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敬之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中庸》
孔子以前的人称三代先王为圣王,孔子之后的人又称孔孟为圣人。他知道先前的圣王也都不是完人,他对自己的不完全之处也是深有所知。他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第七》)孔子问自己到了哪些。
孔子是一个懂得节制的人,在饮食上十分讲究。“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饭食霉烂发臭,鱼和肉腐败,都不吃。食品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到该吃的时候,不吃。不按规定宰割的肉,不吃。没有酱醋调味,不吃。席上的肉即命名很多,但吃的肉不超过主食。”(《论语·乡党》)可是美酒当前,就乱了方寸;门生们说孔子“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子罕》)记载了孔子的另一段话,言及他未能做到的事情,其中有一条就是∶“不为酒所困,何有于我哉?”
孔子不仅自己从不以圣人自居,也不许门生们称他为圣人。请看《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上的一段对话∶
原文:“然则夫子(孟子)既圣矣乎?”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人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译文∶“那么,您已经是一位圣人了吗?”孟子说∶“哎呀!你这是什么话呢?从前子贡问孔子∶‘老师您已经成了圣人吗?’孔子说∶‘圣人,我做不到;我不过是学习不知满足,教人不嫌疲劳罢了。’子贡说∶‘学习不知满足,这是智的表现;教人不嫌疲劳,这是仁的表现。具备了仁和智这两种高尚的品德,老师已经是圣人了。’‘圣人,连孔子都不敢自居,你却加在我头上,这是什么话呢!’”《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可见中国人所说的圣人乃是后人追加给那些贤德的古人的,他们自己却不这样认为。正如施洗约翰一样,声明自己不是基督,也不是那先知。(约1∶19-21)。那么,什么人才是那位圣人呢?您可能还记得我们在第四章引用过的一段对话:译文∶商太宰来见孔子,问道“孔丘是圣人吗?”
孔子问答说∶“圣人,孔丘不敢当,不过孔丘博学而多识。”商太宰又问∶“古代的三王是圣人吗?”孔子说∶“三王是善智勇的人,是不是圣人,孔丘不知道。”又问∶“五帝可谓圣人吗?”孔子说∶“五帝是善用仁义的人,是不是圣人,孔丘不知。”又问∶“三皇是圣人吗?”孔子说∶“三皇是善用天时的人,是不是圣人,孔丘不知道。”商太宰大为吃惊地问∶“那么,谁才是真正的圣人呢?”孔子大为激动地答道∶“西方有一位圣人,不治而不乱,不言而有信,无需教化而自行(天道)。此人之伟大,百姓无法用合适的话来描述。孔丘认为他可能就是那位圣人,不知是否为真?”商太宰心中暗笑道“这孔丘是在欺骗我!”《列子·仲尼》
我们可以想见孔子在谈及这位圣人时恭敬的神情,仿佛上天临格眼前。后世有话说∶“天者,其不言之圣人,圣人者,其能言之天,一而二,二而一者也。”孔子对这位“圣人”的感情,与对天的感情一致无二。中国的学者们,常被这些话弄得糊里糊涂,天怎么会是圣人,圣人又怎么会是天?耶稣的门徒也曾有这个迷惑,因为他曾对他们说∶“人看见了我(圣人),就是看见了父(天)”;而且反反复复地说∶“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吗?”(约14∶9-11)
这位“西方圣者”与众不同,他的道理“充满在宇宙之间,足以发育万物,其高大可与天齐。”盛大而无所不包的礼仪制度,纲领三百条,仪节三千条,等候着这位圣人出现以后才能实行成全。所以说∶“要不是有才德的人,那最大的道理就不能有成就。”这位圣人辖治宇宙、养育万物而与天平齐;他的显现使上帝所定万千礼法得以成全;他是一位至德之圣者,天下之至道尽在他里面凝成。何等伟大的一位圣人。
“我为他写了律法万条,他却以为与他毫无关涉。”(何8∶12)
观上天下地,远古今时,环宇之内,无一不受上帝所定之法则所规范制约。人伦社会也受到道德仁义之法的约束,舍此则与禽兽无异。上帝的律法遍及他所造的宇宙天地之间。人类自从犯罪堕落以来,对上帝的律法就一直轻贱不理,不能遵守。经上记着说∶“耶和华说∶‘因为这百姓离弃我,在他们面前所设立的律法没有遵行,也没有听从我的话。只随从自己顽梗的心行事。’”(耶9:13-14)。上帝律法的尊严未受到世人的尊重,其伟大的原则与精神未受到世人的重视。故此,上帝要差谴一位前来遵行上帝的旨意,维护上帝律法的神圣尊严与伟大。“耶和华因自己公义的缘故,喜欢使律法为大、为尊。”(赛42∶22)这位至德的圣人是谁呢?
“所以,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上帝啊,祭物和礼物是你不愿意的,你曾给我预备了身体。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喜欢的。’那时我说∶‘上帝啊!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来10∶5-7)
以圣道成为肉身的耶稣,本与上帝平等,他岂不是“峻极于天”吗?他“常用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岂不是“发育万物”吗?当耶稣来到世上的时候,曾郑重地宣告说“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他岂不是所等候的那位成就三百礼仪,三千威仪之圣人吗?他的事岂不也记在中国古代的经卷上,好叫中国人在他来的时候能够辨认出来吗?
毫无疑问,耶稣基督就是孔子想要见到的那位圣人!因为他不仅应验了所有希伯来先知对他的预言,而且惟有他应验了中国古代先知对那位要来的圣人的预言。
长期以来,中国被看作“异教”(heathen)之国,可是我们却在她那古老的经书中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对那位要来的圣人耶稣的使命与来临时间的预言。中国古经对圣人的预言将再一次向世界证明∶“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地上的人。”(约1∶9)
一、圣人为我们的创造主
原文∶“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因此,圣人以无为处事,教化万民却不说自己的私话;造作万物而不为头,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自恃,成就功业而不居功。只因不功劳自居,而其荣耀永不消退。”《道德经》第二章
《圣经》一再见证耶稣基督就是造物主,“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藉着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西1∶16-17)。
然而,耶稣却不自夸,不将功劳归于自己,而是归于天父上帝。他说∶“我不求自己的荣耀。”“子凭自己不能做什么,惟有看见父所做的,子才能做∶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样做。”(约8∶50;约5∶19)
“不言之教”不是说一言不发,而是不用自己的私话教导,而是完全以天之道施教。耶稣说∶“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做他自己的事。”(约14∶10)耶稣的这种不凭自己做事,而是倒空自己,让天父上帝在他里面“做他自己的事”,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处无为之事。”
真正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让自我胡作非为,乃是“立志行事,都是上帝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2∶13)真正的“无为”将罪我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加2∶20)如同基督行事乃是住在他“里面的父做自己的事,”真正“无为”的人,乃是让住在他里面的基督“做他自己的事。”
然而,圣人(基督)无为之工的果效却是永远的。基督的救恩是永远的。经上记着说∶“他既得以完全,就为凡顺从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来5:9)“他所得的国也是永远的。这样,必叫你们丰丰富富地得以进入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永远的国。”(彼后1∶11)。
二、圣人为我们的生命
原文∶“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
译文∶“天地养育万物,圣人供养贤人以及天下万民。颐养之道,其意义真是大极了。”《周易·颐第二十七》
原文∶“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译文∶“因此圣人的治理之道,乃是虚其妄心,而充实其头脑。”《道德经》第三章
这两段对圣人的描述极不寻常,不易理解。《周易》中说到圣人供养贤人与天下万民,可是《道德经》却说这位圣人的颐养之道是“虚其心,实其腹。”难道圣人对食物比德行看得更重吗?
其实不然。圣人知道人的心中没有什么好的东西,所充满的都是“自私之我”。而这种“自私之我”只能将人引向死亡。这是生命的定则。所以圣人作为生命的供养之源,深深地知道,若不将人的私心倒空,生命之灵就不得进入。老子所说的的腹,其实不是肚腹之腹,而是人的思维头脑。今天的成语中,也还有满腹经纶的说法,指一个人有满肚子的学问。人的学问自然不是装在肚子里,而是在人的头脑里。圣人要用特别的食物来供养世人,充实他们的头脑,使他们得享永生。耶稣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4∶14)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永活的父怎样差我来,我又因父活着;照样,吃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着。这就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吃这粮的人,就永远活着。”(约6∶53-58)
当我们进食时,食物就消化成了我们的一部分,给我们的身体提供健康与活力。同样地,当人凭着信心握住耶稣,以他的话语为食物时,这食物就会给人属灵的健康与活力,给人带来真理的亮光、圣灵中的喜乐,属天的平安和心灵的力量。人类因犯罪失去了吃伊甸园中的生命树上的果子的权利,有天使把守道路。然而《圣经》就是一棵没有天使把守的生命之树,里面藏着永恒的生命。凡愿意的,都可以来吃这长生之果。耶稣就是生命之树,信他的人都必得永生。
“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约7∶37-39)耶稣这话是指着信他之人要受圣灵说的。所以老子又说“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道德经》第12章)如此颐养之道,其意义岂不大哉!
三、圣人为我们的师表
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孟子·尽心章句下》
降世为人的耶稣基督堪称为师中之师。他是世界的光,是真理的化身。
原文∶“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译文∶“从现今推及远古,他的名字不隐去,以便明察众生之父。我何以知道众生之父的形状?从他而知。”《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耶稣来到世上,为了将天父完全显给世人,教人认识上帝的真知识。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是那不能看见之上帝的像。”(歌1∶15)。“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1∶18)耶稣的一生将天父意念与品德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对门徒说∶“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14∶9)。中国先贤所说的上帝,正如《圣经》中所说的耶华和上帝,就是基督。
圣人怎样教导万民呢?
原文“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周易·观第二十》
作为人类最伟大的教师,耶稣并没有以其不可测度之智慧教导人有关自然科学的知识。他本可以向世界倾倒如潮的知识和智慧的光芒,将人类的科学与技术推向难以想像的高峰。可是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专注于将人心引向上帝活泼常存的大道,使人可以神之道为信心与信仰的根基。圣人并不以任何有限之世人的学说为教导的蓝本,因为人的生命太宝贵了,人的寻常之道中没有永远的生命之粮。
耶稣说∶“我没有凭着自己讲,惟有差我来的父,已经给我命令,叫我说什么,讲什么。”又说∶“你们所听见的道不是我的,乃是差我来之父的道。”(约12∶48;24)。耶稣所说的父就是真神上帝。可见耶稣乃是真正的以神道设教的圣人。这样的教化的结果是“天下服矣。”除了耶稣之外,古今中外,没有一人的教导使天下诚服,这个天下,不仅包括中国,也包括世界;不仅包括地上的人,也包括天上的天使与诸世界的生灵;不仅包括信耶稣的,也包括一切不信从真理而行不义的恶人与堕落的天使。当耶稣基督第二次复临时,这壮美的一幕将要上映,而全宇宙的罪恶及其结果也将在基督复临时完全地被消灭,从宇宙中彻底的清除出去。
四、圣人为我们的赦罪之主
我们在第八章《易经中的救赎大计》中看到了“赦过宥罪”的君子宽宏慈悲的心肠。进一步的分析使我们认出,这位君子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大圣之人。他因自愿献上自己遭受鬼神的凶运,故而赦世人的罪过。老子在《道德经》中,大量地讲论道与圣人,在老子看来道与圣人原本为一。两者常常互换。
原文∶“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这位圣人手里拿着世人的债券,然而他却“不责于人”,而是广行赦免。耶稣在世时向门徒讲过这样一个比喻∶
“天国好像一个王要和他仆人算账。才算的时候,有人带了一个欠一千万银子的来。因为他没有什么偿还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儿女,并一切所有的都卖了偿还。那仆人就俯伏拜他,说∶‘主啊,宽容我ⅵ将来我都要还清。’那仆人的主人就动了慈心,把他释放了,并且免了他的债。”(太18∶23-27)
比喻中的那个仆人因求宽容而得赦免,可惜他却不肯以同样的精神怜恤赦免只欠他十两银子的同伴,主人知道之后,把他交给了掌刑的,不再赦免他欠的债,要他自己还清。
圣人手中握着我们所欠下的罪债,人若是求赦免,他所欠下的债必得赦免。蒙上天赦免的人,也当以宽容的态度待人。不然,他必自还己债,就是死亡。所以耶稣对门徒说:“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们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太18∶33)
正是由于圣人的这种怜恤宽宥的赦罪之心,使得古人对他充满了敬仰和喜爱。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二章中对这一点进行了阐发∶
原文∶“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译文∶“古人为什么以道为至为宝贵的?答∶‘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认罪的就蒙赦免。所以为天下人所珍视。’”
道的这种广行赦罪的恩慈,乃是与大能恩慈怜悯的耶稣基督相一致的。人与人之间固然可以互相原谅宽恕,可是惟有上帝能赦免干犯上帝的罪。普天下之人,惟有圣人耶稣有赦罪的权柄,因为他本是圣而又圣的上帝。这赦罪的福音早就传到了中国。从老子的话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古人是认识圣道的赦罪之恩的。
或许有人会问,在耶稣降生之前就有福音传到中国,这怎么可能?还是约翰的那段经文“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地上的人。”(约1∶9)。作外邦人的使徒的保罗也曾就这个问题自问自答。
“但我说,人没有听见吗?诚然是听见了。他们的声音传遍天下,他们的言语传到地极。”(罗10∶18)
那么是谁将这福音传给外邦人呢?是上帝,是基督。“并且圣经既然预先看明,上帝要叫外邦人因信称义,就早已传福音给亚伯拉罕。”(加3∶8)
