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绯云
你见过两岁左右的小孩吗?他们是不是整天不听话?你告诉他什么,他都说:不要。这现象十分普遍,所以有「可怕的两岁儿」这么一句话。那么,这真的是人生正常的过程吗?
有些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两岁的孩子就是这样的,这是正常的,不需太担心」。
朋友也有这么说:「两岁的孩子就是整说:不要。这只是生长的一个过程,过几年就没事了。别大惊小怪。放心吧!」就好像以下例子:
妈:「小宝,你过来」。
小宝:「我不要」。
妈:「让我跟你把钮子扣好」。
小宝:「我不要」。
妈:「把玩具收拾起来」。
小宝:「不要」。
妈:「外面好冷-你要穿外套」。
小宝:「不要」。
这是不是你听过的对话?
两岁的小孩已经有一些「背景」了。什么「背景」呢?过去两年的学习。他,一方面学会了我们的话﹝大概因为我们没有学懂他的话,所以他只好学会我们的话﹞,现在他不但会听,还会讲。不一定会讲成熟的句子,但会单字,会说成表示要不要。另一方面,他也学到我们的人际关系。为什么两岁的小孩常说:不,不要呢?让我们重演他的「背景」。不会走路之前好乖,不会到处跑。会爬之后已经另父母忙坏了。会走路之后更不得了,整天走去不应该去的地方;叫父母耳目无暇,要时刻留心,提心吊胆。
小宝一下子走到客厅去,爬到玻璃茶几上。妈吓一跳:「小宝!不要爬上茶几!」跑过去把他从茶几上捉下来。「不可以上茶几,危险,不要,不要」。或是,妈跑过来,顺手打他一下:「不要这样!」
一下子,小宝有发现了新大陆。你心爱的音响系统。那太好玩了,有各式的按钮,有的是按的,有的可以转动的,电视机也好玩。他的小手快得不得了,你急死了,恐怕他弄坏了:「不要掽,不要动,不可以乱搅!」顺手又打他的小手。
你在炒菜,小宝突然出现,抱着你的腿,你吓了一跳,差点儿烫到了:不要这样,走开。」顺手一推,把小宝推到一边。
他拉着桌巾,不得了,桌上有饭菜,还有刚煮好的汤。你大叫:“NO,NO!”
我想你了解我的意思了。我们一天到晚跟他讲话都是:「不要,不要」;英语更简单:“NO,NO!”小宝要的,我们的回答,多是:「不要」。所以,这就是他学习的背景了!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有人造个小型的录音机,可以放在小宝身上,妈妈﹝或是看顾小孩的人﹞讲话时就会把**每一句话录下来。这样,我们可以听听自己一天之内跟小宝讲些什么。可能你会发现大半的话都是「不要」。熟能生巧,小宝听得多了,当然能够应用如意了!
你说,那么,怎么办呢?小宝拿不可拿的东西,做不可做的事情,怎么教他呢?我们可以用正面的,取代反面的。
譬如:茶几。家里的家俬,尽量用不危险的:避免容易破坏的,如玻璃,避免容易伤到小孩的,如玻璃或尖锐或很硬的角。有些可以暂时收藏起来,等孩子较大再拿出来用。
譬如:音响系统。或其他容易弄坏的仪器,可以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但在孩子拿得到的地方放些可以玩弄有按钮可按可转,能够出声或有反应的玩意儿;用电池,不用电插头的。小孩可以运用他的手指肌肉,学习使用和控制自己的手指。用电池的收音机可以让他玩。用电池的小风琴也可以让他玩,你也跟他一齐玩,大家高兴。
譬如:炒菜。在安全但见得到你的地方,给小孩一个玩玩具的地方。如,小桌子小椅子。你一面炒菜,一面跟他讲话,就知道他会不会要来抱你的腿,你好作准备,或是放下炒的锅,或是用言语或行动导致孩子不会突然来抱你的腿。
譬如:拉桌巾。家里有小小的孩子,用桌巾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孩子看不到桌巾上的东西,但桌巾又是垂下来,好像要小孩捉住它。不论是好玩,或是当扶手,都很自然。所以我建议少用桌巾。特别是上面放着热的东西,或会破会坏的东西。当然我们迟早要教孩子不要拉桌巾,但我们要教得合理。在他们看不到上面的东西,走路又还不稳定的时候,我们还是慢点教。
这些只是几个小例子。聪明的你一定能够举一反三,用类似的原则来减少说:「不要………」。而且,如果我们常常阻止小孩子去碰东西的话,可能会影响到他的学习,因为用手去摸,去发现,是人的本能,也是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如果他每次要用手去发现的时候,都是听到:「NO,不要」,或者更加上被打,他会产生惧怕,不敢去尝试发现他环境中的事物,这也会减少他的好奇心。
如果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是正面的,是鼓励性,是让他敢摸敢碰,发现身旁的事物,是以笑容和温柔的声调与他沟通。我相信你会发现「可怕的两岁儿」不是人生必经之境,而是被不经意的「教」了出来的病态可怜儿。今天,病态儿的出现率高到被一些人以为是正常的过程。多可怜!多可惜!祝你有位健康而可爱的两岁儿。
小孩什么时候可以学认字呢?
有些人认为要尽早教孩子认字,甚至有些人主张还没出生就教认字。但是,有些人则认为学前儿童不要教他们认字,要不然,他们都学会了,上学就会觉得很闷,不喜欢上学。
你以为谁对谁错?为什么?有何根据?
