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䲰�脫𧋦憡�甈琜�𣂼�𠰴�𢎽�� ��擧�踺�䂿�滚洮嚗𣂼�𠰴�𢎽�� ��擧�踺�䂿�滚洮敺�銴漤𨫢嚙� 憪瑹�憪菟�吔�匧提�噼�㗇�𦠜�惩��𪄳�鉄嚙� (1-10�𪃭瘨單鼧1�𤄄��𡁜�㯄䲮曈𡝗�蝏梧蕭10�𤄄��𡁜�㯄駚�妟�梶跼嚙�

第七輯 第一篇、因信而活
    讀經︰希伯來書十章第三十八節。

    希伯來書第十章第三十八節說︰『只是義人必因信得生』,這話是引自哈巴谷二章四節。在新約里,還有兩卷書曾引用過這話,一在羅馬書第一章,一在加拉太第三章。『得生』也可譯作『而活』。羅馬書是指罪人因信得生,著重在『得生』;加拉太書是指人得生是因信,著重在『信』;希伯來書是對信徒說的,所以譯作『因信而活』更好。在這里,我們是要說到一點神如何救我們脫離感覺的生活,領我們進入因信而活的境地,教我們認識什麼是真實屬靈的經歷。

    壹

    有不少的弟兄姊妹,常常說起一種屬靈的難處,就是︰有時候感覺到枯干,沒有興味,有時候又感覺到快樂,非常興奮;有時候好像在黑暗洞中,毫無生望,有時候又好像有高山絕頂的經歷,自由得很。他們盼望有什麼法子能勝過枯干的生活,來保守那種快樂興奮的光景。他們巴不得在一生中,常有川流不息的快樂生活,常有登峰造極的自由生活。他們以為如果能這樣,就可以一生之久高唱哈利路亞了。可是,他們很多的時候過的是波浪式的生活,高高低低的生活。他們的生活,在感覺上,好像有時在山頂,有時在山谷;有時高,有時低。許多基督徒都感覺到自己的生活是忽高忽低的生活。有時覺得頂快樂,越禱告越有禱告,越作見證越有話講,听道听得十分有味,讀經讀得甘甜如蜜;但為時不久,這種情形就改變了。這時候覺得禱告也好,不禱告也好,好像禱告與不禱告沒有什麼分別;聖經好像不過是白紙與黑字,覺得讀也可,不讀也可;遇見不信的人,不向他作見證,心里又不安,只好勉強的說幾句『你信耶穌就有永生』的話,心里實在覺得平淡得很,無甚可說;不親近神覺得不可以,親近神又不怎樣覺得神的同在。有許多基督徒因為常有這樣的經歷,就說,波浪式的生活是基督徒不可能避免的,平穩的生活是基督徒不可能達到的。另有許多基督徒說,基督徒不必有波浪式的生活,基督徒的生活是可以平穩下去,一線到底的。

    但是,按事實來看,說基督徒應當有高高低低波浪式的生活的,不見得全對;說基督徒的生活是平穩到底的,也不見得全對。這怎麼說呢?弟兄姊妹,我們要明白這個,就必須把許多基督徒的情形合起來看,然後才能找出一個共同的原則。比方︰有許多人都生同一種病,醫生在這許多人身上,能找出共同的病源、共同的病狀、和共同的病的結果,他就能得到一個共同的斷案。從同一的病源、同一的病狀、同一的結果中,能得到同一的斷案。所以我們要看一般基督徒的高高低低的生活是如何開始、如何發展的,然後才能從中得到一個結論。

    貳

    基督徒是從得救起步的,所以我們就從得救看起。一個人剛得救時,很憂愁麼?不,是頂快樂的。一個人當他第一天找到寶物時,他總是快樂的。弟兄姊妹,當你接受主耶穌作你救主的那一天,你知道你有了永生,是已經出死入生,不再定罪了;那一天,就是你一生最快樂的一天。這樣的快樂能永久不斷麼?不。過了一個時候,這種快樂的感覺過去了。這種快樂的感覺過多少日子就過去呢?這沒有一定,乃是因人而異的。照我們所知道的,一個人得救後那種快樂的感覺,很少長過幾個月之久的;普通說來,一兩個月就過去了,也有人在一兩禮拜之後,那種快樂的感覺就過去了。有的人在得救之後有幾個月之久的喜樂;可是到了一個時候,雖然他的讀經、禱告、與神親近都沒有減少,但是他覺得他的喜樂不像剛得救時那麼多,是已經減少了。有的人一得救就受人逼迫,遭人苦待。有的人得救後要對付罪,要向人認罪、賠償。雖然如此,還是有喜樂。但是過了一個時候,他的喜樂不如從前了,甚至沒有了。有的人在得救時,讀聖經是他最喜愛的事,雖然有許多地方他讀不懂,但總覺得很有味道,一天讀十幾章也不嫌多。對于禱告也頂快樂,雖然不知道神曾听了他幾次禱告,但他頂喜歡禱告。但過不多時,不知為什麼,他不只不覺得快樂,反而有些憂愁了。這時,撒但要來對他說,你跌倒了,你並沒有得救。他以為自己犯了什麼罪,所以墮落了;但去找又找不出犯了什麼罪。現在,他就是覺得一切都是枯干乏味,遠不如剛得救時那樣活潑、喜樂了。

