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基督徒装备100课
作者:黄子嘉等
二.圣经篇/王守仁
第8课 圣经的形成 第9课 圣经的权威 第10课 释经的步骤 第11课 圣经的要旨
第12课 圣经与基督徒      
二.圣经篇/王守仁 第8课 圣经的形成
    圣经是神吹气所产生的

    保罗在《提摩太后书》第三章十六节写着说:「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默示」这个字,在希腊原文是theopneustos,意思是神吹气的后果。创造宇宙、管理宇宙、掌管历史的神,要将他的心意传给人,他的灵作用在圣经作者身上,结果使他们所写的就是神的话。《彼得后书》第一章二十一节说:「因为预言(propheteia)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pheromenoi,也可译为「带动」、「托住」),说出神的话来。」这里的「预言」(propheteia)不只指对将来的预测,乃指替神说的话,传的信息。这包括一切记在圣经中的信息。圣经不是出于人意,乃是人在圣灵的运作下,写下神来的话语。圣经的作者经常声明,「耶和华的话临到」他(参耶二1,十四1;结三16,十二17;珥一1;亚七1,八1等)。

    《马太福音》第十九章四节记载耶稣说:「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并且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耶稣在这里引用《创世纪》第二章二十四节。按照《创世纪》第二章二十四节:「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句话是写《创世纪》的摩西的评语,而不是创造人的神说的。但耶稣在《马太福音》第十九章四节却说这句话是造人的神说的。可见,耶稣认为写在圣经上的都是神的话。耶稣在《马可福音》第七章九节至十三节说:「你们诚然是废弃神的诫命,要守自己的遗传。摩西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你们倒说:人若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献给你的,已经做了各耳板(各耳板就是供献的意思),以后你们就(原文logos,神的话)不容他再奉养父母。这就是你们承接遗传,废了神的道。你们还做许多这样的事。」「当孝敬父母」这句话记在《出埃及记》第二十章十二节、《申命记》第五章十六节,这是神吩咐摩西写下来的。「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这句话在《出埃及记》第二十一章十七节;《利未记》第二十章九节。这是神命令摩西立的典章(参出二十一1)。耶稣说这是神的道(原文logos,神的话)。神命令摩西写的,耶稣说那是「摩西说」的「神的话」。《出埃及记》第九章十三至十九节记载神叫摩西转告法老的话,保罗在《罗马书》第九章十七节说这些话是圣经向法老说的(中文和合本在《罗马书》第九章十七节说:「因为经上有话向法老说」;但原文说:「圣经向法老说」。因为圣经是神吹气的结果,是人在圣灵的运作下,写下从神来的话语,所以记在圣经的话,这是神的话。圣经说的就是神说的。

    旧约的形成

    神既然用心启示先知写下他的圣言,他当然就会带领人将他所启示的写作收集成为圣经。神经常藉着摩西传信息,所以摩西所写的五经(《创世纪》至《申命记》)立刻被接受为圣经。摩西死后,约书亚成为领袖,并替神传信息。约书亚接受、遵行摩西所写的律法书(参书一7、8),而将他所写的《约书亚记》和摩西的律法并在一起(参书二十四26)。

    《约书亚记》最后提到约书亚的死。《约书亚记》第二十四章二十九至三十一节:「这些事以后,耶和华的仆人嫩的儿子约书亚,正一百一十岁,就死了。以色列人将他葬在他地业的境内,就是在以法莲山地的亭拿西拉,在迦实山的北边。约书亚在世和约书亚死后,那些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诸事的长老还在的时候,以色列人事奉耶和华。」这些话出现在《士师记》第二章七至九节:「约书亚在世和约书亚死后,那些见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长老还在的时候,百姓都事奉耶和华。耶和华的仆人、嫩的儿子约书亚,正一百一十岁,就死了。以色列人将他葬在他地业的境内,就是在以法莲山地的亭拿希列,在迦实山的北边。」古时候作者就用这方法指出,《士师记》接在《约书亚记》后面。作者用同样的方法指出《撒母耳记》接在《士师记》与《路得记》(这两本书在希伯来文的圣经里是一本书)后面;《以斯拉记》接在《历代志》后面。《士师记——路得记》最后列出波阿斯,路得的后代直到大卫。《撒母耳记》报导大卫的历史。《历代志下》第三十六章二十二至二十三节的话和《以斯拉记》第一章一至四节差不多完全一样。这些都是同样的技俩。

    先知既然传递神的信息,他们所写的书就立刻被接受为圣经。他们不单写他们的书,也参与写历史。《历代志下》第三十二章三十二节报导以赛亚写历史。《以赛亚书》第三十六至三十九章和《列王纪下》第十八章十七节至二十章二十节平行。《耶利米书》第五十二章一至三十四节,三十九章一至十节和《列王纪下》第二十四章十八节至二十五章三十节的内容一样。这些都指明先知也参与写历史。

    这些书在神的带领下成为旧约。主后第一世纪著名的犹太历史家约瑟夫(FlaviusJosephus)报导犹太人接受的圣经包括摩西五经、十三本记载历史的先知书和四本歌颂神的诗和教导人如何生活的训言。他又说,从波斯王亚达薛西年间以后虽然仍有人写历史,但这些书不能和上述的书相比,因为先知已经不再存在。主后第一世纪的另一个犹太作家斐罗(Philo)也提到律法、先知以及诗歌和其他的书(DeViaContempletiva)。今天犹太人的圣经,也就是我们的旧约的希伯来原文,分为律法、先知和圣书(Writings)三部分。律法包括《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先知包括《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上下算为一本)、《列王纪》(上下算为一本)、《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和《小先知书》(《何西阿书》、《约珥书》、《阿摩司书》、《俄巴底亚书》、《约拿书》、《弥迦书》、《那鸿书》、《哈巴谷书》、《西番雅书》、《哈该书》、《撒迦利亚书》、《玛拉基书》,十二小先知书为一本)。圣书包括《诗篇》、《约伯记》、《箴言》、《雅歌》、《路得记》、《耶利米哀歌》、《传道书》、《以斯帖记》、《但以理书》、《以斯拉-尼希米记》(拉和尼算为一本),和《历代志》(上下算为一本)。这样按照犹太人的算法旧约一共为二十四本。这二十四本书,英文和中文圣经把他们分为三十九本。第一世纪的犹太作者约瑟夫和斐罗将《路得记》和《士师记》合并在一起,也将《耶利米书》和《耶利米哀歌》合并在一起成为二十二本。所以约瑟夫和斐罗的二十二本,现在犹太人的二十四本,和英文、中文圣经的三十九本旧约的内容完全一样。

    罗马天主教的旧约比犹太人的圣经,和基督徒的旧约多十五卷。这些叫做「次经」或「伪经」(Apocrypha)。这几卷是宗教改革的时候,天主教为反对宗教改革而加进他们的旧约。但犹太人没有接受它们。新约的作者也没有承认它们和旧约有同样的权威。这些书卷并不是旧约的一部分。

    旧约的第三部分,圣书的第一本就是《诗篇》。因此这第三部分有时候也称为「诗篇」。耶稣所用的圣经就是这些书。《路加福音》第二十四章四十四至四十五节记载:「耶稣对他们说:「这就是我从前与你们同在之时所告诉你们的话说: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凡指我的话都必应验。」于是耶稣开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可见,耶稣所用的圣经就是第一世纪犹太人所用的圣经,也就是今天希伯来文的旧约。神的儿子,我们的主证实了旧约的完整性。

    新约的形成

    耶稣复活升天后,初代教会以口传的方式保留他的生平、教训、事工、受死、复活的史实。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一章二十三节说:「我当日传给你们的,原是从主领受的……」他又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五章三节说:「我当日领受又传给你们的……」领受(paralambano)和传(paradidomi)是指口传的专用名词。他们传福音的时候,经常在众人面前述说耶稣的生平、教训、事工、受死、复活的史实(参徒二14~36,十34~43,十三16~41)。这些听众中有些人当耶稣在世的时候,曾经亲眼看见耶稣所作的,亲耳听见耶稣所说的。这些听众包括耶稣的敌人和耶稣的朋友。这些人使初代教会的领袖不敢随便传述耶稣的事迹和教训,而确保口传资料的准确性。后来使徒将这些资料写成福音书。马太、约翰都是耶稣的门徒。根据初代教会的见证,马可记下彼得所传的福音。路加是一位很小心,准确可靠的历史家,他又是保罗很亲密的同工。他所写的福音书背后带有保罗的权柄。这四本福音书一写完,立刻被各地的教会接受。因为他们的内容和初代教会中的口传的资料一致,并带有使徒的权柄。

