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地谈天
作者:计文
十一·心海拾贝
(291)亚当和夏娃 (292)司机和考试 (293)错误链 (294)绳子后面
(295)省察 (296)脚印 (297)善心 (298)勇气
(299)高估自己 (300)炼金术 (301)猎人与熊 (302)创意广告
(303)富翁与男孩 (304)过正原则 (305)指正 (306)模特儿
(307)国王的权力 (308)涂改液 (309)自欺 (310)冷漠
(311)疾呼 (312)罗丹之斧 (313)黑板上的“O” (314)“金口”治病
(315)蝙蝠与黄鼠狼 (316)“我”呀! (317)作茧自缚 (318)失足的驴子
(319)太阳和风 (320)理想·现实·合作 (321)指点“迷津” (322)修钟
(323)隐身帽子 (324)尊严无价 (325)吃饱的小兔子 (326)牛与草料
(327)杂草会毁掉美丽的花园 (328)抓住生命的树枝 (329)心灵与肉体 (330)心理实验
(331)路灯与星光 (332)舍弃 (333)相互依存 (334)知道
(335)“飞蛾扑火”新解 (336)伞 (337)克制 (338)死乌鸦
(339)鹰与鸡 (340)追求 (341)分骆驼  
十一·心海拾贝 (291)亚当和夏娃
    【说地】

    有对夫妻来向牧师表示,他们对亚当、夏娃如此经不起试验而失败表示不以为然,并说要是换了他们决不会这样。

    过了几天,牧师摆好筵席,请这对夫妻来赴宴。桌上菜肴丰富,牧师指着中间盖着盖的那碗吩咐说:“这桌上的菜,碗碗可吃,唯独中间这碗请别动它,要等我稍出去一下回来后再打开。”“好。”但牧师走后,好奇心驱使夫妻俩很想了解那个碗中的秘密。那妻子说:“看一下没什么吧?”丈夫便轻轻的将碗揭开,不料一只鸟从里面飞走了,他俩追悔莫及。

    牧师回来了,他们突然想起了什么,便觉得无地自容,面面相觑。那丈夫低着头说:“牧师,请您不必说了,我承认,她是夏娃,我是亚当!”

    【谈天】

    人罪性的存在是十分普遍和现实的,谁都不敢否认人的罪性,谁也无法只靠自己而不靠基督得着拯救。

    【经文】箴9:17“偷来的水是甜的,暗吃的饼是好的。”
十一·心海拾贝 (292)司机和考试
    【说地】

    某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轿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试者问他们:

    “你们觉得开车能距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

    “二公尺。”第一位说。

    “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的说。

    “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

    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谈天】

    我们不能和诱惑比近,而是离得越远越好,绝不要以为自己对诱惑有免疫力及抵抗力,就铤而走险。让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小心翼翼的处理金钱和感情上的事,绝不能妥协放松。这些事上不能太自信。

    【经文】提后2:22“你要逃避少年人的私欲……”
十一·心海拾贝 (293)错误链
    【说地】

    17岁那年,由于以福音为耻,我不敢当众承认我的基督教信仰。

    一日清早,我骑自行车去礼拜,途中遇到同学,他问:“你上哪去?”我自然没勇气说自己去礼拜,便信口开河应付一下:“上街逛去。”

    谁知他又来一句:“你可否为我带点吃的东西来?”这下可难住了我,因为我根本不去街上,于是,我只好来第二句:“好好,看情况吧!”此时,我已经想好了,下午在回家的路上,

    要是碰到他,我只能说第三句谎了:“忘了你的托付。”

    【谈天】

    犯了错误的人,每每不愿承认反而设法去掩饰,其实只是欲盖弥彰。因为你要掩盖第一个错误,必然要用一些非常手段去犯下第二个错误,旧的蛛丝马迹不见了,但却会留下新的线索……依此终究会形成一个错误链。掩饰是繁殖缺点的土壤,虚伪能在上面种植毒草。

    【经文】箴5:22“……他必被自己的罪恶如绳索缠绕。”
十一·心海拾贝 (294)绳子后面
    【说地】

    某天主**到告解室向神父认罪,他承认自己偷了别人的一根绳子。神父非常奇怪:“这么微小而不值钱的东西,你也要跑来告解?”

    **吞吞吐吐、不好意思地说:“那是一条较粗的绳子。”

    “那也只是一条绳子。”神父说。

    停了一刻,好象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这位**低着头最后说:

    “您有所不知,那根绳子的后面还牵着一头牛。”

    【谈天】

    人常会用各种理由来掩饰所犯的罪,甚至象“挤牙膏”一样“挤”出自己的罪。但这一切都是欲盖弥彰,无法逃避罪的控诉,也难以获蒙上主的恩惠。只有谦卑认罪,彻底倒空,方是我们从神那里蒙恩的途径。

    【经文】约壹:8-9“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十一·心海拾贝 (295)省察
    【说地】

    有一个年轻人,在一家杂货店的公用电话通话,说话的内容如下:

    “喂,是傅公馆吗?府上是不是需要找个人来帮你们割草?哦,已经请到了。那人怎么样?很好吗?你真的不打算换人试试看吗?真的不用吗?好,没关系,谢谢你,再见!”

    杂货店老板在一旁听到了以上的对话,便安慰他必须再接再厉,说:“真可惜,你没有获得这份工作,千万别灰心气馁。”年轻人笑着说:“没关系,傅先生所雇用的人其实就是我,我只是从侧面打听他对我的工作是否满意。”

    【谈天】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每个人都要“吾日三省吾身”,以修正人生轨迹。常省察自己有什么过错,就会常怀畏惧心,如履薄冰,慎始慎终,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堤坝,做到该节制的就节制,该收敛的就收敛,该改正的就改正。

    【经文】*加6:4“每一个人都应该省察自己的行为;如果有好行为,他可以引以为荣……”
十一·心海拾贝 (296)脚印
    【说地】

    一小男孩玩得很兴奋,跑来跑去,完全忘记邻居的水泥道是新铺的。不小心一脚踏在还没有干的水泥上,平整漂亮的水泥地上已经印上一个清晰的脚印。小男孩心里害怕,他想,幸好没有人发现他犯了这个错,只要不讲出来,是没有人会怪他的,他回到家里把鞋子洗干净,在门前的阶梯上**一会儿,一直觉得心里不安。终于最后他还是决定把这事告诉他邻居伯伯:“很对不起,刚才我误踩在你们的新水泥地上。”邻居伯伯随着孩子走到现场察看后,拍拍他的肩膀说:“好孩子,谢谢你告诉我这件事,现在还能修补它。假如你不马上告诉我,等水泥干掉以后,这些脚印就无法修补了。

    【谈天】

    很多事情其实还有回转的空间,只要我们愿意勇敢的面对。当你不怕解决问题时,问题反而好解决。你正面对一些需要低头认错的事吗?趁着今日就将它解决掉,无论在神前或人前。让自己的心灵从这些捆绑中得到真正的自由。“如果你是弱者,你自己乃是你最大的敌人;如果你是勇者,你自己乃是你最佳之友人。”(拿破仑语)

    【经文】*约壹1:8-9“如果我们说自己没有罪,便是欺骗自己,真理就跟我们没有关系。如果我们向上帝认罪,他是信实公义的,他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所犯的各种过错。”
十一·心海拾贝 (297)善心
    【说地】

    有这样一个虚构的笑话:说有三个人,分别是**、小偷和一名医生,他们死后一起到了冥府,阎王先问**:“你生前做什么?”**回答:“我专门收容一些无家可归的男子,让他们享受夫妻生活的快乐。”阎王颔首:“善哉,你应该受奖赏”!阎王问小偷,小偷回答:“我在阳间专门替别人帮忙,如有人口袋太重我帮他扛,有人东西多我帮他藏……”阎王高兴地夸他:“你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理应受重赏”!