    不過,這種枯干並不長久,有時一、兩個禮拜就過去,有時三、五天就過去。枯干的光景一過去,他的快樂又來了。本來他的讀經、禱告、作見證等等,都是勉勉強強的拖拉著去作,現在他又覺得很自然了。這種快樂怎樣會恢復,他不知道。他因著已往的失敗,所以現在就更小心的保守這個快樂,盡力抓住他所得的奮興似的快樂,更小心的讀經、禱告、對人作見證。但是,過不久,他的喜樂又失去了。他就想︰昨天、今天,我同樣的禱告、讀經、作見證,為什麼今天與昨天有這麼大的分別呢?為什麼昨天有快樂,今天沒有了呢?他在這種光景中,連神是怎樣的一位神,耶穌基督是怎樣的一位救主,好像也不知道了。他覺得什麼都失去了,他以為他墮落了。但是,過了幾天,或者兩、三個禮拜,那個喜樂又來了。現在他又覺得凡事有興味,好像沒有第三層天的經歷,也有山頂的經歷。更希奇的,就是過不久他又回到枯燥乏味的生活了。他覺得自己就是這樣高一下、低一下。所以,若有人問他屬靈的生活如何,他就會回答說,我的生活是高高低低的。他所謂的高,是說他在讀經、禱告、作見證時,覺得有味、有喜樂。他所謂的低,是說他在讀經、禱告、作見證時,覺得乏味,覺得枯燥。他所稱為高高低低的生活,是指著他在感覺方面覺得的那種情形說的。

    參

    弟兄姊妹,請你從你得救以後第一次的喜樂看起,你的高低是如何高低法;你把病的原因找出來了,你就可以得著醫治。我們從許多人的經歷中找出一個規律,就是︰喜樂總是先大後小,枯干總是先小後大。喜樂的濃度是越過越淡(但是越深)喜樂的時間是越過越短;枯干的濃度是越過越濃(但是越淺)枯干的時間是越過越長。也許第一次的枯干,不過是三、五天;第二次的枯干,就要有一個禮拜;第三次的枯干,就要有兩個禮拜;第四次也許要有一個月之久了。換句話說,喜樂是一次比一次短而淡,枯干是一次比一次長而濃。枯干的時間是越過越長,枯干的濃度是越過越濃的。所有的信徒都有這種經歷。直到今天,我們的枯干是比喜樂更多。有哪一個弟兄姊妹說,我今天比得救的那一天更快樂呢?今天我們因為不像得救時那麼喜樂,我們的心里就難受,覺得自己犯了罪、失敗了。我們剛得救時,好像騰雲駕霧似的,好像在山頂似的;但是今天這一種快樂沒有了,于是我們就以為自己是墮落了。

    在這里,弟兄姊妹,我們有一個根本的錯誤。我們對于屬靈的經歷有一個大的誤會︰我們以為有快樂的感覺,就是我們屬靈生命達到最高點的時候。實在,枯干的感覺,並非就是屬靈的生命退落了。比方︰我遺失了我的表,當我找著這表時,我很喜樂;過了三、五天,我的喜樂並不像我找著表的時候那樣喜樂,也許再過幾天,這個喜樂簡直就沒有了。雖然我沒有了感覺上的喜樂,但我的表並沒有再遺失;我所失去的,不過是找著表的時候那個喜樂的感覺而已。我們屬靈的生活也是如此。當你找到了救主,你得救了,你不能不快樂。不只你快樂,神也為你快樂。若有人在得救時沒有快樂,就恐怕他還沒有找到救主。你在得救時誠然有快樂,過不久那個快樂的感覺沒有了,你就以為連你所得的東西也失去了。其實你快樂的感覺雖然失去了,你所得的東西並未失去。請問你︰主耶穌基督有沒有改變呢?沒有。神有沒有改變呢?沒有。神所賜給我們的永生有沒有收回呢?沒有。你覺得非常興奮時,你是如此;你覺得非常枯干時,你仍是如此。無論你多興奮、多枯干,你所得的東西總是在那里。所以,基督徒在感覺上所謂高高低低的生活,那是一種感覺到的情形,並不能以此來判斷他靈命的高低(這不是指那些因犯罪而墮落跌倒的基督徒說的,那些是例外的;這是指正常的基督徒說的)。