上帝的福音第一次传开是在伊甸园人间犯罪之后。在上帝向亚当夏娃宣判之前先向他们点燃了希望之火∶
“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创3∶15)
这里第一次宣布将有一位拯救者为女人所生,而且这位圣人将击败魔鬼而使人类得赎,虽然他将要为蛇所伤付出沉重的代价。罪人的希望就系于他一身。上帝的子民历代相传的就是这同一个福音。旧约时代的以色列民所听到的也是同一个福音。“因为有福音传给我们,像传给他们一样。”(来4∶2)上帝所定的拯救之道从古至今都是不变的,并没有什么旧约时代与新约时代两样不同的福音。这福音就是圣人基督耶稣。
所不同的是,古时传给中国先祖们的福音,乃是隐藏的。而十字架之后福音的奥秘才得解开。“这奥秘在以前的世代没有叫人知道,”乃是“永古隐藏不言的奥秘”,但“如今借着圣灵启示他的圣使徒和先知”(弗3∶5;罗16∶25)而将这奥秘解开了,“就是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西1∶27)
福音的奥秘不是学者做学问可以解开的,因为惟有信耶稣的人才是“基督的执事,为上帝奥秘事的管家。”(林前4∶1)
五、圣人为我们的保人
中国文化中有一个有趣的词“保人”。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与“保证人”同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给出了三个定义∶(一)、保证别人的行为符合要求的人。(二)、担保被告人不逃避审讯并随传随到的第三人。(三)在法律指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注一)
原文∶“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译文∶“道,为万物之奥秘;道为善人的至宝,是不善之人的保人。”《道德经》第62章
从根本上来说,人世间除了圣人耶稣之外,没有一个人可以称得上是善人的,因为圣经证实“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罗3∶23)。圣经同时启示宇宙天地之间,尚有许多未犯罪未堕落的天使和诸世界的生灵。《以弗所书》第一章十节表明,到日期满足的时候,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要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相对于地上的罪人来说,他们应该可以称为善人,而他们也都是以基督为至宝,他们与上帝的合一,也都是在基督里得以成全。
中文和合本《圣经》中有一个词“中保”,其实就是“保人”或“保证人”的意思。我们在上面看到圣人手中握着罪人的罪债∶因他自愿地为世人的罪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对那些认耶稣为主的人,耶稣在上帝和天上众生灵的面前担保他们有资格进入天国,他就是他们债务的履行人。由于基督以他完全的义作保,所以凡认自己罪孽的罪人,就能罪得赦免而在基督里凭信心进到上帝面前。既然是中保,就意味着两面∶一面向不善之人保证上帝的慈爱与信实,一面向上帝保证罪人悔改重生并愿顺从上帝的律法。因此保罗说∶“但中保不是为一面作的,上帝却是一位。”(加3∶20)。保人是为了让那些凭自己的资格或能力无力达到法定之要求的人而设立。不善之人凭自己永远无法达到天国的要求,而上帝愿意人人都进入天国,故差下圣人耶稣。“他(上帝)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因为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提前2∶5)
六、圣人为我们的义
白与黑,通常代表着是与非,真与假,善与恶。在老子对圣人的预言中有一段异乎寻常的话∶
原文∶“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圣人,句子中的难点是对“式”字的理解。历代的翻译有很多,诸如“法式”、“法则”、“模式”等等。最近有基督教学者将“式”翻译成“认识工具”(注二),颇具新意。式的古文意思有几个∶《说文解字》法也;《广韵》度也,敬也,用也;《增韵》制也,样也,取法也。可见要正确的理解这个字的确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在这里尝试对原文作出以下翻译,供各位读者叁考。
译文∶“圣人自知其义(白),却甘愿成为罪(黑),将法度显明于天下。”
《圣经》中耶和华上帝称基督为“我的义仆。”“有许多人因认识我的义仆得称为义,并且他要担当他们的罪孽。”(赛53∶11)基督本无罪,乃是全然洁白毫无黑暗的,但是他却担当了世人的罪,使那洁白的成为黑暗的,好叫那属黑暗的罪人成为洁白的义人。这就是耶稣的美妙之处。保罗这样写道∶“上帝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上帝的义。”(林后5∶21)。而衡量罪与义、善与恶、是非曲直的标准就是上帝的法度。顺从上帝之法度既为义,而背逆法度而行就是罪。所以圣人以其顺从法度而得的义来换取罪人违背法度而犯的罪,便将上帝的法度昭示于天下,使人知道是与非,罪与义的标准。
世人靠自己的努力无论如何也达不到上帝法度所要求的义的标准,但他却可因认识上帝的义仆得称为义。圣人,“他的名必称为耶和华我们的义。”(耶33∶16)
或许最美妙的中文字就是“义”。在甲骨文中,“义”字可分解为羊像一件衣裳遮蔽在我身上,而“我”则是一只拿着利刃的手。是我的罪杀死了身为上帝之子的圣人,是圣人用他的死遮蔽我的罪将我失丧的义重新培植在我身上。
《圣经》进一步说明那些接受圣人耶稣之义的信徒∶“我们要欢喜快乐,将荣耀归给他ⅵ因为羔羊婚娶的时候到了,新妇也预备好了,就蒙恩得穿光明洁白的细麻衣。这细麻衣就是圣徒所行的义。”(启19∶7-8)。
七、圣人为我们榜样
汉语中有句话叫做“身教胜于言教。”因为忠言虽好,却令人糊涂,而榜样总是清晰可见的,如同闪亮的明星高悬于黑暗的夜空。中国所期盼的这位圣人不仅善于言教,更是以自身作为天下万世不朽的榜样。
原文:“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称其功,而成就大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圣人心怀大道而为天下人所效法的榜样。不求显明自己,而自己得以显明;不自以为是,而是非益彰;不以功劳自夸,而大有功劳;不以功劳自居,而能成就大功;不自夸自大,故永远为大。只因其不争,所以天下无与争锋。”《道德经》第22章
老子这里又用到了这个令人费神的“式”字。如果上一句“为天下式”的式字为“法度”,那么这一句中的式是否也为“法度”呢?我们以为这里的式却为“取法”之意。即供人效法之意,说得更明白一点,就是“为天下所效法的榜样。”道理很简单,普世之人无人不是有罪之人,无人可称得上是完全的义人。所以没有人能像圣人那样知道自己的义而甘愿成为罪的。而在这一句中,连贯起来看,“榜样”的意思更为合适。
关于“一”,《说文》有“惟初大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老子说“道生一”。可见,这里的一就是造化天地万物的道。老子称其名为“大”,为“道”。所以我们这里将一翻译为“大道”。
耶稣降世为马利亚所生,然而造就他的却是圣灵。“上帝就差谴自己的儿子成为罪身的形状”“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降生为人。与常人一样,“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来2∶14)所不同于常的是,圣人耶稣的心不是在罪中造就的,而是被圣灵所充满的。老子所说的“被褐而怀玉”就是指着这种形情而言。耶稣的外表是带着咒诅记印的“罪身的形状”,终必朽坏的“血肉之体”,受人指使的“奴仆的形像”;而内里却是心怀宝玉上帝的心思意念、思想情感。
他所立下的榜样乃是让上帝在他里面“做他自己的事”(约14∶10)。耶稣降世的目的乃是要彰显天父上帝的慈爱与圣德,并不是为了显明自己的真实身份。但将来信耶稣的人必得见他的真体。“但我们知道,主若显现,我们必要像他,因为必得见他的真体”(约3∶2)。耶稣在世如此专注于荣耀天父上帝,以致每次病人得医治时众人都一致地归荣耀于上帝。《路加福音》17章记载了耶稣治好了十个患麻疯病的人“内中有一个见自己已经好了,就回来归荣耀于上帝,又俯伏在耶稣脚前感谢他”。荣耀上帝是耶稣生活的第一原则。耶稣降世成就了救赎的大功,可是他却明明地说这一切是父在“他里面做他自己的事”。他在最后的祷告中说∶“我在地上已经荣耀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约17∶4)
耶稣在世从不与人相争,却是“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上帝将他升为至高,又赐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囗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上帝。”(腓2∶8-11)。这岂不是“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吗!
耶稣的榜样告诉世人,当世人倒空自己,让上帝之道进入心中,上帝在耶稣身上所成就的,也必照样成就在信他之人的身上。这乃是一个圣人降世所要揭开的一个奥秘∶“这奥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藉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弗3∶6)
八、圣人为我们的救主
我们前面已经讨论了有关圣人使命的七个预言,每一个都恰如其分地应验在耶稣身上了。基督徒常称耶稣为救主,因为“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上帝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5∶8)上帝的爱,在救人的事上显得完全彻底。那么,中国先贤的所期望的这位圣人是否也是一位救世主呢?
原文“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译文:“善于闭门者,不用门栓而门不得开;善于具结者,不用绳结而结不得解;因此圣人善于救人,没有弃置不救的。”《道德经》第27章
从老子《道德经》的全文来看,他所希望世人关闭的似乎是世界之门,而不是那“众妙之门”的大道之门。恰恰相反,老子倒是希望世人能进入“大道之门”。他希望世人砍断世俗的桎梏,砍断一切使人心背道的索链,而与圣人之道相结无间。人向世界的心门不闭,向道之门就不得开启;世间的链结不断,属天的云梯就空设。
“那圣洁、真实、拿着大卫的钥匙,开了就没有人能关,关了就没有人能开的,说∶……看哪,我在你面前给你一个敞开的门,是无人能关的。”(启3∶7-8)
耶稣的这一邀请是给每一个人的,他说∶“我站在门外叩门,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启3∶20)
人若听到耶稣的声音而打开心门,耶稣就必向他敞开天国之门。他用来将我们的心与天相接的“心结”不是用绳索而是用爱结成的。主耶和华如此说∶
“我用慈绳爱索牵引他们,我待他们如人放松牛的两腮夹板,把粮食放在他们面前。”(何11∶4)
上帝用他的慈爱牵动着每一颗心,他“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3∶9)进入他所应许的永生光明之境。因为“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他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
至此,我们有理由确信,耶稣基督就是中国古经中所预言、中国古人所期盼已久的那位圣人——
注释:
注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编《现代汉语词典》第40面。注二∶远志明,《老子VS圣经》,(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97年)第257面。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道德经》第七章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朝大诗人苏轼的这句传颂千古的名句,道出了一个悲惨却是客观的现实。那就是自从人类因犯罪而被逐出伊甸园以来,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就一直与人类相伴而生。人生成了一所苦难的大学。
西哲奥古斯丁有一句名言∶“上帝在地上有一个没有罪的儿子,但人间没有一个没有痛苦的人。”临到人的苦难尽管各不相同,但人在极度的苦难之中却只有两种反应∶或是充满希望地求上帝拯救,或是满怀仇怨的咒诅上帝。盼望福,却福无双至;厌恶祸,祸偏不单行。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行船又遇打头风。”芸芸众生,常被苦难压得喘不过气来,虽冥思苦想,终也想不清苦难的原由;为从苦难中得解脱,可怜的世人可谓用尽了心思,发明了万般解法,却仍被苦难牢牢地圈住。痛不欲生的人类很少会想到,那创造天地的上帝,那降世救民的圣人,在人还没有受造之前,就已经预备为人受过了。其所受痛苦之深之剧,更是没有人能想像得到的。
然而上天似乎将这最难于想像的一幕启示给了中国的先贤们∶“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圣人说”,请注意这一次不是老子自己的话,而是转述圣人的话。“所以圣人说∶‘承受举国罪垢的,就是社稷之主;为举国遭凶的,就是天下之王。’然后,老子为圣人的这段话作注说∶‘从正面的说的真理听上去像是从反面说的背论。’”
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为义为道英勇殉身,死得悲怆壮烈,名垂千古,可歌可泣。可是没有死后为实际的社稷之主,天下之王的。“文王”的称号是死后被追认的,而实际的周王则是西伯之子武王。人间的规律似乎是“胜者王侯败者寇”,没有听说过受辱遭凶而为王的。可是圣人这里亲自向老子所启示的这一位“受国之垢”“受国不祥”者,则要因其所受之垢与不祥而成为社稷之主,天下之王。这乃是一个令人不解之谜。
要解开这个谜,弄清为何连圣人也要受苦受难,我们似乎不可避免地得先弄清楚人生最终极根本的意义。如果人生来说是要受苦的,为什么要生于人世?如果人不能为生命找出更好的意义,又何必活着受罪呢?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人的存在若只能是面对痛苦,不如不生在世上倒也更干脆。人究竟应该为什么而活呢?难道全能的上帝就没有办法解决人生的苦难,难道痛苦将永远地与人生为伴吗?
《大学》的开篇就清楚地表明了教育的意义与人生的目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孔子这里所说的“明德”是什么意思?是人本性固有的内在德性呢,还是对一个高于人自身之源的德性的反射?对此作出的不同解释,直接关系到对人生的不同理解。事实上后人对此作了许多不同的解释。对于这个重要的问题,我们还是看孔子本人的解释较为合适。《论语·述而第七》上说∶
“子曰∶‘天生德于予。’”
孔子的这句话说明,在他看来,人的德性是上天所赐,不是人自己固有的。而研习大学之道的目的之一,就是将上天所赐的德性彰明出来,在人生中显明上天的圣德,反照上天的形像。在于普爱众生,革面洗心,达到上天造人时为人所设定的最高最圆满的人生境界。以此为目标的教育才称得上大学,达不到此目的的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不能称之为高等教育、或大学教育,乃为凡俗小学而已。看今日的所谓大学教育,与此相距何止千里。请看台湾谢冰莹等的翻译∶
“大学所讲的道理,在彰明自己天赋的灵明的德性,在亲爱民众,使人人革新,在于达到至善的境界。”(注一)
简而言之一句话∶人生的目的就是荣耀造人的上帝——人是上帝创造的杰作,高于地上一切其他的生物。
这种认识中国自古就有。《书经·泰誓》上就记载有“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的说法。《孝经》也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在中国古代先贤言论中,找不到有关进化论的只言片语。如今进化论却当成科学写进了中学教科书。没有比这一违背先祖教训的现象更适合于用“数典忘祖”的成语来形容的了——放着祖宗的圣贤书不读,而听取那个没有受过任何科学训练的离经叛道的达尔文的一派胡言乱语,真是岂有此理!
生态环境的恶化,人性的堕落,从鸡生的仍是鸡,从鸭生的仍是鸭,有哪一个进化论的“科学家”看到过或找到过从猴子变成人的中间环节,有哪一个看到过人向着更高的生命形式进化?宣扬一切都起源于偶然的“科学家”做过种种试验来支持“偶然论”,又有哪一个试验是偶然做出来的?哪一个不是经过他们煞费苦心地设计而以必然的失败而告终的?人间的哪一样发明创造后面没有设计师?人类制造的哪一件产品没有设计制作者?哪里找得到一样进化而来的产品。抛开祖宗对上帝(天)的纯正信仰,而信起荒谬绝伦低级败坏的进化论,哀哉,人心不古的现代中国人!
