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基督徒装备100课
作者:黄子嘉等
四.灵命篇
第26课 华人灵修学初探/麦希真 第27课 读经/高云汉 第28课 奉献/高云汉 第29课 读书/陈世协
第30课 舍己背十字架跟从主/王志学 第31课 不要爱世界/陈世协 第32课 总是主的人/谭中岳 第33课 明白神的旨意/黄子嘉
第34课 全人健康/谭中岳 第35课 属灵争战的生活/李定武    
四.灵命篇 第26课 华人灵修学初探/麦希真
    写这篇短文,不是因为我在灵修上有大成就,却是因为我在灵修上十分软弱;

    写这篇短文,不是因为我教导灵修学大有成就,却是因为我教导灵修学十分困难;

    灵修学本来没有华、洋之分,但华人基督徒深受儒、释、道文化的影响,最容易落在「立功之法」(参罗三27、28),因此针对华人基督徒的特别需要,提出圣经灵修学的「信主之法」(参罗三27、28)。

    所以这篇短文称为「华人灵修学」。

    「灵命最高峰」太高,高不可攀

    许多基督徒(包括不少牧师、传道人和长执),心中茫然,头脑茫然,完全没有清楚的「灵命最高峰」概念。既然没有目标,又怎能到达「灵命最高峰」呢?

    「灵命最高峰」究竟如何?

    摩西和众先知的律法,已是高不可攀。

    基督提出比「古人」更高的律法,更是高不可攀。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神,又爱邻舍如同自己,谈何容易,有谁能行出来呢(参路十25-37)?

    「灵命最高峰」在圣经有明明的记载,包括「生命」(内在本质)、「生活」(外在表现)和「人生」(一生实行出来),可分下列∶

    一、喜乐的人生(参太五3-12)——「福」在希腊文乃是「喜乐」。「灵命最高峰」就是虚心、哀恸、温柔、饥渴、怜悯、清心、和睦、受苦,一生充满喜乐——真是高不可攀啊!

    二、超越人生(参林前十三1-7、13)——「爱」超越七种恩赐∶方言、讲道、研究圣经、研究神学、信心、奉献金钱、自我牺牲(参十三1-3)。

    「爱」也超越信心和盼望(参十三13)。

    「爱」有两「根」:恒忍、恩慈。

    四「凡」∶包容、相信、盼望、忍耐;

    八「不」∶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参十三4-7)——真是高不可攀啊!

    三、自由的人生(参加五13、22、23)——我们蒙召是要得自由∶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真是高不可攀啊!

    四、丰富的人生(参彼后一5-11)——有了殷勤、信心、德行、知识、节制、忍耐、虔敬、爱弟兄的心、爱众人的心,才能丰丰富富进入神的国——真是高不可攀啊!

    所以我们看定了,最初得救重生,不是「立功之法」,只能用「信主之法」(参罗三27、28);以后灵修长进也不是「立功之法」,只能用「信主之法」!

    「肉体的拦阻」太强,强不可挡

    《罗马书》第三至五章是救赎论∶因信称义。

    《罗马书》第六至八章是灵修学∶因信成义。

    基督徒最初得救重生(救赎),不是「立功之法」,只能用「信主之法」;基督徒以后追求到达「灵命最高峰」(灵修),也不是「立功之法」,只能用「信主之法」(参罗三27、28)。

    因为肉体太强,强不可挡!

    一、肉体是亚当遗传下来的犯罪天性——「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罗七18)「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罗七19)肉体实在极强啊!

    二、「肉体」在「身体」里,不能分开,又必须分开——保罗开头形容「肉体」,但结论却说∶「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罗七19、24)可见二者不能分开。但圣经又清楚说明,必须分开∶「『身体』是圣灵的殿」(林前六19),「要『保养顾惜』」(弗五29)。但「肉体」必须钉在十字架,与主同死(参加二20,五24,六14),所以绝对不能用立功之法,只能用信主之法!

    三、肉体有恶的表现(参加五16-21)——是邪情私欲,绝对不可放纵,肉体太强,强不可挡!

    四、肉体有善的表现(参腓三4-8)——极好的家世、教育、热心、德行,若自我欣赏、自我膨胀、自我夸口,也会变成肉体的活动。肉体也甚狡猾,狡猾到不可抵挡!

    五、若灵修是「立功之法」——就如同尽力划船,逆流(肉体的拦阻)而上,一生受肉体的挫折和打击,或迟或早,终必因力尽而放弃!

    六、若灵修是「信主之法」——就是拉起信心的帆,迎着圣灵的风(参罗八5-11),灵修的小船才能逆流(肉体的拦阻)而上,到达「属灵最高峰」。

    所以我看定了∶

    灵修学绝对不是「立功之法」,

    灵修学绝对是用「信主之法」(参罗三27、28)。

    「信主之法」的灵修学

    华人基督徒因伸手儒、释、道的文化影响,很容易落在「立功之法」,就是尽力行善,尽力作得好,尽力修养,尽力修炼,尽力追求圆满、完全,臻于至善。

    这就是「立功之法」的灵修学!

    「信主之法」的灵修学却不是这样!

    一、「信主之法」的灵修学的基本态度是承认∶自己虽然尽了全力,也绝不能到达「属灵最高峰」;正如最初承认自己是罪人,绝不能自救,必须接待(相信)基督成为个人救主,才能得赦免,才能得成为神的儿女(参约一12)。

    二、人的本分是接待(相信)基督(参约一12),神的恩典和大能就显露出来,最初救赎论如是,以后灵修学也如是。

    三、根据《哥林多前书》第三章七节的应许∶微小的人要尽微小的本分(浇水),伟大的神就会作伟大的神迹(生长),叫人到达「灵命最高峰」。

    四、根据《哥林多后书》第三章一至十八节的应许∶正如摩西与神对话,脸上发出荣光,若基督徒继续与天父对话,继续与基督对话,就能「好像从镜子里反照,变成主的形状,荣光上加上荣光,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达到「灵命最高峰」。

    五、「信主之法」的灵修学是∶人继续地尽本分,接待(相信)他,让他在人里面作工;如同最初接待(相信)他而重生得救,罪得以赦免,成为神的儿女一样!

    华人灵修学的实行

    究竟如何拉起信心的帆呢(参罗八6)?

    究竟如何继续地浇水呢(参林前三6、7)?

    究竟如何继续地与神对话呢(参林后三18)?

    答案是∶安静简单的祷告。

    盖恩夫人说∶「当你找到寻求他的途径,你就会发现亲近神比呼吸更自然,更容易。」

    (盖恩夫人的信仰和实行近于神秘主义,略有极端之处,但所著《更深经历耶稣基督》旧译《简易祈祷法》,现由福音证主协会发行,提到安静简单的祷告∶读祷、相信、投入,不可不读。)

    藉着安静简单的「定时祷告」,安静简单的「随时祷告」,安静简单的「禁食祷告」。藉着这样「比呼吸更自然,更容易」的安静简单的祷告,基督徒继续地接待(相信)基督(参约一12),让他在人里面工作,他就叫灵修的小船逆流而上,也行出「生长」的神迹,也叫人变成基督的样式,荣上加荣,最终到达「灵命最高峰」。

    一、定时祷告

    (一)定时祷告的时间——显然地清晨时间最好;但家庭主妇在上午家务告一段落时,或午睡片刻起来时;专业人士在中午休息时,或下班回家沐浴后;拣选自己的「生理时钟」或自己的生活节奏最合适的,便是最好的时间。

    (二)定时祷告的意义——这不是立功之法,而是信主之法,所以不是一种功德的修炼,而是在花园里与主同行和与主共话的快乐约会!

    (三)定时祷告的长短——一分钟赞美(数算天父的美德),一分钟感谢(数算天父的恩典),两分钟祈求(祈求改变外在的环境,更是祈求改变内在的生命),一分钟代祷(为牧师、传道、长执、在灾难中的人);每日只用五分钟,还有什么推搪的理由呢?以五分钟作为开始,很好。以后用更长时间,当然更好。

    (四)定时祷告的配搭——再用五分钟每日在定时祷告时,读一章经文。先将《约翰读音》、《使徒行传》、《罗马书》读完三遍,约需大半年时间。再将新约全书读完一遍,约需一年半至两年时间。以后,才从《创世纪》起把新约和旧约读完。每日只用五分钟,还有什么推搪的理由呢?以五分钟作为开始,很好。以后用更长时间,当然更好。

    (五)定时向主说话和定时听主说话——这就是微小「浇水」的本分,这样就是拉起信心的帆,这样就如同摩西在山上与耶和华对话,人就必能「好像镜子里反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林后三7-18),终必到达「灵命最高峰」。

    二、随时祷告

    考门夫人在《荒漠甘泉》中说过∶圣灵好像海水环绕我们心灵,只要心灵的水闸一打开,圣灵就涌流进来,充满我们。基督徒要留心《以弗所书》第六章十八节和《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五章十七节的教导∶「随时」和「不住」的祷告,「随时」和「不住」地把心灵的水闸打开,于是圣灵就「随时」「不住」充满我们。

    (一)「随时」和「不住」等候主对我的说话,也「随时」和「不住」自由地对主说话。这是简单安静的祷告,常常是一句话、两三句话,甚至是没有说话的说话!

    (二)敏锐地谛听他藉所接触事物向我说的话。

    (三)敏锐地把重要的事情和心中的感受在第一时间告诉他。

    (四)快乐的事和困难的事都有意义,叫「随时」和「不住」等候他的人蒙恩。

    (五)这不是恪守律法,不是常常紧张,而是自然地、自由地、快乐地、舒畅地与同行旅伴的自由交谈。

    (六)罗伦斯弟兄所写《与神同在的体验》(福音书房出版),是最好的参考书。

    (七)除了定时祷告,基督徒必须学会随时祷告,才能「随时」和「不住」得到圣灵充满,终于到达「灵命最高峰」。

    三、禁食祷告

    在一些教会中,禁食祷告是已经失落的真理。在一些教会中,禁食祷告是属灵的夸口,正如《路加福音》第十八章十一至十二节的法利赛人,自言自语说∶「我不像别人,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基督徒必须藉禁食祷告与天父对话,与基督对话,极微小的人尽极微小的本分,让极伟大的神作极伟大的神迹!

    (一)禁食祷告的榜样(参太四1、2)——基督在面对极大的挑战时,就禁食祷告。基督徒不可「一步登天」,在开始时就禁食四十昼夜,只禁食一天或两天就好了。不吃早餐不算禁食祷告,不吃午餐和晚餐、只喝清水,告假一天,专心的等候主,晚上略吃流质食物,然后就寝。应当编一个简单和松动的程序表∶开声祷告、默默祷告、读经、读属灵书籍、唱诗、休息、小睡、默想、思考、写下心得、写下决定。

    (二)禁食祷告的意义(参太五8)——一天或两天不吃食物,只喝清水,身体十分软弱,心灵却十分清明。清心的人要看见神的同在、神的智慧、神的能力、神的怜悯、神的带领、神的帮助。

    (三)禁食祷告的错误(参太六16-18;路十八11、12)——一两天不吃东西,毫无可夸,减肥的人不是常常禁食吗?所以禁食祷告,没有任何「功德」,配得天父垂听,也绝不是「夸口」,比别人更属灵。禁食祷告只是谦卑地来到天父前寻求他的面而已。

    (四)不需禁食祷告(参太九14、15)——似乎在有主同在而顺利、平安、稳妥、快乐的时候,如同与新浪在一起(参太九15),就不必禁食祷告。

    (五)必须禁食祷告(参太十七19-21)——面对大困难和大事工时,就必须禁食祷告。禁食祷告可以得着能力,克服大困难(参太十七21),禁食祷告可以得着信心,成就大事工(参太十七20)。

    (六)禁食祷告的实行(参徒十三1-3)——除了个人禁食祷告外,还应有小组(特别是教会领袖)禁食祷告(参徒十三2)和全教会禁食祷告(参徒十三3),就能到达「灵命最高峰」,也到达「事工最高峰」,成就划时代的伟大事业!

    禁食祷告不是「立功之法」,

    禁食祷告乃是「信主之法」。

    禁食祷告乃是继续地接待(相信)基督,让他在人里面工作,正如最初重生得救时,同样是「接待」(相信)基督,让他在人里面工作一样!

    结论

    王志学博士在二00一年世界华人福音大会上呼吁∶要提出一套有圣经根据、神学健全、对华人教会适切、可以普遍实行的灵修学。

    笔者不避浅陋,只求抛砖引玉,切望各牧者、领袖有回应、有批判,提出更圆满、更完全、更可行的「华人灵修学」。

    问题研讨

    一、请讨论「灵命最高峰」的概念,提出其他清楚和实际的目标,以供基督徒一生追求。

    二、请讨论「身体」和「肉体」的圣经意义,应如何面对?中古时代的苦修主义有何错误,现代也有苦修主义吗?

    三、《罗马书》第三章二十七至二十八节只是说明「救赎论」吗?或是也说明「灵修学」呢?为何?

    四、请讨论∶开始时,每日只用五分钟作定时祷告,是否标准太低?

    五、请讨论∶每日读经有什么其他最好方法。

    六、「随时」和「不住」祷告,可以实行否?必须实现否?

    七、你有禁食祷告吗?若没有,为何?

    讨论方法(奉上作参考)

    一、请预先指定一位或两位对一个问题发表意见。

    二、自动或要求二三位出席者对该问题发表简单意见。

    三、自由讨论,发表不同意见,彼此交流。

    四、主席加以总结,不一定只有一个结论。

    
四.灵命篇 第27课 读经/高云汉
    本课着重灵修读经,使灵命成长。

    圣经是神的话语∶「都是神所默示的(神吹气所产生的)。」(提后三16)

    神的话语「就是灵,就是生命」(约六63)。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与动物一样都是神用尘土造成的;但是人「心有灵犀一点通」。「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创二7)人的生命与圣经的产生都是神吹气而产生的,神赐人有灵,有语言得与神沟通,故此,主耶稣说得真好∶「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四4)

    读经与得救重生

    保罗对提摩太说∶「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提后三15)神藉着圣经的圣言作为工具,来拯救一切相信的人(参林前一21;罗十17)。

    圣经中用许多事物来比喻神的圣言。圣言如大锤(参耶二十三29),能打碎人刚硬的心;圣言为两刃的利剑(参来四12),能解剖人的心思意念;圣言如镜子(参雅一23-25),能显露人心光景;圣言如水盆(参约十五3),能洗去人心的污秽罪恶。

    「知道你们得赎,脱去你们祖宗所传流虚妄的行为,不是凭着能坏的金银等物,乃是凭着基督的宝血,如同无瑕疵无**的羔羊之血。」(彼前一18、19)

    「你们蒙了重生,不是由于能坏的种子,乃是藉着神活泼常存的道。」(彼前一23)当人愿意谦卑听道或读经的时候,圣灵就会开启人的心门,使人悔改重生(参约三5),《使徒行传》第八章所记载的一位埃提阿伯太监,就是这样相信主耶稣而重生得救的(参徒八20-40)。

    当我十几岁还未信主时,我母亲劝我要每天读圣经,我反问∶「妈妈,基督徒读圣经,我不是基督徒,读什么圣经呢?」母亲说∶「你若不读圣经,又怎会成为基督徒呢?」母亲确是有她的道理!经过一年半的时日常常读经听道,我终于在一次听道的时候悔改认罪,决志信主!

