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卷 二、经院哲学的前身
    二、经院哲学的前身

    教父哲学欧洲中世纪哲学,主要是指西欧5世纪至15

    世纪的基督教哲学。但这个哲学形态的孕育、生长却一直要追溯到罗马帝国的教

    父哲学;它所波及的地区也远远地超过了西欧,包括了北非、小亚细亚等地中海

    沿岸地区。

    公元1世纪初,罗马经过近300年的征战,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帝国的统一在客观上打破了各民族分离割据的局面,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

    统一。但是,帝国是建立在对劳动人民和被征服民族的残酷**和沉重剥削之上

    的。广大奴隶、平民和被征服民族频繁举行起义,进行反抗,但都遭到了罗马统

    治者无情的**。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帝国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和国家机器,而

    这又种下帝国内部争权夺利,互相倾轧的祸根。社会长期动荡不安,不仅使下层

    劳动人民,甚至使一些上层社会分子也深有朝不保夕之感。现实生活的严酷和摆

    脱这种状况的希望的破灭使人们只能到来世寻求安慰,只能到宗教中去寻求精神

    寄托。各被征服民族旧有的保护神由于不能履行保护本民族的职责而遭到遗弃,

    而罗马的宗教也只能适合那些对现实生活的幸福感兴趣的人。社会在呼唤一个新

    的世界宗教,基督教应运而生了。

    最早的基督教原是在西亚活动的犹太教诸多小宗派的一个分支,反映了被压

    迫群众的思想和愿望。它信仰唯一的神,即上帝耶和华,宣传平等博爱,鄙视富

    **贵,宣称救世主不久将降临人世,举行末日审判。面对新的形势,它放弃了

    严格的清规戒律和繁琐的宗教仪式,宣扬仅仅信仰基督即可获救,打破民族界限,

    实行经济互助,因而获得了下层民众的支持,迅速流传到帝国各地。但是,早期

    基督教仅仅是被**群众的消极运动,它对罗马统治者和富人的仇恨仅仅停留在

    语言上,行动上却是坐等救世主的降临。正因为如此,罗马统治者一开始就对基

    督教采取了怀柔、限制和**相结合的政策。

    2—3世纪,大批精神空虚的上层人物皈依教会,凭借其文化素养和经济势

    力篡夺了教会的领导权。至此,教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对统治者和富**贵的

    仇恨和诅咒变成了劝人驯服、爱仇如己,对今世末日审判的热望被来世获救的幻

    想取代,教会逐渐成了罗马统治阶级的驯服工具。323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召集

    罗马全境300多名主教举行的尼西亚宗教会议,制定了强制性的统一教条。392

    年,皇帝狄奥多西正式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并大肆**异教和异端。基督教终于

    取得了一统独尊的地位。

    在早期基督教传播过程中,为了取得罗马上层人士和最高统治者的理解和支

    持,教会中一批或多或少具有哲学素养的信徒出来从理论上论证和捍卫基督教信

    仰。他们借用古希腊哲学,主要是新柏拉图主义和新斯多亚派哲学,并根据教会

    的需要加以改造,阐述、制订教义,制订教规。这些人或奔走传教,或着书立说。

    借助他们的活动,基督教第一次有了相对完整的教义。

    因而他们被称为“教父”,他们的哲学思想就被称为“教父哲学”。教父哲

    学是基督教哲学的第一个历史形态,是经院哲学的前身。

    教父哲学约发端于2世纪,终结于6世纪。根据教父们活动的区域和使用的

    语言,后人把他们分为“希腊教父”和“拉丁教父”。在时间上,希腊教父早于

    拉丁教父。在理论上,以查士丁、塔提安、伊里奈乌等人为代表的早期希腊教父

    比较注重理性,注重形而上学,主要致力于上帝的“三位一体”、上帝与世界的

    关系等学说的建设。这种倾向被后来的亚里山大里亚基督教学派继承,形成了一

    个以柏拉图主义为依托的较为系统的宗教哲学理论。而以德尔图良为代表的早期

    拉丁教父则比较注重信仰和伦理,注重道德实践。325年召开的尼西亚宗教会议,

    统一了基督教信条,结束了各个教派激烈竞争的局面,所谓的正统派占据了统治

    地位。于是,基督教自身的建设工作加紧进行。在此期间,出现了着名的“罗马

    教会三大博士”,即安布洛斯(约340—397年)、杰罗姆(约347—420年)

    和奥古斯丁。但安布洛斯更多的是一个教会活动家,杰罗姆的功绩主要在于把圣

    经从希腊文翻译成拉丁文,真正代表这一时期基督教神学理论的则是奥古斯丁的

    哲学思想。奥古斯丁成功地运用柏拉图哲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宗教哲学,把教

    父哲学推向顶峰。但是,还在奥古斯丁有生之年,罗马帝国已在蛮族的冲击下风

    雨飘摇,罗马教会疲于应付混乱局面,无暇顾及教会哲学的建设,以致奥古斯丁

    后继乏人。许多哲学史家亦把奥古斯丁看作教父哲学的终结。历史学家甚至认为

    5世纪后欧洲进入文化凋零的“黑暗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尚可称为哲学家的

    只有波爱修。

    1.早期希腊教父原始基督教从犹太教中分化出来,并没有自己的独特教义,

    而是袭用了犹太教教义并加以对自己有利的解释。除了一套圣史和教义之外,有

    理论意义的部分非常的少。其中最主要的思想是:①上帝创世说:认为世界万物

    包括人类是上帝在6天时间内从虚无中创造出来的;②罪过说:认为人类的始祖

    亚当和夏娃在天堂犯了罪,上帝罚他们的后代到世上受苦,后来这种说法演变成

    了原罪说;③末世说:认为上帝终将派弥赛亚降临凡世,进行末日审判,在地上

    建立神的千年王国,而且这个末日已经为期不远。只是因为这个末日在现实中迟

    迟不肯来临,才又演化出了来世报应说。后来,在这些思想的基础上,又演化出

    了三位一体说。

    这些教义,对于已在意识形态领域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教会需要的是用哲学的词句和理论加以改造的系统的教义。而真正把哲学引入基