古老的《圣经》记载了上帝造人的那辉煌的一刻∶
“上帝说,我们要照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上帝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创1∶26-28)
人是按着上帝的形像与样式而造的。用通俗的话来说,看到人就能看见上帝的样子,他的品格思想感受、处世为人的方法与方式,就都表现着上帝在同样的情况之下的必然表现。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在起初就是“有上帝必有人”。在人的身上体现着神的气质,即“神气活现”。
中国人有一个很妙的词来描写天所造的物质宇宙,叫做“天然”,取“上天使然”之意。“天然”与“自然”在现代汉语中虽指同样的物质实体,然而两者之间却有着微妙的宇宙观上的不同。“自然”从来就不是“自己使然”,而是出于皇天上帝的。其实,自然一词,最早出于老子“道法自然”一句。是指非人力所为的意思,与现代人心目中的自然有着迥然的不同,完全没有进化论的色彩。
起初,天然服在人的权下,人完全地掌握着天然,这就是“人定胜天”。是上帝将天然置于人的权下。而人则完全顺服于天,是谓“天定胜人”。可惜,自从亚当堕落以来,人失去了这个天赋的权利,而服在大欺骗者撒但的权下了。纯洁无瑕的人性被罪所沾污,人成了罪人,人性由善而恶成了罪性。起初的“神气”消退,在人的身上魔鬼的精神与品性得到了表现的机会,人从此变得“鬼里鬼气。”怀疑、忌恨、不忠不信等邪恶便由罪而生,各样痛苦便以罪所结的果子降在人身上。而所有的人在罪中所赚得的唯一的工价便是死亡。
人因犯罪才体会到罪的苦果,可是上帝却能“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赛46∶10)然而,“上帝就是爱。”(约一4∶16)而爱的核心就是自由。上帝的这种本性决定了他造人时必然赋予人选择的自由,以充分地表现造物主对所造之物的爱。人从受造之日起便能完全依着自己意愿对他的创造主说∶“是”或“不”。
《论语·子罕第九》记载了孔子对这一天赋**的精辟论述∶
子曰“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纵使可以夺去三军的主帅,但寻常百姓之志向却是无法剥夺的。任何外的力量都不足以迫使人改变其志,因为这是人所受的天赋权利。就是上帝对人的意志,也是极为尊重而不加强迫的。天赋的绝对自由意志虽然表现着上帝对人的绝对的爱,可是其中却包含着绝对的危险∶在无穷的年月中,上帝所造的人类大家庭中,哪怕只要有一个站出来对上帝说“不”,上帝和美的国度就会失去和谐。宇宙中原来的和平、安宁、喜乐和秩序就会被混乱、悲伤、眼泪和争战所代替。一旦这种情况不幸地发生,那么,上帝必须干净全面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上帝处理问题的方式与过程必须能完全彻底全面的表现上帝仁爱与公义的至德,使亿万生灵自愿地诚服于上帝的爱,甘心乐意地永远与上帝保持一致,使秩序得到恢复,并永远根除动乱的隐患,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天下长治大治,长治久安。
上帝有这样一个奇妙的拯救计划,虽然上帝将为此付出无限的代价。老子在描述道时这样说∶
“反者道之动也;弱者道之用。”《道德经》第四十章
据《康熙字典》所载,“师古曰∶反,谓回还也”。用现代话来说,“反”就是“恢复”。这一个“反”字精炼地说出了道(基督)的使命∶恢复与重建——即在人身上恢复并重建所失去的上帝形像与样式,继而恢复并重建所丧失的宇宙的秩序与安宁。而所用的方法,不是强硬,却是柔弱。我们将在下文中进一步认清上帝所用的至弱之道。
人性的堕落使得人的眼睛受到蒙蔽,看不清上帝的圣德。沉溺于罪中之乐的世人,常以为上帝也与他们自己相去不远,是自私自利、自高自大、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位。“荣耀上帝”,在世人的眼里,便成了满足上帝的自大精神的一种行为。人们误以为人的升降沉浮,全在于人是否有助于上帝的这种自我满足感。下层的民众误以为上帝与**他们的人没有多大的分别,所不同的只是能力更大而已。这种对于荣耀上帝的误解带来了人生观上的致命的错误,不仅上帝没有得到荣耀,而且人在沦沉之中越陷越深。上帝差遣爱子耶稣降世,将他赐给世人,受苦受死,为的就是纠正人对上帝的错误观念,并在人身上恢复上帝的荣耀。
当耶稣进入地上使命的最后时刻时,他这样对上帝祷告说∶
“父啊,时候到了,愿你荣耀你的儿子,使儿子也荣耀你。正如你曾赐给他权柄管理凡有血气的,叫他将永生赐给你所赐给他的人。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我在地上已经荣耀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约17∶1-4)
可见人生的意义就是荣耀上帝并得到上帝的荣耀。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明明德。”耶稣的救赎所包藏的大爱是一个极大的奥秘,超越人的知识与智力,就是天使也不能完全理解,而“愿意详察”。(见彼前1∶10-12)
然而荣耀之前必先受苦难ⅵ没有圣人耶稣所受的不可测度的痛苦,在人身上就不可能恢复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圣经》说耶稣是“创世以来被杀之羔羊”(启13∶8),他的一生,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点,都打着“受垢”“受罪”的印记。
论到耶稣的出生,天使是如此的喜乐,歌唱∶“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路2∶14)
可是如此一位将荣耀带给上帝,将平安带给世人的圣人,他的出生地却是马槽。
“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路2∶10-11)
那位等待已久的圣人终于来了——然而他不是以自已真实的形体,也不是以天使的形体,或是人未堕落之前的形体来到世上,他所取的是“罪身的形状。”(罗8∶3)
那几位风尘仆仆,“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的”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向人打听“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太2∶2)那颗神秘的伯利恒之星将他们带到了“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头停止了。他们看见那星,就大大地欢喜。进了房子,看见小孩子和他母亲马利亚,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他。”(太2∶9-11)
令他们惊奇不已的是,这位新生王的四周却没有王室的卫士守卫。世上有名望的人物,没有一人在他身边伺侯。他那未受过多少教育的父母是唯一的守候者。这就是那位“使雅各支派复兴”,“使以色列中得保全地归回”,“作外邦人的光”并且“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极”的圣王。(赛49∶6)
可怜的小孩子耶稣,尚末学会说话就不得不跟着父母逃往埃及,“因为希律必寻找小孩子,要除灭他。”(太2∶13)
《圣经》没有给出耶稣降生的准确时间。启示《圣经》的上帝若认为这是与人类得救有关的重大信息的话,就必将那日子藉先知或使徒写于圣经里,使后人知道这日子了。然而《圣经》在此所表现的沉默却是有明确的目的的∶是为了防止将这一天偶像化。上帝不希望看到人们看重这个日子,所当看重的是在那日子所生的救主。人当将感谢与赞美归于那将要救赎全人类直到永远的救赎主与万王之王。
且看世人凭着自己的聪明所发明的“圣诞节”。庸俗的世侩之气充满了这个节日。那庄严崇敬的崇拜在那里呢?一般的世人对这节日的盼望又岂在节日所表明的救主呢?那将圣诞节装扮得最富丽的,不是那些想借此机会大捞一把的精明的商人吗?即便是不谙历史的人,也可以知道,那冬至之日,牧羊人怎么会在冰天雪地过夜呢?圣诞老人又哪里有半点圣经的根据呢?世界所选定的这个日子显然不是耶稣降生的日子。《圣经》所隐藏的日子,世界偏要记念;而《圣经》所要人记念的日子,世界却偏要忘记。哦,这弯曲背道的世代有祸了!
有谁在这里曾认真地想过,耶稣既使是取了亚当未堕落之前的性情降生于世,对这位人类的创造主来说,也是不可想像的屈尊降卑。这比造计算机的人变成一台有病毒的计算机,富贵的国王成为街头的乞丐,还更令人感到羞耻;因为人的创造能力不是自己固有的,而是上帝所赋予的。
“大哉,敬虔的奥秘ⅵ无人不以为然,就是∶
上帝在肉身显现,被圣灵称义,被天使看见,被传于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荣耀里。”(提前3∶16)
中国的古人似乎得到启示,说明这位新生王为何要等三十年才出来传道。我们在第四章提到过孔子的一句话∶
原文∶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译文∶孔子说∶“如果有王者主政,必三十年后,才能使仁道大行于天下。”《论语·子路第十三》
《圣经》对耶稣的头三十年的生活着墨不多,故此有人对这段空间大加渲染,指耶稣此间去了印度。名噪一时的中国大陆知青作者,中国新时代的代言人柯云路就在他的新体小说《新时代》中对此大发议论,并专辟一章来写耶稣。把耶稣写成一个气功高功夫师,在当代中国人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其实,这种论调毫无《圣经》根据。《圣经》里的一些经文足以证明耶稣从埃及回到拿撒勒之后没有再离开,更没有去印度。而是继承父志,做了一名木匠。
“这人从哪里有这等智慧和异能呢?这不是木匠的儿子吗?他母亲不是叫马利亚吗?他弟兄们不是叫雅各、约西、西门、犹大吗?他妹妹们不是都在我们这里吗?这人从哪里有这一切的事呢?”(太13∶55)
“这不是那木匠吗?”(可6∶3)
“耶稣来到拿撒勒,就是他长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站起来要念圣经。”(路4∶14)
倘若耶稣真的去过印度,在那里跟瑜伽师们学过瑜伽,因而得了行神通的本领,他的那些同乡们可能会对他另眼相待了。他在那里是以木匠的身份出现,而且习惯于在安息日进会堂。这些都证明,他的确就在拿撒勒一带活动,而且有一定的规律。他的弟兄姊妹也与他一样都在“我们这里”,没有到外国去学本领。
本书作者曾于1989年至1993年近五年期间,在中国大陆研习从印度密传至中国的严紧的瑜伽教门,师从一位世界级的瑜伽师,用中国话说叫做“关门弟子”;并且是中国大陆第一位以瑜伽修行者的身分翻译瑜伽经典《博伽梵歌原义》的译者。据笔者所知,瑜伽的教义与耶稣真道,乃是根本对立的。过往的瑜伽经典也无这类记载。不知柯先生的这一高论出于何方。这是一段插话,就此打住。
《圣经》对耶稣早期生活的沉默具有深意。表明了家庭生活与对家庭尽责的重要性。耶稣是一位孝顺的儿子。
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父亲在,做儿子的不能自专,只看他的志向,父亲死后,该看他的行为。在丧三年内,能不改他父亲生前所为,可以说是尽是孝了。”《论语·学而第一》
我们已经知道,耶稣师从其父做木匠的活计,以分担家庭的负担。《圣经》没有说明耶稣养父约瑟去世的具体的时间。我们所知道的是当他三十岁左右受洗二个月之后,第一次与母亲见面时是在迦拿的婚筵上,圣经没有提到他的父亲,以后也没有再提起。似乎可以断定这里他的父亲已经过世有日了,过了犹太人守孝的日子。耶稣直到受洗之前都一直“无改于其父之道”,做一名木匠。在那个婚筵之上,耶稣行了第一个神迹。
中国人历来重孝道,中国四千年的历史延绵不断的这个事实本身,就述说着上帝对中国的赐福。在上帝所颁布的十诫之中,论到爱人方面的第一条诫命就是“当孝敬父母”。中国的历史见证着上帝应许的真实与可信。谁知道上帝将这个重孝道的国家保存至今不是要在这末后的日子给世界提供一个孝顺的榜样呢?就是那些所谓基督教国家,那些提倡“女士优先”的国家,有哪个不会在“尊老爱幼”“长者优先”的神州中华面前汗颜呢?
耶稣是一位严格的孝子。就是他在十字架上受着难以想像的剧痛之际,心中依然惦念着向年迈的老母尽孝。他虽然不能再亲自在母亲床前伺侯,送饭送水,却为母亲日后的生养作出了安排。“‘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己家里去了。”约19∶26-27
哦,这位可怜而大有爱心的救主,在肉体极度的痛苦与精神的折磨之中,仍惦记着母亲——他没有留下任何物质的财富使她晚年有靠;但有个约翰与自己最为贴心,所以他就将母亲当作一份宝贵的遗产留给约翰了。这样,他就为母亲预备了她最大的需要∶一位因爱耶稣而敬重她的晚辈所给的体贴与孝敬。约翰以她为神圣的托付接待了她,实在是得了极大福分马利亚能经常使他想起他所爱的夫子。
基督孝敬父母的完美榜样,在历代的幽暗中,放出了明亮的光辉。凡跟从耶稣的人,必将他们心中的爱奉献给父母,细心周到的照顾父母的一切所需。在中国的二十四孝之首,实应加上这位大孝圣人的名字。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20∶12)
上帝的应许是信实的,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中,惟有约翰年逾百岁,应该也是这个带应许的诫命的应验。
当日期满了的时候,耶稣就开始了他公开的传道生涯,然而在受此大任之前,必须先接受上天为他所预备的考验。
原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所以上天要把重任交给这个人时,一定先困苦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躯体,穷乏他的身家,使他的所作所为难以一帆风顺,为的是要激动他的心志,坚忍他的性情,增加他所欠缺的能力。”《孟子·告子章句下》
孟子的这番话似乎正好用在耶稣身上。他来是要将人所失去的上帝的荣耀恢复在人身上,他来是要替失败的人类一战。人类之堕落最早就失败在囗舌之欲上,因此圣人耶稣的救赎之战也必从这里开始。
从约旦河上来,“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他禁食四十昼夜,后来就饿了。”(太64∶1-2)。圣灵将耶稣带到了旷野,耶稣四十昼夜沉浸于与上帝的交通之中,默想他的使命和工作,要藉禁食来坚定自己的心志走救赎人类所必走的血路。全神贯注的他超脱了肉体的软弱。后来上帝的荣光退去,他便留在那里与试探搏斗了。
耶稣因饥饿而软弱,因精神的痛苦而面貌憔悴。人人都不免有过饥饿的感受。可是却从来没有人经受过耶稣在旷野所受到的痛苦。他所忍受的不单是肉体的饥饿,压在他那颗敏感的心上的,更是全人类因放纵食欲而带来的罪恶。这种罪疚感几乎将他压倒“上帝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上帝的义。”(林后5∶21)。
看到耶稣疲惫不堪的样子,撒但以为他的机会来了。他记得第一次用食欲将人类诱入罪中是何等的容易,虽然亚当和夏娃一点饥饿的感觉也没有。如今耶稣却是因饥饿而欲昏厥,心中一定渴望食物充饥。于是这个恶者便装作光明的使者来到耶稣面前。“你若是上帝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
耶稣回答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囗中所出的一切话。’”(太4∶3-4)
魔鬼想在耶稣心中激起对上帝的不信任,同时劝他听从他的建议,用神性将石头变成食物充饥。他想引导耶稣对他在受洗时所听到的从天上来的声音所说的话表示怀疑∶“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太3∶17)。耶稣一没有怀疑上帝的话,二没有向他解释自己为何降卑为人,却坚定的回答说∶“别跟我谈什么上帝儿子的问题。我来是要做人。我惟一的依靠乃是上帝的话语。”
如果人对上帝的话语的依靠与信心受到动摇,就必成为撒但的奴仆。耶稣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之下,不仅赢了食欲之战,更表现了对上帝的话语与大爱的信心。
“魔鬼就带他进了圣城,叫他站在殿顶上,对他说∶‘你若是上帝的儿子,可以跳下去,因为经上记着说∶主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耶稣对他说∶‘经上又记着说∶不可试探主你的上帝。’”(太4∶5-7)
魔鬼看到耶稣引用《圣经》为武器,于是也来引经据典。他引用了《诗》91:11-12,却有意地略过了“在你所行的一切道路上保护你”这关键的一句。这一切的道路是指上帝所拣选的道路。
魔鬼又用“如果”来引起耶稣对上帝的不信任之心。如果他从殿顶上跳下去,势必迫使上帝出手相救。而殿中的人看到有人从天而降而完好无损必对他大加赞叹,视为奇人。“今生的骄傲”之心遂得满足。但耶稣没有冒然行动,给撒但可乘之机。
魔鬼尽管可以尽情地试探,可是,是否屈服于试探之下则在乎个人的选择。“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信心与妄心之间只有一纸之隔。两者都是以上帝的应许为出发点,信心所结的果子却是顺从,而妄心的结果就是背逆。上帝的每一个应许、每一个恩赐都是有条件的。只看到应许的可贵,却不履行应许所必需的条件常使人陷于罪中而不自知。
“魔鬼又带他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将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荣华,都指给他看,对他说∶‘你若俯伏拜我,我把这一切都赐给你。’耶稣说∶‘撒但退去吧!因为经上记着说∶当拜你的上帝,单要侍奉他。’于是魔鬼离开了耶稣,有天使来伺侍他。”(太4∶8-11)
基督作为大地的创造主,即使是在亚当堕落之后,乃是地球当然的主人。他来是要将那份被撒但骗去的对地的治理权归还给人。魔鬼让基督看万国的荣华,竟想用“眼目的情欲”来骗取基督对地所拥有的主权,而屈身拜在他的脚下。这个邪恶之君竟想用这些物质的荣华来贿赂基督,以骗取真正的王权。“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用现代话说就是∶哪里有君子却可以拿财货收买的呢?基督来是要建立公义的国度,其浩然大志岂可轻易被摇动。人间大丈夫尚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腾文公章句下》)更何况上帝的圣子!
耶稣虽贵为上帝之子,然而他在人间的伟大却来之不易。在他面前是一条痛苦、艰难、屈辱的血路。他必须背负世人的罪而与他的父上帝分离。耶稣藉着上帝话语的能力,战胜了魔鬼的试探,为世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们也可以完全依靠上帝话语的能力在基督里胜过魔鬼的一切进攻。耶稣的胜利确保了凡跟从他的人所将要取得的胜利。《圣经》上说∶
“耶稣满有圣灵的能力,回到加利利;他的名声就传遍了四方。他在各会堂教训人,众人都称赞他。”(路4∶14-16)
耶稣来到拿撒勒,照他的习惯在安息日进会堂,站起来要念《圣经》,他有大好的信息要报告他所爱的人们∶
“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他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谴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上帝悦纳人的禧年。”(路4∶18-19)
耶稣向会众保证∶“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路4∶21)
不幸的是,这大好的消息无人领受,众人反而要置耶稣于死地。“会堂的人听见这话,都怒气满胸,就起来撵他出城。他们的城造在山上,他们带他到山崖,要把他推下去。他却从他们中间直行,过去了。”(路4∶28-29)
他“周流四方行善事,医好凡被魔鬼压制的人。”(徒10∶28)他“与喜乐的人同乐,与哀哭的人同哭。”(罗12∶15)。整个世界都是他的,但他却“没有枕头的地方。”(太8∶20)“他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会了顺从。他既得以完全,就为凡顺从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来5∶8-9)他成了罪人“有荣耀的盼望”(西1∶27),使必死的人“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约20∶31)
从人类第一次听到福音,这福音就与救主的受难紧密相联。论到那位将来的救赎主,《圣经》有话说∶
“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创3∶15)
撒但必被击败,可是女人的他裔(基督)却也要被他所伤,付出生命的代价。从此,人类就一直盼望这位女人的后裔来匡复正义和平仁爱,来“平天下”。《圣经》称他为“万国所羡慕的”(该2∶7)。中国先民们对圣人的盼望,应该也是源于这一应许。
耶稣是“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1∶29)他本无罪,却“替我们成为罪”,正所谓“受国之垢,受国不祥”。圣人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受难虽发生在二千年前,《圣经》却明白的说他是“从创世以来被杀之羔羊。”(启13∶8)“他们在一切苦难中,他也同受苦难。”(赛63∶9)
耶稣在人类因罪而受苦之前就开始为人类受苦受难,当我们在痛苦之中时,他也与我们一同受苦。那么,耶稣的受难究竟有多长的时间,他所受的痛苦究竟有多深呢?
