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辑 第十一篇、为主用与出代价
    神在宇宙中有祂的计划。从历世历代一直到永世里,神所作一切的工作,都是照着祂的计划。而祂的计划都是要借着人来作的,并且是要作在人身上。因此,所有为祂所造,以及蒙祂救赎的人,都是祂所要得着,为要完成祂计划的人。

    弟兄姊妹,不要以为神今天用你是一件偶然的事,神用你完全是出于祂豫定的计划。凡为祂所用的人,都是圈在祂计划的范围里面的人。因为神的计划乃是在人的身上得以完成,所以祂用人的限度就极其广大。今天在地上的人,只要是一个国家的国民,他就在那一个国家用处的范围之内。同样的,只要我们是神国的人,也就在神国用处的范围之内。

    神的呼召

    每一个蒙恩得救的人,都有被神使用的地位和可能。但是神为着要在人的身上确定他的用处,所以每一个为神用的人,不仅是为神所造、蒙神救赎,并且为神所召。神所以造人、救人,为的是要用人。不过凭着人的感觉说,创造和救赎在人的身上,还都不能确定神在他身上的用处,所以神必须再加上呼召,用意就是确定神在人身上的用处。换一句话说,在我们的感觉里,总以为主虽然创造我们,并且救赎我们,但是还不一定用我们。只有当我们清楚得到主呼召的时候,才能确定的说,主是要用我们。所以神的呼召对我们来说,乃是祂使用我们的确定。

    现在的问题就是:神到底有没有呼召我们?或者说,我们怎样知道神呼召我们?

    神的眷顾

    今天在基督教里面,常以为要明白神的呼召是一件很难的事。哪知道这件事并不太难。我们只要问问自己,从我们得救的那一天起,直到现在为止,有没有这样一次,在我们里头,觉得要为主用?里面有一种极微弱的声音,或是极轻微的感觉说,主要用我们?只要我们有一次这样的感觉,就该知道这就是主来呼召我们。请你记得,在每个人里面,那一个愿意为主用的心,都是主极大的工作。这工作比主创造我们的工作还要大。主创造我们的工作,远不如主在我们里面,给我们一个愿意为主用的心工作大;主每次这样在人里头作工,就是主莫大的眷顾。换句话说,这也就是主临到人,主来访问人。我们原来是连主都不要的人,哪里会有心为主用?如今我们里面竟然会有这个为主用的念头,就证明必定是主的眷顾,是主的恩典临到了我们。

    六千年来,神曾经千万次、无数次的临到人、眷顾人。可惜今天在教会中,这种感觉未能得到够多的启发。神常常临到人,但是却常常给人摆在一边。不要以为说,必须从天上发声如雷,或者遇见保罗在大马色路上所遇见的大光,那才是神的呼召。实在说来,我们里面那一点点微小的声音和感觉,就原则说,与保罗在大马色路上所得的呼召一点儿没有两样。就如同我们早晨看见微弱的太阳,和中午看见强烈的太阳,光热程度虽有差别,太阳却仍是一个。同样,神呼召人有时也有超凡的情形,但通常祂都是很自然的临到人、眷顾人。当神的眷顾临到人的时候,就是人为神用的确定和开始。

    出代价答应主的呼召

    我们前面说过,主的眷顾是人为主用的开始,这一个责任百分百是在主那一面。主若不眷顾,我们就没有办法。但是圣经另一面给我们看见,除了主的眷顾之外,在人这一面也有我们该尽的责任,那就是出代价。无论是旧约的摩西、大卫,新约的保罗、彼得等人,他们都是蒙主眷顾而出代价的人,保罗在大马色路上给主遇着时,主并没有立即把能力、启示、恩赐给他,只叫他进城去,在城里有一位小门徒亚拿尼亚,要来告诉他该作的事。以后保罗所以能为主大用,乃是因为他肯出代价。主那一面一直有眷顾,他这一面一直出代价。所以要为主用是开始于主的眷顾,但能为主用却在于我们肯不肯出代价。

