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知道的世界——我的孩子
    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

    儿子上大学时,我曾请教过全国著名大学的一位女教授:儿子应该报考哪所大学?

    这位老教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期望值不要太高,太高了就会失望。她说,偏远地区有一个女孩子,学习特别好,人称"三脑袋",物理、数学、化学都能考满分。高考时,父母让她考我所在的这所全国重点大学,她不想考,可父母逼她报考,说是让她为祖宗增光;老师也劝她报考,说是为学校增光。她违心地上了我们学校,情绪一直不稳定,妈妈在校园里陪了她很久。妈妈回去后,学校进行了三次考试,她的成绩都名列中下。过去,她一直是当地的"状元",这样的结果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入学仅三个月,她便跳楼自杀了。她的母亲到学校来"接"她,欲哭无泪,一声接一声地喊:“是我害了我的女儿!是我害了我的孩子!我当初为什么要逼她?!”

    教授讲这番话时,情绪很激动:“为了进军清华、北大,牺牲了多少孩子?你不是‘知心姐姐-吗,请你转告那些对孩子期望过高的父母,心理素质不好的孩子,最好不要上重点大学。”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烦恼缠绕,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智商),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情商)。进入重点大学的学生却要面临同样的考验,从高考状元到成绩平平,从备受关注到默默无闻,心理落差之大,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

    一些在"重压"下长大的孩子,虽然上了大学,但内心世界仍然被自卑感笼罩着,不能自拔。

    “是知心姐姐吗?我现在是全校最自卑的人了。我想和你谈谈”一位靠自学考上北京一所高校的女孩给我打来电话,电话里,她一边哭一边诉说,整整讲了一个小时!

    这个女孩学习成绩优秀,在班里排名第六,她为什么还那么自卑呢?”我是在父母的打骂中长大的。我成绩下降时,父亲就让我脱掉裤子,用皮带的铁头抽我,直到流血。他不许我哭,我只好忍着。我心里充满了恨!最恐怖的一次,母亲捂着我的嘴,让父亲打我的身子”女孩边哭边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幕幕恐怖的场景。我的心在颤抖。

    “后来,我考进了北京的这所大学可我不适应,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我不能体会别人的感觉,心里一片灰暗。我上大学后,亲朋好友提起我,母亲很骄傲。我打电话告诉他们,我很压抑。母亲让我把过去的事忘掉,可是过去的经历像大石头一样压得我喘不过气,在别人面前,我常常有羞耻感。我心理很脆弱,一个人常用小刀割手腕”

    听到这里,我的心在滴血。

    “快毕业了,你在想什么?”

    “我想摆脱心理障碍。”

    “你想改变自己吗?”

    “想。可我不知道怎样改变自己。”

    “有一句话叫‘境由心生。很多时候,人的痛苦与快乐,并不是由客观环境优劣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态、情绪决定的。你看路边的小草,被人踩来踩去,可它还是活下来了,它拼命地站起来,接受大自然给予她的阳光、雨露,所以,它比温室里的花朵更有生命力。你就像那小草,你很有生命力!”

    当我知道她是学幼教的,便鼓励她:“我不知道怎么称呼你,我叫你小草吧!小草,度过严寒的人最知太阳的温暖,走过沙漠的人更知水的甘甜。我相信如果你做了老师,一定会爱孩子,尊重孩子;知心姐姐希望你能做一个阳光老师,努力把心中的乌云驱散。”

    “谢谢你,知心姐姐,我一定努力!我心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舒服!”

    冷静地想一想,有这样遭遇的孩子远远不止这一个"小草"。

    每当接到这样的电话,我的心情都特别沉重。我真的想对他们的父母说:你们到底想要什么?是要分数,还是要孩子?是要成绩,还是要成长?你们的心中只有"大学”,孩子考上了,你们满意了,可你们知道吗?你们给孩子童年带来的伤害,至今还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你们辛辛苦苦把孩子养大,日夜操劳挣钱供孩子上学,究竟为什么?

