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
作者:未知
 
壹 谁杀害耶稣? 贰「犹太人复兴」的预言是否在目前应验 叁 神与犹太人的关系已否了结 肆 「以色列」意何所指?应许赐给以色列的福份是否只给犹太人,不给教会?
伍 我们对犹太人应抱何种态度      
壹 谁杀害耶稣?
    提起这个问题许多人将立即答覆:「犹太人」。可是目前有人曾力图免除犹太人对这行动应负任何主要的责任。这种努力是可以而容易了解的,因他与普世教会合一运动的精神正相符合。合一运动所努力的,是使教会尽可能包括所有的人。为达成此目的,对任何宗教团体不友善的表示应注意避免。就犹太人而言,即是指应尽量免除他们对杀害耶稣所负的责任。

    

    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努力背后的动机值得认可。许多世纪以来,「犹太人杀害耶稣」的主

    

    张曾引致对犹太人的仇恨,反犹太主义(anti-Semitism)应运而生。这种态度当然彻底不合基督教教义(太五7、43-48,六14,七12;路六31-36,廿三34;徒七6O;罗十二20;彼前二23)。不但应予避免,且应反其道而行。

    

    承认了这一点之后,目前应该声明,在对犹太人表示友善的过程中,我们无权规避历史上的事实。已经发生的事无法变更,但公平的责备,应与圣经的责备一致。结果将证明这种作法,对犹太人不仅是公平的,甚至是友爱的。

    

    在过去的二十年内,减弱对犹太人锐利的指责,已有重要的进展。结果如何呢?无疑有些是好的,有些还有问题。关于这件事的若干公开宣告,摘录如下:

    

    一九四八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基督教世界教协第一次大会(TheFirstAssemblyoftheProtestantWorldCouncilofChurches,Amsterdam)宣称:「在各教会希望完成主所交托我们的任务之前,若干严重的障碍尚待克服……不管起因为何,我们呼吁本会议所代表的各教会痛斥反犹太主义,视之和基督教信仰的教条与实践绝不相容。反犹太主义对神对人都是罪。」关于这个宣言,我们只能说:「阿们!」

    

    一九六一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第三次大会发表了下列的声明:「依照基督教教义,引致钉十字架之历史的责任,不应放在今日犹太人的身上。此事应归咎于全人类的人性,非关一个民族或社会的事;首先接受耶稣的是犹太人,不认他的却不只是犹太人。」只从表面上看,便可知道这是一个存有偏见的声明。

    

    这新德里声明最少有下列的缺点:(一)无论指责与否,均未提出可靠的根据,如未有诉诸圣经。(二)即使承认基督的死确有其「属于整个人性的责任」(罗五12-19),那不是全部的故事。下面将要指出,圣经中还有具体的和属历史事实的指责,把主钉死在十字架的责任,断然放在犹太人的身上。(三)以下还要指出,甚至「连目前的犹太人」,假如他们认可、同意,并(或)继续活在他们祖先的罪中,也应有份于这种指责。(四)「首先接受耶稣的是犹太人」为一面之词,因为事实上大多数的犹太人弃绝他(太廿七25;约一11,六66)。

    

    在一九**年,美国基督教全国教协(Na-tionalCouncilofChurchesofChrist)声明:「我们甚至用钉十字架这件事来定犹太人的罪…」;其他如信义会世界联盟(LutheranWorldFederation)与美国圣公会主教院(HouseofBishopsoftheProtestantEpiscopalChurch)所通过的决议案,这里可省略不提。我们现在只引述一九六五年天主教第二次梵蒂冈会议对犹太人宣言(TheDeclarationontheJewsbytheSecondVaticanCouncil)的一段节略。

    

    但事先需要说明梵蒂冈这教令的起因。前此先有个「草案概要」,曾引起很多的反对。如许多人所解释的,这篇概要过份免除了犹太人对基督的死应负的责任。但一个委员会所草拟的建议和大会正式的决定不同。据说在修正「草案概要」的过程中,教皇保禄六世本人会发挥了相当的影响力。许多人认为,梵蒂冈宣言较为符合圣经的教训。宣言中称是犹太当局和跟从他们领导的人坚持钉死耶稣,但不应**犹太人;这一点容易同意。可是,这宣言提及不能指控目前的犹太人钉死基督一节,因为目前的犹太人对把主何十字架的阴谋,不能直接负历史上的责任,主要是那时候他们并未在场。但由于他们对基督的死漠不关心,继续拒绝基督,可谓和犯这凶杀的人站在同一行列!依据此义,以下的话是完全符合圣经的:(一)那些剧烈敌对主和(二)目前敌对他门徒的犹太人,的确是一丘之貉。只要继续顽梗不化,拒绝承认并放弃自己的罪,不接受基督作救主,他们永远得不到神的喜悦(帖前二14、15;罗十一7-1O、25)。为此,下面摘录自罗马天主教正式宣言的这段话,实在过于柔弱;因而不完全符合圣经:

    

    「不错,犹太当局与跟从他们领导的犹太人坚持钉死基督(约十九6);然而基督受难还是不能不加分辨的归罪于当时还活着所有的犹太人,也不能归罪于目前的犹太人。教会虽是神的新子民,但不能因此主张犹太人是神所抛弃或咒诅的百姓,有如这是出于圣经。」

    

    这历史性的宣言一经公布,各报纸马上出现横贯全页的标题:梵蒂冈不责备把主钉十字架的犹太人。

    

    这种说法虽与事实不符,却容易明了如何会产生的。如此错误的解释已足把圣经用语犀利的锋口再度磨钝了。

    

    再者,犹太人甚至更进一步的宽免自己,这是可以想像得到的。以色列最高法院法官,国际闻名的犹太法律传统专家柯恩(HaimCohn),在最近一期的「以色列法律学报」上辩论说,犹太人不但未参与审判耶稣,同时公会(即犹太人的高等法庭),实际上曾尽最大努力要救耶稣免于受死!柯恩认为,公会会员曾想说服耶稣在罗马人面前申诉无罪,然而耶稣拒绝了。因此,后来彼拉多宣判死刑,是他自己的过错。当彼拉多问她说:「你是犹太人的王么?」他答覆:「你说的是」。这事实上等于认罪,不愿意为此事争论。所以因自承叛乱而被钉十字架。

    

    公会竟然曾试图解救耶稣这种看法,和圣经所告诉我们这最高议会当时对耶稣的态度,正相抵触(太廿六59,廿七18;可十四55,十五1、1O;路廿二66;约九22、23,十一46-50,十二42)。同时,认为耶稣自承犯有煽动背叛罗马政府的罪,也是与圣经恰恰相反。即使「我不愿意为此争论」是对马太福音第廿七章十一节或约翰福音第十八章卅七节合理的解释,也不一定是指自承有罪。任何明智的读者都能看出,耶稣承认他是王,是指他属灵君主的身份而言,就是在那些喜爱和顺服真理的人心中,执掌王权。甚至彼拉多也感觉如此,他不信基督自称为王的身份会威胁罗马政府。因此,这位巡抚宣告说:「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来」(约十八38;太廿七23:可十五14;路廿三4)。

    

    所以,犹太人要掩盖他们祖宗的罪行,使之在外表上似乎有点公道,惟一可能的办法,就是否定新约记载的可靠性。这些记载的确指控犹太人应对耶稣的死负责。应该说的是,当代若干主要的犹太人承认这一点。柯恩否定了许多四福音所讲关于耶稣受审的事。他知道,这样作才能宣告犹太人无罪。另一位犹太人熊斐特(HughJ.Schonfield)在某些看法上虽与柯恩不同,却一致否定福音书作者所讲各事的确实性。他说,指控犹太人应对耶稣的死负责,是一种「反犹太主义的诡计」。他继而立即宣称,要把这耻辱从犹太人中除去,只有拒绝承认圣经绝对的可靠性。1

    

    是否犹太人杀害耶稣?若要寻找这问题的答案,惟一可靠的根据就是圣经。承认这些文件如马太、马可、路加、约翰、使徒行传等等的可靠性之后,下列各点便可了如指掌了:

    

    1.对耶稣的死,当时的犹太领袖应负最大的责任。他们的罪大于外邦人彼拉多。

    

    且前有些人所教导的正与此相反。他们坚持,不是犹太人而是外邦人,应对耶稣的死负责,或应负主要的责任。但耶稣亲自对彼拉多说:「所以把我交给你的那人,罪更重了」(约十九11)。罪有等级之分(路十二47、48)。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外邦人彼拉多当然有罪。他骄傲(约十九1O)、残忍(路十三1)、迷信(约十九8;太廿七19)。最严重的为肆无忌惮,追求私利。但因他不是犹太人,未曾受到独一真神圣言所指导。他也没有机会和犹太人一同留心观察耶稣的作为,恭聆他的训诲。可是犹太人的领袖们完全两样。神赐给他们的恩典很大。例如亚那和他的女婿该亚法。他们不但有旧约的教训,且有充份的机会在耶稣许多伟大、慈悲的作为和旧约预言的亮光中,对他所宣告的作出反应。面对这些证据,他们却刚硬己心。亚那虽已解职,因此在耶稣受审和受死时已不是合法的祭司长和公会主席,却还是犹太统治阶层的主要人物。他是幕后的权力。他的五个儿子和一位孙子相继接任祭司长之职;如上所述,还有女婿该亚法,他在基督受难的日子任祭司长。但不管公会的主席是谁,还是要向亚那请示。任何一位祭司若有计划或意见提出讨论,另一位祭司立即要问:「和亚那接过头没有?」他骄傲、野心勃勃、家中富有。他一家因贪求无厌而声名狼藉。到圣殿来献祭的人在外邦人的院子里购买祭牲,他一部份的财富系来自卖这些祭牲所得的盈利。由于他和他的家属,祷告的殿变成了「贼窝」。贪婪宛如毒蛇的亚那,野蛮、狡猾、伪善的该亚法(约十一49、5O),和他们一个鼻孔出气的人,以及因众人称颂基督伟大的作为(约十一47、48)而引起的嫉妒(太廿七18);这一切都成为他们计划杀害耶稣的主因。基督由于洁净圣殿而揭露的贪婪罪行,所指的就是他们。这些领导人物,即祭司长和长老们,「挑唆众人,求释放巴拉巴,除灭耶稣」(太廿七2O)。

