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国
马太福音提到「天国」这个名词33次之多。研究神学的人对这个名词有不同的解释。有些学者认为这是指神在天上的区域,当耶稣说进入天国,必定是指进入神在天上之天堂。但是耶稣说的天国,并没有指明这国的境域是在天上。因此另一些学者认为,他说的天国是一种属灵的国度,因为耶稣曾在路加福音十七章21节说:「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这种解说相当受到欢迎。但是这种解经的理论,对圣经上字眼的用法欠于谨慎,尤其是他们似乎没有考虑到,当时耶稣说这话的对象是法利赛人,这些文士和法利赛人是一班反对他的人。他们心目中怎会有神的国呢?另外有一些学者认为天国将建立于地上,而是教会的责任来促进社会,以致达到完美的天国。所以基督徒必须对社会的福利努力改进,使得这罪恶的世界能转变成为神的国度。这种学说曾风行于十九世纪,但是由于接连的两次世界大战,粉碎了这种梦想。社会不但没有变好,反而世风日下,无可救药。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初世纪的教会,对天国有合理的解说。几乎有二百年的历史,这些初期教会的领袖,认为天国是一个未来的国家,当耶稣重来时,他会在地上建立这么一个天国。在这天国中,耶稣和他的圣徒将统治这个世界一千年。应验了神对大卫王,在撒母耳后书七章中,所立的约。旧约的先知们,也常提到在神赐给亚伯拉罕之应许地上,大卫的子孙将以正义来统治这些以色列选民。因此,这种未来天国的理论有历史上的根据。不但如此,更重要解经的原则是,必须不和前后关联的上下文脱节,决不应当断章取义来适合自己的想法。所以马太福音中的天国,并不是抽象的而是一个实际在地上未来的王国。
2.天国的福音
马太福音五章至七章是登山宝训在此之前,马太已提到弥赛亚王在地上的国度即将应验的预言,并且希律王感到这新的王对他有威胁。这也证明了天国并非抽象的。耶稣开始布道时,在马太福音四章17节,他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
同样的,这也是施洗约翰在第三章中所传的福音。但是,很不幸的,现代有些传道人,借用这里所传的天国福音,用在恩典福音上,也叫人去悔改,才能得救。因不明白在天国福音中的「悔改」是专门针对当时以色列的选民。耶稣叫他们:「改变对神的态度,在神的话语上,他的弥赛亚上,他的天国上,表示藐视的态度都应改变,因为天国即将来临了。」这就是悔改之义,和现代的用法不同。马太接着在四章23节,描写当时耶稣传天国福音所做的事:耶稣走遍加利利,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我们必须认识天国福音的一些特征,和恩典福音很不相同。天国和弥赛亚都是神对以色列的应许,记载在旧约中有很多有关的预言,所以天国的来临,正是以色列人所盼望的。马太进一步解说,这天国福音并不是给外邦人的,因为耶稣差遣他的门徒传这福音时,特别关照他们不应当传给外邦人。在马太福音十章5-8节,他向十二个犹太门徒说:
「外邦人的路,你们不要走;撒玛利亚人的城,你们不要进;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随走随传,说:‘天国近了!'医治病人,叫死人复活,叫长大麻疯的洁净,把鬼赶出去,你们白白的得来,也要白白的舍去。」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免费传道的榜样。传道的对象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以色列家迷失的羊。又因弥赛亚将会成为雅各家的王,天国福音就是专给犹太人的信息。我们必须明白,这种福音对象的限制,不传给外邦人。是因为神给基督的使命,在十字架的前后,有很大的差别。在耶稣被钉十字架之后,恩典福音的对象乃是世上的万民,记载在马太福音最后的一段,这就是耶稣给门徒的「大使命」。
因此,马太福音提到两个福音,一个是传给以色列人的天国福音;另一个是传给万民的恩典福音。我们基督徒今天应传的是恩典福音,其中包括基督的替死,埋葬及复活,凡是信靠他的人神必拯救他们,赦去他们一切的罪,赠送他们永生。神的恩典福音,的确是一个好消息!耶稣治病,使人复活等神迹是为了要向犹太人证实,这天国的王,弥赛亚,已来到他们的中间。在路加福音十七章21节,耶稣向法利赛人所说的话,应当译为:「神的国就在你们中间」因为这天国之王已站在你们中间了。译为「神的国在你们心里」是一个很错误的解释,因为这些文士和法利赛人的心中根本没有神的国,他们处处敌对耶稣。这句话的希腊文之前置词,本有「在你们中间」的意思。