在我教养四位儿女的时候,常常觉得智慧不够,所以要到智慧的源头那里去支取。圣经讲到「我(上帝)未将你造在腹中,我已晓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别你为圣」(耶一);「想到你心里无伪之信,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罗以,和你母亲友尼基心里」(提后一);「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提后三);「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廿二)。
从这些和其他的经文,我们可以知道:圣经没有要我们教胎儿,虽然上帝早就晓得未出生的胎儿。但是祖父母、父母、都应先学习。孩子则应从小明白圣经;而且我们要教孩童走当行的道。
我们已经讲过,每位小孩生下来就不同。父母要去认识他们。他们学的快慢也各不一样。所以你必须研究自己的孩子。有些孩子一岁以前已很会讲话,这是表示他语言能力高。有的很会背童谣,这是表示他耳朵好,记性强。有的对抽象的概念能了解,有的会归纳。每人不同。你去研究你的儿女。你会发现当你和孩子玩的时候,他会引导你玩他有兴趣的游戏,你就可以跟着他的兴趣来教他。但是,再提醒──学习气氛要愉快轻松,大人小人都高兴。
我喜欢分享一点我做的游戏,不一定能应用在你的孩子身上,但,或者可以有启发的作用,帮助你想一些合乎你用的游戏。就好像刚才所提,每个孩子不同,不是每个孩子在四岁前都会认字,但试试无妨,只要我们是顺着上帝造他的事实,顺着天父给他的才能,不会害了他的。
认字是很重要的,也是上帝用的办法──祂以文字将祂的话传给我们。所以认字是对的事情──合乎真理。教孩子认字,不但是生存的技能,更是可以帮助他们学习上帝的话。我们教他们时也要有这样的动机。
小孩一开始认得东西就可以教认字了。比如,小孩要喝牛奶,你拿了奶瓶来,他就高兴说:奶奶,奶奶。这是表示他认得奶瓶是什么样子的。小孩学讲话,多数是从名词开始。他们会问:这是什么?你要不厌其详的回答,他可能同一样东西问好几次,请耐心愉快的回答。有的时候他是不记得,有的时候他是要证实自己对了。只要你看他是你可爱的孩子,用爱与他沟通,一方面教他学习名词,一方面建立关系。我们有时把学习认字分开成为另一部门,其实人是整个不能分开的,在学讲话认字时也在学做人和人际关系;他享受与你的关系,你也享受与他的关系。
当孩子认得很多东西的名称时,我们也很自然的会教他形容词。比如:奶瓶拿来了,你用手摸摸,口里说:热热(或是冷冷)。这是形容词,形容词比名词抽象,但孩子也很快会学到。有名词,有形容词,再加上动词,那么,孩子基本上可以表达了,你也可教他认字了。字是更抽象的,但同样的,可以从容易了解的开始。中文基本上是象形字,就像学各东西的各字一样。比如:人。你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做人的脚走路,跟孩子玩:「这个人来找你了,」两只手指从你这边走到孩子身上,他会觉得很好玩。以后,你进一步,或者用纸剪成「人」,来跟他玩。这样,他会从真的人进到代表性的人。此后,常有温习的机会。比如:看中文圣经时,找「人」字:这里有「人」,这里又有一个「人」……。又如,要教「门」字,可以用纸作房子,开一道门,有二扇,从中间开的。就像「门」字,有两扇门。再连系到其他的门;有的没有两扇,但都可以开。以后就可以写「门」字在纸上,贴在家里的门上;孩子拿着这些「门」字去贴,这样就会贴在他看得见的地方。
教中文,要让孩子明白,学越多种的话越好。不是说:你是中国人,一定要会中文,不然……。我们还是要用永恒的眼光来看这件事。让孩子知道世上有很多人是讲中文,上帝造我们是中国人,则是祂给我们的特点之一,我们要尽量栽培孩童学习。可能上帝要差遣他们向讲中文的人传福音。我们的样子已经是一个「特长」,因为华人见到我们比较容易认同,传福音也比较容易,加上我们会讲中文,那就更好了。所以上帝给我们机会学,我们要感谢祂所赐的机会。懂得越多种语言越好。所以,有机会学法文、西班牙文、德文、俄文等等,都可以尽量学。我们自己也要努力学习。不要说:我太老了,学了也忘记了。只要你有年青向学的心态,不怕学了又忘了,你会发现,你也能学新的语言,最怕是一天到晚要孩子用功学习,我们自己却不学。
学前儿童可以学很多事情,事实上,一生的思想学习态度,都可以在进学校之前,奠定了好的基础和方向。学前儿童,不但可以开始认字(可以开始认中文和英文);而且可以学算术、科学、社会学等。这些下次继续谈。
学英文字多数先学字母,不过,有些孩子是认整个字的样子,不一定先认字母。因此,如果你的孩子看见某些广告,就会说出那广告,但还不懂字母,请你不必奇怪,因为有些孩子是从整个字开始学的。这也是再次叫我们记得上帝创造的真理──人人独特。
你可以很自然的指东西给他看。走路或坐车时,指着路上的大牌子给他看,告诉他那是什么。家里也有大字的东西,见到时顺口顺手,讲给他听,指给他看.
学字母也是一样道理:随时随地。比如:「小宝,你看,这里有一个A字。啊,这里又有一个A!还有没有A呢?」
小宝:「妈!你看,A!」
用纸及板之类的厚纸剪方形,在上面写上字母,也可以这样跟孩子玩。开头不要写那么多字母,只写容易学的,比如:A(因为形如三角,容易辨认),O(圆形,也容易辨认),I(像一枝棒子),S(弓线,但不易讲,所以无需要求发音准确),T(可以用双手来做T形),V(用食指和中指可做之),W(用三个手指),X(用两只食指)。跟小孩子玩不需要叫他来玩:小宝,我们来玩字。只要你在他床边玩,他看的有兴趣,就会自动来玩。比如:你坐在他床边的地板上,拿着一些方形纸皮,一堆倒在地上,(每个字母可做好几个)你拿起一方块,高兴的说:「啊,我找到一个「A」!」「这是个「O」!」,就像小宝张大咀巴!不要急着要教他很多,要顺其自然,而且不要他没兴趣了还要他玩。记得,这是在玩,不是在上课。
只要他认得「A」和「O」,就可以随时温习。看到那里有这字母都可以指给他看。不久,他就会自己找到那些字母了。他指给你看的时候,你要跟他一样高兴。
家里有的东西都可以用来造字母。比如:直的东西如筷子,可以造字母中只有直线的字母──AEFHIKLMNTVWXYZ。用圆圈形的东西造O和Q。用半圆和直线造CDGPRB。剩下的JSU用绳子或其他曲线来帮忙。随时随地可以取材,养成随时学习和创造性。