老子在记下了圣人的话之后,作了一个注∶“正言若反”。这话正好用在耶稣身上。《圣经》上说∶“生命在他里面,那生命就是人的光。”(约1∶4)耶稣说∶“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10∶10)可是为了让必死的世人得生命,这位生命之主却必须献出自已的生命。
在那最后的时刻来临之际,耶稣对门徒说∶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约12∶24-25)
耶稣并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有着超乎一切世人的忍耐力与承受力,可是那“受国之垢,受国不祥”的时刻竟使他望而却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现在心里忧愁,我说什么才好呢?父啊,救我脱离这时候,但我原是为这时候来的。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名。”(约12∶27)
在他被捉的那个可怕的夜晚,耶稣带着三个门徒来到客西马尼园。最后决定人类命运的时刻终于到了。耶稣的内心被人类的罪恶深深地压着,极其难过,他的生命都仿佛被压垮了。他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待,和我一同警醒。”(太26∶38)
他所感受到的不是一般的忧伤,而是“甚是忧伤,几乎要死”。这极大的忧伤已使他无力支撑自己。“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
耶稣所要喝的杯是“上帝忿怒的杯”“纯一不杂”,满是上帝的忿怒,全无恩慈在其中。上帝对罪的忿怒是如此之大,以致耶稣大声呼求“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倘若有别的办法可以救有罪的世人,父啊,请你用别的方法吧。若是没有其他的救法,父啊,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耶稣的人性在天父上帝对罪的忿怒面前开始摇动了。他来到门徒那里,指望从他们那里听到只言片语的安慰之语,毕竟他们跟从他已有三年之久了。可是,他所看见只是酣睡的门徒。门徒在危急当前的沉睡使耶稣看到了在危急当头沉睡的教会。在失望与痛苦之中,他离开了。那杯该是何等的苦啊,竟使耶稣第二、第三次地向上帝发出了同样的呼求。
“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路22∶43)
请注意,这时没有人的手击打在耶稣身上,也没有鞭子抽打着他,没有钉子穿过他的手脚,没有任何外在的暴行和折磨施加在他身上。可是无穷能力之主却在极度的伤痛中从囗中挤出了这样的话∶“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他已明明地感受到了死亡。“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那血点不是人为的打击,而是他内心的哀伤,他已“为人人尝了死味。”(来2∶9)
那无助的世界摆在他面前,若是不加手援助,整个世界上违背上帝律法的罪人就都要毁灭了。上帝律法神圣的尊严必须得到维护,触犯律法之人必须处以死刑,以满足上帝律法公义的要求。他们只有一个希望,一条生路∶那就是耶稣必须经受血的洗礼,将自己献上代替罪人受死,使他们可以藉着他得到永生。耶稣离开天庭为的是要寻找迷失的羔羊,拯救因犯罪而沉沦的世界。他决计不畏缩,无论付出何等的价值,他誓死不辱使命。正如《周易·困第四十七》所说∶
原文∶“君子以致命遂志。”
译文∶“君子必要时献出生命以实现其理想。”
“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就是需要永远地付出自己的生命,耶稣决定,为了救赎世人脱离罪恶,与天父上帝和好,他也愿意。耶稣三次的苦求没有获准,上帝与罪是势不两立的。除了上帝儿子的死,别无其他途径可以救罪人脱离罪恶,免遭死亡。
这时“有一位天使从天上显现,加添他的力量。”(路22∶43)。天使从天而降不是要从耶稣手里挪去那苦杯,而是坚定他的力量,将它喝下去。耶稣决心已定,誓死无悔。
接着来了许多人,领头的是那出卖人子的叛徒犹大。耶稣挺身站在门徒之前对他们说∶
“你们找谁?”他们问答说∶“找拿撒勒人耶稣。”耶稣说∶“我就是!”……耶稣一说“我就是”,他们就退后倒在地上。(约18∶4-6)
耶稣完全可以乘机逃走,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他正是为这时候来的。耶稣说∶“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去,也有权柄取回来。”(约10∶18)耶稣降世为人乃是出于自愿,他为替人受死也完全是出于自愿。他决不逃避死亡。
原文∶“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译文∶“圣人把自身置于末后,却反而在众人之先;圣人将自身置之度外,反而置于死地而后生。”《道德经》第七章
耶稣一生以慈爱为怀,满有怜悯恩慈,可是他所领受的最后的一吻竟是卖他的记号。耶稣被捉,受审、受鞭打、凌辱、嘲弄、恶人往他脸上吐唾沫,然而他一言不发,对他所受的这一切未发一句怨言。真正做到了“不怨天,不尤人。”
先知以赛亚这样预言耶稣在罗马法庭所表现的天国的气度∶
“主耶和华开通我的耳朵,我并没有违背,也没有退后。人打我的背,我任他打;人拔我腮颊的胡须,我由他拔;人辱我,吐我,我并不掩面。主耶和华必帮助我,所以我不抱愧。我硬着脸面好像坚石,我也知道我必不至蒙羞。”(赛50∶5-7)
中国的智者老子也对圣人的这一举动有论述,说他∶
“知其荣,守其辱。”《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老子所说的荣与辱不仅关系到圣人个人的荣辱,更广含一切生在世上之人的荣辱。圣人知道,惟有甘守天下之辱,才能使天下共荣。耶稣甘受其辱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也正是为着这一点。
原文∶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为天下人献上自己生命并以此为崇高,这人堪为普天下的寄托;为天下人献上自己生命以表明对天下人的爱,这人堪得普天下的依托。”《道德经》第十三章
《圣经》论到“耶和华的仆人(耶稣)”,背负天下的罪担,受天下人当受的罚,好让天下人享他所当享的福。
“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上帝击打苦待了。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到他身上。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囗;象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象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囗。”(赛53∶4-7)
天下的寄托与依靠都集于他一身。他为人类的罪孽而献上己身,受尽痛苦,却不开囗。当那些无知的士兵粗鲁地将耶稣钉于十字架上时,耶稣向天父祷告说∶“父啊,赦免他们ⅵ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路23∶34)。在极度的痛苦之中,耶稣还极力地原谅他们。耶稣的这个祷告包括着整个世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罪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的赦免是给所有的人的,凡愿意的都可以与上帝和好,承受永生。
看哪,那无瑕无疵的上帝之子被挂在十字架上,因受鞭打而遍体鳞伤。那常伸出来为人祝福的手,被钉在木头上;他那双为施爱于人而不倦奔走的脚,被长钉子钉在木头上;君王的额头被荆棘作的冠冕所刺伤,发颤的嘴唇发着悲哀的喊声。他所受的一切,从头到脚所滴下的每一个血点,他全身抽搐的痛苦,以及那因天父向他掩面而使他心中充满的说不出的悲惨都在向每一个人说明∶上帝儿子愿意背负罪恶的重担,乃是为我们每一个人。为我们他攻破了死亡的关塞,敞开了乐园的门户。
从已时直到申初(从上午九点到下午三点),耶稣在十字架上末发出一句呻呤之声,他默默地忍受着。
“约在申初,耶稣大声喊着说∶‘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就是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太27∶46)
当上帝最后向他掩面时,这位父怀中的独生子承受不了这种与上帝分离的痛苦,在绝望中大声呼喊,肝胆俱裂。精神的极度痛苦使他甚至感觉不到肉体的疼痛。他像一个罪人一样,看不到一点希望,这种精神上的黑暗使他绝望并发出了绝望的喊叫。倘若耶稣在那一刻能看到复活的希望,看到天父的慈爱,他又何至于如此痛苦呢?
事实上,许多跟从他的门徒也都向耶稣一样,被钉于十字架上,为道殉身,从容就义。他们在十字架上受着与基督同等的肉体的痛苦,有些受痛苦的时间还远远地比耶稣在十字架上的被钉的时间长。可是他们都是带着希望而就义的,他们知道自己的死是能够被上帝所悦纳的,有上帝的灵在安慰他们,帮助他们减轻痛苦。因此他们能够从容不迫,大义凛然。难道这些人中的豪杰,上天的骄儿,比耶稣更具忍受痛苦的能力吗?
其实不然,古往今来,凡死了的人,没有一人经受的是耶稣所经受的那种与上帝隔绝的痛苦。肉体的疼痛在耶稣的受难中只占一小部分。
在基督的痛苦中,整个天庭也与他一同受苦。十字架上的肉体虽然只有一个,所穿破的却是天父与圣子,圣灵以及无数天使的心。基督的受难并不起于也不终于他人性的身体。十字架是对世人麻木的心灵的一个启示,表明自从罪的起始给上帝带来的是何等的苦痛。在罪恶以及其所带来的痛苦中,最大的受害者乃是上帝!世人哪,当睁开眼睛,举目仰望十字架,从自怜自爱的叹息中举目望天,在上帝的苦痛中得到启迪、安慰与希望吧!
上帝既是慈爱的上帝,同时又是公义的上帝。藉着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上帝的慈爱与公义都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上帝并没有因他的慈爱而将体现他圣德的律法废除,而公义的满足又没有改变上帝的慈爱。在十字架上所钉死是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而不是上帝的律法。倘若上帝的律法可以改变,基督也就不必死了。将律法改变一下以适应罪人的堕落状况就可以了,何需赐下圣子为罪人受死呢?上帝用来坚定律法,维护其律法的神圣尊严的办法,撒但倒欺骗人说是用来废除律法的。真理与谎言、基督与撒但之间的大争战,必以这一点上为最后的斗争的焦点。
人应该对圣子耶稣的降卑、受难与牺牲有着更为深远的认识。惟如此才能对救恩有着更深的体会,也才能激发出对耶稣更深切的爱慕之情。那种浮浅地认为基督的牺牲只是集中于十字架上的几小时,或是更长一点他在地上33年半的生活的认识的人,又怎能真正地从心中激发起对救主的爱和对罪的深恶痛绝呢!
无论如何33年也不过是一段有限的时间。为了救赎人类,基督所牺牲的又何止这些!他将永远不再是从前的基督了,而是永远带着钉痕的人的身体。从前荣耀的圣子的身形已永远的为人类牺牲了。其牺牲之大,其受苦之深,就是在永恒的年月中也未必能被人完全了解。救恩的价值,惟有以如此的牺牲来衡量才能显出其无限的价值。在基督所受的无限痛苦与无限牺牲面前,那些对上帝的受难毫无所知的世俗的哲学与宗教,以及其所阐发的对苦难的认识,所发明的脱离苦难的说教,岂不是比虚无还轻吗?
爱与恨,善与恶,罪与义,自私与牺牲,公义与慈爱都赤裸裸地在十字架上面对面的相遇了。上帝对人类所表现是何等的爱啊!罪是何等的可憎,竟夺去了上帝儿子的命的罪究竟是什么,竟要以如此无限的代价来偿还?被上帝大爱所感化的人,岂可仍旧生活在罪中,将耶稣一次又一次的重钉十字架呢?人的良心岂不当在此觉醒吗?——
注释:
注一∶谢冰莹等编译《新译四书读本》(台北,三民书局印行,1970)《大学》第3面。
杨振宁博士是世界公认的著名的物理学家。他曾与李政道博士一起获得了科学界的最高奖——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是第一对荣获该项奖的中国人。作为一位物理学家,扬振宁博士对物质世界的基本定律与结构,有着比寻常人更深的理解与认识。那美不胜数、气象万千的物理世界,物理学家们却可用极度浓缩的数学语言所写出的十来个方程式来说明。杨振宁博士在为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所写的《美与物理学》的文章中称它们为“造物者的诗篇”。
这些方程还有一方面与诗有共同点:它们的内涵往往随着物理学的发展而产生新的、当初所完全没有想到的意义。为了说明物理学家对这种美的感受,杨博士引用了一首英国湖畔诗人威廉布菜克的诗和牛顿的墓碑。他说:
“它们的极度浓缩性和它们的包罗万象的特点也许可以用布雷克(W.Blake,1757-1827)的不朽名句来描述:
ToseeaWorldinaGrainofSand在一粒沙子中看世界
AndaHeaveninaWildFlower在一朵野花中看到天堂
HoldInfinityinthepalmofyourhand置无限于掌上
AndEternityinanhour握永恒在瞬时
它们的巨大影响也许可以用蒲柏(A.Pope,1688-1744)的名句来描述:
Natureandnature-slawlayhidinnight:
Godsaid,letNewtonbe!Andallwaslight.
自然与自然的规律深藏于黑夜,
上帝说:让牛顿出生吧。一切都成了光明。
可是这些都不够,都不够全面地道出学物理的人面对这些方程的美的感受。缺少的似乎是一种庄严感,一种神圣感,一种初窥宇宙奥秘的畏惧感。我想缺少的恐怕正是筹建哥德(Gothic)教堂的建筑师们所要歌颂的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最终美”。
日月星晨,四季更迭,茫茫宇宙,无边无际,又井然有序,这一切都证明创造天地的造物者,乃是一位有着绝对秩序的上帝。许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一直为这些现象底下所隐藏的规律而叹服。事实上,一切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现,实质上不外乎是解开上帝在宇宙中所隐藏的法则而已。
这位伟大的造物者不仅将他的“诗篇”写在了物质宇宙中,而且还亲自用手指在石版上,写下了道德与精神的“造物者的诗篇”,以指导人类的生活。这首道德上“造物者的诗篇”就是有名的“十条诫命”。
大约在公元前1445年。上帝差派摩西下到埃及去将在那里为奴的以色列人带出来,带到他们从前的家乡-迦南美地。法老王多次的阻挠,最后在十次大灾之后,不得不给以色列人放行。于是,一百多万人口及牲畜踏上洪水之后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长达四十年之久的漫长的征程。“日间,耶和华在云柱中领他们的路;夜间,在火柱中光照他们,使他们在日夜都可以行走。日间云柱,夜间火柱,总不离开百姓的面前。”(出13:21-22)。一路上行了无数的神迹,向以色列人乃至全人类表明了上帝对世人的眷爱。
以色列人世代在埃及居住,受埃及人拜偶像的风俗的影响,他们渐渐地忘记了原有的对上帝的认识,以及他们的故乡迦南美地。正所谓“数典忘祖”。上帝差摩西下到埃及,将他们领出来,目的就是要在他们身上恢复对上帝的认识。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后,满了三个月的那一天,就来到西乃的旷野。”“摩西来到上帝那里,耶和华从山上呼唤他说:“你要这样告诉雅各家,晓谕以色列人说:‘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们都看见了,且看见我如鹰将你们背在翅膀上,带来归我。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这些话你要告诉以色列人。”(出19:1;3-6)
“到了第三天早晨,在山上有雷轰、闪电和密云,并且角声甚大,营中的百姓尽都发颤。摩西率领百姓出营迎接上帝,都站在山下。西乃全山冒烟,因为耶和华在火中降于山上。山的烟气上腾,如烧窑一般,遍山大大地震动。角声渐渐地高而又高,摩西就说话,上帝有声音答应他。”(出19:16-19)
忽然间,雷声与角声骤然止住,山上山下一片庄严的寂静。上帝在密云之中宣布了他为人所定的道德与精神的“造物者的诗篇”十条诫命。
“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做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这一**和你的儿女,仆婢、牧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不可杀人。
“不可**。
“不可偷盗。”
“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出20:2-17)
“十条诫命”,象上帝其他的话一样,乃是上帝品德与旨意的体现。“律法是洁净的,诫命也是圣洁、公义、良善的。”(罗7:12)与上帝在自然中所写的诗篇不同,十诫律法乃是道德的律法,属灵的律法。十诫通俗简约,三尺孩童也能捧经诵读;却又广大深远,包括了人向上帝与向世人当尽的本分,而这些本分的原则又不折不扣的是上帝圣德的体现,其深远所及就是最富学识的智者也不能穷尽。
“耶和华在西乃山和摩西说完了话,就把两块法版交给他,是上帝用指头写的石版。”(出31:18)
虽然全部“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提后3:16),是上帝拣选的人将上帝的话语与旨意用自己的话写成;但唯有十条诫命是上帝亲自用指头写在石版上的,足见上帝对他的神圣律法的重视。犹太人敬拜上帝的地方称为圣殿,在摩西时代叫做帐幕。上帝对摩西说:“制造帐幕和其中的一切器具都要照我所指示你的样式。”(出25:9)。后来,所罗门王领命按照上帝所指示他父亲大卫王的样式为上帝建造了圣殿。这个圣殿起初被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所毁。后来又有祭司以斯拉重修圣殿。(见第四章)。
在地上的圣所中,十诫的法版就被安放在圣殿至圣所中由两个基路伯所遮掩的约柜里。约柜之上就是上帝的施恩宝座。这至圣所不是什么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去的,“惟有大祭司一年一次独自进去,没有不带着血为自己和百姓的过错献上。”(来9:7)
耶稣升天之后,公元70年左右,圣殿被毁,从此以色列没有了圣殿。对于中国的古人,圣殿的祭祀乃是一个谜。实际上,在逾越节的羔羊耶稣被献之后,圣殿的各种仪式就不再具有其所象征的意义了。地上的圣所“不过是真圣所的影像”耶稣升天“并不是进了人手所造的圣所,乃是进了天堂。”(来9:24)使徒约翰在异象中看到“上帝天上的殿开了,在他殿中显出了他的约柜。”(启11:19)地上的圣所是天上圣所的副本,可见十诫的真本乃在天上的真圣所的约柜里,足见上帝的律法与上帝一样神圣。
我们在中国的古经中,没有找到成文的十条诫命,但是却发现古代的圣王知道有上帝的律法存在,并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懂得十诫律法的神圣原则;懂得政府的治理必依法律,而且法为天授。
原文:“兹不于我政人得罪,天惟与我民彝大泯。”
译文:“现在,我们这些当政者若不将处置这些邪恶之徒,那么,上天赐给我们的法则就会陷于大乱之中或被废弃。《书经·康诰》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对“彝”的解释为:常理,一定的法则。《诗经·大雅》有“民之秉彝,好是懿德”的诗句。上天之法就是治国的根本**,有法不依则国心大乱。法是天意的体现,顺从天意就是中国古圣常说的“义”。《中庸》“义者,宜也。”韩愈《原道》有“行而宜之谓之义。”均表明,义为与一定的行为标准相合。
今天的中国人,对于孔子的教诲,通常用四个字来描述,即“仁义道德”。《说卦传》上说:“立人之道,仁与义。”所以做人要讲究义道。这个义的泛围甚广,有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意。墨子对此也有很精妙的论述,且通俗易懂。
原文:“顺天意者,义政也。反天意者,力政也。”
译文:“顺从天意的,就是用义道治理;违反天意的,就是用武力治理。”《墨子·天志上》
原文:“顺天之意者,义之法也。”
译文:“顺从天的旨意,就是义的根本。”《墨子·天志中》
这里,墨子将义的核心作了简明的表达。所谓义,就是顺从天的旨意。那么,“天意”对于义与不义是何态度呢?
