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教會史
作者︰祁伯爾
第貳部 中世紀教會
第貳部 中世紀教會 第八章 教會喪失領域(632-732) 第九章 教會組成聯盟(751一800) 第十章 教皇權勢的發展(461一1073)
第十一章 教會被政府控制(885一1049) 第十二章 教會分裂(1054) 第十三章 修道主義與克呂尼革新運動 第十四章 教會為自由奮斗 (1049一1058)
第十五章教會繼續為自由奮斗 (1056一1073) 第十六章 教會被迫妥協(1073一1122) 第十七章 教會發起十字軍運動 (1096一1291) 第十八章 教會權勢頂峰時期 (1198一1216)
第十九章 教會權勢衰微 (1294一1417) 第廿章 教會內部的困擾 (1200一1517)    
第貳部 中世紀教會 第貳部 中世紀教會
    教會喪失領域

    教會組成聯盟

    教皇權勢的發展

    教會被政府控制

    教會**

    修道主義與克呂尼革新運動

    教會為自由奮斗

    教會繼續為自由奮斗

    教會被迫妥協

    教會發起十字軍運動

    教會權勢頂峰時期

    教會權勢衰微

    教會內部的困擾

    導論

    ——本書第二部份將自回**的征伐敘述至改教前夕。

    ——這段時期稱為中世紀。教會**成東方教會與西方教會,我們將集中注意在西方拉丁教會。

    ——在這時期中,令教會領袖倍感痛惜的是教會被政府操縱。教會一次又一次地想掙脫政府的控制,甚至希望反過來控制政府;教皇與皇帝互爭大權,若有一方俯首認輸,歷史舞台上就出現十分戲劇性的場面。

    ——十字軍東征是聖戰,是西方教會為從土耳其人手中奪回聖地之戰。由于十字軍東征,接觸到東方古老而豐富的文化,刺激了西方的思想與學習。教皇們對異教文化的興趣甚至超越對信仰的維護。人們開始對教會的教導和行動產生懷疑。有些人開始散布非基督教思想。有些人則持守信仰,但高呼改革。

    本段結束之時,可以看出教會與世界都面臨了大改革的契機。

    

    
第貳部 中世紀教會 第八章 教會喪失領域(632-732)
    1.災禍的序幕

    東羅馬帝國逃過了蠻族的肆虐,得以保持一段時期的太平。但在西羅馬亡國後五十年左右,東羅馬也必須為生存而戰。起初她忙著抵御自北方南侵的日耳曼民族,亂定之後,皇帝猶斯丁年(Justinian)甚至自東哥德人手中奪回了意大利,又從汪達爾人手中華回了北非之地,使它們均成為東羅馬帝國的省份。

    

    五十年之後,皇帝赫拉克留(Heraclius)發動對波斯人之戰,于公元627年的尼尼微之役中消滅了波斯軍隊,挽救了東羅馬帝國。可惜太平的日子十分短暫,災禍不久又臨到東羅馬,雖然她未像西羅馬般全然覆亡,但也損失了不少省份。

    征服西羅馬的是從北方下來的日耳曼部落,與帝國居民同屬印歐民族,而且大部份相信基督教;而佔領東羅馬帝國省份的,是來自南方的亞拉伯人,在種族及宗教信仰上與羅馬帝國居民完全不同。亞拉伯人屬閃族,相信的是回教。

    前文中,我們看見西方教會在日耳曼蠻族入侵時,不但得以生存,而且繼續增長。本章中,我們卻將看見東羅馬教會遭亞拉伯民族入侵後,面臨毀滅。

    2.穆罕默德(Mohammed)

    亞拉伯人是以實瑪利(Ishmael)的後裔,以實瑪利是亞伯拉罕之子,以撒的同父異母兄弟。他們原是異**,相信多神、崇拜偶像,

    公元570年,穆罕默德生于亞拉伯的麥加城(Mecca),年輕時是個牧羊人,稍長,成為商人,隨著駱駝隊到不同國家經商;在旅行中接觸到猶太人和基督徒,知道一些他們的信仰。他喜歡隱退到安靜的地方默想,在那兒,他宣稱從天使加百列獲得啟示,而創立了一個新的、錯誤的宗教,稱為回教。穆罕默德的教導,後來經收集、編寫而成可蘭經,直到今日仍為回**的聖典。他的基本教導是︰只有一位神,而穆罕默德是這位神的先知。亞拉伯文的「神」稱為「阿拉」,回**將他們的信仰總結成一句話︰阿拉真偉大,穆罕默德是他的先知。

    穆罕默德起初召到一些信徒,然而麥加城大部份人相信多神,不喜歡他的教導。反對勢力非常強大,以致公元622年,他必須帶著跟隨者逃往麥地那(Medina),此次逃亡稱為哈及拉(Hegira)。在麥地那,他的教導廣為接受,在許多信徒的支持下,十年之內他就成了亞拉伯的統治者。

    3.許多省份被征服

    穆罕默德死于公元632年,他的影響卻流傳後世。他的跟隨者卻是凶猛好戰的騎兵,在往後的一百年中,他們橫掃亞拉伯沙漠,征服波斯,貫穿印度,弭平羅馬帝國的小亞細亞省,圍攻君士坦丁堡兩次未成,卻奪佔了帝國的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與北非。

    亞拉伯人的征討並未停在北非。公元711至718年間,他們越過直布羅陀海峽,征服了西班牙。

    他們又繼續征伐,越過庇里牛斯山,穿入高盧中心。高盧曾隸屬于羅馬帝國四百年,此時已由法蘭克人佔據了二百年。

    回教的徽號是一個新月形,到這時,新月的一端已經橫越北非,尖端觸及小亞細亞;另一端則貫穿法國,似乎有擴成「全月」的趨勢,全歐洲都可能成為回教地區,這正是教會及全世界的危機時代。

    4.都爾之役(Batt1eofTours)

    公元451年,歐洲曾面臨一次極大的危機。那是在西羅馬滅亡之前。阿提拉統領的蠻悍匈奴人在迦隆之戰被打敗,迦隆也座落在法國境內。如今,大約三百年後,教會及全歐洲,甚至全世界,部處于極其危急的情況︰回教即將吞噬基督教。

    讀者應仍記得,法蘭克王克洛維在公元496年信主,以致法國成為基督教國家的經過。這是件極其重要的事。現在,法蘭克人成為護衛基督教的勇士。

    法蘭克王查理(Char1es)呼吁境內所有百姓投入戰爭。到這時,人人皆可感到情勢岌岌可危。因此,不但法蘭克人,連萊茵河東的弗立斯蘭人也響應了這項呼吁。

    公元732年,在查理的指揮下,這支「基督徒」軍隊與回教大軍相通在都爾平原。雙方都知道這將是一場關鍵戰役,兩軍對峙了七天之久,沒有一邊敢先出兵。終于在十月的一個星期六,雙方擺開陣勢。亞拉伯軍隊大部份是騎兵,法蘭克軍隊則全是步兵;回教軍團擁有一百多年常勝的紀錄,一個接一個地征服列國,又何懼這次戰役?

    法蘭克軍隊嚴陣以待,士兵列隊成牆,不留間隙。整整一天之久,亞拉伯軍隊發出一次次攻擊,凶悍精銳的騎兵沖向法蘭克軍隊,新月形旗號在他們頭上飛舞;然而,看來這個「新月」注定是不會發展成「全月」了。亞拉伯騎兵屢次進擊,卻無法攻破法蘭克軍隊的堅牆。十字架旗幟堅毅地飄揚著。入夜以後,雙方都力竭回營,都爾平原血流成河,尸首遍地,然而亞拉伯人最猛烈的攻擊終于被擋住了。法蘭克軍隊離開戰場時,手中仍揮舞著利劍。

    

    第二天一早,法蘭克軍隊再度擺陣,卻不見亞拉伯騎兵出現。為了提防埋伏,法蘭克軍隊分小隊出去搜尋,數哩範圍內都找不到一個敵兵,在亞拉伯人所棄的營內,卻發現成堆自別處掠奪的戰利品。原來亞拉伯人已撤退到庇里牛斯山後,進入西班牙了。

    都爾之役是回教泛濫的最高水位線。曾經是異教蠻族的日耳曼法蘭克人,卻為基督教挽救了西歐。

    至于都爾之役的法蘭克大將軍查理,則被譽為「馬特爾」,「馬特爾」是「鐵槌」的意思,他成為歷史上有名的「查理馬特爾」(CharlesMartel)或「鐵槌查理」。

    5.淪入回教的失地

    回教大軍的征伐雖然被阻止在都爾,但他們鐵蹄所踏之處,留下許多教會的殘骸。

    由于回教勢力的得勝,使基督教失去許多可能宣教的工場,以致今天在印度有好幾百萬回**,波斯完全成為回教國家。此外,亞拉伯人在基督教歐洲及異教東方之間築起一條回教的界線,數世紀之久,它一直是一堵無法跨越的高牆。

    教會本身也慘遭撕裂。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與北非,被亞拉伯人從東羅馬帝國奪走,這些地方原來都有無數興旺的教會。西班牙也曾是基督化地區。(參第79頁地圖)。我們且來思想這一系列的損失︰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曾經是教會的搖籃,西方最偉大的學者耶柔米曾在伯列恆將聖經譯成拉丁文;敘利亞的安提阿是保羅將基督教西傳整個羅馬帝國的信道,也是初期教會最偉大的講道者屈梭多摸展露才華之處;埃及的亞歷山大是革利免的家鄉,也是東方教會最偉大的學者俄利根以及尼西亞信經之父亞他那修的家鄉;北非的迦太基與希坡城,曾出過初期教會的偉大教父特土良、居普良與奧古斯丁;西班牙的塞維爾曾有教會領袖依西多爾,以豐富的學識向受過高等教育的希臘人、羅馬人工作,又向中世紀日耳曼蠻族傳福音。

    到如今,敘利亞、巴勒斯坦及埃及仍然是強烈回教化的地方,只有幾間衰弱的基督教會勉強生存。埃及的開羅是今日回教大學所在地,也是回教的知識堡壘︰基督教宣教工作在這些地方好象開墾岩地一般。

    在北非,教會有數世紀之久全然被鏟除,蛛絲不留;一直到上一世紀,才藉著西班牙、法國、意大利的殖民活動,基督教才重新引入,但教會既弱小又變形,回教仍然是當地人的信仰。在北非及西班牙,亞拉伯人的後代被稱為摩爾人(Moors)。

    在非洲大陸,基督教向異教的黑人部落的宣教工作,與回教的宣教工作之間競爭激烈。至今回教仍在擴張中。

    今天,西班牙半島復為基督教地區已有四百年之久,然而其間曾經歷八百年的奮斗,才收回這塊失土。摩爾人在西班牙最後一個根據地是格拉那達(Granada),一直到公元1492年,十字架的徽號才取代了西班牙堡壘上新月形的標志。

    6.失敗的原因

    回教對基督教的暴行,是教會歷史中黯淡的一頁。基督精兵在第七世紀頭一次遭到驚人的慘敗。

    是什麼原因造成教會如此羞愧的失敗?

    「文明」軟化了帝國中的基督徒居民,而「曠野生活」卻硬化了回**。修道主義使成千上萬原來可以捍衛國家的人隱退,而回教卻應允爭戰而死的人可以在來世獲得特別的權利與享受,這種信念激勵了凶猛的亞拉伯騎士,所以他們可以不顧一切,不懼死亡地爭戰。

    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是當日的東方教會大部份已經失去鹽味(太五13),變成形式化的宗教,忽略將福音傳到後來接受回教信仰的地區。教會不僅因內部的爭論而力量削弱,基督徒更浪費許多精力對付其它基督徒,不能同心面對共同的敵人。有些被逼迫的基督徒團體,反而因被回教勢力征服,而松了一口氣。但在回教的鐵蹄下,教會遭到殘暴的蹂躪。

    

    研討問題︰

    1.哪些地方被回**征服?請敘述回教國度的擴展經過。

    2.以下年代發生什麼重要事件?公元732年,公元622年。

    3.回教的征伐對教會有何影響?

    4.請查出回教的五條信仰要素。

    5.回教的神觀如何?

    6.為什麼回教神學成為回**接受基督教的攔阻?

    7.為什麼克洛維的信主是一重要事件?

    8.回教近日在哪些地區擴展?為何它擴展的速度似乎超過基督教?

    9.都爾之役有什麼重要性?

    

    
第貳部 中世紀教會 第九章 教會組成聯盟(751一800)
    1.倫巴人(Lombards)

    公元568年,即東羅馬皇帝猶斯丁年自東哥德人手中奪回意大利後十四年,意大利北部波河流域再度陷敵。此次敵人是日耳曼部落中的倫巴人(倫巴是「長胡子」的意思),直到今日,意大利北部仍稱為倫巴底(Lombardy)。除了這地區外,意大利半島的其它地區至少在名義上仍屬羅馬帝國。

    倫巴人入侵意大利以前,早已接受基督教的異端亞流派信仰,後來因尼西亞信經的影響而歸回基督教正統信仰。教皇大貴格利為了討好他們,特將一頂皇冠贈與倫巴王,此冠被稱為「鐵冠」,因為據傳說,皇冠上曾放了一個釘十字架的釘子(可見當時的人如何輕信傳說)。

    教會歷史(尤其是教皇時代)從此與倫巴人及法蘭克人的歷史交織在一起。在意大利北邊的倫巴人成為教皇隨時的威脅,他們毫無安全保障。君士坦丁堡的羅馬皇帝不但距離太遠,無法保護教皇,自己還要面對亞拉伯人的入侵,再加上他和教皇之間的摩擦,更不用談到保護了。因此,當倫巴人壓境的威脅臨到時,教皇只得轉而向法蘭克人求救。倫巴人把教皇推進了法蘭克人保護的雙臂中。

    前文我們曾看到法蘭克人如何拯救歐洲脫離回教的吞噬,這件事己顯出法蘭克王克洛維自異教信仰歸信基督教的重要性。現在我們將看到他的信主對教會歷史進一步的影響︰教會與法蘭克王國結為聯盟。

    2.丕平(Pepin)

    克洛維王能干而有魄力,但他的繼承人卻很懦弱,大部份是名義上作國王,實際大權操縱在一位杰出的大臣查理馬特爾手中。他是都爾之役的英雄,雖然不是法蘭克王,卻是真正掌握王權的人物。

    查理馬特爾的兒子「矮子丕平」獲得和父親一樣的高位,但他仍不滿足,竟廢了克洛維皇裔的最後一個弱王,將他放進修道院,然後自登皇座,但他認為此舉必須得到教皇的贊同,而這時的教皇撒迦利亞(Zach-arias)早已準備同意他的行為,說︰「有國王之權的人也當擁有國王之名。」因此,于公元751年,丕平正式被教皇加冕為法蘭克王,這件事當時從表面來看很單純,然而卻造成了長遠的影響。畢竟,丕平要求教皇的批準總不是件尋常的事。從此,教皇開始有權立王廢王,成為帝國在西方重建的第一步。這件事也造成後來教皇與皇帝之間強烈的斗爭,這段斗爭史佔了中世紀歷史的大部份。

    因此,從某個角度而言,這件事是中世紀史中最重要的事件。

    3.教皇變成屬世統治者

    教皇撒迦利亞要求丕平對付倫巴人,以回報教皇,因為倫巴人一直是他權位與安全的威脅。

    于是丕平進入意大利,打敗了倫巴人,並強迫他們把領土的一部份割給教皇。從此便開始了所謂的「教會領土」(stateoftheChurch)。教皇不但管理教會的事務,也成為屬世的統治者。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公元1870年,後來意大利重新立國,將教會領土置于國家的一部份。

    4.查理變成查理曼

    矮子丕平于公元768年去世後,他的兩個兒子卡勒門及查理同時即位。但卡勒門于公元771年去世,查理便獨攬大權,正式開始統治。

    公元800年的聖誕日,當查理正跪在羅馬聖彼得教堂中時,教皇突然將一頂皇冠加在他頭上,藉此舉立他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查理被立為皇帝在當時似乎非常合適,因為他擁有過去羅馬帝國的三種特色︰法律、文化與基督教。

    這三件事是世界上最重大的事︰法律代表和平,能保障個人生命與財產;文化代表知識,能充實生活,提高性靈;基督教代表真實的宗教信仰。

    查理所處的時代是個沒有法紀的時代,凶殺、搶劫被視為平常;人們野蠻、無知而粗俗,基督教在西歐也極不穩定。「查理曼」(即大查理的意思)所統治的範圍,像是在異教與回教大海中的一個「基督徒島嶼」。

    這位在公元800年聖誕節被加冕為皇帝的人物,成功地為西歐人民取得三項無價之寶︰(1)法律,(2)文化,(3)基督教。這也就是他為什麼配稱為「查理曼」(Char1emagne)的原因。

    5.查理曼的成就

    查理曼畢生為這幾件事而奮斗。他制定良好的法律,並認真推行,為國家帶來安全與秩序。他在全國推廣學校,培養文化氣息與學習氣氛。但以征服者自居的蠻族,輕視有文明的羅馬人,而傲慢地認為文化是頹廢的東西;查理曼便在自己的住處設立皇宮學院,並以身作則做該校學生。他試著學讀書和寫字;可惜由于手腕長期揮舞沉重的軍斧,過分有力,使手指無法學會握筆。

    查理曼幾乎一生都在打仗︰首先與倫巴人爭戰,于公元777年滅了倫巴國,並把倫巴王的「鐵冠」放在自己的頭上。接下來,他自回**手中解救西班牙,將回教勢力推到庇里牛斯山後,直達伊博河。

    查理曼也與撒克遜人爭戰。撒克遜人是日耳曼民族的一個強族,佔據德國北部地區,極其凶悍野蠻。查理曼經過好幾次艱苦的戰役,才將他們馴服,並將他們的領土歸屬自己權下,又用劍強迫撒克遜人接受基督教。

    6.三大帝國

    公元814年查理曼去世時,世界上有三大帝國︰其中年代最悠久、國勢最衰弱的是東羅馬帝國,疆域包括巴爾干半島、小亞細亞及意大利南部。最大的一國是回教的亞拉伯帝國,版圖包括亞洲的印度、波斯、敘利亞、巴勒斯坦、非洲的北部及歐洲的伊博河。年代最短、國勢最強盛的,則是查理曼帝國,在查理曼去世時,國土包括意大利北部的一半、西班牙西北部、法國、比利時、荷蘭的全部以及德國與奧國的大部份。

    以疆界而言,查理曼王國實在相當雄偉。自西羅馬滅亡後,西歐尚無一個政府統管這麼大的領域;查理曼是自猶斯丁年到查理第五之間最偉大的統治者。他鶴立于中世紀,影響遠及好幾世紀。

    查理曼最愛讀的書是奧古斯丁所寫的「上帝之城」,他常認為自己的王國就是「神的國度」降臨地上。亞拉伯帝國是回教國家,東羅馬帝國是衰弱的基督教國家,在三個帝國中,查理曼所擁有的是教會與人類前途最光明的一國。

    7.教會與法蘭克人

    丕平將倫巴人土地的一部份送給教皇,為「教會領土」奠下了基礎,他也使教皇成為屬世的統治者。

    查理曼拯救教皇脫離倫巴人的威脅,又為回教人侵後西歐的混亂局面帶來秩序與安定,他降服了撒克遜人,把他們納入基督教範圍之內,同時推廣讀書與文化。

    教皇則藉著為查理曼加冕恢復了西方帝國,同時也因此舉,開始了以後教皇與皇帝之間強烈的摩擦。

    因此,教會與法蘭克人之間的聯盟,造成無法估計的後果。

    

    研討問題︰

    1.為何這時期的教皇,在政治及國際關系上都需依賴法蘭克人?

    2.在與倫巴人的關系上,教皇的政策是什麼?

    3.教皇變成「屬世統治者」是什麼意思?

    4.所謂「教皇領土」(PapalStates)是指什麼?

    5.法蘭克人是怎樣歸信基督的?

    6.查埋曼如何獲得皇帝的稱號?

    7.教會與法蘭克人聯盟的結果是什麼?