    督教教义的则是由基督教的教父哲学开始的。

    (1)查士丁

    在希腊教父中,最着名的早期人物是殉道者查士丁(约100—166年)。

    查士丁最初信奉斯多亚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后改信基督教,终生以哲学家

    身份到处游说,为基督教信仰辩护。能够确定属于他的作品有两篇:分别写给罗

    马皇帝安东尼。庇乌和马可。奥勒留的《护教篇》以及与犹太人特累封的一篇对

    话。查士丁一生爱好哲学,承认自己“喜欢讲授柏拉图”,但又认为只有基督教

    才能认识真理。在他看来,基督教既是哲学又是神启。因为一方面基督教说明了

    一切时代的哲学问题,另一方面,为了把人类从魔鬼、多神教和不道德的威势下

    解放出来,基督教又是必要的启示。因此,真正的哲学是先知和使徒们的言论,

    即圣经。上帝的观念和普遍的道德观念一样是人们生而俱有。但上帝自身是统一

    的、永恒的、非产生的、不可名状的。上帝以他的“道”(逻各斯)创造了圣子,

    圣子以“道成肉身”即耶稣;又以他的智慧(圣灵)创造了世界。查士丁对上帝

    的“道”进行了大量的阐述。他的基本观点可综述如下:①“道和上帝同在”,

    “道太初就存在”,它先于创造物。

    ②“道来自上帝”,是由上帝内心发出来的,“道”就是上帝的“内在理智”,

    它本身就是上帝。

    ③“道”在上帝创造万物时表现出来,是上帝创造万物的工具。

    ④“道”永恒地普照着整个世界,向所有的人启示真理。因此优秀的异**,

    例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也能部分地分享到“道”的启示。但是,“道”

    本身又是超自然的,人们在世界上所看到的只是一个模糊不清的“道”。完

    全的真理只有通过新苏格拉底,即“道成肉身”的基督耶稣来启示,只有坚信基

    督才能把握真正的“道”。

    此外,查士丁还谈到了人的灵魂不死和自由意志问题。他的思想对教父哲学

    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塔提安查士丁的学生塔提安(约130—180年),则认为基督教是唯

    一真正的哲学。在《斥希腊人》一书中,塔提安极力贬低希腊的科学、艺术和道

    德。

    他发展了查士丁关于上帝、道及其和世界之间关系的学说。在他看来,上帝

    自身没有原因,但却是一切存在的原因。一切存在归功于上帝的存在。在创世之

    前,唯有上帝存在。上帝产生了道,但他自身并不因此而有所减少,就象一个火

    把点燃许多火把并不减少自己的火一样。因此,上帝与道实际上是同一的。上帝

    通过道创造了万物。此外,塔提安还认为,人由肉体、灵魂、精神组成,只有精

    神是不朽的。塔提安最后倒向了诺斯替教派。①(3)伊里奈乌继查士丁之后,

    比较着名的希腊教父是伊里奈乌(约126—202年)。

    他出生在小亚细亚,后成为里昂主教,直至在那里殉职。他着有《揭露和批

    驳伪知识》,通称《反异端》。伊里奈乌之所以着名主要不是由于他同异**的

    论战,而是因为他同诺斯替教派的论战。他反对诺斯替教派主张的大神

    产生小神、小神产生世界的流溢说,坚持认为神只有一个,这就是借着自己

    的道创造世界万物的上帝。他坚持《旧约》的上帝与《新约》的上帝、创世主与

    救世主的同一性。伊里奈乌直接采用了圣父、圣子、圣灵这些名称。上帝是圣父,

    上帝的道化为肉体则是圣子,圣灵则是上帝的智慧。圣子和圣灵产生自圣父,但

    三者并没有先后之分,他们具有同一性质,是同一个上帝。

    上帝是全部,是整体。在伊里奈乌这里,“三位一体说”已具雏形了。

    2.早期拉丁教父:德尔图良公元2世纪末,在东方希腊教父们的影响下,西

    方教区也出现了一批护教士,在东方遥相呼应。德尔图良(约160—240年)

    ①诺斯替教派(Gnostikoi)是公元1至3世纪流行于地中海东部沿岸的神

    秘主义教派,他们认为物质和肉体都是罪恶的,只有领悟神秘的“诺斯”

    (gnosis真知)才能使灵魂获救。一部分早期基督徒亦倾向于该派而被正统

    派斥为“异端”。就是其中第一位重要人物。

    德尔图良出生于北非行省迦太基,他的父亲是罗马帝国派驻北非的一名军官。

    青年时期,德尔图良受过当时的高等教育,对历史、哲学、文学、法律乃至医学

    都有一定的知识,尤其擅长诉讼,曾在罗马当过律师。信仰基督教之后,德尔图

    良忠心耿耿,充分发挥善于辞令的特长为教会辩护,被教会尊称为护教学者和坚

    强的教父。德尔图良最早用拉丁文代替希腊文撰写神学着作,使拉丁文在西方成

    为传播基督教的工具。他创造了一些神学和哲学的专门术语,对以后的神学、哲

    学和文学都深有影响。晚年由于坚持严格的禁欲主义,终于同正统教会决裂,归

    入摩泰教派。①德尔图良的着作基本上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在米涅编辑的多卷

    本巨着《拉丁教父文集》里,收录了德尔图良31篇着作,其中最着名的着作是他

    于197年上书罗马皇帝塞普提米乌。塞佛鲁的《护教篇》,及《取缔异**》等。

    德尔图良所处的时代,基督教尚未取得合法的地位,罗马帝国对基督**还

    取敌视态度。出于时代的需要,德尔图良花费很大精力用于为基督教辩护。

    在向罗马皇帝上书的《护教篇》里,德尔图良为基督**辩护说,基督徒忠

    诚老实,光明磊落,加在基督徒身上的各种罪名是没有根据的,至于说基督徒反

    抗皇帝危害国家更是无稽之谈。恰恰相反,基督徒总是向“永恒的、真正的、生

    活的上帝祈祷”,“祝愿皇上万寿无疆”,“罗马帝国昌盛”。

    他们被指控为“敌人”,受尽“虐待”,成为“无辜的受害者”。其实,基

    督徒只是信仰上帝,追求真理,除此之外,别无他求。再者,基督徒是不怕为信

    仰上帝①摩泰教派是公元2世纪由小亚细亚的基督徒摩泰(Montanus)

    创立的,宣扬基督即将降临,主张严格的禁欲主义,3世纪初被宣布为异端。

    和追求真理而牺牲自己生命的。杀害基督徒,不会起任何作用。“我们遭受

    杀戮,说明我们得到胜利,我们虽被囚禁,我们却到处遨游“。”这些就是

    我们胜利的标志“。德尔图良郑重宣称,基督徒的血不会白流,”我们多次向你

    们证明,常常向你们预告:基督徒的血是种子。“(德尔图良:《护教篇》,第

    50节,见米涅编:《拉丁神父文集》)

