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拉丁教父时代 (300-500 AD)
    君士坦丁归信基督教,不但是基督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极为戏剧性的过程。依据历史家优西比乌(Eusebius)的记载[1],在公元312年一场争夺王位的决战前夕,君士坦丁看见天空有十字架,并有文字写着:「靠这记号,就必得胜。」翌日,君士坦丁的军队,就拿着有基督记号的盾牌,高举有十字架与X和P两个字母(这是希腊文「基督」的头两个字母)的旗帜,与对手决一死战。结果君士坦丁的军队大获全胜。过了一年,君士坦丁就在米兰下了一道诏谕,宣布停止对基督徒的逼迫,并赋予基督徒在法律前与众人平等的地位。

    同时也在此时,拉丁文已逐渐取代了希腊文,成为帝国内通行的主要语文。当时的「教父们」,也都是以拉丁文来写下他们的主要神学作品,因此这个时期称为「拉丁教父时期」。

    I.时代背景

    1.罗马帝国与基督教的关系

    (1)自313年君士坦丁颁布「米兰诏谕」后,皇帝就由基督教的逼迫者转变为保护者了。

    君士坦丁的行动究竟是出于宗教信仰或是一种圆滑的政治手腕?很多历史家认为是后者[2]。因为一方面,他的军队中以基督徒为主,支持基督教对鼓舞士气、团结人心有益。另一方面,基督徒的品格及对执政者的顺服,也有助于巩固君主专政的政权。何况这个新的宗教,或许还可以净化罗马的道德,并强化婚姻与家庭关系。

    不管他的动机如何,他对基督教的支持,似乎是与日俱增的。他赋予主教在教区内有审判的权利,豁免教会的不动产税,圣职人员又可免除某些公民义务。他自己还捐赠给教会大笔金钱;在君士坦丁堡及耶路撒冷兴建宏伟的教堂;并定星期日为圣日,使百姓可以不作工,而去教堂作礼拜。这一切措施,都让当时的基督徒欢欣不已,向神感恩赞美。

    但是君士坦丁并未将基督教列为「国教」。这是到七、八十年后,才逐渐演变的现象。然而,大多数的罗马皇帝,都以基督教的捍卫者自居,因此打击异端及异**绝不手软。教会领袖也往往请求皇帝将背叛为异端者,处以监禁或流放的惩戒。

    (2)罗马皇帝介入基督教的内争越来越深、越来越多。

    由于基督教内部的纷争,最后往往找皇帝仲裁,使得罗马皇帝的介入越来越深。首先发生冲突的是有关「多纳徒派」(Donatist)的纷争。「多纳徒派」是一个严谨自律的教派,强调圣洁及与世界分别的生活。他们请求皇帝废除一位曾在大逼迫中放弃信仰的人为主教。结果皇帝所授权的主教会议,却维持原议。后来这些「多纳徒派」的领袖说:『皇帝与教会有什么相干?』因此受到打压。

    另外一个例子是有关「亚流派」(Arian)的异端问题。为了协调这个争议,君士坦丁在325年于尼西亚召亲自主持了第一次大公会议。在会议中一方面确定「亚流派」为异端,另一方面也制订了「尼西亚信经」,作为正统教义的宣告。但是君士坦丁却一直想包容「亚流派」,甚至将坚决反对「亚流派」的亚他那修予以放逐。这是教会与皇帝之间微妙关系的例子。

    因此,君士坦丁与他之后的罗马皇帝们,一向认为自己不但是教会的保护者,也是教会争论最后的仲裁者。在东罗马帝国治下的东方教会(即后来的「东正教」),似乎默认了这个事实。然而以罗马教皇为首的西方教会,却一直用各种方式来抗拒这个观点,虽然最后往往有时还是只有屈服。但到了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时,情势就完全改观了。