    
第貳部 中世紀教會 第十章 教皇權勢的發展(461一1073)
    1.教會組織的回顧

    第三章中,我們已經看見,由于教會的發展,自然需要有一位長老(或監督)領導,而有主教(bishop)的頭餃。

    後來又因為要對付諾斯底主義及孟他努主義,教會漸漸發展成主教制度形態,成為中央集權形態的教會組織,來解釋聖經並決定正統信仰標準,因為連異端也引用聖經。

    第五章中已經提到,大城市的主教被稱為省主教,而帝國內最大五座城市的主教則稱為主教長(patriarch)。西方各教會主教漸漸承認羅馬主教有超越其它主教的地位。當公元461年,大利奧死時,教皇制已完全建立了。

    又隨世紀的轉移,教會行政組織更進一步發展。到查理曼時代,稱省主教為大主教(Archbishop)已成當日習慣,而這個頭餃一直被羅馬天主教沿用至今。在他的轄區內大主教可以對其它主教行使制裁權。

    現今在許多宗派中,大城市教會的傳道人無權管理鄉村小教會的傳道人,所有傳道人都地位平等。然而,今天仍有人會以為大城市教會的牧師比小地方教會的傳道同工重要。

    這一類感覺成為教皇制發展的第一個因素。在全羅馬帝國中沒有一座城可以和羅馬相比,它是凱撒之城,是上古時代世界的支配者,而羅馬城所代表的各項優越特權都落在一個人身上,就是羅馬教會的主教。

    逐漸地,若一些爭論難作決定時,其它主教便習慣地向羅馬主教請訴。過了不久,羅馬主教便要求統管全國所有教會的主教。他們聲稱歷史已證明羅馬是上訴的最高法庭,連聖經也支持他們的說法。加上他們深信羅馬教會是使徒彼得親自設立的,因為基督曾對彼得說︰「你喂養我的小羊,牧養我的羊。」可見基督已將群羊整個交往彼得手中。再者,天國鑰匙的權柄也交給了彼得。那時代的人,都相信彼得是使徒中居首位的人,也相信彼得是教會的第一任主教,而羅馬主教是承繼彼得地位的人。這些觀念就形成了教皇制的基礎,因此,羅馬天主教稱教皇寶座為「聖彼得座位」。

    2.歷史事件加強教皇制

    許多環境的興起有利于教皇權勢的發展。歷史上一連串事件的發生,似乎在將權威匯集到羅馬主教身上。

    首先是蠻族的入侵。當時整個意大利都服在羅馬之下,由于都接受基督教信仰,所以非常尊重羅馬主教;當皇帝無法保護百姓時,羅馬主教在手無寸鐵的情況下,竟能保護羅馬城,免于蠻族的侵略。教皇大利奧也曾阻止阿提拉恐怖的征伐,以及汪達爾人的暴怒。羅馬城的絕境竟成了教皇的機緣。

    西羅馬的覆亡大大增進了教皇的特權。因為在羅馬,再也沒有皇帝的影子遮蓋在主教之上,羅馬主教變成西方最重要的人物。

    羅馬教會派遣許多宣教士前往北歐各地宣教並建立教會。「日耳曼人的使徒」波尼法修與羅馬主教非常親密,因此,他在宣教時,奉羅馬主的名工作。這些宣教士所設立的教會,很自然地尊羅馬教會為他們的領袖。

    回教勢力征服敘利亞、巴勒斯坦及埃及後,為羅馬主教除去了安提阿、耶路撒冷及亞歷山大三個競爭的對手。

    回教勢力也征服了北非,為羅馬主教除去極可能競爭的對手——迦太基主教。

    教會又遭到極大的災禍,這些災禍無形中再度加增羅馬教會首腦人物的權勢。在人心有一個趨勢,就是把羅馬主教提升到全教會首要的地位。

    3.以欺詐手段增進教皇權勢

    一些人為的陰謀,藉著欺詐與偽造,成功地加強了教皇的地位和權勢。有兩個例子可以說明他們如何藉欺詐手段達到目的︰

    大約在查理曼時代,出現了一份很怪的文件,稱為「君士坦丁御賜教產諭」(DonationofConstantine),內容敘述君士坦丁大帝因教皇西維斯特(Sylveter)的禱告,麻瘋病得以痊愈,在感激之余,他決定遷都至拜佔庭,就是後來的君士坦丁堡,目的是為了不讓屬世政府妨礙教皇的屬靈政體。根據該文件,君士坦丁于離開羅馬時,下令所有教會聖職人員都要臣服于教皇西維斯特一世以及他的繼承人,此外,君士坦丁還將羅馬城和意大利所有的省份、地區和城市都轉移給教皇。因此,根據該文件,君士坦丁將帝國西方整個主權賜給了教皇。

    大約于九世紀中葉,又出現了第二份神秘文件,稱為「伊西多爾教令集」(IsidorianDecretals)。據說這些教令是由塞維爾的伊西多爾所收集的。該文件包括自第一世紀羅馬的革利免到第八世紀貴格利二世期間,各教皇及會議所作之決定。根據此文件,主教可以直接向教皇請訴,主教和教皇均不在屬世政府轄管之下。「君士坦丁御賜教產諭」也包括這份教令集中。

    所謂「聖品階級」(hierarchicalsystem)是經過數世紀發展而成的,而「伊西多爾教令集」的目的,在證明第九世紀教皇所宣布的主權,早于數世紀前就實行了,

    這些文件歷經數百年之久,一直被公認為是真品,無人懷疑其價值。直到公元1433年,庫薩(NicholasdeCusa)首先指出「伊西多爾教令集」是質品。自此以後,這份文件被改稱為「偽伊西安爾教令集」。公元1440年,瓦喇(LorenzoValla)證明「君士坦丁御賜教產喻」是一份偽造文件。今天,天主教學者和基督教學者均同意這兩份文件為贗品。

    假文件是很普通的事,只是這兩份文件是假文件中最大的騙局;然而,當時它們所蒙騙的世界,是個非常無知的世代。整個中世紀都深信它們是真的,它們讓教皇有充份的時間建立權威。

    自從公元1054年,東西方教會正式**後,君士坦丁堡主教長不再成為羅馬主教的競爭對手,羅馬主教——當時的教皇,便高倨西方教會之首;君士坦丁堡主教長則高倨東方教會之首。

    4.教皇尼古拉一世

    教皇尼古拉一世在位年代為公元858至867年,他為教皇地位及權勢立下堅固的基礎。奧古斯丁所寫的「上帝之城」大大影響了中世紀,也激發了查理曼大帝,同時給尼古拉一世深刻的印象。他定意用自己一生的年日,把書中的理想實行出來。

    他深信︰「所有主教都是教皇的代理人,教皇是全教會的統治者,教會超越所有屬世權勢。」尼古拉一世雖然在發展教皇權勢上不遺余力,但只止于某個程度。然而他對教皇權勢的宣告,卻成為後繼教皇奮斗的目標。權勢幾乎達到此目標的教皇,有貴格利七世與依諾森三世(InnocentIII)。不過,沒有一個教皇比尼古拉一世對教皇權勢作更大的宣告。

    

    研討問題︰

    1.請列出羅馬主教變成教皇的各種原因。

    2.查考百料全書,找出瓦喇如何證明「君士坦丁御賜教產諭」為贗品。

    3.查考百科全會,找出尼古拉一世曾做過什麼大事?運用過什麼權柄?

    4.「君士坦丁御賜教產諭」如何堅定了教皇制?

    
第貳部 中世紀教會 第十一章 教會被政府控制(885一1049)
    1.歐洲在混亂中

    公元843年,查理曼帝國被他的三個孫子瓜分︰一位得到萊茵河(Rhine)東之地,在歷史上稱為東法蘭克王國,這是後來德國的起始;一位得到繆士河(Meuse)及隆河(Rhone)以西之地,即西法蘭克王國,國土包括今日的法國、比利時及荷蘭;第三位得到這兩國中間一條狹長地帶,包括意大利,稱為中間王國。

    查理曼在混亂中建立了秩序,但他的繼承人卻不能像他一樣抵御新來的敵人。從東邊,有斯拉夫人和匈牙利人騎馬入侵;從北邊,有野蠻的斯干地那維亞人乘船進攻,他們沿河而下,在荷蘭及法國上岸。來攻的敵人全是異**,每到一處即大肆劫掠,燒毀教堂、修道院,並殺害無數居民。三百年之久,基督教歐陸流傳著一句禱告文︰「主啊,救我們脫離斯干地那維亞人!」

    歐洲再度進入混亂局面,就在這混亂中,興起了封建制度。

    2.封建制度的發展

    中世紀時代,整個西歐世界都在封建制度之下,因此,要了解中世紀教會歷史,必須先了解什麼是封建制度。由于蠻族的入侵,中世紀早期不再有大城市存在,大多數人都住在鄉間,土地就是財富,所謂封建制度,是根據土地擁有權而發展出來的一種獨特管理系統。

    繼承查理曼的諸王,很快就發現自己無能保衛國家免于蠻族之侵。為安全起見,國王就把國土分給他手下的主要戰士,條件是︰在需要時,提供國王軍事援助。而這些新興的封建王侯,也依同法再把他所得的土地分給下面的貴族們,貴族又把土地再分給更低的佃戶,依此類推。

    在封建制度中,以保衛為條件而得土地的人稱為「家臣」(vassals);一名家臣可能又會以同樣的條件把部份土地給別人;這種土地稱為「封土」(或「采邑」)。

    一些虔誠的基督徒往往會把土地捐給教會或修道院。于是主教、大主教及修道院院長漸漸成為地主。這樣,他們也進入了封建制度。最後,全歐洲每一個人都在封建系統之中。而皇帝視教皇如同諸侯,為後來教會帶來嚴重的問題。

    立于封建制度最頂端的,是不作任何人的「家臣」,只作「領主」(lord)的人;而最底層的,是純為「家臣」,沒有領主身份的人;在這中間的人,都有「領主」與「家臣」雙重身份——對居其下者為「領主」,對在其上者為「家臣」。

    領主必須保護家臣,家臣必須提供服務,尤其是要為領主作戰。封建制度其實是一種互助制度。

    封建制度在政治上的結果是造成「地方分治」的局面。全歐洲沒有一國有強大的中央政府,而是分成許多被貴族統治的公國、侯國,這些貴族在他的領土內就是一個國王。結果真正的皇帝實力薄弱,只不過是許多貴族中為首的一位而已。若幾個貴族聯合起來,就往往比皇帝還強。中世紀時,確曾有貴族聯合起來攻擊皇帝的事件,但更多時候是彼此攻擊。無怪乎北方來的斯干地那維亞人可以輕易侵入這片混亂的領域。

    3.諾曼人(Normans)

    許多斯干地那維亞人遠征掠奪之後,不再回到丹麥、挪威的老家。有一大批人定居于法國西北部;他們很快就接納了當地的語言、習俗及宗教,這些定居在法國西北部的斯干地那維亞人後來被稱為諾曼人。直至今日,法國西北仍稱為諾曼第(Normandy)。

    不久,諾曼人又開始遠征。公元1066年,諾曼第公爵威廉進攻英國,在哈斯丁斯之役(battleofHastings)征服了英國;他們也征服意大利南部。

    4.意大利封建諸侯控制教皇

    意大利的情況和其它地方一樣,沒有中央政府,而是諸侯割據的局面。

    諸侯之間為了互爭領導地位,經常打仗。能控制羅馬的諸侯便掌握了指派教皇的大權。因為教皇是由該城的人民和聖品人員選舉出來的。結果,常是懦弱、完全不合適的人被選為教皇。尤其是公元十世紀時的情形最糟,這段時期教皇地位淪落到最低點,教會完全控制在屬世統治者手中。通常打勝仗的諸侯立刻把前一個諸侯所提拔的教皇廢掉,自己再立一位新人。因此教皇的替換速度非常快,從公元891年教皇司提反六世去世,到公元955年教皇約翰十二世登位,其間不下廿位教皇。這時期實在是教會最羞愧、最恥辱、最混亂的時期。

    5.教皇投靠德國皇帝

    這段時期,教皇再度自阿爾卑斯山以北求援。教皇約翰十二世便向德國國王奧圖一世求助;奧圖一世(OttoI)是個強人,他藉著擁有廣大土地的主教和修道院院長之助,兼並了許多公侯貴族,因為任何貴族的力量都抵不過國王與教會的聯合勢力。從這時起一直到拿破侖(Napoleon)時代,德國的主教和修道院院長不僅擁有教會管理權,同時也是屬世的統治者。奧圖一世的大權在于他能指派主教及修道院院長,在當時,這種大權叫做「授衣禮」(Investiture)(所謂「授衣禮」就是授與當選主教戒指及權杖,作為地位的象征),而奧圖一世並非聖品人員,他以平信徒身份將這些象征授與當選的主教,所以稱為「平信徒授衣禮」(LayInvestiture)。毋庸置疑地,奧圖一世所指派的主教和修道院院長都是一些願意支持他的人。

    奧圖一世果然援救了教皇約翰十二世。為表示感激,教皇于公元962年二月二日為奧圖加冕為帝,使這個在查理曼懦弱的繼承者手中分崩離析的神聖羅馬帝國,再度恢復起來。這個帝國也因此與德國結下不解之緣。直到公元1806年被拿破侖消滅時為止。

    由于教皇約翰十二世求助于德王奧圖一世,使教皇制又跨進了一個新世紀。

    在這以前,所有教皇都是意大利人,現在這個傳統被打破了。德王奧圖三世于公元999年把他的老師、大主教加貝(Gerbert)放在教皇寶座上,成為第一個法蘭西教皇,號稱西維斯特二世。加貝是當時最富學識的人。他的前一任教皇貴格利五世是第一個日耳曼教皇。

    6.教皇職位買賣

    教會再度面臨倍受羞辱的危機。這時意大利特士堪(Tuscan)家族控制大權,他們于公元1033年立本尼狄克九世(BendiciIX)為教皇。當時,本尼狄克只不過是個十二歲的孩子,後來他成為品行最卑劣的一位教皇。由于他的行為太敗壞,以至于公元1045年被特上堪家族的對頭克里仙祖族(Crescenzio)逐出羅馬。他們另立了西維斯特三世為教皇。但過了不久,本尼狄克九世又回到羅馬,繼續教皇職位。然而他逐漸厭倦這個職位,便無恥地以一千磅銀子的代價將教皇職位出賣給一個人,這人就成為教皇貴格利六世。(這種以金錢購買教會職位的罪惡行為,在歷史上稱為「西摩尼」(Simony)即「聖職買賣」)。這項無恥的交易泄漏了風聲,群情嘩然。結果,本尼狄克拒絕將他出售的教皇職位交出來;因此,在羅馬就有了三個彼此對立的教皇同時存在︰西維斯特三世、本尼狄克九世、及貴格利六世。

    這個教會就是所有基督徒的先祖,因此,不論復原**或天主**,都當為這段黑暗的日子傷痛。

    研討問題︰

    1.主教和修道院院長如何變成國王的封侯?

    2.說明封建制度的利與弊?

    3.解釋以下名詞︰西摩尼、平信徒授衣禮。

    4.教會怎麼會去投靠德國皇帝?

    5.封建制度如何影響教會與國家之間的關系?

    6.查考資料,找出中世紀封建時代的生活情況。

    

    1.歐洲在混亂中

    公元843年,查理曼帝國被他的三個孫子瓜分︰一位得到萊茵河(Rhine)東之地,在歷史上稱為東法蘭克王國,這是後來德國的起始;一位得到繆士河(Meuse)及隆河(Rhone)以西之地,即西法蘭克王國,國土包括今日的法國、比利時及荷蘭;第三位得到這兩國中間一條狹長地帶,包括意大利,稱為中間王國。

    查理曼在混亂中建立了秩序,但他的繼承人卻不能像他一樣抵御新來的敵人。從東邊,有斯拉夫人和匈牙利人騎馬入侵;從北邊,有野蠻的斯干地那維亞人乘船進攻,他們沿河而下,在荷蘭及法國上岸。來攻的敵人全是異**,每到一處即大肆劫掠,燒毀教堂、修道院,並殺害無數居民。三百年之久,基督教歐陸流傳著一句禱告文︰「主啊,救我們脫離斯干地那維亞人!」

    歐洲再度進入混亂局面,就在這混亂中,興起了封建制度。

    2.封建制度的發展

    中世紀時代,整個西歐世界都在封建制度之下,因此,要了解中世紀教會歷史,必須先了解什麼是封建制度。由于蠻族的入侵,中世紀早期不再有大城市存在,大多數人都住在鄉間,土地就是財富,所謂封建制度,是根據土地擁有權而發展出來的一種獨特管理系統。

    繼承查理曼的諸王,很快就發現自己無能保衛國家免于蠻族之侵。為安全起見,國王就把國土分給他手下的主要戰士,條件是︰在需要時,提供國王軍事援助。而這些新興的封建王侯,也依同法再把他所得的土地分給下面的貴族們,貴族又把土地再分給更低的佃戶,依此類推。

    在封建制度中,以保衛為條件而得土地的人稱為「家臣」(vassals);一名家臣可能又會以同樣的條件把部份土地給別人;這種土地稱為「封土」(或「采邑」)。

    一些虔誠的基督徒往往會把土地捐給教會或修道院。于是主教、大主教及修道院院長漸漸成為地主。這樣,他們也進入了封建制度。最後,全歐洲每一個人都在封建系統之中。而皇帝視教皇如同諸侯,為後來教會帶來嚴重的問題。

    立于封建制度最頂端的,是不作任何人的「家臣」,只作「領主」(lord)的人;而最底層的,是純為「家臣」,沒有領主身份的人;在這中間的人,都有「領主」與「家臣」雙重身份——對居其下者為「領主」,對在其上者為「家臣」。

    領主必須保護家臣,家臣必須提供服務,尤其是要為領主作戰。封建制度其實是一種互助制度。

    封建制度在政治上的結果是造成「地方分治」的局面。全歐洲沒有一國有強大的中央政府,而是分成許多被貴族統治的公國、侯國,這些貴族在他的領土內就是一個國王。結果真正的皇帝實力薄弱,只不過是許多貴族中為首的一位而已。若幾個貴族聯合起來,就往往比皇帝還強。中世紀時,確曾有貴族聯合起來攻擊皇帝的事件,但更多時候是彼此攻擊。無怪乎北方來的斯干地那維亞人可以輕易侵入這片混亂的領域。

    3.諾曼人(Normans)

    許多斯干地那維亞人遠征掠奪之後,不再回到丹麥、挪威的老家。有一大批人定居于法國西北部;他們很快就接納了當地的語言、習俗及宗教,這些定居在法國西北部的斯干地那維亞人後來被稱為諾曼人。直至今日,法國西北仍稱為諾曼第(Normandy)。

    不久,諾曼人又開始遠征。公元1066年,諾曼第公爵威廉進攻英國,在哈斯丁斯之役(battleofHastings)征服了英國;他們也征服意大利南部。

    4.意大利封建諸侯控制教皇

    意大利的情況和其它地方一樣,沒有中央政府,而是諸侯割據的局面。

    諸侯之間為了互爭領導地位,經常打仗。能控制羅馬的諸侯便掌握了指派教皇的大權。因為教皇是由該城的人民和聖品人員選舉出來的。結果,常是懦弱、完全不合適的人被選為教皇。尤其是公元十世紀時的情形最糟,這段時期教皇地位淪落到最低點,教會完全控制在屬世統治者手中。通常打勝仗的諸侯立刻把前一個諸侯所提拔的教皇廢掉,自己再立一位新人。因此教皇的替換速度非常快,從公元891年教皇司提反六世去世,到公元955年教皇約翰十二世登位,其間不下廿位教皇。這時期實在是教會最羞愧、最恥辱、最混亂的時期。

    5.教皇投靠德國皇帝

    這段時期,教皇再度自阿爾卑斯山以北求援。教皇約翰十二世便向德國國王奧圖一世求助;奧圖一世(OttoI)是個強人,他藉著擁有廣大土地的主教和修道院院長之助,兼並了許多公侯貴族,因為任何貴族的力量都抵不過國王與教會的聯合勢力。從這時起一直到拿破侖(Napoleon)時代,德國的主教和修道院院長不僅擁有教會管理權,同時也是屬世的統治者。奧圖一世的大權在于他能指派主教及修道院院長,在當時,這種大權叫做「授衣禮」(Investiture)(所謂「授衣禮」就是授與當選主教戒指及權杖,作為地位的象征),而奧圖一世並非聖品人員,他以平信徒身份將這些象征授與當選的主教,所以稱為「平信徒授衣禮」(LayInvestiture)。毋庸置疑地,奧圖一世所指派的主教和修道院院長都是一些願意支持他的人。

    奧圖一世果然援救了教皇約翰十二世。為表示感激,教皇于公元962年二月二日為奧圖加冕為帝,使這個在查理曼懦弱的繼承者手中分崩離析的神聖羅馬帝國,再度恢復起來。這個帝國也因此與德國結下不解之緣。直到公元1806年被拿破侖消滅時為止。

    由于教皇約翰十二世求助于德王奧圖一世,使教皇制又跨進了一個新世紀。

    在這以前,所有教皇都是意大利人,現在這個傳統被打破了。德王奧圖三世于公元999年把他的老師、大主教加貝(Gerbert)放在教皇寶座上,成為第一個法蘭西教皇,號稱西維斯特二世。加貝是當時最富學識的人。他的前一任教皇貴格利五世是第一個日耳曼教皇。

    6.教皇職位買賣

    教會再度面臨倍受羞辱的危機。這時意大利特士堪(Tuscan)家族控制大權,他們于公元1033年立本尼狄克九世(BendiciIX)為教皇。當時,本尼狄克只不過是個十二歲的孩子,後來他成為品行最卑劣的一位教皇。由于他的行為太敗壞,以至于公元1045年被特上堪家族的對頭克里仙祖族(Crescenzio)逐出羅馬。他們另立了西維斯特三世為教皇。但過了不久,本尼狄克九世又回到羅馬,繼續教皇職位。然而他逐漸厭倦這個職位,便無恥地以一千磅銀子的代價將教皇職位出賣給一個人,這人就成為教皇貴格利六世。(這種以金錢購買教會職位的罪惡行為,在歷史上稱為「西摩尼」(Simony)即「聖職買賣」)。這項無恥的交易泄漏了風聲,群情嘩然。結果,本尼狄克拒絕將他出售的教皇職位交出來;因此,在羅馬就有了三個彼此對立的教皇同時存在︰西維斯特三世、本尼狄克九世、及貴格利六世。

    這個教會就是所有基督徒的先祖,因此,不論復原**或天主**,都當為這段黑暗的日子傷痛。

    研討問題︰

    1.主教和修道院院長如何變成國王的封侯?

