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子嘉等
神征召并装备信徒服侍,当献上讨甚喜乐的服侍
“以色列啊!现在耶和华你神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敬畏耶和华你的神,遵行他的道,爱他,尽心、尽性事奉他,遵守他的诫命、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为要叫你得福。”(申十12、13)
弗朗西斯·薛福(FrancisA.Schaeffer)这位已故的护教家,曾用巴黎(Paris)国殇纪念馆前的拿破仑(Napoleon)雕像为例,指出今天教会最大的问题症结。他说:“主耶稣的教会,无论就个别或集体而言,在作神的工作时都有一个倾向,就是靠肉体而非靠圣灵的能力。问题出在人,就是神的子民身上,而不出在围绕他们的环境上。”
薛福接着又说:“看那个拿破仑的雕像,他一手插在胸前的大衣里,脸上的神情好像在说:‘看!这些都是我的成就!’雕刻家真是将这伟人的神情一把抓住了,这座像把拿破仑想说的表露无遗,他站在那里好似在说:‘这是我过去做的,现在做的,也是将来要做的。’这种态度就是‘肉体’。”
薛福还说:“相对的,我们想想跪在安静的客西马尼园中的主耶稣……在他身上,我们看不出一丝拿破仑那种自负的痕迹。主只对天父说:‘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可惜我们基督徒常以拿破仑自居,这与主耶稣成了多大的对比!”
如何向神献上讨他喜悦的事奉?神默示他仆人摩西说,神向我们要五件东西(参申十12、13):敬畏神、爱神、遵行他的道、事奉神和遵守他的诫命、律例。这五件其实也就是一件,即“事奉神”。如何满足神的要求呢?为了要真正能行出一个讨神喜悦的事奉,让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思想:事奉的动机、实质与赏赐。
事奉的动机
摩西在人生路途将尽时,劝诫以色列会众说:“以色列啊!现在耶和华你神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敬畏耶和华你的神,遵行他的道,爱他,尽心、尽性事奉他,遵守他的诫命、律例……”(申十12、13)
什么是我们事奉神的动机?我们事奉神是要使神的心意得到满足。事奉神的动机只有两个:
一、为了爱神而事奉神
摩西说:“爱他,尽心、尽性事奉他……”(申十12)每位事奉神的信徒都要能从心里说,我们爱他,所以甘心服侍他。这种爱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这是回应式的爱。“耶和华但喜悦你的列祖,爱他们……”(申十15)事奉神是人对神之爱的回应。使徒约翰亦说:“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约壹四19)美国费城西敏斯特神学院(WestministerTheologicalSeminary,Philadelphia,U.S.A)系统神学教授理查特·加芬(RichardB.Gaffin,Jr.)说:“只有爱能激发爱。”我们的事奉必须是出自内心,是对他的爱而有的回应。
其次,这也是爱的诫命。我们要爱神,摩西说出爱神时应有的态度:“以色列啊!你要听……你要尽心、尽**耶和华你的神。”(申六4、5)“你要听”这是命令式。爱神是一条属灵的命令,因此事奉神也是诫命。我们甘心在爱中把主权交给神,服侍神。可见“事奉神”和“爱神”实为一事的两面,两者都需要我们尽心、尽性地去做。
我们也许会问,爱怎么能是命令式的呢?这是因为神与他子民间有一种不寻常的关系,乃是“立约的关系”(参出二十5)。只有在立约的关系下,神才会要求人专一爱他;正是立过婚约的男女,有权要求对方爱情专一一样。只有当人专心爱神时,他才可能进入与神更密切的关系中;也只有在这种关系中,人才能享受到完全的福分。
二、为了敬畏神而事奉神
圣经又说:“只要你敬畏耶和华你的神……”(申十12)神要求他的子民敬畏他。我们事奉神的另一个动机就是出于敬畏他,因他是神,是独一的真神,是配得我们敬拜的。摩西是先告诉以色列人,耶和华是真神,然后才赐给他们爱神的命令:“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申六5)
敬畏神是事奉神的人不可少的态度,摩西也曾屡次劝诫利未人要敬畏神,洁净自己再服侍神,免得得罪神。摩西又说:“你要敬畏耶和华你的神,事奉他、专靠他,也要指着他的名起誓。”(申十20)事奉神与指着他的名起誓有何关连呢?圣经不是说什么誓都不可起吗(参太五34)?但这里所指的起誓,乃是敬畏神的一种表现,是指向神宣誓效忠之意。一个有心事奉的人必须在神与人前认他是主,向他宣誓效忠,应许一生服侍他。
敬畏神往往是信徒在事奉时所欠缺的态度,又是我们会看到许多人在神家中服侍的态度,还不如上班时认真;带领查经所花的功夫,无法跟自己在公司中准备一个报告所花的心力和时间相比;教会开同工会时个人坚持己见,谁也不甘心放下自己的意思,一同祷告寻求神的带领。
敬畏神的心对一个传道人更为重要。一个事奉主的人,应当时常省察自己事奉的动机,看看是否仍有当初奉献时那种爱神和敬畏神的心。有时一个人服侍主的日子久了,心会变得迟钝起来;如果加上他在事奉群体中稍有一些地位或权柄,很容易就会骄傲,认为自己超乎别人,甚至超乎神管辖的范围,这时他就很容易跌到了。几时我们变得为满足自我而事奉时,我们手上的工作就不再蒙神喜悦与赐福了。
事奉的实质
很多信徒不知道什么叫事奉神,有些以为只要把时间花在教会就是事奉神。圣经说:“遵行他的道,爱他、尽心、尽性事奉他,遵守他的诫命、律例。”(申十12、13)这就是事奉的实质,它包括两个很重要的字:遵行与遵守,这两个动词代表一个人属灵的内涵。
一、事奉是生命的流露——本质
“遵行他的道……”(申十12)这就是按着神的旨意与他同行。事奉的本意并不是指身体的活动,事奉是属灵生命的流露。我们藉着与他同行,一面向他学习,一面探求他对我们所定的旨意,使我们能一生都走在他的旨意中。
如何与主同行呢?“与主同行”的先决条件是要“遵守他的诫命、律例”。主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约四34)主耶稣把神的旨意看得与食物一样重要。圣经又说:“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撒上十五22)神喜悦我们有一颗顺从他的心,胜于我们向他献祭。
事奉的真谛就是生命的事奉,也就是“遵行他的道……遵行他的诫命”。我们的生命到什么地步,我们的事奉也就只能到什么地步。事奉的本质是生命的流露,而事奉的基本态度又该是什么呢?
二、事奉是完全的奉献——态度
圣经说:“尽心、尽性事奉他。”(申十12)这种事奉乃是全心的奉献,完全的委身,毫无保留的事奉,也是完全为主的事奉。这种尽心、尽性的事奉态度可由几种不同的角度来思考:
首先,这种事奉必须由与主联合开始。这就是同心的意思——毫无保留地与主一同搭配。摩西曾劝勉以色列人要:“事奉他、专靠他。”(申十20)何谓“专靠他”呢?和合本“专靠”两字并不完全是按字面翻译来的。希伯来文“达巴克”这字,原有“与之连合”之意。同一字曾用在《创世纪》第二章二十四节:“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又用在《路得记》第一章十四节,那里说到,路得和拿俄米连合(“舍不得”);此外还用在《约伯记》第十九章二十节,约伯说:“我的皮肉紧贴骨头。”神要求我们用怎样的心态来服侍他呢?他要我们与他同心,好像夫妻同心;好像路得与拿俄米那样联合;又好像皮与肉那样的不可分割。
其次,这种事奉要求我们向主忠心。“事奉他、专靠他,也要指着他的名起誓。”(申十20,六13)前文提到,这种起誓是表示向神效忠,这是一种海誓山盟,就如今男女婚约的誓言多半模仿路得与拿俄米的誓言一样。
一个事奉神的人必须有正确的动机,他的事奉也必须有实质,只有这样的事奉,才能蒙神赏赐。
事奉的赏赐
圣经说:“遵守他的诫命、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为要叫你得福。”(申十13)凡肯顺服神的话之人,必定蒙福,这是神自己的应许。
一、事奉能使神的心得到满足
圣经说:“以色列啊!现在耶和华你神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申十12)事奉神所得的最大赏赐就是能使他心意满足。他要以下五方面:
*敬畏耶和华你的神
*遵行他的道
*爱他
*尽心、尽性事奉他
*遵守他的诫命、律例
这五件事实际上只是一件事,就是合他心意的事奉。也就是说,事奉的动机要正确(为了爱他和敬畏他而服侍);而且事奉要有实质(是生命的事奉,也是完全摆上的服侍)。如果我们肯这样献上事奉,神的心难道还不满足吗?能使神满足就是我们所能得的最大赏赐,还有什么比这更有价值的呢?
如果我们能与主同行,遵行他的旨意及命令,神的心会如何喜悦于满足呢?我们能使所爱的人欢心,这不就是最大的赏赐吗?主耶稣甚至说:“若有人服侍我,我父必尊重他。”(约十二26)事奉神不但能使神的心喜悦,还会得到他的尊重,能服侍神实在是很大的恩典。
二、事奉神带来神所应许的福分
圣经说:“为要叫你得福。”(申十13)合神心意的事奉,不但能讨神喜悦,也能使我们蒙福。神教导我们要顺服他,因为这样能带给我们福分。
神默示摩西在《申命记》第十一章十三至十七节中,曾把祸、福清楚地陈明在以色列民前面,其中十三至十五节论到神应许之福时,他说:“你们若……爱耶和华你们的神,尽心、尽性事奉他”,就必蒙福。尽心、尽性事奉神会带来福气,这是神的应许。
彼得很直爽,他也曾经问过主耶稣有关奖赏的问题。彼得听见主耶稣说:“财主进天国是难的”,就立刻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将来我们要得什么呢?”(太十九27)主耶稣并没有轻看彼得撇下的不过是一条小船和几张鱼网而已,反而给他奖赏的应许。主说:“今世得百倍……来世必得永生”(可十30)我们为主所撇下的,主会在今世以百倍报答我们,且在来世赐我们永远的生命。
事奉神是个大恩典。这位创造宇宙的神要我们“与神同工”(参林前三9),让我们这些微小的人参与他永恒的事工。事奉神是很值得的,纵使有艰难,但一切的眼泪他都会纪念(参诗五十六8)。神很看重我们的心和我们事奉他的动机,他也会按我们所献上的事奉奖赏我们。保罗说:“但将来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赏赐。”(林前三8)只要我们按神的心意事奉,有一天,当我们见主面时,他会当面夸奖我们说:“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那将是何等的安慰、何等的盼望。
慕迪(D.L.Moody)这位神所看重的仆人,临终前面露笑容,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看见天开了,主耶稣坐在神的右边;他张手来接我。”这是一副多美的景象。
每一位服侍主的人,都可有这样的盼望与信心,只要我们事奉动机纯正——爱他、敬畏他、愿向他效忠;只要我们的事奉是有实质的、态度是专一的,我们就可有足够的信心相信,神必会赏赐我们,他会在天上展开双手,欢迎我们回家。
求神除去我们心中那种拿破仑式自我心态,愿主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和他谦卑的态度成为一幅图画,永远刻在我们心中。求神帮助我们学会与主耶稣一样地向神说:“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让主自己成为我们事奉的对象与榜样。向神献上讨他喜悦的事奉!
问题研讨
一、什么叫作生命的事奉?
二、什么是你喜欢的事奉?试举例说明你最喜欢和最痛苦的一个事奉阶段。为什么?请试着从省察自己的动机及心态着手。
三、在你生命事奉的经历中,你曾为主流过汗,流过泪,甚至流过血吗?这些经历成了你的帮助还是阻碍?如果是前者,当为此感谢神;是后者,求神医治你的创伤,使你得着释放。
基督徒当自洁,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
“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二21)
自从美国(U.S.A.)“九一一”事件后,阻挡全球性恐怖主义发展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新挑战,而特种部队一直是这场战争最核心的军种。这些特种部队都经过严格、艰苦的训练与考验;各队均有其特出的技能,被指派去打特殊的仗,而且都是打“非常规战争”的专家。他们用起来方便、有效,最主要的是能达成所托的任务。
与特种部队相比,基督徒其实也正落在一场争战之中。对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后现代潮流冲击下的我们来说,所面对的属灵争战也正暗暗地在许多地方进行中:办公室、娱乐场所、餐厅,与个人的住所、客厅和卧房中。神国同样也需要一批受过严格的训练,“成为圣洁,合乎主用”的人参与这场圣战,他要训练你、我成为他的特种部队!
圣经说:“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二21)这也正是今日教会应当传达的信息:基督徒当自洁,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
我们应当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合乎主用的器皿呢?要成为一个合乎主用的器皿,他必须由生命中活出三项事实:一、认识教会中有不同的器皿;二、深信神喜欢用贵重的器皿;三、肯操练成为合主用的器皿。让我们先看自己对神的教会应有的认识。
认识教会中有不同的器皿
“然而神坚固的根基立住了,上面有这印记说:‘主认识谁是他的人’,又说:‘凡称呼主名的人,总要离开不义。’在大户人家,不但有金器银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为贵重的,有作为卑贱的。”(提后二19、20)保罗在此两次提到基督的身体——教会:首先,他用“神坚固的根基”来形容神的教会;其次,用“大户人家”来比喻教会。一个被神拣选作神特种部队的成员,他必须对教会有两项基本的认识,否则很难合乎主用。
一、神容许教会中麦、稗同长
教会的一个特色是不同的器皿,良莠不齐。保罗说大户人家有贵重的器皿,如金器、银器,是用“金、银、宝石”(参林前三12、13)的材料制成的;但也有卑贱的器皿,如木器、瓦器等,是“草木禾秸”。地上那看得见的教会,诚如奥古斯丁(Augustine)说的,是一个“混杂的团体”。这是教会成长的必然现象,是主所允许的。
主耶稣也用稗子及撒网来比喻(参太十三24-30、47-50)说出这项事实:他允许良莠在教会中同长,直到收成时,才将他们分开。基督徒如果不认识这一点,当他看见稗子,这毒麦在教会所带出的影响时,一定会灰心,对人及教会失望,甚至对神失望!但保罗要我们放心,因这是神对教会所定“先同长、后分别”的原则。不仅如此,保罗还要我们认识另一项有关教会的真理,使我们心中好有确据。
二、神分别器皿有不同的下场
“上面有印记说:‘主认识谁是他的人’。”(提后二19)保罗引用摩西当年指控可拉一党的话(参民十六5),来说明这一点——全权之神认识谁是属他的人。“贵重的器皿”就如站在摩西这一边的人,是神所认识的,与神有亲密的关系,是属他的人;而可拉一党的人,则是“卑贱的器皿”,到了审判的日子,主会对他们说:“我不认识你们。”(参太二十五12)器皿既是有属主(贵重的)和不属主的(卑贱的),因此不同的器皿就有不同的下场。
首先,贵重的器皿会被神多用。惟有贵重的器皿才能合乎主用,因此也会被主多用。他们是属神的特种部队,他们身上有神的“印记”(参提后二19)。这“印记”是什么?
