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摩根
以赛亚是犹大的一个先知。他的整个事工都是在犹大境内施行的,他看到了犹大将受的责罚和安慰。另外他所说诸国的默示,是关于犹大邻近各国,和侵扰犹大之国的。他的视野并且扩及整个世界,包括了神全部的旨意。他清楚知道,神要藉着他的选民,使万族蒙福;他从整个审判的过程中看见了全世界最终将得的祝福。
以赛亚书全书在说明两个事实:审判与和平,并且指出这两个事实在神制度里的相互关系。首先论到审判,他的信息指明审判将如何导致和平。最后论到和平,他的信息指明和平要在公义的条件下获得。在这两个主要的部分中间,是一段历史的插曲:
1.第一部分与审判的预言有关,
2.第二部分与和平有关。
以赛亚的信息是从人类历史上一个黑暗时期发出的。他在乌西雅、约坦、亚哈斯、希西家统治期间施行教导。与他同时代的何西阿是对以色列说预言,弥迦则是对犹大说预言。
这本书的教训显然是一致的,这也是我们主张本书作者为同一人时,最主要的论据。
这本书很自然的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审判的预言(1章-35章)
第二部第二部历史的插曲(36章-39章)
第三部和平的预言(40章-66章)
第一部审判的预言(1章-35章)
一.公开的事工(1章-7章)
1.乌西雅在位期间(1章-5章)
A.指摘(1章)
宣告争论(1:2-20)
宣布审判(1:21-31)
B.呼吁的话(2章-4章)
有关末日的异象(2:1-4)
普遍的败坏以及审判(2:5-4:1)
末日的异象(4:2-6)
C.谴责(5章)
控诉之歌(5:1-7)
临到的灾难(5:8-24)
审判的工具(5:25-30)
2.约坦、亚哈斯在位期间(6-7章)
A.先知的新异象(6章)
异象(6:1-7)
声音(6:8-13)
B.先知和亚啥斯(7章)
历史事件(7:1-2)
安慰和条件(7:3-9)
兆头(7:10-16)
审判(7:17-25)
二.私下的事工(8章-27章)
1.先知和他儿女的兆(8章-12章)
A.序言(8:1-9:7)
耶和华对先知的托付(8:1-18)
这位先知对儿女的托付(8:19-9:7)
B.兆头的解释(9:8-12:4)
玛黑珥沙拉勒哈施罢斯(9:8-10:4)
插入的一段话(10:5-19)
施亚雅述(10:20-34)
以赛亚(11:1-12:4)
C.结尾(12:5-6)
2.列国的默示(13章-23章)
A.巴比伦(亚述)(13:1-14:27)
预言审判(13:1-22)
以色列的归回(14:1-2)
以色列的比喻(14:3-21)
判决的总结(14:22-23)
直接的应用(14:24-27)
B.非利士(14:28-32)
C.摩押(15:1-16:14)
早期的预言(15:1-16:12)
新的预言(16:13-14)
D.大马色(17:1-11)
插入:先知的独白(17:12-18:7)
E.埃及(19:1-20:6)
埃及的灭亡(19:1-15)
埃及的希望(19:16-25)
埃及的毁灭(20:1-6)
F.巴比伦(21:1-10)
G.度玛(21:11-12)
H.亚拉伯(21:13-17)
I.耶路撒冷(22:1-25)
J.推罗(23:1-18)
3.耶和华日子的异象(24章-27章)
A.荒凉的异象(24:1-20)
B.复兴的异象(24:21-27:13)
原因(24:21-25:12)
特色(26:1-27:11)
完成(27:12-13)
三.公开的事工(28章-35章)
1.有关选民(28章-33章)
A.选民的五个灾祸(28:1-32:20)
B.亚述的灾祸(33:1-24)
2.有关世界(34章-35章)
A.荒凉(34:1-17)
B.复兴(35:1-10)
第二部历史的插曲(36章-39章)
一.希西家的困境(36章)
1.西拿基立的入侵(36:1-3)
2.拉伯沙基封官长的侮辱(36:4-10)
3.以利亚敬、舍伯那和约亚的恐惧(36:11)
4.拉伯沙基对百姓的谈话(36:12-20)
5.百姓的沉默(36:21)
6.以利亚敬、舍伯那和约亚的恐惧(36:22)
二.希西家的祷告(37章)
1.希西家和以赛亚(37:1-7)
2.希西家和那封信(37:8-20)
3.以赛亚的信息(37:21-35)
4.临到西拿基立的审判(37:36-38)
三.希西家的疾病(38章)
1.得拯救(38:1-8)
2.诗篇(38:9-20)
3.附笔(38:21-22)
四.希西家的愚昧(39章)
第三部和平的预言(40章-66章)
一.和平的旨意(40章-48章)
1.开场白(40:1-11)
A.默示(40:1-2)
B.道路(40:3-8)
C.托付(40:9-11)
2.耶和华的威严(40:12-31)
A.基本的(40:12-17)
B.比较(40:18-20)
C.彰显(40:21-31)
3.耶和华的宣言(41章-42章)
A.挑战性的导言(41:1-29)
B.宣言的中心(42:1-9)
C.结束的呼吁(42:10-25)
4.耶和华的信息(43章-45章)
A.他对百姓的永久旨忘(43:1-13)
B.他目前拯救的旨意(43:14-44:5)
敌人的毁灭(43:14-21)
对以色列的呼吁(43:22-28)
应许(44:1-5)
C.他的能力与偶像的能力之比较(44:6-23)
D.他权能的宣告(44:24-28)
E.对古列的托付(45:1-13)
F.对以色列的最终旨意(45:14-17)
G.对地极之人的旨意(45:18-25)
5.耶和华的权能(46章-47章)
A.巴比伦必败落(46:1-13)
B.巴比伦败落的描述(47:1-15)
6.耶和华的恩慈(48章)
A.耶和华的方法(48:1-11)
B.一个例证(48:12-16)
C.耶和华的旨意(48:17-21)
D.最后的话(48:22)
二.和平的王(49章-57章)
1.遭受劳苦(49章-53章)
A.耶和华的呼召(49:1-50:3)
对他的仆人(49:1-13)
对锡安的呼召(49:14-21)
耶和华对自己的呼召(49:22-50:3)
B.他仆人的回答(50:4-53:12)
奉献受苦(50:4-9)
受苦的事工(50:10-52:12)
受苦的完成(52:13-53:12)
2.胜利的歌声(54章-57章)
A.信心之歌(54:1-17)
B.伟大的呼吁(55:1-13)
C.经营(56:1-57:21)
欢迎外邦人(56:1-8)
对恶人的审判(56:9-57:14)
悔改之人的复兴(57:15-19)
最后的话(57:20-21)
三.和平的过程(58章-65章)
1.条件的宣告(58章-59章)
A.道德的要求(58:1-14)
B.道德的失败(59:1-15)
C.道德的胜利(59:15-21)
2.最终的实现(60章-62章)
A.物质的丰盛(60:1-22)
B.属灵的实现(61:1-11)
C.圣职的完成(62:1-12)
3.分别的原则(63章-65章)
A.审判的道路(63:1-6)
B.热心的祈祷(63:7-64:12)
赞美和承认(63:7-14)
祈祷(63:15-64:12)
C.挑选百姓(65:1-25)
尾声(66章)
1.对形式主义者的最后信息(66:1-4)
2.对余民的最后信息(66:5-14)
3.对世界的最后信息(66:15-24)
审判的预言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1章-7章)包含了乌西雅、约坦、亚哈斯统治时期,这位先知在公开的事工中所传达的信息。
第二部分(8章-27章)包含了这位先知与亚哈斯决裂后,在私下事工中的教导。
第三部分(28章-35章)是亚述国威胁入侵期间,这位先知在公开事工中释放的信息。
第一部分的信息,大多数与犹大和耶路撒冷有关。第二部分则是论到诸国和这世界。第三部分则与神的选民以及这世界有关。
一.公开的事工(1章-7章)
这段时期的公开事工,又可用先知有关乌西雅驾崩的异象为分界,将之区分为两部分:
1.1章-5章我们看到他在乌西雅执政期间所释放的信息;
2.6章-7章是他与亚哈斯分手之前的信息,从此以后他就开始专注于对余民的教导。
二.私下的事工(8章-27章)
以赛亚会见了亚哈斯后,就在神明确的引导下,离开他公开的事工,投身事奉一小群忠信的圈内人。从亚哈斯在位的后期,一直到希西家登基后的一阵子,他都是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段期间,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他曾回到公开的事工中。直到希西家的时候,发生了一场政治阴谋。
以赛亚私底下的事工包括:
说明有关他和他儿女的兆头(8章-12章);
1.先知和他儿女的兆头(8章-12章)
先知向余民所作的事工,第一部分包含他教导他们在耶和华的制度中拥有怎样的地位和价值。
这又分成三段:
首先是序言和有关这些兆头的事实;其次是对这些兆头所作的详细解释;第三是结尾,用寥寥几个字,述说信心的秘诀。
论到列国的默示(13章-23章);
2.列国的默示(13章-23章)
这位先知对余民的第二部分事工,包括了论列国的默示。他用这些默示,向他的儿女们解释神治理的作为。他论到列国表现的罪,以及因之而起的神的审判。
这一部分可以分成十个小段来综览:亚述,对帝国的渴望;非利士,一个虚假的希望;摩押,骄傲;大马色,叛逆的联盟;埃及,**;巴比伦,奢侈;度玛,兽性;亚拉伯,以实玛利派;耶路撒冷,神的赦免;推罗,商业的**。
和耶和华日子的异象(24章-27章)。
3.耶和华日子的异象(24章-27章)
我们看过,这位先知的第二部分事工,是私底下对那群余民作的。这里他以「看哪!」这个醒目的词句,结束了这一部分事工中有关列国的默示,转向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里,他因看见了整个世界是在神宝座管理之下的异象,而有了一个较宽阔的眼界。这里的主题是有关耶和华的日子的异象。他的论述可分成两部分:
A.荒凉的异象(24:1-20)
A.荒凉的异象(24:1-20)
有关将临到的荒凉之预言,有两个过程:
1.首先宣告神的话,他决心使审判临到这世界;_2.第二个过程在描述耶和华将如何实践他的话。
神的话:命定的浩劫(24:1-3)
首先描述一般的情景,宣告耶和华将使地空虚,变成荒凉混乱,结果地上的居民便四处分散。
然后,先知特别谨慎地指出,这审判将影响社会各阶层。大地一旦停止出产时,人们不分贵贱,都会变得同样贫穷、困苦。
以赛亚重复宣告大地将全然空虚、荒凉,他特别强调一点:这事必然成就,因为这话是耶和华说的。
神话语的作为:浩劫的描述(24:4-20)
这位先知接着立刻描述这埸浩劫。首先,他详尽地论到大地。从土地及居民的毁灭,居高位的人或百姓的官长遭到败落,可以看出神的咒诅。
然后他清楚宣告导致这一切的原因,乃是由于百姓的罪;他又小心地指出这罪乃是犯了律法、废了律例、背了永约。百姓在道德上的弊病,也影响了大地,以致地被人污染了。这清楚说明一件事实:人是管理受造之物的,当人有了污秽时,他使以下的整个受造之物,也都因着他道德上的失败而受到污染;结果在审判时,这被污染的世界要反过来毁灭他。
最后,以赛亚描写那绝望的后果。所有宴乐、欢喜的歌声都要止息;那些人们用来追寻虚假的欢乐之工具,现在却带给人悲哀和痛苦。
地上毁灭的焦点集中在这城的毁灭;以赛亚形容这城无人居住,充满绝望,被弃绝以致于荒废了。
当先知放眼看这可怕的景象时,他也见到了一线光芒,并听见从地极传过来的歌声。
他发现即使在这样猛烈的毁灭中,仍有余民存留下来。在有关大马色的默示里,他宣告说,当审判的那日,「其间所剩下的不多,好像人打橄榄树,在尽上的枝梢上,只剩两三个果子,在多果树的旁枝上,只剩四五个果子。」现在他心中又浮起相同的景观,他宣告说,「在地上的万民中,必像打过的橄榄树,又像已摘的葡萄所剩无几。」这少数的百姓就是余民,他们将要见证耶和华的威严,并呼吁人们要荣耀耶和华以色列神的名。先知听见了分散到地极的余民,所发出的歌唱。
这个希望的语调很快因着一个绝望的宣告而消失,因为以赛亚看见了那审判将迅速临到,而且极其可畏。他忧伤的原因,第一是他深深体会到导致审判的那罪;第二是他对那审判本身的认识,他生动描写了那审判将吞灭地上的居民。最后几句话再次说明那审判必要成就。
B.复兴的异象(24:21-27:13)
B.复兴的异象(24:21-27:13)
在这荒凉的黑暗背景衬托之下,这个预言复兴的异象显得格外突出。前面荒凉的异象中,最后提到的信息是审判。而论到复兴的这一段经文,头一句话就指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到那日……」,也就是指神审判的那日。从下面紧接着记述的那些事,可以看出审判的那日,究竟不是灭亡的日子,它最后的目的是要带来复兴。
这一段经文包含了七个信息,每一个信息都以「到那日」开头;七个信息总括起来,就是在启示一些有关复兴的事实,就是复兴的原因、特色和完成。
这七个信息井然有序地向前推进,分别启示复兴的原因乃是因耶和华的统辖,以及他百姓对这事实的认识;启示复兴的特色,包括犹大地的歌唱,对邪恶势力的审判之描写,和葡萄园恢复旧观的景象;至于复兴的完成,乃是简短的说到以色列人的聚集,和重新恢复敬拜。
它先从一小群忠信的人开始,然后论到神的百姓,再论及周围的列国,最后说到神对全世界计划的完成。
三.公开的事工(28章-35章)
在这里,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这位先知突然又献身于他的公开事工中。也在这个阶段所释放的信息,占据了本卷书第一大段其余的篇幅。
当时的环境是,正有一个政治阴谋在酝酿着;先知满怀热忱和强烈的决心,投身于百姓的公开生活中,要拯救犹大脱离正由一个政治团体筹划的愚行。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亚述在西拿基立的率领下,打算入侵耶路撒冷。于是有一批政客,企图与埃及秘密联盟,以抵抗亚述。希西家最初和这批政客站在同一立场上,后来他因为受到以赛亚的影响,放弃了这种计谋。
这一部分可分成两个阶段,首先是关于选民的,其次则与这世界有关。
1.有关选民(28章-33章)
最后这部分的事工,第一个阶段(第28章-32章)是关乎神的选民,首先是五个临到选民的灾祸
A.选民的五个灾祸(28:1-32:20)
这五个灾祸,开头都以「祸哉」这个词清楚地标明出来。它们都是论到政治的景况,并且按照耶和华管理的亮光,来看国家的事务。它们分别指责虚假的盼望,虚假的虔诚,虚假的计谋,虚假的联盟,以及虚假的信赖。
虚假的盼望(28:1-29)
这一段信息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以赛亚所必须面对的一些难题,以及他那种对真理坚定不移的忠诚。在对付那些反对他的人时,他所用的辞句足以使我们明了整个情势。这个信息的内容先是一个例证,然后是它的应用。
一个例证:以法莲(28:1-6)
这段话是对北国的首都撒玛利亚而发的,实际上是通过那些官长而论到犹大。他形容北国的首都撒玛利亚是「以法莲高傲的酒徒,他的冠冕……」因为以法莲已成为一个最重要的支派。很可能当他说这话的时候,北国已为亚述所掳,这位先知引用了他早先预告那场毁灭时所释放的信息。他这样作的目的,是要警告犹大,神使审判临到以法莲,是因为他们犯罪,而现今犹大也在犯同样的罪。主的那个「大能大力者」,就是亚述的势力,他曾用它当作审判以法莲的工具。以法莲因为受到酒的引诱而败坏,以致违背了所立的约,所以才受到审判。即使在那个审判中,耶和华仍作他余剩之民的荣冠华冕。这位先知用「他余剩之民」这个名词,似乎也是指犹大而言,因为他们的忠信,他们将要被存留。
应用(28:7-29)
紧接着他就把他的例证加以实际的应用,他说,「就是这地的人,也因酒摇摇晃晃。」这是指前面预言中提到的那些余剩之民,他们也落入同样的陷阱中。
从这位先知的话语里,我们也看见他的信息被接受的情形,以及他与那些蔑视他的人之间的冲突。首先是一幅生动的图画,祭司和先知都被浓酒所困,恣意狂欢亵渎。先知用说不出的轻蔑,描述他所见到的情景:各席上满了呕吐的污秽,无一处干净。
然后他用讥讽的笔调,重述他们对他的嘲辱,「他要将知识指教谁呢?」这是祭司的嘲笑;「要使谁明白传言呢?」这是先知的讥讽。他们嘲笑他所用的方法,因为这方法太过简单;他们又用醉酒的声调模仿他,声称他的教导不过是给那些刚断奶的孩子的。
他面对看这些嘲讽,便向他们宣告,既然他们不肯听从他,就要由异邦人的嘴唇和舌头来传达这信息,使他们不得不听。神曾给他们安息和舒畅的机会,他们却不肯听,因此耶和华的话要以简短、不完全的语句临到他们,他们无法明白,于是他们必受到惩罚。
这位先知责备那些嘲弄者后,又转过来要求他们听耶和华的话,并告诉他们,他已经知晓他们在面对亚述的入侵时心怀侥幸。从第一段陈述里,我们不敢肯定他是否已经知道这种假希望的细节。他用的词句不太明确,但表明了一件事实:他们以为和外邦联盟,就能安然躲过灾祸,灾祸再也不会临近他们。他形容他们与外邦缔的盟约,就好像与死亡、阴间立约一样。他这样说,似乎是要他们宣告,他们是以谎言为避所,在虚假以下藏身。当然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作这种宣告,也只是用这些话来解释他们正抱着的希望。
他看见了那虚假的盟约,便向他们宣告主耶和华的话。他要在锡安放一块稳固的根基,只有信靠这根基才能得安全、稳固。公平的审判降临时,一切假的避难所都要被冲走,那不洁净的盟约也要被废弃。也们原以为能躲过敌军,但在审判中,敌军要如大水漫过,将他们践踏在脚下。
这位先知用一个尖锐的宣告,结束神关于他们的盟约所说的话,其中对他们的计谋充满讥刺和轻视,「原来床榻短,使人不能舒身;被窝窄,使人不能遮体。」那就是说,他们的盼望是虚假的,无济于事。
他根据这些警告的话,宣告说,耶和华必要兴起审判。他用「非常的工」「奇异的事」来描述这审判;因为审判的工作对神的心来说,一直是件奇异的事。最后他要求他们停止亵慢,免得捆住他们的绑索更结实。
接下去是一个细腻而美妙的宣告,他用一连串农事上的例证,说明神的审判是有秩序的,并且永远循着一定的目的进行。那耕地的人不是为了耕地而耕,乃是为了要撒种。即使撒种,也因种子的性质而有区别;播种小茴香是一种方法,播种大茴香又是另一种方法,而播种小麦、大麦、粗麦也各有方法。因为耶和华正确地教导、指示农人,所以他们才有智慧分辨播种的方法。这位先知的意思是,那教导农人区别耕种方法的神,在他审判的每一个过程中,当然也会视情形而有所区别。
另外,在打榖的过程里,也可以看见同样的原则。小茴香、大茴香、作饼的粮食都要用不同的方式处理,这也是耶和华教导的结果。他的谋略奇妙,他的智慧广大。
因那些官长正谋算着一个虚假的盼望,以赛亚使用讥讽、指示和呼吁,想要使他们回转过来,倚靠耶和华。
虚假的虔诚(29:1-14)
在这个信息里,先知责备那虚假的虔诚,他们虚假的盼望就是由此生出的。一切政治上的失败,都导源于假虔诚,现在他要论到这个事实。首先宣告要临到宗教之城的审判,其次宣告要临到宗教之民的审判,最后说明审判的原因。
宗教之城的审判(29:1-8)
他宣告神要降灾给耶路撒冷(在这儿他以「亚利伊勒」来称呼耶路撒冷)。有关这个名词的意义,以及这位先知为甚么要在这里使用它的原因,难免令人产生疑问。他尔根(Targum,旧约亚兰文注释)将它解释作祭坛的炉,这样十分符合这信息中所默示的事实,就是对假虔诚的谴责。这城被称为设立神真实祭坛之处。但是它却冷淡疏忽,年上加年,让节期照常周流。因此耶和华要审判这城,好使它成为真正的亚利伊勒,也就是神真正的祭坛。这里生动地描述了审判的过程,说明百姓的危难。
然而,先知所描述的审判终必过去。围攻这城的仇敌,在顷刻之问必像细尘和飞糠被驱散。耶和华必用雷轰、地震、大声、旋风、暴风、吞灭的火焰向仇敌讨罪。这一切都是在描述将临到亚述的审判。紧接着又生动地描述仇敌的灾难。他们原先想攻取列国,现在却发现自己被击败了。他们梦想吃饭、喝水,但好梦一醒,发觉自己仍是腹空、发昏。
宗教之民的审判(29:9-12)
下面描述对宗教之民的审判,首先是昏迷。他们变得昏醉、东倒西歪,因为耶和华从他们那里撤回了先知和先见;而先知本是他们的眼,先见本是他们的头。因此一切有关国家事务的异象和见解都被封住了,不论识字的、不识字的都不能念,也不能明白有关那时代的一切默示。
审判之原因(29:13-14)
在这段信息的最后一部分,先知启示了他所描述的这审判之原因(赛29:13-14)。那是因为他们的假虔诚。这百姓用嘴唇尊敬神,但他们的心却远离他。他们敬畏他,不过是因领受人的吩咐而如此行。这种形式化的虔诚遂产生了虚假的盼望,这位先知已在前面加以斥责过;现在耶和华宣告,他要在他们中间行奇妙的事,好让他们发现,他们智慧人的智慧原是多么愚昧!