    德尔图良把信仰上帝作为“善恶的试金石”,称基督徒热爱上帝,追求至善,

    异**甘心堕落,当魔鬼的奴隶。他认为基督徒与异**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

    基督徒信仰上帝而异**轻信哲学和世俗的知识。他说,在雅典和耶路撒冷之间、

    学园和教会之间,不存在任何调和的余地。一切世俗知识在上帝面前都是愚蠢的。

    基督徒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圣经即上帝的启示。他告诫基督徒,既要抵制异**的

    邪恶,又要坚定自己的信仰,不屈不挠,忠贞不渝。他声称上帝是生活的准则,

    是至高无上的法律,作为基督徒,难免要吃苦受难,因而要勇于坚持真理,敢于

    牺牲自己。他认为,企图逃避苦难,属于背叛自己的信仰、违抗上帝意志的不可

    饶恕的罪行。为信仰上帝,基督徒应把一切置之度外,视死如归。

    德尔图良为基督教辩护,宣扬无条件信仰上帝,为信仰牺牲一切的观点,深

    受教会的推崇,成为后来罗马教会的基本宣传纲领。

    德尔图良以贬低理性思想、反对哲学知识、推崇宗教信仰而闻名于世,人们

    常用“正因为荒谬,所以我才相信”这句话来概括他的思想本质。

    德尔图良在其所有的着作中,都强调绝对信仰,把信仰作为人类思维的唯一

    方式,否定理性,断言理性是靠不住的。人靠自己的力量完全无法认识真理、认

    识上帝的本质,因而就需要上帝的启示。启示不仅是超理性的,而且是反理性的。

    他声称,理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把理解不了的对象判别为不合理或不可能而加

    以否定。其实对象本身并非如此,是可以相信和肯定的。德尔图良在《论基督的

    肉体》一书中举圣经上耶稣死而复活的故事论证说:“上帝的儿子死了,正因为

    这是不合理,所以才是可信的;埋葬后又复活了,正因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是

    完全肯定性”(德尔图良:《论基督的肉体》第5节)他断言,真理不可能被理

    解,只可能被信仰,只有依靠人的灵魂感应和对教会权威的信服,才能把握真理。

    由于德尔图良确认宗教真理为最高真理,要求在思维结果与宗教真理发生矛盾时

    不肯定任何与宗教真理相矛盾的东西,从而为基督教哲学在信仰与理性的关系问

    题上定下了基调。

    在关于基督教问题的论证中,德尔图良提出基督化身的三阶段说。他认为,

    世界是由上帝在某一起始时间创造出来的,在此之前,上帝里已有一个与上帝同

    样先在的“逻各斯”或“道”,这也就是先在的基督的第一阶段。

    上帝借助“逻各斯”或“道”进行创造,创造出世界,产生出圣子,这是基

    督的第二阶段,最后,圣子以“圣灵降孕”的办法,借童贞女玛利亚取得肉身,

    降世成人,即“道成肉身”,先在的基督因而与肉体的世人沟通起来,是为基督

    的第三阶段。德尔图良的这种说法,为“三位一体”说提供了最初的哲学论证,

    于后来的公元325年在尼西亚召开的第一次基督教全体会议上

    被确定为正统的基督教教义。

    3.亚里山大里亚的宗教哲学公元2世纪末,在东方亚里山大里亚城的教理学

    校形成了一个企图把哲学与宗教统一起来的流派,史称亚里山大里亚基督教学派,

    其中最着名的人物是克莱门和奥里根。

    (1)克莱门克莱门(约150—211年)把知识和信仰的统一看作是真正的

    基督徒的任务。在他看来,上帝的“道”是最高的准绳。但是,为了从纯粹的权

    威信仰前进到知识的更高阶段,从孩童的智慧前进到成人的智慧,哲学是必要的。

    在希腊哲学家的心灵中,也分享有上帝的逻各斯的种子。在古代人类认识史上有

    两条河流,一条是犹太法律,一条是希腊哲学,这两条河流最后都汇总在基督教

    之中。基督教是关于显现在基督身上的逻各斯创造、教育、实现人类的学说。神

    是无名无形的,人们只能赋予神以否定的规定。圣子是上帝与人的中介。人的最

    高目的是借助于真正的知识上升到神。

    (2)奥里根克莱门的学生奥里根(约185—254年),是东方希腊教父中

    最着名的一位,也是基督教第一位系统的神学家和哲学家。在着名的教父中,唯

    有奥里根自幼就是基督徒。他出生在亚里山大里亚城,自幼在该城的基督教教理

    学校学习,受到严格的基督教思想教育,约203—231年,继任该校校长。

    在此期间曾与柏罗丁共学于萨长斯的哲学学校。由于触犯亚里山大里亚主教

    德麦特利欧,被以异端罪名革除校长职务,于232年又在凯撒里亚另立教理学校,

    吸引了众多追随者。奥里根倾向于新柏拉图主义,他力图借助古希腊哲学和当时

    流行的学说阐述和论证基督教教义。他不怕触犯传统,大胆地注释圣经,独到地

    提出许多发人深省的新颖论点,成为基督教新思想的播种者。他的学说为教父哲

    学的建立铺平了道路,在基督教哲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可是由于他的

    学说超越了基督教教会所许可的范围,因而没有得到象其他教父那样的重视和尊

    敬。教会虽然承认他是教父之一,但是他的学说却不时作为异端的典范而遭受谴

    责。250年被罗马当局逮捕入狱,出狱后不久就死去。他笃信圣经,终生坚守自

    己的宗教信仰,一再声称他之学习哲学,目的在于运用哲学的方法求证神学的真

    谛。他的宗教哲学思想实际上就是用圣经的神学思想来改造柏拉图主义,换言之,

    就是用柏拉图主义论证基督教神学。他曾明确声称:“如果俗界智人的儿子说,

    几何学、音乐、文法、论辩术、天文学是哲学的婢女,那么,关于哲学和神学的

    关系,我们可以说同样的话。”(转引自C.道松:《欧洲的形成》,1935年德文

    版第66页)这可谓是“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的最早提法。奥里根一生着述卷帙浩

    繁,保存下来较完整的为《论原理》与《驳凯尔斯》。

    ①上帝和三位一体。奥里根哲学的首要问题也就是基督教的最高问题——上

    帝。在奥里根看来,上帝不是人格化的耶和华,而是万物的永恒始基,是完满的

    “一”。(奥里根:《论原理》,第1卷,第1节)作为整体,这个“一”包含

    着圣父、圣子、圣灵这三者。圣父不断地生出圣子(“逻各斯”