“印记”至少代表三方面的意义:第一、当图章用来封信件或证明,以示证件的真实性,或代表对物品的拥有权。第二、是注册商标,表明出品质与内含。第三、作责任印记,负上全责,一如建筑师、营造厂或会计师的印记等。
贵重的器皿有神的印记,主认得出。如果人真想知道,他自己也可以晓得是否属于主(参林后十三5)。这印记表明他是真品,是神所拥有的;有神生命的注册商标;甚至表明神会对他负上全部责任。他使神亲手拣选、塑造、合乎主用,也是全权之神保守的器皿。
什么是“贵重”的含义呢?这不是说属贵重器皿的人就可以用他的“贵重”去换取特别尊贵的地位,他的奖赏也不是特别的荣誉和权利;而是特别的服侍——得蒙神更多的使用;成为神的特种部队!用一句实际的话说:这人乃是特别讨神的喜悦,在神眼中被视为珍品。“贵重”是指从神的角度来看这器皿:被神看重,被神使用,蒙神悦纳,“合乎主用”。
其次,卑贱的器皿则会遭神弃绝。卑贱的器皿就如稗子一样,在收成时将被分别出来,遭庄稼的主弃绝。
保罗的教导不是说信徒有不同的等次,而是要将真信徒与假师傅,也就是将属神的与属撒但的人分别出来。这教导与摩西的态度是相同的(参民十六26、31、32):这种分别人眼不一定看得出来,神却看得清楚;因为“主认识谁是他的人”。作神特种部队的人必须百分之百相信神的全权——顺从他的管制与旨意,相信他全权的拣选与保守。这也是基督徒生活中属神的一面:相信神的全权。
教会中有属神的特种部队,也有属撒但的,像许米乃和腓理徒(参提后二17)。后者是教会中的“毒疮”、是癌、是狼。主耶稣到审判之日必作分别狼与羊的工作,将所有属撒但的全部毁灭掉。
要想成为神的特种部队,就需要接受操练。也惟有经过操练的器皿,才能成为神所喜欢用的贵重器皿。
深信神喜欢用贵重的器皿
“然而神坚固的根基立住了,上面有这印记说:‘主认识谁是他(神)的人’,又说:‘凡称呼主名的人,总要离开不义。’”(提后二19)在这节经文中,“神”或其类同的称呼,共出现过四次,再加上二十一节中的“主”字,我们可以看出,保罗是用“神”这个钥字来强调神的全权。在神的特种部队中,神是圣战的元帅,惟有他发号施令。
特种部队的成员除了相信神的全权之外,还要百分之百相信人要负责:顺从主,参与属灵的争战。这是基督徒生活中属人之作为的一面:人当尽上责任。神喜悦用贵重的器皿,因为有两件事实是每个被神用的人必须明白,并且竭力追求的。
一、贵重器皿蒙神保守
《提摩太后书》第二章十九节中的“根基”一词带有基础或开创两种含义。“坚固的根基”代表神所设立的教会,或神所拣选的人,两者都立在神坚固的根基上。神喜欢用贵重的器皿,因为他们拥有属神的生命,有他的印记。信徒与教会两者都必蒙全权之神保守到底,蒙神拣选的人将成为天上耶路撒冷的成员。
这“坚固的根基”正是令我们安心的确据,神藉保罗安慰与劝勉我们。因此,属神的特种部队,首先,不要对人、对教会,甚至对神灰心。人的败坏和软弱决不能阻挠神对他教会及儿女保收到底的应许。其次,不要论断人!分别器皿贵重与否的工作不是我们的,乃是神的。神负责最终的审判(参太十五13)。奥古斯丁曾说:“按照神的奥秘预定,教会之外有许多神的羊,教会之内有许多狼。”这些狼到末日全都会受到审判;但另一方面,所有想要成为神特种部队的人,都要凭信心依靠神,努力尽上责任,作贵重的器皿。基督徒成圣的工作不是单靠人的力量,而是必须与神同心;靠神努力。单靠人自己的力量,一定会灰心气馁,我们必须靠神坚固才站立得住。
神喜欢用贵重的器皿,不但因为这是神所拣选的部队,是他所设立并保守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合乎主用,就如用特种部队一样的方便、有效。
二、贵重器皿合乎主用
对使徒保罗来说,人生有三件最重要的事:神的呼召、神的旨意,与如何讨神的喜悦。作贵重器皿则是这三件的共同焦点,因此是基督徒最大的责任。神用人的必要条件是他必须成为圣洁,而被神所使用的满足条件就是作一个贵重的器皿。
作神的特种部队除了要认识神教会的特征,明白神用人的条件外,另一点最重要的,就是操练自己成为贵重的器皿。
肯操练成为合主用的器皿
“人若自洁……要逃避少年的私欲……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提后二21、22)“自洁”与“逃避”是追求圣洁的行动;信徒当操练自己尽上人的责任:成为圣洁,合乎主用。什么是合乎主用,也就是被神使用,而且被更多使用的条件呢?
一、被神使用的必要条件:成为圣洁
要做贵重的器皿没有其他的方法,必须成为圣洁(参提后二21),因为神只用洁净的器皿!“自洁”是成为神特种部队的基本操练。历世历代神所用的仆人都是藉这项原则成为圣洁的。
成为神的特种部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求经过严格的训练及有顺服的心志。如果我们认为自洁的基本操练很难,如何还能成为神特种部队的一分子呢?
不要怕失败!问题不在于你失败,而在于你失败后能否靠主站起来。圣经中的属灵伟人,如摩西、大卫、雅各等人都曾有过失败的经历,重要的是他们都从失败中站起来了;他们肯接受主的管教,生命因而转变了。
我们该如何自洁呢?
圣经告诉我们,成圣的过程包括两部分:脱去旧人(死的过程)与穿上新人(生的过程);旧人一旦死得不够彻底,新人就活不出来。
第一方面,我们必须逃避属灵的危险。“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欲。”(提后二22)保罗用了几个与“自洁”有关的动词,而“逃避”就是其中一个。“逃避”是圣经中常用的一个动词,他代表遇到身体及属灵上的危险所采取得一项动作。约瑟带着耶稣与马利亚“逃往埃及”(参太二13),施洗约翰指着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说:“逃避将来的愤怒。”(参太三7)及雅各的教训:“务要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雅四7)都是用同样的一个动词。
作神的特种部队要接受如何“逃避”敌人的训练。首先,逃避时要有决心。该逃的时候就一定要逃,慎防撒但妥协的诡计!在主受试探时,撒但只要求耶稣一次“俯伏”(过去式:暗指单独一次的行动)拜他,只有一次破例又有何妨呢?你看撒但多厉害!但又有多少基督徒就是因为一次的妥协而失去了对神的贞操。其次,逃避时要快跑,千万别在现场徘徊!约瑟快跑逃避波提乏妻子的引诱(三创三十九12、13),甚至连自己衣服都顾不着拿走了呢?
第二方面是,要追求属灵的进深。《提摩太后书》第二章二十二节下提到,要“追求公义、信德……”换句话说,要追求复活生命的进深。“追求”好比追寻敌人,捕捉猎物。我们避开是为了逃脱;追求是为了得着。“逃避”与“追求”是操练“自洁”行动上不可或缺的两面,必须在平衡中进展。自洁不是单凭自己力量可以行得出来的一种操练;它是一项需要依靠主的能力在意志上的努力,它也是与神同工的一项行动。
二、被神更多使用的应许:作贵重器皿
“人若自洁……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提后二21)“必作”代表神的应许:除了自洁,基督徒没有其他方法成为圣洁,也没有其他方法作贵重的器皿。
这是一个肯定的应许,是所有愿付上代价讨神喜悦的人可以领取的。基督徒的责任是使自己远离一切不洁的事。如果他肯这样作,他必能讨神的喜悦;他会成为贵重的器皿,成为一个蒙福的人!
贵重的器皿的特色就是“合乎主用”。这表示他会蒙神赐充沛的恩典,不但被他更多地使用;而且作特别的服侍,成为神的特种部队!这是何等大的应许:只要肯自洁,就能蒙神使用!
在这二十一世纪后现代潮流冲击的时代中,神正在征召一批肯为主、靠主委身自洁的人加入他的特种部队。你肯为主自洁吗?愿意接受操练,成为圣洁、合乎主用吗?那么你一定可以领取神的应许,成为一个他能重用的贵重器皿。愿我们回应神的呼召,操练作主工人应有的品格,作个愿讨神喜悦的贵重器皿,合乎主用!
问题探讨
一、除了圣洁,你认为还有哪几方面(试举三样并以经文支持)的品格是事奉主的人必须操练的?
二、你能说说与圣洁品格的人同工的经验吗?并请举例支持你的回应。
三、针对本文以及以上的问题和回应,你认为在今年“成为圣洁”的功课中该从那个方面去操练?又当如何达成你的目标。
神赐人资源作神国投资,使增值得快,且富的更富。
“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加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太二十五29)
恩赐是神给基督徒的恩赐,使他们有能力服侍。“任何一项属灵恩赐都是一种能力,以某种方式表达基督、称颂基督、显示基督,因此也传达基督。”合宜地使用,就能建造基督徒与教会(参彼前四10、11)
新约有好几个字用作属灵恩赐:最重要的是Charisma,除了《彼得前书》第四章十节外,只被保罗用以代表神的恩典所赐的救赎或救恩(参罗五15、六23),主要用作属灵的恩赐,是每位基督徒都有的(参林前七7),但特殊的恩赐却是保留给一些个人的(参林前十二30)。另一个字dorea指由神来的礼物,用过十一次(例如徒十一17),它只有在《以弗所书》出现时是与属灵的服侍连在一起使用,指升天的基督将蒙召并受装备担任使徒、先知、传福音者和牧师——教师等职分的人,赐给教会,又透过这些功能者的运用,将一种或多种任务赐给每一位基督徒(参弗四7)。另外,pneumatika指圣灵,即神之灵的能力特定的揭示(参林前十二)。
保罗对属灵恩赐的教导在《罗马书》第十二章六至八节;《哥林多前书》第十二章四至十一节、二十八至三十节与《以弗所书》第四章七至十二节。恩赐的目的永远是为了使信神的人得造就,使神国增值。
我们在本课选用主耶稣的一个比喻(参太二十五14-30),来看它不仅有其道义上的教导,劝告人必须善用他的恩赐,才对得起主。它也带有强烈的末世思想:当神国来临时,每人必须按自己使用的恩赐的方式向神交账。
让我们以恩赐为题,来思想它与事奉及与神国的直接关系。我们会先谈到恩赐的分配与事奉的态度;再看态度与奖赏的关联;最后看恩赐与态度对神国增值的影响。首先,让我们看恩赐的分配。
属灵恩赐的分配——在于全权的神
主耶稣说:“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着个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太二十五14、15)
主人要往“外国去”然后再回来,这代表主耶稣要离开世界,把他的事工托付给一批跟随他的人,最后他还要再回来,神国才完全降临。这些受托的仆人,应该好好地将主人交托给他们的资金拿去投资。这比喻说出“资金的分配与投资”的一些原则。
让我们先从三个角度来看属灵恩赐分配的原则:
一、神赐个人独特的才干
“按着个人的才干给……”(太二十五15)可见每人均有不同的才干。“才干”一字,字面的意思就是“能力”,也就是恩赐。约翰·加尔文(JohnCalvin)把这句经文译作“按个人独特的能力给……”
基督徒生命中最大的一项乐趣,就是发掘自己特有的恩赐,然后学习如何用它荣神益人。恩赐(能力)是神所赐的,不是我们自己赚来的,神要我们用这能力作生命的投资。
第一个原则:全能之主按着自己的旨意分配恩赐,目的是使神国增值。
二、神按个人恩赐给托付
“按着个人的才干给……”(太二十五15)神是按我们的恩赐分派(“给”)工作。在神国中,并不是每人的才工都想等,但个人都有足够的才干去完成神所托付的工作。我们蒙恩,不仅得以从罪中得拯救,也是为了要用这个新生命来服侍神、荣耀神,我们有责任去作成他的工(参约四34)
三、神给我们极大的托付
《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十四节说:主人“把他们得家业交给他们。”神对我们有极大的信任,他对我们不像对小孩子,而像对成年人那样,把“他的家业”托付我们。第十五节中讲的“一千”,是希腊钱币中最大的单位“他连得”,约值六千锥克玛(一锥克玛约是一人一天的工资),这是相当大的数目,约等于一个人十几年所赚的工钱。此处主人交托仆人很多的钱,代表神是如何地信任我们。这比喻告诉我们:主人交托仆人去为他经营的事业是何等的大。
第二个原则:神赐恩赐给每个信他的人,然后按着不同的恩赐交托他们不同的责任。
所以,没有人能以恩赐少作借口,而不负责任。
事奉态度的决定——在于你的尽责
主耶稣说:“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单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太二十五16-18)三位仆人,两种事奉的态度:前两者是良善的仆人,恩赐又不同,但服侍的态度却同;另一位则是个恶仆。所以,仆人的服侍心态,决定了神是否会继续使用他,用他来替神国增值。因为神是一位神国的投资者!
第三个原则:一个人服侍的心态决定了他事奉机会的多少。
什么是连接恩赐与事奉之间的桥梁呢?答案就在于我们服侍的态度。
在这个比喻中,主耶稣指出,一个人服侍的心态,决定了“恩赐”与“事奉”间能否衔接。许多人没有被神使用,不是因为没有恩赐,而是因为事奉态度的问题,也就是没有“作仆人的心志”。缺乏作仆人的心志,足以使一个人的恩赐无法与事奉衔接,这实在非常可惜,但这也是教会中很普遍的现象。
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不同的态度产生不同的服侍。三个仆人共有两种事奉的心态:
一、忠仆的心态
“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太二十五16、17)善仆表现出两个方面的忠心:
第一方面:热忱服侍的心。第十六节中的一个副词“随即”,非常的重要,它可说是这个比喻中最有动力的一个字。这字被放在句子的前头,更加强了此句的语气,它表达出热忱服侍主人的心志,是“恩赐”与“事奉”间不可或缺的一个衔接力。
有一位服侍主的人,他虽有好几方面的恩赐,但对不少与他同工过的人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每次向他提出有关圣工的建议时,他都把它们看作是增添麻烦,或是对他个人服侍的攻击。因此与他同工的人会觉得很辛苦,因为他不一定喜欢事工增多,却总期待别人的称赞。他事奉时看重的,不是神的托付,而是自己的感受。有这种事奉心态的人,很难蒙神使用。
第二方面:积极行动的脚。第十六节中有三个积极性的动词。第一个动词在希腊文中是“出去”,和合本将之译作“拿去”。“随即”一词用来形容“出去”,表示他接受托付后立即采取行动。第两个动词是“做买卖”,这表示他决定行动的方向,参与投资活动。第三个动词是“赚了”,表示他的行动产生了效果。这三个动词代表,当一个又有热忱心态,同时也有积极行动的脚的人,一定会忠于主人所交托他的责任。
对一个事奉主的人来说,什么是我们在神面前等候时应该有的态度呢?对马太来说,不是内心的虔诚或热诚,甚至不是祷告;乃是一股活力,这活力能推动信徒去参与冒险性的行动。
如何得到那股有推动性的活力呢?从这两位善仆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这股活力显然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从主人那里领受的“恩典”与“托付”;另一方面是他们对主人要回来这件事所持的警醒态度。这两位善仆分别先“领”受了主的恩典(参太二十五14、15),然后才接受托付。神差派人的一贯作法是“恩典”在“工作”之前,“恩典”也在“责任”之前。神让蒙恩的人凭着信心领受托付,然后他们才心甘情愿地去服侍他。
至于这位恶仆,他的心态如何呢?
二、无用仆人的心态
“但那领一千的(出)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太二十五18)这恶仆的心态虽然也可以用三个动词来表明,但却是循着完全错误的原则。第一个动词是“出去”,第两个动词是“掘开”,第三个动词是“埋藏”。
仆人从自己的角度着想,他只要等主人回来,把钱还给他,就可以交差了事。他一点没有体会主人的心,思想如何替主人投资。主人把钱交托给仆人,不是单单叫他们保管而已,否则他自己也可以把钱藏起来,不需要仆人替他这样做。主人把钱交给仆人是极大的“信托”,他盼望他们可以拿去“增值”。但这位仆人的心态完全错了。他非但没有以主人的心为心,更完全没有“仆人的心态”,他虽知有一天主人要回来算账,仍掩耳盗铃,不善用主人给他的恩赐。
每次当我们谈到如何发掘属灵恩赐这一类题目时,弟兄姐妹就会非常兴奋,与兴高采烈地想要肯定自己的恩赐。有一次,我从一本发掘自己恩赐的书中,看到一份测试题。这本书的作者把恩赐分三大类:第一类“注重言语的”恩赐,包括先知、教师、劝勉及领导;第二类“注重行动的”恩赐,包括服侍、分享、怜恤和接待;第三类“注重感情的”恩赐,包括爱心、热诚、盼望和祷告。当团契的弟兄姊妹做完这项测验后,顿时间教室里热闹非凡,彼此打听对方的恩赐,教会中也立即多出来好几位先知、教师、怜恤人的及其他有各种恩赐的人。
但几星期后,教会事工如旧,还是缺少事奉的人。需要被关怀的,仍然没有人去关心;需要得到劝勉的人,仍然在等人来劝勉。这么多发觉出自己恩赐的兄弟姐妹到哪里去了呢?问题在哪儿?不是缺乏恩赐,而是缺乏有“仆人的心态”的人!