    (3)罗马主教的地位日益高升,在第六世纪左右逐渐在西方独霸一方,最后形成「教皇」。

    在初期教会时期,耶路撒冷及安提阿两个教会有独特的地位。然后随着信徒人数的增加及分散,埃及的亚历山大和罗马的教会的影响力,也逐渐提升。到了君士坦丁皇帝迁都君士坦丁堡之后,无形之中,君士坦丁堡教会的地位也更加重要了。所以在第五世纪初,基本上这五个教会的主教的地位应该是平起平坐的。虽然罗马主教屡次以「彼得继承人」自居,期望取得优越地位,但是却未被其它地区教会所接受。然而第五世纪后半情势的发展,却使罗马的主教逐渐成为独树一帜的「教皇」。

    首先,当罗马皇帝无法保护罗马城时,却是罗马的主教利奥一世(LeoI,446-61)救了她。因为那些先后入侵西罗马帝国的蛮族,有许多原先已经接受基督教的信仰。像东、西哥德人,在第四世纪初,就已经接受了基督教,且有了哥德文的圣经,只是他们是属于被列为异端的亚流派[3]。还有同属日耳曼族的汪达尔人及布根地人,也是亚流派的基督徒。因此这些蛮族对罗马的主教都还很尊重,才能略有节制,免得生灵涂炭。所以,教会在西罗马帝国烽烟四起、群龙无首的关键时刻,却仍然能屹立不动,成为乱世的中流砥柱。而罗马的主教的角色与地位,更是无可替代了。

    另一方面,回教在第七世纪中崛起,迅速地席卷中东、小亚细亚及北非。因此五大教区失去了三个,仅剩君士坦丁教会可以与罗马教会分庭抗礼。因此自第八世纪开始,罗马的主教就被尊称为「教皇」(Pope),领导西方世界的教会。

    2.罗马帝国的政治情况

    (1)北方及西方蛮族日益猖獗,迭次入侵。

    然而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罗马帝国从第四世纪开始,已经日暮途穷了。在罗马帝国的外围有许多蛮族,其中最主要的是日耳曼裔的哥德人。公元376年,西哥德人因受匈奴人的**,而越过多瑙河入侵罗马帝国。这些哥德人虽然最后被逐出东罗马帝国,但是他们又联合了其它的日耳曼部族攻打帝国的西方。

    在第五世纪开始,西罗马帝国就多次遭到蛮族的入侵,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下列几次:

    410年西哥德(Goth)国王阿拉利(Alaric)攻占罗马城

    452年匈奴王阿提拉(Attila)进攻意大利

    455年日耳曼人汪达尔族(Vandals)劫掠罗马十四天

    476年罗马军队的蛮族将领叛变,西罗马帝国灭亡

    公元410年,阿拉利率领西哥德人攻占罗马城,六天六夜之久,蛮族洗劫了这个大城。对罗马帝国内的百姓而言,这是令人震惊的事。许多异**责怪基督徒背弃了罗马神明,致遭此劫。奥古斯丁为了回应异**的控诉,就写了他的不朽名着《上帝之城》(TheCityofGod)。他强调地上的国度或教会,并不等同于上帝的国度,只有真信徒才是上帝之城的子民。

    然而,西罗马帝国并没有因罗马的沦陷立刻灭亡,还苟延孱喘了六十多年之久。公元452年,匈奴王阿提拉入侵意大利,准备进攻罗马,后来因罗马教皇利奥一世的交涉才撤兵。公元455年,另一支日耳曼裔的汪达尔人继侵占西班牙和北非之后,渡过地中海进攻罗马。这次又是因着教皇利奥一世的求情,才使罗马在经过十四天的揉躏之后,还幸得保存。到了公元476年,罗马军队的蛮族将领叛变,自立为王,强迫罗马皇帝退位,西罗马帝国至此正式灭亡。但是东罗马帝国(或称「拜占庭帝国」)则还延续了一千年之久,直到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才沦陷于土耳其人手中。

