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谁意行?
作者:梁家麟
第七章 上帝旨意与人的旨意的协调
忠实地按理性生活 拒绝作具体的识别 上帝补足人的欠缺  
第七章 上帝旨意与人的旨意的协调 忠实地按理性生活
    要是基督徒按著对上帝一般性旨意的了解,产生了一些合理的意欲和期望,并且运用上帝所赐的智慧和知识作抉择推理,则除非他的决定和上帝就此事而特别作的启示相抵触,否则便可以心平气和、长心安稳地行事,毋须忧虑这样的做法是否干犯了上帝的主权,甚或行差踏错,偏离了上帝既定的轨迹路线。不!若我的决定果真与上帝的计划有所不同,上帝自当会有拦阻,毋庸我去过虑。正如保罗的传教计划恒常被上帝打扰,以致一改再改,但他倒从来没有为已做的或正在做的东西忧心仲仲,恐怕它们乃在上帝的旨意之外。只要我们随从圣灵的带领,则一切祂自当会为我们警告和开路。

    龚汉斯(HansKung)在他的小书《教会——在真理中被保守》(TheChurch-tainedinTruth)中断言,真理并非由教会所保守、捍卫,恰好相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保守了教会。因此,教会毋须将她自己伪装成冠冕堂皇、道貌岸然,仿佛永不犯错的样子,以为若非如此,其所传讲的真理就会大打折扣;也不用刻意建构一套具有绝对权威的教会理论,并将福音真理的权威,奠立在教会的权威之上。不!教会是可以犯错,而且也事实上常常犯错的。历史正告诉我们,教会同时期传讲永恒的真理,又屡犯错误,如同基督徒既为罪人又同时被称义一样。真理的来源既为上帝,就由上帝亲自立定,毋庸个人或人间的组织去予以证实的,人不能赋于真理权威,真理的权威乃是本然自有的。教会并不护卫,亦不证明真理,反倒真理却恒常地护卫及证明教会。是上帝的道和圣灵,时刻提醒教会,教她不致在屡遭失败中全然腐败、无法翻身;真理的圣灵在不同的时代中,兴起先知和属灵领袖,带引教会走回她应有的轨迹去。同样地,真理的自我说明的真实性和权威,也证明了那个破烂变缺的教会,仍是上帝选召的群体,她的传讲的职事,仍是蒙上帝悦纳的职事。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应用在个别信徒的生活上,不是我们凭善功保守自己不致失落信仰,却是信仰保守我们,在屡犯错误後而仍得翻身回头。如此,我们毋庸为至终是否得救而患得患失,不用为面前的抉择是否押注错误而诚惶诚恐,一切都在上帝的护理与保守之中。问题的核心端在於我们作决定时,是否真的清心无伪,心口如一,抑或口里叫嚷某套义正辞严的道理,内心筹算的却是另外一套(正如许多说正在寻求上帝旨意的人,其实是已自行作了抉择,并付诸行动,只是由於结果未出,无法百分之百确定遂愿而已)。只要我们按著良知和圣经真理去行,也不忽略圣灵在心中随时的劝戒和感动,则做甚麽也是既合理又合法的。我们已尽了本分,得失成败便留待上帝去做吧。「我虽不觉得自己有错,却也不能因此得以称义;但判断我的乃是主。所以,时候未到,甚麽都不要论断,只等主来,祂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那时,各人要从上帝那里得著称赞。」(林前四4—5)