    

    2.依此,这些领袖的罪大于犹太群众。群众诚然甘愿让人唆使,但教唆犯却是这些领袖。

    

    约翰福音第十一章五十三节所提,商议要杀耶稣的,不是群众,而是祭司长、法利赛人和该亚法这些领袖。耶稣所讲「七祸」(太廿三章)的对象,不是群众,而是这班「假冒伪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审问耶稣时彼拉多对众人说:「我带他出来见你们,叫你们知道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来。(约十九4)。喊着「钉他十字架,钉他十字架」的,是祭司长和他们的差役(约十九6、15、16)。被祭司长所驾驭的群众也跟着他们的榜样(太廿七20-23)。

    

    3.然而根据圣经,不可能原谅整体的犹太人,而认为有罪的只是他们的领袖。凡参加或同意这罪行的,应同受指责。下列经文充份说明这一点:

    

    「众人都回答说,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太廿七25)。

    「希律和本丢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果然在这城里聚集,要攻打你所膏的圣仆耶稣」(徒四27,三13-15)。

    「…这犹太人杀了主耶稣…」(帖前二14、15)。

    

    依此,根据圣经,说犹太人实际上杀害了耶稣,是完全有道理的。再者,这坚决的信念并非表明敌视犹太人(反犹太主义),而恰与此相反。正因我们爱犹太人,所以愿为神所用,领他们归主,因此得与教会结连!我们同情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因曾与他们连合敌对耶稣,而和他们站在同一的立场。不是说我们和他们的祖先一样,企图杀害耶稣;但因我们的罪钉他十字架,事实上等于杀害耶稣。可是藉着那位被钉和复活的基督,我们得救了。

    

    再者,因为我们爱犹太人,愿全能的神阻止我们伤害他们!假如我们告诉犹太人,他们的祖先并未杀害耶稣,并且(或者)告诉他们,对基督的死淡然处之或不置可否,对他们将是一种残忍的举动。我们不能这样作。相反的,要和彼得一起向他们说:「故此,以色列全家当确实的知道,你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神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徒二36),并且我们要藉着主的恩典与能力,竭力给他们一种印象,就是对他们、对我们和每一位真实悔改的罪人来说,羔羊的血有救赎的能力。愿神所赐那真正的忧伤刺透他们的心,好叫他们也去寻找,并找到那位全然赦免的主。

    

    「是谁有罪呢?是谁使你受害?

    哎,耶稣,我的叛逆,毁掉了你!

    是我,主耶稣,是我不承认你;

    用十字架钉你。」

    「亲爱的耶稣,因我无法酬报,

    我要敬拜你,永远向你祷告,

    思想你的怜悯,你那坚定的爱,

    非我所应得的。」
贰「犹太人复兴」的预言是否在目前应验
    在各宗派的基督徒中间有种相当普遍的信念,就是许多犹太人新近归回巴勒斯坦(Palestine),于一九四八年五月十四日建立他们独立的国家,是预言的应验。这见解细节上有许多的差别,可概括为下列十二点。首先要声明,这摘要不代表笔者的信念,一经提出,将逐一驳斥。

    

    〖甲.摘要〗

    1.就归回本身而言,截至目前为止还只是局部的。不久的将来要完全实现。证据:「我必被你们寻见,我也必使你们被掳的人归回,将你们从各国中和我所赶你们到的各处招聚了来,又将你们带回我使你们被掳掠离开的地方,这是耶和华说的」(耶廿九14)。

    

    2.因为这不仅是从示拿或巴比伦归回,而是「从各国中和我所赶你们到的各处」(耶廿九24),从「亚述、埃及、…示拿……,又从地的四方…」归回(赛十一11、12);所以应该是指目前所发生的事,将来还要发生。

    

    3.这不是第一次,而是第二次的归回(赛十一11)。

    

    4.因这些归回的预言系陆续向已从巴比伦掳到之地归回的百姓所发(亚八1-8),所以应指末后,即直到二十世纪和以后所发生的事。

    

    5.「末后的日子」(耶三十24)这句话证实这一点。

    

    6.这预告的归回系「在不信中」(结卅六24-26),和目前的情形正相符合。

    

    7.一九四八年五月十四日以色列国的建立,事实上证明这些古时的预言已经应验了。

    

    8.和政治的重建并驾齐驱的为物质与经济上的复兴。以赛亚不是预言过么?沙漠也必快乐,玫瑰要开花,古墟将重新建造(赛卅五1,六十一4)。依此,这预言目前已在下列各方面应验了,即几世纪以来的荒地再被开垦,从约但河引水灌溉西部的沙漠地带,大量建造新的城市与村庄,以及久被遗忘的资源再被利用等等。旅游团体乘机大登广告因此是有道理的。如一九六七年十月二十七日「今日基督教」双周刊(ChristianityToday)广告栏刊着:「预言在今日的圣地应验了么?请来看。」

    

    9.为应验阿摩司书第九章十四、十五节的预言——一九四八年五月、一九六五年十月,尤其是一九六七年六月——犹太人闪电式的胜利,证明神的应许已经,并将要应验。以色列国并且不可能被毁灭。

    

    1O.古城耶路撒冷重归犹太人掌管,证明路加福音第廿一章廿四节的预言,目前已经应验了。就是说,「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践踏,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满了。」因为耶路撒冷已不再被外邦人践踏。

    

    预言归回的犹太人重建圣殿,在保罗的教训中可能暗指此事。按字面直解,敌基督者要坐在这重建的圣殿里(帖后二4)。这预言或者还在应验的过程中。事实上,假如报告靠得住的话,为着重建,按正确规格预先凿好的石头已运往以色列。

    

    11.马太福音第十九章廿八节明白教导十二支派要重聚,就是在末了的世代,犹太人将会复兴(全国在不信中归回,接着全国归主)。其他经文也曾提出相同的意见。

    

    12.最后,哥林多前书第十章卅二节提及犹太人和教会同为神特别宠爱的两种人,与第三种的「外邦人」对比。这明白指出「神为以色列另有安排。」

    

    加拉太书第六章十六节(「神的以色列民」)和罗马书第十一章廿六节(「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两处经文,将于第三章另行讨论。

    

    〖乙.驳斥〗

    笔者认为这整个的描述是错误。据他所了解,无论是旧约或新约的这些预言,不是指目前或将来的事。

    

    兹将上述各点逐一答覆如次:

    

    对第一点的答覆:耶利米书这节经文特指「七十年满了以后」(耶廿九10)的归回,但以理正确地解释为应用在他还活着的时候(但九2)。所以不能证明与目前或将来的移民有任何的关系。当然,其他所载有关复兴的经文,与此同义(申三十l-10;王上八46-52;结卅六17-19、26-28;何十一10、11)。

    

    对第二点的答覆:示拿(巴比伦王国)之外,其他若干国家与地区,作为犹太人从之归回的地点一节,并不难了解,因为当时把战俘卖到周围各国是习所常见的事,因此他们分散的地区至为辽阔(结廿七13;珥三7;摩一6、9;启十八13)。逐步从掳到之地归回,自然而然的某些广被分散的犹太人也回到他们或他们祖先所由来的应许地。如众所周知,贩卖奴隶,特别是由腓尼基人经手。他们的水手大胆地推展到各地贩卖「货物」,包括奴隶。再者,以赛亚书第十一章十一节列举分散的各国,首先提及亚述与埃及一节,又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因为当时的先知们,特别是以赛亚,曾再次警告犹太人不要倚靠亚述或埃及!而被赶散的犹太人却不断转移他们联盟的国家,时而埃及,时而亚述,没有毫无保留的交托耶和华!不仅在这节经文,别处经文同样将这两国,即亚述与埃及一并提及(赛七18,十九24、25,二十4,廿七13;耶二36、37;何七11;亚十1O等等)。所以犹太人或多或少,是从这些地区归回。关于这事,实际上就是如此。再者,归回的人不全属犹大(或犹大与便雅悯)支派,也包括些其他十个支派(代上九33、34;拉二59)。大利乌年代重建并举行奉献圣殿的礼,系「照以色列支派的数目,献公羊十二只,为以色列众人作赎罪祭」(拉六17)。这同样是新约的观点。无论在字面或象徵的表达上,视以色列为重新结合的百姓,包括「十二支派」(太十九28;徒廿六7;雅一1;启七l-8,廿一12)。关于施洗约翰和耶稣诞生的故事,我们不仅看到属犹大支派的约瑟与马利亚(撒下七12、13;太一2O;路一27,二4、5;徒二30;罗一3;提后二8;启五5)。同时读到属利未支派的撒迦利亚与以利沙伯(出二1,四14;代上廿四1、1O;路一5),和属亚设支派的女先知亚拿(路二36)。依照预言,这些支派目前视同一族,统归一个牧人治理(结卅七15-28)。亚得斯(G.Ch.Aalders)说:「从巴比伦被掳之地归回时,所强调的确是犹大支派,但不一定排除其他十个支派。在这次的归回,他们可能比许多人所想像的,占了更显著的地位。」

    

    因此很清楚的,依照字面意义所指,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把以赛亚书第十一章十—、十二节解释为主后二十世纪所发生的事。相反的,那见解会招致严重的异议:下文告诉我们,归回的人「要向西飞,扑在非利士人的肩头上。一同掳掠东方人,伸手按住以东和摩押,亚扪人也必顺服他们」(赛十一14)。从玛喀比壹书(IMaccabees三41,五1-8、68,十83-89,十一6O、61等处)可以清楚看到,这些预言已经应验了。可是,那些相信在目前(即主后二十世纪),这些非利士、以东、摩押与亚扪人还要被以色列毁灭、掳掠或征服的人,甚至将难以找到他们!