这两类型的仆人不同的心态,导致不同的服侍。重要的不是仆人的恩赐有多少,而是在于他们有没有“仆人的心态”,这种心态是“恩赐”与“事奉”间不可或缺的桥梁。我们可以从两类型仆人所得的不同奖赏,看出他们的事奉对主人有无价值。
服侍奖罚的分配——在于全权的神
主耶稣说:“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太二十五19)主耶稣就是这个比喻中的主人,有一天他会回来“算账”。在“算账”时,我们会看到两类型的仆人,分别受到两种不同的奖惩。
一、享受永恒快乐的奖赏
对这两位尽责的仆人,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很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给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太二十五21、23)主人对领五千的和领二千的评语是完全相同的。
事实上主耶稣在比喻中,提到这两位有不同恩赐的忠仆,是有目的的。主人用“忠心”作为评语,这也是主在《马太福音》第二十四章四十五节至二十五章三十节中所讲三个比喻中,相同的评语,所以忠心是决定赏赐的惟一原因。
忠心尽职的仆人才像主耶稣的门徒。主人称呼忠仆说:“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作主门徒的也可被称为“良善”,纵然“只有一位是善的”(参太十九17)。这表示忠心尽职的门徒具有主耶稣的形象,因他们像主一样可以作成神的工(参约四34)。主借这个比喻讲出神国投资的另一项原则。
第四个原则:神照忠心的程度作为奖赏的原则,而不是按恩赐或工作大小来定奖罚。
主耶稣在第二十一节提到两对词句:“不多的事”与“许多事”,以及“忠心”与“享受主人的快乐”。主人有许多财富,五千、二千及一千,这虽然可能代表我们一生赚的薪金,但对主人来说只算为“不多的事”;“许多事”指主再来时,带着那些忠心的仆人从暂时进入到永恒中,他们将要得到的远多过他们在地上能得到的。那时,当年在地上忠心与主人托付的,就要在永恒中享受主人的快乐。这好比“凡被请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启十九9)
二、被弃绝在黑暗中的惩罚
主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收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代利收回。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太二十五26-28)什么是恶仆的下场呢?主人对恶仆的评语,远比对善仆的评语长。主对恶仆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主人暴露出恶仆的生命本质。主用两句评语显露这仆人的本质。首先,主讲这仆人是“又恶又懒的仆人”(参太二十五26上),因为他是一个自我中心的人,他总找借口避免做神呼召他去做的工作,这显出他的懒。这样又恶又懒的人,不配作神的工。其次,主称他为“这无用的仆人”(参太二十五30上)。这恶仆没做什么,并不是因为他认为神不需要什么,而是因为他不想做什么。这样的仆人对神国一点用都没有。如果真像他所说,他如此怕主人的话(参太二十五24及25上),他就应该趁早采取行动。他的行动显示这恶仆并非真正害怕主人。
第二件事:恶仆所有的被收回来(参太二十五28)。恶仆忽略他的职责,是因为他不怕他的主人,也不愿替主人增值。这样的仆人对主人毫无用处,所以他所有的都被收回,主人从此不再托他去作买卖了。
第三,恶仆自己要被弃绝(参太二十五30)、此处说话的不再是比喻中的主人,而是主耶稣顺着比喻中的语调说话。那些对主的再来不警觉,以至糊涂度日的人,将在永恒中失去一切,他们将遭主耶稣的弃绝。
主耶稣要我们作一个忠心的仆人,警醒等候他的再来。那恶仆不珍惜机会,完成当初主人给他的托付,因此主人现在也不再要他了。
神国的增值——在于你与神同工
针对“恩赐、事奉与神国”这主题,主耶稣借比喻告诉我们很多宝贵的教训,但其中最重要的乃是针对神国度的价值说的。
这比喻的中心思想在主说的一句话上:“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太二十五29)主还告诉我们另一项生命投资的重要原则:“如何使自己变得更富有?”也就是“富上加富”的原则。神随自己的旨意赐不同的恩赐给人,但是我们事奉的态度,却决定了我们在神国的价值,以及神是否会继续在我们身上作神国的投资。因为神是一位神国的投资者。
第五个原则:凡使神国增值多的人,神会在他身上投资更多,使他变得更富;凡对神国增值没贡献的人,神会夺去这人身上的资源,使他变得更贫。
这项富上加富的重要原则,不但可用在恩赐的应用上,对真理的接受以及属灵生命的成长也同样适用。
举凡愿意把神国恩赐与人分享的人,都将变得更加富足;举凡漠视或浪费所得之恩的人,将变得贫穷,甚至连已有的恩赐也会失去。这与寻常世俗“少的需加”的原则正好相反,正表明出神是一位神国的投资者。
虽然神对两位忠仆的评语是相同的,但是为什么神从恶仆身上夺回来的那一千,他并没有拿来平分,却给了那已有一万的?要知道神是从神国增值的快慢角度来看,当机会来临只允许一位仆人去作成工作的话,投资在那已有一万的身上,将使神国增值得更快!
是的,“富的更富,贫的更贫”。神在于他同工并对他忠心的人身上会继续不断投资,为的是求更快的增值。神是一位神国的投资者!我们若愿被他使用,就当合宜地运用恩赐作一个贵重的器皿,与神同工,使神国能迅速地扩展,迎接主的再来。
问题探讨
一、为什么没有一位信徒能以恩赐少作借口,而不参与事奉,不尽上责任?
二、我的团契小组里,有几位信徒就是缺少一股事奉的活力,我当怎么样推他一把,或者让他得着那活力呢?
三、论到利用恩赐作神国的投资,你能否列出本章所讲的五项原则?这些原则你能认同吗?你将如何把握这些原则来调整事奉,使自己富上加富?
信徒当在基督里按信心的程度以恩赐彼此服侍。
“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个人说:‘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神所分给个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正如我们一个身子上有好些肢体,肢体也不都是一样的用处。我们这许多人在基督里成为一身,互相联络作肢体,也是如此。按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或作执事,就当专一执事;或作教导的,就当专一教导;或作劝化的,就当专一劝化;施舍的,就当诚实;治理的,就当殷勤;怜悯人的,就当甘心。”(罗十二3-8)
团队事奉的搭配是健康教会的特征,也是教会健康的必须条件。在基督的身体——教会中,肢体间的同心服侍是爱神、爱人最基本的表现。而爱神与爱人本是神的诫命(参太二十二37-40),因此团队事奉的搭配肯定是讨神喜悦的。在《罗马书》第十二章三至八节中,神默示保罗,信徒当如何参与团队事奉,与肢体搭配服侍的原则:信徒当在基督里,按着信心的程度以恩赐彼此服侍。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当在教会生活中学习三方面的功课:首先,看自己合乎中道(参罗十二3);其次,对弟兄相互联络(参罗十二4、5);然后,用恩赐彼此服侍(参罗十二6-8)。让我们先谈如何操练看自己合乎中道的功课。
学习看自己合乎中道
《罗马书》第十二章二节:“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个人说:‘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神所分给个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使徒保罗在此指出团队事奉搭配上一项不可或缺的原则:看自己合乎中道。这也就是说要靠主除去“自我中心”的观念,以更新的心意(参罗十二2),客观地和实际地看清自己。
这是个人参与团队事奉的首要功课:建立以神为中心的自我形象。我们当在两方面学习这项功课:
一、思想上不要好高骛远
《罗马书》第十二章三节有一个钥字就是“看”,此字的希腊文作“思想”,共出现三次。按字义此节亦可译作:“不要‘高过思想’那应该‘思想’的,但要‘思想’‘正确思想’的”。在参与团队事奉时,一个基督徒应有什么样的自我形象呢?
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就是“要‘思想’‘正确思想’的”,对自己要“看得合乎中道”(罗十二3下)。保罗要我们操练自己的思想,不要好高骛远!我们怎样才能达成这项很重要的目标呢?
(一)要避免骄傲
“高过思想”自己的人必会自大,会对一般性的事奉感到是大材小用、不屑参与。这种心态只会导致骄傲,因“骄傲只启争竞”(箴十三10),是团队事奉搭配上最大的阻碍。圣经说:“骄傲来,羞耻也来。”(箴十一2)以至带来败坏(参箴十六18,十八12)。神憎恶心里骄傲的人(参箴十六5),他要我们以谦卑的心服侍神与人。
(二)要多思想神的呼召
“看得合乎中道”还有另一个意义,就是要在思想上集中:信徒当专一思想神对个人的呼召——他究竟要我在哪个角色上服侍?神不要我们思想那些对我们灵命无益的事,免得我们承受那些与我们呼召无关的重担。神要我们“‘思想’‘正确思想’的”,也就是能造就我们心思意念的事。所以神学家约翰·加尔文(JonhnCalvin)叫我们不要花心思在神隐秘的事上(参申二十九29),他说:“当神闭上圣口,我便终止寻问。”
保罗的目的是要我们存谦卑、专一的心去思想神对我们的呼召,建立一个以神为中心的自我形象。
除了思想上的操练外,信徒恩赐的运用也与神赐给个人信心的范围有关。
二、恩赐要在信心范围内运作
在《罗马书》第十二章三至八节中,“信心”一字出现过三次:“要照……信心的大小……,看……”(罗十二3)以及“当照着信心的程度说……”(罗十二6)“信心”在此不是指因信称义的信,而是指信徒因信称义后在生活中操练顺服时所需要之信心。但这信心为什么与恩赐有关呢?
圣经的教导是,神既然呼召我去相信,他也必给恩赐装备我去胜任他所征召我去做的工作。保罗的教导是要我们在信心范围内去规划自己的行动。让我们从以下两方面去思想如何实践这个教训:
(一)信心操练出真智慧
保罗劝告信徒当在信心范围内察验神的旨意,认识自己的恩赐,这才是真智慧。加尔文说:“不要去研究那些没有内容,又不能建立我们,却能使我们痛心的事。”我们要对神所给的恩赐知足,学会交流,并将之充分利用。
(二)信心操练出真顺服
如果我们能用真智慧察验出神呼召我的工作岗位,而凭信心去事奉,就能操练出真顺服。
保罗要我们以智慧、顺服的心,在信心范围之内去运用恩赐服侍神与人。
保罗在《罗马书》第十二章第三节及第六节所论及恩赐运用时的“信心”,绝不是指信徒对自己专业工作的那种自信。拥有这样心态的人,往往会将个人不正确的思想、世俗观念及工作的态度带进教会;而弟兄姐妹也很容易受到影响,学着以同样的眼光作选择教会同工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团队同工,很容易在个人的思想及恩赐的运用上超越神所给他们的信心范围,造成教会事奉上的极大拦阻。其实按《罗马书》第十二章五节,“只有在基督里教会才有合一的可能。真正的合一是建立在属灵的基础上。”
我认识一位弟兄,在工作上很受公司的器重,但灵命不成熟。当他被自己教会的执事推选作主席时,新官上任很想一展抱负,因而大发热心。有一次经过祷告后,我有感动去劝他,请他思想一下,他目前热心所作的事,给他的教会带来的是亏损,还是神的福气?另一方面,我也劝他应当避免靠肉体服侍,多花时间安静在神前,多读经,学习认识神,明了神的旨意后才决定服侍的方向。我甚至劝他说:“凡你按本性想去作的事,先叫暂停不要作;凡你不想作的,却是圣经的意思,倒要靠神的力量去多作。”很可惜,这弟兄为了证明他是对的,就努力按自己的想法做更多的事,使一个原本蒙神赐福的团队事奉反给拆散了,带给他的教会很大的伤害。但最叫人遗憾的是,他还一直以为自己是在热心事奉神呢!这位弟兄的问题就是因为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凭着专业上的自信去运用他的恩赐。
为了要操练团队事奉的搭配,我们在教会生活中,除了学习看自己合乎中道外,也要学习对弟兄互相联络。
学习对弟兄互相联络
《罗马书》第十二章四至五节:“正如我们一个身子上有好些肢体……我们这许多人在基督里成为一身,互相联络作肢体,也是如此。”保罗将教会比喻作基督的身体,基督是头,信徒是肢体(参弗五23);因此团体事奉的搭配要合一,好比身体各肢体间的协调一般。为什么保罗要如此强调合一呢?
一、合一是全权之神的定命
教会是一个属神的新群体。神的定命是,基督为所有信他的人建立了一个组织上的连合与关系,如同人身上肢体与肢体的关系一样,而保罗为什么用身体作比喻?
首先,神造人时并没有让他可以自给自足,无需靠彼此间的搭配。另外,人类因罪性的缘故不可能合一。但藉着主耶稣有了新生命的人,却可以在基督里合一,且是多样化的合一,以至产生多种力量的聚集,形成神国度中一群大能的子民。
二、合一是信徒蒙召的目的
信耶稣的人蒙主呼召合而为一,成为一个新的群体;这是全权之神预定建造他国度的方式。合一也是我们的责任。主说:“我另外有羊……我必须领他们来……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约十16)而且主向父神祷告,求他赐给他的人合而为一(参约十七11、22、23)。使徒保罗每次论及属灵恩赐时,都以人的身体为喻(参罗十二3-8;林前十二章;与弗四7-12),为的是强调肢体合一的特性,这是蒙神悦纳的行动,包括要求与责任两方面:
第一,神要求人顺服。团队事奉肢体间合一的必须条件是,各肢体对头——基督的顺服。
第二,人要尽责合一。团队事奉肢体间合一的满足条件是,各肢体间彼此的顺服;若想要达成这个目标,信徒就当以基督的心为心(参腓二3-5)。保罗以身体为比喻,用来教导信徒对人应有三个方面的认识:首先就是本性说,肢体各有不同;就职分或功能说,一个肢体并不能取代另一个肢体的职分;就才干说,无人能拥有一切所有的恩赐。“恩赐的多元性是为达到神所定的合一的目的;用多元性求得合一,这是神的方法。”
要操练团队事奉的搭配,在教会生活中除了学习看自己合乎中道,以及对弟兄互相联络外,还要用恩赐彼此服侍。
学习用恩赐彼此服侍
《罗马书》第十二章六至八节:“按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或说预言,就当……或作执事,就当……或作教导的,就当……或作劝化的,就当……施舍的,就当……治理的,就当……怜悯人的,就当……”保罗的教导是,恩赐一定要彼此交流:这涉及“给”与“得”,这是人身体上肢体搭配之道,也是彼得的命令:“个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侍。”(彼前四10)这两位使徒在运用恩赐的教导上,看法完全相同,都用了一个钥字——“彼此”。属神之社团的成员在生活、事奉上需要彼此合作,发挥团队事奉的精神。这是讨神喜悦的事奉方式,因为三位一体的神相互之间就有这种完全和谐的同工,及完美的搭配,正是我们团队事奉的榜样。
我们该如何在团队事奉的搭配中,操练彼此用恩赐服侍呢?保罗给我们三项彼此用恩赐服侍的原则:
一、尽责地运用恩赐建造教会
“我们个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人的恩赐。”(弗四7)“各人”(另参林前十二7)代表基督身体上的每一个肢体都会有某种恩赐,这是圣灵在他生命中作工的明证。因此信徒无论是对自己,或是对别人都有责任去发掘及发展恩赐,好专一、忠心地将基督所赐的恩赐彼此服侍,造就信徒,建立基督的身体。
二、正确地运用恩赐建造教会
巴刻(J.I.Parker)说:“任何一项属灵恩赐都是一种能力:为了表达、称颂、显示及传达基督。”因此信徒不可用恩赐来利己,而是要用它来建造团队中的其他分子。信徒当继续不断在基督里追求对神的认识,好使恩赐运用永远是为了荣耀基督与造就人。
三、合宜地运用恩赐建造教会
恩赐可以分为属话语的以及助人的两类。巴刻认为保罗在《罗马书》第十二章六至八节交互地在两类之间列出各种不同的恩赐是有原因的:为了避免让某一种恩赐大于另一种恩赐的想法渗透进来。不论恩赐就人的活动形式而言,其差别有多大,其尊贵在神眼中都是相等的,惟一的问题只在于:人是否能合宜地使用他所有的恩赐。
我们如何才能合宜地运用恩赐呢?首先,要彼此服侍,分工合作,这要求你对自己的恩赐知足,且要有恩赐上的彼此交流;其次,要在信心的范围内充分地运用恩赐作一个神国的好管家。我们藉着团队的搭配事奉,将基督的荣美在教会中彰显出来,是件最美的事,但一定要按圣经的原则行事。团队事奉的原则可总结为以下六项:
*团队事奉原则一:以谦卑、专一的心思想神的呼召,建立以神为中心的自我形象。
*团队事奉原则二:以智慧与顺服的心,在信心范围之内去运用恩赐,服侍神与人。
*团队事奉原则三:顺服教会元首基督,以基督的心彼此顺服,互相联络合而为一。
*团队事奉原则四:信徒有责任要去开掘,并发现自己和别人的恩赐好彼此服侍。
*团队事奉原则五:信徒要在基督里继续追求长进,好正确地运用恩赐荣神益人。
*团队事奉原则六:信徒当放下恩赐大小的观念,谦卑地彼此服侍,作神国好管家。
以上的六项原则应该是每位信徒参与团队事奉搭配的指南:首先操练自己有个以神为中心的自我形象;其次,学习弟兄间以基督的心彼此联络;最后,有责任地、正确地与合宜地彼此用恩赐服侍。
今天教会的**正是基督徒事奉失败的结果。信徒的合一能产生一种福音性的果效,让人相信基督的使命,而且见证神对人和对基督的爱。团队事奉的配搭因此能荣神益人。
主耶稣在离世前已求父神赐信他的人彼此合而为一。这项目标无需我们再努力争取,我们只需在基督里,按着信心的程度以恩赐彼此服侍,为讨神喜悦而事奉,促成团队事奉的搭配,人们就会看出我们真是属基督的了!