    耶稣在世上的时候选召了十二个门徒,要与他同在,并差遣他们出去传福音。耶稣给他们权柄(参可四13、14),应许圣灵要使他们想起耶稣的话,教导他们真理(参约十四26),并赐他们能力(参徒一8)。耶稣复活升天后,又特别呼召保罗加入使徒的行列(参徒九1~19;罗一1)。这些使徒成为教会的根基、基督耶稣为房角石(参弗二20)。初代教会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参徒二42)。使徒所作的决定带有圣灵的印证。使徒写给安提阿、叙利亚、基利家外邦众弟兄说:「圣灵和我们定意不将别的重担放在你们身上……」(徒十五24~28)保罗写道:「若有人以为自己是先知,或是属灵的,就该知道,我所写给你们的是主的命令。若有不知道的,就由他不知道吧(原文,就不要理他)。」(参林前十四37、38)主后第一世纪末,第二世纪初的教会领袖明说他们自己不是使徒,没有使徒的权柄。

    使徒所写的书信在教会中带有特殊的权柄。保罗吩咐歌罗西教会念完《歌罗西书》后,将它传给老底嘉的教会念。同时也要他们念从老底嘉来的信(参西四16)。换句话说,保罗要各个教会念他写给其他教会的书信。各教会就收集保罗的书信。《彼得后书》第三章十五至十六节说:「就如我们所亲爱的弟兄保罗,照着所赐给他的智慧写了信给你们。他一切的信上也都是论讲这些事。信中有些难明白的,那无学问不坚固的人强解,如强解别的经书一样,就自取沉沦。」当彼得写《彼得后书》的时候,初代教会已经收集保罗书信,而接受这些书信为圣经,和旧约具有同等权威。

    主后六十四年罗马政府开始逼迫基督徒,基督徒就不敢公开露面,彼此间也没有交往。各地的教会就暗暗地,各自独立地收集新约。等到第四世纪皇帝君士坦丁停止**,使基督教合法化,各地的教会才开始彼此来往。那时候他们比较他们各自独立搜集的新约。各地所搜集的新约,竟然百分之九十多完全相同。有一些教会搜集一些不带有使徒权柄的书。有一些教会没有搜集到一些使徒的写作。那些曾搜集没有使徒权柄的书的教会知道这些书的真相之后,就排除这些书。那些没有搜集到一些使徒的写作的教会知道这些书的真相后,就接受了这些书。

    复活节不是固定的某月某日。复活节是春分(三月二十一日)以后,第一个月圆后的第一个主日。为要使全世界各地都在同一天庆祝复活节,各地的教会就公推古代最大天文台所在地,北埃及亚历山大教会的领袖,每一年和天文台联系,决定复活节的日子,写信通知各地教会。这信中,他也会同时报导他所知道各地教会的情况。亚历山大教会的领袖亚他那修(Athanasius)在主后三六七年所写的第三十九封通知复活节日期的信中就报导,各地的教会各自独立地(没有经过任何会议的决定)接受我们现在所有的二十七本,而只有这二十七本书为《新约圣经》。这选择、决定只能说是神的带领而不是人的作为。三十年后,主后三九七年在迦太基(Carthage)所开的第三次宗教会议并没有决定新约的范围、内容。这一次宗教会议只是将既成的事实纳入记录而已。这样从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新约的形成不是人为的工作,而是神的带领、神的工作。

    《犹大书》第三节:「亲爱的弟兄啊,我想尽心写信给你们,论我们同得救恩的时候,就不得不写信劝你们,要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这里的「信」乃指我们需要接受,相信的真理,神已经完全启示了。神的启示已经完整了。这启示永远有效,所以神不必再有新的启示。圣经既然是神的启示,要教导我们,使我们因信耶稣而得救(参提后三15),圣经的内容,卷数就不用再增加了。换句话说,圣经的形成已经完成了。圣经就是这新旧约六十六卷,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圣经的正典已经完成,关闭了。

    问题研讨

    一、圣经上的话都是神的话吗?有什么证据?

    二、我们根据什么知道旧约只有三十九卷?

    三、谁决定新约只有二十七卷?

    四、摩门教主张他们接受新约,也接受《摩门经》。这是否矛盾?

    阅读建议

    一、《证主圣经手册》,证道出版社。

    二、《证主圣经百科全书》,福音证主协会。

    三、斯托得:《认识圣经》,校园出版社。

    
二.圣经篇/王守仁 第9课 圣经的权威
    圣经权威的根基

    圣经的权威建立在它的来源。我们第八课提到圣经是由神吹气而来的。简单地说,是从神的启示而来的。我们至少可以从下列两种证据来验证这真理。

    远在现代自然科学还没有发现宇宙的奥秘以前,圣经早就提到一些宇宙的奥秘。等到自然科学发达,发现这些事实后,我们看见圣经早在数千年前所记载的,与自然科学所发现的完全吻合。这是第一种证据。第二种证据是圣经的预言。很多事情还没有发生以前,圣经早就预言。数千年、数百年后,这些事果然成就。除非有超自然的神,创造宇宙、掌管历史的神,他的灵运作在写圣经的人身上,我们绝对不可能解释这些现象。

    神在《创世纪》第十七章十二节告诉亚伯拉罕说:「你们世世代代的男子,无论是家里生的,是在你后裔之外用银子从外人买的,生下第八日,都要受割礼。」行割礼就是将男人**器的包皮割除。这是一种外科手术,虽然是小型的。开刀时必须至少顾及两件事。第一是痛,第二是流血。开刀的时候需要将痛减到最低,不然病患受不了。开刀的时候若不止血,病患会失血,导致脑受伤,严重的甚至会致命。现代心理学发现,一个人对痛的感受和他的年纪有关。给与同样一个刺激,年纪越小,他越不觉得痛;年纪越大,他越觉得痛。所以要把痛降到最低,在没有麻醉药的情形下,就要越早开刀越好。现在医师可以用医药止血。但在医学还没有发达以前,就要靠血的自然凝固来止血。血要自然凝固,血液里必须有足够的维他命K和凝血前媒(prothrombin)。一个人生下来至少要五天以后,他血液中的维他命K才会达到足够的程度。一个婴孩生下来的时候,因受母亲血液的影响,他血中的凝血前媒有正常量的百分之九十左右。脱离母体以后,他的凝血前媒开始下降。到第四天凝血前媒降到正常量的百分之四十左右。然后凝血前媒开始增加。在生下来第八天他血液中的凝血前媒达到正常量的百分之一百一十。这一天是一个人一生中凝血前媒最高的一天。第九天之后凝血前媒就降到正常量直到他离开世界。可见,一个人要开刀,最好的日子就是生下来第八天。这是科学家在一九三O年所发现的事实。但神在大约四千年前就告诉亚伯拉罕,圣经在大约三千五百年前就记载这事。

    耶稣还未降生的七百多年前,弥迦就明记载:「伯利恒、以法他啊,你在犹大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出来,在以色列中的为我作掌权的;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弥五2)七百年后耶稣果然出生在伯利恒。耶稣降生七百多年前,以赛亚就预言说:「他虽然未行**,口中也没有诡诈,人还使他与恶人同埋;谁知死的时候与财主同葬。」(赛五十三9)在耶稣的时代,只有罗马政府可以钉人在十字架。一切被钉十字架的人,死后他们的尸体都由罗马政府埋在死刑场附近的公墓。耶稣既被钉十字架,他的尸体就注定和恶人同埋。但耶稣死后,亚利马太的约瑟去见罗马的巡抚比拉多,要求埋葬耶稣的尸体。按罗马平常的做法,彼拉多不会批准这要求。但这一次彼拉多却反常竟批准亚利马太的约瑟的要求。他领到耶稣的尸体的时候,大概已经下午四时以后。那一天犹太人在下午六时以后就不能工作。亚利马太的约瑟不可能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内为耶稣预备坟墓,好好安葬他。当时有钱的犹太人常在未死以前为自己预备好坟墓,死后可以安葬。亚利马太的约瑟是财主,早就为自己预备一个坟墓,准备他死后可以安葬。现在他既然没有时间为耶稣预备坟墓,他就将耶稣的尸体葬在为自己所预备的坟墓里(参太二十七57~60)。这就应验了以赛亚七百多年前的预言。如果不是有一位超自然、主宰历史的神存在,而他把这些事启示写圣经的人,我们绝不可能解释这些现象。圣经中还有很多这种证据。这些事实可以验证圣经是创造宇宙、主宰历史的神所启示的。