    

    对第三点的答覆:以赛亚书第十一章十一节是指第二次的归回,与眼前的事毫无关系。因为依照下文,第一次的归回系指摩西所带领的出埃及,就是「从埃及地上来」(赛十一16)。因此,第二次的归回也已经应验了,就是当犹太人分期从亚述巴比伦回来,在自己的地土立国的时候。这一切在很久之前均已发生。依此,实无理由把这些预言释为主后二十世纪所发生的事。

    

    对第四点的答覆:上面所述对归回以后的先知的预言,照样适用。撒迦利亚说预言的时期约在主前五百二十年。他受感预言另一次归回,就是说耶路撒冷将恢复一种安静的生活,老年男女要坐在耶路撒冷的街上,必有男孩女孩要在那里玩耍等等(亚八1-8),都在以斯拉、尼希米和随后的日子应验了(拉七1-1O;尼十一1、2;玛喀比壹书十四8-12)。

    

    对第五点的答覆:「末后的日子」(耶三十24)这种表达方式同样出现于其他经节(创四十九1;民廿四14;申四3O,卅一29;赛二2;耶廿三20,四十八47,四十九39;结卅八16;但十14;何三5;弥四1)。每一情况,其含义应据上下文特有的亮光解释。这句话不一定指基督再来,或紧接再来之先的日子。这一点可以清楚的从创世记第四十九章一节中看到。雅各所说,「你们日后必遇的事」,目的不在于告诉他的儿子们主后二十世纪会碰见什么事!而是在于预言他的儿子们在生之日以及他们的后福日后所要遭遇的事。的确,在这些预言里甚至提到基督第一次降生要出自犹大支派(创四十九1O);但并未提到有关基督再来的日子。再就十二支派个别的存在而论,他们目前在那里呢?依此,现在有些英语版本将创世记第四十九章十节译为「在将来的日子」或「将要来的日子」,可谓极好。

    

    这里所讨论的经文(耶三十24)的上下文,同样是十分清楚。注意:「为巴比伦所定的七十年满了以后,我要眷顾你们……使你们仍回此地(或恢复你们的繁荣)…你们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你们的神…耶和华的烈怒必不转消,直到他心中所拟定的成就了。末后的日子你们要明白。(耶廿九10、14,三十22、24)。所以很清楚,此地所用的「在末后的日子」,系指耶和华的惩治充份的执行以后,七十年期满了,他的子民将明白,他施行刑罚是为要医治他们。

    

    因此很清楚,上述的经文没有一处是与主后二十世纪的归回及复兴有任何的关连,其余的经文也是如此(申三十1-10;王上八46-52;耶十八5-1O;结卅六17-19、26-28、33;何十一10、11)。他们都在讲神的惩治与复原,对说这些预言时还活着的百姓,有重大的意义。在字面上,这些话是对他们和他们的子孙讲的,不是对今天活着的人;虽然他们基本的道德与属灵的教训,在各世代继续有效。

    

    「让我民学习在历史光中

    在神面前切切遵行仰望,

    对他们祖先的神顺服敬畏,

    不要像他们祖先偏行违背。」

    (参阅诗七十八l-8)

    

    对第六点的答覆:假如旧约并没有关于今日犹太人归回的任何预言,当然可以连带的说,他们目前在不信中归回也不可能说是应验了预言。事实上,像这种在不信中的归回,甚至在从亚述巴比伦得获拯救的预言中,也没提过!值得注意的是接受在不信中归回这种观念的人,若是要找在字面上通得过、可以说是圣经的证据,也很难找到。甚至以西结书第三十六章廿四至廿六节,也不能当作证据。耶和华并没有藉着以西结说,「我将引导你们归回本地,然后赐你们一个新心。」他只提出为他的子民作两件事,但没有说明次序先后。即使从上下文中能找到次序,似乎是把属灵的洁净,即悔改与信心,放在复国之前;二者同在「一天」内发生,但该天多长则未确定。请注意第卅三节:「主耶和华如此说,我洁净你们,使你们脱离一切罪孽的日子,必使城邑有人居住,荒场再被建造。」

    

    归向耶和华在复兴之前,是我们在圣经里所看到的经常的次序。神不会赏赐悖逆,只报答顺服。因此,先知们所预言的拯救。在本质上是有条件的。他们预言从亚述巴比伦归回,这是说,「以色列假如悔改,将要复兴。在那情况中罪将被擦除,并允许他们重回故国。」

    

    请参阅上述各项,就会领会下列经文的含义:

    

    「你和你的子孙若尽心尽性归向耶和华你的神…那时,耶和华你的神必怜恤你,救回你这被掳的子民」(申三十2、3)。

    「你若…尽心尽性归回耶和华你的神…耶和华必再喜悦你,降福与你」(申三十9、1O)。

    「你们若在掳到之地想起罪来…恳求你说,我们有罪了,我们悖道了,我们作恶了。他们若在掳到之地尽心尽性归服你…求你…垂听他们的祷告祈求…赦免他们一切的过犯,使他们在掳他们的人面前蒙怜恤」(王上八47-50)。

    

    耶利米书第十八章五至十节。耶和华在此说明,无论在何时,他警告将有灾祸的那一刹,若是转意离开他们的罪恶,他就必后悔,不将灾祸降与他们。另一方面,无论在何时,他预说有福的任何一邦,假如他们不顺服,他就必后后悔,不将福赐给他们。在这里我们很清楚地看见一个基本原则:神赐福是有条件的。事实上,人只有靠神的恩典与能力才能履行那个条件。然而这条件是神所设立的,我们无权将这些条件性的字眼从圣经上删去!因此,请注意这句话:「我所说的那一邦,若是转意离开他们的恶,我就必后悔,不将我想要施行的灾祸降与他们」(耶十八8)。请注意,在耶利米书第十八章五至十节,耶和华亲自宣告,他所说对那一邦赐福或降福,都附带这项条件。因此,在耶利米书第卅一章卅五至卅七节也有这个意思;虽然有人在解释那段经文时,完全忽略了第十八章五至十节。

    

    何西阿书第十一章十、十一节。和别处一样,悔改总在归回与复兴以先!圣经说,「…子民必跟随他…他们就从西方急速而来…从埃及急速而来…从亚述地来到…」(这是假设当时亚述迄仍存在。今天又如何?)一位着名解经家曾就本段经文作下列的解释:「因为神以行动显示他的爱,以色列自掳到之地归回。耶和华在前头领导,那些归回的人,将高高兴兴的跟着,因为他们已从想离开神的意念中纠正过来。」[见李德保(J.Ridderos)]

    

    对第七点的答覆:现在清楚了,一九四八年五月十四日以色列国在不信中重建,因重建以色列国的人迄今还在弃绝基督,「和预言毫无关系」。理由有二:(一)预言从未提及二十世纪的归回与复兴;(二)即使提及,当系指归信神之余民的归回而言。

    

    下列各处的经文清楚表明,悔改的灵的确在从亚述巴比伦归回之时显露(但九l、2、5、6;拉三5、1O、11,六16、22,七10,八35,十11、12;尼一4-11;该一12、13等等)。

    

    对第八点的答覆:很显然的,以赛亚书第卅五章一节及第六十一章四节等经文所提的在物质与经济上的复兴,也是指从亚述巴比伦归回时候的复兴而言。以赛亚书有四十次以上提及亚述国和亚述人,约有二十次提及巴比伦和迦勒底。两次提及古列发令重建耶路撒冷的圣殿(四十四28,四十五1)。第十三至廿四章所提被审判的国,包括巴比伦、亚述、非利士、摩押、叙利亚、埃提阿伯、埃及、阿拉伯、以东和腓尼基。这些都是指旧约时代,而不是指主后二十世纪。

    

    在以色列人从掳到之地归回,至基督降生这段期间内,的确有些时期沙漠曾如「玫瑰开花」,这点可在约瑟弗(Josephus)与玛喀比壹书的记载清楚看到。前者言及「恢复从前的繁荣」,「土地的垦种」;后者提及「安稳耕种」,「产量增加」,「人人要坐在自己的葡萄和无花果树下」(弥四4)。因此,把这一类的预言字面上的应验转移到主后二十世纪,不但是全无需要,更是没有根据。

    

    对第九点的答覆:阿摩司(九14、15)真的在讲主后二十世纪的「以色列国」么?在全部新旧约圣经中,主在那里曾针对目前的情况,确切的告诉我们要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事呢?笔者清楚记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本现已停刊的宗教杂志曾登载一连串的文章,详细列举一些预测,声称都以圣经预言为根据。其中一篇称,义大利将以得胜者的姿态出现!这些文章会大受欢迎。但历史本身使这一些的解释显为谎言。还有一些作家自称能预言诸如德、俄、中、美各国所要发生的事,并声称都以圣经为根据!这种预测大为流行是可以意料的,因为人类都有无可救药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如能集中于神在实际上所启示的范围以内,当是无法估计的福份。但若想超越申命记第廿九章廿九节所指无穷的求知欲,便完全不再是福份了。甚至柏拉图岂不是曾提及,对神与世界过份好奇的追问,难免有不虔敬的缺陷吗?当好奇变成干扰,好奇心演化为管闲事,那就要密切提防了!过去有人深具信心的预言「以色列」,或耶路撒冷与圣殿绝不可能毁灭。但耶路撒冷曾于主前五百八十六年,再于主后七十年与一百三十五年履次沦陷。

    

    对第十点的答覆:所有时代论者和他们同样想法的人并未完全同意,目前的耶路撒冷不再被践踏。但是这城的各种情况,不是还不稳定吗?甚至乌尔夫(R.Wolff)也承认「践踏」(路廿一24)一词,可表达对这城的轻蔑。加众周知,这种态度直到目前还继续存在。关于这古城重归犹太人掌管是指「外邦人的日子」已经届满一节,在与刊载这种观念同期的「今日基督教」(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廿二日插页十九)有相反的看法发表。该文告诉我们,一致的意见为「外邦人的日子」将不终止,直到基督再来之时。那么,一直要延长到基督再来时这段长远的期间,耶路撒冷和他所代表的人将会继续被践踏了。被外邦人践踏在现时代结束之前,将不会停止。而且,在本处或圣经任何地方,都没有说在基督再来以后,耶路撒冷地区会有任何确实的复兴。

    

    这句经文确曾提及被践踏「直到…」但当经文用「直到」时,不是每一次都是指与上面所提到相反的事。仅就路加福音第廿一章廿四节来说,就绝不可能断定目前属地的耶路撒冷或其中的居民,在基督再来时将进入晴朗、光辉、灿烂的荣耀中。那一短短的连接词(「直到」)在每一实例中,应依照其特殊的上下文来解释。此处的含义只是说,耶路撒冷被践踏,在基督再来一百年、五十年,甚至十年之前,还不会停止,将继续延长,「直到」基督再来的时候(在罗十一25;林前十一26,十五25与启二25,此词有相似的意思)。尤其是在启示录第二章廿五节可以清楚看到,每一章节,事实上应依他本身的上下文来审案。「但你们已经有的,总要持守,直等到我来。」这句话是否说在基督再来之后,便可不必持守所赐给我们那珍贵的属灵宝藏了吗?岂不是更确切的指出,不管如何,我们仍应依靠神在基督里的启示,和这启示在我们自己的经历中所结的果实吗?放弃他吗?绝不!不是今天、明天或后天,而是要藉着传给外邦,将其持守!

