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享受残缺
    痛苦、孤独、残缺,都是听起来有些灰色的题目,不过灰色的题目有时也能展现一片明媚灿烂的天空。毛驴可以倒着骑,文章也可以反着作吧。

    从某种意义上说,残缺的感觉是一种生命的宝贵资源,而残缺本身,则是生命的动力呢!

    残缺是一种常态。由于事物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使终极目标成为不可能。只要是未完成的,只要不是最圆满的,都可以说是残缺的。那么我们想一想,有什么事情是完美无缺的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事物没有极限,目标没有达到之前都是残缺态,目标后面还有新的目标。正是这种残缺态为生命注入内容,注入欲望,注入激情。生命的价值不正是在这种残缺意识中实现的吗?

    残缺是一种感觉。,有人出了10本书,还感到差得很多;有人写了一本书,就感到很知足了;更多的人一生连一本书都写不出来也很知足了。残缺有时只是一种感觉。“你最好的球是哪一个?”“下一个。”而这“下一个”之后,又是无穷无尽的“下一个”。拥有了这种永不满足的感觉,就拥有了生命的原动力,拥有了成功的可能性。

    年青人最有理想,那是因为年青人处处残缺,思想、经验、性格、知识、财产……没有实现的东西都可以是梦,有残缺,才能有梦想。残缺使人产生欲望,产生理想,产生实现目标的冲动。失去了残缺的感觉,人们将会失去多少乐趣和追求啊!

    残缺是一个过程。许多东西都是在得到之后贬值的。重要的只是追求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残缺永远是过程,拥有了残缺的感觉,就拥有了追求的快乐,就远离了结束的惆怅和圆满的无聊。

    《廊桥遗梦》这个再平常不过的爱情故事之所以能够造成世界性的轰动效应,主要因为它是一个看起来残缺的故事,因为男女主角最终未能结合,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但是,如果弗朗西丝卡终于下决心抛家弃子随罗伯特·金凯一走了之,这故事还有多少审美价值呢?真正的爱情,大约总是一种不完满的状态,一旦完满成婚姻,爱的光环就会减弱。能够刻骨铭心的总是相爱的过程而不是爱的结果。

    事业是什么?事业就是为达到目标而忙碌而运筹而挣扎而奋斗的过程,事业没有终极目标,没有最后的成功者。在短暂的生命面前,任何的圆满都应该是另一个残缺的开始,任何一个成功都是下一个目标的阶梯。生命本身,就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只要活着,就有残缺,一旦圆满了,生命也就停止了。

    残缺是一种美丽。文人们对残缺情有独钟,因此就有了残阳、残月、残水、残夜、残树、残荷……

    圆明园残缺的震撼力量绝对不次于一个完整的博物馆;维纳斯因其“残废”而成为不朽的艺术女神;残缺的狮身人面象更增添其远古的神秘感;残桓断壁的古城墙给后人留下多少历史的遐想……

    曹雪芹的《红楼梦》、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马克思的《资本论》、卡夫卡的许多重要作品……正是由于它们的未能最终完成而使其更具魅力和价值。

    残阳如血,残夜如画,残荷听雨,残月如诗,……这些梦一般的美妙,全都因了一个残字啊!

    海迪曾对她的爱人说过一句话:“假如我能站起来吻你,这个世界该多美好!”残缺,使得这个普通人轻而易举能够做到的“站起来吻你”,变成了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完美是暂时的,残缺才是永恒的。永远不要给生命划上圆满的句号,永远保持一种对事物的缺憾的感觉,凭着这种感觉,不断超越眼前,超越自己,超越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