    圣经权威性的范围

    圣经既然是神的启示,它就有神的权威性。有一些神学家认为圣经只有属灵的真理上有权威,在其他方面就没有权威。然而神既然是创造宇宙的主,圣经又是他所吹气的产物,只要圣经提到有关宇宙的事,那一定和事实吻合,那就是真理。上述第八天行割礼是一个例证。

    然而我们须要记得,圣经常常从站在地球上的人所看见的现象的观点来描述事物。今天我们虽然知道日出、日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而不是太阳早晨自东方升上来,黄昏降落西方的地平线;但我们仍然说日出、日落。因为日出、日落是我们站在地球上所看见的现象。所以我们需要分辨圣经的描写法和圣经的宇宙观,不要混乱这两件事。

    圣经主要的重点是教导属灵的真理。它教导我们有关神的真理,神如何为我们预备救恩,我们如何来接受神所预备的救恩,如何在世上行事为人,遵行神的旨意,和他有好关系。

    分辨圣经的原则和细则

    当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要遵行圣经的教训的时候,我们需要分辨圣经的原则和圣经的细则,不然我们就会不知所措。

    《使徒行传》第十五章二十九节要外邦基督徒「禁戒祭偶像的物」。然而哥林多人问保罗,他们是否可以吃祭过偶像的东西的时候,他说:如果不叫别人跌倒就可以吃;若叫别人跌倒就不要吃(参林前八1~9)。这两段经文岂不是互相矛盾吗?到底我们要遵守《使徒行传》第十五章二十九节还是《哥林多前书》第八章一至九节、十章二十三至三十二节?其实这两段经文并不矛盾。这只是一个不变的原则应用在不同的处境里。关于吃祭过偶像的食物,圣经中不变的原则就是,基督徒绝不可以藉着吃祭偶像的食物参与拜偶像(参林前十14~22)。但在吃祭过偶像之物并不参与拜偶像的条件下,如果不叫人跌倒就可以吃;如果叫人跌倒就不要吃。所以使徒在《使徒行传》第十五章二十三至二十九节所写的那封信是寄给在安提阿、叙利亚、基利家的外邦众弟兄(参徒十五23)。这些地方,有很多犹太人和外邦人住在一起,而且这些犹太人又很保守。这些犹太人从小就受过很严格的教育,绝对要禁戒偶像的东西。在这些地方的外邦弟兄若吃祭过的食物,他们叫犹太人跌倒的或然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所以使徒在《使徒行传》第十五章二十三至二十九节写信吩咐他们禁戒祭偶像之物。雅各在《使徒行传》第十五章二十一节明说,要外邦弟兄禁戒这四样事物(这四样事物是《利未记》第十七至十八章禁戒犹太人绝对不可以做的)是「因为从古以来,摩西的书在各城有人传讲,每逢安息日,在会堂里诵读」。在哥林多情况就不一样。在那里与外邦人住在一起的犹太人并不很多,而且哥林多是国际港口,住在国际港口的人一般都比较开明。在这情形下,外邦基督徒吃祭过偶像的东西不一定会叫犹太人跌倒。因此保罗告诉哥林多人,若会叫人跌倒,就不要吃祭过偶像的东西;若不叫人跌倒,就可以吃。

    《利未记》第十七章一至七节:「耶和华对摩西说:你晓谕亚伦和他儿子并以色列众人说,耶和华所吩咐的乃是这样:凡以色列家中的人宰公牛,或是绵羊羔、或是山羊,不拘宰于营内营外,若未曾牵到会幕门口、耶和华的帐幕前献给耶和华为供物,流血的罪必归到那人身上。他流了血,要从万民中剪除。这是为要使以色列人把他们在田野里所献的祭带到会幕门口、耶和华面前,交给祭司,献与耶和华为平安祭。祭司血洒在会幕门口、耶和华的坛上,把脂油焚烧,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祭。他们不可再献祭给他们行邪淫所随从的魔鬼(原文是公山羊);这要作他们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然而《申命记》第十二章二十至二十一节却说:「耶和华你的神照他所应许扩展你境界的时候,你心里想要吃肉,说:我要吃肉,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吃肉。耶和华你神所选择要立他名的地方若离你太远,就可以照我吩咐的,将耶和华赐给你的牛羊取些宰了,可以随心所欲在你城里吃。」有关犹太人宰公牛、绵羊羔,或是山羊的原则是他们不可以这些动物献祭给他们行邪淫所随从的魔鬼。为要防止这事,当他们在旷野的时候,他们必须将这些动物带到会幕门口,由祭司宰这些动物,献与耶和华为平安祭,然后他们才可以吃这些肉。他们在旷野的时候,他们住在会幕周围,可以把这些动物带到会幕门口,由祭司宰这些动物。然后他们进迦南地后,有些人住的地方离开会幕,或圣殿很远。他们要走两三天才能到会幕或圣殿。如果他们需要花两三天把动物牵到会幕门口,由祭司宰这些动物,然后再花两三天时间把肉带回家,等他们到家的时候,那些肉已经腐烂了。他们就绝没有可能吃肉。圣经关于宰杀牛羊不变的原则是绝对不可以藉着宰牛羊献祭给魔鬼。为要防止这事,他们在旷野的时候,必须将牛羊牵到会幕门口,由祭司宰杀。等他们进迦南地后,若他们住的地方离会幕、圣殿太远,只要他们不藉着宰牛羊献祭给魔鬼,他们就不必牵牛羊到会幕,或圣殿门口由祭司宰杀。

    分辨圣经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圣经的命令大部分是普遍性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人都要遵守。但有小部分的命令是特殊性的,只给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地方、特殊的人。这种命令与其他的人没有关系。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一章七节说:「男人本不该蒙着头」。然而神在《出埃及记》第二十八章四节、三十七节、三十九至四十节、三十九章二十八节命令摩西为大祭司、祭司做冠冕、裹头巾。大祭司、祭司都是男人。他们供职的时候必须戴这些在头上。可见,「男人本不该蒙着头」不是普遍性的命令。那是特殊性的,只适用在当时哥林多的情况。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一章六节说:「女人若不蒙着头,就该剪了头发;女人若以剪发、剃发为羞愧,就该蒙头。」然而他在《提摩太前书》第二章九节说:「又愿女人廉耻、自守,以正派衣裳为装饰,不以编发、黄金、珍珠和贵价的衣裳为装饰。」彼得在《彼得前书》第三章三节告诉做妻子的说:「你们不要以外面的辫头发,戴金饰,穿美衣为装饰。」谁会先辫头发,然后把头蒙盖起来?可见《彼得前书》的女读者、以弗所(保罗写《提摩太前书》的时候,提摩太在以弗所)的女人不蒙头。因此女人必须蒙头的命令是特殊性的,只适用于哥林多。

    耶稣告诉那少年人:「你若愿意作完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太十九21)这命令不是普遍性的,而是特殊性的。彼得并没有变卖他所有的,因为他在迦百农有家(参可一29)。

    分辨是否夸张说法

    耶稣在《马太福音》第五章三十九节说:「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然而他在大祭司面前受审的时候,大祭司的差役用手掌打他。耶稣并没有转过来由大祭司的差役再打他。他却抗议说:「我若说不是,你可以指证那不是;我若说是,你为什么打我呢?」(约十八23)保罗在大祭司面前受审的时候,大祭司吩咐旁边站着的人打他的嘴。保罗并没有转过来由他再打。保罗抗议说:「你这粉饰的墙,神要打你。你坐堂为的是律法审问我,你竟违背律法,吩咐人打我吗?」(徒二十三3)华人常说:「我昨天被你气死了。」如果真的气死了,今天还在讲话吗?可见这是夸张说法。犹太人常用夸张说法。我们不要按字面的意思去了解夸张说法。

    圣经既然是神所启示的,是神的话,圣经具有绝对的权威。我们必须接受圣经所教导的真理,遵守圣经的命令。当我们接受圣经的真理、命令的时候,我们必须作上述的分辨和分析。

    问题研讨

    一、为什么圣经具有绝对的权威?

    二、圣经的权威是否只限于在属灵的事上?