    2.說明封建制度的利與弊?

    3.解釋以下名詞︰西摩尼、平信徒授衣禮。

    4.教會怎麼會去投靠德國皇帝?

    5.封建制度如何影響教會與國家之間的關系?

    6.查考資料,找出中世紀封建時代的生活情況。

    

    
第貳部 中世紀教會 第十二章 教會分裂(1054)
    1.公元1000年時的歐洲

    西羅馬帝國雖亡,西方教會卻歷劫而存,且繼續增長。教會在西北歐地區迭有進展,南部卻被回教勢力吞噬,損失慘重。公元1000年左右,歐洲的情況可以簡述如下︰

    當時在西方,教會已在意大利、法國、荷蘭、英格蘭。德國、奧國、丹麥、挪威、瑞典、愛爾蘭、甦格蘭及甦俄奠立了穩固基礎。

    會為帝國中心的意大利,雖有日耳曼人定居,並與當地人通婚,羅馬人仍居顯要地位。

    高盧原為羅馬帝國一個省份,日耳曼部落來到後,與當地羅馬人及羅馬化的塞爾特人混合雜居。法蘭克人在此地獲得優勢,因此,高盧成為說法語的地區。

    荷蘭有三種日耳曼民族分布︰法蘭克人在南部,撒克遜人在東部,弗立斯蘭人在西部及北部。

    英格蘭在羅馬帝國治理時代稱為不列顛,現在為日耳曼民族中的安格耳人及撒克遜人所居之地,此地因盎格魯人(Angles)而被稱為英格蘭(England)。

    德國、奧國、丹麥、挪威和瑞典,過去都不屬羅馬帝國。因此,這些地區所居住的民族純為日耳曼人。

    愛爾蘭與甦格蘭也不在羅馬帝國屬下,愛爾蘭住著塞爾特人(Celts),甦格蘭住著匹克特人(Picts),他們都不屬日耳曼民族。

    甦俄的基督化歸功于君士坦丁堡的宣教士,他們建立了希臘東正教會。

    2.西方教會日耳曼化

    從上文可見︰日耳曼人漸漸成為西方教會的大部份。教會原屬于說拉丁文的羅馬人,現在卻慢慢轉移到入侵的日耳曼人手中。

    日耳曼人沒有自己的文化,由于教會的努力,羅馬將拉丁語言、文學與文明傳給了日耳曼人。因此,西方教會的成員雖然大部份是日耳曼人,卻仍稱為「拉丁教會」。

    當跨入中世紀門檻之際,我們首要了解這一特色︰西方教會說拉丁話、用拉丁文,但其中大多數人屬于日耳曼民族。

    教會日耳曼化成為教會歷史的轉折點,因為由這許多不同因素組成的教會,免不了會產生發酵作用。經過幾世紀的發酵,必然會造成很大的後果。

    3.教會**為二

    東方的情形則與西方完全不同。東羅馬帝國雖曾經歷日耳曼蠻族的打擊,卻仍屹立不動,而且維持了一千年國運。當然我們沒忘記帝國東部的敘利亞、巴勒斯坦及埃及都已經落入回**手中,這些地區的教會極其衰弱。然而帝國所余的省份,即小亞細亞與巴爾干半島一帶,教會仍然蓬勃。這些東方教會所采用的語文是希臘文。

    東西方的差異,使教會來到了分叉路口,這是教會歷史中前所未有的事。過去一千年,教會一直是一個整體,現在,到了公元1054年,教會**為二,成為希臘東方教會與拉丁西方教會。

    這次**本是可以預料的事︰一千年前,教會誕生于第一個五旬節之時,已經出現一些分歧之事,不過從大體來看這些事件,都無足輕重。

    但兩種民族性的不同,確實是一件大事︰東、西方人因著個性、思想的不同,對教會問題往往也有不同的意見。羅馬帝國在行政體系上分成二部份之後,這兩個地區在各方面的發展都有分歧的趨勢。當羅馬教皇意圖令君士坦丁堡主教長臣服在他的權勢之下時,情況更加嚴重。直到一件大事爆發,他們就正式**了。這件引起**的導火線將于下文敘述。

    4.靜止的東方教會

    說希臘話的東方教會,曾出過不少偉大的神學家,如︰亞歷山大的革利免、亞他那修和俄利根,最後一位是大馬士革的約翰,在他的巨著「知識之源」(TheFountainofKnowledge)中,他把整個東方教會的神學發展,以簡潔平易的手法歸納出來,這本書被譯成拉丁文,將東方希臘教會的神學傳給了西方拉丁教會。

    但是到公元十一世紀時,東方教會的成員都是一些衰老、疲憊的人,教會變成一池止水。最後,這池水竟降到幾乎不見蹤影的地步。

    因此,以下歷史將集中在西方拉丁教會。西方教會恰和東方教會相反︰它的成員是年輕、強健的日耳曼人,在中世紀時代,他們充滿活力,不但不是一池止水,更是一片汪洋,而且是一片常因颶風掀起狂浪的大海洋。

    研討問題︰

    1.為什麼羅馬人所傳給日耳曼蠻族的文明會開始「發酵」?

    2.為什麼甦俄教會被稱為希臘東正教會?

    3.為什麼東方教會變成一池止水?

    4.西方教會日耳曼化是什麼意思?

    5.解釋以下名詞︰知識之源、東方教會。

    
第貳部 中世紀教會 第十三章 修道主義與克呂尼革新運動
    1.教會的靈性生活

    由于每一個人心中都有罪惡存在,教會的靈性生活無法完美無疵。

    罪惡很早便已滲入教會︰耶路撒冷第一個教會的美好靈性,何其快便被亞拿尼亞、撒非拉**了!成立在撒瑪利亞的第二個教會,即踫到行邪術的西門,把宗教當做職業,想以金錢賄買屬靈的恩賜;這種行徑後世便稱之為西摩尼(Simony),在中世紀教會中非常猖獗。

    由于教會有缺點,不論教內或教外的人都經常挑它的毛病。其中有許多批評是不智,也不公平的。不錯,基督徒都是聖徒,然而聖徒也是罪人,更何況教會里的人不盡是「真基督徒」。

    有時教會的屬靈光景降到非常低落的地步,但是在教會中的基督,一直保守他自己的教會。

    2.修道主義與禁欲主義的興起

    從第六章中,我們已經看見初期教會的腐敗造成了修道主義的發展。到中世紀,教會的光景更加低落,促使人們迫切尋求屬靈的滿足。這種情形本可以導致屬靈的復興,不幸卻發展成一種病態的復興;人們沒有回到純正聖經的教導,反而轉向禁欲主義。

    禁欲主義是一種極端的「自我否定」。過禁欲生活的基督徒放棄一切人生的樂趣與安適,專注于宗教默想,並恪行宗教儀式。

    這種沒有組織,也不離群的禁欲生活,往往會有更深一層的進展。第四世紀時,早已有人離開社會,退隱到深山、曠野。在東方教會中,這種修道形態非常普遍,然而只適合男性,也不適合歐洲酷寒的氣候。

    西方教會則發展成修道院。在院中,修士和修女過禁欲生活;他們棄絕世上的財物;飲食絕不超過最低需要量,每日僅以白水及面包度日,而且經常禁食;他們也用鞭子鞭打自己、刑罰自己;修士和修女絕不結婚;在禁欲生活中,他們專心祈禱、讀經及默想。

    修道主義發展到最後一個階段,是修道會的成立。幾間修道院聯合在一起,制訂一套規條,治理統一,便成為一個修道會。

    3.修道主義奠基在錯誤觀念上

    中世紀修士對西歐文明有極大的貢獻。當蠻族涌進帝國時,這些修道院變成了避難所;它們成為疲憊客旅的歇腳處,是病痛者的接待站,同時又是當時農業與文化的中心。

    可惜修道主義本身奠基在錯誤的觀念上。當時在教會中,有所謂的高級與低級的靈性。一個基督徒若要成為「高級」的信徒,就必須做修士或修女。修士和修女被一般人尊為「敬虔者」。這種把靈性分成高級與低級的看法是錯誤的。

    甚至今天,羅馬天主教的神甫也有分別︰在教會中事奉的神甫是住在俗界的,稱為「教區神甫」,進入修道院的神甫則稱為「敬虔神甫」。

    修道主義的骨子里認為,本性罪惡的人可以藉著逃避世界而達到聖潔的地步。

    到了公元九世紀,許多修道院的修士不再過禁欲生活。這些修道院受當時腐敗風氣的影響,竟變成罪惡的蘊育所。

    教會認為,信徒只要遵行教會所定的儀式就夠了。這些儀式包括學會主禱文、使徒信經、認罪及守聖餐。聖餐被認為是領受神恩惠的奇妙導管。

    在那時,一般人的信仰多半非常表面化︰只要遵守宗教儀式就夠了。然而他們認為,修士和修女必須遠超過這個標準。

    4.克呂尼(Cluny)修道院

    不管怎樣,每個時代都有真基督徒,甚至在最黑暗的第十世紀也不例外。他們看到教會的腐化,心中憂傷。其中有一位是亞奎丹公爵、教虔者威廉;他于公元910年在法國東部的克呂尼創立一所新的修道院。該院嚴格執行禁欲生活,于是「克呂尼運動」(Clunymovement)廣傳到其它修道院。其後的兩百年中,克呂尼革新運動成為改善教會屬靈光景的強大力量。修道主義的原則及方法雖然錯誤,但它的動機卻是真誠的;克呂尼運動的方式雖然錯誤,但確喚起當代屬靈的覺醒。克呂尼修道院在最興盛的時期,統管了二千多所修道院。

    這運動塑造出偉大的希爾得布蘭(Hildebrand),後來成為教皇貴格利七世;因他的緣故,克呂尼修道院對教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研討問題︰

    1.從保羅在歌羅西書二章16至23節及耶穌在馬太福音十六章24節的話中,說明人是不是必須籍禁戒食物及人生東趣,才能像修道者所追求的,成為敬虔的信徒?

    2,修道士對文化的貢獻是什麼?這是修道生活原來的目的嗎?

    3.什麼因素使克呂尼修道院與眾不同,成為黑暗時代中的明燈?

    4,修道主義與禁欲主義有什麼關聯?修道主義奠基在什麼錯誤的看法上?

    5.請列出修道主義發展的四個階段。

    6.中世紀教會發展出來的兩種不同屬靈標準是什麼?

    

    
第貳部 中世紀教會 第十四章 教會為自由奮斗 (1049一1058)
    1.羅馬教會歷經之階段

    在往下繼續敘述前,讓我們先回溯羅馬教會的四個階段︰(一)羅馬教會很早就顯出,在教會歷史中它會佔重要的一席。(二)因著羅馬主教的努力,教皇制漸漸成形。(三)十世紀及十一世紀前半期,教皇制被政府控制,非常腐敗。(四)教會屬靈情況低落時,宗教復興開始,這復興是由克呂尼修道院帶出來的。

    2.亨利三世協助克呂尼運動

    「克呂尼運動」的目的在于革新聖職人員、修道士及教皇制。這次改革運動影響到西歐各國許多修道院,不但激勵了成千上萬的修道士、神甫與主教,也影響了無數平信徒,為他們帶來心靈、思想全面的革新。事實上,這個運動就是由一個平信徒(亞奎丹公爵)創設修道院而開始的。

    我們是否記得三位教皇同時在位、互相攻擊的事?其中以本尼狄克九世最壞、最無恥,他竟然將教皇職位出售。為了結束這種混亂局面並維護健全的教皇制,克呂尼運動的改革家們決定向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德國的亨利三世求援。

    亨利三世是一位虔誠的信徒,非常贊賞克呂尼運動。于是在他的領導下,開了一次宗教會議,把西維斯特三世革職,同時逼貴格利六世辭職,並將他放逐到德國。他又召開另一次會議,將本尼狄克九世革職。教皇座位本來就不能容三人同坐。現在,這三位競爭者相繼被摔下了寶座。

    為了避免再卷入羅馬的腐敗,亨利三世另選一位德國主教就任教皇職,就是教皇革利免二世。然而這個教皇與繼任的教皇都很短命,在位不久就去世。亨利便指派自己的表兄弟、土爾主教為教皇,是為利奧九世。

    3.教皇利奧九世

    他在位五年(公元1049一1054年),是克呂尼運動的強力支持者,正因為他有改革的熱誠,才被皇帝指派為教皇。

    他一登位就非常忙碌,首先是改組紅衣主教會議(CollegeofCardinals)。原來在羅馬早已存在所謂紅衣主教,這些紅衣主教是教皇個人的助理及顧問。從形態上看,紅衣主教會議和教皇的關系正如內閣和總統之間的關系一樣。

    利奧九世即位之初,就發現這個紅衣主教會議全部成員都是羅馬人,他們來自羅馬的貴族,長期控制教皇,腐化了教皇制,而且不理會克呂尼革新運動。教皇利奧九世重新任命接受克呂尼運動的人為紅衣主教,並從不同地區挑選新的紅衣主教。這樣,圍繞著他的一群顧問,不但是他可以信任的人,而且是來自歐洲不同地區的人。

    這樣新教皇不遺余力地推動革新,他走遍德國、法國,在各地召開宗教會議,也在各地加強教皇的權勢。他所做的一切事,深得克呂尼修道院院長筍哥(Hugo)的合作。他強調三件事︰(一)神甫絕對禁止結婚。(二)不得實行聖職買賣。(三)非經聖職人員及會眾選舉,沒有人可擔任教會職務。

    4.東西方**

    然而教皇利奧九世在位時也有難處。我們還記得東西方教會之間早有歧異,距離日遠,只是到目前為止,教會仍是一體。直到利奧九世在位,東西方教會才正式決裂。這事導因于利奧九世與君士坦丁堡主教長瑟如拉留(MichaelCerularius)之間的不睦。公元1054年,教皇利奧九世的代表拿著教皇革除瑟如拉留教籍的詔諭,放在君士坦丁堡聖甦菲亞教堂的聖壇上。主教長瑟如拉留盛怒之下,一報還一報,也革除了教皇利奧九世的教籍。于是東西方教會正式**為二︰東方為希臘教會,西方為拉丁教會。

    5.克呂尼改革家面臨難關

    教皇利奧九世去世後,德皇亨利三世又指派一位德國人為教皇,號稱維克多二世(VictorII);但他只在位兩年(公元1055一1057年),而亨利三世也于公元1056年突然去世。教皇維克多二世對克呂尼改革家及德皇亨利三世都很忠誠。當亨利三世去世時,王子只有六歲,維克多使他在母後愛格妮(Agnes)的輔佐下,即位為亨利四世。

    這時克呂尼改革家們面臨難關︰教皇制雖然已脫離羅馬貴族的控制,然而還是藉德皇之助而維持的,事實上,教皇制不過是換個主人而已。到目前為止,有兩個原因使克呂尼改革家們容忍皇室對教皇的控制︰(一)這似乎是教皇制擺脫羅馬貴族的唯一之路。(二)雖然德皇亨利三世也像羅馬貴族一樣壟斷教皇制,但他對革新運動非常贊同,羅馬貴族則完全反對。因此,克呂尼改革家們寧可站在皇室這一邊。

    如今這位神聖羅馬帝國能干的皇帝去世了,即位的亨利四世只是一個六歲孩童,當權的是他軟弱的母後愛格妮。

    因此,克呂尼改革家們深信,這是教皇制擺脫皇室控制的最佳時機。

    6.教皇司提及十世

    既然克呂尼改革家能夠控制羅馬,在他們的領導之下,經由羅馬聖職人員選出了一位新教皇司提反十世。這件事完全沒有經過皇室的決定或影響,甚至根本沒有咨詢太後愛格妮的意見。

    教皇司提反是個能干的改革家,他宣稱所有的聖職都需經「教會」按立,平信徒毫無權柄。他極力反對「平信徒授衣禮」。

    德皇的權勢在于他可以指派自己喜歡的人當主教,若將這權勢從德皇手中奪走,皇帝就變得很弱。德皇當然是不會答應這樣做的,因此若教皇要執行他的諭令,必然會造成皇帝和教皇之間強烈的摩擦。

    司提反深怕這種摩擦的發生,因此沒有推行他的主張,反而要求太後愛格妮支持他就任教皇職;然而,在愛格妮給他支持不久後,他就去世了。

    7.希爾得布蘭遴選教皇

    教皇司提反十世去世後,克呂尼改革家們面對的局面十分困難。羅馬貴族一直想奪回控制教皇的權勢,司提反十世死後才一星期,羅馬貴族就選了一個自己人為教皇,是為本尼狄克十世。

    于是,那些在改革運動中新選出的紅衣主教必須離開羅馬逃命。這時期,對克呂尼改革家而言,是個黑暗時期,似乎教皇本尼狄克九世時代的腐敗又卷土重來,然而,他們卻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中得到幫助。

    原來在教皇貴格利六世被放逐到德國時,有一位名叫希爾得布蘭的年輕人伴他同往。亨利三世指派利奧九世為教皇,他赴羅馬就職時,從德國帶希爾得布蘭同往。抵羅馬後,利奧九世給他副執事的職位,專管教皇的經濟事務。這一位在利奧九世時代完全不被人注意的希爾得布蘭,在當前艱困的時期中挺身而出,成為黑暗時代的救星。

    首先他注意觀察,要找到一位贊同克呂尼運動的好教皇;于是,佛羅倫斯主教成為他的人選;接著,他聯合塔斯卡尼公爵及一部份羅馬人支持這位人選;然後,他得到愛格妮的認可;最後,他召回那批逃命的紅衣主教,他們便選舉了希爾得布蘭所提出的候選人為繼任教皇,這位新教皇的稱號是尼古拉二世。

    由于塔斯卡尼公爵的兵力保障,尼古拉二世成為羅馬的主宰,堅立在教皇座上。然而,從今以後,希爾得布蘭成為教皇背後真正掌握大權的人,他成為教會歷史中杰出的人物之一。

    8.希爾得布蘭的早年

    約于公元1020年,希爾得布蘭出生在意大利一個窮苦的家庭。他有一位叔父是羅馬聖瑪利修道院的院長,希爾得布蘭便在這個修道院受教育。

    貴格利六世是當時羅馬少數幾個能干的修道士之一,為了鏟除在位敗壞的教皇,他用錢向教皇本尼狄克九世買下了教皇職位,並派希爾得布蘭為他服務。當他被皇帝放逐到德國時,也帶著希爾得布蘭同去。因此,公元1073年,當希爾得布蘭成為教皇時,他以貴格利七世為稱號,表達他對施惠者的感激。

    在德國期間,希爾得布蘭獲得德國教會中罪惡行為的第一手資料,他親見屬世權貴如何指派一些完全不合適的人擔任教會聖職,只因為這些人肯付出高價。也是在德國期間,他認識了後來成為教皇的利奧九世。是利奧將他從德國再帶回羅馬。

    研討問題︰

    1.解釋以下名詞︰大**、紅衣主教會議、教皇制。

    2.為何在這時期中,皇帝可以任意指派或免除教皇?

    3.教皇利奧九世革新教皇制的基本方法是什麼?

    4.東西方教會彼此不合的原因是什麼?

    5.為什麼克呂尼改革家們要掙脫皇帝對教皇制的控制?

    6.希爾得布蘭如何推動改革計劃?

    7.德皇亨利三世如何協助克呂尼革新運動?

    8.列出教皇利奧九世為擺脫羅馬貴族控制而行的三件事。

    9.為什麼教會反對「平信徒授衣禮」?

