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利亚 俄巴底——一个对照
    列王纪上第十八章

    过了很多日子,耶和华又叫以利亚搬家。我们不知道他在撒勒法究竟隐居了几个月还是几年;寡妇母子与他深相契合,建立了最神圣的关系;那个简陋的家庭和阁楼、坛里的面、瓶里的油,都充满着神不断看顾的喜乐回忆。

    要以利亚离去实在是一大考验,因为等在前面的对比是何等大!他大慨已听到亚哈在附近各国搜索他的消息。这个愤怒的君主到处差人去找他,并要求各地的官长誓言他未隐藏在那里。所以他到各国都不受欢迎。他可能这时被捕,也许还会遭受酷刑,迫他收回那使国家遭到苦旱的一番话。当他把外面的混乱情形,和一直作他避难所的平安宁静作一番对比时,他很可能感到惊惶而退避不前。但他除了遵命而去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耶和华从前对他说,「去藏起来。」现在又对地说,「去叫人看见。」他只不过是个仆人,除了顺从之外又能作什么呢?所以他再次使我们看到他的绝对顺服,「以利亚就去,要使亚哈得见他。」

    先知这一次去见亚哈,显然是用他第一次去见亚哈时所倚靠的那句话来鼓励自己,即「我站在永生的万军之耶和华面前」(15节,中文圣经作「我指着所事奉永生的万军之耶和华起誓」)。他的心中可能不时回响着古时一位有同样英勇信心的人所说的话:「耶和华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还怕谁呢?耶和华是我性命的保障;我还惧谁呢?那作恶的,就是我的仇敌,前来吃我肉的时候,就绊跌仆倒。虽有军兵安营攻击我,我的心也不害怕;虽然兴起刀兵攻击我,我必仍旧安稳」(诗二十七1一3}。

    以利亚的心虽然这样坚强无畏,但当他看到荒凉的大地时,也一定会黯然神伤。河中无水,山丘谷底也没有青草。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土地龟裂无生产。母鹿在野地生产后,因无草而把小鹿抛弃;野驴张大鼻孔,爬到山上去吸一点新鲜空气藉以减轻它们的干渴发热。在村镇附近的路上,可能不时看见一些可怜的穷人因饥饿而倒毙在沟壑里。这一切都是因先知的祷告而产生的;如果他不是热切希望百姓能藉此知道犯罪的可怕恶果,他是无法忍受这种景况的。「你自己的恶必惩冶你,你背道的事必责备你;由此可知可见你离弃耶和华你的神,不存敬畏我的心,乃为恶事、为苦事」(耶二19)

    虽然各处都遭饥荒,但撒玛利亚的情形似乎特别严重。「那时撒玛利亚有大饥荒。]这个饥荒使亚哈显出了本性。我们或者以为他会为了减轻百姓的痛苦,而转回归向神;但他却没有那样作——他惟一关心的,是他牧场上的骡马,他只在乎他的牲畜。于是他差派人去寻找青草。这是多么自私!他竟重视骡驴过于他的百姓!他不去寻求神,反倒去寻找草!

    这种自私的心今日仍历历可见,它使上流社会的富人卧柔软的床,坐豪华的车,吃奢侈的筵席——但对那些为他们赚取财富,自己只能勉强糊口的穷人,却置之不理。自称为基督徒者是否明白这事?岂不是很多人一次请客所花费的钱,就等于他们用在神的事工或救济穷人事上全部的捐款吗?这就是重复亚哈所犯的罪,差人去为畜生寻草,却让百姓自生自灭!但愿这种自私心都被基督的灵所驱除!一一这样一来,宣教差会的工作就不会因基金缺乏而受阻;慈善机构的金库就会满盈;很多辛苦劳动的工人也能实行现在因贫困而受阻的计划。我并不责难那些维持着神所赐给他们的地位的基督徒,他们显然有责任维持那种地位,因为那是他们所得的神圣恩赐(林前七20、24)。不过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胆敢自称为基督徒的人,竟能在生活中一些次要和奢侈的事上,花费比他用在主事工上更多的钱。这实在是亚哈的自私。

    像俄巴底这样的人,竟能在亚哈的官庭中占有这样具影响力的地位,实在使人感到惊奇。圣经说俄巴底是亚哈的家宰。按照俄巴底自己的见证,他是自幼就敬畏耶和华的(12节)。此外,圣经历史也这样见证他:「俄巴底甚是敬畏耶和华。」至于他的虔诚,他自己也有很显着的证据,证明他的虔诚;因为当耶洗别在全地大施**,到处寻索耶和华的先知,将他们一律杀戮时,他拯救了一百个遭逼迫的人,把他们五十人一批地藏在洞里,拿饼和水供养他们。不过他虽是个好人,但显然缺乏道德勇气,骨气,和魄力,不然他绝不会在亚哈和耶洗别的宫庭中占有那样的地位。

