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眼中的善与恶 恶的冲动的积极面
    人在幼小的时候是很单纯的。随着年龄增长,人就会沾染上很多欲望。这不是因为人生来就要背负原罪。对于罪和恶的问题,犹太人没有采取悲观的﹑宿命论的态度。根据犹太教的思想,“恶的冲动”的存在对人们人格的形成是必需的。

    至少,这样认为是有积极性的。食欲维持人的健康,**保证子孙的繁衍,所有欲让人保护自己的家庭和财产;有了权力欲政治才有可能,想在某一方面优秀的欲望促使人提高自

    己的能力;欲望的刺激让人从事生产活动。为了经营自己的基本生活,各种欲望都是需要的,而“恶的冲动”点燃了人的欲望。从生产活动来看,“恶的冲动”的存在是被当作正当的事物得到承认的。

    反过来看,“恶的冲动”和世界上别的事物一样,都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所以,人们没有理由对其进行全盘地否定。有人说撒旦是死亡之神,可在旧约《圣经》里面,撒旦是上帝的使者之一。他只是扮作一个恶人的角色,而不是一个和上帝相对立的异类。有这样一种积极的评价:上帝为世人创造了三种优秀的品格,即恶的冲动﹑羡慕和慈悲。“上帝能够看到他所造的万物,这真是太好了。”(摘自《创世记》)

    这里,“恶就是善”这种思想变得可能了。当人被“恶的耶次艾”控制的时候,恶的问题便产生了。如果人能对其管理和监督,就能让生活变得更高尚。犹太教将“恶的存在”理解为对人生固有课题的选择。

    上帝说:“看啊!人们为什么都在从事恶行呢?我当初创造人的时候,给了他们恶的耶次艾,也给了他们良知,为什么他们只择恶而行呢?”。

    上帝对亚当说:“伊甸园中的果实你都可以取来吃,惟独不能采摘长在中央的智慧树的果实和生命树的果实。”最初,亚当服从了这个命令,过着顺从天意的生活。但是最后,妻子夏娃还是引诱他吃了一枚甘美的智慧之果。这并不是因为他的良知受到麻痹。对于犹太人来说,麻痹的良知是不存在的。“良知”就是什么时候都以警觉的心去判断正邪和善恶,而麻痹的良知已经不是良知了。亚当如果当时和自己的良知对话,应该能拒绝诱惑的。亚当的罪就是不遵从良知,放任心中恶的冲动。

    人有选择善或恶的自由。对这个选择,上帝是不会加以干涉的。人如果顺从良知,“恶的冲动”就会在心中萎缩。但是,如果放任“恶的冲动”,良心就会萎缩。那时,良知的呼叫微弱得连本人都听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