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基督教教育的历史发展1
这一章的目的是要借着基督教教育历史,让我们对整个发展有认识,使历史成为一个基础或地基,让我们瞻望未来。
基督教的基督教教育,就像基督教本身一样,都是以耶稣基督为根基。耶稣曾嘱托门徒用教育的方法将基督教的信仰和理想传给万人(太28﹕19—20)。耶稣的嘱托不独成了基督教教育的基本动力,也说明了基督教与教育关系之密切﹕基督教宣教事工的开始就是基督教教育事工的开始。
A.犹太教教育背景
基督教的教育与犹太教的教育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虽然教会历史家将使徒行传第二章所记圣灵降临节作为教会的开始,但在写教会历史时多会首先简述犹太教的历史。写基督教的基督教教育历史也是一样。基督教不独接受了犹太教的基本信仰、主要经典(旧约)和某些崇拜方式,也承继了不少犹太教的教育模式。
教育是上帝用来教导、维护并引领祂的选民的方法。借着教育,上帝教导以色列人明白祂的启示﹔借着教育,上帝维护以色列人不被异教同化﹔借着教育,上帝引领以色列人走当走的道路。由于犹太教具有悠久而曲折的历史,因此在施教的场所、教师、学生、内容及方式上常随着历史的转变而有不同的发展。
1.场所
在犹太教历史中,家庭、圣殿、会堂及学校均曾先后作为推行教育的场所。
(a)家庭﹕犹太教是一个非常注重家庭的宗教。在没有成文的经文以前,宗教的学习主要依赖口传的传统。到成文的“律法”出现之后,教导儿女学习律法就成了家长的主要职责。申命记6﹕4—9是上帝向每一个家长的严肃的吩咐﹕“以色列阿,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的上帝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主你的上帝。”第4—5节的话,在犹太教中有一个特别名称,即“示马(Shema),意即“你要听”(HearThou)。旧约教会之“示马”或“你听”与新约教会之“信经”(Creed)或“我信”(Creed意即lbelieve,我信)有相同的性质。二者都是信徒基本信仰的告白﹔二者也都成了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犹太人的男童从四岁起就得学习“妥拉”(Torah,意即神圣的教导,divineinstruction)﹔从十三岁起就必须负起一切宗教责任,例如上耶路撒冷参加各项节令的崇拜。平时在家儿童也要学习并参与各种宗教礼仪,如主持饭后的祈祷等。
(b)圣殿:犹太人的圣殿,从所罗门建殿到耶路撒冷沦陷被毁时(公元70年),不独是崇拜中心,也是教导中心。圣殿中终年不断的公开或私下的献祭,各种节令的庆祝或纪念活动,各种个人应守的礼仪,如婴儿奉献礼等(参路2﹕22—24),都具有深长的教育意义。犹太人从这些崇拜活动中能学习“示马”(申6﹕4—9)所强调是爱神的途径和做人的道理。此外,文士和拉比们也常在圣殿公开施教,或讲演,或讨论。耶稣童年时曾参加过这种讨论会(路2﹕41-46),以后自己更成了经常在圣殿中发表讲演的教师(约8﹕1—2﹔18﹕20)。
(c)会堂:会堂相信是始于犹太人被掳去巴比伦的时代(主前六世纪)。当时由于所罗门圣殿被毁,在巴比伦、和散居其他地方的犹太人为了互相造就和勉励,更为了能继续崇拜和学习,常借安息日在一起聚首。很可能这种聚首之处以后发展成了“会堂”(Synagogue)。会堂一词的原意就是“聚集”(Assembly)或“聚会之所”(HouseofAssembly)。
在四福音中,每提到耶稣进会堂,就提到祂在会堂“教训”人(太4﹕23﹔可1﹕21﹔路4﹕15,31—32﹔6﹕6﹔13﹕10﹔约6﹕59﹔18﹕20)。在安息日的公开聚会中,除了开始有恭读“示马”(Shema)与祈祷,及最后有祭司的祝福外,最要紧的是念妥拉(Torah),即律法书及先知书。由于不识希伯来文的人越来越多,因此读经之后必须有人用自己的话来翻译或解释。这种翻译或解释就是教导(Teaching)。担任教导的可能是会堂的负责人,也可能是任何与会堂的有资格的人。耶稣就常被邀请担任这种“教导”工作。
(d)学校﹕犹太人的学校大致可分为小学、中学和大学或学院等三级。主前一世纪已有小学。小学在当时称为“圣书所”(BethHassepher或HouseoftheBook),因其主要目的在教授经文或成文的“妥拉”。“圣书所”通常就设在会堂内,或与会堂为邻。