    读经的灵修方式

    正如初生的婴儿必须喊叫呼气,吸食母乳;得蒙重生的新生信徒,也必须祷告呼求主名(参罗十9-13),且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叫你们因此渐长,以至得救。」(彼前二2)

    旧约诗人说∶「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参诗四十二1,六十三1-6)旧约诗人称神的「话语」为「律法」、「律例」、「典章」、「训词」等多姿多彩的名词来形容他们对神话语的爱慕(参诗一一九97-104;十九7-14)。

    一、清晨读经

    爱慕神就会让神居首位。信主前,人常以自己为主;信主后,信徒就以耶稣基督为主,让主居首位。基督徒在事物上「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而把吃喝衣着放在次要的地位(参太六33)。王载博士常说∶「未读圣经,不吃早餐。」(NoBible,nobreakfast)基督徒在活动的时间上,先求与主相交,连主耶稣自己也立下榜样∶「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时候,耶稣起来,到旷野地方去,在那里祷告。」(可一35)而且他是习惯性的这样做,门徒知道他经常这样做,一找就可以找到他。灵修读经最好要养成习惯,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方式,习惯就成自然,成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先知以赛亚每天在服侍别人之先,每日清晨在神面前「以谦卑的心聆听受教」,得到神的教导提醒,才有力量去教导别人(参赛五十4)。

    我们知道各人的生活习惯不尽相同,有些人头脑最清醒的时间是在晚上;有些退休人士或家庭主妇最安静的时间是在白天,只要我们把自己的佳美良辰献上,与主交谈,也就不一定要在清晨。

    二、朝诗晚箴

    灵修读经读些什么呢?基督徒在不同的年龄时期,会采用不同的方式。

    我年轻时喜欢用「朝诗晚箴」的方法,早上先读一篇《诗篇》,再读两章旧约,一章新约,用一年可把整本圣经读完一遍。

    颂读《诗篇》时常会与诗人认同∶与他一同吐露心声、倾诉哀怨、发泄忧闷、祈求愿望、欢欣庆贺,甚至抗议不平、表达愤怒。在主面前倾心吐意,舒畅心怀。颂读《诗篇》时,也和诗人一同敬拜赞美,认罪祈祷,许愿感恩,荣耀歌颂。

    晚上查考《箴言》,反省自己一天的思想言行,照着每月日期,第一日读《箴言》第一章,审查自己对上主是否信靠、顺服、交托、敬畏,对别人是否相爱宽容、言行一致、遵守诺言;对自己是否思想清洁、态度谦虚、殷勤努力、立定志向。

    早晚灵修时,我也用日记本作灵修札记,把灵修心得简单扼要地记录下来,为祷告蒙应允而感恩,为一再犯错而受警惕,为读经亮光所得而欢欣,为神的应许而紧紧抓住。每天一节圣经,一个祷告,得主加力,顺主引导。

    三、背诵圣经

    有时每周背诵一节宝贵的金句经文,每天背诵一次,一周下来耳熟能详,一个月总温习一次。诗人说∶「我将你的话藏在我心里,免得我得罪你。」(诗一一九11)

    背诵经文使我们昼夜思想神的话语。我们的思想意念就是我们脑子里面内在的言语,将神的话语深藏在我们心里的时候,我们的思想就会受神的话语潜移默化,改变我们的思想,使我们「心意更新而变化」,以至更容易「察验」神美好的旨意(参罗十二2),不致于完全跟随世俗潮流的思想,会产生抗衡的作用。

    当我们紧记神警诫的话语时,就会产生对污秽罪恶的畏惧。当我们抓住神应许的话语时,就会产生对神信实的信心。当我们背诵一些神得胜的应许时,就会使我们产生能力而刚强壮胆。当我们背诵神保护看顾的见证时,就会使我们得安慰、得喜乐。背诵圣经时,其实也是表达对神与我们同在的一个方式之一。

    四、家庭灵修

    成家立室有了儿女之后,除了自己仍然保持个人早晚灵修之外,在晚饭时与两个儿子一同读英文的《每日灵粮》(OurDailyBread),先让大儿子读出英文的经句及故事,然后请他简单扼要的用华语讲给外婆听,再让小儿子提出问题,简单讨论,接着我们轮流谢饭祷告。我们现在仍回味那一段甜美的日子。

    灵修读经时,除了读圣经之外,也可以同时运用灵修辅导本(见一些参考书目),但必须以读圣经为主要灵修的内容。

    读经与生活实践

    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八31、32)我们必须再一次强调默想与聆听的重要,让神的话语潜移默化,变成我们的生活模式。

    行道是听道的窍门,也是获得自由释放、生命丰盛的途径。若是我们喜爱读经而又昼夜思想的话,就会好像把树栽在溪水旁(参诗一1-3),得以吸收神话语的活水泉源。消极来说,可以避免罪恶的思想行为∶「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若非有神的话语来帮助我们的话,罪会愈来愈沉重∶「不从」、「不站」、「不坐」一步步泥足深陷。积极来说,可以生命丰盛,按着当时的需要,结出丰硕的果子∶悲伤时有喜乐的果子、失望时有信心的果子、蒙恩时有感恩的果子、受伤时有饶恕人而得医治的果子。

    若是我们紧记神的话语法则(参箴三1-6),神的话就会变成为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参诗一一九105),在我们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认定主,倚靠主,他必指引我们的路(参箴三6)。当我们充满神话语的时候,就是与神同心同行的时候,那样,我们要走的路,也就是神要走的路。我们可以心安理得,与神同行。

    旧约中的约瑟敬畏耶和华,虽然他的兄长出卖他,他主母波提乏太太引诱他、陷害他。圣经却一再说∶「因为耶和华与他同在,使他凡事顺利。」(创三十九1-3,19-23)他的道路虽崎岖不平,却是照神原定的旨意(参创三十七5-11)走向宰相宝座必经之路,一条顺利通达的道路!

    读经与灵命成长

    正如主耶稣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四4)我们的身体,要靠食物而生活成长;我们的灵命,要靠圣经而培育成长。甚至主耶稣自己童年十二岁时,曾在圣殿中坐在教师中间,学习神的话语,一面听,一面问,兴趣浓厚,应付自如,专心以父神的事情为念,令人稀奇。《路加福音》总结第二章说∶「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路二52)

    我们作为基督徒,也必须在教会中、在家庭中学习主的话语,以至灵命成长∶「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参徒二41-47;弗四11-16)

    一、如吃食物

    初信主重生的基督徒,如才生的婴孩,需要吃奶,靠母亲或奶妈喂养(参彼前二2)。但婴孩期过后必须「长大成人」而能「吃干粮」(参来五11-14),自己能吃干粮而又能消化吸收。在吃干粮时若是遇到「难以解明」的地方(参来五11;彼后三15、16),不可整个弃置不吃,正如吃鱼时,把鱼骨放在一边,好好的享受鲜美的鱼肉。等有机会时,请教别人教导解明(参徒八28-35),何况我们还有圣灵教导我们,引导我们明白真理(参约十四26,十六12、13)。

    神的仆人如耶利米(参耶十五16)、以西结(参结三1-3)和使徒约翰(参启十8-11),都是把神的话语如食物一般吞吃下去,用来培养他们自己,又用来培养别人。

    二、如照镜子

    读经如照镜子,不但显露我们自己的心灵状况,看出偏差瑕疵,得以改进,更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读经听道而把圣道真理在行为上活出来,若有困难,也求主帮我体会明白,得以胜过,使灵命成长(参雅一19-25)。

    《哥林多前书》第三章教导我们应该如何读圣经,应该把一切的「帕子」障碍除去,从圣经中看到主荣耀的形象,不单使我们更多认识他,更能像学写字摹字帖一般,效法一位自己钦佩的老师一般,言行举止都像老师。保罗说∶「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主的灵变成的。」(林后三18)

    当我传道受到挫折时,我从《马太福音》第十一章中,学习主耶稣祷告感恩,而使自己心里柔和谦卑,得享安息(参太十一20、25、29、30)。当我受到别人攻击逼迫时,我从《路加福音》第二十三章中,学习主耶稣祷告赦免饶恕仇敌(参路二十三34)。就是这样,我若天天读经,从圣经中效法基督,我就会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

    三、如读情书

    神就是爱,他爱的对象主要是人,因此,他照着自己的形象造男造女,赐人有理智、情感、语言,使人能彼此沟通,表达彼此的爱情。神又透过许多神的仆人多次多方的写下他的意旨信息,从各方面表达他对人的爱(参来一1、2),所以圣经的许多书卷及书信,都是神向人所写的情书。整本圣经都是环绕着《约翰福音》第三章十六节∶「神爱世人」,他也盼望人接受他的爱,能够「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这就是神话语的总纲(参可十二28-31;太二十二34-10)。

    怪不得大卫王在《诗篇》第十九篇中,表达他对神话语的认识与爱慕,并且提醒自己留意自己的思想意念、言语行为的谨慎(参诗十九1-14)。《诗篇》与《箴言》之中,不断有人吐露他们对神话语的欣赏与爱慕(参诗一一九12、147、148、167;箴三1-3)。

    读圣经正如读情书一般,不断默想、推敲,且在字里行间捉摸爱人的心意,爱情便与日俱增。最终我们在《启示录》中看到「羔羊的婚筵」的一幅美丽图画,基督与圣徒彼此都付出了为对方牺牲的大爱。从此之后,彼此甜蜜地相爱,直到永恒(参启十九-9)。

    今天,基督徒要在基督身体——教会之中,运用话语的职事,装备圣徒。圣徒「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弗四11-16)

    灵修读经能促使自己灵命成长,也彼此相助,大家一同增长。

    灵修资料

    OurDailyBread,USA∶RBCMinistries

    《每日灵粮》,香港∶香港读经会。

    《每日读经释义》,香港∶香港读经会。

    《每日箴言》,美国∶普世佳音出版,TheBacktoGodHour。

    《新荒漠甘泉》,香港∶海天书楼,一九七一年。

    《宣教日引》,美国加州∶万民福音使团。

    默想问题

    一、试坦诚检讨自己的灵修读经习惯,历年来有何进展?

    二、试比较这两段经文的不同果效∶《诗篇》第一篇一至三节与《约翰福音》第十五章五至八节,试举出三个生活实例。

    三、试思想背诵圣经金句有何益处?主耶稣如何得胜魔鬼试探(参太四1-11)?

    四、试考虑每日灵修时,一节经文,一个祷告所产生的指引、安慰与力量。

    
四.灵命篇 第28课 奉献/高云汉
    奉献是神儿女回应父神慈爱信实的供应与赏赐所献上爱心的回应∶包括身、心、灵的委身事奉,以及恩赐、时间与财物的奉献。所提各项奉献彼此都有关联,但本课着重金钱财物的奉献。

    为何奉献?

    奉献的意义深长,不是因为父神有所缺乏,需要我们供应补足,乃是要我们彰显父神的荣耀,使我们享受救恩的福乐(参诗五十7-15)。

    一、因为神的主权

    大卫王为耶和华预备建筑圣殿的各种材料之后,他祷告说∶「我们的神啊,现在我们称谢你,赞美你荣耀之名,我算什么,我的民算什么,竟能如此乐意奉献。因为万物都从你而来,我们把从你而得的献给你。」(代上二十九13、14)

    父神是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正如诗人大卫说∶「地,和其中所充满的,世界,和住在其间的,都属耶和华。」(诗二十四1)父神既然拥有一切,他当然有使用万物的主权。《雅各书》也说∶「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种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雅一17)父神有凭他美善赏赐人多少的主权,也有凭他旨意收取多少的自由。怪不得当约伯失去父神所赏赐的一切时,他仍能称颂神说∶「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伯一21)约伯对自己的生命,以及父神的主权,都逐渐有更深的认识。因为,他没有抱怨,也没有妄乱批评父神,以至最后他获父神加倍的赐福(参伯四十二10-15)。

    二、因为神的拯救

    神要我们奉献祭物,乃是要我们感谢他。有困苦时向他求告,蒙恩惠时向他还愿,而最终将一切荣耀都归给他(参诗五十7-15)。若是我们受神恩惠而故意忘记神呢?!我们忘恩负义的话,可能会情感痛苦,甚至精神**。可是父神存心要赐福拯救我们,他说∶「你们忘记神的,要思想这事,免得我把你们撕碎,无人搭救。凡以感谢献上为祭的,便是荣耀我。那按正路而行的,我必使他得着我的救恩。」(诗五十22、23)为这缘故,摩西一再提醒以色列民众不可忘记耶和华他们的神说∶「恐怕你吃得饱足,建造美好的房屋居住,你的牛羊加多,你的金银增添,并你所有的全都加增,你就心高气傲,忘记耶和华你的神,就是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的……恐怕你心里说,这货财是我力量我能力得来的。你要记念耶和华你的神,因为得货财的力量是他给你的,为要坚定他向你列祖起誓所立的,像今日一样。你若忘记耶和华你的神,随从别神,事奉敬拜,你们必定灭亡,这是我今日警戒你们的。」(申八12-14,17-19)

    归根究底,基本的问题是∶以谁为我们财物的主人呢?原本一位都是属父神的,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父神赏赐给我们的,包括我们的生命气息、家庭环境、聪明才智、教育机会、工作职位等。可是我们常以「自我」为中心,心里说∶「这货财是我力量我能力得来的。」如此这般,就把「自我」放上了「主人」的地位。忘记神、得罪神,自取败坏。向父神作出我们的奉献,是让父神把我们从「自我」的圈子里救出来。

    主耶稣很清楚地教导我们∶「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玛门』是财利的意思)。」(太六24)这不但是「爱、恶」,「轻、重」的问题,也是「先」、「后」次序的问题。因此主又说∶「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吃、喝、穿戴等财物),都要加给你们了。」(太六33)

    我们事奉神,就会信靠神、敬爱神。相信父神会赐福、降祸,按他旨意供应我们的需要,保护我们的安全,赏赐我们的恩赐与能力。

    我们若事奉「玛门」,就是以「玛门」来代替父神的地位。金钱财富不但有购买力、影响力、控制权;更在「财利」的背后产生一种赐福、降祸的「魅力」,成为我们敬拜事奉的对象而自取败坏。父神要我们奉献给他。基本的问题是∶我们是以父神为「主」,照他的旨意来使用钱财呢?抑或以「玛门」为「主」,凡事以「钱财」的得失为依归,任由「钱财」来控制摆布我们的人生呢?我们必须挣脱「玛门」的控制与捆绑,有一些美好的建议值得我们参考运用∶

    (一)参考圣经中善用金钱的见证。

    (二)需要更多了解自己对金钱的心态,是贪爱呢?是憎恨呢?惧怕呢?要看得合乎「中道」。

    (三)需要学习管理金钱∶订立预算、简朴生活、关顾他人、储蓄投资、福音使命。为荣耀神、造福人而管理金钱。

    (四)需与朋友谈论理财∶夫妻共商、小组讨论、朋友聚餐、策划理财、施予大计。

    (五)彻底除去轻贫重富∶不特别巴结富人,不轻视贫寒。不让财富来霸占我们的心灵,使自己得以自由自在,甘心乐意地服侍父神。

    三、因为神的命令

    神藉摩西宣布他的诫命、律例、节期、献祭物、献初熟土产,甚至献头胎的儿子,牲畜等(见《出埃及记》、《利未记》等五经书卷)。神有命令,也有他的警告∶耶和华神要从被掳回归的以色列民众奉献人力财力,为耶和华建造圣殿,不然的话,就会遭受财物上的损失(参该一1-15)。神有命令,也有他的应许∶「万军之耶和华说∶你们要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以此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玛三10)

    使徒保罗对以弗所教会的长老说∶「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徒二十35)

    保罗也对罗马的弟兄姊妹说∶「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十二1)

    四、因为神的榜样

    奉献是我们对神的慈爱赏赐作出爱的回应。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参约壹四19)。「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罗八32)保罗以主耶稣的舍己助人的榜样来激励哥林多教会的弟兄姊妹努力捐款,帮助在贫困需要当中的人。保罗说∶「你们知道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典,他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叫你们因他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林后八9)

    我们为什么要奉献?理由甚多,写之不尽;但归根究底,都是因为我们有一位丰富、信实、慈爱的父神。他有主权、有赏赐、有应许、有福气、有拯救、有榜样,甚至有试验。为了彰显他的荣耀,回应他的大爱,我们必须凭信心,爱心尽力地奉献。

    奉献什么?

    父神有数之不尽的恩典,激发我们尽力奉献。我们要奉献些什么呢?