    

    因此,在这节经文里,「直等到」这个短词或其他任何字词,都不应解释为预言,在基督刚要再来之前,或当基督再来的同时,犹太人会全国复兴。

    

    让我们暂且假设,在以色列国将要建造另一座圣殿。这殿是否供犹太人聚集来荣耀基督的十字架呢?(加六l4)假如不是,那么像这种圣殿的重建是否进一步的证明,神不喜悦像这样敬拜他的人吗?主耶稣不是说过吗?「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十四6;太一21;徒四12;来十12、14;启七14)。

    

    对第十一点的答覆:此点与马太福音第十九章廿八节有关。彼得问:「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将来我们要得什么呢?」耶稣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这跟从我的人,到复兴的时候,人子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

    

    上述清楚的指出,在任何意义上;这段预言不是指主后二十世纪所发生的事;也不是指基督再来审判万民之前尚待发生的事;而是指新天新地,即复兴的宇宙中所要发生的事(太廿五31;启廿一1、5;并参阅赛六十五17,六十六22:彼后三13)。这里所说的是给牺牲最大的人庄重的保证。他们要领受特殊份量的荣耀,有份于他们救赎主的荣耀多于许多其他的人(像林前十五41、42;提后二12;启三21,二十4等处经文曾把这报酬的性质显示出来)。在这儿最顺从基督的人,在那儿将是最接近她的人。在「十二个支派」范围以内,特殊的宠爱与尊贵将赐给那些把一切都摆在奉献之祭坛上的人。依照葛罗撒(F.w.Grosheide)所说:「以色列十二个支派」是指「复兴的新以色列…神整个的子民」。无论是指在世界历史自始至终十二支派中的选民(罗十一26),还是指包括犹太与外邦所有的选民(加六16),都是指已蒙重生的信徒;因为凡不洁净的,都不得进到那复兴的宇宙里(太十九28;启廿一27)。所以,这里并未提及犹太人整体归回巴勒斯坦,接着全国归主,是很清楚的。

    

    对第十二点的答覆:哥林多前书第十章卅二节记载,「不拘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是神的教会,你们都不要使他跌倒。」使徒保罗依照他特有的方式,在教导哥林多信徒自动的约束使用基督徒的自由。他不愿意他们把绊脚石放在任何人的路上。不仅对「神的教会」信徒要省察自己的行为,不致使会友藉口冒犯;且须对其他的人,即犹太人与希利尼人,同样谨慎、小心、温柔。注意,本节经文并未提到犹太人与神的教会发生关系,有如在使徒的心中,神有两批选民。相反的,犹太人与外邦人一起并提,合为一群的不信者。因此,意思是说,「非信徒(犹太人或外邦人)和信徒,都不要冒犯他们。」非信徒又分为两类:犹太人与外邦人。这里所用的名词,指明这是正确的观点。一方面,为着指明第一类的两个部份,保罗使用结构完全相同的两个名词:二者都是复数,即「犹太人与外邦儿;另一方面,「教会」为单数,用来指第二批的人。因此,本节只表明保罗把(一)不信者与(二)神的教会之间,作个清楚的划分;关于第一批,又分为不信的犹太人与不信的外邦人。保罗绝没有把犹太人和教会合并同提,有如二者都是神特别喜悦的目标。依此,称犹太人将归回巴勒斯坦,接着全国会归主,本节经文没有给如此期望的人以任何的安慰!

    

    所以,想依照目前所发生的事,来证明主在成就关于犹太人的归回与复国之古时的预言一节,显属错误。在结束本章之前,另一件事应予简略说明:

    

    如上所述,以色列复国的各种预言,若是要照字面解释,已在从亚述巴比伦归回这件事上应验了。当然,这些与同样性质关于赐福的预言字面上的应验,并未完全显露他们的含义;预言最终都在基督身上应验,因此同时包括在信靠他的人(无论是犹太人或外邦人)身上应验。
叁 神与犹太人的关系已否了结
    我们已从圣经指出,所有复兴的预言不是指目前或将来以色列全国所要发生的事。依照他们本身字面上与历史上的解释,这些预言不是指任何二十世纪(或以后)全国在不信中归回,接着全国归主等等。但这是否意谓神与犹太人的关系终结了?那些违背新约教训的人(太八11、12;罗十12、13;林前七19;加三9、29;弗二14、18;西三11;帖前二14-16;彼前二9;启二9)主张犹太人迄仍是神特殊宠爱的子民,他们将来得荣耀的计划已在开展。他们有时候说关于这个题目只有两种选择:(一)他们的见解;和(二)「神与犹太人的关系已经终结了」,有如犹太人注定永陷于悲惨的命运中。但拒绝这两种极端,接受第三种立场,是否可能?相信「所留的余数归主」,是否比较相信将来犹太人全国归主更加合理?再者,不把这归主限定于本时代结束之时,而将其连接于历史的每一个时期,直到新郎再来,最后门向没预备好可以进去的人关闭,是否更佳(太廿五10)?

    

    这些问题使每一个人想起罗马书第十一章五节,「如今也是这样,照着拣选的恩典还有所留的余数。」这依次正是罗马书第十一章廿六节恰当的引言:「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但因罗马书第十一章廿六节那句话常与加拉太书第六章十六节并提,应先简述后者。

    

    加拉太书第六章十六节

    

    「凡照此理而行的,愿平安怜悯加给他们,……」。依照上文,「此理」是达成这结果惟一的原因。就是说,一个人完全倚靠钉十字架的基督,因此依这原则来管理他的生活。意谓他的生活将是感恩的生活,他的事奉是出于爱他奇妙救主的事奉。在所有、亦即只有依「此理」来管理他们生活的那种人身上,有平安和怜悯加给他们。这一点,相信十分清楚。难处由本节后一句话引起,即「kai(原文)神的以色列民。」这连系词kai可译为「和」(and)、「如此」(andso)、「同样」(also)、「照样」(likewise)、「甚至」(even)、「然而」(nevertheless)、「但却」(andyet)、「但」(but)等等,视此字特殊的上下文而异。有时候最好不将其译出。目前这连系词译为「和」(如钦定本、美国修订本、新英译圣经)。结果为,使徒保罗宣告神的福份将加给所有完全倚靠钉十字架的基督的人之后,又宣告另外的福份要加给「神的以色列民」;而此「神的以色列民」则译为「犹太人」或「将来所有归主的犹太人」等等。笔者不能接受这种译法。这种做法使保罗在本书信整个推论的方法,互相矛盾。在笔者所着加拉太书注释(NewTestamentCommentaryonPaul-sEpistletotheGalatians)一书中,有详细的说明。

    

    在这里只指出,保罗在第十六节首句宣告「凡照此理而行的」,神要将平安与怜悯之福加给他们。为求与这显著、意义广大的陈述,以及保罗在本书信所教导的相协调(参阅弗二14-22),我坚信那许多译者与解经家所决定将这里所用的kai,字译为「甚至」(even),或不予译出(可收同样的效果)是对的。依此,使徙所讲的为:「凡照此理而行的,愿平安怜悯加给他们,『甚至』加给神的以色列民。」请参阅诗篇第一百廿五篇五节。就是加给所有真正以十字架夸口之神真实的以色列人,无论是犹太人或外邦人。不少版本或解经家也赞同这种译法。2慕理(John.Murray)说加拉太书第六章十六节所称「神的以色列民」,包括「各国之神的以色列民」,这种表示是对的。3

    

    所以相当清楚,对马太福音第十九章廿八节,路加福音第廿一章廿四节和哥林多前书第十章卅二节是实在的,对加拉太书第六章十六节同样实在:这些经文末有一处在预言犹太人在不信中归回巴勒斯坦,接着全国归主。

    

    我们现在要讨论最后的一段经文:罗马书第十一章廿六节首句

    

    「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

    

    这节经文在自成一个单位的罗马书第九至十一章出现,与前一章的关系至为显著。那辉煌的第八章以一呼喊结束:

    

    「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这是凯歌,是胜利的呼喊。

    

    但使人难堪的是我们在第九章听见一种完全相反的腔调。这是从动荡的心灵所发出的一种忧伤痛苦的怨诉:

    

    「我在基督里说真话,并不谎言,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作证;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

    

    赞美的凯歌与痛苦的自白并提,这显著的对比应如何解释呢?这狂喜与悲哀的连结对我们似乎最可能是情感作用而不纯粹是理性的。保罗可能这样子反省:「何等喜乐的宝藏曾赐给那些爱神的人:就是圣灵替他们祷告(八26);基督照样如此(八34);因此,信徒得胜有余(八37-39)。可是…许多我自己的『弟兄』反而无份于这些辉煌的福份。他们是…承受应许的子民!神的应许落空了吗?绝非如此!」现在请再读第九章头几节。保罗所流露的是兴奋的情感。表示生气勃勃的特性,言词是激动的,语调活泼。最伟大和辉煌的思想相互融洽。当一种观念刚刚提出,另一同样丰富与深刻有力的观念已在向前紧追,等候赏识。保罗把他的笔浸在真理与爱的墨汁里!他以此开始,倾心吐意:

    

    「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在文学的历史

    

    上,有比这更激动的吗?我们看见生为犹太人的保罗和摩西站在同一的立场。后者曾呼求说,「倘若你肯赦免他们的罪…不然,求你从你所写的册上涂抹我的名」(出卅二32)。

    

    神的应许落空了吗?神不信实吗?千万勿作此想!然而,神对以色列人的应许与以色列人的不信终至弃绝,如何可能协调呢?潜伏于整个论据底下的这个问题,可从下列的经文清楚看到:「这不是说神的话落了空」(九6);「我且说,神弃绝他的百姓么?」(十一1)

    

    保罗被圣灵感动,作了如下的答覆:

    

    (一)弃绝以色列人不是完全的;「这不是说神的话落空了,因为从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九6)。这是第九章所教导的重要一部份。