儿童在小学攻读三、四年后,一到十岁,就可升入中学’或“学习所”(Bethammidrash,或TheHouseofStudy)。小学的课程主要是经文或成文妥拉,中学的主要课程则是密士拉或口传妥拉(Mishnah或OralTorah)。对当时的犹太人来说,成文妥拉(经文等)和口传妥拉(传统)都是神的启示,具有相同的价值。
更高一层的学校可称为学院(Academy)。像后世的神学院一样,它是学者们从事高深研究之处,也是拉比们接受职业训练之所。
2.教师
在犹太教中担任教导的,除父母外,在圣殿有祭司、先知和文士﹔在会堂有祭司、文士和拉比﹔在各级学校中则有拉比及专任的教师。
(a)父母﹕父母负有推行家庭基督教教育的责任,特别是父亲。从古以来,犹太人就强调父亲在教导子女上所承担的特别责任。原因之一是因为父亲通常比母亲具有较高的教育程度。此外,做父亲的也必须在行为上作儿女的榜样,使儿女容易在父亲身上了解上帝“父亲”的形象。
(b)祭司﹕祭司的职责不只是献祭,也是教导。从最初起,祭司就负有公开宣讲律法(申31﹕1—13),并“走遍犹大各城教训百姓”之责(代下17﹕9)。其实,献祭也具有教育的作用,在献祭的礼仪中和各种象征性的动作中,犹太人能更清楚明白神的旨意,更具体感受神的同在。
(c)先知﹕犹太教教育的基本目的在使人明白神的旨意,先知的基本职责就在传达神的旨意。所谓传达神的旨意不只在预言,即宣告未来要发生的事,也在教导,即劝勉人如何活出神所要求的生活。
(d)文士﹕文士通常是指那些研究摩西律法的权威。他们的主要职责有三﹕一在保护经文文字的完整﹔一在解释律法的意义﹔一在教导人明白圣经。
(e)拉比﹕拉比是犹太人对宗教教师的尊称。耶稣就常被称为“拉比”(约1﹕49﹔6﹕25)。保罗的老师迦玛列是当日最受尊敬的拉比之一(徒22﹕3﹔5﹕34)。
(f)专任教师﹕教师在犹太社会中具有崇高的地位,甚至享有好些常人不能享有的特权。学生对教师必须绝对顺服。
3.学生
在圣殿和会堂里,施教对象主要是成人。祭司、先知、文士和拉比等也都基本上是成人教育工作者。但在家庭及学校中,受教者同是儿童和青年﹔学校只收男生,不收女生。然而她们可以在家中学习一般的宗教礼仪,也可在会堂接受一般宗教的教导。(赛8﹕3﹔结13﹕17﹔路2﹕36﹔徒21﹕9)。
4.内容
由于犹太教教育之主要目的在使人明由及接受神的启示,因此妥拉就成了主要的教学内容。所谓妥拉(Torah)不单包括成文的经文(Scripture),如律法、先知及成百的规条律例,也包括为数数不清的口传的传统(Oraltraditions)。这些传统所着重的主要是行为操守及日常生活中面对的种种问题。
5.方式
犹太人所采教学方式主要有口授、背诵及实习三种。无论是成文妥拉或口传妥拉都以讲授为基本教法。学生必须背记成文妥拉中的613条律例,其中消极的365条(以“你不可”作开始),积极的248条(以“你必须”作开始)。学生也必须在圣殿、会堂、学校或家中亲身参与祭祀和各种宗教性的活动。
这种以妥拉为教学内容,以家庭、圣殿、会堂和学校为教学场所的教育对犹太教和基督教都提供了无比的贡献。
B.古代教会之基督教教育
我们将教会史列为古代、中世纪、近代及现代等几个时期。最初的六百年,即从耶稣降生到590年大贵勾利(GregorytheGreat,590—604)任教皇为古代。以后的九百年,即从大贵勾利到1500年改教运动前夕为中世纪。接着的四百年,即从改教运动(1517)到1900世界第一次大战(1914—1918)前不久是近代。二十世纪可称为现代。
1.场所
古教会推行基督教教育的场所有家庭、学校和教会,但最重要的是教会,即信徒聚会之所。在初期的教会,信徒人数少,有能力施行教导的更少,且常遭歧视,甚至**,因此他们尽量争取在一起聚会的机会。在教会中,他们能互相照顾,彼此勉励,一同学习。古教会成为教育中心,因当时慕道者迅速增加,教会必须给予适当的教导。
在古教会末期,曾出现“学道学校”(CatecheticalSchool),这是提供高深研究基督教教义之所。教父克里门(Clement,155—220?)及俄利根等均曾主理过这些学校。
2.教师
在古教会中担任教导的不独有最初的使徒(徒13﹕1)、先知(提后3﹕16)及稍后的教父,也有特别的教师。事实上,在最初的教会中,教师与使徒及先知等同被视为神所设的圣职(林前12﹕28﹔弗4﹕11)。此外,父母也是教师之一。保罗曾一再提醒作父母的要负起教养儿女之责(西3﹕20—21﹔弗6﹕4)。