    笔者相信,参详各方面的意见。权衡利弊得失,运用理性知识所作的决定,必然较穿凿附会,灵意化解释经文或环境现象来估量上帝的旨意,更加稳妥可靠。事实上,我们所作的每一件事,包括教会的圣工在内,都是如此进行的。在召开会议前,我们恳切的祈求上帝,帮助我们在每一个要决定的事项里体察他的心意,但在会议的过程中,我们每人却认真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理性,寻求一个一致的共识,及最可行、最兼顾全面的做法。我们不用忧虑这样运用理性来思考会否僭夺了上帝的主权,也毋须在决定了一事以後,为了合理化这个决定,而将之升格为上帝的谕令。我们所有的是人的旨意,人的旨意不同於上帝的旨意,人的旨意也不必然干犯上帝的旨意。
第七章 上帝旨意与人的旨意的协调 拒绝作具体的识别
    事实上,在日常的实务里要稳妥地在某些具体的事上识别出上帝的旨意,不惟是难乎其难,甚至可以说是极其危险的。且以个人为例,笔者在神学院里担任教务行政的工作,自信从来没有任何行政决策上,计虑过个人的得失利弊,一切都是以大局为重,权衡各方面的因素,然後作出最有效的决定,并且在决定的过程中,也敏锐於上帝随时的引领,常中断工作来伏案祷告。然而,即或如此,笔者却从来不敢宣称,某个行政决定是上帝的旨意,并以此来要求别的同工或同学无条件地顺服(要是笔者作的真是上帝的旨意,那其他人只好无条件顺服吧!),我所能做的,是以理服人,用人的理性来证明所作的决定是最佳选择。上帝的旨意并不在任何具体的决策里。

    我相信我的整个事奉都在上帝的旨意中,我所作的每个决定,或对或错,都出於祂的准许或容忍,但是,我的任何具体决定,仍都是人为的、暂时性的、有利有弊的、处境性的,可被批评。可被反对,也可以被修正,如此亦自然不是上帝的旨意。尽管我再灵力充沛、灵气逼人,也不敢狂妄地自命为上帝的代言人,把自己的「意见」看成为永恒的「真理」。

    拒绝承认人意的合法性,勉强将人意提升为神意,往往为教会带来严重的混乱和悲剧。有一个教会,主任牧师颇有大展鸿图的决心,积极要求弟兄姊妹奉献,支持拆建原来的教堂,但执事们却不认同他的异象,拒绝赞同他的动议。牧师老大不高兴,便列举圣经来作为必须兴建新堂的论据:「这殿仍然荒凉,你们自己还住天花板的房屋麽?」(该一4)执事们对牧师以真理自居反应激烈,乃回应说:「上帝果真与世人同住地上麽?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祂居住的,何况我所建的这殿呢?」(代下六18)如此的金句大战,後果如何,可以想像。

    问题的核心不在於建造新堂是否上帝的心意,尽管教会一切的事工,诸如植堂、传福音、宣教、关顾……,统统皆为上帝的命令,但如何具体调配资源,决定事工推行的轻重先後,仍大致上与上帝的直接旨意无关,认同上帝要我们拓展福音工场,也不等於必然要支持明年在某地方开分堂啊!如何具体执行上帝拓展国度的心意,必须就整个教会的人力财力。弟兄姊妹的准备程度,及事工的优先次序来评估,讨论应该是理性的,各人表达的也仅是意见而非真理,引经据典并没有甚麽好处或帮助。当然,笔者并不排除上帝会将某个特殊托付交给牧者或信徒,也同意教会事工的推行与否不能纯以理性的态度来计虑得失,信心的踏上亦很重要;但是,若果个人的异象无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其他人,个人的信心若不能激励别人有同一心志,则再扣上帝旨意的大帽,也不见得便可以慑服群雄,一箭定江山,**教会倒是可以预期的。

    许多教会如今推行的民主体制,正是肯定了人的理性和喜好的合法性。当然,民主体制未必是最理想的制度,我个人并不反对若有教会在选立执事一事上,完全拒绝人的理性和喜好,单由公认的属灵领袖来指派,或使用使徒行传一章26节的「摇签」方法,反正圣经从来没有正面鼓吹民主制度,某种程度的属灵专制也不一定不合法。但是,我也并不因此认为,运用人的理性作选择,以票选的方法来委任执事(参徒六3),有甚麽较不属灵处!两种方式的冒险程度,同是不相伯仲的。委实说,民主制度之被推崇,从来不是因为这种制度最符合圣经的说法、最有效率、最容易聆听到上帝的声音,理由却仅是消极的,因它最能防范属灵专制带来的严重祸害、避免了将任何人神圣化所可能产生的错谬偏差。