虚假的计谋(29:15-24)
先知如此传达了他反对假虔诚的信息,并谴责由假虔诚产生的假盼望。接下去他宣告因假计谋遭致的灾祸,那些官长们还期待着用这个假计谋,来保障犹大的安全。这部分的信息包括了揭露那些计谋者的真面目,以及宣告那将要来临的拯救。
计谋者(29:15-16)
那些官长在暗中行事,想要向耶和华隐藏他们的谋略,他们以为这样秘密行事会有成功的可能。
以赛亚毫不留情地揭开了他们的阴谋真正的含意。他们颠倒事情,将陶匠看成泥土,不将他当作造物主看待,认为他缺乏智慧。
将要来临的拯救(29:17-24)
然后他突然开始描述将要来临的拯救(29:17-24)。我们要留意,他所描述的拯救,乃是那个因假虔诚导致的审判之后的复兴。
他先以宣告利巴嫩将变成肥沃的田地,肥沃的田地要看起来如树林,来描述那个复兴;然后特别论到他的主题,指出拯救的第一个特色,乃是感官的恢复:聋子要听见,瞎子要看见这本原先被封住的书卷上的话。
另外,秩序也要得到恢复。本来被欺压的谦卑人、贫穷人都要欢喜快乐;一切**人和亵慢人都要被灭绝。他们在争讼的事上颠倒是非,但审判的时刻来临时,这一切争讼都要归于无有。
最后的拯救,乃是恢复真正的虔诚。他们必尊雅各的圣者为圣,必敬畏以色列的神。那些心中迷糊的人,必得明白;发怨言的,必受训诲。也就是说,藉着恢复虔诚,真正的政治家风范也将得到恢复。
虚假的联盟(30:1-33)
现在先知首度提到这个计谋的名称,并力加挞伐。他已经责备了那些官长所怀的幻想,并谴责导致这种虚假希望的假虔诚,也揭露了他们虚假的计谋。此刻他指明他们与埃及的假联盟,并且提出谴责。他首先指出这个联盟的一无用处,其次指明它毫无必要。
一无用处(30:1-14)
他针对这个秘密联盟,发出灾祸的预告,因为这个联盟悖逆了神。他们寻求谋略,却不要耶和华的计谋;他们结盟以隐藏自己,却不求他的灵来庇护;他们下到埃及,向法老王求援,却没有求问耶和华。
其次他斥责这个联盟,因为它必使他们蒙羞。他们的首领和使臣,是向一个不可能提供援助的国家求援。
由「论南方牲畜的默示」开始的这一段话,是插进来作补充说明的,它用讥讽的语调描述那些使臣所经过的旅程。他们经过艰难困苦之地,一路上尽是豺狼猛兽。他们满载宝物,前往不利于他们的民那里去。
他宣告这趟旅程必然徒劳无功,因为即使埃及提供援助,也是一无用处,毫无结果的。他形容埃及是「坐而不动的拉哈伯」,显然他们只会在口头上援助,却没有实际的行动。神指示先知将这事刻在版上,写在书上,以便永远传留后世。
这个信息接着强调,这联盟必然要失败。这个盟约是在悖逆中筹划的,他们不听耶和华的训诲,叫他们的先见闭眼不看,又命令他们的先知只说柔和的话,不要提神的事。这样作必然会产生混乱。如果他们依赖欺压和乖僻,这罪要像一座高墙,在耶和华的攻击前坍塌;他要把它打成极小的碎片,以致人无法找到一块够大的碎片来从炉中取火,或自池中舀水。
毫无必要(30:15-33)
先知由如此严厉、令人战栗的谴责言词,转过来述说一段充满温柔和恩慈的话,他藉此说明他们与埃及之间的假联盟是毫无必要的。
这段教导的第一部分,在启示得拯救的秘诀。第一个秘诀是等候神。「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在一切预言中没有其它的话语,比这一个真理更美丽的了。
他用一段补充的话,宣告他们这方面的失败,以及所产生的结果。他们说,他们要骑马奔走,先知说,「所以你们必然奔走。」他们声称,「我们要骑飞快的牲口。」先知说,「所以追赶你们的,也必飞快。」紧接着是一段充满恩慈的话,启示得拯救的第二个秘诀,就是耶和华的等候。虽然他们拒绝等候神,但他要等候他们,直到他们回转过来,甘心乐意等候他。
然后他描述救恩所要带来的祝福,以论证这虚假联盟的毫无必要。救恩是从归回安息来的,是从平静安稳来的。
百姓将回到他们自己的城中。不再有悲伤哭泣;虽然他们以艰难为饼,以困苦当水,但他们的教师要重新得异象,他们要听见明确的指示。这些归回的百姓将不再敬拜偶像;他们要像抛弃污秽之物一样,将偶像抛开。
百姓的归回以及他们对偶像的弃绝,将导致这地的复兴。甘霖降下,大地丰收。牛必得牧草吃。各高山冈陵,必有川流河涌。然而这一切郡要藉着审判的过程临到。这位先知形容审判是「大行杀戮的日子,高台倒塌的时候」。那日必有强光照耀,耶和华要缠裹他百姓的伤口,医治他们的鞭伤。
他最后描述拯救的方法,来论证这个联盟的毫无必要。拯救要靠耶和华的作为才能完成,这先知用极严厉的词句来描述神的作为。
最后,因他的作为,百姓要唱歌,像守圣节的夜间一样,并且心中喜乐,上到耶和华的山,到以色列的盘石那里去。
他们唱歌,是因为耶和华用他的声音,毁灭了亚述。亚述的毁灭使得看到的人都欢喜。耶和华的气如一股硫磺火,完全烧毁了亚述。
以赛亚预告,只有神才能除灭亚述。他的目的是要再一次强调,在危机当头时,图谋与埃及联盟是毫无必要的。
虚假的信赖(31:1-32:20)
最后一个灾祸是针对他们对埃及的虚假信赖。前面的信息中,这位先知已经指明了这种信赖是一无用处,也是毫无必要的。
这段信息包括了一个强烈的对比:第一部分在揭露软弱,或者说是有关虚荣的异象;第二部分在揭示能力,或者说是有关德行的异象。每一部分都可分成先知的论证,和先知的呼吁两类。
揭露软弱,虚荣的异象(31:1-9)
首先他再度谴责他们与埃及的联盟,宣告他们的罪在于倚靠甚多的车辆和强壮的马,这种信赖是虚假的;接着他又指责他们没有仰望以色列的圣者,不求问耶和华(31:1-5)。
然后他揭露这个虚假信赖的蠢行。首先他将耶和华与埃及作一个对比。耶和华大有智慧,所以他们一切的计谋都无法瞒过他,他一定要兴起,攻击那作孽帮助人的。这位先知带着讥诮宣告,埃及人不过是人,他们的马不过是血肉,耶和华只要一伸手,他们都要一同灭亡。
他接着描述耶和华的态度。首先是他在审判中的态度,他的百姓在他的权势之下,无异是狮子爪中的掠物,他也毫不畏惧那些前来攻击他的牧人。然后提到他的决定,他定意要保护、拯救、保守耶路撒冷。
先知看到了有关耶和华的态度之启示,便呼颟百姓,要归向那位他们所深深悖逆的耶和华(31:6-9)。
他预料百姓终将顺服,因此他描述他们回转的那日,他们将如何抛弃偶像。这段呼颟的最后一部分,是再一次宣告亚述的灭亡,他们并非被人的刀所吞灭。以色列人用的方法乃是归向耶和华,抛弃他们的偶像。
揭示能力:德行的异象(32:1-20)
先知在这个虚假信赖的面前,接着启示那真实的信赖,他将它形容为将要来临的国度,这国要在一王的公义掌权之下,建立新的秩序,并为陷于困苦中的人提供庇护和供应(32:1-8)。
这位先见看到了至终天国在世上得以完美建立的异象。天国要围绕看那位被形容作「像避风所,和避暴雨的隐密处;又像河流在干旱之地,像大盘石的影子在疲乏之地」的主而被建立。
他用一个因之而起的结果,来说明信赖那王和那国是智慧之举。第一个结果是感官的恢愎:眼睛得以看见,耳朵得以听闻,口舌也要用来作见证。其次是,他们因着这样的信赖,必要明白知识,因此愚顽人不再称为高明,吝啬人不再称为大方。
他在补充的一段文字中,将邪恶人(或愚顽人)的作为,以及卑鄙人(或吝啬人)的法子,与大方人(或高明人)的思想和作为,作了明显的对比。
先知显然认识到他展开事工的那个环境,和将要来临的国度,是多么的不同,因此提出了他伟大的呼吁(32:9-20)。早在乌西雅统治期间,他刚开始他的事工时,就曾谴责过妇女的堕落罪行,他认为妇女的秽行和官长的腐败是密切相关的。那时他是对官长宣告将要临到他们的灾祸;在这里,他则是向妇女提出最后的呼吁。他要她们停止安逸和无虑,束上麻布,因为审判迫在眉睫。她们要在审判中战兢苦恼,因为城市夷为平地,良田变得荒芜。
他接着描述复兴的那日。他看见审判之后,有圣灵从上面浇灌下来,旷野就要变为肥田。
那日百姓的生活要建基于公平和公义之上;所产生的效果就是和平与安稳。
这一大段的最后几句话,是论到选民的,属于独白的性质;他用生动的句子来描述将临到的审判,「要降冰雹**树林,城必全然拆平。」然后用同样生动的词来描写随后临到的平安,「你们在各水边撒种,牧放牛驴的有福了。」
其次(第33章)是临到亚述的最后一个灾祸
亚述的灾祸(33:1-24)}。B.亚述的灾祸(33:1-24)
前面针对选民的假信赖而临到的第五个灾祸中,这位先知曾宣告,亚述人必倒在刀下,但不是人的刀。先知在谴责神的选民远离神,转去依靠他们与埃及之间的政治联盟时,不断提到,亚述将要被耶和华击败。
有关选民的教导,最后一个信息就是宣告临到亚述的灾祸之默示。它可以明显的分成两段,首先论到对亚述的审判,其次论到以色列因此而得的和平。
对亚述的审判(33:1-13)
实际临到亚述的灾祸,包含了宣告它的毁灭,确定这位先知的信心,以及对这毁灭的描述。
先知宣告(33:1)
亚述的一贯伎俩是抢夺和诡诈;它的一切作为似乎都没有遭到任何报应。这位先知宣告(33:1),审判临到它时,它将遭到相同的祸害。它怎样毁灭别人,自己也必照样被毁灭;它怎样行诡诈,人必照样以诡诈待它。
先知以祷告确定自己的信心(33:2-6)
他呼喊神,求他在患难的时候搭救他。
这个祷告立刻得到了确据;神一兴起,以色列的敌人就四散逃跑,因此他看见以色列被掳的必要被聚集,在掠物上跳跃。
最后他陈述他确信的原因。他看到异象,耶和华被尊崇,因此他必定要施行拯救。
毁灭的描述(33:7-13)
以赛亚在描述亚述的毁灭之前,先介绍了他传信息当时的光景。亚述的豪者正肆无忌惮地侮辱神的选民。以色列的使者满怀痛苦。
他们所以痛哭,是因为亚述使他们的国荒凉。先知描述说,人路荒凉,行人止息。
最后他宣布,耶和华的作为要在审判中临到亚述。在荒凉的国度和悲伤的使者面前,耶和华有声音说,「现在我要起来,我要兴起,我要勃然而兴。」结果,亚述人的计谋要成为糠秕,他们的作为要成碎秸。有毁灭的火,要吞灭、烧尽以色列的众敌人。
有关亚述的审判,最后一部分是先知对远方的亚述豪者,以及近处悲伤的以色列使者所发出的挑战。他呼吁前者要听神所行的,呼吁后者要承认神的大能。
以色列的和平(33:14-24)
在论到以色列因亚述的审判而获得的和平时,这位先知再一次强调一个事实,就是和平必须奠基于洁净之上;他接着描述随后而来的和平;最后并综合性的揭露整个情势,来结束他跟前的这个信息,以及他全部的公开事工。
洁净(33:14-16)
在知道了耶和华将用毁灭的火审判亚述之后,耶路撒冷合城的人都开始战兢恐惧。那些行为逾轨的罪人满怀惧怕,而转向埃及求助的不敬虔之人也被战兢抓住。他们放眼看到神的审判之火所造成的毁灭,不禁问道,「我们中间谁能与吞灭的火同住?我们中间谁能与永火同住呢?」先知立刻给他们一个完整而清楚的答覆。能够与火同住的人,必须是分享神那圣洁如火的性格之人,也就是行事公义,说话正直的人;他向他的同伴所行的都是公义。这样的人必能在火中找到安息,在神的火,焰中得拯救。他站在与神交通的地位上,他必居高处,他的保障就是神的力量,是盘石作的坚垒;神必供应他.一切的需要,他的粮必不缺乏,他的水必不断绝。
和平(33:17-20)
紧接着就描述由洁净带来的和平,它与洁净有极密切的关系。心里洁净的人能看见神,而看见神就能看见他国度的辽阔与荣美。「你的眼」是指洁净人的眼,「必见王的荣美」;那洁净人的眼,「必见辽阔之地。」
那洁净的心要思想到审判的惊吓;但他们心中只是充满希奇,因为审判都已成为过去。那些傲慢地要求贡银的人,和一心要毁灭人而数算戌楼的人,都已消声匿迹;**的人也不见了踪影。
神的城要彰显出来,取代那遭围困、充满痛苦的城。这城将是敬拜的中心,是守圣节的城,是安静的居所,是坚固的居所,永不会被摧毁。
有关选民的最后宣告(33:21-24)
有关选民的最后几句话,是将这位先知所宣告过的一切真理,作了一番综合性的揭示(33:21-24)。
首先看到的是耶和华的威严。这座没有河流的城,将因耶和华的显现,而变成江河宽阔之地;敌人的船只无法通过这地来攻打他们。耶和华要显出他完全的治理,他是审判官,是设立律法的,也是君王。
以赛亚启示这位全能的耶和华之后,又再度论到他曾责备过的那个无用处的政策。绳索松开,他们却不能栽稳桅杆,也不能扬起篷来。因此瘸腿的要夺去掠物,这是说,聪明人的智慧要显为愚拙,忠信之人的愚拙要显为聪明。
他用简短的话描述那完全的复兴;由于物质上得到完全的复兴,城内的居民必不说,「我病了」;由于属灵上也得到完全的复兴,百姓的罪都被赦免了。
2.有关世界(34章-35章)
这位先知对整个世界的观点,使他讲出了他这一阶段的预言中最后一个信息。这信息关系到神对列国,以反对整个世界的掌管。在更广泛地运用他的主欢和能力时,也可以获得同样的原则。这信息首先论到荒凉
A.荒凉(34:1-17)
从这个信息里,可以看出它所描述的荒凉是何等可畏!先知首先宣告神审判的旨意,然后用以东作例子来说明。
普世的审判(34:1-4)
列国,众民,和整个世界都要被聚集,来听那必定要临到他们的审判。先知宣告耶和华的愤怒,他决心要审判地上所有的,和天上的万象。
虽然这里没有很明确的说明,但在这个信息里,可以很清楚的看出,这位先知认识到物质世界和紧紧围绕着它的属灵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属灵世界不断地影响着物质世界,但世上的居民却浑然不觉。诸天也包括在审判中,是因为它们也被牵涉到罪里。在末后审判的那日,神最后要对付恶。那些物质的现象,例如日头变昏暗,月亮变成血,都与神临到天上的属灵恶事之审判有关。毫无疑问的,在这个信息中,以赛亚是指这一方面的审判而言。
以东之例(34:5-17)
他接着从较广的观点,描述神对以东的审判,用来解释已经宣告过的那个大真理。
他首先叙述以东的毁灭。临到以东的审判是在天上完成的;这个说法和实际的过程相符合,并且启示了一个事实:在神的制度中,审判总是首先临到那导致人类堕落和世界败坏的灵界势力,然后才临到受此势力影响的人。当审判的灵触及这世界时,它的工作是可怕的,并且一定会得到胜利。这里描述的是在波斯拉和以东境内发生的大杀戮。在这本预言书的第二部分,也提到同样的审判,用来介绍和平的程序。(见63:1)
第63章的那个信息,是论到那已完成的可怕审判,耶和华说,「报仇之日在我心中,救赎我民之年已经来到。」此处先知在宣告审判时说,「耶和华有报仇之日,为锡安的争辩,有报应之年。」最后一阶段是描述审判临到以东之后的情景。它的毁灭是彻底而完全的。大地变得无法居往,完全荒废了,不再出产任何作物。
至于荒凉的情景,此处也有相当生动的描写。大地要成为各种野兽、飞鸟的居所,也是怪物栖身之处。
这一切都是在神的掌管之下。先知指出,即使在荒凉之地,他仍掌权治理;这些野兽的配偶、窝、巢都是在他的控制之下以成就他的旨意。
(34:1-17)荒凉(34:1-17)};其次论到复兴(35:1-10)复兴(35:1-10)}。
B.复兴(35:1-10)
神的先知们从不以审判和荒凉来结束他们的话,他们最后总是提到和平与复兴。这里有关复兴的信束息显得很突然,而且和荒凉的情景成尖锐的对比。但此二者也有最密切的关系,因为荒凉是审判的结果,由荒凉才产生了复兴。
这信息可分三部分:
1.先知首先确定事实,_2.然后启示方法,_3.最后描述过程。
事实的确定(35:1-2)
在宣告将来临的荒凉时,他也描述土地将陷于混乱和空虚中。这首复兴之歌一开始,就描述大自然将恢复它的秩序和美丽。沙漠将有利巴嫩的荣耀,并迦密与沙仑的华美。
在大地一片喜悦、荣美和繁盛中,人必重新看见耶和华的荣耀,看见神的华美。
方法的启示(35:3-4)
他呼吁那些软弱、无力的人要勇敢,因为神要使他们在审判的过程中得到复兴。再一次,我们必须注意到,他有关荒凉的信息中所宣告的,「耶和华有报仇之日,为锡安的争辩,有报应之年。」和这里的声明,「看哪!你们的神必来报仇,必来施行极大的报应,他必来拯救你们。」之间的关系。因此这个为软弱和无力的人带来希望的信息,包含了对先前描述的报仇所作的解释;神要透过报仇,得到他最终的胜利。
过程的描述(35:5-10)
最后他描述神在审判中临到的情景;百姓要透过这实际的过程,才能获得和平。神将在审判中单独行动。「我独自踹酒酢,众民中无一人与我同在。」在得胜里,他自己将与痛苦的百姓相联结。
复兴的过程中,第一个标记就是属灵辨别力的恢复。他一直提醒他们,并且不断责备他们的属灵昏昧,现在消失了;「瞎子的眼必睁开,聋子的耳必开通。」这样必然产生一个结果:原先他们因灵里的昏昧而缺乏属灵的能力,现在必因灵里的敏锐而满有属灵的能力。属灵辨别力的恢复,乃是因旷野有水发出,沙漠有河涌流而产生的。他用这些比喻再度说明了耶和华的审判,是有慈爱和怜悯的。
这个过程的第二个标记,就是恢复物质上的祝福。这位先知形容它的方式,是在指出属灵景况和物质丰盛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关系。那些只会使人暂时精神一爽,却难免要失望的海市蜃楼,要变为水池和泉源。野狗躺卧之处,必有一条又直又平坦的大道,「行路的人虽愚味,也不致失迷。」这路要被称为圣路。这条代表物质丰盛的大路是有保障的,因为这是圣洁之路。
这个过程的最后一个标记,是蒙耶和华救赎的民要欢喜歌唱,从这条预备好的大路上归回;他们必得着欢喜快乐,原先的忧愁叹息都要消失无踪。
有关审判的预言,最后一个标记是描述那完全和平的光景。这卷预言书最后一阶段的和平预言是以「你们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作开端,其中也提到这一个完全和平的标记。至于此处这一阶段的审判预言,则以耶和华应许要为他的百姓建一条大路作结束;而最后一阶段的和平预言中所提出的第一个呼吁,就是呼召百姓为耶和华建一条大路。
这中间的关系很重要,也饶富兴味。我们提到这一点,只是为了强调一个事实,那就是以赛亚这本书,是由这两大阶段的预言交织而组成的。
以赛亚书的中间部分包含了一个简短的历史性插曲,它主要的价值在于启示先知以赛亚和希西家王之间的关系,而这段插曲主要是论到希西家的。其中论到四件事,我们可以简单的摘要作:
希西家的困境(第36章);
希西家的祷告(第37章);
希西家的疾病(第38章);
希西家的愚昧(第39章)。
头两项非常重要,因为它们说明了亚述王西拿基立入侵期间所发生的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第一部分预言里后面的那一段。
后两项说明了希西家王的生活经历;一项是个人的经历,另一项是政治的经历。它们有助于我们了解这卷书的最后一部分,其中的信息首先应验在历史上的,就是巴比伦的被古列征服。由于希西家的疾病和愚昧,促使以赛亚直率地预言犹大将被巴比伦俘掳,而本书最后一部分的预言,同时也论到巴比伦的覆亡,以及神的选民终将被复兴。
一.希西家的困境(36章)
这里的故事是关于耶路撒冷受到西拿基立入侵的威胁;由于大军压境,使得官长们计划要与埃及联盟。
二.希西家的祷告(37章)
从希西家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一直到这个时候,他还是在企图向埃及求援、以及以赛亚的影响力之间摇摆不定。这可以从下面以赛亚和这王之间的来往看出来。
三.希西家的疾病(38章)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希西家的疾病,其中包括他得拯救的经过,并记录他所唱的诗篇,以及加上去的附笔。
2.诗篇(38:9-20)
紧接着这个故事之后,我们看见一首感恩的诗篇,题目写作「感恩之歌」。这篇诗分成两部分,首先表达希西家在患难之日的悲哀。他哀悼他的生命就要在中年凋谢,他再也不得看见历史在神的治理下进行的过程;他一切的能力要被剪除,只有等待完结之日;他一切的平静也被夺去了。
突然之间,哀伤的话完全被赞美所取代,反而开始歌颂所遭遇的痛苦。从黑暗的经历中,他得到了生命真正的价值,从今以后他要悄悄而行,也就是带着所得到的价值观,庄严行事。他在属灵上也有所得着,因为他从这一切黑暗的事上,认识到属灵的生命。他也得到了平安;因为他从败坏的身体中得拯救,他一切的罪都被扔到神的背后。最后他得着能力,去见证神的良善;因为只有活人才能在活人中间称谢他。
我们如果注意到这篇诗的观点所受的限制,会觉得很有趣。显然它的作者(希西家)对于阴间的事所知不多。
3.附笔(38:21-22)
这一段的最后两节经文补充了第一部分所省略的一些资料。第21节论到先知吩咐王若要痊愈所当采取的方法;第22节指明了希西家曾要求一个兆头,就是前面所记载神使日影在日晷上倒退的那事。至于「上耶和华的殿」,很可能发生在前面那一部分经文中所描述他懊悔归向耶和华的时候。
四.希西家的愚昧(39章)
最后简短地记载了这王的愚昧。他病愈以后,巴比伦王就差使者到耶路撒冷,假装要来向他道贺。
他们的动机是不善的;以赛亚去见王的时侯,就揭露这个事实,并且因此谴责王。
希西家因使者来贺而受宠若惊,就把他宝库里一切的东西都给他们看,如此一来,许多应该隐藏的机密都暴露在他们眼前了。
这先知严厉地责备他,并预告最后的结局;清楚指出他给他们看的这一切东西,有一天都要被掳到巴比伦,他的子孙要在巴比伦王的宫中作太监。所有这些预言,都要一件一件的应验。
希西家以顺服和感恩的心回答以赛亚,因他知道虽然如此,但在他剩余的年日中必有太平和稳固的景况。
我们现在开始研读和平的预言,就像审判的预言一样,可以分成三部分,分别论到:
一.和平的旨意(40章-48章)
二.和平的王(49章-57章)
三.和平的过程(58章-66章)
一.和平的旨意(40章-48章)
在宣告和平的旨意时,先知首先说出一段解释性的前言;接着依次论到耶和华的威严,耶和华的宣言,耶和华的信息,耶和华的权能,以及耶和华的恩慈。
1.开场白(40:1-11)
开头的一段经文,是「和平的预言」这一阶段信息的开场白。它以一段宣告开始,指明后面要论到的一切默示默示(40:1-2)}
A.默示(40:1-2)
这段开头的一句话,「你们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启示了接下去一直到本书结束时的一切默示。前面论过的第一阶段的全部信息,都是建基于一个事实上──神的审判最终是要获致和平。因此这第三阶段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审判的过程以建立和平。第一阶段的特点是审判,最后一阶段的特点是和平。
在这里,我们必须认出这一句开场白和第一阶段最后的几句话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已经看过,第二阶段是历史性的,它的价值只是提供一些历史事件,以帮助我们解释先知教训的原因和方法。在第一阶段论到审判的预言中,最后的展望是看到普世的荒凉,随后接着的是普世的复兴。那阶段最后的几句话是,「永乐必归到他们的头上,他们必得着欢喜快乐,忧愁叹息尽都逃避。」而我们现在研读的第三阶段,一开始就说,「你们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两者之间的关联和彼此的关系一目了然。
先知首先扼要地说出他所要传达的是安慰的信息。神要他「说安慰的话」,就是对耶路撒冷的心说话,因为「她争战的日子」──就是她长期以来所受的痛苦「已满了」,「她的罪孽赦免了」,也就是她的刑罚到此结束,因为她已经「加倍受罚」。
前面的一切信息,主要的思想是:审判的目的是为了和平。最后一阶段的默示则是,审判完成时,和平就要降临。
;然后论及为神造一条大路道路(40:3-8)
然后先知用象征性的言语来描述完成耶和华旨意的方法。他听到两个声音,先述说耶和华的来临,然后宣告他必然得胜。
第一个声音(40:3-5)
是呼召百姓预备耶和华的路。这包括宣告他的来临。这里用「旷野」和「沙漠」,表示他认识到大地的荒凉,也表示必有复兴,因为耶和华要在旷野行走,并在沙漠中找到他的道路。
后面接着描述所必须作的预备。一切山洼都要填满,大小山冈都要削平。一切道路都要修直、改为平坦,以让耶和华经过。
接着他抛开细节,直接宣告耶和华来临的意义。他的荣耀必然显现,凡有血气的必一同看见。这些事都是必然而确定的,因为这是耶和华亲口说的。
第二个声音(40:6-8)
命令这位先知「你喊叫吧!」很自然的,他乍听之下立刻反问,「我喊叫甚么呢?」答案是,要宣告当耶和华在他旨意的道路上运行时,人要抵挡他的大能是多么不可能的。他宣告,「我们神的话,必永远立定。」再一次肯定他必然得胜。
.道路(40:3-8)};最后是对先知的托付托付(40:9-11)},要他向耶路撒冷报好消息。C.托付(40:9-11)
开场白的最后一部分,是记录给先知的托付和他的顺服。宣告这信息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他必须上到高山,也就是视野辽阔之处;_2.他要毫无惧怕地极力宣扬他的信息。
然后,神以一个简短而概括的宣告,「看哪,你们的神。」将这信息的整个重点交给他。长久以来百姓的眼目不是定睛望他们的敌人,就是望他们的王和官长。事实证明,他们的敌人比他们的王和官长要强壮得多;而他们的王和官长对神和对百姓都末尽到职守。因此这个希望和安慰的预言中最崇高和总括性的一句话是,「看哪,你们的神。」
先知接着说出有关耶和华的两重真理,在下面的信息里他将要详细地解释这个真理的性质和方法。他首先宣告耶和华是那一位大能者,他要临到,掌权管理,无人能抗拒他的大能。其次是关于他的牧者性情。这说明了敌人无法在他面前站立,同时也预言那因官长的失败而四散、受伤的百姓,要得到复兴。
2.耶和华的威严(40:12-31)
这位先知详尽地宣告耶和华是全能者。首先介绍他的威严基本的(40:12-17)},
A.基本的(40:12-17)
耶和华的威严首先表现在他的大能里。这可以从受造物的完美调和中看出来:用手心量诸水,用手虎口量苍天,用升斗量尘士,用秤量山岭和冈陵。上面每一句话都说明了耶和华完成这些事都是轻而易举的。在他看来,整个受造之物都是耶和华的大能所认识、所命定、所支持的。
这段经文也启示了耶和华的智慧。他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答案。人只得承认一个事实:耶和华的作为是不需要别人的指示和教导的。
他这种基本的大能,最后彰显在他管理万物的事上。万物都是他凭自己的智慧和全备的大能所创造的。人一向视为伟大的东西──列国、众海岛,一旦与神放在一起比较,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接着他将神与假神比较
B.比较(40:18-20)
这位先知看见了神的大能以后,首先建议,然后否认,最后证明人不能将任何事与神比较。这整段预言性的话都是针对一个目标──呼召百姓离弃他们的偶像,转过来认识耶和华,并且敬拜、服事他。以下接着的信息里,他对偶像和神有更详细的比较。这比较现在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在看见了神的大能、智慧、管理所彰显的威严之后,他就兴起一个疑问:谁能与神相比昵?除了关于神的真理,还有甚么思想能与他相比呢?在先知看来,这个问题本身就足以启示与神较量是不可能的。
不过他立刻转而以偶像作例证,描述工人如何铸造铜像,银匠又用金裹上,也有人用耐久的木材雕刻木制的偶像。这些都是人的工作,想要使偶像维持长久。他们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这一个目的。可是从以赛亚所描述他们的活动看,显然他们是必然要失败的。他并没有说这种比较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必要这样争论。从耶和华大能和智慧的创造,以及他管理的完美和谐中所显示的威严,就能启示一件事实,如果人想用微弱的工作取代耶和华,实在是愚不可及的;他们自己若与耶和华相比,也算不了甚么。
比较(40:18-20)},并且用不同的表现方式来说明他所彰显的威严彰显(40:21-31)}。C.彰显(40:21-31)
最后,这位先知指明,耶和华的威严是彰显在他的创造、他的管理天地、以及他对待以色列的恩典中。
创造(40:21)
先知用他们自己的圣书,提醒他们耶和华的威严。他问他们是否知道,或听说过,或有人告诉过他们创造天地、立地的根基之故事?他们若接受这个熟悉的真理,就必须承认耶和华的威严是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
管理天地(40:22-26)
更进一步,我们可以在他完美的管理中,看见他的威严。他坐在地球大圈之上,人在他面前就显得极其渺小。他铺张穹苍如幔子,展开诸天如可住的帐棚,以建立整个宇宙的秩序。这个比喻很美丽,而且含义丰富。以赛亚用这个比喻唤起人们注意大地和它四围的穹苍,它们好像用纱作的幔子(这是希伯来文「幔子」一字原来的含义)。他提醒他们,在这个包裹着整个地球的幔子里面,有耶和华在那里。那并不是他最终的居所,也不是他惟一的居所。它只不过是一个帐棚,暗示他与整个地球及其上的居民如何亲近。这位神不只是存在而已,他也实际地掌权管理;因着他管理的作为,地上一切君王、官长都要完全在他的控制之下,他们若违背他的旨意,就必摇动,被风一吹就倒了。
他的管理更延伸到诸天,这诸天好像幔子,好像那表明他临近地上事物的帐棚。先知再一次向那些想与神相比的人挑战,命令他们向上举目,观看诸天的奇妙,并且看清这一切都是神所创造的。他掌管一切,他要以智慧数点他们,好像数点军队一样;又因他的大能大力,他们要被保全,一个也不缺。
恩典(40:27-31)
最后,也转过来直接对百姓说话;根据他们的历史,对他们提出呼吁;并指出他的恩典所启示出来的威严。当时环境的黑暗,以及他们的昏蒙,使得他们不信神。因此他们诉苦说,他们的道路向耶和华隐藏,他们的冤屈神也不查问。这位先知既已一再强调神临近和管理的真理,就问他们为何要这样诉苦?
难道他们不知道那永存的创造主,他的能力永不疲乏,永不困倦?