3.学生
古教会主要的教育对象是成人学道友,即愿意为了接受洗礼,加入教会而学习真道的人,其中有犹太人,也有外邦人。
4.内容
为了教导学道者,古教会曾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规定各种不同的教学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有﹕旧约经文、基督教传统、信经、道德生活等。
新约圣经中曾一再提及使徒们使用旧约经文作为讲道和教导的根据。保罗曾在帖撒罗尼迦一连三个安息日与人辩论旧约经文(徒17﹕26)﹔腓利曾用以赛亚的话与太监谈道(徒8﹕32以下)。此外,彼得的讲道(徒2﹕14以下)及司提反的见证(徒7﹕2以下),都引用了不少旧约经文。自然,使徒们所引用的经文主要是那些能证明耶稣是基督的部分。
在新约正典尚未订定之前,古教会曾使用很多基督教的传统来教导学道友,包括口传的和成文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基督的言行及使徒们的书信。圣洗和圣餐也是基督教传统的一部分。
为了抗拒异端,也为了使初信者易于在受洗时公开承认信仰,教会就制定了信条。主后325年尼西亚会议通过之尼西亚信经(NiceneCreed)﹔340年左右出现而相传即使徒信经(Apostle’sCreed)之古罗马信经(TheOldRomanCreed),以及主后400年左右出现而相传为亚他拿修所写之亚他拿修信经(AthanasianCreed),均相继成为了教导学道友的教材。
5.方式
古教会教导学道友的方式常随着时代的不同、地域的不同及对象的不同而有差异。学道友教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慕道、听道和学道。慕道友及听道友的教导方式都是非正式的,学道友则必须接受正式的学习。
非正式的教导主要是藉崇拜来施行。当时的崇拜聚会分为二部分,前部分称为学友崇拜(MissaCatechumenorum或TheServiceoftheCatechumens),后部分可称为教友崇拜(MissaFidelium或TheServiceoftheFaithful)。所有己受洗和未受洗的都可参加第一部分﹔但只有已受洗的教友能参加第二部分。在学友崇拜中,除诵读一些旧约和新约经文外,长老或主教会针对未受洗者之需要作一番教导和劝勉。
慕道友及学道友经过在崇拜中非正式的学习阶段后,必须参加正式的学道班。在第一第二世纪的时候,教会分别设有专为犹太人和外邦人的两种不同的学道班。二者在内容上大同小异,但犹太人较着重研究旧约中有关弥赛亚的信息﹔外邦人则多学习基督教有关道德生活的道理。渐渐地,由于学道友已是清一色的“外邦人”,这种教学的差异也不复存在了。第三世纪之后,教会逐渐有人编写专门的学道教材,教导预备受洗的人。
C.中世纪教会之基督教教育
教会进入中世纪后,过去专为成人受洗而设的学道友学校已不复需要,因为绝大多数的人已受洗加入教会。另一方面,虽然广大的信徒极需良好的培育,但教会因忙于处理内部的纷争及穷于应付外来的冲突而无力照顾。在中世纪最初的二、三百年间,不独基督教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普通教育也乏善可陈。结果是不独一般人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甚至很多神职人员也是不识字的文盲。
到主后787年,皇帝大查理(CharlestheGreat或Charlemagne,742—814)颁令,要所有主教及修士大力推行教育,情况才开始有所改变。但一直到十一世纪之后,由于教皇属世权力之大增,也由于十字军东征带来的冲激,西方教会和社会才逐步经验了知识的大醒觉。各种学校先后出现了,但教育的对象主要是神职人员及学者,而非一般平民。
1.场所
这时最重要的是修道学校、座堂学校及大学三者。修道学校(MonasticSchool)附设于修道院内,主要为修道士进修之所,古教会时代即已存在,但到中世纪才流行。座堂学校(CathedralSchool)始于七世纪,主要目的在训练神职人员,设在主教座堂内,一般由主教监督。大学之出现则在十二世纪,一方面作为培养神职人员及神学家之处,另方面也作为学术研究之中心。