    神始終不改變,主耶穌也沒有改變,聖靈也沒有改變。你所得的永生,仍然在那里;你所失去的,不過是當初得著永生時的那一個喜樂的感覺而已。有一個小孩看見天下雨,以為太陽不見了,就問他父親說︰『太陽到哪里去了呢』?他站在椅子上去找,找不到它;他登樓去找,也找不到它。是不是真的沒有太陽了呢?太陽仍舊在那里,不過暫時被黑雲所遮蔽而已。我們屬靈的經歷也是如此。不是我們所信的神有什麼改變了,乃是我們的感覺改變了。不是我們天空的太陽有了改變,乃是我們的天空有了黑雲,掩蔽了陽光而已。一個基督徒若活在感覺里,他的天空就常有改變,常有雲霧的遮蔽。他若不活在感覺里,他的天空就並無改變。弟兄姊妹,我們該生活在感覺的雲霧上面,不該生活在感覺的雲霧里面。

    喜樂的濃度是越過越淡,時間是越過越短;枯干的濃度是越過越濃,時間是越過越長。這是在基督徒經歷中一種共同的現象,並非出于偶然的。既然不是出于偶然,就必有手在那里安排。這手到底是誰的手呢?是神的手。是神叫我們喜樂的濃度越過越淡,時間越過越短;是神叫我們枯干的濃度越過越濃,時間越過越長。這是指正常的、普通的基督徒的經歷說的,不是指反常的或者特出的基督徒的經歷說的。反常的基督徒,就是那些犯罪跌倒的基督徒,他們當然沒有喜樂。特出的基督徒,他們一起頭就專一的放下自己,專一的追求神;每當他們有一個特別的經過,他們就有特別的喜樂。這些特出的或者反常的基督徒都是例外。我們在這里是指一般正常的、普通的基督徒說的。

    肆

    是神的手在那里叫我們的喜樂減少,叫我們的枯干增加;神這樣作,有什麼目的呢?有以下的目的︰

    (一)不為著自己

    你興奮時、喜樂時的讀經、禱告,你覺得有味道。你是因為有味道而讀經呢,或者是因為聖經是神的話而讀經?你是照著神的旨意而禱告呢,還是為要得著你所需要的而禱告?如果你讀經是為著有味道,你禱告不過是為著自己的需要,那麼你的目的就並不是為著神的榮耀了。雖然你的實際情形是如此,但你還以為你是屬靈的。你因為有喜樂,你就以為你是為神而作的,你以為你是在山頂,是很屬靈的了。因此神就把你的喜樂拿去,把你放在枯干中。這時候你屬靈的情形如何呢?你的禱告、讀經、作見證都是很勉強的,都吃力得很。神在這里教訓你一個功課,要你知道你所覺得的山頂的、最屬靈的經歷,並非真實屬靈的,乃是出乎你的肉體的。本來你是表現出你肉體壞的一方面,現在你是表現出你肉體好的一方面。神現在把你喜樂的感覺拿去,讓你活在枯干的感覺里,看你禱告不禱告,讀經不讀經,作見證不作見證。神怕你因枯干太久而受壓,就又一次給你快樂的感覺,你又以為你的靈性到了最高點,所以神又把你快樂的感覺拿去。神又怕你因枯干而灰心,因灰心而不願作一個基督徒,就再給你一點喜樂,叫你再嘗一嘗屬天的滋味。

    當第二次的枯干又來到時,神要問你找出什麼來了沒有?你以為又是自己錯了;其實神的目的是要你看見,你現在是為著神而作呢,或是因著有喜樂而作?也許有人要經歷五、六次,也許有人要經歷七、八次,差不多都是喜樂了一時又枯干一時,枯干了一時又喜樂一時,如此循環,直到神達到了的目的,就是要你一切都是為著神,不是為著自己。這是神以快樂和枯干對待我們的第一個原因。