原文:“然则天亦何欲何恶?天欲义而恶不义。”
译文:然天所喜爱的是什么呢,所恨恶的是什么呢?天喜爱人行义,而恨恶人行不义。”
原文:“然则何以知天之欲义而恶不义?曰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然则天欲其生而恶其死,欲其富而恶其贫,欲其治而恶其乱,此我所以知天欲义而恶不义也。”
译文:“但是上天为何喜欢义而恨恶不义呢?因为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亡;有义就富裕,无义就贫乏;有义就有秩序,无义就混乱。上天既喜爱人类生存,不喜欢人类死亡,喜欢他们富足,不喜欢他们贫穷,喜欢人间有秩序,不喜欢人间混乱。因此,我知道上天喜欢义而恨恶不义。”《墨子·天志上》
从墨子的话我们知道他对于上帝的法则的重视。墨子对于上帝的心性圣德的把握是多么的准确啊!在圣经中我们读到上帝不喜悦人的死,相反,上帝赐下自己的独生子替人受死,好将永生赐给人。“恶人死亡,岂是我喜悦的吗?不是喜悦他回头离开所行的道而存活吗?我不喜悦那死人之死,所以你们当回头而存活。”(结19:22,32)耶稣基督也肯定的说:“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乃是活人的上帝。”(太22:32)
史书上对墨子的生平事迹,并没有留下多少可寻的文字。墨子所倡导的“兼爱”,可能因墨子在提倡“兼爱”的同时,未能充分强调孝敬父母的责任与义务,而受到了包括孟子在内的许多人的批评。但这并不影响他所传关于上天法则的一些正确认识。
原文:我为天之所欲,天亦为我所欲。
译文:我们行上天所喜悦的事,上天也会做我们所期望的事。《墨子·天志上》
当我们行上帝眼前看为正的事时,就可以满心地相信,我们的祷告将蒙上帝垂听。若反其天意,背天而行,上帝就不会听人的祷告。这一原则也是《圣经》所教训的。“转耳不听律法的,其祷告也为可憎。”(箴28:9)老约翰在晚年也写下了这样的训诫:“亲爱的弟兄们啊,我们的心若不责备我们,就可以向上帝坦然无惧了。并且我们一切所求的,就从他得着;因为我们遵守他的命令,行他所喜悦的事。上帝的命令就是叫我们信他儿子耶稣基督的名,且照他所赐给我们的命令彼此相爱。”(约一3:21-23)
法律在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是中国古圣的一贯教导。中国的文化最为优越的一个方面就是它的“礼”。上古的社会,有礼法与礼仪之分。法与仪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礼法的内涵广大,包括道德的律法与刑法在内,而礼仪则重在仪文,与圣经中的仪文律法相近。法之为大,是因为法出于天。现在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最早的部分乃是“礼”。
原文:“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国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譬如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见?若无礼则手足无所措,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
译文:“孔子说:“礼是什么呢?就是对事物的治理。君子遇事必要使事物得到治理。治理国家,若没有礼法,就好比盲人无人搀扶,不知去向。又如比整晚在黑暗的房子里寻找,没有烛光又怎能看见呢?若没有礼,人就会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听什么该看什么,也不知进退的规矩。”《礼记·仲尼燕居》
孔子将礼法比作行路的向导,比作黑暗中的引路的光明。法制完善,礼法受到人尊重的地方,就是犯罪稀少的地方;相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礼法的尊严无人重视,法如虚设的地方,就是犯罪多的地方。
《圣经》中也有类似的教导:
“因为诫命是灯,法则是光,训诲的责备是生命的道。”(箴6:23)
后来的学者,也有给礼下定义的。出生洛阳的西汉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前200-前168年)就给礼下了一个很好的定义。“礼者,所以固国家定社稷,使君无失其民者也。”《贾谊新书·卷六》国家的稳固,社稷的坚定,君王得到民众的拥护,礼是关键。一个国家法制的完善是否大致反映出一个国家治国水准的高下。
“我照着耶和华-我上帝所吩咐的将律例典章教训你们,使你们在所要进去得为业的地上遵行。所以你们谨守遵行;这就是你们在万民眼前的智慧、聪明。他们听见这一切律例,必说:‘这大国的人真是有智慧,有聪明!’哪一大国的人有上帝与他们相近,像耶和华我们的上帝、在我们求告他的时候与我们相近呢?又哪一大国有这样公义的律例典章、像我今日在你们面前所陈明的这一切律法呢?”(申4:5-8)
中国古人对礼法的尊重崇尚,正体现了他们“在万民眼前的智慧、聪明。”礼法是公义与邪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与度量。没有礼法,就容易受骗上当。上帝的话语就是法则,亚当夏娃所以犯罪,就是被骗而将上帝的法度置于脑后的结果。孔子对此作了一个生动的比较:
原文:“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故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奸诈。”
译文:“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木工的黑线用以判曲直,圆规与直角尺用于量度方与圆。所以,秤准确的悬垂,就不能以轻重来欺骗;墨线准确地弹画,就不能以曲直来欺骗;规矩准确地摆放,就不能以方圆来欺骗。君子通晓礼,就不能以奸诈来欺骟。”《礼记·经解》
君子与小人,象人与不象人的区别也在于义。
原文:“凡人之所以为者,礼义也。”
译文:“人之所以成为人,在于礼义。”《礼记·冠义》
所谓礼义就是懂得法,又遵守法令而行。
原文: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孔子说:“君子所思念的是美德,小人所思念的是产业。君子常思念着刑法,小人常思念着恩惠。”《论语·里仁第四》
君子思念着礼法上所禁止的事情,不去行;而小人则以如何得到好处为终日的思念。下面我们可以来看一看十条诫命的原则究竟有多少是中国古人所奉行的。
第一条诫命禁止拜别的神。众所周知,早期的中国的是一神论者,所拜的是独一的真神上帝。即使是今天,在北京天坛皇穹殿与祈年殿里仍陈列着中国人所敬拜的“皇天上帝”的牌位。而没有其他的任何别神的名位。
第二条诫命禁止拜偶像。上面所说到的“皇天上帝”只有文字而没有任何形象。中国的先民不是拜偶像的愚民。史书上所有记载的第一次制做偶像的是公元前1198年在位的无道的武丁。据司马迁《史记》所载“帝武丁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蓼辱之。为革襄,盛血,钌百射之,命曰:‘射天’。”
第三条诫命禁止人妄称上帝的名。最晚到了孔子的时代,上帝的名字仍被视为至为神圣不可亵渎的,人们常常只在祭祀或感恩时才提到上帝的名字。显得极为庄重恭敬。
第四条诫命要人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中国的古人是否知道并且遵守安息日呢?这是一个值得认真考察的问题。
第五条诫命论及孝敬父母。地球上恐怕只有中国对这一条诫命恪守不渝,千年不废惟有中国有一部《孝经》传世,中华民族四千年连绵不断的历史证明,上帝的信实的,孝敬父母者得到上帝的赐福,在世的日子得以长久。上帝很看重那些孝敬父母,听从父母正义的教道的人。
圣经《耶利米书》第35章说到利甲的儿子约拿达的子孙们听从他的吩咐:“你们与你们的子孙永不可喝酒,也不可盖房。撒种、裁种葡萄园,但一生的年日要住帐棚,使你们的日子在寄居之地得以延长。”他们就真的不喝酒、不盖房、也没有葡萄园、田地和种子。但住帐蓬,听从他们先祖约拿达的话,照他所吩咐的去行。他们并没有上帝完备的诫命,但他们听从先祖的吩咐,孝敬父母。按着他们所领受的亮光而行,所以上帝对他们说:“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因你们听从你们先祖约拿达的吩咐,谨守他的一切诫命,照他所吩咐你们的去行,所以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利甲的儿子约拿达必永不缺人侍立在我面前。”(耶35:6-9;18-19)
中华民族得以延续至今,为上帝所保存,谁知道不是要在这弯曲背道的末世给世界作一个榜样呢?就是那些所谓的基督教国家,在实行上帝所命定的孝道上,岂不也都要在被他们称为“异教”的中国面前脸红吗?
十诫中其余的五条,就是在现代中国社会的法律中也都有所体现,更不用说古代先圣的教诲了。事实上,世界各国、各个宗教中对于十诫中的后面五条,大多有所体现。不幸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有关“天惟与我民彝”(上帝所赐的律法)的知识渐渐地失去了。对上帝与真理的真知识(“大道”)也与之一起变得模糊了。偶像与鬼神崇拜在商朝的早期就有所表现,说明对上帝的认识在当时已变得模糊。有感于此,孔子“喟然而叹”、惊呼“大道既隐”。(《礼记·礼运》)。
虽然上帝十诫的明文,没有传下来,但诫命的精义与原则却并未完全失传。墨子对于义与上帝的旨意都有着广泛的教导。
原文:“义不从愚且贱者出,必自贵而智者出。”何以知义之不从愚且贱者出,而必自贵且智者出也?曰:“义者善政也。”何以知义之为善政也?曰:“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是以知义之为善政也。夫愚且贱者,不得为政乎贵且知者。然得为政乎愚且贱者,此吾所以知义之不从愚且贱者出,而必自贵且知者出也。”
译文:“义不是从愚笨卑贱出来的,义是从尊贵聪明出来的。何以知道义不是出于愚笨卑贱的,而必定是出自尊贵与聪明呢?道:“因为义的解说就是正当的意思。”何以知道义的意思就是正当的呢?道:“天下有义就治理,无义就混乱,所以知道义就是正当的意思”因为愚笨卑贱的,不能匡正聪明与尊贵的,而聪明与尊贵的,却能匡正愚笨与卑贱的,所以我知道义不是出自愚笨卑贱的,而必定是出自尊贵与聪明的。”《墨子·天志中》
那么,谁才是真正尊贵而聪明的呢?