问题探讨
一、什么是本文所提的“以神为中心的自我形象”?试用几句话形容它的特征。
二、如果你是本文例子中的那位执事会主席,别人如何可以帮助你?
三、用本文所提供的六项原则作个自我评估,在下表中列出三项今年你愿靠主去操练的功课:
团队搭配操练的功课优先次序(1、2、3)
()以神为中心自我形象的建立
()信心程度的坚固
()同心合一的目标
()恩赐的发掘及发展(自己——别人)
()在基督里的长进
()谦卑事奉的操练
基督用神的话洁净教会,为继续追求圣洁的目标。
“……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要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可以献给自己,作个荣耀的教会,毫无**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弗五25-27)
教会必须继续不断的更新,圣经指出这是迈向真教会的惟一途径!世上每家教会都该持续更新;这是每位基督徒,特别是事奉教会的同工都该有的基本理念。
“凡以神为父的,便以教会为他们的母。”这是第三世纪殉道的迦太基主教居普良(Cyprian)说的。对后现代潮流中的基督徒,这是千真万确的。因为许多人不认识圣经,不明白神托付教会的职分。当他们遇到意气上不相投,服务上不周到时,就轻易转离教会,甚至成立新教会。这种无知,导致许多基督徒享受不到神藉教会赐下的诸般福分。
神的儿女应当一直在神的家中,在母爱的带领下被养育与管教,渐渐地长大成人,至终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因此,参与教会的建立理当成为信徒一生最重要的事奉。信徒的成长是藉着不断更新而变化,所以教会也必须是持续更新中的教会。
保罗信息的精意就是一句话:基督用神的话洁净教会,为继续追求圣洁的目标。我们当如何使教会成为一个持续更新中的教会呢?同工必须同心,有同一的看见:第一,认同教会持续更新的目的是要成为真教会;第二,肯定教会继续更新是绝对有其必要的;第三,致力于教会持续更新的途径。让我们先看持续更新的目的。
认同教会持续更新的目的
发挥真的母爱
母亲的天性是母爱。作新妇的教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讨基督新郎的喜悦——成为圣洁——更被他所爱,也更能发挥纯真的母爱。
《以弗所书》第五章二十五至二十七节中,有一个介系词出现三次;带出三个目的子句:“……基督爱教会……要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可以献给自己……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这三个子句指出同一的目的:教会要持续更新,成为圣洁,好献给基督作为新妇。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思想。
一、教会持续更新的目的——成为圣洁
追求圣洁的母亲所发出的母爱肯定会得到她丈夫的支持,而且蒙神悦纳,因为会影响到子女品格的塑造。神儿女在家中,能享受在母爱带领下成长的福分;离家出走的子女就失去母爱的保护与滋养。教会持续更新的目的是让神的家走向圣洁,被爱所充满。
保罗从积极及消极两个角度,看基督用水藉道洗净教会的目的:前者是成为圣洁,后者是没有瑕疵,都讲到基督新妇的教会一个必要的特性——圣洁。
神拣选人,藉教会的养育、管教成为圣洁。保罗在这本教会真理的《以弗所书》,一开始就指明了(参弗一4),圣洁是拣选的结果,而非拣选的根据。这一面是指因基督的救赎,神赐信徒圣洁,得以称义;一面也是指信徒的成圣是“得救的工夫”(腓二12),需要长时间舍己、忍耐、背负十架,需要在教会中继续操练。
居普良给教会的比喻是出自圣经的(参加四26)。我们必须与教会结合,圣经中先知也有类似“在教会之外,没有赦罪和得救希望”的观念(参珥32;赛三十七35),“可见离开教会,总是有致命的危险”。
教会不是旅舍,也不该作旅舍。会友不当轻易离开教会,教会更不当轻易收容换“旅舍”的教友。在教会服侍的这些年日中,我见过许多信徒轻率离开教会的后果。往往多年后,他们仍未能完全投入新教会。当年的苦痛经历,使他们好像孤儿或失恋者,因为没有复合,在新的教会中得不到安慰与医治,也不易在灵里进深成长。
什么是你的教会更新的目的?为的是得到更多的会友,建造更高的教堂,还是推展更大的宣教事工。这些都是神所赐的福分,但它们都不是辨别教会的要素。神命令他的教会成为圣洁!你能认同这个目标吗?教会正受到人本主义与追求自我之风的威胁,教会的建造乃是透过顺服而非透过表现。让我们归回圣经,忠心、忍耐地参与持续更新教会的圣工,目的在建造真教会——圣洁的教会!
二、教会追求更新的结果——真教会
模范母亲是一位对丈夫贞洁、爱他,而且又爱儿女的真母亲;这样的母亲更能发挥她母爱的天性。同样,教会更新的结果,是使教会走向真教会。
圣经教导我们应当以追求那看不见的真教会为目的(参提前三15;提后二19);“也当重视这看得见的教会,并与之联合”。什么是真教会?
圣经中教会有两个定义。第一是看不见的真教会(参弗一20-23),指为神所知道、在神眼中持守真理的教会(参提前三15),是神坚固的根基(参提后二19)。其中是那些蒙了拣选和恩典,作神的儿女,并藉圣灵成圣成为基督肢体的人。这教会不只是某世代、某地方的圣徒,而是从太初以来,曾在世上活过的一切选民。
第二种是看得见的教会,常用以指那散布在普世、崇拜神和耶稣基督的一群人。他们由洗礼归入他的名,以领受圣餐承认他们与主在真理和爱心上的一致,共同持守主的道,并保存基督为传道所设立的牧职。这看得见的教会里,有好人和歹人同在,是麦子和稗子(参太十三29、30)一起成长的地方,我们却必须参与,不能逃避。奥古斯丁(Augustine)说:“按照神的奥秘预定,教会之外有许多羊,教会之内也有很多狼。”“要想寻求一个毫无污点的教会,乃是徒然的。”
地上的教会,也就是所有有形的教会,应该持续不断地更新,为的是追求成为那人眼所不见,却为神所知道的,无形(宇宙性)的教会。
今天的教会太像世界,往往追求的是教会看得见的部分,顾念的也只是“那看得见的教会”——自己的教会。因为缺乏神国度的教导,造成教会“有形的”部分愈来愈壮大,而“无形的”部分,如圣洁的操练却被忽略。教会追求更新的目的是真教会——“没有瑕疵”的特性,成为世上的光、山上的城(太五14)。
教会要能不断更新,必须依靠主有同一的看见,不但在理念上,同心认同教会持续更新的目的,还要在心志上,同心肯定教会继续更新的必要。
肯定教会持续更新的必要
尽教养的职责
母亲的工作是教与养。一个好母亲需要时时更新自己,才可以使她的工作日益完善,讨一家之主的父亲喜悦。尽职的母亲一刻也不会放弃对孩子的责任;作子女的应当感激母亲的工作,顺服于她的教养,长大成人。
《以弗所书》第五章二十六到二十七节:“要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毫无**皱纹……”保罗提出两个原因,表明教会持续更新的必要。第一,基督对教会的工作是持续进行的;第二,人的成圣是一个过程,需要持续地更新。教会及信徒的更新都需要藉三位一体神“持续中的创造”,以及人不断地尽上责任去进展。
一、教会的圣洁需要日日更新——改革中的教会
母亲的工作之一是养。她的责任是将家打扫得清洁干净,成为养育儿女的一个好环境。因此教会必须圣洁,成为神儿女操练成圣之地。
保罗用“**”和“皱纹”代表属灵的不完全,说:“主天天工作,将教会的皱纹推平,污点清除;这就是说,教会尚未完全圣洁。所以教会的圣洁只是日日在推进,但尚未达到完全的地步、圣洁的目标”。为什么教会的圣洁是需要日日更新呢?
(一)神永远保守教会的应许
神藉他的仆人,指出更新教会的应许。“那时,耶路撒冷必成为圣,外邦人不再从其中经过。”(珥三17)教会虽有缺点,却趋向完美;神的慈爱将尚未有的圣洁先归与他们,又用自己的应许来证明这项事实。《诗篇》第八十九篇三至四节说:“我与我所拣选的人立了约,向我的仆人大卫起了誓;我要建立你的后裔,直到永远,要建立你的宝座,直到万代。”神应许不撇下他的选民(教会),会日日进步成长,直等到弥赛亚再来的那日。因此,他的教会必然成为圣洁。
(二)众先知和使徒不离弃教会的榜样
“众先知并未因耶路撒冷教会之败坏另创设教会,建立新祭坛,仍举起圣洁的手,保存教会一体的心,并未离开教会。”因此今日信徒需要从圣经中去认识教会,不要因为对教会不满就离开。传道人也需认识主耶稣及神的仆人所留下的榜样,对神及教会忠心服侍,任劳任怨,不轻易离开教会。教会继续更新是必然的,因为神应许永远保守教会,众先知和使徒也从未放弃过教会的更新。
(三)为使信徒蒙恩,基督已将赦免的权柄给了教会
主耶稣说:“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太十六19)“……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太十八18)主将赦罪之权交与教会,要他的仆人“在信徒中继续不断地施行赦免之权”,“为要将这赦免之福赐给我们,才将钥匙交与教会。”明白这一点,今日教会的会众与传道人就不要一有不满,就轻易离开教会,另创新的教会,而是不断地在教会内求改革与更新!
我们肯定教会要持续更新,不仅是因为教会的圣洁需要日日更新,而且是因为信徒的成圣,也是靠持续不断地改变。
二、信徒的成圣需要更新蜕变——积极进取的人生
母亲的工作之二是教。教会是学校,信徒应该作“圣经的学生”,靠神的话“心意更新而变化”(参罗十二2)。
人的重生完全是神的恩典,但信徒重生后的成圣,却是人与神同工,日日更新的结果。保罗强调这是一项蜕变的过程:“……得看见主的荣光……就变成主的形状……”(林后三18)“变成”就是“蜕变”(metamorphose),保罗强调这是持续不断被改变的过程。因此成圣需要人与神双方面持续的工作。
首先,人的成圣来自神“持续中的创造”。而这生生不息的创造动力来自圣灵,也来自基督。人的改变是因“基督所具有的是神最完全的形象”。必须通过基督,人才能回复神荣耀的形象(参西三10;弗四24)。
其次,人应该依靠神,努力追求持续的更新。在成圣的过程中,人必须与神同工,并且要尽上人的责任,持续不断挣脱理性的蒙蔽与意志的怠惰。基督徒的人生好似一个火车头,被圣灵点燃,突破一层层因人性的软弱所产生的障碍。
火车头的方向盘,受人内在对神及对人的认识所影响。因“教会是信徒外在的援助”,操纵方向盘的三个外在因素都与教会有关。第一,教会的训诫好似韧带,将我们与教会各肢体间有适当的定位;第二,教会的教导、律法好似鞭子(对一只意志怠惰的懒驴一样),使我们起来作工;第三,教会的生活帮助我们有正确的人生方向,“知道自己的职务”,使我们在呼召中生活,知道“一切正当行为的原则和基础”。基督徒靠主努力追求持续的更新,这就是门徒训练。基督徒的人生应该是积极进取的人生。
教会同工与会众的自满,是迈向真教会途径中的陷阱,会使教会持续更新之火熄灭。同工要不断地察验教会事工行动背面的动机是否目标导向:成为圣洁。
当庄稼的主回来时,要和我们算账(参太二十五19)。他的要求就是服侍的人作好管家,使他的新妇成为圣洁。主也许会问你:教会中有多少是我的真门徒呢?门徒训练时持续更新中的教会一项不可或缺的事工,是实践大使命的方法。门徒训练要求信徒生命持续的更新,它是藉息息不断的,一代传一代的方式直作到“世界的末了。”
教会要能持续更新,会众与同工不但要理念上认同教会持续更新的目的,心志上肯定其必要性;还要在行动上,同心致力于教会持续更新的途径。
致力于教会持续更新的途径
作神的美容院
作母亲的为了配合子女成长上的需要,必须致力于更新的途径,使自己满有活力,赶得上时代。神的美容院就是教会,教会有责任使神的美容院在设备资源上日日更新。
《以弗所书》第五章二十五到二十七节:“……基督爱教会,要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水”指洗礼,“道”指神的话。用水藉道洗净教会的目的,就是要教会成为圣洁,好渐渐走向真教会的目标。真教会就是宣讲神的话,在圣灵中,按照基督的吩咐施行圣礼的教会。这三方面就是教会继续更新的原则:
一、以神的话不断更新教会
教会更新途径之一,是要藉着“道”继续察验何为神的旨意(参罗十二2),好在母爱之下,按正确的方向尽上教养子女的职责。
保罗说:“要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道”就是圣经,神的话。“圣经好比眼镜,有了它就可以看得明白;同样,圣经能清除我们的黑暗,使我们对真神的认识更为清楚。”神的话可用来洗净教会,是教会追求成为真教会的根据。
二十一世纪教会最严重的困境,就是神话语稀少。教会讲台弱,信徒追求神话语的心冷淡。难怪今天的教会普遍软弱,没有异象,不能成为社会的灯台!教会走出困境的惟一出路,就是归回圣经,加强真道的传讲:神的话必须成为教会事奉的基础,惟有神的话改变人心,满足人的需要。
第一,圣灵的工作必须经过神的话来察验。来自神的灵之感动,必定与来自神话语的启示一致。神的话和神的灵“相互连结”彼此不可分离。“神的话带来规范,神的灵带来自由,规范中有自由,自由中有规范”神的道与神的灵,如火车的两条铁轨是相辅相成的。
第二,真教会必须通过圣经的察验。教会是“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参弗二20)。“如果先知与使徒的教理是教会的根基,那么,这教理必在教会之先而确立的。”而使徒和先知的见证与教导记载在圣经里,因此圣经是教会的基础,一切工作的根基。后现代的潮流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不能、也不愿意以圣经为绝对的真理,为教会一切行事的基础。教会行事不再凭信心,也不以耶稣基督为教会的“房角石”了。约翰·加尔文(JohnCalvin)说:“任何不凭信心作的事都是没有永恒价值的。”任何不以圣经为基础的教会,不会有真的属灵更新,也决不会成为真教会!
第三,教会的教养与劝诫,必须建立在神的话语上。教会不但如信徒的母亲,也是信徒的学校。“我们太软弱,必须终生受她(母亲)的管教,在她的学校作她的学生。”亲爱的弟兄姐妹,你愿一生作圣经的学生吗?这会使你一生蒙福:清楚察验神的旨意,清楚地认识神!这是我一生地愿望,盼望也是你的愿望。
二、靠神的灵不断更新教会
教会更新途径之二,是要靠圣灵得到继续充满的活力,好在母爱之下,使子女得到成长期所需的应变与动力。
加尔文从工作的角度,将圣灵的神性给了一个杰出的定义:“圣灵渗入万物,使他们成长,在天地中使万物有生气,圣灵没有界限,不属于受造界,却将能力渗入万物,将生命及其精华与活动吹入他们之中,他实实在在是神。”教会要能持续地更新成长,一定要有从圣灵来的“生气”与“活力”。圣灵以下三方面的角色,是重要而不容易忽视的。
第一,圣灵的光照引导人了解神的话语。“圣灵是人内心的**”,而圣经的权威建立于圣灵在人心中的内证。
第二,圣灵的工作和基督的启示一致。神的话和神的灵是相辅相成,而且保持平衡的。因为神话语的中心就是耶稣基督,因此圣灵的工作必须与基督的启示完全一致。
第三,圣灵是创造的动力,圣灵使创造持续进行中。
上文论到教会持续更新的必要时,说到人是在神“持续中的创造”,藉神的话与神的灵的工作而更新。神的话好比树根,圣灵是信心的创始者与原因,人的信心或信仰是果实。单有神的话而没有圣灵的工作,树就不能结果子。
教会要迈向真教会,就必须致力于持续更新的途径:以神的话为基础,靠神的灵继续地更新教会。除此以外,不可或缺的就是要忠心,不断地按基督的教训施行圣礼。
三、藉忠心施行圣礼不断更新教会
教会更新途径之三,是继续忠心地执行圣礼,好在母爱之下,按父神的旨意在生活上教养子女。
教会有两个记号,是圣道的宣扬和圣礼的施行。圣礼是约的印记,是外在的记号用来印证神的应许。“圣礼如画图一般,将应许给活描出来。”
第一,圣礼要有意义,就必须与圣道配合。在执行圣礼时,要藉神的话,将圣礼所表明的记号之意义讲得明白、清楚。奥古斯丁说:“圣礼为看得见的道。”
第二,圣礼要有效用,就必须与圣灵结合。圣礼好比工具,有圣灵同在的圣礼,有如接上电源的工具,发挥出工具真正应有的效用。
基督教有两种圣礼:洗礼与圣餐。“洗礼等于法律性的公文”,洗礼好比是张宣告无罪并且与基督结合的证书。圣餐必须要让参加者先明白其意义,才可执行(好比逾越节只能让明白者参与一样)。更重要的,圣礼的焦点是在个人的改变,才能进到灵里的提升与基督同在。
教会若想持续更新,则当用圣道,藉圣灵,并凭忠心执行圣礼,以不断更新教会。从事工的角度来看,应当致力于下列五项事工。
第一项事工:宣讲于教导神的话语。真教会建立在圣经的基础上,以圣经为检验的标准,以教会为学校,信徒作圣经的学生,认真地去认识神。
第二项事工:操练行道的门徒训练。以圣灵的工作及律法为“鞭子”,将人从肉体的怠惰中唤醒,在呼召中生活,过一个积极进取的人生。
第三项事工:重视惩戒与管教。以惩戒为“韧带”,结合教会各肢体,使人人各就其位、各尽其职。也藉忠心地执行圣礼,作管教、训勉的事工。
第四项事工:建立活泼生命的团契。藉神话语的教导与圣灵的工作,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力行善(参来十24),求圣灵的生命及活泼的生气进入团契。
第五项事工:操练信心的祷告生活。祷告是信心得到操练的主要方式,是获得基督救恩的惟一途径,关系我们整个基督徒的生命。
地上的教会应该是持续更新的教会,目的是成为神的真教会,那无形的教会,属神的国度。教会持续更新是必要的,因为教会的圣洁需要日日更新;信徒的成圣需要更新蜕变。让我们靠圣灵除去人理性上的蒙蔽,得到智慧以认识神,更认识人;靠律法的鞭策除去人如驴子般的怠惰。
乔·奥尔德黑奇(JoeAldrich)说:“青蛙如何变王子?神的美容院就是教会。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藉教会生活,信徒得到造就。基督的肢体能帮助我们变美,转变为王子,至终反映出神的荣耀来。”
真教会是荣耀神的教会,是以基督为头与他连结的教会,是纯正地宣讲圣道,听从圣道,并忠心地施行圣礼的教会。让主作工,将教会的皱纹污点清除,成为圣洁,可以作个荣耀的教会,献给自己。
加尔文说:“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奉就是建立教会。”让我们一生致力于教会更新:一面自己心意持续更新而变化,另一面教会也持续更新,迈向真教会的目标。让我们献给基督的教会,不是外在的堂皇与宏伟,乃是内在圣洁——“毫无**皱纹等类的病”——成为那个在他心目中的真教会!