    或“道”),圣子在基督耶稣身上取得肉身。但圣父之产生圣子,并不是把

    圣子分离出去,而是像太阳不断地放射光芒一样,圣子永恒地与圣父同在。

    同时,逻各斯又是上帝所创造的一切灵魂的原型,在这些灵魂中,圣灵是最

    高者。圣子产生于圣父,已不像圣父那样纯粹,因而是减弱了的本性,圣灵就更

    低了。但由于圣子和圣灵都是直接产生于圣父,不能与圣父分离。圣父、圣子、

    圣灵在本性上是统一的,都属于上帝这同一个神体。

    可以看出,奥里根关于三位一体的主要论点,是在套用新柏拉图主义的“太

    一”、“心智”、“灵魂”这三种假设进行论证的。他把“太一”当作至高无上

    的唯一的上帝,有时又作为圣父。这是抽象的无规定性的纯粹神体。这是万事万

    物的根源,它不可认识,难以形容。“心智”,圣父的逻各斯,也就是圣子,是

    可以认识的。它是从“太一”那里流出来的,是“太一”

    本身的流。“灵魂”意味着思想、宇宙之魂,它就是圣灵。而且奥里根还运

    用新柏拉图主义常用的太阳的例子加以形象地证明,强调圣父、圣子、圣灵三位

    一体的同时性。又利用“发射”和“产生”等过程,突出圣子、圣灵在表现形式

    上的差别性。可以说,奥里根运用了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使三位一体这

    个神学命题具有一定的哲学理论,这在过去是未曾有过的。他把基督教义推向一

    个新的理论高度,初步勾画出以上帝为主题的宗教哲学的轮廓。

    ②上帝和世界。奥里根所处的时代,基督教处于制造舆论、创立理论的时代,

    尚未能在思想界取得一统地位,对基督教教义的揭露和攻击时有发生,其中创世

    论尤其受到一些思想家的批判。据奥里根着作中摘录的言论和所作的评论看,伊

    壁鸠鲁主义者凯尔斯是对基督教《旧约。创世纪》发难的主要代表人物。凯尔斯

    对圣经上记载的上帝创造世界的说法揭露和批判说:“多么愚蠢!尚未的时间,

    却说花了多少天世界才形成。事实上,天还没有创造,地还没有固定,太阳还没

    有围绕大地运转,怎么能说已经有了日子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此外,圣经

    上还说,6天工作完成后,第7天就休息了。“这么蹩脚的工人,干了这些工作,

    就疲惫不堪,需要休息,恢复疲劳”。由此可知,圣经上的话一无可信。(参阅

    奥里根:《驳凯尔斯》,第6卷,第60—61节)

    为了反驳凯尔斯的揭露和肯定上帝创世说,奥里根说自己花了18年功夫研究

    《旧约。创世纪》。他得出的结论是,纯粹从字面上解释创世纪已经行不通了,

    因而他主张应该从“精神实质”上理解,也就是作“讽喻的解释”。

    他借用斐洛的论断解释说,把世界说成是在6天中或在时间中产生的,这是

    荒谬的。因为时间是白天和黑夜的总和,而白天黑夜无疑是太阳在地上升起

    和下落的结果。由引可知,时间后于世界。这就可以肯定,世界不是在时间

    中产生的,而是由于世界,时间才形成。换言之,正是由于天体的运动才使人们

    认识到时间的性质。所以,上帝的创造应该是在时间之前,确切地说,它是无时

    间性的。

    关于上帝的创造,奥里根主要根据上帝“全能”这个概念加以论证。他说,

    如果先存在时间,那么上帝在创造之前就无所事事了,这不是和上帝的“全能”

    发生矛盾吗?上帝必须对某事物有所活动,才能证明其“全能”。

    对象没有存在,也就无法发挥其“全能”。奥里根认为,因为上帝是永恒的、

    无时间性的,因而他不可能有时间性的物质的东西作为自己直接的创造对象,而

    应当是把与自己相似的无时间的、无形体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直接创造。因此,他

    认为,时间中的世界不是上帝的直接创造物。上帝直接创造的是无时间性的、永

    恒的、无形体的、与自身相似的灵魂。在奥里根看来,世界的形成是灵魂具有自

    由意志的结果。由于诸灵魂运用了自己的自由意志,因而产生了惰性和过失,最

    终造成了堕落。由于堕落的程度不一,有的成为高级的神体如天使,有的成为低

    级的神体如魔鬼,有的成为日月星辰等光明的天体,有的则成为人。他认为,魔

    鬼的灵魂原来是纯洁的无形神体,由于违抗上帝才堕落成有形的神体。所以万事

    万物都是由上帝创造的灵魂自己堕落而演变成的。

    不难看出,奥里根实质上是同其他教父一样站在基督教的立场上,论证上帝

    是绝对精神、最高存在,万物是由上帝派生并从属于上帝。但不同的是,奥里根

    不是简单地照搬圣经,而是注意结合当时流行的哲学思潮,特别是新柏拉图主义

    来解释圣经,作为上帝创造的理论根据。这些论述在基督教思想史上是独创的。

    奥里根首先使柏拉图主义同基督教密切结合在一起,使哲学为神学服务。

    ③灵魂的获救。奥里根认为,人类,乃是灵魂又一种堕落的表现。就业已堕

    落的人来说,人是始终有罪的。就每个具体的人来说,人的灵魂已经被禁锢在肉

    体之中,受肉体各种情欲的影响,不能不作恶。正如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

    对苏格拉底说的那样:“在人间恶是不可能消失的,但在神那里恶是没有位置的。”

    (奥里根:《驳凯尔斯》,第4卷,第62节)可见,人生来都是有罪的,而且还

    常常犯罪。恶与上帝却是无缘的,上帝是至善。

    不过奥里根又认为,人虽已堕落,但并未失去灵魂的本性和自由。人的灵魂

    依然知道向往至善,依然可以运用自由摆脱罪恶的物质束缚,回到至善的上帝那

    里。上帝是万能的,一切事物在上帝面前都将得到神化,善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因而人人都能得救。

    为了阐明自己的这种观点,奥里根甚至提出地狱里的魔鬼也能得救的理论予

    以强调。他说:“魔鬼并不是上帝当初创造时就是魔鬼,而是在他们具有思想变

    成理性的创造物时,才成为魔鬼这种状态的。”(奥里根:《驳凯尔斯》第4卷,

    第65节)即当初有些灵魂妄用自己的思想自由,不忠于上

    帝,堕落成魔鬼的。既然灵魂会由于自由而堕落为魔鬼,那何尝不可以由于

    自由而得到恢复。再者,而且主要因为上帝是“至善的”和“全能的”,在他那

    里不存在解决不了或办不成的事,一切事物都会被神化,所以魔鬼和人一样都能

    得救。至于魔鬼在地狱里受到永世不灭之火的惩罚,奥里根认为,这无非是上帝

    告诫人们避恶从善。所谓地狱之火的刑罚,亦如医生用火动刀,目的是为了治病。

    所以不妨说,地狱之火就是“神化之火”。神化即成,火也就无用了。最后,魔

    鬼也都要回到至善的上帝那里。(参阅奥里根《论原理》,第3卷,第4—5节)

