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教會史
作者︰祁伯爾
第伍部 新大陸的教會
第伍部 新大陸的教會 第四十一章 教會進入新大陸 第四十二章 教會經歷大覺醒 第四十三章 新興國家的教會
第四十四章 十九世紀初期的教會 第四十五章 教會處于混亂時期 第四十六章 教會面對新問題 第四十七章 加拿大教會
第四十八章 教會努力保守信仰 第四十九章 教會聯盟與聯合 第五十章 回顧與前瞻  
第伍部 新大陸的教會 第伍部 新大陸的教會
    教會進入新大陸

    教會歷經大復興

    新興國家的教會

    十九世紀初期的教會

    教會處于混亂時期

    教會面臨新問題

    加拿大教會

    教會努力保守信仰

    教會聯盟與聯合

    回顧與前瞻

    導言

    ——在本書最後一部份中,我們將看到教會如何在大西洋彼岸建立起來。當新大陸的疆界往西拓展時,教會也向西推進;在靈性低潮之後,又興起屬靈的復興和覺醒。殖民地時代並沒有美國和加拿大之分,只有英國殖民地與法國殖民地之分。自從政治上分成兩個國家後,復原教各宗派繼續建立教會,並不受疆界的限制,因為跨越國界,交換意見很方便,各宗派不需要設立各國的分部。美國的獨立戰爭為教會帶來尖銳的問題,因為教會源自于英國,與母國的關系仍然很緊密。

    ——十九世紀時,教會積極關心社會問題,到一個地步,落入失去中心目標的危險。財富的加增及對外休閑的新觀念,導致大教堂的建築與基督教學院的創辦。崇拜越來越形式化,神學越來越自由化,造成的結果是︰有些人脫離現有宗派而組織新教會,采用簡單儀式崇拜,傳講因信稱義的真理;另一些人離開原有教會,從事宗教活動,但與聖經背道而馳。

    ——加拿大是教會合一運動的先鋒。教會合作的新沖力帶出多次國際會議、普世基督教聯盟及教會實際的合一事工。

    ——本書即將結束,但基督教會卻未結束,歷史的新頁將紀錄這個榮耀的教會在未來年日中所走之路,直到有一天,這個「爭戰的教會」,終將成為「凱旋的教會」!

    

    
第伍部 新大陸的教會 第四十一章 教會進入新大陸
    第四十一章教會進入新大陸

    1.早期探險者提倡天主教

    探險者與殖民者為不同原因而前往新大陸︰有的為了淘金,有的為了國家榮譽,或因嫉妒別國,有的為了政治或宗教的自由,也有人為了傳揚福音。在差派這些勇士的國王心中,傳福音並不是最後一項目的,在赴新大陸者的心中,這也不是最後一個目的。因為那時代的人都有一種強烈的意念和責任感,就是要使當地人成為基督徒。

    大部份歐洲國家尚未在美洲殖民之前,西班牙已經在墨西哥、西印度群島、中美及南美洲各地有興盛的殖民地。公元1539年,墨西哥市已經有印刷所,公元1551年已經成立了兩間大學。

    葡萄牙與西班牙于公元1494年劃定了彼此的界線,西部大半地區歸給西班牙,但巴西則劃給葡萄牙。這兩個國家都是強烈的天主教國家,因此中美洲和南美洲至今仍以天主教為主。但在崇拜方式上,不知不覺也吸收了許多當地人所使用的異教儀式。

    公元1565年,西班牙人為了鏟除從法國來求宗教自由的復原**,在佛羅里達州建立了聖奧古斯丁市。那時正是科利尼任法國海軍上將時期。西班牙司令在他的屠殺報告上說,他將一百四十二人施以絞刑︰「不是因他們是法國人,乃因他們是異端」。

    2.聖公宗在美洲

    聖公宗是第一個進入美洲的教會,那是英國殖民者于公元1607年帶到雅各鎮的。

    聖公宗教會從一開始就是維吉尼亞的州立教會,也是馬利蘭州和維吉尼亞州以南英國各殖民地的州立教會,後來也是紐約州的州立教會。

    在殖民地時代的第一個世紀中,聖公宗的發展很緩慢,但到殖民地時代的第二個世紀開始時,情況就有了很大的不同;因為公元1701年在英國倫敦成立了海外福音廣宣會,這個組織後來成為英國教會一個偉大的宣教機構。

    3.公理派在新英格蘭

    英王詹姆士一世在位時,嚴厲地警告清**必須歸從國教,否則立即驅逐出境。國王的作風使所有不從國教者都不舒服,因此,斯洛克比公理派信徒被迫于公元1609年逃往荷蘭的萊登。

    這些英國人在荷蘭並不快樂,首先他們發現,要在一個陌生的國家謀生活不容易,後來令他們更不悅的是,看到自己的孩子去荷蘭學到許多壞榜樣;因此,他們決定到美洲新大陸去建立新的家園。他們從英國的普里茅斯(plymouth)駕五月花號(Mayflower)啟程,于公元1620年十一月十一日抵達美洲的鱈魚角(CapeCod),他們把上岸的地方命名為普里茅斯以紀念他們在英國家鄉。在美國史上,這批人被稱為「天路客」(Pilgrims)。

    這些在普里茅斯殖民的人大多是貧窮卑賤的人,他們在英國被看為「激進份子」,因為他們堅持公理派的教會行政觀念而脫離英國國家教會;換言之,他們就是當時的「分離派」,大部份清**都願意留在國家教會中,而視這批「分離派」為「自以為義的滋事份子」。事實上,分離派信徒在當時是被所有英國人所討厭的。普里茅斯殖民地一直都很小。

    英國清**前往美洲的大移民開始于公元1628年,他們在撒冷(Salem)建立麻薩諸塞灣殖民地(MassachusettsBayColony);這個殖民地一開始就非常興盛,到公元1640年時,已經有二十萬人在撒冷地區找到安居之所;這批殖民者,大部份是有錢、有地位、有才干的人。

    這批清**本無脫離英國教會之意。一位名叫黑金山(Higginson)的牧師,前往麻薩諸塞灣時,站在甲板上,看見英國漸漸消失,他說︰「我們不像分離派在離開英國時說︰「再見了,巴比倫!再見了,羅馬!」我們願說︰「再見了,親愛的英國!再見了,神在英國的教會!再見了,所有基督徒朋友們!我們不是以分離派身份脫離教會,前往新英格蘭,然而,我們不得不脫離教會的腐敗!」清**領袖們仍然以英國教會為榮,為他們「親愛的母親」。

    我們會以為,這個興盛的麻薩諸塞灣殖民地既具備財力與人力,必然會在新英格蘭的教會生活和行政上起帶頭作用。沒有想到,卻是那些在普里茅斯又小、又窮、又被厭棄的激進份子為整個新英格蘭區清**奠立了教會生活與行政的模範。許多在撒冷的清**後來也與他們「親愛的母親」斷絕關系,采用了公理派教會行政制度。十年之間,在麻薩諸塞州成立了三十三間教會,除了一兩位牧師傾向長老派制度外,他們都采用公理派制度。

    公元1636年,他們在麻薩諸塞州的劍橋鎮(Cam-bridge)設立了第一間基督教學院;為了紀念奉獻大批捐款的哈佛牧師(JohnHarvard),而定名為哈佛學院,就是今天的哈佛大學。

    公元1701年,另外一個學院在康涅狄克州(Connectcut)設立。校址起先在塞布魯克(Saybrook),于公元1716年搬到新港(NewHaven);兩年後,為紀念慷慨資助的耶魯以列(ElihuYale)而定名為耶魯大學,也因為如此,到今天仍有人稱耶魯大學為「老以列」(OldEli)。

    4.荷蘭改革宗教會抵達新大陸

    強壯而充滿野心的荷蘭人也不甘落後,他們于公元1623年在美洲建立了兩個商業據點,一個在紐約州赫得遜河上游的奧本尼(Albany),另一個在新澤西州得拉瓦河邊的劍登(Camden),公元1626年,米努特(Minuit)成為第一任新荷蘭區統治者。

    荷蘭在美洲殖民時,正是多特會議後四年,也是荷蘭改革宗教會最強盛的時期,因此,他們在新大陸建立的改革宗教會也很興旺,並且還有阿姆斯特丹監督會的輔導。

    第一間改革宗教會是于公元1628年在邁可留斯牧師(Michaelius)領導下成立;第二任牧師波迦得(Bogardus)于公元1633年到任,在他活躍的任職期間,他們在新阿姆斯特丹建造兩個教堂;第一間是簡單的、木造的、像倉房的建築;第二間則用石頭建造,長七十二尺,寬五十尺,花費二千五百元荷幣(約合美金一千七百元),在當日是一筆很大的數目。

    新荷蘭殖民區最有名的牧師是範米可蘭伯(VanMekelenburg),他忠心地在教會事奉,也關心印第安人的需要,他學習摩和克族(Mohawk)語言,向他們傳講福音。因此,他被譽為是復原教宣教士中,第一個向印第安人傳福音的人。

    公元1664年,在施圖維山(Stuyvesant)擔任新阿姆斯特丹統治者及教會長老期間,這塊殖民地被英國人佔據,改名為紐約。荷蘭改革宗教會獲準繼續工作。三十年後,這塊殖民地已經有許多不同的信仰和宗派︰有英國分離派及荷蘭改革宗許多教會,還有法國預格諾派教會、路德宗教會、安立甘教會及猶太人的會堂。

    以後,荷蘭改革宗教會在美洲的發展很慢,一直等到富瑞林浩生(Frelinghuysen)出現,才把新生命復興之火再度舉進教會。

    5.戚廉斯成立第一間浸禮派教會

    公元1631年初,一位年輕的英國牧師威廉斯(RogerWilliams),帶著他美麗的妻子抵達波士頓(Boston)港,當時麻薩諸塞殖民區的州立教會屬于公理派教會,威廉斯卻極力主張政教分開;他的看法使他立刻與波士頓教會當局水火不容。因此,他去普里茅斯擔任天路客教會的牧師。在那兒他與印第安的拿拉甘塞族(Narragansett)交好,並學習他們的語言;這一點,後來竟成為他的幫助。

    公元1634年,他奉召到撒冷,做了兩年公理派教會牧師,得到不少人和他采同樣的看法。

    公元1635年,法院判他必須于六個星期內離開麻薩諸塞殖民區;但那時,威廉斯身體虛弱,法院特準他到第二年春天才走。威廉斯隨即辭去撒冷的事奉,有許多跟從他的人聚集在他的屋中,他在家里向他們講道,特別提到他被政府非難的事,這下觸怒了法院,要他立刻離開。

    威廉斯用他的房子作抵押,借了一筆錢,撇下妻子和兩個孩子,跑進荒山野地里。在酷寒的冬天,他流落在森林的雪地里十四個禮拜之久;幸虧遇到了他在普里茅斯結識的印第安人,才把他接回家中。第二年夏天,他向印第安人買下摩哈素河口的一塊地;不久,跟從他的人都從麻薩諸塞州來到這里,他們合力建設了普維頓斯鎮(Providence),而成為羅得島(RhodeIsland)的開始。

    公元1647年,按威廉斯的原則成立了羅得島州政府,他的原則是︰政教分開,不強迫信徒投票,及宗教自由。這些原則後來也成為美國政府的基本原則。

    浸禮派的看法也被許多公理派信徒接受,哈佛大學第一任校長鄧斯德(Dunster)就是其中的一位。

    麻薩諸塞州第一間浸禮派教會成立于公元1663年,由每勒士牧師(Myles)領導組織,後來搬到靠近羅得島邊界的士彎西(Swansea),這個教會一直存到今天。浸禮派最興旺的地區不在新英格蘭殖民區,而是在中部殖民區。美洲第一個浸信協會共有五個教會,公元1707年在費城召開第一次大會。

    公元1742年是美洲浸信會歷史的轉折點︰在那一年中,費城浸信協會采用了加爾文色彩極濃的信條;在這以前,一直是亞米紐斯派佔多數;從此以後,美洲浸信會變成加爾文信仰。直到今天,費城浸信協會(BaptistAssociationofPhiladelpia)仍然是最強的浸信會團體。

    浸禮派在美洲的發展並不快。威廉斯到達麻州的一百年後,在新英格蘭的浸禮派教會不到二十五間,在中部殖民區不到三十間,南部的發展則更遲。

    威廉斯並非美洲浸禮派的創始人,他只是在普維頓斯成立了美洲第一間浸禮派教會。以後這個教會並未變成母會,也未分出支會,因此可以說威廉斯在整個浸禮派歷史中,只佔了一小部份;大部份美洲浸禮派信徒是在未抵美洲前就已屬浸禮派。

    威廉斯的重要性在于他強調「政教分開」,這個原則對浸禮派是一項很大的貢獻,因為它解決了自君士坦丁大帝信主以來所引起的問題。

    「宗教自由」緊隨「政教分開」而來,這兩項原則至今都在美國立國的基本原則中,而浸禮派是最先采用的團體。

    6.殖民地時期的天主教

    羅馬天主教隨馬利蘭(Mary-land)殖民區的設立而到達美洲。公元1632年,英王查理一世頒給卡爾弗(Calvert)及他的子孫乞沙比克灣(chesapeakeBay)一帶地區。國王封他為第一任巴爾的摩(Ba1timore)爵士;當時他剛成為天主**,以王後之名稱他的領土為馬利蘭。

    卡爾弗在得國王頒賜後不久便去世了,他的兒子西西爾(Cecil)即任為第二任巴爾的摩爵士,並于公元1634年建設馬利蘭殖民區。

    巴爾的摩爵士是第一個把「宗教自由」放在法律中的人,但他的「宗教自由」和威廉斯的不同,因為他這樣行是一種「政策」(Policy)而非一項「原則」(Principle)。為了使他的殖民區興盛,他必須把土地賣給殖民者;而當時在美洲的移民,大部份是復原**,很少天主**(天主**不願離開英國,前往新大陸);為了保障殖民區中少數天主**,巴爾的摩爵士必須宣布「宗教自由」的政策。在他的宗教自由政策中,只有一種人不在容忍的範圍內,就是那些不信「三位一體」教義的人;他對這種人甚至處以死刑並沒收財產。

    公元1649年,在巴爾的摩爵士的要求下,馬利蘭議會通過了「信仰容忍法案」,雖然這法案的目的也是為了「政策」,而非為「原則」,但它還是美洲宗教自由史中的一個里程碑。

