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接纳培养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 第四章 只有你先接纳孩子,孩子才会接纳他自己
    接纳是培养任何关系的根本。你是否能无条件地爱你的孩子呢?为什么孩子需要无条件的接纳呢?如果他们得不到会怎么样呢?父母的接纳对培养孩子的自我形象和自尊心有何作用?在下面的几部分中,我们将探讨上述问题和以下的各种观点:

    *怎样才能认清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是基于他们的行为表现?哪怕是巧妙地向孩子暗示?

    *圣经中哪里阐明了每个人的独特性?你如何将你的孩子视为独一无二?

    *为什么让孩子恪守教条的管教方式不起作用?

    *圣经中哪些内容涉及“自尊心”和“自我形象”?

    *找出圣经中有关自尊心的定义

    *为什么有些孩子会这样想:“我没有太大的价值,也许我天生就没用。”

    *怎样教导孩子“我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的……我是有价值的天生我才必有用!”

    *怎样向孩子表达无条件的接纳,有哪些实际应用?

    *为什么说接纳永远是一项选择,在日常生活中,你应怎样作出选择?

    第四章只有你先接纳孩子,孩子才会接纳他自己

    你爱孩子,是因为他们做出了什么成绩,还是因为他们本身?花时间认真考虑你的答案。如果你深入思考这个问题的话,答案或许不会像先前那样简单。这还要取决于你对无条件接纳和有条件接纳的理解。

    无条件的接纳基于你的孩子本身具有无限的价值。在无条件接纳中长大的孩子更容易培养良好的自我价值感。他们在与父母的关系中更有安全感。他们常常对爱的权威作出积极的响应。那么无条件的爱到底有多重要?

    接纳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培养了孩子的安全感,使孩子更加愿意敞开自己,在你和孩子之间建立更多的信任。另一方面,有条件的接纳着重于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顺从,达到要求,或表现良好,才会被

    接纳。一旦孩子的表现达不到家长的标准,他就感到不安全、被排斥,从而缺乏自我价值和自尊心。孩子不愿意在你面前敞开心扉,你们之间的信任感就会越来越匮乏。

    不安全感来自各方面

    在我巡回演讲的过程中,一路上遇到许多青少年和大学生,他们几乎只知道有条件的接纳,有的甚至对接纳知之甚少。

    *马克认为他上不了大学,因为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个老师总说他很笨。更糟糕的是,他的父母老对他说:“你是个懒虫!你永远成不了器!”

    *丽萨的同学总是无情地嘲笑她细细的腿,说她的腿是“鸟腿”!说“你最好在洗澡时戴上雪橇,免得滑倒!”这样的嘲弄一直折磨着她到初中。如今,作为刚进大学的新生,丽萨还是那么纤细苗条,她的同学对减肥趋之若鹜,可她还在为“皮包骨的腿”烦恼不已,甚至不愿以泳装露面。

    *杰夫则一向充满自信,自我肯定。在班里他名列前茅,在足球队里也是主力。杰夫的哲学是:“你要展示自己,否则没人会觉得你有价值。”有些人,像马克和丽萨,人们很容易察觉出他们缺乏自尊心,因为他们明显地承认自身的不安全感和缺陷。另一些人,比如杰夫,企图以进取向上、趾高气扬的态度来掩藏自卑感和不自信。

    “对什么不自信?”或许你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其实他们对是否被接纳感到不自信因为接纳表明了一个人的内在价值。相反,他们的生活完全有赖于自身的表现,认为他们必须要向别人证明自身的价值。

    他们觉得必须靠自己赢得别人的认可和接纳,其实他们不明白,自己跟别人一样,同样拥有与生俱来的上帝的形象。他们被爱和被接纳,只是因为他们自身,仅此而已,并不因着他们的行为和外貌,也不因为他们拥有什么。

    遗憾的是,我发现有许多年轻人像他们的父母和其他成年人一样,陷入了依靠行为表现的罗网中,他们无法懂得上帝无条件的爱赐给了每一个人自身的价值。“人算什么,祢竟顾念他?”所罗门王写道:“世人算什么,祢竟眷顾他?祢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

    给“自我形象”和“自尊心”下个定义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心里把自己描绘一番,那就是我们的自我形象。另外,研究表明人有一种倾向,即自己的行为会渐渐向内心的自我描绘靠拢。

    有健康的自我价值感的人会感到自己的重要性。他们觉得自己的存在很有意义,世界会因他们的存在而美好。他们同样也会尊重他人的自身价值。这样的人会放射出希望、喜乐和信任的光芒。而那些自我价值感贫乏的人,则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当你认为自己缺乏自我价值时,就不能轻松自然地展现自我。

    有一个表面上无忧无虑的学生写信向我承认:“我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东西,我很害怕别人怎么看我,我无法接纳我自己。我不敢直视别人的眼睛,甚至不敢接近他们。我觉得自己真没用!我很怕被人拒绝。”

    被别人接纳的孩子才能接纳他自己

    让一个孩子感到被接纳,特别是来自父母和老师的接纳,会给他的一生带来巨大的影响。倘若总有人对孩子说他这个不对、那个不对,那么他会由此产生这样的结论:“我一文不值,一点都不中用。”

    一旦没有被心目中最重要的人接纳,孩子便会拒绝接纳自己,而这就是扭曲的自我形象和自卑感的症结所在。

    与之相反,觉得自己与众不同的孩子就是因为父母给予了他们充分的接纳和肯定。我妻子多蒂的父母就用了这个诀窍。他们有三个孩子,他们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到自己与众不同,但从来没有一个人觉得自己比别人更了不起。多蒂常常告诉我,在他们兄弟姐妹中,如果有谁觉得自己是最讨父母喜欢的孩子,他们心里就会感到不舒服。

    这就是因为多蒂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均等的,他们用很简单的方式让每一个孩子都意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多蒂的父亲会对她这样说:“你是我最喜爱的大女儿。”然后又会对小她七岁的妹妹萨丽说:“你是我最喜爱的小女儿。”对她的弟弟斯蒂文,父亲会说:“你是我最喜爱的儿子。”

    多蒂也用同样的方法对待孩子。凯莉是她“最喜爱的大女儿”;希恩是她“最喜爱的儿子”;而凯蒂是她“最喜爱的金发女郎”;那么海伦就是她“最喜爱的黑眼睛宝宝”。

    这只是一个雕虫小技,可特别管用。就拿希恩来说吧,他知道自己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可他仍然喜欢听爸爸妈妈说“他是他们最喜爱的男孩”。关键是,总有办法让每个孩子都感到自己的独特性,你需要做的就是要发掘对孩子最管用的招数。

    多蒂有一个女友,她有两个儿子,年龄相差很小。有一次,多蒂和她通信,在信中这位女士频频描述其中的一个孩子,称这个孩子是“她的骄傲和喜乐”,但是,她几乎没有提及另一个孩子。她的偏爱很明显,可想而知那个失宠的孩子会怎么样。

    在《躲藏还是寻求》一书中,作者詹姆士·杜布森博士指出:在20世纪的美国,自卑感就像瘟疫一样吞噬了许多人。他相信,只要父母遵循这样的主张即所有的孩子生来都是平等的,必须给予他们尊重和尊严,那么,自卑的瘟疫还是能遏制的。

    给予孩子一个健康的自我价值感是所有父母责无旁贷的任务,这样的父母就会成为儿女心目中的英雄!

    问题默想、讨论及应用:

    1.你将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请详细列出?你不妨以这种方法开始非正式地和孩子探讨以下观点:

    *我们是按照上帝的形象造的

    *上帝赐予人类特殊的任务治理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