    不要以"爸爸妈妈都是为你好"为理由去逼孩子。

    逼子成龙,龙就会变成虫。正像法国诗人海涅所言:“即使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也可能是跳蚤。”

    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

    一位初三的学生给"知心姐姐"写来一封信,信中说:

    妈妈,您为了让我一心一意地学习,平时什么活都不让我干。每到节假日,我总想帮您做点家务活儿,但您却说:“不用你干,你只要努力认真学习,就算帮了妈**忙了。”一个星期天,您从街上买菜回来,我高兴地想帮您择菜,您却说:“你放下吧!下星期测验多考几分就行了。”我心里明白,您这是责怪我单元考试名次没有排在前面。我扔下菜,跑回自己的房里伤心地哭了。

    妈妈,您对女儿学习生活的关心照顾是"无微不至"的,然而,您知道吗?您的女儿多么想求得您对女儿的理解,多么希望您不再像保姆似的"关照"我,"代替"我,而是像航手一样用您那丰富的生活经验为我指引航向,让我在大千世界的海洋里搏击、奋斗、成长。

    这位女孩的肺腑之言,说出了许许多多孩子的心里话。

    父母对孩子过度的保护正困扰着孩子们。河北某县一所小学举行"奔向新世纪"象征性长跑,跟着跑的、在路边围观的家长比学生还多。他们不时冲自己的孩子大喊大叫:“别跑,慢慢走好!”“吃得消吗?吃不消趁早退出来!”“别逞强了,走不动爸爸开车捎你!”

    从小学生队伍中,传出这样的回答:“谁让你送,快回去!”“烦不烦!都被人家笑死了!”下来他们对记者说:“这样的爱我们真受不了!”

    “受不了”的爱天天在发生。

    一次,我们带城市孩子去河南信阳鸡公山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营地参加"我爱大自然"夏令营。一位记者妈妈担心四年级的儿子自己洗澡洗不干净,竟冲到男生洗澡的帐篷想为儿子搓澡。正在洗澡的男生个个像惊弓之鸟,吓得躲了起来。记者儿子大声喊着:“你给我出去,你讨厌!”记者妈妈很纳闷,在家不都是我给你洗澡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她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令儿子在小男子汉面前多没面子。

    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敬一丹的女儿也参加了夏令营,但她住在营区里,没和妈妈在一起。一天,敬一丹去营区看女儿。她回来对我说:“我遭到了严厉的拒绝!我女儿说,你怎么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闯进我们的驻地!”

    不管我们作父母的多么想保护孩子,他们一旦融入集体生活,就有一种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会把这种"过份的关心"看成是很没面子的事。正像小学生们所说的:大人的爱真让我们小孩受不了!

    现在我们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生了男孩怕学坏,生了女孩怕受害”,父母恨不得天天呆在孩子身边,可是意想不到的伤害天天都在发生!

    这给我们敲响警钟:过度保护下的孩子,更易受到伤害。真正关心孩子的父母,放手让孩子出去经风雨、见世面,不要把孩子"锁"在身边。

    女孩的安全最令父母操心,要教她"自护"的知识和本事。

    对儿童期的女孩,要告诉她"八个不要":1、不要贪小便宜,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2、不要跟陌生人走,自己的下身和乳房是不准异性触摸的;3、不要把家里的钥匙挂在脖子上,要把钥匙藏好,不让别人看到;4、放学回家不要走偏僻的地方,最好结伴而行;5、路上发生任何事情(如受到威胁、侵害)都要告诉父母,不要瞒着;6、独自一人在家里要锁好门,有陌生人叫门不要开;7、遇到坏人拦截要大声喊"救命",不要怕;8、有人在半路追你,你要往人多的地方跑,不要慌。

    对青春期的女孩,要教她"四个学会":1、学会防卫。防备他人对你身体的侵害;2、学会拒绝。对不良的性诱惑,你需要理智的拒绝;3、学会辨别。对不良的性误导,你需要懂得辨别;4、学会抑制。对自我的性冲动,你需要抑制。人对自己的性行为是要负责任的,要受道德与法律约束的。网上的甜言蜜语不可信,不要浪费自己的感情。

    女儿如果真的受到性侵害,父母不要因为顾及面子忍气吞声,而要借助法律的力量保护孩子。据媒体披露,某乡村小学一个禽兽不如的男教师公然在课堂上猥亵了几十名女孩,而受害女孩和家长,因怕遭报复,都不敢声张,结果这个男教师胆子越来越大,竟然当众在讲台桌后**了几名女学生。最后,终于有家长大胆站出来揭发、上诉,才把罪犯绳之以法。

    那么,父母该如何关心男孩呢?