    三、我们研读圣经的时候,必须做何种分辨和分析

    阅读建议

    一、格兰·奥斯邦著:《基督教释经学手册》。

    二、《读主圣经百科全书》,福音证主协会(三大册)。

    三、斯托得著:《认识圣经》,校园出版社。

    
二.圣经篇/王守仁 第10课 释经的步骤
    圣经既然是神所默示的,它就是我们一切信仰、生活的标准。我们必须正确地明白圣经的本意,而不曲解圣经话语,否则我们就不能相信圣经真正要我们接受的真理,不能遵行圣经真正要我们遵行的。既然圣经有权威性,我们必须了解其中的真谛。因此了解圣经、解释圣经是非常重要的。假如我们误解圣经、乱解释圣经,歪曲圣经的真意,它的权威也就埋没了。释经并不是照自己的主观的意思来解释圣经,而是找出圣经的原作者,藉着圣灵的启示写给读者的真正意义。当我们释经的时候,我们必须顾及数个因素。

    经文的文体(LiteraryForm)

    《约翰福音》第三章十六节:「神爱世人……」爱是寻求被爱者的好处。如果你爱你的儿子,你就会寻求他的好处。既然神爱世人,神就会寻求世人的好处。这结论很合逻辑。《歌罗西书》第一章十四节:「我们在爱子里得蒙救赎,罪过得以赦免。」罪过得以赦免,就是不被定罪。所以我们在爱子里就不被定罪。这解释也很合逻辑。《诗篇》第二十八篇七节说:「耶和华是我的盾牌。」盾牌没有意志、没有思想、不能启示,它是死的东西。我们用上面的逻辑推论:所以耶和华没有意志、没有思想、不能启示。《诗篇》第二十八篇二节:「耶和华……是我的高台。」我们用上面的逻辑推论:高台是人手所建造的,所以耶和华是人所造的。我们都反对后面这两个结论。为什么同样逻辑的推论运用在前两节圣经:《约翰福音》第三章十六节和《歌罗西书》第一章十四节就没有问题,而运用在《诗篇》第二十八篇七节和《诗篇》第二十八篇二节就发生问题呢?这是因为圣经中有各种不同的文体。我们若不辨别圣经中的各种文体,而用同一方法来释经就出问题。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要了解圣经的话语,第一步就要认清楚该段圣经的文体。圣经中最常用的文体大致可分为下列五种。

    一、演讲或议论文(DiscoursiveorLogicalLiterature)

    这文体的特征是以议论方式传达信息。它很注重逻辑。新约的书信和耶稣长一点的教训,与旧约的先知演讲都是这种文体的例子。议论文诉诸我们的理性(intellect)。神以这种文体,传说他的信息,其主要对象是我们的理性能力(intellectualcapacity)。因此我们研读这种文体的时候,必须要仔细留意其中逻辑的思想演进;若忽略其中一部分就会失掉整段经文的信息。

    逻辑是思想与思想之间的联系。思想之间的联系都用连接词完成。因此研读议论性的文体,就不可疏忽这些连接词:如「因为」、「因此」、「所以」等。同时要抓住思想的重点演进,抓住思想间的关系,这样我们就可得到整段经文的信息。

    「无论是希腊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原文gar,因为)。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罗一14~17)为什么「我愿意把福音传给在罗马的人」?因为「无论是希腊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十六节开头很重要的两个字:「因为」(和合本没有翻译出来)。保罗写的是:「因为我不以福音为耻」,接着他又写「因为」(和合本又没有翻译出来),为什么「我不以福音为耻」?因为「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保罗在此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以福音为耻,我们就会很自然的愿意把福音传给所有的人。为何我们不以福音为耻?因为这福音是神的大能。如果你在你自己身上体会到福音是神的大能,就会情愿尽力把福音传出去。

    这里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十六节的「神的大能」和十七节的「神的义」,有密切的关联。十七节的「因为」,指出这一点。保罗把他们之间的关系在《罗马书》中表达出来。很多人以为信了耶稣,罪得到赦免,被称为义,就感谢赞美主;以为这就毕业了。我们知道神的义不单使我们称义,不把我们当作罪人,更要知道神的义和神的能力是分不开的。神的义使基督徒称义,和神建立好关系,同时也成为神的大能使我们过着圣洁的生活。像这一类很重要的信息,只要我们很小心留意议论文中的连接词,便会发现到。

    二、叙述文(ProseNarrative)

    圣经中这种文体主要是用来述说神救恩的历史(salvationhistory)。叙述文的文体可以在圣经中的《创世纪》、《出埃及记》、四福音书等看到。在神学界里,「救恩历史」有两个不同的意思。第一个意思是「非历史性的」。不信派的神学家不信神迹。他们不信神会在历史中行神迹。所以他们说,圣经中的神迹没有发生在历史中,而只发生在救恩历史中。简单地说,他们认为发生在救恩历史中的事,根本就没有发生过。「救恩历史」的第两个意思强调,神的作为,包括神迹,发生在历史中。救恩历史乃是神救世工作的历史。本文所用的就是这第两个意义。

    要明白、了解一件事,我们不但要知道那件事真的发生,我们也要了解那件事的意义。一件事的意义不是外人加上去的,而是那件事发生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所以要完整地报导一件事,就必须报导那件事发生的经过,并阐明那件事的意义。因此圣经的叙述文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报导事实,(二)阐明事实的意义。

    叙述文的文体诉诸想象力(imagination)、情感(emotion)和理性(intellect)。在这种文体里有一些细节是重要的,而有些细节是次要的。我们研读这种文体的时候不必要花太多时间在次要的细节上,它们的功用是把事实的报导表达得更生动而已,我们要注意重要的细节。

    三、诗歌(Poetry)

    圣经里以诗歌为文体写成的经卷最好的例子就是《诗歌》。诗歌有三个特征。

    (一)像寓语(FigurativeLanguage)

    我们不可以按表面的字义解释像寓语。《诗篇》第二十八篇七节:「耶和华……是我的盾牌。」这是像寓语所以不可以按字面解释。否则便误解认为耶和华如盾牌,是被人造的,不能动而可以被人拿上拿下。这里盾牌是像寓语。意思是,耶和华可以保护我好像盾牌一样。诗歌里有许多像寓语,我们必须注意它像寓的含义。

    (二)富于情感

    诗歌经常抒发我们的情感(appealtoemotion)。但只是情感洋溢没有多大价值;如果情感与理性,以及神的话相辅相成,才是美好。由于诗歌具有这第两个特征,很多人在灵修时候喜欢读《诗篇》。读《诗篇》使我们更愿意亲近神。

    (三)平行表达法(Parallelism)

    平行表达法是诗歌很重要的特征之一。中文的诗是着重平仄韵的。但希伯来人的诗则不在乎平仄韵而以平行表达法为要。平行表达法其实有三四种。但比较普遍又容易看出来的平行表达法有两种。

    1.同义平行表达法(SynonymousParallelism)

    在同义平行表达法中,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意思一样,但用字不尽相同。「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诗十九1)这节经文是以同义平行表达法构成的。「诸天」与「穹苍」意义相同;「述说」与「传扬」也是同义;「神的荣耀」与「他的手段」表达同一意义。这种同义平行表达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以此为结构的经文。比方说:我们明白「诸天」、「穹苍」、与「述说」的意思,而不晓得「传扬」何解,我们可因这种平行表达法的特征,再从上下文的子句揣摩,便理解「传扬」之意。

    《诗篇》以外,福音书中耶稣的讲论有很多是以诗歌为文体的。耶稣在世时教训的事很多,门徒后来将之写成福音书。有些人对他们的记忆力感到稀奇。其实门徒一方面受到圣灵的启示,另一方面耶稣也将重要的话语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以帮助他们记得。大家都知道,诗歌比散文更容易背。因此耶稣特意将他重要的话采用诗歌形式来表达,以便门徒了解和记忆。例如《马可福音》第四章二十二节:「因为掩藏的事,没有不显出来的。隐瞒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就是以同义平行表达法结构的一节经文。「掩藏的事」与「隐瞒的事」意思一样;「没有不显出来」和「没有不露出来」意思相同。

    2.反义平行表达法(AntitheticParallelism)

    在反义平行表达法中对比的项目的意思是互相相反的。例如《箴言》第十章七节:「义人的记念被称赞,恶人的名字必朽烂。」「义人的记念」与「恶人的名字」意思相反;「被称赞」与「必朽坏」也是相反词。《马可福音》第八章三十五节也用反义平行表达法:「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要救自己生命」和「丧掉生命」是相反的;「丧掉生命」与「救了生命」也是反义的。

    四、比喻(ParabolicLiterature)