    奥里根的灵魂在先论和魔鬼获救论与基督教的传统教义相悖,他因而被教会

    认为是思想怪僻者,他的学说被宣布为异端邪说。

    ④哲学和信仰。与那些一味地反对哲学,仅只宣传信仰的教义不同,奥里根

    主张研究哲学,利用哲学论证教义,让哲学结合于信仰,使人们对最高存在有真

    正的认识。他曾告诫基督徒不要忽视哲学,对哲学要有所认识。奥里根对柏拉图

    哲学作了充分的肯定,鼓励信徒们学习和运用。他认为柏拉图就曾阐述过绝对存

    在和创造者,如柏拉图清楚地指出存在着一个“宇宙的主人”,他意识到有一个

    “创造者”。柏拉图的不少论述与圣经有相似之处,在一定程度上,柏拉图相信

    至高无上的上帝、上帝的逻各斯和他的独生子。

    (见奥里根:《约翰福音注释》,第14卷,第14节,第7段)奥里根认为,

    像这样的哲学是可取的,它有助于宗教信仰。为此,奥里根断言:“人因理性认

    识而相信教义,比单纯地相信教义好得多”。(奥里根:《驳凯尔斯》,第7卷,

    第52节)

    不过,作为教义,奥里根对哲学和理性的倡导,并没有排斥信仰的意思。

    他一方面承认哲学,主张利用哲学,但另一方面又说哲学的不足,宣称务须

    接受上帝的帮助和圣灵的启发,发挥其理智的反省,透过事物去认识万事万物的

    原因,即最高存在上帝这一绝对真理。为此,他告诫信徒既要有“事物的知识”,

    又要有“信仰中的知识”,做一个哲学和信仰相结合的超过一般哲学家的“完人”。

    奥里根肯定哲学,强调理智,可以说是一个大胆的创举。

    而且正因为他重视哲学和信仰相结合的方法,达到很大的宣传作用,使基督

    教教义呈现一个新面目,为早期基督教的思想和理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所提

    出来的结合方法,以后一直为着名的基督教神学家和哲学家所采用。

    奥里根的学说因为与基督教掌权者的思想发生冲突因而受到了压制,但由于

    他熟悉新柏拉图主义学说,首次在理论上系统地论证了基督教信仰,从而声誉鹊

    起,获得了大批的信徒。在他死后,围绕他的学说进行的斗争并未停止,在4世

    纪和6世纪曾达到过两次高潮。尽管基督教当局最终宣布奥里根主义是异端邪说,

    但他用柏拉图主义论证基督教的原则却为后世神学家继承,并在奥古斯丁那里达

    到高峰。

    4.奥古斯丁:教父哲学的典型代表

    奥古斯丁(354—430年)是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出生于北非的塔加斯

    特,母亲是基督徒,父亲却是异**。按照当地的风俗,奥古斯丁没接受洗礼。

    从7岁起,他开始接受系统的教育。17岁赴迦太基攻读修辞学和哲学,曾崇拜西

    塞罗。稍后加入摩尼教,①曾悉心钻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

    最后于386年皈依基督教。奥古斯丁少年时代放荡不羁,皈依基督教后却闭

    门思过,清心寡欲,被基督教誉为浪子回头的典范。他曾做过教师、神父,42岁

    时升任北非希波主教。后半生忠心耿耿致力于传教事业,为基督教立下了汗马功

    劳。他成功地运用柏拉图哲学,讨论各种神学和哲学问题,阐述基督教的世界观,

    把教父们的思想推向顶峰,为教会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宗教哲学理论体系。他所论

    证的基督教的基本信条在中世纪被教会奉为“真理的台柱”,奥古斯丁本人也被

    教会称为“伟大的教父”、“杰出的大师”、“上帝的圣者”等等,一直受到尊

    敬。奥古斯丁一生着述甚多,《忏悔录》和《上帝之城》是他的代表作,此外重

    要的还有《驳学园派》、《独白》、《论自由意志》、《论真宗教》、《论三位

    一体》、《教义手册》、《布道集》等。

    (1)信仰与理解几乎和所有的神学家一样,奥古斯丁首先面临的是哲学与

    神学、理解与信仰的关系问题。面对动荡的时代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奥古斯丁大

    胆地肯定哲学、系统地利用哲学,为基督教义作论证。他以上帝为核心、信仰为

    前提、圣经为根据,力求从哲学上阐述各种问题。他宣称真正的哲学只能和真正

    的宗教在一起,只有真正的宗教才是真正的哲学。奥古斯丁断言:“真正的哲学

    家就是爱上帝”。(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第8卷第1节)他从基督教的立场

    出发,认为哲学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关于灵魂,一①公元3世纪由波斯人

    摩尼(Muni)创立的宗教,宣扬善恶二元论,以光明与黑暗为善与恶的本原,恶

    的产生自有其客观原因,人不应对此负责。

    光明王国与黑暗王国对立,善人死后可获得幸福,而恶人则须堕地狱。是关

    于上帝。“(奥古斯丁:《论秩序》第2卷第18章第47节)他的哲学就是以”认

    识自我,认识你(上帝)“(奥古斯丁:《独白》第1卷第2章第7节)而建立

    起来的。

    在论证理解与信仰的关系问题时,奥古斯丁首先从自我意识即人的思维存在

    的确切性出发,批驳了当时流行的怀疑论观点。在《独白》中,他自问自答道:

    “你知道自己在思维吗?我知道。所以,你的思维是千真万确的吗?