    公元1692年,巴爾的摩家族喪失了他們在美洲的產業,馬利蘭成為英國皇家殖民地;于是英國國家教會在這塊土地上設立了起來。

    當巴爾的摩統治時期,天主教會的發展很慢,只佔人口的四分之一。然而今天美國龐大的羅馬天主教會就是從這個小小的開始發展出來的。

    7.貴格派

    在前往美洲的宗教團體中,貴格派是最特別的一支,他們有強烈的宣教負擔;當弗克斯(Fox)在英國開始工作後十年,美洲就已經有他的門徒;在該世紀結束之前,已經可以在每一個殖民區找到貴格派信徒。

    開始時,有許多貴格派婦女在做宣教工作。最先出現在美洲的是兩位婦女︰瑪利費雪(MaryFisher)和安奧斯丁(Ann-Austin)。她們于公元1656年抵達波士頓,但清**不準她們上岸,把她們關進沒有窗的監牢五個禮拜,不但出不去也看不見,最後她們被送回到巴巴多(Barbados),就是她們動身離開的地方。

    載她們的小船剛開走,另一條船又載了八位貴格派信徒來到波士頓;他們也被關了十一個禮拜監牢,然後送回原處。

    麻薩諸塞州頒了許多禁止貴格派進入的法令;公元1661年又通過一項法令,處死那些被放逐又回來的貴格派信徒。雖然如此,貴格派信徒仍然繼續不斷地來到;最後,只得將法令取消。新英格蘭其它地區也發生了同樣情形。

    貴格派在紐約出現的時間與新英格蘭同時,在那兒,他們也受到一段時期的逼迫。在所謂的貴格派殖民區(新澤西、得拉瓦、賓夕法尼亞)及羅得島州和卡羅萊納州以外,貴格派信徒在所有英國殖民區內部受到逼迫。

    公元1660年前,他們在麻薩諸塞州已經舉行第一次「月會」;公元1661年成立「新英格蘭年會」(NewEnglandYearlyMeeting),這是全美洲最旱的「年會」。

    公元1681年時,有一千多名殖民者到達新澤西州,其中大部份是貴格派信徒,他們定居在西澤西區(WestJersey)。公元1677年,得拉瓦河(Delaware)上的伯靈頓鎮(Burling-ton)曾有一度是貴格派最重要的中心地。

    公元1681年,英王將賓夕法尼亞州頒給彭威廉(WilliamPenn),第二年又加給他得拉瓦州,沒有一個英國人在殖民事業上像彭威廉那麼成功;他不但宣布宗教自由,也在英國、荷蘭、德國各地刊登殖民地廣告;結果殖民者從各地(甚至法國)涌進賓夕法尼亞州,因此當公元1685年彭威廉建立賓夕法尼亞州殖民區時,大部份是貴格派信徒,而英國人只佔全人口的一半。

    貴格派的「朋友」們,人數繼續增加;到公元1760年,已有三萬人。但是人數增加之後,靈性卻反倒低落,有人描寫「朋友」們的信仰「枯躁而無生氣」。十九世紀中,曾有幾次大復興。公元1827至1828年間,有一批稱為希克斯派(Hicksites)的信徒從他們中間**出去。貴格派設立了不少學校和學院,他們在宣教工作上非常活躍。

    8.德國改革宗(GermanReformed)在賓州

    公元1727至1745年間,有大批德國人來到賓夕法尼亞州。他們當中沒有牧師也沒有校長,但他們卻成立了幾間改革宗教會。第一間教會成立于公元1719年,地點在費城北邊十哩的日耳曼鎮(Germantown);到公元1725年時,已有三間德國改革宗教會。這些教會合請一位曾在沃木斯當校長的波姆(Boehm)弟兄做他們的牧師,他便開始講道及施洗,但他還未接受正大按立。為了這事,他們討教于紐約的荷蘭改革宗教會,又請教阿姆斯特丹監督會。波姆承認自己未經按立就講道和施洗是破壞了改革宗的規定,但監督會回答說︰由于情況特殊,當看此事為合法;乃于公元1729年將波姆正式按立為牧師。這件事促使德國改革宗與荷蘭改革宗在美洲建立密切的關系。

    許多瑞士改革宗殖民者亦來此區定居,他們分布于得拉瓦河與甦奇河(Schuylkill)之間。

    大部份移民賓州的德國人都非常窮,當他們的船航經荷蘭港口時,引起荷蘭改革宗教會的同情,便發出濟助這批移民美洲德民的呼吁。一位名叫施賴德(Schlatter)的瑞士人響應這個呼吁,專程前往荷蘭,應征赴洲去牧養這批德國改革宗信徒。阿姆斯特丹監督會接納了他,並于公元1746年送他上路。

    施賴德的主要工作,是將在美洲的德國改革宗教會組成議會(Synod)。他充滿干勁和熱誠,各處訪問德國改革宗教會;議會一組成,便于公元1747年九月在費城召開。應大會的要求,他回到荷蘭募捐了四萬八千元濟助窮困的美洲德國改革宗教會,而這筆捐款的唯一條件是,這些教會必須留在阿姆斯特丹監督會之下。施賴德回美洲時,不但帶了捐款,還帶了六位年輕的牧師及七百本贈閱的聖經,這樣就大大堅固了德國改革宗在美洲殖民地的教會。

    德國改革宗教會和德國信義宗教會在北美和諧相處、配搭同工,因為他們在崇拜上及教義上都很相近。在好些城里,這兩派甚至共享一間建築物,舉行聚會。

    9.信義宗(TheLutherans)(注)

    信義宗主義在美洲開始于住在赫得遜河邊的荷蘭人,及住在得拉瓦河邊的瑞典人。有兩間古老的教堂,至今還是瑞典信義宗在美洲歷史中的紀念碑,它們是︰位居費城南邊的「老榮耀堂」(OldGloriaDeiChurch)及在威明頓(Wilmington)的「老瑞典堂」(OldSwedeschurch)。在兩間教堂的墓地中,安息了許多瑞典信義宗信徒。老瑞典堂南邊的墓地中,埋葬著美洲第一位信義宗牧師托基勒斯(Torkillus)。

    雖然如此,荷蘭及瑞典信義宗在歷史上的地位還不如德國信義宗重要。如前所述,公元1727至1745年間,有許多德國人移民美洲,其中最大的團體,是信義宗信徒。

    所有德國移民都非常貧窮。信義宗和改革宗一樣,沒有牧師也沒有校長,因此,他們很晚才組織教會,因為必須要等到有信義宗牧師來到殖民地才成。

    有一位信義宗信徒舒茲(Schulz)回到歐洲去籌款,並延攬牧師和老師。他的呼吁震憾了在哈勒的富朗開;他立刻著手找尋合適的年輕人前往美洲,做德國信義宗的工作,最後他找到了米倫伯(Muhlenberg)。米倫伯是一位學識淵博、經驗豐富、在哈勒孤兒院任教的老師,雖然屬于敬虔派,仍極關切新大陸信義宗的需要。

    在新大陸這邊,信義宗的情況並不樂觀,雖然德國移民比任何非英國移民都多,但分布得很散;加上親岑多夫來到美洲,努力促使所有德國宗教團合一;如果他的計劃成功,將使信義宗在美洲組成獨立之宗派的希望幻滅。

    米倫伯于公元1742年啟程前往美洲。他的來到,為美洲信義宗歷史展開新的紀元。當時,他並未宣告自己的來臨;他于十一月抵達費城時,發現那兒的教會情況混亂,大部份教會贊成親岑多夫的合一計劃,也有些教會的牧師程度很差;而米倫伯卻是個靈命豐盛、精力充沛的人,不到一個月時間,他就掌握了整個地區;年底之前,他已經成為費城附近三間德國信義宗教會的牧師。

    牧養三間教會外,他也照顧那些沒有牧師的教會。他常將工作報告寄回在哈勒的總部,使美洲工場的實際情況,活生生地展現在德國教會面前,結果使財力和人力源源送到美洲。公元1745年,三位牧師帶著捐款自哈勒來到美洲,建造新教堂,並為教區孩童設立基督教學校。

    公元1748年時,已經有不少強大的教會及能干的牧師,不但有新教會成立,也有許多年輕人願意獻身全時間事奉。在這一年中,有六位牧師及二十四位來自十個教會的代表聚在費城,舉行了第一屆美洲信義宗會議。那時全美洲約有七十間信義宗教會;當獨立戰爭爆發時,單單賓州的德國信義宗信徒就有七萬五千人。

    10.其它德國團體

    現在讓我們回溯歷史,看看德國其它團體如何來到美洲。

    彭威廉不但在各地為他的殖民地刊登廣告,也親自到歐洲各地宣傳。結果,公元1683年十三個門諾派家庭前往美洲,他們在費城北方十哩的地方定居下來,將那地命名為日耳曼鎮;這地方變成德國人在美洲最早的聚居之地;此外,瑞士門諾派定居在今天的蘭卡斯特郡(LancasterCounty)。

    于公元1719年抵達賓州的另一個德國團體,是德國浸禮派;別人稱他們為頓克派(Dunkers),因為「頓克」源于德文的「浸」字;他們最先定居在日耳曼鎮,但過不久就遷往附近新社區居住。起初,他們在家中聚會,直到公元1723年才成立教會。但幾年之後,他們又都分散了。

    頓克派與貴格派、門諾派在教義上一致,他們受貴格派影響,穿著非常樸實;他們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實行「三重浸禮」(threefoldimmersion),只有成人可以受浸;在行政方面,他們和公理派采取同樣教會行政制度。

    殖民地時期最重要的一位頓克派信徒是索爾(ChristopherSower),他是第一位到美洲的德國印刷者,也是第一位編輯並印行德文報紙的人。去世後,他的兒子繼承父業。公元1743年所出版的「索爾聖經」(TheSowerBible),對早期德國移民的靈性幫助極大。這本聖經是在美洲出版的第一本歐洲語聖經。

    莫拉維弟兄會于公元1740年抵達賓州,定居在得拉瓦河五千英畝的河汶地區上。他們的首要目標是在德國人及印第安人中做宣教工作。公元1741年,親岑多夫親自來到費城,並于聖誕節前抵達莫拉維弟兄們所定居的得拉瓦河汶地區,他為該地區取名為伯利恆(Beihlehem),即「糧倉」的意思;因為他迫切盼望「生命的真糧在此擘開,供應所有饑渴的心靈」,今天,伯利恆是個鋼鐵重鎮,仍然是莫拉維弟兄會在美國的中心。

    11.長老派主義(Presbyterianism)的扎根

    從本書第肆部中,我們看到十八世紀時,長老派在英國非常興盛,幾乎成為英國的國家教會,雖然後來沒有得到這個地位,但在甦格蘭,長老派卻成為國家教會。

    好些清**領袖如依略特(Eliot)、馬特英克利斯(IncreaseMather),及馬特科頓(CottonMather)和其它人都傾向長老派主義。新英格蘭一些教會已經把長老派的教會行政制度付諸實行;康涅狄克各教會完全采用長老制,而且把公理派、長老派之名交替使用,

    紐約州、新澤西州的荷蘭改革宗教會,在行政上采長老制。因此,當公理派清**來到紐約州及新澤西州後,很快改變成長老派主義,新英格蘭公理派在長島的幾間教會,也采用長老制。

    這只是很小的開始,長老派在美洲真正的大發展是在一大批愛爾蘭籍的甦格蘭人移民到新大陸之時。

    所謂愛爾蘭籍的甦格蘭人,是指那些住在愛爾蘭的甦格蘭人,他們卻是堅定的長老派信徒;起先只有少數人前往美洲,十八世紀時,他們開始大批移民美洲。早期的移民定居在新英格蘭;後來的人定居在紐約州及賓州;過不久,他們又遷往馬利蘭州、維吉尼亞州、卡羅萊納州及喬治亞州。

    為美洲長老派主義奠定基礎的功臣是瑪克米(FrancisMakemie),他于公元1683年抵達馬利蘭東部,在愛爾蘭籍的甦格蘭人中設立講道站。數年之久,他來往于馬利蘭、維吉尼亞和卡羅萊納之間在分散各地的人中間講道。藉著瑪克米及其助手的努力,早在公元1706年,已經成立數間教會,到公元1716年時已經有十七位長老派牧師在殖民地工作。同年,舉行了第一屆長老派會議。

    多年來,長老派都在牧師少會眾多的情況下,而教會又堅持只有經過訓練,受過按立的人才可以講道。公元1710年,一位名叫伊文思(DavidEvans)的年輕人在維吉尼亞的威爾斯殖民區中講道,雖然他很有恩賜,講道又有屬靈的供應,但因他未被正式按立,長老部便判決他「做了非常錯的事」。不管教會的需要有多大,他們命令他放下一切工作,專心進修一年,然後每一年長老都要考核他的進度;這樣經過五年後,伊文思才被正式按立為牧師。

    美洲長老派主義的重大事件,是于公元1729年會議中通過「采納法案」(AdopiingAct),根據這項法案,所有長老派牧師都必須采納威斯敏斯特信條(WestminsterConfession)。

    自從公元1720年,愛爾蘭籍的甦格蘭人大量移民美洲後,長老派教會成長得越來越快。當獨立戰爭爆發時,每一個英國殖民地上都可以找到長老派教會,而且都人數眾多、深具影響力。

    12.循道派主義(Methodism)較遲到達

    由于循道派運動到公元1739年才在英國開始,當然他們出現在美洲也比較遲,幾乎遲到殖民地時代的末期。

    把循道派主義帶到美洲的人是恩伯立(Philip

    但是循道派一直到獨立戰爭後,才在美國成立教會。

    13.西班牙人殖民加州(California)

    雖然公元1542年時,西班牙領袖們已經自墨西哥派遣遠征隊,開發加州海岸,但一直到公元1769年,才有四個團體的人前往那里殖民。他們先到聖地牙哥(SanDiego),以西拉神父(FatherSerra)為他們的領袖。他在往後的十五年中,設立了九個宣教區,最後一共設立二十一個宣教區,分布在聖地牙哥和舊金山(SanFrancisco)之間。神甫們勸印第安人住進這些宣教區,他們不但把基督教傳給印第安人,也教他們農事與畜牧。

    (注)︰Lutherans(路德派)自傳入中國後,因馬丁路德強調因信稱義而譯名為「信義宗」。

    研討問題︰

    1.畫一張地圖,在上面注明各種宗教信仰在美洲殖民地、加拿大及佛羅里達的分布情形。

    2.「天路客」的宗教背景是什麼?

    3.清**與天路客對英國國家教會的態度有何不同?

    4.成立哈佛學院與耶魯大學的目的是什麼?

