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尽在不言中——知己形象的灵修操 第十章 东正教灵修学传统背景
    一、历史传统

    东正教其实是基督教一个很长的传统,有其相当独特的属灵操练。东正教的传统距离很远,从地域而言,东正教的起始点和罗马天主教一样,都是由保罗在欧洲传道之后发展而来。约在第二、三世纪已有基督徒分散在叙利亚、北非、意大利、欧洲及地中海沿岸的范围,后来教会的核心停留在意大利的罗马,成为罗马天主教,但仍有些基督徒散居在土耳其和叙利亚一带。慢慢发展至第四、五世纪,由于在地域上距离太远,西边的教会开始以罗马为核心,而东边的信徒则在现今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现代称为伊斯坦堡)慢慢形成另一个政治和宗教中心,成为东正教(东方教会)核心的地方。此后,基督教慢慢进行双线发展。到第七、八世纪的时候,欧洲普遍受到蛮族入侵,罗马陷落,进入由蛮族统治的黑暗时期,直至公元一千年后才重新恢复中世纪的文化。在黑暗时代,以君士坦丁堡为核心的东方教会并没有受蛮族入侵的影响,反而能够发展一个蓬勃的教会历史。直至中东穆罕默德的回教势力兴起,才对它构成威胁。所以,东正教教会基本上是由第四、五世纪,亦即初期教父一样的传统,在东方的叙利亚以至土耳其一带发展。直至公元后第十四世纪,由于回教的入侵及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基本上东正教的教会算是结束。由第十五世纪开始,东正教拜占庭帝国(Byzantine)结束,其传统及信仰散布在回教势力以外的地方:北上至当时的俄国(现代的独联体国家);西移至东欧和罗马尼亚;南下至希腊的岛屿。因此,东正教从第十五世纪开始,逐渐变成俄国东正教或希腊东正教,因为教会延伸至这些地方。

    由于地域相差甚远,加上东正教信徒的宣教热诚不大,他们所用的文字如东欧、希腊、俄国等文字都不是我们所熟识,而且很少东正教的文献被翻译成英文。直到二十世纪才开始有学者尝试将东正教的文献翻译成英文,我们才开始明白原来东正教有如此深厚的神学传统和深厚的灵修学传统。

    二、主要流派

    东正教的灵修学传统可分为五个重要的阶段:

    1.旷野教父(或称沙漠教父,desertFathers)

    第一个阶段最初期可追朔到与罗马天主教的灵修学一样,就是第四世纪和第五世纪的旷野教父(沙漠教父)。根据今日的东正教灵修学传统,有两个人物特别突出:

    (1)EvagriusPonticus(c.345-399)

    EvagriusPonticus大概是第四世纪的人物,他的著作大部分已经散失,其中有一本影响相当深远的名为《在祷告中》(OnPrayer)。

    (2)Pseudo—Macarius

    另一位自称为Macarius的人,相信只是一个假名,是第五世纪的人物。我们相信历史上的Macarius没有著作过《讲道集》(Homilies)一书,所以这位Macarius可能只是托名著作这本书,因而他被称为Pseudo—Macarius。《讲道集》是一本探讨祈祷的书。

    这两位教父均探讨人在独处时祈祷的经验,喜欢用智慧的方式,如谚语写作。

    在EvagriusPonticus祈祷的作品中,可见他是教会历史上将属灵经历分为层级的第一人,其分法与罗马天主教的略有不同。罗马天主教将属灵经历分为洗净罪恶、被神吸引及与主联合三个步骤。EvagriusPonticus的体验则不同,他的第一个步骤是将一切欲望截断(passionless),没有世间欲望缠扰。第二步是静观(NaturalContemplation),乃是透过观看宇宙万物,默想天上超自然的万物来了解神,这与圣方济的路线相似。第三步是直接看见神(visionofGod)。神本来就不可以用肉眼看见,甚至不可以用推理来看见。直接看见是在一种神秘状态下将我们的思想完全倒空,将神吸纳在我们的生命中,完全占据我们的生命时,我们自己在直觉当中,在完全没有思念的状态下与神联合。他所了解的神是绝对的,好象是一道极强的光,可以令人眼瞎。在这状态中,人虽然瞎眼,却可以看见神,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EvagriusPonticus的重点是透过理智上与感情上的放下,然后把生命炼净至完全没有任何杂质,让神在异象中和我们相遇。

    在Macarius的《讲道集》中,阐述的重点却在另一方面。Macarius较为着实,他的作品重点指出我们在祷告中要用我们的『心』,当然这个心不单是指我们的肉心,也不是单单指情感上的心,而是代表整个人全部的中心。所以祷告时不是单单用头脑祈祷,也不是单单用身体祈祷,而是整个人的心、身、灵完全投入,这是用心的祷告。这在历史上成为日后属灵经历发展的基础。