字母学会了,就可以把字母放在一起发音。当小孩能够学发音的时候,尽量让他有成就感。比如他会了AT放在一起的音的时候,可以让他发现这AT很有用,放C在前面就变成CAT(猫),放M则成MAT(铺席),放F就是肥胖,H则成帽子,R则是老鼠。当他发现自己可造字,又有意思,他就会觉得好玩。有时造出来的字没有意思,也是一样好玩,我们和他同乐。
但是,如果你要帮助他这样学,而他没兴趣,那也不要紧,可能时间还没有到。我的大儿子一岁多开始认中文和英文字母,两岁多就自己看英文书。而他的妹妹两岁半时,我见她并没有自己读书,我想,大概要妈妈来帮她一下,怎么两岁还没读书。我造了一个玩具,用纸皮剪了两个图形,下面的圆形写上子声字母,上面的圆形剪了一个洞,当下面圆形转动的时候不同的子声字母会出现在这洞,洞右写上两个字母,如AT。这样,下面的C出现在洞的空间时,就会组CAT(猫)了;下面的H出现在洞的空间时就组成HAT(帽子)了。我自以为很得意。我拿去给女儿,她也觉得很好玩,只是她玩法不是我的原意,她只是拿来转来转去,很好玩而已。我才了解她还没到读字的时候。三个月之后,她竟然开始读字了,那我又造了不同颜色的咭片给她学,很快就学会了。所以,时间还没到,不要勉强。时候到了,他自然要学。他会问你:这是什么,或,这里说什么。你要耐心的和他发现,同享学新东西的快乐。
我们的大儿子小时,有一位朋友问我,为什么我的儿子会看书,是怎样教的,我那时也不了解,只把事实告诉她:我给他字母木块,他就学会了。朋友也照办,买了一些字母的木块给她儿子。下主日见到我时,她说,行不通。她的儿子只把这些木块丢进衣柜!所以,你看,孩子各不同,他的反应可能是出乎你意料之外。但不要失望,你是在研究你的孩子。就像做实验一样,你有一个假设,依照这假设去做实验,看看实验的结果是否合乎你的假设,不是的话,你再作另一假设。因为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和时机都不同的。当我们用欣赏上帝奇妙创造的眼光来研究观察和教导儿女时,我们会得到其中的乐趣的。
学前的小孩,应不应教他算术呢?
想各位一直看本栏的朋友们一定知道答案了:因人施教。有的孩子数学快得不得了,什么都可以教,有的则要慢慢来,有的你一告诉他定义,他就都会了,有的要从各方面慢慢解释到他懂为止。
算术可以说全都是定义。有数学头脑的人,只要给他定义,他便明白了。学得快的小孩,不要一直要他做已经会的题目,不然会失去与趣。你回想自己的经验吧,无论学什么,最有与趣的时候是你在进步的时候,对吗?同样的,小孩子在进步的时候也是最有与趣的时候。有人说,那么学前教了加减乘除,上学不是闷死了吗?事实上,学得快的小孩,无论你有没有先教他,他上学也是闷死的。因为一般学校是以平均的程度来教的,对大多数学生是适合的,但是对少数吸收快的学生,并不一定适合。当然,如果学校可以照着个别学生的程度和进展来教,那是最理想了,可惜绝大多数的学校不这样做。所以父母要为孩子找适合他的学校,要不然就想其他的办法。我有一阵子是自己教。学得快的小孩,无论你有没有在学前教他,他在学校都会闷的。那么,起码让他在学前不须要闷,这样可能启发他求学的与趣。
有人以为年轻的小孩懂得做高年级的算术,比如:四岁的小孩做加减乘除和分数,是因为父母和师长催逼他们。其实,如果是小孩自己喜欢,大人照着他们的程度来引导,不但不错,而且是应该的。这不是催他也不是逼他,是照他的正常成长。常有人问我:「你的孩子那么小进了大学,要作那么多功课,不是没有了童年吗?」
有次在讲座上,有人发了这问,我就把问题给我的小儿子。他回答说:「我现在还在享受我的童年!」
我们以为在大学念书就要作很多功课,这是因为我们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其实,如果大学的功课对那小孩来满是很显浅的话,即就一点不辛苦,而且能胜任如意,更有多空闲时间做其他事情。所以,同样的,一位四岁的小孩,如果他对高小的算术可以胜任的话,那对他就一点不辛苦,而且可以学新的东西是很好玩的。
我记得我大概十岁那年暑假,爸爸教我代数,他教得很快,我一懂了,他就再进深,所以不到一星期已经学了初中一年的代数。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因为有新的东西学。可惜那时候没有人帮我找到适合我的学校或其他办法,所以我在学校的时间几乎全都浪费了。因为学校教得很慢,我早已「魂游象外」了!同时,我也一天到晚生病(不知什么病,只是每两个礼拜就有一个礼拜在家,但又不是假病,总有发烧几天的。只是,我自己不疼苦,反而很高兴不必上学),现在想来,最苦的一定是妈妈,我妈妈悉心照顾我,我却很享受妈妈特别陪伴我的时间。
总而言之,孩子能了解就让他愉快的学习,最重要是愉快的气氛,没有压力的催逼,跟着他的正常发展(对他是正常的,一方面不要催他,勉强他,另一方面也不要拉着他,不让他进步,那也是勉强他。)
有些小孩算术的理解没有那么早,那也不要紧,平常小学一年级才教小数目的加(一至廿)。所以如果他学前还不会加,你也不用担心。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的教他。要吃花生吗?你就数一数。要玩具吗?你也数一数。什么可以数的东西都数,孩子了解数目的意思,就可以学加减了。
有的孩子很会背童谣,所以也很会背数目。他会一、二、三、四的背,但不一定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如果你算你的手指:一、二、三、四、五。你每说一个数目就指着一个手指。他如果口里说的数目和指着的手指数目不同的话,那么他是不了解数目的意思。给他几天再试试看。不要硬要教他。每个孩子成熟的速度不一样。让他的成长是轻松愉快的。
有的孩子的思想方式,不一定和你一样。但是,如果他的方法,一直都行得通,那也不必要勉强他用你的方法。直等到发现有毛病时,再查问审核他的方法。我的小女儿四岁的时候做除数。我教她的方法(就是平常用的方法)她不合用。她只懂答数,但是又是对的,我问她:「你是怎么样做的?」她不知道。我问:「你头脑里头是怎样想的?」她也不知道。所以我就由得她了。以后,她倒也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
因为我外子是医生,当我们一家人外出时,他总要停在医院巡视病人,所以我们就坐在车上等。车子又小,又没有什么玩具,所以最方便的就是玩算术。我们全用口讲,这样有谈有笑,安度呆等的时刻。