    此文体的最重要特征是运用相似法(Principleofanalogy)来表达真理。通常是以故事形式说明或显明属灵的真理。圣经以比喻为文体的,有耶稣说的比喻。一般说来,故事与属灵真理的相似点只有一个。因此千万不要强解故事(比喻)中每个细节以追求属灵的真理,否则太危险了。《路加福音》第十八章一节:「耶稣设一个比喻,是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说某城里有一个官……岂不终久给他们伸冤吗?」耶稣讲这比喻的目的,是要我们常常祷告不要灰心。故事里有两个主角,不义的官与寡妇。有人说这寡妇就是教会。寡妇的丈夫已经在天上,教会的丈夫基督现在在天上。寡妇常来求那不义之官,教会常向神祷告,所以神就是不义的官。比喻中不义的官替寡妇伸冤的动机就是要使她不再继续来烦扰、缠磨他。从此有人说,所以只有我们继续烦扰、缠磨神,无论我们要什么,神为要使我们不再继续来烦扰、缠磨他,一定垂听我们的祷告。其实耶稣这比喻只教导我们祷告不要灰心,而并没有其他的教训。

    从这个例子可知,如果将比喻里的每个细节都强加解释,实在有很大的危险,因此研读比喻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找出故事所要阐明的那一个属灵的真理。我们要谨慎,不能随意强解故事的每一个细节。

    五、启示录文体(ApocalypticLiterature)

    启示录文体的特征是着重异象和表号(symbolism)的运用。《但以理书》和《启示录》是这种文体最好的例子。阅读这文体的时候要小心,千万不要随意解释那些表号;更不要随意定下将来要发生的事的日程表。这种文体既然用许多表号,而我们没有绝对的把握正确地解释每一个表号的意义;所以不要过分自信,武断地决定这些表号的意义。很多人对《启示录》中的信息,都以自己的解释为是,定下各预言的日程。从前已经有很多人为《启示录》、《但以理书》算出很多不同的耶稣再临的日子。这些预测都错了,因为主还没有再来临。有见识的基督徒对这些无据之言置之不理;但没见识的基督徒和没信主的人,看到这些解释就误以为这是圣经所预言的日子。后来发现这些预测不应验,便断定圣经是假的;圣经不值得信。乱解这些表号的危险性从而可见。虽然我们对《启示录》的每一个表号的意义不能清晰了解,但是我们却能明白整本《启示录》的信息。不管世人如何诽谤神,我们的神还是坐在宝座上,他还是宇宙的主宰,还是历史的主宰。

    此外圣经里还有其他的文体。但限于篇幅,只能介绍这些比较常用的文体。

    文史背景

    文化、历史背景对了解圣经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很多神学界人士认为保罗不关心历史上的耶稣(HistoricalJesus),对其生活在巴勒斯坦三十多年轶事不甚重视;保罗注重的只是那「复活的耶稣」。他们引述保罗书信来证明其说法:保罗书信内甚少提到耶稣在世上的工作和教训。他们这么说是因为他们忽略了保罗书信的性质。这些书信并不是写给未信主者,而是写给已经归主的人。他们已经知道耶稣生平的史实,所以保罗不必在信中重述这些事。

    有一位弟兄因贷款给一大公司拿利息而很作难。他已经退休,他需要这些利息来养生。他念了《利未记》第二十五章三十六节:「你借钱给他,不可向他取利。」心理就很难过,自认为犯了罪。如果他了解当时的文史背景就不会为此愁苦了。当时犹太人没有大的公司;他们过着农牧生活,自给自足,没有大商业发展。借钱不是用来做生意,而是为了吃饭。因此神要贷款者怜悯借钱的人,不要向他取利。但现在如果你有一百万元借给大公司经营业务,当该公司赚钱,把一部分利润分给你,那是很正当的,你是可以接受该利息的。该弟兄因不明白《利未记》的文史背景,并且断章取义;他只读三十六节,而没有三十五节:「你的弟兄在你那里若渐渐贫穷,手中缺乏,你就要帮助他……」以至产生错误观念,自己受苦。

    释经书,或圣经百科全书等可以帮助我们明白圣经的文史背景。

    上下文(Context)

    一、整本圣经

    解经时候第三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上下文。这包括整本圣经内段落间之联系;该段经文在整本圣经里的地位。神在圣经中的启示是渐近性的启示(progressiverevelation)。「神既在古时藉着众先知,多次多方的晓谕列祖,就在这末世藉着他儿子晓谕我们。」(来一1、2)司提反在《使徒行传》第七章也强调神的启示是渐进的。神在各时代给他的子民新的启示,要他们跟着神新的启示走。新约的启示来了以后,犹太人顽固地坚守旧约,而不愿接受耶稣所带来的新约的启示。在旧约里,神早期的启示强调神只有一位。神没有详细地启示犹太人神是三位一体(Trinity)。旧约时代的犹太人居住在多神论的外邦人中。神就不详细启示他们神乃是三位一体,免得他们效法外邦人敬拜许多神。当耶稣在世上的时候,他自称是神,很多人反对,很多犹太人恼怒他,甚至要**他。一神论(Monothiesm)的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犹太人思想里。这是他们不愿接受耶稣是神的原因。旧约时代神不要犹太人和拜多神的外邦人相处以免受到他们的坏影响,因此禁止他们吃不洁净的食物。耶稣来了以后,耶稣洁净了所有的食物(参可七19)。旧约时代犹太人必须分别洁净与不洁净的食物,但今天在新约时代我们不必分别洁净与不洁净的食物。因此当我们研读圣经的时候,首先要分辨该段经文是属于旧约还是新约,然后思想其内涵,并注意到整本圣经各卷书间的关系。

    二、各卷书的结构分析

    从各卷书的结构我们可以领会到作者传达的主旨。《马可福音》共有十六章,在这卷福音书里马可没有报导耶稣开始传福音以前的生活。从第十一到十六章,马可记述耶稣被钉十字架前一个星期的脚踪。其他十章记载主耶稣在世最后三年多的传道工作。从此可见,这福音书的主旨是耶稣为我们的罪受死、复活、完成救赎大功。

    《罗马书》第一章十六至十七节是整本《罗马书》的主旨,主题:神的义在福音上显明出来。

    宣布神的义审判罪(一18~三20)。论述神的义赦免信耶稣基督的人的罪(三21~五21)。解明神的义使人过圣洁的生活(六1~八39)。提到神的义必要拯救以色列人(九1~十一36)。论述神的义在基督徒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十二1~十五33)。经过这结构分析,我们就可以抓住各本书的重要信息。

    三、紧接的上下文

    要了解一段经文,除了知道整本圣经的结构和该段经文在该卷书结构上的地位外,还要留意其紧接的上下文(immediatecontext)。《诗篇》第十四一节说:「……没有神。」如果有人因此就认为圣经宣告没有神,他就犯了断章取义的错误。若我们注意此句的前后文,便不会误解圣经了。其实《诗篇》第十四章一节说:「愚顽人心里说,没有神。」释经的时候不要疏忽上下文这个要点,否则便容易歪曲其中真正的的信息。

    四、文法的分析

    「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弗二8)有人根据这节经文就说他不能信耶稣,因为神没有赐他信。他既不信,神就踢他进地狱。这样的神很武断、傲慢、不讲理、不公义。他们误解这节经文的关键是不明白希腊文文法。希腊文的名词有阳性、阴性和中性。《以弗所书》第二章八节的「恩」和「信」都是阴性,而「这」是中性。因此,「这」并不指「恩」或「信」,而是指上述的整个概念,「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我们本乎恩,因着信而得救」是神所赐的。如果神不预备这救恩,我们信一百万次都没有用。

    「我小子们哪……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他为我们的罪做了挽回祭;不是单为我们的罪,也是为普天下人的罪。」(约壹二1~3)「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因神的道存在他的心里,他也不能犯罪,因为他是由神生的。」(约壹三9)到底基督徒会不会犯罪?前一节经文说我们会犯罪;后一节经文却说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圣经不是自相矛盾吗?希腊文在叙述语态(lndicativemood)以外的语态,现在时式(presenttense)表达继续性的行为(continualation)或重复性的行动(repeatedaction)。《约翰壹书》第三章九节的「不能犯罪」是现在时式。基督徒是从神生的,他不可能继续不断地犯罪;否则他根本不是基督徒。《约翰壹书》第二章一节所讲的「若有人犯罪」是不定过去式时态(AoristTense),假设语气(SubjunctiveMood)。意思是基督徒会「偶然」犯罪。这好比一只羊,他本**干净,所以它不会一天到晚住在肮脏的地方。如果它整天留恋肮脏之地,它不是羊却是猪。但是羊虽然爱干净,偶尔也会不小心染到一些污垢。那时候它会赶快把自己弄干净。同样的基督徒不会不断地犯罪,但他若因不小心而犯罪,他就要悔改,用主的宝血洗净。