问题研讨
一、基督徒在属灵生命不同的阶段,和教会有何不同层次的关系?你在哪种阶段,当如何使你的教会生活成长?当你所参加的教会有难处时,你会如何反应?
二、马丁·路德(MartinLuther)离开天主教教会,约翰·卫斯理(JohnWesley)创立循礼宗等历史事件,是否与本文所提的“不要一有不满,就轻易离开教会,另创新的教会”观念有所违背?
三、身为“有形有限的地方教会”和“永恒的真教会”的一分子,如何在教会生活中,同时注重圣道、圣灵和圣礼?
基督徒当“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事主。”
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事主。(罗十二11)
“心里火热”是健康教会的特征,是很容易觉察出来的;但教会的“温水症”——落在不冷不热的属灵光景——却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以致会友不知道自己正落在“那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启三17)光景里。所以得“温水症”的教会很普遍,但它又是一种致命的病。为什么呢?因为得病的教会不知道自己有病,也不知道这病症的严重性,不闻不问,陷在一个舒适安逸的“按摩浴池”中。
今天许多信徒所期望的,或者喜欢享受的正是这种“按摩浴宗教”。针对这病症,使徒保罗命令我们“要心里火热”。心里火热是过属灵生活讨神喜悦的一个秘诀,惟有来自内在的力量,能使信徒向神继续不断地献上蒙他所喜悦的敬拜,在知、情、意三方面全都参与的顺命的服侍。
保持心里火热也是一个基督徒能爱神和爱人的原因。使徒保罗用了一句包含三个相关短句的宝贵话语劝勉我们:“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侍主。”(罗十二11)每一位基督徒应将之当作项上的金链挂上,并存记在心中,作为自己生活的座右铭。
基督徒要蒙神喜悦,必不可少的就是要操练心里火热。若要保持自己心里火热,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上学习三方面的功课。首先的必要的条件,就是当竭力作工;其次的满足条件,就是让灵火焚烧,最后一项衡量的标准,就是要随时服侍。我们将分别讨论如下:
当竭力作工——必要条件
《罗马书》第十二章十一节说:“殷勤不可懒惰……”这是保罗三项劝勉中的首项,也是信徒保持心里火热的必要条件。基督徒为什么要殷勤?因为殷勤是任何一位基督徒准备自己顺服神命令的必然操练。
圣经对懒惰人的教训清楚明白:“懒惰人哪,你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就可得智慧。”(箴六6)保罗对基督徒劝勉的第一步就是当竭力作工,才能保持心里火热。加尔文说:基督徒当战战兢兢地活在神的荣耀之下,指的就是基督徒作工的态度,好讨神的喜悦。“作工”不但指生活,也包括行善在内,让我们就从这两个角度来看当如何竭力作工。
一、基督徒当勤奋的生活——基督徒生活的原则
保罗说:“常常竭力多作主工。”(林前十五58)所以,基督徒的生活应该是勤奋的,过一个精进的人生,继续不断地经历改革与更新。
当一个人重生后,他的灵更新了,理性与意志苏醒了,表现出在知、情、意三方面的改变。在“知”方面,他开始肯在知识或认知上追求,神的话语能帮助他更认识神与认识人,因为“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三16、17)
在“情”的方面,灵里的更新导致他在情感上愿意付出代价,参与爱神和爱人的行动,就如使徒彼得说的,“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一颗愿意从内委身于基督的心愿(参彼前三15、16),活出讨神喜悦的生活。
在“意”的方面,更新的灵使人的意志变得勤奋,愿继续不断地让神的灵在自己身上动工,实践神的话,行出神的旨意,“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旨意。”(罗十二2)
基督徒生活的原则就是靠着圣灵更新的能力,在自己的理性与意志上“心意更新而变化”(罗十二2),过一个积极进取的人生。这灵里更新的动力有如火车头,一旦得到能源燃烧出的力量,就能突破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障碍向前进,活出勤奋革新的生活。
另外一方面,这种竭力作工的态度也可包括努力地行善:
二、基督徒当努力地行善——基督徒的责任
基督徒因为爱神,所以会有真敬拜的生活(参罗十二1、2),而真敬拜必定会导出“真爱”的行动。保罗从《罗马书》第十二章九节开始给出与《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类似的一章“爱篇”,他劝基督徒“爱人不可虚假……爱弟兄要彼此亲热……”基督徒当努力活出有“真爱”的善行,因这是基督徒的责任。
什么是行善呢?行善就是基督徒以自己的生命去影响社会,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行善的目的是带来社会的改革:让教会来引导社会,作时代的先知,藉着实施主耶稣全人的医治(参太九35-38)去善化社会。
为什么基督徒当努力行善?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回答。
首先,因基督徒有爱人的责任,所以当努力行善。保罗的教训——“爱人不可虚假”是一项以真爱的态度对人的一贯原则,也就是说,基督徒不当存着两分论的心态:对待弟兄(善良的好人)是一种态度;对非弟兄(包括那些忘恩负义的人,甚至仇敌,参罗十二14-21)则是另一种态度,我们对所有的人都当以同样真实的爱相对。这也正是主耶稣的教训(参太五38-46),他叫我们藉属灵的影响力:盐与光去影响社会(参太五13-16),并叫我们爱人如己(参太二十二37-40)。
其次,基督徒不可懒惰,当努力行善。懒惰是心里不能火热的原因之一,基督徒若要讨神的喜悦就当努力行善。
第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实际上就是一种内在信仰与奉献心志更新的外在表现。改教家如马丁·路德(MartinLuther)、约翰·加尔文(JohnCalvin)、慈运理(Zwingli)等都认为他们的责任不单单是改正教义,改善教会制度及礼仪,更要把福音传出来,使福音无论传到哪里,都能改变整个群体,带出新的信心、爱心与生命。
日内瓦(Geneva)就是十六世纪在加尔文领导下,被称为“是自使徒时代以来世上最完美的基督徒群体”。它成为一个模范市:在社会福利上救灾、济贫;在教育的提升上追求知识;在灵命的复兴上促成改教思想的兴旺及宣教的进展。这是基督徒竭力作工的最好例子,是荣神益人的见证。
主导当地福音及社会福利事工的加尔文说:“我们若不是常竭力作工,殷勤而不懒惰,就不会准备自己来顺服神的命令。”这是这位在日内瓦作了二十五年牧师的经验谈。
要达到我们的肉体能顺服神的这项目标,保罗又加上一句话:要心里火热。让我们来看为何这是个满足的条件?
让灵火焚烧——满足条件
《罗马书》第十二章十一节中说:“要心里火热……”这“心”字原文是“灵”,它可以指人的灵“按英文新国际版(NIV)译法”,譬如,同一句话也出现在《使徒行传》第十八章二十五节,论到亚波罗在“单晓得约翰的洗礼”时,“心里火热”;又或者可因下句提到“主”而用来指“圣灵”,因他是那燃烧我们对主和他事工热情的媒介。在此,后者的解释似乎比较适合,也就是说,我们当保守圣灵所带来的火热。使徒保罗用开水烧滚(参结二十四5)的那种“火热”,来比喻基督徒心中要继续有圣灵所点燃的火焰。
保罗说到基督徒在圣灵中生活的特色:要想真爱神和真爱人,就需要个人的殷勤,加上他内在的灵火;前者是必要条件,后者是满足的条件。
一、除去自己倦怠之心——尽上本分
若要心里火热,信徒有当尽之责,首先就是要将自己倦怠之心除去。所以保罗的这三个短句:“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事主”,是相互关联的。每个人都必须殷勤不可懒惰。加尔文将肉体比作蠢骡,因受罪的捆绑(出自罪性),人的意志被束缚以致怠惰,因此人性一直是懒散的。
“教会是信徒的母亲”,她的责任是养与教,基督徒因此离不开教会。教会的功用带来教育与惩戒:一方面使无知的人受教,得到教育;另一方面藉神的话当作鞭子,使懒骡受惩戒。
过去有些教会或宗派在一代又一代的传统制度下,忽视了养与教的责任,而在基督徒社团的生活中,信徒个人也没有尽上本分,不肯除去倦怠之心,以致在整个宗派带领下的基督徒社团,失去“灵火焚烧”、在圣灵中生活的特色。这种现象可以从几方面看得出来:
(一)会友没有在家中按属灵的榜样来教养子女。
(二)数代的基督徒家庭,子女只有属灵知识而无重生的经历。
(三)不坚信圣经无误论。
(四)教会及会友个人失去属灵的实力。
(五)教会徒有外在的社会工作,却失去社会属灵的影响力。
一家教会或一个宗派之所以会沦落到一个不冷不热的属灵光景,正是因为忽略了使徒保罗在两千年前对提摩太的教训所涉及到的五方面(参提后三15-17):
第一点:并且知道你是从小明白圣经;
第二点: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
第三点:圣经是神所默示的;
第四点: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
第五点: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教会今日也参与对社会的慈善工作及政治改革的活动,但因为她没有属灵的内涵,没有“心里火热”,以致这些善事失去对社会应有的属灵影响力。归根究底的一个失败,就是教会与其中的成员没尽上本分,故此教会当除去自己倦怠之心――预备道路、清理路面(参赛四十3、4;诗一三九23、24)――让灵火继续焚烧。
十七世纪英国(UniteKingdom)中部的基德明斯特市(Kidderminster)则是一个正面的例子。该城在清**牧师理查德·巴克斯特(RichardBaxter)十七年的带领下,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基督教社区(两千成年人,另外还有儿童)。全城的人无论道德或属灵的素质,都可与当年的日内瓦媲美。在巴克斯特的牧养下,全城发生了奇妙的改变,引进了家庭信仰问答、家庭崇拜、充满赞美的公开崇拜模式、教会纪律、传道、灵修或读经、定期教牧辅导和由巴克期特监督的小组事工等,使宗教改革的理想得以真正实现出来。它也证实了保罗的教训:只要信徒个人尽上本分――让灵火焚烧,除去倦怠之心;加上依靠圣灵,高举神点燃之火――基督徒社团必能彰显出在圣灵中生活的特色。
让我们看如何举起神点燃之火作属灵实质上的改革。
二、举起神点燃之火—依靠圣灵
“要心里火热”必须“殷勤不可懒惰”,也就是将自己倦怠之心除去,让灵火不断焚烧。通常是我们自己熄灭了圣灵的火,这是我们的过错,因没有尽上责任。此外,我们还有责任高举神点燃之火,依靠圣灵工作。
如何才能依靠圣灵举起神点燃之火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顺服主过圣洁的生活。这是能持久继续让灵火焚烧的惟一途径。
保罗说:“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加五16)又说:“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二21)过圣洁生活是属灵复兴的必要道路。影响美国(U.S.A)东部第一次大复兴的清**乔纳森·爱德华滋(JonathanEdwards),是最伟大的美国神学家,二OO三年十月是他的三百岁寿辰。爱德华滋一生的目标,就是过圣洁的生活,他是一个对罪宁可死也不妥协的人。过圣洁生活是作神贵重器皿的必要与满足的条件。
英国神学家巴刻(J.I.Packer)说“曾一度为福音派信徒所特别关注的圣洁问题,今日已经不能引起多少人的兴趣了。”“今日许多牧者相信,牧养工作的果效,取决于他们对专业技巧的掌握,但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苏格兰(Soctland)邓迪市(Dundee)的长老会复兴主义牧师马钦尼(RobertMurrayMcCheyne)却声称”我们会众最大的需要就是追求个人的圣洁。”马钦尼牧师的话真是一语道破了今日教会的问题上。巴克斯特在他的名著《改革的牧者》(TheReformedPastor)书中也说:“只要神改革教牧人员,民众就会很快地得到改革。”宋尚节博士也非常重视悔改与圣洁的生活。他对牧师的要求很高,也许正是因为他的看法接近以上两位英国传道人的观点――过圣洁生活的重要――以至他的工作有长远的效果。
要心里火热,不但当竭力作工与让灵火焚烧,另一项查核的标准就是要随时服侍。
要随时服侍――查核标准
《罗马书》第十二章十一节说:“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事主。”神藉保罗命令信徒要有真爱(参罗十二9),要有真智慧能察觉神的旨意(参罗十二2),也要有真顺服(参罗十二9-13中的十项命令)。最后,他还要求我们真属灵――要“常常服事主”,这是《罗马书》第十二章十一节中的第三项要求,也是一个查核信徒属灵与否的标准。
基督徒的“常常服事主”,必须出自纯洁的动机,与崇高的目标。这种热心必须表现在对基督的基本委身上,否则它容易变成空洞无实的肉体活动。基督徒若不“常常服事主”,就表示属灵健康上有了问题,或者他心里火热不过是一种不受圣灵约束的热忱。
一、对生命的短暂,要把握机会事奉――不是为个人的满足
《罗马书》第十二章十一节的三联句用的是现在式,代表继续不断的一种行为。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基督徒应当有一个事奉的人生;在人生旅途的列车上,我们可能在每座车厢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总要把握机会事奉主,因为他是我们生命的源头与盼望,有一日会带我们进入永恒。
我们的服侍涉及两项必不可少的概念:首先,必须是出于对基督的委身而服侍他。保罗的短句“常常服事主”,以相对律将两个原文字――主人(theLord)与奴隶(Serving)——很自然地组合在一起,表明出一个服侍主的喻象,我们应当如奴隶般地向基督委身服侍:不是为个人的满足,乃是为主人的荣耀――要使圣子在神的大家庭中得着最高的荣耀地位,“使他的儿子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罗八29下)。
其次,我们的服侍涉及有智慧地运用时间来服侍主。保罗说:“要爱惜(赎回)光阴”(弗五16),人生短暂,行善机会很快就会消逝;全权之神既赐下服侍的恩典,人就当尽上责任把握机会事奉。
神所重用的仆人都是随时把握机会服侍主的,而且工作勤奋。查理斯·哈登·司布真(CharlesHaddonSpurgeon)通常一天工作十八小时。他每周至少讲道十次,且是以每分钟一百四十个字的速度讲四十分钟。他平均一周读六本书,而且过目不忘,甚至多年之后仍记得。据估计,他一生中曾向一千万人讲过道。
加尔文也是一位殷勤常常服侍主的牧者。他是以赎回光阴的态度把握机会事奉主,连一分钟也不愿意浪费。甚至临终前在病床上,还在赶着修改他的那本巨作《基督教要义》。朋友劝他不要再写作费神了,加尔文却回答说:“什么?如果主这时来,难道你要他看到我在闲混吗?”加尔文燃烧完他一生的精力,五十五岁离世,他心力交瘁地打完一生美好的仗,跑尽当跑的路。
二、灵里的进深为讨神的喜悦――不是为属灵的飞扬
保罗说:“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事主。”他不是指要我们追求属灵的飞扬,以超越他人为傲;而是为灵里的进深,好讨神的喜悦。他在《罗马书》第八章二十八节里提到神的旨意:“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得益处”不只是享受即时的舒适与安逸,而是指至终的成圣(“效法他儿子的模样”,罗八29上)和像基督的模样,使圣子得荣耀(衬托出他的确是“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罗八29下)。
保罗在《罗马书》第十二章这三联句的劝告,使我们看出,人有责任预备好自己让全权之神的灵动工;人有责任随时服侍主。他的劝勉对历代神的仆人有深刻的影响,至少我相信加尔文就很可能是其中一位。加尔文曾为自己刻了一个图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设计的精义。为了表达他愿常常服侍主,有一颗肯牺牲一切的心志。加尔文在图章中画了一双手,手上捧着一颗火热的心,在心的下面,他刻上一个座右铭:“殷勤和忠诚地在神的工作中服侍。”
加尔文的一生的确活出了《罗马书》第十二章十一节这三联句的劝勉。在他接近人行旅程尽头时,他严肃地指示亲人将他安葬时不可用墓碑,因他不希望后人将之变成基督教的一个圣陵。今日无人知道加尔文的墓地在哪里,这位圣徒生前照着神的话而活,死后也不愿影响任何人作出因他而夺取了神荣耀的事!
