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使徒时代 (30-100 AD)
    基督教是脱胎于希伯来人(即现今之犹太人)的古老信仰,因此,基督教最初是由一小撮犹太裔信徒开始的,后来才逐渐在其它民族中传开。这些基督徒自发性地组成了「教会」,而初期教会的领袖,都是那些跟随过耶稣的十几位「使徒」(原意是「奉差遣的使者」)。这些使徒都曾经历不同程度的逼迫,而且大多数最后都为信仰受苦甚至殉道。其中活的最久的一位使徒乃是耶稣最亲近的门徒之一:「约翰」。着名的《约翰福音》及《启示录》即出自他的手笔,他大约死于主后95至100年左右。因此基督教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称之为「使徒时代」。

    I.时代背景

    在使徒时代的一百年内,基督教之所以能迅速传遍罗马帝国的每一个角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其中最主要的有四方面:交通便利、语言无碍、宗教混杂、信徒真诚。

    (1)条条大路通罗马

    罗马帝国为了四处征讨,建造了无数极为便利的公路网。因此人称「条条道路通罗马」。这种便利的交通网,不但有助于军事及贸易活动,也有助于宣教事工。而且在公元第三世纪以前,基本上罗马帝国处于太平盛世,没有重大战争,称为「罗马承平时期」(paxRomana),治安良好,盗贼不兴。因此宣教士旅行极为安全便利。

    (2)人人都讲希腊文

    虽然罗马帝国在军事上,征服了地中海沿岸原属希腊帝国的国家,但是在文化及语言上,却仍是希腊文化主宰一切。因此希腊文(而非罗马人的拉丁文)是当时的国际语言,而这种希腊文当时通称Koine,意思是「普通话」。这种状况大约维持到第三世纪。

    这种状况非常有利于福音的传播。一方面,《新约圣经》都是用希腊文写的,而《旧约圣经》也早在主前一、两百年就已有了希腊文译本。事实上,耶稣本人及保罗所引用的旧约圣经,都可能是希腊文译本,而非希伯来文版的圣经。所以在将福音传向各地时,并不需要翻译成各地方言。这不但节省宝贵的时间,而且也避免因翻译造成教义上的混淆。

    另一方面,只要是能操流利希腊文的信徒,不需要特殊的语言训练,都能成为福音的使者。因此初期教会「人人传福音」的现象,就可以比较容易理解了。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基督教很快地由巴勒斯坦的犹太信徒中间,传播到罗马帝国全境不同种族的人群中去了。

    (3)总总异教尽低俗

    当时罗马帝国征服了许多国家,各国的战俘和奴隶,也就充斥在社会上每个角落。所以各地的奇风异俗以及宗教,也都被引进到罗马帝国,而罗马人原来的宗教,并没有占绝对优势的地位。因此,在宗教上,第一世纪的罗马帝国是处于「百家争鸣」的时代。那么基督教在这种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光景如何呢?

    首先由于基督教所提倡的是一种富有伦理实践精神,又强调神圣超越之爱的一神信仰,这与当时民间流行的精灵崇拜式的原始宗教、希腊罗马式的多神宗教、东方式的神秘宗教或希腊哲学家们的泛神论式宗教,都大异其趣。在宗教和思想相互激荡冲突的过程中,基督教的优越性也逐渐表现出来。以至于着名的历史学家威尔杜兰,在讨论到罗马帝国时期的宗教时,会说:『除了基督教以外,在人类中没有更吸引人的宗教了。』[1]

    总而言之,基督教与当时的其它宗教相比,她的优越性在于它的「合理性」及「伦理性」。

    基督教虽然重视神秘的宗教经验,但是也强调理性思考;前者是主观的经历,后者是客观的验证。基督徒行事为人是依据《圣经》白纸黑字写下的原则,而非依赖异教祭司经由神秘方法获得的的「神谕」(Oracles);基督徒运用理性的判断,多过用直觉去感受。因此,单从知识探索的方**而言,基督教是最合乎理性的。所以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传播,不仅有助于宗教迷信的破除,也有益于民智的开启。