    (2)帝国国势日衰:人口锐减、道德败坏、阶级斗争、赋税烦重、战争频乃

    罗马帝国为何衰亡?这是历史上的热门话题。吉朋(EdwardGibbon)在他的名着《罗马帝国兴衰史》中断言,是基督教毁了罗马帝国[4]。他说基督教不但对古典文化宣战,又使人们从积极的现实生活转变为消极地准备世界末日的来临。正当罗马帝国号召人去作战时,基督教却散布和平与不抵抗的观念,并鼓励人拒服兵役。因此,基督教的胜利,就是罗马帝国的灭亡。

    上述这些评语,的确有部份属实。但是正如名历史家威尔杜兰的看法,基督教的成长,与其说是罗马帝国衰颓的「原因」,勿宁说是罗马帝国衰颓后所造成的「结果」[5]。因为在基督教开始传播之前,罗马帝国的宗教与道德已经瓦解,所以基督教才能快速地发展。公平地来说,基督教对罗马帝国伦理道德的重整,颇有裨益,但是并不能力挽狂澜。实际上,罗马帝国的灭亡,不是由于外力的摧毁,而是由于内部的腐蚀所造成的。

    罗马帝国倾覆的基本原因,是在于她的人口锐减、道德风气败坏、阶级间的斗争、赋税繁重、战争频仍[6]。人口减少是因为中上阶级的节育、堕胎,加上瘟疫与战争,使帝国西部人口锐减。到第四世纪左右,大部份的罗马军队都是日耳曼人或其它外族的雇佣兵。罗马人原有的纯朴、刚健的性格,也在耀眼的财富中消失殆尽。同时,为了上层人士的奢侈享受,国民税负极重,民不聊生,阶级间的矛盾日增。加上内战频频,耗损极大。所以,罗马帝国的败亡,内部的因素才是主要原因。

    3.语言

    到第四世纪开始,拉丁文以取代希腊文的地位,成为罗马帝国最通用的文字。这种情况延续了一千多年,直到十七世纪,所有欧洲各国的法律、外交、学术文件,都是用拉丁文。举例而言,所有牛顿的科学作品,都是用拉丁文写的。因为拉丁文是当时的唯一国际语言。

    因此这个时期教父们的着作主要都是用拉丁文写成的,其中最着名的是奥古斯丁和翻译拉丁文圣经的耶柔米。而且从四世纪中叶开始,西方教会中的崇拜,也都改用拉丁文来进行。可是以君士坦丁堡主教为主的东方教会,仍然保持以希腊文进行崇拜及着述。这语言上的差异,后来造成东西方教会的误解及裂痕,最终在1054年东西方教会完全决裂。

    然而采用拉丁文的结果,也使西方教会中很少人再花心血去研究希腊文及希伯来文,即便是神职人员及圣经学者,也都完全依赖拉丁文圣经来教导会众。这种情形直到十三、十四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才开始改观。

    II.基督教所面对的挑战与问题

    1.异端的分争—亚流派(Arianism):

    这是在318年由亚历山大长老亚流所创的异端,影响极大。他主张只有圣父是真神,基督只是受造物,但是他比一切受造物为早。可是他坚持基督并不与神同等。亚流的思想在教会中流传甚广,争议性也很大。为此君士坦丁召开了第一个尼西亚大公会议,来专门处理此争端。

    尼西亚会议的结果,判定亚流派为异端,并订立了「尼西亚信经」,明确提出「三位一体」的神学观,以对抗亚流主义。但是直到今天,亚流主义的异端仍然在基督教圈子中借尸还魂,最明显的就是「耶和华见证人会」及「摩门教」。这两个异端都否定耶稣的神性,认为祂只是天使长,是受造之物。我们必须防止亚流主义的异端再现。