    医生在旁急了:“大王,你上当啦,他俩……”

    阎王大怒:“你以为我是小孩,这么容易被骗?你是干什么的?”医生说:“我才真是好人,我治病救人,把生命垂危者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

    “住嘴!难怪我派小鬼去抓人抓不到,原来都是你这家伙与我作对,来人,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

    【谈天】

    笑归笑,倘若联系现实,就笑不出来了。社会上总有些能说会道但黑白颠倒的“小人”,也总有少数偏听偏信又自以为是的“大人”。基督徒可不能做这两种人呀!

    【经文】赛5:20“祸哉!那些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以暗为光、以光为暗,以苦为甜、以甜为苦的人。”
十一·心海拾贝 (298)勇气
    【说地】

    从前一国王想委任一名官员担任一项重职,于是召集了许多聪明机智和文武双全的官员,来到一座谁也没见过的巨大的门前。说:“你们看到的这扇门,不但是最大的,而且是最重的。你们之中有谁能把它打开?”

    许多大臣见到大门后摇头摆手,有的走近看看,有的则无动于衷。只有一位大臣,他走到大门外,用眼睛和手仔细检查,然后又尝试着各种方法。最后,他抓住一条沉重的链子一拉,巨大的门开了。国王说:“只有他可以在朝廷中担任要职。”

    其实,大门并没有完全关死,那一条细小的缝隙就隐在严密的假象中,任何人只要仔细观察,再加上有胆量去试一下都能打开它。

    【谈天】

    “局限于自己所听到的和看到的,却没有勇气尝试一下。”这就是许多人与机会失之交臂的原因。懦弱的人一直在犹豫不决,等到他决定好的时候,已经错过那个时机了。有人在救恩的门外徘徊已久,被他人的意见左右,就是没勇气去敲门,结果遗憾终生。

    【经文】太7:7“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
十一·心海拾贝 (299)高估自己
    【说地】

    一场音乐会顺利结束了,担任演出的小提琴手在满堂喝彩中,退入休息室。这时室外有乐迷嚷着要求签名,小提琴手助理来向他请示。

    小提琴手觉得有些累,就说:“不签!不签!”

    助理对他说:“你还是签一下吧,回绝乐迷总不太好。”

    小提琴手说:“好吧!好吧!可是不超过二十人,一定不得超过二十人。”

    助理说:“一共只有三个。”

    【谈天】

    “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想一想,我们近来对人的态度是否得当?谦虚柔和?还是傲气凌人?是否在某件事上高估了自己的智慧?抑或暗暗自夸,斜眼看别人?

    【经文】林后12:7“……恐怕我因所得的启示甚大,就过于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的肉体上,就是撒旦的差役要攻击我,免得我过于自高。”
十一·心海拾贝 (300)炼金术
    【说地】

    一座深山中有一个平和安乐的小村庄。有一天来了一个奇特的老人,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升了一把火,并且用一根棍子在碗里不停的搅拌,搅着搅着,竟然从碗中掉出一粒粒的金块来。

    村里人十分惊讶,老人说这就是炼金术,只要把一些泥土和水在碗中搅一搅,再用火烧一烧,就会炼出金子来。村中的长老请求老人告诉他们秘诀。经不住村民一再的恳求,老人终于点头答应了。老人说:“不过在炼金的过程中,千万不可以想树上的猴子,否则就炼不出金块来。”

    大家觉得很容易办到,等老人走了以后,由村长开始炼金,他一直告诉自己,不可想树上的猴子,可是越不想,偏偏猴子不断浮现在他的脑中。他只好交给另一个人,并一再叮嘱不可想树上的猴子。就这样,全村的人都试过了,却没有一人能炼出金子,因为树上的猴子,总是一直从他们心中跑出来。

    【谈天】

    太在意反而无法如意,以平常心行事,则心事皆能自在自得。“努力去做是我们的责任,而结果通常在上帝手中。”(甘地语)

    【经文】*罗7:25“……我自己只能在心灵上顺服上帝的法则,而我们肉体却服从罪的法则。”
十一·心海拾贝 (301)猎人与熊
    【说地】

    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猎人在森林里发现了一头巨大的野熊。他举起了猎枪,瞄准大熊的咽喉,准备扣动扳机。突然,大野熊说:“有事好商量,何必一定要开枪呢?”吃惊的猎人降低了枪口,回答说:“我想要一件温暖的熊皮大衣,抵御严寒!”

    “行啊!”大野熊仍然镇静自若地说:“我也没有什么别的要求,只要能吃饱肚子就行,这样吧,咱们来谈谈条件!”于是,猎人同野熊坐下来谈判了,经过了一番辩论,最后达成妥协。过了一会儿野熊独自走开了。但双方都满足了对方的要求——因为,野熊把猎人吃掉了,填饱了肚子;猎人则在熊的肚中“穿”上了熊皮大衣。

    【谈天】

    这也是人和恶行邪念谈判的下场,和罪恶保持距离应是我们随时都要坚持的原则。因为“罪起先像个陌生人,后来是一个熟友,最后它将吞灭你。”(欧利文语)

    【经文】林前15:55-56“……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死的毒钩就是罪……”
十一·心海拾贝 (302)创意广告
    【说地】

    一家广告公司聘用一位创意总监,月薪十五万,还有红利、奖金。大概有三四十个都是广告界的精英前来应聘。

    老总进来,分给每人一张白纸,任凭他们在上面画什么东西。然后他把考卷从楼上窗口撒向大街,看过路的人究竟先争谁的考卷,谁就被聘用。

    有的人在纸上写着非常动听的字句,有的在上面画着精美的山水画,有的则画了意味深长的幽默画,也有的干脆折成漂亮的纸艺品……

    一个青年人什么也没画,只在纸上贴了三张五十元的钞票。

    可想而知,这青年人被录用了。

    【谈天】

    这确是高招,只不过是利用了人的贪欲之心,钱财对人的吸引力可见一斑。然而正是这钱财也使人忽略了其它更美好的事物,诸如:对家人的关怀、对生命的珍爱,对理想的追求……我们基督徒可要小心呀!

    【经文】*提前6:10“有些人因贪慕钱财而背离了信仰,饱尝痛苦,心灵破碎。”
十一·心海拾贝 (303)富翁与男孩
    【说地】

    一富人在街上遇见一个全身肮脏的小孩向他讨钱:“先生,可怜我,赏我十块钱吧?”富人看他长得还蛮清秀,就问:

    “你有父母吗?”