    至于「伦理性」方面,基督教与犹太教都是因信徒的圣洁生活,而广受称道的。因为大部分的民间宗教,都是「非道德性」的宗教,对道德问题通常不置可否。它们基本上还是以人为中心的,所强调的是实用性及有效性,因此道德伦理问题,往往成为次要的考虑。所以,重视道德伦理成为基督教与犹太教在罗马帝国中,独树一帜的原因之一。然而犹太教的「犹太种族中心主义」,又使之自绝于外人。基督教则没有这种包袱,所以能吸引了各族裔人士的加入,即便屡经**,教势依旧蒸蒸日上。

    (4)各个信徒皆真诚

    使徒行传中记载许多初期教会信徒的榜样,是值得后世学习的。他们『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擘饼、祈祷。』(2:42);而且他们『都在一处,凡物公用。并且卖了田产家业,照个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2:44-45)他们美好的见证,吸引许许多多的民众归信基督教。这些信徒也热心传福音,甚至在遭遇逼迫被迫流亡时,他们也随走随传地将福音带到各地(8:4;11:19-21)。

    但是当基督教与犹太教逐渐分道扬镳之际,基督教开始遭到罗马政府的**。使徒彼得与保罗都在公元64年左右为信仰殉道,死在尼录(Nero)皇帝手中。从此展开了为期长达两百五十年的基督教血泪史。在此之前,基督教是在犹太教的影子下,不受注意地默默发展,甚至受到保护。因为罗马人的宗教是多神的宗教,后来甚至连皇帝也被视为神祇,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然而犹太人是不拜偶像的,所以在犹太人叛乱之前,罗马帝国给犹太人特权之一,就是容许犹太人不参与祭拜神祇的仪式。由于早期基督教被视为犹太教的一支,因此也享受到同样的自由与特权。可是后来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冲突日增,基督徒的人数也增加到相当引人注目的数量时,罗马政府直接针对基督徒的逼迫也就开始了。但是总的来说,在使徒时代,罗马帝国逼迫基督教的例子,大致上是零星的、局部的,而且为期不长。

    但是信徒们坚贞的信仰态度,使他们毅然决然、前仆后继地走上殉道之路。他们的血,孕育出丰盛的果实,使教会在逼迫下,反而日益壮大。

    II.主要领导人物

    (1)巴勒斯坦的犹太裔使徒及教会领袖

    使徒们绝大多数是来自巴勒斯坦北部加利利省的犹太人,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受希腊文化的影响程度也较低,因此他们传福音的对象,主要都是在巴勒斯坦,但是有些使徒也向散居各地的犹太人传福音。大多数的使徒,除了彼得和约翰外,最后都不知所终。约翰晚年在爱琴海上的拔摩海岛上被拘,他曾在今天土耳其半岛的(当时称为「小亚细亚」)众教会中事奉过。另外依据可靠的传说,彼得是在罗马殉道的,可见他的脚踪也到过罗马帝国许多地方。

    多马是使徒中较特殊的一位。依据早期教会的传说,以及近代发现的《多马福音》[2]残卷,多马很可能去过印度。有人甚至说多马死在中国(当然这或许有点夸大)!但是多马的宣教对象,主是罗马帝国以东地区(如巴比伦、波斯)的犹太人,大致上应该是很可信的。

    除了使徒之外,另外一位值得注意的教会领袖是耶稣的亲兄弟雅各布。他和其它的兄弟在耶稣生前,并未信从耶稣。但是耶稣复活时,曾特别向他显现(林前15:7)。之后他成为耶路撒冷教会的主要领袖(徒15:13),甚至与彼得、约翰并列为教会的「柱石」(加拉太2:9)。他也是犹太信徒中保守派的领袖。新约圣经中的《雅各布书》就是他所写的。至于《犹大书》,则是耶稣另一位兄弟犹大所写。

    (2)讲希腊文的犹太裔使徒及教会领袖

    初期教会也有许多教会领袖是讲希腊文的犹太信徒。耶路撒冷教会,有许多信徒是由外地来耶路撒冷朝圣的犹太人,却因五旬节圣灵浇灌的神迹而信主的。这些信徒曾因受忽略而抱怨过(徒6:1),因此教会选出的第一批「执事」,如司提反、腓利等人(徒6:5-6),大多数是讲希腊文的犹太信徒,因为他们的名字都是希腊人的名字。其中以司提反和腓利最着名。

    司提反是教会历史上第一位殉道者。腓利则是第一位跨文化宣教士,他不但将福音传到撒玛利亚(徒8:5-12),并且也传给了衣索匹亚的太监(徒8:26-39),最后他定居在罗马军队的驻防城该撒利亚(徒8:40)。