    亚流本人虽被流放,但是他的影响力并未消失。相反地,特别在东方教会及亚美尼亚一带,亚流主义往往是主流派思想。同时罗马皇帝中,不乏亚流主义的支持者或同情者。因此亚流主义一直在罗马帝国中阴魂不散。而且到了第五世纪,许多在罗马帝国版图外围的蛮族,如西哥德人归信了亚流派的异端,以后更使大多数日耳曼人都成为亚流派的信徒。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这些亚流派的蛮族,却在罗马主教的感化下,渐渐转到正统的基督教信仰,亚流派的异端在欧洲才慢慢消失。

    2.异教的混杂(Syncretism)

    对基督教的发展来说,君士坦丁的「米兰诏谕」是利弊互见的。由于作基督徒突然成为一种殊荣,而且有各种物质的、政治上的好处,因此成千上万的人涌进了教会。但是「量」的增长却同时带来「质」的降低[7],教会领袖们开始有争权夺利的事情,信徒们也有世俗化的倾向。同时,因为大批的异**涌进教会,许多异教之风也带入了教会。

    (1)节日和庆典

    君士坦丁在归信基督教以前,极为崇拜太阳神。因此他在许多地方似乎将基督与太阳神视为一体。例如他在321年把每星期的第一天定为假日,称之为「崇敬太阳日」(星期日,Sunday)。大约在336年前后,十二月二十五日的太阳神生日也被改为「圣诞节」[8]。同时,原来罗马人在十二月下旬庆祝农神节的习俗,如送礼、点蜡烛、花饰等,也都变成圣诞节的习俗之一了[9]。

    (2)圣母及圣徒膜拜

    譬如说受异教多神信仰的影响,教会在第四世纪末开始敬拜圣徒、殉道者和圣母马利亚[10]。崇敬马利亚可能脱胎于希腊与罗马神中的黛安娜(Diana)女神或亚底米(Artemis)女神。但也有人认为是出自被称为「伟大童女」及「上帝之母」的埃及女神伊西斯(Isis)。

    而对圣徒及殉道者遗物(诸如骨头、头发、衣服碎片等)的迷信,也逐渐流行起来[11]。虽然教会从来没有教导信徒去敬拜圣徒,但是有些人却说这些圣徒有特殊地位,能听取信徒的祈祷,并把祈求直接呈给上帝,如同宫廷中的大臣一般。这种观念误导了许多信徒,甚至直到如今,仍有许多天主教和东正教的信徒根深蒂固地持守此观念。

    III.主要领导人物

    这段期间,最出名的教会领袖乃是亚他那修、耶柔米和奥古斯丁三位「拉丁教父」。有人说希腊教父使基督教比较神学化、形而上学化及神秘化;而拉丁教父则使得基督教较为伦理化、法律化和实用化[12]。

    1.亚他那修(Athanasius,300-373):「三位一体论」的捍卫者

    亚他那修是尼西亚大公会议的参与者,及尼西亚信经的起草者。他为信仰的纯正而努力不懈,曾五次为坚持真理而被放逐。他大部分的着作都是以反亚流主义为目标,其中最着名的是《道成肉身》。

    2.奥古斯丁(Augustine,354-430):提出「原罪论」及「预定论」的神学家

    奥古斯丁是基督教最重要的神学家之一,宗教改革时期的神学家如马丁路德等人,都从他的思想得到启发。他出生于北非,在罗马信主,原为摩尼**。后来他被派到北非的希波担任主教。他最主要的作品是《忏悔录》及《上帝之城》。他为了辩驳伯拉纠主义(Pelagianism)的偏差,所提出的「原罪」及「预定论」的观念,是基督教最主要的教义之一。

    但是他为了解决多纳徒派的争议,所提出有关「教会论」的教义,却引起争议[13]。他坚持有形的、有组织的教会,与救恩是密不可分的。他的观点呼应第三世纪的居普良(Cyprian)的名言:『教会之外,没有救恩』。这种观点迄今仍是天主教的基本观点,也是天主教宣教神学的立场。