    一、奉献我们的生命

    保罗提醒雅典人∶「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们作诗的,有人说∶我们也是他所生的。」(徒十七28)保罗相信当他仍在母腹里未出生的时候,父神已经呼召他,将他分别出来,要叫他在外邦人中传扬基督的福音(参加一15、16)。父神赏赐我们每一位有生命、气息,以及各样的环境,要各人按神的呼召来完成神的使命,让我们一生不致于虚度而能活出丰盛喜乐有使命的人生。

    当年主耶稣呼召门徒∶「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太四19)经过多年的教导、培训装备,这些门徒终于成为使徒,带领许许多多的人得着基督的救恩(参徒二14-41,四1-4)。当然,那些蒙呼召的门徒必须甘心乐意地献上自己来跟从主。要发掘自己的恩赐,认清所蒙的呼召,靠圣灵引导订立人生的目标,接受装备,而活出父神从上面召我们要奔跑的路程标竿,而最终完成使命,领受奖赏(参腓三3-14;提后四7、8)。

    使徒保罗劝我们说∶「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十二1)

    二、奉献我们的恩赐

    当我们奉献自己的生命时,同时也奉献自己的时间,因为一分一秒的时间加起来,就是我们的生命。有人喜欢将天然的才干与属灵的恩赐分开来讲,其实信主前的才干,如艺术、音乐,以及信主前所受的教育,如电脑、工程、医学等,不也都是父神赐给我们受教育,有工作机会,得来的学识经验吗?摩西与保罗学了当世高深的学问,岂不都是奉献给神作事奉的工具吗?神藉摩西吩咐以色列人在埃及所取得的金器、银器(参出十二35、36),若放在亚伦的手中,就铸成了金牛犊,让以色列百姓当作偶像敬拜,使百姓陷入罪大恶极的祸患中(参出三十二1-14)。然而,照摩西吩咐奉献给耶和华,藉着巧匠的手艺,就做成了父神会幕中事奉的器具(参出三十五4-四十33)。

    我们应把信主前所得的才干学识,分别为圣奉献给神使用,信主后圣灵又赐下属灵的恩赐,需要发现、挑旺,运用在服侍神、服侍人的事工上。

    三、奉献我们的入息

    农夫要把地里首先初熟之物,送到耶和华的殿中(参出二十三19),承认土地、阳光、雨水、种子,甚至我们作工的健康与劳力都是父神的赏赐。我们敬爱回报神的恩爱,以父神为「先」,把初熟植物献上给神。照样,畜牧的人把他们的牛羊作供物献祭给神,并照着不同的节期,向神还愿、感恩、认罪、赎罪(参民二十八1-二十九40)。

    现代人的入息常以金钱计算,所以我们惯常奉献我们的金钱。奉献金钱时,需要照着我们进项的比例来计算我们奉献的数目。

    曾有法利赛人和希律党的人来试探陷害耶稣,耶稣要他们拿一个当时所用的钱币来给他看∶「他们就拿了来,耶稣说,这像和这号是谁的,他们说是凯撒的,耶稣说∶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他们就很稀奇他。」(可十二13-17)凯撒是代表当时的罗马政府,一般的政府供应人民军事的防卫、立法司法的行政、社会的福利等,使人民可以安居乐业,因此人民需要按照入息的比例先扣出来,纳税给政府。

    正如以上说过,父神赐给我们生命气息、才干恩赐、教育知识、办事能力、工作机会,因此,我们也应该按照入息多少,先抽出来奉献给神。亚伯兰蒙神赐福战胜敌人,他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来献给至高神的祭司麦基洗德(参创十四17-20;来七5),列祖雅各立石为柱,作为神的殿,并向神许愿奉献十分之一。从此,摩西向以色列人颁布神的律例时,也定下「十一奉献」的命令(参利二十七30-34)。

    先知玛拉基曾严厉地警告,并作出积极的鼓励,要以色列人「将当纳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仓库,使我家有粮,以次试试我是否为你们敞开天上的窗户,倾福与你们,甚至无处可容。」(玛三8-10)

    除了金钱奉献之外,我们更需要有计划地奉献我们的事业,我们遗产的一部分,我们奉献的人生。我知道有许多宝贵的见证,正如主耶稣所谓「施予的法则」∶「你们要给人,就必有给你们的,并且用十足的升斗,连摇带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们怀里。因为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路六38)

    怎样奉献?

    奉献的内容重要,奉献的态度更重要。神不喜悦的奉献是怎样的∶不完全的奉献(参申十五21);假冒为善的(参赛六十六3);恶人所献的(参箴十五8;何八11-13);拜偶像者所献的(参摩五25、26);污秽的(参玛一7);不供养父母的(参太十五5);心存骄傲的(参路十八1、12);不诚实的(参徒五1-10)。

    神所喜悦的奉献是怎样的∶按自己力量(参申十六17);诚心的(参代上二十九9);公义的(参诗四5);喜乐的(参诗二十七6);心存感谢(参拿二9);与人和睦(参太五24);出自爱心(参路七46、47);毫无保留(参可十二41-44);出自信心(参来十一4);甘心乐意的(参林后九7)。

    何时奉献?

    奉献要把握时机,伯大尼的马利亚奉献香膏给主耶稣,得主欣赏称赞∶「耶稣说∶由她罢,她是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约十二1-8;参可十四1-9)尼哥底母奉献香膏时,主耶稣已经死去了,不能及时欣赏(参约十九39、40)。抹大拉的马利亚买了香膏要去膏耶稣的身体时,耶稣的身体已经复活了,不需要香膏来膏抹了(参可十六1-6)。那么,我们应在什么时候奉献呢?

    一、七日第一日

    保罗论到捐献∶「每逢七日的第一日,各人要照自己的进项抽出来预先留着,」(林前十六2)及时奉献。「七日的头一日」是主耶稣复活的日子(参太二十八1);又称为「主日」(参启一10)。初期教会原本天天都聚会(参徒二46),到后来,才改为每逢主日举行「主日崇拜」,聚会和掰饼(参徒二十7)来纪念主的复活。

    二、特别节期时

    旧约以色列人生活在农耕畜牧的社会,每逢特别的节期,他们就将他们的牛羊鸽子,或田里的土产奉献给神。耶和华藉摩西吩咐以色列人说∶「这些祭要在你们的节期献给耶和华,都在所许的愿,并甘心所献的以外,作为你们的燔祭、素祭、奠祭和平安祭。」(民二十九39)现代的人领薪金,所以就奉献金钱代替牛羊土产。

    三、建造圣殿时

    摩西按照耶和华的吩咐,要以色列人奉献礼物来建造会幕圣所(参出二十五1-9)。大卫王和所罗门王要各级首领长官带领以色列百姓乐意奉献,为耶和华建造圣殿,而且大卫王自己带领先作出奉献,然后鼓励别人奉献(参代上二十九3-5)。被掳归回重建圣殿时,当时的族长、祭司被神激励他们的心,也都带头奉献金银财物,为神重建圣殿(参拉一1-11)。今日我们为教会建堂,为神学院建校舍,或者福音机构购买办公室时,我们都应该照圣灵感动按能力所及尽量奉献。

    四、感恩见证时

    当我们患难蒙主帮扶,疾病蒙主医治,意外蒙主保守,生活中蒙主奇妙施下恩惠,在种种情况下作感恩见证时,我们都应该作出特别的感恩奉献(参诗一0七17-22)。

    五、见人需要时

    主耶稣曾经讲过一个好撒马利亚人的故事,他见到途中一个被强盗打伤的人,就动了慈心,出钱出力照顾他(参路十25-37)。二00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南亚发生地震海啸,死伤及无家可归的人数众多,全世界的国家与民众,都慷慨地伸出救援的手,出钱出力,协助灾民重建家园,

    主耶稣与门徒周游各城各乡,传道宣教,得蒙一群妇女用她们自己的财物,供给他们的需要(参路八1-3)。腓立比的教会一次再次地供给使徒保罗在各国旅行宣教需要(参腓四10-20),保罗也用很长的篇幅来鼓励、称赞马其顿的众教会在极穷之间,慷慨乐意补助远方圣徒的需要(参林后八1-九15)。

    六、趁着年幼时

    耶和华神藉摩西颁布的诫命、律例、典章,不但以色列民众要遵行,更要用诸般的方法、模式来教导他们的子子孙孙,叫他们一生敬畏耶和华,谨守他的一切律例、诫命,其中当然包括守节、献祭、奉献种种的事奉。父神一再应许,若果他们这样做,必定蒙神大大赐福(参申六1-9)。《传道书》的作者说∶「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当记念造你的主」(传十二1)主耶稣年幼时,他的父母也带着他去圣殿献祭守节,关心父神家里的事(参路二22-52)。

    《箴言》说∶「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离。」(箴二十二6)我们必须趁我们的儿女还年幼时,就培育他们对钱财有正确的心态和看法。不贪爱、不惧怕、不憎厌、不吝啬、不浪费、不借钱;会适当地管理使用,节省储蓄,记录收支,学习预算,慷慨施予,诚实奉献。从小培养理财的习惯,使他一生自由释放,满足喜乐,享受幸福的人生。

    总括来说,「奉献」乃是基督徒一生对父神、对社会、对家人、对自己所尽的本分,所作的贡献。神造万物俱各美好,高山绿水,鸟语花香,各尽本分,作出贡献,彰显造物主的荣美。公鸡司晨、母鸡生蛋;公牛耕田、母牛产奶,各自有所贡献。古时有名为杨朱者,表露自私自利的人生哲学∶「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矣!」现代孙中山先生的名句∶「天下为公!」而我们主耶稣基督的至理名言∶「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十45)

    人,越是伟大,越能作出伟大的贡献。最后,让我们紧紧抓住主耶稣的应许,来活出「施比受更为有福」的人生(参徒二十35)。

    反省应用

    一、试检讨自己「奉献」的理由是什么?

    二、试列出我在哪几方面曾经有过奉献或施予?

    三、有哪几次当我作出奉献或施予之后,自己感觉非常的喜乐满足?

    阅读建议

    一、傅士德著,陈吴国香、徐美娟译∶《基督徒看钱》,香港∶基道书楼,一九八七年。

    二、陈终道∶《基督徒生活面面观》,香港∶宣道出版社,一九九六年。

    三、高云汉∶「财物观念的革新——管家,主人」,《大使命》双月刊,第三十六期,二00二年。

    
四.灵命篇 第29课 读书/陈世协
    引言

    《宾虚》(BenHur)是一出以耶稣时代为背景,描述一个犹太王子大起大落的人生遭遇的电影。在开始的剧情里,有一段罗马军官的对话相当发人深省。他们论及一位加利利的木匠耶稣在群众里传递一种思想,吸引了许多的跟随者,万一这群人带来骚乱,应该如何**打击。当大家在讨论如何使用兵器去**一种思想的当儿,一位聪明的军官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必须用另一个思想去打击这个思想,才是克制之道。」他这番话可把我们的课题给浮现出来了。

    原来我们今天的战场是在思想的领域里搏斗的。要改变一个人,就得先改变他的思想。基督徒要成长、改变,也需要从思想的层面上切入,才能心意更新而变化。因此,读书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书本就是传递思想的主要媒介。

    为何读书?

    读书不是单一层面的操练。不同的书籍帮助我们达到不同的果效。如果我们明白读书不同的目的,那读起来就更有味道了。

    一、为了增加知识

    在今天资讯的时代里,天天有五花八门的新点子,无奇不有的新玩意儿。读书带我们进入各个领域里去了解不同的课题;接触各行各业的实况;属灵书籍更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圣经的真理。各种专题的书都包括在这里。

    二、为了激励生命

    读书就有如参加讲座、特会,也像与一个人促膝而谈,藉着两人的互动,总会摩擦出火花来。这种书常常令人爱不释手,因为它们常是有血有肉的记录,使人引起共鸣。名人传记、励志小品等都可能达到这个果效。

    三、为了生活装备

    在所有的出版里,相当大的部分是为了这个目的而写的。人生许多的经历是学校学不到,一些家庭也没有传递,常常是靠「过来人」把他们的心得或痛苦的经历公布于世,使读者不必步他们的后尘。一些婚姻家庭、青少年问题的书籍都属于这个范围。

    四、为了破迷解惑

    这类的书一般上是处理一些比较棘手的课题。这类的课题即使在基督教的圈子里也有不一致的看法,如神的本性、堕胎、离婚、再婚、安乐死等。这类的阅读要求读者以客观的分析,开阔的胸襟去思想问题的所在,愿意考虑问题的正反面,也愿意接受不完美的结论。通常读者需要读不同作者的看法及不同角度的论点才能比较公平地去面对它。当然,最重要的仍是圣经的看法如何。神学、护教、哲学、伦理和议题式的书本通常会归类于此。

    五、为了融会贯通

    许多人博览群书,可是没有把各个作者的不同见解,结合成为自己接纳也合乎圣经的个人信念。它们仍旧是硬梆梆的原料,没有经过处理而成为全新的、更美的产品,甚为可惜。我读书最终的目的是把所学的各门各派的论点能够在圣经的光照下建立我们自己的信念,塑造我们的基督徒生活方式。我想这应该是读书最大的乐趣吧!

    如何读书?

    读书的方法因人而异。可是综合大家的看法,不外包含以下的步骤∶

    一、先读序言、前言、目录

    许多人为了先睹为快就省略了这个步骤,殊为可惜!其实短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完成了这个部分的阅读,但是回收可多呢!以下列出几点∶

    (一)一般书籍为了销路,多邀请众望所归的名人或专家赐序,以提高读者对该书的信心。这也不失为该书可读性的参考。

    (二)作者的自序更是要读一读。你在里头大概可以认识到作者的背景、个人议程、写作的动机、当时的大环境等的相关资料。

    (三)有时鸣谢的部分在序言里一概处理掉了,也有时独立分开处理。读一读鸣谢,也可以知道除了作者以外,还有谁对此书有贡献。

    (四)略略读一下目录,就对作者处理课题的方面、思路的发展以及所涵盖的范围一目了然。这样的认识等于是为建筑设定了架构,其他细节的安装就省事了!认识了书本的架构,内容就比较好处理。

    二、由略读到细读

    阅读内容时,可以先快速地略读一遍,注意主要的提纲要领、思路的发展,对内容有基本的认识后,才仔细地阅读。这种读法有助于吸取内容的精粹。对比较思考性的书这种读法特别有益。一般而言,读理论性的书较慢,叙述性的书可以快速些。对于各种类型的书本的阅读法,可以参照本课「阅读建议」里阿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内中有详细的解释。

    在阅读时,我们可以一面阅读,一面自问∶

    (一)本书主要在讨论什么?

    (二)作者如何支持他的论点?

    (三)本书的论点正确吗?

    (四)本书对我的作用何在?

    (五)本书合乎圣经的教导吗?

    许多读者总喜欢把作者当作权威来看待,阅读时比较不喜欢用批评性的眼光去分析,惟恐有失尊重。其实成熟的作者自己也知道他的论点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因神学立场、宗派立场、文化政治的大环境等,难免在论点上有所局限。我们多读谁的著作就难免多受谁影响。批评性的阅读帮助我们过滤与我们价值观和世界观相近的思想。当然,在博览群书之后最重要仍是要建立合乎圣经、又属自己的信念。这几个问题就是在协助我们思考该书的可信度与接纳度。

    三、把书本工具化

    有的人对自己的藏书非常宝贝,不舍得有任何的记号、划线,或在空白的边缘写上心得及感想,所以把书读完之后仍旧完美如新。我的看法则认为书是一种工具。阅读完之后,它就变成提供资料及参考的来源。因此,我建议自己的书本可圈可点、可划可涂、可写可折。那我们对这本书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以后寻找相关资料也快,复习时不必从头再读一遍,看看书中记号就可获得提示了。

    四、争取阅读机会

    多数人都被卷在繁忙的生活节奏里,苦于时间的不足。现代人需要刻意去争取阅读时间。今天的城市生活逼得我们需要花许多时间在车站等候交通工具,在交通工具里随着堵塞的街道缓缓而行,在机场等候入关闸或等候接机,在邮局、银行、政府部门排队等候,在餐厅等候迟到赴会者,我们许多宝贵的时间就在这些等候中流逝了。如果随身带着书本,即可争取等候的时间阅读。哪怕是一小段,累积起来也是可观的。现在出版的有声书、电子书更便利于在路上行驶,出门公干的族群。

    人人都有惰性。如果自己每年有读书计划,在同行的人中组织读书会,每月有读书分享、新书介绍,就更加激发我们读书的意愿了。

    如何选择书本?

