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课    腓立比书四章十九节的实例
    (经文:列王纪下四章三十八至四十四节)

    在吉甲有一所神学院,校长就是以利沙。在列王纪下第四章第四十二节描述以利沙为「神人」。那里有一百个学生,第三十八节却描述这些学生为「先知门徒」。他们都身受饥荒的煎熬,因第三十八节告诉我们:「那地正有饥荒。」然而,出乎意料之外,有一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有一个人带来了食物送给以利沙,但耶和华吩咐他把这些食物分派给他的学生享用,他们吃饱后还剩下一些。这就是旧约预表主如何喂饱了五千人(太十四15-21)及四千人(太十五32-38),从而见证出腓立比书四章十九节的真实性──神如何供应他子民的需要。他如何回应他们的需要呢?

    (一)神按照他的话语供应其子民的需要。

    请留意圣经的话语:「耶和华如此说」及「正如耶和华所说的」(43-44节)。神时常在圣经里应许供应他的儿女,他的应许永不落空。大卫在诗篇见证神供应的应许──诗篇二十三篇一节;三十四篇十节三十七篇二十五节;以赛亚对每一个信徒给予同样的保证──以赛西书三十三章十六节;我们的主在马太福音六章二十五至三十四节也说出同出样的话语;而保罗更加上自己的见证──罗马书八32;哥林多后书九章八节。神在这些应许中都保证我们他会永远按照他的话语供应他儿女的需要。

    (二)神必回应我们的祈求以供应他的子民。

    以利沙和他的神学生在极其窘迫的情况下向神祷告,而以利沙在祷告后就能说:「耶和华如此说……」(四十三节);让我们留意:虽然神应许供应我们的需要,但他等待我们去向他祈求。为什么?其中一个原因是:他要我们倚靠他。祷告并不使他更愿意给予我们,但会提供一个渠道,让他能给予我们。如果我们发觉在供应上有短缺,我们可感觉到我们需要他,并要投靠他。神永远会垂听祷告,供应我们的所需,不管那是我们自己的,还是他人的祷告。我们从以利亚和以利沙的身上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

    (三)神会在适当的时刻供应他的子民。

    他时常会在我们山穷水尽的时候才伸出援手。马勒-乔治(GeorgeMuller)是一个奇妙的例子,他和布里斯托尔(Bristol)孤儿院中的数百个孤儿,每天都经历到神的供应──全都是因祷告而得到了神的回应的。这些供应永远都是及时而来的──正如以利沙和他的学生所经历的!

    (四)神会按照适当的方式供应他的子民。

    以利沙的学生需要食物,因此主就送食物给他们。马勒-乔治需要为他的孤儿提供食物、燃料及衣着,主就一一供应这些需要的物资。你正需要什么?──请参阅路加福音十一章十一至十二节,并要信靠他,因他永不会使你失望。

    (五)神会以出其不意的形式供应他的子民。

    「有一个人从巴力沙利沙来……」这个人是何方神圣,我们无从稽考,这就提醒我们神供应我们的方式,超乎我们的想像。我们会易于受试探,认为「某某人会帮助我们」;然而,那帮助却从「巴力沙利沙」而来!以利亚的供应乃来自乌鸦(王上十七4)、以及一个寡妇(王上十七9)。神要提醒我们他的资源永不短缺。他知道如何供应我们的需要,而那供应的方式却往往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六)神通常会透过人的渠道供应他的子民。

    那神学院的需要乃由那来自巴力沙利沙的人供应。神的礼物──食物和其他的需要──并非从天而降,而我们的所需,他也会通过人的渠道来赐给我们。他也许要借着自已的某一个管家,来供应我们的需要;当然他会先将感动放在那人心上。至于属灵的恩赐,也是如此。这种礼物通常会通过传道的方式、或神儿女成圣的见证临到我们。主耶稣曾喂饱五千人,但他是通过其门徒而作的;在五旬节,主拯救了三千个灵魂,是通过彼得和其他人的传道而作的;保罗所需要的乃经常通过早期教会的基督徒甘心乐意的奉献而得到供应的。我们是否觉得责无旁贷,愿意成为供应人们需要的渠道呢?

    (七)神会充裕地供应他子民的需要。

    他必会丰裕地供应人的所需:「众人必吃了,还剩下。」(43节);「他们吃了,果然还剩下。」(44节)有很多剩馀的食物!这是一个神迹,若有需要,神也会为你施行神迹。

    (八)神会无私地供应他子民的需要。

    那「从巴力沙利沙而来的人」把食物给予以利沙,但以利沙将之与他的学生分享。神既然给予我们,我们也要与他人分享。请留意第四十二节的话语:「把这些给众人……」,并将之与马太福音十四章六节及约翰壹书三章十七节作一比较。我们应与他人分享神所赐予的礼物。这对于属灵的恩赐尤为真实。比方说:「他拯救了我们──但我们有否寻求他人的拯救?」他在我们的忧虑中安慰我们。为什么?请参阅哥林多后书一章四节。他担当我们的重担,但他说──加拉太书六章二节。神并不是任何人的债务者,而当我们施予人时,他也会继续施给我们──请将箴言十一章二十四节与路加福音六章三十八节作一比较。我们愈多施予,他也会愈多施予。他真是一个伟大的施予者!

    结束的反思:诗篇二十三篇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