    3.耶柔米(Jerome,345-420):翻译拉丁文圣经

    耶柔米晚年定居于伯利恒,过着隐居的修道生活,并同时向犹太拉比学习希伯来文。因此他几乎是西方教会唯一懂得希伯来文的人。他最伟大的贡献,乃是以二十三年的努力翻译了拉丁文圣经,称为「武加大译本」(Vulgate)。其中旧约部分,他没有采用希腊文的「七十士译本」,而是直接由希伯来文翻译过来。迄今,这个「武加大译本」仍是被天主教视为最具权威的拉丁文译本。

    IV.此时期主要的里程碑:「大公会议」

    在这期间,教会召开四次重要的国际性「大公会议」:尼西亚会议(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堡会议(公元381年)、以弗所会议(公元431年)和迦西墩会议(公元451年)。这些会议都是为了教会内的教义之争而开的,大会结束时所制订的「信经」,至今仍为希腊东正教、罗马天主教和大部份的基督教(新教)所共同接受。直到这个时候,基督教内部的教义之争,才算大致平息。

    1.尼西亚会议(325):

    这是第一次的大公会议,而且是由君士坦丁亲自主持的。主要的目的就是处理亚流派的异端。会议最后通过「尼西亚信经」,确认基督具有神性,并且宣布亚流派为异端。这是第一份写成为文字的信经,有划时代的意义。

    2.君士坦丁堡会议(381):

    虽然尼西亚会议已经定亚流派为异端,但是争论并未平息。在君士坦丁堡召开了第二次的大公会议。会议中除了再度确认「尼西亚信经」之外,更宣告了「圣灵具有神性」的信仰。至此基督教「三位一体」的基本教义才完全确立。而亚流派在罗马帝国版图内,在这次会议中才正式被清除。

    3.以弗所会议(431):

    这次大公会议,主要是要处理因教会派系权力斗争,而引发的涅斯多留派教义之争。涅斯多留(Nestorius)是安提阿学派的传道人,在看待基督的神人二性时,强调基督有完全的人性,这与亚历山大学派以寓意法解经,偏重基督的神性大异其趣。但是到了涅斯多留在428年被指派为君士坦丁堡主教时,就爆发了激烈的权力斗争。为了解决此争议,才召开了这次大公会议。在以弗所大公会议上,亚历山大主教以卑鄙手法将涅斯多留及支持他的叙利亚主教们,都列为异端,革除教籍。这次大公会议争议性很大,引起后患无穷。但是由于安提阿教区的主要势力在罗马帝国之东,及波斯帝国之内,因此涅斯多留派的影响力并未消失,只是迫使他们东移,大举迁入波斯帝国境内。但是他们日后却成为向亚洲传福音的主要力量。

    4.迦克墩(Chalcedon)会议(451):

    这次会议仍是要处理基督的神人二性问题。在这次会议中,通过了以罗马教皇利奥一世观点为主的「迦克墩信条」。这信条较平衡地地表达了正统的教义,肯定基督具有完全的人性,也具有完全的神性,但是只有一个「位格」。「尼西亚信经」和「迦克墩信条」成为基督教信仰的基本信条,为罗马天主教、希腊正教及大部分的基督教派所共同接受。甚至后来波斯教会(即涅斯多留派)也原则上接受此信条。但是涅斯多留本人及涅斯多留派并未被平反,所以教会也仍处于**状态。

    V.主要宣教途径

    1.透过教区发展乡村教会

    (1)以城市教堂为中心,发展外围乡村教会。

    直到第四世纪初,基督教才开始发展乡村教会。在此之前,教会主要集中在大都市。由于罗马皇帝对基督教采取优容的态度,大批信徒涌入教会,教会人数暴增。到了第四世纪中,整个罗马帝国的基督徒比例急速增加。因此乡村教会的建立,似乎是水到渠成,没有太大的阻力。以现代的名词来说,这可以说是一种「群体归主」(MassConversion)的运动。