2.教师
在修道学校担任教师的是资深的修道士和学者们。曾任大查理教育大臣的名学者阿勒昆(Alcuin,804卒)退休后也曾在修道学校任教。在座堂学校任教的多为主教或神学家。
3.学生
起初的时侯,修道学校是专为修道士而设,座堂学校则专为神职人员。但以后教育的对象放宽了,两类学校中均设有内外两部,内部专训练修道士及神甫,外部则为无意从事圣工但有心研究神学的人提供学习机会。大学之设,最初在培养教授及专家,但以后也成了训练神职人员及神学家的中心。
4.内容
由于中世纪基督教教育之主要目的在培养宗教之领导人才,故在教学内容上着重圣经、神学、教会史、教父等之研究。此外,修道学校特别注意修道生活及灵性生活之培养﹔座堂学校则注意教会法规及教会礼仪之学习。
5.方式
各类学校所采的教学方式各有不同。在修道学校,学生必须学习度敬虔、刻苦、与世无争的生活﹔必须勤读并抄写经文。座堂学校注重在职训练,即一面工作一面学习。至于在大学获得神学学士学位的学生,虽然己取得在大学教书的资格,但必须再经多年的学习和教学,才有获取神学博士学位的希望。
对于一般信徒,中世纪教会没有提供正式的教育。他们的基督教教育主要是从崇拜和日常生活中获得。崇拜的仪式、教堂的建筑、以及当日流行的音乐、艺术和戏剧,都包含丰富的宗教的象征意义(Symbolism)。—般人在耳濡目染之余,能不自觉地获得一些宗教的教导。
虽然中世纪教会特别着重宗教领袖之训练,但不是所有宗教领袖都受过良好教育。相反地,由于教会的因循苟且,腐化不全,很多神职人员连最低的文化水平也没有。他们不独讲道时错误百出,连读经时也错字连篇,更谈不上教导信徒了。无怪马丁路德曾为这种情况痛心疾首。他写了(路德大问答)(Luther’sLargeCatechism),不独为教牧人员提供教导信徒的基本材料,也为教牧自己提供了有效的自学课程。路德和其他改教家在教导事工上所作之努力,为现代的基督教教育提供了不少贡献。
D.近代教会之基督教教育
改教运动不独为西方世界带来了新的面目,为基督教会开启了新的纪元,也给基督教的基督教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冲激。
虽然本时期只有短短四百年,但由于本时期基督教教育的发展像整个教会的发展一样错综复杂,故本段只能就这时期中对现代基督教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两项连动加以讨论和分析,来说明近代教会基督教教育之梗概。这两项运动即改教运动和主日学运动。
1.改教运动是现代基督教教育之先锋
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在德国威登堡(Wittenberg)教堂门首张贴了一份包括九十五条条文的文告,批评当日教皇售卖赎罪票之错误及教会流行的一些弊端。这一行动,史称改教运动之起点。
改教运动对现代基督教教育影响之大超过了一般人的想象。无论对教学的场所与方式、教育的理想与内容、以及施教者与受教者的范围,改教运动都提供了新的看法和行动。
(a)改教运动为现代基督教教育奠定了根基﹕马丁路德曾为改教运动提出三个基本原则,即圣经为信仰与生活的最高准则﹔人称义是因相信基督﹔所有信徒都有祭司职份。这三个原则无疑为今日的基督教教育分别提供了圣经的、神学的和教育的根基。
(b)改教运动为现代基督教教育铺平了道路﹕马丁路德和其他改教家的好些主张和作法也直接影响了今日基督教教育的发展。有圣经之翻译、圣经之宣讲、浅近学道材料之编印、家庭教育之加强、教会学校之普及、全人教育观念之形成。
2.主日学运动是现代宗教教育之主力
(a)是由平信徒发动,教牧支持的基督教教育﹕1780年瑞克斯在英国告士打城(Gloucester)设主日学之举被公认为主日学运动之开始。瑞克斯特别关心当日流行的童工制度所引起的种种问题。目不识丁的童工在工作之余,特别是主日,因无所事事而在街头流荡,每易成为魔鬼的猎物。他认为要改造社会,必须从教育儿童着手。1780年,他在告士打城设立了第一间主日学,免费招收6一12岁男女儿童,每主日上课。除了教授圣经及教理之外,也注重训练阅读和写作。他坚持儿童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和基本的良好礼貌。1783年,瑞克斯在他主编的杂志上发表了他三年来的经验,竟引起了如火如荼的热烈反应。
