不失落」者的复活。「差我来者的意思,就是他所赐给我的,叫我一个也不失落,在末日却叫他复活」。(39节)当耶稣说:「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37节)时,他岂不是给了我们最明显的保证,即信徒是不可能灭亡的?人要就近他,就只须相信他。又耶稣预见并保罗的稳妥,是一点不少于那在末日的复活得生命。

    然而,这解释仍未概括全义。我们值得更进一步查考约翰福音的耶稣的对话。他又说:「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约6:37)每当有父神「赐予」的行动,其同时亦有必然的结果或必然附随的事,即「就近基督」,换言之,即「相信他」。另一方面而言亦是对的:在何处有人就近基督,其同时必然有父神所赐予他那部分,因为耶稣也曾说过,若不是差他来的父吸引人(约6:44)、若不是父所赐他的(约6:65),就没有人能到他那里去。在这讲论中,父神的部分就是「赐人与基督」和「吸引人就近基督」当被看作同一事件的两方面,即从两个角度去解释同一事件。「父神吸引人」是从人身上动工的观点看这事件,而「父神把人赐予基督」是从父赠子的观点看这事件。二者不可能看作分开的。总括而论,除了父赠与基督的人,没有人能到基督那里去。而我们已从耶稣明显的话知悉凡父这样赐给他的人,必到他那里和相信他。因此,「父的给予」和「人的就近基督」是不可分开的——二者不可缺一而独存;前者在那里,后者亦必在那里。

    基于上述解释,若翻开约翰福音10章就会得到一个总结性的印证,即「信徒不可能灭亡」的真理。耶稣再度论及父所赐予他的人。我们不可分开约翰福音10章的「赐予」和约翰福音6章的「赐予」。虽然6章介入一个新的称呼,即称呼到基督那里去的人为「他的羊」。耶稣所说的是什么?他说:「我父把羊赐给我,他比万有都大,谁也不能从我父手里把他们夺去。我与父原为一」。(约10:29、30)若我们再追查「谁也不能从我父手里把他们夺去」的重点何在?就可从耶稣先前的一句话得知:「我父赐给他们永生,他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约10:28)明显地,耶稣在此正谈论有关父赐给他的人的确实无误的稳妥——「他们永不灭亡」。同样的稳妥有一保证,就是「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的事实。为了实证这真理,他说:「我父把羊赐给我,他比万有都大,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约10:29)所赐给予的人虽在子的手里,但他们却仍不可思议地在父神的手里;这是确实无误的保存(in-falliblepresservation)的确据。没有人能从父或子的手里把他们夺去。这就是父神赐予子的人产业。

    有一事仍需紧记,就是凡父赐给基督的人都到基督那里去,也即相信他;而且凡相信他的人,就是父神赐予基督的人。因此,耶稣在约翰福音10:28、29节说话的意义,不是单指那些父赐给他的人,也指信徒。约翰福音第6章的几段经文解释了父赐给子的人都是信徒,且信徒都是父赐给子的人。所以,对所有信徒而言,即但凡按着约翰福音6:27、44、45、65节到基督那里的人而言,我们可这样说:按着那位同是真理、真神和永生者的权柄,在耶稣名下的信徒将不灭亡——他们在末日将与蒙福的人一同复活。若用保罗的言语:他们将「得以从死里复活」(腓3:11)。

    根据这真理,我们岂不找到新的理由,惊欢神的恩典及其不变的慈爱吗?这是神恩典之约,这联结是不可变易的。正是这一点支持着「圣徒的坚忍」的宝贵信条。「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但我的慈爱必不离开你,我平安的约也不迁移,这是怜恤你的耶和华说的」。(赛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