    然而也因为如此,信徒们的质量及对真理的理解程度,也大为降低。无论在都市或乡村,第五世纪之后,成年人的洗礼逐渐减少,而被婴儿洗礼取代了。因此,教会固然建立了,根基却不扎实。到了第七世纪中,当回教帝国席卷大半罗马帝国的版图时,大部分的教会也就像摧枯拉朽般消失无踪了。这是值得警惕的。

    (2)以主教或圣职人员为主力,取代平信徒的巡回布道者。

    也是在第四世纪开始,平信徒自发性的传福音工作也就渐渐停止了。因为教会合法化之后,以圣职人员为主的「圣品阶级」就逐渐形成了,教会的主要事奉都由圣职人原来承担,平信徒的参与越来越少。所以乡村教会的建立,多半是由于主教外出旅行布道的结果。而乡村的圣职人员都是由城市的主教们指派和控制。以城市为中心的教区制度也就慢慢成形了。

    但是后来渐渐增多的「修道士」,却在某些程度上取代了早期的平信徒巡回布道者,成为向蛮荒地区宣教的主力。

    (3)大型教堂在城市纷纷建起,教会并在乡村拥有土地。

    当教区逐渐形成之后,城市中主教的权势也就越来越大,大型教堂也就纷纷建立起来。在第四世纪初期,有些教堂是接收异教的庙宇后改建的,但是后来君士坦丁捐献了许多宫殿给罗马教会,历代君王也斥资修建了不少宏伟的教堂,例如君士坦丁堡的圣索非亚(St.Sophia)大教堂,就是由东罗马帝国皇帝于537年建成的。当然大多数的教堂仍是由教会自己建造的,而且相当简朴。

    同时,除了信徒的奉献之外,君王的捐赠及政府的补贴,也成为教会主要的财源。教会财源大量增加后,也开始在乡间购置土地,然后出租给农民耕种,俨然变成地主阶级了。这对后来教会的腐化,有推波助澜的效果。

    2.修道士团体逐渐兴起

    (1)苦修的隐士(Hermit)取代殉道者,成为民间信徒景仰的对象。

    到基督教被接纳为国教之后,为了抗拒世俗化的潮流,「修道主义」(Monasticism)开始兴起,而且很快地传到罗马帝国各地,尤其是东方。而这些自愿脱离尘世,立志过圣洁生活的修道士,便代替了早期的殉道者,成为信徒敬重、崇拜的对象。最早的修道士可能是埃及的安东尼,他在公元270年开始过「隐士」般离群索居的日子。后来逐渐有修道士群居的情形,这是后来修道院的滥觞。

    早期的隐士多数是平信徒,大多是独居在沙漠或旷野中,偶尔会在一起领圣餐。大部分的时间是独自默想、读经及祷告。但是后来有些隐士们开始聚集在一起生活,逐渐形成修道士团体。

    (2)有些修道士团体逐渐发展成修道院(Monastery)的型态。

    团体的苦修主义是由帕科缪(Pachomius)在320年创立的[14]。他给后来的修道院建立了基本架构。但是对东方教会的修道主义贡献最大的乃是大巴西流(BasiltheGreat,330-79)。他曾修道多年,但是后来被任命为主教。他将教会与修道团体的关系连接起来,使修道院正式成为教会体制内的一部份。

    西方教会的修道院开始较晚,但是也很快发展开来。但是东方修道院比较注重个人灵修,西方的修道院则更强调群体生活及组织。东方修道院相当依赖国家的支持,西方的修道院则相当独立,比较不受政府甚至教皇的节制。同时,西方修道院纪律严谨,生活圣洁,成为培养主教的温床。奥古斯丁及耶柔米都曾在年轻时参加过类似的修道团体。

    (3)有些修道士团体兼有传福音的功能。

    在高卢(今日的法国)建立修道院的都尔的马丁(MartinofTours),是西方修道主义最着名的人物之一。他所建立的修道院,不仅是修道士静修之处,间接地,也成为他们向大多数未信主之法国农村传福音的基地。