    
第貳部 中世紀教會 第十五章教會繼續為自由奮斗 (1056一1073)
    1.希爾得布蘭的明智外交

    希爾得布蘭成功地打敗羅馬貴族,將一位以改革為志的教皇選上寶座。然而難處還在,教皇制雖脫離了羅馬貴族的控制,但仍在德皇束縛之中。希爾得布蘭希望教會也能自德皇的枷鎖下掙脫,但教皇制又是不能沒有政府支持的,問題是,如何找到一個支持教皇而不控制教皇的政府。

    希爾得布蘭環顧四周,發現只有塔斯卡尼公爵(DukeofTuscany)是可靠的,只可惜力量不夠強大。意大利南部有諾曼人,當教皇利奧九世在位時,曾為領土問題和諾曼人交戰,教皇戰敗,甚至破囚。然而,希爾得布蘭卻以明智的外交手腕使諾曼人成為尼古拉二世的封侯,並依封建制度條例使他們為教皇提供軍事防衛。不但如此,希爾得布蘭又為教皇獲得意大利北方民主政黨的支持。

    在這些強大政權有力的支持下,教皇權位非常穩固,希爾得布蘭感到這是面對當時最重要問題的時機。公元1059年,在羅馬召開的宗教會議中,教皇尼古拉二世正式廢止了「平信徒授衣禮」。

    2.選教皇的新方法

    教皇尼古拉二世時代,最重大的事是建立選舉教皇的新方法。這新方法于1059年的會議中宣布,除了一些修正外,這項方法沿用至今。新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要把選教皇的大權自意大利貴族及皇帝手中釋放出來。

    這項新的選舉方法如下︰前任教皇去世時,先由紅衣主教們提出繼任教皇的名字;待紅衣主教作出抉擇後,他們再征求羅馬的神甫及百姓的同意。

    此次會議的宣言中,僅含糊地提到年輕德皇亨利四世之名,以示禮貌,但卻絲毫未提皇帝與選舉有任何關系。

    宣言中也定下一個規條︰即教皇可以選自不同地區,必要時甚至可以在羅馬以外舉行選舉,不管選上者當時是在哪里,他可以立時擁有教皇職位的全部權勢。

    3.教皇亞歷山大二世

    選教皇的新方法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這個作法使教會與教皇制脫離了所有政治權勢。

    宣言公布後不久,教皇尼古拉二世就去世,新方法立刻面對考驗。

    希爾得布蘭這時早已是克呂尼革新運動的領袖,他使亞歷山大二世繼承尼古拉二世。然而,德國及倫巴第主教,以及意大利貴族們都不喜歡這個新方法,他們與太後愛格妮聯合,指派帕爾馬主教(BishopofParma)繼任教皇職位,稱為何挪留二世(HonoriusII)。

    在這種局面下,幸好德國發生了一個混亂事件,才挽救了希爾得布蘭及克呂尼改革家︰公元1062年,科倫(Cologne)大主教亞諾(Anno)綁架了德皇亨利四世,並取代太後愛格妮的監護地位。亞諾是個極有野心的人,他看出改革團體對自己有利,便公開承認亞歷山大二世為正式教皇,而使何挪留二世悄然引退。這件事,使希爾得布蘭再度獲勝。

    新教皇在各方面相當成功,因為有希爾得布蘭強大的輔佐。

    亞歷山大二世使德國兩個最強的大主教為買賣聖職行補贖;他又不許亨利四世與皇後離婚。此外,亞歷山大二世批準諾曼第威廉公爵進攻英格蘭;又許可意大利南部諾曼人的活動。結果,威廉公爵征服了英格蘭,諾曼人在意大利也征服了西西里。這樣,亞歷山大堅定了他的地位。

    4.希爾得布蘭成為教皇

    希爾得布蘭在24年中,先後擔任了六位教皇的總參謀。公元1073年,在一個危急情況下,他自己成了教皇。這件事完全出乎意料,而且相當不合理。

    那時,希爾得布蘭正在拉特蘭宮主持教皇亞歷山大的喪禮,群眾們突然高呼他為教皇,他們狂熱地將他抬到聖彼得教堂,把他放上教皇座位,奉為教皇。就這樣,希爾得布蘭未經提名選舉,沒有按1059年宣言的規定而成為教皇。只是,過不久,紅衣主教們舉行了一次正式投票,追認此事合法。

    5.教會與政府的關系

    君士坦丁大帝信主以前,並沒有所謂「教會與政府關系」的問題。在異教國家,國王和異教祭司間的關系,不成為問題;有時祭司在國王治下,有時國王在祭司治下。在以免列國,則為政教合一。新約教會于五旬節誕生後,教會和政府是分開的。君士坦丁大帝信主前,教會是個被逼迫的團體;君士坦丁的信主將局面翻轉,從此政府承認教會是一個獨立的機構。在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時,教會和政府事實上是兩個平行的組織,因此便產生了「教會與政府」之間關系的問題。

    解決之道有三種可能性︰(1)教會與政府地位同等。(2)政府高于教會。(3)教會高于政府。

    東方的教會采用第二種方法。東羅馬皇帝全權控制君士坦丁堡主教長及東方希臘教會。

    在西方,這個問題造成嚴重的沖突。有許多人主張政府高于教會,也有許多人主張教會高于政府,只有少數人贊成教會與政府地位同等。

    這點又看出東西方教會的不同,東方教會在這方面沒有問題,因此,東方教會的歷史也平淡乏味;而西方教會為了和政府互爭領導地位,教會歷史中充滿活力與刺激。

    6.教會預備面對更激烈摩擦

    西方教會曾在屬世統治者的控制之下,例如被意大利貴族及德皇控制,他們把教會帶回到查理曼大帝及君士坦丁大帝的時代。克呂尼革新運動,就是一項把教會自政府捆綁下掙脫出來的努力,該運動有相當的成就。然而,教皇們並不以脫離屬世控制力量為滿足,他們希望更進一步,把政府放在教會的管理之下。

    下一章將描繪教皇貴格利七世和德皇亨利四世之間激烈的摩擦。這摩擦發展到一個地步,非常壯觀,也非常戲劇化。

    研討問題︰

    1.請說明公元1059年的宗教會議。

    2.希爾得布蘭的外交政策有何明智之處?

    3.教皇的新選舉法,如何使教會及教皇制脫離屬世權勢的控制?

    4.列出亞歷山大二世之成就。

    5.教會當局怎樣使希爾得布蘭被擁立為教皇的事合法化?他們能廢掉這位不按章法而立的教皇嗎?

    
第貳部 中世紀教會 第十六章 教會被迫妥協(1073一1122)
    1.希爾得布蘭受克呂尼理想啟發

    見過希爾得布蘭的人,都看不出他是個不尋常的人。因為他身材矮小,聲音微弱,外表平凡;然而他卻是中世紀最杰出的人物。他有敏銳的思想、堅定的意志、無畏的勇氣及火熱的心靈。

    正如許多中世紀的偉人,他也深受奧古斯丁巨著「上帝之城」的影響;他在羅馬修道院修習時,又浸染在克呂尼革新理想之中;終其一生,這些理想給他強烈的啟發,而且深植在他本性之內。

    他一生最高的理想源自「上帝之城」,就是要在地上建立一個「神的國度」。希爾得布蘭深信,神所預備並指派為這國度實現的代理者就是教會。他進一步深信,教會的頭,教皇本身,就是基督的代表(christ’svicar),在他的觀念中,教皇高于一切,包括王子、國王、皇帝及所有人民,而教皇只向神負責。

    為了實現這理想,希爾得布蘭已經在六位教皇任內努力了廿多年。現在他自己身為教皇,更以充沛的精力及才干,繼續為這理想而努力。

    他一點不會為個人的利益奮斗,他不像當時其它許多主教的作風。他不收受賄賂,也不雄心萬丈或講求虛榮。當然,他的動機不可能全然純正,但又有誰是如此呢?有時為了達到目的,只要他認為是好的目地,他可以不擇手段。他本性喜好統治,但基本上他是誠心、熱切要事奉神的教會,以推廣神在地上的國度。

    教皇有大筆錢財可以任意支配使用,希爾得布蘭本可以像以前或以後的許多教皇一樣,過奢靡、享受、閑懶的生活;但他總是埋頭在繁重勞累的工作中,每天過著簡樸、禁欲的生活。

    2.為「授衣權」奮斗

    為了使教會配成為神國度在地上的代理人,希爾得布蘭認為教會與聖職人員均需按克呂尼的標準改革。為了鏟除革新的障礙,教會必須脫離政府的控制,而且政府必須在教會的管理之下。因此,「授衣權」必須自皇帝手中轉移到教皇手中。

    只要屬世權勢有能力指派並授權給主教,這些被指派的主教必然替他們的領袖努力,而不為教會努力。

    從皇帝的角度而言,他們不能放棄「授衣權」,因為這樣會削弱他們勢力。在當時,封建制度仍然繼續;單單德國就分成好幾部份,分別為公爵、侯爵及貴族們所轄管。他們之間經常沖突,但他們若聯合起來,勢力往往大于皇帝。而主教們及修道院院長也是封侯之一,藉著這批人的幫助,皇帝就有力量對付貴族的勢力。如果皇帝失去「授衣權」,就失去對主教及修道院院長的控制權;如果得不到他們的幫助,他便很可能被貴族們奪去皇位。

    如此,對教皇及皇帝而言,「授衣權」變成了「生死攸關」的事件。教皇若得不到這權柄,就不能改革教會;皇帝若沒有這權柄,就有失去帝位的危險。這兩方面的掙扎已經累積多年,為了爭「授衣權」,教皇貴格利七世與德皇亨利四世終于爆發了火勢凶猛的大摩擦。

    3.亨利四世向貴格利七世挑戰

    由于有一些貴族反叛,造成困擾,德皇亨利四世于教皇貴格利七世在位的頭兩年,表面上與他保持友善關系。教皇貴格利七世趁德皇勢微之際,于1075年再度禁止「平信徒授衣禮」。然而,就在同一年後半年,亨利四世在軍事上大獲全勝;而將整個局勢改觀。亨利深信自己有夠強的力量反抗教皇,便公然違反教皇禁止平信徒授衣禮的宣告,而給三位主教行了授衣禮。

    教皇對這件事的反應如何?

    公元1075年12月,貴格利選了一封信給亨利,以嚴厲的口氣,表達他心中的忿怒,于是教皇與皇帝之間形成對敵的情勢。

    信上一開頭寫著說︰「神的眾僕之僕貴格利主教寫信給亨利國王,願問候及使徒祝福臨到他,也就是說,如果他順服使徒座位、配為基督徒國王的話。為了使徒首領聖彼得所托的事奉,我們深思熟慮、仔細衡量當用什麼嚴厲之言,在此猶豫地給您使徒的祝福……」

    教皇在信中繼續指出國王許多罪狀,並提醒國王,他是在聖彼得及聖彼得繼承人教皇之下;貴格利又勸他不要為最近的勝利而驕傲。

    貴格利對亨利說,由于他的違規,必須被革除教籍;並從國王的地位免職;除非他悔改,否則就要受罰。

    當國王收到該信時,亨利正為不久前的得勝而興奮,他年輕、傲慢、頑固,讀完這信便勃然大怒。

    公元1076年一月二十四日,他在沃木斯召開主教會議,在國王的命令下,會中宣布不再尊貴格利為教皇,並寫信將此決議致達教皇。

    信上一開頭寫著說︰「非藉篡位乃藉神手按立的國王亨利,寫信給目前不是教皇而是一個偽修士的希爾得布蘭。」

    信中指責希爾得布蘭以非法手段篡取教皇職位。國王亨利根據希爾得布蘭當日不尋常的被擁立為教皇的事實,作出如此的結論。

    國王的信繼續寫道︰「因此,我們全體主教定你有罪,必須從你所篡的使徒座位上下來,讓其它不假藉宗教外衣,不運用暴力,只教導聖彼得純正教義的人,登上聖彼得寶座」。

    4.教皇革除德皇教籍

    可想而知,教皇必定立刻采取行動。二月十四日,在羅馬一個會議中,教皇嚴肅地宣布革除國王教籍。

    教皇在他的宣判上寫著說︰「聖彼得啊,懇求垂听我的禱告,因為我是你的代表,得著你從神而來的權柄,凡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憑著信,也為了保全教會,並聖父、聖子、聖靈三一全能者的榮耀,藉著你的大能和權勢,我褫奪皇帝亨利三世之子亨利四世在整個德國及意大利的主權,因為他以前所未聞的侮辱抵擋你的教會。凡和亨利四世所訂的誓約,無論過去或未來,均歸無效,我在此禁止任何人尊他為王!」

    5.德皇假意降服

    于是德皇頒了一道諭令,給羅馬百姓,以激烈的口氣要求他們將「修道士希爾得布蘭」逐出羅馬城;在這同時,教皇也選了一封信給德國百姓,叫他們另選新王,除非亨利悔改。

    但是,德皇的諭令沒有羅馬人理會,而教皇的要求卻在德國掀起了熱烈的反應。封建貴族們很高興他們有借口可以不再效忠德皇;由于德皇高壓式的統治,德國百姓都很恨亨利。

    公元1076年十月,德國貴族們舉行一次會議,大部份人主張立刻廢黜亨利,全體都希望將他降卑。

    最後貴族們決定第二年二月在奧斯堡再舉行一次會議,由教皇親自主持。在那次會議中,他們將給德皇亨利一個機會澄清罪名。如果一年之內,教皇貴格利還沒有取消亨利革除教籍的宣判,亨利就將失去王位。這段期間內,他將被軟禁在斯拜爾城(Spires)中。

    這時亨利處在非常危急的情況,他可以感覺到皇冠正在往下滑。為了挽救王位,他願意做任何事。

    因此,他給教皇寫信說︰「謹遵臣民之意見,本人願意從此尊重並順服使徒職任及您教皇貴格利。既然本人已被判觸犯重罪,願意呈上無辜之證明,或接受懲罰,或遵行您所規定,足以抵罪的補贖之禮。」

    6.德皇前往意大利

    就這樣,德皇屈尊降卑在德國臣民及教皇面前,但他本人則忙看計劃如何得回他原來的地位。

    「革除教籍」就是從教會的會員中被除名。當一位國王被革除教籍時,他的臣民可以不必再听從,他就失去了整個國家。若要挪去「革除教籍」的宣判,恢復教會會員的身份,必須得到教會的宣赦令。在宣赦之前,這個人必須先行補贖禮並呈上悔改的證明。

    在中世紀,行補贖禮是一件很普通的事。補贖禮有一定的方式及習俗,補贖時,悔罪的人必須穿上某種衣著並且禁食。

    亨利必須在一年內獲得教皇的宣赦,取消「革除教籍」的判決,因此他設計逃出斯拜爾城,帶著妻子白莎(Bertha)、小兒子及幾個忠心的隨從,前往意大利。在酷寒的冬天,冒著刺骨的冷風,越過冰雪覆蓋的阿爾卑斯山。

    在這同時,教皇正啟程北上,前往奧斯堡會議。當他行過塔斯卡尼時,听到謠言說,亨利帶軍前來。于是,貴格利轉道避近卡諾撒堡(CastleofCanossa)的堅固城牆中。

    7.德皇耐心等待

    公元1077年一月廿五日,亨利爬上卡諾撒堡的山坡,敲打城堡的外門。外門開啟,有人領他穿過第一道圍牆及第二道圍牆的牆門,但第三道牆門卻仍關閉。亨利在第三道牆門外的庭院中,整整站了一天,全天禁食,在他衣服外面,罩著悔罪者粗糙的毛織長袍,光頭赤足站在寒冷的雪地上。日暮西沉,大門仍然緊閉,這一天他不得其門而入。

    第二天早上,亨利再度出現,又是一整天赤足站在雪地上。夜晚來臨,第三道門仍不開啟,亨利只得回到他殘陋的臨時住處。

    第三天,亨利再一次以悔罪者身份站立在卡諾撒堡庭院中。漫長的時光,一直拖到中午,仍然沒有動靜;當下午即將消逝之際,于公元1077年一月廿七日的黃昏,第三道門終于徐徐開啟,讓亨利進入。

    8.教皇與德皇相見

    在房間的一端,坐著希雨得布蘭。這一位過去是出身寒微的窮小子,現在是外表平凡、矮小情謝的老頭子,但確是教皇貴格利七世。

    走進來的亨利,則為年輕、高大、體格健壯的男子漢,雖然身穿悔罪者裝束,仍是令人矚目的德皇亨利四世。

    現在戲劇上演了︰

    德皇流著淚,伏倒在地,他親著教皇的腳,懇求他的赦免。于是,教皇貴格利宣告赦罪,並解除了他「革除教籍」的判決令。

    9.卡諾撒戲劇真相

    為什麼教皇要讓皇帝三天赤足站在雪地上?是不是要將他屈辱到最卑微的地步?這是卡諾撒情景給世人留下的印象,今天人們已經用「去卡諾撒」這句話代表最深度的降卑。然而,這句話卻表明一般人對在卡諾撒所發生的事,完全誤解了。

    當時亨利的王國正處于危急情況,如果他只是呆坐等待,直到奧斯堡會議舉行之日,而仍掛著「革除教籍」的宣判令的話,他一定會失去王位。因此他不顧一切地,越過冰凍的阿爾卑斯山,去踫那位正往奧斯堡會議前來的教皇。

    此外,當教皇看到德皇時,發現他並非傳言所說帶著軍隊,而是扮成悔罪者的樣式,使教皇不知所措。當一個人以悔罪者方式前來時,「宣赦」是必須頒布的,因為這是基督的命令,也是教會的規定。因此,這時教皇是處于政治顧慮及教會責任兩難之間,這也就是為什麼他讓德皇在外面三天之久,因為教皇整整猶豫了三天。在這三天中,他自己心中有強烈的掙扎,德皇這樣做實在是把教皇放進困境。所以,卡諾撒真正戲劇,不是上演在庭院中,乃是上演在教皇心靈內。

    最後,亨利可以說事實上「勒索」到貴格利的宣赦,因此也就恢復了王位。藉著在教皇面前的降卑,德皇在臣民與貴族面前獲得外交上的全勝,亨利可以說是「以屈尊取勝」的人。

    10.摩擦仍然繼續

    卡諾撒事件並未結束亨利和貴格利之間的摩擦,它是最戲劇化的部份而已。

    接下來是一片混亂的局面。德國和意大利**成兩個陣營︰亨利在德國的對手們,于1077年推選了斯華比亞的魯道夫(RudolphofSwabia)為王,于是,在德國有了兩位對立的皇帝。公元1080年,教皇貴格利再度將亨利革除教籍,但此次沒有造成什麼影響,因為當時有一股反教皇潮流,大部份主教宣布將貴格利免職並另選一位教皇,稱為「反教皇」(Antipope)。于是,在意大利有了兩位對立的教皇。同一年,亨利和魯道夫爭戰,後者重傷而死,內戰在德國境內繼續,到處是殘殺暴行,將德國夷為廢墟。

    魯道夫死後,亨利整軍前往意大利,圍攻羅馬,將城奪取。亨利隨己意使「反教皇」就職,教皇也立刻為亨利加冕為帝。貴格利听見亨利率軍前來的消息,立刻逃到台伯河西岸的聖安格羅堡(TheCastleofSt.Angele)避難,並向意大利南方的諾曼人求救。諾曼大軍抵達,亨利帶軍撤退。諾曼人為報復羅馬人投降貴格利的敵人,進城後大肆屠殺搶掠。雖然這不是教皇的責任,但羅馬人對教皇已經充滿忿恨,使教皇此後不得立足于羅馬,只有隨諾曼人回往意大利南部。

    公元1085年,貴格利死于南行途中的沙勒諾城(salerno),去世時是個心碎的老人。臨死前,他說︰「我酷愛正義,恨惡罪惡,因此我死于放逐。」

    11.沃木斯協約(TheConcordatofworms)

    貴格利死後,為「授衣禮」的奮斗,又繼續了三十五年。

    公元1122年,經過長期疲憊的爭斗,終于訂下了雙方同意的沃木斯協約。根據協約,由教皇在敘任主教的「授衣禮」中頒賜屬靈職位的象征(戒指與杖),而皇帝則以「權杖之觸」頒賜封地。

    研討問題︰

    1.解釋以下名詞︰卡諾撒、沃木斯協約、反教皇。革除教籍。

    2.說明希爾得布蘭對教皇制的看法。

    3.為什麼教皇與皇帝為「平信徒授衣禮」之爭,成為一件大事?

    4.當一國之君被「革除教籍」時,他遭到什麼難處?亨利四世被革除教籍後的行動,是表明他怕屬靈的刑罰嗎?教會以革除教籍懲罰信徒的動機是什麼?

    5.亨利的悔罪行為是真心的嗎?

    6.教皇為什麼讓他在城堡外苦等三天?

    7.為什麼羅馬人憎恨希爾得布蘭?

    8.希爾得布蘭一生努力的動機是什麼?