    5.由于威廉斯的工作,普維頓斯浸禮派教會的原則與實施方法如何?

    6.為什麼清**自己受過逼迫,還會逼迫到他們殖民地來的外人?

    7.卡爾弗為什麼宣布宗教自由?他和威廉斯的宗教自由有什麼不同?

    8.貴格派在美洲哪里定居?為什麼他們希望宗教自由?

    9.是哪些人使美洲長老派教會大為發展?什麼是「采納法素」?

    10.解釋以下名詞︰巴爾的摩、索爾聖經、西拉神父、年會、伊文思。

    11.頓克派、貴格派、門諾派有什麼相似之處?

    

    
第伍部 新大陸的教會 第四十二章 教會經歷大覺醒
    1.大覺醒

    我們仍記得十八世紀時,自然神論及唯理主義之風吹向英國,扼殺了當時的宗教生活;它們也同樣使美洲的教會進入沉睡狀態。開拓新英格蘭殖民地的都是一些靈性堅定的清**,但是到他們的孫輩時,幾乎失落了所有的熱誠;十八世紀前期,美洲的宗教生活沉陷在可嘆的低潮光景中。

    然而,就在這時,殖民地的屬靈情況有了急劇的改變,這就是所謂的屬靈「大覺醒」(GreatAwakening)。一系列奮興聚會在殖民地各處展開。美洲屬靈大覺醒和英國循道派運動同時發生,都因受到德國敬虔主義和莫拉維弟兄會的影響,而且都集中在懷特腓德(GeorgeWhitefield),一個人身上。

    2.富瑞林浩生、滕能特、愛德華滋

    富瑞林浩生(TheodoreJ.Frelinghuysen)在荷蘭時已經受德國敬虔派的影響,公元1720年抵達美洲後,他成為荷蘭改革宗教會的牧師該教會位于新澤西州的拉利丹(Raritan)河谷。富瑞林浩生是一位極能干的講員,他的講章強調悔改歸正的必要,他火熱有力的講道帶出明顯的果效,教會增加許多新人,別的教會听說,也邀請他去講道,于是,復興的火從拉利丹河谷向外延燒。滕能特(WilliamTennent)是賓州一間長老教會的牧師,他有四個兒子︰基伯(Gilbert)、威廉(WilliamJr.)、約翰(John),和查理(Charles)。大兒子基伯從小就在父親的教導下長大。後來,滕能特牧師在他家庭院的一角築了一間木屋,作為學校,因此學校名叫「木屋學院」(LogCollege)。在這里,滕能特牧師教導他三個較年幼的兒子及另外十五個年輕人。他認真地教導他們拉丁文、希臘文、希伯來文、邏輯學及神學。不但如此,他也把傳福音的熱誠挑旺起來,結果四個兒子都做了長老教會的牧師,繼承父親傳福音的心志。

    滕能特牧師創立「木屋學院」那年,老大基伯已經在富瑞林浩生附近的一間長老教會擔任牧師,後者盡力在各方面幫助這位年輕的牧師,準許他在荷蘭改革宗教會講道。基伯用英語講道,雖然引起一些會友的反對,然而他的講道加上「木屋學院」其它畢業生的努力,復興之火就像野火般地在長老教會中燒起,從長島一直燒到維吉尼亞州。

    愛德華滋(JonathanEdwards)的名字與新英格蘭大覺醒不能分開。從各方面看,他都是美洲殖民地的杰出知識份子,是在美洲當地出生的偉人之一。公元1703年,他出生在康涅狄克州的東溫色爾城(EastWinsor);父親是一位公理派教會牧師,十七歲便畢業于耶魯大學,經過數年進修,講道與教學後,于公元1727年成為麻薩諸塞州中部北安普頓城(Northampton)一間公理派教會的牧師。

    當時該教會正處于靈性僵死的情況,公元1734年十二月,愛德華滋講了一系列因信稱義的道理,直接針對當時正在新英格蘭滋長的亞米紐斯主義。講道時,這位瘦長、蒼白而年輕的牧師,活生生地描述神的震怒,並力勸罪人盡速逃避。很快地,教會有了起色,整個北安普頓城都有了改變;第二年的春天和夏天,似乎全城充滿了神的同在。無論長幼,幾乎找不到一個不關心永生問題的人。大復興的第一年,超過三百人決志歸主。

    接下來的幾年中,在新英格蘭的不同地區都發生大復興。到公元1740年時,復興之火燒遍了全新英格蘭,信主的人多如潮涌,在三十萬人口中有二萬五千到五萬新決志的人加入教會,整個新英格蘭的道德標準也隨之提高。

    這個大復興同時具有強烈的感情及身體的表現,強壯的男人僕倒在地,女人則歇斯底里;公元1741年,愛德華滋在康涅狄克安田鎮(Enfield)講道,那天的題目是︰「罪人在忿怒的神手中」,講道中途,他必須停下來,請大家安靜,好讓大家可以听見他的講道,因為全場都在大聲痛哭,哭聲蓋過了講道的聲音。

    3.懷特腓德

    在大覺醒運動中,懷特腓德扮演極重要的角色。他于公元1714年十二月六日出生在英國的格勒斯特(G1oucester),父親是一個客棧管理員。他從小生長在貧困、道德低落的環境中,公元1733年讀完格勒斯特一間學校,進入牛津大學,並成為學校中「聖潔會」的一員。在一場大病後,他歸信了基督;于公元1736年被按立為英國聖公教會的牧師。

    我們還記得懷特腓德如何與衛斯理在英國傳道的事跡;然而他在美洲卻做了更大的工作。從公元1738到1770年間,他在美洲七次旅行布道。

    在那些年日中,他來往奔波于美洲各殖民地區,從新英格蘭到喬治亞,不停地在各地講道;不管他到哪里,都有無數人前來聆听,有時听眾達兩萬之多。他極有口才,是十八世紀偉大的布道家,也是歷史中最有能力的講員之一;他的講道帶領了上千人信主,也造就了數千信徒的靈命。

    懷特腓德于公元1770年九月卅日死在麻薩諸塞州的新布里港(NewburyPort),他的遺體埋葬在該城老南方長老教會(OldSouthPresbyterianChurch)的講台下。

    4.後果

    一段時期後,屬靈的興奮漸漸消失,復興的火焰也逐漸熄滅。早在公元1744到1748年間,愛德華滋描寫他在北安普頓城的教會「火焰已經完全止息」,教會在那幾年中,沒有帶領一個人歸主。

    復興消失後,卻帶來了意見的不合︰新英格蘭公理派牧師和紐約改革宗牧師因意見不同而分開;長老教會也**,雖然後來又合起來。大復興也帶來了新英格蘭神學的發展,這個發展大大減弱傳統加爾文主義在公理派、改革宗、長老派中的地位。同時,自由神學漸漸高漲,尤其是在波士頓及其附近的教會中,造成十九世紀初期「神體一位會」(UnitarianChurches)的成立。

    總之,「大覺醒」為教會帶來了屬靈的大奮興,它成為美洲教會歷史中一件突出的史績。

    

    研討問題︰

    1.是誰引起大覺醒運動的?他們每一個人的貢獻是什麼?

    2.找出愛德華滋的講章︰「罪人在忿怒的神手中」,然後仔細閱讀,以感受當**講道時的影響力。

    3.為什麼改革運動和接下來的復興之火會熄滅?

    4.懷特腓德和約翰衛斯理有什麼關系?

    5.解釋以下名詞︰自然神論、唯理主義、木屋學院、北安普頓城。

    
第伍部 新大陸的教會 第四十三章 新興國家的教會
    1.統一的因素

    除了政治和經濟因素使殖民地的人聯合起來對抗英國,還有兩個重要的宗教因素。「大覺醒」以後,殖民者第一次經歷到全民普遍對宗教的感受;在華盛頓與富蘭克林尚未成為全民的「政治象征」以前,懷特腓德、愛德華滋、滕能特等人的名字早已成為所有殖民者關注的對象。

    另一個使殖民者統一的宗教因素是︰他們都對英國國家教會指派主教來殖民地的事深表不滿,認為是一種長期的攪擾。許多聖公會的信徒大為反對,認為這是破壞政治和宗教自由。公元1766年,新英格蘭公理派及中部長老派在年會中聯合起來,一致阻止主教制在美洲設立。

    2.獨立戰爭

    獨立戰爭爆發時,新英格蘭殖民區大部份教牧人員及聖公會信徒仍然忠于英國;南部各殖民區都站在美國這邊;中部殖民區則一邊一半。簽署獨立宣言的人中,有三分之二是聖公會信徒。當時教牧人員的處境甚是尷尬,因為他們被按立時都發過誓要效忠教會的元首——英國國王。

    出現在美洲不太久的循道派信徒立場也十分為難,因為約翰衛斯理站在英國這邊,以致美國的愛國份子以懷疑的眼光看這些循道派信徒。但是循道派卻自公元1775至1780年由四千人增長至一萬三千人。

    貴格派與莫拉維弟兄會雖然反戰,但在他們原則的許可範圍內,還是盡量支持獨立。

    除了少數例外,其它教會牧師幾乎全體支持獨立戰爭。長老教會的杰出領袖維特斯普恩牧師(JohnWitherspoon)被選為大陸國會代表,也是獨立宣言簽署人中唯一的牧師。有很多牧師以反抗英國及爭取獨立為神聖使命。也有很多牧師加入軍隊,作隨軍牧師。

    3.廢除州立教會

    所謂州立教會,是指被州政府所認可的教會,所有百姓照理都屬于州立教會。早期在麻州,凡不加入州立公理派教會的人都被驅逐出境;浸禮派及貴格派信徒常遭驅逐。在所有聖公宗為州立教會的殖民區中,由于政府的干預,攔阻了其它教會的發展。

    只有州立教會的牧師可以施行宗教儀式;所有殖民地的居民,不管是不是屬于教會,都需付稅支持州立教會。

    殖民地時代的末期與建國時代的初期,在美洲一共有兩種州立教會(或法定教會)︰公理派教會是麻薩諸塞州、新罕布什爾州與康涅狄克州的州立教會;聖公宗教會是紐約州、馬利蘭州、維吉尼亞州、北卡羅萊納州、南卡羅萊納州及喬治亞州的州立教會;因此,在十三州里,九個州有州立教會。

    其它教會當然反對州立教會,信義宗、改革宗、長老派都認為他們應當成為州立教會;只有浸禮派根本不盼望有州立教會,因為浸禮派的信仰是主張政教分開的;貴格派也采這種看法,這就是為什麼羅得島州、新澤西州、得拉瓦州與賓夕法尼亞州沒有州立教會的原因,因為在這幾州里,浸禮派與貴格派信徒佔多數。

    浸禮派在其它不同意之教會的支持下,起來領導「取消州立教會」運動。不用說,那些被政府認可的教會不願放棄他們的利益和特權。

    然而,在獨立戰爭初期,紐約州、馬利蘭州及最南方各州很快便取消了「州立教會」制度。但在維吉尼亞州則需經過長期而艱苦的奮斗,一直到公元1786年才完成。這個運動傳遍全國,終于這項「取消州立教會」的條例被列入憲法第一條修正案,成為美國基本法律的一部份。

    4.切斷歐洲關系

    有些教會與歐洲教會沒有任何關系,包括浸禮派、長老派及貴格派,因此他們很快便在美洲成立了全國性的組織。唯有人數最多的公理派,拒絕組織全國性聯會,以致他們在教會發展上受到攔阻。

    而聖公宗、天主教、循道派及改革宗教會則在歐洲的控制之下。這時期的循道派仍隸屬于英國教會,而且除了正式按立的人,沒有人可以講道及主持聖禮。衛斯理以教會長老的身份,認為自己也有權施行按立,便在兩位牧師的助理下,按立了科克(ThomasCoke),使他成為美國循道派教會的監督。

    在公元1784年的一次大會中,科克和亞斯布里均被選為監督,在會中又按立了幾個人,並通過采用統一的信條及禮拜儀式;這信條純屬亞米紐斯主義,內容主要是由約翰衛斯理擬定的。

    美國立國之初,聖公宗教會相當軟弱,隸屬于英國教會。過不久,許多文章和會議開始呼吁要有一個獨立的組織。公元1783年的一次非正式會議中,十位聖公宗的聖職人員推選西伯立(SamuelSeaburyJr.)前往英國,接受按立;結果他在英國被拒,只得前往甦格蘭,在那兒被按立為主教。接下來,公元1785年舉行了一次大會,訂立了「美國聖公宗章程」(theConstitutionofProtestantEpiscopalChurchintheUnitedStates)。

    改革宗教會在獨立戰爭後不久即切斷了和阿姆斯特丹監督會之間的關系︰德國改革宗教會改名為「美國改革宗教會」(TheReformedChurchintheUnitedStates);荷蘭改革宗教會改名為「美洲改革宗教會」(TheReformedChurchinAmerica)。

    至于羅馬天主教則一直在倫敦教區代理(thevicarapostolic)的管理之下。公元1784年,教皇派卡洛爾(JohnCarroll)赴美,管理美國的天主教會。公元1789年,他被立為主教,並以巴爾的摩(Baltimore)為天主教在美國的第一個教區。

    研討問題︰

    1.為什麼「大復興」(GreatAwakening)也影響美國的獨立?

    2.為什麼殖民地的人反對聖公宗派遣主教來?

    3.「州立教會」是指什麼?什麼是「取消州立教會」?當時有哪兩種州立教會?

    4.循道派與聖公宗如何從「母國」獨立出來?

    5.為什麼美國的天主教會不宣布獨立?

    6.解釋以下名詞︰維特斯普恩、科克、亞斯布理、卡洛爾。

    7.約翰衛斯理希望循道派信徒對獨立戰爭采什麼態度?

    8.為什麼羅得島州沒有「州立教會」?

    9.什麼事攔阻公理派教會的成長?