当施洗约翰在监狱时,打发门徒去问耶稣:「那将要来的,是你吗?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耶稣在马太福音十一章4-5节回答说:「你们去,把所听见,所看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麻疯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耶稣用不着直接回答,他是否那将要来的,因为以赛亚书卅五章5-6节已说到当弥赛亚来到时,将会发生这种神迹,这也是天国建立时的情形。但是以色列拒绝了弥赛亚王,因此天国也就暂为延期了。
3.天国的政权
但以理书二章中,预言到天国来临时,击碎了历史上第四个最强的王国,代替它成为世界上最强的政权。按照但以理书,历史上第四个强国就是罗马帝国。又说到天国的政权是属于「人子」的。圣经中有说到天国的法律吗?我们可以从以赛亚书二章2-3节中看出一点头绪来: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竖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万岭,万民都要流归这山。必有许多国的民前往,说:「来吧!我们登耶和华的山,奔雅各神的殿;主必将他的道教训我们,我们也要行他的路;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
耶和华的言语将会是天国的律法,而且这政权的首都就是耶路撒冷。诗篇二章9节中形容神子在天国的政权,说:「你要用铁杖统治他们」(当代圣经)(按:当代圣经译出原文的本意)「铁杖」表示无人能抗拒他的权威。那时候,像现在社会中,我们常见的奸恶暴行,都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也很快会屈服于他正义的铁杖之下。要知道能进入天国的人,都是认识神的人,至于下一代,若有不信靠神的人,也都将受天国法律严格的统治。圣经上说到神以前给以色列的摩西律法,统治了他们十四个世纪;可以想像得到,神也会在圣经中透露出天国公民生活的原则,当弥赛亚王重来时,这些原则将会通行于他建立的天国。
4.登山宝训
许多研究圣经的学者认为耶稣在登山宝训中,已提到不少天国中的律法。达拉司神学院的创办人,路易士谢福说:「登山宝训所说到天国律法的原则,将成为建立在地上大卫王国中生活的基本。并且天国的祈祷‘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将必同时应验。」圣经字典的主编,恩高博士说:「登山宝训是将在千禧年的王国中通行律法的摘要。」神学博士,查理士雷瑞,在他着的「基本神学」中说:「耶稣传的天国也就是选民所期望的弥赛亚王国,大卫的王国,千禧年的王国,旧约所应许的王国。但是一般人看重了政治上的王国,而忘却了灵性上的要求。」有名的维能墨基博士,他的无线电布道广达全球,说:「登山宝训将摩西律法提高了九成。旧约时代无人能完全守律法,这更高标准的登山宝训,将更难靠人为的力量来遵守。登山宝训是给人在天国时代的法律,将于千禧年时执行。当基督在地上执政时,将会实施这些条文。」印地安纳州恩典神学院,已故的院长,爱法墨克霖博士说:「先知以赛亚申言在将来天国时代,‘高高低低的要改为平坦,’实际道德的价值将影响到全人类,并以客观的规律为衡准。像玛拉基书的结论,这未来的天国将使人注意到神的法律。」
这些学者对登山宝训的教导,都认为是有关于天国,并非适用于教会。最明显的原因是因为宝训的原则需靠人为的功德,不似使徒们所传的及保罗书信中的恩典。使徒们从未叫人去遵守律法,但强调信徒应生活在恩典中。在彼得后书三章18节,他说:「你们要在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
他并没有说在遵守律法上有长进。但是在约书亚记一章8节,摩西对约书亚说:「这律法书不可离开你的口,总要昼夜思想,好使你谨守遵行这书上所写的一切话……」谨守遵行摩西律法,是旧约以色列人生活的原则,不应在教会中找得到。同样的,彼得说的恩典,也不可能在马太福音五至七章的登山宝训中找得到,但其中可找到和恩典相反的原则。马太福音六章14节,耶稣说:
「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你是否能被神饶恕,要看你怎样对待别人。」在约翰福音中及新约的书信中,你见到这种说法吗?在使徒行传中也找不到这样的道理。但是要求选民去饶恕人才会被神饶恕的道理,的确是登山宝训的原则,这种功德制的原则,将会实行于未来的天国中。天国的公民在生活上必须要有正义的表现,有如耶稣在马太福音五章20节所说:「我告诉你们,你们的义若不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断不能进天国。」