    基督徒在政府中或社会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要他在执行职务时无损于信仰的原则,那么具有高位并非不可。甚至他可利用机会为神作宝贵的工作。但很少有人会在占有这样的地位时,还能够坚持他的原则,不哗众取宠,不轻易与别人妥协。我们从各方面都可以看到,这乃是俄巴底的弱点。

    俄巴底办事并不往远处看。当然他也不赞成此种新制度,不过他觉得没有必要强叫别人接受他的宗教见解。他在官庭中所看到的事情,常常使他惊讶得难以自抑;但他转念一想,那与他无干;而且他若开口干涉,他的职位可能就不保了。他看见耶和华的仆人所遭受的苦难,心中常常感到悲伤,也很想要援助他们;不过一个人也不能作多少事情,他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沉默,虽然这样作有时难免违反他的原则。这个可怜人在事奉耶和华和另一个主人亚哈之间,一定常常感到左右为难。以利亚机敏地暗示了这点,他向俄巴底说,「你去告诉你主人说一一以利亚在这里!」

    在我们周围和自称为「教会」的地方,有很多俄巴底。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也暗暗地想去作;但他们却尽量不谈有关宗教的事。他们从不斥责罪恶。他们从不表白自己真正的立场。他们总找些遁词和藉口来安抚良心的责备。他们怕被公开的基督徒认出来,正如俄巳底在以利亚要他去回覆亚哈时怕被认出来一样。他们对于那些为义受逼迫的人感到难过,可是他们从未想到要与他们同甘共苦。他们以为只要对那些人施以小助就够了,正如俄巴底济助先知那样;他们虽然不把这种救助的工作公诸于世,但却像俄巴底那样,依据它来向神的儿女要求承认和保护:「岂没有人将这事告诉我主么?」他们有时也想到应该不顾一切采取坚定不妥协的态度,但只要他们继续在宫墙之内享受丰富的供应,他们就会觉得去与神的儿女一同受苦是何等困难。

    俄巴底和以利亚是怎样的一个对照!我们这样费心对亚哈的家宰作详细的描述,目的就在强调他们之间的不同点,以显明先知的高贵性格。

    —、在营内和在营外作见证的差别。关于这点已经有不少人讲过了。我们当中有很多人曾忠告神的儿女,应当留在世人的营中——参加他们的节庆,进入他们的娱乐场所,并在他们各种时尚潮流上领先。这样作,为的是要调节、缓和、稳定世人的营,并把它提升至基督徒的水准。这实在是个美梦,特别适合我们的天然胃口;如果真能实现的话,是可以给这世界减少许多麻烦。这么一来,耶和华那些受逼迫的先知就可以离开山洞回来了;以利亚也可以作亚哈的大臣,而俄巴底的良心也可以得平安了。真的,以利亚的原则可能是一大错误,我们最好都立刻变作俄巴底。

    不过我们若采取这种理论——进到他们里面去提升他们——时,便要遭遇两件难以克服的困难。

    1.它正面违犯圣经的教训。「我的民哪,你们要从那城出来」(启十八4),这句命令有如号声一样响彻于全部圣经中。「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不要沾不洁净的物」(林后六17)。圣经中没有一个提到名字的伟人或圣徒,是从里面来推动他那个时代的:他们异口同声呼叫说,「我们也当出到营外去」(来十三13),并且加入殉道者、承认基督的人、先知、和圣徒的行列中;对他们而言,世界一无所值,他们跟随的乃是经上所说「在城门外受苦」(来十三12)的那一位主。为神作见证时,惟一合乎圣经的方法,乃是出到营外去就他。我们是在世界里,但却不属于世界。

    2.这个理论行不通。那要进到世人中间去提升他们的人,不久就会发觉他们自己反倒被拖下去。俄巴底岂不是这样吗?他不但未能使亚哈随从他,反倒为亚哈差派出去,到各山泉溪涧去为他的骡马寻草。这对于一个敬畏耶和华的人,实在是个苦差使!但这不过是一个例子,说明那些想要事奉两个主的人常常得作的事。试以那在幔利高地的亚伯拉罕,与那不愿支帐幕于城外,而要住在里面,甚至作该地官长的罗得(创十九1),两人对所多玛的影响力来作个比较。我们记得罗得在所多玛被劫掠时作了俘虏,但亚伯拉罕救了他。可是我们何必多举这一类的例子呢?这样的事情今日仍层出不穷。基督徒妇女若与不信的男子结婚,很快就有被他拖下到他同样层次的危险。神的仆人若与世人合股经商,便很难保持在作生意时不随波逐流。教会若容许世界进入其中,它就必发现教会世俗化的速度,远比世界基督化的速度要快。

    营外才是最安全、最坚固的地方。只要有少数神的仆人能像以利亚那样,完全生活于当时代的宫庭和世界之外,他们就能够影响他们的时代。

    二、防卫和进攻的差别。俄巴底只想防止大的伤害。他保护先知脱离耶洗别的刃剑和饥荒的威胁。这都是好的事情。像这样防止伤害的措施是大有用处的。它可以为遭**和受威胁的人建立一些收容院、避难所,和防卫的堡垒。但世人除此以外还有更多的需要。单单处理有毒的河水是不够的,还要在源头之处投下消毒盐才行。世人极需要以利亚和施洗约翰那样的人,因为他们敢反对那些作恶者,把他们带到神的审判台前,迫他们向他们所得罪的至高者低头。

