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四日‧要勞動才能有收獲
值得給的東西一定得付幾許代價。輕輕易易作成的事,很難希望有長遠的效果;盡管表面上也許很好看,盡管不費吹灰心之力就作成,且能得到人家一時的贊賞,但在人心里,很難發生作用,更生不了根。
一個人要去講道,或者主持敬拜上主的聚會,卻能一點不緊張,我可不會羨慕他。一個音樂家、演員,或是講道的人,他們開始前若無如履薄冰的心情,不戰戰兢兢準備,決不能作出有價值的貢獻。
這不是一個有沒有信心的問題,也不是一個把自己和要講的信息交不交托在上主手里的問題。一個人面對一件莊嚴的工作,若不能謙誠,帶著戰戰兢兢的心情去努力做好準備,決難有成就。而站在聖壇上,面對屬上主的人,是何等莊嚴無比。
有些事,表面看去,似乎做來毫不費力,可是做的人所花的時間,所作的準備,常常大得不得了,只是我們看不見罷了!
無論哪一個行業,都可以見到這種情形。我們看見打字員用優美的技術又快又準確的在鍵盤上操作,好像輕松容易,可是沒有多年的艱苦訓練是辦不到的。講道和演說,看起來很容易,講的人和說的人似乎天生有一套傳情達意的本領,仿佛說的每一個字都帶有感人的神奇力量,可是這都是長期的準備和練習的成果。
在這世界上,決沒有不勞而獲的事。
為什麼講道要特別付出身體精神的代價呢?因為傳講信息的目的是要幫助人。幫助人必須全身投入,投入在他們的痛苦中,投入在他們的困難中,與傷心的人要一同傷心。
要幫助人一定要全身投入,仿佛和受苦的人成為一人。《馬太福音》引用先知講到耶穌的話說︰“代替我們的軟弱,擔當我們的疾病”(太八17,賽五十三4)
耶穌幫助人付出大代價,我們幫助人也應付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