    (二)運用意志的能力

    當你有山頂喜樂的感覺時,你作事覺得吃力麼?一點不覺得。你無論是讀經、是禱告、是作見證,都覺得輕松自然。你本是多話、喜歡顯露的人,當你覺得神頂親近你,好像你都能摸得著神的時候,你想最好終日關在房間里不見人。這時,你頂自然的能勝過你天然的弱點,你喜樂得很。本來你是脾氣急的人,平日最容易冒火爆裂的人,現在你好像頂忍耐,也頂容易赦免人了。過不久,你的喜樂好像飛去了,你就像刺蝟一樣,任何人不能踫你一下,一踫你,你就要動怒。當你覺得興奮時,對于生活工作,都不吃力。當你覺得枯干時,對于生活工作,都覺得非常吃力。當你覺得枯干時,你若要讀經、禱告、作見證,就非用你意志的能力不行。此時,你就用意志讀經,用意志禱告,用意志作見證,來盡你的本份;雖然吃力得很,你卻堅持下去。當你感覺興奮時去作這些事,並不覺得吃力;當你感覺枯干時去作這些事,是非常的吃力,你若不是真『要』,你就不能堅持下去。弟兄姊妹,你想什麼時候的經歷才是你實在屬靈的經歷呢?你要知道,乃是你經過枯干而有的那個經歷,才是屬靈的經歷。當你興奮的時候那種情形,並非你真實屬靈的經歷,不過是你情感的一種力量而已。當你枯干時,是用你意志的力量,是你的『真我』作的。神所以讓你枯干,就是要訓練你在枯干時運用你意志的能力。

    比如︰我們乘一只小船到某地去,定規好什麼時候到達那里。開船時是順風,我們張帆而行,快樂得很。不久風停了,我們是鼓槳搖櫓的往前去呢,還是拋下錨來,等有第二次的順風再張帆前行?我們必定是用力搖櫓,盼望快快到達目的地。這時,我們是運用自己的真力量了。這不過是一個比喻。當我們的情感興奮時,就像順風送船往前去,我們並不必勞力。我們盼望整年都是走順風,並且也只會駕駛順風的船。一遇逆風,就要拋錨不前了。弟兄姊妹,你要知道,神有時會給你順風,叫你不費力前行;但是,神有時也要給你逆風,要你運用所已賜給你的復活大能。神讓我們枯干,是要我們在沒有喜樂、興奮時,仍會運用我們得重生時所得的力量。這樣,你就是遇見逆風,也能前行。復活的能力是在死亡的包圍中更為顯明的。

    神可以給我們情感的幫助,但這並不是神的目的,不過是神對付我們的手續。神的目的,是要訓練我們的意志,使我們在感覺枯干的時候,仍能運用我們的意志來讀經、來禱告、來作見證。這樣,我們運用意志的力量,就越過越剛強了。你若在一生中,只憑著情感的力量往前行,你就永遠不會長進。所以,神叫你喜樂的感覺漸淡,時間漸短,叫你枯干的感覺漸濃,時間漸長,叫你運用你意志的能力,到越過越剛強的地步。

    我們察看我們已往的經歷,看見我們的喜樂和枯干是波浪式的,並且找出︰我們覺得喜樂的時候,並沒有大進步;我們覺得枯干的時候,進步反比覺得喜樂的時候更多。我們看見,我們在枯干的那段時期中是進步了。我們本來都是想,我們在頂難受、頂枯干的時候,我們就是跌倒了。但你若把你的經歷對照一下,你要看見︰在你覺得軟弱的時候,你進步了;在你覺得喜樂的時候,你並沒有多少進步。當一路順風時,會不會幫助你使用你兩臂的力量呢?不會。乃是當你遇見逆風時,你兩臂的力量才能越過越大。我們的長進,需要我們運用我們意志的力量。當你感覺枯干時,你運用你意志的力量說,我要進步,你就進步了。可惜許多基督徒的眼楮,只注目在快樂那一點上,以為快樂就是他屬靈經歷的最高點。豈知是當他運用他意志的能力向前時,才有實在的屬靈的進步。

    (三)能勝過環境

    枯干的感覺是最難勝過的;你若能勝過枯干的感覺,你就能勝過你的環境。最容易受環境影響的,就是你的情感。你能勝過你的情感,你才能勝過你的環境。你若運用你意志的力量說,我要讀經,我要禱告,我要作見證,你就能勝過你枯干的感覺。弟兄姊妹,你要記得,凡不能勝過環境的人,就是沒有勝過情感的人;凡能勝過環境的人,必是先勝過自己情感的人。