    
第伍部 新大陸的教會 第四十四章 十九世紀初期的教會
    1.三件影響教會的事

    西部大遷徙、新移民與內戰,是三件大大影響十九世紀教會的事。本章只提第一件——西部大遷徙(thewestwardmovement)。

    教會內部的潮流也影響十九世紀教會的發展。第二次大復興雖為教會帶來許多信徒,但也促進了教會**的趨勢;新的宗派和分支開始繁衍、背道的情況顯然可見、傳統的教義被沖淡、異端和現代主義暗地滲透,教會再度進入垂死的光景。

    十九世紀初期出現一幅歷史的英勇畫面︰大批人潮從舊殖民區向西遷徙,他們翻山越嶺,長途跋涉,進入充滿活力、生氣蓬勃的西部地區,到公元1820年時,他們在阿利根尼山(Alleghenies)西邊,又為聯邦增加了十個州。

    2.長老派

    愛爾蘭籍的甦格蘭人是殖民地時代最後抵達美洲的歐洲人,因此他們自然沿著西邊的邊界定居,而且設立了許多長老教會;也因此,他們成了「西部大遷徙」的先鋒部隊。到公元1802年,他們在肯塔基州已將三個長老部組成一個議會。

    這段時期的「聯合計劃」(P1anofUnion)深具意義。長老派教會與公理派教會都接受加爾文派信條,只是在行政組織上不一樣。當西部大遷徙的人口膨脹到十分龐大之時,兩派教會都發現,他們在這塊新地區上所面對的,是一項極重的使命;為了完成使命,他們采用公元1801年所通過的「聯合計劃」,根據這項計劃,兩派教會同意合作,協力在西部成立新教會。新成立的教會可以從兩個宗派中自由邀請牧師,如果大多數信徒是長老派,即或牧師是公理派,教會的行政還是根據長老派條例實行;若大多數信徒是公理派,則反過來實行。

    事實上這項「聯合計劃」有利于長老派,因為長老派信徒比較多,而且他們對宗派的感覺也比較強烈。據估計,當時在紐約州、俄亥俄州、伊利諾州及密西根州約有二千個教會,本來是公理派的,現在變成了長老派教會。這些教會也在西部地區普遍設立中學與大學。

    3.浸禮派

    浸禮派與循道派成長的速度,比長老派、公理派快得多。浸禮派準許未受太高教育的人做牧師,而且可以用「部份時間」(part-time)做牧師工作;循道派的牧師則必須受過高等教育,而且必須「全時間」(full-time)事奉。成立一個浸禮派或循道派教會的經費不大,而且這些牧師與拓荒者一起用雙手作工,和學者型的長老派牧師很不一樣。他們不加修飾、充滿情感的講道,正適合開荒時代、艱苦生活的需要。

    浸禮派信徒往往成群結隊,帶著他們的牧師同行。他們先在一個信徒的小屋子中聚會,一段時期後,就合力用木頭搭起一間教堂,林肯的父親就曾于公元1819年,在印第安納州的鴿溪幫忙建過這樣一間教堂。他們的方式是,每月舉行「事工月會」,內容是懲冶當日的酗酒、打架、偷竊、不道德、賭博、家庭關系等問題。俄雲俄河以南,許多信徒家中蓄奴,教會往往保護這些奴隸;奴隸可以加入教會為會友,也可以對教會的事發表意見。顯然在開荒時期中,浸禮派教會是維持秩序與正當行為的有力因素。

    4.循道派

    在所有教派中,循道派在西部的工作最成功。他們能夠贏得許多信徒並成立教會,是基于兩個因素︰教義和組織。

    長老派和浸禮派都屬加爾文信仰,因此他們所傳講的是預定論、神的主權、神的揀選。人的命運至終操在神的手里,

    循道派屬于亞米紐斯信仰,因此他們所傳講的是「自由意志論」,也就是人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這種教義非常適合拓荒者的心,因為他們感到自己正用雙手在西部荒野之地開創自己的前途。因此循道派能夠贏得更多人,建立更大的教會。

    此時,循道派的組織形態也正合拓荒時期的環境。一般而言,長老派與浸禮派的牧師只在他自己的教會及所在地區工作。而循道派牧師則不然,他們本著衛斯理的銘言,「全世界都是我的教區」而行。事實上,在衛斯理漫長的一生中,全英國都成為他騎馬巡回講道的地方。這種「騎馬講道」方式變成了循道派傳福音的方式,而且也應用在美國,尤其是在拓荒時期,這種傳道方式再方便也不過了;加上他們的「平信徒講道制度」,更使循道派教會力上加力。

    循道派牧師騎馬從一個殖民區到另一個殖民區巡回講道,有的聯區(circuits)範圍大到需花四、五個禮拜時間才能走完一圈。騎馬巡回講員除了每天講道外,又在不同地方成立許多「班」(classes),並選出「班長」(classleaders)。既然「全世界都是我的教區」,這些騎馬巡回講員不必等到有許多循道派信徒搬來後才組織教會。既然這麼龐大的拓荒人潮都不屬于任何教會,他們便騎著馬,翻山越嶺,到多處在拓荒者中傳揚福音及循道派教義。

    亞斯布理是全美國循道派的總監督,他多次越過阿利根尼山,講道、開會,並分派「聯區」給牧師們。

    巡回講員的講道,加上教會例行的講道,使循道派以驚人的速度成長。在十九世紀開始時,西部的循道派信徒不到三千人,但到公元1830年時,信徒數目已經增長到十七萬五千人,其中包括二千印第安人及一萬五千多黑人。

    5.東部第二次大覺醒

    從前文中,我們看到,緊接美國大覺醒之後,是靈性的急速下降。一部份原因是英國「自然神論」(Deism)和法國「懷疑主義」(Skepticism)所造成的,因為這兩派思想給信徒帶來既深且廣的影響。許多美國的領導人物是自然神論者,其中最具影響力的人可能是佩恩(ThomasPaine),他寫了一本小冊,題名為「理性的時代」(TheAgeofReason),在書中,他大膽地鏟除基督教信仰。

    十八世紀末期及十九世紀初期,是美國基督教史中教會最軟弱的時期。西部開荒區的眾多拓荒者正陷在靈性的無知與迷惘之中,爭吵、打架、酗酒、低落的道德、褻瀆的言行,都是那個時代的常事。

    在這同時,東部地區卻默默地、漸漸地出現了屬靈的復興。人們重新對基督教信仰與基督化生活發生興趣,教會人數增加,新的教會成立。這次復興的因素之一,是循道派的傳道方式來到了新英格蘭地區。公元1789年,亞斯布理分派第一個「聯區騎馬講員」到此區,過不久,全新英格蘭各州都布滿了「聯區網」。

    公元1795年起,愛德華滋的孫子德威特(TimothyDwight)擔任耶魯大學校長,他在一系列演講及講道中,提出自然神論、物質主義背信的罪及其危險性。自公元1802年起,開始了屬靈的復興,全校有三分之一學生歸向基督。同時,達特穆斯學院(Dartmouth)、安慕斯特學院(Amherst)、威廉斯學院(Williams)及新澤西學院(NewJersey)都經歷了屬靈的大復興。

    這次在東部的大覺醒,沒有布道家,也沒有感情沖動。

    6.大復興與露天聚合(CampMeetings)

    西部的大復興則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發生。長老教會早期領袖麥格列第(JamesMcGready),表面雖然笨拙,里面卻充滿感人的大能。公元1796年,他在肯塔基州一個聲名狠藉的羅根(Logan)郡,擔任三間長老教會的牧師。就在那兒,藉著他的講道,開始了西部大復興,又稱為羅根郡大復興,或嵌伯蘭大復興(CumberlandRevival)。

    後來在幾位牧師的協助下,嵌伯蘭大復興于公元1800年進入高潮。那一年,在紅河(RedRiver)邊舉行的聚會非常激動,有無數人歸主。消息傳開後,聚會的人數越來越多;參加聚會的人,帶著幾天的生活必需品,來到聚會的空曠地方,就這樣開始了露天聚會,而成為後來在美國流行的一種傳福音方式。一次聚會可以延續四天四夜,而且有成百的人歸向基督。

    這種露天聚會在西部各地舉行,尤其在夜里更是蔚為奇觀︰有營火、有一列列帳蓬、有幾百個掛在樹上的燈籠、有講員充滿感情的勸勉、有誠懇的禱告、更有數千人唱詩的歌聲、蕩漾在夜空之中。當人們看見自己的罪時,有的哭泣、有的尖叫、有的嘶喊。

    西部大復興,主要是由長老教會的工作引起;但後來長老派教會**,浸禮派和循道派便投入復興的工作,以致信徒人數大增,紛紛加入在他們的教會中。

    7.新宗派

    美國教會歷史發展的趨勢之一是,「教會**又再**」,這種情形開始于十九世紀前期。

    有三個團體脫離長老教會︰第一個是嵌伯蘭長老教會(TheCumberlandPresbyterianChurch),是由提倡露天聚會、聯區講道制度及加爾文主義的人組成。第二個是基督徒教會(TheChristianChurch),他們離開的原因是不能接受「預定論」與「揀選論」。第三個是門徒教會(TheChurchoftheDisciples),是由一郡反對教會分門別類,要回到新約時代單純教會的人所組成。

    循道派方面,也有一些團體**出來︰一批希望教會更加民主,更多平信徒投入事奉的人,組成了循道派復原教會(TheMethodistProtestantChurch)。此外尚有基督弟兄聯合教會(TheChurchoftheUnitedBrethreninChrist)及福音教會(TheEvangelicalChurch),均為德國傳道人所組成的。

    當許多人為了要更敬虔、更多活動、信仰更純正而組織新派之時,新英格蘭區卻有許多公理派教會和牧師,因不接受「三位一體」教義而成立了「神體一位會」(UnitarianChurches);當這支信仰錯誤的宗派興起後,刺激了許多接受正統信仰的信徒們,起來組織信仰純正的教會。

    8.差會

    大復興帶出來的熱誠,導致許多差會的成立、宣教刊物的出版、基督教大學和神學院的設立。由于大復興時期中各宗派的合作,新成立的差會往往是「超宗派」的;而每個宗派也幾乎都成立了自己的差會。例如,公理派于公元1810年成立了「美國公理派國外布道會」,該會于三十年內,差派了六百九十四位宣教士。

    最戲劇化的是浸禮派差會的成立︰萊司(LutherRice)和耶德遜(AdoniramJudson)本是公理派差往印度的宣教士,他們在赴印的途中,接受了浸禮派原則,而于抵達加爾各答後重新受洗;耶德遜留在緬甸繼續宣教工作,萊司卻回到美國,組織了浸禮派差會。

    早期差會所關心的對象幾乎都局限于當地︰把福音傳給印第安人及黑人;後來才擴大到海外國家。

    為了挑起基督徒對宣教的負擔,出版了好幾種宣教雜志,其中大部份後來停刊,但也有一些一直出刊到今天。

    西部拓荒老非常缺乏聖經和屬靈刊物,為了這項文字需要,「美國聖經公會」于公元1816年成立,「美國單張公會」也于公元1825年成立。許多宗派成立了自己的出版社,這些出版社為美國帶來極大的影響,他們出版大量基督教讀物,甚至傳達到最偏遠地區的殖民者家中。

    9.主日學

    殖民地時代完全沒有主日學工作。循道派信徒最先將教導孩童與青年的方法帶到美國。他們于公元1786年開始主日學工作,而且非常成功。三十年後,在全美國每個地區都可以找到主日學工作。公元1824年「美國主日學協會」成立,這個協會的宗旨,在促進主日學的設立,並提供主日學教材。

    10.神學院與大學

    西方的開拓和第二次大復興,導致傳道人及宗教領袖的需要。因此,許多為造就傳道人的神學院應運而生。這時期,幾乎每個宗派都創立了一間或數間神學院。

    一些曾在哈佛接受訓練的公理派牧師,因為神體一位派的教授開始在哈佛教神學,而于公元1808年另外成立了安多弗神學院(AndoverSeminary)。荷蘭改革宗于公元1810年,在新澤西州的新布朗斯維克(NewBrunswick)創立一間神學院;在此之前,改革宗獻身的青年人必須前往荷蘭烏特列赫大學受造就。公元1812年,長老派在新澤西州普林斯頓(Princeton)設立了他們的神學院。從公元1808到1840年間,至少有二十五間這樣的神學院在美國東部成立。

    當學校迅速成長時,也亟需老師與領導者;因此,各宗派也在全美各地設立基督教大學;這些大學將文化及學習氣氛反映到整個社會,它們對美國生活所帶來的影響力是無法估計的。

    

    研討問題︰

    1.在西部開拓運動中,哪些宗教團體打先鋒?為什麼他們在教會行政組織上采長老制?

    2.為什麼在拓荒地區中,循道派及浸禮派的人數增長最速?

    3.一般而言,復興都是因「反應靈性低落」而引起的,在美國有哪兩大地區經歷復興的果效?它們分別以什麼方法帶領許多人悔改?

    4.列出這時期成立的新宗派,並說明每一宗派所強調的教會活動與教義。

    5.研究主日學工作的發源與發展,以及其歷史背景。

    6.解釋以下名詞︰聯合計劃、德威特、麥格列第、耶德遜、露天聚會。

    7.研究長老教會在美國中西部成長的經過。

    8.列出十至十二個美國著名基督教大學,找出它們的宗派背景及立校宗旨。

    

    
第伍部 新大陸的教會 第四十五章 教會處于混亂時期
    1.長老教會

    在公元1801年的「聯合計劃」下,在紐約州中部、俄亥俄州、密西根州、印第安納州、伊利諾州及威斯康新州分別成立了許多教會。這些教會由兩派完全不同的信徒組成︰新英格蘭公理派信徒與愛爾蘭籍的甦格蘭長老派信徒。大多數長老派信徒接受加爾文主義,而公理派信徒則因受到新英格蘭自由神學的影響,越來越遠離傳統的加爾文信仰。

    公元1837年,長老教會的傳統派和自由派之間發生強烈沖突,而造成教會的**;這次**持續了三十二年。**前一年,自由派已經在紐約市設立了「協和神學院」(UnionSeminary),這間神學院今天在美國仍為自由神學主義的發源地。

    2.聖公宗教會

    由于美國獨立戰爭的影響,聖公宗教會在戰後幾乎有一代之久,非常沒落。他們也不太會處理「西進運動」所帶來的問題。因此,到公元1850年時,聖公宗只有九萬信徒,而且還分成七派,

    在他們中間只有少數幾位領袖不消極。其中最有名的叫做查斯主教(BishopChase)。他第一個教區是在紐約邊界;然後他在新奧爾良成立第一間聖公宗教會;後來又在俄亥俄州工作,使聖公宗又新開設一個教區,並成立了肯陽學院(Kenyonco11ege);然後他在密西根州與伊利諾州做宣教工作。

    在這段時期中,高派教會與低派教會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低派教會注重傳福音及簡單的崇拜儀式。高派教會因英國的「牛津運動」而堅強起來,以致低派教會大為恐慌,擔心聖公宗教會返回羅馬天主教。公元1853年,舉行了一次大會,準許低派教會有更多發表意見的自由,這樣才防止了聖公宗的**。然而,從那次大會後,低派教會也失去了它的影響力。

