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帕特·基辛格 高路
我在很多场合都谈过这个话题,不仅在美国各地的商业团体、专业人士群体中,也在印度、中国、中国台湾、德国、新加坡、香港和日本谈论过这个话题。听众的反应都异常热烈,可以说这个话题确实在听众中引起了共鸣。现代社会日渐忙碌,似乎人人都处于狼奔豕突的激烈竞争之中,网络狂潮席卷世界,事业和家庭难以兼顾,工作狂越来越多,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人们迫切需要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应对当今社会忙碌而紧张的生活。我曾听人说,撒旦根本用不着蒙骗我们,只要让我们忙得四脚朝天就行了。这种忙碌紧张的状况将导致我们陷入无效的见证、事业困境、家庭矛盾甚至婚姻破裂中,最终把我们的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活搅得一团糟。
1999年夏天和家人一起度假时,我读了鲍伯·班福德(BobBuford)写的《人生下半场》,这本书的主题虽然简单却又极其重要:从追求成功走向追求意义。如果你还没看过这本书,我愿意再次郑重推荐。但凡你有一点时间来思考生活和工作,就应该通读这本书。当我们经过艰辛的努力度过了在尘世间的许多时光,我们就会很自然地考虑: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是事业方面更大的成功,向亲朋好友宣告我们在物质方面又有收获,还是子女考取名牌学校的通知?或者其他世俗眼光中的成功标志?
班福德的书是本好书,但在度假时看却很容易让人沮丧。本来我计划抛开所有的烦恼彻底放松一下,但他的书却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反省,开始重新审视生活的目标。通过自我分析,我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我是否把握住了人生的正确航向?我的目标是追求成功,还是追求更重要的人生意义?我是不是应该效仿班福德,彻底调整我的生活?我是不是应该彻底离开商界,回到家中专心致志地过居家生活?
很久以前,我就曾强烈地感到在英特尔的工作和职位正是我注定要做的事,是上帝的旨意。尽管我曾屡屡想要摆脱这种紧张忙碌且疲于应对的生活方式,尽管我的经济条件也一直不错,以至于我完全可以考虑对英特尔的首席执行官说"十年之后,等我的孩子们都毕业了,我会再给你打电话回来工作的。"但是我随后就认识到,这不是上帝要我去做的选择。而且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到这种使命——上帝希望我通过在英特尔的工作,通过我所掌握的对于时间和重要事项运筹帷幄的能力,来影响和祝福其他人。
2000年秋天,在一次有关时间安排(Timeout)的研讨会上我就这个问题发表了一次演讲。不少听众都建议我就此写一本书,其中一位还认真地对我说:"我还从没见过哪个人有你这么多的想法却未写下来。"
工作和生活已经够紧张的了,所以我根本不愿写书。我曾经与人合著过《80386编程》(失眠者的良药,保证能把你送入甜美的梦乡),因而很清楚写一本好书要花多大工夫。
然而,经过朋友们的不断劝说和鼓励,我终于决定尝试一下。我利用空余时间、飞机晚点、还有长途飞行期间来进行写作。实际上,我没有和琳达商量就动笔了。我知道自己在工作之余再挑一副重担肯定会让她不安,所以决定利用空余时间写完初稿,来证明这项新的任务不会给我们的家庭带来新的负担。果然,当我告诉她我已经写完初稿的时候,琳达感到大吃一惊。