    (四)因信而活

    快樂的時間是越過越短的,枯干的時間是越過越長的;快樂的濃度是越過越淡的,枯干的濃度是越過越濃的;結果到有一天,二者好像水流匯合在一起了,你的快樂和枯干好像沒有什麼分別了。換句話說,你能在最枯干中度最快樂的生活,在最快樂中度最枯干的生活。這話似乎是矛盾的,但是,在屬靈的生活中實在是如此。神要帶領我們到因信而活的境地里。許多人往往強烈的趨向情感的生活,什麼時候沒有了快樂的感覺,他也就什麼都沒有了。當神把你從感覺里帶出來的時候,你就看見,快樂的感覺不能影響你,枯干的感覺也不能影響你。我們若因信而活,就不會受感覺的影響。我們並非麻木的人,我們有快樂和枯干的感覺,但這些外面的感覺不會影響到我們里面去。當我們能夠管理外面的感覺的時候,我們里面就能享受主里的喜樂,那一個喜樂是頂深的、不能搖動的。

    弟兄姊妹,你要知道,感覺的生活是靠不住的,改變的既是你的感覺,不是你的存心,那你就不必管你那個感覺。例如︰你讀經不覺得有什麼滋味,禱告也禱告不好,作工也覺得沒有力量,這一切都不像從前那樣興奮了,你就以為你已經墮落了。但是,我們要問你,你的存心到底如何呢?如果你的存心有了改變,那沒有話說,你真是墮落了。如果你的存心並沒有改變,你就並沒有落下來。你向著神的心意如果還存在,你只要因信而活好了,不要管你的感覺是怎樣。你覺得不喜歡讀經,覺得讀經沒有味道,這都不要緊,要緊的是你有沒有要讀的心。你覺得禱告三句五句,一點沒有味道,這也不要緊,要緊的是你要不要禱告。如果你不要禱告,你為什麼跪下去呢?你覺得禱告好不好是一件事,你要不要禱告又是一件事。你向人作見證,說了幾句,就感覺不大好,這個你不必管它,你只要問你里面的存心要不要作見證。你有沒有改變你要作見證的心呢?你有沒有愛世界呢?你有沒有改變愛神的心呢?如果你的存心沒有改變,就無論你如何感覺,都不要緊。請你記牢,所謂的高高低低的生活,都是在感覺方面的。你里面的實在情形,高就是高,低就是低,並不是像波浪那樣忽高忽低的。實在的跌倒,是因你的里面改變了,是因你的存心改變了。你的存心有了改變,那你真是跌倒了,真是墮落了。你起來就是起來,不起來就是不起來,並不像平常所說的什麼高高低低的波浪式的生活。

    神要我們學習因信而活。義人並非因情感而活的。情感總不能叫你得著什麼。有的基督徒也許經過神訓練到十次二十次,神叫他不用情感的力量,叫他的枯干越過越濃,時間越過越長,就是要他到這一個地步——因信而活。

    一個人若沒有得救,我們就不說他,若是得救了,他的經歷必定是枯干的時間越長,喜樂的時間越短。許多基督徒,都是過枯干的生活。有的一年中只有三、五天的喜樂;有的度過三年五年,也許只感覺枯干,並無一點喜樂;這沒有別的,就是要訓練他,叫他看見他情感的力量是沒有用的,叫他看見義人是因信而活。

    伍

    因信而活,是基督徒生活的原則。神必須把我們從感覺中帶出來,進入到因信而活的里面去。神要我們得著的真理,但不是要我們在感覺里得著,乃是要我們在信心里得著。在得著真理的過程上,神是要把我們帶到因信而活的里面去。有很多的基督徒,對于屬靈的經歷,總有一個大的難處,就是有許多所謂高高低低的經歷,不易解決。例如︰剛听得一個新的真理,就頂快樂,哪知兩三天以後,或者兩三個月以後,那個真理好像失掉了,好像那次所得著的,現在什麼都沒有了,他們覺得這是很大的難處。所以,有好多弟兄姊妹就問,到底屬靈經歷的過程是怎樣的?換句話說,屬靈的進步法是怎樣的?