    “没有。”

    “那你有家吗?”

    “也没有。”

    “那好,你跟我来。”

    富人在前,小孩子跟后。可他仍不停地说:“先生,可怜我,给我十块钱吧!”富人说:“你跟我来,我要给你的还不止十块钱呢。”

    富人边走边想:我回去先给他洗个澡、剪头发、换上新衣,再准备可口的晚餐及温暖的床……快到家了,富人回头一看,令他万分遗憾,小孩却已无踪影。

    【谈天】

    小孩只盼望得到一点蝇头小利,而根本不信富人所说的话,也不愿意花那劲头去跟随他。所以幸运和福气只能与他擦肩而过。基督徒在这位万有的神面前不也常如此吗?

    【经文】弗1:11“我们也在他里面得了基业,这原是那位随己意行作万事的,照着他旨意所预定的。”
十一·心海拾贝 (304)过正原则
    【说地】

    一个生病的老太躺在床上,医生嘱咐她要静养。但每天都有那么一群小孩在她房屋周围唱歌,令老人十分讨厌。几次劝散,但都无效。

    一天,无奈的老人把孩子叫到跟前说:“你们若能坚持天天来此唱歌,我给奖励。”

    第一天,孩子们尽力地唱歌,结果每人得了25美分。第二天他们照样尽情歌唱,结果老人给了每人15美分。第三天,老人只给他们每个人5美分。孩子们十分不满,都说:“谁稀罕这5美分。明天我们不来唱了。”

    太好了!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事,老人想。

    【谈天】

    老人用的是“过正原则”——当外在因素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形成习惯的时候,内在原本的动机就失去了往日的动源。今天,当我们的事奉和工作仅仅是为了换取几个饭钱的时候,怎么不会不计较钱的数量?又怎么会有热诚和动力呢?所以当年主耶稣对门徒的问题就是“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

    【经文】路14:26“……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十一·心海拾贝 (305)指正
    【说地】

    着名交响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一次欧洲指挥大赛的决赛中,按照评委给他的乐谱在指挥,突然他停下来说:“乐谱有错。”

    可是当时下面的评委——都是一些国际音乐界的顶尖人物,都坚持说乐谱没有问题,而是指挥的错觉。小泽尔征再次指挥乐曲,突然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

    话音刚落,全场的评委报以热烈掌声,原来,这只是他们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的判断力及在权威人士前对艺术的忠贞。

    【谈天】

    在“权威”面前能坚持真理,刚正不阿,而不是屈膝弯腰,人云亦云,这需要一种勇气,基督徒能否象施洗约翰一样“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嫌”?能否忠于神圣的真理而不被各种环境所动摇?

    【经文】*太12:20“……他要坚持正义,直到正义得胜。”
十一·心海拾贝 (306)模特儿
    【说地】

    据说,达·芬奇在绘制那幅有名的《最后的晚餐》时,曾在米兰大教堂找来一个年轻潇洒的唱诗班男子,他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副温柔善良的面孔,达·芬奇以他为画耶稣像的模特儿。

    多年后,这幅画迟迟没有完成。有一天,他路过贫民区的一家小酒吧门口,有一个人站在那里,那人的眼睛充满诡诈、狡猾,还有一脸的贪婪,满身都是酒味。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完全合他心意的模特,因这人十足是犹大的翻版。

    达·芬奇以给他报酬为条件,很快吸引那人来到画室,他预备以那人为画犹大的模特儿。

    当摆好姿势正要开始作画时,达·芬奇好奇地问道:“我们是否曾见过面?”一阵沉默后,那人扭捏地说:“是的,几年前我就是你画耶稣时的模特儿……”

    【谈天】

    这故事在问我们,在灵性上,现在和以前的光景有何不同?是更好呢?还是更差呢?快快站在真道的镜子前看看自己吧,现在还是有机会可以调整及改善的。

    【经文】*来10:38“我的义人将因信而得生命。但是,若有人退却,我就不喜欢他。”
十一·心海拾贝 (307)国王的权力
    【说地】

    一位英国的国王,有一次和亲近的臣子在沙滩上散步,这位近臣以阿谀谄媚的口气直夸国王的权力有多大,影响有多广,颂赞之声不绝于口。这位国王静静的听了老半天,他转头面向大海说:“海啊!我是你的统治者,我有很大的权力,现在命令你停止前进,不准弄湿我的脚。”

    但是海浪丝毫没有停止,仍旧一波波的袭来,并且理所当然地打湿了国王的脚及拖地的长袍。国王转身警告这位近臣:

    “你看,这波浪并不听我的命令,可见国王的力量也和其他人一样的脆弱,只有上帝才能使一切对他服从。”

    【谈天】

    这是一位真正聪明的国王,也是一位谦卑的人,他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个人,再伟大也比不过上帝的权能。人贵在能自我认识,伟大的以色列君工大卫说自己是虫,正是表明出真正的谦卑。“当你地位低微时,你对人谦恭,这并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但当你受人赞扬时而仍能谦逊,却是一种伟大及罕有的行为。”(圣巴尔拿语)

    【经文】徒10:25“彼得一进去,哥尼流就迎接他,俯伏在他脚前拜他,彼得却拉他,说:‘你起来,我也是人。’”
十一·心海拾贝 (308)涂改液
    【说地】

    买回一瓶涂改液,心情好了许多。因为可以不必神经紧张小心翼翼地“爬格子”了。写错也没啥了不起的,涂一下就过去了。于是有的稿子尽管好象打满了补丁的衣服,但还是窃喜于这涂改的能力。

    不料,那天涂改液用完了,挤也挤不出一点。于是下笔时竟变得如履薄冰,谨小慎微。诚惶诚恐地抄完一页。仔细打量这页纸,尤如一件新缝成的衣服,竟找不到一处错误。于是我就想,不能给自己准备太多的涂改液。

    【谈天】

    因为总认为自己有许多改正错误的机会,所以就放松对自己的警惕,以至于错了那些原本不该错的事,这样的事在我们身上还少吗?在人生的操作中并没有白白而得的“涂改液”,即便有,也会在你的人生之页中留下遗憾的痕迹。基督的救恩虽是白得的,被他的宝血所涂抹的罪愆也不再有痕。但人也不能因此就放纵自己,把恩典糟蹋了。

    【经文】罗6:l-2“这样,怎么说呢?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显多吗?断乎不可!……”
十一·心海拾贝 (309)自欺
    【说地】

    有一个人开了一家布店,过去一连数年,都用一个短少尺寸的木尺卖布。有一天他良心发现,想要把尺换掉,规规矩矩地卖布,作个诚实的商人,但又转念一想,不如先到对门的另一家布铺,看看他的尺寸如何,再作打算。

    他拿着一根小带子,趁对方生意忙乱之际,偷偷用那小带把那家的木尺量了一量。回来一看,那家的木尺居然比他的还短少一公分。于是他强压住自己的良心说,我的尺虽不足长度,还比对门的长一公分,我比他强多了。此后,他心安理得地仍用那把尺子,继续欺骗顾客。