在英特尔每隔七年一次的例行长假期间,我利用大量的空闲时间,最终完成了本书的写作。此次亚洲之行后,我就会把它交给出版商。我真诚地希望读者会在书中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来应付紧张的工作和生活。如果读者觉得我在书中提出的建议有那么一两条行之有效,那我在键盘上花费的时光就不算虚度了。
本书共分七章,首先是我的见证部分。我曾在演讲中谈到过本书的内容,并且发现,在了解了我个人的经历之后,后面章节的观点就会更加容易把握、也更有教益。人们经常这样说:"如果你能做到,我也将努力做到。"你很快就会发现,我在一系列人们称之为巧合的事件中,得到了怎样的祝福。不同的是,我把它们看作万能的造物主和宇宙的主宰者给我的祝福。就像我父亲常说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被选中赐予这样的祝福,但我的确被选中了。"我担心见证如此伟大的祝福会被看作一种骄傲情绪,不过我确信这是上帝在我生活中的所为。但愿你能藉此多了解我、我的妻子和整个家庭,我在英特尔和教会中取得的成就,以及上帝在上述各个方面的赐福。
第二章到第七章列出了如何掌握生活平衡技巧的六项具体原则。每一条原则都有我的亲身体验为例,每一章的末尾都会附上几个问题,帮助各位在自己的生活中或是所在的团体中用运这些原则。
我是一名基督徒。作为一名重生得救的耶稣基督的信徒,信仰是我所有一切的基石,包括我的人生,我的立场,我的梦想,以及我的努力方向,也是我个性和人生体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我是从一名基督徒的角度来写这本书的,对此,我毫不讳言。如果不是以信仰作为中心和坚实的基础,我根本无法完成本书。
不过我也深知,本书的很多读者并非有着与我同样的信仰。但我相信这本书仍然会对你们有所助益,尤其是第三章到第六章的内容。你可能会觉得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七章有点儿不易理解,不过,希望你们也能饶有兴趣地阅读这些内容。当然,我最大的欣喜就是通过阅读我的见证,你也能选择这个信仰并侍奉救世主耶稣基督。
我的生活就像那些放在餐厅门口的硬币箱。你从上面丢进一枚硬币,看着它画着弧形慢慢地向下滚落。倘若硬币有知,可能会觉得这趟旅程美好、刺激,充满乐趣。但它的终点是确定无疑、不可更改的。毫无疑问它会落到箱底——因为存在万有引力定律。我当时的生活就像这枚硬币,结局也完全一样——那个叫做地狱的人生的"箱底"。我当时走的就是那样一条路,而且脚步越来越快。
我出生在宾西法尼亚州的罗伯索尼亚(Robesonia),并在那里长大。这里距离宾州的主要出海口雷丁(Reading)不远,荷兰裔在此聚居。父母的家族都以务农为生。母亲共有兄弟姐妹十一人,而且还有几个不幸夭折。父亲同胞九人,他排行第七,有个双胞胎妹妹。他总是充满自豪地对妹妹玛丽(Mary)说:"是我先出来的。"
父母从小生活在荷兰语环境中,英语是第二语言。他们两家相距大约60英里,都在离家最近的那所只有一间教室的学校上学。8年小学毕业后,他们都没有机会继续读书。我父母的兄弟姐妹都很多,所以他们两家的孩子就成了那所学校的主要生源。
在父亲家里,每个子女一旦成年成家,都会得到祖父的一小笔资助去种地。长子、次子、长女……但到了第七个,也就是我父亲的时候,祖父说:"孩子,你要靠自己。"所以父亲就为他的兄长们打工,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务农生涯。
农场里总有干不完的活儿,所以我的好几个叔叔都很欢迎父亲去他们那儿。但随着表兄弟一个一个地长大成人,父亲在叔叔们农场里的作用也就随之减小。有那么几次,父亲曾盘算着买下一块农场,但要么是出价不够高,要么是贷款不到位,最终都没能实现自己人生的第一个梦想。
我很喜欢农场里的种种活计,更喜欢和我的父亲一起干活。如果父亲当初能够买下一块农场,也许我现在还在那儿和他一起干活呢!