    父母最担心的是,自家的孩子放学路上被大男孩抢劫财物。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男孩穿着妈妈从美国买的价值一千多元的名牌运动鞋上学,一出门,就被人截住了。

    “把鞋脱下来让我穿两天!凭什么你就穿这么好的鞋?”大男孩狠狠地说着,一边把旧鞋脱掉踢给小男孩。

    小男孩吭也不敢吭一声,把新鞋脱了下来。

    在这里,我想提醒爸爸妈妈们,尤其是那些经济状况比较宽裕家庭的父母,不要让孩子在经济方面产生比别人优越的心理,更不要让孩子在金钱方面有优越感,因为这对孩子并不是好事。让你的孩子"变"得普通一点儿、平凡一点儿,并不是虐待孩子,而是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生活空间。

    过分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

    许多父母、老师打来电话或登门面谈,哭诉孩子的无情。

    一位妈妈说,平时我对儿子关心得无微不至,可儿子对我却非常冷淡。我过生日那天,朋友往家里打电话。恰巧我不在家,儿子接的电话,朋友告诉他:“今天是你妈**生日。”儿子冷冷地说:“我妈过生日关我屁事!”听了这话,我的心都伤透了,每次他过生日,我给他买这买那,他怎么都忘了?

    一位下岗女工,知道孩子喜欢吃虾,一次咬咬牙从菜市场买来虾,做好后端上桌,看着孩子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舍不得动一筷子。眼看孩子已吃完饭,妈妈忍不住想去尝一下剩下的虾。

    “别动!”她13岁的孩子说,“那是我的!”

    这位母亲在讲述这件事时,眼含泪水。

    一位家境富裕的母亲,见女儿花钱大手大脚,就对女儿说:“你不用着急花钱,爸爸和妈妈这些钱,以后还不都是你的?”

    谁知女儿听了把眼睛瞪得圆圆的,厉声对妈妈说:“我告诉你,从明天开始,你要省着花钱,这些钱都是我的了!”

    一个贫困大学生回家找父母要零花钱,父母说:“咱家哪有富余的钱,你上学的钱还是和别人借的。”孩子不领情地说:“你没钱干吗要生我!”

    广州有一位母亲,为了儿子,为了丈夫,放弃自己不错的工作,整天在家相夫教子,风里来雨里去,骑车送儿子上学,打零工换钱供丈夫攻读学位。丈夫毕业后,功成名就有了钱,抛弃了妻子,还带走了她的儿子。儿子成了大款的儿子,上了贵族学校。妈妈想儿子,特意买了一件新衣服,到学校去看儿子,儿子却嫌弃母亲穿得太"土"给他丢脸,告诉同学这是他的"老乡"。后来,竟提出了一个无情的要求:让母亲做他的"地下妈妈",否则就不认她这个妈!母亲哭诉无门,痛不欲生。她不明白,为什么天下会有这样无情无义的孩子,自己究竟犯了什么错,受到这样的惩罚?怎么十几年的爱得到的却是冷酷无情的回报?

    是孩子生下来就不会爱别人吗?不,那么"爱丢失症"的根源在哪里?是父母的"极度关爱"、"过分溺爱"、"无限纵容"滋长了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试验:把一只青蛙放到热水里,它会马上本能地跳出来逃跑;可是把一只青蛙放在冷水杯里,在水杯下放上酒精炉,点燃后慢慢加热,青蛙在杯中呆得很舒服,慢慢习惯了这样的温度,最后被活活煮死,却还不知道是怎么死的。这其中的道理正如专家所说:“深度的爱比极大的恨对个性造就的扭曲更大,因为前者很难被溺爱的对象反抗,而这恰恰是中国独生子女家庭的普遍特点。”

    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却未必会爱孩子。邓颖超大姐曾经说:“母亲的心总是仁慈的,但是仁慈的心要用得好,如果用不好的话,结果就会适得其反。”过分的关心溺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困难和学习爱护别人的权利。这样的孩子从小只会享受,不知奉献;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情感世界中只关注自己,不知体会别人。"爱"的种子就这样结出了恨的果实。

    人生下来就有两种需求:一是物质需求,二是精神需求。不少父母,对孩子的物质需求可以无限满足,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却很漠然,结果不仅给自己带来情感的折磨与痛苦,造成孩子心灵世界的荒芜,甚至形成人格方面的缺失,走上社会后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有的甚至会走向反面。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问题出在孩子身上,"病根"很可能出在自己身上。

    什么是真爱?什么是伤害?

    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

    一位母亲对我说:“儿子上初中了,一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妈妈刚走进去,孩子两眼瞪着妈妈说:‘你给我出去!你不出去,我就出去!’”这位母亲怎么也不理解,自己从小带大的孩子怎么变得这样陌生?