    巴拿巴是另一位着名的讲希腊文的犹太裔教会领袖。他出生在居比路(徒4:36,今称赛浦路斯),因此精通希腊文。所以当第一个巴勒斯坦以外的教会在叙利亚的安提阿成立时,耶路撒冷教会就派他前往督导。后来安提阿教会在他的领导下,不但教会蓬勃发展,也成为宣教的中心。

    还有一位着名的人物是亚波罗。他出生于埃及的亚历山大(徒18:24),那里不但有数十万的犹太人,更是北非着名的学术重镇。因此亚波罗的希腊文造诣,必然不在话下。后来亚波罗也成为神所重用的布道家。

    但是最主要的人物仍是使徒保罗。他诞生于大数城(在土耳其东南的海边),这是当时罗马帝国境内三个着名的大学城之一(另外两个是希腊的雅典,及埃及的亚历山大)。所以在使徒中,他受希腊文化的熏陶最深。但是保罗也同样受过严紧的犹太教训练,他是受教于当时最孚人望的犹太「拉比」(即「教师」之意)迦玛列门下。正因他具备这种双重文化的背景,保罗成为向非犹太裔的外族人传扬基督福音的最佳人选。

    (3)外邦人信徒领袖

    另外也有一些不是犹太人的教会领袖,例如保罗的同工百基拉(徒18:2)、路加(歌罗西4:14)、腓利门,及保罗的门生如提多、提摩太、特罗非摩等人。这些人日后都逐渐取代犹太裔的教会领袖,成为罗马帝国内教会的新一代领袖。

    III.主要宣教里程碑

    (1)耶稣升天前宣告的「大使命」(徒1:8)。

    有关「大使命」的经文,除了马太福音28章19-20节之外,其实使徒行传1章8节也是极为重要的经文。在这段耶稣最后的吩咐中,耶稣已经展示给门徒们有关宣教的蓝图。换句话说,从耶路撒冷、犹太全地、撒玛利亚、直到地极,所代表的,不仅是地理上由近及远,也是由同文化至异文化的宣教事工。事实上,整本使徒行传就是在描述,这由耶路撒冷直到「地极」的宣教历程。

    (2)五旬节圣灵降临,三千人信主(徒2章)。

    五旬节的神迹,是极重要的划时代事件。就宣教而言,这是神自己主动安排的突破性事件。在当天有三千人信主,其中有许多来至各地的犹太人。这些人当中,固然有些人后来留下来定居在耶路撒冷(例如巴拿巴、司提反等人),但是也必然有些人回到侨居地传福音,甚至建立了教会。

    在罗马帝国以东的米所波大米和帕提亚(即波斯)等地蓬勃的教会,非常可能就是由这些在五旬节信主的信徒们回去后建立的。其它如北非的吕彼亚(即利比亚),甚至罗马的教会,也可能都是他们创立的。因此,五旬节吹响了普世宣教的号角,宣教士们开始前仆后继地迈向福音工场,直到今日。

    (3)司提反殉道,门徒四散(徒8:1-8;11:19-26)。

    司提反殉道,不仅是基督教与犹太教分道扬镳的开始,同时在宣教历史上也是重要的里程碑。由于受到逼迫与压力,信徒被迫流亡,结果却使福音被传到撒玛利亚(徒八章),及安提阿(徒十一章)。也就是说,神好像搅动了鹰巢,迫使幼鹰离巢习飞。神迫使信徒们离开耶路撒冷,离开犹大,进入撒玛利亚人及外邦人中间,以执行神的大使命。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时期的宣教事工,都是草根性、自发性的,而不是有策略的、有组织的活动。主要的宣教活动,都是由一般信徒,而非专职宣教士来进行的。

    (4)安提阿教会差派巴拿巴和保罗去远方宣教(徒13:1-3)。

    安提阿教会差派巴拿巴和保罗去远方宣教,是教会首次主动差派宣教士外出宣教,因此也是另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自此之前,安提阿教会是由教会信徒建立的(而非由传道人或宣教士创立的)。耶路撒冷教会是在被动的情况下,才差派巴拿巴前往探视的。

    然而保罗和巴拿巴的宣教之旅,却是在圣灵的带领下,教会首度主动差派宣教士前往福音未达之地。后来这成为教会宣教的主要模式,也就是由宣教士作前导,前往未得之民中间建立教会。