    人若答应主的呼召,他所出的代价,实在是无限的。没有一个人在今天能说,他出的代价已经够了。连保罗也是一直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竿直跑,直到有一天连命都舍了。保罗到了写提摩太后书四章的时候,可以说他的代价差不多都出完了,但是他仍旧往前去。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有主的眷顾,并且我们所蒙到的眷顾都是相同的。但是我们在主手中的用处却有差别,这就是因为我们出的代价不同;保罗出的代价比别人更多,所以他的用处比别人更大。虽然说,主要怜悯谁就怜悯谁,但这话的意思是指还没有蒙眷顾的那些外邦人说的,就如同法老这样的人。我们这些蒙恩的人,已经是蒙主眷顾的人了。所以现在我们不是蒙眷顾不蒙眷顾的问题,乃是肯不肯出代价的问题。我们在主手中的用处,就看我们出的代价如何。出的代价多,用处就大;出的代价少,用处就小。

    六千年来的眷顾已经够多了,叫主叹息的就是我们出的代价太少!所以今天主的工作进展缓慢,主还不能马上就来。圣经明显给我们看见,主是一直等人来出代价,答应祂的使用。以赛亚书六章八节的话,我们领会得实在不够深。那里的含意是说,主在宇宙中有一个大的心愿,要等候人来答应祂的呼召。祂在每个时代都要作工,但是缺少人答应出代价。什么时候在地上,有一个人肯出代价答应主的使用,祂就必定使用他。人的答应有多少,主的使用也就有多少。

    上山的意义

    圣经里面记载,第一个上山的人就是挪亚。他是在方舟里面,经过洪水而达到亚拉腊山上。洪水的审判不重在审判罪,乃重在审判顶撞神的世界。挪亚的上山,就是象征从审判里出来,脱离一切反叛神的情形。当他到了山上,一切反叛神的情形都成为过去了。所以圣经中说到人在神面前上山的意义,第一就是脱离背叛。整个世界都落到反叛神的里面去,只有上山的人是从反叛中出来。第二就是从死里复活,高升到天上。挪亚上山以后,因为是脱去了背叛,并且是死而复活,结果就能在一个新时代里,代表神在地上的权柄。所以挪亚上山的意义,就是代表所有后来的人在神面前上山的意义。每次神要人上山,都是要人脱离背叛,经过死而复活,而在地上代表神的权柄。这是人上山意义的总纲。

    但是以后在圣经中的上山,还有一面的意义,就是得着启示。从亚伯拉罕上摩利亚山起,直到约翰在拔摩岛上的上山止,都是重在启示。亚伯拉罕上摩利亚山,虽然是为着奉献,但是最终还是为着启示,叫他一面认识神是耶和华以勒,一面认识神在地上的工作。因为神在那里应许亚伯拉罕的话,都是祂在地上要作的工作。此后摩西、以利亚他们的上山,也都是得着启示。到了新约,主带门徒们上山,也是为着启示。最后约翰在拔摩海岛的上山,更是为着得到启示。约翰的上山,就把上山的意义完全说出来了,就是脱离背叛,死而复活,完全在地上代表神的权柄,并且得到极奥秘的启示。

    上山而得到启示的意思就是说,要得到启示,就必须出代价。换句话说,上山就是出代价。马太福音五至七章山上的教训,是接续在会堂的教训之后的,也是在会堂的教训之外的。会堂的教训是平常的、普通的,是许多人听见的;但是在会堂教训之后,主就上了山。在山上的教训是天国的教训,是高的,是专一的,是只有少数跟着主爬上山而到主跟前来的人,才能听见的。上山,就是出代价;到主跟前,就是亲近主。历代很少人能领会马太福音五至七章的教训,因为很少人肯这样出代价。我们若要得启示,就必须下决心,肯出代价,里面还要亲近主。这是上山得教训的基本条件。亚伯拉罕、摩西、主的门徒们,都是这样出代价亲近主,而得到启示的。尤其是约翰在拔摩海岛上,更是当他出代价,并在主日亲近主时,得到启示的。所以我们今天都应该学习这一个功课。