    千真万确。“(奥古斯丁:《独白》第2卷,第1章第1节)他认为,人可

    以怀疑一切,唯独不能怀疑自己思维的确定性。”难道有人怀疑他自己在生活、

    在回忆、具有认识、在意欲、在认知、在判断吗?……当他怀疑时,他就知道自

    己不晓得任何可靠的东西;当他怀疑时,他就知道自己不可以毫无根据地表示赞

    同;尽管一个人仍可以怀疑自己有所意欲,但他却不能怀疑这个怀疑本身。“

    (奥古斯丁:《论三位一体》第10卷第10节)奥古斯丁进

    一步用人的思维可能产生错误来证明思维的确实性。他说:“如果我错了,

    则我存在,因为不存在的东西显然是不会有错误的。”(奥古斯丁:《上帝之城

    》第11卷第26节)他认为,人应该在自己内心深处寻求真理,不要到外部去寻找,

    转入你自身。真理就居住在你的内心。“(奥古斯丁:《论真宗教》第39卷第72

    节)但是,真理并不是人的认识或思维的结果。感性经验是不能认识真理的,因

    为人们所感觉到的是”变“、是”多“。但真理也不是理智的创造物,理性不是

    创造真理,而是发现真理。理性无论坚持什么真的东西,都不能归功它自己。人

    的理性只能借助于”超自然之光“的照明,认识早就存在于自己内心中的抽象概

    念,深入内心的结果不是导向思维着的精神而是导向上帝。”我进入心灵后,我

    用我灵魂的眼睛……瞻望着在我灵魂的眼睛之上的、在我思想之上的永定之光。

    这光,不是肉眼可见的、普通的光,也不是同一类型而比较强烈的、发射更清晰

    的光芒普照四方的光。……

    这光在我思想上,也不似油浮于水,天覆于地;这光在我之上,因为它创造

    了我,我在其后,因为我是它创造的。谁认识真理,即认识这光;谁认识这光,

    也就认识永恒。“(奥古斯丁:《忏悔录》第7卷第10节)这个永恒或真理不是

    别的,就是上帝。上帝是一个神秘的精神实体,人们对于上帝是既无法否认,也

    不能认识和无法表述的。我们的思维和一切范畴都不适用上帝。上帝大而无量,

    善而无质,现存而无空间,永恒而无时间。一句话,上帝是超越任何范畴的。认

    识在此失去了效力。对于上帝的存在和行为,人们应以信仰为满足。奥古斯丁宣

    称信仰是绝对可靠的,信仰是十分自然和十分必要的一种思维活动。所以,”如

    果你不理解,信仰会使你理解。信仰在先,理解在后。“奥古斯丁把信仰说成是

    一切认识的先决条件、方法和途径。”信仰是理解的途径,理智是信仰的一种报

    酬。“(奥古斯丁:《布道集》第118卷第1节;第126卷第1节,第43卷第7

    节)他甚至还强调:”所以我不认为理解为了信仰,而是信仰为了理解。“理性

    之所以需要是为了论证信仰,奥古斯丁最终还是提出了”信仰为了理解“(奥古

    斯丁:《约翰福音注释》第29卷第7章第6节;《布道集》第118卷第1节)的

    原则。这条原则后来成为教父哲学的一条最基本的原则。

    (2)上帝和三位一体奥古斯丁认为,我们虽然不能认识上帝,但却可以证

    明上帝的存在。为此,奥古斯丁曾运用了目的论、心理学、伦理学等方法来作论

    证。但真正反映他本人特色的、他最常用的方法则是形而上学的思辩方法。受新

    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奥古斯丁认为,物质世界尽管景象万千,奇妙无比,但都是

    些变化无常的东西,在这里是不可能找到上帝的。要找寻上帝,应该在物质世界

    之外。要在不完善中认识完善,在相对中认识绝对,在经验中认识超验。为此,

    奥古斯丁从自身之外的物质世界回到自身之内,从肉体回到灵魂,逐级上升,达

    到判断力,最后达到理性,“找寻到理性所以能毫不迟疑肯定不变优于可变,是

    受那一种光明的照耀……,最后在惊心动魄的一瞥中,得见‘存

    在本体‘。这时我才懂得’你(指上帝——引者)形而上学的神性,如何能

    凭所造之物而辨认洞见‘,但我无力凝目直视,不能不退回到原来的境界,仅仅

    保留住向往爱恋的心情。“(奥古斯丁:《忏悔录》第7卷第17节)

    这种对上帝的认识只能是一种神秘的直觉,是靠“刹那间悟入于真慧”,

    “一转瞬接触到超越万有、永恒常在的智慧。”(奥古斯丁:《忏悔录》第9卷

    第10节)这与柏罗丁的“解脱”如出一辙“。

    关于三位一体问题,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是三位一体的——即‘父’、由

    父而生的‘子’和从父出来的‘圣灵’,这圣灵就是父与子之灵。”(奥古斯丁

    :《教义手册》第9卷第17节第1段)奥古斯丁曾把圣父、圣子、圣灵按顺序排

    列成等级,奥古斯丁最后清除了这个不彻底的尾巴。他认为,上帝的实体存在于

    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个“位”中,但在每一个“位”中,上帝都是完整的存在,

    就像人的生命由存在、认识、意志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本质一样。奥古斯丁认为,

    人就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创造的,对人的思索将有助于领会“三位一体”。但他又

    认为:“即使有人在其中捉摸到一些,能表达出来,也决不可自以为捉摸到超越

    一切的不变本体”。(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3卷第11节)总之,上帝只能信

    仰,不能认识。

    (3)上帝与世界奥古斯丁的哲学,始终以上帝为核心,根据对上帝的信仰

    去论述一切,这是他哲学的基本原则。在他看来,上帝是一个有意志、智慧和感

    情的人格化的神,是不变的、永恒的、全善全能的。作为一个基督徒,奥古斯丁

    坚信世界万物是由上帝创造的。“无论是天上的或地上的、能见的或不能见的一

    切物体,都是因造物主(这唯一的神)的仁慈而被创造出来。宇宙间除了上帝之

    外,任何存在者无不是从上帝那里得到存在。”(奥古斯丁:《教父手册》第9

    章)但面对异**的攻击和基督教内部的派系之争,他不得不在这个问题上花费

    大量的精力进行论证。在这里,他主要谈到了质料,形式、时间等问题,借助柏

    拉图学说,提出了基督教的所谓宇宙起源说。

    关于上帝创世问题,奥古斯丁从基督教的“创世纪”出发,强调上帝是从虚

    无中把世界创造出来的。在这一点上,他不能同意柏拉图关于造物主用质料创造

    万物的说法,认为如果上帝是运用已经存在的质料去创造世界,那么这种质料的

    性质就是对上帝自由行为的一种限制。在他看来,上帝是全智全能和绝对自由的,

    他根本无须现存的质料,完全可以从虚无中创造出世界来。“除了你三位一体、

    一体三位的天主外,没有一物可供你创造天地。因此,你只能从空无所有中创造

    天地。”(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2卷第7节)上帝创造万物也没有使用任何

    工具。“你一言而万物资始,你是用你的‘道’——言语——创造万有。”(奥

    古斯丁:《忏悔录》第11卷第5节)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从空虚中创造了近乎空虚的、未具形象的物质,又用这

    物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我们人的子孙所赞叹的千奇万妙。物质是一切创造物的

    基础,但由于没有任何形式,因而是近乎虚无。

    形式与物质一样,也是在万物之先的,是万物的原本,这就是理念。奥古斯

    丁认为,理念是万物的一定的基本形式,是万物的永恒的、不变的本质性,它们

    本身不是被构成的,因而永恒地处于同一状态,存在于神的精神之中。它们自己

    无生无灭,而有生有灭并且事实上生生灭灭的万物是按照它们构成的。

    上帝也不是在空间中创造万物的。空间也是上帝的创造物,是上帝在创造万

    物的同时创造的。在上帝创世之前,没有空间存在。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也是时间的创造者,上帝在创造世界

