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阅读 5 言与意符
    子路问孔子,如果去国政混乱的卫国当政,什么是当首先推行的事,才可以拨乱反正,把国家搞好。孔子回答说:「必也正名乎?」意思是说,建立正确的语文定义。直爽卤莽的子路,对老师说:「哪有这种事!您老人家真腐迂得可以!」孔夫子听了,瞪眼正色,用浓重的山东腔,好好教训了他一顿:「阿由呀,你真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斥责了后,接着就

    开导,给他好好上了一课;《论语》「子路」章这样记载:

    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孔子在这里说明,知识是由形成的观念来的;缺乏观念,就不能有知识;而语文(名)必须有定义,才可以形成观念。因此,知识的首要在于语文。语文是传通的媒介,语文的意义正确传通了,道德政法才有标准,政事才可以上轨道,有规律。因此,必须「言无所苟」,使用语文不能够随便。

    荀子是一位了不起的思想家。他把「正名」的重要更加以发挥,并且主张制定语文意义,是政府的责任。他说:

    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故析辞擅作名以乱正名,使民疑惑,人多辩讼,则谓之大奸,其罪犹为符节度量之罪也。故其民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故其民悫;悫则易使,易使则公。其民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故壹于道法而谨于循今矣,如是则其迹长矣。迹长功成治之极也,是谨名守约之功也。(《荀子》「正名篇」)

    《荀子》的「正名篇」,虽以政治上的实效为主要目的,但他认知「名」(语意)和实可能不是一回事,必须使其合一,仍然足以位居世界最早语意学家。他认为订正语词的意义,统一语词的标准,使人说话为文不至于乱名托辞,而达到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他批判乱名托辞的人,等于伪造文书,等于造作假的尺度秤斗,使人失去标准,是大奸大恶,是一切纷争疑惑讼乱的起始。他对于语文认真的态度,和他的真知灼见,不仅远超过他的时代,就是到今天,也很少人有这样的认识。

    荀子之后不久,历史上出了一个恶例。《史记》「秦二世纪」记载:当时的丞相赵高擅权,想要作乱,恐怕群臣不服,就先设个试验。有一天,他把一匹鹿献给秦二世皇帝,说是一匹马。皇帝笑着说:「丞相错了吧?那是马呀,你称鹿为马!」其实赵高老眼不花,更绝不是头脑老得糊涂了,他是当朝廷作了个「官意测验」,请旁边立朝的大官们表意;有的识时务者顺他说是马,有的明哲保身,中立不表示意见;赵高记下几个称鹿为鹿的人,暗中「整肃」了他们。奇怪的是,赵高的意见得了大多数票,可见多数并不一定代表真理。

    这自然是有名的政治阴谋,但却是以语意学的方式表现日来。

    圣经说:主基督耶稣的名字「称为诚信真实,他审判,争战,都按着公义。……他的名称为神之道。」(启一九11-13)

    我们相信圣经是神的话。神的话的特点是真实可信的,如我们的主是真实可信的。这样,我们的信才有稳固可靠的基,我们的生活才有可以依据的标准。因此,圣经说:「人以训诲和法度为标准;他们所说的,若不与此相符,必不得晨光。」(赛八20)圣经又说:「祸哉!那些称恶为善,称善恶,以暗为光,以光为暗,以苦为甜,以甜为苦的人。」(五20)因为他们混乱了语文的意义,就是混乱了道德的标准。

    魔鬼的族类,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说谎言;因为魔鬼「心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是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之人的父。」(约八44)

    基督徒是属主的人,应该恨恶一切谎言;这不仅是应该恶假见证,说假话。「说谎话」的意思,是口里所说的,并不心里所想的。「嘴唇油滑,心口不一」(诗一二2),就是把的意义变更了。这都属于谎话。

    现代的政客们,最擅长这种邪门艺术了。他们作虚谎的许,说言不由心的称赞,又说了些没有定义的字,如:民主自由、人民……什至故意变更其字义,有时为了美化掩盖丑的事,有的是支吾其词逃避责任的方法,作doubletalk。些人,对语意学又怕又恨,对人家指出他们的语文把戏极不愿,是可以想得到的。

    对于基督徒来说,无论怎样的重视语文,都不会太多,无论怎样的强调语意学,都不会过分。虽然,基督教宗派林立,为人诟病,使人迷乱,但有一本共通的圣经,总是聚合的力量;如果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还是可以建立道德的标准,分辨是非。

    不幸,现在有人似乎是立心发愿,专作混乱的事。他们窜改圣经,连所新用的字义也不知道。或解释圣经,乱译新词,好像只是为了迷惑人。更可怕的是试图美化罪的面目,叫它不再那么丑陋,结果使人与罪接近狎昵,而不加警戒惕防,以致陷于罪里。这就像在可以使人灭没的流沙旁边,本来有个警告牌,上面画个代表危险的髑髅和交叉的枯骨,谁都知道那不好看,但可以收谨慎防避之效,警告的目的达到了,救许多人免于沉沦。以后有人来加以「美化」,把它改成了玫瑰花,写了「欢迎歇足」的字样。这件事本身似乎是无害的,谁都不会因欣赏这新招牌而损害一根毛发;但不要忘了,那招牌是立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其表意不同,人的反应也就不同,会招致悲惨的结果。这样作的人,动机是什么,出于谁的主使,绝不可不加注意。

    看看近年来的语文魔术成果:同性恋叫「另一种生活方式」,**叫「婚外情」,打胎叫「选择的自由」、「计划家庭」,哪知道自由的代价是一条小命儿,计划只是一个残忍的减号!酗酒叫「酒精习惯」,吸毒叫「化学品倚赖」,……还有许多。旧的罪恶有了好听的新名词,是帮助犯罪者的面子上好看些,良心不至于受伤。华人心理辅导者,也不甘落后,虽然搞不出什么新贡献,却也改了新译名,把性的selfcomfort,改译成「**」,而避免「自渎」,「自淫」不好听的字眼儿;似乎不知「**」是个太通用的语词,会引起混淆,也许这正是他们所要的。至于不好听的字,都跟从适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而改变了。想想看,如果法律语词中失去一切定罪的字眼,是否就天下太平?医学词汇中除掉一切病征名字,是否就等于健康了?

    有人说:他们不知道。翻译者和释经书「不知道」意义是什么,而竟然写了出来,岂不成了不知所云?

    但我们从圣经知道一个世代的情形:「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创六5)为什么会「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因为善的绝对标准没有了,人不再能想到向善的观念,成了一片昏黑。那是挪亚的世代;结果是神毁灭当时的世界。前车之鉴,不是很可怕吗?

    言与意符,是基督徒最基要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