    我們具體一點的說吧。比如︰你听見一個新的真理,就是怎樣能勝過你的脾氣,勝過你的急躁。你听了羅馬書六章六節的真理,知道你的舊人已經和主同釘十字架,叫你的罪身滅絕了,叫你不再作罪的奴僕了。你听了之後,真是快樂,回到家里就告訴人說︰『從今以後,我不會再發脾氣了,我已經得著一個得勝的真理了』。你好像爬到山頂上去了。你以為你有了高峰的經歷。這種經歷能持久嗎?不能。不到幾天,你的急躁的脾氣又發作了。你若是一個作丈夫的,也許回到家里看看妻子所作的事,這也不對,那也不好,頭兩次你沒有發脾氣,後來,你到底忍不住了。你就不懂這是怎麼一回事。你以為那次明白了這個真理,就永不會再發脾氣了。但是,現在又發了,難道是這個真理靠不住嗎?這時候,你好像一只船被你的環境撞了一個洞,真理從你身上一起漏光了。你就求神再一次把的話成功在你身上,再一次使你得勝。下次你又踫見叫你急躁的事,你一次一次的忍受,到底不能再忍了,你又失敗了。你真不懂,那一次覺得最快樂的真理,怎麼今天都漏光了。這樣的試煉越過越厲害,你就要以為羅馬書六章六節的話對于你沒有什麼用處,你就灰心了。這個時候,一點亮光都沒有,完全是黑暗。當你那一天站在山頂上的時候,你好像一件一件都會講,可是到了今天,那些真理對于你好像不過是蘆葦,舞起來,一點力量都沒有。

    這種情形,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你好像是從山峰下來,進到漆黑的山洞里去了。事情是這樣︰當你覺得你有了山頂的經歷時,神就把你從那里帶下來,把你放在一種環境里,一切都是黑暗,你就好像進入了山洞里面。等一等,神要領你從山洞里出來,你就好像到了第二座山的山頂,你又有了山頂的快樂。每一次屬靈經歷進步的規律,總是從山頂下到山洞,然後從山洞出來再上到山頂。比如我們講到馬太福音五至七章主在山上的教訓,說到基督徒應當如何行。你听見了,也接受了,你就以為你真的到了山頂了。但是,請你記得,這真理並不是你的,你不過在感覺上覺得你是那樣,在神看,你還沒有得著。神怎麼作呢?神有一個頂好的辦法,就是把你從山頂帶到平原,帶進山洞;神把你放在頂為難的光景中,使你受試煉。神把你從你理想的山峰的經歷帶下來,進入到一個黑暗的山洞里。這個時候,你那次所得的教訓、真理、感覺,好像一起都沒有了;你嘆息的對神說︰『神啊,我不會抓住你的真理,求你用你的真理抓住我』。你剛听得一個真理,你以為這是你的,你以為已經抓住了一大堆的真理。于是神就把你放在一種環境里,讓你的家人來攪擾你,讓你的同事來為難你,讓許多事情來圍困你。這個時候,你就看見你所抓住的真理好像蘆葦,好像飛光了;你好像被繳了械,一點力量都沒有了。你也許要說,羅馬書六章六節的話沒有什麼用處,馬太福音五至七章的教訓太理想了。你漸漸把你抓住真理的手放松,終至于放下了。這種在山洞里的光景,你不要以為三天兩天、三個月五個月就可以過去,有時往往要經過一年兩年呢,有時三年五年也難說。

    你在這種試煉里,你以為什麼都沒有了。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你的真理忘記了,你的手放下了。這個時候,神又要叫你想起你那次所听見的真理,就是你當初覺得使你頂有威風的真理。這個時候,好像有一點點微小的聲音對你說,羅馬書六章六節豈不是說,我們的舊人已經和主同釘十字架,使罪身滅絕,叫我們不再作罪的奴僕嗎?這個時候,神把你帶到能信的地步。起先也許你會想︰這是真的嗎?恐怕我沒有得著,恐怕我還沒有懂。你不敢再像上次那樣威風了。你安安靜靜過去,你好像什麼都沒有。但是,那句話又來提醒你,又來找你。這個時候,神叫你想起這是神的話,一步過一步的來想起。你就要說,雖然我還會失敗,但是,神的話是靠得住的。現在你能信了。你這樣一信的結果,你就出了山洞,上到第二個山峰了。黑暗是過去了,試煉還是有,難處還是有,但是你得勝了。你這次所得的真理,真是你的了。你在第一個山峰上所有的真理,不過是你在感覺方面覺得是你的。因此,神就在山洞里解除了你自恃的武裝。神是要救你脫離感覺的生活,帶你進入因信而活的境地里。