原文:“天为贵,天为知而已矣。”
译文:“只有天是尊贵的,天是聪明的,所以义实在是出于上天的了”。《墨子·天志中》
圣经也明确地教导“设立律法与判断人的只有一位,就是能救人也能灭人的。”(雅4:12)古代先知以赛亚说:“因为耶和华是审判我们的;耶和华是给我们设律法的;耶和华是我们的王;他必拯救我们。”(赛33:22)因此,我们知道我们的救主同时就是那设立律法的,他就是耶稣基督。那在西乃山上亲授上帝十诫并亲手将其刻在石板上,正是基督。
原文:“天之志者,义之经也。”
译文:“天的旨意,就是义的标准。”《墨子·天志下》
那么,上天所立的法律除了设立义的标准之外,尚有何目的呢?墨子说若以天志为标准,则看待人事就有了衡量的尺度,“譬之犹分黑白也。”(《墨子天志中》)律法作为“义之经也”,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义与不义。在圣经中,一切的不义都叫做罪。“罪就是违背律法,违背律法就是罪。”(约一3:4)
律法如同一面镜子,让人看出自己是否犯罪。若是没有律法这面镜子,人就不知道自己是否有罪了。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罗3:20)今天有些人以为律法是罪,因此,宣布要将律法废除。其实,这种看法与说教是完全错误的。若是没有了律法,人怎能知道自己是罪人而需要救主呢?保罗说:“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律法是罪吗?断乎不是!只是非因律法,我就不知何为罪。”(罗7:7)律法不仅向人指出人的罪,而且见证上帝的义。“但如今,上帝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出来,有律法和先知为证。”(罗3:21)若是律法可以废除,那么,上帝的义就必少了一个见证。
原文:“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止水之所自来也。故以旧坊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必有水败;以旧坊为无所有用而去之者,必有乱患。”
译文:“作为礼,消除祸乱所以产生的原因,如同堤防阻挡洪水的来路一样。所以认为旧的堤坊没有用处而加以毁坏,必有水灾发生,以为旧的礼法没有用处而加以废弃,必有祸乱发生。”《礼记·经解》
旧约圣经中常用“墙”来代表上帝的律法。不顺从上帝的律法就如比破裂的墙。“所以,以色列的圣者如此说,倚赖欺压和乖僻,以此为可靠的,故此这罪孽在你们身上,好像将要破裂凸出来的高墙,顷刻之间忽然倒塌。”(赛30:13)先知以西结说那些违背上帝律法却想用一些人为的手段来掩饰的人所作的,是用未泡透的灰抹墙。(见《以西结书》13:3-13)上帝的律法乃是上帝用来保护他的子民的高墙,犹如中国古代的长城。"遵守帝律法的便为有福。”(箴29:28)“爱你律法的人有大平安。”(诗119:165)
世人因为没有上帝的律法,所以容易受骗,身陷邪恶而不自知。中国人在佛教入侵之后兴起的拜偶像的风俗,就是不了解第二条诫命的结果。若是将这条诫命谨记在心,拜偶像之风必有所收敛,必不致漫行全国。圣经警告人说:“你们要谨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学和虚空的妄言,不照着基督,乃照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就把你们掳去。因为上帝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你们在他里面也得了丰盛。他是各样执政掌权者的元首。”(西2:8-10)
十条诫命虽然是在数千年前所赐下的,但并没有过时,十诫仍是上帝旨意的明文启示,仍是上帝为人所定的道德标准;上帝的神圣律法仍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现代社会的各种犯罪的增加在很大的程度上说来,就是对十诫的无知与疏忽的结果。有一些基督徒以为基督在十字架上将十诫作废了,其实,基督所废除的是仪文的律法,而不是十诫。凭常识也可以知道,十诫中的不可拜别的神、不可拜偶像、不可杀人,不可**、不可偷盗、不可起贪心等,倘若真的被废除了,那么,社会将是一个怎么样,那将是不可想像的。
原文:“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
译文:“礼法所兴盛的地方,就是社会治安有秩的地方;废弃礼法的地方,就是社会治安混乱的地方。”《礼记·仲尼燕居》
孔子有话说:
原文:“故唯圣人为知礼之不可以已也。故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
译文:“因此,只有圣人知道礼法是不可废止的。因而凡是国家败落、家庭破裂、百姓沦亡,必定是先废弃了礼法而造成的后果。”《礼记·礼运》
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性悲剧乃是一个明证,一个不受法制约束的国家将会是什么样子。现代社会社会中,新的犯罪不断出现,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常常连定罪也很困难。因为“没有律法,罪也不算为罪。”(罗5:13)但是上帝的律法不同于人间的法律,上帝的律法是完备的,正如上帝是完全的一样。人间的律法随着时代与形势的不同,而经常需要修改,甚至有些必须完全废去。但“上帝就是爱。”(约一4:16)上帝的圣德、律法、其本质都是爱;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仍必如此。“那至高至上、永远长存、名为圣者的,”(赛57:13)他的“道路存到永远,”永不改变。“在他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雅1:17)
原文:孔子曰:“礼,不可不省也!礼不同,不丰,不杀。”
译文:孔子说:“礼法是不可以不省察的。礼法不可混同,不可增加,不可删减。”《礼记·礼器》
圣人耶稣基督在著名的登山宝训中向世界宣布说:“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划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做,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大的。你们的义若不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可进天国。”(太5:17-19)
耶稣在这里所用的“成全”一词,与《马太福音》3:15节“尽诸般的义”中的“尽”乃是同一个词。其中文字意是:“充满、使满、完成、行尽”等。直译成中文就是“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行尽律法的要求”,为世人立下一个完全顺从上帝旨意的榜样。维护上帝律法的神圣尊严与权威,在全宇宙众生灵面前将荣耀归给上帝。
耶稣的使命乃是要“使律法为大为尊。”(赛42:21)他要向世人表明律法属灵的性质,说明其深远的原则,以及律法对世人所要求的爱上帝爱世人的永远的义务。基督对上帝律法的亲自顺服,见证了上帝律法的不可变改的性质。生活在现代在中国人口中常有一句话,“这回该不会再变了吧”。老百姓怕就怕政策不稳定,变来变去,没有保障。可喜的是,上帝的律法与上帝慈爱的性情一样,是永不改变的。上帝并不象世人那样朝令夕改。
中国的古人虽然失去了完整的“造物者的诗篇”,但他们却清楚的意识到那崇高的标准是不可降低的。
原文: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何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
译文:公孙丑曰:“圣人之道高极了,美极了,可是却象登天一样,可望而不可及。为什么不降低一些,让人可以做得到,以便孜孜以求呢?”孟子说;“高明的木匠大师不会因为笨拙的学徒而变更或废弃用墨线量度其所作之工是否合乎标准;后羿也不会因为学射的人笨拙而改变开弓的标准。”《孟子·尽心章句上》
上帝律法的标准的确是高,它不仅要求人有外表的顺从,更要求人有内心真实的顺从。耶稣要他的门徒胜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因为他们只讲究外表的顺从,而缺少内心真实的改变。亚当的子孙,靠着自己的力量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守好上帝律法,达到上帝义的标准的。可喜的是有耶稣做到了对上帝律法的完美的顺服,他向世界证实,上帝的律法是可以守好的。作为人子,耶稣为我们留下了顺从的榜样,作为神子,基督又赐给了我们顺服的力量。我们的人性若藉着信心与神性联合,有上帝的圣灵赐给我们顺从的心与顺从的力量,就可以守好上帝的律法。我们已经知道“罪就是违背律法,违背律法就是罪”。那么,顺从上帝的律法就是义。
耶稣降世的使命之一,正如他的名字所表明的,是“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太1:21),说得更明白一些,耶稣来就是要将他的百姓从违背律法的罪恶行为中救出来,使他们不再违背律法,不再犯罪。从前是违背律法的罪人,现在因着耶稣而成了顺从律法的义人。“我们遵守上帝的诫命,这就是爱他了,并且他的诫命不是难守的。因为凡从上帝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约一5:3-4)
对于上帝的诫命,耶稣作了这样的总结。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头四条诫命)。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后六条诫命)。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22:37-40)
在最后的晚餐上,耶稣说到自己“要照所预定的去世”,可是“门徒起了争论,他们中间哪一个算为大。”(路22:22,24)他们的夫子即将去世,这最后的晚餐乃是与他们的告别宴,可是门徒却在争论将来谁为大,所表现的不是兄弟之间的相亲相爱之情,而是相争相竟之欲。“爱人如己”的诫命,对他们来说仍是相当的陌生,因为他们之间没有表现出彼此相爱的精神,这仍是他们要学的全新的功课。所以耶稣对他们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的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4-35)
多年之后,约翰学到夫子的这一教导,明白了“彼此相爱”其实乃是从起初就有的命令,于是他在信中写道:“我们应当彼此相爱。这就是你们从起初所听见的命令。”(约一3:11)
有一些人读到耶稣赐下的这条新的命令,便以为耶稣亲自说过他来“不是要废除乃是要成全”的那古老的十诫不再生效了。其实,“彼此相爱”乃是诫命中较小的一条。那第一且是最大的诫命仍然是“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彼此相爱”乃是爱上帝的必然表现,没有对上帝真诚的爱,也不可能真正做到彼此相爱。可见断章取意的读经解经是何等的危险。
许多人在律法与福音的关系上,有着不完全的看法。上帝的律法与基督的福音是相辅相成的,互相补充的。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律法而没有基督福音里的信心,不能使违背律法的罪人得救。反过来,福音若是没有律法,就会变得软弱无力,一事无成。律法与福音是一个整体。律法是隐含的福音,福音是律法的展开。律法是根,福音是其上所开的鲜花与所结的芬芳的果子。律法指向基督,基督指向律法。律法将绝望的罪人引向基督以求赦罪之恩;福音又赐给在基督里新造的人顺从上帝律法的恩典与能力。耶稣为他的殿安放了基石,“人且大声欢呼:‘愿恩惠;恩惠归与这石。’”(亚4:7)
基督是我们信心的创始成终者,是始是终,是首先的,又是末后的。基督的福音与上帝的律法,恰如一把两刃的宝剑,使人生出真纯的爱心与诚实无伪的信心。律法与福音是不可分割的。在基督里“慈爱和诚实彼比相遇;公义和平安彼此相亲。”(诗85:10)福音并不减少人对上帝当尽的本分。福音不给人犯罪的借口,如同律法不给人犯罪的借口一样。耶稣的生与死,所教导的是最严格的顺从。义的代替不义的,无辜的成为有罪的,耶稣的牺牲既使上帝律法的尊严受到维护,又为必死的罪人开了一条通往永生的道路。
“诡诈的天平为耶和华所憎恶,公平的法码为他所喜悦。”(箴11:1)
上帝的律法与基督的福音是上帝天平的左右法码。而十字架就是上帝天平的最佳体现。任何偏向都将使这架天平失去平衡,而为上帝所憎恶。真正的中庸之道,乃是律法与福音,慈爱与公义的平衡之道。两者之间有着完美的和谐。耶稣说:“我与父原为一”(约10:31)福音是恩典的喜讯,可将人从所定的罪中解救出来,使人能对律法作出能蒙上帝悦纳的顺从。福音以此道德的法典为人生的准则。律法因其神圣不可侵犯,而不断地将罪人指向福音以求赦罪与获得属天的平安。有上帝在基督里所预备的恩赐,任何罪人都不应该失去天国。这就是新约福音的根基。
然而,在今天的世界上,各种宗教,林林总总。就是基督教也有成百的教派。何以知道孰真孰假?什么可以作为检验的标准呢?墨子提供了三个有效的检验尺度。
原文:“然今天下之情伪,未可得而识也,故使言有三法。三法者何也?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译文:“当今天下的情形真假不易晓得,所以对于言论要设三个标准。哪三个标准呢?第一是考察本原,第二是审察事实,第三是应用之于实际。
那么以什么作为考察的依据呢?墨子继续说:
原文:“于其本之也,考之天鬼之志,圣王之事;于其原之也,征以先王之书,用之奈何,发而为刑,此言之三法也。”
译文:“考察本原是推求天帝鬼神的意志,和圣王的事迹;审察事实是用先王的书来证实;至于如何应用于实际?就是应用于刑政等方面,观其效果如何,这乃是言论的三个标准。”《墨子·非命中》
我们必须指出,墨子的认识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墨子对于鬼神的认识是不正确的。中华民族虽然得蒙上帝的光照,有上天灵明的启示,但是“上帝的圣言”却是交托给犹太人保存的。(见罗3:20)犹太人作为上帝的选民,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指蒙选保存上帝的圣言;而不是说他们是上帝特别的宠儿,“因为上帝是不偏待人。原来,各国中那敬畏主、行义的人都为主所悦纳。”(徒10:34)墨子也和其他中国古代先圣一样,并没有完全的真光。事实上,上帝从来没有将真光一无保留地赐给某一个别的人。“但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箴4:18)
《圣经》这部书是在长达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内由近四十位作者所写的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真理是渐进的,正如同太阳光一样,越照越明。当人欢喜地领受了眼前的亮光时,就会有新更大的亮光要赐给他。若是照着《圣经》来看,墨子所说的鬼神,应该是指上帝听令的天使,他们“都是服役的灵,奉差遣为那将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来1:14)但是瑕不掩瑜,墨子所说的检验原则在今天仍然有效。
第一:我们要用“上帝的旨意”,基督耶稣以及使徒们所奉行的真道来来考察教义的正确与否。《圣经》里也确立了同样的原则:
“人当以训诲和法度为标准;他们所说的,若不与此相符,必不得见晨光。”(赛8:20)
中文的这句“必不得见晨光”在原文和钦定本《圣经》中都是“因为没有光在他们里面”。(钦定本的英文译文为:揟othelawandtothetestimony:iftheyspeaknotaccordingtothisword,itisbecausethereisnolightinthem.)有光的地方就没有黑暗,有光的地方就只有黑暗。所以,人所教训的,若是与上帝的法度与训诲不相符,就说明不是真理,而是谬论与谎言。
圣经中称上帝为光(《约翰一书》1:5),称基督是“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的“真光”;耶稣自己也说“我在世上的时候,是世上的光”。又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约9:5;1:9;14:6)可见,真光就是真理,真理就是耶稣。“以训诲和法度为标准”,就可以断定人所说的是否符合耶稣的真理。
诗人大卫在灵感中写道:“我藉着你的训词得以明白,所以我恨一切的假道。”(诗119:104)这句话中的“训词”的希伯来文是pippuwd,就是诫命,法度、条例的意思。大卫的话与以赛亚据说的标准都是一致的。
墨子的第一个标准中还包括“圣王之事”。对于今天的基督教界来说,就应该以耶稣基督为榜样,以鉴别真假。耶稣说“我给你们作了榜样,叫你们照着我向你们所做的去做。(约13:15)若不以基督为榜样,怎么可以称为基督徒呢?若是以基督所行的为榜样,基督教界的有关受洗的方式,崇拜的日子等问题上的争论岂不是迎刃而解了吗?哪里有争论的余地呢?
第二:墨子用来检验“原”的标准是先王之书。就是尧舜、汤武、文王周公等的书文。不幸的是,这些书文大多已不复存在了。可是我们不必为此太过忧伤,因为那创造天地的的上帝,已将他的旨意完整的保存在圣经里传留下来了。世上流行的各种讲论,都应该与圣经相对照,以考查其正确与否。在使徒时期有一个叫做庇哩亚的地方,受到了使徒的称赞,并被写于圣经之中,因为他们“甘心领受这道,天天考查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徒17:9)基督教界所出现的多次宗教改革运动,也是本着《圣经》而推动的。宗教改革的著名领袖之一的马丁路德有一句名言:“圣经,惟有圣经,是我的立足之地。”
说到宗教改革,我们不禁欲在此插上一段话:
基督复活升天之后,门徒大受鼓励,热心地传扬基督恩典的福音,上帝救人的大道。随着使徒的去世,甚至在使徒时代,撒但就已经藉着那些未曾真正悔改的人进入了教会,传播使徒与圣经所没有教导的异端之说。罗马人起初欲用刀剑来使基督徒就范,却不料,基督徒的鲜血反成了真理的火种。基督教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越来越兴旺。到了公元四世纪,罗马皇帝康士坦丁表示信奉基督教。据说还命令他的军队从河里走过去,就算是受洗了。康士坦丁表面对基督教的皈依,使基督教从受罗马压制的纯正的圣经宗教,一下子成了罗马帝国的国教。教会的一些领袖们因此大大振奋,原来独立于政权之外的宗教,现在就与世俗政权合而为一了。未曾经历悔改重生的名义上的基督徒,包括大批权贵人物,将大量的罗马教中的拜偶像和其他异端之说,带进了教会,终至喧宾夺主。
那些坚持圣经信仰的基督徒反而被定为异端分子,受到了罗马教会严厉的处置。黑暗的中世纪由此而生。撒但进入教会,以教会的名义破坏基督的真理与基督的国。数百万基督徒死于罗马教会的魔掌之下。
《圣经》中常用妇人来代表教会。圣洁的女人表示圣洁的教会,而**则代表与世俗联合的教会。见《启示录》第十二章与第十八章。正如同水与火不相容一样,这两个教会也是不能共处的。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就是本着圣经的教导而进行的。
《易经》第四十九卦是“革卦”。孔子对革卦作《彖传》说:
原文: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
译文:革,如水火不相容;两个妇女住在一起,却志不相投。(因此,需要变革。)《易经·革第四十九》
基督新教的兴起,就是变革的结果。改革的风云,并没有随着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的去世而结束。有新的亮光不断的赐给凡真诚地跟从已有的亮光的基督的门徒,不断的将人们带回圣经纯正的信仰之上来。基督教世界的一个不幸的悲剧就在于,信奉改革宗的人,不愿意跟从真理亮光的引导,而固守改革领袖们的信仰。追随马丁路德的基督徒,固守路德所领受的真光;追随加尔文改革运动的基督徒,固守加尔文的信仰。追随卫斯理的人,固守卫斯理的信仰;而不敢越雷池一步;不肯在他们的追随的领袖所没有领受的真光上,听从圣灵的引导。于是,基督新教,教派林立,各成一家之说,互相矛盾,固步自封,改革的精神从他们中间失去了。这种现象,正好象孔子之后的诸子百家一样,各自对真理的某一方面有所把握,而未以开放的精神领受真理的更广阔的启示。
现今的基督教界也正在兴起合一的运动,甚至天主教与路德宗也已经越走越近,接近言归于好。1994年3月29日,四十位著名的美国路德宗与天主教派领袖在纽约共同签署了一份名为“福音派与天主教在一起”的文件,正式开始了两大教派之间的联合。1998年6月东部美国路德会与天主教签署的“论因信称义之道的联合宣言。”美国《时代周刊》1998年7月6日版第80页刊登漫画:教皇与马丁路德相互伸手言欢。1999年10月31日,路德宗世界联会又与天主教又在联邦德国东南部的奥格斯堡(Augsburg),签署《天主教会与路德宗世界联合会关于因信称义教理的联合宣言》,(JointDeclarationoftheCatholicChurchandtheWorldLutheranFederationonthedoctrineofjustificationbyfaith)再一次背离《圣经》与改革运动原则,向天主教靠拢,搞教会机构性的联合。
普世教会合一运动也在各国大势推行,不少合一是建立在所谓“信仰上的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基督教与其他宗教之间也开始了对话。其实,这种合一是没有圣经依据的。《圣经》上说:
“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上帝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弗4:1-6;13)
真正的合一是真道上的合一。各人的信仰固然应该宽容,但唯有在基督里的真理才是教会合一的合法基础。也只有这个基石才是稳固与长久的。
第三:是对其“用”的检验。看这种言论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样的效果,结什么样的果子。耶稣对门徒说:
“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荆棘上岂能摘葡萄呢?蒺藜里岂能摘无花果呢?这样,凡好树都结好果子,惟独坏树结坏果子。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丢在火里。所以,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太7:15-20)
最后,让我们来看墨子对于当时代的人有何劝勉:
原文:“且今天下之士君子,中实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者,当天之志,而不可不察也!天之志者,义之经也。”
译文:“所以当今天下的士君子中心果然要想行仁义,想做上士,上想合乎圣王之道,下求对国家人民利益,那么对于天的意志,是不可以不留心考察的啊!天的意志也就是义的常道啊!”《墨子·天志下》
在上帝的律法面前,只有两种人——违法者与守法者;顺从者与背逆者。耶稣说:“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里,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爱里。”(约15:10)
这里的命令与诫命,在原文与英文中都是一个词。有人以为,耶稣的命令与上帝诫命不一样。这实在是一种错误,因为耶稣说:“我没有凭着自已讲,惟有差我来的父已经给我命令,叫我说什么,讲什么。我也知道他的命令就是永生。”(约12:59-50)
在基督里,我们可以获得天赐的能力与恩典来追随耶稣的榜样,跟从他的脚踪行。
“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的异能吗?’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太7:21-23)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第十二》
“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孟子·公孙丑上》
宇宙之中有一种神奇玄妙之道,它像火焰一样温暖,像光一样闪亮,像磁铁一样有吸引力;它散发的芬芳令人陶醉,它充满的杯盘令人心怡,它像山一样坚实,像玟瑰一样轻柔。看见就能让你认出,经历就能让你感叹;缺乏就会令你感到需要。它写在每一朵含苞待放的鲜花,每一株嫩绿的小草之上。因为它我们得以来到世上,它与生命绽出火花,使人生充满希望,内心装满平安与喜乐。握住它,我们能得到天国;失去它,我们就沦落地狱。此道极其宝贵、甚至无价可买。它既不能以物物交换而得,也不能被人创造。乃是出于上天的恩赐,上帝的大能也藏在其中。
人的心是为承受与传递此道而设计的,这玄妙之道就是爱!使徒保罗称之为“最妙的道”,他这样指示哥林多教会的信徒说∶
“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呜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是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林前13∶1-8)
“上帝就是爱!”(约一4∶6)“罪的工价乃是死。”(罗6∶23)
然而上帝的爱比死更强!那导致基督在十字架上牺牲的乃是世人违背上帝律法的罪;而在十字架上所闪现的除了上帝律法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之外,更是上帝慈爱的大能。这大能能软化人心,重塑品格,愈合创伤,改变性情。在十字架下,人当为自己的罪而发抖;在十字架下,人更当为上帝的恩慈而欢呼。耶稣来到世上就是要教导人这最妙的道,教导人认识何谓爱以及怎样去爱。
“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
“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们命令。”(约14∶15)
我们在上一章中介绍了耶稣对于上帝诫命的总结∶就是爱上帝与爱世人。在基督的教训中,爱不是空洞无物的,真实的爱必表现为遵守上帝的诫命。爱与法是不可分割的,律法的完全必须用爱来实现,因为“爱就完全了律法。”(罗13∶10)
人的教训若不与这爱上帝与爱世人的总纲相符,就不是出于上帝的,因为“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的一切道理的总纲。”(太22∶40)
中国古代的先圣是否教导爱神爱人的仁爱之道呢?他们是否教导人谨守上帝的诫命呢?答案是肯定的。上天启发了中国的古圣们发出同样的教导∶敬天爱人!