文士和法利赛人想靠遵行律法来在神前称义,但并没有达到此目的。进入天国的条件是要超过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才行,这是功德制。和这正好相反的恩典原则,保罗在提多书三章4-5节说:但到了神我们救主的恩慈,和他向人所施的慈爱显明的时候,他便救了我们,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乃是照他的怜悯,藉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
如果读圣经的人,将上述的两种原则都当为是给教会来遵守的话,将会弄得很糊涂。我们必须要明了,记在圣经中的一切虽然对我们基督徒都有益处,但其中很多并不是针对我们的教导。如果明白这个道理,上述的两种不同之原则即不会有矛盾。因为这些原则适用于不同的时代。耶稣生活在律法时代,他的登山宝训是给天国时代的教导。后来在上十字架之前,他又向门徒讲到一些第三个时代的教导。这第三个时代就是夹在中间的教会时代。难怪读福音的人搞不清楚,以为一切都是针对我们,都是给基督徒的教导,那就弄得糊涂了。
5.三种生活原则
综合说来,我们可以看到福音书中,谈论到三个不同的时代。神给每一个时代的子民,不同的生活原则,不只是因为他们的处境不同,而且神对每个时代子民的要求也不同。1)首先,对以色列选民,神给了他们摩西律法,要求以色列人按照律法去生活,从公元前十五世纪开始直到十字架为止。神并没有要求将律法伸延到教会时代。
2)现今的教会时代,神给基督徒生活的原则,是按照新约中的书信,以恩典为本。神期望信徒能从爱心出发,过着圣洁的生活。这些原则的对象是教会,并没有要求教会之外的社会,那些不信的人也来遵守。若懂得这一点便可省去许多误会。3)将来的天国时代,那时撒旦被捆,邪恶的势力被铲除,天国的子民将生活在弥赛亚王正义统治之下。他所定的「君王律法」将普达全球,人人都必须遵守。那时耶稣承继了大卫的王位,成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全世界的人都将要生活在一个无咒诅的环境,非常善美的社会。像以赛亚书二章4节描写到那个时代的情况:他必在列国中施行审判,为许多国民断定是非。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
后面的半句话刻于纽约联合国大楼的基石上,但缺少前面的半句话。要靠人为的力量,这种理想的情况是无法达到的。天国时代有这美好的环境,登山宝训中的「君王律法」,将会是十分合理而能执行的法律。教会时代的环境,许多登山宝训的原则实际上无法施行,因为神的正义尚未统治这个世界。虽然宝训中有一些美好的原则可以效仿,使我们生活上得益,但是宝训的目的并非针对教会,来指导基督徒的生活。并且我们必须明白,这些宝训也不是教导一般世人,怎样去得到永生的。
6.天国的子民
登山宝训中开头的几句话,并不是教导以色列人应当怎样的去做,而是描写在天国的子民已有的情况,譬如五章3节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耶稣并非教人去培养虚心,才能进入天国,而是描写在天国的人有福是因为他们是那么的虚心。在遵行摩西律法上,耶稣的宝训教导以色列人,不应仅有外表上的遵行,而应当注意到内心的动机,譬如在五章21-22节中,他说:「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只是我告诉你们;凡是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
对弟兄动怒的人,在神的眼中看来等于杀了他的弟兄一般,因神看到人的心。耶稣又在27-28节中继续说:「你们听见有话说:‘不可**’,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妇女就动淫念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了。」
这也是神看人心的道理。所以在天国中,神不仅要求□的子民怎样做,而且牵涉到人的念头,及神最高尚的标准。在天国时代,有了十全十美的环境,并有正义的弥赛亚王当权,人的行为和动机将受到考验。我们可以在五章22节看到相似的话:「只是我告诉你们,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凡骂弟兄是‘魔利’(译者按:笨人之意)的,难免地狱的火。」你会对主日学中的孩子们说这种话吗?「千万不要骂人笨家伙,因为骂了可能被打入地狱的火里。」但是耶稣不是的确如此说的吗?这是因为他说的是天国的教导。耶稣本身也曾叫一些人为笨人,在马太福音二十三章17节中,耶稣称那些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为「瞎眼的笨人」(和合本的中文译为「无知瞎眼的人」),这是因为他们的确是愚蠢,将律法纽曲了,并非无根据恶意的骂人。
