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罗马人书梗概
    关于本书信的优点,我实在不知道有否当以长篇大论来叙述的必要,因为恐怕由于我欣赏的话反倒使全书应有的伟大性暗昧不明。此外,本书的开端就比我所用的任何字句解释的更清楚。所以莫如直接论到本书的内容大纲,而且除了其他优点之外,还有一点可以说是最值得人注意的,那就是当任何人真实瞭解本书信,他已经找到圣经隐密宝藏的门户,这是无须置辩的。

    全书的宗旨与论题完全是首尾一贯的,连开端也是按照艺术的规范与法则构成的。至于各部的技巧,尤其阐述本书主旨所用的方法,等到我们继续研究时就可见出。著者首先证明他使徒的职分,其次论到福音的介绍。如此引出信仰的题目,并用连锁的方式而逐渐进入全书之主题因信称义;为讨论此题,著者一直连续到第五章末。

    这几章的题目可以这样说——"人类惟一的义是借着神在基督里的怜悯,就是借着福音所提供,由信心所获得的。"但人已经在自己的罪中沉睡了,关于义他们以空幻的观念来自昧自欺,若非他们从一切自信中被摔下来,就决不能想到因信称义。此外他们又陶醉在私欲的甜蜜中,沉湎于自我安全的道路中,若非他们恐惧神的审判,他们决不能自己起来寻求义。使徒保罗想作两件事——叫人知道自己有罪,除掉那些被证明有罪之人的麻木不仁。

    他首先从世界的开端定全人类忘恩负义的罪,因为他们不承认神在其特殊的工作中乃造物之主。他们本应当承认神,反而不以神当得之尊严来尊荣祂,在他们的虚幻中反而亵渎祂、羞辱祂。如此都变为不虔不义,比一切都邪恶。他更清楚指出世人都离弃神,继而论到人类污秽可耻的罪,这就是他们离弃神的明证,因为这些罪就是神忿怒显于不虔不义之人身上的证据。至于犹太人以及一些外邦人,想借着外貌的敬虔来遮盖他们内里的败坏,似乎不受这些罪的攻击,因此以为不被定罪,保罗的言论就明明反对这种虚伪的敬虔。不足道的虚伪圣徒若不除掉这种假面具,他们就要受神的审判,祂的慧眼是无法逃避的。保罗后来把此题分开,犹太人与外邦人都要在神面前受审判。他驳倒外邦人的推委,以为他们自己是处于无知的状态中,因为良心对他们就是律法,准此他们深感有罪。关于犹太人他们是以"明文律法"来替自己辩护;及至证明他们已干犯了律法,他们就不能逃罪,这定罪已由神亲口宣判了。他同时避免他们所提出的任何异议——说如果他们不与别人有所分别,神的约(就是那圣洁的表记)必要受到损害。于此著者表明他们所以比别人强,并非由于约的权利,因为他们的不信而离弃了此约,因此他不致剥夺神应许的永久性,他将从此约中所得的一切特权让给他们;那完全是出于神的恩,并非本着他们的功德。所以论到他们自己的资格,他们是与外邦人站在同一的水准上。保罗又根据圣经证明犹太人与外邦人均为罪人;他也稍微提及律法的功用。

    人类既然完全堕落了,所以就靠自己的力量,凭自己的信德,夸耀自己的义行。为使他们屈服于神的审判之下,他又重新回到他以前所讲的题目——因信称义。他解说何为信,并我们如何得到基督的义。论及此点,他在第三章之末附加一显著的结论,旨在打击人类的骄傲,使之不再违抗神的恩典;免得令犹太人以为这么大的恩慈只是为他们自己,保罗于此特别声明,这恩典也属外邦人。

    第四章是保罗从例证方面来理论。他引证这一章作为证据,因此不致无端指摘。论到信者之父的亚伯拉罕当尊之为普遍例证的模范。既证明他是因信称义,保罗就指教我们不应主张其他称义之法。根据反面的原则,他指示我们不应再有行为之义,因为因信称义已提说在先了。他借着大卫的话又坚固了他的立场;大卫说人所得的祝福乃是在乎神的怜悯,根本与行为无关,因行为不能使人蒙福。他又简单论到以前所提的——犹太人没有资格凌驾自己在外邦人以上,因为这种幸福都临到犹太人与外邦人,而且圣经说亚伯拉罕得到此义,乃是在他受割礼之前;保罗顺便又提到割礼的功用。他以后又增补说到救恩的应许惟独在乎神的仁爱;因为如果是本乎律法,良心里就不能得平安。因此,要把握住神的救恩惟靠神的真理,并不是靠我们自己;遵守亚伯拉罕的懿范,离弃自己,单独依靠神的大能。在本章之末,为使此推论的例证得到一般的应用,他又提出几项对比。