汉语中论到“爱”有许多不同的字,各有其独特的意义。论到对上帝的爱,所用的字甚至有好几个∶敬、顺、畏、事。人与上天(上帝)的关系从∶敬天、顺天、畏天、法天与事天中得到体现。
古人对上天的敬畏恭顺的态度,似可用《诗经·小雅·小宛》中的诗句来作一形像的说明∶
原文:白话:
温温恭人温和恭谨聪明人
如集于木如鸟集木怕坠陨
惴惴小心戒慎恐惧要小心
如临于谷如临山谷万丈深
战战兢兢战战兢兢要自儆
如履薄冰如同脚下踩薄冰
几乎与此同时,以色列大有智慧的所罗门王写道∶
“你到上帝的殿要谨慎脚步;因近前听,胜过愚昧人献祭,他们本不知道所做的是恶。你在上帝面前不可冒失开口,也不可心急发言;因为上帝在天上,你在地下,所以你的言语要寡少。”(传5∶1-2)
所罗门在他老年的时候,写下了警世箴言《传道书》。他从多个方面描绘了世俗之乐的虚空;以及虚空的尘世生命是如何不能满足心中的愿望。所罗门追求智慧,成为闻名遐迩的智者。外国的首领也专程来到他的脚前,听他智慧的言语。他又善于经营,以至家财万贯,富甲天下。而且,所罗门的时代,国运鼎盛;宫庭之中珍宝如山、三宫六院、妻妾成群,所罗门享受过人间最富绰豪华的的宫庭生活。他的人生阅历比之一般人不可谓不丰,不可谓不深、不可谓不广。然而他说∶
“我看见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弯曲的,不能变直;缺少的,不能足数。……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上帝,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当尽的本分。因为人所做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上帝都必审问。”(传1:14-15;12:13-14)
几乎在所罗门王作出这番结论的同时,中国古代圣人周公告勉他所辅佐的年幼的国王,希望他学习夏朝的圣王与大夫们的榜样,“尊上帝”(《书经·立政》);因为这是立国与立民的根本。文王武王选贤能为官,他们承当的第一要责就是以敬爱之心事奉上帝。
原文∶“亦越文王武王,克知三有宅心,灼见三有俊心,以敬事上帝,立民长伯。”
译文∶“到文王武王,他们了解那些他们置于三公之位之人的心,清楚地看明那些有此三等能力者的心情。如此可以用他们以敬畏之心事奉上帝,又立他们为百姓的长官。”《书经·立政》
孔子忠实的将先圣的教导记载在《书经》里,流传至今;我们发现,他的门生也将孔子关于上天与人生的教导忠实地记载在《论语》里传了下来。《论语》全书最后一句话说∶
原文∶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成为君子;不知道礼法,便不能堂堂正正的立于天地之间;不知道圣人之言,就不能真正了解人。”《论语·尧曰第二十》
君子是孔子所教导的理想的人格。中国古人对于人的身份有一些有趣的说法。“天子”,即上天之子,“人子”,人的儿子,同样,“君子”的意思应该就是“君主之子”。所谓君子,必有君王的性情与品德,气派与威仪。上古社会有一些圣贤的明君,可是他们也有其不足之处。那么,这位“君主”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呢?《圣经》中称那将要降世的婴孩为“和平的君”(《以赛亚书》9∶6),“生命的主”(徒3∶15)。成为“和平的君”“生命的主”之子,就是成为上帝的儿女。这正是上帝对人所定的天命与旨意。
“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上帝的儿女;我们也真是他的儿女。世人所以不认识我们,是因为未曾认识他。”(约一3∶1)
从这个意思上来说,真正的君子应该就是上帝的儿女,是基督的门徒。而唯有上帝的慈爱能使粗俗的罪人成为谦谦君子。天命对于君子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君子不仅要“知天命”,而且“畏天命”。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译文∶孔子说∶“君子所敬畏的有三样∶敬畏天的旨意,敬畏大人,敬畏圣人的圣言。”《论语·季氏第十六》
孔子所说的“畏”与现代人概念中的“惧怕”相去甚远。一个“畏”字,把人的恭敬之心,顺从之意与知命而行的喜乐之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了。其中有知的敬畏、顺的平安和有行的喜乐。孔子乐天知命,这个乐就来自于具体的行。正如孔子所说∶“言而履之,礼也。乐而行之,乐也。”(《礼记·仲尼燕》)
天在古人的心目中并不是一位狰狞恐怖的怪物,而是和蔼可亲的慈父。孔子说∶
原文∶“是故,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事天如事亲。”
译文:“因此,仁人事奉父母就如同事奉天一样,事奉天就如同事奉父母一样。”《礼记·哀公问》
这些都是有关人与天的关系的教导。那么,人与人当怎样相处?对孔子来说,仁是他最重要的教诲,是他一生的主旋律。短短的《论语》之中,光“仁”字就被提到达180多次之多。
“仁者,爱人。”人应该怎样去爱他的同胞,去实践仁的教导,孔子与学生的一段对话可以用来作一个较好的说明。这段话记载在《孔子集语》之中。
原文:子路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不善之。”子贡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己耳。”颜回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
译文:“子路的态度是∶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相当于现代话中所说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对我不仁,休怪我不义。”或者是“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子贡则有所不同∶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就尽力引导你友善待我,至于你是否回应,那就是你的事了。
颜回的回答与前两者不同∶你对我好,我自然对你好。就是你对我不好,我也还是对你好。”
原文:“三子所持各异,问于夫子,夫子曰∶“由之所言,蛮貊之言也;赐之所言,朋友之言也;回之所言,亲属之言也。诗曰∶“人之无良,我以为兄”。
译文:“三个人的看法各不相同,于是请教于孔子。孔子说∶子路所说的是未受教化的蛮夷之人的浅见。用圣经上的话来说,就是罪人的处世为人之道。子贡的态度则是朋友之所为;而孔门最贤圣的门生颜子的话却是亲属的态度。诗经上说∶“这个人不善,我还是以他为弟兄。”
孔子明显最赞同颜回的仁爱之道。这正是君子的处世之道,是基督徒所当取的为人之道。我们似可与耶稣的教导作一比较。
“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可酬谢的呢?就是罪人也爱那爱他的人。”(路6∶12-13)
即使是恶人,若不是彻底地关闭了心灵的之门,以致上帝的灵无从进入感化,他们也会对恩慈有所回应。恶人固然会以恶报恶,但也会以善报善。惟有受上帝的灵感化的人心才会以德报怨。
“朋友乃为时常相亲,弟兄为患难而生。”(箴17∶17)
患难之中见真情,真正的朋友与弟兄是会时常相亲,患难与共的。孔子谈到择友的标准时说∶
原文∶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选择正直、忠诚;博学多闻的人为友,就会有所受益。选择阳奉阴违、阿谀奉承、心口不一的人为友,就有害了。”《论语·季氏第十六》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交友不可不慎。许多幼不更事的年青人,因为交友不慎,以至人生一事无成,甚至闯下大祸,造成终生的遗憾与悔恨。《圣经》也谨诫人不要**朋友。
“**朋友的,自取败坏,但有一朋友比弟兄更亲密。”(箴18∶24)
这位既是朋友又是至亲的,就是人子耶稣基督。人若与基督为友,“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林后3∶18)
耶稣所说的“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既是朋友之道,更是亲友之道,被称为处世为人之道的“金律”。天下众生,皆为上帝所造,父母生养;虽有国别、姓氏的区别,但同出一本,共为一家。因此理应以亲友之道待人。中国古人用“天下”一词来指代一切上天所造之百姓,实包含着天下一家的概念在其中。这种概念也是孔子的门生们所教导的。
原文: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第十二》
原文:“孟子曰∶“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孟子·腾文公章句上》
孟子的话与圣经中保罗所说的一句段话极为相似,两者传达了同样的信息∶“他从一本(或作血脉)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徒17∶26)我们下面来看两段孔孟论仁的教诲。
原文∶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于人,己欲达而达于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
译文∶孔子说∶“所谓仁,己身想立道,也想使他人能够立道,己身想行道于世,也想使他人能够行道。能够就近拿自己做例子,为别人设想,便可以说是求仁的途径了。”《论语·雍也第六》
原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加在别人身上。”《论语·颜渊第十二》
孔子的这句话,通常又称为处世之道的“反面金律”,以区别于耶稣的正面“金律”。有人试图在这两者之间作过高低上下的比较,以便确认耶稣与孔子究竟谁更伟大。一些基督徒学者出于其对耶稣朴素的感情,作出结论说耶稣的金律优于孔子的金律。一些追随孔子的国学先生却认为孔子早耶稣五百年,自然是孔子的金律更优。其实,两派人士都疏忽了一点∶那就是孔子与耶稣的教训乃是出于同一个泉源。“因为爱是从上帝来的。凡有爱心的,都是由上帝而生,并且认识上帝。”(约一4∶7)孔子和耶稣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论及“最妙的道”,都是以“神道设教”,都是“述而不作”,所传达的都是上帝的教诲,并不在乎在两者中分出个高低上下。人的意见总是带着成见或偏见,“惟独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雅3∶18)
这两条金律可以说涵盖了人间一切人际关系所应遵循的准则。通俗地说,就是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进入对方的感情、进入对方的困难、失望、忧愁与喜乐之中;站在对方的地位、立舴与处境中来考虑问题。这是真正的诚实之道、真实的礼貌,是真正的基督教或儒家的行为标准。
这条金律中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每一个受到了上天光照与启示,蒙受了上帝恩典的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将上天的恩光转赠给在幽暗与愚蒙中的生灵;就好像自己处于他们的地位,希望有人来启发与光照一样。保罗在蒙上帝光照之后,深深地认识到了这一层深意,他说∶“无论是希腊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罗1∶14-15)这正是“己欲立而立于人,己欲达而达于人”的真意。孔子不辞劳苦周游列国,传仁爱与仁政之道;无数的基督徒传道士远离乡土献身传福音之道,也都是“己欲立而立于人,己欲达而达于人”的表现。在基督里获得天国和永生乃是人生最大的“立”与最高的“达”,今天的基督徒们,不应单单关注自己是否得救,使自我成为惟一关注的对象,而应该立志于以基督之道“立于人”与“达于人”。
“天下一家”实际上排斥了有所谓真正的仇敌的概念∶因为众人都同有一位天父;都是亚当的子孙。因此有颜回以善待不善的态度。孟子进一步谈到如何将这种为人之道落实于行动上。
原文∶孟子曰∶“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译文∶孟子说∶“奉行仁爱的人,将对待自己所喜爱之人的爱推广到他所不喜爱的人身上。奉行不仁的人,则是把对待自己所不喜爱的人的方法与态度推广到所喜爱的人身上。”《孟子·尽心章句下》
孟子的这段话与耶稣所教训的“爱仇敌”极为接近。耶稣论的是原则,孟子说的步骤。
“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太5∶43-45)
耶稣的这段话,点明了爱的源泉乃是出于上帝。真正的爱,不是人心所能制造的产品,而是上帝的恩赐。圣灵所结的果子中,第一个就是“仁爱”。(加5∶22)
原文∶孟子曰∶“夫仁,天之爵也,人之安宅也。”
译文∶孟子说∶“仁爱,是上天最尊贵的爵位,是人最安全的住宅。”《孟子·公孙丑上》
在《孟子》一书中,这种观点四处可见。与圣经的教导相一致,孟子认为仁爱乃是出于上天的,是上天荣耀之所在。他甚至不厌其烦地讲说这同一个道理,劝人择仁而居。
原文∶孟子曰∶“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译文∶孟子说∶“仁爱,是人最平安的住宅。义,是人所当走的正路。放着平安的广宅不住,离弃正路不走,真是可悲呀!”《孟子·离娄章句上》
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看出,孔子与孟子对于敬天顺天,都有广泛的教导;可惜,敬拜上帝的真知识(头四条诫命)在他们的时候似乎已变得模糊。或许这正是这一点,孔子所编撰的书经》《诗经》中虽有大量崇拜上帝的记载,门生们对他的印象却是不多谈天道,也不怎么谈如何敬拜上帝。相反,涉及到人的责任与义务的后六条诫命,在孔子的教导中却极为详细。
第五条诫命规定儿女们当孝敬父母。这是培养与发展对同胞之爱的起点。爱必始于家庭。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家庭的状况决定了社会的风貌与性质。家庭不仅是社区的细胞、教会的细胞,也是国家的细胞。社会的福利、教会的成长、国家的繁荣都取决于家庭所带来的影响。中国古人对家庭是如此的重视,以致称国为“家”,叫做“国家”。所有在家庭里奉行的原则都一无遗漏地转到了国家。家庭的价值举足轻重;甚至在佛教当道之时,民间也有“宁拆千座庙,不拆一个家”的说法。佛庙与家庭孰重孰轻,一目了然。种种稳固的家庭观念,在今日的中国虽然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但与西方一些国家相比,仍是现代中国社会令人称道的特色之一。
中国古人似乎看得很清楚,如果孩子们在家庭里受到良好的教养,敬畏上帝,孝敬父母;那么,当他们踏于社会独立生活之时,就会以此转而教育他们的后代,使这种优良的敬天爱人的原则根植于社会,对世界产生一种莫可言状的影响。如此,社会上的犯罪与腐败就会受到有效的防犯。这种教养的原则被集结在千八百言的《孝经》之中。
“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而这种敬爱在人间的第一体现,在于父母。因此《孝经》中说∶
原文:“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一个人若是不爱生养他的父母,而去爱别人,这是与德性相违背的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民间也有“杀生难报父母恩”的说法,这些都说明爱父母是何等的自然。不敬重父母而会敬畏他人,这于礼法不合(第五条诫命)。所以,爱的教育应当从家庭开始。
原文∶子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教以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长,而民贵有命。孝以事亲,顺以听命,错诸天下,无所不行。”
译文∶孔子说∶“培养仁爱之心当从父母开始,如此可教导百姓和睦。培养恭敬之心应当自长者开始,如此,百姓就会学会顺从。以仁慈和睦为教导,百姓就会以父母为宝贵。以恭敬长者这教导,百姓就会重视命令。以孝敬事奉双亲,以恭顺听从命令;这样推行于天下,就没有行不通的事了。”《礼记·祭义》
孝德是一切人伦亲爱的根本。恢复与提拨人类必须起于家庭。为人父母者,其身肩天下之要职。若家庭和顺,清纯,儿女们能满怀信心的去面对社会的责任与危险,将给世界带来何等的变化啊!现代社会中,大多数的问题都有其家庭矛盾的根源。为人子者,为人父母者,不可不慎啊!