数学是宇宙中的重要设计。上帝所造万物,都有严密数学;诚如保罗所说的:「深哉,上帝丰富的智慧和知识」。难怪伟大的数学家牛顿,天天读圣经。他的文献百份之十五是数学和物理,百份之八十五是关于圣经的。让我们帮助孩子们学数学的时候,也帮助他们欣赏创造宇宙之主宰丰富的智慧和知识。
「孩子成绩这么差,你还不骂他,你太纵容他了!」父说。
「孩子又没什么不良习惯,有时玩玩电子游戏,减压而已。成绩过得去就好了,为什么要骂他?」母说。
两口子,为了爱子读书成绩而不开心。两个人都认为自己的见解是对的。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的背景。如果了解自己的背景,分析自己的背景,知道为什么自己有这见解,就比较容易达到共识。自己家境困难,好不容易得到读书机会的父母,常常会觉得今日孩子有这么好的机会读书,怎么不用尽全功呢?自己很用功,才有今天的地位职业的父母,也常常觉得孩子一定要全心全力的读书。还有,自己小时不用功,大了觉得当时浪费时间的父母,也常常很紧张孩子要用功读书,以免重蹈覆辙。自己家境富裕,读书机会容易得到的父母,常常比较不在乎孩子成绩一定要十分好。自己读书读得舒服,成绩也可以的父母,常常也觉得何必要逼孩子那么用功呢。除了读书之外,还有其他人生中重要的学习和经历。孩子不要单单读书,也要玩玩,眼界才能开放。因此,如果父与母的背景有很大的差异,彼此的看法也就不同,各自以为自己才对,无法达到共识,也常常因此叫家庭失去了温馨和安宁。
如果了解一下彼此的背景,谈谈为什么自己有这种看法,分析一下自己的家庭背景和时代背景;再分析一下孩子的家庭背景和时代背景。就会比较客观,不会坚持己见。让我们了解,孩子是人,是另一个人,不是我。他的家庭背景,他的时代背景都与我不同。他的学习方法与我学习方法可能也不同。我可能要整天捧着书本,手不释卷的苦读,他可能读了一次就了解了,再读也没什么用。如果为父母的,客观分析,分析自己也分析孩子,看看那里可以鼓励,那里可以帮助,才发表意见。采取行动,一定会比较满意。
再者,孩子的成绩不一定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某学生曾经作文成绩全班最低,根本不及格,因为老师认为他解错了题目的意思。另一学生作文成绩总是很好,因为老师喜欢他的表达方式。一般来讲,文科的成绩比较主观,看合不合老师心意。每一个老师喜欢的又不大一样。理科则比较客观。考试制度也不一定是不公平的。有些适合考选择题,有些人不适合。有些人会猜,有些人不会猜。有些人长篇大论适合他,有些不适合。所以,考试的成绩也不一定代表他用功或不用功。
考试,是为了鼓励和督责学生读书,考试的成绩是一种的衡量。但是,读书,是为了得到学问。有学问是为了生活的质与量。父母希望儿女成绩好,其实是希望儿女有好的生活。其实,父母希望儿女有快乐的人生。当目的清楚了之后,就可以有方向,不是漫无目的只要求成绩好。多少在读书时期只顾读书,成绩好的人,因为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因素,成为孤独高傲的人,自己和周围的人都不快乐。
怎么叫孩子过一个快乐的人生,不但丰衣足食,而且心情愉快,无忧无虑,生活美满又成功呢?
圣经有这么一段,可以给我们得到智慧:
「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事奉之意让他使用,为他而活)上帝,又事奉财利。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么?身体不胜于衣裳吗?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牠;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你们那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你们这个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上帝还给他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6:24-33)。
这是主耶稣基督,创造世界万物之主说的。祂有能力、有信用,一定会照祂的应许成就。所以,我们要教儿女的,是先求上帝的国和义。就是祂的管理和祂的标准。儿女活在上帝的管理中,照着上帝的标准,自然不会行差踏错,不会有不良习惯,会爱惜光阴,会做忠心的学生,负自己的责任。该读书会去读,该做的功课会去做,该上的课去上。
如果你温柔的问问他:「功课做完没有?」他也不会觉得烦。因为你教他的是先求上帝的国和义。他读书不是为成绩,是为了活在上帝的管理中,向上帝负责任,作个忠心的学生。但是,他的成绩也一定是满意的,因为不是跟班上的同学比较,而是向上帝作个忠心的人。如果学习上有困难,也可以和他商量有什么方法帮助他。
家庭生活的重点不是读书用功或不用功,而是建立与上帝正常的关系;有个人灵修(每个人自己与上帝约会的时间,读圣经、祷告、与上帝沟通、听从祂旨意)。也有家庭灵修(全家一起读上帝的话,与上帝交谈,听从祂)。以上帝的话取代人的话。不再是父亲的看法或是母亲的看法,而是天地之主的话语。不再因为关心孩子而夫妻失和,而是一同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祂的爱把全家紧紧的系在一起。一同追求上帝的国与义。
「孩子问我,挪亚的方舟能放世上那么多的动植物及其它东西么?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
孩子问问题是非常好的现象,我们为父母者的心态要很欢迎儿女向我们提出问题,这样我们和儿女才能保持好沟通。孩子问你,你就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我们与他交谈,他也知道我们的思想。因此孩子问我们,是我们的福气,千万不要觉得麻烦。你的态度要很愉快。您不一定需要知道答案,您可以与孩子一起寻找答案。就算您知道答案,也要避免填鸭式的道出答案。尽量使你们的对话是「双行线」,而不是「单行线」。两人都有思想,有贡献,两人都有问有答。当孩子问我们问题时候,正是沟通的好机会,不必以长辈的姿态和他谈话,而要以朋友的姿态,轻松自然地交谈。
就用上述的例子吧!
