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颜色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鼠标双击滚屏 (1-10,1最慢,10最快)

正文阅读 l9 谨慎推理
    不论圣经卷帙如何浩繁,也难以将每时代各个人的情形尽学备列。但圣经的真理仍然是超越时代的,足可以应付人的需要。这是说,圣经真理的原则,在应用上要加上推理,这有些与医学和法律上的情形类似。不过,在释经时推理,要注意:

    一、以神的话为依据;

    二、要敬虔谨慎深思;

    三、要注意加以约制。

    华人文化有祭亡,招魂,今生来世,各种说法。这些背景,依稀萦绕在信主华人的周围,自然会问起圣经中有没有讲到鬼魂的事。这样的好奇心,初无大碍,但如果避而不答而任其存在发展,不但引起疑问,也可能受惑而入歧途。曾经有圣经学者教会长执以至主教,借交鬼的人企图与亡子接触,是很可悲哀的事。近年来各种东西新宗教兴起,一班江湖骗人取利者,大谈其「灵界揭秘」一类的事,声称要揭开那黑色的幕帘,很能吸引人,圣徒更不可不防。

    圣经并没有说「人死为鬼」的事。但圣经明白禁止人交鬼(见利一九31,二○6-7;申一八10-12)。那些自称「能以精诚致魂魄」的人物,实际上是魔鬼撒但的代理人,他们所谓招来的魂,或是显现的鬼魂,实在都是来自撒但和他的差役(林后一二7),并不是来自「居间之境」的死人鬼魂,仿佛是真神与撒但中间的「第三势力」。「因为连撒但也装作光明的天使」(林后一一14),如果他的鬼群邪使装鬼作怪自然不足为奇。

    扫罗借隐多珥交鬼的妇人,招撒母耳的事(见撒上二八1-20),可以作为释解的例子:是真的撒母耳吗?这里有些事值得深思。

    一、扫罗是神借撒母耳膏立的,是以色列的首位君王,但他悖逆违反神的旨意,神命令撒母耳另膏合他心意的大卫为王。「撒母耳直到死的日子,再没有见扫罗」(撒上一五35)。这是说,撒母耳不是趋炎附势的人,他与扫罗之间的关系,纯由神的旨意而产生,也由神的旨意而维持;当扫罗违反神旨意时,二人的关系就断绝了,撒母耳以神的旨意为立场,是神所是,非神所非,有忌邪的心意。

    二、扫罗失去了对神的信靠,也失去了自信,看见非利士的大军就怕起来。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他「求问耶和华,耶和华却不借梦,或乌陵,或先知回答他。」(撒上二八6)他求告无门,才想起走邪路,求女巫。试想:圣洁公义的神,会借邪门僻径与他交通吗?忌邪的撒母耳会有可能为扫罗服务吗?

    三、即使撒母耳要向扫罗传达信息,或神要借他传达信息,必然没有可能借女巫的渠道(参林后六14-16),神可以借任何方法传达信息,但不会与彼列相交,也不会从权因势而

    行事。(参赛八19)

    四、撒母耳的灵从哪里来?圣经说:「交鬼者的声音出于地」(赛二九4)。但敬畏神的人,死后灵魂是往「亚伯拉罕的怀里」,或像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应许那同钉信主的强盗,与

    他同在「乐园」里(见路二三43)。虽然主爱人的灵魂,不愿人沉沦,但那在阴间火焰中受苦的聪明的财主,要求打发拉撒路显现人间,警告他五个弟兄免于沉沦,却没有得到应允,因为

    与神的法则不合。(参路一六19-31)

    五、再从结果看,「撒母耳」说:「耶和华已经离开你,且与你为敌,何必问我呢?」(见撒上二八16)真撒母耳的语气应该是「我怎能给你求问呢?」无论如何,假撒母耳只说了几句命定要死的话,既解决不了问题,也未劝扫罗悔改。而且「明**和你众子必与我在一处了」(撒上二八19)的话,只是说扫罗必死,并不是应许他与撒母耳忠心的先知同享福分,否则哪还算公义呢!

    六、我们还要注意,扫罗在那里一直并未见撒母耳,只是凭女巫居间绘声绘影(见撒上二八13)。把女巫的鬼话当真理,是很该考虑的问题。

    这样看来,神没有特差撒母耳向扫罗宣布死的恶信的理由。如果先知预言罪的刑罚,必然是神主动的宣告,向众人宣告,在事先宣告,希望人悔改。在扫罗事件上都没有这些,所以神必不作这种事。

    与此相关的经文,是主耶稣登山变像(见太一七1-8;可九2-13;路九28-36)。在山上,「忽然有摩西、以利亚向他们显现,同耶稣说话。」在此,我们所注意的焦点,是只在摩西。