    3.移民使信義宗堅固

    德國信義宗教會為兩個問題產生沖突︰一派主張把信義宗美國化,並且對奧斯堡信條作較自由的解釋;另一派主張保持德文,並堅守傳統路德派主義信仰,如果不是移民潮涌入美國,前者很可能得勝。公元1830至1870年間,也就是美國內戰前十年,超過一百萬德國人移入美國。里面有許多天主**和反對宗教者,但絕大部分為信義宗信徒。他們大大堅固了信義宗教會內保守派的力量。當時,他們的領袖是窩特爾(Walther)。也在這時,舉行了幾次正統會議,其中包括聞名的密甦里大會(MissouriSynod)。

    窩特爾是密甦里州聖路易城的信義宗牧師,在他的德文雜志中,他懇切地教導讀者堅守傳統路德派主義,也主張為教育兒童設立教會學校。直到今天,信義宗良好的學校制度仍為窩特爾及一些領袖不朽事業的紀念碑。密甦里大會中,為紀念這位偉大的領袖,將青年組織命名為「窩特爾聯盟」(WaltheLeague)。

    內戰之前,大批信義宗信徒從挪威及瑞典移民到美國。後者在伊利諾州的岩石島(RockIsland)組織了奧古斯丁大會及奧古斯丁學院,這批移民也接受非常保守的正統派信仰。

    4.荷蘭改革宗教會

    我們還記得,荷蘭改革宗教會于十七世紀早期便已定居在紐約地區,在十八世紀初期時,曾被富瑞林浩生大有能力的講道所復興。富瑞林浩生在美國創辦第一間神學院,這間皇後學院(Queen’sCollege)設立在新澤西州,是今天若歌大學(RutgerUniversity)的前身。

    歐洲大移民潮也帶來了許多荷蘭人,有很多教會是全體信徒與牧師一道移民過來。有一個團體由範饒特(Van

    改革宗教會對美國改革宗信仰的保守及福音的傳播有根大貢獻,至今他們仍保持先人在荷蘭所接受的信條。無可避免地,「自由神學主義」也侵入了改革宗教會,雖然如此,這個教會大部分信徒與上百位牧師,仍持守傳統信仰,而且傳揚純正福音。他們有九百間教會、二十三萬信徒。

    5.基督徒改革宗教會

    在密西西根定居的改革宗教會里,有一批人對太快加入美國改革宗教會,及教會的一些作風非常不滿;不滿的情緒從公元1850到1857年,不斷增加。他們批評教會使用東部的詩歌,也對荷蘭監督會的「臨時會員制」及「公開聖餐制」提出質疑,又抱怨信仰問答的教導、慕道班及探訪工作的疏忽。最新的爭論則導因于範饒特牧師介紹巴克斯特(Baxter)的一本書「呼吁未信者」,他們批評說,這本書有亞米紐斯主義的看法。當時主要是平信徒對教會領袖的不滿。

    結果于公元1857年四月八日,在荷蘭監督會的聚會中,發表了四份脫離教會的公文。同年十月七日,五間教會在鮑思(Bosch)牧師領導下組織了「基督徒改革宗教會」(ChristianReformedChurch)。

    起先成長得很慢,但公元1880到1890年間的移民潮,為他們帶來不少信徒。在公元1881至1882年間,有八個教會及許多人為了互助會(FreeMasonry)的問題而脫離改革宗教會;這些人以及荷蘭真改革宗教會,都于公元1890年加入了「基督徒改革宗教會」。

    6.天主教會因移民擴展

    公元1830到1870年的移民潮,不但使信義宗及改革宗增長,也同時幫助了天主教會的擴展。德國移民中有三分之一是天主**,數千名愛爾蘭移民則全都是天主**。

    愛爾蘭天主**非常貧窮,抵達美國國土時,已經囊空如洗;因此只能定居在上岸的地方,結果使波士頓、紐約、費拉鐵非及巴爾的摩,變成天主教的中心地。德國天主**則定居在新拓展的西部地區︰俄亥俄州北部、密西西比州西部、密甦里州及威斯康新州,均成為德國天主**的集中地區。

    公元1830年時,天主**有五十多萬人;三十年後,增至四百五十萬人,全美國幾乎每一個城市都有一位主教。從此以後,羅馬天主教在美國便具有強大影響力。今天美國有四千多萬天主**。

    7.教派的興起

    時代的動蕩,使移民潮自歐洲流向美國,也使拓荒人潮向西遷徙。它帶來了「復興運動」以及「露天聚會」,但也成為不合聖經的教派(Sects)或異端(Cults)萌芽、發展的溫床。

    奇怪的是,紐約州中西部地區同時是米勒爾派(MilleriteCraze)、屬靈運動(SpiritualisticMovement)及摩門教(Mormons)的發源地。

    更奇怪的是,在這同一個地區,出了當時一位偉大的奮興家芬尼(Finney),而芬尼帶領歸主的一個人,在這個地區又成功地組織了奧奈達團契(OneidaCommunity),在社區里推行共享財產制度。

    8.摩門教(TheMormons)

    約瑟斯密特(Josephsmith)住在紐約的波密拉(Pa1myra)城,他在年輕時就看見過許多異象,並宣布天使摩洛尼(Moroni)曾向他顯現,告訴他當時教會的許多錯誤,又告訴他為西方世界所寫的聖經被埋在附近的山里。公元1827年九月廿二日,他宣布挖出一個石盒,盒內放著一本金頁書。

    斯密特用三年時間將這些金頁的內容翻譯出來,于公元1830年出版了摩門經(BookofMormon)。這本書宣稱是一本從巴別塔講起的美國歷史。並宣稱摩洛尼是摩門的兒子,是神選民的最後一個生存者,他在公元四世紀時將這些金頁埋藏起來。

    跟隨「先知約瑟」的人,于公元1830年四月成立了一間教會。從公元1831年到1837年,摩門教總部都設在俄亥俄州的科特蘭城(Kirtland);後來楊百翰(BrighamYoung)加入這個運動,而且很快成為「十二使徒」之一。由于法律事件及社區間的摩擦,摩門**在遷到密甦里州之後,又于公元1840年遷到伊利諾州的諾浮城(Nauvoo)。

    約瑟斯密特宣布他于公元1843年七月看見異象,因此創立一夫多妻制。這種措施引起人們對摩門教不滿。當斯密特和他的兄弟被關在監牢時,暴民打破牢門,入監將他們殘暴地殺死。兩年後,在楊百翰的領導下,摩門**集體遷往大鹽湖(GreatSaltLake)。

    這個教會影響信徒生活的每一個層面︰它為貧困者及病人提供救濟,又為信徒提供教育、娛樂和職業,年輕的摩門**兩個、兩個地出去,用一年或更多的時間義務為教會工作。

    摩門經被看為與聖經同等,是支持聖經而不取代聖經的一本書。對于聖經,則只接受它正確的翻譯。在基本教導上,他們認為斯密特的另外兩本書也極其重要。這個教派有兩個特別的教義︰「為死人施洗」及「屬天婚姻」(CelestialMarriage)。

    9.安息日會

    這時代所有福音派都傳講基督的復臨。米勒爾(Miller)是新英格蘭的農夫兼浸禮派平信徒傳道人,他根據但以理書及啟示錄,將基督復臨的日子訂在公元1843年三月廿一日,有許多人相信並跟從他。

    米勒爾于公元1831年開始傳道,起先在附近鄉村,後來被請到大城市講道,最後全國各地都要求他去講道,他的著作大為流行。公元1843年三月廿一日到了,又過了;米勒爾解釋說︰「在這一年中,基督隨時會復臨」,但公元1844年三月廿一日到了,又過了;這個日期再度修訂;公元1844年十月廿四日也到了,又過了;每個日期都因預備期的延長而耽擱。

    他們于公元1845年成立了一個很弱的組織。但到公元1846年,「基督復臨安息日會」(Seventh-dayAdventists)為了猶太人安息日的問題及對但以理書第八章的解釋問題,而脫離該組織。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在教義上非常保守,懷特夫人(Mrs.White)是早期領袖。他們在慷慨捐贈、禁酒、禁煙方面,都是最好的榜樣;他們的醫療及福音工作,遍布之地涵蓋九百種語言。根據公元1963年的報導,他們有一萬三千三百六十九間教會及一百三十萬成年受洗者。

    10.屬靈主義(Spiritualism)

    人本來就有與靈界溝通的欲望,但在混亂時期中,這種運動往往發展成極端。

    大衛斯(AndrewJacksonDavis)是屬靈主義的創始人,他組織了「屬靈派主日學校」。幾年後,紐約州海德斯非城有一對弗克斯(Fox)姊妹,在家中听到敲擊的聲音,她們立刻感到這是來自靈界的信號;以後她們的降神會非常出名,許多人被吸引。公元1855年,這一派宣稱有二百萬信徒,並在公元1893年成立全國性組織。今天根據不同屬靈派團體的報導,總數約有近二十萬人。

    11.基督教科學會(ChristianScience)

    在摩門教、安息日會及屬靈主義出現後幾十年,又有基督教科學會興起。公元1866年,艾迪夫人(Mrs.Eddy)突然從重傷中痊愈。她過去曾學過精神與屬靈關系學,此後便發展她的「科學神醫系統」,她相信所有「和諧的意志行動原則便是神」。很明顯地,這個運動不但不合聖經,也不合科學。

    艾迪夫人寫了「科學與健康」一書,成為基督教科學會的教科書。公元1879年,依照她的指示,在波士頓建立了一間教會。又于公元1892年重組,改名為基督教科學會第一教會,其它教會都是這間母會的分支。由當地教會領袖分別擔任「誦讀者」、「從業者」及「老師」的工作。「誦讀者」在聚會中,誦讀他們出版的講道課程;「從業者」全時間做醫治的工作;「老師」則教導慕道班。

    母會常提供免費演講。基督教科學箴言報(TheChristianScienceMonitor)是全世界最好的報紙之一,為讀者提供沒有偏見的報導,是有效文字工作的榜樣。這個團體絕不宣布他們信徒的人數。

    12.耶和華見證人會(Jehovah’sWitness)

    另一個分布全球的教派是耶和華見證人會。該會直到公元1931年才定名為耶和華見證人會;以前曾稱為「千禧年曙光派」(MillennialDawnists)、「國際聖經學生會」(InternationalBibleStudents)、及「如瑟立派」(Russellites),因創始人如瑟立(Russell)而得名。如瑟立吸引很多人听他講基督的再來。公元1872年,他在匹茨堡第一次正式將跟隨者組織起來。他的書印行了一千三百萬本。公元1909年,總部遷到布魯克林(Brooklyn),又于公元1939年改名為「守望台聖經與單張協會」。公元1916年如瑟立去世,拉塞福法官繼承領導地位;公元1942年,諾爾(Knorr)再繼承拉塞福。

    該會所有信徒都是傳道人。雖然他們不收什一奉獻,但他們為見證及宣教工作的奉獻非常慷慨;他們所寫、印、分發的文字刊物數量之多無法估計。他們的正式刊物是「守望台」(Watchtower),每期印三百七十萬份。公元1920年後,書及小冊的分發超過七億本。全美國有四千間教會,全世界有二萬間耶和華見證人會的教會。

    耶和華見證人會反對向國旗敬禮或為國家當乓,他們認為「政府暴政」是撒但三大聯盟之一,其它兩項是「教會錯誤教導」與「對事業的**」。雖然如瑟立的某些教導後來被修改,但這一派的教義有許多方面和傳統基督教是沖突的。他們不信三位一體、不信基督的神性、基督身體復活與基督的再來,卻教導有關千禧年及壞人滅亡的第二次試驗;他們對基督代贖論、人類管理及靈魂的存在,都持不合聖經的看法。

    13.反奴隸運動的興起

    殖民地時代,蓄奴是很普通的事,許多出名的公理派牧師,包括愛德華滋,都擁有奴隸。獨立戰爭之初,單單麻薩諸塞州就有六千名奴隸,雖然蓄奴在那時是理所當然的事,但也有不贊成的人。早于公元1769年,一位羅得島州新港鎮的賀普金斯牧師(Hopkins),就在講道上強烈攻擊奴隸制度;貴格派是當時唯一采堅定反對奴隸制度立場的教派。

    殖民地時代末期,人們開始改變。南方、北方普遍地感到應當釋放奴隸,長老教會、循道派教會及浸禮派教會都發表強烈反對奴隸制度的決心。

    14.教會為奴隸問題**

    自從懷特尼(Whitney)于公元1792年發明軋棉機及紡織機以後,南方人對奴隸制度的感覺完全改變。棉花變成美國最主要的產品。公元1830年時,南方領袖們深信全國的福利全賴棉花,而若沒有黑奴的勞工,無法好好種植棉花。

    在北方,反對奴隸的人越來越多,而且在情緒上也越來越緊張。因為腓力浦(Philips)在各處演講,懷悌爾(Whittier)的詩歌,及迦利遜(Garrison)的文章「釋放者」,都成了有力的宣傳。

    北方與南方之間漸漸發展成敵對的情勢,這種「不共戴天之感」到一個地步,終于使一些教會**。

    公元1845年五月,浸禮派宣教協會決定不再與北方浸禮派合作。同一年,南方循道派通過與北方循道派斷絕關系,而改名為「監理會」(MethodistEpiscopalChurch,South)。同樣的事,也發生在長老會之中。

    公元1861年,南方聖公宗教會都感到對被釋放的奴隸負有責任,因此他們為被釋的奴隸和孩子創辦學校,為他們提供宗教教導與訓練;長久以後,這些教育漸生果效,黑人們自己起來組織了教會︰

    在所有為有色人種的福利而設立的機構中,黑人所組織的教會,在宗教上、道德上、社會上及文化進步上,所扮演的角色可能最為重要。

    15.慕迪(DwightMoody)

    內戰時期,前往軍中傳福音的人是慕迪(Moody)。他是一位年輕人,先在芝加哥做過不少福音工作,慕迪生于麻薩諸塞州的北田鎮(Northfield),四歲時父親去世,母親千辛萬苦地將孩子們撫養長大,所以他受過的教育很少。

    慕迪十八歲時接受了耶穌基督,第二年就去芝加哥經商。他在普里茅斯教會租一些席位,專門邀請年輕人與他一道去參加崇拜,又在貧民區開始主日學工作,將街上的兒童召集在一起,把聖經真理教導他們。

    以後他放下職業,全時間投入基督教工作,從公元1865到1869年擔任芝加哥青年會(Y.M.C.A.)的會長,在任期間,籌款建設青年會在美國的第一幢建築。

    公元1871年以後,他在全美各地主持奮興會,同時數度前往英國及甦格蘭旅行布道。他的同工善基(Sankey)是一位杰出的歌唱家,幫助他領會;善基帶會眾唱詩,也介紹新的詩歌。

    慕迪在講道中強調靠耶穌基督得救的福音,言語簡單、靈里火熱、態度誠懇,吸引無數人前來听道。慕迪和善基成為全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們的工作帶領了成千上萬的人歸向基督。

    慕迪很有組織才干,他在麻州創辦基督教住宿學校,又在芝加哥創辦慕迪聖經學校,晚年時,他把大部份時間用在建設這些學校上。公元1899年,慕迪死在北田鎮。

    

    研討問題︰

    1.長老教會為什麼**?