    这种人需要特别的能力,一个随随便便事奉主的人是得不到这种能力的,只有那些尽心尽性尽力服事主的仆人才能得此特权。俄巴底并没有这样的能力。他怎能有呢?但在另一方面,以利亚却满有这样的能力,所以他才能成功地抵挡罪的洪流。

    我们若单单像俄巴底那样庇护先知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像以利亚那样去见亚哈。我们可以作糖,但同时也必须作盐,因为盐能防止腐化。防卫、庇护的事工固然好,但进攻更重要,因为它直接对付了隐藏的根本原因。愿神差派些像以利亚那样勇敢的人到他的教会里面去。圣经对他有这样辉煌的记载:「以利亚就去,要使亚哈得见他」,去反抗这个作恶的王,把他拘禁起来。

    三、权宜之策和无畏信心的差别。以利亚要俄巴底去告诉他的主人,说他在等候亚哈,俄巴底听了大吃一惊,几乎不敢相信。他知道亚哈曾何等愤怒,其怒气迄今未消;因此他觉得这位先知要去碰一碰他的怒焰,简直是疯了。他一定认为,若不是先知不知道王在寻索他,就是耶和华的灵在他们见面之前就会把他带走。他完全不会想到,以利亚即使知道了一切还敢去见王。他甚至认为即使神真会保守他不被丢进狮子坑,他那样去冒险也是非常愚蠢的。无论怎样,他希望自己与此事无关。他关心他自己,胜过关心神的工作和以利亚的意愿。他把「他必杀我」这一句话讲了两遍。直等到以利亚向神起誓并且断言,他必在日落之前使亚哈得见他的时候,俄巴底这才勉强地去见亚哈,把这事告诉他。他要真正明白以利亚的无畏精神,是多么困难啊!

    那种无畏精神得自何处呢?我们可以从以利亚崇高的誓言中看得出来:「我指着所事奉永生的万军之耶和华起誓。」对于以利亚,神比亚哈还实在。他乃是万王之王宫殿中的大臣。他怎会怕一个必死的人?怎会怕那样一个如同镰刀割下来的草一被骄阳所晒就要枯萎的人呢?敬畏神的心,使他一无所惧。信心可以看见满山的火车火马。信心可以听见十二营天使向前迈进的步伐声。信心可以探知那双全能的手,它们将神的儿女隐藏妥当。所以像以利亚那样面不改色、心跳不加快的神的仆人们,虽然有无数魔鬼的拦阻,仍能继续执行神的命令。像俄巴底那样的人常常声言,他们绝不敢推行他们的计划,但他们却必亲眼看到他们的豫测被证明是错的,他们拙劣的建议也要遭到羞辱。

    四、不敬虔者对待两种类型人之差别。亚哈可以容忍俄巴底,因为他从不谴责他。盐一旦失去了味,即使擦在伤口上,也不会使人痛。但亚哈一见了以利亚,就立刻说他是当时代的一大麻烦。「亚哈见了以利亚,便说,「使以色列遭灾的就是你么?]」。几年后,亚哈讲到另一位神忠心的仆人,就是约沙法所求问的那先知时,他说,「我恨他,因为他指着我所说的豫言,不说吉语,单说凶言」(王上二十二8)。

    在我们四周,如果有亚哈那样的人对我们怨恨不已,那就是对于我们生活最有力的见证。我们的主曾对世人发出一句最严重的谴责:「世人不能恨你们,却是恨我;因为我指证他们所作的事是恶的」(约七7)。人如果不愿忍受像亚哈那样的人所加诸的怨恨,就必受到基督的谴责!「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应当欢喜快乐」(太五11一12)。如果人都说你好,你就要审查自己是否变成了一个俄巴底。但若像亚哈那样的人指责你给他带来麻烦,你就当喜乐;并要当面告诉他,他所以会遭烦恼乃是因他破坏了一条诫命,就是向偶像屈膝。读者中若有人正陷入烦恼、痛苦、和生活的干旱中,务要自问是否违背了所许的愿,亵渎了殿堂,或违反了誓言。如果是的话,就当立刻回头,流泪悔改,向主认罪。因为「他撕裂我们,也必医治;他打伤我们,也必缠裹」(何六1)。

    我们暂留亚哈和以利亚面对面地在那要相见。我们无须追问其中那一个更忠心,也无须费时去找俄巴底。我们不得不羡慕神的先知那种高贵的态度。不过我们要记得那不是出于他天生的品格,乃是出于他的信心。「因着信他堵了狮子的口,灭了烈火的猛势,脱了刀剑的锋刃,软弱变为刚强」(来十一33一34)。如果我们有同样的信心,我们也能在日常生活上见到同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