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灵命篇 第29课 读书/陈世协
    引言

    《宾虚》(BenHur)是一出以耶稣时代为背景,描述一个犹太王子大起大落的人生遭遇的电影。在开始的剧情里,有一段罗马军官的对话相当发人深省。他们论及一位加利利的木匠耶稣在群众里传递一种思想,吸引了许多的跟随者,万一这群人带来骚乱,应该如何**打击。当大家在讨论如何使用兵器去**一种思想的当儿,一位聪明的军官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必须用另一个思想去打击这个思想,才是克制之道。」他这番话可把我们的课题给浮现出来了。

    原来我们今天的战场是在思想的领域里搏斗的。要改变一个人,就得先改变他的思想。基督徒要成长、改变,也需要从思想的层面上切入,才能心意更新而变化。因此,读书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书本就是传递思想的主要媒介。

    为何读书?

    读书不是单一层面的操练。不同的书籍帮助我们达到不同的果效。如果我们明白读书不同的目的,那读起来就更有味道了。

    一、为了增加知识

    在今天资讯的时代里,天天有五花八门的新点子,无奇不有的新玩意儿。读书带我们进入各个领域里去了解不同的课题;接触各行各业的实况;属灵书籍更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圣经的真理。各种专题的书都包括在这里。

    二、为了激励生命

    读书就有如参加讲座、特会,也像与一个人促膝而谈,藉着两人的互动,总会摩擦出火花来。这种书常常令人爱不释手,因为它们常是有血有肉的记录,使人引起共鸣。名人传记、励志小品等都可能达到这个果效。

    三、为了生活装备

    在所有的出版里,相当大的部分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写的。人生许多的经历是学校学不到,一些家庭也没有传递,常常是靠「过来人」把他们的心得或痛苦的经历公布于世,使读者不必步他们的后尘。一些婚姻家庭、青少年问题的书籍都属于这个范围。

    四、为了破迷解惑

    这类的书一般上是处理一些比较棘手的课题。这类的课题即使在基督教的圈子里也有不一致的看法,如神的本性、堕胎、离婚、再婚、安乐死等。这类的阅读要求读者以客观的分析,开阔的胸襟去思想问题的所在,愿意考虑问题的正反面,也愿意接受不完美的结论。通常读者需要读不同作者的看法及不同角度的论点才能比较公平地去面对它。当然,最重要的仍是圣经的看法如何。神学、护教、哲学、伦理和议题式的书本通常会归类于此。

    五、为了融会贯通

    许多人博览群书,可是没有把各个作者的不同见解,结合成为自己接纳也合乎圣经的个人信念。它们仍旧是硬梆梆的原料,没有经过处理而成为全新的、更美的产品,甚为可惜。我读书最终的目的是把所学的各门各派的论点能够在圣经的光照下建立我们自己的信念,塑造我们的基督徒生活方式。我想这应该是读书最大的乐趣吧!

    如何读书?

    读书的方法因人而异。可是综合大家的看法,不外包含以下的步骤∶

    一、先读序言、前言、目录

    许多人为了先睹为快就省略了这个步骤,殊为可惜!其实短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完成了这个部分的阅读,但是回收可多呢!以下列出几点∶

    (一)一般书籍为了销路,多邀请众望所归的名人或专家赐序,以提高读者对该书的信心。这也不失为该书可读性的参考。

    (二)作者的自序更是要读一读。你在里头大概可以认识到作者的背景、个人议程、写作的动机、当时的大环境等的相关资料。

    (三)有时鸣谢的部分在序言里一概处理掉了,也有时独立分开处理。读一读鸣谢,也可以知道除了作者以外,还有谁对此书有贡献。

    (四)略略读一下目录,就对作者处理课题的方面、思路的发展以及所涵盖的范围一目了然。这样的认识等于是为建筑设定了架构,其他细节的安装就省事了!认识了书本的架构,内容就比较好处理。

    二、由略读到细读

    阅读内容时,可以先快速地略读一遍,注意主要的提纲要领、思路的发展,对内容有基本的认识后,才仔细地阅读。这种读法有助于吸取内容的精粹。对比较思考性的书这种读法特别有益。一般而言,读理论性的书较慢,叙述性的书可以快速些。对于各种类型的书本的阅读法,可以参照本课「阅读建议」里阿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内中有详细的解释。

    在阅读时,我们可以一面阅读,一面自问∶

    (一)本书主要在讨论什么?

    (二)作者如何支持他的论点?

    (三)本书的论点正确吗?

    (四)本书对我的作用何在?

    (五)本书合乎圣经的教导吗?