凡需要的人,都可以支取他的能力。人一切的力量最后终必枯竭。即使在人生最充满精力、才干的年代,这些少年人也终心疲乏、失败、跌倒。人若与神有正当的关系,就不致失败。得力量的条件乃是:人必须等候耶和华。人若符合这个条件,即使有疲乏、困倦,也必能重新得力。这位先知选择了一些不寻常的词汇来描述这种重新得力的经历,并藉此启示那些等候耶和华的人将得到多么大的能力。我们看了这些描述,很容易会认为得力的过程应该是由走而跑,由跑而飞。但先知实际上一开始是提到飞,然后是跑,最后才提到走。在这里,他体认到有关人类的需要最真实、最深刻的经历。在能够展翅高飞的日子,人不会像在风沙滚滚的道路上奔跑时那样,感觉到需要帮助。而当人既不能展翅高飞,也无法在道路上奔跑,只能耐心、持续地步行时,才会最迫切地感觉到需要帮助。然而这一切日子,在神里面总有能力。在展翅上腾的日子,那些等候耶和华的人,就像鹰一样安然飞翔。在奔跑的日子,那些等候耶和华的人,能持续奔跑而不困倦。在步行的日子,那些等候耶和华的人,能行走却不疲乏。
他的百姓软弱疲乏时,耶和华就以耐心去帮助、支持他们。这恩典启示出耶和华的威严。这方法远比他管理宇宙的权威,以及令人生畏的创造大能和智慧,更能启示他的威严。
3.耶和华的宣言(41章-42章)
以赛亚这样宣告了耶和华的威严以后,又发出他的宣言。这个宣言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挑战性的导言挑战性的导言(41:1-29)}
A.挑战性的导言(41:1-29)
这一部分又可分成四小段:
1.耶和华以古列向他的百姓挑战;_2.他宣告对以色列的和平旨意;_3.他重述他的挑战,但这一次是针对偶像的;_4.他自己的答覆。
以古列向百姓挑战(41:1-7)
耶和华叫众海岛近前来彼此辩论,要他们好好思想他所要说的话。
然后以赛亚假设他们是活在他所预言的那个环境中,而向他们提出挑战。(我觉得最好在此提醒读者注意一个事实,就是我个人将这些预言看作是事情发生之前的预告,而不是事情发生之后的默想。事实上,以赛亚天然的能力当然不可能知道他所描述的这些事,即使他有政治家的眼光,也不可能知道。但这不仅无关紧要,反而增加了这段经文的价值。当然那些根本就否定预言可能性的人,他们就必须对这些记载另作解释。但是那些同意彼得所谓人能受「圣灵感动」说出神话语来的人,就没有这些难处。)他的挑战以「谁?」开头,也以「谁?」作结束。在这两句问话中间,描述了古列的战役。读这段经文时,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我们必须看出,先知说到古列时所用的代名词,和说到在古列背后又藉着古列行动的那一位时所用的代名词,两者之间的区别。「他(中文圣经译作耶和华)将列国交给他,使他管辖君王。」这里出现了两个人,「他」,是指授权给古列的那一位;「他」是指古列。接下去的宣告也是一样「(他)」把他们如灰尘交与他的刀,如风吹的碎交与他的弓。」第一个「他」是指至高无上的那一位,「他的」则是指古列,将成为他的工具。这段宣告的第三部分中,所有的第三人称都是指古列。「他追赶他们,走他所未走的道。」这里看见古列已踏上征途,这是一条征服新领土的胜利之路。这个挑战是,谁将在古列的背后,又藉着古列征服列邦?
然后,答案出现了,「就是我耶和华,我是首先的,也与末后的同在。」
众民看见古列屡战屡胜时,将大大战兢害怕,纷纷设法保障自己的安全。这里描述了这一切的情形。首先说到众民的惧怕,然后宣告他们将因惧怕而彼此结盟互相鼓励,最后描写他们如何制造新的偶像,显然他们寄望这些偶像能拯救他们脱离古列的征服。在这个挑战中,可以认出以赛亚前面论到耶和华的威严时所作的那种比较或对照。我们看见神在使用古列,而人们却制造偶像来拯救他们脱离古列的手。
对以色列的和平旨意(41:8-20)
紧接着的是耶和华对他百姓的和平旨意,这和前面忧烦的众民之图画恰成一个对比。他们是被拣选、被领来的。回顾过去,他们是神的朋友亚伯拉罕的后裔。目前他们虽然困难重重,但他们必不会被弃绝。耶和华应许要与他们同在,并且作他们随时的帮助。
因此他宣告他们的仇敌必要灭亡,以色列要寻找他们的仇敌,却找不着。这一切都是耶和华伸手相助的结果。
最后,他应许他们必要复兴。首先,应许他们要恢复力量,足以克服敌人;第二,他用物质的丰盛、多产来表达他们将得到昌盛;最后,神当初造这个国家的旨意将成就,就是他们要向别的国家和众民见证耶和华的大能和管理。
挑战的重述(41:21-24)
耶和华的挑战又再次出现。前面那一个挑战是针对百姓的,问他们说神是谁?现在这个挑战是针对假神的,要他们证明自己的才智和能力。他首先要求他们说明过去的事,然后要他们预言将来的事,最后显然是在讽刺他们,要他们或降福,或降祸,好让人知道他们是神。
这个挑战的结尾充满轻视的意味,宣称他们是虚无的,他们甚么也不能作;因此断言那些拜他们的人是可憎恶的。
耶和华自己的答覆(41:25-29)
这个挑战性的宣言,最后一小段是耶和华详细地回答他所问的问题。他一开始,就把未来当现在,并且再一次清楚宣告说是他兴起古列,也是他在指导古列的军队节节胜利。
作了这个声明以后,神又重复一个问题,再度在假神和耶和华之间作了一番比较。他问道:谁从起初指明这事呢?因为谁若这样作,就是证实了其预言得到应验。一切的假神都未曾指明这事。只有耶和华,他早就如此宣告过,说他将要赐给耶路撒冷「一位报好信息的」。
这段导言的最后,是宣告假神的不答一言,因此他宣称那些偶像都是虚假的。
,第二部分是宣言的中心
B.宣言的中心(42:1-9)
现在,这个宣告将耶和华的仆人引介出来。在挑战性的导言中,耶和华启示他自己管辖着人的事务,他也声明即使是征服者古列,亦在他的控制之下;他并且启示他恒久以来为以色列所存的一个理想,就是那位他拣选的仆人。先知的眼光现在看到一切的管辖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他不仅像古列一样,受耶和华的催逼,他的心意也与耶和华相合;他也不像以色列那样,失败跌倒,需要神怜悯的作为,他永不失败,他不管在施恩典或审判时,都是神完美的器皿。
这个宣言的中心可分成两部分。
1.第一部分将焦点集中在耶和华的仆人身上;_2.第二部分在介绍耶和华和他仆人的关系。
耶和华的仆人(42:1-4)
这位先知的宣告,首先论到符合完美仆人理想的那一位之显现。耶和华形容他是「我的仆人」,是耶和华所扶持的。
耶和华以「我所拣选的」描述这仆人与耶和华之间的关系,并说他是耶和华所喜悦的。
耶和华又以「我的灵」描述他服事的装备,这灵是耶和华赐给他的。
至于这仆人的使命,则表达在一句简短的话中,「他必将公理传给外邦。」这句话虽然短,但就以色列的历史来看,却有丰富的含义。神拣选并保守亚伯拉罕的后裔以色列的目的,是要使它成为别国的祝福。虽然以色列失败了,但神理想的仆人却要完成这使命。「他必将公理传给外邦。」
接着就描述神这位仆人所用的方法。新约马太福音对这一段经文的引用(太12:20),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得更清楚。为了完成耶和华的旨意,他的仆人首先负有一个恩典的使命,然后是一个公理的使命。
恩典的使命之特色是安静;人通常用来建立国度的一切事物都要止息。「他不喧嚷,不扬声,也不使街上听见他的声音。」更进一步,在施行恩典的时候,他以忍耐的方法对待他的仇敌。「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压伤的芦苇象征软弱的益发软弱;将残的灯火形容一个终将导致毁灭的原则仍在运用。在恩典的使命这个阶段中,神的仆人不会加速灭亡的来临;他既不折断压伤的芦苇,也不吹灭将残的灯火。他只是耐心地等待。
在恩典的方法之外,还有公理的方法。预言的话说,「他凭真实将公理传开。」,马太引用这预言时,将这个有关公理的宣告和紧接着发生的事并提,以解释这预言。
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_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_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胜。
显然,当他采用公理的方法时,他就要折断压伤的芦苇,吹灭将残的灯火。
最后他宣告耶和华仆人的大能,这些话将他和他的敌人作了一个明显的对比。他在恩典的便命中,以耐心对待仇敌;但在他审判的日子,他就要毁灭他们。「他不灰心」是指对待将残的灯火;「也不丧胆」是指对待压伤的芦苇;「直到他在地上设立公理。」就像论到耶和华的威严时,先知将假神和耶和华作了一个对比;此处他也将耶和华仆人的仇敌之软弱,和他的大能作了一个对比。
耶和华和他仆人(42:5-9)
现在宣告耶和华和他仆人之间的关系。前面说明耶和华的威严时所论到的一切真理,都在这里以浓缩的方式重复出现:他是天、地、众人的创造者,也是扶持者。
耶和华的仆人是他所召的,所搀扶的,最后也是他所任命的,以使他成为列国的祝福。他在他们中间的工作,乃是作他们的光,领他们脱离一切的捆绑。
最后以耶和华的话,来结束有关这仆人的宣告。耶和华宣称他必不将他的荣耀归给假神,也不归给雕刻的偶像。他这样的宣告有一个证据,就是他先前宣告的事都已经成就了。
宣言的中心(42:1-9)},第三部分是先知结束的呼吁
C.结束的呼吁(42:10-25)
这宣言是以一大段经文作结束。这段经文首先包括一首信心之歌,其次是重新宣告耶和华的旨意,最后是先知对百姓的呼吁。
信心之歌(42:10-13)
由于看到了耶和华仆人的异象,以及他与耶和华之间的关系,这位先知立刻发出了一首信心之歌;在这首歌里面,他呼召全地都要将荣耀归给耶和华。他的呼颟是普遍性的。这歌必须从地极发出,并且所有的人都要同声歌唱。航海的,和海中所有的,海岛和其上的居民都要歌唱;旷野和其中的城邑,圣地之上的各村庄都当扬声;西拉的居民也要在山顶欢呼。
这首歌乃是归荣耀与耶和华,因为他要像勇士一样出去征战,而且他必要胜过他的仇敌。
耶和华的旨意(42:14-17)
先知的话现在转变成耶和华自己的语气,他亲自凭他的永存说话,宣告他长久以来一直忍耐,现在他要以大能采取实际的行动。先前说到的是神的仆人所用的方法,现在他则说,这就是他自己所用的方法。他长久以来所采取的是恩典的方法,他一直闭口不言、静默不语、「不喧嚷、不扬声,也不使街上听见他的声音。」如今方法改变了,他要喊叫,他要急气喘哮,使大山小冈变为荒场。并且要像这先知在信心之歌中所宣告的,他要以他的大能建立公理。
他如此热切的结果,是导致和平的建立。困乏人要得到帮助;瞎眼的(就是他失败的百姓)要被引领,以明白他最初的旨意;拜偶像的人要因困乏人得帮助而感到困惑。
先知的呼吁(42:18-25)
先知再度向百姓发出直接的呼吁。他要耳聋的去听,眼瞎的去看。然后他描述何以如此称他们。虽然神的旨意是要他们成为耶和华的仆人和使者,但他们却仍然眼瞎耳聋。他们看见了,却不能领会。耶和华因公义的缘故赐下律法,目的在使他们完成他的旨意。
但因为他们不肯顺服,他们必受痛苦;这百姓要被抢被夺,锁在坑中,隐藏在狱里,成为掠物和掳物。
看到这一些事情之后,先知以问话的形式向他们提出一个基本的呼吁,「你们中间谁肯侧耳听此,谁肯留心而听,以防将来呢?」
这个宣言的结尾,提到雅各所受的苦难。他所经历的一切痛苦,都是对他的罪的刑罚;然而尽管刑罚多么猛烈,他仍然无动于衷。
结束的呼吁(42:10-25)}。
4.耶和华的信息(43章-45章)
紧接着这宣言后面的,是耶和华的七个信息,每一个信息都以「耶和华如此说」作引介。这些信息所默示的乃是耶和华对他百姓的旨意。它们分别论到:
A.他对百姓的永久旨意(43:1-13)
A.他对百姓的永久旨意(43:1-13)
这段信息是要教导人,耶和华的旨意是无法改变的。它分成两部分:
1.第一部分论到耶和华永久的态度,_2.第二部分宣告他目前的旨意。
他永久的态度(43:1-7)
他永久的态度就是爱,这可以从他在这里所作的应许得到断言。因为他过去确曾施行过救赎,所以这里的应许就更加有力。耶和华首先呼召百姓回忆过去的事情,用这些事情来说明他目前的旨意。他们过去从水中经过、蹚过江河、从火中行走,都不曾受到伤害,因此他们现在经历相同的遭遇时,神也会保全他们。他已经把埃及、古实和西巴作为以色列的赎价,所以他已使人代替他们,使列邦替换他们的生命。过去的事实就足以启示跟前的事。
由于耶和华是永存的,因此可以确信他将要召聚他四散的百姓。这个跟前的事实可以保证未来。
然后他应许一定要拯救他们,结果北方、南方都要交出他的子民。它们这样作,是因他以前对待他子民的作为;他用三句话概括他的作为「我……创造的,」「我所作成,」「我……造作的」──第一句指出神最初创造的作为;第二句指出他用的方法,就像窑匠踹泥一样,他有统辖的权利;第三句极其简单,承认器皿只是耶和华的作为所产生的结果。因此这等于宣告,未来是取决于过去的。
他目前的旨意(43:8-13)
耶和华然后宣告,他跟前的旨意是要将有眼而瞎,有耳而聋的民带出来。我们可以在前面宣言的结尾先知所作的呼吁中,找到有关这些比喻的解释。他在那段呼吁里用瞎眼和耳聋来描述神百姓的败坏。神目前的旨意,是要拯救他们脱离这种败坏的光景,这样他们才能完成神最初的旨意。
耶和华再一次向列国和众民挑战,要他们以事实证明他们先前的预言;不然的话,他们就要承认有关耶和华的那见证是真的。我们可以参考前面耶和华的宣言中的第一段,他在那儿也是用同样的方式向众民和偶像挑战。
耶和华向列邦众民挑战,要他们拿出证据之后,又接着宣告说,他的百姓就是他的见证和仆人。他们要见证的,就是他自己的真理,因此他们必须先认识他,并信服他。有了这个基础以后,他们才能宣告他是惟一的神,是耶和华,除他以外没有救主。他所宣告的这一切,他都曾教导他们,所以他们能为他作见证。这里启示了他对他百姓最初的旨意,就是要以色列成为见证神真理的工具。
最后,虽然以色列彻底失败了,它还是要得到最终的拯救,并且完成它作见证的使命,因为耶和华是神,他能这样作。这个信息的结尾是一个宣告和一项挑战,「我要行事,谁能阻止呢?」这个宣告可以从他对待他百姓的历史,以及他永久与他们同在的事实得到证明。他的旨意永不改变,他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他的旨意。
他对百姓的永久旨忘(43:1-13)}_B.他目前拯救的旨意(43:14-44:5)
B.他目前拯救的旨意(43:14-44:5)
第二个信息拾起了第一个信息所留下来的话题,并详尽地描述耶和华目前拯救的旨意。它包括关于他们的敌人必遭毁灭的宣告
敌人的毁灭(43:14-21)
耶和华再度介绍自己是救赎主,是以色列的圣者,他保证他已决心要毁灭他们的敌人。他首先宣告他的作为,然后肯定他的旨意。他已经开始行动,因为他已打发人到巴比伦去,他的旨意是要使百姓因此被掳、受苦。
由于这个宣告看起来不太可能,所以他重述他是耶和华,是以色列的圣者,是以色列的创造者和君王。
在这些自我启示的话之外,他又提醒他们,他曾在带领他百姓出埃及的事上彰显出他的大能。那时他在沧海中开道,在大水中开路;他使埃及的兵力崩溃,彻底毁灭了它。
在这个宣告的中途,他为了鼓励忠信之人,便呼吁他们回顾过去的历史,他们已经逐渐忘记从前的事,也不思想古时的事。
过去的事将被新的取代,但这些新事也需要参考历史的事件来说明。他如何在过去为他们在旷野开路,在沙漠开江河,现在他也会照样行,好让他的选民,就是他为自己所造的,能述说他的美德。
他目前拯救的旨意(43:14-44:5)}_C.他的能力与偶像的能力之比较(44:6-23)
C.他的能力与偶像的能力之比较(44:6-23)
第三个信息是耶和华以他的大能和偶像比较。首先宣告耶和华是独一的神,其次说到拜偶像的愚蠢,最后是再度对以色列的呼吁。
耶和华是独一的神(44:6-8)
耶和华重新向他的百姓启示他是君王,是救赎主,并宣告他是末后的,除他以外再没有真神。
这些事实显明了这位独一的真神,他知道、宣告并且指明一切事。他是没有任何对手或竞争者的。
因为这样,所以他呼籁百姓不要害怕。他们本身可以见证这些宣告都是真理。