    所以,神使我們得著真理的程序是這樣︰神先將真理傳給你,無論是借著的僕人的話,借著屬靈的書籍,或者是在你讀經的時候直接給你明白的。神將真理傳給你之後,神就立刻作工,使你對于那個真理感覺需要。意思就是神立即在環境中作工,叫你在里面不能過去,除非你得著那個真理的拯救。你起初以為你所听見的真理是你的。但是,你在受試煉的時候,覺得那個真理並不是你的。過後,你逐漸把那個真理忘記了。主就在你忘記的這一段作工,在你不知不覺的時候,主把那個真理組織在你的生命中;等你從山洞里出來的時候,你就要看見你在黑暗中所忘記的真理,已經是你的了。

    有的弟兄姊妹,以為大快樂、大興奮就是能力。他們不知道感覺上的興奮反而是妨礙信心的生活的。所以,弟兄姊妹,神必須把你那一次從感覺得來的除光了,留下的只有神,只有神的話語。神使你現在就是這樣平平淡淡的相信,一點感覺沒有,一點興奮沒有,好像冷靜似的相信。這樣一來,你又上到山頂了。這一次你也有快樂,不過與第一次的快樂完全不同。因為這一次神叫你真的得勝,不像上一次那種理想的得勝,你已經經過山洞登上第二個山峰了。

    無論哪一個真理,無論哪一個信徒,要得一次屬靈的經歷,都是先在感覺上得著,經過了山洞的試煉,然後才真有所得著。當你听見一個新的真理,你頂快樂時,你立刻要注意,底下就有山洞等著你進去。當你進入山洞的時候,你如果不知道這是神的帶領,反以為神的話是靠不住的,你就危險了。恐怕有許多基督徒,就是因為不知道這個原則,就悶在山洞里沒有出來。神的目的是要除去你外面的感覺,外面的拐杖,讓的話抓住你,使你因信而有能力。我們每一次得著一個屬靈的真理,都得經過山洞里的經歷,才是靠得住的。第一次你是听見真理而接受了。教師的用處就是在此,他把真理分給我們。但是,我們不要以為听見了,懂了,就是我們的了。神總是把你從山頂帶到平原,讓你進入山洞,然後你才能上到第二個山峰,那個真理才真是你的了。危險的,特別是傳道人,剛到第一個山峰,就以為有所得著,就像吹號似的吹出去。听見的人,也以為就是這樣得著了真理。當他們被神帶到平原,進入山洞時,就以為所听見、所傳開的真理是錯了。所以,當你在第一個山峰時,你不必急于告訴人,因為你必定要落到山洞里,在山洞里時間的長短也不一定;必須等到你經過了山洞,真理才是你的。你有了山洞的經歷以後,你才知道那個真理是怎麼一回事。神這樣帶領你,是要你知道義人是因信而活,並不是因感覺而活。你從山洞里出來的時候,你才知道,若不是神的話救你,你就無法過去。惟有神的話算得數,什麼感覺都算不得數。有的弟兄姊妹,被神帶領到山洞里,就以為他所得的真理完全失去了。豈知神是借著山洞的試煉,使我們在感覺方面所得的真理,變成我們實在的經歷。換句話說,我們在山洞里的時候,正是我們在實際上得著真理的時候。

    有一個弟兄很會寫詩。有一天,他到窯戶那里,看他們怎麼燒瓷器。他看見他們作成了好多花瓶,他們在花瓶上面畫上花、寫上字,就放到窯里去燒。他想,這些花瓶經過火是很痛苦的吧,不燒可以不可以呢?可是,沒有經過火的花瓶,上面的彩色是不牢靠的。它必須放到火里去燒一燒。不燒是不可以的。放到窯里去燒的花瓶,有一部分成功了完好的花瓶,有一部分卻因經不起火而成了廢品。這個弟兄從這件事受了感動,回來就用彼得所說火的試煉為題,寫了一首詩。詩的寓意,是把自己當作一個花瓶,大意是說︰『主在我的身上,已經畫上花、寫上字、著上彩色,美麗已經是美麗了。但是,還經不起手的一摸、水的一洗。如果我不經過火,這些都是不牢固的。哦,我只好進到窯里去。在窯里,有哭的、有怨的。但我為要獲得長存的美麗,就只得忍受。時候夠了,我出來了。除了我外觀的秀美,我的里面也很堅實。所有的字畫,都牢固的和我合而為一了,乃是我的了,是不能擦去、不能洗去的了。現在,擺在君王面前也好,擺在任何人面前都好』。