    读很多书不等于见识广、人品好。看滥品,无益、负面的书反而使人越读越糟。《传道书》的作者说得没错∶「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传十二12)我们常看谁的书,就易受谁的影响。因此书本的选择也非常重要。以下就列出一些建议给诸位参考∶

    一、在选择技术性的书时,由浅到深,由入门到专门,则比较容易消化。

    二、要从不同的管道选择好书。

    今天的快速生活不容许我们把时间浪费在一些颓废无聊的书本上。因此,我建议以下的方法寻找值得一读的好书∶

    (一)你可以征求牧者的意见。一般追求长进的牧者对各类最新出版属灵书籍,市面上的好书常常先睹为快地购买阅读,可以询问他们的意见。

    (二)你可以征求专家意见。对于一些专门性的书,可以请教教会或朋友中这一行的专家。他们常常能建议一些适当的书让你饱餐一顿。

    (三)基督教书局或其他书局多有本年度畅销书一栏,或本年度得奖书的摊位。这些书会畅销,能得奖,一定有其过人之处,可以考虑。

    (四)许多出版社、杂志都有新书介绍的专栏。英文的杂志《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Today)曾发表「二十世纪基督教经典之作一百本」。相信还有其他的好书介绍目录供大家参考。这些的资源都是选择好书的去处。

    (五)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问一问读过该书的人的意见如何,那就更加确定了。

    (六)说到这儿,我想为一类常被人瞧不起的书进言两句,那就是古典文学。多数人觉得文学著作、小说经典是属于娱乐性的东西,不能登大雅之堂。这类软性的书多谈爱情故事、生活写真、人性挣扎、复杂错综的人际关系,似乎仅是调节生活的闲言闲语,没有什么价值。

    当然,一些大众化的俗气小说,内容乏味而重复,为了争取更多销路而把事实夸大或理想化的书比比皆是。可是一些经过时间考验的古典文学就不一样了。它们对人性的刻画真实,把人内心的挣扎透过故事的方式来描述得历历在目,非常传神意会。里面所传递的人生哲理并不比理论性的书逊色。更何况是使用大家爱护易懂的叙述体裁,把吊诡性的人伦哲理活生生地呈现于读者的眼前,更是引人入胜,值得考虑选读。

    (七)作为基督徒,我们最重要的一本书仍旧是圣经。我们既然确信圣经为基督徒生活的最高准则,那就更应该熟读圣经、热爱圣经,遵从圣经的教训,就可以分辨好歹了。神学院老师提醒我在追求学问时,要把一只脚的重心放在圣经,用另一只脚到周围探索。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把脚收回到圣经的基础上,那就安全多了。

    结论

    读书可以在学校里按照课程一级一级地读上去。可惜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种机会∶有人的读书生涯因为现实生活的需要半途而废;也有人因为开窍得慢而被现代的教育制度淘汰在正规学府的门外。可是学习不必因为学府的门关闭而停止,我们可以透过另一种的读书方法——阅读生活——而继续我们的学习。人生最大的浪费恐怕是头脑的浪费。我们要珍惜机会,常常阅读,作个成长的基督徒。

    今日思想界的战场,需要更多努力读书、努力思考的基督徒挺身而出,为我们的信仰作时代的见证人。我邀请你一起投入!

    问题研讨

    一、为什么许多人不爱看书?

    二、你读书的障碍是什么?

    三、除了圣经以外,哪一本书影响你最大?

    四、读了本章后,你愿意在阅读生活上作出什么计划?

    阅读建议

    一、阿德勒著,张惠卿编译∶《如何阅读一本书》,台北∶桂冠图书出版,一九八四年。

    二、杨牧谷∶《读书这玩意儿》,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一九八五年。

    
四.灵命篇 第30课 舍己背十字架跟从主/王志学
    请聆听主耶稣恩典的吩咐:

    “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可八34)

    “跟从”

    我们一生中会面对许多的抉择。在种种大小抉择的背后,蕴含一个最基本的抉择:我们是否选择跟从耶稣?其他的抉择都是这基本抉择的表达与应用。基督徒生活的成败,也与跟从基督的远近有密切的关系。

    初信主的人,特别在普遍以“举手决志相信”作为基督徒起点的华人教会文化影响下,要在心中作一重要的跨越:从相信到跟从。相信耶稣可以是静态的,跟从他却是动态的;相信耶稣不需付任何代价,跟从耶稣却要计算和付出代价。相信耶稣是“点”,跟从耶稣是“线”,要一生不断地划下去。若没有这重要的跨越,教会只会充满“相信耶稣”的过去(点)见证,而缺乏“跟从耶稣”的不断(线)体验。最可惜的,是只有“信”徒,而没有跟从耶稣的门徒。

    信主较久的,或是教会领袖也需要常回到根基性的反思:我在跟从谁?最基本的道理,反倒最容易忽略或偏离。种种“服侍耶稣”的忙碌事工,背后缺乏了“跟从耶稣”的实质,也是常有的现象。

    跟从耶稣的表达分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内在是“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参腓二5)。当宣明会(WorldVision)的创办人鲍勃-皮尔斯(BobPierce,1914-1976)说:“让那使神的心破碎的事情,也破碎我的心。”(LetmyheartbebrokenwiththethingsthatbreaktheheartofGod.)他表达了内在对主的跟随,就是:基督的价值成了我的价值,基督的性情成了我的性情,基督的感受成了我的感受。

    当卢云(HenriNouwen,1932-1996)在再思人生方向时,他祷告:“主呀!指示我你要我何去何从,我必跟从你。”这是外在的跟随基督。就是在人生的方向,往哪里去,做什么,完全放下个人的议程(agenda),顺服基督的带领:“若有人在服侍我,就当跟从我,我在哪里,服侍我的人也在在那里……”(约十二26)

    跟从的操练建议

    西方教会有倡导“WWJD”(WhatwouldJesusdo?)的操练建议,就是在任何处境下,我们都问:“若是耶稣在我这处境中,他会怎样做?”有些人虽然指出这操练的不足之处和因极端的应用所带来的偏差,但在持久的操练下,配以对圣经教导的全面了解,能有效地培养一种跟随基督的向心性和敏锐。

    跟随基督若得持久,必须作两种重要的操练:“舍己”和“背十架”。若缺乏这两种操练,跟随基督多会半途而废。

    四、舍己

    祈克果(SorenKeirkegaard,1813-1855)对舍己有精辟的见解:

    “一个基督徒是‘自我中心’意志被神破碎的人。他的‘自我中心’意志越强,破碎也就越深,也就更能成为好基督徒。这经历就是被称为新的顺服。基督徒是一个不再顺服‘自我中心’意志,却以那破碎的意志,去顺服神的旨意的人。合乎圣经的基督教信仰与意志的更新改变(transformationofthewill)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跟随基督的路上,圣灵会不断安排我们操练舍己的机会。每一次都带来内心的剧烈争战。我们是要让“自我中心”抬头,还是愿意倒下去。自我中心是相当蛮顽的,这可有两方面的表达:太敏感、太脆弱、太容易受伤和太坚持己见、自以为是、不能让步。

    当教会领袖从跟随基督堕落至跟随事工,也就从舍己的操练,变质成为己的操纵。那种容不得别人违逆自己的看法和决策的自我中心,十分可怕的。

    圣灵不断动工,只要我们不要抵挡他的工作,就能被塑造客西马尼园耶稣的心志:

    “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可十四36)

    舍己的人,会成为毫无主见,容让别人随意践踏的人吗?恰恰相反,自我中心越减少,基督的同在越增多。“他必兴旺,我必衰微。”(约三30)舍己的操练有助磨掉个性上的杂质,使我们更成熟更平衡。卢云描绘的可说是舍己的人美丽写照:

    “保持弹性却不会毫无立场,愿意去对质却不会随意冒犯别人,温柔宽恕却不会柔弱,有所坚持却不会操纵把弄别人。”

    他认为这种生命是与生命之源深深契合而孕育的果子,也就是紧紧跟随基督的人的生命流露。

    舍己的操练建议:

    *多讲肯定别人的话。

    *主动认错。

    *注意那些使自己常容易愤怒、发脾气的人与事,让圣灵光照拔除“自我中心”的根:“我”的看法、“我”的计划和“我”的面子。

    *注意那些使自己常容易感失望或灰心的人与事,让圣灵光照拔除“自我中心”的根:“我”的期望、“我”的理想和“我”的感受。

    *不介意出了力、帮了忙,却不被表扬和称赞。学习隐藏。

    *为拥有种种权利而感恩,却愿意学习放下权利。特别是我们知道只有在放下权利的情况下,才能服侍基督和见证基督。基督在这方面立下了美好的榜样:“他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腓二6、7)

    *操练禁食祈祷

    *在开会时,在无关大是大非的议题上,学习安静,欣赏和采用别人的看法和建议。

    五、背十字架

    对我们来说,背十字架的含义或许是模糊的。但对活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人来说,背十字架只有一个清楚的意思:被罗马政府判死刑,且要亲自把自己将要被钉在上面的十字架背往刑场。而十字架酷刑通常是一种政治和军事的惩罚,专门用来对付被视为威胁罗马帝国稳定的叛逆者。

    当耶稣借用“背十字架”来说明跟随他的要求,他背后的意思是十分明显的。你若要做一个彻底跟随耶稣的人,需作好心里准备,你将被现存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力量视为“异类”和“眼中钉”,而要被除之而后快。然而你为了跟随基督,愿意作出任何牺牲甚至摆上性命也不在乎。

    门徒是活在一种张力中:一方面我们在实践耶稣说:“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五16)另一方面,由于跟从耶稣的群体会根据耶稣的价值观从根基上批判、动摇和改变现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制度,因此他们有很强的“威胁性”和“颠覆性”。正是这样,跟随耶稣的门徒面对逼迫是常有的,这就是为何耶稣说:“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五10)

    我们的试探是太融入现存的文化和制度,和太在意教会对社会的相关性(beingrelevant),而不知不觉被驯化(beingdomesticated)。美国(U.S.A)一些先知性的分析,指出主流福音派教会反映了美国文化价值和政治意识形态,远超过见证圣经的价值。忠于跟随耶稣是会带来在不同处境中内心的煎熬,思想上的交战和行为上的挣扎。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家庭教会在在逼迫中制订了《七条大纲》,其中一条是“走十字架道路”:

    “信徒在清楚自己重生得救后,要认识信主的含义,就是跟随主,走十字架的道路,成为基督中心的门徒,愿意和他一起受苦。他们认定下次十架道路,是惟一能忍受苦难、逼迫,并胜过惧怕的秘诀。”

    赵天恩(1938-2004年)总结中国家庭教会的属灵经验,也强调基督徒必须走十架道路:

    “中国教会认识到苦难是门徒训练绝对必要的一环。故此,他们学会了接受苦难,为跟随耶稣的脚踪而付上代价。他们称之为‘走十字架的道路’。从这个角度看,他们对福音的认知和经历,往往比西方教会认识得更深。海外教会可以从中国教会学习到苦难在信徒生命成长中的地位。”

    中国家庭教会走十字架道路是效法了基督(参彼前二21),也承继了两千年教会的优良传统。海外华人教会也要投入这荣耀的行列。特别在面对普世宣教的挑战下,华人教会的福音运动必须有背十字架的生命力,才能完成福音遍传的艰巨任务。

    背十字架的操练建议:

    *深入默想思考“在世界而不属世界”的含义。

    *努力建立圣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至能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分辨与跟随基督背道而驰的地方。

    *从小事上开始实践不妥协的见证,和不能被收买的坚持。深知道“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凡在这**罪恶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你的荣耀里,同圣天使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可八36-38)

    *若是软弱跌倒,靠圣灵的能力再站起来,经历天父的宽恕,继续跟随基督。

    *“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可八34)

    问题研讨

    根据文中“跟随”、“舍己”和“背十字架”的操练建议来实践,分享心得和体验。

    阅读建议

    一、潘霍华著,邓肇吸、古乐人译:《追随基督》,香港:道声出版社,二00一年。(原著:DietrichBonhoeffer,TheCostofDescipleship,NewYork:TheMacmillanCompany,1963)

    二、窝特森著、梁成德译:《作主门徒》,香港:天道出版社,一九八九年。(原著:DavidWatson,Called&Committed.Wheadton:HaroldShawPublishers,1982.)

    三、赵天恩编:《赤地之穗-来自中国大陆之见证》,台北:中福出版社,一九九一年。

    
四.灵命篇 第31课 不要爱世界/陈世协
    在“木偶奇遇记”的故事里,小木偶去学校的途中,被一个花花绿绿的世界迷惑,很快就陷入狐狸带来金钱的诱惑、木偶剧院的主人带来美色的诱惑,以及享乐岛上各种令人目不暇给的感性诱惑等,使小木偶屡屡失败,不能自拔。虽然有代表“良心”的小蟋蟀从旁提醒,可是“世界”的魅力往往叫他神魂颠倒,无法摆脱。

    其实小木偶的经历与许多基督徒生活的感觉也差不多。我们虽然已经在信仰上得救了,可是要在生活上得胜,却常有挫败感。世界的确很有魅力,否则我们就不会有那种爱恨交织的烦恼。当撒但试探耶稣时,就企图用世界的荣华宝贵来换取他的忠贞(参太四1-11)。保罗的同工底马因为贪现今的世界,就离弃他而另谋出路,可见即使神的仆人也未能幸免(参提后四10)。

    在基督徒生活世界中,却不能爱世界,那种历史学家就如同在水中生活,却不能喝水那么苦恼;也像那在海上因船难而飘泊的人,虽然口渴难当,也不能喝一中咸海水那般难熬!虽然,圣经却非常清楚的告诉我们:世界爱不得!

    何谓世界?

    在新约中,“世界”的用法包含了五方面,它可以指:

    一、神所创造的宇宙万物(能约十七24)。

    二、人所居住的地球(参约十二46,《《新译本》》在此翻译成“世上”)。

    三、世上的全人类(参约三16,此处《《新译本》》翻译成“世人”)。

    四、人类的经历,情感及财物(参太十六26)。

    五、与神隔绝,反对神的世界体系(参约八23)。

    我们所关注的乃是以上第五项的用法。圣经警惕我们不要爱的“世界”也就是这里所指的。那个世界不是一个地理的位置,乃是一种状态或处境。它的统治者是撒但,是被称为“世界的神”、“空中的掌权者”的那一位。

    我们人类就是生活在这个受撒但权势所包围的世界里。因着人犯罪堕落,与神隔绝,撒但就控制、引导,并主使我们的生命。他利用世界上的政治、教育、娱乐、物质等工具来诱惑人违背神、背逆神。就如《约翰一书》第五章十九节所说:“全世界都伏在那恶者手下。”故此这个世界是基督徒不能爱的!

    基督徒与世界

    基督徒因着耶稣基督的救恩而全然改变了与世界的关系。基督徒的新身分是“天上的国民”(腓三20)。我们虽然住在世上,可是却不属于这个世界(参约十11、14)。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是完全断绝的——世界与我们都已经把对方钉在十字架上了(参加六14)。因此,我们认定了与世界关系上的三个事实:

    一、我们继续住在世上

    这个世界仍旧是人类的住处,是基督徒生活与事奉的所在。我们不能离开这个世界(参林前五10),但我们必须关心及处理世上的事务,不能置之不理(参林前七31-34)。我们是在这个世界上来为主争战。

    二、我们不属这个世界

    圣经一再地教导我们在与世界划清界限。有时我们日夜在世界的包围下,不知不觉就陷了进去。因此,圣经提醒我们几个与世界暧昧的关系是必须一刀两断的:

    (一)友谊的关系

    圣经提醒我们不要与世俗为友(参雅四4),因为这种友善会导致我与世界之间带来纠缠不清的暧昧关系。神要我们与世界之间建立敌友分明的界限。

    (二)仿效的关系

    圣经教导我们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参十二2),就是不要被世界的模式给压缩成为它的样式。这个世界不需要一个被它压缩成与它一模一样的翻版人,世界需要一个与众不同的基督徒带来的见证与更新!

    (三)相爱的关系

    圣经警告我们不要爱这个世界(参约壹二15)。贪爱世界就是寻求世界所给予的肯定,接纳它的价值观,沉醉于它的享乐以及跟随它的教训。也许我们可以使用世上的东西,买卖世上的东西,观看世上的东西,可是圣经警告我们不可以爱这个世界,免得我们对神的爱被“分化”了。

    三、我们要向世界宣讲耶稣

    基督徒不属于这个世界,但却不是仅仅地住在世上,他进一步地差遣我们到世上去成为福音的使者,作耶稣来到世上所作的事——宣讲天国的福音,使人认识天父(参约十七18)!,基督徒是带着一个伟大的使命生活在世上。

    为何不要爱世界?

    在《约翰一书》第二章十五至十七节清楚地告诉我们三个原因:

    一、两者不能兼得

    在爱神与爱世界两者之间,只能选择其一。因为这两者是互相排斥、彼此敌对的。若不是爱神的心驱逐爱世界的心,那就是爱世界的心麻醉了爱神的心。我们的心不能同时容纳这两种爱,神要我们单单地爱他!

    二、世界的内涵是情欲的事

    撒但使用深置于人心的欲望与骄傲来挑起种种的欲念,使人受制于所得之物,而完全漠视自己的属灵光景。世界的内涵令人受情欲的辖制而无法经历基督里的自由与丰富。

    三、世界是暂时的

    世界不仅是暂时的,最终还要受神的审判(参林前六2)!这是一个不值得眷恋和流连之处。爱慕这个世界就像在泰坦尼号(Titanic)上摆设你所购买心爱的家具,不论用哪一个格调摆设,最终都一起深入大西洋。

    如何得胜世界?