    从上列的例子,我们可知道原文文法在释经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然而不是每一个人对希腊文都会有深度的了解。当我们遇到表面看来似乎矛盾的经文的时候,就要注意从其原文文法去思索,或者去找一位认识原文的专家,来帮助我们了解经文的真意。

    五、圣经用字的研究

    理论上释经的时候,我们需要研究经文里的每一个字。但因我们时间有限,达不到这理想。因此我们需要研究那经文中关键字(Keywords)的意思。有时作者会注明那些字的意思,如《希伯来书》第五章十四节:「惟独长大成人的,才能吃干粮,他们的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了。」「长大成人」在希腊原文是「完全」。作者说明,「完全」就是「能吃干粮……能分辨好歹。」

    有时候作者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某一个字的意思。但从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出那一个字的意思。《罗马书》第一至三章对罪有很多讨论。在第一章保罗说外邦人虽知道神的能力,可是没有把他当神来荣耀他。在第二章一节至三章二十节,保罗责备犹太人虽有神的律法,却没有遵守,也没有把神当作神事奉他。接着保罗说:「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23)从此我们便晓得保罗所指的「罪」就是世人没有把神当作神来事奉他、荣耀他。

    另一个了解字义的方法是运用已讲过的平行表达法,包括同义和反义平行表达法。如《马可福音》第九章四十三至四十七节:「倘若你一只手叫你跌倒……进入永生,强如……地狱里。倘若你一只脚叫你跌倒……进入永生,强如……地狱里。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进入永生,强如……地狱里。」其中重复的说到永生、神的国和地狱。从平行表达法我们得知「永生」跟「神的国」意思相似。因此只要知道其中一个词句的意思,就可以推想而知另一个词句的意思。

    还有一个帮助我们了解字义的方法是「平行经文」(ParallelPassage)。有时候不同书卷,或不同处的经文报导同一件事。这些叫做平行经文。耶稣在三十岁的时候开始传福音。马太和马可都报导他开始传福音的信息。《马太福音》第四章七节:「从那时候耶稣就传起道来,说,天国近了,你们应该悔改。」《马可福音》第一章十四至十五节:「约翰下监以后耶稣来到加利利,宣传神的福音,说: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你们应该悔改。」这两节经文互相平行,报导同一件事。比较这两节经文,我们就知道天国与神的国是同意思。在圣经有很多类似的平行经文,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字意。

    最后一个方法是综合法(Synthesis)。虽然这方法比较烦杂,但是用途比较广。所谓综合是汇集该字眼的所有意义,然后找出一个可以把这些许多的意义综合起来的观念。

    很多人以为喜乐就是情感的高昂。圣经要基督徒常常喜乐。但这并不是圣经的教导。喜乐有时候指情感的高昂。有一次耶稣复活后向门徒显现。他们喜乐得不敢信,并稀奇(参路二十四41)。有一次彼得被关在监狱里。教会为他祷告。天使把他带出监狱。彼得就到信徒聚集为他祷告的地方敲门。「彼得敲外门,有一个使女,名叫罗大,出来探听,听得是彼得的声音,就欢喜得顾不得开门,跑进去告诉众人说:彼得站在门外。」(徒十二13、14)在这两段经文,喜乐指情绪的高昂。但在一些经文,喜乐并不是情感的高昂。「我们在一切患难中分外的快乐。」(林后七4)「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太五11、12)正常人的受**的时候绝对不会情感高昂。「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腓四4)「要常常喜乐。」(帖前五16)情感是不能命令的。使徒因传福音受犹太人的公会逼迫,后来被放出来。「他们离开公会,心里欢喜,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徒五41)「现在我为你们受苦,倒觉欢乐;并且为基督的身体,就是为教会,要在我肉身上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西一24)喜乐就是因客观的实体的存在所带来的满足感。这满足感有时候会使情绪高昂,有时候不会使情绪高昂。一个人常常可以因改变观点而带来这满足感,因此这满足感是可以命令的。

    这些就是释经的基本步骤,按照这些步骤去了解圣经就比较不会曲解圣经。多使用这步骤就会使用释经的技巧进步,这步骤也会帮助读者评估别人的释经运作。

    问题研讨

    一、为什么研读圣经的时候必须注意该段经文的文体?

    二、研读比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三、研读启示录文体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四、文史背景在释经过程中有何重要性?

    五、举例说明上下文对释经的重要性

    六、如何作字意的研究?

    阅读建议

    一、戈登·费依著:《新约解经手册》,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一九九一年。

    二、蓝母著:《基督教释经学》,美国:活泉出版社,一九八九年。

    三、格兰·奥斯邦著:《基督教释经学手册》,台北:校园出版社,一九九九年。

    四、《证主圣经手册》,香港:证道出版社,一九九六年。

    
二.圣经篇/王守仁 第11课 圣经的要旨
    约

    神创造天地,把人安置在地上。神要与人分享良好的关系。但可惜,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犯罪,背叛神,破坏了与神的好关系。从那时开始,神就为人类预备救恩,使人类可以重新和神建立好关系,享受好关系。整本圣经的要旨,就是告诉人类,如何与神建立好关系,与神享受好关系。

    圣经用「约」(covenant)的方式来表达神人间的好关系。在亚伯拉罕、摩西时代,宗主国和附庸国间常订约,建立好关系。在这约的订立中,宗主国先主动施恩给附庸国,保护附庸国,然后宗主国向附庸国提出要求。如果附庸国履行宗主国的要求,宗主国就继续恩待,保护它,继续维持已经存在的、既有的好关系。如果附庸国不履行宗主国的要求,那既有的好关系就断绝,宗主国就不再恩待附庸国,保护它。宗主国若不先决定要恩待附庸国,附庸国遵守宗主国的要求,并不能逼宗主国恩待,保护附庸国,并不能建立与宗主国的好关系。在订约的过程中,附庸国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它不可能和宗主国讨价还价,交涉条件。它只能全部接受约的施恩和要求,或者全部拒绝。

    整本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旧约报导耶稣降生以前神与人的关系,神与人立的旧约。新约述说神与人立的新约,神藉着耶稣为世人预备救恩,使人可以和神建立好关系,享受与神的好关系。旧约有三十九卷,而新约有二十七卷。整本圣经一共有六十六卷。

    旧约

    《创世纪》报导神创造天地和人类。人犯罪离弃神,甚至拜偶像后,神拣选了亚伯拉罕,要他和他的子孙脱离偶像,保持独一真神的信仰。神带亚伯拉罕到迦南地,和他立约(参创十五6~21,十七1~14,十八17~19)。神不单要赐福给他的后裔以色列人,也要因着他赐福给世上一切的人(参创十二3)。后来因饥荒,亚伯拉罕的后裔,以色列人迁到埃及。《出埃及记》至《申命记》述说神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经过旷野准备进迦南地。他们到西奈山的时候,神和他们立约。这约成了旧约的根基。这约的「施恩」就是神带以色列人出埃及。「要求」就是摩西律法。这约和神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是分开的。神带他们出埃及是因神纪念他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参出二24)。所以西奈的约是亚伯拉罕的约的延续或延伸(参加三17)。神指示他们造会幕,献各种祭,他们该遵守的诫命,使他们可以维持与神的好关系。

    《约书亚书》至《列王纪下》报导以色列人进迦南地建国。在大卫王和所罗门王的时代国势达到最高峰。后来因为拜偶像,原来的国家分为北边的以色列国和南边的犹大国。这两国的人仍旧拜偶像。因此以色列国在主前第八世纪被亚述国所灭,犹大国在主前第六世纪被巴比伦国所灭,人民被掳到外国。

    《历代志上、下》列出亚当至大卫时代的一些族谱后,报导大卫王朝在军事上和宗教上的成就。这些成就在大卫、所罗门的时代达到最高峰。后来因为拜偶像,南边的犹大国终于亡国,人民被掳到巴比伦(《历代志上、下》不大提北边的以色列国)。但神恩待他们,使他们回耶路撒冷重建圣殿。《以斯拉记》、《尼希米记》报导他们回国重建圣殿和耶路撒冷城。《以斯帖记》记载神如何拯救犹太人脱离灭种的阴谋。

    《约伯记》记载约伯受苦,在痛苦中和他朋友的辩论,和最后神给他的辨白。《诗篇》汇集以色列人敬拜神的诗歌。《箴言》汇集处世为人的格言(大部分出自所罗门王)。《传道书》表达所罗门王晚年的人生观。如果没有神,一切都是空虚。只有荣耀神,为神而活,人生才有意义。《雅歌》描写夫妻间神所赐,纯洁、美妙的爱。