    我們得著真理的經歷,正和那花瓶一樣,剛畫上花、寫上字,還沒有經過火,踫一踫就不行,洗一洗就完了,那些真理並不是我們的;我們不過在心思里明白,在感覺上興奮。我們要記得,每一個真理都得經過試煉。你剛听見忍耐的真理,你所遇見的事情就是使你急躁。你所受的試煉,與你在感覺上所得著的真理,總是相對的。神要把你放到窯里去燒。許多人進了窯,再也出不來了;能經過了火而出來,就牢靠了。你現在又到山的高峰了。從前在感覺上得著的真理是不能用的,現在有用了;從前是蘆葦,現在是利劍了;從前不過外觀好看,現在是里面牢靠了;從前不過在心思、情感里,現在實在是你的了。

    你剛听見一個新的真理,就歡歡喜喜的回去;但是,跟著來的,就是試煉。你必須經過火。忠心與不忠心就在此分別。一個花瓶,不是畫好了顏色,外觀不錯就可以;乃是要經過火而存在的才有用處。我們在感覺上所得著的,不能算數,必須經過火,才在實際上有所得著。所以,當我們剛听見一個新的真理,覺得頂快樂的時候,千萬不要以為是得著了這個真理;當我們在山洞里,一切都是黑暗,一點亮光都沒有的時候,千萬不要以為是失去了你當初所得的真理。要知道,在山洞里的時候,正是在實際上得著的時候。神的目的,就是要除去你情感的生活,要你因信而活。義人是因信而活,不是憑著感覺而活,這是基督徒生活的原則。每一個屬靈的經歷,過程總是這樣︰先有感覺上的快樂(第一個山峰),隨即有山洞的經歷,然後有實在的快樂(第二個山峰),現在才是真得著了。

    為什麼屬靈經歷的初步,神總先給我們感覺上的快樂呢?這也有神的用意的。如果你頭一步不覺得那個真理的滋味,你就不肯接受了。每一個新的真理,神都是先把那真理的快樂滋味給我們嘗一口;我們嘗了一口,當然舍不得。我們在山洞里,還是舍不得。等到我們受了試煉,出了山洞,就要完全享受那個真理的快樂。先是嘗到一口,經了試煉以後,乃是豐富的、無窮的享受了。

    這樣看來,就可以知道基督徒的道路是如何走法了。沒有一個真理,你可以不經過山洞的試煉而得著它。信心是生活的原則,感覺是靠不住的。神要繳你感覺的械,使你有機會信神。你如果不從感覺里走出來,你就還不能信神。

    有的弟兄問,為什麼在感覺方面所得著的真理算不得數,必須要經過山洞的經歷才算得數?事情是這樣︰當我們對于某種真理才有感覺上的快樂時,就以為什麼都得著了,什麼都是我們的了。但是,在實際上,我們還是無所得著。神所以把我們拖到山洞里,就是要真理實在成為我們的。當我們進到山洞時,在里頭完全是黑暗的,一點扶持都沒有,好像神的話語一起都落了空,到底也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神的話語、神的應許、神的事實,好像都不過如此,一點效力都沒有。在感覺方面,好像這些一起都失掉了。但是,過一些時,那個真理好像來找你了。雖然在感覺方面一點都沒有,但是,現在那些真理都顯為實在,我們能信了。神就是要救我們脫離在感覺方面所以為得著的,好叫我們在實際上有所得著。我們自己以為明白了的,還不過是在感覺方面的,必須經過山洞,在山洞里所得著的經歷,才是實在的經歷。

    ***

    弟兄姊妹,你要記得,我們是因信而活,不是憑著外面的感覺而活。因信而活,乃是能在枯干中度最快樂的生活,在最快樂中度最枯干的生活。雖然落到山谷,進入山洞,卻仍能仰望神、等候神,直等到從山洞里出來,登上高峰,這就是因信而活。『只是義人必因信而活;他若退後,我心里就不喜歡他』。這是神說的話。所以,弟兄姊妹,你如果因信而活,就必定有一個態度︰一心求神的喜歡,絕不肯退後。你讀經,有時覺得沒有滋味,但是不退後;你禱告,有時覺得沒有果效,但是不退後;你作見證,有時覺得沒有力量,但是不退後;你有時好像處在山洞里,黑暗無光,但是不肯退後。不管你外面的感覺如何,你總不肯退後。這樣,你不只能活,並且也能得著神的喜歡。弟兄姊妹,請記得,義人是因信而活,不是憑著感覺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