    的同时创造了时间。奥古斯丁极为反对有人提出的“在世界创造之前上帝干什么”

    的疑问,认为这种提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在他看来,毫无疑问,世界和时间是上

    帝同时创造的,在世界被创造之前,是无所谓时间的。时间只是对创造物来说的,

    上帝本身并不存在于时间之中。“创造了这个变化不定的世界所赖以存在而又不

    真实存在的万物,在这个变化不定的世界中,表现出万物的可变性,我们便从而

    能觉察时间和度量时间,因为时间的形成是由于事物的变化,形象的迁转。”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2卷第8节)

    而上帝是超越一切变化的,因而是超越时间和永恒的。上帝也不是在一个时

    间中超越时间,因而也不可能“先于”他自己创造的时间。正因为这种超时间性

    和无时间性,上帝才必定是永恒的。奥古斯丁认为,在上帝那里,没有过去和将

    来,只有永恒的现在。时间究竟是什么,奥古斯丁经过种种探索,最后把时间规

    定为人的思维的功能。他认为:“说时间分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类是不确当的。”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1卷第20节)因为过去已不存在,将来尚未存在,而

    现在又仅仅是一瞬间,是正在过去,因而没有丝毫长度。所以“或许说,时间分

    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三类,比较确当。这三类存在我们心中,

    别处找不到,过去事物的现在便是记忆,现在事物的现在便是直接感觉,将来事

    物的现在便是期望。”(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1卷第20节)这样,奥古斯丁

    就把时间主观化为人的思维的三种功能,“即:期望、注意与记忆。所期望的东

    西,通过注意,进入记忆。”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1卷第28节)奥古斯丁用哲学思辩的方法说明了

    时间,使之符合基督教的创世说,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新颖的学说,显示了较高

    的思辩能力。

    (4)灵魂的不朽与获救奥古斯丁曾经说过:“我渴望认识上帝和灵魂。除

    此之外别无它物吗?

    没有,别无它物。“(奥古斯丁:《独白》第1卷第2章第7节)在他看来,

    灵魂是上帝创造的,它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人是灵魂和肉体的统一,但这并不是

    由两个实体结合而成一个新的实体,也不像奥里根所说的那样是灵魂禁锢在肉体

    中,而是灵魂占有、使用和统治肉体。”灵魂是某种具有理性的实体,它的存在

    就是为了统治肉体。“(奥古斯丁:《论灵魂之大》第13卷第22节)因此只有灵

    魂才是真正的自我。记忆、思维、爱等等并不是灵魂

    本身,而是灵魂的各种功能。在这各种功能的活动中,灵魂自身始终保持不

    变。由于灵魂是与不变的、永恒的真理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它也是不

    朽的。

    奥古斯丁在皈依基督教之前,曾信奉过当时盛行的摩尼教。在《忏悔录》中,

    奥古斯丁对此进行了彻底的清算。而在他皈依基督教之后,又与强调人的自由意

    志、主张人无须借助外界力量就能达到自己的至乐生活的斐拉鸠斯展开了激烈的

    论战。奥古斯丁提出了“原罪说”和“预定说”。他认为,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

    上帝是至善。善是绝对的,是实体。在上帝那里,恶是不存在的。上帝创造了万

    物,因而万物本身也必定是善的。但由于万物是被创造的,所以不可能同上帝一

    样是至善,而是或多或少有缺陷的,这缺陷就是恶。人的恶就是犯罪。奥古斯丁

    认为灵魂的本质并不在于理性,而在于意志。“因为意志寓于一切灵魂的活动,

    如无意志,根本就没有活动。”(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第14卷第6章)亚当

    受到撒旦的诱惑犯了罪,这就使亚当的子孙通过遗传获得了“原罪”。这就是说,

    人的罪恶就是背离至善,背离上帝。因为只有当意志抛弃了比自己优越的事物而

    转向低下的事物时,才变成恶。这样一来,人的意志也就失去了自由。人犯罪的

    本性必然,就是说,人只有行恶的自由,而没有行善的自由。“正因为人滥用自

    由意志,才弄得自己和自由意志一起毁坏了。”(奥古斯丁:《教义手册》第30

    章)

    奥古斯丁强调,由于人生来就有一个犯罪的意志,所以人要赎罪得救就不能

    靠自己,而要指靠上帝的恩惠。因此,人们要想脱离罪恶与苦难,唯有信仰上帝,

    热爱上帝,追随上帝,等待上帝给予恩赐。人不能抱怨命运不公,其实一切都是

    上帝的预定,没有天命,就是连一根头发也不会从头上脱落下来,上帝的预定,

    出于其意志的喜好。这种过于严格的“预定说”虽突出上帝意志的绝对权威,但

    推行到底也有否定教会的作用,因而未能为教会完全采纳。

    (5)历史神学奥古斯丁的历史神学思想集中表现在他的《上帝之城》一书

    中。当时,罗马人和近东的异**,把罗马的陷落归咎于罗马人改信基督教,因

    而得罪了罗马的旧神。奥古斯丁撰写此书予以驳斥。该书第一部分列举了罗马人

    的累累罪恶,指出罗马灭亡是罗马人罪有应得。在第二部分中,奥古斯丁展开了

    自己的历史神学原则,论述了善占统治地位的“上帝之城”和恶占统治地位的

    “人间之城”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他认为从上帝创世开始,就形成了两大敌对

    的阵营。爱上帝、服从上帝的一方构成“上帝之城”,他们追求精神生活向往善

    ;爱自己、对抗上帝的一方构成“人间之城”,他们追求世俗生活,向往恶。两

    者的斗争就构成了人类的历史。奥古斯丁把人类历史看作是直线的、按照神的意

    志和救世计划发展进步的过程,认为“上帝之城”必胜,“人间之城”必败。他

    抛弃了奥里根的天上地上终将合一,魔鬼也将获救的思想,认为上帝预先选定的

    得救者与厌弃者终将永远分离。他遵照圣经

    关于上帝6天创造世界、第7天安息的说法,把历史划分为7个时期,指出

    他那个时代正处在第6个时期,正是善恶斗争的关键时刻。教会并不是“上帝之

    城”,但它是“上帝之城”的摹本。它遵照上帝的意志,把上帝的选民聚集起来,

    为“上帝之城”做准备。奥古斯丁把教会与世俗国家分开,认为教会高于国家的

    思想为西方教会同世俗君主争夺统治权提供了理论依据。他的神学框架中所隐含

    的历史进步思想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奥古斯丁以其丰富的思想和聪颖的思辨能力为基督教建立了第一个百科全书