    

    
第貳部 中世紀教會 第十七章 教會發起十字軍運動 (1096一1291)
    1.十字軍東征的背景

    教會本是源自東方,第一世紀後,它發展成強大的勢力,也在東方舉行的大會議中訂立了好些偉大的基督教信經。教會從東方發展到西方,有一千年之久,所有正統信仰的基督徒都藉著這個相同的信仰而屬于同一個教會。

    公元1054年,教會**成東方希臘教會與西方拉丁教會。當希爾得布蘭于1073年即位教皇之時,東西方教會之間的裂痕仍然新鮮,貴格利七世深盼能醫治這個創傷。

    教會不但內部有**,外在也被戰爭摧毀,成千上萬的信徒被敵軍征服。回教與基督教一樣源自東方,信回教的阿拉伯人奪取了東羅馬帝國的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與北非,再以旋風之速從北非,奪取西班牙,直搗法國。直到公元732年,查理馬特爾才將他們截阻在都爾。

    數世紀後,阿拉伯人失去了威勢,土耳其人取而代之。土耳其人也是回**。公元1070年,他們從亞拉伯人手中奪取巴勒斯坦及敘利亞,並且進攻小亞細亞,曾有一度嚴重地威脅到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及東方教會。

    這段時期,一連串事件相繼發生,公元1054年東西方教會**,公元1070年土耳其人威脅君士坦丁堡,公元1073年貴格利就任教皇。

    貴格利急于彌補東西方之間的裂痕,他深切地關懷正受土耳其人威脅的東羅馬帝國與東方教會。

    在危急情況下,東羅馬帝國向教皇貴格利求救,幫他們抵御土耳其人;因為東羅馬皇帝有權控制東方教會,所以皇帝應允教皇,如果教皇給與援助,他將終止東西方教會的**。

    東羅馬皇帝的請求使教皇大為動心,因為歷史上再也找下列這麼好的機會了。貴格利以為他可能同時完成三件大事︰(1)保全東方教會不致落入回**手中。(2)東西方教會再度合一,醫好**的創傷。(3)建立全球性、宇宙性的教皇統治。這實在是一項偉大而勇敢的計劃。

    教皇貴格利七世,這位中世紀的拿破侖,計劃親自帶領五萬軍人,前去「與神的敵人爭戰,直到耶穌基督的墳墓所在地」。然而這個計劃卻因他卷進與亨利四世授衣禮之爭而無法實現。

    無論如何,貴格利是第一個想到十字軍東征的人,雖然沒有一位教皇真正親自帶過十字軍東征,但後來所有發動十字軍的教皇都是受到貴格利的啟發。

    2.土耳其人仇視朝聖者

    從君士坦丁歸主直到中世紀,基督教演變成非常形式化的宗教。信仰內容除了學習使徒信經、十誡、主禱文之外,又信聖禮具有神奇能力;此外,並實行禁欲、敬拜聖徒、崇拜聖徒遺物及朝聖。

    到「聖地」(HolyLand)朝拜,更加流行。第五世紀時,耶柔米甚至定居于伯利恆。自從東西方教會**後,大部份西歐基督徒並不關心回**怎樣對待東方教會,但他們一想到基督教的聖地被不信者侵佔,便感到這恥辱不可容忍。

    過去阿拉伯人佔據聖地時,基督徒去朝聖並未遭到困難,因為阿拉伯人侍朝聖者,就像今天名勝區對觀光客的態度,朝聖者的錢和回教的錢一樣好,他們從朝聖客身上賺取了不少財富。

    然而,當塞爾柱土耳其人(SeljukTurks)自阿拉伯人手中奪走聖地後,情況就改變了。土耳其人在宗教信仰上非常狂熱,他們憎恨基督徒,只因為他們是基督徒。他們不要和朝聖者打交道,不要這些人的錢,以致使「朝聖之學」處于困境。朝聖者回去後,向大家報告如何遭受土耳其人的惡待,這些報告煽起了西歐信徒心中原有的懷恨,造成一股忿怒的烈焰。群情激動的情況,為教皇烏爾班二世(UrbanH)打開了發動第一次東征之路。

    3.教皇烏爾班二世發動第一次東征

    教皇烏爾班二世在位自公元1088至1099年。他與貴格利完全不同︰貴格利身材矮小、相貌平凡、不善言辭,而烏爾班出身貴族、高大英俊、相貌出眾、又善于演講;他不是一個率領軍隊的將軍,卻是一個會控制群眾心理的人。

    公元1095年秋,他前往法國克勒門城(Clermont)之前,先讓大家曉得他此行要去公開講到「聖地與土耳其人」之事。因此,當他走上講台時,展現在眼前的是人山人海、迫切等待的听眾。他有力的聲調、流利的言辭,迷住了全體听眾;他提到耶穌的降生、成長、受洗、在聖地的**、教導與行善︰他使他們看到耶穌的被捉、被釘、死亡與埋葬。他充滿感情地描述每一個救主所到過而成為神聖的地方,然後,他嚴厲的指責異**對聖地的褻瀆,以及對朝聖者的虐侍。于是,廣大的群眾開始激動。

    他繼續演講,煽起了群眾的暴怒。接著,他號召他們一同前往聖地去,從土耳其人手中奪回耶路撒冷與耶穌之墓;他應許所有參加的人可以減少在煉獄中受苦的時間;(煉獄Purgatory是個想象的地方,天主教相信人死後,靈魂在進天堂前,先到煉獄去受苦、煉淨。)又應許為此聖戰而喪生的人可以得著永生。

    于是群情激昂,成千上萬的人聚集在克勒門城,狂熱地喊著說︰「願神旨成全!願神旨成全!」

    教皇把紅布剪成小布條,將它們縫成十字形,每一個願意參加的人,在袖子上縫一個紅十字,于是形成了這支「十字軍」。因此,十字軍是西歐基督徒為將聖地自回**手中奪回的遠征軍。回**為傳教而打的仗叫「聖戰」,現在,西歐基督教組成了十字軍,也掀起了「聖戰」,因為這是為宗教目的,由教會發起的戰爭。

    4.十字軍東征的結果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于1096年出發,結果奪回了耶路撒冷,並設立了耶路撒冷王國,由十字軍武士們統管。然而,過不久,他們之間起了紛爭,甚至與被征服的回**訂立和約。雖然這第一次東征所建立的王國,維持了八十年之久(直到公元1187年),但卻是一個衰弱無能的政府,這個王國與當地人友好,因為當地人善于農事及建築,這是西歐來的人所不會的。

    接下來的東征︰如公元1147年第二次十字軍東征中純然是為援助搖搖欲墜的耶路撒冷王國;到公元1187年耶路撒冷落入埃及與敘利亞、甦丹、撒拉丁(Saladin)手中,于是英王獅心理查(RichardI,theLion-Hearted)、法王腓力(Philip)及德皇腓得力巴巴若沙(FrederickBarbarossa)組織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德皇巴巴若沙在途中不幸淹死,法王半途而回,唯有英王獅心理查到達,但也只與撒拉丁訂立協約,準許基督徒朝拜聖墓(HolySepulcher),即耶穌之墓。大多數史學家認為十字軍東征一共有八次,只有一次兒童十字軍,前後共持續二百年之久。沒有一次東征達到目的,長久下來,教皇越來越不易激起東征的熱情。因此,到公元1200年代中期,它默默自歷史上消失,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人才自土耳其人手中奪得巴勒斯坦。

    5.十字軍東征的動機

    毫無疑問的,對教皇和百姓而言,十字軍乃是表達他們對宗教的熱誠,但這個行動也代表一種錯誤的宗教信仰,就是中世紀信徒把聖地、聖徒及聖徒遺物當做崇拜的對象。

    當教會發動「為聖地而戰」時,這些十字軍成員只是一味地追隨教會的帶領,從來不問︰「我這樣做是不是在事奉神?」即使有人質疑,也是極少數而已,因為當時一般人都沒有受過什麼教育。因此,我們只能佩服十字軍的熱誠,但不能接受他們在宗教上的看法。我們對宗教,正如對其它事情一樣,不但需要有「熱誠」,也需要有正確的認識。

    研討問題︰

    1.解釋下列名詞︰耶路撒冷王國、塞爾柱土耳其人、聖墓。

    2.貴格利七世如何會有一舉三得的良機?

    3.聖地朝拜與十字軍東征有什麼關聯?

    4.當日歐洲處于何種情況,以致教皇一號召,成千上萬的人願意離鄉背井,加入攻打回**之戰?如果在今天,這種事可能發生嗎?

    5.促其它書籍中,查出兒童十字軍東征的史實。

    6.查考其它書籍,找出有閱武士組織(themilitantorders)如「聖殿武士團」(theknightstemplar)的記載。

    

    1.十字軍東征的背景

    教會本是源自東方,第一世紀後,它發展成強大的勢力,也在東方舉行的大會議中訂立了好些偉大的基督教信經。教會從東方發展到西方,有一千年之久,所有正統信仰的基督徒都藉著這個相同的信仰而屬于同一個教會。

    公元1054年,教會**成東方希臘教會與西方拉丁教會。當希爾得布蘭于1073年即位教皇之時,東西方教會之間的裂痕仍然新鮮,貴格利七世深盼能醫治這個創傷。

    教會不但內部有**,外在也被戰爭摧毀,成千上萬的信徒被敵軍征服。回教與基督教一樣源自東方,信回教的阿拉伯人奪取了東羅馬帝國的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與北非,再以旋風之速從北非,奪取西班牙,直搗法國。直到公元732年,查理馬特爾才將他們截阻在都爾。

    數世紀後,阿拉伯人失去了威勢,土耳其人取而代之。土耳其人也是回**。公元1070年,他們從亞拉伯人手中奪取巴勒斯坦及敘利亞,並且進攻小亞細亞,曾有一度嚴重地威脅到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及東方教會。

    這段時期,一連串事件相繼發生,公元1054年東西方教會**,公元1070年土耳其人威脅君士坦丁堡,公元1073年貴格利就任教皇。

    貴格利急于彌補東西方之間的裂痕,他深切地關懷正受土耳其人威脅的東羅馬帝國與東方教會。

    在危急情況下,東羅馬帝國向教皇貴格利求救,幫他們抵御土耳其人;因為東羅馬皇帝有權控制東方教會,所以皇帝應允教皇,如果教皇給與援助,他將終止東西方教會的**。

    東羅馬皇帝的請求使教皇大為動心,因為歷史上再也找下列這麼好的機會了。貴格利以為他可能同時完成三件大事︰(1)保全東方教會不致落入回**手中。(2)東西方教會再度合一,醫好**的創傷。(3)建立全球性、宇宙性的教皇統治。這實在是一項偉大而勇敢的計劃。

    教皇貴格利七世,這位中世紀的拿破侖,計劃親自帶領五萬軍人,前去「與神的敵人爭戰,直到耶穌基督的墳墓所在地」。然而這個計劃卻因他卷進與亨利四世授衣禮之爭而無法實現。

    無論如何,貴格利是第一個想到十字軍東征的人,雖然沒有一位教皇真正親自帶過十字軍東征,但後來所有發動十字軍的教皇都是受到貴格利的啟發。

    2.土耳其人仇視朝聖者

    從君士坦丁歸主直到中世紀,基督教演變成非常形式化的宗教。信仰內容除了學習使徒信經、十誡、主禱文之外,又信聖禮具有神奇能力;此外,並實行禁欲、敬拜聖徒、崇拜聖徒遺物及朝聖。

    到「聖地」(HolyLand)朝拜,更加流行。第五世紀時,耶柔米甚至定居于伯利恆。自從東西方教會**後,大部份西歐基督徒並不關心回**怎樣對待東方教會,但他們一想到基督教的聖地被不信者侵佔,便感到這恥辱不可容忍。

    過去阿拉伯人佔據聖地時,基督徒去朝聖並未遭到困難,因為阿拉伯人侍朝聖者,就像今天名勝區對觀光客的態度,朝聖者的錢和回教的錢一樣好,他們從朝聖客身上賺取了不少財富。

    然而,當塞爾柱土耳其人(SeljukTurks)自阿拉伯人手中奪走聖地後,情況就改變了。土耳其人在宗教信仰上非常狂熱,他們憎恨基督徒,只因為他們是基督徒。他們不要和朝聖者打交道,不要這些人的錢,以致使「朝聖之學」處于困境。朝聖者回去後,向大家報告如何遭受土耳其人的惡待,這些報告煽起了西歐信徒心中原有的懷恨,造成一股忿怒的烈焰。群情激動的情況,為教皇烏爾班二世(UrbanH)打開了發動第一次東征之路。

    3.教皇烏爾班二世發動第一次東征

    教皇烏爾班二世在位自公元1088至1099年。他與貴格利完全不同︰貴格利身材矮小、相貌平凡、不善言辭,而烏爾班出身貴族、高大英俊、相貌出眾、又善于演講;他不是一個率領軍隊的將軍,卻是一個會控制群眾心理的人。

    公元1095年秋,他前往法國克勒門城(Clermont)之前,先讓大家曉得他此行要去公開講到「聖地與土耳其人」之事。因此,當他走上講台時,展現在眼前的是人山人海、迫切等待的听眾。他有力的聲調、流利的言辭,迷住了全體听眾;他提到耶穌的降生、成長、受洗、在聖地的**、教導與行善︰他使他們看到耶穌的被捉、被釘、死亡與埋葬。他充滿感情地描述每一個救主所到過而成為神聖的地方,然後,他嚴厲的指責異**對聖地的褻瀆,以及對朝聖者的虐侍。于是,廣大的群眾開始激動。

    他繼續演講,煽起了群眾的暴怒。接著,他號召他們一同前往聖地去,從土耳其人手中奪回耶路撒冷與耶穌之墓;他應許所有參加的人可以減少在煉獄中受苦的時間;(煉獄Purgatory是個想象的地方,天主教相信人死後,靈魂在進天堂前,先到煉獄去受苦、煉淨。)又應許為此聖戰而喪生的人可以得著永生。

    于是群情激昂,成千上萬的人聚集在克勒門城,狂熱地喊著說︰「願神旨成全!願神旨成全!」

    教皇把紅布剪成小布條,將它們縫成十字形,每一個願意參加的人,在袖子上縫一個紅十字,于是形成了這支「十字軍」。因此,十字軍是西歐基督徒為將聖地自回**手中奪回的遠征軍。回**為傳教而打的仗叫「聖戰」,現在,西歐基督教組成了十字軍,也掀起了「聖戰」,因為這是為宗教目的,由教會發起的戰爭。

    4.十字軍東征的結果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于1096年出發,結果奪回了耶路撒冷,並設立了耶路撒冷王國,由十字軍武士們統管。然而,過不久,他們之間起了紛爭,甚至與被征服的回**訂立和約。雖然這第一次東征所建立的王國,維持了八十年之久(直到公元1187年),但卻是一個衰弱無能的政府,這個王國與當地人友好,因為當地人善于農事及建築,這是西歐來的人所不會的。

    接下來的東征︰如公元1147年第二次十字軍東征中純然是為援助搖搖欲墜的耶路撒冷王國;到公元1187年耶路撒冷落入埃及與敘利亞、甦丹、撒拉丁(Saladin)手中,于是英王獅心理查(RichardI,theLion-Hearted)、法王腓力(Philip)及德皇腓得力巴巴若沙(FrederickBarbarossa)組織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德皇巴巴若沙在途中不幸淹死,法王半途而回,唯有英王獅心理查到達,但也只與撒拉丁訂立協約,準許基督徒朝拜聖墓(HolySepulcher),即耶穌之墓。大多數史學家認為十字軍東征一共有八次,只有一次兒童十字軍,前後共持續二百年之久。沒有一次東征達到目的,長久下來,教皇越來越不易激起東征的熱情。因此,到公元1200年代中期,它默默自歷史上消失,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人才自土耳其人手中奪得巴勒斯坦。

    5.十字軍東征的動機

    毫無疑問的,對教皇和百姓而言,十字軍乃是表達他們對宗教的熱誠,但這個行動也代表一種錯誤的宗教信仰,就是中世紀信徒把聖地、聖徒及聖徒遺物當做崇拜的對象。

    當教會發動「為聖地而戰」時,這些十字軍成員只是一味地追隨教會的帶領,從來不問︰「我這樣做是不是在事奉神?」即使有人質疑,也是極少數而已,因為當時一般人都沒有受過什麼教育。因此,我們只能佩服十字軍的熱誠,但不能接受他們在宗教上的看法。我們對宗教,正如對其它事情一樣,不但需要有「熱誠」,也需要有正確的認識。

    研討問題︰

    1.解釋下列名詞︰耶路撒冷王國、塞爾柱土耳其人、聖墓。

    2.貴格利七世如何會有一舉三得的良機?

    3.聖地朝拜與十字軍東征有什麼關聯?

    4.當日歐洲處于何種情況,以致教皇一號召,成千上萬的人願意離鄉背井,加入攻打回**之戰?如果在今天,這種事可能發生嗎?

    5.促其它書籍中,查出兒童十字軍東征的史實。

    6.查考其它書籍,找出有閱武士組織(themilitantorders)如「聖殿武士團」(theknightstemplar)的記載。

    

    
第貳部 中世紀教會 第十八章 教會權勢頂峰時期 (1198一1216)
    1.又一位皇帝屈尊降卑

    雖然貴格利七世想使教皇超越皇帝的一切努力全盤失敗,甚至連他在卡諾撒堡對亨利四世的大勝也歸于徒然,但是,繼任教皇的腦海中,仍不能忘懷卡諾撒的情景,他們的心眼仍定楮于亨利卑微俯伏在教皇貴格利腳前的鏡頭,這幕戲景時常催逼他們去努力達到貴格利一生所委身的理想。

    當教皇亞歷山大三世在位時,教皇的權勢高張,教皇與德皇腓得利巴巴若沙之間,發生強烈的摩擦。最後,逼得皇帝向教皇投降。公元1177年,皇帝親自到威尼斯(Venice)的聖馬可座堂,在教皇面前,把皇服鋪在石灰地上,跪在上面,親吻教皇的腳,亞歷山大把皇帝扶起,並賜他一個「平安之吻」(KissofPeace)。

    八月七日,他們在意大利的阿南宜城(Anagni)相遇,這次德皇嚴肅地宣告他過去在羅馬所封立的「反教皇」無效,並承認亞歷山大才是合法教皇。當教皇上馬時,德皇為他拉馬韁,並陪在馬旁走了一程路。

    歷史似乎在重演,整整一百年前,他的曾祖父德皇亨利四世在卡諾撒降卑在教皇貴格利七世之前,現在,德皇腓得利巴巴若沙也兩次在意大利降卑于教皇亞歷山大三世面前,一次在威尼斯,一次在阿南宜。

    2.教皇依諾森三世(InnocentⅢ)

    依諾森三世擔任教皇時(公元1198一1216年),是教會權勢的頂峰時期。他出生于顯赫的羅馬世家,接受最好的教育,在巴黎修語言學,又在波隆那(Bologna)修法律,是個口才卓越的演說家,又是優秀的音樂家及歌唱能手,二十九歲便當紅衣主教,三十七歲被選為教皇。

    教皇依諾森對教皇制抱著最崇高的理想,他在兩封信上寫著說︰「神把權柄賜給彼得,不僅要他管轄普世教會,也是要他管理全世界。」他又說︰「除非皇帝真誠地事奉神在地上的代表人,他不會成為好的皇帝。」

    3.依諾森的得勢

    依諾森對教皇制的理想是由五個因素塑成︰貴格利七世的榜樣;偽文件「君士坦丁御賜教產諭」;十字軍東征;「藉著罪名(rationepeccati)」的原則;及當時歐洲有利的環境。茲將這五項分述于下︰

    雖然貴格利一生為建立教皇至高無上權勢的努力全盤失敗,但他留下的榜樣,卻成為一代代繼任教皇的原動力。

    雖然「君士坦丁御賜教產諭」是一份假文件,但世世代代被人當做真品。這份文件,在依諾森要求教皇權威的事上,提供了合法而有力的基礎。

    十字軍東征象征著全歐洲基督徒反抗回**的大聯合,而每次東征都是由教皇發起,他吩咐國王、皇帝率軍出戰,他們都服從了,使教皇漸漸以「基督教世界之首」的姿態出現。

    拉丁文「rationepeccati」是「由于罪」的意思。教會承認皇帝在純政治的範疇內居首位,而教皇是宗教與道德範疇內的最高權柄。現在教皇宣稱︰如果屬世君王在政治行為上犯了「不道德的罪」時,教皇不但有權,而且有責任干涉這些君王,並加以申斥。既然每一個政治行為都包含道德的成份,于是這項「藉著罪名」的原則,就在政治的範疇內,給教皇至高無上的權威,使他們成為制裁君王的人。

