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阅读 神与大自然
    中国古代诗人有无数优美的诗句赞赏大自然的美丽。比如:“长江之水天上来,滚滚到海不复还”;“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等。诗人的诗像画家的笔,勾勒出一幅幅地球美景。再比如写散文的这样写:美好的大自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一道绯红的霞光刺破天际,为地球上的万物带来温暖和光明。蓝天白云,大海波涛,经过一天的劳作,伫立于湖边、海滩遥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让人禁不住要感叹大自然的美妙。“是谁创造了适合万物和人类的生存空间?是谁规定了自然、万物繁衍不息的运行法则?是谁让宇宙的内容排列有序?翻开《圣经》第一章(创世纪),他开宗明义的向人们宣告:”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馄饨,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在启示人们智慧的《圣经》中,创造论是神立下的一块牢不可破的基石。

    近代以来,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科学对自然的深度介入和开发,让我们尝到了破坏生态环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河流干枯;草原萎缩;地震海啸时有发生。大自然的承受能力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自然和人类一样,是上帝的创造物,赋有对创造者的敏感性和责任心。如果世人不珍惜神馈赠给人类的礼物,那么必将要遭到惩罚。日本地震海啸带来的核能电站泄露,直接污染海洋和海洋里赖以为生的水生物,进而威胁人们的生活。东京市市长说:”我想这是来自上天的惩罚。好好用这次海啸对日本人的私欲做一回大清洗是非常必要的。“显然,自然灾害问题不能脱究人为破坏生态平衡的干系。尽管,生态问题已经迫使人类关注自然,保护自然,并采取措施使自然世界免遭进一步滥用。但关于自然世界的问题也应该突显在神学上。从神学关于上帝创造世界的教义出发,我们该如何对待自然是确实应该思索的一个问题。

    陕西师大哲学教授安稀孟在《自然在神学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如果世界不能得到上帝的直接光照,他就不能反射他的光。“在该文中他提出来,神学的三个参量,分别可以被描述为宇宙论的(或普遍的)、政治的(或历史的)、以及心理学的。这三个参量其实同使徒所说: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创造天地的主。我信我主耶稣基督……,我信圣灵是完全一致的。第一条指的是作为宇宙创造主的上帝,第二条指的是他为解救人类在历史中所作的工作,第三条指信徒在经验中对他的工作的接受。在教会中常偏重于:天父唯一神论;神子唯一神论;圣灵唯一神论。但在这三种唯一神论中,没有一个能排除其他位格,也根本无法排除。

    瑞士神学家卡尔。巴特(Karl  Barth)指出,神学这一名称,其实就是神学——人类学。但属人的领域在圣经中不被看做主观性领域,或灵魂的领域,而是被看做历史。正是在历史中,人类的生活和命运才产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自然世界在人的信仰中没有地位,因为历史是在自然中发生的,并主要受自然界的影响。如果上帝不能成为自然的救主,则他也不能成为历史的救主。

    世界是这样的美好,不仅为诗人、画家提供艺术创作的源泉、也为科学家提供施展本领的实验场所、还为信徒、非信徒的众生提供生命的活动舞台。这样看来,我们理当热爱自然,同理,上帝也热爱他创造的宇宙和自然,如果人类的贪欲对自然毫无节制,神也一样会震怒而惩罚人类。

    认识神有不同的途径,有的人是内心世界为神敞开了空间,让救赎的恩典驻扎其中;有的人是通过阅读神写给人类的一封长信《圣经》得到启示,有的人是通过苦难的经历而受圣灵的感召。但无论怎样来到神的殿堂,一旦认罪(这里的最指背离了神的罪性)和悔改,承认耶稣的救赎,最后一定能到达使徒信经的境界。神必赐下平安喜乐的恩典。

    从我自身认识和接受耶稣是生命的救主的过程来看,我首先从创世论的原理开始思考上帝的作为,从热爱自然,到走向认识耶稣救主的过程,历时4年之久。当我最终有一天受到感召,完全敬服在耶稣基督的大爱中,真犹如进了:”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当我产生这种经验时,我常对世界看不见的东西的存在感到惊讶。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世界应当存在,这是何等的非同寻常。

    写于2011年6月19日