    主前第八世纪后半期以赛亚在犹大传信息。那时候是犹大国衰弱的时候。他呼吁犹大人悔改,依靠神。他预言犹大要亡国,人民要被掳到巴比伦,后来神要使他们回国。他也预言弥赛亚的来临和他的工作。耶利米在主前第七世纪末,第六世纪初呼召犹大人悔改。他经历犹大的亡国。他预言将来神要和他的子民立新约。《耶利米哀歌》是耶利米哀哭耶路撒冷陷落的哀歌。以西结在耶路撒冷陷落(主前586年)前被掳到巴比伦。他向被掳的人和留在耶路撒冷的犹大人传审判的信息。他预言耶路撒冷将陷落。耶路撒冷陷落后也传希望的信息。但以理在耶路撒冷陷落前被掳到巴比伦。在那里受训后在该国任高职。波斯征服巴比伦后他也在波斯国当权。在这些环境中,他向神忠心,得蒙保守,脱离危险。他预言后来的世界局势和弥赛亚的来临。这四位先知所写的书长一些。所以这四本书称为大先知书。其他的十二本先知书(《何西阿书》至《玛拉基书》)短一些,所以叫做小先知书。

    何西阿是北边以色列国亡国以前的最后一个先知,神要他娶**以表达以色列人对神的不忠。他呼唤以色列人归向神,向他忠心。《约珥书》提及蝗虫灾为耶和华的日子的预兆。当那日子神不但要审判列国,他也要审判以色列和犹大。约珥预言神要把他的灵浇灌给所有的人。五旬节圣灵降临的时候,彼得说这应验了约珥的预言。《阿摩司书》是最早的先知书(主前第八世纪前半期)。他呼唤以色列人归向神,在社会中秉公行义。当巴比伦攻下耶路撒冷的时候,以东人帮助巴比伦苦待、杀害犹大人。所以《俄巴底亚书》宣布神将审判以东人。《约拿书》报导主前第八世纪中叶的先知约拿的事。神差他去尼尼微警告其中的居民。约拿却逃往他施。在海中被吞进鱼腹里,后来悔改去尼尼微传信息。尼尼微人悔改,神就怜悯他们,没有毁灭尼尼微城。弥迦在主前第八世纪前半期责备富人欺压穷人,宣布神的审判。他也预言弥赛亚将诞生在伯利恒,带来世界和平。尼尼微因约拿的信息悔改。将近一百年后,那鸿宣布因亚述国太残暴,神要毁灭其首都尼尼微城。哈巴谷在主前第七世纪后半期提出问题,为何神将要使用比犹大更恶的巴比伦来惩罚犹大国。他强调义人必因信得生。西番雅在主前第七世纪后半期,约西亚王信仰复兴的时候传信息。耶和华的日子将临到,罪人必受审判,但最后万民要呼求耶和华的名。哈该、撒迦利亚、玛拉基都是主前第六世纪中叶犹太人自巴比伦被掳归回后的先知。哈该鼓励他们重建圣殿。撒迦利亚责备他们的恶行、不公义,鼓励他们悔改。他预言弥赛亚的国度。玛拉基责备祭司的罪、犹大人背约、离婚、藐视公义、不遵行十一奉献。他预言施洗约翰和耶稣的来临。

    新约

    马太、马可、路加、约翰福音书报导神藉着耶稣的言行、受死、复活为我们预备救恩,与我们立约。《使徒行传》报导使徒在圣灵带领之下,将福音从耶路撒冷传到犹太全地、撒马利亚,直到当时世界的中心――罗马。

    《罗马书》至《腓利比书》是保罗所写的书信。《罗马书》将保罗所传的福音做最有系统的表达。因着耶稣的赎罪,我们因信罪得赦免,与神建立好关系,与主耶稣联合。这使我们现今过圣洁的生活,将来和主同得荣耀。神的救恩要拯救外邦人,也要拯救以色列人。《哥林多前、后书》处理哥林多教会的问题:不合一、**、诉讼、婚姻、祭过偶像的食物、崇拜聚会的秩序、属灵的恩赐、复活、与使徒的关系等。有一些人,尤其是犹太人告诉加拉太人,他们必须受割礼,遵守摩西律法才能得救。但保罗却指出只要信就可以得救。《加拉太书》处理信与摩西律法的问题。《以弗所书》论及神为教会所预备的救恩,基督徒应如何在教会中,社会上生活,与蒙召的恩相称。保罗写《腓立比书》感谢他们的礼物并劝他们在主里时常喜乐,效法基督的谦卑,彼此相处。有人在歌罗西传异端,误导他们注重饮食、节期、似是而非的哲学。《歌罗西书》强调基督是神,高过一切,他的救赎是完整的。我们要思念天上的事。帖撒罗尼迦人对基督再临有一些误会。《帖撒罗尼迦前、后书》改正他们的错误,并鼓励他们警醒等候主再来。保罗在《提摩太前、后书》、《提多书》指导他的年轻门徒、同工在教会中教导、领导、作好榜样、按立长老、执事。保罗在《腓利门书》中要求腓利门收纳逃离,后来悔改的奴隶阿尼西母为弟兄。

    《希伯来书》勉力希伯来的基督徒不要离开基督再回到犹太教。作者强调基督的救恩高过犹太教,基督的地位高过天使、摩西。他的祭司职位高过亚伦的祭司职。基督是更美的约的中保。耶稣的弟弟雅各,耶路撒冷的领袖,在他书信中教导基督徒如何生活:信心要有行为的表现,持守信仰,控制舌头,要有忍耐,顺服神的旨意。《彼得前书》鼓励因信仰受苦的基督徒。他提到基督受苦的榜样,他们在基督的基业,基督再临的盼望。《彼得后书》提出确实的真理来对抗异端。他强调主的再临和将来的审判。《约翰壹书》强调耶稣道成肉身,他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我们必须接受福音的核心真理,彼此相爱,过圣洁的生活。这样我们就有确据我们是属于神的。《约翰二书》提醒基督徒妇人和她的家人,要他们防备异端,不要接待传异端的人到家中。《约翰三书》称赞该犹接待弟兄到他家,责备丢特腓不接待主的工人。在《犹大书》里耶稣的弟弟劝勉我们必须维护纯正的信仰,防备假先知,在至圣的信仰上建立自己。

    《启示录》是使徒约翰被放逐在拔摩海岛上所写。他写信给在罗马帝国,「亚细亚省的七个教会」(启一4)。第四章以后用很多异象、记号来描写神的审判。世界很多争斗、苦难、背叛,但最后耶稣要得胜,征服一切仇敌,成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在新天新地里神要永远作王。

    问题研讨

    一、约的观念是什么?

    二、旧约和新约有何关系?

    三、《创世纪》的要旨是什么?它的重点在哪里?

    四、福音书的要旨是什么?它的重点在哪里?

    阅读建议

    一、頼桑著:《旧约综览》。

    二、滕慕理著:《新约综览》。

    三、海尔逊:《新约导论》。

    四、《证主圣经手册》,证道出版社。

    五、史托德著:《新约信息精华》。

    
二.圣经篇/王守仁 第12课 圣经与基督徒
    得救的智慧

    保罗在《提摩太后书》第三章十五节对提摩太说:「你是从小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意思是说这圣经能给你智慧,带你信基督耶稣而得救。没有错,这里「这圣经」指的是旧约。保罗写《提摩太后书》的时候新约还没有完成。但使徒所写的书信已经开始流传,并被汇集。使徒知道他们替神、主耶稣基督说话。保罗在《提摩太前书》第十四章三十七节说:「若有人以为自己是先知,或是属灵的,就该知道,我所写给你们的是主的命令。」《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二章十三节:「为此,我们也不住地感谢神,因你们听见我们所传的道就领受了;不以为是人的道,乃以为是神的道。这道实在是神的,并且运行在你们信主的心中。」彼得在《彼得后书》第三章十五至十六节写着说:「就如我们所亲爱的兄弟保罗,照着所赐给他的智慧写了信给你们。他一切的信上也都是讲论这些事。信中有些难明白的,那无学问、不坚固的人强解,如强解别人的经书一样,就自取沉沦。」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提摩太后书》第三章十五节的「这圣经」涵盖新旧约圣经。若有人想要得救就必须研读圣经。