    

    (二)弃绝以色列人不是武断的。是以色列人自己的过错。神拯救的方法会完全向以色列人表明。他们的罪为故意与顽梗的不信。「至于以色列人,他说:『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的百姓』」(罗十21)。这是第十章所强调的。

    

    (三)弃绝以色列人不是绝对与漫无限制的。还有那辉煌的应许,「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十一26首句)。这是第十一章论据的结论,恢复第九章的思想。

    

    有人认为这三章包含许多互相矛盾的答案。一位作者告诉我们这是「可悲哀的谬论尖峰,即试图协调潜伏于这几章里面,对神两种互相矛盾的观念。我们怎能想像神一方面整天伸出他的手,不断亲切的招呼;却在另一方面,用同样的手使他所招呼的人存心刚硬呢?有如神叫那些人存心刚硬,以致弃绝如此亲切的招呼和令人向往的爱,是不公平的!让我们回到罗马书第十一章廿六节首句的应许,「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这几个字正确的含义为何?这是我们现在要探索的问题。

    

    对这问题的答覆有好几类。第一,有人解释「以色列全家」指犹太与外邦选民的整体,就是教会「加尔文(Calvin)、范雷文(VanL-eeuwen)与雅各斯(Jacobs)」。另一些人在这句经文看到以色列全民复兴的应许。其中先为一些人,认为「以色列全家」指集体的犹太人;某些(不是全部)解经家小心的强调活在末时的每一位犹太人,不一定都能得救,例如某些时代论者及其他解经家。4其他的学者为恐条件与限制太多,大胆教导在末世之前,所有活着未归主的以色列人都要得救「迈尔(Meyer)和许多时代论者」:某些人甚至认为已经死了的犹太人要复活,并有份于以色列全国的归主。最后,有些人采取这种立场,就是「以色列全家」指犹太选民的总数。5

    

    为求简化,也许最好是把我们讨论的范围限于上述三种主要的答案:

    

    (一)「以色列全家」指神全体的子民:即犹太与外邦选民的总数,就是教会。

    

    加尔文在「罗马人书注释」(CommentaryonRomans)说:「有许多人以为保罗在此所说的是犹太教要像从前一样兴盛。但我认为以色列在此是指全体的信徒;意思是『当外邦人进入神国时,犹太人也要同时从他们的不信背逆回转。神的全以色列是包括外邦人与犹太人,即以色列全家的救恩,在那时要得以成就,但是因为犹太人是先在神的国中,故他们仍要获得首位。』我想这样解释更为正确,因为保罗在此是要指出基督国度的成全不单是限于犹太人,而是包括全人类。保罗在加拉太书第六章十六节也同样地称外邦人与犹太人一同组成的教会为神的以色列;这些真以色列得以从各处聚在一起,与亚伯拉罕肉身上的后裔,即从真道上跌倒的犹太人是不一样的。』6

    

    实质上可以在范雷文与雅各斯合著的「罗马书注释」(DeBriefaandeRomeinen)看到同样的见解:「『以色列全家』应了解为被呼召的外邦人与以色列人所留下余数的总合。」

    

    (二)「以色列全家」指一个民族或集体的犹太人。在此让我们援引格理丹(S.Greijdanus)著的「罗马书注释」(DeBriefVandenApostelPaulusaandeGemeenteteRome)另一卓越的注释:

    

    「『以色列全家』在这里除指整个的以色列之外,几无任何其他的意义(无论是从前一小部份,或一部份因心刚硬而坠落的人)。有鉴于从前只有较少数的犹太人成为信徒,大部份顽便不信、暴露于审判之下,在外邦人数目添满了之后,这种情形将要改变。到那时,整个的以色列,即犹太人,将集体的归主,相信接受神在主基督里的福音。」

    

    (三)巴文克(H.Bavinoh)在他的「系统神学」(GereformeerdeDogmatiek第三版,第四卷第七四四页)说,「以色列全家」指犹太选民的整数;换言之,为所留的余数:

    

    「依此,『以色列全家』不是指末世大规模归主的犹太人,也不是指犹太与外邦人组成的教会;而是指各世纪从以色列所招聚的信徒。」(笔者按:最后三段引文为笔者英译)。

    

    我们将依次审察这三种答案。「以色列全家」这辉煌的应许究何所指?(一)教会么?(二)集体的犹太人么?或(三)蒙拣选所留犹太人的余数?

    

    (一)自第一个见解开始。依照加尔文和若干近代卓越的解经家,罗马书第十一章廿六节首句所载「以色列全家」是指教会。请勿轻忽或嘲笑这一解释。加尔文是他那时代最伟大的解经家。甚至今日,很多人读他的注释而获益良多。有许多的理由可支持赞同加尔文对那一节经文的解释。

    

    第一,蒙拣选的犹太人与外邦人合成一个得救了的子民,这种观念显然符合经义。在全本新约,找不到有两种蒙爱子民的见解,即一方面为犹太人,另一方面为教会;两种不同的呼召(属地的对属天的);在拯救的方法上有双重的标准(异象对信心);或两种将来的荣耀(犹太人永在地上,教会永在天上。)

    

    第二,此外,加尔文的观念不但符合经义,且在紧接下去的几节已将这观念明白表示出来。第三十至卅二节载:

    

    「你们从前不顺服神,如今因他们的不顺服,你们倒蒙了怜恤;这样,他们也是不顺服,叫他们因着施给你们的怜恤,现在也就蒙怜恤,因为神将众人都圈在不顺服之中。特意要怜恤众人。」

    

    第三,不仅是上述这几节经文,在保罗的书信里,可一再看见只有一个教会的观念,包括蒙拣选犹太人与外邦人的整体。这种观念明确是保罗的观念。参阅罗马书第十章十二、十三节——恰好在本段经文内发现,并请参阅加拉太书第三章廿八节,以弗所书第二章十四节。

    

    第四,有人如此证明,紧接的上文支持加尔文对罗马书第十一章廿六节首句的解释。这些解经家的推论是这样的;保罗在第廿三、廿四节言及原来的树枝,即所留下犹太人的余数,将「从新接上」。在第廿五节他加上外邦人的整体(即数目添满了的或全数的外邦人)。接下去为:「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云云。他们的结论为「以色列全家」当系指余剩的犹太人,以及蒙拣选之外都人的整体。

    

    第五,加尔文引加拉太书第六章十六节来支持他对罗马书第十一章廿六节首句的解释。我们已看到在那节经文内,「神的以色列民」的确是从各国召来之所有的选民。

    

    加尔文的解释实不容易反驳,难怪目前的拥护者包括许多杰出、最优秀保守的解经家。

    

    然而,这不能叫我们完全满意。或者并不完全准确。把「以色列」用属灵的意义解释是对的。但罗马书第十一章廿六节首句所称「以色列」是否指包括犹太与外邦选民所组成的教会呢?那是个问题。爱提出若干点来逐一检讨上述加尔文和他的拥护者用以支持他们的见解的论据。

    

    关于一、二、三点论据,可以说他们并未提供可靠的证据来说明罗马书第十一章廿六节首句的「以色列全家」意指信徒的整体,无论是犹太人或外邦人。教会是普遍性的,说这种观念符合经义与保罗的思想是一件事。证明「以色列全家」有那种含义是另一件事。要断定这句话在那特殊的经文中有那种含义(而这是关键性的一点),又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

    我们暂不谈第四点,先讨论第五点。这或者是支持加尔文见解最有力的一项。这段经文最少教导我们,保罗与旧约对「以色列」明确属灵的含义并非陌生,并且依此义来使用这术语。加拉太书第六章十六节的「神的以色列民」和罗马书第十一章廿六节首句的「以色列全家」二者同样指属灵的以色列,这种看法或者并无错误。二者的组成份子都是真信徒。可是这并未证明这两个稍为不同的片语有恰恰相同的含义。可能「神的以色列民」指所有招聚来的犹太与外邦信徒的整体(如前此所断定的):而「以色列全家」仅指犹太信徒的整体。

    

    这把我们带到紧要的关头:即罗马书第十一章廿六节首句的上下文。刚才我们指出,依照那些赞成加尔文见解的解经家,这节经文的上下文支持他的解释。请看上述的第四点论据。他们推论「以色列全家」为另外加上一部份的结果:即以色列所留下的余数加上得救的外邦人整体等于「以色列全家」。就在这一点,可看出加尔文见解的弱点。德赫士(Doekes)说:

    「在这三章里面(罗马书第九至十一章),『以色列』出现不少于十一次。前十次无可争论的是指犹太人,与外邦人相对比。所以,有什么理由『以色列』在这里有另一含义呢?诚然,把犹太人与外邦人区别出来的上文,在第廿五节并未停止,却连续到下面一节。保罗用以支持这真理的预言,和特意援引的名称如『锡安』,与『雅各家』等等,亦未改变『以色列』的含义」。

    

    审察用「以色列」的各节,便可立即显明保罗在整段的上下文,事实上都在讲犹太人。请注意:

    

    「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他们是以色列人…按肉体说,基督是从他们出来的,他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可称颂的神。阿们。」(九3-5)

    

    「因为从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雅各属灵的后裔,说明见创世记第卅二章卅八节』」(九6)。

    「以赛亚指着以色列人喊着说:『以色列人虽多如海沙,得救的不过是剩下的余数』」(九27)。

    「这样,我们可以说什么呢?那本来不追求义的外邦人,反得了义,就是因信而得的义;但以色列人追求律法的义,反得不着律法的义」(九3O、31)

    「我再说,以色列人不知道吗?」(十19)

    「至于以色列人,他说:『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顶嘴的百姓』」(十21)。

    「我且说,神弃绝他的百姓么?断乎没有;因为我也是以色列人,亚伯拉罕的后裔,属便雅悯支派的」(十一1)。

    「这是怎么样呢?以色列人所求的,他们没有得着……」(十一7)。

    「…就是以色列人有几分是硬心的…」(十一25)。

    

    就在下面第廿六节,使徒继续再用相同的术语,所以合理的推论是他还在思想犹太人,与这三章前所载的每一事例相同。由此可见加尔文指「以色列全家」为教会,可能不正确,至少部份不正确。

    