    传统上基督徒有四种的生活方式来面对世界:

    一、避世方式

    他们不但不属于世界,也几乎不住在世界里。他们相信世界败坏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与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如与世界分离,过着河水不犯井水,眼不见为净的生活方式。许多避世团体就是秉持着这种信念而建立的。

    可是,他们还是会面对同样的问题。因为人虽然可以远离世界,世界却在人心。不少这种团体中的欲望,导致滥用权利或相互勾结斗争的情况与世界不相上下。

    二、规条方式

    这是最普通的方式来面对世界。这种方式最容易衡量,又可以管制,在触犯或遵行时是显而易见的。多数的基督徒或多或少都曾经经历过他的威力或使用过它的方便。

    使用这种方式的困难是如何决定什么项目列在可行与不可行的栏目里。传统的项目如:化装、看电影、现代发型和新潮服装都曾经粉墨登场在不可行的项目里。在不断更新和复古的潮流里,似乎有数不完的项目必须加添,而那些规条加起来有如一本厚厚的法律辞典,年年得印刷增订版,甚至更需要一个仲裁团才能给予公正的裁判。

    其实爱世界岂止单单行动而已,更是一种内心的“态度”,是外在的标准所无法衡量的。这种生活方式易使人流于自我清高反而间接鼓励近乎冷酷的互相监督,带来不必要的罪咎感,更易受谣言的摆布。这种生活方式是执法者的梦魔!

    评估以上的两种方式各有弊病,常被基督徒嗤之以鼻。可是一个人的灵命成长是一个过程,不能一步登天。基督徒也各有独特的性格、优点与缺点。因此,笔者认为以上的方式,在不同阶段的成长里,按照个人的性格,可以考虑使用一阵子,可是不能只停留在一个阶段。

    综观这两个方式皆用外在的因素来保护或衡量一个人的成长。在成长的初期对于某些人是有帮助的。然而基督徒需要成长到不再依赖外在的束缚,而进到心态的领域里,学习自己管理自己,让圣灵和神的话语来管理,才能够迈向成熟。有如孩童的成长,按照他的成熟度,需要慢慢放手,最终让他能拥有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如果完全不屑一顾地拒绝以上的两种方式,那也未免太理想主义了。

    三、与世妥协

    这种生活方式不是神所喜悦的,也不会在教会里被鼓吹,只是生活在这种方式里的人为数不少,所以值得一提。在这里头生活的基督徒,有的是因为软弱,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是因为无知,缺乏圣经教导;有的是远离神,给魔鬼留地步;也有是明知故犯的一头栽进去的。

    这种生活方式会给予人虚假的安全感,暂时的感性刺激,使人不易摆脱。只是最终这个世界无法兑现他的承诺,反而带来辖制和捆绑,只有回到神的面前才能得到真正的平安喜乐。

    四、入世出世

    这是耶稣基督对我们的期盼。他要我们住在世界,却不属于世界。这是我们成长的目标,也是基督徒所追求的心意。以下三个建议可以提供读者参考:

    (一)委身于耶稣

    在不爱世界之前,我们就先让神占据我们的心。心有所属,就不易放荡。这种委身有如婚姻的盟约,当两人在众人面前宣誓一生成为夫妻之时,我们就同时决定放弃任何别的选择或更好的选择;如此世界就不易在我们犹豫不决的情况下乘虚而入。

    (二)注目于永恒

    我们的眼光影响我们的人生计划。能够看得多远,就能计划得多远。多数人都看到退休的阶段,因此为退休的生活以及需要作了长远的打算。基督徒应该看得更远一点!看到永恒,就会在人生的计划中为永恒来预备自己。今日世界所能给予的不足以应付永恒的要求,那世界的物质就成为我们为永恒而预备的工具,我们对于今生的得失起落也就比较容易处之泰然。注目永恒,优先次序则分明,人生拿捏则恰当。

    (三)基督徒的团体生活

    我们必须承认得胜的生活不能单靠个人的努力。神给基督徒其中一件最美的礼物就是教会的团体生活。独自一人是最容易放弃、陷入试探和越过界限的时刻。团体生活中的彼此守望、刺激和关怀,常常使人重新得力、生机再现。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活跃的教会生活。

    在《迪斯尼传奇》的书中,提到洛依和华德两兄弟为了和约的事,双方的律师吵得不可开交,态度强硬,丝毫不肯让步。洛依对他这一方的谈判代表说:“你们似乎都忘了华德对你们以及你们生命的重要性。如果不是华德,我们没有人能在工作。你们每个人的工作,福利都是来自华德和他所作的努力。他应该得到更好的待遇。”(注)突然间,谈判的方向改变了,协议也很快就达成。

    试想,如果没有耶稣的救恩,我们没有一个人有赦罪的平安、丰盛的生命和永恒的盼望。

    期盼,在基督徒与世界拉锯战的当中,不爱世界的决定能够显得那么的自然,那么的顺理成章!

    问题研讨

    (一)你一向对世界的看法是正面还是负面?

    (二)在入世出世的挣扎中,你最常有的困扰是什么?

    (三)你现在应对世界的生活方式是哪一种?

    (四)在得胜生活的三个建议中,你在哪一个需要重新在立志?请解释。

    (五)阅读了本章,你愿意作出哪一个行动来回应神的爱?

    阅读建议

    (一)传士德著,周天和译:《属灵操练礼赞——属灵增长之道》,增修本。香港:基督徒学生福音团契,一九九七年。

    (二)金碧士著,黄永培译:《效法基督》。香港:晨星出版社,一九**年。

    
四.灵命篇 第32课 总是主的人/谭中岳
    在基督徒的家庭里,常常都会看见宣告身分、发人深省的牌匾。譬如说“基督是我家之主”的口号指出我们这家庭是属于神的,“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侍奉耶和华”的经文提醒我们全家都要侍奉神。翻译过来的警句也很有意思:“耶稣是吃饭时看不见的客人,谈话时隐藏的聆听者。”能激发我们随时随地为主而活。

    有些信徒家庭把牌匾兼作装饰品,木头造的,金属造的,纸、玻璃、塑胶、陶瓷的都有。在门口、客厅、卧房、厨房、洗手间都放了。原意很好,但看得久了,习以为常视若无睹,便在牌匾前面作出相反的行为。谢饭以后就埋怨食物不好,或专门在请人吃饭的时候骂他们,发脾气,破坏大家的胃口,消化不良,身心受损。有时候说是非,美其名为关怀人,实际是扩张了舌头这个罪恶的世界。牌匾多并没有增加福气,反而做成更大的矛盾。主耶稣真的是我家之主吗?

    《罗马书》第十四章七至九节说:“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因此基督死了,又活了,为要作死人并活人的主。”明白并实践“总是主的人”的真理,就能确实地为主而活,彰显神在我们生命与生活中的主权。

    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

    总是主的人的内容就是或活或死。无论生死我们都是主的人,我们是属于他的,我们是属于他的。

    一、重生的确认

    《约翰辅音》第一章十二至十三节说:“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我们活着,是以蒙了重生有属灵生命的肉身活着;我们因为从神而生,是属神的儿女,我们是以这种身分为主而活。如果没有确认重生,起伏不定的,我们会有一种怀疑,我是不是已经得救呢?我是不是神的的儿女呢?我们肉身藉着父母出生,尼哥底母也了解,不能够再进入母亲的腹中再重生。重生也一样,有了属灵的生命就是有。难道我们的神会这么糊涂,一下子生,一下子不生。肉身的诞生是确实的,属灵的诞生也是确实的,没有这种确实的话,就像没有本钱便去做生意。我说为主而活,我用什么为主而活?当然是用我这种有属灵生命的人。我已经接待、接受了耶稣,我就是相信他的人,他已经赐我权柄作他的儿女。《加拉太书》第三章二十六节说:“所以你们因信基督耶稣,都是神的儿子。”一定是的。《约翰福音》第三章一节也说:“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神的儿女,我们也真是他的儿女。世人所以不认识我们,是因未曾认识他。”我们真是神的儿女,不会一天有生命,另外一天又没有生命。我们都有生命,只不过我们有时没有让这个生命充分表达出来。我们没有属神的生命,但是我们不一定会全面地活出我们的生命。再有,《约翰福音》第十章二十八节说:“我又赐给他们永生,他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何等宝贵的应许,是主耶稣基督亲口说的。他赐给我们永生,我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他的手里把我们夺去。人的儿女有肉身的血统不会改变。同样,无论我们的光景怎么样,就算我今天真的觉得离开神很远,不像一个属于神的人,我活得并不是那么开心,我行事为人没有与我所蒙的恩相称。不要紧,我仍然有神已经赐给我的生命,没有人能够从他的手里夺去。有这种肯定,有这种确认,我才可以亲近神、体会主恩、再享喜乐、为主而活。广义来说,为主而活是到永恒的。狭义来说,我们是在今生以目前的身灵型态为主而活,短暂却充实,意义远达永恒。

    二、死亡的宝贵

    究竟我们怎么样为主而死呢?《诗篇》第一一六篇十五节指出:“在耶和华眼中看圣民之死,极为宝贵。”基督徒是属神的人,在他的眼中,我们的死是极为宝贵的。我们的生非偶然,我们的死也非随意;神并不会随随便便让我们诞生,当然我们的死也不是无故偶然发生的事情。信徒的死是有他的计划,是有特别的意义,是特定的时间、地点、途径的。我们不太喜欢谈死,也不太喜欢去想死这种必须经过的人生阶段,所以我们谈为主而活就很开心,但论为主而死就尽量避免。其实死跟生一样,有神所安排的时间、地点、方法和意义。你看我们周围的人,包括基督徒在内,早晚都要死。透过疾病、老化、身体衰残;有慢性、有突发;有意外、有战争、有自然灾祸、有暴力,都会发生。许多时候,当我们看见死亡,并不是按照我们想象所应该发生的情形发生,我们就很迷惑,基督徒怎么会这样死呢?会在这种时间死呢?以这种方法死呢?许多事情我们不知道,但是有一件事情我们一定知道:全能的神是有计划的。当信徒完成他生存的使命,就接他回去。无论怎样,当耶稣再来的时候,在主里面死的人是有福的。如果我们一生两死,我们就没有福,因为我们还没有接受主耶稣基督,只有肉身的生,没有属灵的生,我们要面对肉身的死亡,还要面对永恒的死亡,离开神。基督徒却是两生一死,我们不但有肉身的生,我们还有灵生,结果我们只有一次肉身的死亡,便与主同在活到永远。

    三、胜过死亡

    我们讨厌死,一提到死,很少人会说欢迎啊,死亡快来,这是很自然的。不能说我们谈死越多,就不会怕死,还是会怕,因为死亡是我们的敌人。所以主耶稣基督要胜过死亡;我们要紧紧跟随着他,在他里面胜过死亡。我们知道基督徒的死是睡了,是过渡期,是我们经过肉身的死亡以后,就能够进入另外一个人生的阶段。我们有怕死的心是自然的,但是我们必须重温主耶稣基督怎么样胜过死亡。保罗说:“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林前十五55)我们也向死亡说,虽然你是我的敌人,但是你不能够伤害我,我已经在主耶稣基督里面。《希伯来书》第二章十四至十五节指出:“儿女即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无论是魔鬼,是死亡,耶稣基督已经胜过了他们,他已经释放了我们。信了耶稣还有一点怕死,是因为还未切实掌握到主耶稣基督已经胜过死亡,而死亡就是进入永恒的门路。基督徒一方面要为主而活,另一方面也要确定能够为主而死。有句话说:能够为其而死乃值得为他而活。能够牺牲、能够死,才能说我已经准备好了。当主耶稣基督值得我们为他而死,那么就更值得为他而活了。活不是底线,死乃是底线;如果死也不怕的话,死也能够甘心乐意的话,那么活就变成很自然。世界上有许多人为假神谬理而活,也准备为那些而死。我们跟这些人比较起来甚感愧疚,因为我们有些时候忘记了我们已经不再是一生因怕死而为奴的人。

    四、力保晚节

    我们随便随意散漫为主而活,好象还有很多时间,不必太过认真。但是,如果常常想到不知何时何刻为主而死,就会珍惜每一分钟为主而活。晚节并非老年才要注意,乃是任何年龄的人面对死亡的态度和言行。晚节不保就像念书差一个学分不能毕业,赛跑差一公尺不达终线,末途而废,功亏一篑。一生美好的为主而活,最后却没有为主而死。保罗宣告:“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提后四7)面对死亡,他充分地显明在主耶稣里的成就感。我们要效法保罗至死忠心,并爱慕耶稣显现,与他一样蒙神赐与公义的冠冕。

    死亡的经历是新鲜而陌生、好奇又难解的。我们要离开亲爱的家人和朋友,不再与教会的肢体团契敬拜事奉,死后的境界略有所闻却从未踏足,濒死的阶段也许有痛苦。凡此种种,难免有点迷惘、紧张和踌躇。既愿乐返天家,又想在今生多一天为主而活、感谢他、事奉他。《腓立比书》第一章二十至二十一节说:“照着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没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胆,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生至为要紧,死好得无比。归根究底,就是力保晚节,勇奔终点。基督徒不求死,却愿死,不怕死,却敬死。荣神益人的死亡,可以成为一生最有力的见证。

    在情在理总是主的人

    总是主的人之原因就是在情在理。按情绪来看,或按道理来说,我们都是主的人,属于他的,归属他的。“或活或死”是什么,“在情在理”是为什么,也是为主或为主死的动力。

    一、主爱激励

    《哥林多后书》第五章十四至十五节很鲜明地描述主爱的动力:“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因为我们想一人既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并且他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

    爱的激励就是情的力量。《加拉太书》第二章二十节宣告:“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基督舍己的爱就是信徒活出基督的后盾。

    二、蟑螂比喻

    能够推动信徒不为己活的爱,究竟伟大到什么程度?《腓力比书》第二章六至八节勾划得至为感人:“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举一个比喻。蟑螂是家居害虫,是人类千方百计要灭杀的对象。除非是博士生要研究蟑螂的活力以完成论文,很少人会喜欢蟑螂的外貌。生得很可怕,死得也丑陋,特别肠穿肚破六肢不全的样子。但是,如果蟑螂是人创造的,是惟一有人性的昆虫。他们行作诸恶,自甘堕落,否认人、藐视人。没有人的存在:人只是软弱的蟑螂制造出来的依赖对象;人不过是把完美的蟑螂性投射在天空的敬拜目标。人爱蟑螂,要拯救他们,于是虚己诞降为虫,以仆自处,屈己致死,且以蟑螂最残酷的死刑执行。人不但成为蟑螂,更要受苦代罪成为死蟑螂。简直不可思议!是的,就算把我们的想象力推到极限,也很难接受这种屈辱。然而这只可以稍微比喻神无比的纯爱!“大哉!敬虔的奥秘,无人不以为然。就是神在肉身显现……”(提前三16)人与蟑螂的距离,远远不及神与人的距离。耶稣没有犯罪,是我们犯罪,要面临死亡,但创造宇宙的主宰竟然代替我们成为罪,以死改变我们的现实:“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五8)基督的爱何等长阔高深,过于人所能测度,我们怎能不被感动而为他而活呢?

    三、理所当然

    保罗劝信徒:“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十二1)为主而活为主而死,是每一个基督徒与重生俱来的本能和任务。若非如此,就不合理。再者,基督的救赎已经实现在我们身上。我们不是自己的人,因为我们是主用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我们的身子上荣耀神(参林前六19、20)。我们从前是罪恶、死亡和魔鬼的奴隶,现在应该是良善、生命和神的奴仆。我们属于主是基督救赎无可改变的结果!