「爸妈,挪亚的方舟能放世上那么多的植物及其它东西么?」孩子问。
「让我们来研究一下吧,挪亚的方舟有多大?需要放多少植物?这些植物有多大?还需要放什么东西?先看挪亚方舟有多大,好么?什么地方能找到这资讯呢?」父母就可以这样引导。
孩子便会回应:「我知道,应该是在圣经里。」
「你想在圣经哪一部份?是新约还是旧约?」
「我想是旧约。」
「你想是很早期的事情,还是靠近耶稣诞生的时期?」
「我想是很早的事情,可能是在创世记吧?」
「创世记讲什么呢?」
「当然是讲上帝创造天地。」
「还有呢?」
「人不听话。」
「挪亚方舟是为什么呢?」
「那时候的人都不听上帝的话,只有挪亚听。上帝叫挪亚造方舟,因为上帝要用洪水灭世界,只有在方舟里的生物才不致被水淹死。」
「很好,我们就来看这件事的记载吧!」父母便可引用圣经:「不得了,这里说世界在上帝面前败坏,地上满了**。上帝观看世界,见是败坏了,凡有血气的人,在地上都败坏了行为(创6:11,12)。当时的人好凶啊,要不是上帝来拦阻,一定要自相残杀,连唯一的好人也杀了!」
「所以上帝要用洪水来消灭坏人,要不然就没有人了,对不对?」
「对啊,就像人身上长了毒瘤,愈来愈大,不把它割掉的话,人就死了。」
「是的,上帝好象是医生,要是上帝不把大毒瘤切除,人类就完蛋了。」
「让我们来看看方舟的描写。」
「长300肘,宽50肘,高30肘。方舟上面要留透光处,高一肘,方舟的门要开在旁边,方舟要分上、中、下三层(创6:15-16)。什么是肘?」
「一肘就是从手臂的弯处到手指那么长,这是很好的量器,不会忘记带的,哈哈!手臂的弯处叫肘,衣服的肘部就是袖子长到臂的弯处,不长不短,只盖了手臂的一半。我们拿把尺来量一量,看看一肘有多长。」
「妈**一肘是16吋,爸爸的一肘是17吋多,我的一肘只有13吋多,那怎么办呢?一肘到底有多长呢?」
「我猜是爸爸的一肘那么长。」
「我也这样想,所以一般都认为一肘差不多是18吋左右,如果我们以18吋为一肘,那么方舟有多大?18吋就是一呎半。」
「长450呎,宽75呎,高45呎,分三层。」
「记得方舟是方的,不是尖底的,因为不是要航海的,只是要在洪水中飘浮的。那么方舟的船板面积有多少?」
「长450呎,宽75呎,每层是450×75方呎,三层是3×450×75方呎,让我们用计算机算一算。啊,101250平方呎!」
「我们的房子面积是2000平方呎,方舟的面积等于多少层我们的房子?」
「101250÷2000=50层半,那好大啊!」
「你想方舟的体积有多少立方呎?」
「3呎×450呎×75呎=1,518,750立方呎,150万方呎,那好大啊!」
「让我们想想,大的动物有多少类,圣经说每类一对,各从其类,只有用以献祭的清洁动物才每类七对。」
「牛、象、河马、老虎、狮子、长颈鹿、短颈鹿、猪、羊、马、蛇、鸵鸟………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类的大动物。方舟足够给他们住的。不过,还要有植物………不过,植物只需带种子就行,但是还要带食物,哗,那么多的动物一年要吃多少食物啊?」
「你想得很周到,大的动物其实没有那么多类,比如马类,可能也包括了斑马等;狗类一对就够了,因为今天大狗小狗都是狗,在300年前欧洲只有一种狗,今天的所谓纯种狗都是来自原来的野狗。至于食物,在某种情况下动物可能吃得很少或者不吃,猜猜看!」
「冬眠,冬天睡觉就不吃了。在方舟上的动物冬天睡觉吗?」
「让我们看看圣经,创7:11描写洪水时的情况:第一,大渊的泉水都裂开了。第二,天上的窗户也敞开了。第三,四十昼夜降大雨在地上。」
「为什么有一、二、三?不是只有下雨,也有地裂开,天窗打开,但是那是什么意思?」
「我以前也不知道是什么,一直到圣海伦火山爆发了,我才了解到这一、二、三就是当时发生的事情:一、地裂了,火山爆发了,山上的雪化成了水蒸气,火山石炸成灰,都被炸到六万呎八万呎高空。二,在高空中水蒸气冷却了,火山灰也冷却了。水滴凝结在这些小玻璃片上,火山灰冷了就是火山玻璃了。水滴够大了就掉下来。三,当天,圣海伦火山旁,下了很大的雨。这是二十年前我亲眼见到的。」
「哗,圣经真的描写了那情景。」
「不过圣海伦只是一个火山,洪水的时候是很多火山爆发,多处地震,漫天都是火山灰,上帝第二天创造空气时把什么都分开了。」
「让我看看,把水分为上下。我知道了,空气上面的水都下来了,好象天上的窗户打开了,因此下了四十昼夜的大雨。」
「你想火山灰遮住阳光,又下大雨,天气会怎样?」
「对了,就冷了,好象冬天了。我知道了,动物可能就睡觉了。爸妈,恐龙为什么没有上方舟?」
孩子问:「恐龙为什么没有上方舟?」
当孩子问我们问题时,我们尽量不直接给他们答案,而是引导他们的思想,让他们自己发现答案。这样,一方面亲子之间就有沟通,另一方面,帮助孩子思想,不致容易迷信。
「恐龙为什么没有上方舟?」孩子问。
「恐龙有没有上方舟?」我回答──以问题回答。
「我想恐龙没有上方舟。」孩子说。
「你一定有什么理由,才这样想,对吗?你的理由是什么呢?」
「方舟虽然很大,我们算过:有450呎长,但是我想,方舟只有45呎高,而且分三层,每层只有15呎高,那一定放不下恐龙,因为博物馆的恐龙好高大呀!」
「你想得很周到,博物馆的恐龙有的很高大,不只15呎高。但是,博物馆有没有小恐龙?」
「对了,有些恐龙是很小的,最小的那些一定可以上方舟了。那么,大恐龙就上不去了。他们一定就被洪水淹死了,所以现在就再也没有大恐龙了。」孩子说。
「现在是没有人见到很大的恐龙。不过,到底大型的恐龙有没有上方舟呢?可能让我们再读读历史,当时写下的历史。」
「那就是圣经了。」
