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卷 基督教教育哲学
    基督教教育哲学

    教育与哲学思潮的互动关系

    哲学即是利用分析、思考、明辨来对我们的生活作全部反省的一门爱智之学。哲学与教育的关系至为密切,由一般的教育史来看,教育的实施(包括教育制度、内容、方法等),往往不能避免脱离当时代主要哲学思潮和理论的影响。因此,哲学每每成为教育活动的重要指引。譬如:古希腊教育甚受当时尊重知识、崇尚理想与追求心灵意志自由之哲学影响。中世纪教育又受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的影响,而注重精神教育和教义的辩论。十四世纪文艺复兴运动掘起,彼时人文主义(Humanism)、实在主义(Realism)、自然主义(Naturalism)和新人文主义(New-Humanismus),震撼当时的教育,导致教育倾向崇尚研习古典文学(拉工文、希腊文)和自然科学等。十七、十八世纪,由于个人主义哲学的抬头,因而将当时的教育,导向崇尚顺应个人潜能充份的发展与人格自由的一面,以期达到自我实现(Self-realization)的目标。十九世纪以来,教育的方向又因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思潮的兴起,而使重心由个人转移到社会和国家的需要;教育即在社会与国家之发展和效率为前提的原则下进行。二十世纪以来,民主主义的思潮大大流行,以致又将教育的一贯原理,导向实用的一面,不但鼓励个人潜能的发展,同时又促进发挥个人与团体(社会)间的相互效力,更加突显了重视以「人」为中心的哲学和教育理念。

    各时代教育哲学思潮是否美善或完全,并不属于本文的探讨范围。然而,由以上所列举的教育与哲学理论的关系中,却能作出一个简单的推论,那就是:某个哲学理论是否有其价值,可凭教育实施的结果来作评鉴或考核。二十世纪初,那位提倡民主教育,同时其教育和哲学理论影响当代人类最大的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博士(JohnDewey)指出:「哲学是教育的普通原理,教育是哲学的实验室」(参:王连生等着,「教育概论」,台北:五南出版社。民国七十四年,第202页;及孙邦正着,「教育概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七十年,第94页),正说明了哲学与教育间的相互关系。教育的本身不是盲目的,因为它的内容是依据社会的需求而订定,而社会需求又涵盖了顺应潮流与适应生活等各方面要求满足的条件。教育和哲学是必然在同一时空存在与活动的。

    一般教育哲学研究的目的,乃是去探讨并不断反省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二者互动关系的问题,以帮助人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共享一个更完美的理想社会。基督教教育哲学其目的的本质,与一般的教育哲学并不冲突,但却有其独特的一面,因为它不仅有上帝的话作为教育理论的标准及归依,在教育内容的实践上,还有圣灵的帮扶和成全。基督教教育哲学可说是尝试用圣经真理去和人类沟通的一种方法,不断地阐释达成信仰与生活协调的可能;又可说是一出套以上帝的话为本,并藉着基督教教育对基督教信仰和基督徒生活(也包括教会全面事工)所提出的反省。

    基督教教育哲学的基本架构

    以下一些和基督教教育有关的圣经神学观点,是反省信仰与生活的基木理念,也可以说是基督教教育哲学的基本架构:

    1.1.整个信仰是上帝采取主动地向人启示和沟通。在上帝所创造的万物中,人类是唯一照着他的形像所创造的有灵的人,亦拥有受托和管理的责任(创世记一26-29,二7-8、18-21)。人类堕落之后,上帝又亲自主动地「道成肉身」住在人中,且带来了他的恩典、真理和荣耀(约翰福音-14)。耶稣基督来到人间,不仅要成为人类的救赎,还赐下丰盛的生命和更美好的生活(约翰福音十9-10;加拉太书四4-5)。救赎是上帝拣选我们的工作(约翰福音十五16),我们的生命亦由他来负责。

    2.2.圣经让我们看出上帝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这一点特别可由上帝与人立约的事实中看出来;立约也是他所主动成就的(创世记六18-22、九11、十二1-3、十五18;出埃及记十九3-6)。除了立约的事实之外,圣经内亦多次明显地提到,上帝看重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圣经上说:「耶和华……环绕他、看顾他、保护他,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申命记三十二10);「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冠冕。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万物,就是一切的牛、羊,都顺服在他的脚下。」(诗篇八4-8);「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么。」(马太福音六26);「我又赐给他们永生,他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约翰福音十28-29);「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约翰福音十二26)

    3.3.上帝是知识、真理和智慧的源头。当人活在敬畏上帝和凡事倚靠他的光景中时,即能肯定

    4.4.生存的真实价值和意义(箴言九10;约翰福音十五5)。

    5.5.上帝能于人内在作彻底改变的工作。圣灵是我们经历重生和过圣洁生活的恩赐(约翰福音三5-8,十七17-19;罗马书六23),若不藉着他,人有限的知识和力量无法达到合乎上帝标准的良善(罗马书七18-24)。圣灵在人身上所成就之超自然的改变,是基督教教育的真正动力。

    6.6.人终极的命运不是回到上帝那儿,就是永远与他隔绝。人是极有限和渺小的,无论在世界上曾经享受过多少的富足或快乐,无论经历多少的贫穷或苦难,这一切都将成为虚空与无益,最后仍然「要归于尘土」(创世记三19;传道书二11)。接受基督就能得享「永生」,否则就要接受灵魂「灭亡」的结局」(约翰福音三36)。

    信仰与生活合一的教育果效

    基督徒在信仰与生活极度协调的情况下,所作的反省,必然能达成实践教育内容目标。信仰与生活合一的哲学,必能让我们收获下列的各种教育果效:

    1.1.使人接受自己的责任(以弗所书四13、20-24;歌罗西书三23-24)。

    2.2.使人肯定上帝的知识、真理与智慧,认识他是万有的源头(约翰福因十六13,十七17;罗马书十一33-36)。

    3.3.使人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明白生存的意义和目标,把握永恒的价值,并倚靠上帝的大能(约翰福音十五4-5;罗马书十三14,十四7-8;哥林多前书三11;以弗所书六10)

    4.4.使人思念和追求属天的价值,并且远离罪恶与世俗(腓立比书三12-14;歌罗西书二8-9,三1-9)。

    5.5.使人效法基督,带着奴仆的形像和心志,委身个人的生命去实践爱人如己的命令(马可福音十45;路加福音十27,二十二27;罗马书十五2;以弗所书六6-7;腓立比书二5-8)。

    6.6.使人在连于元首基督的原则下,彼此成全与建立(以弗所书四12、15-17;腓立比书二1-8)。

    7.7.使人乐意完成「宣教」和「教导」的大使命(马太福音二十八18-20;提摩太后书一11-12)。整本圣经并没有许多高深莫测的理论。由「起初上帝创造……」开始,一直到基督完成救赎,圣灵的教导一直都在帮助基督徒,在信仰和生活中达成完美协调的目的。人不仅需要了解上帝的话作为必备的知识,而且还得对知识负起力行的责任,这才是基督徒对上帝当作出的回应。愿主加添力量给每一位属他的儿女,在实践信仰的内容里,毫无阻拦。

    研习作业:

    1.教会要如何面对当时代之思潮和社会环境的冲击与影响?

    2.试由贵教会之基督教教育活动,来发现其中之教育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