    当我们偶尔在“情”方面冷淡了,我们要以“理”的认知强化自己。正如保罗给哥林多信徒的公开信中坦诚地表白:“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我若甘心作这事,就有赏赐;若不甘心,责任却已经托付我了。”(林前九16、17)保罗有甘心也有不甘心的时候。若不甘心,他就要以理服己。我们要用神的思想充满我们的思想,以属灵的事实和认知来稳定情绪。当我们陷入低潮,更要昼夜思想神的话,重复确认我们的身分、地位、角色和使命,并紧紧把握神的命令和应许。“总是主的人”的动力,既有“情”深刻的感动,亦有“理”扎心的说服。

    出世入世总是主的人

    总是主的人表达就是出世入世。我们的言行既能显示属天不属地的特性,也能表明亲近世人关怀社会的影响。“或活或死”是什么,“在情在理”是为什么,“出世入世”是怎样。知道内容,更要洞悉原因;获取动力,更要全面表达。这样,“总是主的人”才算是知行合一。

    一、出世入世的关联

    耶稣为信徒的祈祷,清楚指出基督徒的生活出世而入世:“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胜;你的道就是真理。你怎样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样差他们到世上。”(约十七15-18)出世是“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入世是“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罗十二2)这样,我们愈来愈知道神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如何为他而活。今天的我应该比昨天的我更新鲜地表达神在我身上的旨意,更透彻地完成他在我人生的计划。出世是“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入世是“……惟独遵循神旨意……”(约壹二15-17)出世是“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入世是“是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林后四10)。

    二、作盐作光的功能

    光盐作用是基督徒出世而入世的活泼写照。耶稣在登山宝训开宗明义地说:“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你们是世上的光……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他们在天上的父。”(太五13-16)盐和光的生活功能,像催化剂一样,本身维持不变,却促进其他成分的化学作用。

    我们是盐,既可防腐,又能调味。不为恶所胜,反以善胜恶。言语带着和气,存智慧与非信徒交往,知道如何回答各人。又使人和睦相处,激发别人的潜质恩赐,提升人性和人际的味道。我们是光,既可培育,也能引导。太阳发光,透过光合作用直接制造营养给植物,间接提供粮食给其他的生物。“神就是光,在他毫无黑暗。”(约壹一5)耶稣宣告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约八12)信徒蒙真光光照,得着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活在世上,出污泥而不染,以生命影响生命。太阳、月亮、星宿早已成为旅行者导航,现代的灯塔和交通灯也有类似的功能。我们在主里是光明的,所结的果子,就是良善、公义、诚实(参弗五8、9)。我们的出现,应该引导别人走进光明、认识基督、得着救恩。

    我们给食物的名称为盐焗鸡、咸水鸭、咸蛋、咸鱼,并非鸡焗盐或说盐接触某种食物便“很鸭、很蛋、很鱼”了。我们是“出世的盐”却是“入世的食物”。灯一开我们会说这房间很光亮,但不会说“光变得很房间”。谁是主动,谁影响谁是显而易见得。出世带来主动,入世就发出影响了。

    问题研讨

    一、回想一个使你迷茫的信徒之死,找出你的困惑何在。又回忆一个为主而死的信徒,重温他发出的见证。

    二、访问数位基督徒,和他们深入谈论个人“死亡的联想”。有喜怒哀惧吗?如何处理呢?

    三、用一种你最讨厌或害怕的生物,代入“蟑螂的比喻”。细致地描述该生物可恶可怕之处,并详尽地思想你救赎它们的过程和心境。

    四、找出五处显示“出世而入世”的经文,默想并应用在自己的生活。

    五、在非信徒中及早并适当地表明你的基督徒的身分,有什么益处?尽量拖延或隐藏身分有什么害处?

    
四.灵命篇 第33课 明白神的旨意/黄子嘉
    神的旨意虽然高过人的意念,但与世人生活有关的部分,他却很乐意让人知道,并深盼他们积极的遵行;至少基督徒,神确实有如此的要求与期盼。故此,所以认真的基督徒都当努力寻求并实行神的旨意,以使自己蒙福并让神喜悦。由圣经来看,想要明白神的旨意,至少有以下六大途径:一、圣经中明显的指示;二、圣灵在人心中之感动(或催促或禁止);三、理性分析与感情喜好之抉择;四、属灵圣徒之意见;五、环境发展之印证;六、神的特别指示。兹分述细节如下。

    圣经中明显的指示

    有许多伦理道德性的问题,圣经中早有明文之规定,例如:“不可偷窃”、“不可**”、“不可贪心”等,清楚地说明了神的旨意,故不必再浪费时间去研究“婚外情是否合乎神的旨意?”也毋须去讨论“抢劫银行是否出于神的带领?”因为像这类明显的道德原则,只要多读圣经并切实遵行即可。

    但毕竟有些不是黑白绝对分明的问题,譬如:可否抽烟或喝酒等。事实上,圣经并未提到抽烟之事;至于为了治病而饮用少量的酒是否可行的(参提前五23),只是切切不可醉酒(参弗五18)。不过圣经仍然提供了相当多的原则,让人明白在这些事上如何行才是合于神旨意的。

    保罗在写《哥林多前书》时提出了三个行事为人的原则:

    一、“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总不受其辖制。”(六12)所以,凡对自己没有益处的事必不会合于神的旨意,也不应该去作。好比抽烟。其实医学已经证实了抽烟与导致肺癌有密切关联,甚至连“二手烟”也害人非浅。既然抽烟对自己和别人皆有害而无益,那就显明神的旨意是不要人抽烟。至于酒醉误事的例子,那就更多了。酒后滋事、打架、乱性、车祸等,全是被酒精辖制而产生的恶果,这些必然也决非神的旨意。

    二、“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无论何人……要求别人的益处。”(十23、24)这也是说,凡对别人没有益处的事是不合于神旨意的,也不应该去作。例如:插队抢先、随地吐痰、乱丢垃圾、高声喧哗,或者开车飞快、乱闯红灯、路肩超车、不按交通规则等。凡让人感到不安或威胁等任性妄为的行径,必都不合于神的旨意。

    三、“无论作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十31)这应该是最高的原则,故越多研读圣经则越多明白神的旨意。不过,凡都由圣经中明白神旨意的人,必须先存着乐意顺服神旨意的心。因为神惟独显明其旨意给顺从的人,否则神何以指示他的旨意呢?事实上,任何无心顺服的人,即便读了圣经的指示,也仍然不能真明白神的旨意。例如,祭司长、文士、希律王及博士都由《弥迦书》得知“基督当生在伯利恒”,但只有博士真心顺服神且专心去朝拜,才确实明白神的旨意,也才真的蒙主引领见到了主耶稣;其他人仍然是不明白神旨意的。故明白神旨意的秘诀就是研读圣经并顺服圣经。

    圣灵在心中之感动(催促与禁止)

    这是主耶稣亲自的应许:“但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他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你们。”(约十四26)“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约十六13)

    使徒保罗也清楚地说:“因为凡被神的灵引导的,都是神的儿子。”(罗八14)“愿……圣灵的感动常与你们众人同在。”(林后十三14)“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帖前五19)感谢神,圣灵先重生了我们,又住在我们里面,并且不断地指教、引导、感动我们行在神的旨意中。因为惟有圣灵知道神的事(参林前二11),也惟有圣灵会照着神的旨意替圣徒祈求(参罗八27)。

    但圣灵感动的正常途径,通常会藉人内心产生“是否平安的意念”作为准则。当主耶稣说完圣灵的指教之后,接着就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约十四26、27)保罗也强调要让基督的平安在心里作主(参西三15)。故当人营私舞弊、欺骗诡诈或图谋不轨时,内心必定感觉不安。又当我们爱神、爱人、为主舍己、秉公行义和发挥良善美德时,心里必拥有平安。

    圣灵感动所带来的平安与否,乃是神旨意敏锐的试金石。这平安是“基督的平安”,是真理的准则,也是明白神旨意的途径。然而,这样的平安又与另外两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一是基督的真道,另一是信徒的良心。

    在《约翰福音》第十四章二十六节,主耶稣提到圣灵指教的同时就说:“圣灵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而类似情况又再出现于《约翰福音》第十六章十三节中。由于圣灵的指教与默示,新约接着旧约而产生。此外,当保罗论到“基督的平安”在心中作主时,紧接着就强调要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参西三15、16)。故圣灵的感动,是要把主话语的精义光照在信徒的良心里。凡用心读经和熟记圣道的信徒,就越发对圣灵的感动有灵敏和强烈的体察。凡合乎神旨意之事,内心就会有基督的平安在其中作住;凡违背神旨意的,内心就会产生忐忑不安的感觉。举凡引起内心不安以至存怀疑之心而作的事,也就是不出于信心的事。保罗说:“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罗十四23)若出于这样的情况,那必定是违反了神的旨意。

    圣灵的感动与信徒的良心关系至为密切。一般世人的良心因与神隔绝而渐渐昏昧、麻木,以至功能不彰甚至到丧尽的地步(参弗17-19)。但信徒因主耶稣宝血之洁净而得无愧的良心(参彼前三21;来十22),并且又因圣灵的重生,就由灵性死亡中复活过来(参弗二1、5),恢复了良心的正常功能,以至行事为人都应该凭着良心(参徒二十三)。保罗是生活在良心常被圣灵感动之下(参罗九1;林后一12),且保持对神、对人常存无愧良心的基督徒(参徒二十四16)。然而,一个人的良心是否敏锐,必然与其敬虔爱神的心成正比。凡尽心、尽性、尽意爱主的人,必不消灭圣灵的感动(参帖前五19),也不会让圣灵担忧(参弗四30)。故当圣灵一有感动,基督徒的良心立即发挥功能而产生平安或不安之反应,以至能够心意更新而变化,并察验出何为神良善、纯全、可喜悦的旨意。至于关连到两人以上之事情,圣灵的感动会产生“众人皆以为美”的结果(参罗十二17),若众人意见纷扰或争吵不休,就需要等候神藉其他方式显明其旨意了。特别是男女婚姻大事,必须圣灵给双方相同的感动;决非一方坚持受到圣灵的感动,而另一方则表现惊恐或无动于衷。若真如此,反而证明那并不是出于圣灵的感动。

    理性分析与情感喜好之抉择

    保罗语重心长地嘱咐提摩太:“我所说的话,你要思想。”(提后二7)又交代腓立比的信徒:“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腓四8)思想与思念皆是人类理性分析与情感喜好的作为。神创造并赋予人运用思想、情感、意志的功能,虽因堕落而受到亏损,却仍然具有适当之作用。即使是未信主的人,亦能思量分析出什么是合情合理或背情逆理的事情。

    神是理性的神,除了极少数如亚伯拉罕献以撒的特例,是神为要对亚伯拉罕作特别的考验外,绝大部分之作为皆是合情合理的。当你我寻求神的旨意时,应可使用神所赐给我们的思想来作分析或安喜好加以选择,先考量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草案,同时斟酌其他寻求神旨意的方法。若圣经明显的指示或圣灵清楚的感动与此草案相违,就必须放弃此一抉择;但若没有冲突,则很可能符合了神的旨意。比方说,你应当选择购买多大的房子?什么价格?哪个地区?怎样的外观?使用哪些装潢等。你当然要用思想来分析自己的经济能力、上班的距离、子女的学区、邻居的情况、教会的远近、安全的问题,并且选择自己喜爱的样式与格局等。又好比其他类似的事情,诸如:选择学校、主修科系、就任职位或选择居所等。神要信徒使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作合情合理的研判与抉择,而这种理性的分析与感情的喜好,除非有违圣经的教训或圣灵在个人及多人心中的感动,否则应是合于神旨意的。

    当使徒彼得由监牢被天使营救出来后,他需要明白神的旨意和叫他往何处去。神并未用异象指示他,也未差天使牵着他走,更未用其他奇特之方式引领他。圣经说彼得“想了一想”,就往正在举行祷告会的马利亚家去。这“想了一想”就是神要信徒运用理性思考而行事的例子。彼得一思想就知道应该去马利亚的家,因为教会常在她家共同祷告,况且弟兄姊妹必定关心他、支持他,并不住为他的安危祷告。

    倘若神的旨意已十分清楚,则切勿滥用自己的理性与喜好作“看似合理”的抗拒,因为那正是夏娃所犯的严重错误。当夏娃见那果子好作食物,是可喜爱的,又能使人有智慧,于是就违背神旨而摘下吃了(参创三6)。但从另一面看,却也正是亚伯拉罕顺服的美好榜样。亚伯拉罕虽不明白何以神要他把爱子以撒献为燔祭,但他却甘愿遵行神的旨意(参创二十二1-18)。由此可见,思想的合理分析与感情的喜好抉择固然是寻求神旨意的一个途径,但决不可与神以显明的旨意(如:圣经的真理以及圣灵的感动)有所冲突。

    属灵圣徒之意见

    征询属灵同伴和成熟圣徒之意见,也是寻求神旨意的一个途径。由于人生路程中之境遇繁杂多端,变化难测,或有主内同道已蒙恩安渡了某些难关,故可以提供合神心意之参考见解。例如:选择进入怎样的学府、进修何种的专业、从事何种的工作、寻求怎样的对象等;又如:子女悖逆不听管教、**朋友、积染恶习;或遭遇恶劣上司、工作不顺、压力过重、辞职求去;或面对婚姻关系紧张、夫妻不合、姻亲不睦;或发生更换职业、选择他地、移民别国、购房置产等。诸如此类之疑难杂症,基督徒除寻求圣经的原则,遵照圣灵的引领,依据理性的分析之外,参考属灵圣徒的意见仍然是应该的。

    圣经中较明显的例子,是保罗带领提摩太同去传道一事。保罗有此感动,提摩太有此心志,但很重要的因素是“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们(原文),都称赞他。”(徒十六2)保罗有此意念应该是圣灵的感动,而提摩太有此心志亦因自幼蒙受圣灵的启发(参提后一5),但提摩太应否在那时即开始专心传道,还必须有其他重要的印证,那就是得到“弟兄们”之赞同与称许。所以保罗后来在《罗马书》第十二章十七节中说:“众人以为美的事,要努力去作。”(原文另译)在此顺便提说关于明白神旨意蒙召专心传道一事,除了圣经呼召的激励、圣灵心中的催促、理性分析的可行、抢救灵魂的负担、爱主爱人的热切和属灵恩赐的增长等原因外,另一极重要的因素是教会同工的印证。若不能得到“弟兄们”的称赞与支持,恐怕还不能说是清楚了神的旨意。或除非像《使徒行传》第九章二十六至三十节所记载保罗开始传道的特例,虽“弟兄们”都怕他,但保罗却清楚此乃出于神的呼召。

    反过来说,若自己已经十分清楚神的旨意(当然必须是真实清楚),即或众同工都反对,仍应当义无反顾地去遵行。例如,约在公元五十七年初,当保罗乘船回耶路撒冷时,圣灵已清楚告知必有捆锁与患难等着他(参徒二十23),而保罗也抱持不以性命为念的决心直奔前路。等保罗到了该撒利亚时,圣灵照实地感动先知亚迦布预言,说犹太人在耶路撒冷要捆绑他;当时众圣徒出于爱心善意力劝保罗不要前去,但却被保罗严词拒绝了(参徒二十一1-14)。事实证明,保罗不听劝言反而成就了神的旨意。不过要注意,此乃特例,是圣灵先清楚指示了保罗有关于神的旨意。否则属灵同工的意见仍然是寻求神旨意的重要参考。

    环境发展之印证

    神是掌管万事万物的主宰,他的旨意也必在万事中显明出来。有些事情圣经的教训不很显明,也许圣灵的感动不甚清楚,理性的分析亦或有偏差,也有可能圣徒的意见不够明确,以至基督徒行事会与神的旨意相违背。面临这种情况,神也可能利用环境的拦阻来显明他的引导。

    例如,保罗在第三次旅行布道的行程中,曾经多次多方地想去罗马造就教会并广传福音,但却一再地遭遇环境上的拦阻而无法成行(参罗一13,十五22)。由他写《罗马书》到他真正抵达罗马,已经至少是两年之后的事了。为何会如此呢?现在我们能明白这是神美好的旨意。神藉着环境之阻隔催促保罗写下宝贵的《罗马书》,成为圣经中璀璨的钻石,为历世历代的圣徒奠定了真理的根基。若保罗去成了罗马,这封书信岂非就不必写了吗?环境的拦阻有时的确显明了神的旨意。

    又如,保罗在第二次旅行布道时,原先要去亚西亚讲道,不料圣灵禁止他们。接着他们想要往庇推尼去,但耶稣的灵竟又不许。于是他们下到特罗亚城,以后才来到马其顿,而打开了欧洲传福音的门。那么如何解释圣灵的禁止与不许呢?是圣灵在保罗心中产生平安与否的感动吗?或是在环境上的不允许呢?这后者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可能是两者同时有,也可能是由于后者而产生出了前者。故神正在掌管万事,对于敬虔爱主的人,他会在环境的顺逆上显明他的旨意。

    神的特别指示

    有时候神用特别的方法向人说明他的旨意,这是最清楚的指示,但却是甚少的情况。例如:为了使福音传入非洲,神打发天使向腓力说话,并差遣他去旷野向埃提阿伯太监讲福音(参徒八26-40);为了拣选特殊的福音使者,在大马士革路上,主亲自向保罗显现并差他去传道(参徒九1-9);为了把福音传给外邦人,主在约伯城三次用异象与说明显示给彼得,并打发他去向哥尼流传福音(参徒十9-23);为了让福音传入欧洲,主在特罗亚用“马其顿的异象”感召保罗去欧洲大陆布道……这些都是重大的事件。神在特别的情况,对特别的人,用特别的方法,做了特别清楚的指示。这是神行事的主权,并不是我们可以任意妄求得着的。

    在旧约中,神也常向敬畏他的人显现并指示他的旨意,如:挪亚、亚伯拉罕、雅各、约瑟、摩西、以利亚、以赛亚、以西结、但以理等。但在现今的情况,圣经业已成书,圣灵不仅常住信徒心中,且圣徒的心思意念也常被圣灵和圣道所更新;神是否有必要经常使用特别的方法向人说话来显明其旨意呢?这是值得信徒深思并谨慎处理的问题。环观今日教会之内,有些信徒自认常见异象,又不时听见主的声音,或热衷说“预言”去预测某些事情等。结果竟让人发现那些“异象”莫名其妙,主的声音竟与圣经中主的教训不符,预测事情又屡不成就。种种混乱的情形反而让人弄不清什么是神的旨意。基督徒不宜反对神用特殊的方法来显明他的旨意,但也切切不得篡夺神的主权与地位或恣意滥用神的名来说自己的话,否则那是非常危险的。

    在特别的情况下,神偶尔会用特殊的方法,将其旨意指使给特别拣选的人来成就特别的事工。只是这种特例决非通例。比如旧约中士师基甸的“羊毛测试法”(参士六36-40)就是特例中的特例,基督徒不宜任意仿效。

    神乐意将他的旨意向基督徒显明。故此他赐下圣经;又差遣圣灵内住人心并常常感动、引导;又使人有运用理性与喜好之功能,来作适当之分析与抉择;更有属灵的同伴能彼此分享或规劝;在人不慎走偏之时,神又兴起环境来予以校正;甚至在必要时赐下特别的指示来带领信徒的前途。神一切的恩典作为全为使基督徒明白并遵行他的旨意。但愿基督徒都能切慕寻求并喜爱遵行神的旨意,真像主祷文中的祈求:“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阿们!