    【谈天】

    许多人都以为只要自己比别人好一点就可以了,认为“别人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于是就心安理得了。其实,那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借口罢了。“人可欺而心不可欺;心可欺而天不可欺。”(何伦语)

    【经文】加6:7“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
十一·心海拾贝 (310)冷漠
    【说地】

    在英国皇家美术学院1904年展览会上,有一幅题为“为世人所抛弃的人”的名画,画中耶稣站在圣保罗教堂的台阶上,慈祥的目光好象在寻找什么。

    有人手捧体育新闻在看,差点与耶稣撞个满怀;有位科学家正在苦思冥想他的试管实验,没闲心去注视耶稣;一对情侣正甜情蜜意地坐进出租车里,连望耶稣一眼的兴趣都没有;一位信徒,衣裳笔挺,怡然自得,似乎满脸虔诚,但全然不在意身边的耶稣,只是匆匆擦肩而过;一群牧师正为了一个神学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根本不知道耶稣就在他们身边;还有一个颇有煽动力的“演说家”,在向群众大讲特讲**,而面对这位人类救主却熟视无睹。只有一位女仆经过时瞥了耶稣一眼。

    【谈天】

    这就是今日的世界。人们热衷于自己的琐事,而全然没有心思去注意那能改变人生命的主。

    【经文】约l:11“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十一·心海拾贝 (311)疾呼
    【说地】

    一个热心的信徒来到一个道德败坏不堪的城市。他怀抱着伟大的理想,想学习耶稣的精神,劝说当地居民信上帝。起初大家还愿意聆听他的讲道,渐渐地一个个溜之大吉,最后连一个都不剩了。

    路过的一位旅客看到整个经过,好奇地问他:“你为什么还在这里继续讲道呢?你看不出来当地的人都不接受了吗?”信徒答道:“刚开始,我的确期望能改变这些人,但是我现在大声疾呼,只不过是免得他们来改变我。”

    【谈天】

    想去改变别人真是不太容易。而被环境改变则是比较来得容易。所谓:“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如平原跑马,易放难守。”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警惕。

    【经文】彼前4:7“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警醒祷告。”
十一·心海拾贝 (312)罗丹之斧
    【说地】

    巴黎艺术陈列馆内,有一尊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这像没有双手。

    据说罗丹在完成了这幅作品后,成功的喜悦使他激动。他的学生们以惊奇的目光凝视着巴尔扎克叠合在胸前的双手,哇!它们太逼真了。“好极了,老师,我们从来没见过如此奇妙的双手哪!”“若您不再创作,单凭这双手已使您名垂青史。”但是,赞扬却使罗丹笑容收敛。只见他大吼一声,举起斧头,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大家目瞪口呆。罗丹说:“这双手太突出了!已经有了自己的生命,已不属于这雕像的整体了。

    请记住: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任何一个部分都不应比整体更重要、更突出……”

    【谈天】

    罗丹之斧实在明智。不然,人们只顾欣赏那双逼真的手,哪里还能发现巴尔扎克面部的睿智和刚毅,触摸到巴尔扎克的脉博呢?

    局部服从整体,肢体要统一在身体内,这是常理。基督身体内的每一肢体都不能凸显于其他肢体,更不能抢夺了基督的荣耀。

    【经文】士9:13“葡萄树回答说:‘我岂肯止住使神和人喜乐的新酒,飘摇在众树之上呢?”
十一·心海拾贝 (313)黑板上的“O”
    【说地】

    在一次校务会议中,校长在黑板上画了一个“O”。他问在场的老师,这是什么?

    英文老师说:“是英文字母的O。”

    数学老师说:“是阿拉伯数字零。”

    中文老师说:“是一个句点。”

    化学老师说:“是基本元素‘氧’的符号。”

    家事老师说:“是一个饼的样子。”

    音乐老师说:“是简谱中的休止符。”

    【谈天】

    你看到的又是什么呢?对同一件事所以有不同的观点,是因为角度不同。能常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的人,就更会容纳别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难处,也会有更大的接纳和包容。

    朱培尔德说:“我们应腾出头脑的一角,用以接纳朋友的意见。”

    【经文】林前13:12“……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
十一·心海拾贝 (314)“金口”治病
    【说地】

    有位自称“金口”的演讲家因为处处受人欢迎,而显得过分自信,扬言只要他一上台,千万双耳朵必竖起恭听,无人不以为然。

    某次演讲后,有位老人上前握住他的手,似乎很感激地说:

    “老师,你讲得真棒!”

    “哪里,哪里!”他十分谦虚,但心里乐滋滋的。

    老人说:“其实你讲什么我一点不懂。”老师开始收起笑容,问其原因:

    “既然不懂,好从何来呢?”

    老人说:“因为你的演讲治好了我三十年来未治好的病。”

    老师更是纳闷:“我没有这医术啊!”

    “有,你一开始讲,不到三分钟,我30年的失眠症不治而愈,我睡着了。”老人振振有词。

    【谈天】

    一次成功不等于次次成功,成功的喜悦不必每次都带,但谦虚和谨慎则必须随时都有。

    【经文】*箴11:2“骄傲人有耻辱跟随他;谦逊人有智慧陪伴他。”
十一·心海拾贝 (315)蝙蝠与黄鼠狼
    【说地】

    蝙蝠不慎跌落在地,被黄鼠狼捉住。蝙蝠求饶不止。

    黄鼠狼说:“我生来与一切鸟类为敌,只要被我抓住,一个也不放过。”蝙蝠忙说:“黄大哥,我并不是鸟,我是鼠,与您还有亲戚关系哩!不信,你仔细看看我的颜色和我的头部……。”黄鼠狼就放了它。

    不久,这蝙蝠又掉落于地,又被“黄大哥”给逮住了。黄鼠狼抢着说:“我生来与鼠类为敌,凡鼠类我一个也不放过。”

    蝙蝠一听不妙,连忙改口说:“唉!我不是鼠,是鸟……”.结果它又被释放了。

    【谈天】

    今天世上有不少类似这位蝙蝠先生的人,投机取巧,凭其三寸之舌,左右迎合,前后逢源。在大是大非前,没有原则,放弃立场,为的只是要保护“自己”!

    【经文】箴29:5“陷媚邻舍的,就是设网罗绊他的脚。”
十一·心海拾贝 (316)“我”呀!
    【说地】

    乌龟羡慕老鹰飞得自由自在,说:“老鹰姐,能让我到天上过把瘾吗?”“你又没翅膀,怎么飞?”老鹰说没办法。乌龟灵机一动说:“你们两只鹰咬住绳子两端,我咬住绳子的中间,不就把我带上天了么?”

    果然,乌龟上天啦!地上许多人都赞口不绝,说:“是谁想出这个好办法的?了不起啊。”有人猜测:,“那必是老鹰想出来的吧?”乌龟实在忍耐不住了,张开大口喊:“这是我的办法呀!”没等“我”字说完,一张嘴,乌龟从高空坠下,摔在地上死了。

    【谈天】

    不易忘“我”也是人的旧天性。看一张集体照,第一眼谁都会去寻找自己。舍“我”是基督徒一生进行的持久战,非付上代价不能取胜。

    没有人会因为咽下骄傲而噎死,只有人吐出狂傲而跌死!