神藉保罗教导我们,要作一个真属灵的人就要行出真爱:要蒙神喜悦,就必须“心里火热”,常常竭力多作主工,让灵火焚烧,并随时的服侍。就让我们顺服神的命令去行吧!“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事主。”
问题研讨
一、请列出可能造成基督徒心里不火热事奉的三个主要原因,如何防止?
二、加尔文在他的圣经注释书中针对《彼得前书》第五章一至四节指出教会领袖最容易犯的三种恶行:懒散、图利之心和贪求权柄,如何避免并进一步拥有火热的心?
三、热心事奉主的人如何面对失败以及毁谤与出卖而不丧志?
务要传道,按正意分解神的道,使人获益得以完全。“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提后四2;另参提后三16~四5)英国(UnitedKingdom)传道人钟马田(D.MartynLyoyd-Jones)说:“对一个蒙召的人来说,讲道乃是一项最崇高、最伟大和最荣耀的呼召。”然而面对二十一世纪现代潮流冲击下的教会,讲台与教导却常被戏剧、影片、高科技媒体所插入;甚至被见证、辅导、分享、小组团契等的节目所取代。今日的教会实在需要归回圣经,重视传讲真道的事奉!
使徒保罗在他殉道前所写的最后一卷书信的最后一章,也是如此嘱咐他属灵的真儿子:“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你却要凡事谨慎,忍受苦难,作传道的工夫,尽你的职分。”(提后四2~5)保罗给提摩太的命令,正是神给历世历代教会的嘱咐:务要传道,按正意分解神的道,使人获益得以完全。我们当如何准备自己参与或加强传道的事奉呢?要想在传道的事奉上进深,我们就必须学习三方面的功课:第一,了解传道的重要;第二,充实传道的内容;第三,操练传道的工夫。了解传道的重要《提摩太后书》第四章一至三节:“(所以)我在神面前,并在将来审判活人死人的基督耶稣面前,凭着他的显现和他的国度嘱咐你,务要传道。”“传道”一词在此既是命令语气,可见神看传讲神的话语是必要的!一、传道是最庄重的使命
务要传道因为那是庄重的任务,神预定用这种方法来扩展他的国度。第一,传道是神用来发挥圣经功效的一个方式。和合本在第四章一节时,没有将一个介系词“所以”翻出来,其实保罗原是很适当地要藉这个介系词,将圣经的功能(参提后三16、17)与传道的重要连结起来。他的推论是:圣经不但是供信徒好好读的,而且需要有人藉着传讲及教导的方式将之传出去。因为每一位读经的人都是释经者,有他自己解释圣经的方式,然而圣经中即使是明显的经文,也不见得会令所有读者对之产生共识。因此,圣经需要有人传讲与教导,因为真理及教义需要经过解释之后才容易叫人明白,使听到的人得享圣经完全的益处。第二,传道是保罗在神与基督前对人的嘱咐。这表示传讲神的话语是一项极其庄重的使命。马太·辛普生(MatthewSimpson)论到讲道者时,这样说:“他的座位就是讲坛,他站在基督的位置上,他的信息就是神的话,围绕他的是不朽的众灵魂,看不见的救主正站在他身后,圣灵运行在全会众之中,天使们注视整个会场,而天堂和地狱也正等待着审判。何等奇妙、何等大的责任!”第三,传道是一项日后将受基督审判的事工。保罗提醒传道者,当主耶稣再来时,他将审判每个人传讲神话语的事奉(参太二十五19),因此他劝勉我们要在这点上“作无愧的工人”(参提后二15)。传道的使命不但是庄重的,也是保护教会的最佳途径。
二、传道是保护教会的盾牌因为错误及异端随时可能会渗入教会,许多自称为基督徒的人会有可能因腐败而叛道,但真道的传讲却有防御及保护的作用。比方说,在哪些情况下,教会很容易落在易受攻击的光景下呢?譬如,当神的仆人离开时,传道人从葡萄园中被接走或被赶走时,那时很容易有“凶暴的豺狼进入……”(参徒二十29)另外就是在不警觉时,教会很容易遭到假师傅的渗入:有些人会对真道感到厌烦,就自作主张地为教会“增添好些师傅”,而那些“耳朵发痒”的人,一旦“掩耳不听真道”后,也会“偏向荒渺的言语”(参提后3、4)。使徒保罗认为将教会“交托神和他恩惠的道”是最稳妥的方式,因“这道能建立你们,叫你们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徒二十32)。所以好好传讲真理的道是保护教会的一项重要事奉。目前异端如东方闪电和耶和华见证人等,正忙着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中活跃,为的就是要渗入教会好作颠覆的工作,而归回圣经、传讲真道实是当前作全群监督之人不可逃避的重大使命。三、传道是真道传承的方式
《提摩太后书》第四章五至六节:“你却要……作传道的工夫,尽你的职分。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这里有一个对比律:“你”与“我”;以及“尽……职”与“离世……到了”,这两个对比表明一件事实:提摩太是最佳的接棒人选——跟保罗,并提摩太的母亲和外祖母学过,又“从小明白圣经”(提后三14、15)-—而接棒的时候也到了。保罗对提摩太挑战,接续使徒做真道的传承。只有当一个人了解传道的重要后,他对真道的传讲才有负担,也才肯付上生命的投资。其次,他该作的就是操练如何充实自己传道的内容。充实传道的内容
《提摩太后书》第三章十六至十七节:“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圣经又说:“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提后四2)传道的内容不可离开神话语中的真理,《提摩太后书》第四章二节中有五个命令语气的动词,是传讲神话语者要留意的:传道、专心、责务、警戒与劝勉。我们可将之归纳成传道时所不可或缺的三方面:一、传道时要讲真理——释经讲道《提摩太后书》第四章二节:“务要传道”,传道就是传真理的道。保罗又说:“你当……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后二15)传道要蒙神喜悦就必须花工夫,以“三级跳”的方式,传递以“正意分解”经文所得的概念:第一跳:发掘概念
“正意分解”一词本是个复合字(出现在七十士释本,参箴三6,十一5),它结合了两个字:“分解”就是切割,“正意”就是直的或修正之意,两词连合起来有指引、修正之意。这也是个与土木工程有关的比喻:从树林或难走之地开出一条直路,好到达目的地。若用在解经上,它的意思就是用刀将包裹在神话语之外的隔阂切开,包括将圣经中有关历史、文化及风俗等不易明白的观念打开,找出经文的概念,好使真理显露出来,也就是说将作者原来的意思解释出来。所谓经文概念就是神在某段话语中真理的精华(其中心思想),用简洁的文字(笔者建议二十个字)表明出来。第二跳:应用概念这个概念必须先让圣灵将之应用在传道人的品格上和经历中。第三跳:传讲概念
传道者再将自己生活中经历过的这个概念,加以发展与组织后,使之能用于适合于会众的方式传递出去,叫人得益。这就是所谓的释经讲道,它或可用以下的程式代表:释经讲道:发掘概念+应用概念+传讲概念“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至少可以带出三项解经的特点:正直、易懂与准确。以此方式去传讲真理的,肯定会蒙神喜悦并且有益于听者。传道的内容除了要传讲真理外,保罗另外还提到四个命令:专心、责备、警戒与劝勉,这四个命令可以归纳成另外两点,帮助传道者充实自己讲道的内容。二、传道时要有热诚-急迫感
《提摩太后书》第四章二节:“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专心”这个字有侍立在旁、随时待命之意。我们在传讲神话语时必须有急迫感。“传道”有如古时为王开路的宣告者一样,将所托付之信息大声传讲,为要使人听到。作传道的必须准备妥善,就像使徒彼得说的:“就要常作准备”(彼前三15),无论在任何情况,随时准备宣讲该说的话。主耶稣在差遣门徒前往宣教之前,先给他们上了一堂“宣教101”的课程。马太记载说:“耶稣走遍各城各乡……教训人,宣讲……又医治……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太九35、36)主耶稣传讲真道的热诚可以从他“走遍各城各乡”的方式可以看出来,而他传道时的急迫感是出于他对人“怜悯”的心,看他们“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主顾念一个人全人的需求,包括身体及灵性。神所重用的仆人坎贝尔·摩根(CampbellG.Morgan)所著的《摩根讲道法》第一书中,也指出传讲真道时要注意的三个秘决:真理、清楚与热诚。求神加添给我们传讲真道的人,像主耶稣一样怜悯众人的热诚,愿急迫地参与传道的事奉。最后,要充实传道的内容还必须要切身,使人听了后有扎心的感觉。三、传道要切身——使人扎心《提摩太后书》第四章二节说:“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真道的传讲必须要使听的人得到神话语对人的功效,以及受到神的灵的工作而觉得扎心(参徒二37)。保罗在这经节中用了三个命令语气的动词:责备、警戒与劝勉,可见传讲真道的内容必须包括两方面:
第一方面,指出错误。传讲应当包括两项负面的内容就是“责备人、警戒人”以达到纠正错误的目的。“责备人”就是神的话使人信服。针对小信怀疑的人,我们在传讲真道的内容要引用证据使人相信,发挥神话语“教训、督责”(提后三16中)的功效。“警戒人”是用神的话针对陷入罪中的人,使他们悔改,达到神话语“使人归正”(提后三16中)的益处。第二方面,给予勉励。传讲真道的内容也应当包含正面的鼓励和应用,就是“劝勉人”。但其内容不是单凭情感,而是以圣经的原则及教义相劝,为了“教导人学义”(提后三16下)。譬如,保罗就曾鼓励胆怯的提摩太要挑旺起当初圣灵透过保罗赐给他的恩赐(参提后一6),并以爱心勉励他,使缺乏自信心的提摩太能靠主刚强起来(参提后一7)。要加强真道传讲的事奉不但要学习了解传道的重要,学习充实传道的内容,还要学习操练传道的工夫。操练传道的工夫《提摩太后书》第四章二节:“务要传道……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保罗又说:“你却要凡事谨慎,忍受苦难,作传道的工夫,尽你的职分。”(提后四5)传道是一项工夫,需要继续不断地操练才能进深,要抱着正确的态度,使用适合的方法去操练,就必定能进入成熟的境界。
一、操练传道的态度《提摩太后书》第四章二节:“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操练传讲真道时,至少应抱着两方面的态度:第一、传道时要有耐心。保罗说:“务要传道……并用般的忍耐……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我们传道要操练耐心,依靠全权之神去传,且要与圣灵同工,不断地祷告,不停地尽上人的责任好好去传讲神的话语。神曾在异象中指着巴比伦平原的骸骨问以西结说:“这些骸骨能复活吗?”从骸骨复活的两个步骤中(参结三十七8),神要他的仆人在传道的事奉中学习一项功课:要遵命传,再遵命传而不灰心;要求圣灵作工,要祷告了再传,不灰心、不停地传。传道者要让圣灵动工,给听道的人留地步,有悔改、醒悟的机会(参提后二25、26)。耐心是操练传道的必要态度。第二、传道时要有智慧。保罗又说:“务要传道……并用……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论到传道,保罗曾说:“我们传扬他,是用诸般的智慧,劝诫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西一28)所谓“各样的教训”(提后四2)就是“诸般的智慧”(西一28),传讲神话语时要尽责,而在尽责传时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就是要用智慧,也就是“在善上聪明”(罗十六19),尽上神给人创造的能力,用各样的教训,诸般的智慧,将基督的福音传讲出去。
最近我在外传道时,偶然遇到了一对多年未见的主内夫妇。这位弟兄是医生,过去在纽约市(NewYork)行医,后来提早退休参与协助台湾一二家福音机构作基层及乡村福音的传道事工。许多年来他们夫妇同心事奉,推动一项很突出的事工:在台湾开短期英语学习营。他们的目的是针对台湾教育部的新规定,小学生自一年级开始学英语的策略,广泛地在台湾村镇开为期二到三周的营会,帮助国中、小学生举办以圣经为教本的英语训练营。这位姊妹参考北美一般暑期圣经学校(VBS)的教材编教科书;将神一词改为创造者,将耶稣的故事当作西方圣诞节的文化来描述。这位曾作过两次“开心”手术的医生与他的妻子,将他们下半生完全奉献给神,推动北美各教会的信徒参与并接受装备,投入这项有意义、满有智慧的传道工作。看到他俩那副满有喜乐的面容,我问营会学员的反应如何?感谢主,他们在每次营会结束前都给呼召,而总会有80%的少年决志回应。我的这位医生朋友接着又说:“谁都可以参与这项事奉,只要肯操练三个”厚”:脸皮厚,膝皮厚(祷告)与脚皮厚,好“走遍各城各乡”(太九35)。”他们又说:“为主传道是人生最大的满足。”的确如此!传道不但要有耐心,还要有智慧;只要态度对,神必使用!二、操练讲道的方**到操练讲道的方法,保罗曾用了四个命令语气的动词来表明:谨慎、忍受苦难、作传道的工夫与尽职分(参提后四5)。传道事奉从宣讲福音到呼召信徒对神的话语回应之间,涉及多层面的工作,包括:去石、松土、预备成好土、灌溉等,因此是一个过程,或者更适合地说,是一道“工夫”。这四项命令告诉我们,传道的事奉必须靠“顺服”神去作。第一,传道一事要谨慎地去作。保罗也将“谨慎”这个动词,用在警醒“谨守”地等待主的再来上:“不要睡觉……总要警醒谨守。”(帖前五6、8)。传道者对他事奉的操练方式就是,要在任何情况下都谨守:将每次神所赐传讲神话语的机会,都视为神的恩典,不容放松,要谨守操练!传道者对自己的灵命,对传讲神话语的预备,对会众的灵魂,都必须警醒谨守。
第二,传道时要肯忍受苦难。传道者要操练为传道吃苦。宋尚节博士为了传道要穿山越野;昔日交通不便,他需要长时间地骑着骡子跑路,而他又有严重的痔疾,非常不便,跑长路会很痛苦,但他却没有在传道一事上懈怠。传道者除了探望会众,照顾他们,更应当为了他们的好处准备灵粮,这要求我们努力的去充实传道的内容,肯花时间“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若想以此态度去准备讲章的话,就决不可能在二三小时内就预备好的,而是需要十五或二十个钟头的研读与祷告。传道人要肯付上代价去从事传道的事奉。第三,传道是在练工夫。保罗说:“作传道的工夫。”而“工夫”是要练出来的。传道者的工作就是分粮,他工作的范围是神的话,因此他要操练如何处理神的话,而他的态度与方法就决定了他是否是一个“无愧的工人”(提后二15)。传道人一生的目的就是要操练出传讲神话语的工夫。第四,传道时要尽上责任。保罗要求“务要传道……尽你的职分。”“职分”就是事奉或服侍,传道者必须尽上人的责任好好传讲神的话。传道人要为了人的益处要敢说、敢讲。保罗说:“凡与你们有益的,我没有一样避讳不说的。”“因为神的旨意我并没有一样避讳不传给你们的。”(徒二十20、27)。我们当学习保罗的传道方式来事奉至高神。在后现代潮流冲击下的教会中,传道人想要操练真道的传讲好似逆水行舟,需要极大的委身。传讲真道的操练的确是一项工夫,只有藉着对神的顺服才能完成。今天教会面对世界惟一的方法就是归回圣经,加强真道的传讲;惟有神的话能改变人心,满足人的需要。这就是为什么每位传道人及信徒领袖都当积极地参与真道的传讲之故。要传讲真道,传道者必须相信传道的重要,肯学习不断地充实传道的内容,并操练传讲真道的工夫。我们务要传道,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使人获益得以完全。奥古斯丁(Augustine)说:“当圣经开口,就是神在说话。”这话全然是真的!让我们归回圣经,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传讲真道,广传福音。
问题研讨一、列出一般教会讲坛的问题,注明有哪些问题可藉释经式讲道来改进,并说明拦阻讲道者从事释经式讲道可能有的障碍。二、从以下的经文中选一处经文,应用本文中的“三级跳”方式操练传讲真道的过程:写出你研经所发掘的概念,生活中应用此概念的经历以及传讲这概念的讲章纲要(参照《设计释经讲道》,写出传统式讲章纲要表)。*太四1~11
*林后五1~10*约壹二15~17三、作为一个讲道者,应该定期检讨与反省自己属灵的生命。下表就是针对这些事项所花的时间而作的评估表,请针对你的真实情况和你认为的理想情况填上时数,并加以评估以作为改进。
预备讲章的过程
假设的传道者你自己
理想的讲道者
研读圣经1小时
阅读参考书籍
7小时
设计讲章
5小时
祷告
15分钟
总计
13小时15分钟
“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见过,亲手摸过的。(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也看见过,现在又作见证,将原与父同在,且显现与我们那永生的生命,传给你们。)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交。我们乃是与父并他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我们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使你们的喜悦充足。”(约壹一1~4)
活泼生命的团契,是健康教会的特征。当年腐败的罗马世界,因着教会的兴起出现了新希望。那活泼生命的动力,向着罗马帝国**下的人民传出了无畏的见证,这是新生命强烈的呼求——盼望那新的国度,一个不属这世界,出自神的国度。这就是基督徒的团契精神,新约希腊文称之为Koinonia,是有其特殊意义的。
教会的团契应该有Koinonia的实质。使徒约翰说:“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交。我们乃是与父并他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约翰一3)
约翰的信息很清楚:真团契是建立在信徒与基督活泼生命的连接上。如何建立有活泼生命的真团契呢?少不了三项原则:一、真团契必须建立在神话语的见证上;二、真团契必须依靠信徒彼此间的合一;三、真团契需要圣灵日日的更新。这三点也是事奉的标竿。让我们看第一个最基础的原则。
真团契建立在神话语的见证
“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交……”(约壹一3)“传给”是《约翰壹书》的序言(一1~4)前三节里惟一的动词,“传给”你们什么?就是传“生命之道”(一1)。“相交”的原文就是Koinonia(团契)。让我们就从这两个角度:“传给”与“相交”,去思想真团契的建立。首先,传“生命之道”是建立真团契不可或缺的原则。
一、传生命之道是为了相交
将生命之道“传给”人,所带出的结果,就是“相交”。约翰指出传生命之道的两个目的:第一是立即的目的,是继续不断的“与我们相交”(一3),第二是终极的目标,“使你们(或作我们,NIV)的喜乐充足”(一4)。
“相交”又有两种意义:重生得救(“与父并他儿子耶稣基督相交”),与参与团契生活(“使你们与我们相交”)。约翰希望他的读者领悟在基督里的真知识,否则他在主里的喜乐就不够完全。实际上传生命之道的这两个目的都指向同一方向,只是程度上的远、近不同而已。
传生命之道是为了使别人能享受活泼的生命,从得救进入到“喜乐充足”,享受丰盛的生命,得到团契生活的好处。这是何等崇高的行动,也因此震动了当时的罗马世界。
二、真团契的基础是生命之道
“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我们……传给你们。”(约壹一1~3)如何可以相交?是因为听到“生命之道”,生命被神改变了。这是真团契的基础。
生命之道有两个彼此密切相关的意义:第一,是指赐生命的耶稣。生命之道指出这道的本身就是生命,并且启示出生命。“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一1),就是指道成肉身的耶稣。第二,是有关耶稣的福音。“我们所听见、所看见”的(一1或参一3),就是指基督的福音。生命之道的这两个意义,就是基督徒见证的最佳定义:将所经历到的耶稣基督和他的福音,也就是“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传给人!当人尽上责任,神就会让“生命之道”显出能力,结出果实。这是因果律,正如保罗向腓立比教会指出的:“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腓二15、16)。
詹姆斯·甘雅各(D.JamesKennedy)说:“若要有真团契,就必先产生一个活的宣告。团契建基于布道。”团契不传福音就是“死海团契”,如同以色列的死海只进不出,矿物质累计使盐分过高,没有任何渔产。亲爱的弟兄姊妹,你的团契是个传生命之道的团契吗?