    问题讨论

    一、请找出圣经中一节或一段经文,说明该处是合神旨意生活之原则。

    二、如何分辨什么是圣灵的感动?

    三、试举出运用理性与喜好来寻求神旨意之一个生活实例。

    四、如何在选择婚姻对象的事上,寻求神的旨意?

    五、你若有心要作全职宣教士,应当如何寻求神的旨意?

    阅读建议

    一、史德顿著:《明白神的旨意》,宾州:基督使徒协会,一九九一年。

    二、贝约瑟等著,詹正义译:《神的引导》,香港:福音证主协会,一九七七年。

    三、梁家麟著,《凭谁意行》,香港:基道书楼,一九九二年。

    四、温伟耀著:《如何按照神的旨意祈祷》,香港:基督教卓越使团,二OO二年。

    
四.灵命篇 第34课 全人健康/谭中岳
    基督徒的全人健康就是身心灵的健康。身体属物质有外形,比较容易观察其健康状况。灵魂不属物质较抽象,往往需要透过言语和行为来了解其健康程度。不过人既是个整体,生理、心理和灵里的关系和互动是非常密切的。身体先天和后天的特征会影响智能、情绪、自我观、决断力、人际沟通等心理素质,以及团契生活、事奉型态、人生哲学等属灵的表现。同样地,灵命的成长亦可改变心理的趋向和超越生理的障碍。当分担身心灵健康的时候,不能忽略人的整体性,而全人健康就是个别部分的健康和彼此的良性互动。

    身体健康

    一、相对的健康

    始祖犯罪堕落前的身体,是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参创一31),这是过去。信徒复活或被提后的身体,是属灵属天和荣耀的,这是将来。基督徒现在的身体,是血气、属土和卑贱的(参林前十五44、47-49;腓三21;约壹三2)。在获得强壮不朽长存的荣体之先,信徒要知道他们的身体仍然是软弱朽坏会死的。因此,身体的健康是相对的,每个人有不同的起点和底线。先天的缺憾或后天的创伤都会改变健康的定义。出于爱心捐赠器官(例如把一个肾脏移植别人)可以重划两个人的底线。再者,人体的成长、成熟和老化是自然的过程。器官功能的高峰期通常出现在二十多岁至三十多岁,之后便开始老化,至寿终正寝为止。在不同的年龄,身体有不同的健康幅度。随着世界各地在食物营养、环境卫生和医疗服务的差异,信徒亦会有寿命长短的分别。宏观来看,人类今生躯体很脆弱,健康很相对,寿命很短促。正因如此,微观来说,个别信徒应爱惜身体,维持健康,以获取更长的寿命为主而活。

    二、宝贵的身体

    善待身体是合乎圣经的。其起点在于感谢神的创造:“我要称谢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这是我心深知道的……我未成形的体质,你的眼早已看见了……神啊,你的意念向我何等宝贵……”(诗一三九14、16、17)身体虽然会衰残,但其地位是崇高的:“岂不知你们的身体就是基督的肢体吗?……岂不知你们的身体就是圣灵的殿吗……”(林前六15、19)身体是爱护的对象:“丈夫也当照样爱妻子,如同爱自己的身体,爱妻子便是爱自己了。从来没有人恨恶自己的身体,总是保养顾惜,正像基督待教会一样。”(弗五28、29)丈夫爱妻子和基督爱教会,与爱惜身体相提并论。身体也是祝福的目标:“……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帖前五23)

    有些基督徒把身体(身子)贬值或树敌,是把“身体作为不义的工具”视为常态,而忽略了“身体成为义的工具”的实践。内发的私欲和外来的引诱,都可以构成罪言恶性,陷身体于不义。信徒不要将“肢体(身体的部分)”献给罪作不义的器具;“倒要像从死里复活的人,将自己献给神,并将肢体作义的器具献给神……将肢体献给义作奴仆,以至于成圣。”(罗六13、19)当保罗说:“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罗七24)他是表达肢体犯罪的苦况,而不是压抑身体的价值。当身体成为罪的工具,信徒就是属肉体了。若身体一无是处,保罗又怎么会劝信徒“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呢(罗十二1)?我们是主用重价买来得,所以要在身体上荣耀他(参林前六20)。

    三、节制保健

    身体既然这么宝贵,保持其健康是理所当然的。保健的途径很多,每人要多了解自己的体质和特性,从而配合适当的饮食、作息、运动、社交和事奉。当然,成熟的心理和活跃的灵命也可促进身体的健康。方法虽多,关键却在“节制”或“自制”。凡事皆可行,但不都有益处。无论何事,总不受辖制(参林前六12)。饮食和性行为并非罪恶,但需节制。各种强身健体的活动和消遣也要自制。均衡、持平和中庸是相关的概念。但最重要的,节制是圣灵所结的果子,是灵命成长带来的一种心理能力,有效地自我管理。在场上竞技者,诸事皆有节制。身体的保健,其实也就是属灵的操练。

    心理健康

    一、良好习惯

    心理学者柯永河为心理健康所下的定义是:“良好习惯多,不良习惯少的心态。”反之则为不健康。柯氏为了方便科学研究,其定义不得不偏向“正价及负价行为的量化”。值得注意的乃是他对比较主观和抽象的概念“良好”所下的定义。他认为良好习惯能:(一)给自己愉快感受;(二)维护或增进良好人际关系;(三)促进自我人格成长。柯氏强调心理健康与学习的密切关系,并学习环境的改善对促进心理健康的影响。基督徒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重要的。

    二、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比较不受“科学”和“行为”约束,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更活泼、生动和弹性,也可提供一些可测试的科学研究假设。亚拉拉罕·马斯洛(AbrahamMaslow)的自我实现论(selfactualization)乃人本心理学的代表作。他对自我实现者的描述中,提供了不少心理健康应有的表现。自我实现者是个能善用及发挥潜能的人。他的特征有:

    (一)能有效地知觉现实,并容忍不肯定;

    (二)接纳自己和别人的现状;

    (三)思想与行为均具自发性;

    (四)以问题为中心,而非以自我为中心;

    (五)有强烈的幽默感;

    (六)高度创意;

    (七)能抗拒文化的同化,但不刻意地违反传统;

    (八)关怀全人类的福利;

    (九)能深刻地欣赏人生各种基本的经历;

    (十)与少数人建立深入满意的关系,而非与多人结交;

    (十一)对人生有客观的立场。

    马氏以人为本,强调人的潜能,依靠人的能力;在如何达到上述目标的过程中,无法获得以神为本的基督徒之认同。单从心理这个层面来看,一个成熟的人能拥有所列举的特征并无不合理之处。基督徒若能依靠神去塑造他的人格,成为心理功能健全的人,去实现新生命自我的潜能,岂非美事?基督徒的起居、工作、家庭、教会生活难免会因循刻板。若能学习在平凡中看见到不平凡,在重复中经历到新意,这就是一种自我实现了。

    三、基督为主

    有两个基督徒马克·科斯格罗夫(MarkCosgrove,心理学家)和詹姆斯·马洛里(JamesMallory,精神科医师),在兼顾圣经有关人性的教导与心理学理论的原则下,曾提出了十项心理健康的表现。

    (一)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与神建立个人关系,并在这基础上发挥属灵潜能,以统合人格;

    (二)人生有目的,包括短期及长期的目标;

    (三)自我价值感;

    (四)表达舍己牺牲之爱,对别人状况产生同感和体谅;

    (五)对现实有正确的认识,不因个人的需求或环境的压力而扭曲;

    (六)拥有坚强的内在标准,以抗拒社会及文化的不良影响;

    (七)在危机与苦难中,能泰然自处,并接纳不能改变的事情;

    (八)释放地享受人生,发觉生活的情趣;

    (九)自由创作,在工作与人际关系中有所贡献;

    (十)维持生理需要,并情绪与理智的平衡。

    基督徒的心理健康是以神为本,以接纳耶稣基督为生命之主和生活之主为基础。由此可见,心理健康与属灵健康是分不开的。再者,心理与灵命会经过成长成熟的历程,却不会像身体般老化。偶尔遇到退步或停顿,但在起伏中信徒是可以无止境地向前迈进,在圣灵的孕育里不断实现神赋予的潜能。

    属灵健康

    属灵健康的范围很广,包括圣经指出所有基督徒应该追求的灵命目标,无法详述。这里介绍一个核心的健康测试“属灵的君子”,协助读者反思自省。

    一、我错了,你要负责

    这是推卸责任逃避现实的心态。第一个例子是亚当的吃果子事件(参创三11、12)。亚当违命吃了禁果,没有认错,反而说:“你所赐给我,于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把责任推卸给夏娃和神。第两个例子是扫罗的献祭物事件(参撒上十三11、12)。扫罗王不应献祭,还以“怕没有祷告”这么属灵的借口,“勉强”献上燔祭。他没有认错,却把责任退到离开他散去的百姓、不照日期来的撒母耳,和聚集攻打他的非利士人。第三个例子是法利赛人和文士的不养父母事件(参可七11、12)。他们没有奉养父母,却把责任退到各耳板(钱都拿到圣殿去了)。

    懒惰或不善用时间的学生,考试成绩差的时候,会倾向把原因归到外在的人事物,例如老师不懂教学、课程设计不良、学校的设备不足。这种从亚当遗传下来的现象也出现在信徒的生活。自己缺乏灵修会归因教会太少培灵会。聚会前准备不足以至敬拜乏味,会埋怨讲道不充实或领诗未达水准。不领人归主者会怪责牧者长执不懂教会增长之法。丈夫爱妻子未到舍己的程度,却指责妻子不顺服。父母惹儿女的气使他们失去志气,却抱怨儿女不孝敬。总之,我错了不认,却找别人去负责。

    二、你错了,你要负责

    这是追究责任,夸张现实的心态。文士和法利赛人吩咐犹太人要遵行律法,但能说不能行,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搁在别人的肩上,自己一个指头也不肯动(参太二十三1-4)。有些信徒熟悉圣经教训,不是给自己实践,而是用来命令和评估别人,集警察、检察官和法官于一身,按照神的标准,逮捕、控告和定罪。假如我们不是教牧长执,常用《提摩太前书》第三章和《提多书》第一章来衡量审核现任或候任的长执,自己却不打算实践当中的真理,我们就像法利赛人代人听道,替天行道而已。难道我们不是长执,就可以多妻、放纵、贪财、好酒、不好好管理自己的家吗?追寻别人的责任,强调他人的错误,也许就是要拼命拔掉别人眼中的刺去转移视线,以免他人看见自己眼中的梁木!

    三、我错了,我要负责

    这是承担责任面对现实的心态。一个人成为基督徒的转折点是:从前我知道“罪的定义”,现在我承认“我有罪”;从前我明白“罪人”的解释,现在我表示“我是罪人”。一个基督徒的成长,也是把初信主时“无所谓”的行为变为成熟期的“有所谓”。属灵的敏锐加强了,眼光广阔了,知罪就越多。难怪使徒约翰劝信徒说:“我们若说自己无罪,就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约壹一8)

    浪子的比喻(参路十五17-21)提供基督徒一个典范,彻底地活出“我错了,我要负责”的真谛。首先是对神在言语上认罪。浪子醒悟过来,就说他得罪了天。我们所犯一切的罪,都一定是得罪神。如大卫认罪说:“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诗五十一4)摩西也指出人犯罪,就干犯耶和华(参利六1)。《约翰壹书》第一章九节即可延伸用在未信者,更应成为已信者长进的过程:“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其实是对神行为上的回转。浪子不单打算,而且实际起来往父亲那里去。开车走错了方向,不能只是认错,更加要立刻回头,才可以达到目的地。认罪之余,要在圣经的光照和圣灵的带领中悔改归正,“归向神,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徒二十六20)在哪里跌倒,就在那里爬起来,往真理前行。第三是对人在言语上的道歉。浪子对父亲说“又得罪了你”。信徒私下向神认罪没有面子的压力,但向人道歉就困难得多。特别是长辈向晚辈或关系亲密的人说对不起。然而,信徒必须常常学习由衷致歉,更不要拖延,让事情恶化。“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雅五16)最后是对人在行为上赔偿。浪子不敢再作儿子,只愿作雇工,向父亲具体的赔偿。信徒犯罪往往伤害了别人;没有赔偿的道歉是片面的。亏负人不可只赔本,还要加上五分之一。受害人不在要把赔偿交给其亲戚,没有亲属则送到服侍耶和华的祭司(参民7、8)。现在来说,若找不到收赔偿的人,便送到教会由神代收。信徒赔偿是一定有途径的。除了金钱,礼物和服务也是适当的补偿。总的来说,全面的悔改是对神对人言语和行为兼有的。购物打折值得开心,但“我错了,我要负责”产生折扣,却是属灵健康的哀愁!

    四、你错了,我也要负责

    这是延伸责任改变现实的心态。“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个人看别人比自己强。个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二3-5)信徒要以耶稣的心态和行动为榜样。他没有罪,却延伸责任降卑为人,且死在十字架上,改变了人类要面对罪与死的现实。若信徒以神的面子为归依,个人看别人比自己更重要,便是以主心为己心。客观来说,别人犯的罪,例如**(**、婚外婚前性行为、**癖),我们没有参与。但主观来说,我们必须自问:在事发前我们有教导、劝勉和警告吗?在事发时有提醒、拦阻和挽回吗?在事发后有补救、责备和安慰吗?还是袖手旁观、可惜可怜、左传右播,以诧异的眼光(而非奇妙的恩典)对待当事人。“我们坚固的人应该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不求自己的喜悦。我们个人务要邻舍喜悦,使他得益处,建立德行。因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悦……”(罗十五1-3)

    五、君子与小人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中的君子是人本的,靠人的力量成为有德行的人。基督教的君子是神本的,以耶稣舍命的爱为榜样,靠着圣灵的力量,与基督同为君子。小人要求别人,注重“你要负责”;君子要求自己,强调“我要负责”。信徒能通过“属灵君子”的自我检视,则离全面属灵健康不远已。

    问题研讨

    一、评估自己目前的身体情况,认识底线和了解强弱,并探讨其特征如何影响心理与属灵的健康。如要进一步保养顾惜身体,又要采取什么具体行动呢?

    二、按照马斯洛指出的心理健康特点,与科斯格罗夫和马洛里二氏列举的心理健康表现,逐一检视自己的实况和潜质。

    三、试从“小人与君子”四个层次,剖析自己的属灵健康。

    阅读建议

    一、谭中岳:《心理与属灵》,增订本,台湾高雄市:圣光神学院出版社,二OO二年。

    二、Welliver,Dotsey,LaughingTogether:TheValueofHumorinFamilyLife.Elgin,Illinois,USA:BrethrenPress,1986.

    
四.灵命篇 第35课 属灵争战的生活/李定武
    信徒当敬拜神保守心警醒抵制撒但,单要事奉神。

    耶稣说:“撒但退去吧!因为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他。’”于是魔鬼离开了耶稣,有天使来伺候他。(太四10、11)

    圣经说:“人正说:‘平安、稳妥’的时候,灾祸忽然临到他们,如同产难临到怀胎的妇人一样。”二OO一年纽约市(NewYork)“九·一一”事件的发生给美国(U.S.A.)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惊慌、悲惨、萧条与沮丧。一向平安的美国,在突然间被卷入与恐怖分子间一场似乎永打不完的战争中。

    事实上,圣经是一本描述战争的书,它指出人类每天都处在属灵争战的生活里。而这场战争虽长,却有结束的一天,而且是已经打胜了的。基督耶稣因着对神的顺服,已在十架上战胜撒但。神的子民只要专一拜主为神,就可以在人生中靠基督夸胜,过得胜的生活!