    在第五章中,在论到因信称义的果效之后,差不多完全是比方,为使论点更加明瞭。因保罗要指示我们这被神所救赎与祂和好的人,当从神的爱有多少的希求!神把祂的爱已经丰丰富富地倾倒给我们,当我们还作罪人已经失丧的时候,祂把祂的独生爱子为我们牺牲了。此后他又在罪与白白称义之间,基督与亚当之间,死亡与生命之间,律法与恩典之间作一对比;因此显出我们的罪恶不论多大,都被神无限的恩慈吞灭了。

    第六章保罗论到我们在基督里的成圣。在我们得救之后,知道我们的得救是出于恩典,放纵肉体的情欲,以为没有多大危险,这乃是自然的倾向;但相反地保罗在此争论说,除非我们也把握住成圣,我们不能在基督的义上有分。他从洗礼来理论,我们借着洗礼与基督有联属,我们又与基督一同埋葬,我们既然在自己里面死了,所以我们借着祂的复活而得新生。如此说来,一个人未得重生,不能披戴基督的义。因此他劝勉人要追求生活上的圣洁,这在那些从罪恶之国度出来而进入义之国度的人所必需,决不能在基督里寻找放纵情欲犯罪的自由。他也简单提到律法的消除;由于律法之消除,新约就更大放光彩;因其中不但包含罪得赦免,也有圣灵的应许。

    在第七章中保罗彻底讨论律法的功用。他指出我们从律法得解脱的理由,那就是因为律法只是为定罪而预备的,但为了免得暴露律法至可羞辱的地步,他用极庄严的口吻声明,决非如此;他指示我们由于我们的过失,律法才把得生命的机会一变而为死亡的机会。他也解脱罪如何因律法而增加。其次保罗述说到灵肉之争,这就是神的儿女们,因受肉身之捆绑时,所必经的情形;因为他们内心中有私欲的遗骸,由此他们不能够完全顺服律法。

    第八章包含着丰盛的安慰,这使信者的良心,在听到以前所证实的背逆之后,不致战兢灰心。但那些不敬虔之人,不可因此沾沾自喜,他首先证明这恩典只属于那些重生的人,神的灵在他们里面活着,而且占领导地位。他揭露了两件事——凡被圣灵栽植在主耶稣基督心里的人,不论他们怎样被罪压伤,也决不能有被定罪的危险与可能;凡活在肉体里面的人,既没有圣灵的成圣,就决不能得到这大恩益。他后来解释,神既然凭着祂自己的见证驱逐了一切疑惧,我们该有多么大的把握。为了预期有人反对,他再度说明永生的确实性,不能受现世的罪恶妨害,或中途被夺取;在另一方面来说,我们的救恩却因这些磨练而得到增进,拿救恩的价值和现今的苦难一比,那就算不得什么。保罗以基督为例来坚固此项真理,祂本是神家的头生的,又居于最高地位而且受苦,所以祂的模范是我们所必须遵循的。最后,他以欢呼雀跃、勇敢得胜撒旦一切的魔力与计谋的语气作为结束。

    保罗在第九章的开始就遇到以下这个异议——既然见到犹太人(盟约之监护者与后裔)弃绝基督,那么就推出不是这从亚伯拉罕的后裔传递下来的约,没有履行,就是基督并非所应许的救赎主,因祂没有给以色列民作更妥善的准备。著者说出他对本国子民的爱心,又提到以色列人强过别人的那些特权。随之他就用温柔的语气说到他心中所存的观点,就是除去由他们愚昧无知而生出的障碍。他把亚伯拉罕的子孙分为两等,指明凡按肉体从亚氏所生的,都成为恩典之约的继承者;反而言之,那有亚氏信心的外邦人也成为他的子孙。他提出雅各以撒为例证,他后来又提到神的拣选,这就是整个问题的焦点。此外,拣选既单独在乎神的怜悯,那么若在人的分所应得方面来追因问果,就是徒劳无功。另一方面,还有被遗弃的真理,这种正义性是不容置疑的,除了神的旨意以外是没有其他原因的。于本章之末,保罗阐明外邦人蒙召与犹太人被弃,乃为先知的预言所证实。