(b)是发展最快,分布最广的基督教教育﹕主日学很快受到了英国及欧洲各国教会的欢迎。到1786年,英国全国的主日学学生竟多达200,000人。1803年,由于主日学发展迅速而设立了伦敦主日学联会(LondonSundaySchoolUnion)。1880年主日学百周年纪念时,英国有主日学学生6,060,667人,教师674,704人。
1785年,即瑞克斯公布其经验后二年,主日学传到了美国。其在美国发展之速,一如英国。1824年,美国主日学联会(AmericanSundaySchoolUnion)也成立了。
随着宣教事工之推广,主日学也介绍到了第三世界。1803年印度即开设了第一间主日学。在基督教更正教派(Protestant或译复原教派)宣教师来到中国后,主日学也进入了中国。由于宣教师常以主日学为宣教的第一个通道,故事实上那里有宣教工作,那里就有主日学。
(c)是课程最有系统,教材最完备的基督教教育﹕主日学最先采用的宗教教材是圣经和各宗派的教理教导,但教理材料对儿童往往太深﹔圣经材料又缺乏系统。因此在主日学开展的初期,不同教会就纷纷开始编印简单的课程教材或教学指南之类的材料。
为了提高主日学教学水准,在英国和美国的主日学教育工作者均纷纷动议编印统一教材。其中最受欢迎的是1872年由美国主日学联会开始出版的统一教材(Uniformlessons)。此教材以圣经为中心,计划每七年将圣经简略地研习一遍。
为了顾及不同年龄学生的能力、与趣和需要,不少主日学工作者均建议出版按年龄或年级编写的教材。于1908年由国际主日学协会(InternationalSundaySchoolAssociation)开始出版的分级教材(Gradedlessons)。
(a)是引领儿童归主,争取平信徒服务教会最有效的基督教教育﹕在主日学介绍到第三世界后,它不单是儿童的教育机构,也成了儿童的布道机构。教会不独藉主日学吸引儿童归主,也藉已归主的儿童进入儿童的家庭。很多教会,包括很多华人教会就这样开始了,增长了。
E.现代教会之基督教教育
现代教会之基督教教育虽然在某些方面只是上一时期的延续,但在不少事上却表现了它自己的特色。
1.目标方面
在犹太教时期,教育之基本目的在使人明白“妥拉”或神的旨意。在古教会时期,基督教教育之主要任务在教导学道友明白基督教的基本要道。中世纪教会所关心的,主要是宗教领袖之训练。近代教会所特别努力的,是信徒的培育。
1930年韦德(PaulVieth)所建议之七大目标(1940年修正为八大目标),认为基督教教育必须包括下列七方面﹕上帝、基督、基督化品格、良好社会、基督徒人生观、教会、人类遗产等(以后加上家庭)。当1950年代各宗派发展新的课程教材时,确定基督教教育目标即成了各宗派基督教教育家之首要任务。有的教会强调基督教教育应以促进人与神、圣经、教会、社会、自然世界及自我的关系为目标﹔有的教育学家则强调基督教教育应以发展人的知识、信仰(或态度)及生活(或行动)为目的。
2.内容方面
米勒(RandolphCrumpMiller,1910—)在1950年写了(基督教教育之线索)(TheCluetoChristianEducation)—书。他认为课程的中心是上帝与学生间的一种双层关系。课程应以上帝为中心(God-centered)和经验为中心(Experience-centered)。神学必须在课程之前。米勒解释,“神学即有关神与人关系的真理。”他强调改进基督教教育之线索在“重新发现一种能填补内容与方法之间的鸿沟的课程。”这种对神学之重视对五十年代以后主日学教材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启示作用。基督教教育教材的范围推广了,除圣经以外,教会的历史及伟人、教会的遗产和工作、信徒的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信徒的服务和见证等等,都在教材中受到了应有的注意。
3.方法方面
随基督教教育的进步,教学方法也改进了。崇拜、教学、团契、服务和见证等成为今日基督教教育的五种主要活动,也是推行基督教教育的五种基本方法,藉此助信徒促进与神的关系、得着更好的圣经知识的装备、与信徒有实践信仰和传福音的机会等。
4.对象方面
教学对象的大大推广是今日基督教教育的特点之一。在第一次至第二次大战期间,青年工作在西方教会的发展极为迅速。中日战争后至中共统治中国前(1946—50),中国教会经历了青年工作的黄金时代,各教会都纷纷设立青年团契一类的组织。华人教会及一般第三世界教会基督教教育的对象,不只是信徒,也有非信徒。因为对这些教会来说,基督教教育,特别是主日学,仍是有力的布道工具。