    主耶稣在公开进入事奉前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与撒但争战,在其试探下得胜,并在神面前向撒但宣告:“当拜主你的神”。(太四10)今天你我要参与神国的事奉之前,也必须同样胜过试探,作出类似的宣告:“当拜主你的神!”

    让我们从《马太福音》第四章一至十一节,以三个角度来看如何过一个属灵争战的生活:第一,要深信神掌握主权;第二,谨防撒但的诡计;第三,忠于参战的责任。

    基督徒应当求主帮助我们靠神尽上人的责任——保守我们的心,专一拜主我们的神——学习过一个得胜的属灵生活。若要得胜,首先我们必须深信神掌握属灵争战的主权。

    深信神掌握主权

    《马太福音》第四章一节:“当时,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马太的第一句话,给这场属灵争战作了一个简介:人物的出场表是耶稣、圣灵和魔鬼;场地是在旷野;争战的内容是耶稣受试探。我们将会看到,剧情的结局表明出一项事实:全权之神掌握属灵的争战!

    一、耶稣受试探与受洗是彼此相连的

    耶稣受试探不是偶然的,而是神全权预定必然要发生的事件。马太在描述耶稣受试探时,一开始就用“当时”一词,这表明受试探是紧接着前段受洗的事,耶稣受试探是受洗后的自然结果。

    父神对他儿子的受洗作了一个宣告:“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太三17)针对这句话,撒但对耶稣作出试探性的挑战。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在那里受到试探。这是耶稣实践他弥赛亚职责的一部分。耶稣必须先与魔鬼争战,这是他事奉的开始与基础。

    二、耶稣受试探与始祖受试探是彼此对立的

    耶稣受试探决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预言的应验。耶稣与亚当两人都受到魔鬼的试探,但这两件事是对立的,这可以从以下的表看出来:

    两个亚当受试探的对比

    受魔鬼的试探第一个亚当

    (参创三、十五章)第两个亚当

    (参太四1-11)

    人心的反应贪心忠心

    试探的结果不顺服神

    使众人陷在罪中

    (参罗五18上)顺从神

    将义给了众人

    (参罗五18下)

    由此我们可得到第一项结论:属灵争战的胜负完全在乎人心的反应。人心是战场,也是战利品。我们先要认定一项事实:全权之神控制属灵的争战。当人一堕落,神就开始作控制破坏的工作。在《创世纪》第三章十五节,神设立了“神的敌对原则”,并开始了这场属灵争战。

    我们可将《创世纪》第三章十五节分成四段来分析:

    甲:我(神)又要

    乙:叫你(蛇)和女人彼此为仇

    丙: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

    丁: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

    然后将分析的结果列在下面:

    由甲:神自己开启了人类历史上属灵的争战。

    由乙:“仇”是圣经上最早描述属灵争战的一个字,代表敌对,是神自己立下这个仇,设下敌对的原则。

    由丙:“后裔”是个集合名词,可以指一人,也可以指所有的人。新约支持这种说法,撒但是邪恶势力统帅(参弗二2“空中掌权的首领”)。“女人的后裔”可以指耶稣(单数),也可以指跟随耶稣的人(集体)。

    由丁:指耶稣(单数)要战胜撒但,这合乎传统对弥赛亚的解释。同时说出撒但也会带给人痛苦(“伤了他的脚跟”)。

    总结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证明神掌握属灵争战的主权:

    ·神开始属灵的争战(甲)

    ·神立下敌对的原则(乙)

    ·神结束属灵的争战(丁)

    ·神带领他子民参与属灵的争战(甲)

    ·圣经不将属灵的争战看作是神与撒但之间直接的斗争,而是撒但与人类之间的冲突(乙与丁)。见下图:属灵的争战。

    三、圣灵会领人,特别是新膏的弥赛亚,进入试探吗?

    是的,但我们需另加说明。首先,圣灵的确引耶稣到旷野,虽然并未特别指出为去受试探;但耶稣在旷野,却特别“受魔鬼的试探”。圣灵是自由的,会带我们遇上好事,也会遇上不好的事;但圣灵决不会鼓励我们怀疑或怂恿我们受试探。在这些事件中,绝不是神在作试探的工作。

    因此严谨的讲,我们不能说神或圣灵领耶稣进入试探;但神的灵的确领耶稣到一个地方,在那里耶稣受到了试探。原文这个动词可以译作试验或试探;要看是神还是撒但站在大前提上。因此在这段复杂的经文中,圣灵的带领和撒但的引诱给了这个字双重的意义;试验和试探。就好像《创世纪》第二十二章一节可以当作是亚拨拉罕的试验或试探一样。

    其次,从神学角度来看,神必须受到尊重。“神不能被恶试探,他也不试探人。”(雅一13)对历史上发生的恶事,神不需要负责。

    九.一一事件伊斯兰教恐怖分子给美国世贸中心的双塔楼所带来的悲剧,神需要负责吗?答案是不,原因如下:首先,神已将他的道德律清楚写在圣经中,是人心中的罪使人故意行恶顶撞神(参耶十七9),人要为此负上责任;其次,神要藉他最终的审判显明他是全然公义、全权之主:证明神是完全公平的,神比照个人的行为报应个人(参罗二6;太十六27)。

    求神加添给我们信心,深信神掌握征战的主权,并顺服依靠他。但此外,我们还必须尽上人的责任:谨防撒但的诡计。

    谨防撒但的诡计——消极的责任

    《马太福音》第四章二至三节:“他禁食四十昼夜,后来就饿了。那试探人的进前来,对他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要过一个得胜的属灵征战生活,人必须尽上责任;我们消极的责任就是慎防撒但的诡计。《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当认清撒但工作的目的,试探的手段和攻击的目标,好预防他的诡计得逞。

    一、撒但工作的目的是使人与神分离

    《马太福音》第四章一节:“受魔鬼的试探”,“魔鬼”字根的动词(diaballein)就是“分离”。撒但的工作就是挑拨与离间。我们千万不要被撒但利用,变成他作分离及破坏工作的工具。

    马丁·路德(MartinLuther)说:魔鬼“主要目标是引领我们忽视,并且完全弃绝神的话和他的工作。”我们要谨防撒但的诡计,他的目的是要使我们与神分离,使人离开神的路、神的话、神的工作,和神的子民。他使神的子民不信神的保佑,不顺从神的原则,不遵守神立定的计划,和不忠于神。他最终是使我们的心动摇,并转离神,然后将我们的心掳去。

    什么是决定撒但胜负的因素?不在于属神的人是否受到撒但的攻击,而是在于撒但是否得到这人的心。譬如说,撒但对约伯挑战,其目的就是要使约伯因受害而将心转离神。约伯的伟大,不是因为他在苦难中未曾抱怨过神。他的确曾为自己遭到不公平的待遇埋怨神,而且他埋怨神在他最需要时竟然忍心对他沉默。他的伟大乃在于当人看神没有给他什么好处的时候,他仍然不肯放弃神。

    撒但对耶稣的试探,其目的也一样。他要使耶稣对父神的心动摇,而且是耶稣为了自我的利益不去遵守神的定规,失去对神的信赖,但耶稣却没有败下阵来。可见决定撒但胜负的因素完全在于撒但有否得到人心!

    二、撒但试探的手段是使人怀疑神

    《马太福音》第四章三节:“那试探人的进前来。”“试探人的”一词指出撒但的工作。试探是撒但古老的手段,挑起人对神的怀疑。让我们从两方面来看撒但的本质:

    第一方面,试探是外加进来的恶念。圣经说:“那试探人的进前来”。“进前来”表示那试探思念原不是耶稣内在的思想,而是撒但从外加进来的。在主所受的第一个试探中,撒但说:“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太四3)让“石头变成食物”绝不是主内在原有的意念。主耶稣没有原罪,他不会有这种不信靠神的想法;这乃是撒但外加进来恶念的所以我们要谨防撒但的诡计,因他会将罪恶的念头加进我们的思想中,引诱我们离开神的路。

    第二方面,试探是引诱人服侍自我。撒但的试探不是使耶稣怀疑他儿子的身分,而是引诱耶稣为了自己的利益,误用他弥赛亚的权能。撒但的目的是要耶稣怀疑神的保佑;要耶稣不顺服神的原则和方法;对神不忠心与做出一些不荣耀神的事。

    始祖亚当犯罪,就是因为受到撒但的引诱去服侍自我。撒但对夏娃说:“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院中的果子’吗?”撒但不但要引诱人怀疑神的话,而且要人将注意力从“分别善恶“——神是人分辨真理的标准——转移到“吃食物”——在人与物的关系上自己作主。撒但引诱人处处从自我的利益上作抉择,这就是撒但的诡计!

    我们需要常常鉴查自己爱神和事奉神的动机,千万别为了满足自己,去服侍自我。这一点不但信徒要非常小心,传道人更当谨慎。我们千万不要口里说服侍神,内心却是为了自己的好处或服侍自我!

    三、撒但攻击的目标针对人的弱点

    撒但对耶稣的第一个试探是属肉体的,因为耶稣刚禁食了四十天,很饿。第两个试探是属灵的,撒但想顺着耶稣引用神的话,促使他误用神的话。撒但的第三个试探是属世的,与所谓成功主义的挑战有关。他引诱耶稣为赢得人心,在行事方法上妥协。在这三个试探上,撒但的重点都是在引诱耶稣离开神的路,以不正当的方法去达到目的。

    我们要得胜,就要深信神的全权,同时尽上人的责任。我们的责任不但是消极地谨防撒但的诡计,同时也要积极地忠于参战的责任。

    忠于参战的责任——积极的责任

    人虽然带着罪性(原罪)活在堕落的世界中,但人依然有责任抵挡罪。人的责任是保守自己的心,而且将心归给神。《创世纪》第六章五节说:“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是恶。”后半句直译时应加上“他心”二字:“终日(他心)所思想的尽都是恶。”这是第一次“心”这个字在圣经中出现。《箴言》第二十三章二十六节又说:“我儿,要将你的心归我。”心是属灵争战的战场,也是战利品,所以“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他。”(太四10)

    什么是积极参战的责任?它至少包括两方面:一面保守自己的心抵挡撒但;一面单单将心献给神。

    一、人有责任保守心抵挡撒但

    圣经中有许多与属灵争战有关的经文,若关系到人所应做的动作,多半是用命令式,表明人的责任。例如,雅各说:“要顺服神;务要抵挡魔鬼。”(雅四7)彼得说:“务要谨守、警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彼前五8)保罗说:“生气却不要犯罪……也不可给魔鬼留地步。”(弗四26、27)神命令我们积极地采取行动,抵挡撒但。

    但采取哪些行动呢?从主耶稣受试探的例子,我们可学到几项重要的行动:

    (一)用神的话充满你的心

    思想与肉体是撒但攻击的两个对象,一定要藉着神的话去抵挡。保罗说:“拿着圣灵的宝剑,就是神的道。”(弗六17)如何使用这宝剑呢?

    首先,要用神的话抵挡思想上的攻击。主耶稣所受的三项试探都是撒但藉说话来表达的,焦点是针对耶稣在思想上攻击他。但主耶稣也是用神的话语回应他,而且三次都提到:“经上记着说”(太四4、7、10)。主耶稣用神记载在圣经上的话,那永不改变的神的圣言作为回攻的武器,这表明出主心态与立场的坚定。

    早期教父耶柔米(Jerome,主后347-420),这位聪明绝顶,翻译拉丁文圣经的圣经学者说:“如果任何人不以神的话喂养的话,这人不是活的。”因此我们必须研读神的话。中文“研读本圣经”是中文圣经中一本最具学术性、权威性的注释本圣经,相信一定可以帮助您得到神话语的喂养。

    其次,用神的话抵挡肉体上的攻击。《约翰壹书》第二章十六节:“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乃是从世界来的。”使徒约翰举出两个具体的例子来解释何为“肉体的情欲”:一个是眼目,那是试探最易进入的地方;另一个是心中的骄傲。

    撒但的诡计正是从这两方面进入。撒但的诡计,在对耶稣的试探上表露无遗,他使人高升(骄傲):从旷野升到圣殿,从圣殿提升到更高的山,从最高的山升到万国荣华(眼目)。但神的方法正是相反,他是使人下降(谦卑):主耶稣先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了人的样式,又谦卑地在约翰面前受洗,最后谦卑地上十字架受苦、受死。

    因此我们可以结论说,到神面前的道路没有比藉神的话更高的路了。圣经并没有记载耶稣求助于那立即和直接与神谈话的方式;而是藉圣经为媒介,一种非直接的方式,以对圣经的认识和对神的顺服,来与神相交。对这时代中一些追求超自然经历的弟兄姊妹,这该是一个提醒!所以我们信徒当归回圣经,重视神的话!

    抵挡撒但除了当用神的话之外,另外必须保守心,以积极、警醒的态度去参战。

    (二)保守你的心随处警醒

    抵挡撒但时不仅该用神的话当宝剑,也要带护心镜保守我们的心去应战。保罗说:“用公义当作护心镜遮胸。”(弗六14)当我们的心被神的公义充满,就不至动摇。我们要保守心,谨防以下撒但的两个诡计:

    首先,谨防“破例一次”的要求。《马太福音》第四章九节:“你若俯伏拜我。”这个“拜”字是过去式,代表一次的行动。魔鬼并未要求耶稣一辈子都俯伏在它脚下,它只要求耶稣俯伏一次,而它所给的应许又是如此惊人。这就是撒但的诡计:仅仅一次摆一个姿态又有什么了不起?破个例吧!这是无伤大雅的。但对撒但的这个“破例一次”的诡计,却不知害死多少人。人类的始祖就上过这个当,历世以来也有成千成万的基督徒深受其害。二十一世纪后前代潮流下的今世教会,正受到相对主义、同侪压力的影响,更应当警觉。台湾的一首流行歌曲:“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正是撒但这个“破例一次”诡计的催眠曲。基督徒该如何防止自己上当呢?

    答案就是要保守你的心。主耶稣是我们效法的榜样。在三次抵挡撒但的回答中,他二次用到“单”字(参太四4、10)。神要求人的心单单侍奉主,单单依靠主。只有凭着信心,战兢跟随主的人,才不至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其次,谨防“无孔不入”的引诱。撒但的试探不但是无时无处的攻击,针对人的感官(眼),人的品德(骄傲)及人的灵性;而且也是随时随地发生,可以在旷野,也可以在圣殿。因此我们要“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弗六11),随处警醒抵挡撒但。

    跟随主的人在这场与撒但的属灵争战中得胜,就必须忠于参战的责任。我们一方面有责任保守心抵挡撒但;另一方面,有责任单单将心奉献给神。

    二、人有责任单将心奉献给神

    《马太福音》第四章十节,耶稣说:“撒但退去吧!因为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他。’”“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事奉他”是神圣洁的中心(参申六13)。敬拜神的人有责任遵行神的命令。这条律法一破例,心就保不住了。另外,“当拜主你的神”这句话中的“当拜”是命令语气。“拜”是一项出自内心的奉献。我们有这责任单单将心奉献给神,把生命的主权交给主。

    人生是一场属灵的争战。要过一个得胜的生活,就必须深信神掌握主权,同时尽上人的责任:在消极方面谨防撒但的诡计,在积极方面忠于参战的责任。我们所应当作的就是保守我们的心。心不但是我们与撒但争战的战场,也是战利品。你愿意将保守心这项行动作为你一生的座右铭吗?惟有专一拜主为神,神才会在他丰盛的恩典中赐给我们得胜的生活。

    问题研讨

    一、为什么“神的敌对原则”(参创三15)可以称为是基督徒面对属灵争战生活的宝剑?它的功用如何?

    二、基督徒为什么不应当过“拼命工作、拼命玩乐、拼命事奉”的生活形态?

    三、一家教会差派短宣队去第三世界的国家。队员与教会同工均对成员可能遭遇疾病一事很担心。在短宣队出发前的祷告会上,队长报告了一个好消息。他藉工作职权上的关系,联络了自己公司设立在那国家中的分公司,请他们的医务人员待命。立时参加祷告会的人都放心不少,同声为此感谢主。你对这事看法如何?

    (一)值得鼓励;

    (二)可以作,但仍不能对祷告松懈;

    (三)尽量少动用公司的人际关系,应单单依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