在五章23-24节中,耶稣教导犹太人到祭坛上献礼时,内心应有的态度:「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
祭坛是用来献牺牲品的。教堂中用不着有祭坛,因为耶稣已替我们献了完全的赎罪祭。但是有些基督徒认为教会可以借用旧约中的祭坛,放在教堂里让信徒将他愿意牺牲的,不论是物质的或是内心的礼物,放在祭坛上。但是这种解释十分不符合新约中的教导。约翰福音及新约的书信中,教导我们凡是信耶稣基督的人,将不至灭亡,反得永生。我们再看五章29节,耶稣在登山宝训中是怎么说的:「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下入地狱。」
你认为信了基督耶稣的人,有进入地狱的危险吗?换句话说,已经得救有永生的人,可能下地狱吗?如果这话是对教会说的,我们将会见到很多无手无眼的人。得救的人已被神称为义人,而且有神的灵住在体内的保障。因信耶稣而有永生的诺言是绝不可能撤消的。所以登山宝训教导并不是给教会的,很明显是属于另一个时代。现在虽然有很多人坚持基督徒应以登山宝训的标准来生活,但是对上面所说的又做不到。在邪恶的势力未被铲除之前,有很多宝训的原则实难于实行,譬如五章39节耶稣说:
「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抵抗恶人。有人来抢你的东西,不要报警,被偷了东西,也就让他,不要采取收回的办法。我们应当干脆取消治安警察,让恶人不用担心去作尽恶事,无人去阻挡他。所以有人打你的右脸,不要反抗,连左脸也让他去打。这种情形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行得通吗?很明显的这宝训的原则不是给现代的人来适用的。然而这原则确是居住在天国的好处,若有恶人侵犯你,用不着你去反抗,因有持铁杖的正义之王马上替你伸怨,恶人在弥赛亚之前是站不住的。那时候,神在天上的旨意将行在地上,住在天国的子民连门都用不着锁了。
再看一个现代行不通的原则,在五章42节耶稣说:「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有人向你借钱,你不可拒绝他,你知道有这样的一个银行吗?让我知道也可去借一点钱,虽然在现代的情况下这是行不通的,但是在天国中是很适用的原则。我们再看一句不是对外邦人或是教会说的话,在五章47-48节中,耶稣针对犹太人说:
「你们若单请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么长处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行吗?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他叫犹太人的行为应比外邦人的更好。不但如此,在天国的公民应当像天父一样,在生活上能达到十全十美的完善。
7.教门徒的祷告
马太福音六章中,耶稣教导他的犹太门徒,关于祷告的原则。这些教导含有很浓重的犹太色彩。有什么根据呢?我们可以从第7节里看出来:「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许多重复活,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
这句话又将犹太人和外邦人作比较。接着在9-13节中,耶稣教他们有关天国的祷告:「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现代许多教会常在聚会中背诵这个祷文,是一个有名普及的祷告。这祷告祈求神快将天国降临到地上,所以我们知道这将来到的天国不是在天上,而且神在天上通行的旨意,将也会通行于地上的天国中。
接着关于饮食上的祈求。犹太人在大灾难的一段期间,因他们不愿向当权的恶者屈服,将会受到严重的**,饮食上将会非常缺乏。祈求神赐给他们当日的粮食,这祷告是很适当的请求。在启示录十三章16-17节中,描写到那恶者执政时,限制人的情形:「它又叫众人,无论大小贫富,自主的,为奴的,都在右手上,或是在额上,受一个印记。除了那受印记,有了兽名或有兽名数目的,都不得作买卖。」
在这种情形下,神的选民不接受那印记,即无法购买粮食。这些信靠神的犹太人,不屈膝于这恶者的要求,就需求神「赐给我们日用的饮食。」那么,基督徒是否也可以这样祈求呢?照保罗灵赋的教导,基督徒日用所需是用不着每日祈求的,神必会丰足的供应。他在腓立比书四章19节说:「我的神必照他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