    再者,保罗很不可能在这儿加上什么,使「以色列全家」等于犹太人所留的余数与整个外邦人的总和。相反的,紧接着的前两节——廿三、廿四节——是关于犹太人,不是关于外邦人的。保罗在第廿三节说:「而且他们(即犹太人)若不是长久不信,仍要被接上,因为神能够把他们从新接上。」第廿四节同样的说:「……何况这本树的枝子(再指犹太人)要接在本树上呢!」接着第廿五节再提关于犹太人的事:「就是以色列人有几分是硬心的。」不错,本节末一句曾言及「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只为着指出犹太人的硬心将持续下去,直到每一外邦的选民进入神的国。所以,保罗还是在谈犹太人。由此可见保罗继续的说,「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这句话,很明显「以色列全家」不能指普遍性的教会。保罗显然还在谈犹太人。第廿六节下半句「要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表明下文照样如此。

    

    继续念下去,便知加尔文的解释有其他的困难。第廿八节清楚指犹太人:「他们为你们的缘故是仇敌。」直到第三十至卅二节,使徒才把整体的选民,包括犹太人与外邦人合并讨论,像我们前此所指出的。

    

    我们要小心解释「以色列」这术语。罗马书第十一章廿六节首句,十之八九不可能指普遍性的教会,他指犹太人,不是指外邦人。

    

    (二)但这不一定意指加尔文完全错了。他的解释可能含有宝贵真理的成份。由于断定「以色列全家」指犹太人不是指外邦人,那么这术语究竟是指:(甲)犹太人整体,即自然血统上的意义;抑或指(乙)犹太人所留下的余数整体,即依照拣选的恩典,神在各世代所招聚进入他羊圈的犹太人?表面上,「以色列全家」可指这两种含义的任何一种。

    

    直到如今,前一见解广被采纳。正统派各团体与诚挚的圣经学者均予接受。他们解释「以色列全家」为「犹太人民」、「作为一国的以色列」、「整个的以色列…全体的犹太人民」、「全国」、「福音传遍外邦人的世界之后、全国一大部份即将归主的人」、「全体的人民…极大规模的犹太人」、「很多的犹太人」或「足以代表全民族的犹太人」。

    

    有些人把罗马书第十—章廿六节首句这种解释,和神为将来的犹太人所定整个计划的观念连接起来:即归回祖国,政治的地位显著提高,和把福音传遍全人类的重要性等等。依照这些时代论的解经家,犹太人不但要得救,还要成为全世界的拯救者。在收刈的日子,他们将是恩惠福音传遍天下的通路。

    

    但其他的人在罗马书第十一章廿六节首句的解释上比较保守,把他们的理论仅限于相信大规模的犹太人,将在福音传遍全外邦世界之后归主,并且正在主再来的时候或以前实现。

    

    无论如何,不管细节有何不同,我们目前正在讨论的这些解经家,大部份同意「以色列全家」指大批的犹太人民。

    

    对这一见解我们要说什么呢?一件事是肯定了的:即这种理论实含有真理重要的成份。这已经讲过了。罗马书第九至十一章无可疑义的在处理涉及犹太人的问题。「以色列全家」系指犹太人,不是指外邦人。

    

    可是,这理论全部确实么?罗马书第十一章廿六节首句真的指整体肉身的犹太人,抑或指所留下属灵的余数呢?那是个问题。

    

    一部份解经家将「以色列全家」解释为整体的犹太人。若是对他们的论据有全面的回应,我们的讨论不能只限于审察保罗在本节上下文所提的论据。因为保持这种见解的人经常提出下列各处的经文来支持他们的结论:(甲)旧约的预言;(乙)四福音书;和(丙)罗马书第九至十一章整段,最少第十一章。因此,为了解他们的论据,我们应有下列三方面的考虑:

    

    (甲)从预言找论据的方式大致如此:关于犹太国的复兴和悔改的应许,旧约有许多预言。

    

    但在引用旧约那些复兴的章节作为证据以支持犹太人将于主后二十世纪或以后复兴之先,应证明这些章节过去从末应验过。可是本书第二章已经指出,旧约没有一个地方曾预言二十世纪复兴的事。

    

    (乙)诉诸四福音书(如马太福音第十九章廿八节;路加福音第廿一章廿四节)也不会好些,如前所指出,就是本书第二章对第十与十一点的答覆。按肉身说,我们的主是犹太人。他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犹大的后裔。他爱犹太人,为耶路撒冷哭泣。假如犹太全国将要复兴,耶稣必会声明。但他从未讲过,只说:

    

    「巴不得你在这日子,知道关系你平安的事!无奈这事现在是隐藏的,叫你的眼看不出来。因为日子将到,你的仇敌必筑起土垒,周围环绕你,四面困住你,并要扫灭你,和你里头的儿女,连一块石头也不留在石头上;因你不知道眷顾你的时候」(路十九42-44)。

    

    (丙)支持罗马书第十一章廿六节首句是应许犹太国将来要复兴的人,是否可以引证保罗在别处,即罗马书第九至十一章以外,也有同样的教导?哥林多前书第十章卅二节或加拉太书第六章十六节是否这样教导?本书业已指出,在这些经文里以及任何其他地方,保罗都没有教导这种观念。请注意下列各项:

    

    第一,赞同我们所讨论这种见解的人们当中,有些还承认保罗在别处否定了将来犹太全国归主的观念,这是一件重要的事实。他们的推论为保罗自相矛盾。他在罗马书第十一章所教导的,在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二章十五、十六节却断然的拒绝了。赖德(CLattey)在他的「圣保罗及他的教训」(St.PaulandHisTeaching)一书内说:

    

    「从罗马书第十一章廿五至卅二节我们看见在世界末日之前的另一个记号,犹太人的归主;最少是全国的大部份。…在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二章十五、十六节,圣保罗似乎并没有期待着这样的悔改。」

    

    是的,在帖撒罗尼迦前书二章十五、十六节,保罗的确没有这种期望:「这犹太人杀了主耶稣和先知,又把我们赶出去;他们不得神的喜悦,且与众人为敌;不许我们传道给外邦人使外邦人得救,常常充满自己的罪恶;神的忿怒临在他们身上已经到了极处。」

    

    解决这困难较好的方法为承认罗马书第十一章与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二章十五、十六节完全符合,没有一处教导将来还有一次全国性的归主。

    

    第二,依照保罗一贯的教训,任何国家或种族特殊的权益,在新时代业已停止。他的话简单明了:

    

    「犹太人和希利尼人,并没有分别;因为众人同有一位主,他也厚待一切求告他的人;因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罗十12、13)。还在将来,在最后一位外邦人归主之后,犹太人整个民族将享有特殊属灵的荣耀之说,与保罗时常提到关于教会合一的教训,似乎难以协调。

    

    第三,有人争辩罗马书第十一章廿六节首句「以色列」的含义应与前节相同。如所指出,这论据有几分的真实性。就某种程度而言,这两节所用的术语具有相同的含义,就是同指犹太人。可是说这术语在这两节具有完全相同的含义是否正确呢?决不。就在本段经文内——罗马书第九至十一章——保罗曾在一节里面两次用「以色列」这一术语(罗九6);然而,「不都是以色列人」指雅各属灵的后裔(即信神的犹太人);「从以色列生的」指雅各肉身的后裔(即一般的犹太人)。全文为:「因为从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现在,在罗马书第十一章廿五、廿六节,使徒用正面的说法来代替罗马书第九章六节那反面的说法。

    

    第四,那些赞同将来全国都要归主这种观念的人,把一种时间的观念读进罗马书第十一章廿六节首句,有如说:「接着——即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之后——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任何人能想像会有这样的一种情境吗?整个观念的不合理且不去管他,这完全不是保罗实际上所说的。他说,「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他是在讲神救以色列人所留余数辉煌的方法,如此荣耀,叫使徒的心充满着喜乐和敬慕,经于第卅三节表达无遗。那一节已足证明保罗不是在想「以色列全家」得救的时间,而是在想拯救的方法或方式。

    

    再者,甚至说第廿七节在指一肯定的时间(即主再来时或再来之前),还是不正确的。在字面上保罗说:「我除去他们罪恶的任何时候,即我与他们立约的时候。」参阅以赛亚书第五十九章二十、廿一节,第廿七章九节。意谓不管在什么时候,当神凭她的怜悯消除一位犹太人的罪恶,这约便在他的心中与生命中实现了。

    

    第五,大部份采纳这理论的人将犹太人整体归主与主再来连在一起。但紧跟下去的一句话却明显地将「以色列全家」得救和主第一次的临世,以及这件事在现时代的果效连在一起。保罗在第廿六节说:

    

    「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如经上所说:『必有一位救主,从锡安出来,要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

    

    救主系「从锡安出来」,不是「从天降临」。这件事实充份表明使徒是在想主第一次的临世而不是主的再来。「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是这第一次临世的果效。保罗在这几章中始终在讲现在(他自己的日子)所发生的事,还要继续发生,直到「以色列全家」都聚集归一。

    

    神关于以色列的应许一部份在保罗本人得救这件事上应验了。现在,即保罗写这些话的时候(十一1),他还健在。有如保罗在说:「神拯救以色列的应许确是信实的。你们要证明吗?好,看我!她救了我,我就是一个以色列人。」

    

    关于这一点,第十一章五节那句话深具意义:「如今也是这样,照着拣选的恩典还有所留的余数。」

    

    保罗「如今」还在力求作神手中的器皿来拯救以色列人留下的余数(罗十一14)。

    

    同时请读罗马书第十一章卅一节:「这样,他们也是不顺服,叫他们因着施给你们的怜恤,现在也就蒙怜恤。」

    

    所以很明显的,「以色列全家」的拯救经过保罗自己的日子与时代,渐次实现,将继续逐渐实现,直到「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一俟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犹太选民的数目也要添满。

    

    最后一点,假如保罗在罗马书第十一章廿六节首句所讲的是犹太人将来要整体归主,那么,他是在**第九至十一章整个仔细组成的论据;因为他不断试图建立的一个要点是,神的应许不是要应验在这一个国家里,而是要应验在照着拣选的恩典,还有所留的余数。

    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以色列全家」是指以色列人的整体,这广被采纳的理论是错误的。这理论正确的成份只是这名称确系指犹太人,然而不是指全国。

    

    (三)那么罗马书第十一章廿六节首句和「以色列全家」实在的含义为何?