    【经文】箴27:2“要别人夸奖你,不可用口自夸……”
十一·心海拾贝 (317)作茧自缚
    【说地】

    志超总认为自己绝顶聪明,心想我们这班级里没有人敢想沾我的便宜。一次,他对同学斌斌说:“你永远也别想捉弄我,你的名字应改为“笨笨……”他说话时十分傲慢霸气。

    “你有勇气在这大门边等着,嘿!看我想出办法来取笑你!”斌斌也不示弱,说完就走!

    一小时过去了,志超还等在门旁,等不住了实在想走,可是他认为此时若自己走开,就表示自己没有勇气与之较量。

    二小时后,有好心人告诉志超:“别等了,他(斌斌)早已回家了,你上当了,真可笑!”“什么?”从此以后志超再也不敢炫耀自己了。

    【谈天】

    应该说:他不是输在斌斌的手里,而是输在自己的狂傲里。人之大患就是自以为是,妄自尊大,目空一切,这道理已经讲了几千年,但顽疾似乎治而不愈,每每从—代—代人身上显露出来。

    【经文】箴14:3“愚妄人口中骄傲,如杖责打己身……”
十一·心海拾贝 (318)失足的驴子
    【说地】

    驴夫拉着驴在路上行走,当他们来到一边是悬崖的小径时,驴子一失足,几乎掉下去了。

    驴夫急忙拉住驴子的尾巴,想拉它上来,可是驴子却一直朝着相反的方向用力挣扎,当用尽力量后,驴夫只好放手说:

    “好吧!你胜利了,不过你必须付出相当痛苦的代价。”

    【谈天】

    错误所付出的代价,往往很悲惨。往不正确的方向热心,越用力越糟糕。史蒂文生说得好:“每个人都抱怨自己的记忆力不好,却没有人抱怨他的判断力不强。”我们应当时常察验何为神所喜悦的旨意,爱在主的真理里面,才能真正讨神喜悦。

    【经文】罗10:2“……他们向神有热心,但不是按着真知识。”
十一·心海拾贝 (319)太阳和风
    【说地】

    一次,北风粗鲁地对太阳说:“咱们来比一比谁的能力大,谁先取下行人的外衣,怎么样?”于是,北风先一试身手,它聚集所有的暴力,凶猛地向一个沿着公路行走的人袭击,它吹了不久,好象要将旅客的外衣从背上吹下,但是风越大那人越是紧抓外衣,真是枉费心力。

    轮到太阳出场了,肃静得出奇,没有气势汹汹的样子。它只是静静的散发其热量,似乎不会有多大的功效,但事实上旅客不久就用手帕擦汗,接着就热得脱下外套,于是太阳得胜了。

    【谈天】

    柔可克刚,假使有人在言语上冲撞你,你若对他发怒,终久不是上策。耶稣教导人就是要以良善胜恶,通常庸夫才象北风那样粗暴张狂,想以声势制人。镇静的人才是最坚毅刚强,喧哗不一定就是力量,安静也不一定就是无能,相反,静中可能隐藏着某种属天的能力。

    【经文】罗12:2l“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
十一·心海拾贝 (320)理想·现实·合作
    【说地】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要了一根鱼竿。

    他们分道扬镳了,得鱼的人在原地燃起灶火煮熟了龟,狼吞虎咽,就连汤都喝了个精光。不久,此人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另一人提着鱼竿忍饥挨饿,艰难地走向海边,可当他快见到大海时,已浑身无力,结果带着万分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人,他们同样得到了一根鱼竿和一篓鱼。于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每天只煮一条鱼,然后一起分享。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海边,开始了以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了房子,娶了妻子,还生了儿子,并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谈天】

    没有远象,只顾眼前,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若目标高远,但若不顾现实,其结果仍会令其遗憾。只有远大理想加上面对现实,方可能走向成功。孤军作战,智缺力弱;合作奋斗,功效卓越!

    【经文】*传4:9“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两个人合作效果更好。”
十一·心海拾贝 (321)指点“迷津”
    【说地】

    某人非但自己不信主,相反常逼迫信主的妻子。并扬言:“人生在世,马列不听,菩萨不清,耶稣不信,吃喝玩乐最要紧……”。

    有一次他赌输回家,债台高筑,走投无路,忽然想起妻子曾说过的话:“人之尽头,神之开头”、“神的话是人脚前的灯,路上的光,能指引人生道路。”于是,就拿《圣经》来读,但厚厚一本《圣经》哪一节才是神“对我说”的呢?有了!他闭上眼睛,随便翻开《圣经》,嘴里念念有词,用手指着某一节经文。心想,这节经文一定是神要给他说的。结果,他傻眼了,原来那节经文说:“犹大就把银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太27:5)。这可怎么办?不算,不算,重新来过。他说着就闭眼重来。可是第二次所指点着的经文同样让他难堪:“你们既知道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约13:17)。他十分懊丧,叹气说:“看来我只有去上吊自杀才算有福了……”

    【谈天】

    《圣经》是神默示的,是神启示的文字记录。《圣经》这本书我们要保护好,但这书本身也是纸张做成的,没有比其他的书特别(只是记载在里面的话非常特别),更无什么神奇的魔力,故不可用来作为占卜或避邪的工具。人要明白神的心意,求神来引导人生之路,必须先认识基督,而要认识基督就必须先读《圣经》,因《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

    【经文】林后3:6“……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
十一·心海拾贝 (322)修钟
    【说地】

    很久以前,在乡下若谁家有架自鸣钟,那必被视为稀物。

    有一天,有户乡下人家的钟坏了,长针和短针走不动了。

    主人就说:“必是钟的两条腿(针)病了。”乡下人遂将长针和短针取下,小心地包好了,赶到城里去修。钟表店师傅见此景不禁大笑:“啊呀,钟的病在它‘心’内,而不在它‘腿’上啊!”

    【谈天】

    有的地方道德世风日下,有的人恶贯满盈,毛病皆在人里面的生命,不是靠改良和劝人为善可以解决根本问题的。单调的道德教育是治标不治本的“修钟腿”的办法。唯有基督的新生命进到人里面,“革心”才能“洗面”,人类才有彻底的希望。

    【经文】林后5:17“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十一·心海拾贝 (323)隐身帽子
    【说地】

    从前,有学生拾到一顶隐身帽子,十分高兴,一带上这帽子,同学就看不见他了。后来他把“帽子”交给了老师。老师问同学:“你们喜欢么?”同学都争先恐后要这“帽子”,老师问:“你们为什么要这帽子?”