「创世记六章19节:凡有血肉的活物,每样两个,一公一母,你要带进方舟,好在你那里保存生命。飞鸟各从其类,牲畜各从其类,地上的昆虫(爬行的动物)各从其类,每样两个,要到你那里保全生命。七章8节:洁净的畜类,和不洁净的畜类,飞鸟并地上一切的昆虫(各种在地上爬行的动物。新译本与原文同意)。都是一对一对的,有公有母,到挪亚那里进入方舟,正如上帝吩咐挪亚的。」
「照着上帝的话,一定是各种恐龙都上了方舟,但是恐龙那么大,真可以都上去吗?」孩子问。
「恐龙到底有多大呢?比如,我们用常见的生物来讲吧。马有多大?长颈鹿有多大?老虎有多大?多大才是人呢?」
「我知道了!爸爸那么高,是人;我现在这么小,也是人。进挪亚方舟的恐龙不一家要长到最大时才进去,年幼的恐龙一定不太大,但是,那也是恐龙。所以,进方舟的动物可以是年幼的,还没有长到最大的时候。这样,方舟就不会太挤了!」
「你提出很重要的一点,为什么上帝要挪亚每样生物带两个,一公一母呢?」
「因为要保全生命。」
「是的,但是为什么是一公一母?」
「这样才可以保全小动物。」
「对了,请看第七章三节:可以留种,活在全地上。所以上帝是要每类都留种,不但在方舟上的可以保全生命,还要这些动物以后生小动物,活在全地上。你想,生孩子的妈妈是不是都是老人家?」
「哈哈,不是的,是像妈妈这么年轻的!」
「谢谢。是的,要留种的话是应该带年轻的比较合理。年轻的恐龙多大呢?」
「那一定不会太大了。我知道了,进方舟的恐龙都是年轻的,不会太大,方舟放得下他们的。」
「乖乖,妈问你一个问题:挪亚方舟跟新年有什么关系?」
「挪亚方舟跟新年有关系?」
「去那里找答案呢?」
「当然是圣经了!」
「请读创世记八章十三节。」
「到挪亚六百零一岁,正月初一日,地上的水都干了。挪亚撤去方舟的盖观看,便见地面上干了。」
「看见没有?」
「呀!他们一定很高兴了!新年第一天,地上的水都干了。那新年真是个新的开始啊!」
「你想想有什么是新的?」
「新的地,新的天,新的植物。」
「怎么样新法呢?」
「新的地,因为是被水淹过的地,不过大概都是泥巴了。新的天,空气以上的水大概都掉下来了。新的植物,大概才开始长出来而已。」
「还有什么不同呢?」
「坏人都不在了,**人都不在了。那时的新环境一定很平安很平静。只有挪亚一家八个人。」
「他们会不会吵架?」
「我希望他们不要吵架,全家和好,彼此照顾。他们要合作才可以。不过,我想他们一定不会吵架的,因为他们知道洪水灭掉的人就是那些**的人。他们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我想挪亚一家人不会吵架。」
「你想挪亚的儿子和媳妇生的孩子会不会吵架?」
「希望不会。希望他们的爸爸妈妈告诉他们洪水的事情,教他们彼此相爱。」
「现在世界上的人,谁是挪亚的子孙呢?」
「……呀,所有的人都是挪亚的子孙啊!」
「是的,我们都是挪亚的子孙。现在活在世界上的人都是挪亚的子孙。请问,现在的人吵不吵架?」
「不但吵架,还要打架,还有恐怖份子杀人。」
「为什么?」──是的,为什么世人不彼此相爱?
自从写了恐龙与方舟之后,好几位家长很有兴趣,有些见面提出,有些打长途电话提出。他们说,这些就是他们的孩子提出的问题,他们不能作答。因此,我们只好再用恐龙为例,“怎样回答孩子的问题”。
“恐龙上了方舟?那么挪亚一家人一定见过恐龙了?为什么书本和电视节目都说没有人见过恐龙呢?”孩子问。
“书本是谁写的?”
“写书的人。”
“电视节目是谁制造的?”
“当然也是人。”
“这些人怎么知道没有人见过恐龙呢?”
“因为恐龙是很古老的动物,六千五百万年前已经绝种了,那时候还没有人,要过了六千万年之后才有人。”
“这是书本和电视告诉我们的,你想这是事实或是作者的意见?”
“当然是意见了,因为如果还没有人,那谁在记年代?谁能够知道千万年前的事呢?”
“太好了,你是有用头脑的孩子,分得出什么是事实,什么是人家的意见。这样,你就不容易把某人的意见当作事实了。为什么有些人说恐龙已绝种六千五百万年呢?他们根据什么才这样说呢?”
“恐龙的化石都是几千万年老的,因为它们都是埋在几千万年老的地层里不过,地层的年代又是根据什么算的呢?”
“你想得好快!我曾经问过多位地质学家,他们回答我:地层的年代是根据生物的演化史计算的。就是说,地层的年代是根据进化论计算的。进化论认为恐龙之后六千五百万年才能进化到现在的人,所以恐龙的化石起码是六千五百万年老。”
“我知道了,恐龙的化石是六千五百万年老,所以埋化石的地层也是六千五百万年老啊!我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我刚才说恐龙化石是几千万年老因为它们埋在几千万年老的地层,现在我说因为恐龙是几千万年老,所以埋它的地层也是几千万年老。我想我头昏了!恐龙化石的年龄是根据地层的年龄,地层的年龄若根据化石的年龄,这不是在兜圈子吗?原来恐龙化石的年龄不是根据地层的年龄,而是进化论说恐龙是几千万年前绝种了,所以是先定了化石的年龄。这怎么是事实呢?没有见过猴子进化成为人,谁能相信进化论的事实呢?”
“圣经说:上帝造万物各从其类。人是人类,猴是猴类,各从其类;人只会生人,猴只会生猴。这是事实吗?”
“当然了,爸爸妈妈是人,我也是人;祖父祖母是人,生的当然是人。曾祖父母是人,一直推到第一个人。”
“妈妈在实验室养细菌,每20分钟生一代。过去100年,很多科学家们养大肠杆菌,你想100年生了多少代?”
“20分钟一代,一小时3代,一天3x24是72代,一年365天是72x365=26280代。100年就是2,628,000代。不只是二百万代!”