    一位市妇联主席对我说:“我的儿子本来挺乖的,不知为什么一上初中,每天回到家,径直钻进自己的小屋,门口还挂块小牌:‘请勿打扰,谢谢合作!-我很生气,我那么关心他,他竟然把我拒之门外。”我对她说:“你是不是干涉过多了?”她承认,孩子一离开她的视线,她就很不放心。

    这种现象极为普遍。父母与孩子交流方面的冲突日渐突出。

    随着孩子的长大,成人对孩子的担心,慢慢转变为不放心和不信任。于是一些父母偷听电话、偷看日记,甚至用雇私人侦探"跟踪"的办法干涉孩子的生活,孩子们对此很有意见。

    一次,我去西安市永宁小学与孩子谈心。一个四年级的男孩问我:“妈妈偷看我的日记对不对?”

    我问他:“你怎么知道妈妈偷看你的日记了?”

    男孩说:“我就知道妈妈老偷看我的日记,可我一直没有证据。”接着他讲了这样一件事情:

    一天,他写了一篇日记:“妈妈,今天早上我看到您有白头发了,您这是为我累的呀!妈妈,您一定要爱护自己呀!为了表达我对您的爱,我把您的白头发珍藏在日记本里。”

    当天晚上,妈妈又去"偷看"儿子的日记,非常感动。看到最后一句"我把您的白头发珍藏在日记本里”,她找了半天没看到白头发,以为是自己弄丢了,就从头上拔了一根白发,夹在儿子的日记本里。

    第二天,儿子打开日记本,看到了白头发,就对妈妈说:“妈,您又偷看我的日记了!”

    妈妈说:“我没看,那根白头发不是好好的在里面夹着吗!”

    儿子笑了:“您的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我根本就没搁白头发,那根白发是您搁的。”

    我听了他的故事,觉得这男孩子很可爱,他的妈妈更可爱。但是,这些"可爱"的妈妈一旦是中学生的妈妈,就变成了"可恨"的妈妈了。

    一位初中二年级女孩的妈妈向我诉苦说:“女儿上了初中,总是把自己的东西锁得严严的,钥匙藏在自己的兜里。一天晚上,我忽然发现,女儿把钥匙放在桌子上,我喜出望外,拿了钥匙准备去开女儿的柜子。他爸在旁边说,别这么干,让你闺女知道了,跟你没完。我想,算了,别招她了,就把钥匙放回了原处。没想到第二天,女儿醒了大叫起来:‘你们偷看了我的东西!-我冷静地说:‘没看!-女儿警惕地说:‘别以为我不知道,我的钥匙上放了一根头发丝,怎么不见了?-我倒吸了一口凉气,依然镇静地说:‘没看!-女儿自己打开柜子一看,里面的东西纹丝没动,大声说:‘对不起,冤枉你们了,你们是没看我的东西。告诉你们吧,我所有的东西上都有暗号!’”这位妈妈无奈而又伤心地说:“女儿把我们都当成特务了!”

    我对她说:“青春期的孩子有秘密,需要尊重,需要好好维护他们的隐私权,给他们自由的空间。”

    人本来就是群居动物,需要社会,需要与人交往。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青少年,强烈需要有自己成长的空间,希望别人把他当作成人看待。如果这时老师和父母还把他当成孩子,就会引起他们的厌烦,产生对抗心理。要学会对孩子的引导。

    我认识一位父亲,他处理儿子的异**往问题就非常智慧。

    这位父亲是河南某县教育局长,儿子是中学生。有一天,儿子跟父亲说,爸,本人看上一个女生,漂亮、智慧、好心,我能跟她结婚吗?

    父亲说:“好啊,你能看上她,她看上你了吗?”

    儿子自豪地说:“她也看上我了。”

    “那很好,你能被一个女生看中,说明你很了不起;你能看中一个女生,说明你的眼界开阔了,如果你将来想在县里发展,你就跟她继续交往下去;如果你想在市里发展,你将来就应该在市里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想到省里发展,你应该到省里解决问题;如果你想到北京发展,你应该到北京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想在世界发展,你应该出国解决这个问题。”

    儿子听了说:“那我就等等再说吧。”

    这位聪明的父亲用幽默的方式,给儿子一个重要的人生忠告。

    与其把孩子封闭起来,控制他的交往,不如打开大门,让孩子在广泛交往中学会与人沟通。有的专家提出把“早恋”变成“早炼”,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就像大禹治水一样,“疏”比“堵”效果好。