5.领袖方面
在主日学担任教师的几乎全是平信徒。由于绝大多数主日学教师没有接受过任何教学训练,教学的不够理想是可理解的。
为了提高教学水准,1920年代由北美之国际基督教教育协会(InternationalCouncilofChristianEducation)开始推行的标准领袖教育课程(StandardLeadershipEducationCurriculum),对美国和加拿大基督教教育的发展贡献极大。
从20世纪初开始,不只出现了独立的基督教教育学院或宗教教师师范学院,大学或神学院也出现了基督教教育科目。毕业的学生有的在大、中、小学讲授宗教,但更多的在各教会担任基督教教育主任或基督教教育牧师(DirectorofReligiousEducation或MinisterofReligiousEducation),负责计划、组织、推广及监督基督教教育事工。今日华人教会及很多其他亚非拉各洲教会,也不时举办主日学教师训练活动。
6.场所方面
以基督教为少数宗教的国家,堂会就得负起推行基督教教育的主要责任。从20世纪开始,越来越多的堂会为儿童、青年和成人组织了团契﹔在主日为全教会信徒开设了主日学﹔利用周日、周末及假期举办查经班、领袖训练班、教育性讲座及夏令营等等活动。堂会成了基督教教育的中心。
7.组织方面
20世纪初,当青年运动及学生运动在世界风起云涌的时候,各大宗派也开始组织青年团契一类的机构,为青年提供基督教教育。与此同时,由于政教分离,好些美国的教会,纷纷自设学校,以便能继续在学校中推行基督教教育。此外,为了利用暑假及寒假教导青年与儿童,假期圣经学校(VacationBibleSchool)也出现了。另外,教会也开始为姊妹团契、弟兄团契、伉俪团契等成人教育机构。
在主日学方面,1889年在伦敦举行的第一届普世主日学大会(World’sSundaySchoolConvention),导致了1907年普世主日学联会(WorldSundaySchoolAssociation)之组成。该联会于1947年改为普世基督教教育协会暨主日学联会(WorldCouncilofChristianEducationandSundaySchoolAssociation)。此外,在美国的一些保守派教会和基督教教育家,鉴于进步派教育及自由派神学对主日学之威胁日形严重,遂于1945年组织全国主日学联会(NationalSundaySchoolAssociation),推行福音性的基督教教育。
在过去的二千年,基督教的基督教教育经历了无数变化。今后的趋向如何,没有人确实知道。但基督教教育,就像普通教育一样,必须配合每一个时代和每一个空间的特殊需要,才能成功地发展。
F.中国教会之基督教教育
华人教会基督教教育之发展可分为下列七个时期。
1.萌芽时期:1910年以前
1848年3月5日美以美会教士柯林斯(J.O.Collins)在福州创办主日学,是目前所能找到的主日学在华历史发展中最早的记载。主日学在华发展甚速,到十九世纪末,估计八分之一的教会已有了主日学。
初期主日学及其他各种基督教教育工作全由宣教师负责。他们不独亲任教师,也在华人协助下翻译、编写及出版一些简陋的教材。1877年,马理逊来华七十周年时,中国教会已有数十种供慕道友学道用之栽培书出版。
由于主日学的迅速增长,1907年中国宣教师百周年大会中通过设立,包括二十一位宣教师之主日学委员会,负责推动全国之主日学工作。该主日学委员会于1909年出版《国际主日学课程》(InternationalLessons),其中包括厚达六十面之教师季本(分白话及文言两种版本)、附有插图之学生活页单张、全年金句本、彩色奖励卡等等。出版之后,十分畅销。
主日学工作在各教会大力推动下,发展迅速。1910年4月2日,主日学委员会在上海举办主日学学生大会,参加者多达1,200人。据估计,至1910年底止,全国已有主日学1,832所,学生73,000人。
另两个基督教教育机构也在中国开始了工作,即基督教男青年会和基督教女青年会。该两个青年组织均先后在不同城市中设立“市会”,在中学和大学中设立“校会”。这些“校会”特别注重基督教教育。
这一阶段的基督教教育活动使中国教会对基督教教育,特别是主日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兴趣。