    保罗在第十章的伊始复证明他对犹太人的爱,声明虚伪靠赖自己的行为,乃是他们灭亡之因。为了免得他们以律法自负,他首先预防他们的异议说:"我们也是受律法的引导而得到信心。"他附加说,这义是由于神丰盛的恩典,毫无偏私地赐给各国的人,但这只有那些特别蒙神光照的人才能领悟。保罗说,外邦人比犹太人更多得此恩典,这正如摩西与以赛亚所预言的;摩西预言到外邦人的蒙召,以赛亚预言到犹太人的心硬。

    问题仍然存在:"按照神的圣约来说,在亚伯拉罕的后裔与列国之间没有分别吗?"为了回答此问题,保罗首先提醒我们,神的工作并不受我们的眼界所限制,因为神的拣选是我们难以窥察的;以前以利亚就在这一点上发生了错误,他以为真宗教在以色列灭绝了,但岂知在他以外尚有七千人未向巴力屈膝。再者我们不要为多数恨恶福音的不信者而气馁。他至终主张神的圣约要延续到按肉体为亚伯拉罕的后裔,但也只延续到神所预定拣选的人。然后保罗又对外邦人说,免得他们因被神拣选而生骄傲的心,对被遗弃的犹太人耀武扬威,因为他们根本也不比犹太人强多少,只是蒙了神的恩典而已,这就应当使他们更谦卑。犹太人究竟还未完全与亚伯拉罕的后裔脱节,因为他们至终要受到外邦人信心的刺激起而竞争,所以神要召集全以色列归祂自己。

    以下三章是属训诫性质的,但内容不同。第十二章包含一般性的基督徒生活上的教训。第十三章大部分论到政府长官的权柄。我们能推想当时有些不守法的人,他们以为若不**政府的权柄,基督徒的自由是不会存在的。但保罗除了叫教会表显爱心以外,他未给她加上什么责任,他说这顺服是包括在爱的条件之内。他以后又加上从前所提过的训诲来指导信徒的生活。在下一章他提出特别对当代所需要的劝勉:因当时有些顽梗不化的人坚守摩西的礼仪,若以为忽视这些乃为不可容忍之过失;此外尚有些人,既知摩西的礼仪已在废止之列,所以极欲推倒这些迷信,表明他们对于此事的蔑视。双方都有些过之或不及之嫌;迷信派定别人为藐视神律法的罪;后者照样不合理地嘲弄前者的单纯。因此,使徒保罗劝勉双方保持中庸之道,一者应当除去夸张与故意侮辱,另者应当避免过度的愠怒。他也将施行基督徒自由的秘诀告诉读者,劝他们要在爱心与造就人的范围内使用基督徒的自由。他特别着想到信心软弱的人,禁止他们作违反良心的事。

    第十五章开始再论到一般性的辩论,作为总题的结束——信心坚固的当为鼓励信心软弱的使用他们的能力。论到摩西的礼仪,在犹太人与外邦人之间有着永远的裂痕存在,保罗借移除双方争论的主因来抑制他们的争竞;因为他表明双方的救恩都是单独依靠神的怜悯;得救既然是依赖神,就当把依靠自己的思想完全除掉,想到将来同得天上基业的盼望,他们就应当彼此相爱。保罗急于避开为举荐自己使徒职权的缘故,从此他获得他所传教理的权柄,他有时为自己辩护,并不敢擅专有教导的责任。他又挑起他们心中盼望的火花,说他不久要到他们那里去,就是他在本书之开端所提到的;但结果无效,他提出当时不克赴罗马的原因,那是因为马其顿与亚该亚的教会托付保罗将捐款送交给耶路撒冷急需的圣徒。

    末后一章虽然其中参杂一些有价值的训诲,但差不多完全是问安语;并以祈祷作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