    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在一次问卷调查中有这样一道题:“孩子犯错误时,您对孩子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接受调查问卷的53%的父母回答是:“你看某某多好,你有他(她)一半,我就知足了。”“你怎么搞的,又闯祸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有些父母不能正确评价孩子,关键是评价标准有问题。他们常常觉得别人的孩子是天才,自己的孩子是蠢才;别人的孩子是金子,自己的孩子是沙子。认为提醒孩子看到别人的成绩,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结果却事与愿违。

    有个小男孩曾经委屈地对我说:“我从来没当过干部,做梦都想当,好不容易捞个队长当,乐得屁颠儿屁颠儿的。回家跟我妈说:‘妈!我当上小队长了!-我妈不但没夸我,反而把嘴一撇,说:‘小队长有什么好吹的?这是中国最小的官儿了!我小时候当的是大队长!-可我妈不知道,我哪赶得上她呀,我能当上小队长有多不容易呀!我跟老师说了很多好话,作了很多保证,老师才让我当这个小队长,还是个副的,老师说,随时准备撤下去!本来想给我妈一个惊喜,没想到,我妈还是瞧不上我!”

    一个刚上任的中队长对我说:“我当上中队长,心里特高兴,回家跟妈妈一说,我妈当时就问:‘大队委的候选人有你吗?您说,我妈多不知足!”

    我对一个"三道杠"说:“你当上大队委了,你妈这回满意了吧?”谁知"三道杠"委屈地说:“我妈最关心的是:‘大队主席谁当?’”

    你们看,这些妈妈真是太难为孩子了。爸爸妈**标杆永远超越孩子的水平,这就是今天孩子的悲哀呀!他们的孩子永远不会有成就感。如果按照这种观点设想,学校里成功的学生只有两名:一个是大队主席,一个是学习尖子。

    其实,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没有必要总去和别人的孩子比。任何比较都是有害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他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作别的孩子的复制品。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永远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祝贺他、肯定他、鼓励他。

    一个孩子长大要经受人们无数次评价,不管别人说什么,父母的评价永远是基石。

    外交部长李肇星一次作客一家网站,一个网民调侃说:“李部长,您的才华我们很佩服,但您的长相我们不敢恭维。”

    李肇星部长幽默地说:“我妈不这样认为!”

    这个回答真棒!

    其实,孩子们每天都在寻找别人的理解,盼望公正的评价。人对生存价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加强烈。当孩子被贬损得一无是处时,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既影响健康,还会产生厌世情绪,甚至会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极端举动。

    我的一位女友,事业很成功,但对她上初中的儿子很不满意,说儿子简直就是个"魔王"。母子关系很紧张。一天,我去她家,单独见她的儿子,这个大男孩上小学时参加过我们组织的夏令营,很乐意跟我聊。

    “我妈妈对别人客客气气,对我总是发脾气。每天我妈下班回来,我去开门,只是看她的脸拉得老长,我便立刻跑回自己的房间,把门关紧,省得挨骂。”

    我对他说:“你妈也不容易,她在单位是领导,操心的事不少,回家又要做饭,照顾你,够累的了,爱发脾气可能是到了更年期。”

    “更年期?”没等我说完,男孩就迫不及待地接过话来,“自从我上学,我妈对我脾气就这么坏,更年期怎么这么长?你给我来个倒计时,更年期哪天结束,我好有个盼头。”

    我笑得前仰后合。掉转了一个话题,说:“今天我有事想向你请教。”听到"请教"二字,他立刻把腰杆挺了起来,瞪大眼睛:“说吧!”样子很神气。

    我对他说:“我想用‘知心姐姐-这个品牌办一个杂志,你觉的多大的开本比较好?怎样办让父母和孩子都爱看?”

    他立刻提出3条建议:1,开本不能太大,太大了就不知心了;2,给父母写的文章,孩子看了特想拿给父母看;给孩子写的文章,父母看了特想拿去给孩子看,这就是"换位思考";3,杂志要有品味,关键是办杂志的人要有品味。

    孩子的想法太棒了!我立刻由衷地说:“太好了,我看你这个人就挺有品味!”他不客气地说:“算你说对了,我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品味!”

    半年后,我们的《知心姐姐》杂志创刊了,我采纳了他的意见。我从内心里感谢那个充满智慧的男孩!我对他的妈妈说:“依我判断,你儿子不是‘魔王-,而是天才!”

    果然,几年后,我又见到重病痊愈的女友,“咱家那个‘魔王-怎么样了?”我开玩笑地问她。

    “嘿,让你说对了!人家现在可出息了,去英国读书了,还是学生领袖呢!现在儿子跟我特‘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