    

    加尔文以及和他见解不同的人都说对了一部份。加氏相信「以色列全家」是指那些倚靠主的人,并指出这名称是有属灵的含义,这是对的。和他见解不同的人宣称这名称是指犹太人而不是指外邦人,这也是对的。就如上文所述,并不需要再加上什么凭据来证明这名称是指神在各世代,直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之时带进他国度的犹太选民的全数。「以色列全家」即「照着拣选的恩典还有所留的余数」(十一5)。为说明这见解是对的,无妨再加上下列的凭据:

    

    第一,这见解符合罗马书第九至十一章整个的论据。对某些人来说,神似乎完全弃绝了古时和他立约的子民。然而这引起一个问题:即神对以色列人的应许真的不信实吗?保罗说:「不,你们要记得,甚至在古时,这些应许只在真实信徒的生命中实现。其余的都顽梗不化了。但经常『照着拣选的恩典还有所留的余数』。如今也是这样(十一5)。他们并不完全是顽梗的,尽管有时候似乎如此。事实上,这整个时代自始至终,直到外邦选民的全数被引进到教会来之时,所有被选的犹太人都要得救。即所谓『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

    

    第二,事实上保罗于罗马书第九至十一章,都在讲所留的余数(九27,十一5),这见解也与此符合。那思想一再出现。这「余数」被称为真「以色列人」(九6);「应许的儿女」(九8);「后裔」、「余种」(九7、29);神所恩待的(九15);「他预先所知道的百姓」(十一2);真的信徒(十11);以利亚日子所留下的七千人(十一4);和许许多多在他的日子以后加上去的,就是「照着拣选的恩典还有所留的余数」,目前继续存在(十一5);「蒙拣选的人」(十一7);那些凭信接受基督的犹太人,「从新接上」的橄榄枝(十一23);「以色列全家」(十一26首句)等等。7

    

    保罗在此援引旧约若干章节可谓深具意义(九27、29,十一4)。所以,他那「所留的余数」的教义绝非新奇。

    

    第三,这种解释对「全家」这个字也是公平。其他的见解并不公平。使徒没说以色列人将大规模的得救;却说「全家」都要得救。这「全家」分明指犹太选民的总数,无一例外:全部的选民。在以利亚的日子有「所留的余数」,在保罗的日子照样有,在将来的岁月还有。各世代所留的余数加在一起组成了「以色列全家」。照样,「外邦人的全数」也是指得救之外邦人的总数。

    

    最后,这见解同时使引进这节经文的「于是」具其应有的含义:「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这「于是」应在紧接本节上文的亮光中解释。上文告诉我们,以色列人并非全都硬心,在本时代中,必不会如此。那是保罗因启示而知道的奥秘。因此,在各世代,直到最后一位外邦的选民得救之时,都会有犹太人因神的恩典接受耶稣为主为救主,「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于是」,藉着神永存的恩典与怜悯,他虽为罚罪叫一部份的犹太人硬心,但非全部;「于是」,他们藉着信得救。这是何等奇妙的奥秘阿!在各世代,也在我们现今的日子,具有何等丰富的意义。

    

    假如大部份的犹太人因弃绝基督受到如此严重的刑罚,获得更大权利的我们若弃绝他,怎能逃罪呢?

    

    假如这整个的时代,叫人硬心的过程始终只是局部的,因此照着拣选的恩典永有所留的余数,这对在犹太人中间广传福音的工作,又是何等的鼓励阿!

    

    这奥秘叫我们充满何等敬慕的心。保罗所得的启示,就是神将以最奇妙的方式使「以色列全家」得救。这方式事实上如此奇妙,大部份以色列人的弃绝,与其说是叫神的应许废弃,毋宁说是那应许得以应验的一个环节,像保罗所推论的:

    

    (甲)属肉体的以色列人「坠落了」。因不信被弃绝,结果:

    (乙)福音传给外邦人,外邦的选民得救了。结果:

    (丙)神用这外邦人的得救来激动所留下犹太的选民发愤。结果:

    (丁)所留下犹太人的余数,依照神永恒的计划,也因信接受基督。

    在每一情况中,都是神亲自的动工。让我们援引保罗自己的话(罗十一11、31):

    (甲)「因他们的过失

    (乙)「救恩便临到外邦人

    (丙)「要激动他们(以色列人)发愤;这样

    (丁)「叫他们(以色列人)因着施给你们(外邦人)的怜恤,现在也就蒙怜恤。」

    这不是太奇妙,非言语能尽述吗?请反覆思想,犹太人弃绝神恩,但由于种种连系,藉着神的怜恤,结果使「以色列全家」都得救了。

    

    现在我们可以明了保罗为何在结束他所提这整个的事件时,作这样的宣告:

    

    「深哉!神丰富的智慧和知识!他的判断,何其难测,他的踪迹,何其难寻!谁知道主的心?谁作过他的谋士呢?谁是先给了他,使他后来偿还呢?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们!」

    

    所以很清楚地,「神与犹太人的关系已经了结」这种主张是错误的。在非洲人、印度人、法国人、荷兰人、墨西哥人、阿根廷人、澳洲人…等中间,神有他的选民;同样,在犹太人中间也必有他的选民!

    
肆 「以色列」意何所指?应许赐给以色列的福份是否只给犹太人,不给教会?
    近期出版的宗教刊物登载了以下的一句话:「似乎很明显,没有理由说教会即以色列。」

    

    从前也听过这种说法。许多年前笔者在神学硕士论文中,曾援引许多不同作家的言论,都采取同样的立场。

    

    这立场属乎真理吗?当然部份是对的,但这种主张需要仔细推敲。将整个的犹太民族和新约时代有形的教会,或与新旧两时代或其中任何一时代无形的教会视为同一,显属错误。旧约有许多章节指以色列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神治国家的犹太人。我们看在旷野的以色列人向摩西与亚伦发怨言(出十六2);以色列人计算人数(出三十12);叫以色列人喝磨碎撒在水中的金牛犊(出卅二20);以色列人甘心乐意献礼物给耶和华(出卅五29);耶和华将他的律例典章指示以色列(诗一四七19)等等。旧约有许多神的应许,按字面意义是指赐给以色列人,即犹太人的福份。现世的福份曾应许赐给亚伯拉罕;如「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创十二7)。同样,如前所指出,以色列人从掳到之地归回的应许,也是按字面的意义去解释,并且已经应验了。

    

    在新约,「以色列」一语按其字面意义的应用继续不变。例如主的使者告诉约瑟要带他的家从埃及「到以色列地去」,意思并非「往教会的地去」。当然,以色列地即「犹太人的地」。并见太二21,八lO,九33;路四27,七9;约三1O;徒二22、36,三12等。

    

    但在全本圣经中,有一种表徵性的用法和字面上的用法并肩而行。那些说「教会不是以色列」的人,时常忽略了这事实的重要性。圣经里面,甚至在开始出现的时候,「以色列」已暗含真正的以色列人,非属那一国,或可追溯他的世系列到亚伯拉罕的人,而是和神与人较力都得胜的人(创卅二28)。照样,请注意诗篇第七十三篇一节:「神实在恩待以色列那些清心的人」,另在诗篇第一二五篇五节:「以色列」与「那偏行弯曲道路的人」相对比。我们看到「耶和华必使他和作恶的人,一同出去受刑」,接若说,「愿平安归于以色列」。再者,甚至应许赐给亚伯拉罕的「地」,也象徵天上的迦南(来十一1O、16)。所有应许焦点所在的「子孙」就是预指基督(加三16)。

    

    保罗在加拉太书第六章十六节宣告,「愿平安…加给…神的以色列民」与这名称表徵性的用法,正相符合。那节经文的含义已经在本书第三章解释过了。使徒用「神的以色列民」这句话时,不仅想到犹太人,而是紧接第十五节的话:「受割礼不受割礼,都无关紧要,要紧的就是作新造的人」,即重生的生命,是由圣灵带进人的心里的(约三3、5;罗二29)。「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加五6)才算数,不管是否犹太人(林前七19;林后五17)。因此对保罗来说,「以色列」的确是指教会而言,即包括接受基督为主为救主的犹太人,以及外邦人。我们于是看到「教会不是以色列」的主张太绝对,太大胆了。如保罗所见,藉着基督的血,犹太人和非犹太人中间隔断的墙已经拆毁了(弗二14)。从前彼此为仇的两个阵营已「藉这十字架…归为一体,与神和好了」(弗二16)。我们有何权利重建这墙呢?

    

    依照保罗,从以色列(雅各)生的不都是真以色列人(罗九6;林前十18),不都包括在「以色列全家」里面。见本书第三章申论罗马书第十一章廿六节首句。称为犹太人之犹大的后裔不都真正符合那名称的含义(罗二28、29;约五41-44。)他们的赞美不都是出于神的。再者,亚伯拉罕的后裔有的是按着血气生的,如以实玛利;也有许多其他的人是按着圣灵生的,如以撒(加四29)。

    

    但属于「神的以色列民」(加六16;罗九24)不必是亚伯拉罕肉身的后裔。施洗约翰也充份认识这个事实,就是亚伯拉罕肉身的后裔也不保证他必定是亚伯拉罕真实的子孙。他也知道在肉身的后裔之外,神能给亚伯拉罕兴起子孙来(太三9;路三8)。

    

    所以,假如不加斟酌而说「教会不是以色列」是错误的。毫无保留的肯定应许赐给以色列人的福份不是给教会,只给犹太人,也是错误的。从前应许给犹太人的福份现在给「神的以色列民」,就是包括犹太人与外邦人的教会,这种见解符合基督自己的教训。他教导,一度属古时与神立约之子民的权利,已经移转给这新的国度了,就是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太廿一43)。「从东从西,将有许多人来,在天国里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惟有本国的子民,竟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太八11、12)。葡萄园将另租给其他的园户(太廿一41)。被召的人既不肯来赴席,其他各处的人将被召来(太廿二1-14)。

    

    同样的,保罗坦率陈词,种族、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和(或)性别,已无任何意义。「…你们既属乎基督,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是照着应许承受产业的了。(加三28、29)。「……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西三1O、11)。彼得强调同样的真理说:「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彼前二9)。换言之,赐给旧时代与神立约之子民的旧权利,现在都属于你们的了。

    