“不只二百万代,但是,还是大肠杆菌!没有进化!”
“圣经说的才对,各从其类;进化论说的和事实不合。哗,过了二百万代还是跟着它本来的类!”
“以后你可能读到其它计算年代的方法,但是只要你用头脑,问问题,你会发现那些方法都有不可靠的假设。真正可以计算年龄的方法只有一个,你想是用什么方法?”
“看日历。”
“对了,只有真正计算,有人从头开始计算,那才是可靠的。有没有人从第一个人开始算年数呢?”
“亚当、夏娃可以从开始算起,他们的儿女可以继续算下去,如果每代都跟着算,我们就可以知道一共多少年了。我们可以看圣经吗?”
“创世纪第五章:当上帝做人的日子,是照着自己的样式造的。并且造男造女亚当活到130岁生了塞特;塞特活到105岁生了以挪士。”
“我知道了,让我把这些年数加起来:130+105+90+70+65+162+65+187+182+500=1556年。那么到洪水的时候应是1656年。”
“如果我们看创世纪11章,还可以继续算。一直算到亚伯拉罕。之后,犹太人就有他们的历史记载了。”
“只有几千年,没有几百万年啊!”
“中国人的历史,埃及人的历史或任何人的历史,是千年或是百万年?”
“都是千年的。我知道了,是进化论学者的意见,说人类几百万年前开始进化,其实人类从开头就是人类,各从其类,我们不是动物。而且,从上帝造人到现在,只有几千年,不是几百万年。我想我相信上帝的话比相信某些人的意见更合理,上帝从开始就在那里。”
“那么恐龙呢?恐龙是几千万年前绝种?”
“恐龙?”
“恐龙是爬虫,就是爬在地上的生物(中文圣经创1:25译为昆虫,但创1:30是正确的翻译)。上帝什么时候造爬在地上的生物?”
“第六天,和造人同一天。那么,亚当、夏娃应该见到恐龙。”
“创世纪七章写明:挪亚他们和百兽,各从其类;一切牲畜,各从其类;爬在地上的昆虫,各从其类;一切禽鸟,各从其类,都进入方舟。”
“所以,挪亚一家也必定见过恐龙。人写的书和人制的电视节目只是人的意见。我要相信上帝的话。魔鬼需要我信人的意见,我不上当。”
“是的,魔鬼引诱夏娃的第一句话就是:上帝岂是真说。但是上帝回答约伯的第一句话是:谁用无知的言语,使我的旨意暗昧不明我立大地根基时,你在那里?”
关心儿女的父母,一定想知道如何启发儿女的智能?
我们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但有时候,可以从婴儿的表现看出端倪。婴儿是有记忆力的,他们会记得见过或摸过的东西。例如,怕生、要母乳不要奶瓶、喜欢某一张毯子等等。这种种都启示与我们,小孩子知道很多事情。有时小孩子凝视某些东西,他可能在观察研究,求知。
我们不能完全知道小孩子如何学习,他们的智能如何发展,所以要防止可能拦阻他们智能发展的事情。小孩子学习讲话比大人容易得多。过了十岁左右,就比较难学习新语言了。要是过了十五岁,那就更难了。因此,小时候学习新的事情会容易些。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们多接触不同的事物。
小孩子都喜欢有人陪他们玩,并不是单单有玩具就足够。我的孩子小时候不多看电视,我们总是陪他们一起看,常向他们解释电视节目中事情的真假对错。也帮助他们分析广告内容。例如广告上的孩子在玩得兴高采烈,我可以问他,孩子高兴的原因到底是因为有朋友陪他玩,或是玩具本身很好玩呢?你会发现,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喜欢集体游戏。因为有人际关系交互行动,有来有往,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因此,用人来启发儿女的智能是最好的。父母亲是最好的人选,而最好的启发智能之道,是带孩子接触不同的事物,和他们交谈、研究、有问有答、有来有往,一起享受学习新知识的快乐。
我的小儿子一岁多的时候,我和他看一些动物的图片,我发现他对小狗小猫图片的反应较大,但是对大象、老虎等却似乎没有兴趣。我才猛然想起,小儿子根本还没有机会去动物园玩过。难怪他只认识小狗小猫,而不认识大象老虎了。因为图片毕竟只是平面的。当时,我立刻安排带他去动物园。小孩子到了动物园高兴得很,我们也热烈参与,指出各自发现的有趣事情。不但学了好多知识,而且学习的过程是经过人与人的交谈来往,就更容易带动智能的发展了。以后,看到动物的图画时就有很多响应,不再「头脑空空」的样子了。
我以前与一位德国留学生同住。有一次,我煮了虾,她看后说不敢吃,因为有那么多脚,就像蜈蜥。我用她的眼光看看,确实是像蜈蜥。但是,因为我从小就知道虾得是好吃的食物,就不会觉得可怕。小时候快乐舒适的经验,对以后的学习会有好的影响。因此,在帮助儿女启发智能的过程中,父母应刻意营造快乐的经验。
比如小孩子最早的学习,常常是把东西放进口里,如果我们大声喊,或是打他的手,都会叫他莫名其妙,使他惧怕学习新的东西。再大一点,他的学习常常要经过以手触摸,如果我们以不高兴的声音骂他:「不要碰」,或者打他的小手:「不要摸」,就会使他产生恐惧感,拦阻了他的学习。我们要把家里的东西好好安排,让他可以触摸,有正面的学习经验。在愉快的气氛和人际关系之中进行,让孩子接触和经历不同的事物,他的智能就容易得到启发,能发现自己从创造者所得到的天赋。
近年屡屡发生惊人的命案,如美国阿肯萨斯州革林士波罗小城,发生五尸六命枪杀案。凶手竟然是十一岁和十三岁的少年。各报章都问,他们为什么会杀人?很可惜,虽然各专家纷纷发表言论,只是很少看见真理的立场。我们都知道应该培育儿女的品格,但是,培育的目标是甚么?又怎样培育呢?