    许多读者总喜欢把作者当作权威来看待,阅读时比较不喜欢用批评性的眼光去分析,惟恐有失尊重。其实成熟的作者自己也知道他的论点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因神学立场、宗派立场、文化政治的大环境等,难免在论点上有所局限。我们多读谁的著作就难免多受谁影响。批评性的阅读帮助我们过滤与我们价值观和世界观相近的思想。当然,在博览群书之后最重要仍是要建立合乎圣经、又属自己的信念。这几个问题就是在协助我们思考该书的可信度与接纳度。

    三、把书本工具化

    有的人对自己的藏书非常宝贝,不舍得有任何的记号、划线,或在空白的边缘写上心得及感想,所以把书读完之后仍旧完美如新。我的看法则认为书是一种工具。阅读完之后,它就变成提供资料及参考的来源。因此,我建议自己的书本可圈可点、可划可涂、可写可折。那我们对这本书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以后寻找相关资料也快,复习时不必从头再读一遍,看看书中记号就可获得提示了。

    四、争取阅读机会

    多数人都被卷在繁忙的生活节奏里,苦于时间的不足。现代人需要刻意去争取阅读时间。今天的城市生活逼得我们需要花许多时间在车站等候交通工具,在交通工具里随着堵塞的街道缓缓而行,在机场等候入关闸或等候接机,在邮局、银行、政府部门排队等候,在餐厅等候迟到赴会者,我们许多宝贵的时间就在这些等候中流逝了。如果随身带着书本,即可争取等候的时间阅读。哪怕是一小段,累积起来也是可观的。现在出版的有声书、电子书更便利于在路上行驶,出门公干的族群。

    人人都有惰性。如果自己每年有读书计划,在同行的人中组织读书会,每月有读书分享、新书介绍,就更加激发我们读书的意愿了。

    如何选择书本?

    读很多书不等于见识广、人品好。看滥品,无益、负面的书反而使人越读越糟。《传道书》的作者说得没错∶「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传十二12)我们常看谁的书,就易受谁的影响。因此书本的选择也非常重要。以下就列出一些建议给诸位参考∶

    一、在选择技术性的书时,由浅到深,由入门到专门,则比较容易消化。

    二、要从不同的管道选择好书。

    今天的快速生活不容许我们把时间浪费在一些颓废无聊的书本上。因此,我建议以下的方法寻找值得一读的好书∶

    (一)你可以征求牧者的意见。一般追求长进的牧者对各类最新出版属灵书籍,市面上的好书常常先睹为快地购买阅读,可以询问他们的意见。

    (二)你可以征求专家意见。对于一些专门性的书,可以请教教会或朋友中这一行的专家。他们常常能建议一些适当的书让你饱餐一顿。

    (三)基督教书局或其他书局多有本年度畅销书一栏,或本年度得奖书的摊位。这些书会畅销,能得奖,一定有其过人之处,可以考虑。

    (四)许多出版社、杂志都有新书介绍的专栏。英文的杂志《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Today)曾发表「二十世纪基督教经典之作一百本」。相信还有其他的好书介绍目录供大家参考。这些的资源都是选择好书的去处。

    (五)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问一问读过该书的人的意见如何,那就更加确定了。

    (六)说到这儿,我想为一类常被人瞧不起的书进言两句,那就是古典文学。多数人觉得文学著作、小说经典是属于娱乐性的东西,不能登大雅之堂。这类软性的书多谈爱情故事、生活写真、人性挣扎、复杂错综的人际关系,似乎仅是调节生活的闲言闲语,没有什么价值。

    当然,一些大众化的俗气小说,内容乏味而重复,为了争取更多销路而把事实夸大或理想化的书比比皆是。可是一些经过时间考验的古典文学就不一样了。它们对人性的刻画真实,把人内心的挣扎透过故事的方式来描述得历历在目,非常传神意会。里面所传递的人生哲理并不比理论性的书逊色。更何况是使用大家爱护易懂的叙述体裁,把吊诡性的人伦哲理活生生地呈现于读者的眼前,更是引人入胜,值得考虑选读。

    (七)作为基督徒,我们最重要的一本书仍旧是圣经。我们既然确信圣经为基督徒生活的最高准则,那就更应该熟读圣经、热爱圣经,遵从圣经的教训,就可以分辨好歹了。神学院老师提醒我在追求学问时,要把一只脚的重心放在圣经,用另一只脚到周围探索。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把脚收回到圣经的基础上,那就安全多了。

    结论

    读书可以在学校里按照课程一级一级地读上去。可惜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种机会∶有人的读书生涯因为现实生活的需要半途而废;也有人因为开窍得慢而被现代的教育制度淘汰在正规学府的门外。可是学习不必因为学府的门关闭而停止,我们可以透过另一种的读书方法——阅读生活——而继续我们的学习。人生最大的浪费恐怕是头脑的浪费。我们要珍惜机会,常常阅读,作个成长的基督徒。

    今日思想界的战场,需要更多努力读书、努力思考的基督徒挺身而出,为我们的信仰作时代的见证人。我邀请你一起投入!

    问题研讨

    一、为什么许多人不爱看书?

    二、你读书的障碍是什么?

    三、除了圣经以外,哪一本书影响你最大?

    四、读了本章后,你愿意在阅读生活上作出什么计划?

    阅读建议

    一、阿德勒著,张惠卿编译∶《如何阅读一本书》,台北∶桂冠图书出版,一九八四年。

    二、杨牧谷∶《读书这玩意儿》,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一九八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