    2.聖公宗教會為什麼**?高派教會與低派教會顯著的不同在哪里?

    3.移民如何影響德國信義宗教會及天主教會?

    4.殖民地時期,教會對蓄奴制度一般的態度如何?

    5.為什麼懷特尼發明軋棉機影響到奴隸問題?為什麼北方反對蓄奴?

    6.為什麼奮興聚會在美國有這麼重要的意義?請比較葛理翰(Bil1yGraham)布道大會與慕迪的工作。

    7.解釋以下名詞︰約瑟斯密特、窩特爾、富瑞林浩生、饒特技師、復臨派、艾迪夫人。

    8.列出各種新教派的信仰,並列出有些教派值得學習的地方。

    9.摩門教對聖經的看法如何?

    10.奴隸問題如何影響各宗派?

    11.列出慕迪的貢獻。

    12.為什麼低派教會的影響會減少?

    13.教會為美國的黑人做了哪些事?

    

    
第伍部 新大陸的教會 第四十六章 教會面對新問題
    1.新移民不守清**式安息

    內戰之後,歐洲移民比任何時期更多,從公元1865到1884年,七百余萬移民進入美國,幾乎一半來自愛爾蘭和德國,愛爾蘭移民全是天主**,德國移民則包括天主**、信義宗信徒及唯理派信徒。

    在當時,全美國嚴格遵行主日安息的規定。禮拜天所有商店關門,沒有人在禮拜天野餐或旅行,更無所謂「周末」可言。大部份美國人在禮拜天早上到教堂崇拜,晚上再參加晚間崇拜,他們繼承了新英格蘭清**或加爾文派奉行主日安息的傳統。

    但信義宗及天主教新移民卻為美國帶來了所謂的「大陸式安息」(ContinentalSabbath),芝加哥是新移民的聚居之地。主日在芝加哥乃被描寫為︰「上午是柏林,下午、晚上是巴黎,」意即,在芝加哥的人只有主日上午去教堂,下午、晚上便是休閑玩樂的時間。新移民嘲笑美國人守主日的方式,為「清**式安息」(PuritanSabbath)。

    2.社區福音工作

    新移民絕大部份非常貧窮,因而大城市中均興建了龐大的貧民社區。這些「外國人」(Foreigners)和教會毫無接觸。

    許多教會看到這廣大的需要,將神的話帶到他們中間。公元1867年,浸禮派家庭宣教協會共有四十九位被按立的「外國人」,分別在德國人、荷蘭人、法國人、威爾斯人、挪威人、瑞典人及丹麥人中間工作。同時在浸禮派的三間神學院中,設立外文系,訓練傳道人專門向這批外國人傳福音。到如今,仍有許多宗派在美國大城中推動全國性福音工作。

    白人不斷進來,紅人不斷被擠出去,以致造成好幾次印第安人之戰,最後政府實行印第安人保留區制度後,才安定下來。一些教會也將許多精力放在向印第安人傳福音的工作上。

    3.財富影響教會

    公元1880年以後,美國的有錢人越來越多,大大影響教會生活。

    靈命復興主義仍然繼續,大約有八十間至九十間教會每年冬天舉行一系列奮興培靈會。露天聚會也在鄉村地區舉行,尤其是在南部一帶。但是卻有顯著的改變。

    在紐約沙妥夸湖邊(ChautauquaLake)舉行的露天聚會,清楚顯出當時人的富足︰小屋取代了帳蓬。過去露天聚會是在樹下舉行,現在則以大帳幕取代。到公元1874年,演講和娛樂節目開始取代奮興信息。

    沙妥夸湖邊變成夏季活動的聞名地點。美國其它地區也開始了類似的營地,舉辦教育性及娛樂性活動,都以「沙妥夸」為名。

    靈命復興主義因一本書而遭到強烈批評,那是一位公理派牧師布士內爾(Bushnell)所寫的「基督徒的教養」(ChristianNurture)。這本書使教會看重青年人的造就工作。靈命復興主義又于公元1902年再度受挫,這次是因「宗教復興的原始特點(PrimitiveTraitsinReligiousRevivals)」一書造成的。

    工業時代使教會強調行政效率,于是成功的工商管理人才進入了教會的財務部門。

    財富的增加也加強求學的欲望,不但各宗派設立的學院增加,每個學院的注冊人數和收入也空前地增加。大學校長變成行政專家,他們最大的目標在為學校爭取大量捐款。

    這時,一些有錢人也在全美各地設立大學,包括芝加哥大學、康乃爾大學、史丹福大學及四間女子學院︰華沙學院(Vassar)、史密斯學院(Smiih)、衛斯理學院(We11es1ey)及布爾馬爾學院(BrynMawr)。其中有幾間是由一批認清自己是「神的金錢管家」的信徒所設立的基督教學府。

    4.社會問題

    在工業發達、經濟成長的情況下,許多教會開始關心社區中的社會問題。

    八十年代後,許多人往城市里搬;新移民又為城市增加更多的人口,貧民窟漸漸形成,許多人受狹窄而不衛生的條件所影響;面對這些社會問題,所謂的「制度化教會」(InstitutionalChurch)便形成了。

    「制度化教會」的創始人是威廉米倫伯(WilliamMuhlenberg),他是美國信義宗開荒牧師米綸伯的曾孫。從公元1846到1858年間,他是紐約市聖教會教區長,在他的激勵下,教會贊助一些社會服務機構。

    紐約第一公理教會的畢察(ThomasBeecher)牧師,于公元1872年在教會加建體育館、演講廳及圖書館。康威爾(Con-well)牧師于公元1891年,在費城浸禮派聖殿教會中增加社會關懷部門,又開縫紉班、閱覽室、體育館及夜校。白天工作的人,可以在夜校接受義務老師所提供的免費教育,這間夜校後來發展成「聖殿大學」(TempleUniversity)。

    許多神學院課程中都增加了「基督教社會學」及「社會服務」的課程。公元1908年美國基督教聯會也采納了「社會信條」(SocialCreedoftheChurches)。

    這一切關懷社會的活動,漸漸使教會忘卻它的主要功用,許多人迫切地遵照主耶穌「愛鄰舍」的命令,但卻逐漸忽略「因信得救」的純正福音。「關懷社會」是基督徒應做之事,然而教會最重要的工作還是福音的廣傳,以及聖禮的施行,這些事永不可忽略,也不可放在次要地位。

    5.宗教教育

    美國教會歷史的一項特點是,自公元1880年後,教會面對宗教教育問題。

    在該世紀的開始,已經有很多復原派教會對公立學校缺乏宗教教育,而深表不滿。在殖民地時代,宗教是教育的主要部門,然而,宗教內容逐漸被挪走。許多教會領袖看清這是全民的危機,而當時家庭與主日學工作尚沒有補上這個缺口。

    于是他們嘗試把主日學工作做好。公元1872年,有系統的主日學教材開始出現,並有各種「教學輔導」版本。有些教會為了使主日學工作更趨完善而興建教育館,並推出師資訓練課程;結果挑起了主日學的熱誠,主日學工作有顯著的進展。有些大教會設立宗教教育部主任;有些州也有專人負責宗教教育部門;周間與暑期聖經學校設立起來;有些地區的學校提早放學,讓孩子可以參加聖經班。神學院里增開宗教教育系,以便訓練更多的老師。然而這許多努力的結果,仍然令人失望。

    天主教、信義宗、安息日會與改革宗的信徒,則采另一種作法。他們對公立學校給孩子的教導不滿;覺得每周只有一小時宗教教育課,師資又缺乏經驗,絕對無法與五天在專業教師下的教育抗衡,他們更覺得,不應該以撒一點鹽的方式教導孩子宗教,而應該讓所有的科目都浸透在其中,因此他們自己設立學校,自幼稚園到大學,每周上五天課,所有科目的立場都符合信仰的原則。

    天主教、信義宗、安息日會的學校和改革宗學校,在組織上有所不同。前三者為屬于教會的學校(ParochialSchool),後者則大半為社會管理的學校(society-controlledschools)。

    改革宗教會跟隨荷蘭該伯爾的腳蹤,深信人生必須被基督教信仰所管理,但不是被教會所控制。他們相信教會的功用是傳福音及施行聖禮,而非興辦學校。但是基督徒家長必須建立、維持、並管理自己的基督教學校。因此改革宗家長協會負責三百五十間基督教小學及中學,管理七萬名學生及三千五百位受過專業訓練的老師,這些學校都是「國際基督教學校」(ChristianSchoolsInternational)的會員。「宗教教育」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問題,沒有宗教教育,這個國家必走向毀滅。美國國勢再強,若在公立學校中沒有宗教教育,必然難逃毀滅的結局。由于撒但在公立學校教育的影響越趨明顯,使其它宗派教會也感到有成立教會學校的必要。浸禮派、神召會及其它教會的家長所成立的基督教學校,組織了全國基督教學校協會,會址設在伊利諾州的惠敦鎮(Wheaton)。聖公會也有許多私立學校。

    6.戰爭與和平問題

    戰爭所帶來的苦難和悲劇,以及新戰爭爆發的危險,使人類在整個歷史中不斷尋求和平的保障。有些團體的宗旨雖然在保守和平,但一旦戰爭不可避免時,他們仍應召出征;但另有些團體視戰爭為罪惡,絕對不肯參戰。

    自殖民地時代,貴格派、莫拉維弟兄會、門諾派及頓克派來到美國後,就有了和平運動。除了這些反戰的宗教團體外,公元1826年,全美國各州有五十多個和平協會。參加的會員大半是牧師及虔誠的平信徒。公元1830至1840年間,教會經常通過一些維護國際和平的決議案。

    公元1898年,美國與西班牙之戰後,和平運動更加積極。公元1909年,舉行第一屆海牙會議,有二十六個代表出席。卡內基(Carnegie)捐出數百萬元,促進世界和平,並在海牙建造和平之宮。有許多主張和平的信息在各地發表,使得不少美國人夢想著一個和平公正的新時代即將出現。但是,突然間,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這場美夢隨即幻滅。

    在戰爭中,那些提倡和平的人如何持守自己的立場?對極大部份的人而言,這個問題很容易解決,他們認為「戰爭的目的是為終止戰爭」,因此,這些教會的牧師和信徒為了和平,而以全力支持戰爭。

    仍然大膽公然反戰的人,則遭不良待遇。有些教會的牧師在傳講和平的信息時,听眾當面走出教堂。有很多牧師在壓力之下,被逼辭職。一位牧師因為不肯加入自由借款籌募運動,房子被人漆成黃色。五十五位各宗派牧師被捕,其中一位判刑二十五年。洛杉磯一個反戰基督徒聚會被暴民攻破,三位領導人物被捉,受審,罰款及下監。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和平運動又變得正面而積極,裁軍成為具體的目標。但是希特勒的興起,以及他對猶太人的屠殺,對民族自由的摧毀,裁軍又變成必須重新檢討的課題。

    兩顆原子彈一下子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再次為和平運動帶來新的沖擊,因著核子戰爭的可能性,以及使用毀滅性武器的倫理問題,造成多次「禁核**」和監視核子武器裝設的行動。

    7.現代主義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緊接著的是美國趨向繁華的年代。事業發達、錢財富裕,使許多有錢人將大量捐款奉獻給教會。于是興建了許多富麗堂皇的大教堂。最出名的是浸信會河濱教堂及聖公會聖約翰座堂,兩間都在紐約市。

    為了配合美侖美奐的新建築,崇拜也更趨儀式化。牧師穿上牧師長袍,詩班也穿上詩班袍,教會音樂愈形莊嚴華麗,並加上牧師及詩班的入席和退席聖樂、會眾的應答詩歌以及詩班的聖歌。

    教會儀式越來越復雜,參加聚會的人數卻越來越少。好些教堂已經听不到神的話,敬拜的心已從聚會中消失。教會失去了傳福音的基本功用,反而由自由神學(Liberalism)及社會福音(SocialGospel)所取代。

    今日的自由神學主義被稱為現代主義(Modernism)。這種神學思想將成千上萬的信徒帶進一種模糊、無稽和不能滿足的信仰中。因它的教導包括許多卓越的看法,所以能吸引那些缺乏聖經之真理基礎的人。

    現代主義對于永恆的奧秘帶著敬畏的態度,他們對基督非常尊敬,認為他是一位獨特的宗教奇才。他們贊揚聖經是一本了不起、偉大作品的總匯。但是他們不承認童貞女懷孕生子,及基督的神性。他們不承認世人都犯了罪及基督十字架的代贖之功。現代主義可以說否認全本聖經的基要教義,主要是因他們不信聖經是神所啟示的。他們認為聖經只是以色列人宗教思想、感情及經歷的紀錄︰

    現代主義不信信仰中有任何權威,因此,他們不接受任何信條。由于他們主張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彼此之間也有根多歧異。

    今天,現代主義不像過去對自由那麼有把握,因為歷史證明了一些他們的錯誤。他們把人放在中心,取代神的地位;根據進化論,他們相信人類是朝向理想、美好、有用及幸福的境界邁進;他們把一切希望建立在人的身上,人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建設更好的世界,過美好的人生。

    然而,公元1929年發生經濟崩潰,接下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恐怖與殘酷,歷史證明人類確是不完全、充滿罪惡,而且無法向更美善的世界邁進。

    8.宣教活動

    公元1898年的美西戰爭,為復原派教會打開了菲律賓及波多黎各的工場。在這兩處地方作宣教工作的各派教會,以合作的精神一同工作。

    自從公元1886年「學生立志布道運動」(StudentVo1unt-eerMovement)興起後,宣教工作得到強烈的熱誠和支持。穆特(Mott)成為該運動的偉大領袖。公元1906年又組織了平信徒宣教運動(Laymen’sMissionaryMovement),使國外布道工作向全世界各民族進軍,同時本地的宣教工作,也在各大宗派推動下,在西部各州及阿拉斯加進行。

    然而,正當教會努力發展西部及國外宣教活動之時,現代主義滲透進來,並普遍傳布,成為福音工作最大的攔阻;因為現代主義所傳的是另外一個福音,他們刪除了純正福音的重點,就是把人類需要救恩及耶穌基督寶血的功效刪除,把整個基督教宣教的目的破壞無遺。

    現代主義傳福音的唯一目的,是將西方文化帶給非洲及東方人。然而,印度、中國和日本早有了他們自己優越的文化,對他們而言,西方文化已經淪落,並有許多嚴重的錯誤。

    由于現代主義的影響,教會經濟的來源及宣教的人力,驚人地下降。曾經一度在各大學轟轟烈烈的學生立志布道運動,消聲匿跡。穆特的口號︰「在這一代把福音遍傳全球」也失去了意義。到了公元1930年,宣教工作顯然面臨嚴重的危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宣教活動有了急遽的轉變,因為有許多國家獨立(尤其是在非洲),民族主義精神在這些新文化中興盛,使宣教士面臨困難的情況。宣教士被看為西方派來的特務,基督教被看為當地宗教信仰的敵人。眼看著外國宣教士的工作即將告終,各宣教團體開始強調當地領袖的訓練,培植當地基督徒領袖,使他們自己組織教會。

    不但新興的國家嚴禁宣教士的活動,連其它非基督教國家也重新確定他們的宗教。錫蘭的教會學校被敵對的政府沒收;印度不歡迎宣教士;也有許多其它國家表示不歡迎宣教士;中國大陸之門關閉;共產國家的宣教工作也大大減縮。當然,日本以及中、南美洲的開放,又給宣教工作帶來新的機會。

    

    研討問題︰

    1.從復興運動和教育的表現上,如何看出教會在經濟上的富裕?

