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华人教会越来越重视宣教,因此莫不想积极地推动宣教。正因这缘故,无论在神学院,或是在教会,有关宣教方面有系统的教导,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步。我们如果要探究基督教宣教学(Missiology),就必须研究宣教历史,因为宣教学本身是由三个主要的学术领域交集而成的:
(1)宣教历史
(2)宣教神学
(3)文化人类学及社会学
在这三个领域中,宣教历史提供有关宣教的历史回顾;宣教神学提供宣教的圣经及神学基础;文化人类学及社会学则分别由文化和社会运动的角度对宣教运动提供新的透视。
然而在我们开始探讨宣教历史之前,必须先厘清三个重要的问题:为何(Why)要研究宣教历史?如何(How)去研究宣教历史?什么(What)是宣教历史的主要模式(paradigms)?
1.为何(Why)要研究宣教历史?
在推动宣教事工或拟定宣教策略的时候,很多人忽略了从历史中汲取宝贵的资源及教训。因为许多现今的事工模式,我们可以由历史中找到它的渊源。即便我们想做一些变革,至少我们可以避免以傲慢、鲁莽、粗率的态度去推动。同时,日光之下无新事,我们所以为是新的创见,常常在过去已经实施过。因此过去历史中的一些作法,可能会提供我们许多新的亮光及启发。例如今天很流行的「小组教会」,其实就是初期教会模式的翻版。
所以在宣教课程中,我们必须加入宣教历史的部分,因为借着宣教历史的回顾,可以让我们鉴古知今:消极方面可以从过去的失败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积极方面可以从先贤的洞见中吸取智慧,以继往开来。
历史可以成为一面镜子,使我们避免错误的重演。今天当我们差派宣教士进入落后国家时,我们要避免殖民主义时期宣教士的种族优越感,以及全盘排斥原有本土文化的错误。但是那些宣教士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见证,却仍然可以激励我们奋勇向前。他们所采取的一些宣教策略,有许多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采用。
2.如何(How)研究宣教历史?
「宣教历史」的研究方法与角度与「教会历史」不同,虽然他们的取材是类似的,但是两者也有明显的差异。宣教历史的研究重点有两方面:
(1)有关宣教的重大事件,及其留给我们的属灵原则。在研究方法上,教会历史可能是比较「微观式」(microscopic)的,描述所有发生的事件。宣教历史则是选择性的描述,而且是比较「宏观式」(macroscopic)的,强调这些事件对教会的拓展,及福音广传的影响。因此有许多教会历史所探讨的事件,例如中古世纪教廷内部的纷争、初期教会神学思想的演变等,在宣教历史中却是次要的题材。
(2)焦点不是教会内部,而是教会与外界的互动关系。教会历史会探讨许多教会内部的事件,因为这关系到教会内部的纷争、发展及人与事。然而,如果这些事件,对教会向外的发展无关,或影响不大,在宣教历史的描述中,往往会省略的。相反的,一些开疆辟土的宣教勇士和事迹,虽然在教会历史上他们可能只是默默无闻的无名小卒,却可能是宣教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
因此,就方**来说,宣教历史是以重大宣教事件或人物为纲,以社会环境(包括政治、思潮及习俗等)为背景,来描述不同时代的主要宣教模式。这些宣教模式的发展,固然有人的创意与局限,但是也有圣灵的带领。换句话说,宣教历史是「使徒行传」的续篇!
3.什么(What)是基督教宣教历史的主要阶段?
要将教会两千年的历史,特别是从宣教的观点作个分段,不是件容易的事。德国神学家孔汉斯(HansKung)曾主张[1],基督教的宣教模式在不同的时代,都曾进行一些类似孔多马所倡议的「模式转移」(ParadigmShift)。
芝加哥大学的教授孔多马(ThomasKuhn)专门研究科学发展史,他曾在1970年代提出「模式转移」的概念[2],来描述近代科学的发展。他认为科学的发展不是渐进的或「累进式」(cumulative)的,而是「革命式」(revolutionary)的。而新的模式并不是一小群人创造出来的,而是因着环境的改变,旧模式的局限性及缺陷逐渐凸显,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出质疑或新理论,到了某个时候,一夕之间,新的模式就取代了旧模式。如今这种「模式转移」的概念已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上,以致于这个概念成为众人耳熟能详的名词了。
孔汉斯认为,基督教的宣教模式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曾发展出六种不同的模式:
(1)初期教会时期的「启示录(Apocalyptic)模式」
(2)教父时期的「希腊模式」
(3)中古世纪的「罗马天主教模式」
(4)基督教宗教改革时期模式
(5)启蒙运动时期模式
(6)当代「超宗派(Ecumenical)模式」
在这六个时期,信徒对基督教的信仰,都有其特定的认知,也因此对宣教有不同的理解。这些人对信仰的认知,往往与他们的「参照体系」(frameofreference)有密切的关系。这参照体系包括他们生长的环境、个人的经历、历史的事件等等。因此这六个时期的差异,大部分来自于参照体系的不同,只有少部分来自个人信念和社会阶层的差异。由于在这六个时期,教会及信徒的神学思维模式,都与前一个时期迥然有别。既然如此,这也必然左右他们对宣教的看法。
南非的宣教学家薄戴维(DavidJ.Bosch)基本上认同而且采用孔汉斯的架构,然后将之略加修饰,将宣教历史分为:初期教会(或使徒时代)、教父时期、中古世纪、宗教改革时期、启蒙运动时期及超宗派时期等六个阶段,详加讨论不同时期的神学概念及策略。他的巨着《转化中的宣教》[3],是极佳的宣教学作品。
本书基本上系参照孔汉斯及薄戴维的分段,但为了便于叙述,乃将之切分为九个时期。同时又另辟一章,专门讨论基督教早期在亚洲的宣教活动。我们希望借着深入的剖析,不但能对过去的事件有更清晰的认识,更重要的乃是对未来的宣教策略能得到一些借镜之处。我们也盼望借着历史的回顾,能看见神那「看不见的手」如何牵引历史的巨轮,引导历代的众圣徒,一起迈向神荣耀的国度。
参注:
1原着系德文,来自HansKung于1984年的论文,及1987年的着作TheologieimAufbruch:EineokumenischeGrundlegung,引用自TransformingMission:ParadigmShiftsinTheologyofMission,byDavidJBosch.OrbisBooks(1991).Pp.181-183.
2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s,byThomasS.Kuhn.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70).
3TransformingMission:ParadigmShiftsinTheologyofMission,byDavidJBosch.OrbisBooks(1991).
中文版《转化中的宣教》,白陈毓华译,校园,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