    一个说:“有了它,看电影可不必买票啦。”

    另一个说:“有了它,可去捉鸟,把对我不好的人统统**在地……”

    又有一个说:“有了它,考试就不愁了,老师考题也可以去偷看了……”

    最后一个人是基督徒的儿子,说:“老师,有了这帽子,不是专用来干坏事的,人戴上这帽子,人看不见他,可是上帝依然看见他的。”

    老师说:“好好!你可以拥有这帽子。”

    【谈天】

    许多人不犯罪不是出于生命的自律,乃是因怕人看见或是因为根本没有机会,只要有了机会,他就会“原形毕露”。人的败坏性使人看出他是多么需要神的救赎。

    【经文】路12:2“掩盖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隐藏的事,没有不被人知道的。”
十一·心海拾贝 (324)尊严无价
    【说地】

    一乞丐路旁行乞,多数路人一毛不拔,并投以鄙视的目光。

    一位善良妇女路过,摸一下口袋,巧了,正好没零钱,但她又不想让乞丐希望的目光落空,于是取出一英磅,说:“我想要个面包,麻烦你替我去买,找回钱后我可给你一些零钱。”乞丐照办,他回来后妇人也的确给了他一些零钞,谁知乞丐热泪纵横说:“谢谢,从来无人如此信任我,你给予我的比钱财更宝贵,因为你让我找回了人的尊严!”

    【谈天】

    在有人看来,尊严值多少一斤?于是甘心偷鸡摸狗也毫不脸红。事实上即便人到了最低微的地步,还是有一种被尊重、被信任的需要。

    【经文】林前3:6“爱是……凡事相信,凡事盼望。”
十一·心海拾贝 (325)吃饱的小兔子
    【说地】

    有一位心理学家找来两个七岁的孩子进行一项心理测验。

    汤姆是来自一个贫穷人家的孩子,家里有六个兄弟,安迪则是一个家境富裕的医生的独生子。

    心理学家叫两个孩子看一幅图画,画里是一个小兔子坐在餐桌旁边哭,兔子妈妈则板着面孔,站在一边,于是心理学家叫他们把图中的意思说出来。

    汤姆立刻说:“小兔子之所以哭,是因为它没吃饱,还想要吃,但家里已经没有什么可吃的了,而兔妈妈也觉得很难过。”

    “不!”安迪接着说:“它为什么哭,还不是因为它已经不想再吃东西了,但它妈妈强迫它非吃下去不可。”

    【谈天】

    各人的处境往往左右人的意见,对同一个问题,立场不同,观点何其不同。

    【经文】箴23:16“你的嘴若说正直话,我的心肠也必快乐。”
十一·心海拾贝 (326)牛与草料
    【说地】

    一位老大爷正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檐上,我们看见后感到十分奇怪。于是就问老大爷:“大爷,你为啥不把牛吃的草料放在槽里让它吃呢?”大爷笑嘻嘻地回答说:“这种草料不是很好,我要是放在槽里,牛就会不屑一顾;但如果你把它放在牛勉强能够到的房檐上,它就会努力去吃,直到把草料吃光了。”

    【谈天】

    什么东西是最好的,什么是最珍贵的,信手拈来的不是,价值昂贵的也未必就是。它是什么?它就在我们不好得到或者完全得不到的地方,它是我们不容易得到或者完全不可能得到的东西。幸福有时仅仅是一种感觉。

    【经文】*箴13:12“希望幻灭,心灵随之破碎;愿望实现,心里充满生机。”
十一·心海拾贝 (327)杂草会毁掉美丽的花园
    【说地】

    杰克·伦敦写出《马丁·伊登》后,文名鹊起,财源滚滚,不仅在加利福尼亚建了别墅,而且在大西洋海滨购置了豪华游艇。然而,当他拥有这一切后,厌倦、空虚、失落和无聊也接踵而至,最后他被这些弄疯了,饮弹自杀。

    【谈天】

    一座花园如果不经常除草和修理,一个夏季就能让它彻底荒芜。一个成功的人若不排除无聊的东西也将会一事无成。人是最容易被毁掉的动物,人生中充满了太多的诱惑——金钱、权力、名誉、荣耀等,它们其中的任何一样若在人身上滋生蔓延,都足以使生命的火焰减弱或熄灭。然而人又是最不易被击倒的动物,因为人有理智和良知、有爱和向往、有意志和判断及选择的能力,它们又如养料一样滋养人、激励人,基督徒更有圣灵的帮助。在你的人生花园里,如何对待杂草,将决定你的花园能否四季如春、绚丽多彩。

    【经文】传10:l“死苍蝇使作香的膏油发出臭气,这样,一点愚昧也能败坏智慧和尊荣。”
十一·心海拾贝 (328)抓住生命的树枝
    【说地】

    这是托尔斯泰讲述的故事:

    某人为了逃避凶猛野兽的穷追,被迫下到一口无水的井中。

    但是,当他低头往下望时吃惊了,一头张着血盆大口的怪兽正等着吞噬他。这个不幸的人因怕被野兽吃掉所以不敢爬出井口,又因怕掉入怪兽嘴里而无胆下跳到井底。无奈只好抓住井缝里生长出的野灌木枝条紧紧不放。

    上面和下面都有死亡等待着他,可他的手越来越无力。忽然,有只大老鼠绕着他抓住的灌木枝条画了一个圈,然后开始啃噬。这样,灌木随时就会断裂,可怜的人只好眼睁睁看着死亡向他走来!突然,他看见灌木的树叶上挂着几滴蜜汁,他便把舌头伸过去,舔舐着最后的快乐。谁知,这蜜给了他无穷的力量,他最终领受这股神奇的力量逃离了厄运。

    【谈天】

    面对死亡威胁,仍能镇定自若去体味鲜花蜜汁满有快乐,这是一种真正强悍和信心的力量,也是生命的积极写照。

    【经文】*箴18:14“求生的意志使人忍受疾痛;意志消沉,希望也跟着丧失。”
十一·心海拾贝 (329)心灵与肉体
    【说地】

    昨夜牙痛,彻夜难眠。我默默对病牙说:“兄弟,行行好,我这几天忙得很,求你别折磨我了。”可是,这牙好像不是属于我似的,依然疼我,疼得我心烦意乱。这是我第十次清楚意识到人的身心原来是**的、矛盾的、冲突的。

    【谈天】

    有人曾妄言:“人生之旅的开始和结尾都掌握在造物主手里,只有中间一小段光景由我自己说了算。”可是,这话乐观得太早了些。在这短暂的人生之旅中,有太多的时候我们是无可奈何的,任凭让许多同我们的心和脑对着干的因素或敌对力量牵着鼻子走。我们是无助的!身不服从心,身心**,心有余而力不足,是最大的无助。总以为身和心都在同一个屋檐下,好说话、会合作,生理总是听从心理的调遣,其实,不尽如此。

    人能觉醒这身与心的**(动物不能),这是人的可贵,至少人会在无助中去求助——如果他愿意的话。

    【经文】太26:41“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
十一·心海拾贝 (330)心理实验
    【说地】

    美国一个心理研究组织曾做过一项实验:安排几个志愿人员,先测量每个人的握力平均是101磅,然后将这些人催眠,并暗示他们现在是软弱无力,浑身没劲。经过这种催眠暗示之后,再重新测量他们的握力,结果发现,他们的平均握力居然只有六十磅左右了,但是,在同样被催眠的情况下,如果给予他们一种完全相反的暗示,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是大力士,强壮无比。如此一来,其平均握力竟可达一百四十磅。换句话说,他们的平均握力在瞬间增加了百分之四十。