2.初创时期:1911-1930年
从1911年,中国主日学合会在都博士领导及英国主日学合会(普世主日学联会WorldSundaySchoolAssociation分会之一)资助下,全力推动中国教会之主日学工作。在以后廿年间,该会在教材出版及教师训练上为中国教会提供了不少贡献。
(a)教材出版:1911年以后,出版了国际主日学课程中之“统一课程”(UniformLessons),也开始出版“分级课程”(GradedLessons)。该两种课程,特别是统一课程,极受教会欢迎。到1915年,各教会使用分级课程者已有12,000人;使用统一课程者更多达80,000人。
此外,主日学合会也出版了一些教育性的期刊。其中有给儿童阅读的《福幼》月刊;另有供青年阅读的《青年之友》月刊;还有为查经用之《查经一助》季刊等。此外,不少教会为了应付自己的特别需要,也出版了一些教育性的杂志和书籍。此外,某些机构也在上海出版了一些夏令儿童学校教材,其中包括教师指南、学生课文单张和学生作业本等。
为了配合主日学工作之发展,中国主日学合会于1918年与内地会(ChinaInlandMission)合作,组织注音促进委员会,教导不识字的人阅读附有注音符号的圣经。该委员会的主要目的在使每一中国人都有阅读圣经的机会。
(b)教师训练﹕为了提高教师质素,中国主日学合会曾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举办好些训练教师的活动。1915年,该合会曾计划举办主日学教师暑期学校,为期八周,讲授宗教教学法、怎样办主日学等科目﹔参加者有各省各宗派的代表。
为了配合教师训练,中国主日学合会从开始起即使用、介绍并出版一些供教师使用的参考书。1911年,该合会曾使用浸信会出版社之主日学师范课、主日学要纲、及华西圣教书会之训蒙要诀等书。
1911-30年乃中国基督教教育之初创时期。在中国主日学合会领导下,中国教会之主日学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到1930年,主日学学生数目已多达259,339人,而估计使用该合会出版之“统一课程”者也多达200,000人。
3.发展时期:1931-1937年
1931年7月,在上海圣约翰大学举行的全国宗教教育会议,议决组织中华基督教教育促进会(NationalCommitteeforChristianReligiousEducationinChina)。为了统一全国基督教教育事工,该会遂同时负起两个重大的责任,即作为全国基督教协进会下之基督教教育委员会,及中华基督教教育会下之基督教教育协会。1932年起该会又负起作为普世主日学联会中国分会之责。该促进会最初之主要任务有二
(a)课程发展﹕为了发展能适合全教会基督教教育需要之课程教材,该促进会组织了十二个课程教材小组,分别负责设计、编写及出版基督教教育工作之材料。如主日学组、假期儿童圣经班组、父母教育组及农村青年及成人组等。中华基督教教育促进会较偏重基督教教育之教育性,故编写之材料多以生活为中心,强调基督徒生活之实践。
(b)领袖训练﹕为了发展全面的、本色的基督教教育,中国教会需要大批的基督教教育人才。1935年夏,中华基督教教育促进会在江西牯岭举办基督教教育会议,由世界知名基督教教育家韦格尔(LutherWeigle,1880—1976)博士担任讲员。参加的有全国各地教会领袖、基督教教育及基督教教育和神学教育工作者数百人。韦氏强调中国教会必须迅速培训男女平信徒,以义工身分分担教会各项圣工,特别是基督教教育工作。韦氏的意见引起了各教会和机构之热烈反应。内地会、循道宗、圣公宗、信义宗及中华基督教会等均先后在不同地方举办不同形式的义工训练活动。包括了训练学校、短期训练班、函授课程和带职训练等。
在这七年中,中国教会在基督教教育事工上开始走向全面化、教育化及本色化的道路。基督教教育不只是办主日学,而是为老少男女提供有系统的培育。
4.战乱时期﹕1937—1949年
本时期包括了两次的大战,一为中日战争(1937—1945),—为国共战争(1945—1949)。中国教会在这两次战火摧残下,元气大伤,所有工作,包括基督教教育工作,均遭受莫大打击。
在整个抗战时期,大后方教会所需要的主日学教材主要由已迁重庆的中国主日学合会供应。据估计,百分之七十的教会在抗战时期使用该会出版的教材。