换句话说,神会照他在基督里,那么丰富的荣耀来照顾我们每日的需用,所以用不着另外专门来祈求。登山宝训中耶稣教导犹太门徒这么祈求,是因为在大灾难时代,他们受**时有这个需要。再看「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这句话。在路加福音十一章4节有相同的记载,在那里这句话译为:「赦免我们的罪,因为我们也赦免凡亏欠我们的人。」我们必须问,基督徒的罪被神赦免了,是因为靠他们的能力赦免别人的缘故吗?新约中有很清楚的答案。彼得在使徒行传十章43节说:
「众先知也为他作见证,说:‘凡信他的人,必因他的名,得蒙赦罪。’」保罗在以弗所书一章7节说:
「我们藉这爱子的血,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丰富的恩典。」按照神的恩典,基督徒的罪是被耶稣的宝血所洗净,凡是信靠耶稣的人,罪已全部被赦免,并非靠信徒是否能赦免别人来断定的。所以登山宝训的说法,并不适用于教会,而是解释天国中的功德原则。凡是对新约关于恩典上有认识的人,都会知道这种赦免罪的祷告,不应是基督徒的祷告。对于宽恕别人的原则,基督徒应有的态度,可以在以弗所书四章32节中找到:「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
基督徒能饶恕别人,因为知道自己已被神饶恕了。有些人称耶稣在第六章,教门徒作的祷告为「主的祷告」,其实应当称为「门徒的祷告」。因为不是主自己的祷告,约翰福音十七章可以称为「主的祷告」,因是耶稣向他天父的祈祷。「门徒的祷告」中,最后的一段说:「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这一句的译文未能传达出希腊文的原意。按照希腊文的文法,「凶恶」应译为「恶者」。恶者这名词正是适用于大灾难时代,那时这恶者逼迫犹太人,凡是不崇拜它的人都将被杀害,所以这祷告是很关要的,祈求神救他们脱离恶者之手。
有些人认为门徒祈求天国降临的祷告,也应当是基督徒的祷告,因为这天国已不专是犹太人的,而已转了给我们教会了。如果这话是事实,那么这些人为什么不也按照马太福音廿四章20节,作这种祷告呢?「你们应当祈求,叫你们逃走的时候,不遇见冬天或是安息日。」
这也是专给犹太人,在天国来临之前,他们逃亡恶者的**时应作的祷告。并非给教会的。有人会问:「那么,我们就不应该作耶稣教导我们的祷告吗?」我们应该弄清楚:耶稣教导的是谁?他并没有教导基督徒应当如此祷告,而是教导他的犹太门徒。有时我们对此不太注意,忘了耶稣本身是犹太人,生在律法时代,来拯救在律法下的人,他主要的使命是来作以色列的王。但为了以色列人弃绝了他,这王国暂时延期,但是不久的将来,七年大灾难之后,他必重来,建立他的天国。
8.该作的反而不作
登山宝训在第七章中,谈到论断别人的问题,耶稣在1-2节中说:「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现代的教会,有许多人将这句天国的教导用在教会上,说:「如果你是一个基督徒,就不应该论断别人,因为这是耶稣说的。」因此,不管教友行为如何,教会不应当牵涉,因为我们不应当论断别人,凡事都要宽容,不要裁判别人的事。结果教会腐败,甚至名声狼藉,因为已失去了标准。弟兄们,你们记得保罗是怎样对待哥林多教会的吗?这教会容忍教友不道德的行为,明知这人和他父亲的妾同居,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也不关心。保罗知道后,去信坚持要他们去裁判这人,如果他不悔改即应将他赶出去。在哥林多前书六章3节,保罗说:「岂不知我们要审判天使吗?何况今生的事呢?」
对这原则耶稣也有相似的教导,在马太福音十八章15-17节,□说:「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着两三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
从这话看来,如果你不论断人,你怎能指出他的错来呢?因此,如要保持教会的纯洁,应当论断教会中不道德的行为,并采取裁判的行动,这是应该作的事。凡是读登山宝训的人,再将新约书信中的教导作一个比较,可以看出两者的差别。宝训所教导的并非根据神的恩典,而是着重于各人的功德,警告不尽力的人将会受损,没有恩典式的诺言和担保。宝训中对教会的信仰完全没有提到,没有牵涉到因信称义的道理,没有提到内居圣灵的事实,也没讲到因信主而罪得赦免的好消息。在新约的书信中「在主内」的词句,出现过196次之多,可是登山宝训中找不到这个词句,也找不到因信得救,被赎,或神的恩典等字眼。其实在马太福音中,恩典这个字一次也没有提到。可见得登山宝训完全没有关联到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