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卷 备课的艺术
    备课的艺术

    基督教教育是一个活的、有动力的教育,学习者即在这种活的教育环境中,求得智识和灵命的增长;而智识和灵命在学习活动的历程中,乃要达到「知」(理论)与「行」(实践)的有效合一境界。

    因此,良好的教材(圣经和以圣经为核心的教材、例证)、合宜的教学策略(方法)、学生的参与,以及教与学的评估,就构成了教学活动的四大重要内容。

    备课的重要性

    圣经教师预备功课的主要目的,无非是盼望将教导的内容,有系统和有效地传达给每位学习者,好教学习者的生命得着实际的改变。通常教师所注意的是课程的讲述。换言之,就是教师将大部份的注意力投注其本身所要传达的资料,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资料,将这堂课的时间予以填满。这种将教导的中心全然放在教师本身之传达的教学,即称之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事实上,每位圣经教师乃当将教学的中心放在「以学习老为中心」的理念上。

    教师所预备要传达的资料固然重要,然而,从学习者的角度而言,学习者所需要接受的、学习者所能理解的,以及学习者所能应用(实践)的,往往比教师本身按着个人的想法所预备讲述的材料更为重要。惟按照学习老所能理解的、所需要接受调整的、有能力在生活中应用的、以及能逐日获得属灵成长的,这种「以学习老为中心」的教学,才是圣经教师在决定教导和选择教材之前所应当思考的。教学为的是帮助学生得着改变(智识的增长和灵命的成长),而不是为了教师完成这一堂课的传达而已。倘若学生课后没有得着改变,教师的教学就是枉然的。完成教学不是完成讲述或传达,而是在有效的传达中,达成使学习者生命得到圣灵调整的任务。

    学习者的成长和教师备课的教案有最直接的关系。一个好的备课教案,不但包括优良的教材(注意:「教材」应作广义的了解,除了圣经之外,也包含一切能适应日常生活之合乎上帝心意的学习材料)、合宜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所能提供的参与机会等,最主要仍须包含供给圣灵大能运行的空间,使学习者能将所学得的知识,得以应用和实践在生活之中。

    备课注意事项

    圣经教师的备课还不止是搜集教材并将它们和教学步骤安排妥当而已。广义而言,圣经教师的备课应注意三方面的预备:

    A.A.生理的预备。保持正常的身体健康状况,好使智慧、情绪和灵命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平衡良好的发挥。软弱或多病的身体通常容易让人陷入情绪和灵命的危机之中;强壮的体魄是全人健康成长的基础。

    B.B.心理的预备。心理方面的预备可从以下几种情况作参考:

    1.自我学习和成长——达到熟悉教材和教学相长的目的。

    2.确立课程计划——达到使学习者产生知行合一的果效。

    3.组织合于上帝心意,有逻辑和能应用的教材——达到能唤起学习者有意义的回应、促使学习者成长和获得更丰盛生命的意义。

    4.选择与练习适当的教学方法——达到有效传达教导内容和讯息的目的。

    5.洞悉学习者的需要及问题——达到对学习者作个别关怀、因材施教的目的。

    6.1.评估和接纳教学效果的事实——「评估」是达到调整、加强和朝着目标继续进步的活动。「接纳」的意义在于盎心而为之后不计成果的得失。有云:「成功的见证是:『靠着圣灵的大能,单单传讲基督,并将结果交托给神』。」

    C.C.灵理的预备。教师必须每时刻和上帝保持良好的关系(倚靠他并遵行他的旨意)、不住的祷告(为自己、为学习者、为教学)、洞悉属灵的真理,以及实践信仰与生活合一的见证等,方有力量成为合神心意的属灵教师。

    以上所了解的生理、心理和灵理的三方面预备,乃是圣经教师对预备他的教学功课时的一种广义和经常性的认知。以下将就实际和具体的预备功课方法(编制和发展教案)和读者作研讨。

    教案是圣经教师进行教学的蓝图和计划。因此,圣经教师应当将其教案安排得尽善尽美。一个优良、成功的教案至少应当具备四项特性:

    A.目的清楚

    整个教案必须能清楚地传达圣经的讯息和一切的教学内容;教师亦能将课程信息所带给学习者改变生命(接受圣灵调整)的目标,清楚地向他们发出挑战和邀请。

    B.步骤系统

    整个教案必须有次序地逐步达成教学目标,让学习者充分明了和吸收。教案之中所不可或缺的部份包括:

    1.激发学习老学习动机和兴趣的部份;

    2.对圣经和有关本文的阐述部份;

    3.对真理的认知和洞悉的部份;

    4.对圣经真理的生活应用和实践部份;

    5.安排周间学习(家课)的部份。

    C.符合需要

    若要让学习老达到有效的学习,教案的安排就得以符合并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和成长期望为目标。因此,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是不能忽略学习老个人的因素的。教案的内容是针对满足学习者的成长计划,而非为了教师填满其教学时间或执行其个人的教学目的。

    D.实践内容

    教案乃要达到使学习者获得生命改变(思想、态度、行为)的学习目的。教导的内容若不能在学习者的生活中得以应用和实践,教案则无法达成属灵的实质意义。让教学的内容在圣灵的成全之下得以实践,是编制教案的最终目标。

    教案的基本结构

    LawrenceO-Richards博士提出一个简单的备课教案「模型」。他将每课的结构分成四个主要的部份(参:LawrenceO.Richards,CreativeBibleTeaching.GrandRapids:ZondervanPublishingHouse,1971,pp.107-113.),即:引起注意和兴趣部份(HOOK),圣经部份(BOOK),真理部份(LOOK),以及实践部份(TOOK)。这四个部份之间的关联成就了最基本型式的教案。在Richards博士的原着中,他以四个简单、有趣的图画,有意义地表达了教案结构中之四个主要部份,以下是分别的说明。

    1.引起注意和兴趣部份(HOOK)

    HOOK一字的原意为「鱼钩」。这部份的目的是教师设法将学习者的注意力带(导)进上帝的话中,好似垂钓者放设鱼饵让鱼儿上钩一般。这是在课程的一开始,用来引起学习者注意和兴趣的方法。许多圣经教师通常使用一些有趣的或特殊的开场白、个人或他人之特别经历、小故事,甚至也引用当前的时事、例证等来产生导入正题(下一阶段的圣经)的效果。

    这个部份不能占用太多的时间;在一段三十分钟的课程,利用三、五分钟即可完成。课程的重心虽不在这一部份,但它却是一个激发学习意愿的重要媒介。

    BOOK所指的是圣经——上帝的话。这部份乃是要上帝的话和他的心意,正确地传递给学习者,使学习者充分获得实践上帝旨意的资料。BOOK是整个教案中比重最高的部份,是课程的中心。

    教师可利用十二分钟,在一段三十分钟的课程内完成这一部份。讲解圣经当以「按着正义分解」为原则和目标。解经不是说故事,而是将上帝的话解明,使学习者明白上帝的旨意,并得以在生活中遵行。

    LOOK指的是洞悉圣经真理的部份。通常这一部份和圣经部份是不可分开的。这部份着重于对圣经真理的阐述和透视,使学习者得以清楚和肯定地了解真理和认识上帝的心意,更包括教导他们将习得的真理在生活之中加以应用,解决基督徒生活中的困惑,并使个人的属灵生命得以长大成熟。

    教师可利用八分钟,在一段三十分锺的课程内完成这一部份。事实上,圣经和真理的这两部分往往是可以合并在一起的。也就是说,这两部份的时间是整个教案之中占用最多的。

    TOOK意谓实践。学习者能将所学习的功课应用并实践在日常生活之中,这才表示教师真正完成了教学。实践真理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实践真理是证明学习者生命得着改变的具体表现。

    教师可利用五分钟,在一段三十分钟的课程内完成这部份的叮咛和提醒。为学习者安排实践功课的作业和练习,是圣经教师重要的责任;唯有以实际落实基督徒生活的行动来配合学习,才能逐步达到灵命成熟的目标。

    Richards博士用下侧的图示,来说明这四部份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

    以下乃按照上列的四部份结构,示范备课的步骤,并以一则实例来说明:

    课题:宣扬福音

    教导对象:少年团契契友

    经文马太福音二十八18-20;马可福音十六15-20;使徒行传一8、十三1-52。

    行为目标(objectives):