拜偶像之愚(44:9-20)
接着是一段醒目的经文,说到拜偶像的愚蠢。那些制造雕刻偶像的人,本身都是虚空、困惑的。
他们的工作毫无益处,他们是假神的见证,但他们却无所看见,一无所知;因此他们要感到羞愧。要注意到这里是以一句问话来形容制造偶像者的愚蠢,「谁制造神像、铸造无益的偶像?」这个问题的重点在第一个字「谁」。看到了偶像的无益,就可以启示那制造偶像之人的空虚。
接着是以讽刺的笔调描述制造偶像的整个过程。先抓住「谁」这个问句所暗示的思想,然后声明这样的人,连他的同伴都必蒙羞。
表明了这一点以后,下面就描述制造的过程。人们用尽力气去雕塑金属的偶像,以致于力竭而饥饿,却没有东西可吃。另外一些人用他们的工具,将木头刨成人的形状,作好以后,这个偶像惟一能作的事,就是待在房屋中。这些木制的偶像是用森林中特选的树木作成的。这里描述他们栽培、选择树木的过程,并且讽刺地指出,制造偶像是他们最后的举动。人们先用树的一部分来取暖,用另外一部分来烤肉,他吃饱、身暖了,才用剩下的木头来作一个偶像,向这偶像叩拜,求它拯救他。
最荒谬的一点是,制造偶像的人是如此肓目,他们甚至察觉不到他们作偶像的过程是何等愚昧。这种盲瞎是敬拜偶像最可怕的报应。
耶和华和人造的偶像之间的对此是很鲜明的:他是首先的,是末后的,他能知道、宣告并指明各样的事;但偶像却无法助人一臂之力。
对以色列的呼吁(44:21-23)
这个信息的最后,是呼吁以色列要记念神。这呼吁建基于两项事实,一是以色列对神的关系,二是神未曾忘记以色列。
呼吁的第二段是宣告恩典。耶和华已经涂抹了百姓的过犯和罪恶,并要他的百姓归回向他,因为他已救赎了他们。
最后是救赎之歌。诸天、全地、众山、树林、所有的树都应当歌唱赞美,因为耶和华救赎了雅各,并要因以色列荣耀自己。这个将耶和华的大能与偶像互作比较的信息,在结束时充满喜乐地承认,他和平的旨意终将完成,他自己的百姓要得到复兴,以完成他们在他的计划中所具有的功能。
他的能力与偶像的能力之比较(44:6-23)}_D.他权能的宣告(44:24-28)
D.他权能的宣告(44:24-28)
第四个信息很短,但却强劲有力,并且非常美丽。它庄严地以三个步骤来说明耶和华的权能:
1.第一个步骤是属于回顾的性质,_2.第二个步骤论到接续的事实,_3.第三个步骤是宣告立即的行动。
回顾(44:24)
耶和华再一次提醒他的百姓,他是他们的救赎主,是他们的创造者,并宣告他在物质范围中的权能。他是创造万物的,是独一享有大能的神。他广泛地用铺张诸天、铺开大地来作例证。
接续的事实(44:25-27)
接着他宣告他的权能也彰显在对道德范围的管辖。他使恶人的计谋失算,使善人的谋算成就。更进一步,他要完成他的旨意,而不顾外表看来完全相反的情怳。荒凉的耶路撒冷将有人居住,犹大被毁的诸城必重被建造。一切反对的势力都要被克服,深渊将变干,江河也要干涸。
立即的行动(44:28)
有关他权能的宣告,最后几句话是论到以赛亚那时代即将成就的事。这位在物质范围中大有能力,又统辖道德范围的耶和华,将要藉着他所喜悦的古列,使他的百姓复兴。他又宣告他的旨意是要使耶路撒冷被建造,圣殿的根基被稳固。
他权能的宣告(44:24-28)}_E.对古列的托付(45:1-13)
E.对古列的托付(45:1-13)
耶和华的第五个信息是他对古列的托付。第一部分是介绍古列这个人,然后论到托付本身,最后是严肃地抗议那些反对神拣选他作工具的人。
介绍(45:1)
前面论到耶和华的权能之信息中,曾指明即将采取的行动,就是宣告古列是耶和华的牧人,必成就他所喜悦的。现在这一个信息里,首先介绍古列是耶和华所膏的。他是成就神旨意的工具,他也因此被膏,被搀扶,被任命去征服列国。所以耶和华宣告他要预备道路,他要放松列王的腰带,意思就是使他们充满恐惧,并要为古列敞开城门。
托付(45:2-8)
耶和华用一连串的应许,来引出他对古列的托付。他应许加添力量给他,使他能实行神的旨意。耶和华又应许要在他前面行,为他修平道路,打破一切障碍,赐给他战利品。耶和华这样作的目的,是要使古列知道他是耶和华。
神为了雅各和以色列的缘故,要使用古列。即使古列不认识神,他也要给他束腰,以使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的人,都知道耶和华是神,除他以外没有别的神。
托付的最后,是宣告耶和华的能力。首先是他在物质界,就是他造光又造暗的世界里的能力;其次是他在道德界,亦即他施平安又降灾祸的能力。接下去用比喻说明耶和华的整个行动。公义由天而降,地面因此裂开,以产生救恩。这是对古列而说的,宣告神是公义的源头,他的大能统辖着地上的事务,并由此建立天国,就是公义。
对反对者的抗议(45:9-13)
对古列的托付,最后一部分在性质上是对那些反对之人的抗议。神使用选民之外的一个人,使用一个外邦人,这件事完全违反了希伯来人的骄傲和偏见。同样的心态在哈巴谷的预言里有更详尽的揭露和论述。此处没有为耶和华的行动提出任何辩护,只是断言他有管辖的权利。这样就启示了他们对这件事横加阻逆是愚昧之举,一无用处。
这里用泥土反抗陶匠,和孩子违抗父母的比喻,来说明他们的愚昧。他终于用话语向那种反对的态度挑战。如果我们特意将这里耶和华所说的话改成问句的形式,「将来的事你们可以问我吗?至于我的众子,并我手的工作,你们可以吩咐我吗?」那种抗议的意图就很明显了。另一方面,如果按照我们的翻译中呈现的命令形式来读这段经文,仍然可以明显地看出前面例证所含的意思,因为虽然是命令句,但它讽刺的性质要大过正面的命令。人如果反对耶和华去拣选、使用他自己的工具,就像泥土批评陶匠、孩子抗议他的出生一样愚蠢。
我们可以根据耶和华是创造者这个事实,以及他拥有最初的主权,看出他们如此的反抗是毫无用处的。他同时又宣告他目前的作为,以及他所用的方法和目的都是命定的。这方法是耶和华要凭公义兴起古列;他的目的是要用古列建造他的城,释放他被掳的民,他的目的不是为了工价,也不是为赏赐。
对古列的整个托付,是在启示神掌管的实际情况和永久性。他不只是掌管他的百姓,他也为了百姓的缘故掌管整个世界,并为了整个世界的缘故掌管他的百姓。如果他们失败了,他就亲手兴起一个外邦人,带领他去争战,以成就他的旨意,使他失败的百姓得以归回。
这个托付的中心教训,可以在对古列所说的话语中找到清晰的说明,「你虽不认识我,我也加给你名号……你虽不认识我,我必给你束腰。」虽然人可能有一阵子阻挠、耽延了神旨意的完成;虽然人可能因着背逆,不但不为神修直道路,反而迫使神走冤枉路、绕圈子,但他们终究不能使他垮台,也不能阻拦他最后的胜利。他促使一切的人和一切的事都朝着那个胜利的目标推进。
对古列的托付(45:1-13)}_F.对以色列的最终旨意(45:14-17)
对以色列的最终旨意(45:14-17)}_G.对地极之人的旨意(45:18-25)对地极之人的旨意(45:18-25)}G.对地极之人的旨意(45:18-25)
在对古列的托付里,曾宣告他更大的旨意,是要向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的所有人启示他自己。这里的第七个信息则特别论到他的这个旨意。此信息可分成三段,首先宣告他创造的最初目的,其次是他拣选雅各后裔的目的,最后呼召众民要以这些事实作基础。
创造的目的(45:18)
为了再度确定耶和华的统辖权,以及除他以外没有别神,他宣告说,他制造成全了大地,创造坚定了大地,并非使地荒凉,乃是要给人居住。如此说明了人类和在他以前被创造的万物之间的关系。神在他一切的作为中都想到人类,他创造大地只是为了替人类预备居住之所。
他拣选雅各后裔的目的(45:19)
他既创造了大地和地上的居民,就不会不给他们任何证据。他没有在隐密黑暗之地说话。由于他创迼大地的目的不是要使地荒凉,因此他拣选雅各后裔也不是要使他们荒废。他用说话和宣告的方法来对待人,他拣选雅各后裔的目的是要使用他们来显明他自己。
对众民的呼召(45:20-25)
根据他有关最初创造的目的,和对雅各后裔的目的之声明,现在他对列国发出了呼召。
紧接着的宣告,是向众民指明偶像和耶和华之间的区别。前面的信息中已说到人制造偶像的方法,以及他们的徒劳无功,现在则断言那些抬着雕刻木偶、并向不能拯救人之神敬拜的,是毫无知识的。然后与前面截然不同的,神呼召众民彼此商议,好认出神是那从上古就一直指明、述说公义之事的独一真神;他并且是公义的神,又是救主。
然后他对地极之民发出无限恩慈的邀请,要他们仰望他,就必得救。他用一项宣告来强调这个邀请,就是耶和华决心要使万膝向他跪拜,万口必凭他起誓。他的旨意是要一切人都归向他,向他悔改。他预告接受这邀请的方法,乃是承认公义的能力惟独在乎耶和华。人藉着这样的承认就得以来到他那里。
这个信息的结尾,是宣告以色列的后裔必因耶和华得称为义,并要得荣耀;若根据这些信息里的教导来解释,这句话也包括一个思想,就是神要光照和祝福地极之民的这个旨意,必然会实现。
5.耶和华的权能(46章-47章)
这预言的第四部分,是称颂耶和华在巴比伦的覆亡中所彰显的权能。这个信息分成两部分:先是宣告巴比伦的必定败落
A.巴比伦必败落(46:1-13)
先知论到神决心要毁灭巴比伦时,首先将巴比伦的偶像和耶和华作一个对比,然后说出耶和华的挑战,最后宣告他的教导。
对比(46:1-4)
这个信息是以一幅生动的画面作开头,画面中有许多偶像被放在兽和牲畜上,以驮到安全之地。这里可以看见巴比伦的主要两个假神(彼勒和尼波)正陷于软弱、恐惧之境。先知用讽刺的语气形容那些偶像是「他们所抬的」,现在又被放在牲畜上。这些假神不但不能拯救信靠他们的人脱离被掳的命运,自己反而被人掳去。这幅画面的中心思想是,假神自己还需要被抬来抬去。
紧接着,先知以耶和华怀抱他的百姓来作对比。他宣告说他从他们出母胎时就抱他们,并且到他们年老时他仍这样作。这里再一次确定他常常强调的一件事,他是创造的神;并且重新坚定一件事:他既然创造,就必怀抱、拯救他们。
挑战(46:5-7)
在这样的对比之下,耶和华发出了他的挑战,问他们谁可以与他相比,与他同等,与他比较?
拜偶像的人,只能以他的假神作答。因此这个挑战的末了就描述偶像,指出以假神和耶和华比较是何等的愚蠢。偶像是人造的,还需要人来抬,如果把它固定在一个地方,它就无法动弹。人若向它呼求,它既不能答应,也不能救人脱离患难。
教导(46:8-13)
对罪人说的(46:8-11)
教导的头一部分是对罪人说的(46:8-11),就是神百姓中间悖逆他的那些人。很可能他们就是以赛亚前面提过的那些反对神以古列为工具的人。他首先呼吁他们要追念上古的事,因为从这些事上可以显出耶和华是神,除他以外并无别神。这些已表现在他所宣告的事实中,他说,「我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说,我的筹算必立定。」「我召鸷鸟从东方来。」他已经宣告了他将要作的事,就是召来古列,这和悖逆之人的想法完全相背,但足以证明他的大能。既然他们听见了,他就接着断言,「我已说出,也必成就。」
对顽梗之人说的(46:12-13)
第二部分的教导是对心中顽梗之人说的(46:12-13),就是那些实际上敌对耶和华的人,神呼籁他们当来听他。他强调他已决心使他的公义临近,在锡安施行救恩,这一切是在宣告他要毁灭巴比伦的决心。
巴比伦必败落(46:1-13)},然后描述巴比伦的败落巴比伦败落的描述(47:1-15)}。B.巴比伦败落的描述(47:1-15)
这里是直接对巴比伦所说的预言,以强劲而美丽的文辞描述对它的审判。这描述可分成四部分,分别论到毁灭的过程;先从腐化开始,然后是羞耻,荒凉,最后是彻底的毁灭。
腐化(47:1-4)
首先预告这城的腐化。她由一个细致优美的城,堕落成饱受折磨、羞耻之地。这城曾被称为「迦勒底的闺女」,就是具有一切华美、娴雅的特质;现在她却坐在地上,失去了宝座。更甚者,她已经落到奴隶和羞耻的地步;而促使这一切腐化的乃是耶和华。他宣告说,「我要报仇,谁也不宽容。」先知谨慎地解释这是耶和华自己说的话,他用前面信息中已用过的名字和称呼来描述他是「救赎主」,是「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
羞耻(47:5-7)
巴比伦更进一步地落到羞耻之境。她默然坐在黑暗中,不再被称为「列国的主母」。她拥有这头衔,是因为她比许多民族有更大的权力。现在她不发一言,坐在羞耻的黑暗中。先知宣告说,这耻辱乃是对她犯罪的惩罚,是从耶和华来的。他因对自己的百姓感到愤怒,所以要用巴比伦作工具来惩罚他的百姓。巴比伦就趁机压榨、制服神的百姓,毫不怜悯他们,又把极重的轭加在他们身上。
巴比伦甚至是以自大的心这样作,心中毫无怜悯,也不思想她如此对待别国的民会遭致怎样的结局。
荒凉(47:8-11)
先知继续指出,这种羞耻必导致荒凉。这城专好宴乐,又狂傲自大。她的狂傲表现在她的言词中,她竟然说出只有神能说的话,「惟有我,除我以外再没有别的。」她狂傲地宣称,她永不会有变故,永远不知道甚么叫忧伤;结果在她多行邪术,广施符咒的时候,她就要遭遇到寡居、丧子之痛。
论到这荒凉时,以赛亚最后宣告了她的狂傲和受到的惩罚之间的关系。巴比伦素来倚仗自己的恶行,说,无人能看见她。
她滥用自己的智慧和聪明,竟说出如此僭妄的话,「惟有我,除我以外再没有别的。」因此先知说,祸患要临到她身上,灾害要落在她身上。而巴比伦因为眼瞎,竟不能发现灾祸初临的先兆。
毁灭(47:12-15)
最后,这位先知宣告,审判的结果是要彻底毁灭这城。他向这城挑战,要他们站起来抵挡神审判的过程,又叫她让那些观天象的,看星宿的,在月朔说预言的来救她脱离将临到的灾祸。
然而这一切都徒然无益。他们要像碎秸被火焚烧。这不是安慰之火,乃是焚烧之火。他们要遭到极可怕的毁灭,以致于那些从幼年起就与她贸易的人,都纷纷离弃她而去。
对这个信靠偶像、符咒、邪术的城市,最后一句宣告是,「无人救你。」
6.耶和华的恩慈(48章)
论到和平的旨意,最后一部分本质上是对百姓的呼吁,并论到耶和华的恩慈。它描述耶和华的方法
A.耶和华的方法(48:1-11)
这位先知呼吁百姓当听他说话,因他已看见他们的失败。这信息显然是对余民说的,而即使在那些余民中,也还是有失败之处。当他说到「雅各家,称为以色列名下」的时候,他是在论神对整个国冢的旨意;但当他形容雅各的家是「从犹大水源出来的」时,他看到的是神的旨意要成就在余民身上。他只称呼犹大支派的余民为「雅各家」,是因为他看见神要如何以那些余民作媒介,通过他们,使他的旨意得以成就在耶和华的仆人身上。然而余民也有败坏之处,他们指着耶和华的名起誓,题说以色列的神,却不凭诚实(就是内在的虔诚),也不凭公义(就是外在的忠心)。他们还自称为圣城的人,所倚靠的是以色列神的名。他们虽然败坏,但他们的态度至少表现了信心的原则,因此耶和华向他们提出呼吁,并要透过他们的信心成就他的旨意。
先知要余民留心他的话,然后他就宣告耶和华所用的方法,乃是预言和成就。早先的事情,他从古时就已说明。这里「早先的事」不是指着古列说的,因为当时古列只是逐渐迫近,尚未来到。它是指神素来对待百姓的方法──预言。他预告的事,他终必成就。
他所以采用预言的方法,是因为他的百姓是顽梗、悖逆的。耶和华用他的先知预告事情,以使他的百姓无法将这些事情归功于是偶像行的。他古时如何预告早先的事,现在他也要如何预告未来的事。他现今要将那些他们未曾听见,未曾知道的事启示他们,免得他们说,这事我早就知道了。这是因为神知道他们一向诡诈,生来就悖逆。
这里宣告耶和华的方法,主要是在强调先知教训中所含的预言成分,并指出一切的过程都是在神的管理之下。先知谨慎地指出,这些预告的事是现今造的,不是从古就有的。换句话说,这些事不仅仅是人为力量自然发展的结果,乃是出于耶和华的旨意才成就的。他的话语是使这一切事成就的动力。
最后宣告了他慈爱的理由,乃是因他永恒的旨意──使他的名得荣耀。为了他名的缘故,他暂且忍怒,不剪除他的选民。他不是用物质的火(例如炼银子的火),乃是用管治心理和精神的火,就是苦难的炉,来熬炼他的百姓。耶和华要透过这一切过程来预备器皿,以完成他的旨意,荣耀他的名。
耶和华的方法(48:1-11)},提出一个例证
0,Name=B.一个例证(48:12-16)},再一次强调他的旨意1,Name=C.
