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迪雅著
序一
竿子——
“活祭”对我们来说是旧约历史的遗迹,也是预表和象征性的。我们一直体验不出“活祭”的真实性。简言之,除了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受死,应验“活祭”的预表外,我们在自由国度里的肢体,一般是很缺乏为福音坐牢的经历和精神腾折的考验。
大约是在1985年,我们首次在北京白塔寺见过袁相忱牧师贤伉俪,那是我们第三次到大陆考察教会时的发现;以后经常到北京时,都是必见之人。认识袁牧师伉俪是蒙王明道师母无意中介绍的。原来我们是在1984年专程拜访王明道先生伉俪时,那时只知带一点奉献给他们自由使用。不料在谈话中,王师母提到她要把这项奉献立刻寄给北京的袁相忱,我们才发现另有一位更受他们关注的主仆。隔年,我们就在北京见到了袁牧师伉俪。
看完《活祭》的初稿,心中甚得激励和安慰,这也是我们每逢见到袁牧师伉俪时,所想发掘的材料。虽然他们也经常整理一些中英文见证,送给来访者,但我们常常妄想,有没有人可能整理出他们的传记,准确的介绍一下“今日的约伯”。
我们手上其实还有超过七八本大陆同工的着作,以及有益大陆肢体的书籍待出版,但我们听说袁牧师的身体最近很软弱,不能吃,也不能饮。现在又听说有关袁牧师伉俪的传记,就是14万字的《活祭》刚刚写好,心中真是雀跃万分。我们又蒙作者错爱和授权出版,无比欣慰。再蒙袁老牧师(85岁)叮嘱作者转达要笔者写序,笔者觉得不配,但基于新书刚刚写完,还未找到更恰当的人提序之前,笔者姑且临急应写,表示感恩、怀念,更希望他们快快看到这本宝贵的着作。
除了内容,我原来应当感谢作者领受主的托付,把“今日的约伯记”写好。在我们相识时,作者已写好12万字,于是我们的渴望变成领受上帝最丰泽的恩典。
作者为写这本书,卸下其写作专业,并花了许多心机与袁牧师伉俪约谈,都有卡带录音,以便编写时的校对。作者也会见过多位与袁牧师伉俪深交的同工和肢体,听取广泛的见证,同时参考许多书籍和重要文件,加上作者敏捷的观察、分析和表达,很圆满的概括了传记中的要点,俾向这时代的教会历史作个交待。愿主赐福本书读者,挑旺我们的赤心事奉。又愿荣耀归于那位应许再临的主耶稣基督。阿们。
一九九九年十月十七日11:25pm写于竹斋
序二——
对于袁相忱先生,本人只闻其名却未能幸会。欣得作者以生动、鲜明、流畅的文笔,把读者带入了中国教会历史的长河。能与这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堂堂正正为中华基督徒的属灵巨人神交,这是只有在主耶稣基督里才能够享受的交流。
全书有七大部份,交代了袁先生的成长故事、心路历程、事奉的苦与乐,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上帝的恩典与保守。
是的,你若只想从本书认识一代属灵伟人,它充其量只达到一半的目的。另一半更重要的就是:你也立志,在主面前、靠主恩典,效法主的仆人,以顺服、仰望、坚定的脚步,行走在主的使命中,至死不渝。
愿耶稣的名被高举。
铭恩序
序三——
当彼得和约翰在圣殿的门口遇见一个生来瘸腿的人,那人向他们乞求。彼得对他说: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所有的给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叫你起来行走。过后,这人的脚和踝子骨立刻健壮了,便一同与他们进了殿,走着、跳着、赞美神。
自古以来,神的大能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在神的教会史上不断地彰显。当一个平凡的人愿意把自己的生命完全地摆上,让神差遣使用时,无论这生命所处的环境是如何的艰难恶劣,所面对的阻力或逼迫是何等的残酷,神也能使这微弱的生命转而成为复兴神的教会的一股动力。
1996年,蒙神的恩典,我有机会荣幸地探访了袁相忱牧师伉俪。在今年十月中旬,又有机会与两位长辈面谈。他们俩虽然己经年纪老迈,可是听了他们的生活见证,目睹他们对事奉神热诚的态度,使我体验到一股不平凡的动力。我看到这两位饱经风霜、历尽千辛万苦、忠心耿耿的神的仆人,至今依然是精神奕奕。他们的脸上不时流露出内心的喜乐与仁爱。两位长辈忠心地担负了广传福音的使命,以不屈不挠的毅力,甘心将生命献为活祭,一生为主发光。我深信海内外成千上万的基督徒,也都渴望得到这种生命的动力。
感谢神,为我们预备了作者李迪亚。藉着作者流畅的文笔和生动的表述,为中国教会以及传道人写下了美好的见证。但愿这本书能使每一位读者在属灵成长的道路上蒙福。
一切赞美和荣耀都归于神,阿们!
小再序于l999年10月26日
自序——
袁相忱先生是中国大陆着名的家庭教会领袖,也是二十世纪神所重用的仆人之一。他十八岁重生得救后,用自己的生命回应神的爱,把自己当作活祭献给神。他一生的使命就是传扬神的福音,他的生命活出了一个忠心的仆人在神面前应有的美好见证。
在与袁相忱先生相识、相谈、相交的过程中,在看到他不是一个完全人的同时,我更看到了神对一个卑微的生命的引领,以及这个卑微的生命,藉着神的同在,所焕发出的光辉。这光辉成了很多中国信徒的祝福,也成了我灵程上的一种收获。
袁先生的见证虽然经常在一些属灵刊物上出现,但我个人觉得,我有责任、有感动为他写一部较为完整的传记,作为我对中国家庭教会的一份回报,也作为对袁先生给予我真诚的帮助和教导的回应。感谢神,当我把这一想法向袁先生及他的亲人、同工们提出后,立即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和支持,袁先生及太太梁惠珍女士更抽出了大量的时间,按时间为顺序,重新回忆自己所走过的路。我还分别走访了袁先生的孩子、同工以及因他传福音而接受主耶稣的弟兄姐妹,并把每次谈话都作了录音。对一些无法确定的年代或人物、事件经过,我又透过多种资料,多方查证,力求做到准确无误。本书在完稿后,有幸得到袁先生伉俪以及主内多位长者的修改、审阅,并蒙袁先生提供一批珍贵的照片。书中所涉及的一些其他人物、事件,只是就事论事,绝无盖棺定论之意。
本书从最初的搜集资料到今日的完稿付印,历时近一年,惟感谢神的手,搀扶着我,突破一个又一个自我极限。但我深知,文中难免有遗漏、缺憾、甚至失误之处,恳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
在本书的写作、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教会中许多属灵前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李迪亚
一九九九年十月
基督教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