    但是最着名的修道团体却是塞尔特人(Celts)所建立的修道院。由于第五世纪罗马帝国的战乱,许多杰出的圣经学者来到偏远的爱尔兰避难,因此建立了欧洲最好的修道院。这些在爱尔兰的修道院,培育出极多优秀的修道士。在第五世纪后,他们的脚踪遍及欧洲每一个角落,建立修道院,向未开化的蛮族传福音。所以他们在欧洲「基督化」的过程中,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

    另外帕提克(St.Patrick,389-461)的故事,也是极戏剧化的例子[15]。他曾在年幼时被俘虏到爱尔兰为奴,后来回到故乡英格兰。但是由于神的呼召,又回到爱尔兰担任主教,将基督教传至爱尔兰人当中。他极为看重布道工作,并且全力推动修道主义,培育出许多人才。

    3.「异端份子」反而成为积极向罗马帝国之外宣教的主力

    当罗马帝国境内的教会,正忙于处理教会内部的纷争,或在争权夺利,以致于无暇向外传福音的时候,却是两个所谓的「异端团体」,承当起向外传福音的责任。

    (1)亚流派将基督教传给哥德人,后来传至欧洲各地。

    由于亚流派在尼西亚会议中被定为异端,他们在罗马帝国境内的活动空间大为紧缩,因此他们大量外移,与帝国外围的蛮族有了接触。他们积极传福音的结果,大批的哥德人归主。主教乌斐拉(Ulfilas)更以拉丁字母,为哥德人创立文字,并为他们翻译了哥德文的圣经。后来当这些哥德人攻陷罗马城时,由于他们已经归主,才对罗马教皇利奥一世礼让三分,否则罗马更将生灵涂炭了。

    因此,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其周围的蛮族大多数是亚流派的信徒,但是他们的文明则刚刚起步而已。亚流派的宣教成果,是令正统教会汗颜的。后来由于亚流派的热潮渐渐消退,而且在正统基督教的领袖们的努力之下,才使这些蛮族后来都改回正统信仰。

    (2)涅斯多留派信徒将基督教传至波斯、中东、北非,锡兰、甚至中国。

    涅斯多留派的信徒,是以安提阿教会为中心。自使徒时代以来,他们传福音的脚踪就遍及印度、中亚、波斯一带。当涅斯多留派在以弗所会议被不公正地定为异端时,他们以幼发拉底河东岸的伊得撒(Edessa)为中心,建立了新的基地。后来又进一步被迫迁往波斯,成立了波斯教会。

    这些涅斯多留派的信徒,极有宣教的热诚,他们在亚洲的宣教成果斐然,足为后世学习。至于其细节,将另在第五章详述,在此就不赘言了。

    参注:

    1祁伯尔:《历史的轨迹─二千年教会史》,李林静芝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86,

    28页。

    2威尔杜兰(WillDurant):《世界文明史:基督时代》,台北幼狮书店,1973,324页。

    3《历史的轨迹》,61页。

    4EdwardGibbon,"TheRiseofChristianityandDeclineoftheRomanEmpire",inIssuesinWesternCivilization:Vol.1(editedbyLeonApt.Boston:HolbrookPress,1974),p.219-232.原文系取自TheHistoryoftheDeclineandFalloftheRomanEmpire,Vol2,p.1-2,54-70.

    5《世界文明史:基督时代》,340页。

    6同上,338-340页。

    7《历史的轨迹》,31页。

    8《基督教两千年史》,海天书楼,155页。

    9同上,141页。

    10同上。

    11《历史的轨迹》,52-53页。

    12《世界文明史─基督时代》,263页。

    13约翰?甘乃迪:《见证的火炬—二千年教会的属灵历史》,刘志雄译,1996。120-121

    页。

    14《基督教两千年史》,214页。

    15同上,3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