    【谈天】

    思想带出来的力量是何等的大,你怎样想,你就会成为怎样的人。因此,如果你常微笑,你的心情也会受到感染,反之亦然。

    【经文】箴23:7“因为他心怎样思量,他为人就是怎样。”
十一·心海拾贝 (331)路灯与星光
    【说地】

    某晚,我独自步行回家。仰望上空,蔚蓝的天幕上繁星点点,静谧深沉的穹苍中星光闪烁,庄严神秘,令我惊叹莫名。

    然而,当我走过路灯下时,再抬头却什么也没有发现了,除了那团昏黄的灯光,因为离我太近,故此完全迷蒙了那遥远的星光。

    此时,晚风吹拂着我,把我的思绪带得很远很远……

    【谈天】

    人不也是常因眼前的事物而阻挡了追求长远的利益?短促的人生和宇宙永恒的关系岂不也有点像这路灯与星光?滚滚红尘中的人不也是因身边的酒绿灯红而迷蒙了双眼,以至再也不能觉察更高的人生真理?人脆弱又昏黄的理性之光不也时常遮盖了宇宙本源的启示之光,以至于埋灭了人原本应该朝圣敬拜的欲望,使人总是难以提升自己的灵魂。

    【经文】太2:2“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
十一·心海拾贝 (332)舍弃
    【说地】

    一个傍晚,猎人为追求野味而闯进山林。当他即将捉住野犬时,一只恶狼来了,而此时猎人弹药已尽。于是他掉头就逃,腹中空空的狼怎肯放弃这到嘴边的美味。于是人在前、狼在后,他拼命跑,它也拼着命地追。突然,狼咬住了猎人的一条腿,而狼却掉进了陷阱。猎人死死抱着树,狼死死咬住人的腿。怎么办,放手吧,一同掉进陷阱,将同归于尽。不放手,力气很快就耗竭了,而凭他狩猎经验,狼群快来了。猎人从腰中抽出手锯,当机立断,锯掉了自己被狼咬住的一只腿。狼和人的腿都掉进了陷阱,猎人拖拉着一只腿爬了出去……

    【谈天】

    与猎人一样,每个人都有贪欲。然而,如果我们因一时贪欲而落入狼口时,你又是否有猎人一样的勇气,舍得把自己的一条腿锯去?

    【经文】可9:35“凡为我失去生命的必得着生命。”
十一·心海拾贝 (333)相互依存
    【说地】

    有一个故事说,国王半夜突然醒来,召来全国最有智慧的先知。国王呻吟道:“伟大的先知啊,我睡不着,因为不知道下面这个问题的答案——谁支撑着地球?”

    “陛下,”先知回答道:“地球是由一只体积庞大的象驮在背上。”

    国王吁了一口气,宽了心,又上床睡觉,但不久再度在涔涔冷汗中醒来,他又把先知召来寝宫:“告诉我,伟大的先知谁支撑着大象呢?”

    先知答道:“大象站在一只乌龟背上。”

    国王准备吹熄蜡烛就寝,却又停下来问道:“但是……”

    先知握住他的手说:“陛下可以适可而止了。”

    【谈天】

    大自然支撑所有的生物,没有任何生物能够只靠自己存活所有的生物都需要土壤、水和空气,都相互依赖,这意味着人不可避免地会接受别人的帮助或帮助他人,在这种时候,请真诚地伸手援助他人,或张开双臂接纳他人提供的援助。

    【经文】*约壹3:11“你们从起初所听到的信息就是:我们要彼此相爱。”
十一·心海拾贝 (334)知道
    【说地】

    有位樵夫生性愚钝,一天山上砍柴时发现一只从未见过的动物,于是上前问:“你到底是谁?”那动物开口说:“我叫‘知道’。”樵夫很高兴,他心想我缺少的就是‘知道’呀!把它捉去算了!这时,“知道”开口了:“嗨!你想捉我?”樵夫想,我心里想的它真都知道!好,我就装着漫不经心的样子,趁它不注意时抓住它!结果,又被“知道”知道了:“哎,你想假装不在意来麻痹我?最后抓我!”由于樵夫心思都被“知道”看穿,心里自然十分生气:“呸,可恶!”谁知又被“知道”看出了:“你现在因为抓不住我生气了吧!”樵夫终于服输了,心想还是专心砍柴吧!一不小心,斧头掉了下来,却意外的压在“知道”身体上,很快樵夫轻易地抓住了“知道”。

    【谈天】

    顺其自然比起强求来,有时并不见得结果更差。专心做好你的本职工作,你所要的,神会超过你所求所想地赏赐你。

    【经文】诗46:10“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
十一·心海拾贝 (335)“飞蛾扑火”新解
    【说地】

    夏日的夜晚,只要一开灯,立即就招来无数小昆虫飞向光源,从纱窗门缝,无孔不入,无隙不钻。尽管它们都从前面的弟兄们的下场可知其结局会是死亡,但还是如此奋不顾身地扑向发光的灯管。没有人解释过飞蛾为什么要扑火?唯一的答案很可能就是它们喜欢光明。它们需要光明,即使付出生命之代价,也在所不惜。

    其实,除了动物,向日葵也一样执着,它的脸总是朝着太阳而转动。就是刚出生的婴儿也懂得阳光的可爱,要是一觉醒来,四周一片漆黑,他会立刻大哭大闹以示抗议。

    【谈天】

    海上灯塔,使船不至迷失方向,误触暗礁;路上明光,使人看清前方路况,不会失足。整日奔跑在尘世道路上的人们,是否需要光明?是否需要心灯常明?想想那些为寻找短暂光明而牺牲的小飞虫,人是否也应该省悟些什么?光明之子,岂不更当时常在光中行走。

    【经文】约壹5“神就是光,在他毫无黑暗……。”
十一·心海拾贝 (336)伞
    【说地】

    天下着零星小雨,车站里我因贪看一本书而顾不上打伞。雨点撒落在书页上,好像一个个娟秀的眉批。

    忽然,右边有人把他的伞移过来,用他的一半挡住了我头上的天空。我一时竟木讷地说:“不,不用了。我有伞,雨不大,我……”我似乎很要强地不愿接受这份白赐的恩惠,却全然不顾他(或她?)那份美丽的爱心。话已经出去了,但我已经没有勇气面对他(她)是否会有的失望的表情。我感到自己有点过分。

    此后,我对伞特别敏感。每当雨季,满街的伞如盛放的花朵,可有哪一朵愿让你共同寄身?而唯一有过的这一片庇护我竟拒绝了,我何其愚鲁!我常站在冷雨的车站等车,但那安妥有如故居屋檐的那柄伞今又何在?