    2.為什麼到十九世紀後期,教會開始多開懷社會的需要?這種關懷在優先順序上有沒有問題?教會主要的使命是什麼?

    3.各個宗派在宗教教育方面做了什麼努力?

    4.在防止戰爭運動上,教會扮演什麼角色?你自己的教會對戰爭的倫理觀是什麼?

    5.是什麼事影響了「主日守安息」的傳統?

    6.解釋以下名詞︰大陸式安息、沙妥夸、教會學校、和平之宮。

    7.為什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宣教活動大為改觀?

    8.教會對教育、戰爭、政治及種族問題,當采什麼態度?

    9.現代主義的神學觀點是什麼?什麼叫新正統主義(neoorthodox)?哪些人是領導人物?

    10.試作一項研究︰是否就請基督教學枝的學生的靈命和信仰,會比就讀非基督教學校的學生強?

    

    
第伍部 新大陸的教會 第四十七章 加拿大教會
    1.早期歷史

    加拿大早期歷史和英國史、法國史及羅馬天主教宣教史交織在一起。自從公元1534年,卡悌爾(Cartier)發現聖羅倫斯(St.Lawrence)後,有兩世紀之久,開發加拿大地區的基本目的,都只為皮貨貿易及帶領印第安人信主,而不是為了殖民。公元1605年,阿卡地亞(Acadia)成為第一個殖民地;阿卡地亞就是今天的諾瓦斯各夏(NovaScotia)。

    為了爭取北美洲的統治權,英國和法國展開了長期的奮斗。最後是公元1763年的巴黎條約(TreatyofParis),才把主權歸給英國。

    加拿大的法國人對美國獨立戰爭不感興趣。許多英國忠貞份子(Lovalists)在壓力下離開殖民地,遷往加拿大的新布朗斯維克(NewBrunswick)及上加拿大地區(今日安大略省)。這些人和大部份後來的殖民者均為不同意國教者(Nonconformists),或安立甘教會信徒。而下加拿大地區(今日魁北克省)則仍屬羅馬天主教的範圍。

    由于雙方繼續不斷的沖突,終于公元1791年,上、下加拿大**,分別在新成立的安大略與魁北克省組織自己的議會。公元1840年,英國政府又將**的兩省合並起來。公元1867年,上、下加拿大,諾瓦斯各夏,及新布朗斯維克聯合起來,成立了加拿大國。然而,直到今日,兩種語言、兩種民族傳統以及兩種宗教,仍為加拿大的基本問題。

    2.羅馬天主教

    自從公元1608年查普蘭(Champlain)定居魁北克(Quebec)後,下加拿大地區一直是羅馬天主教,並使用法語,

    公元1615年,查普蘭請神甫自法國來到印第安人中工作,由于人手不足,再于公元1625年,吁請耶穌會修道士來幫助。公元1629年,魁北克淪入英國人手中,這些神甫、修道士被迫回到法國,直到公元1632年。

    公元1642年,為了「神的榮耀及在新法蘭斯設立宗教」之故,他們建設了蒙特婁(Montreal)。然而這期間,開荒的神甫們,整整經歷了十年披荊斬棘的辛勞與殉道的生涯。

    許多宣教士與探險者一直行到大湖(GreatLakes)區。兩位神甫于公元1673年發現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另外兩位宣教士于公元1700年成立底特律殖民區(Detroit)。宣教工作被推展到依利諾州及俄亥俄地區之間。

    要印第安人歸化一直很難,因為︰(1)和貿易者之間的沖突。(2)和其它印第安人之間的沖突。(3)英國得勢後,宣教士們被逼回法國。(4)缺乏永久殖民者。公元1666年,新法蘭斯只有三千二百十五人。到公元1713年,也只有一萬八千人。然而,美洲這邊的殖民地于公元1706年,已有二十六萬人。

    公元1763年巴黎條約訂立,英國獲勝。英國雖然保證「宗教自由」,卻又加上許多「大英帝國」的條例,使天主教學校、社區及活動,有一世紀之久受到許多限制。在接下來的懷柔政策之後,又是新的沖突。英國政府容許女性宗教團體的存在,卻逐慚消滅男性宗教團體。公元1767年,耶穌會大批產業被沒收,修士被驅逐,英國人欲藉復原教學校將法國人帶進復原教,但結果卻促成法國天主教社區(French-CatholicCommunity)的成立。

    加拿大不像英國,他們沒有國立教會的設立,根據公元1867年的北美洲法案(BritishNorthAmericaAct),表面上似乎有崇拜的自由,但這項自由卻被深埋在英國法律之下。

    根據公元1981年的「美國與加拿大教會年刊」(YearbookofAmericanandCanadianChurches)報導︰在加拿大八十個宗教團體中,天主教勢力最大,約有一千五百萬信徒。小學分成天主教小學及非天主教小學(包括復原教、猶太教、回教及印度教),這些小學都從省政府獲得經濟支持。

    3.長老教會

    加拿大長老教會的信徒來自不同的地方。十七世紀時,曾計劃設立一個預格諾派殖民地,但沒有成功。當美國革命時,許多預格諾信徒與忠貞份子來到加拿大,分別于公元1749及1755年定居諾瓦斯各夏。十九世紀前期,又有大批長老派信徒自甦格蘭及北愛爾蘭來到此地。此外,便是來自英國及美國的長老派信徒。

    到十九世紀中葉,就有了合一的趨勢。公元1875年,所有長老教會聯合,組成了「加拿大長老會」(CanadianPresbyterian

    4.其它教會

    循道派教會也依同樣方式發展︰他們于公元1770年從英國及美國來到加拿大,在公元1812年的戰爭之前,加拿大循道派和美國循道派有密切關系。公元1883年,五個主要循道派團體聯合,並于公元1925年加入「加拿大基督教聯會」,這個聯會是目前加拿大最大的復原教團體,其次便是安立甘教會。

    有些浸禮派信徒于美國革命前便來到加拿大,後來由于忠貞份子的來到,使他們的人數大為增加;但傳統的獨立主義觀念,使他們一直無法組織任何聯會。

    此外,在加拿大還有信義宗、猶太教、希臘正教、希臘天主教、門諾派、五旬節派及救世軍。

    5.安立甘教會

    公元1749年,加拿大安立甘教會在諾瓦斯各夏殖民地開始,許多美國革命時期逃來此地的忠貞份子,都屬英國安立甘教會。

    公元1787年,第一位諾瓦斯各夏主教在英國按立,他的教區包括英國在加拿大所有殖民地區。

    這個教會一直在英國的控制之下,經過多次磋商的結果,加拿大主教們終于公元1857年決定有他們自己的會議(Synods)。直到公元1862年,才有第一位在加拿大本地按立的主教。安立甘教會是加拿大復原派的第二大宗派,據公元1980年的統計,約有一百萬信徒。但他們「極端英國」(English-ness)的特點,成了「把福音遍傳全球」的攔阻。

    6.改革宗教會

    在加拿大接受改革宗信條的教會至少有五個宗派,其中最大、最久是「基督教改革宗」(ChristianReformed);此派中有些教會早于公元1905年便已成立,但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仍只有十三間教會;公元1946年以後,當成千改革宗信徒自荷蘭移民加拿大之時,他們真正開始發展。到公元1981年,基督教改革宗教會共有八萬零三百五十九位信徒、一百九十六個教會、及一百九十二位牧師。由于語言的困難,教會情況仍不穩定,盼望能在加拿大找到它的地位。鑒于公立教育太世俗化,他們設立了一些基督教小學與中學。

    另一個因移民而擴大的教會,是美洲改革宗教會(ReformedChurchinAmerica),公元1980年時,他們有二十三位牧師、十九間教會及五千五百四十一位信徒。

    一直和荷蘭母會保持密切關系的有三派,第一個是「加拿大改革宗教會」(CanadianReformedChurches),成立于公元1948年。第二個是「荷蘭改革宗教會」(Nether1andsReformedChurches),成立于公元1950年。第三個是「自由基督徒改革宗教會」(FreeChristianReformedChurches),成立于公元1951年。這三派中的第一派,加拿大改革宗教會最強調制度上的合一及「有形」的教會;另外二派則強調真正重生與屬靈經歷,是會友的必要條件。

    

    研討問題︰

    1.什麼原因使北美洲印第安人不接受基督教?

    2.公元1867年,英國的北美法案到底提供了什麼?

    3.列出加拿大改革宗教會的五大宗派及它們的特點。

    4.哪些教會組成加拿大基督教聯會?

    5.加拿大面對的基本問題是什麼?

    6.解釋以下名詞︰下加拿大、諾瓦斯各夏、司各脫牧師、忠貞份子。

    7.查考歷史書籍,進一步了解加拿大早期歷史。

    

    
第伍部 新大陸的教會 第四十八章 教會努力保守信仰
    1.基要主義(Fundamentalism)

    公元1910年出版了一套共十二冊的小書,題名為一「基要信仰︰真理的見證」(TheFundamentals︰ATestimonytotheTruth),這套書帶動了基要主義運動。這是一個有組織的運動,反對現代主義,堅守聖經教導。

    這些書上所列出的基要信仰如下︰(1)聖經絕對無誤,(2)基督藉童貞女懷孕降世,(3)基督十架代贖功勞,(4)基督肉身復活,(5)基督肉身再來。

    這套書銷售了二百五十萬份,引起教會中基要主義派與現代主義派尖銳的爭論,震撼了循道會、聖公會與門徒教會,在浸禮派教會及長老教會中更是嚴重。這場爭論從公元1916年開始,一直延續至今。

    2.基要派接受千禧年前說(Pre-millennialism)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恐怖,使許多人相信世界末日即將來臨,因此他們關心聖經上對末後事件的教導。教會中大部份人都接受猶太人回到巴勒斯坦、基督再臨地上、在耶路撒冷為王一千年的教義。這種看法稱為千禧年前說,因為此說教導基督第二次再來是在千禧年國之前。接受這種教義的人被稱為千禧年前派。

    基要派信徒絕大部份接受千禧年前說,因此,近代往往把基要派與千禧年前派連在一起。而一些小教派或無宗派的教會也接受千禧年前教義。

    3.聖潔派(Holiness

    漸漸在許多教會中出現了聖潔派,這些團體的會員立誓忠于循道派創立人衛斯理的教導,將循道派教會帶回到他的理想之中。但是循道派的領袖們並不贊同這個聖潔運動,大部份循道派牧師及其它教會牧師都傾向于現代主義,這樣一來,教會中持正統信仰的會友大大驚慌,他們在這樣一個冷淡不願追求「聖潔」的教會中也越來越不自在,最後他們開始退出教會,另外組織宗教團體。

    公元1880至1926年間,超過二十五個聖潔派與五旬節派團體成立。大部份成立在中西部的郊區,因為那個地區循道派勢力最大,從其中出來了許多人加入聖潔派。此外,其它教會及全國其它地區也有許多人出來,加入聖潔派團體。

    公元1894年,八個小聖潔派團體聯合而成拿撒勒人會(ChurchofTheNazarene),其它聖潔派團體包括︰神召會(AssembliesofGod),神的教會(ChurchofGod),和五旬節派耶穌基督教會(PentecostalAssembliesofJesusChrist)這些團體都是為了反對美國大教會中現代主義越來越強而產生的。

    4.各宗派對抗自由神學主義

    其它教會,不論新舊,都竭力持守純正、傳統的基督教信仰。改革宗與長老宗在現代主義的潮流中力挽狂瀾,保守他們的信條。美南浸禮派教會也堅定地站住正統立場,而且以每年十萬人的速度增長;公元1980年時,會員已經起過一千三百萬。信義宗也忠于他們的信條,尤以密甦里議會為著,較小的威斯康辛信義宗議會更加保守,公元1980年會員四十萬二千九百七十二人,密甦里議會有會員二百五十萬人。

    南部長老教會和聯合長老教會,由于許多牧師和信徒接受自由神學信仰而**,但他們中間仍有大部份人持守改革宗信仰。

    北部長老教會則被自由神學主義完全侵佔。雖然他們繼續以威斯敏斯特信條(WestminsterConfession)為正式信條,但意義已經改變;因為現代派的人,可以很輕易地把自由神學觀念讀進信條之中。其它小宗派也在現代主義狂流中緊抓傳統福音。老派長老教會、荷蘭改革宗教會及改革派聖公會都堅守他們的信仰。

    雖然,現代主義在過去數十年中像洶涌海潮,但是神的恩典仍然保守許多宗派,在狂流中堅定不移。

    5.正統派長老教會

    在傳統基督教信仰和現代主義之爭中新興的一個教會,是正統派長老教會。當公理派教會受新英格蘭神學影響而降下加爾文旗幟時,北部長老教會仍高舉加爾文信仰,達幾十年之久。但現代主義狡黠地侵入普林斯頓神學院(PrincetonSeminary),然後進入長老教會。

