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课     书念妇人的儿子起死回生
    (列王纪下四章十八至三十七节)

    这一课对于父母及那些负有教养儿女责任的人有特别的兴趣。这一课乃建基于列王纪下四章十八至三十七节所记载的事件,而那个故事是以第二十六节「你的孩子平安吗?」一句为核心。那个孩子在这故事里占有中心的地位──比较马太福音十八章二节。请注意:-

    (一)那孩子的情况

    我们必须清楚知道每一个孩子的属灵情况。而那答案在第二十及三十二节中强调出来。在第三十一节,基哈西误以为在睡梦中,但圣经经文宣告那孩子已死──那就是每一个孩童不是基督徒的情况。这并非意味着,我们的孩子必定是道德败坏;这意味着他们在灵性上是死的──请参阅并将罗马书五章十二节与约翰壹书五章十一至十二节作一比较。我们全都死在罪中(诗五十一5),我们都死在过犯罪恶之中(弗二1),直至我们在我们的主耶稣基督里借着信心接受新生命(约三36)。在马太福音十八章一至十一节,我们的主把小孩子(五节)描述为「小子」(六节),继而说他们是「失丧的」(十一节)。假若你知道,你的孩子在肉身方面已丧失或死亡,你会有什么感受?请留意那位书念的母亲感受:-

    (二)母亲的关注

    当那母亲遇到这悲剧时,她很自然会采取行动──请看第十九至二十四节。这便引发出一个问题:我们最应该关注孩子的哪些方面?我们是否应该关注他们身体安康、教育、职业……,还是应该首先关注他们灵命的健康?这个母亲知道她的孩子死了,她深切地关注到她的孩子能否起死回生。那确实应该成为我们对子女的态度。在此主日学教员负有特别的职使,因为很多父母并不关注其子女的灵命健康。主日学教师有何等荣耀的机会,成为这些儿童属灵的养父母,带领这些小子归向主耶稣,让他们得着生命与救恩,并成为他们的朋友!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作。引领成年人归向救主是一项伟大的任务,更何况是引领小孩子来归向他。请思想一下一个孩童的潜力。那个男孩将来可能成为一个葛培理(BillyGraham),而那个女孩也可能成为一个卡迈克尔-埃米(AmyCarmichael);那个笨手笨脚的男孩子可能成为另一个慕迪(Moody)或另一个凯里(Carey)!你是不是非常关注那些你所照顾的孩子的得救问题呢?

    (三)那仆人的失败

    以利沙差遣基哈西将那先知的杖放在那孩子的身上,但当他做了以后却没有什么事情发生!──请看第二十九至三十一节。这有什么教训呢?这是一个警告﹕我们在事奉神的时候,决不可拘泥于形式,当是一种职业。没有先为事奉祷告而去事奉神,是轻而易举之事。当我们代表神说话时,我们是否与他保持亲密的关系呢?基哈西看来似乎并没有祷告或作出任何特别事先准备。主日学教师有一个大试探,在进入课室向孩童教导真理之时,并没有为其重大任务作好准备。基哈西看来似乎没有祷告、没有准备、没有坚持,也没有信心,因此也就没有什么果效──请参阅提摩太后书三章五节。他的事奉只不过是例行公事──但以利沙处理这整个问题的心态截然不同!

    (四)那先知的胜利

    (1)他一开始就跪在地上。请将第三十二至三十三节与马太福音六章六节作一比较。属神的人要传递神的生命,必须首先与神独处。在我们要将福音传给那些死于过犯罪恶的人之先,我们自己必须与神相遇。我们若能像哈拿所说的话,那是多么荣耀的事──撒母耳记上一章二十七节!你有否经常为你儿女的救恩或为别人的儿女献上祷告呢?

    (2)与对象有个人的接触。请留意在第三十四节,那神人与那孩子口对口、眼对眼、手对手的亲密接触。这表示如果我们要赢取孩童,使他们归向基督,我们必须(i)能从孩子的角度看事物;(ii)能用孩子的语言与之沟通;(iii)能进入孩子的世界,分享他们的兴趣。如果我们想要与那些我们为主要赢取的的人建立真正的关系,上述这些条件都是不可或缺的。

    (3)自身必须有强烈的意欲与努力。在第三十四节,我们得知那先知「伏在孩子身上」。「要赢取灵魂,必须与对手进行强烈的摔角和角力」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而这句话不但在成人中间工作管用,更适用于在孩童中间工作。这永远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要求时间和精神上的牺牲,尽管时常令人失望,但却是荣耀有意义的工作,给予工作者大的报酬。

    (4)自身必须有忍耐与坚持。请看第三十五节。这神迹并非实现于刹那之间。以利沙必须倚靠神,凭信心工作。我们之所以失败,可能是因为我们失去了忍耐,正当我们应该凭信心坚持下去,倚靠神为我们获取胜利时,我们却半途而废。

    总而言之,请留意当我们传福音给男女孩童的时候,我们必须留意下列三种生命的标记:-

    (1)在第三十四节,有温暖的标记,哪里有温暖,哪里必有生命。

    (2)在第三十五节,有打喷嚏的标记,这确实表明生命的存在。

    (3)在第三十五节,有视力的表记,因为我们得知,那孩子「睁开了眼睛」。

    结束反思:箴言二十二章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