    承认人意的合法性,拒绝将自己据理性与喜好所作的决定比附为上帝的旨意;认定自己一生活在上帝的旨意里,却不具体地要求认出哪个决定、哪桩事件为上帝旨意的彰显。以上的生活态度,不惟不是冒犯上帝,却正好是尊重上帝的表现。
第七章 上帝旨意与人的旨意的协调 上帝补足人的欠缺
    肯定我所作的是自己的决定,可以让我牢记,必须为这个决定及随之而来的後果负上责任。我的配偶是我选择的,我必须珍惜之、爱护之,努力改造自己使配得上对方,也尽力增进、改善双方的沟通和了解,因为我知道,若是我的婚姻失败了,也不会是由於命途多舛。彼此时辰八字相冲,或者上帝作弄、撒但施毒计所促成的,而仅是因著我(或我的配偶)没有遵照上帝的吩咐,履行圣经所要求夫妻的责任。当然从信仰的角度看,我会认定婚姻是上帝所配合的,是上帝默然地认可调合我的姻缘,但这认定只会增加我对婚姻的神圣庄严感觉,及推辞不掉的使命感,而不会成为我逃避或推卸责任的藉口。

    这样,相信「天命」的存在,就不会教人对生命抱持消极被动的态度:既然一切已经命定,人力无法挽回,再努力也是徒然白费的。不!我们拒绝这种命定主义,不承认自己活在一个客观而冷酷的非人命运之中,却只承认活在掌管历史的人格上帝之下。既然上帝是又良善又慈爱的,也不计较我们的所有和所为,更先接纳了我们的所是,那麽,我们便可以踏实的、满有盼望的生活下去,深信祂无条件的接纳将教我们在跌倒後重爬起来,屡遭挫败而仍不致对自己绝望。上帝在我们生命尽头的说「是」,让我们欢然奔路,直投祂的怀抱。

    上帝的旨意本来就不同人的旨意,两者属於不同的层次:前者是宏观的,高瞻远瞩。纵横稗阖地兼顾人类历史的全局;後者则是微观的,再胸襟广阔的人也只能计虑面前的人和事。如此,人的旨意自然与上帝的旨意不可同日而语,但也因此不能把它们视作同一层次的东西,进而认为它们两不相容。许多时,明明是人错误的决定。明明是人背逆了上帝的心意,却长远地促成了上帝长远计划的目标。人的思想有限,判断力也常有偏差,但上帝的计划却永远没有差池,并且祂以自己无限的涵括力,使人的错谬变得微不足道。祂的巨大的「是」,吞噬了人所有的「否」。上帝的正确,保证了人的错误不会使历史发展偏离了祂原来的设计。

    因此,我们最好把上帝的旨意与人的旨意视作并行不悖、互补并举的。就上帝的旨意部分,我们认定上帝掌管一切,祂永不错误,且按照原定的计划将人类历史带引至祂应许的结局;祂也从万民中拣选了属祂的儿女,为他们各自预设了生活和事奉的方向,好配合上帝的国的拓展。就人的意旨部分,我们却认定人是自由的,面前所有的抉择和挣扎都是真实的,我们必须承担人的责任,既积极寻求上帝的引领,却又勇敢地尝受因抉择而带来的焦虑和不安;凭理性作出带冒险性的抉择,并接受抉择招来的後果。上帝的旨意不因人的旨意而亏损:人无论如何犯错,都不会使历史脱离上帝的掌握,上帝能使坏事变作好事;人的旨意也不会因上帝的旨意而变得不合法:除非上帝直接显露祂的旨意,取消了原来的抉择,否则人尽可负责任地作决定,勤恳地尽上个人的义务本分。

    不过,一个正确的基督徒人生观还应更进一步,抛开对未来成败得失的顾虑,单就如今的机会和责任,来决定自身的行止。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我们关心的是某事是否应该做,而非抽空地估计它是否能收到最大的效果、是否配合了上帝隐而未显的旨意。而在尽了自身的本分後,由於我们了解到个人的智慧有限、能力也不全,错误是不能避免的,故坦然地接受各种可能有的结果:失败固然是合该的,无话可说;成功也不见得是自己的功劳,只是上帝恩典的补足吧。得固欣然,失亦无怨。如同保罗说的:「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上帝叫他生长。可见栽种的,算不得甚麽,浇灌的,也算不得甚麽;只在那叫他生长的上帝。栽种的和浇灌的,都是一样,但将来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赏赐。因为我们是与上帝同工的。」(林前三6—8、9上)好个坦荡荡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