    我们知道,以利亚是耶和华用旋风接他升天的(见王下二1-11)。我们也知道,血肉之体不能承受神的国,必朽坏的肉身,不能承受进入不朽坏的(见林前一五50-54)。因此,以利亚是忽然变化成为灵体被提,否则没有一个境界可以供他适合居住那么多年。至于摩西呢?圣经记载,神叫摩西登尼波山,望应许之地,却不许他进入迦南;「于是,耶和华的仆人摩西死在摩押地,正如耶和华所说的。耶和华将他埋葬在摩押地,伯毗珥对面的谷中,只是到今日没有人知道他的坟墓。」(申三四5-6)

    现在的问题是:在变像山上与主耶稣谈话时,摩西是什么样的体质?前面说过,撒母耳借隐多珥的女巫向扫罗显现,是应该否定的,因为不合神的法则和圣经的推理。在阴间火焰中的财主,想导演拉撒路显魂记,用特殊效果,惊世骇俗,也是被否定了。当然,我们也不能想像,摩西是灵魂显现。因此,剩下的可能是他像保罗所说末日的信徒,复活变化成灵体,才可进入神的国。在这里,我们想起犹大书九节「天使长米迦勒为摩西的尸首与魔鬼争辩」,似指是魔鬼掌握死亡,把持摩西的尸首,不肯让他复活变化,因而与执行命令的米迦勒争辩。这是犹太人的传说,也见于伪经《摩西被提记》;但不能说这经文是出于伪经,而是伪经据此经文立说。无论如何,这推论是合理的解释。

    不过,在应用经文推论时,不但要基于圣经的根据,还要小心考求,看有没有与别处经义抵触的地方,再加反求,在原则上有无不妥之处。推论如果与圣经原则违反,自然就无效。而且推论也只限于一般应用,不能建立重大神学教义,也不能**重大神学教义。

    可惜有不少释经的人,惯作不加约制,不负责任的推论。其例之-,是在保罗与巴拿巴争论的事上,任意诋论巴拿巴。这种作法,实不足取。

    从使徒行传的记载,我们看见,保罗(扫罗)奇妙的转变归信基督,门徒们还不敢信任他,是「惟有巴拿巴接待他,领他去见使徒」(徒九27-29)。在安提阿的教会,又是这位有爱心和善的辅导专家「劝慰子」巴拿巴,引许多人归主,建立了教会的根基;是他「又往大数去找扫罗,找着了,就带他到安提阿去。他们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会一同聚集,教训了许多人。门徒[被]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徒一一24-26)那教会差遣工人出去的时候,顺从圣灵差出了他们最优秀的领袖:巴拿巴和扫罗(徒一三1一3)。从居比路以后的行程,保罗逐渐得圣灵印证,成为二人中的领袖,并且有称呼马可的约翰,加入同工。

    保罗与巴拿已的争论,是在第一次宣道行程之后,回到安提阿。以后,他们想再去探访从前宣道各地的弟兄们。巴拿巴想再带他表弟马可同行;但保罗因马可从前在旁非利亚的别加,曾离开过他们,可能对初信的教会是不好的见证,就坚持不可再接纳他。「于是二人起了争论,什至彼此分开。」(见徒一五36-40)有人就解释说,从此以后,巴拿巴的工作就了了,不再被记念了。

    这是何等不幸的大胆推论!

    从那里所记载的看来,「巴拿巴带着马可,坐船往居比路去;保罗拣选了西拉,也出去,蒙弟兄们把他交于主的恩中。」似乎是暗指着教会更多同情保罗。但我们不能据以断定巴拿巴的工作不蒙记念,只因为使徒行传不再记他的事。如果这般推断,使徒行传后半不再记载的,还有彼得、约翰和其余的使徒们,难道他们也都「不蒙记念」?

    事实并不如此,以后,保罗写给歌罗西教会的书信说:「巴拿巴的表弟马可也问你们安。(说到这马可,你们已经受了吩咐;他若到了你们那里,你们就接待他。)」(西四10)这说明马可当时是与保罗同在同工。在保罗最后的书信里,他嘱咐提摩太:「你来的时候,要把马可带来,因为他在传道的事上于我有益处。」(提后四11)最后的称赞,才是最高的称赞。更多的属灵历练,使马可有第二次的机会。当我们读到:「耶和华的话二次临到约拿」(拿三11),看到那位伟大的先知也曾失败过,有恩慈的神,再使用悔改的人,耶和华的话再临到他,是何等大的安慰!如果一有差错,神就一笔勾销,又有谁能在他面前站得住呢?回转后的马可,写了马可福音;神使用他,人又能讲什么呢?在马可的回转蒙恩这件事上,相信巴拿巴和保罗都有贡献,可能也加上彼得。没有人,没有正确释经的人,敢于宣释「巴拿巴的工作不再蒙记念」!

    我们倒不妨推断,如此释经的人,可能把念旧恶,忘旧情的心理,影射在释经上。果真如此,可真是不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