B.一个例证(48:12-16)
接着针对这个预言和成就的方法,提出一个例证──首先用名字和称呼来介绍耶和华,然后重新数算他大能的作为,使人再度认识他的荣耀和威严。「我是耶和华,我是首先的,也是未后的。」这些宣告用语简洁,含义深刻叫耶和华是造物主,他一招呼,天地和其上的一切便都立住。
然后先知再一次向他们挑战,问他们中间谁曾说过这些事?乃是指预告耶和华将拣选一个工具来作他想作的事。这里看见他的仆人将向巴比伦行他所喜悦的事,因他是耶和华选召的,是他领来的,为要成就耶和华的旨意。虽然历史上第一个应验这预言的是古列这个人,但一直到那完全的来到,这预告才得到最终、完美、属灵上的应验。在那完全的到来之前,一切在他前面的都不过是不完全的影子而已。
先知再度向他呼吁的那些人挑战,要他们近前来,听耶和华的宣告,他说他从末在隐密处说话,意思就是,他一直是清清楚楚地预告,并且他一直在那里。这宣告用非常醒目的话作结尾,「现在主耶和华差遣我和他的灵来。」毫无疑问的,这话是那位自称被差来,并和神的灵一同被差遣的人说的。如果这话是单指古列的来临,则不仅难懂,而且没有意义;但若是指与神同在的那位,他是神,又自称是神差来的,他在世上整个的生活和事工,就是与神的灵合作,这样解释就容易明白了。
C.耶和华的旨意(48:17-21)
这里再一次宣告神的旨意,乃是要他的百姓得享益处和平安。他是耶和华,是救赎主和以色列的圣者。他是耶和华,是以色列的神,要教导以色列,使其得益处。若他们听从命令,他们的平安就如河水,他们的公义就如海浪。这和平的旨意是由神所决定的,而先知看见未来的异象,便呼叫百姓要从巴比伦出来,因为耶和华已救赎了他的仆人雅各。他曾在过去引导他们经过沙漠,不使他们干渴,为他们使水从盘石流出,现在他仍要救赎他们。
耶和华的旨意(48:17-21)},并说出最后的话和平的王(49[/size][/color]章-57章)
这一大段中极清楚地启示了和平的王,它可以分成明显的两部分。首先是神的仆人遭受劳苦,然后是神的仆人在胜利中歌唱。先知在描述神的仆人时,有时似乎是指以色列国而言,有时又似乎是指古列而言,但总体来说,他是指那独特而伟大的一位。凡读过新约圣经,并且相信新约的权威之人,是不可能认不出这一段所含的弥赛亚的价值。这段预言的话,最基本的要素乃是神作为的原则。这些原则可能藉着不同的方法应验了一部分,但是最终要在神的仆人身上得到完全的应验。
1.遭受劳苦(49章-53章)
这先知在介绍神仆人遭受的劳苦时,首先论到耶和华的呼召5,Name=A.
A.耶和华的呼召(49:1-50:3)
耶和华对他仆人的呼召可分成三小段,依次论及这呼召的价值;第一,是对他的仆人
对他的仆人(49:1-13)
留心听神仆人的宣告(49:1-3)
就像前一大段里耶和华的宣言一样,他呼召众海岛和众民要留心听神仆人的宣告(49:1-3)。那是耶和华仆人的口说出的。他宣告他是如何被选召的,如何自出母腹就被题名,并且承认,为了他的工作,他如何被装备整齐,他的工作就是成为耶和华手中的工具。因此他被创造、装备,并为了他的事工而被保守。耶和华描述他是「以色列,我必因你得荣耀」。如此立刻将他和极度败坏的以色列国作了一个明显的对比。
得到赏赐(49:4)
这仆人在回答中,声明他的任务比较上来说是失败的,但他的信心仍然确立,因为耶和华会公平判断,这仆人会从他的神那里得到赏赐(49:4)。表面的失败不值得丧气,因为他知道他在耶和华的手中,是一个完成神旨意的工具,因此他可以得享安息。
述说耶和华对他的选召(49:5-7)
这仆人为了回应前面有关信心的话,就继续述说耶和华对他的选召(49:5-7)。他再一次指出,他一出生就被任命作仆人;他这一回不再说他从出胎即被选召,乃强调说他从出胎就被指定作他的事工。
他的第一个目的是要使雅各归向耶和华,使以色列到他那里聚集。后面有一个括弧,说明了神的仆人知道加给他的尊贵,以及神是他的力量。
然而使雅各蒙福的这一个目的,对神的仆人来说还是件小事,他被预定要影响整个世界,要「作外邦人的光」,并且「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极」。如此明确地指出那仆人的道路,必须是经由劳苦而通向胜利。这是耶和华所命定的。此处像前面多次提到的一样,再次描述耶和华是以色列的救赎主和圣者。神的仆人将被人藐视,被本国憎恶,为官长虐待;但因他是耶和华所拣选的,所以君王和首领看见他必要站起来。
神仆人的使命(49:8-13)
然后,用耶和华自己的语气来描述神仆人的使命(49:8-13)。从耶和华对他仆人的回答里,可以看出这项使命首先必须以一个真理作基础,就是这仆人的意愿与耶和华的旨意是完全一致的。这里宣告了耶和华保守的大能,在悦纳的时候,就是根据神先前所任命的,在适当的时机,在日子满足的时侯,耶和华要应允他的仆人。当拯救的日子,他的仆人要在与耶和华的交通中,完成救恩的工作。那时,耶和华要帮助他,并且一直保证他。因此,这仆人有能力去实现耶和华的旨意,这可以从神应许使他作众民的约看出来。结果遍地要得复兴,百姓得以承受荒凉之地为业。
接着先知以充满诗意的辞藻来描述这工作。那些被捆绑的人将被释放,在黑暗中的人要见光明。他们必得饱足,在荒芜之处找到食物。他们必不饥饿,也不会干渴。炎热和烈曰必不伤害他们,因为耶和华要亲自引领他们。他的使命将进一步导致远方的人蒙福,他们要从远地被召聚来。当他的使命结束时,各地要发声歌唱,因为耶和华已经安慰他的百姓,也要怜恤他困苦之民。
6,Name=对他的仆人(49:1-13)},第二是对锡安7,Name=对锡安的呼召(49:14-21)}
对锡安的呼召(49:14-21)
锡安抱怨耶和华离弃了她,她的主忘记了她(49:14)。
耶和华对这项抱怨的回答,本质上是在印证他永恒的爱(49:15-16),并保证她必得解救(49:17-21)。他用人类的情感,作了极佳的说明,他问,「妇人焉能忘记她契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这种遗忘实在少见,但为了更显明神那坚定不移的爱,这里承认这种遗忘还是有可能的。锡安已铭刻在耶和华的掌上,虽然她目前陷于败坏、荒凉之境,他仍将她的墙垣放在他跟前。他的爱是永不止息的。接着宣告她必要得拯救。那些毁坏她、使她荒废的都要离她而去。她的儿女和众民要聚集到她这里,他们要成为她的荣耀。在她复兴的日子,众人要聚集在她左右,那时她这块现今荒凉的土地就显得窄小了。虽然此时她是丧子的,是寡妇,是独居的,但将来这一切都必发生。她必然要得拯救,她所得的荣耀将出乎她意料之外,以致于她惊呼道,「谁给我生这些?」
,第三是对耶和华自己8,Name=耶和华对自己的呼召(49:22-50:3)}。
耶和华对自己的呼召(49:22-50:3)
论过了耶和华对他仆人的呼召,对锡安的呼召之后,最后一小段是描述耶和华对自己的呼召。这里首先答覆锡安的问题。她问道,在恢复的日子,那些向她聚集的儿女是从那里来的?耶和华说是因他向列国举手,向万民竖立大旗,他们就将她的儿女带回来;列王必作她的养父,王后必作她的乳母,并且要向她下拜。
这个应许是如此伟大,充满恩慈,以致于先知脱口发出惊叹,「勇士抢去的,岂能夺回?该掳掠的,岂能解救么?」耶和华的答覆很清楚,他说这是可能的,因为他必与欺压锡安的人相争,并审判他们,以便凡冇血气的都知道他是救主,是救赎主,是雅各的大能者。这是他对锡安的描述。
再回到锡安的抱怨上,她说耶和华离弃了她,主忘记了她;他吩咐她拿出休书来,或找出他卖她的债主。这里用的两种比喻的关系时常出现在先知的着作中,前者是说明古时神的百姓是许配给他的;后者表示他们是他的财产。他用一种反讽的语气要她拿出他休她,或将她卖给债主的证据。
他接着自己答覆这项挑战。他首先宣告导致他们被掳、与他隔绝的真正原因,乃是他们的罪孽和过犯。他反过来抱怨他们,问道,「我来的时候,为何无人等候呢?我呼唤的时候,为何无人答应呢?」不是他离弃了他们,乃是他们离弃了他。他们废了约,并且对他爱的呼唤毫无反应。尽管如此,他仍然爱他们,他问,「我的膀臂岂是缩短,不能救赎么?我岂无拯救之力么?」他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提醒他们,他曾在历史上如何藉着拯救和审判的方法,彰显了他的大能。
这整小段有关耶和华的呼召,充分启示了他的恩慈和大能,并且特别强调一个事实,就是他要藉着他所选召、所膏立的那一位,来成就他和平的旨意。首先记录这仆人的呼召,最后是这仆人将带来的光荣复兴。
锡安在荒凉的景况下绝望不堪,耶和华回答她的抱怨时,首先印证他永存的爱,然后宣告他决心要施拯救,他并且否认他不忠于所立的约;他阐明他百姓受这些苦的原因,乃是因为他们的罪。
耶和华的呼召(49:1-50:3)},其次论到他仆人的回答9,Name=B.他仆人的回答(50:4-53:12)}。
B.他仆人的回答(50:4-53:12)
此部分记载了这仆人对耶和华的呼召所作的回答,可以分成三大段:
第一段表达他奉献受苦的心愿(50:4-9)胜利的歌声(54章-57章)
现在我们来到论和平之王这部分的第二大段。它论到因神仆人受苦的事工之完成,所带来的胜利歌唱。整大段可分成三个明显的小段:首先是信心之歌
A.信心之歌(54:1-17)
这首歌说明了一个辉煌的事实──受苦将带来复兴。首先歌颂复兴的恩典,其次歌颂复兴的荣耀。
复兴的恩典(54:1-10)
这首歌以无限热诚的语气,描述神的百姓因着他仆人的受苦和死亡,而得到的祝福。
前面一段的末了宣告说,「他将命倾倒,以致于死。他也被列在罪犯中,他却担当多人的罪,又为罪犯代求。」现在这一段开头就说「要歌唱」,实在有些突然,令人吃惊。这首颂扬复兴的诗歌,是从那样深沉的悲伤中冒出来的。我们不可忽略这仆人的痛苦,和这首救赎之歌中间的密切关系。这首歌的头一小节是在强调那无上的恩典,在看这恩典所带来的果效时,应该溯源到产生这些果效的最初原因。
第一小节──歌颂百姓的增多(54:1-3)
那些不生育的、贫困的都变得生养众多、昌盛富足,以致于必须扩大帐棚,放长绳子。这个复兴之国的儿女遍布全地,得多国为业,他们带着祝福和兴盛,使荒凉的城邑重新有人居住。
第二小节──揭露昌盛的原因(54:4-6)
这个寡居的、荒凉的国家得到了复兴和安慰。前面的预言中,我们看见锡安这样抱怨,「耶和华离弃了我,主忘记了我。」耶和华就以一个挑战来回答她,「休你们的母亲,休书在那里呢?我将你们卖给我那一个债主呢?」此处再度用到这个比喻,这首歌宣告万军之耶和华是锡安的丈夫和救赎者,他们得到昌盛的奥秘乃在于他恢复了对锡安的爱和交通,以致他们儿女增多,住所加大。
最后──重归旧好(54:7-10)
这位被离弃、心中忧伤的妻子要被召回,重归旧好(54:7-10)。离弃她只是暂时的,为的是要使她复兴。耶和华的慈爱永远长存,他必遵守他与百姓所订的和平之约。
因此复兴的果效乃是从他慈爱的作为来的。这一小节从描述神外在的显现,转向描述神内心那永恒之爱的源头。
第一个经历到的是他的怜悯,他的怜悯使他订下和平的约。我们必须参考他仆人所受的苦,并藉着过去发生的事,才能解释和平的约。此处又用婚姻的关系,来比喻这国因着和平的约,恢复与他的交通;并因着交通,产生众多的后裔。最后经历到的是这首歌一开始所歌颂的──伟大而荣耀的昌盛,以及众多的儿女。
复兴的荣耀(54:11-17)
这首歌接下去歌颂由恩典而来的荣耀,这部分完全强调着「荣耀」。此处又从由道德的忠实所获致的物质丰盛,描述到耶和华是最起初的源头,他要保护他所赐的福气。锡安仍陷困境中,被称为「困苦被风飘荡,不得安慰的人」。然后先知用充满色彩和光亮的比喻来描述她在物质上的华丽。她是一个满有荣耀和美丽的城市,一个坚固、安全的城市,她的石头、根基、尖峰、城门都是用宝石作的(54:11-12)。这一切都是在指明她必坚立到永远,她是由世上最宝贵的东西建成的、装饰的。
这首歌描述了一些外在的华丽之后,又触及一个更高的层次,就是描述百姓道德上的忠实(54:13-14),这也是导致一切外在华美景观的主因。他们必须以一切道德和精神上的价值为出发点;这首歌宣告他们的儿女都要受耶和华的教训,这样才能大享平安。他们必因公义得坚立,一切的欺压必不临到这个神的城,害怕和惊吓也必远离她。这个完美的描述使一个城市的生活达到了顶峰。那些听神教训的孩子长大之后,必坚守公义,不容许有欺压的事。这种情形若持续下去,这城必充满平安,远离惊吓。
这城要如此建立起来,百姓恢复了与神真正的关系,这种真正的相互关系是牢不可破的。或许会有敌人聚集来攻打这城,但他们不是神召来的,因此必要失败(54:15-17)。铁匠和武器是耶和华所造的,以用来毁灭人;由这话可推论,耶和华是因百姓道德上的败坏而施行审判的。既然他的理想已经达成了,就再没有任何仇敌能伤害这城,为这城而造的武器也无用武之地。这首歌最后说到,「这是耶和华仆人的产业,是他们从我所得的义,这是耶和华说的。」重复了这一部分的预言中一再教导的真理,就是复兴的方式是出于神的作为,那使百姓得到坚固和保障的公义乃是从耶和华得来的。在前面宣告巴比伦的败亡时,神曾允许,「我要……在锡安施行救恩。」并宣告说,「我使我的公义临近……我的救恩必不迟延。」既然神已经宣告了他和平的旨意,我们也看见了和平的王将经过受苦的道路,胜过罪恶,因此这首复兴之歌最后要宣告,「这……是他们从我所得的义,这是耶和华说的。」
信心之歌(54:1-17)},其次是先知的呼吁
伟大的呼吁(55:1-13)},
B.伟大的呼吁(55:1-13)
紧接着这首歌的,是先知的呼吁。他认识到耶和华的仆人将鸁得胜利,并且接下去要赐他百姓复兴的机会。此段信息所强调的有两方面:
1.第一是认识到有需要,然后发出一个呼吁;_2.第二是根据对资源的认识而发出呼吁。
需要和呼吁(55:1-5)
从一开头的邀请中可以推论出这种需要。此段信息是对那些干渴、饥饿、没有银钱的人发出的;向他们宣告,他们一切的需要可以得到完全的供应,包括食物、酒和牛奶。
但是这里所描述的不是物质的东西,乃是指属灵方面的东西,这点可以从一件事实得到证明:那些人被形容作没有银钱,但又说他们把钱花在不能当食物吃的东西上。这个信息的对象是那些不顾他们属灵的长子名分,一心想用尘世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人;他们拥有的钱不能用在属灵的领域中,就是那能供应生命的活水、属灵之粮的地方。
这里宣告他们的态度和行为是多么愚昧,他们「花钱买那不足为食物的,用劳碌得来的买那不使人饱足的」。为了纠正这种愚行,百姓应该留意听,才能找到生命真正需要的营养。
对这样的百姓,先知呼吁他们要侧耳而听,因为耶和华应许要与他们立永约。这约乃是神仆人作工的结果,他要作万民的见证,作他们的君王和司令。因着这约和他们的顺服,神最初对他百姓的旨意必要成就;他们要成为列国瞩目的中心,并且根据这约而成为列国的祝福。
资源和呼吁(55:6-13)
前面所说的,都汇集至一个中心的呼吁上。这个呼吁最先是以一般性的话发出的,然后再以特别详细的方式发出(55:6-7)。
一般性的呼吁中,承认神恩慈的作为。当人们陷于一切属灵的干渴、饥饿、贫困时,耶和华仍在近处,可以让人寻见。他们的责任只是寻找并求告他。他们感到极度不安、得不到满足时,只需要来到那位他们所得罪、所背叛的神面前。他们自己必须采取行动,才能得到供应。他们必须寻找神,求告神。
至于特别的呼吁中,所陈述的非常清楚、简洁。它明白地说明人类得救恩的方法。首先指出人的责任,然后用下面的话来解释人如何寻找、求告耶和华,「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归向耶和华。」然后说到神的应许,充分显出了神恩慈的态度,「耶和华就必怜恤他……神必广行赦免。」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慎重的思考它。首先陈述人的责任,人应当有明显的态度,「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然后是心灵的态度,「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最后总结事实,立即采取完成的行动,「归向耶和华。」任何恶行都是源于对神的悖逆。因此归向神本身就是一种公义的思想,也必产生公义的观念,这样就可以导致与神的旨意相合。
但只靠人的顺服,还是不可能得到复兴。顺服只是复兴的条件。复兴是一项出于怜恤的行动,是神的行动。他才是那位广行赦免的神。
我们也必须藉着神仆人所启示的亮光,来解释这一切;因着他受的苦,才使神恩慈的态度能够向人彰显。有关神要施怜悯、行赦免的宣布,乃是53章所描述的整个过程所带来的结果。
然后,先知接着与那些愿意归向神的人辩论(55:8-9)。我们必须看出,这个论证和前面有关人的责任、神的应许之宣告有密切的关系。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因为神的意念非同不义之人的意念,神的道路非同恶人的道路。不同的意念就产生不同的道路,因此人要重新蒙福的惟一方法,是抛弃自己的意念和道路,接受耶和华的意念和道路。
他接着宣告神的意念和道路,与人的意念和道路之间的区别,「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神的意念包括了天上和一切永恒的事。人的意念却排除了天上的事,人只想用地上的事来满足自已。结果人的道路是属地的道路,神为人准备的道路却包括了一切属天的事实和力量。
因此神呼召人,要除去人生命中这些错误的观念和行为,归向耶和华,接受他的意念,行走在他的道路上。
最后,先知宣告人若回转向神,就能支配各样的资源。这一切资源总结来说,就是一个完美的法则,和一个完美的生命。
首先描述这个完美的法则(55:10-11),就好像雨雪从天而降,并不返回,却滋润土地,使地上发芽结实。这样藉着天和地的差别,就指出神的观念和人的观念之差别。若要在地上得到满足,就必须有从天上来的恩赐。先知又将这个此喻应用在实际的事例上,他宣告雨、雪如何滋润大地,神的话也要照样滋润人的生命。人若想用世上的事满足自己,必徒然无功。人若活在神的法则中,思想合乎神的话语(这话语启示了神的旨意),他就能明白神的旨意,发现他自己生命的奥秘。
这个呼吁的结尾,是描述听从神话语的人将得到完美生命(55:12-13),充满了诗意的优美和内涵。这样的生命是一个自由而喜乐的生命。人们带着能力,欢欢喜喜出来,平平安安蒙引导。这是形容他们脱离了一切的束缚和限制,进入一个自由的辽阔之境。他们欢喜是因为他们了解属地的事情,或许更正确的说,他们欢喜是因为他们使属地的事情具有了更丰富的意义。大山小山必在这些遵行神律法的人面前发声歌唱。田野的树木也在这些百姓的影响下拍掌。人的蒙赎便大自然也被赎回。松树长出代替荆棘,番石榴长出代替蒺藜。神的众子在他生命的大能中,依照他的律法,为整个受造之物重新带来力量和医治。
一切事物都在耶和华的荣耀中达到了顶点。这个宣告不仅仅启示这是人生命最终的目的,并且启示一个事实:只有当人的生命臻于完美时,耶和华才能真正的满意。
最后是描述胜利以后的经营经营(56:1-57:21)}。
C.经营(56:1-57:21)
有关和平之王的这一大段,末了说到国度经营的几方面,可以归纳成:对外邦人的欢迎和平的过程(58[/size][/color]章-65章)
现在我们开始和平预言的最后一大段,论到和平的过程。一共有三个明显的段落,依次论到条件的宣告,
1.条件的宣告(58章-59章)
这部分的预言,所默示的是,坚持要根据神的观念建立道德。尽管耶和华的旨意是要和平,但这旨意只能在洁净的基础上实现。虽然耶和华要藉着他的仆人带来公义和救恩,并完成他的工作,但人必须先实践合乎神旨意的生活,他才能完成这项达致和平的工作。先知从三方面来论这个题目:
A.道德的要求(58:1-14)道德的要求(58:1-14)}_
A.道德的要求(58:1-14)
先知藉谴责形式主义,和描述真正的虔诚,来启示道德的要求。他藉此强调,虔诚必须表达在道德上,因此只有能产生道德结果的虔诚才可以被接受。
对先知的托付(58:1)
第一段很简短,包含对这位先知的托付。神要他勇敢地、毫不迟疑地、坚定地向神的百姓说明他们的过犯。他们明白了自己的罪以后,就会认出建立和平的必要条件。
形式主义(58:2-5)
神百姓所犯的最主要的罪,乃是因着外表形式而降低了他们的虔诚。因此这一段论到形式主义的经文,可能是圣经中论到类似题目的经文中最醒目的一个;它启示形式主义在外表的形式之下,和真正的虔诚几乎不分轩轾,但同时两者又有天渊之别。
形式主义所遵行的是正统的、有规律的仪式,并且喜爱知识上的追求。他们天天寻求神,乐意明白神的道,好像行义的国民。他们喜爱这一切活动,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先知描述了遵守形式主义的人之后,又接着说出他们的抱怨。这些形式主义者抱怨神的盲目和冷漠,他们问神为何没有看见他们在禁食,为何不理会他们的克苦己心。这个抱怨反映了一个事实,他们还需要一些东西,他们缺少了某些东西。它明白地指出,即使形式主义者本身也认识到,他们缺少的是神。他们乐意明白他的道,喜悦亲近神,却得不到回答,他们没有得着因真正的交通所带来属灵上的满足。原因何在?