    福音书中的代价

    福音书里多次提到主呼召人。认真的说,主的呼召还不重在叫人得救,大部分都是重在叫人跟随主。就像『来跟随我』,『要撇下一切跟随我』,『要变卖一切,来跟随我』,『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这些圣经节,还有许多其它地方的圣经,都给我们看见,跟随主的人要出的代价是多么厉害。

    在福音书里,主向我们蒙召的人唯一的要求,就是撇下一切。『一切』就是『所有的』。有五千的出五千,有五万的出五万,这两个都是出了一切的代价,在主看,他们出的代价都是相等的。那一天主称许投下两个小钱的寡妇,因为她是把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所以不一定投钱最多的人才是出代价,乃是投上一切的人才是出代价。主从来不计算我们出了多少,主乃是计算我们是否出了一切。

    福音书里所要求的『一切』,乃是我们原有的一切。我们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姊妹、房屋、买卖、学问、地位、名利、爱好、雄心、习惯、性命,这一切的一切,就是福音书里所要求的代价。比方:今天我们还有许多人,没有完全断绝亲人的关系。这不是说要在作人上断绝关系,乃是在心情上断绝关系。总括一句说,要把我们原有的一切都撇下,这是主最厉害的要求。

    无论什么时候,你一碰着主,主就定规向你有要求。没有一次你真摸着交通,而主没有要求的。主对我们所付上的代价,是永不会满足的;祂一碰着我们,就向我们有要求。主最明显的同在,就是当祂向我们有要求的时候。就我们而论,当我们失去交通的时候,才没有感觉到主的要求。但就主而论,只有等到新天新地时,主向我们才不再有要求。今天是主用人的时候,是主要得着人来为祂作工的时候,所以今天主一直向我们有要求。而且每次在交通里的要求,都是很细微的,以后逐渐的越要求越大,越要求越深,越要求越厉害。我们若把要求的感觉压下去,那是最吃亏的事。那就会叫我们失去交通,并且久而久之,主在我们身上走不通,就只好转到别人身上去。我们若答应主的要求,学习顺服,肯出代价,越过就越有敏锐的感觉;学习到一个地步,几乎整天都会感觉到,主一直向我们有要求。

    我们若是不答应主的要求,不肯出代价,就会有两个结果:第一,就我们而论,是忧忧愁愁的走了;第二,就主而论,主在我们身上就不能显出用处来。所以弟兄姊妹,宁肯顺服错了,也不要不顺服;宁肯顺服太过,也不要顺服不及。另一面,我们若答应主的要求,也会有两个结果:第一,满有喜乐;第二,显出用处。

    我们要看见,为主用的基本条件,就是答应主的要求。这样的人,即使道理明白得不多,还能为主所用;即使祷告不多,也还能为主所用。因答应要求出代价而得的能力,往往远胜过祷告多时而得的能力。答应要求出代价而得的能力,也常常远胜过圣灵浇灌的能力。今天许多人注重圣灵浇灌,却没有看见当日五旬节得到圣灵浇灌的人所出的代价是多大。他们是撇下一切,来到耶路撒冷楼上的人。今天许多人想要得着圣灵浇灌,却不学习出代价的功课。所以许多工作是作了,却看不见工作持久的存在。要工作能存在,作工的人非学功课不可。工作能存留多少,是看作工的人功课学了多少。工作的能力,是在于学功课。要学功课,就必须出代价。人在主面前的用处,是根据他在主面前出的代价有多少。谁都羡慕保罗、彼得这些人在主面前的用处,却忽略了他们在主面前曾经付出极大的代价。今天我们在主面前若没有多少用处,唯一的原因就是我们不肯出代价,不肯答应主的要求,不肯撇下我们原有的名誉、学问、地位、前途、和我们的一生。因此我们没有多少主的同在,也难得在交通中遇着主,自然在主的面前就没有多少用处。