    【谈天】

    人应当有自尊,但有时候人的“自尊”会让人失去应该属于他的福祉,有些恩惠只要轻声说一句:“谢谢”就可轻易得到的,何必要一味地死撑着而拒绝呢?譬如,人对于基督的救恩也同样,人只要伸出双手接受就能轻易地得到这白白的恩典。

    【经文】罗3:23-24“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的称义。
十一·心海拾贝 (337)克制
    【说地】

    梵·高成为画家前,曾到一矿区当牧师。一次,他和工人一起下井,在升降机中,他陷入巨大的恐惧之中,所有人似乎屏住了呼吸默不作声,听凭这脆弱的机器把他们运向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这是一种坠入地狱的感觉,事后,梵·高问一个老工人:“是否习惯了,不再感到恐惧?”老工人回答:“不!我们永远不会习惯,只不过学会了克制。”

    【谈天】

    说得多好,学会克制!想想人活一世,有多少恐惧常会咬噬我们,有多少痛苦在折磨我们,又有多少欲望魔鬼般引诱着我们?不是我们已经麻木了,而是我们学会了一种克制。如“欲壑难填”说的就是对欲望的无克制,欲望是一把双刃剑,正常的欲望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但是私欲、贪欲则会导致堕落和犯罪。克制不该有的欲望,就能免去许多浮躁和烦恼,活得坦荡、活得超脱、快乐和幸福!

    【经文】彼后l:6“有了知识,还要加上节制。”
十一·心海拾贝 (338)死乌鸦
    【说地】

    一个穷织工,从来不发牢骚,不论碰到什么愁苦烦忧,他总是说:“嗨,神会帮忙的!”这次,老板告诉他,等他织完了手头的这一匹布,就至少会有六个月无事可做。这人一听很难过。

    他想:六个月;那可是半年哪!他把这事儿告诉妻子,妻子哭了起来:“我们没钱的话,拿什么给孩子们买吃的和穿的呀!”

    这个人能说什么呢?还是说:“嗨,神会帮忙的。”然后就遛了出去。街上有几个孩子正在玩弄一只死乌鸦。就想:可怜的鸟儿,它是怎么死的呢?孩子们散了以后,他走过去,蹲下观察那只死鸟。噫,它的喉咙里好像有什么,亮晶晶的。他用袖珍小刀把那东西拉出来:是一条漂亮的金项链!他拎着它跑进珠宝店,问珠宝商:“你知道这项链是谁的吗?”“哦,我知道!这是秦太太的。”

    秦太太!那是他老板的妻子啊!织工马上跑去交还了项链。

    以下发生的事不用猜也知道,秦先生说:“我不会停这样一个诚实的人的工。这是你的回报:明天你就回来上班吧。我总是用得上一个诚实的人的。”

    【谈天】

    这就是一个“穷而富有”的织工,神真的又一次帮助了他。想一想,他是怎样遵守神的第八、第九条诫命的?你能想起《圣经》里有谁被乌鸦帮助过吗?

    【经文】诗3l:23“耶和华保护诚实人……凡仰望耶和华的人,你们都要壮胆,坚固你们的心。”
十一·心海拾贝 (339)鹰与鸡
    【说地】

    有一个人找到一只鹰蛋,就把它放在后院的鸡窝里。小鹰与小鸡们一起破壳而出,跟小鸡们一同长大。那鹰便一直像后院的鸡一样生活,它在泥地上抓挖,寻觅小虫。它咯咯啼叫。它也会拍打着翅膀在空中飞行个三五尺。年复一年,那鹰愈长愈老了。一天,它抬头看见高高的晴空上,有一只豪迈不凡的大鸟在疾风中优雅庄严地迳自翱翔,偶尔才挥动一下那双强壮的金翼。地上的老鹰带着敬畏的目光凝神张望。“那是甚么?”它问。“那是鹰,是万鸟之王。”它身旁的伙伴说,“它是属于天空的。而我们却是属于地上的——我们是鸡。”

    于是,那地上的鹰就如同—只鸡似地终老一生,因为它自始至终想自己只是一只鸡。

    【谈天】

    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在心里形成一幅自我的图像来定义自己,我们会根据这幅图像活出自己的人生,面临各种抉择都以此图像为依据,以为只有这样子才能活下去。上面故事里那只地上的老鹰,就是由于根深蒂固的自我形像所造成的限制,终生以鹰的生命过着鸡的生活,没有发挥生命的潜力。基督徒的生活是在地上,但属灵生命却是属天的。一个与主同活的信徒,完全可以象基督一样过“在地如天”的自由生活。

    【经文】西3:l-3“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上面的事……因为……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
十一·心海拾贝 (340)追求
    【说地】

    在海岸边,一个商人看着一个渔夫划着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几尾大黄鳍鲔(wěi)鱼:商人对渔夫能抓到这么高档的鱼恭维渔夫说:才一会儿功夫。商人再问,你为甚么不多抓一些鱼?渔夫觉得不以为然:这已经足够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商人又听渔夫解释:我呀,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几条鱼,回来后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日子可过得充实呢!

    商人不以为然,帮他出主意说:我是哈佛大学企管硕士,我建议你应每天多花些时间去抓鱼,你就会有钱去买条大一点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抓更多鱼,再买更多渔船,然后你就可以拥有一个渔船队。到时候你就不必把鱼卖给鱼贩子,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厂,然后你可以自己开一家罐头工厂。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和行销。然后你可以离开这个小渔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矶,最后到纽约。在那里经营你不断扩充的企业。渔夫问:这要花多少时间呢?商人回答:十五到二十年。渔夫问:然后呢?商人大笑:然后你就可以在家当皇帝啦!时机一到,你就可以宣布股票上市,把你的公司股份卖给投资大众。到时候你就发啦!你可以几亿几亿地赚啦!

    渔夫问:然后呢?商人说: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边的小渔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随便抓几条鱼,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啰!

    “这不是我现在过的生活吗?”渔夫说。

    【谈天】

    你拚命追求的目标其实眼前的就是。人生本来就是个流程,因此每个人应当考虑清楚自己究竟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经文】箴10:22“耶和华所赐的福、使人富足、并不加上忧虑。”
十一·心海拾贝 (341)分骆驼
    【说地】

    古老的阿拉伯世界流传一则充满智慧的故事:有位老人死后留下了十七只骆驼及一张遗嘱给他的三个儿子。依照遗嘱的划分,老大可以得到一半数量的骆驼,老二则是三分之一,老三则是九分之一。这下子问题来了,十七只骆驼是不能整除于二、三或是九,势必要将两只骆驼宰了分尸才可以。但是死骆驼又不值钱,三兄弟为了这问题大伤脑筋,甚至闹得兄弟**,最后没有办法,只好请族长裁断。族长了解情况后,笑眯眯地表示,为了要让兄弟们和睦相处,决定再送他们一只骆驼,以凑成十八只。这样子,老大就得了九只骆驼,老二、老三则分别拿到六只和两只。有趣的是,三兄弟的骆驼加起来还是十七只,多的那一只,仍旧完璧归赵地回到族长手中。

    【谈天】

    不少数学参考书或脑筋急转弯之类的书籍都收录了这则故事。实际上,它不仅仅是个数学题目而已,其中还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智慧。有时候因为由第三者智慧和爱心的参与能使原本难解的矛盾得以烟消云散。

    【经文】太5:9“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