形式主义者的问题得到了回答,在这个回答中我们也看出形式主义的失误之处。这些人拘泥于宗教仪式,喜爱知识上的探索,却活在三重的罪里:
1.他们禁食只是为了使自己喜悦,他们一面禁食,一面却得罪邻人,**他们作苦工。
2.他们禁食的时候,也得罪了自己,因为他们互相争竞,以凶恶的拳头打人。他们禁食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使他们的声音听闻于上,他们却还抱怨神不理会他们。
3.最后一个罪,就是得罪耶和华。他并没有拣选这样的禁食。他并不接受一方面在外表的态度和举动上敬拜他,另一方面却又亏待邻舍,彼此争斗,甚至内心一点也不愿意寻求他的人对他的敬拜。
真正的虔诚(58:6-14)
先知揭发了形式主义的虚伪之后,又立刻转过来揭示真正的虔诚之意义。他前面已经指出形式主义在邻舍、自己、耶和华三方面所犯的谬误,现在他就这三者分别论到个人的职责和奖赏。
真正的虔诚表现在对邻舍的态度上时(58:6-9)
是使他们从各样的捆绑中得自由;实际说来就是满足那些饥饿、贫穷、赤身之人的需要。人若尽到这个职责,就必发现有光照耀,如同早晨的阳光。他要在耶和华里面得到医治、力量和保护。这样的虔诚才能使人与耶和华有交通,他也会迅速回答敬拜他的人所发出的呼声。他们不可能会有形式主义者那样的抱怨。
真正的虔诚表现在自己方面时(58:9-12)
就是要真正怜悯饥饿的人,想要去满足困苦的人。一个人若合乎这些条件,就必在黑暗中发现光。他立刻会感觉到耶和华的引领,耶和华必使他心满意足,使他的生命结实櫐累。这样的人甚至可以使久已荒废之处得到复兴,并重建已经丧失的秩序。
对耶和华的真虔诚,包括喜爱耶和华的旨意(58:13-14)
这里再一次将安息日当作这种喜爱的象征。人若喜爱耶和华的旨意,他的奖赏就是得耶和华的喜悦,结果他要过一个得胜、掌权的生活。
B.道德的失败(59:1-15)道德的失败(59:1-15)}
B.道德的失败(59:1-15)
先知宣告了道德的要求之后,接下来承认道德的失败。他首先辨认出整个国家受苦的原因,然后明白地承认失败之处。
全国受苦的原因(59:1-8)
前面论到形式主义时,先知曾说到形式主义者的抱怨,他们埋怨耶和华对他们视而不见,漠不关心。现在他宣告他们受这些苦──被耶和华忽视、不顾的原因,不是在耶和华这方面。「耶和华的膀臂并非缩短,不能拯救;耳朵并非发沉,不能听见」(59:1)。他们默认他们因耶和华的冷漠而受的苦,必定还有其它的原因可以解释。他既不是不能相助,也不是忽视他们。
接着就宣告真正的原因。那使他们与神隔绝的,乃是他们的罪孽(赛59:2-8)。
然后描述百姓的罪,首先是不道德的行为,其次论到产生这种行为的根由──品格的败坏。
人整个生命都受到了污染。他们的手、指头、嘴唇、舌头无一样洁净。人与人之间毫无公义、真理可言,只有虚妄、谎言。
这一切都是由一个完全腐化的品格产生出来的。先知用一连串生动的句子来描述这种品格的腐化,并说明生命的基本观念和所产生的行为之间的关系。
他们在观念上菢毒蛇的蛋,结蜘蛛网;结果吃这蛋的人必死,这蛋若被踏破,就有毒蛇出来;他们所结的网,也不能作衣服,因为这些都是罪恶的工作,是**的举动。他们的脚奔跑行恶,想要流人的血,因为他们的意念是罪恶的。他们不知道平安之路,他们的路途中尽是荒凉毁灭。这就是引起他们受苦的主因,也就是为甚么神不听他们,不回答他们的原因。
认罪(59:9-15)
先知立刻承认,「因此公平离我们远」等等。他再度描述他们所受的苦,那就是形式主义者所抱怨的黑暗之境。他们指望光明,得到的却是黑暗。这黑暗将带来混乱。他们因缺乏亮光,就如同瞎子一样,摸索着墙壁,想要寻求引领。即使日正当中,他们仍会绊倒,他们缺乏一切必要的力量。他们因这黑暗和混乱而哀鸣。
最后,他以明确的话,作实际的认罪。首先是以定罪的语气来表达。他们的过犯、罪孽在神面前增多,他们也知道自己的罪。然后是详细地承认这些事。一切过犯的根源在于他们,悖逆耶和华,转去不跟从他。这个根所结出来的果实就是欺压人、说谎话;因此公平和公义荡然无存,想要离开恶的人反成了掠物。
这是引起一切痛苦的真正原因,这先知所承认的也很完全。
_C.道德的胜利(59:15-21)道德的胜利(59:15-21)}
C.道德的胜利(59:15-21)
有关条件的宣告,最后一部分在说明,耶和华的行动尽管有各样的失败,最终还是道德获胜。整大段的前面部分,就是已经提及的那些事,将这一部分的教训清楚地衬托了出来。这教训宣告耶和华知道一切(虽然形式主义者否认这一点);以及耶和华要在缺乏公义的百姓面前施行公义;并且那位耶和华所差的救赎主,要在犯罪的百姓无力拯救自己的时候出现。
耶和华知道一切(59:15-16)
先知所承认的一切事,耶和华都看见了,他心中甚不喜悦。
他进一步看到,在犯罪的百姓和他自己之间没有一个调停者,无人能够作为桥梁,带来救恩,并建立公义。
耶和华的审判(59:16-19)
他看见百姓犯罪的情形,也知道他们的无助,他就亲自成为他们的帮助,施行拯救,以维护自己的公义。这个事实极端强调了耶和华在成就这些事时的孤独。他是以自己的力量行动,「就用自己的膀臂施行拯救,以公义扶持自己。」
他在自己的属性中完成他的审判。他以公义为铠甲,以拯救为头盔,以报仇为衣服,以热心为外袍。这一切都是他的本质,是他的属性,总括起来就是爱。
他的行动是为自己辩白,要彰显他那无可言谕的公义。为了人的需要,他必须有所行动;他必须以报仇对待敌对者和仇人。
他行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他自己的荣耀,只有当人敬畏他的名时,他的荣耀才得以彰显。
耶和华的救赎者(59:20-21)
最后他的救赎者出现了。先知宣告他要来到锡安,也就是永久性的全国生活中心地,目的是要祝福这个世界,以荣耀神。他更要来到「雅各族中转离过犯的人那里」,也就是忠信的余民那里。
他的来临导致一个结果,就是神与人立一个新的约,要将神的灵和他的话传给人,直到永远。最后这个宣告是用间接的方法,对那来到锡安的救赎主说的。神的灵和话要住在这位救赎主的后裔里面,以完成他和平的旨意。
因此实现和平的过程,第一个条件是由真虔诚衍生的道德。基于这个条件,在犯罪和腐化的百姓中间应该实现这种道德,并且承认他们的罪,悔改。由于看见他们无法靠自己悔改,以达到这个基本的要求,因此耶和华自己成为救赎主,使他们归于他自己,用他的作为帮助百姓符合这个最基本的条件。
最终的实现
2.最终的实现(60章-62章)
前面一大段在强调:道德的实现是和平过程中必要的条件。现在的第二大段转向了辉煌的描述,说到神旨意的最终实现:
A.物质的丰盛(60:1-22)
A.物质的丰盛(60:1-22)
这里用黎明的旭日,和满月的光辉来描述物质的丰盛。它可以分成四部分:黎明,分散之民归回,被建造的城,那完全之日的荣耀。
黎明(60:1-3)
最中心的一个事实,就是有光照耀着锡安。这必须和前面那段连在一起看。前面说到他们已承认自己的罪,先知也宣告了耶和华的行动,就是要亲自成为救赎主。因此这光要照耀神的百姓。这城被拟人化了,好像一个人坐在一片黑暗中,但耶和华的光和荣耀要照亮她。因此她被命令要兴起发光。那显现在她身上的光,不只是要照耀她,也要照耀一切黑暗里的人。万国看见神归返的子民所发出的光,都聚集来就这光。这一切构成了一幅曙光初露的画面。
分散之民归回(60:4-9)
这蒙光照的城市要举目观看那些聚集的百姓。他们中间有她的众子和众女,他们都回到这个长期被废弃,现在又复兴了的城中。各样的财富都归向她,它们要被献在耶和华的坛上,并蒙他悦纳。这些财宝最大的用处是来装饰、荣耀他的殿。这里特别用鸽子飞向窗子,来描写众民如何向这荣耀之城聚集。他们带来了各样财宝,是为荣耀耶和华的名,因为他已经荣耀了他的百姓。
被建造的城(60:10-16)
那些向光聚集的人,必成为建筑城墙的工人。外邦的王并没有被俘,但他因荣耀的恩典所催促,而来服事这城。他们不再畏惧被侵略,被人毁灭。城门昼夜开放,迎接各国送来的财物。凡是与他们为敌的列国,必要灭亡。一切珍贵的建材都要献出,来修饰神的圣所。素来苦待神百姓的人,他们的子孙要前来屈膝下拜,并且称锡安确是以色列圣者耶和华的城。
这城经历了长期的荒凉、孤独,现在要成为列国的中心,并且实际明白这位先知一再宣告的真理,就是耶和华是救主,是救赎主,是雅各的大能者。
完全之日(60:17-22)
最后一小段说到最终的丰盛。这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克服了黑暗。现在要描述神的旨意得到完全的实现。
首先是他完全的管理。这里用低等的物质转换成了高等的物质,来比喻物质财富的倍增。在耶和华的无上管理之下,金要代替铜,银子代替铁,铜代替木头,铁代替石头,政权也要赋予那些制造和平、提倡公义的官长。结果这座神的城里面,再也没有**、荒凉、毁灭的事。
完全的管理将要产生完全的荣耀。照亮这城的真光,既不是白昼的光,也不是月亮的光,乃是耶和华亲自作她的光,彰显出他的荣耀。
由于这个光源是永恒的,因此不再有日落,也不再有月沉。居民都成为义人,有完全的喜乐,并永远得地为基业。最后一句话再度强调一个一再被重复的真理,就是这一切都是耶和华作工的结果,他要按他的日期加速成就这事。
这幅图画展现了物质的丰盛,同时也启示一个事实:只有道德的正直才能导致这种丰盛。它和前面那一大段的末了所说的,同样给我们一个极深的印象,就是耶和华的作为,要产生荣耀的结果。他要兴起荣光,照耀他的百姓。
然而他的百姓也有责任,他们被呼召要兴起发光,以回应他的荣光。他们若如此行,就必到达充满祝福之处;并且被他们的光所照的人,也要因他们蒙福。这样,神要他百姓成为别人祝福的旨意才不致被忽略。
物质的丰盛(60:1-22)}_B.属灵的实现(61:1-11)
B.属灵的实现(61:1-11)
这预言描述了物质的丰盛之后,接着描述内在的奥秘,也就是属灵的实现。这也可分成三部:
1.论到受膏的使者,_2.论到作祭司的百姓,_3.赞美之歌。
这整段实际上都是神仆人,就是那位和平之王的语气;透过他,和平的旨意才能成就。
受膏的使者(61:1-5)
第一部分对这位耶和华的仆人有了一番新的描述,说到他的装备,他的使命和他的胜利。
开头那句简短而有含义的话,宣告了他的装备,「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有趣的是,基督自己也引用这节经文,说到他的整个使命(他由童贞女受圣灵孕而生,到他在十字架上靠着圣灵舍己)都是在圣灵的大能中成就的。
这预言在描述他的使命时,首先说到第一阶段的使命,就是传好信息,医好伤心的人,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得自由。紧接着的是一个短句子,却涵括了神仆人的整个使命。首先宣布耶和华的恩年,其次宣告神报仇的日子,第三是安慰悲哀的人。我们读这一段的时候,很自然的会想起耶稣在会堂中时,读到「报告耶和华的恩年」这一句话,就停止了。因为当时神报仇的日子尚末开始,当然这先知所说的安慰悲哀的人也没有开始。最后一部分是在描述对悲哀之人的安慰。当锡安得到复兴,神的百姓尽到他们在这个世界的职分时,就有安慰临到悲哀之人。
前面一段以完全之日描述物质的丰盛时,这先知曾宣告说,神的百姓是他栽种的枝子,是他手所作的工,以使他得荣耀。现在他又重复相关的话:锡安和百姓所以得复兴,是为了使他们成为公义树,是耶和华所栽的,要叫他得荣耀。因此耶和华的仆人最终的胜利就是带来复兴,使被赎的百姓也有分,他们要修造废弃已久的荒场,重修历代荒凉之城。列国因他们的复兴也蒙了祝福,并加入他们的修建工作。外人要起来为他们牧放羊群,并为他们耕种田地,修理葡萄园。
作祭司的百姓(61:6-9)
在那伟大的未来中,神的百姓要完成他们真正的祭司职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神曾对他们说,「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希伯来人一直没有完全实现神的这个理想,但藉着耶和华仆人的工作,这个理想将会实现,那时人们就要知道他们,并称他们为神的祭司。
那日,他们就与列国建立起真正的合作关系,分享列国的财物,因他们的荣耀而夸口。对神的百姓而言,那是他们一切羞辱得到补偿的日子,而列国也要与他们一起得补偿。我们最好注意一下这里的代名词有了改变,这段中的「你们」和「你们的」是用来称呼神的百姓,「他们」和「他们的」则是指列国。
然后神的仆人宣告神与以色列国所立的伟大新约,他以「我耶和华」自称。这约的基础是建立在耶和华的公义上,因为他喜爱公平,恨恶抢夺和罪孽。这约的性质,是一种在真理里的行动,因此这约是永恒的。它的果效是,神的百姓要从羞辱中被赎回,并在众民中发挥公义的影响力,这样众民也要承认这个真理,并顺服这真理。
赞美之歌(61:10-11)
这段有关属灵实现的信息,最后以一首赞美之歌作结束。毫无疑问的,这是神仆人的诗歌,因此它也是神的真以色列民的诗歌。
耶和华是喜乐的泉源;喜乐的第一个原因,是神的仆人蒙了祝福。耶和华以拯救为衣给这仆人穿上,以公义为袍给他披上,这样他的行动就与耶和华互相配合,因此有公义和赞美在万民中发出。
属灵的实现(61:1-11)
圣职的完成(62:1-12)圣职的完成(62:1-12)}
C.圣职的完成(62:1-12)
论过了物质的丰盛和属灵的实现之后,这个预言现在较详细地描述到圣职的完成。一开头就指明不管这段信息是神仆人说的,或先知自己说的,它都是在一个尚未成就的环境下说出的。虽然尚未成就,但将来一定会成就。首先提到这城将得的新名,以描述她的复兴;其次描写守望之人,他们要看到最后的建立;最后证实必有最终的实现。
新的名(62:1-5)
这个说话的人有两重愿望,是针对锡安和耶路撒冷的。一则盼望神一切的应许,都能在这座属神之城中得到应验,就是盼望这城的公义如光辉发出,她的救恩如明灯发亮。正如我们先前探讨过的,这城要兴起发光,因为耶和华的荣耀已经照耀她,就是已完成对她的愿望。另外更深一层的盼望是,由这种属灵的丰盛产生一个结果,就是列国得见公义和荣耀,耶和华也因此得到证实。
这个说话的人心中毫无犹疑,从他四度用到「你必」这两个字,可以看出其坚定的语气。
1.这城必得一个新名,是耶和华亲口所起的。_2.她在耶和华的手中要作为华冠,在神的掌上必作为冕旒。_3.这城和她的地必不再被称为撇弃的,荒凉的。_4.这城必被称为「我所喜悦的」,被称为「有夫之妇」。
他为何如此确定昵?因为他确信耶和华喜悦这城。新郎怎样喜悦新妇,神也怎样喜悦这城。
守望者(62:6-9)