    當時歐洲的情勢對依諾森非常有利,使得加強教皇宇宙性特權的要求,有實現的可能。當時意大利北部各城漸趨富裕,他們願意與教皇聯合,對抗皇帝。德皇巴巴若沙在十字軍東征途中死亡,繼任的兒子只在位幾年,接下來的是三歲的腓得利二世;法國和其它國家則漸漸開始有民族合一的感覺。因此,當時的歐洲沒有一個強大的屬世權住可以向依諾森挑戰。

    4.教皇權勢達到頂峰

    依諾森一即教皇之位,就恢復「聖彼得教產」(thepatrimonyofSt.Peter),也就是所謂的「教皇碩士」(PapalStates)。這塊領土在意大利半島中部,過去由于教皇以土地交換神聖羅馬皇帝的保護,變得越來越小。自從依諾森上任後,六百年內,這塊教皇領土的疆界一直能保持原狀。

    教皇依諾森同時也向全世界宣布,他絕不縱容反對他的屬世權勢。英王約翰膽敢違杭教皇,于是在公元1208年,教皇給英國下了一道禁令(Interdict),宣布全英國不準舉行教會儀式;第二年,英王約翰被革除教籍,他的臣民不必再臣服于他,他也失去了王位。公元1213年,約翰只得向教皇屈服,他寫了一份公文,在肅穆的典禮中,呈遞給教皇代表魯道夫,公文上寫著︰「謹將英格蘭和愛爾蘭的一切權利及臣民獻給神及聖使徒彼得和保羅,也獻給我們的母親——神聖羅馬教會,以及我們的主——依諾森和他的繼承人,為要重新成為神與羅馬教會的臣屬。因此,我們在魯道夫面前立下了臣屬之誓……我們的後代也將繼續信守此誓。為表明我們的臣屬,我們和我們的後代,將在彼得辨士(Peter’spence)之外,每年自歲收內,為英格蘭提七百馬克,為愛爾蘭提三百馬克,奉獻給教皇轄區(HolySee)。」英王約翰隨即將他的皇冠及權杖交給魯道夫,魯道夫將它們保管了五天,再交還英王,以示至高無上之威權,英國自此成為教皇的屬下。

    國王和皇帝們一個接一個地,相繼承認教皇是他們屬靈的領袖。除了法王之外,所有的君王都承認教皇也是屬世的主宰,他們宣稱自己是教皇的臣屬,也承認他們的國土是羅馬教會的領土。

    有一段時期,甚至羅馬帝國也成為羅馬教會的領土︰十字軍東征的目的,是要自回**手中奪回聖地;但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卻偏離了這個目標,十字軍在東征的途中,不前往耶路撒冷,乃是攻打君士坦丁堡。他們奪取了君士坦丁堡,並設了一個拉丁王國(LatinKingdom),拉丁王國的統治者承認自己臣屬教皇。

    依諾森三世在位期間(公元1198一1216年),整個基督教世界中,大部份君王部成為羅馬教會的封侯,教會權勢自此達到了頂峰。

    5.拉特蘭會議

    然而依諾森三世的理想遠超過屬世權勢的獲得。公元1215年,他在羅馬拉特蘭教堂(LateranChurch)召開一次大公會議;在召集這次會議時,他說︰「有兩件事一直是我心中的負擔︰聖地的再度征服,及全球教會的革新」。

    四百多位主教、八百多位修道院院長及副院長,以及許多聖品人員和平信徒參加。聖品人員中地位最高的大主教都出席,共七十一位,其中包括君士坦丁堡及耶路撒冷大主教。也有德皇腓得利、法王、英王、亞拉岡(Aragon)王、匈牙利王、耶路撒冷王、塞浦路斯(Cyprus)王派來的特使,以及意大利各城的代表,「好象全世界都到齊了」!

    這次會議決定再組一次十字軍,由教皇親領出征;會中也指斥瓦勒度派(Waldensian)及亞爾比根派(Albigensian)為異端;會中規定了對不肯悔改、傳布異端者的刑罰;同時宣告限制贖罪券的頒發;並規定主教們應當選能干的人講道;並為學識較差者免費提供神學及文法教育;也命令猶太人及回**穿著特別服裝;猶太人不可擔任有權管轄基督徒的公職。

    這次拉特蘭會議成為教皇依諾森三世超越其它諸教皇、擁有最高權勢的標記。第二年,依諾森逝世。

    6.革新的需要

    依諾森已經宣布他召集拉特蘭會議的目的之一是要改革教會,而教會也確實需要革新。在當時,基督徒心目中所謂的教會革新,是指聖職人員和修道士的改善,因為那段時期,聖職人員大部份的屬靈情況令人嘆息。教會擁有大批財富,擔任教會聖職是謀生最容易、最舒適的途徑;主教的薪水很高,于是有許多非常世俗的人當了主教。巴黎有一位書記說︰「我可以相信任何事,但卻無法相信一位德國的主教可以得救。」教皇依諾森三世寫著說︰「法國南部的主教們是平信徒的笑柄。」

    然而,在這段黑暗時代中,也不是沒有真誠的基督徒,從中世紀許多詩歌中,可以看到深度靈命的流露;其中很熟悉的一首是克勒窩的伯爾納(BernardofClairvaux)所寫的「至聖之首今受創傷」。伯爾納寫信給教皇說︰「誰能讓我在離世之前,看到教會恢復舊日的秩序?當日使徒撒網,是為得人,不為得金銀!」有些伯爾納的著作,後來幫助馬丁路德尋得心靈的平安。

    越來越多虔誠的信徒感到教會需要革新,這種感覺興起許多新的修道院及團體。這些新團體強烈地定罪那股漸漸滲入教會的腐化潮流。這些新團體包括︰迦馬道里會(theCamadoli)、卡都新會(theCarthusians)、西篤會(theCistercians),最重要的是方濟會(theFranciscans)和道明會(theDominicans)。

    修道士和修女的數目增加得很快,克呂尼修遭院院長彼得說︰「修道士不計其數,幾乎充滿全地,不論在市鎮、城堡或設防之地,基督的軍隊穿著不同的裝束、采用不同的習慣,他們甘願奉信心與慈善之名,立誓過紀律的生活。」

    在巴勒斯坦則有聖殿武士團(TheTemplars)、慈善武士團(Hospitalers)及條頓武士團(TeutonicKnights)三個修道組織。他們的目的是保護到聖地的朝聖者,並照顧病患;前二團至今仍在羅馬天主教中。條頓武士團在公元1291年前,一直以亞克(Acre)為總部;他們早于1226年遷徙到匈牙利及普魯士,曾與斯拉夫人與韃靼人交戰,並且努力在波羅的海區域傳揚福音。到改教時期,他們的領袖成為復原派信徒,而解散了這個武士團。

    7.道明會(theDomincanOrder)

    聖道明出生在西班牙,也在那里受教育;他與主教同赴法國之時開始講道,要把那些冷淡退後及傳播異端的人帶回羅馬教會。據傳說,他行了幾件神跡。他為入羅馬教會的人設立了一所女修道院,也讓一些有貴族背景的可憐女子在那里受教育。

    公元1215年,拉特蘭會議期間,他要求教皇依諾森三世認可他所創立的修道會,當時該會只有十六名成員,教皇依諾森頒賜了認可。

    道明會采用「講道僧侶」之名,此名說明他們的理想,因為他們的目的就是要講道。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不像一般修道士,住在修道院中與世隔絕,乃是處于忙碌的日常生活中。

    道明會的發展非常快,道明本人于差派人出去後四年去世,那時該會已經在八個省有組織,並且另外設立了六十個修道院。

    道明會修道士立誓過貧苦的生活,後來他們發展成募緣會(MendicantOrder),募緣會是一種「托缽乞食」的修道團體。

    在這段時期,道明會修道士以博學著稱,大學城都是他們活動的地點。過不久,道明會修道士逐漸成為西歐著名學府的教授,其中最出名的有亞伯特馬格納斯(AlbertusMagnus)及多馬阿奎那(ThomasAquinas)。由于他們的博學,道明會後來控制了「異教裁判所」(Inquisition),專司根絕異端的工作。

    8.方濟會(TheFranciscans)

    亞西西的法蘭西斯(FrancisofAssisi)于1182年生在意大利。父親是個富商,自幼過享樂的生活;20歲時,因一場危險的疾病而歸向基督,從此以後,獻身過貧窮、慈善的生活。與他有同樣看法的人,也加入他的陣營,到他們有12個人時,與道明會一樣,在1215年的拉特蘭會議中,請求教皇依諾森三世的認可,教皇準許了他們的請求,認可了他們的修道團體——方濟會。他們謙虛地自稱為「少數人」(Minorites)或「小僧侶」(FriarsMinor)。

    法蘭西斯堅持過貧苦生活,僧侶們必須親手做工,不計酬勞,也不可為明天憂慮,除了當天的必需品以外,其余全部周濟窮人。

    法蘭西斯酷愛一切被造之物,他甚至向小鳥講道,並以「貧窮女士」為他的情人,為她歌頌。他的口才極佳,藉講道,他感動了無數人心。

    9.慕緣會

    道明會和方濟會所演變而成兩個募緣會,非常相似,都非常出名。

    修士們冒著暴風、烈日,走遍整個歐洲。他們拒絕金錢的施舍,卻以感恩之心接受食物的供應,只要能不挨餓便行。他們毫不倦怠地,將人自撒但手中搶救出來,也把人們從日常生活的憂慮中救拔出來。

    修士們在異**中宣教,並在東方**的教會、傳異端者及回**中工作。

    他們強調「雙手做工」的高貴品格、基督徒對缺乏者的關懷及聖職人員生活的革新。這兩個修道會一直存到今天,仍然強大,而且活躍。

    10.文藝復興的開始

    十字軍東征時代,成千上萬的西歐人有機會旅行到遠方。東羅馬帝國、東方各國及回**手中的西班牙,都比西歐更加文明。藉著十字軍東征,使西歐人有機會接觸到近東地區,而刺激了西歐許多人的思想生活。

    十二世紀後,中世紀西歐的黑暗漸被驅散。在意大利、德國。法國。英國興起許多大學;這些大學以擁有博學及思想敏銳的老師為傲,如︰安瑟倫(Anslem)、亞伯拉德(Abelard)、彼得倫巴(PetertheLombard)、亞伯特馬格納斯、多馬阿奎那。敦司甦格徒(DunsScotus)等人,均被稱為「中世紀教授」;他們所教的稱為「經院哲學」(Scholasticism),是將神學與哲學混合的一種學問。多馬阿奎那的巨著「神學總論」(SummaTheologica)就是一本古典文學與基督教思想的綜合,它成為今天天主教教育的基本教材。

    中世紀也建築了許多偉大的教堂,其中最著名的分別在米蘭(Milan)、萊姆斯(Rheims)及科倫(Cologne)。

    文藝復興對教會也產生影響,因為教會存在世上,世界所發生的大改變,遲早要在教會里感受到。

    

    研討問題︰

    1.解釋下列名詞︰少數人、中世紀教授、禁令。

    2.將中世紀教皇列出,找出他們平均在位年數,並說明為何在位都這麼短暫?

    3.拉特朗會議的成就是什麼?

    4.聖法蘭西斯有什麼獨特之處?

    5.拉特蘭會議以及會議所做的決定頸示當時教會的情形如何?

    6.列出募緣會修道士的活動,並說明這些活動如何反映出當時教會的情況?

    7.從那些事上可以看出這時期的文藝復興?

    8.查考有關資料,研讀聖法蘭西斯的一生。

    

    
第貳部 中世紀教會 第十九章 教會權勢衰微 (1294一1417)
    1.教皇波尼法修八世(BonifaceVM)

    一般而言,整個十三世紀,從依諾森三世到波尼法修八世,教皇都能保持教會的屬世權威,但到波尼法修八世時代,教皇的權勢開始快速地衰微。

    一個領袖的個性可以大大影響歷史,波尼法修就是一例。他是個博學而自大的人。他就任教皇職位的典禮極其壯觀,甚至在上馬之際,左右各有一位國王為他扶著馬鐙。他在位自公元1294至1303年。

    然而,過不久,波尼法修就為了聖職人員繳稅的事和法王美男子腓力(PhiliptheFair)發生沖突。因為腓力在法國向聖職人員征收重稅;教皇下令不準聖職人員繳納;法王即刻以禁止金、銀、寶石出口法國作為報復;這樣便切斷了教皇自法國來的歲入。

    于是教皇一連發布了幾道教諭(bulls),用拉丁文書寫,而且蓋上圖形鉛璽每個教諭都以開始的幾個字為名,

    在「一聖教諭」(Unamsanctam)中,教皇說︰「……教會有兩支寶劍︰屬靈和屬世的……它們代表教會的權柄,前者由教會和教皇的手運用,後者由國王和軍士運用,但必須用在教會和教皇權柄的統管之下。一支寶劍必須順服另一支寶劍,也就是說,屬世權柄必須服在屬靈權柄之下,屬靈權柄有權建立屬世權柄,並在屬世權柄犯錯時,施行審判……。世界上每一個人得救的必要條件是順服羅馬教皇。」教皇又引耶利米書一章10節的話︰「看哪,我今日立你在列邦列國之上」作為他要求統管全世界的聖經根據。

    像教皇貴格列七世一樣,波尼法修也憤怒地革除了法王腓力的教籍。貴格利的這一招雖曾有效,波尼法修依樣而行,卻得不列果效。

    為什麼手段相同,結果卻不同?因為時代改變了。貴格利在位時,盛行封建制度,有許多強大的貴族,時常反叛皇帝;亨利被革除教籍,給貴族們機會脫離皇帝的轄制,在這種局勢下,皇帝變成極其無助,不得已要向教皇低頭,以保持自己的權位。但到波尼法修在位時,時代不同了,由于十字軍東征的影響,封建制度崩潰,貴族失去權勢,代之而起的是強烈的民族意識,尤其是在法國。當教皇革除法王教籍時,法國百姓不但不因此放棄對法王的效忠,反而更團結起來,支持法王,在這種局勢下,法王美男子腓力可以公然地蔑視教皇波尼法修。

    在教皇與國王的摩擦過程中,「革除教籍」所產生的效用,全看當時百姓的態度。如果百姓支持教皇,這個武器幾乎具有不可抗拒的威力,但若百姓支持國王,這個武器就毫無作用。

    公元1177年時,在意大利的阿南宜,德皇腓得利巴巴若沙曾降卑在教皇亞歷山大三世面前。然而,到公元1303年,在同一個地方(阿南宜),教皇波尼法修卻遭到奇恥大辱。法王腓力派遣兩位代表,帶著一隊軍人,前往阿南宜捕捉教皇。阿南宜的百姓起而保護教皇。當時波尼法修已是個87歲的老人,兵丁竟將他拳打腳踢。但他們並不能拘捕他。這次和法王腓力之爭的慘敗,以及肉體所受的創傷,對波尼法修實在是太大的打擊,因此,返回羅馬幾天之後,他便帶著破碎的心靈去世。

    2.一個新紀元

    從來沒有一位教皇像波尼法修一樣傲慢,他狂妄地以許多教諭宣稱教皇的權勢;也從來沒有一位教皇像他這樣受苦、降卑,以致一敗涂地。這不僅是他個人的失敗,也代表教會權勢衰微的開始,同時為歷史引進了一個新的紀元。波尼法修完全錯估了新興民族意識的力量。以法國全國而言,共有三個社會階層——貴族、聖職人員及一般百姓。他們宣稱教皇無權干涉國家內政;除上帝以外,沒有任何權柄可以超越國王。

    3.「巴比倫被擄」時期(BabylonianCaptivity)(公元1309一1376年)

    公元1309年,教皇寶座從羅馬被遷到靠近法國的亞威農(Avignon),教廷留在該地,直到1376年,這段時期在歷史上被稱為「教皇巴比倫被擄時期」。「被擄」是因為這時期的教皇都在法王控制之下;「巴比倫」是因為前後持續約七十年之久,正如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被擄到巴比倫一樣。這段時期,所有教皇都是法國人。

    繼法王美男子腓力給教皇制強烈的打擊之後,「巴比倫被擄」更進一步削弱了教皇的特權。因為在亞威農的教皇們,完全听命于法國國王,其它各國人民不再尊重教皇。這時期的教皇制正如第十世紀,教皇受意大利貴族控制之時的情形。

    除此之外,民族意識也在其它國家滋長。在德國的一些王族有權選舉國王,他們宣稱德王的權柄是來自上帝而非來自教皇。在選舉及行政權柄上,德王完全不受教皇控制,這一原則成為德國的憲法。公元1366年,當英王愛德華三世在位時,國會宣布終止英國與羅馬教會間臣屬的關系,並拒絕繳納英王約翰在位時向教皇依諾森三世所應允的貢金。

    在巴比倫被擄時期的教皇,大部份都花用龐大的經費,過奢靡腐敗的生活,亞威農教廷成為奢侈宴樂的中心。為了獲取更多錢財,教皇們以無恥卑鄙的手段,出賣主教職位及贖罪券,或向信徒抽取重稅,成為西歐各國無法背負的重擔,以致當時許多人稱教皇為「敵基督」。

    巴比倫被擄時期的種種事件,已使教皇權勢大為衰微。但,更糟的事即將發生!

    4.大**時期(TheGreatSchism)(公元1378一1417年)

    意大利人對教廷遷往亞威農之事,非常不悅,他們欲使羅馬再度變成為教皇寶座所在地。結果于公元1378年,意大利與法國公開斷絕關系,雙方各選出一位教皇;于是出現了兩位教皇,一位在羅馬,一位在亞威農;這段時期(公元1378至1417年)被稱為「大**」時期。

    兩位教皇彼此咒詛,彼此開除對方教籍;對當時一般真基督徒而言,實在是一幕令人心痛的景象;教皇制的尊嚴受到重大打擊,從此再無法完全恢復。

    公元1409年,在比薩(Pisa)舉行了一次會議以解決這個大**。會議決定廢除雙方教皇,另選亞歷山大五世為教皇,但沒有一位教皇願意讓位,結果造成三位教皇同時存在的局面。

    在這樣混亂的情勢下,這三位教皇,沒有一位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最後,公元1417年,君士坦斯會議(Counci1ofConstance)中,又選了一位意大利紅衣主教為教皇,稱為馬丁五世(MartinV);其它三位教皇為怕引起更大的難處,一致支持馬丁五世。這樣,才使西歐教會再度恢復只有一個「頭」的情況,也終止了這個「大**」。然而教皇制所受的創傷,以及教會由于「巴比倫被擄」及「大**」所受的苦難和打擊,又繼續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研討問題︰

    1.解釋下列名詞︰亞威農、阿南宜、教皇教諭、1417。

    2.波尼法修引用耶利米書一章10節來要求權柄,你會怎麼回駁他?

    3,試解釋為什麼教皇將法王腓力革除教籍,卻毫無效用?

    4.是什麼事造成「巴比倫被擄」?

    5.「巴比倫被擄」時教皇制的影響是什麼?

    6.「大**」指什麼?它對教皇制的影響是什麼?

    7,「巴比倫被擄」如何導致「大**」?