我从父亲、叔叔、婶婶及众表兄妹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每天与这些辛勤劳作的人们相伴,使得我对工作有了深刻的体验和感悟。我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带着满身的疲惫进入梦乡。
父亲不仅和我的叔叔们一起在农场工作,也在当地一家钢铁厂上班,后来还担任了镇上的管理员,监督公路的铺设和养护。在我成长的岁月里,父亲大多数时间都同时做着三份工作,不辞辛劳为的就是让子女过上比他当年更好的生活。直到今天,我都觉得自己不像父亲那么勤快。在许多方面,他就是我生活中的榜样。
还记得,我和叔叔打了好几年工的那个农场主,好多次直言不讳地指出我性格方面的缺点和工作态度的不足。在我刚刚能抬起一捆干草的时候,埃德温(Edwin)叔叔就让我去干活了。有一天,莱斯特(Lester)叔叔见到经常和我混在一起的一个小伙子后,明白地告诉我这个年轻人不会给我带来什么好影响。还有一次,我忙活了整整一周,终于等来了克拉伦斯(Clarence)叔叔给我发工资的日子。我清楚地记得,他给了我一张50美元的钞票。这在当时,至少在我看来,近乎一夜暴富。我想他很明白我不会轻易破开这50美元,更不大可能很快花掉这笔刚刚到手的"巨款"。实际上,我的确没有飞跑出门把它挥霍一空,而是不停地向亲朋好友炫耀了好几个礼拜,好像它是一块金条。
我们一家人和很多近亲每个星期日都会去沃纳斯威尔(Wernersville)附近的联合基督教堂(UnitedChurchofChrist),这是我们的"必修课"。我出生六天的时候就受了洗,那以后只有一个星期日因为生病才没去教堂。每个星期六晚上,我们都会把皮鞋擦得锃亮。星期日一大早起床,穿戴整齐,系上领带,然后一起去教堂做礼拜。父亲讨厌去教堂的时候迟到,所以我们一向准时。那时的生活就是这样,我也没想过要打破家里的习惯。
我十二岁的时候行了坚信礼,这是正式加入教会的程序。十四岁的时候我已经成为青年会的主席。从所有外在的标准来看,我都是一个基督教青年的典范:我每周必去教堂做礼拜,会唱很多赞美诗,牧师做礼拜的时候担任祭台助手,而且还是青年会的主席。作为一个年轻人,还能希冀什么呢?许多年之后,当我的未婚妻琳达问我是不是基督徒,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的!"然后向她罗列以上种种,来证明我的确是一名虔诚的信徒。
但我的真实生活却与此相距甚远。周日的教堂里,我是一个完美的青年,但其他日子里却又是另一回事儿。十七岁时,我就遇到了那个年龄的种种诱惑。说起那些整天和我混在一起的年轻人,我相信作父母的肯定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和他们交往。
生活中蕴藏着一个谎言是件好玩、刺激而且富有挑战的游戏。我也喜欢被人看作是个好青年。每个星期日,母亲和祖母们都会表扬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我一样地出色。
我的生活就像那些放在餐厅门口的硬币箱。你从上面丢进一枚硬币,看着它画着弧形慢慢地向下滚落。倘若硬币有知,可能会觉得这趟旅程美好、刺激,充满乐趣。但它的终点是确定无疑、不可更改的。毫无疑问它会落到箱底——因为存在万有引力定律。我当时的生活就像这枚硬币,结局也完全一样——那个叫做地狱的人生的"箱底"。我当时走的就是那样一条路,而且脚步越来越快。
不过,上帝赐我良好的心智,他开始通过这一点将我引上另一条路。我已经知道自己这辈子不太可能成为一个农场主了,因为我父亲就一直没能拥有自己的农场。于是,我开始考虑其它的出路,并选定了电子学。之所以选择电子学,不喜欢高中按部就班的课程只是一方面,而我对电子学浓厚的兴趣才是主要原因。在高一高二期间,我每天利用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去伯克(Berk)技术职业学校上课,班上的老师霍华德·巴克(HowardBuck)特别欣赏并鼓励我。他不仅发现了我的潜力,而且也注意到了我生活方式和交友方面的不良习惯,多次表示,希望我能够树立并追求更好的生活目标。在此期间,偶然机会我参加了林肯技术学院(LincolnTechnicalInstitute)电子技术专业奖学金考试。这个考试是专门面向即将毕业的高中生的,而我当时只是一名高二的学生,却赢得了两年的全额奖学金。