数十年前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University,NewYork)读书时,我参加哥大团契,查经是团契的主要活动,也是训练事奉、灵命进深的最好途径。但是查了一年《罗马书》,弟兄姊妹虽然得到许多救赎神学思想,却因为没有出去传,整个查经班显不出生气。经过祷告,同工开始向校园传福音,一面使用新出来的福音影片,一面发单张、探访、传福音。当我们不作“死海团契”时,生气就兴旺了起来。得救的人数每周增加,弟兄姊妹的灵命、喜乐的心也随着增长了!
真团契以生命之道为基础,也尽力传生命之道。这就是为什么早期教会能改变罗马世界,因为团契有生命分享,就有一种在主里的生命流动,这就是Koinonia的真意!
基督徒有责任传生命之道,这道能改变人的生命成为见证;而见证的交流与分享就是“相交”,是基督徒真团契的实质。因为传生命之道,是建立真团契不可或缺的。
真团契除了要建立在神话语的见证上,还要追求彼此的合一。这是重要的原则,也是事奉上努力的目标。
真团契依靠信徒彼此的合一
“使你们与我们(有)相交;我们乃是与父并他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约壹一3)“相交”是钥字,来自“同伴”(参路五10)一词,有“合伙”、“联合拥有权”的意思,也就是“彼此分享”。这个字有丰富的神学意义,新约中至少用了十二次。基督徒在灵里要与主“合伙”,或与弟兄姊妹“彼此分享”达到合一,就必须尽上人的责任:舍己,也要依靠全权之神:圣灵的工作,才能结出“合一”的果子。因此合一是真团契中信徒追求的目标。让我们从两方面来思想:
一、在灵里追求合一
“使你们与我们(有)相交……与……相交。”(约壹一3)约翰用“相交”的名词,而不是动词,表示是一种彼此相交的状态;而且他用现在式的“有”(和合本未译出),表示这是现在拥有,而且继续的一种状态。强调这种生命的分享不仅是事实,也是意识上能自觉地享受,让读者可以体会基督里团契的喜悦。所以,《约翰壹书》是一封“来分享我们团契的邀请信”。合一是真团契的特色,真团契必须彼此合一,而“合一”是有条件的。
首先,合一需要依靠圣灵而努力。保罗说:“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相互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一主……”(弗四2~6)这些品格不是天生具有的,也不是教会久了自然就会得到的,而是要在圣灵中操练出来的,是圣灵的果子(参加五22),要依靠圣灵去努力追求的。
在二十五年前新泽西州(NewJersey)中部,在圣灵的引导下,数十位弟兄姊妹开始了一家教会。有四个同工负责起讲台,每周六早上有祷告交通的团契。神将几位性格、教会背景与作事方式全然不同的弟兄,放在一起团契相交,带领教会。开始的阶段很不适应,他们之间的不同益发显明。有一天当其中三位正在为一件事热烈争论时,却发现另一位不在场,原来他跪在一间房间中正在默默地祷告。情况改变了,圣灵动工使这个周六的团契转型,让他们之间的相同逐渐占据了优势。以后每有意见争执的时候,就有人跪下来祷告,求神赐下合一的灵。合一不是自然而然的事,而是祷告、依靠圣灵努力的结果。
其次,合一有一定的标准与内涵。主为门徒祷告:“叫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一样。”(约十七11,参22节)。合一的标准不是迁就别人、与人认同,乃是像父神与基督之间的完全和谐;合一的内涵是我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二5)。
合一不但是灵里追求而得来的,也需要在主里操练一项最难,也是最紧要的功课:舍己。
二、在主里操练舍己
“己”是合一的拦阻,也是属灵复兴、教会增长与普世宣教等的拦阻。由于人罪恶的本性,人原有的神的形象已被破坏。
舍己的惟一方法,就是仿效基督,将己钉死!我们要在基督里恢复神的形象。《约翰壹书》第一章三节与《哥林多前书》第十一章一节有相似的结构,都是用类比律。前者以“相交”为钥字,将“你们与我们”和“我们与父神及耶稣”类比;后者以“效法”为钥字,将“你们与我”和“我与基督”作类比。此两类比句都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它们的第二句。
基督是人成长的目标,因为基督是神最完全的形象;基督也是改变人的动力,藉他的荣光,我们就变成主的形状(参林后三18)。
前文提及“相交”(Koinonia)来自“同伴”一词。我们要靠圣灵努力,在主里操练舍己;将个人的利益、欲望放下,为共同的目的而结合起来。
在团契中事奉,首先要操练舍己的功课,也许可以借(意义却不同)用主的教训提醒自己。譬如说所谓的“在前的在后”原则:将自己的需要放在后;别人的需要放在前。也可以应用所谓的“在后的在前”原则:在对金钱、时间、思想及劳力的使用上,那原本在后舍不得拿出来用的,现在放在前面,快一步拿出来给别人用。这是事奉的人必须有的心态。
真团契要建立在神话语的见证上,真团契依靠信徒彼此的合一,最后,真团契还需要另一个原则,就是圣灵日日的更新。
真团契需要圣灵日日的更新
“使你们与我们(有)相交……使你们(或我们,NIV)的喜乐充足。”(约壹一3、4)“喜乐充足”是约翰常用的字句(参约三29,十五11,十六24,十七13;约贰12),常指向与神及其他信徒间的团契。这也是耶稣最后的教训里的特色之一。真团契的终极目标,是参加的成员喜乐充足。让我们从“满足”和“喜乐”两个角度来看,为什么真团契一定要有圣灵日日的更新。“满足”涉及圣灵的恩赐,“喜乐”则是圣灵的果子。
一、用恩赐彼此服侍——满足的生命
主说:“要叫我的喜乐存在你们心里,并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约十五11)主的喜乐是使我们喜乐满足的源头。基督徒的道路不该愁云密布,因为耶稣要他门徒的喜乐得到满足。主是满足的源头!因为,他是赐教会恩赐的主。
首先,基督赐给教会恩赐(参弗四11、12)——这是神的全权。恩赐是一种由基督而来的能力,他赐不同的恩赐给教会(参罗十二6~8;林前十二7~11,28~31),没有一位基督徒是没有恩赐的(参林前十二7;弗四7)。
其次,照恩赐彼此服侍(参彼前四10)——这是人的责任。彼得说:“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讲到恩赐在种类上不同,更强调每位信徒要藉着天天的服侍(原文是现在式、主动、分词),继续不断地操练恩赐,为神所用。
基督徒彼此相交、见证、传福音、成长与事奉,这一切的活动常常都是在团契中进行的。在团契中用恩赐彼此服侍,是操练我们有满足生命的最好场所。
笔者当年在纽约哥大查经班中的学习,奠定了后来教会的事奉基础。团契的事奉经验,成为日后牧会技巧的来源;当年在团契中负责灵修,帮助了恩赐的发掘及操练;在团契中肢体搭配的经验,也有助于日后牧会中的人际关系。
一位研究教会增长的领袖说:“要有效地动员教会的资源,秘诀就是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去作合适他的工作。”这就是保罗的原则(参弗四11、12)。弟兄姊妹,把握机会在你的团契中,好好地藉恩赐彼此服侍,操练你事奉的工夫。
但是事奉的操练离不开圣灵的工作!要靠圣灵结出果实,才可以得到喜乐的满足。
二、靠圣灵结出果实——喜乐的生命
“使你们的喜乐充足”这个目的子句,指出生命之道的最终目的。“喜乐”(约壹一4)是圣灵的果子(参加五22),是基督徒团契的特点,要靠信徒在基督里继续的灵命更新。
约翰·加尔文(JohnCalvin)说:“祷告是操练信心的主要方式;是我们获得基督恩典的惟一途径。”基督徒灵里的更新,要靠内住的圣灵操练德行,以及藉祷告操练信心。求主天天赐下恩典,使我们在事奉上有喜乐。喜乐是事奉的人不可或缺的,需靠圣灵保守,尽上责任操练,然后向神领取喜乐的满足,因为这是基督的应许(参约十五11)。
今天的教会需要更新得着早期教会那种生命团契(Koinonia)的精神,就是人与主活泼生命的连接,去建造你、我的团契。
真团契建立的原则是:神话语的见证、信徒彼此的合一和圣灵日日的更新。基督徒当彼此建立生命团契的事奉。
让我们的团契,继续不断地传出建基于生命之道的活见证,使更多的人与我们相交,因而得救,享受生命交流与合一,并得着满足的喜乐。
问题研讨
一、既然真团契是建立在神话语的见证上,列出至少五点小组查经对基督徒及团契生活的益处,并建议如何在你的团契中实施有规律的小组查经节目。
二、试在两百字内写一篇见证,论到信徒间彼此的合一而操练“舍己”的功课。
三、按本文第三点的原则,列出你寻求在生活及事奉上倚靠圣灵日日更新的可行步骤。
当回应主的命令,凭他的能力,向万民作门徒训练。
“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
什么是这时刻的需要?那要看是谁在思考这问题。教会需要更多同工、容纳更多人的教堂和更大的停车场;福音机构需要更多的金钱、资源与设备;还有人说,我们需要时间……更多的同工、教堂、金钱、资源、设备……这些都是实际的需要,但并不是这时刻神国的需要!让我们回到主耶稣升天前,将神国的大使命(参太28:18~20)托付给这群跟随他的门徒的光景。在那时刻耶稣拥有什么?什么是那时刻神国的需要?
这时刻神国的需要,与两千年前相同,就是人!什么样的人?就是门徒!什么样的门徒?就是能训练别人作门徒的门徒!
主耶稣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给他们施洗……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主耶稣的大使命给我们一个挑战:当回应主的命令,凭他的能力,向万民作门徒训练。大使命的目标是作门徒训练!
这时刻的需要,就是藉门徒训练去实践主的大使命。要参与门徒训练,每一位基督徒,特别是教会同工,必须对“门徒训练”有三方面基本的认识,可以用三个疑问词来表示:第一,什么(What)是门徒训练?第二,为什么(Why)要作门徒训练?第三,门徒训练当如何(How)行?让我们先看第一问:
什么是门徒训练?
许多人(包括传道人)对门徒训练常有误解。门徒训练不是指课堂上以教学方式传授的一项课程;不是指将信徒聚集在隔离的环境下进修的一种训练;也不是指一种在基督教思想及技能方面的培训。任何一种在固定时间内,藉着课堂传授,或到某工场上服侍的经历,固然都有助于门徒生命的培养,但仍不足以将人改变成基督的门徒,也不是我们所讲的门徒训练。
那么什么才是门徒训练呢?门徒训练的定义,就是使信徒效法基督模样(参罗8:29)的训练。这是生命整全的训练:包括知识、技能、思想、品格、动机、身体上的学习及改变,藉以促成一个人整个生命的塑造,由内而外的更新,成为活像基督、能被主用的工人。
从圣经的观点来看,门徒训练至少包括以下各方面:
第一,神话语的研读(参提前3:16、17);
第二,祷告的操练(参约16:24;太21:22;腓4:6);
第三,圣灵管制的生活(参西3:23):平衡的生活(优先次序、财务管理、工作目标等),信徒的基本生活;
第四,事奉的学习(参提后2:24、25):带领查经、传福音、栽培与门徒训练等;
第五,品格的培养(参提后2:21、22);
第六,属灵领导的训练(参徒6:1~7;书11:15);
第七,属灵后裔的生养(参提后2:2):一代繁衍一代,长时间的爱护、教导与牧养。
因此门徒训练是在生活及生命上的更新,势必包括:固定的学习、个人的操练与生活的关怀。信徒在属灵较长的导师面前,以坦诚谦卑的态度,建立一对一的共同生活关系,接受教导及劝勉。这过程需要花时间,用爱心教导,并经历”生产之苦”,才得以完成。
只有被带领过的门徒,才会有负担、爱心与经验,去带领另一位门徒,作属灵的传承。这就是所谓“息息不断的门徒训练”。
为什么作门徒训练?
主耶稣升天前赐下给门徒的大使命,许多人以为这只是要我们去传福音;其实不然,它乃是建造神国的宣言:主要求跟随他的人受装备、蒙建造,作神国的门徒。主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
这个大使命只有一个动词,就是“作”;与三个分词:“去”、“施洗”和“遵守”。分词原有动词的型态,但转变成形容词,来形容应如何“作”门徒。这乃是主给门徒的托付,为要使万民作神国的门徒!