    (5)耶路撒冷会议确立文化与信仰之分际(徒15:1-31)。

    随着基督教快速的成长,非犹太裔的信徒日渐增加,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信徒,为了是否仍须严格遵守各种犹太礼仪引起了争执。其中争论最大的问题是犹太人对食物的禁忌和割礼。最后在公元49年的耶路撒冷会议中(徒15:1-29),教会领袖们才达成共识。他们采纳了以使徒保罗及彼得所提的建议,将「信仰」与「文化」作适当的区隔,不再要求外邦信徒遵守犹太人的文化和习俗,才解决了这个争议。

    耶路撒冷会议是基督教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这个决议也成为日后基督教在不同文化中宣教的准则。从此外邦信徒开始大量涌入教会。因此,在公元60年左右,除了巴勒斯坦的教会之外,罗马帝国版图内的教会,都已转变为以非犹太人为主体的教会。

    IV.主要宣教策略

    (1)以城市为中心

    保罗传教的基本策略有两个:(i)以大城市为中心,(ii)以犹太人聚集的会堂为起点。他宣教的脚踪大多停留在大都市。譬如说,他停留最久的两个都市:哥林多及以弗所,分别是罗马帝国亚该亚省及亚细亚省的首府。他的目的,是要尽快地在都市中建立坚强的教会,让他们能够自立。换句话说,保罗不但重视传福音,他也极为看重门徒训练。这却是今天宣教事工中最容易产生的「盲点」。

    他的都市宣教策略,日后形成了以城市教会为中心的教会体系。这些城市教会,将负起继续在乡村及都市外围地区宣扬福音的责任。这种唇齿相依的关系,一方面使基督教迅速传至都市及村庄,另一方面也逐渐形成日后中古世纪的「教区」制度。

    (2)以犹太会堂为起点

    保罗以犹太会堂为起点的策略,是促使基督教在罗马帝国迅速广传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当时,犹太人散居在罗马帝国各大城市之内,总数约有七百万人,占帝国人口的百分之七[3]。在犹太人的小区中,几乎都有犹太教的会堂。同时在犹太会堂中,也还有一些归依犹太教的外族人士,他们被称为「虔诚人」[4]。因此,每当保罗在犹太会堂中宣扬基督福音时,不仅可以吸引一些犹太信徒,往往也得到许多「外邦」信徒。然后就从这些信徒开始,保罗建立了许多各地的教会,发展极为迅速。因此,最早期的基督教,犹太色彩浓厚,外人很难分辨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差异,而教会领袖也多半是犹太裔的信徒。所以依据使徒行传11:19的记载,最早期的基督教,主要仍是在犹太人中传播。这现象不仅在巴勒斯坦的教会是如此,即便在巴勒斯坦之外亦然。

    到公元100年左右,教会最兴旺的地区,仍然与犹太人群居之地有许多重迭之处。直到第二世纪,教会才开始扩展到没有犹太人的地区发展。

    但是后来由于下列三个因素使得基督教与犹太教渐行渐远:

    (i)教义上的冲突,

    (ii)犹太民族的排外性,和

    (iii)在巴勒斯坦发生的反抗运动。

    在教义方面,基督教和犹太教最大的冲突在于耶稣的身份问题。对基督徒而言,耶稣是「弥赛亚」(系希伯来文之音译,即「受膏者」之意,希腊文之音译为「基督」),是神的独生子。祂是神成为人的形状,来到人间,为替全人类赎罪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因此,基督教的基本信仰乃是建立在基督的救赎、基督的复活及基督的再来等信念上的。而犹太**则期盼一位「民族救星」式的弥赛亚,他们无法接受一位为救赎人类而被钉十字架的基督。同时,犹太人的「独一神论」也使他们难以接受神是「三位一体」的概念。这种教义上的差异,使得两者越来越水火不容。

    其次,犹太人的民族性极为排外,这是由于他们经历亡国之痛,因此更希图保持信仰及血统的纯正。他们以「神的选民」自居,即使在落难他乡之际,仍然能挺身昂首,傲然卓立。他们拒绝与那些未受割礼的「外邦人」吃喝交往,更不屑于与他们称兄道弟的。然而基督教却是一个向万国万民开放的普世福音。那些基督徒秉持着耶稣及使徒的教训,不分种族、文化、贫富、贵贱、男女,彼此以兄弟姊妹相称,亲如家人。这在极端保守的犹太**看来,是匪夷所思的。因此,排他性强的犹太教与包容性大的基督教,自然发生冲突。