高兴的同时也有点儿麻烦。由于我还不是高三的学生,还要一年半时间才能高中毕业,但奖学金必须从下个学年开始使用。于是,我的人生始料未及地翻开了新的一页。高中的学习生活本来就让我厌倦不已,而新的生活又是那么充满诱惑。对一个被世俗生活方式日渐吸引的年轻人来说,更多的自由也让我憧憬万分。
一份奖学金和一种更具挑战性的生活摆在了我的面前。我决定放弃高中最后一年的学习,在十七岁快要过完的时候前往林肯技术学院,攻读大学专科学位。在学校和家之间往返的几个月间,我遇到了一次车祸。后来父母决定让我搬到紧挨学校的一处公寓去住。我的室友虽人都不错,但都沉溺于世俗生活的快乐之中,酗酒、吸毒、玩摇滚。
现在我的女儿已经过了十七岁,回想一下,我简直不能相信自己那么早就离开家庭独立生活。但我并不建议大家都像我这样早早地开始独立生活。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我做出种种鲁莽草率的决定,但上帝带给了我向善的指引和良好的结局。他要在我身上展现他那无与伦比的神奇力量。
我不仅从十七岁就开始了在林肯技术学院攻读两年学位的学习,而且还缩短了自己在校学习的时间。本来六个学期的课程我只用五个学期就完成了,其中有一个学期我竟然上了两个学期的课!不过,为了从高中顺利地毕业,我还需要学习数学、英语和历史课程,所以我就使用晚上的时间在当地的莱谷社区学院(LehighValleyCommunityCollege)上这些课。你慢慢读下去就会发现,我那时生活紧张忙碌,而且能够严格自律。因为从小就做很多农活,辛苦的工作并不让我感到吃力,常常一天只睡五个小时却照样精力充沛。
那段时间,我手头上还有兼职工作。虽然有奖学金,不用自己交学费,但是租房、汽油和书本费都要自己承担。当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WFMZ雇我维修设备,此外我还设法上了几个周末的夜校,播放音乐和电视节目。除了加倍上课和夜校补课,现在我又开始在夜间和周末上班了。我像一个杂耍艺人一样,开始练就高度紧张的职业生涯所需的种种忙而不乱、游刃有余的技能。
在林肯技术学院我第一次接触到了电脑。在此之前,我感兴趣的领域是电子学这个大门类。因为在WFMZ工作,我主要关注广播和通信方面采用的模拟技术。但我平生第一次用过电脑之后,就被深深地吸引,并知道我希望自己今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了。我开始鼓捣RadioShackTRS80型机,随后第一次接触到了RSA1802型机,还有林肯技术学院当时用作培训的一台简易电脑。我对电子学仍然兴致盎然,但电脑却成了我的挚爱。我把所有的钱都花到电脑上了。
最后一个学期我开始求职,想找个电子技师的工作。我接受了IBM和西电公司(WesternElectric)等东海岸公司的面试,也决定与一家叫做英特尔的西海岸公司谈谈——他们也到这儿来招技师。英特尔一般不到东海岸招聘,但公司规模发展得太快,致使整个行业都奇缺技师。面试那天等了很久,我是罗恩·史密斯(RonJ.Smith)当天面试的12人中的最后一个。罗恩·史密斯当时是英特尔工程技术部经理,他对我的印象可以从当时他写的简短评语中看出:"有些傲慢,积极进取,才思敏捷——很适合这份工作。"
直到今天,罗恩和我一直是好友兼同事。他的父母和我的父母住得很近,我们也常常用当年的宾州往事和我们的初期交往打趣。不管什么时候我在英特尔做了他不赞成的事儿,我都会说这是他的错——谁让他当初招了我呢。
基督教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