    式的完整体系,对西欧中世纪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13世纪以前的经

    院哲学中,奥古斯丁主义一直占统治地位。13世纪,托马斯。阿奎那改奉亚里士

    多德主义夺取统治地位,但奥古斯丁主义并未中断,它不仅体现在弗兰西斯教派

    的哲学中,而且在托马斯。阿奎那本人的哲学中也可以发现它的痕迹。文艺复兴

    时期的一些人文主义者和宗教改革者把“回到奥古斯丁”看作是改革教会的一个

    途径。甚至在近现代的许多哲学流派中,也常可看到奥古斯丁哲学的影子。由此

    奥古斯丁被称为“西方的导师”。

    5.波爱修:经院哲学论争的拨火者西罗马帝国被哥特人占领后,曾经在一个

    短暂的时期内出现了原来的社会秩序与哥特人的社会秩序共存的局面。最后一个

    罗马哲人——基督教哲学家波爱修,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展他的哲学活动的。

    波爱修(约480—524年)出生于罗马豪门望族,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青年时期就从事政治活动,30岁时出任罗马执政官,523年被以图谋不轨罪名逮

    捕入狱,次年被处死。在狱中写下了他的哲学代表作《哲学的慰藉》。此外,波

    爱修曾立下宏愿,要将亚里士多德的全部着作和柏拉图的《对话集》译成拉丁文,

    并设法使这两位思想家的观点协调一致,可惜壮志未酬。

    波爱修还编纂了一些为中世纪所采用的逻辑学等教本。

    (1)上帝与世界在波爱修看来,上帝就是存在本身,上帝是形式。“神的

    实体是无质料的形式,因此是一,是其所是,而所有别的东西都不是其所是”。

    (波爱修:《论三位一体》第2章)也就是说,上帝自身已包含了实在,万物是

    由上帝才获得其存在的。上帝是善,是完美。除上帝外,不可能设想有更善更完

    美的东西存在。万物的善和完美来自于上帝的善和完美,因而其善与美都是不完

    全的。世界的是从完美开始的,完美是原本,不完美是完美的摹本,因而又是完

    美的减弱。由此出发,波爱修追随奥古斯丁,否定了恶的现实存在。

    他认为恶是一种不完全,是由于人们将完全的善加以分离的结果。但是,波

    爱修抛弃了奥古斯丁的“预定说”,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自由意志的地位。

    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永恒的形式决定的,事物的特性不是来自

    于质料,而是来自于形式,而形式无非就是上帝的理念,也就是神的预知。

    “预知是存在于世界之主那里的,安排一切的那个神的计划”。(波爱修:

    《哲学的慰藉》第4卷第6章)不过,波爱修进一步把世界分作两个部分,即无

    理性的世界和理性世界。在无理性的世界中,形式以绝对的因果必然性起决定作

    用。而在理性世界中,永恒的形式只是一种人们应该追求,但也可以拒绝的理想。

    因而,人的自由意志是判断的理性的一种功能,人的精神能够发现众多的可能性

    并从中进行选择。精神愈强,自由也就愈多。因此,自由不在于意志而在于意志

    的判断。

    为了解决上帝的预知与人的自由意志之间的矛盾,波爱修进一步分析了上帝

    的永恒性。他认为,对于人来说,时间是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前后相继。

    但对于上帝来说,只存在永恒的现在。“永恒就是对无限的生命的整个的、

    同时的、完全的占有。”(波爱修:《哲学的慰藉》第5卷第6章)因此,对上

    帝来说,不存在一种时间上在先的知晓,上帝在永恒的现在中俯瞰时间世界中发

    生的一切。上帝观察事物时,并不改变事物的过程。波爱修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文

    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共相和殊相共相或殊相的关系问题最初是由3世纪着名的腓尼基学者

    波菲利(约232—304年)提出来的。他在给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所写的引

    论中提出三个哲学问题:第一,种和属(共相)是真实存在的呢,还是纯粹理智

    的产物?

    第二,如果它们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它们是有形体的呢,还是无形体的?第

    三,它们是外在于感性事物,还是存在于感性事物之中?波菲利认为,这些问题

    乃是极其高深的问题,需要非常刻苦地进行研究,因而,他只是提出了问题,并

    没有对这些问题给予回答。

    波爱修就此问题从本体论上和认识论上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的考察首先是

    从一与多的关系出发的。他认为,“种”和“属”在本体论是不存在的。

    因为“种”和“属”是为许多事物所共有,而且是在同一时间完全地存在于

    许多事物之中,因而是多而不是一。但这样一来,又将有某个新的“种”或“属”。

    如此类推,以至无穷。但另一方面,如果“种”或“属”在数目上是一,那就不

    能为许多事物共有。因为一个单个的事物被共有,只能是它的部分被共有。因此

    之故,如果它既不是一个(因为它是共有的),也不是多个(因为还要为那个众

    多寻找另一个“种”),那就可以看出,那个“种”

    乃是绝对的不存在。这同一结论必将应用于其它的“种”。这样,波爱修就

    否定了“种”和“属”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但是,波爱修把本体论意义上的

    存在与认识论意义上的存在区别开来了。在他看来,“种”和“属”虽不能脱离

    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但我们的心灵有能力把它们从有形的东西或无形的东西中

    区分抽象出来。至于那些用区分、抽象、假设从存在的事物所得出的观念,不仅

    不是虚假的,而且只有这种观念才能发现事物的真正特性。“‘种’和‘属’都

    是思想,因此,这们的相似性是从它们存在于其中

    的诸个体中收集起来的,比如人的相似性是从彼此不同的个人中收集起来的,

    这个相似性被心灵思索并真正地知觉到,从而就造成了‘属’;当进而思索这些

    不同的‘属’的相似性(它不能在这些‘属’之外或者在这些个别的‘属’之外

    存在)时,就形成了‘种’。所以,‘种’和‘属’是在个体之中,但它们都被

    思考为共相,并且,‘属’必须被看作把个别中的众多的实质上相似性集合起来

    的思想,而‘种’则是集合‘属’的相似性的思想。“

    (波爱修:《波菲利〈引论〉注释》第1卷第11节)波爱修说,这种相似性,

    当它是在个别事物中时,它是可感觉的,当它是在共相中时,它是可以认知的;

    同样地,当它被感知时,它是留在个体中,当它被理解时,它就成为共相。波爱

    修从存在和认识、感性和理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他的思想

    无疑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深刻影响,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合理因素,成为

    中世纪唯名论的直接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