    最后,使犹太人与基督徒分道扬镖的最重要因素,乃是发生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革命战争。犹太人在罗马帝国的铁腕统治下,曾有近百年相安无事的日子。但是由于罗马巡抚的横征暴敛,终于在公元66年暴发了叛乱。罗马军队在敉平这场暴乱时,约屠杀了六十万至一百二十万犹太人[5],并且焚毁了圣殿。在这个时期的犹太裔基督徒却逃离了故乡,群居在约旦河东岸的比拉城。犹太人指责基督徒的叛逆与懦弱;基督徒却将圣殿之毁灭,视为耶稣预言(马太福音24:15-22)之应验。双方的仇恨日益加深,而基督徒也希望与叛乱的犹太人划清界限。至此,基督徒乃与犹太**完全仳离。到第二世纪初,许多犹太人的会堂,已经明文规定,不准基督徒到他们会堂中一起敬拜神。

    (3)以生活见证及使徒教训为基础

    使徒时代的教会还在雏形阶段,因此很少有专职宣教士(保罗是例外),福音的广传,主要是依赖一般信徒。这些信徒没有专业的宣教训练,连基本信条都尚未确立,因此他们传福音主要是以生活见证的「友谊式布道法」。

    使徒行传中记载许多初期教会信徒的榜样,是值得后世学习的。他们「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2:42),而且「凡物公用」(2:44-45)。他们美好的生活见证,固然吸引人来归信,但是其动力及指导原则,都来自圣经的教导。这一点是与民间宗教大异其趣的。民间宗教通常没有严谨的经典为其教义的核心,而是以灵异及教主的个人魅力,来吸引群众。基督教之所以能维系两千年而不变质,就在于坚持以圣经为基础的教训。

    同时在道德方面,基督教不但重视个人的操守,也强调公共道德。基督教自始就鼓励信徒捐献,并且关顾穷人、孤儿及罪犯。并曾在早期某些地区实施共产主义式的小区生活,但是主要还是以自由捐献的方式。这种捐献,用现代术语来说,是一种自愿的「财富再分配方式」,对于减少贫富悬殊,有明显的效果。这些见证及榜样,在不信主的群众中间,也普受好评与重视。

    (4)以文化「适应」(Accommodation)为原则

    在这个时期,基督教与罗马文化广泛的交流还不太明显,但与希腊文化的交流,则已经展开了。基本上,这个时期基督教的宣教策略是采取「适应」的模式[6]。也就是说,如果当地习俗与基督教的教义不相抵触,教会会采取宽容的态度;但是如果有冲突,则教会也绝不轻易妥协。然而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在这个时期,整个罗马帝国大致上是以希腊文化为主流文化,「同构型」很高。因此在宣教过程中,因为文化差距太大而造成宣教的障碍情况还不多。

    这个时期一个文化适应的范例,乃是《新约圣经》中的《约翰福音》。与《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及《路加福音》三本耶稣传记相比,《约翰福音》有明显的希腊色彩。他以希腊哲学家所熟知的「道」(希腊文是logos),来介绍这位成为肉身、活现在人面前的基督,可以说是匠心独具,而且贴切地将希腊人和犹太人对神共有的概念表达出来。

    因此,《约翰福音》和使徒保罗的书信,都可以说是文化适应的最佳范例。在公元100年以前,《新约圣经》的二十七卷书,都已先后完成了,且广泛地在各教会间流传。藉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宗教之间,找到了共通点,可以作为以后进行更深刻的文化会通的基础。

    参注:

    1威尔杜兰(WillDurant):《世界文明史:基督时代》,台北幼狮书店,1973,247页。

    2《多马福音》可能是主后第二或第三世纪的伪经,内容虽然也有些耶稣的言行录,但是故事的神秘色彩及荒诞成分较多。或许这是早期教会未将之列为正典的原因。

    3《世界文明史─基督时代》,162页。

    4譬如像使徒行传10:2的意大利军官哥尼流,就被称为「虔诚人」。

    5《世界文明史─基督时代》,161页。

    6LouisJ.Luzbetak:TheChurchandCultures,Maryknoll,NY:Orbis.1991.p.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