    公元1929年,在梅欽(GreshamMachen)英勇的領導下,于費城成立了威斯敏斯特神學院(WestminsterSeminary)以與普林斯頓神學院的現代主義對抗。經過激烈奮斗以後,于公元1935年的大會中,加爾文派被現代主義所擊敗。這次現代主義派的得勝,是因為大多數長老會信徒把「和平」放在「真理」之上,而被現代派利用的結果。一批忠于先人信仰的人,乃于公元1934年起來組織了正統派長老會,這間雖小猶勇的教會,至今仍然奮勇地與現代主義爭戰。

    6.基督徒改革宗教會(TheChristianReformedChurch)

    美國教會除了少數幾間,都是移民教會。基督徒改革宗教會也不例外,它是歐洲移民中在北美大陸所設立的最後幾個宗派之一。

    教義上,這個宗派屬于改革宗,也就是加爾文派。采用的信條與荷蘭改革宗教會一樣,即比利時信條、海得堡信仰問答和多特法規。教會行政制度是長老制,他們把教會組成許多監督會,與長老部聯系;在每一個監督會中的各教會,派牧師及一位長老參加監督聚會;這種聚會一年舉辦二至三次。每一個監督會的牧師與長老代表,則參加一年一度的年會。基督徒改革宗教會和其它改革宗教會一樣,要求傳道人接受高深的教育。

    近年來教會顯著的增長,是由于內部的強大,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移民潮從荷蘭涌入之故。公元1943年,他們有三百零六間教會、十二萬六千信徒,公元1981年則有六百二十六間教會、二十一萬三千九百九十五位信徒。

    多年來,宗派領袖們與荷蘭的神學發展保持密切接觸,該伯爾(Kuyper),貝文克(Bavinck),和其它神學家的著作,引起了對加爾文派及改革宗神學的熱愛。

    另外一些因素也使這個宗派保持正統信仰︰要求牧師在主日證道中,每兩次要有一次根據海得堡信仰問答證道,信徒家庭每年有牧師和長老探訪,並強調教會中青年人的慕道班課程。基督徒學校得到支持,社會中各年齡階段都有查經班,當其它宗派越趨松弛之時,他們的信徒仍實行嚴格懲戒,甚至將沒有活出基督徒生活見證的人革除教籍。

    

    研討問題︰

    1.基要派信仰如何符合初期教會的使徒信經?

    2.為什麼千禧年前派與基要派連在一起?

    3.聖潔派團體的宗旨是什麼?

    4.為什麼現代主義對正統信仰一直是一種危險的影響?

    5.正統派長老教會為什麼脫離美國長老教會?

    6.列出基督徒改革宗教會七方面的活動。你能找出它有荷蘭的背景嗎?

    7.解釋以下名詞︰梅欽、世俗化、密甦里議會、威斯敏斯特信條、該伯爾。

    
第伍部 新大陸的教會 第四十九章 教會聯盟與聯合
    1.兩股力量︰分離與合作

    從改教運動一開始,復原教主義便顯出**的趨勢;路德、慈運理、加爾文對許多事情之看法不一致;但也從改教一開始,就已經在努力克服這個趨勢,例如路德和慈運理在馬爾堡的會談,雖然沒有成功,卻也是一次努力的明證。加爾文在他的信件、教導及會議中,成功地為復原運動帶來相當程度的合一。

    近代在復原派教會中謀求合作的第一次努力,是于1846年在倫敦成立的「福音派聯盟」(EvangelicalAlliance)。從美國、英國有五十多個福音派團體加入這個聯盟,同時也在九個歐洲國家設立支會,這個聯盟推動許多合作活動,可惜到該世紀結束時,熱誠已經消失了。

    復原派教會之間的**隨著時日而增長,特別是在美國,由于政教分開,以及宗教的完全自由,單單在美國復原教就分成三百多個宗派。

    十九世紀末期,整個復原教世界普遍渴望合一,盼望在不同的問題上,各教會能有合一的見證與行動。這種感覺就帶出了「教會聯盟」與「教會聯合」的組成。所謂「教會聯盟」(ChurchFederation)是指在同一個宗派中,各教會為面對同樣的問題而組成的聯盟。所謂「教會聯合」(ChurchUnion)則指兩個以上不同宗派聯合在一起。

    美國各教會對教會合作特別熱衷,但歐洲的老教會及亞洲、非洲的新教會也很難投入;雖然這種教會合一運動主要是在復原教團體中,但東方正教也加入此運動,甚至連天主教也表示感興趣。

    這個合一運動成為二十世紀教會最顯著的特色。

    2.教會聯盟的組成

    「福音派聯盟」事實上是一個由個別基督徒組成的協會,而非各教會的聯盟;當這個國際性的聯盟解體之際,一個新的教會聯盟于公元1908年在美國成立,取名為「美洲基督教聯會」(FederalCouncilofChurchesofChristinAmerica)。這個聯會非常活躍,常針對社會、經濟和政治各方面的問題發表文章。復原教會大宗派都加入該聯會,現代神學對這個組織有根大的影響。

    公元1950年「美國基督教聯會」(NationalCouncilofTheChurchesofChristinTheU.S.A.)取代了「美洲基督教聯會」,這個新組織除了包括舊組織所有復原教會之外,又加入了希臘東正教會。這個新組織深具影響力,聲稱代表美國復原教大多數人的意見。

    但有一些宗派拒絕加入聯會,因為認為他們是現代主義派,而已加入的各宗派中也有許多宗派對該聯會深表不滿︰因為他們沒有信仰告白,也不致力于達成宗旨。

    這些采取反對立場的基督徒,深覺「正統復原教主義」需要一個強大而合一的聲音。因此于公元1940至1944年間,出現了兩個組織,它們是「全美福音派協會」(NationalAssociationofEvangelicals)及「美國基督教會議」(AmericanCouncilofChristianChurches)。這兩個組織都同意忠于正統基督教信仰,但在組織上及對美國基督教聯會的態度上不同。全美福音派協會于公元1943年舉行了第一次大會,參加者不但來自各宗派,也包括基督教機構與個人;而公元1944年成立的美國基督教會議,限定會員必須是與美國基督教聯會無關的份子。可見全美福音協會在對美國基督教聯合的態度上,比美國基督教會議寬大得多。這兩個新組織在文字出版等方面都很活躍,對會員們提供極有價值的服務。

    3.教會聯合迅速發展

    人們對許多事都有不同的意見,對于信仰更是如此,因為宗教問題不僅是普通意見,更是一種信念。教會界對于基要派教義、崇拜方式及教會行政組織等問題,總會因看法不同而分開。

    對于基督教界的分門別類,有人以為完全是錯誤,有人認為並非大錯;有人衛護宗派,有人則看宗派為罪惡。

    在過去四十年中,一些大宗派的領袖們為教會聯合而努力。有些人竭盡己力,漸有成就。然而謀求各宗派聯合是一條漫長而緩慢的路。在過去二十五年中,聯合的步伐突然加快起來。公元1939年,三個宗派聯合起來,組成了「美國循道會」(MethodistChurchinTheUnitedStates),此外「基督教聯會」(TheUnitedChurchofChrist)是由四個宗派合並而成。長老派中有兩個大團體最近聯合,信義宗也有同樣的事,這些宗派聯合,無論大小,是聯合運動的一些例子。

    美國地區以外,也有聯合運動。公元1925年,加拿大的循道派、公理派與長老派教會,聯合而成「加拿大基督教聯會」(UnitedChurchofCanada),公元1947年成立的「南印度教會」(ChurchofSouthIndia)」也是包括許多背景不同的教會團體。

    除了以上所提的團體外,許多團體也在討論與其它團體聯合的可能性,以致每年聯合的名單不斷增加。

    當聯合順利進行時,有一點不能不謹慎的就是︰教會「聯合」(Union)必須建立在教會「合一」(Unity)的基礎上。有關教義的問題、崇拜問題及教會行政問題必須先解決,不能為了「聯合」而避諱不談,否則這種表面的聯合不是真正的合一,也不能為基督的教會帶來真正的幫助。

    4.普世基督教協會

    復原教在合一的努力上最大的工作就是「普世基督教協會」(WorldCouncilofChurches)的成立。這個協會的成立,要溯源于公元1910年在愛丁堡(Edinburgh)舉行的國際宣教會議;雖然這次會議,只是一個宣教會議而非基督教協會,但在聚會中,許多教會看到教會間合作的可行性。

    這次宣教會議所產生的沖激,又帶出了三個重要的運動︰幾年後,成立了「國際宣教會議」(TheInternationalMissionaryCouncil),繼續討論宣教問題,並服事各宣教機構,為它們提供寶貴的意見。公元1925年在斯德哥爾摩(Stockholm),公元1937年在牛津(Oxford),分別舉行了「生命與事奉世界會議」(TheWorldConferenceonLifeAndwork),會中討論教會對社會應有的關懷及行動。公元1927及1937年,又分別在洛桑(Lausanne)和愛丁堡(Edinburgh)舉行了「信仰與教制世界會議」(TheWorldConferenceOnFaithAndOrder),討論不同宗派的教義及教會行政問題。

    每次會議都發現各宗派之間的差異,但一般的感覺都認為,聚在一起開會有雙重目的︰一方面討論彼此之間的差異,另一方面謀求合作的可能。而且大家也看出基督教間合一之路相當樂觀。

    因此,當公元1937年在舉行「生命與事奉」及「信仰與教制」世界會議時,便提出為合一成立一個新的組織。結果是公元1948年所成立的「普世基督教協會」。這個協會的宗旨是將「生命與事奉」及「信仰與教制」兩伙世界會議所決定的事,付諸實行,且在有關全世界的事工上促進普世教會的合一。

    普世基督教協會第一次于公元1948年在阿姆斯特丹開會,共有三百五十一位代表,來自一百四十七個教會及四十四個國家。第二次大會于公元1954年在伊利諾州愛文斯頓(Evanston)舉行。第三次于公元1961年在新德里(NewDelhi)舉行。第四次于公元1968年在瑞典烏撒拉(Upsaja)舉行;除了二百三十五個教會代表外,並有十一個人數少于一萬人的教會派代表參加。第五次大會于公元1975年在乃洛比(Nairobi)舉行。

    這個協會的確為普世基督教會的合一而努力,但仍有不少教會脫離該組織。有些正統派教會不再申請加入該協會為會員,因為擔心它會越來越趨向自由派,或變成一個不強調聖經真理的超教會組織;然而也有一些教會認為,加入該協會為會員,是正統派教會的責任;因為這樣做至少可以在普世協會開會時,代表保守派發言,使他們听見福音派的聲音。在這協會中,一些在宣教工場新成立的教會,地位越來越重要。開會時,每次都有不同意見,但大家仍決定聯合在一起;隨著時代的演進,繼續謀求更進一步的合一。

    5.其它普世合一活動

    除了上述的聯合運動外,在過去一百年中還有一些合一活動,其中之一便是普世信條聯盟(WorldConfessionalAlliances)的成立。全世界信仰和組織相似的教會,定期聚在一起討論和交通,最早出現的是公元1875年開始的「改革宗教會世界聯盟」(WorldAllianceofReformedChurches),其它類似的組織還有「國際公理宗教會協會」(InternationalCongregationalCouncil)、「世界衛理宗教會協會」(WorldMethodistCouncil)、「浸信會世界聯會」(BaptistWorldAlliance)、「世界信義宗協會」(TheLutheranWorldFederation)以及「萬國基督教聯合會」(InternationalCouncilofChristianChurches),此外公元1946年的「改革宗普世會議」(TheReformedEcumenicalSynod),也是類似的組織。

    羅馬天主教一向對復原教不予理會。但近年來,對和復原教之間的交通越來越有興趣。公元1962至1965年間舉行的第二次梵諦崗會議,邀請了復原教觀察員列席參加。

    這許多普世合一活動的潮流,說明了基督教會已經嚴肅地考慮到合一的見證。另一方面,也警覺到教會之間長久差異的存在,總之,在我們這個時代的教會發展中,普世合一運動可以說是最大的挑戰。

    

    研討問題︰

    1.「教會聯盟」與「教會聯合」的不同是什麼?這兩種的長短處各為何?

    2.教會聯合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3.羅馬天主教在教皇約翰二十三世及保羅六世時代,烏普世教會合一做了些什麼?

    4.舉辦一次座談會,討論我們教會應不應當加入普世基督教協會或其它基督教聯盟組織。

    
第伍部 新大陸的教會 第五十章 回顧與前瞻
    1.回顧

    腓立比書三章12一14節,保羅說︰「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里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

    教會可以拿保羅的話,作為自己的勉勵。教會過去的事奉並不完全,教會仍有罪人,也在罪惡的世界之中。雖然教會不「屬」這世界,卻「在」世界中;它是世上的光、世上的鹽,它發揮對世界的影響;但是過去世界也曾深深地影響了教會,教會也會失去咸味,它的光也曾黯淡。

    從教會一開始,猶太人是教會的第一個反對者;接下來,回**奪走許多十字架旗幟曾經飄揚過的地區。到目前,教會尚未把全部失地奪回。

    教會從未被征服︰羅馬帝國雖然覆亡,教會仍然屹立,而且把征服羅馬的日耳曼民族,帶進神的羊圈。教會雖曾慘痛地跌進錯誤、迷信、敗壞和冷漠之中,但教會屬靈的生命永被保存,而且得以復興。歷世歷代,無數帝國君王興起了又衰亡;政治制度、社會體系,出現了又消滅。時代的巨輪,繼續推進;人類的生活,不斷改變;但教會在神大能的手中,永遠長存。

    2.前瞻

    我們已經行過了教會歷史二千里漫長之路,這條路仍然繼續。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是一幕奇特的景象,令我們又憂愁又歡樂,憂的是,看到教會中許多人為信仰而紛爭;樂的是,看到全世界各角落都有人接受福音。從聖經中我們知道,教會與世界有一天都將面對神的審判;烏雲雖然已經在天際升起,但教會仍需繼續完成使命,直到主的再來,因為教會是基督的軍隊,基督是教會的永活之君和元帥。

    讀完了過去的教會歷史,我們的責任並未結束。雖然我們在歷史中,只是渺小的一份子,但願在前面的爭戰中,我們能證明自己是主基督忠心的精兵,讓我們以生命寫下歷史的新頁。願往後的歷史比過去的歷史更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