1945抗战结束,基督教学校及机构纷纷复员。广学会、主日学合会及其他宗教出版社迁回原址,恢复工作,主日学教材一类材料又获得供应。有些教会和学校为了应付本身特殊的需要,曾先后出版或计划出版基督教教育课程教材。
1937—49年时期,由于差会人力物力支持的减少,中国教会在基督教教育工作上学习了不少走上本色化道路的功课﹔另方面,由于青年工作之门大开,不少知识青年在这时期皈依基督或献身事主,大大提高了信徒及传道人的质素。
5.转移时期﹕1950—1959年
1949后,中国大陆教会的所有的工作,包括基督教教育工作所受的限制越来越多。主日学课程一类宗教教材之出版部渐渐减少甚至停止了。主日学工作及青年工作也无法继续进行。
在1950年前后,不少宣教师、中国信徒和教会工作者离开中国前往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地。某些原设大陆的神学院、出版社及其他教会机构则先后在香港及台湾复课或复业,为海外华人教会新的需要提供服务。
1950—60年是海外华人教会增长最迅速的时期。香港和台湾信徒人数每年的增长率竟高达13%。为了应付这种新的局面,港台甚至东南亚各地都开办了不少新的神学院和圣经学院。一些教会为了应付需要,甚至自己编印主日学教材。
6.停顿和海外发展时期﹕1960—1980年
在中国大陆,自从1961年7月《天风》对儿童主日学进行批判以后,主日学事工几乎在中国大陆停顿了20年。但是,进入1960年代后,中国人的教会(华人)在海外却发展起来。而基督教教育在这方面表现得最积极的是主日学课程教材的出版。所有翻译的教材都经过了或多或少的修改,以适合华人教会的儿童使用。例如1960年台湾之中国主日学协会根据国际主日学课程的大纲编写了一套高度本色化的教材,名为《道光教材》。这套由宣教师及华人信徒合作编写的统一制教材(UniformLessons)销路甚广,对以后本色教材的编写具有很大的鼓励作用。
但华人教会第一套由自己编写的主日学教材却是1961年由香港信义宗联合出版部(现名道声出版社)出版的《佳音教材》。该教材是团体分级制(Group-graded)儿童教材,包括初童、中童及高童等三级。
1968年,东南亚的七个华人信义宗教会在香港组织东南亚信义宗基督教教育委员会,计划出版特别适合该宗教会使用的各种基督教教育教材,名为《新生命教材》,其中包括主日学、中小学宗教课及学道班之教材、以及圣乐材料和培灵读物等。于1973年又出版了《新生命青年教材》,可供中学六年使用。该教材以生活为中心,取材丰富,有浓厚的中国色彩。
在这段时期,华人教会的出版社也出版了—些中文基督教教育材料,如幼稚园及中小学的宗教教材、假期圣经班教材等等。另1972年起由基督教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福幼幼稚园教材》等。其他出版社,例如浸信会出版社、香港万国儿童布道团也陆续出版不同品种的主日学教材。
1970年代,所有海外华人教会均在基督教教育工作上有良好表现。不少教会设立了青年及成人主日学。在这一段时期,担任基督教教育工作的人,除了像英语查经班等极少数例外以外,都是华人教会的同工和信徒。为了训练人才,很多教会和基督教教育机构均举办教员训练班或基督教教育人员讲习班一类的活动。不少神学院也开设基督教教育科系,培养基督教教育的专业人才。
7.挑战时期﹕1981年以后
1979年9月起中国大陆行开放政策,一些官方批准的教会得之重开,这给华人教会的基督教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希望。这种新的希望,加上自1984年起香港因一九九七问题明朗化而进入新的局面,使整个华人教会在基督教教育事工上面对不少新的挑战。
在80和90年代,海外华人教会的主日学可以说在各地大力发展,赢得许多教会附近的小孩子到来上主日学。许多非信徒的父母亲也接纳主日学校并让自己的孩子到教会去上主日学。教会也借着主日学向这些孩子的父母亲传福音。
在中国大陆,一些地区的教会,不管是官方的“三自教会”或是家庭教会也开办主日学。在80年代底和90年代初,温州一带的教会大力发展主日学。特别把《道光》和《福光》的教材编印使用。这些教材后来散布由中国各省去。有非正统的统计,只是在温州一带,每个星期天的儿童主日学生高达五万多人。这段时期,海外的一些主日学老师也陆续进入中国,培训了许多主日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