    8.列出為解決「大**」所開的各次會議及結果。

    

    
第貳部 中世紀教會 第廿章 教會內部的困擾 (1200一1517)
    1.掙扎與改變

    中世紀末期,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片腐化與混亂;這期間,摩擦與掙扎的最高峰是教皇和皇帝之間的權力斗爭。而現在,神聖羅馬帝國已經衰微,在許多歐洲地區,代之而起的是新興的民族意識;因此,在政治結構上還是一片雜亂無章的情形。

    在權力斗爭過程中,教皇制本身受到嚴重的創傷。原來中世紀教會是個龐大而有力的架構,它象征著全面的合一,但這合一的標志,卻被污穢的「大**」所粉碎,這是一般百姓所無法了解的事。

    十字軍東征不但破壞了封建制度,也刺激了西歐的經濟和文化。有些人開始散布一些看法,反對教會所教導的教義,不滿教會組織。

    因此,教會不但外面受到搖撼,內部也產生騷動,影響遍及整個教會生活。

    2.亞爾比根派(TheAlbigenses)

    我們仍記得,摩尼教源自于波斯,後來傳遍羅馬帝國,甚至有一段時期,連奧古斯丁也深受影響。但後來奧古斯丁放棄了摩尼教信仰,並且極力反對他們;他的努力,使摩尼教在西方完全根除,然而在東方它卻繼續存在。十字軍東征時期,摩尼教又沿著十字軍新拓的貿易路線,自保加利亞傳回西歐。

    摩尼教的觀念滋長迅速,在法國南部尤然,亞爾比城(Albi)成為其溫床。接受這些觀念的人就稱為亞爾比根派;這批「新摩尼**」有一個更廣的稱呼——迦他利派(Cathari)。

    迦他利派正如摩尼**一樣,相信二元論。他們相信有善、惡二神,凡屬有形的、物質的世界,均為惡神的工作。靈魂雖來自善神國度,卻被囚于這個物質的世界。

    有些亞爾比根信徒不接受全本本舊約聖經,因他們認為舊約是惡神的作為;另一部份人,則接受詩篇和先知書;所有亞爾比根派的人都相信新約是來自善神。他們既然相信物質是惡的,便認為基督一定不會有真正的身體,因此,基督沒有經過真正的死亡;他們不尊敬十字架,因為它是屬物質的;他們拒絕聖經,因為也是屬物質的;他們沒有教堂建築,因為教堂都建在物質上;亞爾比根派全然是異端。

    3.瓦勒度派(TheWaldenses)

    亞爾比根派與教會對敵,瓦勒度派卻不然。原來有一批人跟隨里昂一位富商彼得瓦勒度(PeterWalds),他相信聖經,尤其是新約,認為新約是基督徒生活信仰的準則。大約公元1176年,他變賣所有的家產,分給窮人,他和他的門徒把大部份新約背下來,兩個、兩個地,穿著簡單的衣服,赤著足,到處傳道。他們每個禮拜一、三、五都禁食;他們不起誓、不打仗、只用主禱文;他們不信煉獄,也不接受為死人禱告和彌撒;他們深信在房子里或馬廄中祈禱和在教堂里祈禱一樣有效;他們篤行信徒證道,而且不分男女。

    4.教會訴諸逼迫

    亞爾比根派和瓦勒度派發展得非常迅速,吸引了無數信徒,造成對羅馬天主教會的強烈威脅。因他們的影響太大,教會便宣告他們是異端。為了反對他們所傳的道,道明會及方濟會的修道士們便組織了傳道部(OrdersofPreachingFriars)。這兩個修道會,到中世紀末期已經發展成舉足輕重的團體,他們成為教皇的軍隊。

    然而,道明會和方濟會修道士們的傳講,只有一些作用,挽回了少數被異端迷惑的人。于是教會召開數次會議,決定根據奧古斯丁的教導,訴諸武力。從此,教會開始逼迫信異端者。異教裁判所也設立了起來,由道明會掌理大權。

    異教裁判所是羅馬天主教的法庭,它的使命是鏟除異端,任何人若有異端嫌疑,就被帶到這個由道明會修道士掌權的法庭中。修道士先對嫌犯加以問話,若發現果然有異端思想,就要他公開撤消或否認異端信仰;假如犯人撤銷了信仰,就可以自由離開法庭;如果不肯撤消,反而堅持他的信仰時,則被教會棄絕,並送交屬世政府,加以刑罰,因為「教會是不流人血」。一般對異端的刑罰是將犯人綁在火刑柱上燒死。(注意︰不要把中世紀的異教裁判所和後來的西班牙異教裁判所相混。)

    如果一個嫌犯不能清楚回答道明會修道士所給的問題,修道士往往用嚴刑拷問,直到對方認錯,或被折磨至死。

    無數亞爾比根派及瓦勒度派的信徒,成為異教裁判所的犧牲品。但是法國南部,信異端的人太多,異教裁判所無法面對這麼大的工作,教皇便改用別的方法,發起對付異端的「十字軍」征討。一些貴族們響應教皇的號召,他們帶軍進入法國南部,大肆殘殺,血流成河,達二十年之久,使法國這片原本美麗的省區,變成了荒野廢墟,亞爾比根派終于被鏟除。

    瓦勒度派則在阿爾卑斯山高處的深谷中,找到避難之所,他們一直存留至今。在改教運動時期,他們接受了改教信仰,而成為復原**。中世紀與羅馬天主教會決裂的所有團體中,只有他們存到今天,而且仍在意大利一帶布道,並有相當的成效。

    5.威克里夫(JohnWycliffe)

    中世紀末期,興起不少勇士,敢于公開批評羅馬天主教的教義及組織。其中最重要的兩位是威克里夫和胡司。

    威克里夫于公元1320年生在英國,受教于牛津大學,後來成為該校教授。公元1376年,他開始批評聖職人員;他說︰「政治與財富已經腐化了教會,這個教會需要徹底革新。」對于教會,他說︰「教會必須回到使徒時代的貧窮與單純。」對于教皇,他稱教皇為「敵基督」。他宣稱︰「只有聖經是信仰的根據,教會不是信仰的準則。」但是天主教會所用的聖經,是拉丁文寫的,一般百姓無法閱讀。因為當時教會所采用的譯本是武加大(Vu1gate),這是耶柔米自聖經原文(希伯來文及希臘文)譯成的拉丁文譯本。為了使英國的基督徒能夠自己讀聖經,威克里夫將聖經譯成英文,他也寫了好些書。

    威克里夫的門生將他的教導及新譯的聖經帶到英國各地,當然教皇和聖職人員對這件事非常不滿,他們用盡方法要摧毀威克里夫;但英國大部份人民及許多貴族都全力支持威克里夫,貴族們並保護他,使他不至落入逼迫者手中;公元1384年的最後一天,威克里夫平安地離世。

    威克里夫死後,他的教導繼續在英國散播,藉著他的著作,也透過門徒的努力,這批人後來被稱為羅拉得派(Lollards)。他們反對教皇和聖職人員,過貧窮的生活,以聖經為信仰的唯一標準。

    當威克里夫門徒的影響越來越大時,從聖職人員而來的反對勢力也越來越大。最後,主教們通過一項法律,規定燒死傳異端者。于是,英國全地從南到北,都有羅拉得派的人在火焰中殉道。然而,要將他們連根鏟除,並非易事,這股火焰一直延燒到十五世紀,才總算能逐漸抑止羅拉得派的發展。他們的人數越來越少,連最後一批也被逐消失。但,「羅拉得主義」卻默默存留,直到改教運動時期。

    6.胡司(JohnHuss)

    威克里夫的事跡,遠揚到英國以外,在波希米亞(Bohemia)的胡司,熱切地接受他所有的報導。胡司大約生于公元1369年,曾經接受祭司訓練,後來成為波希米亞首都布拉格大學神學部主任,最後成為該大學校長。

    胡司讀完威克里夫的書後,開始大膽地指責聖職人員的腐敗。事實上,在胡司出生以前,波希米亞早就已經歸展出一股強烈反羅馬教會的意識;瓦勒度派在波希米亞特別昌盛,因此,胡司一講道,立刻獲得一般民眾及貴族們熱烈的反應,他幾乎贏得全波希米亞人的心。

    胡司的許多言論,後來成為改教運動的主要教導。他說︰「神聖教會包括所有預定得救的人。」他將「在教會里〕及「屬于教會」這兩種人加以分別,他說︰「一個人可以在教會里,但並不真正屬于教會。」「在宇宙教會中,唯獨基督是頭。」「教皇和紅衣主教不是教會組織的必要人物。」

    這時教會正處于「大**」時期,教會內部的摩擦紛爭達到頂峰,在位的兩個教皇是亞威農的約翰廿三世及羅馬的貴格利十二世。教皇約翰廿三世被教皇貴格利的保護者拿坡里王逼得很緊,為了和拿坡里王對抗,約翰廿三世將贖罪券頒給所有願意幫助他的人。過去,胡司非常相信贖罪券,他有一次甚至花盡所有的錢,為了購買一張贖罪券,現在,他大大譴責出售贖罪券的行為,認為這是違反聖經的可憎之學。

    教皇約翰廿三世立刻將胡司革除教籍,後者不但輕視這個革除教籍的宣告,甚至宣布它無效,胡司轉而向教會的大公會議請訴。

    公元1414年底,由皇帝西基斯門(Sigismund)召集,在君士坦斯開了一次大公會議,目的在終止教會的**局面,並改革腐敗的教會。皇帝邀請胡司出席,並應允安全保證;胡司在得到皇帝安全保證之後,慨然應邀動身前往。但是,幾星期後,就被教皇約翰廿三世捕捉,以異端罪名關進監牢。

    波希米亞人及皇帝本人都激怒起來,抗議胡司的被捕。然而,教皇卻聲明他的行為完全合法,因為根據羅馬天主教條例︰「傳異端者已失去所有權利,凡出賣他們、欺騙他們的行為都是敬虔的表現,所有向異端者給的應許,都可不必遵守。」

    經過八個月牢獄的折磨,胡司極其憔悴、瀛弱;他們完全不給他申辯的機會,于公元1415年七月六日,將他自獄中提出,帶到君士坦斯座堂,站在眾主教和皇帝面前,首先給他穿上全套祭司禮服,然後一邊咒詛他,一邊將禮服從他身上一件件脫掉,最後,為他戴上一頂紙制的尖帽,上面畫著三個丑陋的魔鬼,又寫著說︰「這是異端之魁。」

    他們將胡司自座堂帶到城門口,這時火刑柱早已架起,木柴也堆滿四周,胡司被綁在入刑柱上,柴火點燃了起來,在熊熊烈焰中,火舌吞沒他的全身,終于,胡司以「殉道者之死」結束他的一生。「十字軍〕再度組織起來,征討胡司的從眾,以至波希米亞歷經戰火蹂躪,達數年之久。然而,改革精神並不因此熄減,當改教運動在德國掀起時,這塊屬于胡司的土地,仍然強烈地反對羅馬教會。

    7.三次大公會議

    從公元1409年到1449年間,教會舉行了三次大公會議︰比薩會議(1409年),君士坦期會議(公元1414至1418年),巴塞爾會議(公元1431至1449年)。這些會議有三重目的︰(1)彌合教會的**。(2)改革教會的腐敗。(3)平息異端。在這段時期,大公會議被公認是「絕對無誤」,是教會的「最高權威」。

    比薩會議毫無成就。君士坦斯會議以選馬丁五世為合法教皇,成功地彌合了教會的大**。此外,又決定除了燒死胡司外,還把威克里夫的尸體自墳中挖出,將它和威克里夫的著作,一同焚燒。

    巴塞爾會議的目的之一是恢復波希米亞教會的合一。因為在波希米亞使用恐怖殺戮仍無法平息胡司派運動。終于公元1436年,與胡司派達成協議,根據此協議,他們可以獲得某些傳道的自由。該會議也答應嘗試改革聖職人員的生活,並且準許所有波希米亞教會信徒,在領聖餐時,不但可以領受「餅」,也可以有份于「杯」的領受。此次會議以平等地位與異端者交涉,並給予那些「公然反抗教會權威者」某些優惠。

    會議中也與東方教會代表們簽訂同意書,這份同意書似乎治愈了公元1054年以來東、西方教會**的創傷。東方教會代表們同意接受西方教會之教義,以換取西方對東方的援助,幫助東羅馬帝國及東方教會面對回教土耳其人的威脅。

    當同意書簽定的消息傳到東方後,引起強烈的反對;東方教會派去開會的代表們,被指責罵異端。十年之後,公元1453年,土耳其人攻取君士坦丁堡,終于結束了所有使東、西方教會再度合一的努力。

    8.文藝復興

    當日耳曼蠻族征服羅馬西部省份時,古希臘羅馬文化幾乎被踐踏殆盡。但蠻族並未征服帝國東方各省,有一千年之久(公元476一1453年),也就是整個中世紀時期,當西歐籠罩在無知和野蠻氣氛之下時,古希臘羅馬文化卻在東方(拜佔庭帝國或東羅馬帝國)得以保存。

    當然,這期間西方的學術之燈,偶然也會得到一些燈油的供應,例如查理曼時期,曾有過一度學術的復興。從十字軍東征回來的人,由于接觸到東方的希臘人或西班牙的亞拉伯人,為西歐帶回一些古典文化。

    但真正的文藝復興,卻如下述︰十字軍東征以後,商業與貿易有了快速的發展,歐洲一時興起許多城鎮。在忙碌喧囂的城市生活中,出現了一批熱愛學術文化的人,資本家們以金錢支持這些學者,經過學者們的努力,恢復了許多古代的珍貴文件。這些文件,原為希臘羅馬文化的一部份,卻一直未被中世紀之人所認知。

    學術的復興為歐洲帶來深遠的影響,「學習希臘文」和「以高雅拉丁文寫作」成為時尚,古典著作的出版,亦成為眾人矚目的大事。

    在意大利,文藝復興的早期人物,均以不敬虔、不道德著稱,整個文藝復興精神是反中世紀禁欲主義的,人們從壓制和無知中掙脫,尋求新的自由。

    但當文藝復興傳到北歐後,它原來的特性更改了,轉而進入宗教敬虔的層面。人們開始關心聖經的原文︰希伯來文與希臘文。初期教會教父們的著作,也以新的印刷方式出版。這些新的文字裝備以及新的研經資料,使聖經的研讀,獲得更多新的亮光。

    文藝復興時期的學術研究,對改教運動領袖們有極重大的影響,它為改教運動者提供了整個教會背景的資料,使他們看清自己所處的教會已經與教父時期單純的教會大相逕庭,而教會里所堆滿的各種宗教儀文、習慣與禮儀,都是使徒教會所沒有的。

    十五世紀後半期的教皇們也熱衷于文藝復興,他們用錢支持希臘、拉丁文學的學者、作者、畫家及建築師,使他們可以專心于文學藝術的創作,梵諦岡教廷就是于文藝復興時期在羅馬建成的,是教皇的豪華住處,里面包括漂亮的花園、有名的梵諦岡圖書館、西斯丁教堂及宏偉的聖彼得教堂。

    這時期,許多致力研究古希臘及拉丁文學的學者們都是異**,他們的研討和著作導致異教信仰的大復興。而這段時期的教皇們,對異教文藝復興比對基督教更熱衷,他們多半是相當卑劣的人,亞歷山大六世尤然。教皇們住在堂皇、奢侈的宮廷中,由于他們對藝術、文學、大建築的愛好,需要許多開銷,就利用各種不正當的手段,使黃金從西歐各國流入教皇的銀庫。他們奢靡、不道德的生活及對各國的苛捐雜稅,引起許多人對教會與教皇制的不滿,尤其是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國家,

    在意大利的佛羅倫斯,有一位名叫薩沃那柔拉(Savonarola)的修道士,大膽地在講道中指責當時的敗壞,教皇亞歷山大六世也被他斥責。他不是教會的改革者,他並未攻擊當時的天主教制度,只是指出當時道德的低落。公元1498年,他被絞死,尸體還用人焚燒。

    9.共同生活弟兄派

    約于公元1350年,在荷蘭及德國一帶興起另一種改教運動,稱為共同生活弟兄派(BrethrenoftheCommonLife),由革若特(GerhardGroote)所創,他向許多渴慕的听眾講道,帶起了偉大的宗教復興。

    共同生活弟兄派的信徒們,強調基督徒宗教教育,他們希望藉教育之法,帶出全教會的改革。從他們的學校中,造就了許多推動宗教教育的敬虔信徒。馬丁路德曾在他們設在馬得堡的學校就讀一年。另外幾位曾接受過共同生活弟兄派學校造就的偉人有︰韋索的約翰(JohnofWessel)、伊拉斯姆(Erasmus),及多馬肯培(ThomasaKempis)。

    韋索的約翰是他那一代最偉大的學者及思想家。從公元1445到1456年,他執教于德國耳弗特(Erfurt)大學。四十九年以後,馬丁路德就是在這個大學拿到文學碩士的學位。許多人稱韋索的約翰為「世界之光」,因為他攻擊贖罪券,清楚地教導「因信稱義〕的真理。他說︰「一個人若以為自己可以靠善行得救,他就根本不明白什麼叫得救。」他也教導「惟獨因信得救」的真理,他寫著說︰「上帝要拯救的人,即或所有祭司都革除他、定他罪,上帝也會親自賜他得救之恩。」韋索的約翰不接受羅馬天主教的「化質說」(transubstantiation)。所謂「化質說」,是相信當祭司用聖禮的詞句宣告後,聖餐的餅和酒就變成基督真正的身體和血。馬丁路德後來說︰「如果我曾讀過韋索約翰的著作,則我的觀點,看起來真像全部抄自他的著作。」

    當然,羅馬天主教教會不會贊同韋索的約翰。他被帶到買音慈大主教前,以異端罪名受審。為了保全生命,他只得撤銷所有說法。但他仍被下入監牢,于公元1489年十月,死于獄中。

    共同生活弟兄派學生中,最出名的是伊拉斯姆,他與馬丁路德同時代。伊拉斯姆以其廣博的學識及尖銳的筆鋒,訕笑當時修道士的無知及教會的弊端。雖然他在改教運動中,一直未和馬丁路德在一起,但一般人都認為︰「是伊拉斯姆下了蛋(改教運動),馬丁路德將它孵出來!」

    另外一位深受共同生活弟兄派影響的人是多馬肯培,他住在荷蘭,寫了一本偉大的書︰「效法基督」(TheImitationofChrist),這本書至今仍在屬靈文學著作中名列前茅,被譽為世界名著之一,教導人研讀聖經,逃避世界的虛浮。

    10.跨近改教運動的門檻

    三百多年之久,教會在許多方面遭到強烈摧殘。有亞爾比根派與瓦勒度派;也有十四世紀波尼法修八世的被辱;七十年的「巴比倫被擄」;又有教皇制「大**」。在英國,有威克里夫及羅拉得派所造成的騷動。在波希米亞,有胡司及胡司派所掀起的振蕩。道明會及方濟會掌握教會大權;異教裁判所的設立;異端者被焚,他們的家產被毀。十五世紀前期,連開三次大公會議。土耳其人征服東羅馬帝國,攻取君士坦丁堡,使偉大的聖甦菲亞教堂變成回教寺,教堂頂上的十字架被回教的半月標志所取代,希臘東方正教被迫倫入假先知的軛下。十二世紀後期,教皇們沉迷在異教化的文藝復興之中;同時,共同生活弟兄派栽培了韋索的約翰、伊拉斯姆這批人。

    從五旬節教會誕生以來,教會的習俗和崇拜儀式經過多次變遷。有些改變是基于自然的趨勢,例如禮拜儀式等;有些改變則具關鍵性,如︰教義的改變,以及對教會使命和地位的看法等。

    一般人開始把教會看成是一個聖品人員的階級組織,從駐堂神甫到主教,到紅衣主教,再到教皇,層層相屬;而且是一群統治者不但統治整個「教會組織」,也統治整個世界。他們自認是上帝和人的居間者,由前者指揮,讓後者遵命。

    從這樣的立場,他們不但擔任這個組織的行政人員,也假定自己有權更改或創立新的教義。于是產生了許多聖經中找不到的教導,這些教導只是根據所謂的「神聖博統」及教皇所宣布的信條,其中包括化質說、贖罪券、教皇是使徒彼得直接繼承人等。

    文藝復興時代,人們開始回顧歷史,研讀早期教父的著作,他們發現早期教父根本沒有接受過這許多額外的教導。研究聖經原文的結果,也發現有許多教會所宣布的基要真理,竟然與聖經本身完全抵觸。于是許多人心中產生強烈的懷疑,特別是那些大學的學者。他們經常表達對教會無法苟同的看法;但這種行為,往往需要冒相當的危險,因為教會有一支鋒利的寶劍,並非作為裝飾,乃是真正用來殺伐;凡持異議的人,不一會就可以感受到異教裁判所的劍鋒。

    改教運動爆發之際,正是歐洲在社會、政治、文化各方面都預備好接受改變的時機。就在這關鍵的一刻,馬丁路德躍上了舞台,掀起了風潮雲涌的運動,把教會從根基震憾起來。

    

    研討問題︰

    1.解釋以下名詞︰異教裁判所、羅拉得派、文藝復興、梵諦岡、薩沃那柔拉、韋索的約翰、伊拉斯姆、多馬肯培。

    2.為什麼羅馬天主教認為亞爾比根派及瓦勒度派是異端?你也贊同嗎?

    3.列出改教運動以前的改革家們,以及影響過他們的學校。

    4.這些改革家對聖經的態度如何?當時有那些聖經譯本?羅馬天主教怎樣看這些譯本?

    5.為什麼商業貿易的發展會影響文藝復興運動?