    2.Pseudo—DionysiustheAreopagite(五世纪末)

    有一个名叫丢尼修(Dionysius)的神秘人物,自称为“DionysiustheAreopagite”,那是圣经使徒行传中记载保罗去到雅典传道,提及未知之神时,有些人在保罗讲到复活时便离开。圣经记载有两个人愿意留下来继续聆听,而且信了主,其中一人就是丢尼修(DionysiustheAreopagite)。这位人士自称就是圣经中的丢尼修,但是我们从历史的判断,可以肯定这位人士一定不是圣经中的丢尼修,所以我们称他为“Pseudo—DionysiustheAreopagite”。他有几本著作,其中一本相当重要的作品是《密契神学》(MysticalTheology),论及我们要用理智来明白神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又不能不用理智作为起始点。于是要明白神的路要从理性起始,尝试去描述神、理解神、形容神,但是当我们愈来愈想了解神时,就会发觉我们的理智愈来愈不够用。我们慢慢发觉愈要了解神,便愈要将我们的理智完全放下。最后,到我们完全放下理性、超过理性时,就能够从直觉去了解神。东正教相当着重直觉、超语言,在完全超乎人的神秘状态中与神接触。我们称之为”apophatictheology”,这是一条否定的进路。即是说我们不能从正面谈及神。我们说『神是爱』,作为起始点这话是对的,但是想深一层,神并不是人间所了解的『爱』这个字的意义。神的爱必定超过我们的爱。当我们说『神是爱』的时候,我们便联想起人世间父母、兄弟、朋友之间的爱,用这种爱来类比神的爱。但是,神的爱并非等于这样的爱,而是超过这样的爱。所以要描述神自己的爱时,我们要说『神是爱』但是『神又不是爱』。神是爱,但是他并非我们所了解的爱;神是『父亲』,是天父,但又不是我们所了解的『父亲』。换句话说,每讲一句正面说话的时候,便要说一句负面的说话去破除自己。这样,我们发觉我们不能描述神。因此,我们不能直接描述神,只能说神『不是』什么。那么,我们便不能用语言、思想、理性去了解神,只能凭直觉与神亲自接触时,才发觉神原来如此,却又不能描述出来。这是一种吊诡的方法。这牵涉到我们将来看他们如何与神接触时,整个东正教的传统。他们最重要的灵修核心观念,就是与神接触必定是超语言,以及用眼,因此,圣像(icon)就无须用语言,只是用眼看便行了。这是他们的特色。

    3.拜占庭帝国(Byzantine)灵修学传统

    (1)重点人物包括:

    a.第七世纪的JohnClimacus一生中只著作过一本书,但是这本书却成为东正教灵修学的经典,那就是《属灵提升的梯级》(TheladderofDivineAscent)。他提到属灵的梯级有三十级,不过这些梯级有起有伏,起始点是摆脱人的欲里、人的了解和人的思想,到最后的四级是宁静状态,意即思想停顿(Stilless),神就在那儿与我们不能言传地同在,表达出愈上梯级,人的了解、认知和理性则愈来愈少。

    b.MaximustheConfessor(c.580—662)他的代表作是《第一和第二世纪的爱》(FirstandSecondCenturylove)。

    c.SymeontheNewTheologian(c.949-1022),他是在离世之后被后人封为新神学家。当时『神学家』是尊重的称号,只有初期的教父才配有此称号。由于他实在了不起,所以才有资格被称为『神学家』,但是要把他与初期教父分辨出来,所以称他为『新神学家』。他的代表作是《教理问答》(CatecheticalDiscourses)。

    以上两位是神学家,也是灵修学家。灵修学(Spirituality)与神学(Theology)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取向,灵修学用经验,神学用理性,两者似乎水火不相容。要是神学与灵修学最完美的结合,可算是东正教。东正教一开始便肯定一个重要的方向,指出那些不懂得祈祷的人不能成为神学家。神学家就是认识神的人,就是那些懂得祷告的人。所以EvagariusPonticus说过:『不懂得祈祷的人不是神学家。』(Whoisthetheologian。HThetheologianisamanwhopray.)慢慢发展出所有问题都与属灵经历连结起来。例如在祈祷时如何与三位一体的神对话?在这祈祷的经历中,结构出三位一体的教义。甚至在西方的传统中也没有这么好的观念。他们是相当出色的神学家,也是相当有深度的属灵修学家。他们的重点产生了多个矛盾:在他们以前的人认为与神联合是在不能言传的、直觉的情态下与神联合。即是说神是无限的高超,远超过我们理智所能了解,远超过我们所能明白,远超过我们所能形容。所以我们与神联合究竟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很复杂,因为我们与神联合是我们与他接近,一方面神是那么高超,另方面我们要与他联合,两者间产生一个冲突。我们与神联合时,与他的距离很近;但是神又那么高超,我们怎可以与他联合呢?这是天主教与东正教两个神观的桥梁:天主教的很近但不够高超;而东正教的高超但不够近。东正教的既要高超又要近,于是产生出很有趣的神学和灵修学的了解,他们从两个角度去看神的本质(essence)和神的能力(energy)。他们结合着很真实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可以与神联合?