可见孝道是何等的重要。孔子在教学中多次被问这个问题。
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违背。”(在此之后),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怎样尽孝道,我对他说∶“不违背。”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当以依礼法奉事。死后,以礼安葬,以礼祭祀。”《论语·为政第二》
“无违”就是顺从的意思。顺从也是对天表示敬畏的态度。可见,孔子所说的孝道的一个具体体现就是顺从。父母健在时,要按照合乎礼法的方式事奉父母。父母过世,要葬得得体,合乎礼法。在孔子的时代,已有祭先祖之灵的习俗。今天,我们在完全的圣经真光之下可以看明,这个做法是与真道相背的。真理的一个特性就是“移风易俗,唯道是从”。孔子在这一点上,没有正确的看法,他虽然也秉受天启,弘扬天道。但他毕竟不像以色列的先知们那样,蒙召记载上帝明白无误的圣言,就是传至今日的《圣经》!
其实,既便是在以色列,蒙上帝所差谴的也不仅仅是先知而已,还有智者与文士。耶稣说“我差谴先知和智慧人并文士,到你们这里来”,不幸的是,“有的你们要杀害,要钉十字架;有的你们要在会堂鞭打,从这城追逼到那城。”(太23∶34-35)孔子一生也是周游列国,可幸的是,上天保守了他的性命。事实上,他对于祭祀死人,是心存疑问的。他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意思是说,祭祀鬼神,就好像他们真的存在一样。中国人从纪念祖先的功德,发展到祭拜祖先的亡灵,这中间索涉到一个由来已久的欺骗。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还会展开细谈。(路4∶14-16)
原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子游问孔子,怎样才是孝。孔子说∶“世俗的所谓孝,只是在饮食方面能供养父母;至于狗和马也能所供养。如果对父母没有一片敬爱之心,与狗马有什么分别呢?”《论语·为政第二》
顺从与敬重,是孝道的根本。中国人应当为祖国语言文字中的这个“孝”而感到自豪。它不断地提醒着我们对于父母的义务与责任。上顺天,下顺亲,都是孝。人最终的命运也将取决于人的顺从与不顺从。人类的始祖因为不顺从而痛失乐园,使罪恶与苦痛临到世间,造成了人神分离的局面。乐园的复得也将以人对上帝的完全顺从为前提。依着礼法学会了顺从肉身的父母,实际上也就学到了上帝为人所设计的第一课。当孩子们成人之时,顺从上帝就会变得自然。
耶稣来到世上,为世人树立了一个完全顺服的榜样。圣经上说他“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8)。基督在父上帝面前所表现的顺服,也正是上帝要求现今每一个生灵的。耶稣所表现的是儿子对父亲的顺从。用中国话来说,乃是尽儿子的孝道,因为顺从是孝道的根本。
他对天父的事奉完全是出于甘心与自愿,是尽心尽意尽力的,因为这是正路。他从心里发出欢呼说∶“我的上帝啊,我乐意照你的旨意行;你的律法在我心里。”(诗40∶8)
我们对上帝的顺从也应该像基督一样,可是,罪使我们失去了完全顺从的能力,“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太26∶41)。上帝知道这一切,因此差谴基督降生为人,完全地依着上帝的律法而行,不仅给人树立起榜样,而且赐给人力量以效法追随。藉着基督而得到的对上帝的真正的认识,能使人自愿地将每一个心思意念降服于上帝的旨意。这种真理的知识能洁净人因不顺从上帝而被罪恶所污秽的灵,使能够靠着基督的名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6∶10)。即便最污秽的罪人,也能与保罗一起说∶“**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4∶13)
儿童们怎样能够学会敬重父母呢?身教重于言教。为人父母的在这方面所能给的最好的教导,莫过于给子女们树立榜样。做父亲的应当敬重亲爱子女们的母亲,做母亲的也应让子女们看到他们的父亲从她那里所得到的亲爱与尊重。正如成语中所说的∶白头到老、相敬如宾。婚姻的神圣与其重要的地位就因此显明了。
原文∶“夫婚礼,万世之始也。”《礼记·郊特性》
婚礼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开始。婚礼是上帝亲自在伊甸园制定的。亚当与夏娃的婚姻,乃是真正的“天作之合”。上帝为亚当所造的是一个“配偶”,而且是用他的一条肋骨造的。表明她将与亚当并肩而立于天地之间,为他所爱受他的保护;而不是要作亚当的头来管辖他,也不是要被他踏在脚下。她要与亚当分享上帝所赐的一切。耶稣在受洗之后所行的第一个神迹也是在婚礼之上。见《约翰福音》第二章。
婚礼向来受到中国人所尊重,传统中称为“拜天地”。夫妻双双敬拜上天,以天地为见证,永结同心。孔子在《礼记·郊特性》中甚至说到“敬而亲之,先王之所以得天下也。”先王所以得天下,其原因之一就是敬重而亲爱自己的妻子。
“婚姻,人人都当尊重。”(来13∶4)婚姻是上帝赐给人的第一份礼物,是人类失去伊甸园之后从那里所带出来的两种制度之一,另一个制度是敬拜上帝的圣安息日。为了保证婚姻的神圣性,十条诫命中,就有两条与婚姻有关。“不可**”,“不可贪恋人的妻子。”足见上帝对婚姻的重视与对人生的关注。若是没有这些良善公义的诫命作为人正当行为的准则,人类家庭的悲剧将不知比现在重多少。耶稣基督不仅没有废除上帝的律法,更是启明了律法属灵的性质。他说∶
“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了。”(太5∶27)
倘若十诫已被废除,人如何能知道犯**是犯罪呢?因为“非因律法,我就不知何为罪。”(罗7∶3)忠诚的遵守婚约,婚姻就是天赐的恩惠。纯洁的婚姻能保障人类的纯洁与身心灵的健康幸福。说到夫妻的关系,《礼记·郊特性》上说∶
原文∶“出乎大门而先,男帅女,女从男,夫妇之义也由此始也。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夫也者,夫也;夫也者,以知帅人者也。”
译文∶“迎亲时,出了大门新郎在先,新郎率领着新娘,新娘随从着新郎,夫妇的意义就由此而开始了。妇人,就是依从人的;幼年时依从父兄,出嫁后依从丈夫,丈夫死后依从儿子。夫,就是扶的意思,是以智慧来统帅妻子的人。”
中国传统中所说的“三从四德”的三从就由是而出。虽然历史上有男尊女卑的观念,可是《礼记》上所说的这种夫妻关系,却没有这种不健康的概念在内。这里所强调的是男女有别,而不是高低上下的问题。
《圣经》对建立美满的婚姻关系,提供了原则性的指导。
“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丈夫也当照样爱妻子,如同爱自己的身子;爱妻子便是爱自己了。”(弗5∶25,28)
“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他又是教会全体的救主。教会怎样顺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样凡事顺服丈夫。”(弗5∶22-23)
真正的友情的温暖,心心相印的爱情,乃是对天国喜乐的预尝。真正的爱情是崇高与圣洁的原则。爱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坚韧持久以心相许的行为原则。丈夫当带着崇高的目的获得妻子温柔的爱,妻子当帮助软化并改良丈夫的品德与心灵。如此,婚礼不仅不是爱情的坟墓,相反,正是爱情新的开始。
原文∶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译文∶孟子说∶“人们常说天下国家这句话。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国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孟子·离娄章句上》
自我,是阻挡属天之爱流入人心的最大的障碍与最大的敌人。若能真正做到克己,真实的爱才能在心中扎根。孔子与颜回的一段对话,触及到了这个最根本的问题。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勿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服自我妄心,归顺礼法就叫做仁。倘若真有一天能做到这样,那么天下的人就都会说这是个仁者了。行仁要从自己身上来做,怎么能从别人身上做起呢?”颜渊问道∶“请问具体的内容。”孔子回答说∶“不合乎礼法的不要看,不合礼法的不要听,不合乎礼法的不要说,不合乎礼法的事不要去做。”颜渊说道∶“我颜回虽然愚拙,愿照您这些话去做。”《论语·颜渊第十二》
爱就意味着自我必须让开,自我必须死亡。克胜自我,是最难学也最难实践的功课。如果人用自我来与自我争战,得胜的一方仍然是自我。因此,要想真正的战胜自我,非有从上头来的帮助不可。
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太16∶25)
十字架意味着两条交叉的路线。一条是自我的道路,一条是上帝的道路。而要跟从耶稣,就意味着放弃自我的道路,走上帝的道路。耶稣受难之前,在客西马尼园里求上帝将那苦杯从他手中挪去,“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这就是耶稣背十字架的方式,也是每一个愿意跟从基督的人所当行的。
使徒保罗学到了背十字架的秘诀,他说∶“所以,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我斗拳不象打空气的。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林前9∶26-27)
攻克己身的目的是为了“复礼”,用圣经的话来说,就是遵守上帝的诫命。耶稣说∶“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约14∶15)“我们遵守上帝的诫命,这就是爱他了,并且他的诫命不是难守的。”(约一5∶3)
圣经所说的爱与孔子所说的仁一样,是有具体实在的内涵的。是以遵守上帝诫命令为标志的。耶稣的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你们若不爱我,就不会遵守我的命令。”同样,约翰的话也可以反过来说∶“我们若不遵守上帝的诫命,这就是不爱他了。”
孔子没有上帝诫命的明文,因此没能象上帝的十诫那些说得清楚明白。但他却指明了一个重要的原则∶人当保守心的纯洁。因为善恶之争的战场乃在人的内心。人心既是人行动的指挥中枢,但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说的话以及所做的事,又能反过来影响人心对善恶作出选择。现代生活中青少年模仿电视犯罪的事实,就足以向现代人证明,不健康的事物对人可能带来的不可估量的坏的影响。人若不离开不合礼法的事,轻忽其对心灵的污秽能力,最终必被其所吞噬。智者所罗门警醒世人说∶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4∶23)
请听上帝对那些行为谨慎,言语纯洁的人美好的应许∶
“行事公义、说话正直、憎恶欺压的财利、摆手不受贿赂、塞耳不听流血的话,闭眼不看邪恶事的,他必居高处;他的保障是磐石的坚垒;他的粮必不缺乏;他的水必不断绝。”(赛33∶15-16)
惟有上帝恩典的能力能保持人心灵的纯洁与坚强。心理学上有一条普世的法则∶人心将渐渐地适应它所不断关注的事物。当圣人基督成为思想的主题时,我们的心思就会远远地与那些可能污秽我们的事物与行为隔离,心智的能力就会得到加强。专注于能使人升华的事物;人心就会成为纯洁、神圣的通道,我们的生命就会健康活泼,满有基督的恩惠和上帝的性情。人心得到如此的训练,就会自然地转向,新的爱好、新的品味、新的习惯就会自然而然的在圣灵无声的默化中形成。
“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弟兄们,我还有未尽的话∶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腓4∶6-8)
积极的事物必有积极的果效。上帝是爱,能够将爱的恩赐赐给凡寻求它的人。人应当努力离开世俗,远离庸俗的谈话与行为,志存高远,向上帝祈求圣洁的心与无疵的品德。
爱,还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中国的古圣所教导的-恕人之量。少了它,爱就是一字空言,毫无价值。
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曾参哪!我平日所讲的道,可以用一个道理贯通起来。”曾子说∶“是的。”孔子出去后,门生们问曾叁∶“是一个什么道理呢?”曾子回答道∶“夫子的道理,归纳起来就是忠恕二字。”《论语·里仁第四》
孟子说“教人以善谓之忠”《孟子·膝文公章句上》。“恕”是仁的核心内涵之一。恕是上帝圣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帝对世人的爱,尽在一个“恕”字中展露无遗了。上帝在向摩西宣布自己的名字所提到的一个特征就是∶“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出34∶7)这句话初看上来似乎是矛盾的,一方面说广行赦免,一方面又说追讨有罪者的罪。其实,其中的关键之处在于人对待罪的态度。若是人痛心悔改,上帝必赦免人的一切罪;人若自以为是,没有谦卑悔罪的心,上帝必将他的罪归在他身上。
“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归向耶和华,耶和华就必怜恤他;当归向我们的上帝,因为上帝必广行赦免。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的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赛55∶7-8)
上帝高于人的意念与道路体现在什么方面?怜悯与宽恕!耶稣基督降世,并且为世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就是为了使凡愿悔改之人的罪,都能得上帝的赦免,替人开辟一条通向永生的义路。
“上帝差他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藉着他得生,上帝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不是我们爱上帝,乃是上帝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约一4∶9-10;19)
上帝是有恩典有怜悯的上帝,也愿意凡愿做他儿女的人,都能从他那接受这颗怜悯恕人之心。耶稣说∶
“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太6∶14-15)
那种无亲情,不解怨的精神,不是天国的精神。中国的民间俗语中也有“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富有饶恕的心怀乃是智慧的体现,是圣灵在人心所结的善果。就是顽石一般的心,也常常会在饶恕的恩宥之下变得柔软。这是真正意义上以柔克刚。上帝对罪人的罪的饶恕是完全彻底,超乎我们的想像的。
“天离地何等的高,他的慈爱向敬畏他的人也是何等的大!东离西有多远,他叫我们的过犯离我们也有多远。父亲怎样怜恤他的儿女,耶和华也怎样怜恤敬畏他的人!因为他知道我们的本体,思念我们不过是尘土。”(诗103∶10-14)
原文∶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译文∶孟子说∶“君子不同于人的地方,就在于他的存心与众不同。君子心中所怀存的是仁爱和礼法。”《孟子·离娄章句下》
《扬子法言》上给君子下的定义是“好尽其心于圣人之道者,君子也。人亦有好尽其心矣,未必圣人之道也。”耶稣之心即真正的君子之心。所以圣经劝诫我们∶“你们当以基督的心为心。”(腓2∶5)基督的心中所装的是上帝的慈爱与上帝的律法。他说∶“我的上帝啊,我乐意照你的旨意行,你的律法在我心里。”(诗40∶8)。上帝也愿意将他的律法放在我们的心里,与我们立下永远的约。
“主说∶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他们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写在他们心上,又要放在他们的里面。以后就说∶我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愆和他们的过犯。”(来10∶16-17)
基督教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