    信

    基督徒的生命、生活都是以信为根基。我们藉着信接受神为我们所预备的救恩。「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弗二8)「我们既因着信称义,就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神相和。我们又藉着他,因信得进入现在所站的这恩典中,并且欢欢喜喜盼望神的荣耀。」(罗五1、2)「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约二十30、31)「人非有信,就不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来十一6)

    上列《约翰福音》第二十章三十至三十一节和《希伯来书》第十一章六节都指出,信包括根据足够的证据接受神所启示的命题(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真理)。这些真理是使徒所传下来的。「不拘是我,是众使徒,我们如此传,你们也如此信了。」(林前十五11)「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林前十五14)神所启示的真理,使徒所传的信息都记载在圣经里。因此我们的信乃建立在圣经的根基上。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原文是不服从子)的人得不着永生(原文是不得见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约三36)信子的反面是不服从子。「我们从他受了恩惠并使徒的职份,在万国之中叫人为他的名信服真道(原文,有信心所产生的服从)。」(罗一5)「你们的信传遍了天下。」(罗一8)「你们的顺服已经传于众人。」(罗十六19)所以信包括服从。要服从子,也就是服从主耶稣,我们必须知道他的心意。要知道他的心意,我们必须研读圣经。

    动词「信」的希腊文是pisteuo。这个字在下列经文中的意思是「交托」。「当耶稣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时候,有许多人看见他所行的神迹,就信了他的名。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他们;因为他知道万人。」(约二23、24)「倘若你们在不义的钱财上忠心,谁还把那真实的钱财托付你们呢?」(路十六11)所以信主包括信托、信靠主。

    「可见那以信为本的人和有信心(原文pistos,意信实、中心)的亚伯拉罕一同得福。」(加三9)可见,信包括信实、忠心。信的反面不单是不信(参太十三58;可六6;罗四20,十一20等),而是不信实、不忠心。「这样看来,说方言不是为信的人作证据,乃是为不信的人。」(林前十四22)「你们也因着信,信那叫他从死里复活、又给他荣耀的神,叫你们的信心和盼望都在于神。」(彼前一21)「多马却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耶稣……就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原文是看)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约二十25~27)从此可见信实、忠心是信的要素。

    基督徒生命、生活的根基就是信。信包括根据足够的证据接受神所启示的命题(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真理)。信的对象是神、主耶稣。信就是信神,信主耶稣的简称。信主就要服从主。但要服从主,我们必须知道他的旨意,他的命令。要知道主的旨意、主的命令,我们必须研读圣经。信主就要信靠他,向他信实、忠心。我们越认识他,就会越信靠他,向他信实、忠心。要认识他,我们就必须研读圣经。

    重生

    重生乃是基督徒从神领受从上头来的新生命。「你们蒙了重生,不是由于能坏的种子,乃是由于不能坏的种子,是藉着神活泼常存的道。因为凡有血气的,尽都如草;他的容美都像草上的花。草必枯干,花必凋谢;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就是这道。」(彼前一23~25)耶稣在《约翰福音》第三章三至六节告诉尼哥底母:「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他便救了我们;并不是因为我们自己所行的义,乃是照他的怜悯,藉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多三5)这些经文告诉我们,圣灵藉着圣经的话,赐给我们属天的新生命。

    成圣

    以赛亚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撒拉弗彼此呼喊说:圣哉、圣哉、圣哉(参赛六1~3)。「主耶和华指着自己的圣洁起誓说。」(摩四2)「主耶和华万军之神指着自己起誓说。」(摩六8)这些经文指出神是绝对的圣洁,圣洁就是指神。因此天使告诉马利亚:「圣灵要降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荫庇你,因此所要生的圣者必称为神的儿子(或译:所要生的,必称为圣,称为神的儿子)。」(路一35)「到了早晨,耶和华必指示谁是属他的,谁是圣洁的。」(民十六5)任何事物,任何人若属于神,与神有关就成为圣。耶路撒冷是圣城,在那里的殿是圣殿,巴勒斯坦是圣地,因为都与神有关。《哥林多前书》第七章十四节说不信的配偶因信主的配偶成为圣洁。这是因为信主的配偶与主有关系,而不信主的配偶与信主的配偶有关系,因此不信的配偶也就间接地与主有关系。这种圣洁和得救没关系。

    神很在乎道德上的纯洁。当以赛亚见到圣洁的神的时候,他马上觉得自己的不圣洁。他说:「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又因我眼见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赛六5)有道德能力的人若要和圣洁的神有关系,他必须在道德上洁净。因此用在人身上的时候,圣洁就有道德上纯洁的意思。这可以从下列经文看出来。「那召你们的既是圣洁,你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圣洁。因为经上记着说: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彼前一15、16)「你们岂不知不义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国吗?不要自欺!无论是**的、拜偶像的、**的、作娈童的、亲男色的、偷窃的、贪婪的、醉酒的、辱骂的、勒索的,都不能承受神的国。你们中间也有人从前是这样;但如今你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并藉着我们神的灵,已经洗净,成圣,称义了。」(林前六9~11)「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二21)

    「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要用水藉着道(原文rhema话)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可以献给自己,作个荣耀的教会,毫无**、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弗五26、27)基督藉着圣经的话使教会,基督徒成圣。

    灵命长进

    有生命的一定会长进。《以弗所书》第四章十五节提到灵命长进的各方面。那节经文说:「惟用爱心(enagape)说诚实话(aletheuontes),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灵命长进的本质就是更深地和元首基督联合在一起。其结果就是基督的生命更多地流露在我们生命中;基督的能力更多地彰显在我们的事奉上。Enagape中文翻译为「用爱心」。但也可以翻译为「在爱中」。在此翻译为「在爱中」比较合适(参照弗四16「在爱中建立自己」)。爱乃是灵命长进的环境。Aletheuontes在和合本翻译为「说诚实话」,但也可以翻译成英文的truthing,中文翻译成「明白、遵行、持守真理」。《以弗所书》第四章十五节的前后文没有提说谎言,或说诚实话的事。这一段所提的都和明白、遵行、持守真理有关。第四章十一节所提的使徒、先知、传福音的、牧师和教师都和传递真理、教导真理、持守真理有关。第四章十三节至十四节:「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理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都和明白、遵行、持守真理有关。所以在此aletheuontes应该翻译成「明白、遵行、持守真理」才恰当。明白、遵行、持守真理就是灵命长进的方法。《以弗所书》第四章十一节指出这真理乃是使徒所传递的,也就是圣经中的真理。基督徒灵命必须长进。灵命要长进,必须明白、遵行、持守圣经中的真理。

    结果子

    耶稣是真葡萄树,我们基督徒是枝子,基督分派我们去结果子(参约十五1~17)。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十六章十五节说:「你们晓得司提反那一家,是亚该亚初结的果子。」领人归主是基督徒要结的果子。保罗在《加拉太书》第五章二十二节提到:「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腓立比书》第一章十一节提到仁义的果子。这些都是基督徒需要结出的果子。但要结果子,我们必须常住在他里面(参约十五5)。《约翰福音》第十五章七节:「你们若常在我里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里面。」《约翰壹书》第二章二十四节:「论到你们,务要将那从起初所听见的,常存在心里。若将从起初所听见的存在心里,你们就必住在子里面,也必住在父里面。」《约翰壹书》第三章二十四节:「遵守神命令的,就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他里面。」从此可见,要结果子,必须住在主里面,要住在主里面,必须研读圣经。

    胜过魔鬼

    耶稣受试探的时候,每一次都是使用圣经来胜过魔鬼。他对魔鬼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四4)「耶稣对他说:‘经上又记着说:不可试探主——你的神。’」(太四7)「耶稣说:‘撒但(撒但就是抵挡的意思,乃魔鬼之别名),退去吧。因为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他。’」(太四10)

    《约翰壹书》第二章二十四节:「……你们刚强,神的道常存在你们心里;你们也胜了那恶者。」当我们和魔鬼争战的时候,我们必须穿戴神的全副军装。其中的一项是圣灵的宝剑,就是神的道(参弗六7)。

    从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看见,基督徒的生命,每天的生活,从头到尾都和圣经脱离不了关系。让我们好好研读圣经,使我们灵命长进,一天比一天更像我们的主,讨主喜悦,我们也更加蒙福。

    问题研讨

    一、信和圣经有何关系?

    二、圣经和灵命长进有何关系?

    三、圣经在属灵的争战中有何作用?

    阅读建议

    一、頼德着:《頼氏新约神学》。

    二、古特立着:《古氏新约神学》。

    三、《证主圣经百科全书》,福音证主协会。

    四、《证主圣经神学词典》,福音证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