    6.參考大英百料全書,搜集有關文藝復興運動的資料,並認識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作品。

    7.閱讀「效法基督」一書,並寫出心中的感想。

    1.掙扎與改變

    中世紀末期,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片腐化與混亂;這期間,摩擦與掙扎的最高峰是教皇和皇帝之間的權力斗爭。而現在,神聖羅馬帝國已經衰微,在許多歐洲地區,代之而起的是新興的民族意識;因此,在政治結構上還是一片雜亂無章的情形。

    在權力斗爭過程中,教皇制本身受到嚴重的創傷。原來中世紀教會是個龐大而有力的架構,它象征著全面的合一,但這合一的標志,卻被污穢的「大**」所粉碎,這是一般百姓所無法了解的事。

    十字軍東征不但破壞了封建制度,也刺激了西歐的經濟和文化。有些人開始散布一些看法,反對教會所教導的教義,不滿教會組織。

    因此,教會不但外面受到搖撼,內部也產生騷動,影響遍及整個教會生活。

    2.亞爾比根派(TheAlbigenses)

    我們仍記得,摩尼教源自于波斯,後來傳遍羅馬帝國,甚至有一段時期,連奧古斯丁也深受影響。但後來奧古斯丁放棄了摩尼教信仰,並且極力反對他們;他的努力,使摩尼教在西方完全根除,然而在東方它卻繼續存在。十字軍東征時期,摩尼教又沿著十字軍新拓的貿易路線,自保加利亞傳回西歐。

    摩尼教的觀念滋長迅速,在法國南部尤然,亞爾比城(Albi)成為其溫床。接受這些觀念的人就稱為亞爾比根派;這批「新摩尼**」有一個更廣的稱呼——迦他利派(Cathari)。

    迦他利派正如摩尼**一樣,相信二元論。他們相信有善、惡二神,凡屬有形的、物質的世界,均為惡神的工作。靈魂雖來自善神國度,卻被囚于這個物質的世界。

    有些亞爾比根信徒不接受全本本舊約聖經,因他們認為舊約是惡神的作為;另一部份人,則接受詩篇和先知書;所有亞爾比根派的人都相信新約是來自善神。他們既然相信物質是惡的,便認為基督一定不會有真正的身體,因此,基督沒有經過真正的死亡;他們不尊敬十字架,因為它是屬物質的;他們拒絕聖經,因為也是屬物質的;他們沒有教堂建築,因為教堂都建在物質上;亞爾比根派全然是異端。

    3.瓦勒度派(TheWaldenses)

    亞爾比根派與教會對敵,瓦勒度派卻不然。原來有一批人跟隨里昂一位富商彼得瓦勒度(PeterWalds),他相信聖經,尤其是新約,認為新約是基督徒生活信仰的準則。大約公元1176年,他變賣所有的家產,分給窮人,他和他的門徒把大部份新約背下來,兩個、兩個地,穿著簡單的衣服,赤著足,到處傳道。他們每個禮拜一、三、五都禁食;他們不起誓、不打仗、只用主禱文;他們不信煉獄,也不接受為死人禱告和彌撒;他們深信在房子里或馬廄中祈禱和在教堂里祈禱一樣有效;他們篤行信徒證道,而且不分男女。

    4.教會訴諸逼迫

    亞爾比根派和瓦勒度派發展得非常迅速,吸引了無數信徒,造成對羅馬天主教會的強烈威脅。因他們的影響太大,教會便宣告他們是異端。為了反對他們所傳的道,道明會及方濟會的修道士們便組織了傳道部(OrdersofPreachingFriars)。這兩個修道會,到中世紀末期已經發展成舉足輕重的團體,他們成為教皇的軍隊。

    然而,道明會和方濟會修道士們的傳講,只有一些作用,挽回了少數被異端迷惑的人。于是教會召開數次會議,決定根據奧古斯丁的教導,訴諸武力。從此,教會開始逼迫信異端者。異教裁判所也設立了起來,由道明會掌理大權。

    異教裁判所是羅馬天主教的法庭,它的使命是鏟除異端,任何人若有異端嫌疑,就被帶到這個由道明會修道士掌權的法庭中。修道士先對嫌犯加以問話,若發現果然有異端思想,就要他公開撤消或否認異端信仰;假如犯人撤銷了信仰,就可以自由離開法庭;如果不肯撤消,反而堅持他的信仰時,則被教會棄絕,並送交屬世政府,加以刑罰,因為「教會是不流人血」。一般對異端的刑罰是將犯人綁在火刑柱上燒死。(注意︰不要把中世紀的異教裁判所和後來的西班牙異教裁判所相混。)

    如果一個嫌犯不能清楚回答道明會修道士所給的問題,修道士往往用嚴刑拷問,直到對方認錯,或被折磨至死。

    無數亞爾比根派及瓦勒度派的信徒,成為異教裁判所的犧牲品。但是法國南部,信異端的人太多,異教裁判所無法面對這麼大的工作,教皇便改用別的方法,發起對付異端的「十字軍」征討。一些貴族們響應教皇的號召,他們帶軍進入法國南部,大肆殘殺,血流成河,達二十年之久,使法國這片原本美麗的省區,變成了荒野廢墟,亞爾比根派終于被鏟除。

    瓦勒度派則在阿爾卑斯山高處的深谷中,找到避難之所,他們一直存留至今。在改教運動時期,他們接受了改教信仰,而成為復原**。中世紀與羅馬天主教會決裂的所有團體中,只有他們存到今天,而且仍在意大利一帶布道,並有相當的成效。

    5.威克里夫(JohnWycliffe)

    中世紀末期,興起不少勇士,敢于公開批評羅馬天主教的教義及組織。其中最重要的兩位是威克里夫和胡司。

    威克里夫于公元1320年生在英國,受教于牛津大學,後來成為該校教授。公元1376年,他開始批評聖職人員;他說︰「政治與財富已經腐化了教會,這個教會需要徹底革新。」對于教會,他說︰「教會必須回到使徒時代的貧窮與單純。」對于教皇,他稱教皇為「敵基督」。他宣稱︰「只有聖經是信仰的根據,教會不是信仰的準則。」但是天主教會所用的聖經,是拉丁文寫的,一般百姓無法閱讀。因為當時教會所采用的譯本是武加大(Vu1gate),這是耶柔米自聖經原文(希伯來文及希臘文)譯成的拉丁文譯本。為了使英國的基督徒能夠自己讀聖經,威克里夫將聖經譯成英文,他也寫了好些書。

    威克里夫的門生將他的教導及新譯的聖經帶到英國各地,當然教皇和聖職人員對這件事非常不滿,他們用盡方法要摧毀威克里夫;但英國大部份人民及許多貴族都全力支持威克里夫,貴族們並保護他,使他不至落入逼迫者手中;公元1384年的最後一天,威克里夫平安地離世。

    威克里夫死後,他的教導繼續在英國散播,藉著他的著作,也透過門徒的努力,這批人後來被稱為羅拉得派(Lollards)。他們反對教皇和聖職人員,過貧窮的生活,以聖經為信仰的唯一標準。

    當威克里夫門徒的影響越來越大時,從聖職人員而來的反對勢力也越來越大。最後,主教們通過一項法律,規定燒死傳異端者。于是,英國全地從南到北,都有羅拉得派的人在火焰中殉道。然而,要將他們連根鏟除,並非易事,這股火焰一直延燒到十五世紀,才總算能逐漸抑止羅拉得派的發展。他們的人數越來越少,連最後一批也被逐消失。但,「羅拉得主義」卻默默存留,直到改教運動時期。

    6.胡司(JohnHuss)

    威克里夫的事跡,遠揚到英國以外,在波希米亞(Bohemia)的胡司,熱切地接受他所有的報導。胡司大約生于公元1369年,曾經接受祭司訓練,後來成為波希米亞首都布拉格大學神學部主任,最後成為該大學校長。

    胡司讀完威克里夫的書後,開始大膽地指責聖職人員的腐敗。事實上,在胡司出生以前,波希米亞早就已經歸展出一股強烈反羅馬教會的意識;瓦勒度派在波希米亞特別昌盛,因此,胡司一講道,立刻獲得一般民眾及貴族們熱烈的反應,他幾乎贏得全波希米亞人的心。

    胡司的許多言論,後來成為改教運動的主要教導。他說︰「神聖教會包括所有預定得救的人。」他將「在教會里〕及「屬于教會」這兩種人加以分別,他說︰「一個人可以在教會里,但並不真正屬于教會。」「在宇宙教會中,唯獨基督是頭。」「教皇和紅衣主教不是教會組織的必要人物。」

    這時教會正處于「大**」時期,教會內部的摩擦紛爭達到頂峰,在位的兩個教皇是亞威農的約翰廿三世及羅馬的貴格利十二世。教皇約翰廿三世被教皇貴格利的保護者拿坡里王逼得很緊,為了和拿坡里王對抗,約翰廿三世將贖罪券頒給所有願意幫助他的人。過去,胡司非常相信贖罪券,他有一次甚至花盡所有的錢,為了購買一張贖罪券,現在,他大大譴責出售贖罪券的行為,認為這是違反聖經的可憎之學。

    教皇約翰廿三世立刻將胡司革除教籍,後者不但輕視這個革除教籍的宣告,甚至宣布它無效,胡司轉而向教會的大公會議請訴。

    公元1414年底,由皇帝西基斯門(Sigismund)召集,在君士坦斯開了一次大公會議,目的在終止教會的**局面,並改革腐敗的教會。皇帝邀請胡司出席,並應允安全保證;胡司在得到皇帝安全保證之後,慨然應邀動身前往。但是,幾星期後,就被教皇約翰廿三世捕捉,以異端罪名關進監牢。

    波希米亞人及皇帝本人都激怒起來,抗議胡司的被捕。然而,教皇卻聲明他的行為完全合法,因為根據羅馬天主教條例︰「傳異端者已失去所有權利,凡出賣他們、欺騙他們的行為都是敬虔的表現,所有向異端者給的應許,都可不必遵守。」

    經過八個月牢獄的折磨,胡司極其憔悴、瀛弱;他們完全不給他申辯的機會,于公元1415年七月六日,將他自獄中提出,帶到君士坦斯座堂,站在眾主教和皇帝面前,首先給他穿上全套祭司禮服,然後一邊咒詛他,一邊將禮服從他身上一件件脫掉,最後,為他戴上一頂紙制的尖帽,上面畫著三個丑陋的魔鬼,又寫著說︰「這是異端之魁。」

    他們將胡司自座堂帶到城門口,這時火刑柱早已架起,木柴也堆滿四周,胡司被綁在入刑柱上,柴火點燃了起來,在熊熊烈焰中,火舌吞沒他的全身,終于,胡司以「殉道者之死」結束他的一生。「十字軍〕再度組織起來,征討胡司的從眾,以至波希米亞歷經戰火蹂躪,達數年之久。然而,改革精神並不因此熄減,當改教運動在德國掀起時,這塊屬于胡司的土地,仍然強烈地反對羅馬教會。

    7.三次大公會議

    從公元1409年到1449年間,教會舉行了三次大公會議︰比薩會議(1409年),君士坦期會議(公元1414至1418年),巴塞爾會議(公元1431至1449年)。這些會議有三重目的︰(1)彌合教會的**。(2)改革教會的腐敗。(3)平息異端。在這段時期,大公會議被公認是「絕對無誤」,是教會的「最高權威」。

    比薩會議毫無成就。君士坦斯會議以選馬丁五世為合法教皇,成功地彌合了教會的大**。此外,又決定除了燒死胡司外,還把威克里夫的尸體自墳中挖出,將它和威克里夫的著作,一同焚燒。

    巴塞爾會議的目的之一是恢復波希米亞教會的合一。因為在波希米亞使用恐怖殺戮仍無法平息胡司派運動。終于公元1436年,與胡司派達成協議,根據此協議,他們可以獲得某些傳道的自由。該會議也答應嘗試改革聖職人員的生活,並且準許所有波希米亞教會信徒,在領聖餐時,不但可以領受「餅」,也可以有份于「杯」的領受。此次會議以平等地位與異端者交涉,並給予那些「公然反抗教會權威者」某些優惠。

    會議中也與東方教會代表們簽訂同意書,這份同意書似乎治愈了公元1054年以來東、西方教會**的創傷。東方教會代表們同意接受西方教會之教義,以換取西方對東方的援助,幫助東羅馬帝國及東方教會面對回教土耳其人的威脅。

    當同意書簽定的消息傳到東方後,引起強烈的反對;東方教會派去開會的代表們,被指責罵異端。十年之後,公元1453年,土耳其人攻取君士坦丁堡,終于結束了所有使東、西方教會再度合一的努力。

    8.文藝復興

    當日耳曼蠻族征服羅馬西部省份時,古希臘羅馬文化幾乎被踐踏殆盡。但蠻族並未征服帝國東方各省,有一千年之久(公元476一1453年),也就是整個中世紀時期,當西歐籠罩在無知和野蠻氣氛之下時,古希臘羅馬文化卻在東方(拜佔庭帝國或東羅馬帝國)得以保存。

    當然,這期間西方的學術之燈,偶然也會得到一些燈油的供應,例如查理曼時期,曾有過一度學術的復興。從十字軍東征回來的人,由于接觸到東方的希臘人或西班牙的亞拉伯人,為西歐帶回一些古典文化。

    但真正的文藝復興,卻如下述︰十字軍東征以後,商業與貿易有了快速的發展,歐洲一時興起許多城鎮。在忙碌喧囂的城市生活中,出現了一批熱愛學術文化的人,資本家們以金錢支持這些學者,經過學者們的努力,恢復了許多古代的珍貴文件。這些文件,原為希臘羅馬文化的一部份,卻一直未被中世紀之人所認知。

    學術的復興為歐洲帶來深遠的影響,「學習希臘文」和「以高雅拉丁文寫作」成為時尚,古典著作的出版,亦成為眾人矚目的大事。

    在意大利,文藝復興的早期人物,均以不敬虔、不道德著稱,整個文藝復興精神是反中世紀禁欲主義的,人們從壓制和無知中掙脫,尋求新的自由。

    但當文藝復興傳到北歐後,它原來的特性更改了,轉而進入宗教敬虔的層面。人們開始關心聖經的原文︰希伯來文與希臘文。初期教會教父們的著作,也以新的印刷方式出版。這些新的文字裝備以及新的研經資料,使聖經的研讀,獲得更多新的亮光。

    文藝復興時期的學術研究,對改教運動領袖們有極重大的影響,它為改教運動者提供了整個教會背景的資料,使他們看清自己所處的教會已經與教父時期單純的教會大相逕庭,而教會里所堆滿的各種宗教儀文、習慣與禮儀,都是使徒教會所沒有的。

    十五世紀後半期的教皇們也熱衷于文藝復興,他們用錢支持希臘、拉丁文學的學者、作者、畫家及建築師,使他們可以專心于文學藝術的創作,梵諦岡教廷就是于文藝復興時期在羅馬建成的,是教皇的豪華住處,里面包括漂亮的花園、有名的梵諦岡圖書館、西斯丁教堂及宏偉的聖彼得教堂。

    這時期,許多致力研究古希臘及拉丁文學的學者們都是異**,他們的研討和著作導致異教信仰的大復興。而這段時期的教皇們,對異教文藝復興比對基督教更熱衷,他們多半是相當卑劣的人,亞歷山大六世尤然。教皇們住在堂皇、奢侈的宮廷中,由于他們對藝術、文學、大建築的愛好,需要許多開銷,就利用各種不正當的手段,使黃金從西歐各國流入教皇的銀庫。他們奢靡、不道德的生活及對各國的苛捐雜稅,引起許多人對教會與教皇制的不滿,尤其是阿爾卑斯山以北的國家,

    在意大利的佛羅倫斯,有一位名叫薩沃那柔拉(Savonarola)的修道士,大膽地在講道中指責當時的敗壞,教皇亞歷山大六世也被他斥責。他不是教會的改革者,他並未攻擊當時的天主教制度,只是指出當時道德的低落。公元1498年,他被絞死,尸體還用人焚燒。

    9.共同生活弟兄派

    約于公元1350年,在荷蘭及德國一帶興起另一種改教運動,稱為共同生活弟兄派(BrethrenoftheCommonLife),由革若特(GerhardGroote)所創,他向許多渴慕的听眾講道,帶起了偉大的宗教復興。

    共同生活弟兄派的信徒們,強調基督徒宗教教育,他們希望藉教育之法,帶出全教會的改革。從他們的學校中,造就了許多推動宗教教育的敬虔信徒。馬丁路德曾在他們設在馬得堡的學校就讀一年。另外幾位曾接受過共同生活弟兄派學校造就的偉人有︰韋索的約翰(JohnofWessel)、伊拉斯姆(Erasmus),及多馬肯培(ThomasaKempis)。

    韋索的約翰是他那一代最偉大的學者及思想家。從公元1445到1456年,他執教于德國耳弗特(Erfurt)大學。四十九年以後,馬丁路德就是在這個大學拿到文學碩士的學位。許多人稱韋索的約翰為「世界之光」,因為他攻擊贖罪券,清楚地教導「因信稱義〕的真理。他說︰「一個人若以為自己可以靠善行得救,他就根本不明白什麼叫得救。」他也教導「惟獨因信得救」的真理,他寫著說︰「上帝要拯救的人,即或所有祭司都革除他、定他罪,上帝也會親自賜他得救之恩。」韋索的約翰不接受羅馬天主教的「化質說」(transubstantiation)。所謂「化質說」,是相信當祭司用聖禮的詞句宣告後,聖餐的餅和酒就變成基督真正的身體和血。馬丁路德後來說︰「如果我曾讀過韋索約翰的著作,則我的觀點,看起來真像全部抄自他的著作。」

    當然,羅馬天主教教會不會贊同韋索的約翰。他被帶到買音慈大主教前,以異端罪名受審。為了保全生命,他只得撤銷所有說法。但他仍被下入監牢,于公元1489年十月,死于獄中。

    共同生活弟兄派學生中,最出名的是伊拉斯姆,他與馬丁路德同時代。伊拉斯姆以其廣博的學識及尖銳的筆鋒,訕笑當時修道士的無知及教會的弊端。雖然他在改教運動中,一直未和馬丁路德在一起,但一般人都認為︰「是伊拉斯姆下了蛋(改教運動),馬丁路德將它孵出來!」

    另外一位深受共同生活弟兄派影響的人是多馬肯培,他住在荷蘭,寫了一本偉大的書︰「效法基督」(TheImitationofChrist),這本書至今仍在屬靈文學著作中名列前茅,被譽為世界名著之一,教導人研讀聖經,逃避世界的虛浮。

    10.跨近改教運動的門檻

    三百多年之久,教會在許多方面遭到強烈摧殘。有亞爾比根派與瓦勒度派;也有十四世紀波尼法修八世的被辱;七十年的「巴比倫被擄」;又有教皇制「大**」。在英國,有威克里夫及羅拉得派所造成的騷動。在波希米亞,有胡司及胡司派所掀起的振蕩。道明會及方濟會掌握教會大權;異教裁判所的設立;異端者被焚,他們的家產被毀。十五世紀前期,連開三次大公會議。土耳其人征服東羅馬帝國,攻取君士坦丁堡,使偉大的聖甦菲亞教堂變成回教寺,教堂頂上的十字架被回教的半月標志所取代,希臘東方正教被迫倫入假先知的軛下。十二世紀後期,教皇們沉迷在異教化的文藝復興之中;同時,共同生活弟兄派栽培了韋索的約翰、伊拉斯姆這批人。

    從五旬節教會誕生以來,教會的習俗和崇拜儀式經過多次變遷。有些改變是基于自然的趨勢,例如禮拜儀式等;有些改變則具關鍵性,如︰教義的改變,以及對教會使命和地位的看法等。

    一般人開始把教會看成是一個聖品人員的階級組織,從駐堂神甫到主教,到紅衣主教,再到教皇,層層相屬;而且是一群統治者不但統治整個「教會組織」,也統治整個世界。他們自認是上帝和人的居間者,由前者指揮,讓後者遵命。

    從這樣的立場,他們不但擔任這個組織的行政人員,也假定自己有權更改或創立新的教義。于是產生了許多聖經中找不到的教導,這些教導只是根據所謂的「神聖博統」及教皇所宣布的信條,其中包括化質說、贖罪券、教皇是使徒彼得直接繼承人等。

    文藝復興時代,人們開始回顧歷史,研讀早期教父的著作,他們發現早期教父根本沒有接受過這許多額外的教導。研究聖經原文的結果,也發現有許多教會所宣布的基要真理,竟然與聖經本身完全抵觸。于是許多人心中產生強烈的懷疑,特別是那些大學的學者。他們經常表達對教會無法苟同的看法;但這種行為,往往需要冒相當的危險,因為教會有一支鋒利的寶劍,並非作為裝飾,乃是真正用來殺伐;凡持異議的人,不一會就可以感受到異教裁判所的劍鋒。

    改教運動爆發之際,正是歐洲在社會、政治、文化各方面都預備好接受改變的時機。就在這關鍵的一刻,馬丁路德躍上了舞台,掀起了風潮雲涌的運動,把教會從根基震憾起來。

    

    研討問題︰

    1.解釋以下名詞︰異教裁判所、羅拉得派、文藝復興、梵諦岡、薩沃那柔拉、韋索的約翰、伊拉斯姆、多馬肯培。

    2.為什麼羅馬天主教認為亞爾比根派及瓦勒度派是異端?你也贊同嗎?

    3.列出改教運動以前的改革家們,以及影響過他們的學校。

    4.這些改革家對聖經的態度如何?當時有那些聖經譯本?羅馬天主教怎樣看這些譯本?

    5.為什麼商業貿易的發展會影響文藝復興運動?

    6.參考大英百料全書,搜集有關文藝復興運動的資料,並認識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作品。

    7.閱讀「效法基督」一書,並寫出心中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