宣教士阿提亚摩(TokunbonAdeyemo)在其“教会在社会变迁中的宣言”一文中,指出装备(或成全)圣徒的重要。他指出希腊文中,有几个字与“成全”一词同义,与经文的背景配合时,就更能看出其意义:
“补网”(可1:19):捕鱼之前,必须先修补渔网的破口。
“挽回”(加6:1):将导致基督身体关系破裂的过犯挽回,就如医生把断骨“接合”,恢复其功能。
“得以完全”(提后3:17):使一艘将启程的船所需的东西配备妥当,以便远航。
可见信徒需要受装备与成全,才能成为神国的门徒。
《圣徒装备》第一册第一课“一个明确的异象”中,提出两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第一、教会中一般信徒最容易误解的观念是什么?第二,教会为何无法实行大使命?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信徒只肯做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传道人的责任其实是做教练,训练信徒“各尽其职”,合神使用,一同“建立基督的身体”(参弗4:12)。可惜今天许多教会没有做到这点。第两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在于许多教会没有做门徒训练。
许多教会领袖问道,明知门徒训练十分重要,但同工个个已忙不过来,如何能再要求他们参加严格的门徒训练呢?这其实是优先次序的问题。《让教会作教会的事》一书的作者雷蒙德·欧德隆牧师(Rev.RoymondC.Ortlund)说:“许多教会所面临的危机,不是在于没做什么——他们做的事非常多,问题是他们没有做对事。”
教会除了要宣告耶稣弥赛亚的身分之外,它的第二优先就是装备“基督的子民”,使神国被建造起来。所以对教会来说,门徒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事工。
如何带领门徒训练?
一、带领门徒训练的原则
为什么门徒训练需要个别一对一的带领呢?
(一)门徒训练是全人的训练——必须顾及人与人彼此间之不同
*要注意过去的家庭、教育、宗教背景等,对他心理、观念和习惯之影响。
*也要考虑其现在的工作、职业、家庭、朋友、休闲、嗜好与兴趣等,依其年龄和性别所形成之特别状况。
(二)门徒训练有学习的模式——必须透过关系来带领
*信仰之路是一条关系之路:在人和神的关系、人和己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上,都要成长。
*在建立关系之下教导劝勉:惟有各种关系正常和谐时,门徒训练的教导劝勉才能达到最大的果效。
*建立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属灵品质的传递(transference):使被带领者从导师身上学到:
◆耶稣怜恤人的心(compassion);
◆事奉上的技能(skills);
◆为生活及灵命负责(accountability)的态度。
(三)门徒训练看重事奉的生命——必须以操练方式行道
有人说,基督徒可分成三种:
*第一,是坐着听的学员,强调知识的吸收。
*第二,是站着讲的老师,达到恩赐的操练。
*第三,是有人跟的门徒训练者(参提后2:2),使信徒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
致力于门徒训练,可以训练出上述的第三种基督徒(即有人跟的门徒训练者),这决不是普通教学式的培训所能培养出来的。
二、带领门徒训练的内容模式
下面所提供门徒训练的内容,可以当作带领者与栽培者之间训练的一个模式。每周聚集时间,必须包括三方面的安排:固定学习、个人操练与生活关怀三个层面。
(一)固定学习方面
每周时间以一小时半为最佳,为固定门徒训练的接触时间。时间上可分三段:
第一段,相互督促时间(Accountability):包括背经句与灵程分享两方面,务要认真操练,不可忽略。
第二段,教导时间(Instruction):最好用问答讨论法,避免刻板地读教材而已。
第三段,分享时间(Debriefing):包括探访事奉的经历分享,彼此代祷,课外阅读书籍心得分享,以及交通劝勉等。
(二)个人操练方面
包括每日灵修、做研究与操练的功课、探访与关怀、事奉的参与等。
(三)生活关怀方面
则为彼此的关心照顾,尽量有一同用餐、一同娱乐、一同运动及一起同工服侍的机会。
三、门徒训练的方式
门徒训练应以保罗在《提摩太后书》第二章二节的劝勉,向着代代相传(第一代:保罗;第二代:提摩太;第三代:忠心的人;第四代:别人)的方向去努力进行。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一对一
这种一对一的门徒训练,应该是同性别的,不可在异性别之间,也可包括二对二(即一对夫妻带领另一对夫妻),是最好的训练方式。
(二)一对多
这只限于有经验的门徒训练者,以个人或夫妇去带领多位(譬如另外两位或两对夫妇)。
不论何种方式,门徒训练都应达到两项要求:第一,维持传递及传代精神;第二,被栽培过的学员,日后也要一对一去栽培他人。
四、以下是“门训十诫”,盼望成为门徒训练者的提醒。
(一)你不可不专心与不委身;
(二)你不可不谨守操练;
(三)你不可与人共同带领;
(四)你不可只教而不要求传递;
(五)你不可只教而不顾及生活关怀;
(六)你不可只教而不建立关系;
(七)你不可不求质而求量;
(八)你不可不传代;
(九)你不可不看顾你的后代;
(十)你不可忽略教会生活的教导。
求主让更多的教会认清什么是门徒训练,知道如何调整事工的优先次序,来参与门徒训练。更求主加力,让我们切实去作门徒训练,装备圣徒,成为神国的门徒!
问题研讨
一、什么是一般教会不作门徒训练的原因?试按重要次序列出至少五点。我们应该如何在教会中推行门徒训练呢?
二、为什么本文所提的门徒训练的带领方式,强调门徒训练必须有固定学习、个人操练与生活关怀三个层面?
三、为什么“门训十诫”第三条中,建议不可与人共同带领?请思想“多对一”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
传扬福音且关怀人不求报偿的,必得天国的赏赐。
“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太4:19)“于是王要向那右边的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义人就回答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什么时候见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体给你穿?又什么时候见你病了,或是在监里,来看你呢?’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25:34~40)
使徒保罗说爱是最妙的道;而布道与肢体关怀正是实践爱的基本行动。爱神、爱人是神给人的诫命,因此也就是人的责任。基督徒当效法主耶稣(参太9:25),作全人的关怀,顾及人灵魂及身体的需要。
耶稣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太4:19)他又藉一个比喻,强调肢体关怀的重要:“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病了,你们看顾我……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25:35、36、40)
传扬福音且关怀人不求报偿的,必得天国的赏赐。如何参与全人关怀,亦即布道及肢体关怀的事奉呢?我们必须在生活中有三方面的操练:第一,操练与神同工传福音;第二,操练按神能力去关怀;第三,操练爱心服侍得赏赐。首先,让我们看探访传福音的事工。
操练与神同工传福音
《马太福音》第四章十九节:“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这句话包括两项相辅相成的真理:人的责任是“跟从主”,而神全权的作为,使顺服他的人成为“得人”渔夫。在传福音的事上,什么是你、我的责任呢?
一、得人如鱼的责任——顺服跟从主的命令
凡重生得救,知道回应神的呼召,肯跟随主的人,都有资格且有责任与主同工,“传福音给万民听”(可16:15),“直到地极,作我(主)的见证”(徒1:8)。
什么是传福音?导航会的洛恩·桑尼弟兄(LorneSanny)说得好:“传福音就是将你从耶稣身上所看到、所经历到的,去告诉别人。”(见约壹1:3)
既然这样简单,为什么传福音的人很少呢?
得人如鱼好比传宗接代一样自然。一个人如果无法生育,可能是下列种种原因造成的:
*未连结:未与福音的中心耶稣基督联合,就不可能带人得救。
*有疾病:身体机能有疾病的人,往往不能生育。罪是灵里的残缺疾病,一定会影响领人归主。
*不成熟:长大成熟是自然的现象,生理不成熟者,也无法生育。
*没装备:许多基督徒没有学习与操练,加上心中胆怯,成为传福音的拦阻。
基督徒应该长大成熟,追求在基督里丰盛的生命,克服传福音的各种阻碍;也要接受装备,操练作得人如鱼的渔夫;全权之神必赐下传福音的能力及果效。
二、得人如鱼的行动——关怀人灵魂的服侍
一个负责任的人必定会采取行动,在福音事工上,一个得人如鱼的渔夫需要几方面的准备:
(一)完善钓具的准备
基督徒以神的话为钓鱼的器具,是生命的种子:“……不是由于能坏的种子,乃是由于不能坏的种子,是藉着神活泼常存的道。”(彼前1:23)传福音的人必须相信神的话语“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来4:12)。
(二)精美鱼饵的准备
以永恒的福音好消息,针对世人各种问题提出解决,就是鱼饵。
(三)钓鱼技巧的操练
基督徒有许多帮助传福音的方法,在此无法详列,只介绍几项以供参考。原则上,传福音必须指出以下四件事实:
*必须得救(人需要与神建立关系);
*不能自救(罪恶使人神关系无法建立);
*需主来救(耶稣救恩是惟一方法);
*接受主救(人以信心得到救恩)。
传福音者可参考以下几种方法,勤加操练:
◆个人得救见证,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因为人喜欢也愿意听真实的故事,不至于认为是在说教而排斥,欲能从你生命的改变中,认识到自己也需要耶稣。
◆三元福音训练;
◆罗马路;
◆福音桥等。
(四)迫切祷告的代价
一个人能回应神的呼召而重生,完全是神恩典的作为,也是出于圣灵的光照。传福音者必须付出祷告的代价,学习经历与神同工。
传福音的人必须尽上准备、操练和祷告的责任,然而使人回应神的呼召,却是出于神的全权。我们必须仰望神,只有他的恩典(参弗2:8),可使人悔改得信心,经历生命的改变。
主耶稣不单要我们传福音救人灵魂,得人如鱼;他也要我们关怀人身体上实际的需要。
操练按神能力去关怀
《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三十五至三十六节:“你们给我吃……给我喝……留我住……给我穿……看顾我……看我。”这六项怜悯人的关怀事工,是教会肢体彼此服侍上不可或缺的行动。彼得说关怀与讲道一样,必须“按着神所赐的力量服侍”(彼前4:11),否则会没有果效。让我们从认识关怀的必要性及参与关怀事工的内涵这两个角度来思想:
一、认识关怀事工的必要
关怀事工之所以重要,因为它直接与主耶稣有关联,也将成为最后审判的标准。
首先,关怀是爱心的指示灯:
爱神与爱人是主的诫命(参太22:37~40)。对神的爱可以从对人的关怀行动上显明出来。
其次,关怀是作在主的身上:
《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四十节:“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这些事”是以上所提六项怜悯的行动,对人的关怀,最终竟是直接作在主的身上。这实在不能不令人惊异!
第三,关怀是审判的标准:
这个比喻显明另外一项令人吃惊的事实。关怀是最后审判的一项标准:看一个人如何对待“弟兄中一个最小的”,即可显明他是否得救(参太25:41、46)。最后审判的依据,竟然是看有否向神的子民表露爱心(参约壹3:14、15)!
关怀是如此重要!难怪一位解经学者说:“耶稣关怀穷人的这句话(参太25:40),比一整套哲学系统不知重要了多少!”怜悯人的行为:不必靠财富、能力或智慧,只需无偿地付出和领受,是每个人每天都能实践的;我们没有借口可以忽略有需要的人,更不能推卸责任给政府或教会。耶稣要求你我每个人去参与照顾他人的需要!
关怀的服侍既是如此重要,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参与呢?
二、参与关怀事工的服侍
参与关怀事工,必须了解关怀的对象与内容。但更重要的是,要清楚支持这项行动的能源并非来自人,而是“按着神所赐的力量服侍”(彼前4:11)。因此这与属灵的生命及操练有关,使你的关怀事工有果效,能继续不断地得到更新。以下,让我们思想关怀的对象和内容。
第一、关怀的对象。所有有需要的人,都是我们关怀的人;换句话说,关怀不是锦上添花,乃是对“小人物”的雪中送炭。
第二、关怀的内容。主耶稣要求的,是平凡、不炫耀的关怀,包括了对人的三项服务,以及其中的六种需求:
*提供食物饱足的服务:包括吃与喝,是最基本的身体上的需求。
*提供住宿衣物的服务:包括住与穿,是较外层环境上的需求。
*提供探访关怀的服务:包括慰问与自由,是受伤者与边缘人物心灵上的需求。
主所要求的关怀服侍有几项特点:首先,那全是针对活人的,主并没有提及对逝世者追悼的事。其次,对主来说,重要的是人,并不是爱的行动或工作本身。另外,主没有说要用神迹与奇事使这些人被医治、得自由,只是一些谦卑、微小、低调的事奉。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事奉不必定下大计划、筹募专款,只需有按心中感动而起的小行动。这就是主所要求的关怀事工,是人人都可以作到,有应该随时随地参与的。
譬如说探望病人的服侍是耶稣常作,也极为重视的,是很重要的事奉;不关心探望病人的,往往就是不爱耶稣!
主耶稣要求每个人参与关怀、照顾别人的需要!不但因为这是爱的诫命,而且关怀者将会得到出人意料的属天赏赐。
操练爱心服侍的赏赐
《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三十四至三十五节与四十节:“于是王要向那右边的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这比喻告诉我们,操练对人爱心的服侍,就是作在主身上,将会得到神的国度中极大的赏赐!
这赏赐可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事奉者的动机;第二,天国之王的赏赐。
一、单纯的动机得赏赐——爱人
《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三十七至三十九节:“义人就回答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见你作客旅……见你病了……来看你呢?’”有两个原因证明在主耶稣比喻中,那些爱心事奉的人有单纯的动机。
第一个因素,他们问了“什么时候”三次,表明他们根本没将所作的善工放在心上,他们是服侍不计较报偿的人。第二个原因,代名词“你”用了四次,是加强语气,事奉的人不是因为看见主,才作给他看的,他们乃是甘心服侍的人。
有单纯动机的人,是甘心、不计较报偿服侍的人,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事奉,这样的人会得到神的国度(参太25:34),这是神的赏赐。如何能以单纯的心参与关怀的事工呢?这要靠圣灵结出的果子(参加5:22、23),以及主的能力(参彼前4:11),在日常生活中操练仁慈的品格!
当我们进到天国时,一定会吃惊!许多教会中的“小人物”不但进入了天国,而且得到很大的赏赐;而那些在基督教圈子中名声高,极受欢迎的人,却不一定在天国得到尊荣。天国的赏赐是给那些不计较报偿、甘心服侍的人。
主教导我们参与肢体的关怀,要操练单纯的动机:不要求回报,不是作给人看,没有条件;关怀应当是自然的反应,是在不知不觉中的行动,甚至都不是刻意为主而作的。笔者初牧会时,教会中有一位老宣教士韩师母,她给了我许多有价值的忠告,其中之一是:有钱人请吃饭不必去;但穷人请你一定要去。有能力回请你的人,你不必请他吃饭;没能力回请的人,倒要常常招待他们。这项原则,不但节省了很多交际应酬的时间,也让笔者结识许多人,帮助我操练肢体关怀的服侍。
操练爱心的服侍,将要得到神的赏赐,一方面是因为这样的服侍,出自单纯爱人的动机;然而另一方面,这些工作最终都还是作在主的身上,对人的爱就成为对主的爱。
二、为主的服侍得赏赐——爱神
《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四十节:“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不知不觉中的事奉是作在主的身上,是服侍主。这是给神的礼物,也是见证自己的得救(参太25:41、46)。
对肢体关怀,接待人的事奉者,神给他的赏赐是什么?我们至少可从下列两个角度来看:
第一,神将他的事奉视为给神的礼物。主说作在小人物身上的关怀,等于是作在主身上的礼物(参太25:40~42)。圣经说:“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箴19:17)怜悯穷人等于是借贷给神,神当它为他的礼物(参太10:4042)。
第二,服侍者得到神的尊重。圣经说:“若有人服侍我,我父必尊重他。”(约12:26)服侍主是多么崇高的行动!也必将会得到属天丰富的奖赏。
《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肢体关怀的教导,重点不在对谁(who)作,而在于作什么(what),当有需要时,要有“服侍”的行动。教训的焦点是:我们应当爱每个人,尽量去服侍他们;从我们对人的爱中,反映出对神的爱,使神得荣耀!
基督徒的责任是爱神、爱人。当我们本此责任,去操练与神同工来传扬福音,操练按神能力来关怀事奉,操练爱心服侍以得属天赏赐。凡传福音又不计报偿关怀人的,必得天国的赏赐。耶稣的教导是对每位基督徒的,也是每个人都可行出的:不在于有伟大的计划,只在乎每天切实在小行动上的服侍。要爱人,提供给人全人的照顾,倚靠神的能力去传福音与关怀肢体。
让我们从爱人的行动中,反映出对神的爱,使神得着荣耀!
基督教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