品格的定律
我们知道真理的来源是宇宙的设计者,就如汽车要使用得好,必须照着设计汽车者的规定。宇宙设计者所定下的规矩,是不能违反的。祂定了「万有引力」的律,我们如从高楼跳下,必粉身碎骨,害己害人。这些律不会因我们无知而作废,必不会因我们不信而无效。同样地,造物主也定下品格的律,父母负起传授这些律的责任。人与动物不同,我们有创造者的形像样式,有像创造者的内涵,其一就是创造性;其二则是正义感。因为创造者是公义的,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然而,何谓善?何谓恶?善恶的标准若是设计者所定的,我们就无权也无智能自定善恶的标准,而且这些标准,也不因我同意或不同意而更改。我们却可以选择要不要顺从祂的标准。从善者得福,从恶者受祸。就像按车厂指示,加汽油在油箱的,车子就行动;不照车厂的话去加汽油,却加了汽水,车子就坏了。
你爱你的儿女,愿意他们得福气,就一定要教导他们创造者的定律。你教导他们如万有引力的物理定律,所以不要从楼上跳下去;你也要同样教导他们创造者有关品格的定律,就是「十诫」中的后六诫。
一.要孝敬父母
圣经非常重视孝敬父母,一方面孝敬的人有福气:「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埃及记20章12节)。一方面不孝敬者有祸:「打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咒骂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出二十一15、17)。但是要注意的是,孝敬不等于中国古人所说的孝顺。那种孝顺是唯父母之命是从,是把父母当做神,当作创造者。那是大错,也是世上一切问题的起因——把被造的当作创造者。被造的既非创造的,所以能力智能都有限,也一定没有全部的真理。只有部分的真理是很危险的,就如「差不多先生」的故事,或如汽油和汽水只差一个字,但是结果却有生死之别。汽车喝汽油可以,喝汽水就死了;人喝汽水可以,喝汽油就死了。所以圣经是说:「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诫养育他们」(以弗所书6章4节)。有看到吗?儿女要「在主里」听从,父亲要「照着主的教训」。标准是在主那里,因祂是创造者,儿女父母都服从祂的定律,因为那是真理,真理不会因人而异的。
二.不可杀人
就是要尊重那照着创造者的形像被造的人。我们的孩子彼此尊重,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照着宇宙创造者的形像被造。我们同有一个生命的源头,同有一位父。一切被造的都不是创造者,也不是我们人生、思想、行动的权威。当我们彼此尊重的时候,我们也就尊重这位唯一的主宰了。创造主造人,并不是要我们弱肉强食,而是要我们彼此相爱。请问,当你看到那弱小得连站也不会站的婴儿,你会想到弱肉强食吗?当然不是。你会觉得他可爱,想抱他,想爱惜他,对吗?这是正常的。弱肉强食是敌挡者魔鬼的谎言,千万别上当。因为「进化论」的毒素,毒害了整个人类,其实,这冒充科学的假设,是完全没有科学事实支持的。从来没有一次观察,给我们看见生命中由无生命的东西而来;也没有一次观察,给我们看见由单细胞演变成为人。没有观察,不叫科学,只可以叫做虚构的故事。但这虚无的假设,使没有分辨能力的人,将人看为没灵性的动物,以致互相残杀,弱肉强食。
三.不可**
人类第一个关系是夫妻关系。这关系如果被破坏,其它的关系也跟着被污染破坏了。因为污秽的器皿,用来做什么或装什么,都会带来污染。我们要教儿女从小洁身自守,不要听所谓「性自由」、「性开放」等谎言。因为,惟有创造人的那一位,才有资格定下对错标准。圣经说:「不可**」,也说「凡动淫念」的也等于行淫,就像凡动怒的也等于杀人之罪。因为行动之始是意念,所以要处理意念才不致有行动。行淫也包括凡与兽淫合的(参出廿二19);与男人苟合(参利十八22),这是同性恋,本是可憎恶的,逆性的。罗马书指出男与男不可行羞耻的事,当然女与女也不可。为什么这些是逆性的事呢?因为创造者的设计不是这样。违反设计,一定会坏掉。上帝造世界的时候,一切都是好的,包括人类性的功能,但是必须遵从祂的设计。就如设计汽车者设计了那机器,是要用汽油发动,但是汽油必须放在指定的油箱里,若违反了这设计,无论汽油是放在机器上、车盖上或是倒在驾驶盘上,都只会破坏,不会达到汽车应有的功用。当上帝造人的时候,祂造了一男一女,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参创二),神祝福他们,叫他们生养众多,这是上帝设立的婚姻制度。所以,性只能用在婚姻,而婚姻是一男一女,此外都是污秽,都是**。我们要教导儿女认识上帝的设计,叫他们不会因无知而害己害人。
四.不可偷盗
尊重他人也尊重他人所有的。
五.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今天不论是在法庭、商界、政治圈,都存在着许多假见证和陷害。上不正则下歪,这是必然的。在家里,父母要以身作则。在社会,带领者要以身作则,不要歪曲事实,不要陷害人。从小在家中就要训练儿女,手足之间要诚实。兄弟有争吵的时候,父母要教导他们讲实话,然后帮助他们分析事情。为彼此着想,彼此尊重、彼此相爱,达到和解,与人和睦。
六.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让我们教导儿女们「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参提前六6)。孩子们自幼抢玩具,争多争大,到朋友家玩了玩具不肯放手。人有自己也要有。较大时要跟别人比零用钱,要买名牌货,或者吵着要买这个买那个。这些现像是因为不知足,也不知道自己的价值,要以身外之物来肯定自己的价值。其实,人的价值不是东西能够肯定的。物质只是真价值的代替品。所以有了一样之后只能暂时满足一下,欺骗自己。过后还是故态复萌。其实,人的价值是创造者所赋与的,所以必须回到创造者那里,与祂建立永生命与爱的关系,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
当我们培育儿女品格的时候,一方面要言教,叫他们明白造物主的定律,和这些定律的目的——叫人得福。「耶和华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耶廿九11);「我今日呼天唤地向你作见证;我将生死祸福陈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拣选生命,使你和你的后裔都得存活;且爱耶和华你的上帝、听从祂的话,专靠祂;因为祂是你的生命,你的日子长久,也在乎祂」(申卅19)。另一方面要身教,自己照着这有福的计划而行。不是「双重性格」,不是「精神**」,而是人前人后,在家在外,都是同样的品格。但是,可能不杀人还容易,不动怒则不可能了。要求行为还容易,要求心灵纯洁,讲何容易。这是下期的题目。
基督教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