    的确没有人能否认每一种属灵的福份都是应许赐给教会的(弗一3)。教会是基督的新妇(弗五23、27、32)。那新妇有时候被描绘为美丽的黄金城耶路撒冷(启廿一2)。是的,新妇就是那城(启廿一9、1O)。再者,那城的门上「写着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启廿一12、14)。这岂不是等于说,所有这些福份,现在都已赐给唯一之普世的教会了吗?这教会是从各国招聚来的选民。

    

    有一天,以色列将包括从外邦世界召来的选民。在这世界性的「以色列」里面,神的应许必将应验。这件事实已向先知们启示了,虽不及后来向保罗等所启示的那样充份(弗三1-6)。「使雅各众支派复兴」(赛四十九6),在福音传给外邦人时已经应验了(徒十三47)。锡安帐幕的扩张(赛五十四1-3),在外邦人接受基督时已应验了(加四27)。主藉着她的仆人耶利米所应许的新约(耶卅一31-34),保证向每一信徒施行完全的救恩——不论是犹太人或外邦人,只要单纯的信基督,撇开所有的礼仪律法(来八8-12,十16-2O)。以西结在异象中所见能治病之活水的表徵(结四十七章;赛四十四3;亚十四8),在圣灵浇灌下来的五旬节已应验了(约七37-39)。依照预言,那「素不蒙怜悯的」有一天必蒙「怜悯」;「本非我民的」将被称为「我的民」,由于教会的建立,已经应验了(何二23,一9、10)。教会是蒙召之人的团体,不但来自犹太人,也来自外邦人(罗九24-26)。「我必建立大卫倒塌的帐幕」(摩九11),这预言在神「眷顾外邦人,从他们中间选取百姓归于自已的名下」时应验了(徒十五14)。所以很清楚,在某种意义上,说「应许赐给以色列的福份是给了教会」,可谓完全恰当。

    

    换言之,命定在新时代应验的预言,是依照新时代的精义应验的,因此,旧约的预言是应验在被圣灵充满的教会中。新旧约中,未有一处曾有丝毫的预示,将来在某一时期,时钟将会倒退。让我们开始呼吸新时代的空气罢。让我们的生活与思想都像新约的信徒。我们的口号不是「回耶路撒冷去」,而是「从耶路撒冷直到地极!」

    
伍 我们对犹太人应抱何种态度
    〖一·了解〗

    我们应首先透彻了解神所颁示关于犹太人的启示,这几点前几章已说及。这启示给我们指明,犹太人有一个盼望:即「照着拣选的恩典还有所留的余数」(罗十一5)。不仅现今世代结束的时候如此,而是经常如此。

    

    除非我们了解犹太人,否则在他们中间传福音,即使并非不可能,也将极其困难。所以我们要研究他们的历史,了解他们目前所崇奉实践多于教义的宗教,他们的文学,他们的爱好和厌恶。不但要研究许多基督徒申论犹太人的书,且须研究他们自己的书,尤其是那些陈述他们对我们基督徒见解的书。在后者之中有一本材料丰富的近作,就是森德迈(S.Sandmel)的「我们犹太人与你们基督徒」(WeJewsandYouChrist-ians,J.B.LippincottCompany,1967)。

    

    〖二·欣赏〗

    在环境许可而不至牺牲公正的情况下,应欣赏与钦佩他们值得模仿的性格。耶稣不也对我们讲过「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较比光明之子,更加聪明」吗(路十六8)?在这些世务上,非基督徒时常比基督徒更精明,我们可以跟他们学习。例如,在犹太人中间工作的人们所作的见证,他们钦佩犹太人的创作精神、俭朴、勤劳、能力、效率,偏重教育与技术等等。其他宝贵的性格包括孝敬父母、重视家庭和乐善好施。我们同时要欣赏在他们中间有些人渴望并认真力求解决以色列和阿拉伯之间的问题,寻求一种方式使彼此之间均蒙其利,包括阿拉伯难民的问题能有一个完满的答案。

    

    我们应乐于承认在历史上,犹太人在许多生活方面对人类有所贡献。在神的指示之下,是谁留给我们这本圣经,包括优美的诗篇和充满灵感的预言呢?在一九六七年世界博览会的以色列馆(IsraelPavilion,EXPO-67)内的墙上,用大字写着宝贵的诗篇,犹太人与非犹太人均衷心喜爱。这些诗篇用多种语言书写,令人感动。再者,犹太人在数学、医药与音乐方面曾有许多的贡献,这岂不是事实吗?读者或许听过以色列的男女儿童曾表现对旧约惊人的知识。哦,愿赐给以色列人的恩赐与才能同样可以用在——是的,尤其是用在——服事那位真弥赛亚身上,就是那位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哦,愿那阻碍他们不能在旧约看见基督荣光的帕子被除去(林后三15、16)!否则,如此惊人的知识和博学多闻将被盲目所遮蔽。

    

    〖三·同情与合作〗

    为着宗教或种族的关系,犹太人曾遭遇重大的损失与忍受逼迫,对于这些我们应当深表同情。他们曾因基督教的缘故,被诬蔑虐待,从这国赶到那国。又因着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理由,六百万的犹太人,男女老少,被希特勒所虐杀,这种恐怖的行动简直难以想像。

    

    不过,虽然要强调这些不公平和残忍,但是犹太人在他们的着作中,有时会忘记了那逼迫不是单行道。如在本书第一章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说犹太人杀害了耶稣,可谓十分正确。使徒行传很清楚的揭露犹太人如何逼迫初期教会的基督徒,甚至目前还未停止,尤其对信基督教的犹太人。几年前波兰一位新信主的姊妹说:「我们一辈子在欧洲受苦因为我们是犹太人,现在在以色列受苦因为我们是基督徒。」

    

    基督教教义是对这些问题惟一的答案,就是说,基督住在人们的心里与生活中,藉着圣灵的能力使对众人真正的爱可以彰显出来。合作不再是徒托空言,而是可以在每一方面实施。

    

    〖四·为着神的荣耀,切望争取灵魂归主〗

    下列的经文提醒我们:

    

    「有智慧的必能得人」(箴十一3O;参阅不同译本)。

    「那使多人归义的必发光如星;直到永永远远」(但十二3)。

    「弟兄们!我心里所愿的,向神所求的,是要以色列人得救」(罗十1)。

    「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林前九22)。

    

    目前犹太人对基督教的态度如何?在他们中间的宣道工作并非全无功效。依照神的应许要经常结果,因为神与犹太人的关系并未了结。但向犹太人传福音并非易事。诚然,犹太人的容忍时有所闻,但容忍并非归主。犹太作家曾在书报上表明这种态度:我们犹太人,愿继续作犹太人。我们从未企图感化你们信我们的宗教,为何你们力图感化我们信你们的呢?一位美国的犹太教授描述基督教为多神教。另一位犹太人熊斐特(HughJ.Schonfield)在他所着「逾越节阴谋,」(ThePassoverPlot),描绘耶稣为狡黠的阴谋家,用极度的技巧与机智设计他自己的钉十字架与最后的复苏。关于后者,计划出了毛病,以致不管设计如何周密,仍终告流产。再者,熊氏确信在以马忤斯路上和那两位们徒谈话的生客不是耶稣;门徒们偷走他的身体的传闻(太廿八13)是实在的。有谁可以写篇论文来揭发「逾越节阴谋」一书内的谬论呢?如我们所见,这本书是敏锐智慧的产品,学识的资源相当明细,想像太丰富并具创作性。

    

    认为以色列人宗教的特性为「人文主义」或「讲功德的宗教」,未免过于笼统。然而另一犹太作家8热切的申论「人文主义」的精神曾藉着犹太人,输进十四至十七世纪欧洲的思想界。他并提出「人类道德上的自主,以对抗基督教的原罪论」。他告诉我们,人道的成份自始便潜伏在中世纪犹太的哲学里。目前的犹太主义不是津津有味的大谈其「人类那伟大、普遍的理想」吗?

    

    目前并无整体返回巴勒斯坦,接着归主的迹象。依照最近的统计,在以色列国的犹太人和全球犹太总人口的比例只是一对六强。在所有的犹太人当中,每六位有三位住在美国,另两位在其他地方,大部份在欧洲(苏联等处)。可是,如本书第二章所讲的,即使每位犹太人于明晨拥进以色列国,亦非预言的应验!

    

    当然,假如世界教会合一运动的左翼份子得遂其心愿,各大宗教团体得以合一,接受他们共同的信条「神为众人之父,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一些犹太人可能参加。并且想像得到,参加罗马天主教主教奉献典礼的拉比,将会增加。可是,在这预言和预言应验的问题上,我们虽与时代论者的见解不同,却赞赏他们提供了足够的理由,去怀疑合一运动之所谓「归主」。

    

    然而,所需要的无非是真实的悔改和信主耶稣基督。我们应以摩西(出卅二32)、保罗(罗九1-5),首要的是以基督(太廿三37)那舍己的精神,来殷勤担任争取犹太人归主的这项任务。

    

    当然,我们要向他们传扬基督,指明基督之死满足了流血赎罪的要求。某些犹太人深感他们目前所信奉的宗教正缺乏这一项。再者,我们要效法彼得与保罗向犹太人指明,这位基督是他们圣经里各种预言的应验。但这些将属徒劳除非热切祷告,并让基督复活的大能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彰显出来。要经常记得,阅读新约的犹太人每有一位,观看我们生活的当在一百位以上!世界第二次大战期间,荷兰和其他国家的人用基督徒的爱,丰丰富富的施与受逼迫的犹太人,是叫许多犹太人归主得获成功的主因,这是他们自己所见证的。我们应尽情欢迎这些人到我们的家、我们的心里来。至于看见他们因信奉基督教以致被从前的亲友所唾弃,我们更当如此。

    

    这件工作应以机智与同情心继续进行。其实在每一个宣道事工都应如此。最重要的是,坦率将真理告诉这些人。想用虚伪的盼望来激励他们,认为不管他们如何弃绝基督,还是神的宠民,这种说法是不可原谅的。我们的主深愿犹太人来就近他。在以色列国境重建家园,不能解决他们根深蒂固之属灵的问题。艰苦跋涉返回故士,与预言以及他们的拯救毫无关系。为着三一真神的荣耀,这救恩正是犹太人最需要的,也是各族各国的每一个人最需要的。「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23,二11,三9-18,五12、18)。但同时:「因为众人同有一位主,他也厚待一切求告他的人」(罗十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