    腓立比书中的代价

    腓立比书第三章的代价,和福音书的代价不同。福音书的代价,是我们原有的一切;腓立比书第三章的代价,乃是重在那些能叫我们事奉主的一切。例如腓立比书第三章的『万事』,就是我们在事奉上所有的『能』。我们能事奉、能讲道、能作见证、能探望、有口才、有经历,这些都是腓立比书第三章所要求丢弃的东西,腓立比书第三章乃是追求经历基督,得着基督。保罗是丢弃万事,为要得着基督。换句话说,就是丢弃叫他能事奉神的那些『能』,为要得着基督来作他的『能』。我们的能力,我们的口才,我们的道理和信息,都要摔在一边,让基督来作我们的能力,作我们的口才,作我们的信息。只有这样出代价,才能得着基督。

    举例来说,比方我们常常出去探望,慢慢的对探望的事就学会了,就以为有经历了。但是这一个探望的经历,若是不肯为基督而丢弃,结果探望就不能叫我们经历基督。因为我们一直保留我们的『会』,基督就没有法子进来。当我们丢弃自己经历的时候,以后再去探望,就不再靠自己的『会』。从前是把『会探望』当作有益的,如今因基督却把它当作有损的。虽然我『会』,却把『会』丢弃如粪土。这样就换来基督,经历基督。

    腓立比书第三章的代价,并不是一个基督徒开头和初期的代价。基督徒开头的代价,乃是福音书的代价。腓立比书的代价,是在福音书之后的。没有出过福音书代价的人,绝不能出腓立比书第三章的代价。福音书的代价,是用不着资格的,是开头的。腓立比书第三章的代价,却是有资格的。人在福音书里出了代价,才能在使徒行传里有事奉。人在使徒行传里有事奉,才有经历,才有资格出腓立比书第三章的代价。人出了福音书的代价而有事奉的经历,如果他一直保留着这些经历,不肯丢弃,结果就没有新鲜的经历,就不能更多的经历基督。所以保罗说,要忘记背后,努力面前。从前的经历不管怎样好,都是背后的东西,都要把它忘记。即使从前讲道救了三千人,也要把它丢弃如粪土,才能得着活的基督。已往的经历若不丢弃,就不能经历基督,就没有新鲜的经历,在事奉上就没有新的用处。有的人在主面前的用处是陈旧的,不够活,就因为他不肯出腓立比书第三章所说的代价。

    腓立比书第三章的代价,就如同亚伯拉罕把以撒献在祭坛上。以撒原来是神所应许的,是从神得来的,但还得摆上。照样,连我们已往在主面前所学的功课,都得摆上;这就是腓立比书第三章的要求,这一个要求是更高的。福音书的代价,乃是初期跟随主的人,在开头所付上的;到了腓立比书信这里,这一个人已经有相当的事奉,也相当认识主、相当属灵、相当有得着、相当有经历了;这时,腓立比书第三章就要求他把这些『相当』丢弃。这些『相当』虽然都是好的,都是以撒,却都是背后的东西,所以必须忘记,必须当作代价付出去,才能有新的经历。我们必须这样,在事奉上才会有新的用处,有活的用处。

    启示录里的代价

    圣经另外一处说到出代价,就是启示录三章第十八节。这里提到三个『买』:要买火炼的金子,要买白衣,要买眼药。这些『买』都是代价的问题,都是主吩咐我们出的。

    这里的金子重在神的性质,神的成份。老底嘉的教会里面泥土多、金子少;换句话说,在他们中间,神之外的东西太多,神自己的成份却太少了,所以主就劝他们买金子。这里的白衣,白是指纯洁、不杂,衣是指生活为人。所以白衣的意思,就是生活为人显出神自己的纯洁。第三件说到眼药,就是要擦眼睛。因为眼睛有病,看不见光,所以要买眼药来医治,眼睛才会明亮。在正常的情形中,基督徒里面的性质该是纯的,外面的生活该是洁白而又明亮的。这些都需要我们去买,需要我们出代价。-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