    (2)重点体验

    到了十一世纪,在东正教传统中慢慢蕴酿出一种很重要的灵修操练方法,就是『耶稣祷文』(JesusPrayer)的心祷(prayerOftheheart),这是一句很短的祈祷文,透过不断的重复,将人的属灵生命不断提升。这篇『耶稣祷文』是由四节组成,内容是『主耶稣基督,神的儿子,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Lord,JesusChrist,SonofGod,Havemercyonme,Asinner.)第四、五世纪的教父也有教导我们祷告不需要长,特别当我们在紧张、危急的关头,或是在撒但攻击我们的时候,我们已没有精力去思想如何建构一篇祷文,这时只要在心中求告主说:『主啊!救我!』就行了。当我们呼喊耶稣基督的名字时,耶稣基督就会临到施下能力。当我们呼唤耶稣的名字时,能力就会从耶稣那里临到我们。于是慢慢蕴酿出一个观念,我们需要短的祷文。到十一世纪,终于出现了『耶稣祷文』,内容是『主耶稣基督,神的儿子,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成为东正教灵修学祷告的核心。

    4.GregoryPalamas(c.1296-1359)

    GregoryPalamas是十四世纪拜占庭帝国结束前夕之人物,著有《三位一体》(Triads)。

    他最大的贡献是把东正教近一千年以来零零碎碎灵修的发展总结起来。他可说是东方教会的多马·阿奎那(ThomasAquinas),将以往的观点归纳成非常精彩的看法,他的观点并不新颖,但却整合了这些观念。他讨论的重点是寂静主义(Hesychasm),意思是指寂静、完全的宁静、没有任何的搅扰。这描述到一个人要与神联合时,必须进入到一个完全宁静、无念、无思想、无语言的境界。神就是在这里与人联合。要达到这种境界,就是要重复念诵『稣祷文』,将属灵生命提升到可以将『耶稣祷文』转化成为内在生命的一部分的地步时,就能达到这种境界。他全面讨论此问题,成为东正教灵修学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5.俄国东正教的灵修学传统

    东正教在拜占庭土耳其的地方结束之后,它的思想去到希腊和俄国,发展最大的当然是俄国的灵修传统。俄国有很有深度的灵修传统,只不过由于很少俄国东正教的文献被翻译成英文或中文,以致我们很少机会接触得到。由十五世纪至十九世纪,俄国灵修学传统的代表人物TheophantheRechuse(c.1815-1894),著有很多关于祈祷的作品,后来被编辑成《祷告的艺术》(TheArtofPrayer),这是一本最有深度有关祈祷的书之一,内容不单提到『耶稣祷文』,而且讨论到如何由思考的祷告进入到心的祷告,这是一本十分重要的著作。另有一本《东正信徒朝圣记》(TheWayofthePilgrim)(c.1865),在十九世纪出版时震憾了整个俄国,内容讲及一个没有学识的平信徒如何学习去亲近神。他遇到一个**,这**教他用『耶稣祷文』,所以这本书有大部分都是描述他如何去操练『耶稣祷文』,操练至极高的境界。一个没有学识的普通人,透过操练『耶稣祷文』竟然成为属灵生命象西方的罗伦斯弟兄(BrotherLawrence)般的与主同行,与主同在,与主不能分开的情况。自此以后,吸引起大家对『耶稣祷文』的兴趣,于是这本书很快便传遍了整个俄国。到二十世纪,这本书被翻译成十多种文字,可说是很具体地描述『耶稣祷文』的实践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另外一套书《对神荣美的爱》(Philokalia)是一套文集,内容将历代以来东正教重要人物所写的灵修深度经历辑录成书,在十八世纪末开始被编辑时已成为重要文献,是了解东正教灵属传统不可不读的书。

    三、当代的重要人物

    在二十世纪论述东正教灵修学的代表人物有三位,他们每一本作品都很有价值。如果我们要了解东正教的灵修学,就必须阅读他们的作品。

    第一位是GeorgeA.Maloney,他的著作很丰富;另一位是JohnMeyendorff,他的著作较为学术性,但也有数本有关灵修学的作品,简单而清楚地介绍了东正教的灵修学;第三位是KallistosWare,他在未转信东正教之前名叫TimothyWare,是英国牛津大学很有学问的学者。他的著作虽然简单,但很有深度,尤其是那本《东正教之道》(TheOrthodoxWay)探讨很多灵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