    1.认知(知识)目标:学生能默写出「大使命」的内容。

    2.情感(感受)目标:学生能说出「大使命」与其个人的关系。

    3.实践(力行)目标:学生加入教会「布道组」,作每月一次的街头布道。

    引起动机:

    这一部份在于让学生明白耶稣所留下的「大使命」和其个人以及周围的人的关系,并激发其去回应这个命令的意愿。

    引起兴趣:

    这儿有三个引起学生兴趣的建议:

    1.利用课前活动的时间或授课的开始,教师将预先搜集的宣教图片、宣教代祷的呼吁、宣教诗歌、宣教经文、民间偶像崇拜照片及有关图文等资料,邀请学生将它们布置在教室里,给他边做边受感动的机会。

    2.教师可放映有关宣教方面的记绿影片,或某些落后地区、福音未得之地等的影片、幻灯资料等,供学生观看,以激发他们宣扬福音的心愿。

    3.教师邀请宣教士现身说法,作宣扬福音的见证。

    明白圣经:

    这一部份是进入研经的教导。教师首先要将所引用的圣经节列出(马太福音二十八18-20;马可福音十六15-20;使徒行传一8、十三1-52)其次,教师要说明福音的内

    容:爱(约翰福音三16)一赦罪(约翰一书-9)一悔改(马可福音一14-15)一接受(约翰

    福音一12)一永生(约翰福音三15)。接着,教师要说明传福音的过程(马可福音十六15-20;使徒行传一8、十三1-52)。最后,教师要说明传福音的结果(信者得救;不信者灭亡)。

    领悟真理:

    这一部份是要带领学生了解完成福音大使命是每一个基督徒的责任。教师要说明三件重要的事情:

    1.传福音是上帝的命令,基督徒亦因着上帝关爱失丧灵魂的理由,甘心乐意地去实践这个命令。

    2.圣灵是福音使者随行的伴侣,福音使者因而能刚强放胆地去传福音。

    3.上帝对福音使者的应许是:能行神迹、奇事、异能,能获得工作的喜乐,能随时得着属天的力量等。

    采取行动:

    这一部份是要激励学生,学习去接受传福音的挑战和使命。教师在课程中可为学生建议一些传福音的具体作法或行动。譬如:

    1.邀请学生作决志(即从今天开始学习传福音)的表示。

    2.邀请学生分享以往传福音的经历(见证)。

    3.邀请学生至少每两周(或一个月),向一位未信者传福音。

    4.邀请学生加入教会的「布道组」,试与同工作街头布道。

    5.为学生开设谈道训练班,教导他们使用「四律」(即:「你听过四个属灵的定律吗?」小册,由学园传道会出版),向他人传福音。

    教学方法:

    在整个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教学方法乃是传达课程内容的重要媒介。教师的表达和学习者的共呜(回应)在教学过程之中都是同样重要的。沉闷的教学过程不仅无法提起学习者的兴趣,更不可能达成使学习者实践功课的目标。以下是几个传达本案例之教学方法:

    1.教师利用图片配合演讲。

    2.邀请学生彼此分享研讨传福音的经验。

    3.鼓励学生为传福音的事工或宣教士祷告。

    4.邀请学生联合写一封信给本教会的宣教士,内容大致包括:本课信息的感想;慰问宣教士;表明更新的传福音心志;询问宣教士的近况和代祷事项等。

    5.研讨问题。由教师事先准备问题,请学生思考。譬如:我当如何预备自己作福音的使者?现在的我当如何参与福音的工作?我怎样实际地作宣教士的支持者?

    家庭作业:

    返家作业是复习功课和加强对功课实践的部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部份。对儿童和青少年学生而言,各级主日学可发起使用「教师与家长联络簿」,来进行课后学习评估的计划。以下两项,是针对本案例之家庭作业的建议:

    1.教师预备福音单张,分赠学生(一人约五张),或赠送「四律」小册,让他们在一周内,至少向一人谈道。

    2.请学生在两周内,写一篇阅读宣教故事或传记的心得短文,交给教师批阅,并予以在教会的布告栏内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