这预言接着描述城上的守望者,更明显地表露了对这些事最终成就的确信。这些守望者是用来提醒耶和华的,他们的工作就是为了耶路撒冷的缘故,昼夜向他求情,一直到他使耶路撒冷成为地上可赞美的城为止。
然后宣告对他们的求情之回答。耶和华回答时,指着他的右手和大能的膀臂起誓,说他必成就他的旨意,这城要回复昌盛。她长久以来所受的欺压和破坏都要停止;由于耶和华的作为,这城要用自己的劳力获得各样的财富。
实现(62:10-12)
这位使者带着热烈的期望转向百姓,托付他们去预备道路,并再度宣告那位救赎主的来临,他要带来救恩和赏赐。因着他的来临,百姓要被赎回,重归圣洁,重新对世人发生影响。
再回头看这论及最终实现的整大段,会发现它的三个小段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一段论到物质的丰盛,很清楚的指出最终实现那日,百姓将得的荣耀。其中心真理在:只有属灵的关系,才能产生物质的丰盛;只有当神的百姓实现了神的理想,就是尽了祭司的职分之后,物质的丰盛绕能实现。最后,属灵实现和物质丰盛的主要价值,在于圣职的完成。这城变得美丽、兴盛,不是为了自己的缘故,乃是为了要成为其地人聚集的中心地,让别人分享她的祝福。这一切最深的含义,是神的荣耀,以及他的尊贵在这世上得到证实。我们读了这整段之后,不可能不产生一种新的认识,就是因着他所赐的丰盛福分,以及人被带到那完全而永恒的和平中,神得到了证着,他的名得到了荣耀。
,分别的原则。
3.分别的原则(63章-65章)
这个预言的最后一大段,再次说到神在应用他的方法时,所持的区别原则。只有圣洁,才能产生上述的一切祝福;而在圣洁建立之前,必须有审判的阶段。因此我们必须认出我们将要查看的这一段,和受膏的使者有关他使命的宣告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在查看那段经文时,我们曾留意耶稣在大会堂里读过这经文,他只读到「报告耶和华的恩年」就停住了。下面一句是「我们神报仇的日子。」这就是最后这一段的主题。根据实际发生的顺序,我们已经讨论过了现在所要描述的最终实现之前的一切事。先知所作关于复兴之前必须要有道德条件的宣告,以及有关最终实现的画面,共同促成了这最后的教导。如何才能得到完全的复兴?圣职如何完成?答案就在最后这一大段中。此段描述审判的道路
审判的道路(63:1-6)},
A.审判的道路(63:1-6)
这段经文呈现了两幅图画,一幅有关那位勇士,另一幅有关那场争战。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些都是在描述那勇士从争战中归来的情景,并且是由争战已经结束的观点来描述那场争战。
勇士(63:1)
我们可以从先知的问话中,看出他所看到的异象。异象中有一个勇士从以东来,这里的「以东」是象征一切抵挡以色列,或反对神的人。我们看见这勇士走了过来,既没有受伤,也没有倦容。他的装扮华美,能力广大,先知就问道,「这……是谁呢?」
勇士亲自回答他的问题,「就是我,是凭公义说话,以大能施行拯救。」答话甚短,却总结了以赛亚书这几章中的主要教训。那是耶和华所说的话,一方面宣告他的方法,一方面宣告他的目的。他的方法是凭公义审判;他的目的是要拯救,他有大能来完成这一切。
争战(63:2-6)
先知认出了那勇士之后,立刻问他,为甚么他的装扮有红色,他的衣服像「踹酒醡的」?他看见他的衣裳洒有血迹,显然他刚从一场争战中凯旋归来。因此先知要求他对他的装扮作解释。
他立即回答了他,首先确定一个事实,就是他没有得到人的任何帮助,就在烈怒下独力征服了他的一切敌人。
然后宣告这场争战的原因,「因为报仇之日在我心中,救赎我民之年已经来到。」耶和华的恩年已经过去了,现在他报仇的日子也完成了。这勇士已在烈怒的大能中克服仇敌,但他还有能力施慈爱,要拯救他自己的民。
然后又说到他在争战时的孤单。无人帮助他,但他仍大有能力;于是一切反对他,敌对他旨意和他百姓的仇敌都被毁灭了。
如果硬要把这一段经文,解释作在描述基督第一次降临时所作的工作,就会徒生困扰。这不是一幅描绘神的仆人受创伤的画面,乃是他的仇敌被击败、被毁灭的画面。我们在这里没有见到实际流血的战场,但只有那位得胜者,最后要在报仇和烈怒中,扫除一切反对他百姓和他旨意的仇敌;他凯旋归来之时,他的救赎之年就开始了。
记载热心的祈祷热心的祈祷(63:7-64:12)},
B.热心的祈祷(63:7-64:12)
这整个祈祷,是附加在这最后一大段的主要教训之上的。当这个预言论到神如何挑选百姓,运用他区别的原则时,还会再度提到这个祈祷。
先知看到了有关那勇士和他所宣告之异象,他感觉到其中所描述的审判具有绝对的公义,并且认出只有藉着这样的作为,人才可能有希望。于是他发出赞美和祈祷。
最后介绍神藉着挑选百姓挑选百姓(65:1-25)},在他们中间施行审判。
C.挑选百姓(65:1-25)
这一段开头的几句话给我们一个印象:它似乎是针对前面的祈祷所作的回答。但若进一步探讨,就会很肯定的得到一个结论──它不是在回答前面的祈祷。我们已讨论过的那段祈祷是绝对真诚的,是那位先知的祈祷,或者是他所代表的那些余民的祈祷。但目前这一段话的语气显然不是那先知或余民说的。
如果我们认定,上面这段祈祷是附加在这一大段主要教训上的文字,就可以看到,前面异象中出现过的那个勇士,现在再度发言。他已经战胜了他和百姓的共同仇敌,此刻他接着要对付那些属他自己的人。因此我们可以看见这一段生动地描写了神在区别他的百姓时,所持的原则。首先描写真与假之间的区别,其次描述挑选的结果,最后启示所产生的新秩序。
真与假(65:1-12)
这一段清楚标明了神在真与假之间的区分,甚至在他的百姓中也有这样的分别。首先描述悖逆之人,其次是承认后裔,最后对悖逆之人说到他们将临的毁灭。
悖逆之人(65:1-7)
开头的话说,「素来没有访问我的,现在求问我。没有寻找我的,我叫他们遇见。没有称为我名下的,我对他们说,我在这里,我在这里。」这不是指以色列说的。保罗在罗马书10章中曾引用这段经文,他的用法尤其可以证明这不是指以色列人说的。显然这是那勇士的宣言,是他审判列国以后的结果,他要带领他们来认识他。
和此成鲜明对比的,是接下去对他百姓中那些悖逆之人的描写。他对他们的态度是长久忍耐,「我整天伸手招呼,」他们却相应不理,随自己的意念行恶。这使我们回想起先知在描述神仆人的工作之后,所作的伟大呼吁,他在呼吁中把百姓的意念和道路,和神的意念与道路相对比。
更甚者,这些悖逆之人还拜偶像,作出一切与偶像有关的可憎之事。他们的罪也表现在假冒为善上,他们自以为高人一等,对别人说,「你站开吧!不要挨近我,因为我比你圣洁。」这些百姓触犯了耶和华,因此这里清楚的描述他决心要惩罚他们。
后裔(65:8-10)
他的审判是有区别的,因为那些余民虽然常常失败跌倒,他们还是忠于耶和华的。这里用了在葡萄中寻新酒的比喻。神区别的作为乃是:从雅各中领出后裔,从犹大中领出继承者。下面的话生动地描写了由区别所产生的结果,「沙仑平原必成为羊群的圈,亚割谷必成为牛群躺卧之处,都为寻求我的民所得。」
悖逆者的结局(65:11-12)
这信息紧接着以更确定、更详细的语句,来宣告将临到悖逆之人的毁灭。他们的罪包括:离弃耶和华,忘记他的圣山,敬拜偶像。
他们被命定归在刀下,屈身被杀。这里再度宣告他们被杀的理由,是因耶和华呼唤,他们没有答应;他说话,他们没有听从,反倒继续行恶。
挑选的结果(65:13-16)
接着描述挑选的结果。耶和华的仆人们所经历的,和悖逆之人的遭遇完全相反。他们要被带到丰盛满足之地。他们吃、喝、欢喜、歌唱。,悖逆之人却要被带到贫乏、忧伤之地。他们又饥、又渴,他们要蒙羞,又因忧伤而哀号。
最后,将悖逆之人和义人的处境互相对照。悖逆之人必留下名字,被人指着赌咒,并且被杀。耶和华的仆人要另起别名,他们因符合与神建立真正关系的原则,得以发现继续存留在世上的秘诀。
新秩序(65:17-25)
挑选的最终结果是设立新秩序,以及建立神的国度。
首先从创造方面来描述这新秩序。有新天新地被建立,从前的事都不再被记念了。
就这世界来说,新秩序的中心乃是神的城,就是耶路撒冷,她被居住在其中的居民所喜爱,神也喜爱这样的城和居民,因为其中再也听不见哭泣和哀号的声音。
百姓在这种新光景中的生活,和他们长期以来所受的荒凉景况大不柤同。他们的薵命增加了,再也没有早夭的孩童,或寿数不满而死的人。活到百岁而死的人都会被认为早夭的,被看作是因犯罪而为神咒诅的。
劳苦之人的光景也人相迥异,他们可以享受自己劳苦所得的益处。他们居住在自已所建造的房屋中,吃自己所栽种的。即使在今日,我们也不需要特别的解释,就能明白劳动者和获益者之间的区别。
不仅如此,百姓的生活也是一种与神交通的生活,是祷告蒙应允的生活。
最后的一段话,特别强调和平的胜利。自然界要重归和谐;残暴的要被消除,伤人的要被毁灭。
这就结束了伟大的和平预言。整个预言包括旨意的宣告,和平之王的描述,以及有关这过程的教训。
我们若将有关审判的预言中最后的那段信息,与和平的预言之末了部分互相比较,就会发现两者的思想有惊人的相似处。
先知在审判的预言中宣告,「看哪,你们的神必来报仇,必来施行极大的报应,他必来拯救你们。」接着描述他的保证,最后以这样的话作结束,「在那里必没有狮子,猛兽也不登这路,在那里都遇不见。只有赎民在那里行走。并且耶和华救赎的民必归回,歌唱来到锡安。永乐必归到他们的头上,他们必得着欢喜快乐,忧愁叹息尽都逃避。」
而这里和平的预言最末了一段,也是在描述神报仇的日子之后,说到「看哪,我造新天新地」,最后也以这样的话作结束,「在我圣山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这是耶和华说的。」
其后这位先知以一段实用的话作结束。
最后一大段是属于尾声的性质。和平的预言那一部分,有一个开场白,宣告这个信息所默示的,是神对被**的耶路撒冷之安慰。它的主要段落是被两个宣告分隔的,一个是「耶和华说,恶人必不得平安」(赛48:22),另一个是「我的神说,恶人必不得平安」(赛57:21)。这种思想在最后的信息中也一再被重复、详述。这部分的整个教导都在启示耶和华决心要建立和平;但另一方面也从末漏掉一个事实,那就是和平只能建立在洁净的基础上。最后,这位先知眼见四周荒凉、犯罪的景况,他知道宝座已被建立,耶和华要长久治理百姓,就发出他最后一个信息。这个信息一共可分成三部分:
1.对形式主义者的最后信息(66:1-4)
1.对形式主义者的最后信息(66:1-4)
对形式主义者最后所说的话,包含宣告真正的敬拜,对假敬拜的谴责,宣布将临的审判。
A.真敬拜(66:1-2)
在这个有关真敬拜的宣告中,这预言达到了旧约圣经中至高无上的境界。先知首先宣告天是耶和华的座位,地是他的脚凳。接下去的问话,启示了一个真理:没有任何人所造的敬拜之所,能够限制耶和华。因此可以这么说,整个世界都是神圣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敬拜神。
他启示真正敬拜的灵是甚么;他宣告说,耶和华悦纳那些灵里谦卑、痛悔,并因他的言语而战兢的人。
B.假敬拜(66:3)
他宣告真敬拜,是替后面对假敬拜的严厉指责事先铺路。他用四件事来形容假敬拜所表现的形式,这四件事本身在选民的制度中是对的,应当行的。它们是:宰牛,献羊羔,献供物,烧乳香。但他们却使这四件事变成了四种拜偶像的可憎举动──杀人,打折狗项,献猪血,称颂偶像。
因此,假敬拜的意思就是损害真实的东西。先知接着说明这种损害是如何发生的。那是出于内心的不忠。百姓拣选自己的道路,行可憎恶的事,使真正的敬拜受到腐蚀。这种腐蚀了的仪式,不但神厌恶,连偶像也憎恶。
C.审判(66:4)
然后宣告对形式主义者的审判。耶和华要亲自用迷惑和惧怕的形式,使审判临到他们。
这先知再一次谨慎的指出,审判的原因乃是百姓不听从耶和华,他们继续行恶事。
2.对余民的最后信息(66:5-14)
2.对余民的最后信息(66:5-14)
话题立刻从形式主义者,转向忠信的余民;他们在荒凉的景况中仍忠于耶和华。
A.安慰的话(66:5)
他们被形容是顺服神、因他的话语而战兢的人。他们受逼迫,被自己的弟兄恨恶,并因神的名而被赶出去。有安慰的话语临到他们:他们必不致蒙羞,那些逼迫他们的人才会蒙羞。
B.耶路撒冷的分娩(66:6-9)
然后,他用生动有力的言词,来描述耶路撒冷的分娩。有喧哗的声音出自城中,有声音出于殿中,是耶和华向仇敌施行报应的声音。这一切都是指比喻中男婴出生时,所产生的阵痛。也许我们会觉得奇怪,一个城市怎么可能在一天之内诞生,一个国家怎么可能在瞬间建立,但这确是事实,因为耶和华使她临产,耶路撒冷必须经历分娩的过程才能通向得胜。
C.耶路撒冷的得胜(66:10-14)
先知随即描述耶路撒冷的得胜。他呼召余民要为了耶路撒冷的复兴而一同欢喜快乐。她的儿女要在她的怀中得饱足,因为耶和华使平安好像江河一样延及她。
最后的安慰话语,是整本圣经中最温柔、美丽的话语之一,「母亲怎样安慰儿子,我就照样安慰你们;你们也必因耶路撒冷得安慰。」这段话揭示了神本性中最温柔的一面,因此之故,那些饱受**、患虽的忠信之人必欢喜快乐,他们因更完全的认识耶和华而得到滋润。
3.对世界的最后信息(66:15-24)
3.对世界的最后信息(66:15-24)
尾声的最后一部分,是一种宽阔的展望和一般性的陈述。先知以充满威严的语气,再度宣告神要在火中降临,施行审判;宣告这世界的历史将要有更广泛的结果;最后宣布义人和恶人的结局。
A.在火中降临(66:15-18)
形容耶和华在火中降临,是为了强调其威严性。他的车辇像旋风,以烈怒施行报应,以火焰施行责罚。他带着大能降临,在一切有血气的人身上施行审判,毁灭恶人。他要聚集万民万族,以彰显他的荣耀。
B.广泛的结果(66:19-21)
这导致他宣告更广泛的结果。耶和华已经显了神迹,并将他的名传播到列国,和从末听过他名的遥远海岛。结果流散到远方的人,都被带到耶路撒冷,他们要作为供物献给耶和华。
C.结局(66:22-24)
最后一段话充满威严,是在描述义人和恶人的最终结局。耶和华所造的新天新地要在他面前长存,敬畏他名的人也必照样长存。每逢月朔、安息日,凡有血气的都聚集,在他面前下拜。
至于违背他的人就毫无盼望,他们的尸首停留在永不死的虫中间,和永不灭的火里面。
以赛亚的伟大预言,是在他看见了有关耶和华永不摇动的宝座之异象后,受感动而说出来的。这预言所默示的是神和平的旨意。它首先描述和平临到之前的审判过程,然后描述由审判而导致的和平。整个预言的末了,是一个严厉的警告,它可以用前面已两度出现过的一句话来表达,「我的神说,恶人必不得平安。」
基督教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